意识心理学研究论文范文

2024-07-15

意识心理学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根据前人研究分析, 高校档案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然而不外乎从主观因素看, 档案管理者的职业意识薄弱和档案使用者的利用意识不强是重要的内因。如何调动高校档案工作关系内的不同人群的积极参与意识和主动利用意识, 提高和培养高校档案意识就显得非常必要。结合高校档案工作实务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有别于以往对高校档案意识的研究大多从中观或宏观的层面进行分析, 笔者尝试从微观的心理层面探讨高校档案意识这一主题中涉及的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

一、高校档案意识概念

(一) 档案意识及其内涵。

目前大多数学者对档案意识的表述是从哲学对意识的定义衍生出来的, 即档案意识被界定为人脑对于档案的主观能动的反映。而在心理学上, 意识被界定为人的觉知状态, 即对自身、对外界的环境事件以及自己与外界环境事件关系的觉知状态, 是心理的过程和属性。心理学认为, 意识是一种能力, “这种能力使人们在对经验的背景上, 有选择地分析客体和事件, 对客观现实进行主动的稳定的认识”, 表现为知、情、意三者的统一。因而, 档案意识作为意识的一种具体形式, 更多表现为档案意识的主体对档案的觉知状态, 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即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 1.对档案的主观认识, 即了解程度和理性追求;2.对档案的情感, 即对档案的感受、态度和评价;3.对档案的意志, 即对档案价值的评估、利用和预期。三者始终贯穿于整个档案工作过程中, 相辅相成。

(二) 高校档案意识主体。

意识的主体是人, 档案意识的主体也是人。档案工作涉及的人包括档案管理人员、现有和潜在的利用档案者。因此, 高校档案意识主体应包括:高校档案管理人员 (领导决策层、专职或兼职管理员) 、学生、教职工及其他校内外有业务联系的组织机构或人员等。微观层面的高校档案意识研究的落脚点应是高校档案涉及人员心理层面的分析与探索。

二、高校档案意识的现状分析

(一) 高校档案意识的文献分析。

说到对高校档案意识现状的表述, 提到最多的关键词是“淡薄”“薄弱”“缺失”“不强”等。笔者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 以篇名为字段, 以“高校”或“高职院校”或“大学生”与“档案意识”合并精确检索, 查找从1994年到2015年5月的期刊内文献, 篇名涉及“培养、提升、强化、增强、提高、淡薄、薄弱”等词组, 直接暗示高校档案意识较低的文章有103篇。从这一统计数据来看, 学界对于高校档案意识现状持较为负面的评价, 大多从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的分析思路, 围绕存在的一些管理宏观层面的共性问题展开论述。

对高校内不同人群档案意识的研究也不少, 分类大同小异, 一般按角色和职业区分进行探讨。谢鹏在《高校群体档案意识探析》中提到:高校中领导群体、部门档案员群体、师生群体三个典型群体对档案及档案工作的认识。这三个群体大致涵盖了高校档案意识的主体。许多对策也是针对不同群体的任务和功利性取向展开论述的。

(二) 高校档案意识问题的心理学分析。

以我院档案查询服务和档案收集工作为例。近年来毕业生回校查档频次逐年增加, 有关基建、资产、财会和校史馆建设等资料是校内查档次数最多的内容。究其心理层面的原因, 高校档案意识薄弱和对档案认识不足是主要表现。“轻档”:无论是学生, 还是教职工, 不知档案做什么用, 或者认为档案与我无关之类的想法的大有人在;“缺档”:即不重视个人信息资料的准确填写、保存和归档, 或是有档不归、借档不还等情况, 造成档案资料的缺漏;“失档”或“弃档”, 对档案流转的失察, 比如有的学生在毕业后没有意识到档案对其入职的重要性, 对个人档案的去向置之不理, 真到需要时才问“档案去哪儿?”了。以上这些情况直接导致档案资料的不齐全, 常常无档可查, 大有档案用时方恨少的懊恼和悔恨, 更不用说对查档双方造成的心理挫败感了。

1.高校档案的刻板印象从档案部门的定位和工作性质来看, 档案工作与其他党政、教学工作相比, 与人有距离感, 敬而远之, 神秘, 与自己无关, 好像不是很重要等这些认识, 存在于大多数人的意识里。档案部门的隐形人角色和档案工作者的资料保管员角色在高校档案工作持续边缘化的过程中被不断强化, 并已一种固定、僵化的形象植入人们的观念中。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产生一种比较固定的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刻板印象”。这些刻板印象不仅存在于领导、教职工中, 甚至是部分专兼职档案员中也不乏存在这样的观念, 它们带有明显的主观偏见, 影响人对档案工作的社会推理与判断, 以对档案工作者的某些职业特性来推测档案的价值与性质, 阻碍了人对档案的充分了解和认识, 进而影响对其服务性功能做出正确的评价。其不良后果在收集档案的环节中尤为明显, 不是懈怠应付, 就是归档材料不全或不规范, 长远的负面影响则可能造成高校档案部门发展空间的窄化和功能的萎缩, 甚至阻碍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

2.高校档案的身份认同身份认同从心理学的意义上而言是“关注心灵意义上的认同、归属”, “档案身份认同不仅仅指档案这一客观事物在社会中的价值, 还包括从事档案工作的人的职业技能或条件”。就目前高校档案来说, 档案因其时滞性在学校事务中的贡献率和利用率很难量化和评估, 档案工作者的专业素质不高也是自我身份认同和社会认同无法实现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身份认同感的缺失实际上就是档案及其从业人员对其自身社会角色定位的模糊性和档案与社会的心理相容度不高的表征, 从而影响档案从业人员对自我职业价值的肯定和对高校档案工作的归属感和责任心。

三、高校档案意识培养策略

高校档案意识薄弱很大程度“制约了社会潜在档案行为的现实表达”, 高校档案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高校档案工作的进展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体系重要一环的构建。从心理层面去探索高校档案意识培养的途径应聚焦于如何改变人们对高校档案的刻板印象, 提高档案的社会认同感即“知名度”和档案从业人员的自我价值感。笔者回归到档案意识的内涵, 从档案意识的知、情和意三个层面来探讨培养策略。

(一) 消除刻板印象, 强化正确认识。

消除对高校档案意识的刻板印象, 关键是变信息的笼统性和模糊性为信息的准确性和清晰性。根据心理学的“接触假说”, 只有增加对档案的接触频率、广度和深度, 才能达到消除档案刻板印象的目的。这需要在档案宣传和档案服务利用上做文章,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工作者的主动性, 包括行动上的能动性和认识上的积极性。行动上的能动性要求档案工作者走出去, 加强档案部门与校内其他部门的交流合作与情感联系, 拓宽档案宣传渠道, 多种形式宣传普及档案知识, 如:把档案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 建立档案与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联系机制;认识上的积极性意味着档案工作者要克服心理倦怠, 重塑职业形象, 提升职业技能水平, 改进工作方法, 同时对其协调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空间观念的转变, 改变固守档案馆 (室) 的“守株待兔”, 借助档案与其他事务的关联性, 依托信息化媒介平台, 充分挖掘档案空间的延展性功能。

(二) 借鉴态度转变, 寻求身份认同。

如果说认识是档案意识培养的第一步, 寻求认同则是档案意识情感层面的工作。社会态度转变策略能够帮助高校档案实现自我身份认同, 它包括宣传说服、行为改变态度、群体规范等。也就是说, 以提高服务质量为目标, 发动高校所有人成为宣传说服中信息的传递者;秉着服务大众的宗旨, 通过展示、讲座、主题活动等吸引公众视线;加强和完善相关高校档案各项工作制度机制建设。这是一个不断强化-教育-再强化-再教育的螺旋式态度转变过程。

认同的更高层次是把档案视为一种需要, 而需要是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 因此激发了解利用档案的动机水平也是档案态度养成的途径。正如孙立新所说:应挖掘档案的作用和价值研究, 使人们了解我们对档案的需要, 而不是一味地呼吁社会关心, “只有贡献得越多, 索取的底气才会越足。”因此, 可以从档案形成过程中蕴涵的记录意识、档案形成后的保存备查意识、档案利用时引申出的证明意识三点去发现档案价值, 满足公众的档案需要。这种需要也是档案工作者的需要, 因为档案价值的实现也是档案工作者社会价值和情感依托的体现, 从而获得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所说的“归属与爱的需要”。

(三) 把握价值导向, 提升社会意识。

档案社会意识是档案从业人员对档案社会价值和档案功能的认识, 是档案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档案社会意识是基于档案服务性、工具性价值而言的。对内, 要建立档案与个人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心理联系;对外, 档案要积极参与社会、学校事务, 实现档案工作的社会化。档案工作者有责任去推动档案社会价值的实现, 开发档案的多元价值, 引导社会各方多元开发利用档案, 从而增强高校作为社会实体的服务导向作用。

四、结语

高校档案工作决不能闭门造车, 需要探索一条把高校档案意识发展纳入高校教育管理体系的路径。近年来高校档案管理理念逐渐变“以档为本”为“以人为本”, 注重扩宽档案的服务与利用功能, 注重提高档案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 引导人们用发展的眼光, 开放的态度看待高校档案工作。从档案意识的改变入手去进一步拓宽高校档案的生存空间, 提升高校档案的价值水平, 从而有助于高校校园文化发展, “这些意识与档案的产生、发展关系密切, 因档案而得以大大强化进而渗入到整个社会的肌体, 是档案输送给社会的精华养分。”

摘要:高校档案管理作为高校行政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档案意识的发展是衡量高校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新形势下对档案工作的新要求, 人作为行为的主体, 必须适时转变档案管理的传统观念, 真正内化以人为本的职业意识, 以管理者的职业意识影响使用者的利用意识, 从微观的心理学层面入手探讨高校档案意识的内涵和问题, 从而探索出一条高校档案管理的新思路和新途径。

关键词:高校,档案意识,档案管理,心理学

参考文献

[1] 孟昭兰.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54.

[2] 谢鹏.高校群体档案意识探析[J].兰台世界, 2014 (3) :87-88.

[3] [美]S.E.Taylor, L.A.Peplau, D.O.Sears.社会心理学 (第十版) [M].谢晓非,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9:31.

[4] 刘娜.社会档案意识视野下的档案身份认同策略研究[J].湖北档案, 2013 (11) :18-19.

[5] 倪丽娟.基于职业认知的档案职业发展审视[J].档案学研究, 2015 (1) :115-119.

[6] 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 (修订版)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243.

意识心理学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这次中间的和墙边的同学当反方,其余同学当正方,回往认真预备,中间的和墙边的同学让武曌选辩手,其余同学就由张芷瑜选辩手。褚老师说道。老师刚一走,我们反方的同学就发起了怨言:怎样又是我们当反方呀!褚老师也太不公平了吧!宋淑钧忿忿不平地说。算了自认倒霉吧,这回我们要输惨了。那可不一定输呀,我们还有武曌。我倒不太以为会输,可是题目是正方实力太强,你们想,张芷瑜、王晨阳、齐彩霞和王泽成都很利害。他们有四个好手,而我们反方呢只有我一个人实力强大,你们想想一个人怎样可以斗过四个人呢?不过克服他们也是可以的,就让王腾飞、田紫薇、程雯霞、刘雅琪、田林和我做辩手吧。

第二天下午我们开始了辩论会,随着褚老师的一声令下辩论会开始第二天下午我们开始了辩论会:

正方张芷瑜安稳地说:善意的谎言终究是谎言,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到达不可告人的目的,所以善意的谎言有碍于诚信。

反方我怒气冲冲地站起来道:请对方辩友留意,善意的谎言固然是谎言的一种但是这是从他人的利益动身的,其实不是你说的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到达不可告人的目的,因而可知善意的谎言根本无碍于诚信。

正方齐彩霞也不甘示弱:善意的谎言也是谎言,只要是谎言都应当被排挤。

反方我腾地站起来讲:善意的谎言也是谎言,只是一种美好的说谎而已。

正方齐彩霞忍着笑说道:你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别掩耳盗铃了。

反方我羞得满脸通红,为难的说:那善意的谎言的动身点是好的,所以它无碍于诚信!

正方齐彩霞不加思考的说:你就没有事实吗?那我还说善意的谎言有碍于诚信呢!

反方我这时候可捉住痛处了:事实?我有呀!记得有一名快死的人要做一个大手术,亲人为了不让她恐惧说那只是一个小手术,后来她居然活了过来,你难道可以说善意的谎言有碍于诚信吗?

正方张芷瑜反驳道:那也是欺骗,也许我们应当老实的告知她事实。

反方我立即站起来道:万一她被吓死怎样办,你难道希看她死吗?假如一句谎言可让她活下往,我们愿意说这个谎。

意识心理学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对机器意识的研究,是人工智能哲学领域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按照研究目标与内容的不同,可将机器意识的研究分为五种类别:面向感知意识实现的(MC-P)、面向具体特性意识实现的(MC-C)、面向机制意识实现的(MC-A)、面向自我意识实现的(MC-S)和面向感受意识实现的(MC-Q)。人工智能哲学和脑科学的研究表明,前四类的机器意识研究是切实可行的,而MC-Q的研究则面临着许多争议。援引佛教唯识论的五蕴学说对意识活动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前四类的机器意识都具有意向性,而MC—Q则不具有意向性。对于机器意识的研究与开发,应该搁置有争论的主观体验方面的实现研究,围绕意向性意识能力,采用仿脑与量子计算思想相结合的策略,来开发具有一定意向能力的机器人。

关键词:人工智能哲学;机器意识;五蕴学说;意向性

一、机器意识研究策略分析

在过去十年,人们再次高度关注意识问题,并有众多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在此领域开展工作。人们也开始使用计算模型来检验意识理论,并已有一些推测认为这最终可能导致实际拥有意识这种奇妙状态的、更为智能的机器。这类研究逐渐被称为“机器意识”的研究。早期有关机器意识的研究比较初步,研究工作较少得到学术界的认同,甚至前些年提到“机器意识”还有不合时宜的顾虑。但随着最近十年的发展,机器意识现在已经成为广泛关注的合法研究领域。

从研究策略来看,机器意识的研究主要分为算法构造策略(A)与仿脑构造策略(B)两种途径。所谓算法构造策略,就是不考虑人类脑机制的借鉴,纯粹采用机器算法策略来进行机器意识的研究(Algorithm);所谓仿脑构造策略,就是充分借鉴人脑意识的发生机制(Brain-Inspiration),并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生物物理机制来进行机器意识的研究。在具体的实现方法上,仿脑构造策略可以分为如下三种具体方法。

(1)规则计算方法(R)。规则计算方法与认知科学中的符号系统范式相对应,其实质性观点简单说就是:心智内部具有对世界的“表征”,并可以根据“规则”来操作或操纵这些表征。这一范式的基本方法是探究智能或认知是怎样经由理性符号表征的操作而成为可能的,并认为这就是认知的本质。

(2)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N)。人工神经网络是由具有各种相互联系的神经单元组成的集合,每个单元具有极为简化的人脑神经元的特性。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与认知科学中的联结主义范式相对应,其核心概念是“并行分布处理”,即认知或智能是从大量单一处理单元的相互作用中产生。

(3)量子计算方法(Q)。机器意识实现的另一种途径是采用量子物理学方法来进行意识的建模研究。在这方面,Amoveso等人首先开启了深入研究的先河。到21世纪,Woolf给出了用于视觉意识的量子方法。作为这种机器意识途径的进一步发展,Gao提出了意识的一种量子理论,研究了量子塌缩与意识之间的关系问题,假定量子塌缩是一种客观的动态过程,可以描述意识的产生过程。

在上述三种方法中,值得注意的是量子计算方法。量子理论描述意识产生机制的有效性并不是说物质的量子活动可以直接产生意识,而是强调意识产生机制与量子机制具有跨越尺度的自相似性。正是因为这样,近年来意识的量子模型有快速发展的动向,如Mureika从类量子计算的角度提出的一种意识涌现的物理理论、Savtchenko给出的一种同步振荡神经网络以及Schroeder提出的奇妙统一意识能够用量子力学的形式化代数来描述观点等,都为意识的量子计算建模提供了新的基础,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二、机器意识现状的分类综述

参照Gamez在综述机器意识的研究进展中所提出的机器意识分类体系,按照研究目标与内容的不同,可将目前机器意识的研究划分为如下五个不同的类别,并作为我们后面讨论机器意识能否达成最终目标的分析依据。

(1)具有意识表现的机器感知模型(MC-P)

早期的机器意识研究主要是在机器感知处理中引入意识机制,因此是属于MC-P类型的机器意识研究。比如Aleksander的有关视觉觉知模型以及Taylor提出的三段阶意识的神经网络模型,都是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Aleksander提出的一个视觉觉知人工神经系统,主要是通过图像学习处理将所感知的虚拟世界完全描述出来,而系统中的意识则定义为一种具有稳定性和可覆盖性的状态,神经系统被赋予了表现颜色及形状的能力并予以“意识性”编码形成图像。当然系统也体现出诸如重构能力、短长期记忆、注意力、对颜色及形体的辨识反应、物体命名以及范畴分类方面的能力。

不过,总体上讲,由于此类研究工作的特点是帮助机器更加有效地进行感知,采取的策略往往是某种更高阶的监督或注意机制,因此,还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伴随性意识的实现,可以看做是有监控的关注性元感知计算机制的实现。

(2)具有认知特性及其行为表现的机器意识(MC-C)

迄今为止,已经研制了许多介于意识与认知能力之间,诸如语言、想象、情感等的基于神经联结主义方法实现的系统。

就语言而言,早在1989年,Angel就曾经给出了一个基于语言与主体的意识机器的体系结构。在体现意识的情感表现研究中,Ogiso使用人工意识流实现了一种机器人情感表达的方法,Igarashi则开发了情感意识机器人并给出了一些模仿行为的实现。在意识想象方面,Less-er给出了一种机器意识的联想神经网络,而Clowes基于涉身的概念,对机器意识与想象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应该指出,MC-C类型的机器意识研究是一种强势模式,从简单的算法程序到基于模拟神经元的系统等都有研究。这种类型的实现方法比较广泛,所强调的是有意识的认知能力,包括语言、想象、情感等内部模型以及适应环境的外部表现行为等。因此,通常行为测验是检验此类系统是否具有意识的主要途径。

(3)具有人类意识相对应机制的意识机器(MC-A)

对意识产生机制及其机器模拟实现的研究,对于机器意识研究而言,无疑是最具有吸引力的研究方面,因此也吸引了众多研究人员开展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这类研究常常从理论到模型来检验意识认知理论,成为机器意识最具特色的研究领域之一。

MC-A机器意识研究的主要成果有Baars的全局工作空间、Crick的神经同步振荡理论、Tononi的高级信息整合系统,以及基于这些理论开展的大量具体机器实现方面的研究。

此类研究的一个关键前提就是首先必须对人类的意识产生机制有全面的了解,才能基于这样的了解基础,来实现机器的意识机制。因此,很多这类研究通常采用仿脑构造策略来进行。

(4)拥有自我感觉的机器意识(MC-S)

有关机器自我意识的研究,是机器意识实现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1998年,Mulhauser首先

对意识与自我意识如何能够进行机器实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接着Kawamura采用多主体认知结构体系开发了一个具有自我感觉的机器人,Suzuki则开发了能够区别自我与他人的意识机器人并进行了行为模仿实验,Luaces曾使用模块神经网络来实现人工智能体的自我意识。

比较系统的研究是Samsonovich所开展的工作,主要是基于图式建立了一个自我意识模型并进行系统实现。在该机器系统中,其认知体系结构是围绕着对应于系统自我“意识”的图式展开的,据称这些图式(schemas)能够处理的数据项不但包括语义知识、行动要素,而且还包括感觉质(qualia)。

当然,对于机器是否拥有自我意识的客观检验是十分困难的,关键在于机器的“自我”的指称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解释。

(5)拥有奇妙意识体验状态的机器(MC-Q)

由于前四种类型的机器意识研究都是针对与意识相关联的现象进行建模,并没有声称具有真正的奇妙意识体验状态,因而这些方法都是相对无争议的。但机器意识第五个方面的研究却涉及更多的哲学问题,因为其涉及拥有真正奇妙意识体验的机器——这种意义上的机器已经不仅仅是意识研究的工具,而是实际具有意识体验的机器。

Aleksander领导的课题组长期开展机器意识的研究工作,主要给出了有关意识的公理系统及其神经表征建模实现,比较强调采用虚拟计算机器来建模意识,包括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与奇妙体验状态学(Phenomenology)。功能主义取向导致基于传统程序设计算法的方法,奇妙体验状态学取向则导致神经网络分析方法。

三、对机器意识研究的哲学评论

由于涉及心灵的一些本质问题,机器意识研究一开始就引起了哲学上的广泛关注。有的专门讨论机器意识研究的哲学基础,也有讨论机器意识所会面临的困难,包括像心灵(mind)、感受质(qualia)和自我觉知(self-awareness)这些回避不了的、显而易见的困难问题,以及一些与意识相关的认知加工,如感知、想象、动机和内部言语等方面的技术挑战。

首先,在传统人工智能研究的哲学讨论中,通常按照Searle标准分为强与弱两类:弱人工智能的观点主要是把机器看做是研究心智的有力工具,而强人工智能则认为机器不仅仅是研究心智的一个工具,而且通过巧妙编程的机器能够具备心智的能力。根据Searle的论述,强人工智能试图创建某种人类意义上心智的东西,而弱人工智能则是使用人类可理解的相同符号对心智进行建模处理。这种区分类似于Franklin对奇妙意识与功能意识所做的区分,也与意识的难易问题(该问题我们将在后文中介绍)区分相关联。这样,实际上建立了心智的外部表现与真实心智之间的对立,由此可以在MC-Q与强AI之间建立对应关系,而把其余四类研究当做弱AI的研究的延续看待。

针对机器意识而言,在传统对人工智能研究的批评中,中文之屋的思想实验主要是用来批评MC-Q的,也就是说即使机器人外观行为像人类(处理汉字)一样成功,也无法说明这些机器具有人类一样的奇妙意识状态(甚至没有任何意义的理解或意向性)。在机器意识的研究者那里,对这一批评意见的回应是基于符号所指的观念:如果中文之屋的文字与非符号表示相关联,比如图像或声音,那么系统可以理解符号的意义并拥有指向该意义的内部状态。也就是说,开发具有指称意向对象的机器是可能的。

人工通用智能(AGI)秉承早期人工智能的初衷,围绕着通用智能的实现问题,试图再现人类的所有智能行为,因此往往与MC-C的研究有着密切关联。不过,有可能按照AGI对智能的定义,一些与意识有关的认知特性与行为可能被排除在智能行为之外,也有可能AGI包括所有MC-C关注的内容。AGI与MC-C的差别主要是:MC-C主要关注人类意识的认知特性与行为表现,而AGI关心的是通用智能特性与行为表现。AGI能否实现完全是一个开放问题,一些AGI系统也开展有关意识机制方面的研究工作(MC-A)。当然,不能排除AGI系统具有奇妙意识体验状态的可能(MC-Q)。因此,AGI的研究工作及其哲学取向与机器意识研究最为接近。

其次,从脑科学研究的需要出发,认知神经科学也开展了一些神经建模的研究,包括与意识有关的神经模型;认知科学特别是神经联结主义也同样建立有关跟MC-C相关的认知计算模型,当然这些研究的出发点是为了揭示人类意识的运行规律,大多数并不关心机器意识的实现问题。倒是往往在意识的难易问题上,对机器意识的实现问题给出了颇多的启发。

从理论上讲,意识的难问题确实并不能完全摧毁MC-Q工作的可能性,因为即使意识如其所说是一个难问题,还是有许多理由可以说明MC-Q研究是具有科学研究意义的。其一,探询机器的奇妙意识以及建立模型能够增进我们对人类意识的理解,从而使我们更加接近难问题的解决。其二,到目前为止,机器是否具有意识仍然是一个不确定性的问题,即使我们不能确切地说出这是否就是对意识难问题的解决,起码可以迫使我们承认机器拥有意识的可能性不能被完全排除。其三,即使在没有理解奇妙意识成因的情况下,创建允许意识在一个系统中涌现的条件是可能的。其四,即使我们放弃在机器中所开展的类似研究,将来采用芯片来替换部分脑的研究也会迫使我们处理1人类中的MC-Q问题。

再次,我们来讨论涉及对机器意识研究争议最大的奇妙意识体验状态人工合成奇妙体验状态学。人工合成奇妙体验状态学(Synthetic phenomenology)是机器意识工作涌现出的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这一术语是Jordan于1998年提出的,专指奇妙状态的人工合成。在机器意识研究学会内部,该术语更多地用来确指人工系统是否具有意识状态的能力以及当意识状态出现时对其奇妙状态的描述,并成为意识能力的一种标准。那么机器能够拥有这种奇妙的意识状态吗?Kiverstein以“机器人能够具有自己的主观观点吗”为标题,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比较清晰的分析。他指出,怀疑机器意识的可能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论点:一方面,认为我们的神经生物系统是特有的,而我们的神经生物系统唯有共有的就是主观体验;另一方面,认为机器仅仅是一个蛇神(zombie)而已,除了机器还是机器,不可能具有任何主观体验的东西。这也是代表目前大多数批评意见的观点。

当然,面对哲学界的这些批评意见,机器意识的研究可以采取弱AI的观点,也即把奇妙体验意识从心智概念中分离出来,将机器看做是没有MC-Q意义上意识的心智,这样就完全可能建立一个没有MC-Q意义上意识的强AI机器,从而回避哲学界的批评。

四、机器意识与唯识五蕴

早在机器意识研究起步阶段,我们在《无心的机器》一书观点的基础上,就对机器意识实现可能性问题提出过一些哲学上的反思,建议采用“自然机制+算法”的研究途径来开展机器意识的研究工作。以下将对“意识”的本质与构成进行分析,以便根据不同的实现目标与内容,来给出

关于机器能否拥有意识能力的更为详细的分析结果。

图1给出了意识运行机制的一种框架示意图,物质运动变化创生万物,生物所基于的生理活动支持着神经活动,神经活动涌现意识,意识感受生理表现并指导意向性活动的实现,从而反观认知万物之理。

这里必须注意两个要点:其一,不是所有的神经活动都是有意识的,也不是所有的意识活动是有意向性的;其二,必须区分感受与感知之间的根本差别,感受是无意向性意识活动,是对内在身体与情感的状态体验(往往与感受质有密切关系),感知是认知的初级阶段,是对外在事物有意向性的认识活动。比如,眼睛看事物是感知,看久了眼睛酸痛是感受,不能混为一谈。眼睛看事物,事物就是意向对象,所以感知是意向性活动;看久了眼睛酸痛是一种状态体验,没有意向对象,因此感受尽管有意识体验,但不是意向性活动。

现在,如果我们把心理活动界定为一切有意识的神经活动,那么就可以将我们的讨论与佛教唯识学所研究的心识问题相互关联起来,也即我们可以采用五蕴八识的唯识体系对意识活动的构成进行详尽的分析。

佛教唯识学中的五蕴包括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种心理范畴,是横向分析心识的一种学说。八识包括眼识、鼻识、耳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是纵向看待心识的一种学说。两种学说通过心法学说(包括色法、心所法、不相应法、心法等)的联络,就形成了完整的唯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如果不考虑宗教本体哲学上的需要所设立的末那与阿赖耶互相为根的两识,那么作为心理学说而言,唯识学的一切研究都是围绕着意识展开的。

第一,前五识归为色蕴,对应的心法称为色法,相当于当代心理学中的感知,其意识的作用称为五俱意识(所谓“俱”,就是伴随)。如果这种感知是真实外境的感知,则其伴随性意识称为同缘意识;如果是有错觉的感知,则称不同缘意识;如果这种感知活动产生后像效应,则称为五后意识(属于不相应法)。一般而言,色蕴对应的心理活动都是有意向对象的,因此属于意向心理活动。

第二,受蕴是一种心所法(具体的心理能力),主要是指身体与情感状态的感受。注意这里要区分身识中的身体状态感受与色蕴是完全不同的心理能力,身识相当于触觉,是一种感知能力;身体状态的感受不是感知能力,而是感受身体疼痛、暖冷等的体验能力。受蕴的心理活动,虽然具有意识,但不具有意向对象,因此不属于意向性心理活动。

第三,想蕴是另一种心所法,用现代认知科学的话讲,就是狭义的思维能力,如思考、记忆、想象等。想蕴属于认知的高级阶段,显然是属于意向性心理活动。

第四,行蕴也是一种心所法,主要指一切造作之心法,用现代认知科学的话讲,就是动机、欲望、意愿、行为等。唯识学中的“行”,与“业”的概念相互关联,一般分为三种,即身业(行动)、语业(说话)和意业(思想),但都强调有意作为的方面,因此行蕴也属于意向性心理活动。

第五,识蕴是整体统一的心法,更加强调的是后两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的心法,现代西方的认知科学尚无对应的概念。识蕴主要强调的是返观能力,即对根本心识的悟解能力。

总之,色蕴是色法(感知能力),受蕴、想蕴、行蕴都是心所法(具体的心理能力),它们本身就是具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统归于心法)。其中色法的意识作用是伴随性的五俱意识,其他三蕴的意识作用与伴随性的意识则又有不同,称为独散意识(受蕴、想蕴、行蕴所涉及的意识,是一种周遍性意识活动)。当然,如果所有意识作用出现在梦中,唯识学中则另外称之为梦中意识(做梦时的意识活动,属于不相应法)。在唯识学的五蕴学说中,识蕴比较复杂,是唯识理论特别单列的一种根本心法,除了强调自我意识的末那识“我执”外,更加强调达到定中意识的阿赖耶识“解脱”,属于去意向性心理活动。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在人们的心理活动中,意识是非常复杂的一种心理现象,其起作用的方式也是多样性的。对于目前的机器意识研究而言,实际上我们涉及的只有独散意识与五俱同缘意识。比如MC-Q涉及受蕴性独散意识,MC-C涉及行蕴性独散意识,MC-P涉及伴随性意识、MC-s涉及识蕴中的自我意识,MC-A涉及的是心法的意识活动本身的机制问题。其他像不相应法的梦中意识、五后意识、定中意识、五俱不同缘意识等都还没有涉及。

显然,对于机器而言,真正困难的意识实现问题则是受蕴性独散意识(体验性意识)与识蕴性意识两个方面。一个涉及无意向心理活动的表征问题,一个涉及去意向性心理活动的表征问题,都是目前计算理论与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反过来讲,机器最有可能实现的意识能力部分应当是那些具有意向性的意识能力(色蕴、想蕴与行蕴),即唯识学心法中的色法与若干心所法。

实际上,由于意向性正是构建非体验性智能的前提条件,并可以通过Freeman所提出的一种意图(指向目标的)动力学模型来实现,因此机器意识的研究应该朝向意向性心智能力实现的目标开展研究。因为,非常明显的是,意向性意识活动一定伴随有意向对象,于是就可以对此进行计算表证,并完成其相关的计算任务。当然,考虑到意向对象的涌现性,采用的实现方法依然是我们建议的“自然机制+算法”的方法。

当前,开展机器意识的研究工作应该集中在前三类研究中,并以实现意向性心理能力为根本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找到机器意识的真正出路。

五、结论

总之,在对不同机器意识研究的归类分析基础上,通过援引唯识学的意识分析学说体系对意识能力进行分解分析,我们发现,把目前有关机器意识的研究分为面向感知意识实现的(MC-P)、面向具体特性意识实现的(MC-C)、面向机制意识实现的(MC-A)、面向自我意识实现的(MC-S)以及面向感受意识实现的(MC-Q)等五个类别,就可以同唯识学中意识的五蕴学说相对比,从而更加清楚地认识其中的本质问题所在。对于机器意识研究与开发,应该搁置有争论的主观体验方面(身心感受)的实现研究,围绕意向性意识能力(环境感知、认知推理、语言交流、想象思维、情感发生、行为控制),采用仿脑与量子计算思想相结合的策略,开发具有一定意向能力的机器人,并应用到社会服务领域。

注释:

[1][4]周昌乐:《意识计算模型的研究综述》,《中国人工智能进展》,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1-76页。

[2][3]熊哲宏:《认知科学导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13、179页。

[5]Woolf NJ,Hameroff SR,A quantum approach to visual consciousness,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2001,vol.5,no.11,pp.472-478.

意识心理学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文章以“氯气的制取与性质检验”为例,对构建微型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进行研究。在化学实验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注重回顾旧知,拓展思维,注重引导学生牢固掌握实验原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保持开放的实验态度。要渗透绿色化学理念,通过改进与创新氯气的制取与性质检验方法,构建微型化学实验,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合作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微型化学实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教学设计;氯气的制取与性质检验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不容忽视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讨、创新及实践动手能力。在苏教版教材《化学(必修1)》中,“氯气的制取与性质检验”设计虽然能够较好地让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原理及其氯气性质,但还存在着以下问题:氯气的产生难以控制且往往量大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药品的浪费,装置较为烦琐导致气密性欠佳,实验设计具有连续性不利于课时调控等。微型实验解决了该实验的绝大部分问题,而且微型实验具有耗能少、时间短、现象明显、环保安全的特点,更有助于探究教学的进行。

二、设计思路

“氯气的制取与性质检验”是苏教版教材《化学(必修1)》专题2第一单元第1、2节内容,在学生掌握了氯气的制取与性质检验理论知识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要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了解氯气的化学性质。2)过程与方法。要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提升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从多媒体材料和文本材料中筛选信息,并进行交流;让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让学生树立关心生活、关心社会的态度,具有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体会实验中的相互合作,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学生合作进行微型化学实验。

【教学难点】微型化学实验的创新。

【教学思路】本课通过氯气制取原理知识的回顾和拓展,启发学生针对不同的实验装置选择不同的制取方案,同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分辨不同气体制备方案的优缺点。在实际实验操作中,要让学生体会微型化学实验的优点,通过性质实验的改进,深入了解气体性质。在交流讨论中,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让学生形成氯气的制取与性质检验的整体化思维。

三、教学过程

1. 回顾旧知,拓展思维——“氯气制取原理”的扩充

师:在上两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氯气的生产原理和氯气的性质,其中主要学习了两种制取氯气的方法。请问是哪两种方法呢?生:氯碱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备氯气。师:现在请同学们合上课本,拿出自己的笔记本,先写出两种氯气制取方法的原理,然后画出对应的实验装置图。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展示他们的答案,其他同学则在完成自己的任务之后扮演纠错者的角色,看看台上两位同学有没有熟练掌握上节课的内容。师:通过纠错,我们发现台上的同学在画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时,将铁棒和石墨棒画反了。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可以调换它们的顺序吗?生:不能,阳极不允许使用铁棒,不然會发生铁失电子的情况,而阴极可以使用石墨棒。师:刚刚我们请其他同学扮演了纠错者的角色,现在我们请台上两位同学扮演提问者的角色,提问几个关于这两个实验的重要问题。生:一是如何检验氯碱工业产生的氢气(点燃,若有爆鸣现象则证明有氢气生成),二是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氯气的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什么(除去氯化氢)。师:今天,我们还要了解一种制取氯气的方法。大家可以看到,在以四人为小组的实验桌上,有氯酸钾和浓盐酸两种药品。联系之前讲过的归中反应,请同学们自己在纸上写下反应方程式。师:请同学们从价态、实验条件等方面对比一下,针对制取氯气,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氯酸钾和浓盐酸反应这两种方法各有什么优劣之处。生:使用氯酸钾和浓盐酸不需要加热,但归中反应会产生多种中间价态的产物,使得氯气最后混有多种杂质。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回顾的形式检验知识储备,再借助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拓展化学反应的探索,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不同实验装置和不同实验方法的优缺点,增强理论与实践的转化和联系,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2. 旧知延伸,细节整体化——“氯气的性质检验”的扩充

投影展示实验装置:氯气的发生装置——饱和食盐水——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湿润的pH试纸——湿润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师:现在请一位同学回答一下当氯气制备出来以后这个装置里的物质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生: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后褪色,湿润的pH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师:说得基本正确,但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最后那个干燥的有色布条也褪色了,这是为什么呢?有什么改进的方法?生:应该是制备出来的氯气经过饱和食盐水以后还是潮湿的,导致布条褪色,我们可以在干燥的有色布条之前放一个干燥装置,比如放一个内含氯化钙的干燥器。

【设计意图】通过常见实验装置的展示与氯气性质的思考简化实验装置,这有利于深化学生的微型实验思维。

3. 创新实验,微型化实验装置

师:大家可以看到,自己小组的实验桌上有注射器、透明硅胶管、橡胶塞、烧杯、脱脂棉、氢氧化钠溶液、浓盐酸、氯酸钾、蒸馏水、品红试纸、高锰酸钾、pH试纸以及淀粉碘化钾试纸。我们今天要做的微型创新实验,要用到这些实验材料。这个微型实验,分为氯气的制备和检验两个部分。大家可以看PPT上的实验装置图(实验在透明硅胶管中进行)。师:这个装置是利用注射器来制备氯气,请大家先思考一下,然后分享自己的想法。生:先把氯酸钾放到注射器里,然后再用注射器吸入适当的浓盐酸。师:这样的做法很好,可以通过控制盐酸的量来控制反应进度。如果能够用脱脂棉来固定氯酸钾,是不是会更好呢?大家可以看一下,改进后的操作过程是这样的:在注射器中放入一个包着适量氯酸钾的脱脂棉,并把活塞推到针管底部。制取氯气时,从注射器的针头吸入浓盐酸浸没脱脂棉,马上可以观察到黄绿色的氯气产生。立刻将针尖扎到橡胶塞上,氯气慢慢充满注射器。待活塞不再上升,反应结束,气体的制备完成。师:氯气的制备已经完成。我们看一下实验装置图中的硅胶管,它是由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弹性材料制成的,有极好的耐高温(250℃~300℃)、耐低温以及耐腐蚀性能,而且能够经受多次苛刻的消毒,具有极佳的回弹性。大家再看一下实验装置图,在实验装置图中,左边放的是什么?生: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湿润的pH试纸、湿润的品红试纸。师:这些试纸的顺序其实是可以调换的,如果按照这位同学说的,那依次检验的是什么?生:氧化性、酸性、溶于水的漂白作用。师:在实验装置图中,右边教师用字母标出来的是什么?大家做一下填空题,并且分享一下放这种物质的理由。生:a是饱和食盐水,用来吸收浓盐酸;b是包有固体氯化钙的脱脂棉,用来干燥氯气;c是氢氧化钠溶液稀释过的棉花团,用来处理氯气尾气。师:完整而又正确。这个改进后的实验,其实就是以前实验装置的创新与微型化。大家观看PPT,记住实验的几个注意点:一是微量实验取用药品的量不宜过多,大约0.3g~0.5g。二是在使用注射器制备气体时,吸取液体的量也不宜过多,只需刚好浸没脱脂棉即可。待反应结束之后,要防止使用注射器取用气体时使液体喷溅,应先将注射器内反应后的废液注入NaOH溶液中,保留气体待用。三是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在进行性质实验时,硅胶管中只需注入少量氯气。注射时要缓慢,这样能够减缓实验现象,方便观察,避免浪费。四是在性质实验中,要防止有毒气体进入空气中。待整个实验完成,可吸入碱液进行处理。现在请大家按照分组一起来尝试做这个实验,实验时注意安全,特别是浓盐酸的使用要格外注意。师:实验做得差不多了,我们请每个小组总结一下自己对这个实验的看法,或者在这个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生:这样的实验设计还可以适用于二氧化硫的制取和性质检验等。师:这样的微型实验,利用的还是我们熟悉的实验原理,只是量上缩小了,在实验器材上经常会使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设计意图】小组实验的形式,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微型创新实验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绿色实验、节约型实验的认识。实验之后的反思,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积极反映存在的问题并切实地去解决,提高了自身的创新实践能力。

四、教学反思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和创新的微型实验理念,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综合来看,该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1. 先分后合,从掌握实验原理入手

微型实验的设计与探究,必须建立在学生牢固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本次教学设计将氯气的制取与检验分成两个部分,先以引导为主要方式让学生对原理的各个细节进行探讨,然后再进入实验部分。这样,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实验的改进之处,并且提出更多的意见与建议。

2. 贴近生活,走近身边的化学

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在微型实验中用到了硅胶管、注射器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学生会对此产生浓厚的实验兴趣。通过相关实验的设计和自主探究,学生可以受到启发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主动地探索生活中更多实验的可能性。

3. 由一生多,保持开放的实验态度

本次微型化学实验创新整合了氯气的制取与检验,实验细节相对来说较多,由此可生出的变化也更多。本节课中教师对细节有足够多的引导,力求多方面促使学生自主思考与自主进行实验操作,即实验形式是多样的,实验态度较为开放。这样的微型创新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程亚新.高中微型化学实验与探究教学的整合[D].苏州大学,2014.

[2]彭英邦,陈迪妹.转化“认知冲突”促进知识内化——以“从铝土矿中提取铝”的设计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7(01).

[3]唐子涵.中学化学有毒气体演示实验的改进[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6(01).

[4]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分析化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意识心理学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纪录片《伟大的一餐》介绍了全世界各地的食材以及各族人民为了获得这些食材而做出的努力。饮食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下,中国对于他国饮食文化的展现体现了中国对于“他者”呈现,同时也反射了对自我身份的认识。本文拟从文化研究与大众文化批评的角度分析纪录片《伟大的一餐》(后简称《一餐》),分析在当前扩张战略下的中国文化语境是如何看待其他国家的文化,以及试图建立起的“文化共同体”。

【关键词】伟大的一餐;意识形态研究;他者;大众文化批评

云集将来传媒(上海)有限公司是由SMG(上海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控股,进行纪录片制作与运营的公司。从其制作的一系列纪录片——《跟着贝尔去冒险》、《越野千里》、《本草中国》、《水果传》、《中国老总》、《美中国》等——可以看出,其以市场价值为导向,以一种迎合主流文化的大众文化视角展示当今社会的变化,因此云集将来出品的这些纪录片是作为文化产品存在的。而云集将来等制作公司这种纪录片的制作与发行已经成为了文化工业的一环。在一般的意义上说,文化工业被称为大众文化的“所有的轻音乐和通俗音乐、还包括电影、广播、通俗小说等等”的制作、复制、发行等全部生产过程和系统。文化工业的突出特点是能够通过工业复制和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批量生产并迅速而广泛地推向社会。

随着政府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发展战略,类似《舌尖上的中国》、《伟大的一餐》、《老广的味道》、《寻味顺德》、《味道中国》等纪录片被制作出来。法兰克福学派认为,文化工业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主要功能是对个体实现全面的控制,使之被归化到一个总体化的社会中。这个观点在我们当今的社会中也同样适用。纪录片《伟大的一餐》通过将不同的饮食文化归纳到同一种文化价值,创作者通过各地不同的美食唤起人们心中的认同感,从而将这种文化价值全盘融合到已建立的秩序中、通过大规模地再生产和展示这些文化价值观,消解了文化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对抗。

1. 通过“他者”形象建立的自我认同

“感觉、意义或意识的社会化生产。文化商品的工业化生产。文化生产这个流行开来的术语,是强调文化的制度化特征与社会化特征,从而相对于那种广泛持有的信仰,即文化源于个体的灵感与想象。”同样地,文化产品与生俱来地有一种大众文化的特质。所以说,以观众审美为导向、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纪录片是一种以大众文化为主导的文化产品。而大众文化对主导文化的潜在迎合从某种程度上帮助了主导文化建立起统治秩序。

随着以中国为主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中国真正意义上开始全球性的战略布局。中国的纪录片制作者目光也不再仅限于国内,《伟大的一餐》中展现了印尼拉玛莱拉捕鲸村庄、中非共和国巴雅卡族人、日本大和民族、墨西哥印第安人、北极的因纽特人、美国犹太人、云南哈尼族等民族的饮食文化与历史民俗。这样的题材选择涵盖了各个大洲,除了显示出制作上的资金优势以外,显然还迎合了当今政府的全球发展战略。当代媒介的发展延伸了我们的视觉与听觉,闭塞已久大河文明从未像今天一样可以不费气力地接触到其他文明。《一餐》通过介绍各民族地区的饮食文化,展现他们的民族特征与文明气质。拉玛莱拉的印尼村民为了整个村庄的存续与鲸与鲨鱼搏斗,养育他们的后代、因纽特人在冰天雪地里寻找贻贝,这似乎展现了一种人类面对大自然的反抗与斗争精神,但是这种精神是经不起推敲的。印尼的拉玛莱拉村的村民至今仍沿用传统方式捕鲸,被称为“地球上最后的传统捕鲸者”。印度尼西亚曾摆脱了荷兰与日本的殖民统治,多次脱离荷兰的殖民统治。近年来工业占GDP已接近一半,其首都雅加达已经是现代性的海港城市。而我们的纪录片对于印尼的印象依然停留在“可怜的东南亚渔民”上。此外,因纽特人也已经不再像纳努克一家那样住冰屋、用狗拉雪橇,猎海豹,他们住在加拿大北部、西伯利亚、格陵兰岛以及阿拉斯加。他们的房屋装了暖气和热水,他们出行也有雪上摩托而不是雪橇。

拉玛莱拉村与原始因纽特人的存在更多像是人类学中的一个活标本,代表了印度尼西亚某一个时期中的一种生活方式,以及因纽特人祖先的奋斗史,但是《一餐》用这种原始的影像遮蔽了印度尼西亚与爱斯基摩人融入现代文明努力。拉玛莱拉村民与因纽特人的文化被置于一个“他者”的位置,通过对于他们原始的生活的展现,我们的观众对照自己重复而千篇一律的现代生活,神秘而原始的东南亚渔村、北极冰原、非洲丛林满足了观众对田园牧歌式自然生活的想象。解说词在赞颂他们为食物而战的同时,遮蔽了这些地区的现实状况:无法获得教育、内战频发、贫富两极分化、基础设施缺乏。然而《一餐》所展现的画面毫不避讳这里的人民因为生存环境受到的威胁和挑战——这体现了文化产品的另一个特点:浅层性。《一餐》要让观众看到其他地区的人类尚且为了生存需要拼命,从而对自己并不完美的生活产生优越感,最后对维持我们生活的统治阶级产生一种认同感,对身边的社会矛盾视而不见,丧失思考的能力。《一餐》需要观众思考的仅此而已了。拉玛莱拉村因为工业捕鲸团大量捕杀捞不到鲸鱼不需要观众知道;中非共和国人民为什么不能养殖牲畜而要以虫子补充蛋白质观众也不需要思考;观众甚至不需要思考是不是所有的穆斯林杀羊都要把羊头朝向麦加圣城。

“文化工业通过消灭更高层文化中对抗的、异己的和超验成分,从而碾平了文化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对抗性,并凭借更高层文化构造了现实的另一面。这种对双面文化的清洗不是通过否认和拒绝‘文化价值观’,而是通过把这些文化价值全盘融合到已建立的秩序中、通过大规模地再生产和展示这些文化价值观实现的。”《一餐》这种奇观化的叙事目的就是建立原始\现代、他者\自我的对照,从而磨平我们当今社会的矛盾与分歧,使观众认同现代的“我們”可以“帮助”落后的“他们”这种政府建立的“大国”形象。

2. 通过“和谐”的影像消弭矛盾的现实

在文化研究中,文化作品所具有的文化价值被视为权力关系的产物。“一个文化作品或实践之所以能传之后世经久不衰(成为经典之作)是因为它能够满足拥有文化权力的人物的要求与欲望。如果一个文化作品或实践能够传之后世,它就有可能满足其他时期拥有文化权力和人物的(通常是不同的)欲望与要求。”而在大众媒介发展的今天,很多文化产品的产生便因为它能够满足拥有文化权力的人物的要求与欲望——很多文化作品不能够满足拥有文化权力的人物的要求与欲望早早胎死腹中。而这些文化产品能够得到大众认可,就说明了它还能够满足大众的要求与欲望。因此文化经济是在文本与观众之间的符号交换,在这一过程中观众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生产出意义和快乐。观众\消费者还常常出于他们自己的目的来利用作品,即生产出新的意义。

《一餐》第二集讲到墨西哥人制作塔可玉米卷,讲到“原住民的辣椒和征服者的大蒜胡椒成为水乳交融的一餐。”作为有着同样民族大融合背景的中国观众,很容易理解认同这种通过文化交流带来的食物上的革命。但是与通过杂居、移民、逃难、战争、通婚等方式民族融合的中国观众不知道,大航海时代的西班牙人是通过屠杀与殖民的方式将“原住民的可可豆辣椒和征服者的大蒜胡椒成为水乳交融的一餐”。创作者通过食材的融合映射了墨西哥背后的民族融合,但是用“原住民”和“征服者”这样的指代遮蔽了墨西哥印第安人与西班牙人冲突,突出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使之符合当下政府对于和谐稳定的全球环境的期望,因此,《一餐》便满足了主导文化的要求与欲望。

由于文化工业对艺术的经营,“艺术品被今天的典型态度变成了单纯的事实,连模仿性的、与一切物性本质不相容的因素也作为商品被高价出卖。消费者可以随便地把他的冲动、模仿残余投射到摆在他面前的商品上面。观赏、聆听、阅读一个形象的主体将会忘乎所以,满无所谓,幻灭于其中,直到被全面控制的地步。”创作者的这种叙事手法使得墨西哥的历史被压缩饮食文化中,观众注意不到也不在乎这是真正的墨西哥还是被呈现的墨西哥,也不会思考墨西哥的历史与文化究竟是怎样的,墨西哥的人民是怎样生活的,他们的社会矛盾是什么。观众看到的是贫穷而快乐的墨西哥,对比中国精致而繁杂的满汉全席,这种饮食上的差别在创作者的安排中上升到了文化历史上的差别——一个相对落后而满足现状的被他民族殖民过的国家,和一个相对现代而同化了其他民族的国家。这种差别很容易使观众面对塔可玉米卷与满汉全席产生民族优越感,从而认同这种“大国”叙事,这种优越感也使观众的思维从当下的社会矛盾抽离——毕竟其他国家这么落后还这么乐观,那么我们对我们的医疗制度、教育制度、阶级固化还有什么好不满意呢?

3. 结语

在结构主义的文化视野中,通俗文化经常背后被‘意识形态机器’所推动,通俗文化塑造了如法律一般的规则,引导并统治着大众的思想,一如索绪尔为结构主义提供组构范式的纲领、专横统治言语行为的‘语言’系统。在这样的文化价值下,大众文化主动迎合主导文化,大众意识形态开始认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通俗文化中大众对精英话语的反抗和自我反思消失了,成为了主导文化的附庸,这也是诸如此类记录片的逻辑,引导大众的思想迎合主流,精英失语,民众与主流文化合流,我们的社会发出的声音逐渐统一,通俗文化逐渐成为主流文化的代言人。

参考文献:

[1]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M].上海:三联书店,2003.

[2]戴维.莱恩.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3]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

[4]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11月10日第06版

[5]赫伯特.马尔库塞.单面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6]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西奥多.阿多诺.美学理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意识心理学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从美学角度看,秘书的职责是创造美学价值,秘书需要具备相应的美学及修养。本文从美学修养的概念出发,论述美学修养的重要性,探索提高当代秘书美学修养的路径。

关键词: 秘書 美学 修养

一、引言

自“美学修养”一词出现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诸多相关研究和探讨。关于秘书美学修养的研究,在于将美学修养应用于秘书这个特殊职业之上,各学者的研究给秘书职业者提供了相应的指导和借鉴,以至于秘书在工作岗位中更游刃有余。首先在国内,各研究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探讨秘书的美学修养,为理论和实战研究做出重要的贡献。例如陶榕、赵宗乙的《秘书工作主体的美学审视》、丁红,马维娟的《论现代秘书的美学修养》、周明辰的《秘书审美意识浅议》一文,等等,关于这个方面的探索成果数量较多,内容较广,意义较深远。其次,作为企业的发展文化,他们有高层次严格的追求,希望秘书在工作过程中有着过于成熟的审美观。美学修养的形成对秘书工作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这些研究对当代秘书美学修养的养成提供了借鉴的价值。

二、美学修养的重要性

美学修养属于个人素养和能力,快速分辨出事物美的能力。各行各业都根据其职业规则和职业素养形成相应的美学修养,这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职业职能,秘书应该具备相应的素养并且能协助上下级运用到工作和接待中,使工作高效率地完成,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体现自己的专业能力,丰富自己的内涵和底蕴。例如,秘书工作的美学修养包括内在气质美、语言艺术美、工作艺术美、外在形象美、人格艺术美。这五个方面能够共同促进秘书在工作过程中相互依存的美学依据,美学修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不仅是个人素养的提升,还能塑造整体的形象,有利于形成强大的社会和民族的内在凝聚力,为世界创造美。

三、提高当代秘书美学修养的路径

(一)博览群书,提高文学素养和品质修养。

阅读书籍是丰富知识,增加阅历,改善自身精神风貌的绝佳途径。阅读图书可以提高秘书独立思考能力,丰富他们的知识,在长时间的积累下,逐步形成优秀的文学素养,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养成良好的品质修养,对秘书的听说艺术美、外在形象美、内在气质美、工作艺术美、人格艺术美等皆有裨益,有利于秘书美学修养的提高。注重提高秘书人员的文学修养,并且深入了解社会生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不断提高知识水平,扩大阅读面,了解各行各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与人沟通技巧和能力,不断积累更新职业职场技能。无论书写任何种类的文章,都必须查阅大量资料,了解相应的专业知识,才能保障文章内容的有效性和学术性。现代秘书人员不仅要秉承过去秘书的严谨态度、规范的工作风格,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探索。

(二)积极进取,提高职业道德修养。

刻苦钻研以此提高秘书职业道德素养是秘书充分提高秘书美学修养的第二条路径。秘书必须在平时工作环境下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和知难而上的精神,努力完善自我,在工作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首先要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通晓职业规范,谨守基本的职业道德底线,并以谦虚的态度积极向优秀的秘书模范学习,在坚守职业道德品质的过程中提升听说艺术美、外在形象美、内在气质美、工作艺术美和人格艺术美。

秘书职业道德修养要求秘书拥有良好的自觉性,一个有着自觉性的秘书能够自觉地通过学习培养职业操守、专业度等,同时明确秘书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然后形成秘书职业的正确人生与价值观。由于大多数秘书的工作是一些烦琐的幕后工作,因此周围环境的影响会使秘书人员本身的价值观受到改变。社会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恶的一面,做好自己永远不会错。例如,在利益面前,保持原有的自身价值观与人生观,学会拒绝,不要羡慕更不要贪小便宜。因此,秘书人员在工作中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不动摇,坚定不移地做好分内工作。

秘书工作者在工作中要兢兢业业、诚诚恳恳,全面反映工作内容,做到真实不虚假,不妄言不两舌不做花架子,帮助领导看清事件真相,认真缕清工作发展和状态变化。在现代秘书工作中,秘书不再是一味地盲从,培养实事求是的勇气及坚持原则的精神。同时在工作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例如,基本的专业知识及熟练掌握秘书相关其他专业技能与知识,培养与时代相适应的各项业务能力,树立高效的时效观念,协调好信息观念,做好决策参谋工作,更要在工作中努力向前辈学习更多的专业技能及工作能力,以此提高价值,成为身上的闪光点。

(三)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审美能力。

增强审美感知能力、审美欣赏能力、审美创造能力的必要途径是欣赏艺术作品。基本审美能力是美学修养的基础条件,欣赏艺术作品正是培养这种能力的绝佳途径,欣赏艺术作品,或音乐作品潜移默化的熏陶,或美术作品的悉心鉴赏,或电影作品的激情观赏,秘书能感受到自己的审美细胞正在被召唤,而自己也朝着美的方向努力,这些都是培养审美能力的渠道。秘书以独特的感受能力融入对美的理解和期待,做出审美评价,并将之与自身秘书工作结合在一起,在工作中逐步培养审美能力,更加注重听说艺术美、外在形象美、内在气质美、工作艺术美、人格艺术美等各项美学修养的提高。

1.信息处理美。秘书面对复杂的、包罗万象的各种数据信息时,绝对不能杂乱地交给领导当作后续决策参谋信息。需要他们通过自身的审美观念对工作信息进行比较、挑选、鉴别并做最后的综合处理,帮助领导确定审美导向,追求审美能力,达到优化决策参谋上的成功。

2.决策优化美。审美创造力可以通过对目标优化而体现,在审美活动中,对工作中的缺陷进行检查。秘书在工作中的主要功利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突出表现,体现在对领导决策需要提供的服务价值。秘书在工作中首先要帮助领导发现实际现象与理论现象之间的问题,主动以领导意图为出发点,提前做好调查、研究,并制订若干个较为完善的决策方案。在这一过程中,秘书审美能力始终在工作过程中表现着,以促进审美目标的实现。

3.语言说写美。准确而优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是秘书应该具备的专业技能,一篇字字珠玉的好文案能给秘书带来成就感。秘书在长期工作中,应當有着一定的审美标准,保证公文的简洁、准确、朴实,还要保证公文的生动、规范、正确及字迹工整。良好的口才、幽默甜美的语调不仅能吸引对方的注意力,而且让对方心情愉悦、细细品味。

(四)在实践中贯彻审美意识,形成良好的美学修养。

在实践中培养和贯彻审美意识是任何一项工作形成美学修养的必经之路。在实践中贯彻审美意识,形成良好的美学修养是秘书提高美学修养的第四条路径。实践中的审美意识需要秘书在听说、外在形象、内在气质、工作艺术、人格艺术等各项工作中都融入自身的审美创造思想,并与时俱进,充分吸收专业的思想和知识,在长期有意识的前提下培养和形成良好独特的个人美学修养。

1.以装饰提高仪表美。自然人以服装、化妆及所处的周围环境为衬托,表现人的气质、内涵、性格及修养。秘书工作者通过适当的搭配和穿着展现更好的工作状态。另外,秘书的穿衣风格要配合适当的场合,还要和领导保持一致,坚决不能奇装异服或另类,适宜淡妆头发整洁干净,不佩戴夸张的首饰,更不能一味地追赶时尚。秘书的装扮简单意义上来说,是整体形象给人以亲切、淡雅的感觉,在什么场合就化适合的妆容,例如,可以佩戴简易的耳环及手链等,起到点缀的作用,也是对他人尊重的体现。另一方面,秘书既是领导的影子,又是企业的门面,因此秘书的装饰不仅要给人大方的感觉,更要让他人持重,达到画龙点睛之效。

2.以自身提高内在美。在通过装饰加强秘书的外在美的同时,内在美也是相当重要的。秘书在工作中要树立良好的、正确的理想,尽管工作内容有些枯燥无味,但秘书如果能够将自身奋斗目标与工作内容相结合,并努力实现,那么秘书工作就会显得有趣多彩,秘书也会感到生活充实。同时在工作中要明确服务意识,保持头脑清醒,把握好自身的角色作用,遵守职业道德,甘于平凡,诚实守信,才能形成良好的职业品行与道德修养,提高个人美学修养,得到领导与同事的认可。

四、结语

当代秘书美学修养的提高需要从语言艺术美、外在形象美、工作艺术美、内在气质美、人格艺术美五个方面着手,广涉书籍,提高文学素养和品质修养、积极进取,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欣赏艺术作品,培养懂美的能力,在实践中激发和培养,形成良好的美学修养。

秘书技能不是看看就会的,要在长期磨炼中探索和学习。对于秘书的美学修养进行研究,对现今秘书工作者具有启示性意义,并能促进秘书工作的开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刘树玲.文学修养对秘书工作的影响[J].科技致富向导,2010(29):69-109.

[2]邓千流,刘浔.接受美学理念下的秘书学专业教学现状研究[J].吉林教育,2016(2):1-3.

[3]刘浔.接受美学视野下的秘书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6(3):113-116.

[4]来玉英.副语言运用在秘书公关口语表述中的美学价值[J].文教资料,200(24):43-45.

[5]周明辰.秘书审美意识浅议[J].秘书之友,1992(Z1):73-75.

[6]来玉英.秘书工作言语表述的基本美学要求[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2(3):92-95.

[7]杨俊,郭青林.秘书工作的美学原则[J].秘书,2009(6):3.

[8]张立斌.关于文秘素质的美学思考[J].秘书,2002(10):11-12.

[9]程华芳.浅论当代女秘书的美学修养——以女性正面形象塑造为视角[J].商情,2012(4):168.

[10]莫函蓓.浅谈当代女性的美学修养——以当代女秘书为例[J].读写算,2014(2):364-365.

[11]丁红,马维娟.论现代秘书的美学修养[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345-348.

[12]王婷.论职业秘书的气质培养与塑造[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3(2):93-96.

[13]谭泽媛.优秀秘书洋溢的“美”[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11):208.

上一篇:特许经营合同法论文范文下一篇:变电站建设工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