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美术论文范文

2023-09-24

小学课堂美术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美术教学不仅局限于单纯传授绘画技法,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小学阶段美术教育出现随着年纪增高学生学习兴趣递减的普遍现象,随着我国美术课标革新,对美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有效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寻找基础素描教学新思路为指导力量,利用先进的教学工具辅助教学,增强美术素描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了解美术学习的核心规律。小学美术素描教学中利用微课短视频形式制作丰富的课件,以形象生动的视频开展素描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以往美术素描理论灌输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厌学的现状,提升美术素描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课;小学美术;素描教学

素描被公认为美术造型学习的基础,人文科技的进步,使人们对素描认识提出新的看法,大量教育实践表明现代素描含义涵盖除色彩外各美术学习领域,通过对小学基础素描教学规律研究,提高学生认知造型能力。应从普通素描教育中选择美术教学中具有普遍性的帮助学生了解美术核心规律的基本原理。信息技术发展为美术素描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微课短视频内容短小精悍特点,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对创新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师要认真精心设计美术课堂,结合美术素描教学要求发挥微课最大效益,提高学生美术教学学习质量效率。

一、 小学美术素描教学的重要性

(一)素描教学是小学美术新课标的要求

现代社会是信息爆炸时代,各国不断调整教育观念,新一轮美术课程改革顺应时代要求,提出新的美术课程观。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基本出发点,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素质教育特征,使美术课程设置转向关注学生发展,发挥美术教育在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与完善人格方面的独特作用。新课标从学生发展角度出发体现较强时代性,确立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三位一体的目标,使美术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当前新形势带来新的任务,需要树立新的美术教学方式,必须充分考虑义务教育现阶段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创新措施提升美术教学效果。新课改为美术教育教学指明新的方向,将美术与文化生活联系,目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性与教学内容多样性的矛盾,小学美术每周两节,中间间隔周期要进行众多其他课程学习,为实现美术教育目标,美术教学内容复杂,导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学流于形式,影响美术教学质量。美术教育应以能力培养为主,以美术为本源从中汲取少量影响学生美术能力的知识为重点传授。新课程观念与之前的教育相比并非相悖,基本知识技能学习是教学的基础,要处理好改革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二)素描教学是提高美术教学的基础

素描是单独艺术表现形式,是造型艺术最单纯艺术语言,历来被视为艺术教学的基础。艺术家米开朗琪罗认为素描功底决定画家的成败。美术教育是建立在形象基础上,应通过形象关注文化的意涵,形象生成规律与技术。新修订课标将评价建议改为成就标准,强调学生应达到具体知识。解决小学美术教学问题最佳途径是找到综合美术基本知识同时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教学路径。素描教学以其包容性为实现美术教学目标提供了载体。如何运用新材料建立适合小学美术基础教育目的,如何從素面专业教学转向注重情趣美感,得到普通美术教育的目的成为基础教育阶段小学美术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

当今美术创作教育对素描含义理解不同,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在美术界成为共识。素描最初指绘画中单色画,是运用点线面艺术处理形体结构的基本绘画,人们对素描的认识不断深化,素描的概念内涵不断扩大。素描是美术教育的重要部分,教学方法不同对人的影响不同,素描囊括美术学习大多数基本因素,素描水平提高对绘画基础知识技能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充分利用素描优势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优化美术教学对美术教学意义重大。

二、 美术素描教学应用微课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微课教学方式符合美术学科规律,近几年教育体制改革目的是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无论教学内容或方式应适应小学生学习发展,新课改下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向学生灌输素描理论知识,不符合新课标教学方式创新要求,微课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方式,在美术素描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微课以短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学内容少,时间短的特点符合小学生学习规律,围绕素描教学中的重点问题开展教学,可以更好地使学生理解美术素描理论知识,掌握科学的素描绘画技巧方法,提高美术素描学习效率。小学美术素描教学中应用微课有利于增加知识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小学生由于认知特点难以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素描绘画理论内容复杂,美术课堂教学时间有限,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难以快速理解吸收所学素描知识。在美术素描教学中应用微课,可以将大量系统的素描知识整合为重点知识,以生动形象的动画视频形式呈现,缩短学生的学习时间,使学生主动学习素描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美术素描学习的兴趣。微课素描教学使枯燥的知识变得更加有趣,培养学生对素描学习的情感。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下,很多学校教师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将美术学科视为不重要的副科,课程安排中每周仅一两节,许多师生对美术学习重视不足。当前多元化社会下,培养综合性人才是时代的要求,以微课教学方式融入美术教学中,可以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带给学生有价值的教学信息,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三、 小学美术素描教学中的问题

小学基础素描教学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素描基础知识技能传授过程,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新课标指出低年级阶段强调课程质量,素描知识轮廓随着学生年龄增长适度体现。素描对造型学习领域是基础,造型表现领域使用不同教学法,教师要教给学生基本素描知识,在设计领域应用手工课让学生制作三维形状,使其通过完成手工品在直观方式感受理解物体结构形式,让学生用不同线形表现各种形式获得感觉。

(一)美术教学不符合新课标要求

素描是通过线条组合形式表现物体造型、明暗结构的绘画方式,素描是艺术发展的根本,将素描课程作为艺术学科基础有利于掌握艺术自然规律。教育部新课标颁布后美术学科受到重视,围绕课程人文性质增加对视觉形象感知理解,通过造型表现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观察感受。强调教学中的全体型时代性,需要学生具备观察创造能力,教师应从学生角度思维出发培养学生学习素描兴趣,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当前小学美术素描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课程目标的实现。现阶段小学美术素描教学中的问题主要包括教学方案成人化,缺乏创新理念,课程评价单一化等。教育重要矛盾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表现为教育者提出教育目标与受教育者发展状况矛盾,由于学生美术潜力不同,新课标下学生对美术教学需求不同,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特点。

(二)教学方式落后

小学美术教学中一些教师由于缺乏对学生心理方面的知识,往往按照成人角度设计教学方案,不了解学生兴趣设计教学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当教学方式会使学生产厌学情绪。目前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教授素描大多采用教师讲解后学生实践练习,教师范画后学生临摹的方式。教学是师生互动过程,课堂上教师缺乏语言交流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仅关注完成教学任务,不关心学生是否理解掌握,导致美术教学流于形式。

四、 小学美术素描微课教学策略

微课依托于信息技术,可以将美术素描讲解知识录制成视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教师在录制微课视频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需求,提高美术教学实效性。小学美术教学目的不仅是教会学生正确素描绘画方法,关键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感受表现与创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美术微课教学课前准备

小学美术素描教学中应用微课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备课工作,课中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课后及时向教师反馈意见不断改进素描教学。微课是新型教学方式,美术素描利用好微课教学需要做好做好充足准备,主要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选择教学内容要符合大纲要求,整合章节重难点知识,找出与重点相关微课视频。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根据学生接受度选择素描教学内容。如教师根据班级学生鉴赏水平准备优秀的素描作品,绘制成精短的小视频让学生欣赏,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狀态。通过欣赏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前应做好充足准备,应根据班级中不同层次学生准备不同问题,要求问题具有针对性,对学生起到引导启发作用。

(二)素描微课课堂教学

微课教学颠覆了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借助微课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教学情景,使学生自主探索素描知识。如果某章节重点知识较多,可以拆分为微课小视频,让学生分组练习,一组学生学习视频A内容,二组学生学习视频B内容,二组代表为一组学生讲解视频B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由于小学生接受知识能力有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探讨知识不宜过多,可以提问什么是素描?素描的基本要点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相互交流探讨,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素描的概念,有更多时间练习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

(三)小学美术微课课后反馈

小学美术素描微课教学要求教师以精心选题,开展合作探究,解决重难点知识。由于微课时间较短,通常选择重点制作微课,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美术教师应精心选题,做到启迪学生思维,教师选择课堂要适合采用多媒体形式表达,微课内容设计形式符合多媒体特性,不适合多媒体呈现的内容应通过实践活动开展。课后教师应及时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采用访谈法让学生向教师反馈意见,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采用微课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程结束后应由学生相互评价,学生互评有利于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课后师生应及时互动,改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卢秋月.让“微”风吹进课堂: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7):183.

[2]马丽.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策略[J].华夏教师,2020(18):64-65.

作者简介:孙茜,山东省临沂市,山东省莒南县文疃镇黄城联小。

小学课堂美术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美术课堂教学小学开展创意教学的主渠道。小学美术创意教学实施“五化”策略,即“同课异策化”、“氛围宽松化”、“传媒多层化”、“操作多元化”、评价宽容化”,是发展自我实现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美术 创意教学 同课异策化 氛围宽松化 传媒多层化 操作多元化 评价宽容化

“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是应试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它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活力,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小学美术教学方面也同样存在着上述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方面,美术教育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美术学科所表现的创造力有两类:一为特殊创造力,它是与天才、勤奋和专业能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另一类创造力则表现为相对的自我实现能力。虽然不能形成惊世骇俗的作品,但也能开启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形成一种广义的形象思维文化教育。因为这种教育作用于大多数,故对创新思维的普遍提高有积极意义,更应引起美术教师的关注。笔者认为,实施美术创意教学“五化”策略,即实施同课异策化、氛围宽松化、传媒多层化、操作多元化和评价宽容化,是发展自我实现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一、同课异策化

个性,也就是一个人在其生活和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人的个性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表现为兴趣、能力、气质、动机、理想等方面的不同特点,这就需要我们设计不同的教学预案与受教育者相吻合。再者,从美术本身的流派来看,有就艺术作品与它所描绘的现实世界的关系而言的再现主义;有强调艺术家与他们所表现的世界之间关系的表现主义;有突出艺术作品本身所包含的各种因素和形式之间相互关系的形式主义;有侧重艺术作品与艺术家的创作状态和意向之间关系的意向主义等。况且,美术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繁杂过程,无论多么完美的教学设计都会因课堂教学的不断变化而变化,都会在师生互动中生成新的问题。美术教师往往一人同时任教多个平行班级,教师应根据已授课班级出现的情况,及时寻找对策,调整其它班级的教学预设,实施“同课异策化”,让课堂精彩生成。

“同课异策化”,这既是为了顾及各个班级学生之间的差异,也考虑到期望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可能出现的差异。教师面对相同的课题,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寻求对策,建构出不同意义的设计,赋予静态教材以生命活力,培养出各具个性特色的创造性。从而突破传统教学中僵化的教育观念对教学设计单一化的定势,且学生通过“同课异策化”教学,充分发展自我实现的创造力,避免“千人一面、异口同声”的场景。美术教育活动是一种人类复杂的多层次的创造活动,任何教育模式都不可能无条件地适应一切美术课堂教学,在实践中就需要美术教师不断探索、改进、完善教学预案。

二、氛围宽松化

每一个人都拥有创新的欲望和潜能。但是要把潜在的创新欲望和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造力,离不开和谐、积极、开放、宽松和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正如外国一位著名教育家所说:“只有环境和教育,才能把牛顿变成科学家,把荷马变成诗人,把拉斐尔变成画家。”因此要正确定位师生角色,教师要根据不同教学课题和教学内容经常变换角色,有时是主角,有时是配角,有时是学生的“啦啦队员”。同样,学生的角色也要不断变换,有时是学生,有时是合作伙伴,有时是“小小科研员”,有时是指挥员„„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与心理自由是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一般条件。因而教师要给学生心灵上的自由,给学生思想上、情感上、行动上的自由。允许学生对书本知识、圣人言论、教师说教有不同的理解,尊重学生对世界形成的价值取向,在课堂上要容忍学生的一些“小动作”。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独立感知、思考、操作的机会和条件,公开展示学生作品,让他们自己说说作品的构思、创作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充分的自我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美术活动所需要的气氛,即创造性、探索性培养所需要的环境,与数学课需要的气氛、环境是截然不同的。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在用一条条“行为规范”和一个个“标准”来束缚学生的思维和创造的手脚,有的教师虽有心给学生“松绑”,创设“活”而不“乱”的课堂氛围,但无力抵挡来自“舆论”等方面的压力,因为“活”与“乱”只有一线之差,只得“从众”了事。我们观察小学生的美术活动,可见小学生作画,通常是在愉快喜悦和专注的情绪中进行的,往往心随画转,形露于色,有时还自言自语,甚至画其物还要模仿其声音。但是,学校“常规”一次又一次地征服学生的“违规”行为,使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折断了学生心灵自由飞翔的翅膀,其结果是学生的想象力被压抑,创造才能被埋没,艺术个性被抹杀,情感受“伤害”。显然,其“美术教学”与艺术教育、创新教育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

三、传媒多层化

教学传播媒体是教育信息传播的载体,没有教育传媒,教育教学活动就无法开展。美术又称视觉艺术,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和欣赏过程只能诉诸视觉形式来完成,形象、线条、色彩、肌理、质感、空间都表现为视觉直观性特点。美术的直观性特点确定了媒介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艺术创造是一种运用物质媒介进行创造性知觉的活动,媒介的运用,带来了知觉的形式化,从而使知觉的意义得以扩展和丰富地表现。因此,媒介是艺术创造和表现的重要环节。”

作为现代教学传媒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已在教育教学中占据了不容忽视的地位,它已经给教师带来了成功的喜悦,也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考:有的教师只是在公开课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平时却很少用;还有的教师没有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功能,以至不管是否有实效,每个环节都用;有的认为只要使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代表着采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是一堂成功的课。我们认为,在多媒体教学中要注重处理好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之间的关系,若教师只是单方面为扩大课堂容量而一味播放、放映,学生只能成为热闹的观众,就谈不上发展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更谈不上发挥学生自我实现的创造力。有些教师在设计媒体时,总是在思考哪些教学环节可使用多媒体,而忽视成本与效能的关系。我们应该这样思考:哪些环节可以不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而用其它媒体替代,且更有利于学生发展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剩下的教学环节就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如此,才能体现教学传媒多层化,体现教学传媒运用的“低成本、高效能”原则,实现教学传媒组合的最优化。

一切创造性活动都伴随着美的创造和审美愉悦。因而在活动操作这一主要环节上,要使学生感受到“多元、活泼、愉悦”等存在价值,从而充分利用自己的天资、潜力等,发展自我实现的创造力。

就人的气质主要类型来说,西方现代心理学家荣格将其归纳为外向性格和内向性格。在美术活动中,一类作者其创作主体是对趋向客体的外在运动发生兴趣,另一类作者则是离开客体而对趋向主体及自己的心理活动过程的内在运动有浓厚的兴趣。这也就是美国著名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提出的视觉型和触觉型两种气质类型,其实每个人同时皆备两种形态的心理活动,只是在复杂的外界条件下,这两种心理活动时有交替。不同气质的人,其艺术特征也不相同。就版画制作而言,并不是所有的版画形式都适合于不同气质的学生,有的学生喜爱用线条,有的学生则擅长黑白对照的三度空间效果,蚀刻版画适合触觉型学生的制作。而石版画则吻合视觉型学生的表现。因而美术训练中的工具、材料、技法,应供学生有很大的选择余地,美术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特长去优选运用,找到适合于自我表现的契机。正如被誉为“儿童绘画之父”的奥地利美术教育家费兰兹·西泽克那样——在其“青少年美术教室”里实施表现材料的自由选择制,以最大限度地发掘儿童的表现可能性,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随意选择,绘画可选用木炭、铅笔、粉笔、蛋彩、不透明水彩等材料;亦可选择剪纸画、胶刻版画、蚀刻版画等;个人的意愿得到尊重,个人的主体性得到实现,因而创作出想象丰富、用色大胆、各具特色、富有生气的作品。

另外,活动操作除个人独立完成这一形式外,还可采用两人或两人以上自由组合的形式,既有合理分工与有机合作,又有独立操作与整体配合,学生感受个人智慧在小集体中得到肯定的愉悦,使其天分得到充分的体现,探索精神、合作精神和自我组织能力进一步得到培养,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自我实现的创造力。

五、评价宽容化

数理化学科都有一个标准答案,并且是唯一答案,而美术学科却难有“标准答案”。在美术欣赏过程中,审美主体——学生的精神完全处在一种自主的状态,在客体——美术作品那形象的、直观的、强烈情感的刺激作用下,展开思维想象的翅膀自由遨翔,带有令人解放的气质。因而欣赏美术作品,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面对学生绚丽多彩的创造性作品,教师不一定能看懂、理解,客观上也不允许长时间去“读”,每一份学生作业以完全理解其深意,即使看懂了,教师也没有办法“判”出其高低,这如同我们无法对达·芬奇、毕加索、齐白石的作品评出依次一样。因此,美术教师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包容所有学生的不同个性和不同创见,不以自己的好恶干涉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鼓励学生挖掘自身的潜力,弘扬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可利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宣传窗、班级一角、艺术节、校报等展示每个学生的作品。鼓励学生将自己画上的故事写在画的背面,教师可写上简短的评语与之进行思想交流。

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在作业评讲这环节上,匆匆忙忙,在未弄清学生的动机而极主观地评价其作品,以一件作品来揣测学生其人,或单从技巧掌握上来评判其艺术价值。有些家长在评价儿童的作品时,往往以画面干净、比例适当、涂色均匀、所用颜色与实物一致为标准,而忽视儿童画的想象力、创造性、表现力等指标。如此,对作品和学生来说,都是不公平的。无论什么样的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活动。美术教师要从中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加以鼓励和表扬。对于好的正面肯定、扩展,对于需要改进的方面提出建议,在评价学生作业时,以鼓励为主,以创意为评价尺度,创意好,画面效果佳可以评为“优”。创意不够,画面美感不强者提出努力方向,留给改进的余地,画好后下堂课再评。教师灵活的评判,能给每个学生以再表现、再创造的机会和希望。

参考文献:

小学课堂美术论文范文第3篇

这阶段的听课活动让我了解了引人注目的开场白很重要,作为一个老师大概要怎样去备课,怎样去吸引学生,一个好的导入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产生学习兴趣,觉得美术课有趣,就会带给学生一种身心的愉快,比较喜欢盼望上这个课程,也可以减轻同学们在其他课程的压力,课程导入好的老师,能把学生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非常强烈,互动效果也好,要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如何提高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发散性的创新思维,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体验和感受生活环境的能力加强!这些都是作为一个老师备课该想到的问题!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是教学设计适合学生 ,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在课堂上老师不是以讲为主,而是以师生对话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让让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教学源于课本但又不局限于课本,能使学生学的有趣和轻松,听了这堂课让我心里那块石头低了好多,也有了一定的的心理准备! 我认为上好美术课应该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和探究习惯

在具体的教学中不要过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规范学生,采取合理的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和观察习惯。我在听第三册的《会变的线条》一课时,教师结合课文让孩子们用铅笔随心所欲地画各种线条,从线条中去感受写生画的内涵及特征,以探究为主,让学生探究线条的变化,不刻意的去强调画面的内容的优劣,评价以肯定为主。

二、 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丰富的想像力 传统美术教育多是围绕"看画"或"临画"为主要内容展开的,最终都是大同小异。想像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和开发,是现代美术教育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如我听第一册《太阳》时,教师让大家尽量敞开心扉,大胆想象,大胆着笔,画出自己最想画的、最喜欢画的一切。这里的大胆想象最为重要,想象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儿童心目中的太阳五彩缤纷,五花八门,内容丰富。

在低年级美术教学中,小学生不容易想象创造出富有自己想法的画面,这是他们长期模仿而产生的结果,下笔程式化,思维过程化,不是自己观察想象加工主动创造出来的画,而是不动脑筋的记忆结果,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就要动脑让学生去思维去想象,例如:通过投影录像示范画,出外写生,还有把绘画步骤编成儿歌活泼生动又容易记忆。调动小学生作画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去表现所想反映的内容,使学生心情抒畅,激发创作欲望,并对他们的作品及时予以表扬,使他们增强创作信心。例如:在《古代城堡》的教学中,主要是要求大家巧想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来制作城堡,陈老师出示他的示范的作品,而且利用废旧可乐瓶做成的成品让学生欣赏,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宽思维让学生展开想象,然后让学生完成自己的作品,完成可以放在展台上让大家观赏,这样学生制作认真、积极,作品形式多样,内容新颖,极富创造性。

三、 注重调动学生综合学习的积极性

素质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激发了学生的需要强度,并依赖目标诱因的出现,提高学生需要的自我意识水平,满足了学生联系生活,美化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听《棋牌乐——棋篇》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绘画及工艺制作知识技能,设计制作有创意的飞行棋,在教学安排上,教师特意让学生准备诸如语文、数学、英语的一些复习题,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意识,使学生完成有创意的飞行棋,从而也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完成创意作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完成美术作业的基础上,学生用自己设计制作的飞行棋愉快的游戏,既巩固了知识,又愉悦了心情,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四、 把音乐带进美术课堂

音乐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作用,能调动人的情绪反映。在美术课中相应地引用音乐教育,将更好地辅助教学。如在欣赏课中,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古典名画,如痴如醉的乐曲无形牵引我们的思想进入画境,感染画中的精神,画中的韵律,更强烈地激发感情,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五、 注重对学生学习评价

在教学中,教师也特别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中,学生表现参差不齐,为了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性及作品造型特点的不同,分别进行鼓励和引导,评价以肯定为主,老师评价和同学及学生自己评价有机结合,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的张扬。现代化教育对美术教学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需要、动机、目标、态度等各方面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方式和方法,改进了原来美术课程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课程建设的角度,促进了美术教育观念的转变,促进了美术教材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和课程评价方式的变革,有效地运用各种资源,增强了美术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美术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新教育強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強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的综合学习,改变传统教法和学法。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

一堂小小的美术课,渗透了美术教师对学生的浓浓情意和关爱,美术教师在课上既教书又育人,他们就像伟大的母亲一样。教学活动是一种情感的互动过程,不是机械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一种充满情意的交流过程,充满浓郁的情感色彩。没有感情的课堂是失败的课堂,而且感情是双方面的,要求学生有情感,教师首先要有丰富的情感,对学生充满深厚的爱,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教学真的是用心、用脑的大胆实践过程。教学生,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品行。课堂教学重在课堂常规与教学目标的有效完成。要想实现这样的目标,关键在于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多动脑筋,多实践,多反思,大胆用新的教学理念去指导实践。教师示范也是把双刃剑。教学示范固然很重要,但有的教师上课时太依赖于示范,依然是一本书一支粉笔这样“空对空”对学生说教,使原先情趣盎然艺术感染力很强的内容被讲得干巴巴的,枯燥得没有一点“味道”,光示范没有积极正确的引导,那只能让学生变成井底之蛙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没有激发,只好照老师那样依样画葫芦,所画的内容千篇一律,没有个性,没有创造。这确实是我们美术教学的悲哀了。

怎样将学到的体会感受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我将会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使得美术教学更加生动,更具感染力。

2011年5月13日在市教育局王主任的组织下,我有幸前往师范附属小学参加由泰安市教研室主办的“送教下乡”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上午观摩了由肥城实验小学老师执教的《真情对印》和泰安金娟老师执教的《线的秘密》。课堂上,我认真做好记录,细致地琢磨课堂的每个细节。我被课堂上教师那优美生动的语态、亲切自然的师生互动交流、灵活机智的课堂反应、巧妙新颖的课堂设计所深深地吸引,感到每堂课都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准备,环环紧扣,从而受益匪浅,获益良多,心中有了不少的感悟。

一、别开生面的导入开启好课之门

好的导入能把学生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热烈、和谐。两位教师都是在不熟悉学生的情况下进行授课,如何尽快调动孩子情绪是教师面临的难点。金娟老师开场白和互动游戏设计,亲切的谈话方式,集趣味性和启发性为一体,引人入胜,很快拉近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放松了学生紧张的学习心理,创设了好的开端。生动、精炼的鼓励性话语激发了学生的自信。

二、教学理念新颖,资源运用合理

两位教师注重师生情感的交流,有较强的亲和力;注重师生学习过程的互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而不是灌输者,传授者。教具、范作典型。实验小学教师的示范大胆、简练、教学设计适合学生,贴近生活,设计体现继承与发扬、改革与创新的特点。两位教师的课都不以讲为主,以师生对话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极具启发性和引领作用。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其中,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因材施教、分层教学都体现得淋漓尽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事做,有目标追求,并取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印象深刻地是金娟老师所授的《线的秘密》一课,从发图片到大屏幕欣赏,再到黑板展示示范,让学生获得深刻的直观感受,本来抽象的课程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整堂课朴实高效,学生作业非常成功。

三、教师综合素质很高 一节好课设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综合素质高的教师来驾御。教师形象的感召力、微笑、亲切、抑扬顿挫的语言以及随机应变的教育机智皆是一节好课必不可少的调味剂。忘不了两位老师与孩子的亲密无间的交流;金娟老师平和、贴切的教育评价:实验小学老师热情的鼓励性话语给我留下难忘的记忆。

小学课堂美术论文范文第4篇

美术教学中,我们结合课程改革的新教学理念和我校开展多元智能教学经验,创新了美术课堂领域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美术课堂教学的学习领域

“课程标准”把美术课堂教学划分为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四个学习领域,针对不同的年级学段,所要求达到的内容标准、教学活动也不同,也就形成了相应的四种基本类型课。

二、美术课堂的高效教学模式

美术教学中,我们实践创新了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即“观察欣赏激发兴趣、探究交流解决重难点、讲解示范点拨疑点、实践创新完成目标、展示评价相互提高、拓展延伸促进发展。” 实践证明运用这六环节进行教学,是我们美术课堂教学比较理想的模式。

(一)、观察欣赏激发兴趣。

美术教学中,创设情境,我们常根据所学课型的特点和学生年龄、认知的特点,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具体内容,可以利用语言、图片、影像、表演、问答等手段来设置一种情境,激发学生运用感官,如:眼、耳、口、鼻、手等,完成一定的活动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创造美的欲望。例如:孙玲老师今天所讲的五年级课《在快乐的节日里,以学生节日名称接龙拉开序幕,以多媒体所播放的不同节日、民族欢庆的场面为学生产生回忆和联想的辅助资料,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爱国教育,使学生进入愉快的学习状态中去。

(二)、探究交流解决重难点。

学生在观察、欣赏有关图片、影像等资料的同时,教师可以把一些思考的问题融入到其中,采用纵横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自由回答,可以小组交流、好可以师生交流。我们这时采取巧妙地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在观察、分析、研讨交流中,解决了大部分教学中的重难点,剩余的要靠我们用适当的方式来解决。例如:杜世范老师在上四年级美术课《艳丽的大公鸡》一课时,教师通过课件中的色环观察和作品赏析后,学生对色彩美感意识还有些不清晰。这时,教师让学生以同桌讨论的交流方式和教师的帮引的辅助手段,有力地分散了教学难点。马纪新老师在讲一年级美术课《让我的飞机的折法时,教师在引、扶的基础子上大胆地放手,让学生把第一只折好的较为容易的飞机拆开,对照书中的示意图,自学而成。教师让学生在游戏般的拆拆,想想,折折中不知不觉分散了难点。这样,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扩展,也提高了学生观察、分析、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了学生动脑、动眼、动手的能力,从而打造了高效课堂。

(三)、讲解示范点拨疑点。

学生在合作探究交流的基础上基本上能解决重难点,教师再适当利用如问答、欣赏图片资料等教学手段基本上解决了重难点,但在此可能还存在着疑点,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的讲解与示范点拔帮助学生解决疑点,教师的示范因直观性强易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路进而确定主题。例如:孙玲老师在今天所讲的课中刮刻版的画,对墨、白、灰的表现中,容易出错的“白”应如何表现,学生存有疑虑,教师是以一张有此缺点的画,加以讲解、演示。既节省了时间又把学生的疑点消灭了。此处设计很是巧妙。我在讲二年美术课《假如我是巨人》一课时,课件中,利用老鼠与大象,男孩与女孩的图片,通过想象把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可以随意变化,帮助学生利用比较的方法来表现大与小。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中好像都明白了。但要从抽象的思维到学生灵活运用对比法画出有对比效果的形象,还是有疑点。这时,我就演示自己变成巨人后来到小人国里的简单故事表现。在故事般的与学生谈话、讲解、演示,,把利用对比的方法表现大与小的绘画技法传授给学生,自然所有疑点都迎刃而解,也体现了低年级“玩中学”的教学特点。

尽管运用了先进的教学媒体,丰富的形式表现,课堂中表象上是多么的绚丽多姿,如果缺少了教师对孩子们美术知识和技能的直观演示传授,就像人失去了灵魂,华而不实,暗然失色。只有这样,学生才知道依何种方法、步骤与技巧进行创作为后面的实践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打造了最坚实的高效课堂。

(四)、实践创新完成目标。

此环节就是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去创新实践,根据学生的作品效果来检验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形成开放式发散式创新思维,成功地表现自己的心灵的过程就是我们追求的结果。实践创新是学生主体性实践和认识活动展示的一个环节。教师对不同天赋和绘画水平的学生要有针对性辅导,使学生的想法得以发挥,从而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五)、展示评价相互提高。

展示作品、相互交流、欣赏评价,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此环节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生作品优点和改进自己绘画不足的大好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享受到收获的喜悦,进一步巩固学习兴趣,可以欣赏到优秀的作品,进一步得到艺术的陶冶。

此环节中如果方法适当,会大幅度提高学生绘画水平。例如:张辉老师所讲的三年级美术课《机器人》一课中,在学生互评中,一位同学指出作品的缺点,教师趁此机会说:“你能帮助他添画几笔,而使整幅画变美吗?”这位学生画上一些建筑,使原来构图偏的画面,显得沉稳了,这一灵活处理,使学生之间的绘画得到交流。

我们在这环节中,既不伤害了学生,又评价和改进了学生作品,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

(六)、拓展延伸促进发展。

我们总结本节所学知识后,就进入到学生目标的认识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的环节。新世纪美术教育的一大特点是注重美术文化的学习,通过美术与人类、生活、自然、情感、德育以及自身和其它学科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美术鉴赏能力和美术创造能力。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知识面的特点适当设计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性的进行表现,这样就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让学生在课外得到发展,使艺术之花得以升华。

小学课堂美术论文范文第5篇

通山县实验小学 张学政

从神话故事“神笔马良”中主人公马良被公认称为神笔,到现代的“作文状元”、“数学奇才”、“音乐神童”都显示了中国从古到今各种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着重于人的个性差异,采用了肯定的方式突出表现其较为优秀的部分。这样的评价只对一小部分有特长的学生起作用,而传统的评价方式很难使每位学生的某些特点在考试中脱颖而出,许多学生的某些特点都在一张张的考卷、一次次的考试中被扼杀了。许久以来,我们的学生是为学习而学习、为父母而学习、为考试而学习。学生不明白“我为什么要学习?”“我学这些有什么用?”“我将来可以做什么?”我们的学生没有自己选择、决定的权利,家长与教师只以考试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学生的优劣。事实上,传统的评价方式是静态的一次性操作方式,不利于将评价和教学过程结合起来,尤其忽略了学生思考能力、合作能力、应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形成过程的考察,而多元性的评价内容是一个动态的评价观,它注重的是过程的评价而不是结果的评价。近年来,我们的教育部门、老师、家长等都在思考怎样将这“权力”还给学生,如何才能真正公正的评价一个学生?我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更应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确立相应的评价体系,运用积极的评价方法或手段使评价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绘画天赋及灵感得以发挥,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感染力。

教学评价,是对教育教学过程及其结果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评价有诊断、鉴别的功能,同时也有调节、激励的作用。而美术教学的评价方法,从美术教学的特点出发,强调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学生掌握一定基础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评价内容的多元性。

受传统美术教育观念的影响,人们在评价美术作业、美术作品时,习惯以评价者自己的喜好为标准,无视学生作品自身的客观价值如何,主观的仅以“像”、“不像”、“有几分像”的标准来作评价。学生一直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难以主动的去学习、去发现和肯定自我。这种评价方法伤害了一部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身心受到压抑,逐渐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热情和信心。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他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要叫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学评价要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评价,注重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时,各方面素质的评价。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价。

1.学习态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投入情况的评价。

2.实践能力:对基本技法、工具学习的评价方法。

3.创新精神(个性的展现):对乐于想象、敢于尝试、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挑战自我方面的评价。

4.完善情感(人格的完善):对掌握自己的情感、适时释放自己的情感方面的评价(美术可以使用画笔来展现学生的各种想法及心理活动,是了解学生,帮助学生完善人格的重要途径)。

5.合作能力:对学会适应环境,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具备责任性的评价。

6.应用能力:对运用所学知识、所完成的美术作品,如何美化生活的评价。

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和信息时代的来临,知识论也发生了变化,知识被视为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知识体系处于变动状态,因而教学应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关注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注重引导学生以适应自身的学习方式

来学习,以形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多元性的评价内容正是这样一个动态的评价观,它注重的是过程的评价而不是结果的评价。

二.多元化评价方式、方法的尝试与感想。

在传统的评价中,“评价”只是一个学术用语,是一种单一的、形式化的方法,而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评价”不单只是一个学术词汇,也不单是一种实施方法,而是体现全新教育观念的一种教育行为。卡罗-汤姆林森曾说过:“评价应该是永远更好的帮助学生成长,这比把学生的错误进行归类更重要。”作为一名教师,应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作欲,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评价学生,竭尽全力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激励学生进步,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及个性、人格的完善,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能够自主、自发的进行学习。

评价可使用的方法多种多样,对学生的评价也是从多个纬度、多个方面、针对多种能力综合进行的,可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活动灵活地加以运用。评价的方法在选择上,应充分考虑是否与教学活动内容相适应,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程度几个方面的能力,充分考虑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小组间的差异、班级间的差异,用肯定、欣赏、表扬、赞美的姿态看待学生的每一次展现。

多元化教学评价,实质是全面的评价学生的潜能、学业成就,以提供教学改进的信息,促进学生的发展。多元教学评价包括多种不同评价方式,给学生选择的机会,让他们在不同的背景下充分展示自己已经拥有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习惯。多元化教学评价可以具体运用的方法包括:

1.实作评价:是指在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情景里,通过对学生完成实际作业表现的观察,依靠教师的专业判断,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整体判断的教学评价方式。即怎么做、怎么想。这种评价常常在学生做作业,参与感兴趣的作品制作,交流思想等情境下发生,既能考察学生对某些概念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能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同。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学生自评:学生对自我的一种评价形式。学生的自我评价法,即“授权”评价法。所谓“授权”评价法,就是把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权力,由教师转向学生;学生由被动评价者转向主动参与者,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评价方法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在过去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评价经常被看作是教师的任务,教师评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的评判标准就是分数(优劣)而提出的。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经常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学生就乐于参与,儿童的童心就会不自觉的流露出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提高。日本教育家木地一说的好:“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一开始就得到顺利发展的话,大多数的孩子将会成为英雄和天才。”学生自评时,教师要尊重他们的评定,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学生对自己的画充满了自信,对美术的兴趣也日益提高。如二年级《动物的新居》这一课,我就将学生的自评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整节课采用一个“大森林”为背景,结合季节变化,以冬天快到了,小动物们的房子破了这一情境贯穿整堂课。从开始的游戏“设计新房”请学生小组讨论,每人完成一张线描的草图,并在组内交流——谈一谈自己设计图的优点,到最后的“认领小动物回家”并介绍自己立体的动物新居的优点及不足之处。如二年级的沈籍同学,完成“设计新房”的游戏后,他积极上讲台介绍自己的草图,一边介绍草图中自己认为满意的地方,一边根据其他同学的设计优点为自己的草图提出修改设想;最后的作品展示中,沈籍设计的“水果房”尤其突出,他还介绍了自己设计的“新居”的特点和“新居”的小主人,被同学们评为最佳设计奖。学生通过自评,不仅激发了自性心,而且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同时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日本教育心理学家大桥正夫认为:“学生自我评价的心理学意义是自我教育,自我了解,培养独立人格,根据自己确定的学习目标,做出自我评价,以自我修正来达到完善。”

b.生生互评:运用各种形式进行同学间的互相评价。互评活动就是让学生了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可以使学生发现别人的长短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同时学生间的互相评价可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互评活动也能使一些较难的技能技法及问题迎刃而解。如在三年级《各种各样的杯子》教学中,画面的构图是一个难点,教学内容也较为枯燥,教师就先出示几张典型作业,以“辩论赛”的形式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哪张比例较好、哪张构图较标准------),学生最终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构图的技巧,把单纯的技能教学转变成为以审美为主、技能为辅的教学形式,保持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目前所实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会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意志和智慧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这就是学习的兴趣。”

c.师生互评:在教师评价学生作业的同时,学生对教师或这一节课作出一个评价。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自评、互评固然可以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拥有自性心,但教师的评定对学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的评价应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应意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所有学生都应得到合适的机会来展露他们的才华和成就,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他们的一般利益,给他们提供诚实的建设性的反馈。价值和态度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与知识、技能具有明显的差异,应该在考评中受到重视。肯定的评价、激励的评价、探讨式的评价,可以进一步提高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保持自性心,获得成功与进步。同时学生对教师与这一教学活动作出的各种评价,也有利于教师进一步提高、完善自己及教学水平,不断的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期待什么------,有利于了解每位学生,用不同的要求去衡量他们,评价他们。如三年级的《艺术圆盘》这是一节工艺绘画课,学生可以利用以前所学的各种方法进行绘制。作业展示时,布置一个“艺术圆盘展”根据不同的绘画方法进行分类,请学生将完成的作品放入展示区,学生自我评价(介绍自己的作品和制作方法),然后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欣赏评价(创设“订货会”的情景,请学生将小花粘在觉得最棒的圆盘上),最后老师进行汇总性评价,老师充当顾客,手拿“订货券”到展区,将“订货券”粘在小花最多的几个圆盘上,老师与给这些圆盘粘小花的学生一起谈谈评价原因(从不同角度说一说、评一评),引导学生欣赏学习其优点并指出可改进的地方。同时,为有进步的学生作品粘上——进步章,为有创意的学生作品粘上——小发明章,尽可能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与不同的、肯定的、有建设性的评价。课后,请学生充当一回小小评论家,设想:你是老师你会怎么上这节课,有的说,我会给每一小组一张大纸,一个小组设计制作一个大型圆盘;有的说,每一小组一个主题,制作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将圆盘用各种形式美化教室,然后再评出最佳小组、最佳作品------学生的各种奇思妙想给了教师许多启发,使教师知道学生需要什么。

d.家长评价:家长对学生学业、性格、情感等各方面的评价。家长是学生第一任的老师,家长的评价及评价的标准对学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现在的教育往往忽视家长的评价及家长的评价与老师评价、学校评价的协调。近年来,社会、学校、家长对美术的要求日趋提高,各类各级的美术比赛也日趋增多,我就利用这一优势,经常与家长互相联系,共同确定、定期修改对其孩子的评价标准、发展方向及教学要求,使学生能够取得更为完善、长足的进步。如2000年徐汇区“长乐杯”中小学生现场绘画比赛,这是一个现场的绘画比赛,学生大都是一年级年龄较小,没有现场作画的经历,许多家长总以画的像不像、圆不圆、直不直来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笔者就与家长取得联系,制定了详细的训练与评价方法,让家长欣赏各国儿童的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评价标准是以学生的心理与认知为重点,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创作完成,学会欣赏学生画中的童趣(如陈芳婷画的《别急,快到家了!》画中女孩的一只手特别长,因为这只手是在把掉下树的小鸟送回树上的鸟窝)。在评价儿童画时,老师与家长只是欣赏者、倾听者、辅导者,使家长学会从画中了解自己的

孩子,帮助他们更好的成长。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学生对绘画的兴趣极为高涨,绘画技巧掌握较为全面,绘画风格各异,学生勇于尝试、绘画手法大胆,许多学生的绘画作品在国际、全国、市、区等各类各级比赛中获得了好评,同时也获得了许多奖项。这一评价方式在学生的绘画方面我进行了尝试,但在学生的情感及人格培养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尝试。

2.卷宗评价:可视为一种以搜集学生作品集项为特色的实作评价。这种评价通过有目的地搜集学生作品,用这些作品来呈现学生在一个或多个领域内的努力、进步和成就。

a.个人卷宗:学生个人的作品集,记录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内容和成绩。选择一部分对绘画极为感兴趣的学生进行了尝试,用收集照片与收藏作品的方式记录了他们一年半以来的绘画过程、内容和成绩,将这些照片、作品进行存档,定期的将这些作品在教室及学校的走廊内进行展览。通过存档,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程度进行教学辅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效果极为明显。

b.班级卷宗:整个班级学生的学习内容、成绩、学生的自评、同学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家长的评价等等,展示一个班级的整体情况,有利于各科教师对班级整体情况进行了解,有利于各科教师对班级中的每位学生的了解,有利于各任科教师之间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协调,有利于纪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发现学生成长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并及时引导解决。

3.合作能力评价:教育学家斯彭塞·卡更认为,协作学习的安排能增强学习效果,以及学生的社会发展。二十一世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再是单一的,个人的作用在逐渐下降,群体的作用日益上升,在知识经济社会里,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将成为必然的选择,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特别是对合作能力更为重视。人们必须要跳出传统的“一间实验室、一支笔、几只试管”的封闭工作状态,必须学会通过多种渠道与他人合作、共享资源;共享成果。这就要求教育培养的人才,要有协作能力,要有团队精神。传统教育所培养的孤军奋战的人才显然不能适应今天的社会发展。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努力创设各种情景,使学生参与合作、学会合作、乐于合作、善于合作,在合作中获得快乐和成功。

4.展示与交流:展示和交流可以全面地考查学生的技能技巧,它要求学生在其他观众面前进行演示或生动地表演;一般要求学生具备广泛的能力,充分展示学生的独特性和表达能力。在展示与交流中,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充实自己的研究成果,并获得喜悦感和成功感。如二年级二班的绘画长廊,不定期的展示班级学生的绘画作品,班内的学生有满意的作品都可以进行展览。展览期间,请学生为自己最喜欢的画贴上一颗小红星并在画面右下角的点评栏内写上自己的建议。学生们不仅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作欲望、整强了自性心。学校走廊内的学生作品,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其中有参加比赛获奖的作品,由学生尝试新技法的作品,组织学生参与展示。如在二年级内开展“挑战小画家”的活动,学生可以选择学校走廊内的一幅作品进行挑战,学一学、画一画、评一评谁最棒。通过活动,学生可以互相欣赏作品,互相学习各自的绘画风格、绘画技法及表现手法,以点带面促进学校整体美术水平的提高。

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总结。在人类即将跨入多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社会里,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将成为必然的选择。传统的“评价”模式显然不能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其基本特征是知识的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就是要开发人的潜能,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个性的形成。因而,研究“评价”理论在当代不仅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更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指出,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由此可见,培养创新人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是当代世界教改共同关注的话题。评价制度的改革将更有助于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

展,我们要长此以往不断的实践、尝试,使新的评价制度、评价方式更趋完善。

小学课堂美术论文范文第6篇

刘国萍

摘要: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能力受到压抑和扼制。再有,教师重视教学环节的设计,对环境的因素重视不够。没有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学策略实施就会受阻。教师要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兴趣作为点燃智慧火花的导火索,充分发挥学生内在的潜力,使之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关键词:

美术;兴趣;教学环境;自然环境

我校美术一直是不受学生、家长重视的学科,而且一直因缺少专职美术老师,由语文、数学、英语老师等兼职,很多时候未能正常上课,因此,学生美术基础较差,兴趣不浓厚。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上这门学科呢?无巧不成书,有一天,一个动人的情景在我脑中挥之不去,令我深受启发 。

我们的校园一年四季中最美的是初春,因为那时不仅能欣赏到百花盛开,更为奇特的是能欣赏到一年四季的风景。每年的初春,校园的树有的刚抽出新叶芽,有的绿葱葱的,有的整棵树金黄金黄的,落叶随风飘舞,有的光秃秃的,那种感觉真的很奇妙。一天早晨,阳光明媚,春风习习,校园西边的一棵黄葛树金黄金黄的,一片片黄叶随着微风飘飘摆摆,然后悠然落下,犹如一只只黄蝴蝶在翩翩起舞。不一会儿,地上便铺满了黄叶,那金黄的叶子在阳光下发出夺目的亮光,甚是美丽。美丽的景色把三年级学生吸引来了。他们有的正在树下捡着树叶,有的伸着小手去接飘落着的树叶,有的追逐着黄叶,并不时发着欢悦的笑声„„我不由自主走向他们,他们立即围上来,扬起红扑扑的笑脸,摊开手心,说:“老师,瞧,这落叶多美啊!”“老师,树叶为什么会变成黄色?”„„“你们很喜欢这些叶子?”“是的,老师。”“那老师给你们上一节有关落叶的美术课,好吗?”“太好了!”他们欢呼着。

那节课,我就选择在这棵树下,这节《秋天的落叶》是节手工制作课。我先播放优美的曲子,在音乐的衬托下,我朗诵着有关秋天落叶的诗句、篇章。学生在音乐中欣赏树和落叶,听着动人的诗篇,深深地感受秋天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由衷地喜爱落叶,爱它的外形美,爱落叶的品格美。接着,再指导学生制作各种“落叶”书签,有的同学直接用落叶做成书签,有的用卡纸裁剪成树叶,在“树叶”上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或诗句。这么多的书签,大小不一,形态各异,非常美丽。那节课,同学们是那么认真,又是那么高兴。下课后,学生们问我:“老师,下节课,我们还是在这操场上课吗?”看着他们扑闪着的眼睛,散发着希冀的目光。我点点头,笑着说:“是的!”。接着,三年级的《春天的消息》、《夏日的凉风》、《冬日的乐趣》、《捉迷藏》和五年级的《做个胸卡送老人》、《用线条、色彩画感觉》、《变幻的色彩》及四年级的《自行车和摩托车》写生都选择在操场上。每节课,同学们都表现得特别好,渐渐地,学生越来越喜欢美术课。在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时,我也时常带着学生在校园写生,如在《速写风景》一课中,学生真实景物中,学会了如何取景进行绘画,如何抓住了事物的结构特征进行描绘。使学生既学到了运用速写的方法绘画风景画,又提高学生的绘画兴趣,感受大自然的美,陶冶了学生的情感。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作能力受到压抑和扼制。再有,教师重视教学环节的设计,对环境的因素重视不够。有效的教学,一是依赖良好的教学环境,二是依赖成功的教学策略。前者是先决条件,没有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学策略实施就会受阻。美术具有审美性、创造性、德育性,审美性是构建良好教学环境最有效的因素,因为审美能带给人愉悦的情绪,当教学进入审美化状态,学习者便会自动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说明了环境的重要性。美术教学环境是一种特殊的视觉环境,是按照艺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这一特殊需要而组织起来的育人环境,是一种教育元素,良好的美术教学环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个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应该使那些积极的环境因素发挥“影响”,调动学生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挥的良好环境。创设环境有许多种方法,课堂上,老师的一言一行,一眼一笑都可以创作出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师充分利用教学媒体,也可以营造浓厚的课堂环境,但是,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充分利用身边现有的教学资源,教学环境,更能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走进大自然,学生心情愉悦,心胸宽广,思维更开阔,更能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且,大自然就是一幅画,把世间瑰丽的食物都装裱进它的画框,大自然的色彩更是丰富绚丽,难于用语言描绘的;大自然还伴随着溪流、鸟鸣、风声、雨声等美妙的音乐,大自然音乐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听音乐,能把你带入梦幻田园,引入未来世界;听音乐,你的感情会随之起伏;听音乐,你会感到世间的美好与快乐;听音乐,能唤起你对生活的信心;因此,我们能结合教材,善用身边的环境,这确实是美术教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上一篇:手绘动画艺术论文范文下一篇:古典哲学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