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专业论文范文

2024-09-19

中医护理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探讨

中医护理是它以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护为特色,在医疗保健、康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护理是通过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实践中来实现的,也是检验中医护理理论的途径。本文就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对深化我国护理改革,促进中医护理事业发展有所帮助。

中医护理技术的概述

中医历来高度重视护理:“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的理念,突出强调了护理在治疗疾病和维护健康中的重要作用。中医护理技术是将中医传统疗法应用于护理工作中,它包括毫针法、灸法、拔罐法、刮痧法等。韩丽莎等认为中医有许多方法简便[1]、实用、安全的操作技术都可以纳入中医护理技术的范畴。从操作程序上看,中医护理技术并不比西医护理技术难,但从内涵上看,护士若要熟练掌握15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除了必须掌握操作程序外,更重要的是必须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操作。由此可见,顺利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前提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20世纪50年代起,随着中医医院的成立,中医护理从中医学中分化,逐步形成独立的学科。中医传统的护理技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广泛。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医护理人员已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适应证、使用范围不断扩展、不断挖掘、整理、完善、创新。如采用中药敷脐防治术后膀胱痉挛;用择时选穴按摩的方法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2];用隔姜灸关元穴促进痔手术后尿潴留患者排尿,避免了医源性感染等[3]。这些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在减轻患者的病痛,促进康复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中医护理技术与现代护理技术相结合,是临床实际护理工作的需要,也是现代护理与中医护理飞速发展的需要。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年~2010年)》(下称《护理纲要》)明确指出[4],近5年我国中医护理事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是:提高中医护理技术,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为主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要根据中医护理防重于治,注重养生的思想,发挥中医护理在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养生康复中的作用,突出中医整体观和辨证施护,加强中西医护理技术的有机结合,促进中医护理可持续发展。《护理纲要》的提出,为中医护理技术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护理工作的应用现状

2006年发布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规定了针灸、按摩等15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可以由护士独立实施。但目前临床存在针灸、按摩操作主要由针灸、按摩医师实施,护士一概不能操作的管理趋势。2008年王俊杰等人对浙江省省内二、三级中医医院开展中医护理技术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中医护理技术总体开展情况不够普及[5];可见,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远远不如其他西医护理技术操作。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运用处于边缘状态,中医护理技术正面临着继承和发展的危机,服务领域逐渐萎缩,特色和优势逐步淡化。从而明显影响了中医护理在疾病治疗康复中的作用,进一步影响了中医护理学科建设。

影响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应用的因素分析

学科内涵模糊:由于中医护理学科发展时间较短,学科建设中有诸多问题尚无明确规定,目前仍面临着学科内涵模糊、学科界限不清的困境。使得医护职责界限不清,严重制约护理人员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积极性,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逐渐被忽略。

护理人员中医护理知识及临证施护能力薄弱:目前造成临床护理人员中医护理三基知识和临证施护较为薄弱,其可能的原因:①目前中医医院的大部分护士毕业于西医院校,基本未经系统的中医基础知识教育。②当前大多数中医院校为了适应市场就业的需要,同时学习中医、西医护理两套理论知识和技能,但中医护理课程的教学时数较少,使得学生对中医护理知识的掌握较为肤浅。此外,一部分医院在培训和考核时将重点放在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上,忽视中医知识、技能的系统培训,导致护理人员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时缺乏理论和技术的支撑,影响了护士开展中医护理技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实践机会少:《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规定,护士实施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必须要有医嘱。而《护士条例》也规定护士执业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的规定。因此,如果医生不开医嘱,护士就无法开展这些操作技术。目前工作中,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医嘱很少,其原因除了护理人员本身中医知识和临证能力较为薄弱外,还可能因为:①部分中医院的中医医师在临床存在中医西化的现象。②中医技术收费不合理。目前2005年《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的3966项服务项目中,中医只有97项,且大部分项目处于亏损状态;还有相当多的中医技术根本没有定价,部分中医护理操作新农合不给报销;这些现状影响了医生对中医治疗的选择。

护士配备不足:目前大多数医院临床护士配备不足是事实。而部分实施中医护理技术项目如穴位按摩法、药熨法等要需要一定的时间,操作时需要护士待在患者身边;在护士配备不足的情况下,护士为能完成岗位职责,总是先完成规定是护士做的任务,而对界限不清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如艾灸、水针等操作则尽量少做或由医生自己去完成,致使中医护理技术实践机会更少。

护士对中医护理技术认识不到位:由于中医院护士绝大多数是西医护校毕业,没有经过系统学习中医理论和技能的经历,对中医基础理论不扎实,临床应用少,护士对中医护理技术认识不到位,是影响其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的其中因素。

促进中医护理技术在护理工作中应用的对策思考

落实《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根据《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指导各中医院的中医护理工作。《指南》中规定在各臨床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2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0%。为推广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奠定基础。

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化培训:护理人员掌握中医药知识与技能,是做好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中医医院应切实加强对全体护理人员的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且根据《指南》要求,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化培训,系统接受中医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护理人员总数必须在70%以上;3年内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时间≥100小时。培训依据《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等技术标准和规范。

普及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促进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按《中医指南》要求制订培训目标、培训内容与学时要求,以达到中医医院护理人员熟悉并正确应用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因此,普及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促进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建议参加中医教学医院组织的中医护理技术培训,或(并)运用现有的中医技术骨干定期对护士进行中医技术操作培训,并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运用纳入综合护理质量考核之一,每科室开展的中医护理技术项目≥2项作为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之一。

参考文献

1韩丽莎.对中医高等护理教育发展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07,7(5):16-19.

2邵乐文,俞小玲.择时选穴按摩对胃肠道术后肠蠕动恢复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8):752-753.

3李建美,王俊杰,等.隔姜灸关元对痔手术后尿潴留患者排尿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5):458-459.

4王俊杰,杨郁文,汪丽娟,等.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1):1021-1022.

5乔安花,席淑华.临床专科护士胜任力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179-180.

中医护理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中职院校 中医护理 教学实践

中医护理技术具有不良反应少、简便易行、经济、患者容易接受等独特优势,在临床中起着重要作用[1]。文献显示学习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护士多数为西医院校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中医护理的学时有限,导致在工作中出现这样的局面: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学得少,临床应用不扎实,影响临床工作开展。尽管有些医院为了更好地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开展了一系列加强中医护理技术培训的方法,但是效果不佳。如何通过对中职护理专业在校生的培训,使毕业生具备扎实的中医护理技术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更好地将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临床,是困扰中医护理教师的难题。在中职护理专业进行中医护理教学实践和探索,笔者进行了一系列课题研究。

一、中医护理教学实践与探索

在中医护理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笔者及课题组成员通过电话联系、问卷调查等形式请教了临床专家、临床带教老师,以及通过电话联系、访谈确定了实习学生、毕业生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遇到的困惑和难点。在中医护理教学中,计划安排耳穴、推拿、穴位贴敷等教学内容。

1.针对在校生的问卷调查

在学期初,对护理专业在校生进行了有关中医护理课程的初步调查,在学期末,学完中医护理的教学内容,对护理专业在校生进行了教学内容效果评价的问卷调查。

2.中医护理教师访谈

通过对中医护理教师的访谈,收集教师对中医护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建议,以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记录,作为教学效果评价的依据。

3.临床专家访谈

通过对临床专家的访谈,收集对中医护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建议,作为确定中医护理教学内容的参考。

二、中医护理教学实践与探索结果

1.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效果评价

在学期末,发放152份问卷调查表,收回152份,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医护理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等。结果显示,90%以上的学生认可在教学中增加中医适宜技术相关知识点。

2.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

对中医护理任课教师进行集中座谈,5位老师分别就学生的上课表现给予评价。教师甲认为学生学习中医护理理论知识时兴趣不高,部分学生经常走神,但是进行中医适宜技术的操作授课时,兴趣很高,愿意动手在同学身上进行训练;教师乙认为学生对在实训室进行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很是接受,学生学得快、知识记得也牢;教师丙认为学生在进行中医适宜技术学习时更注重和同学间的交流和合作,课堂气氛热烈而融洽,比起讲理论知识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更强,上完课会有一种满足感;教师丁认为学生在学习中医适宜技术知识的时候,主动学习兴趣更高,教师上课时维持课堂秩序的时间减少,一节课的信息容量更大;教师戊认为学生在学习中医适宜技术时,更善于和同学探讨问题,主动问老师有关学习的问题更多,师生交流机会更多。

3.家长对于学生的评价

在学期末,课题组成员随机电话联系了几位家长,记录如下:

家长您好,我校在本学期进行了一系列《中医护理》教学改革,在课程中增加了操作性强的中医适宜技术内容,包括耳穴、推拿、音乐疗法等。请问您的孩子在学完之后,有没有给您操作过?您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什么建议?

家长:以前由于工作忙,和孩子的交流时间少。孩子周末回到家,看见我很累,就说,妈妈,我给你按摩一下吧。孩子在我的身上熟练地做着按摩,我觉得特别感动。她给我按摩头的时候,我竟然睡着了,特别舒服。孩子跟我说想考按摩师证,说在学校学习、考试,我很支持她。我觉得孩子在学完这些中医技术后,能在生活中用到,能给家里带来方便。学校这种教学很好。

三、中医护理教学实践与探索讨论

1.问卷调查显示,在学期初,学生对中医的认识很模糊,来源途径主要靠电视、网络等,但是学生对中医针灸、推拿、冬病夏治、音乐疗法等感兴趣。在学期末,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相对于中医护理的理论知识,学生更喜欢、更容易接受操作性强的、可以学以致用的中医技术。在随后教学研究中,中医护理教师可以进行中医适宜技术课程体系的构建,按照知识、技能模块进行重组,从而在学校教学中引入更多、更实用的中医适宜技术,为培养具备中医素质的护理人才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2.通过对教师、家长、学生的访谈,可以看出教师、家长认可学生的变化,学生认可学到的知识,同时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可以缓解家人的不适。从而在学生、家长、学校之间形成良性循环,进而使学生受益。

3.在课题研究中不断总结中医护理教学经验,自主开发适合中职护生的培养教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医疗卫生发展尤其是社区卫生服务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在中职护理专业进行中医护理教学实践和探索,中医护理授课教师选取的教学内容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既培养学生规范的操作流程,又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医护理教学改革,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防止出现单用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模式。通过在中职护理专业进行中医护理教学实践和探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收到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淑萍,杨青,田美欣.中风后抑郁中医护理研究现状[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5):53-5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河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论文(项目文件号:教职成[2013]155号,项目编号:ZJB13139)。

中医护理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骨折作为突发疾病,不可避免地导致患者出现躯体功能和活动受限,机体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正确的护理能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骨折的愈合。总结不同类型骨折的患者126例,经中西医对症结合治疗和加强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中医护理干预总结如下。

【关键词】骨折;中医护理干预

1基本资料

我科126例患者,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76例,女56例;年龄2-76岁,平均年龄39岁;上肢骨折21例,下肢骨折28例,骨盆骨折2例,单纯合并多处骨折12例,多发性粉碎性骨折63例。住院时间14-60天,平均37天。所有骨折经过复位固定手术,全部病例痊愈出院。

2护理干预

2.1心理护理:患者突然受伤造成骨折,剧烈疼痛和肢体功能障碍,易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担心手术效果,惧怕残废。心理因素的积极与是将直接影响患者术后骨折的愈合[1]。护理人员应该稳定病人的情绪,耐心倾听病人的需求,并且给予满足,多与他们沟通、尊重和关心他们,给予精神安慰,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另外,还需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消除病人的后顾之忧.生活上要照顾周到,和蔼可亲,关心体贴,细致入微,还应该注意到病人的心理状态,多做些心理辅导,尽量减轻病人的压力,帮助治疗。

2.2饮食护理:骨折病人一般病程较长,骨折后由于伤后气血失和,骨折组织的修复需要充足的营养,中医素有“食治胜于药治,药补不如食补”之说,所以疾病的调护重在饮食的调护。在饮食调护过程中,应根据三因制宜原则,通过八纲辩证,采用不同的调护方式选择气味相宜的食物予以调养,使气血旺盛,四肢百骸筋骨皮毛得以濡养。中医认为肾藏精、主骨、生髓,骨的生长、修复均依赖肾精滋养和肾阳推动。故以补肾的食物为主,用枸杞、桃仁、肉桂等煮粥、炖鳖。气血虚加入适量黄芪、当归以调补气血。对肿阴虚以养肝滋水涵木为主,可进食山药、党参炖鸡或猪肚汤。另外注意患者脾胃功能强弱,在不影响病情的基础上,尊重病人的饮食习惯及嗜好,灵活运用,以强筋壮骨,补充气血而促进骨折愈合。

2.3合并症的护理:术后患者因短期不能下床,生活不能自理,护理人员除做好一般护理预防压疮外,还需要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运,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感觉、运动、疼痛等情况,注意有无神经损伤,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老年人还应防止坠积性肺炎,防止泌尿系感染以及防止应激性溃疡等。同时注意原有疾病的护理,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2.4辅助疗法的护理:在康复锻炼同时,中西医结合用药活血化瘀,另对部分患者配合红外线照射、热水浸浴、低频磁场、低中频电流刺激等理疗方法,结合针灸、推拿等传统治疗,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和代谢,有利于血肿吸收和骨痂形成。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康复锻炼相辅相成,能达到筋骨并重,促进骨折愈合和康复的目的。

2.5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手术达到预期的效果。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做好健康教育工作,说明早期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向患者及家属传授必要的康复知识和技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阶段性目标,随着近期目标的实现,增强其积极性[2],将“替代护理”为“自我护理”。另外功能锻炼也是中医疗法的治疗手段,对骨折术后恢复尤为重要。应根据现有功能水平及组织情况决定。从少至多,从易到难,以静止姿势的静力练习到运动中的练习,室内和室外相结合的原则。

3小结

骨折除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外,良好的康复护理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重要保证,术后护理关系着手术治疗效果的成败。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骨折患者时,不仅需要观察患者的躯体征象,同时指导患者根据病情辩证用餐,做好心理护理、合并症的护理、辅助疗法的护理及功能锻炼。本组126例患者经过随访,功能恢复较好,无功能障碍,减少了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兆兰,韦翠平,李玉梅等.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1,17(9) :864

[2]李瑾.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J].河北北方学报, 2008,25(5) :37

中医护理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儿科;治未病;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

文献标识码:B

1 “治未病”思想的概念及内容

“治未病”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早治”、“既病防变”3个方面。

1.1 未病先防

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充分认识到于未病之前做好预防工作的重要。《淮南子·卷十六》有云:“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即是主张常治无病之病,即未病先防,防重于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历代医家在实践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而且十分注重未病先防,这种防重于治的思想,不仅体现在一旦患病之后仍运用各种方法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传变或复发,同时还体现在人体未病之前就应提前采取各种积极的预防措施。

1.2 既病早治人体适应自然环境和抵御外界有害因素侵袭的本能是有一定限度的,某些疾病平时无论怎样预防,仍然难以避免发生。对于这些已经发生了的疾病,就要“既病早治”,防止其发展与传变,也是“医”之良策。凡已得病,便要及早医治,以免邪气深入,正气大伤而难疗。应该说,所有疾病的治疗,都是越早越好,以便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既病早治是中医早期治疗思想的体现。

1.3 既病防变“治未病”防重于治的思想,不仅仅体现在一旦患病之后“既病早治”,同时还包括运用各种方法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防止病情恶化及并发症。也就是说,不仅要掌握有病早治这一重要原则,还必须了解病情的发展趋势,注意其传变规律,随时掌握治疗的主动权,以防止病邪深入传变甚至发生危变,这就是既病防变。例如:婴幼儿腹泻的既病防变,就是指在既病早治的同时,还应采取防变措施:调整饮食,积极补充水分,臀部护理等以防引起阴液消亡,局部感染,脱肛等变症。

2 “治未病”思想在中医儿科护理中的具体运用

2.1 病例资料患儿,赵某,男,3岁。因“咳嗽3d”于2010年4月19日由门诊以“支气管肺炎”收住本院儿科。住院号为1004855,入院时症见:发热、咳嗽频作,喉间痰鸣,流涕、鼻塞、大便干、小便调、精神稍差,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T:37.6℃,P:100次/分,BP;90/60mmHg,R:25次/分。入院诊断:中医诊断:咳嗽(风热犯肺);西医诊断:支气管肺炎。经入院后评估:查询患儿既往病史,2010年1月至今反复呼吸道感染5次,于本科住院治疗3次,符合复感儿诊断标准,本次入院本科护理组以“治未病”原则制定护理措施,对该患儿进行护理。

2.2 既病早治的护理运用

2.2.1 护理问题①发热(与热邪内蕴有关),②咳嗽(与风热犯肺有关),③大便干(与热邪犯肺、肺与大肠相表里有关)。

2.2.2 预期目标患儿体温日趋平稳,咳嗽逐渐减轻,大便调顺。

2.2.3 护理措施①密切观察体温、呼吸、咳嗽、神志、汗出情况;②室内整洁安静,空气流通,避免灰尘及异常气味的刺激,室内宜凉爽;③咳嗽剧烈或发热时应卧床休息,禁止户外活动;④饭前饭后淡盐水清洗口腔,做好皮肤护理,保持衣被清洁干燥;⑤观察患儿大便性质和次数,大便秘结时中药贴敷腹部,必要时灌肠;⑥肺炎方贴敷双肺俞止咳化痰,小儿推拿每日1次治疗;⑦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之半流质,忌荤、油腻、辛辣之品,适当予患儿进食清热止咳化痰之品如萝卜汁、梨、枇杷等,多食润肠通便之品;⑧中药宜温服,少量多次频服,观察治疗效果及反应。

2.2.4 效果评价5日后查患儿无发热,偶咳,大便调顺。

2.3 既病防变的护理运用

2.3.1护理问题①潜在痰阻气道的可能(与患儿喉间痰鸣,不会吐痰有关);②潜在心阳虚衰的可能(与患儿素体虚弱,既病易损及心阳有关)。

2.3.2 预期目标患儿不发生痰阻气道,心阳虚衰等并发症。

2.3.3 护理措施①密切观察患儿神志、面色及生命体征变化,发现患儿有面色苍白、唇紫、四肢不温、烦躁、呼吸浅促,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医生及时处理;②遵医嘱予患儿雾化吸入,轻拍肺段5min,鼓励或辅助患儿有效咳痰;③痰液壅盛时,可给予吸痰护理,吸痰动作轻柔,以免损伤气道;④准确按时给药,严格控制滴速;⑤保持病室安静,避免患儿哭闹;⑥保证休息,减少活动;⑦少食肥甘厚腻、易生痰食品。

2.3.4 效果评价患儿住院期间未发生痰阻气道,心阳虚衰等并发症。

2.4 未病先防的护理运用患儿在恢复期和出院后由责任护士向家长做调护指导。告知家长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家庭居室应阳光充足,定时通风,保证空气新鲜。饮食营养均衡合理。有利于增强呼吸道抗感染能力。避免接触传染源,家长不要带孩子到人口密集、超市等公共场所玩耍。可定期携小儿于门诊做小儿保健推拿或教会家长正确推拿手法,以增加患儿抗病能力。

3 “治未病”思想在中医儿科护理运用中的体会

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各器官的形态、发育和生理功能均不成熟和完善,其体质和功能均较脆弱,所以小儿有“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病理特点,具体表现在疾病的寒热虚实容易互相转化,邪气易实而正气易虚,实证往往可以迅速转化为虚证,或出现虚实并见,错综复杂的证候。结合小儿的这些病理生理特点,把“治未病”思想运用到护理工作中,对每一位入院患儿积极实施“既病早治”的护理原则,可使患儿获得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使其早日康复,减少医疗成本,降低住院费用。根据“既病防变”的思想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及时控制病情的演变,防止变证的突然发生,将进一步提高患儿治愈率,降低病残率。在患儿出院后进行“未病先防”的护理运用,可使患儿恢复到最佳状态,避免疾病的复发和再次患病。总之,“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提出了一种较高的医学境界,与护理工作也密切相关,其所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在今后的中医儿科护理工作中不断挖掘运用,将有助于提高儿科整体护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6~17

中医护理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二级中医院护理部做好实习带教工作的经验总结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中医院,全院开放病床270张,近五年来共接受大、中专护理实习生200多人次,护理部注重对实习学生的全方位管理,加强以护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赵大玲

中医护理专业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医护理学;教学方法;中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护理学》是我校护理专业大一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它是一门专门为护理专业学生编写的、理论性很强的关于中医学理论知识的基础课程。由于中医学与现代医学无论在理论体系还是在临床实践上都存在较大差异,护理学专业的学生要想在短短一学期18周内(我校为64学时,其中包括实践课程4学时)学习并且熟练记忆中医学知识,是非常困难的。针对护理专业学生对中医学理论体系一无所知的具体情况,该如何组织教学,帮助同学们尽快了解和掌握相关中医学理论知识呢?

一、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处理

要上好一门课,授课教师首先对所教内容要做到了如指掌,其次要对所用教材内容进行正确处理。具体来说,就是事先做好授课计划,分配好每节课所上内容,确定各章节的具体授课时间、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等,以及所需穿插的临床案例,以此来保证,达到自己的授课目的,最大限度地完成授课目标。那么,在授课时如何具体实行呢?笔者认为,需尽量做到以下三点。

(一)明确教学目的,突出重点难点

简单来说,当我们在授课时必须要明确自己在说什么,清楚教学流程,不能想到什么就讲什么,否则学生就会不知所云,听得云里雾里,上课听得再认真也难有收获。那如何确定教学目的和要求呢,那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熟练掌握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知识深度、广度的基础上,进行授课。同时,在授课时可通过反复强调的方式来突出重难点。只有掌握了重难点,才能把握中医学知识的主要脉络和精髓,进一步学好中医学知识,提高学生的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自学能力,并为系统理解中医学理论实质打下扎实的基础。那么,具体该如何实际授课呢,可通过板书分析、多媒体播放回放等方式对重难点内容进行讲授。特别是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可采用分割法,将难点分步骤一点点地进行讲解,这样可以对难点进行各个击破,从而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

(二)权衡轻重,删繁就简

在授课时,牢记只需要对教材中重要内容,或重、难点的内容讲深讲透,在授课时间上对重难点知识的讲授给予充分保证,用多样化的手段如结合示意图、投影、形象演示、多媒体教学及临床示教等给予强化,使学生不仅能正确理解所学的内容,而且对之印象深刻,记忆犹新。对一些不太重要的内容可一言带过或简单介绍,或让学生自学。对于那些刚走上教学岗位的年轻教师,就更要学会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删减,放下“不讲不放心”的顾虑,需知受课程内容和教学学时所限,要想教学效果好,授课内容必须既要有轻重,又要详略得当,这样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反复考虑教材的深度及广度

对于中医学内容的学习、掌握需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所谓广度、深度不仅是指全面的中医学知识,还要让学生们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即能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去。换言之,光靠死记硬背是学不好中医学知识的,必须学会举一反三,将中医学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相联系来学习。自我分析和自学能力是医学生今后走上临床一线所必备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在面对形形色色的病人、各种各样的疾病时才不会束手无策、慌里慌张,真正做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才能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在授课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分析和自学能力,教会他们如何用丰富而宝贵的中医学知识造福全人类,解除人类的病痛折磨。

二、对教学方法的思考运用

(一)临床实践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中医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在于它来源于日常生活而后通过不断总结形成一门医学理论体系,在授课时,可用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举例,如阴阳学说,可用四季变化来举例,既形象生动,又能加深学生印象,提高教学效果。

(二)多形式授课

先概念后内容是教材编写的惯常模式,但如果照此顺序授课往往显得枯燥无味。对此,可转化教学形式,采取课堂提问、多媒体演示、案例讲授、讨论教学、实验教学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三)教授记忆方法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中医知识的记忆对于护理专业学生来说是件头疼的事,死记硬背往往很快就忘记,在授课时,可以传授一些行之有效的记忆法,如汤头、方药歌诀、经络穴位歌等。

三、对教学形式的调整改良

(一)巧举例子

众所周知,中医学理论体系比较抽象,对我校非中医专业的护理专业学生而言,在学习时就比较难以理解和记忆。对此,在授课时应尽可能地用日常用语来阐述,以便于学生理解。如阴阳依存理论,在教学时可以通过课件以黑白坐标轴的方式表示阴阳的消长变化及其对人体的影响,更加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阴阳学说在临床中的应用。

(二)结合临床实例教学

中医内科学有许多病名比较难以理解,在授课时可以换成熟知的西医病名,以便于学生学习记忆。如在讲解八纲辨证等中医辨证方法时,可采用案例法。具体来说就是将疾病发展的不同时期的中医病名用西医病名(如疾病的前中后末期)相对应来讲解,这和学生们所熟悉的西医知识更契合,使学生们能更好地理解运用所学知识,并获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实验操作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四诊中的舌诊、脉诊,单纯的课堂教学很难使学生们在短期内对它们形成具体的认识,可以利用舌诊仪和脉象仪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们理解记忆。

護理专业学生尤其是刚刚接触中医学的大一护理学专业新生对于艰涩的中医学理论,如阴阳五行、八纲辨证等内容一般都比较难以理解掌握,相信经过授课教师的精心准备,再结合多种授课方法,会对今后的中医教学有一定的帮助,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学习中医学。

参考文献:

[1]刘慧玲.中医学(第5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孙菊如.课堂教学艺术[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陈桂华,刘惠茹.《中医护理学》教学方法及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15).

[4]周慧芳,王云翠,舒静,付蓓,胡慧.《中医护理学基础》教学方法初探[J].光明中医,2011,(04).

[5]单正根.试析中等职业卫生学校《中医护理学》教学思路.[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09).

Thoughts on Teaching Metho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WANG Jun,ZHANG Hong

(Anhu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Wuhu,Anhui 241000,China)

Key words:Chinese Medicine Nursing;teaching method;Chinese medical theory system

上一篇:党风廉政建设论文范文下一篇:医用物理实验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