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课备考工作计划范文

2023-09-18

高三复课备考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第一,是研究高考考试说明,特别是近几年的全国高考文综试卷。

众所周知,高考说明是高三复习备考的指南针。认真研究、揣摩高考考试说明,有助于我们把握高考命题的原则、特点和走向,了解高考对知识、能力、热点的考查方式和考查重点,从而提高复习的针对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如果在分析研究当年高考试题的同时,也回顾当初我们的复习备考情况,两相对照,还可帮助我们发现过去复习备考中的缺失,从而改进现在的做法。

我们知道,这些年的高考试卷总的走势是“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稳中求进”。因此,从纵向的角度看,对近几年的广东高考题特别是2010和2011年的高考题,既要分析研究其中相对稳定的、不变的东西,甚至是规律性的东西;又要分析研究其中的变化,并寻找其变化的依据、方向和趋势。从横向的角度,则应该研究高考试卷的五个方面:①涉及的考点,特别是其中的常考点;②涉及的能力点;③涉及的热点;④题型及对前述三个方面的考查方式;⑤主观试题答案的形成、组织和表述。我们学校在制定高三政治总体复习计划时,首先针对2011年的高考说明以及2010和2011年的高考题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讨论,根据去年备考的情况以及出现的问题,在今年的复习备考中做了相应的调整,进一步明确了备考的针对性,争取做到复习有针对,复习有效率,复习出成绩! 二,研究学情和教法。

我们学校的学生生源情况不良,层次差别很明显,接受知识的态度以及能力差别很大,对于整个高考备考来说,研究学情是非常难的事情,但也是必须要做好的一件事情。研究学情,既需要了解学生在不同的学习内容上、不同的学习阶段中,知识上存在的疑点和难点、能力上存在的弱点和缺失、心理上存在的困惑和障碍;也需要了解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而且,后者似乎更重要。研究前者固然可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复习备考的效率,但如果能在研究后者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帮助和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也许将产生四两拔千斤的效用,更大程度上提高复习备考的效率。至于教法的研究,我们学校实行每周公开课制度,公开课有五个步骤,集体备课、公开课示范、教师说课、集体评课、

教学反思。在公开课的演示中,整个高三备课组进一步深化了对课本知识的认识,以及对高考考点的深入了解,也通过公开课的演示,让同事对自己的教法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个人的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同时,我们还实行师徒结对活动,由学科骨干、高级教师和科组长与新上高三的年轻教师结对,老教师在复习备考中对年轻教师进行教学指导,徒弟每周都必须听师傅至少两节课,以此来提高徒弟的教学水平,也对老教师个人提出新的见解。

三、重视基础,把握复习备考的根本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以知识为载体。高考无论怎么改革、怎么突出对能力和素质的考查,都不可能完全脱离中学教学实际,脱离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脱离中学的基本教学内容。事实证明,文综考试中综合能力的考查正是以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前提,以课程标准规定的基础知识及教学目标为依据。而且,知识越基础,其运用的范围和适应性越广,在考查综合能力时涉及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在高三复习备考中,必须强化主干知识,夯实基础。这是争取高考胜利的基本前提。

但是,强调主干知识并不意味着鼓励学生死记硬背所有的知识点,而是要通过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总体把握,提炼和构建有机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全面认识和理解学科知识的主旨,做到“准、全、活、精”。

所谓“准”,就是能准确把握知识本身的意义和规定性,能区分相近相似,易混易错的知识点,必要时能准确地再现、再认知识。所谓“全”,就是既能从微观上对知识点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理解和分析;又能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在宏观上形成知识网络和体系,能抓住教材主线。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督促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建立知识结构图,形成对知识的全面了解,也增强了学生对知识体系的了解。所谓“话”,就是学活用活,既能在形成知识网络的基础上,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随时提取,灵活重组;又能对知识进行迁移、转化或提炼概括,用之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相对来说,学生在活学活用这点上,能力就相对差一点,但这也是提升学生解读材料,提取知识信息的关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包括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要花费很多时间帮助学生来理解材料,以及通过对材料的分析,解答相关的问题。我们在备考中非常注意这方面的讲解,通

常会联系一些时政材料,或者找到一些最新的热点材料,让学生来共同分析,共同讨论,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应的题目,在考试的试题中,也会涉及到相关能力的题目,让学生在掌握考点的同时,力争做到活学活用。所谓“精”,就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能平均用力,而要突出重点。这既包括近年高考中常考的知识点或考查频率较高的知识点,也包括教材中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

为此,在复习备考特别是第一轮复习中,应做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通过对知识点尤其是重要知识点进行立体分析、纵横比较和练习讲评,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准确把握主干知识;二是通过揭示知识内在联系,整理教材主线,帮助学生编织知识网络;三是在研究高考考题、说明和教材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确知识重点,正确把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一般来说,高考常考或重要知识与热点结合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重点知识与新热点结合的问题不宜讲得太深太广。四是通过渗透热点、科学训练,引导学生学会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四、重视落实,加强复习备考的实效

复习备考,贵在落实,落实才能真正出成效。那么,需要怎样去落实呢? 第一,要循序渐进。“知识——能力——综合素质”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因此,在复习中不能操之过急,不能对学生要求太多太高,使之手忙脚乱,无所适从。从第一轮复习到第三轮复习应统筹兼顾而又各有侧重,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并让学生明白每一阶段复习的主要任务和要达到的目标,以便其自我观照,及时跟进。 第二,要抓好常规。即要求学生平时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及时预习、复习和完成练习,制定好计划,建立错题集等。

第三,要讲练结合。从掌握知识,到知识内化为能力,能力升华为素质,光靠讲是做不到的,每一步都必须辅之以必要的练习,能力在一定意义上是训练出来的。必要的练习可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知识。一般而言,高三复习备考中,除每节课课堂上要有针对性的练习之外,每一课书复习结束后也需做一次系统的练习。此外,还可通过月考、周考和适应性综合性训练来进行练习。但不可搞题海战术。当然,无论那一种形式的练习,选题都须尽量科学规范、合理适度,并针对疑点、突出重点、折射热点;讲评必须及时精炼,有的放矢,多讲方法和过程,多点拨少包办。

第四,要加强辅导。这主要包括学法指导、考法指导、心理辅导。采取的形式,既应有集中辅导,更要有个别辅导;既要渗透在平时的上课、值班的过程中,也要抽出一定的专门时间进行辅导。不仅要辅导其学习,还要关心其生活、心理;辅导的内容,不仅要帮助其提高学习水平,还要帮助其改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总之,要通过老师的辅导,让更多的学生在高考前达到自己应有的学科水平高度,在高考中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使政治学科的弱者不弱,强者更强。

五、重视信息,认清复习备考的走向

我们知道,信息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对于高考复习备考,信息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充分而有效的信息,将可以引领我们穿过复习备考的迷雾,似拨云见日般让人豁然开朗。而在这个方面,我们应注意两点。

第一要尽量扩大信息面。信息包括国内外重大时事和社会热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各种高考信息和其他地方复习备考的动态及相关资料,这些都应该尽量地去了解、关注,我们会适时的放映一些有关广东、国内、国际的新闻视频,让学生对时政材料有了更深的体会。当然还要分析高考考试说明,及时了解考试说明,认真研究考试说明,特别是其中的变化,这有助于我们把握备考的重点,明确备考的方向。在2012高考说明还没有下发的时候,可以根据2011届的高考说明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第二要注意对信息的取舍和整合。比如,在

四、五份里,对纷至沓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各种高考信息,便要善加甄别、科学取舍。对来自各地的模拟题或信息题,不能照搬照用,而有必要研究它们的共性,即它们的聚焦点是什么;同时,也要换位思考,寻找焦点之中的盲点,即热点中的冷点,进而发掘冷点中有可能进入命题者视野的东西,即冷点中的热点。另外,还需研究它们各自的个性,即每套试卷的特色,特别是在选材、角度、命题形式上的创新,并加以借鉴。这样,既有取舍,又有整合,更有推陈出新,信息资源才能发挥其更大的作用,复习才会更有成效。

六、重视协作,形成复习备考的合力

学科间客观上存在的内在联系和交融、文科综合考试的特点和要求,必然要求政、史、地三科在整个复习备考中加强合作。而且越接近高考,这种合作就越

高三复课备考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在上级部门和学校,年级的领导下,认真落实市、区和学校包括各处室工作计划,认真做好本年级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力争使我班在高考中获新突破,更上一层楼。

二、工作思路

心中有标:以制定的奋斗目标为依据,强化目标意识。

目中有人:以尖子生、专业考生和问题生为重点关注对象,强化盯人意识。 侧重基础:以基础过关为抓手,立足基础题,面向全体学生。

确保优生:狠抓尖子生辅导,力争在优生较少的情况下文化生过线率有所提高。

重在落实;脚踏实地,扎实工作,务求落到实处。

三、工作要求

吃得准——(教学方向)年级精神、高考导向,教材大纲,班级学生; 坐得住——(时间保证)多思教法,深入钻研,认真批阅,勤于辅导; 靠得实——(工作作风)全力以赴,真抓实干,调整状态,舍得投入; 教得活——(教学方法)调动状态,激活气氛,提高效率; 谈得来——(感情投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争取学生;

盯得紧——(中心工作)多提问,多面批,多检查,多指导,多督促; 管理严——(课堂纪律)小处着手,严格要求,不随便,不马虎; 练得勤——(教学手段)重视练习巩固,加强纠错整理,建立错题集。

四、工作措施

(一)教师理念

1、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科学分工,明确职责,积极思考,狠抓落实。

2、加强政治思想和职业教育,努力增强高三教师的责任心、使命感和岗位意识,积极关爱学生,服务学生,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3、严肃工作纪律,端正工作态度。严格上下课,优质高效完成每一节课,每一节自习。

4、各任课教师必须严格执行制订的教学计划,保证教学进度的严肃性。

5、苦练业务内功,通过备课组集体备课、组内互相听课、以老带新等形式,努力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高三复习课质量。

6、牢牢抓住五个环节:提优补差,作业批改,课堂提问,方法指导,谈心交流。提优补差形式为:定时、定点、定人。

7、加强基础过关题的训练,夯实学科基础,以求提高发展。

8、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9、开辟心理辅导专栏,定期投放心理辅导材料,做好学生成才路上的加油站。

10、建立正常例会制度(每周日晚班会、每周一与任课教师沟通会、月考后成绩分析“三会”),确保班级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

(二)班级管理

1、落实学校政教处的主题班会制度,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

2、调动全体教师参与班级管理,推行课堂纪律科任教师负责制。

3、班主任跟班到位(晚自习第四节必须到班),对班级实行全方位的常规管理。

4、开展“磨练成人,立志成才”的系列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走好人生最为关键的一步。

5、激发兴趣,树立信心,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6、大力营造学习氛围(黑板报、主题班会、学生座谈会),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7、建立健全班主任值班制度。值班班主任在年级值班组长的带领下每天对学生的出勤、学习、纪律、行为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查督促,并做好登记,每天公布学生情况,每周汇总一次并公布。

(三)教学管理 ■备课

1、积极探索符合学生实际的一轮复习教学模式。

2、各备课组要结合新大纲、考纲,根据教学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计划的制定要体现“两结合”:总体计划与阶段计划相结合,新授计划与复习计划相结合。

3、各备课组要明确一轮复习的常规要求。

第一轮复习中,要求各科要坚持基础性、系统性、全面性、全体性、层次性的原则。在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同时还要兼顾能力渗透。主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练要讲求效果,克服简单重复。以市编资料为主,注意各种高考知识点的全面复习和梳理,常见题型解题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复习中以“看看、讲讲、练练、评评”的形式进行,抓好高考各考点的学习,重在夯实基础。

4、备课要做到“五备”“五统”。“五备”: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五统”:统一计划、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统一资料、统一测试。

5、重视高三复习信息收集工作,加强复习时效性。

6、认真研究考纲,各学科研究高考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①历年试题整体研究——找共性; ②近年试题重点研究——找趋势; ③相同试题对比研究——找变化; ④不同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 ⑤外省试题集中研究——找新意、找动态。

7、大力提倡刻苦钻研的精神,做到备课不留疑点。青年教师必须备详案。 ■上课

1、坚决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实施高三复习课教学。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做到讲练结合,要防止满堂灌、上课简单对答案、没有重点要点的错误做法。

3、努力提高课堂效益,严防三个误区:以讲为懂,以懂为会,以会为通。要在复习讲授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要加强训练、运用,要让学生对所讲所练的内容进行思考,领悟、消化、反思、订正。

4、大力提倡激情教学。

5、注重把握复习课的深度和广度。该讲就讲,该舍就舍,确保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6、要加强练习与测试,要使练习数达到一定的量,但要防止题海战术。

7、练习测试要及时批改,认真统计分析,讲评突出重点,重点学生(特别是边缘生)力求面批到位。

8、试卷讲评要注意四个程序:一查,二统,三找,四改。一查即查每次考试目的;二统,即数据统计的数量分析;三找,即找出学生出现的知识错误及引起错误的原因;;四改,即制定改进措施。讲评尽量做到要及时,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针对性,有辐射性,有指导性,有诊断性。

■检查

1、进行自查,教师对自己每上一堂课要进行自我分析检查,检查自己的备课状况,检查自己上课中对学生、对课堂的驾驭情况,要不断进行反思,根据学校要求,有自己的教后札记(或教学建议)。

2、加强对学生的情况检查,要善于通过检查对学生的水平进行评估,要善于搞好单元过关和查漏补缺。

3、配合教导处对教师的各项教学常规每月进行一次检查评估。检查结果将和市区教研室的检查结果按一定比重记入教师的高考评估积分中。

4、落实单元检测,年级给每位教师建立单元检测卡片,实行每测一交制度,测试评阅结束后,任课教师拿当次学生测试卷和讲评教案到年级部,当场计分,学期末汇总。

■辅导

1、实行科任教师重点学生负责制,建立帮扶档案,跟踪帮扶。

2、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多种多样的补差模式。

3、补差工作要体现立体化、全方位的特点。遵循“先查病,后治疗,再进补”的原则,做到“三补五多”,即补态度、补方法、补知识,课堂多提问,课后多辅导,平时多谈心,练习多面批,方法多指导。

4、认真准备辅优补差教案,悉心编制辅优补差练习。 ■考试

1、实行月考制。

2、加强考试流程管理,专心组织每次考试,争取让学生提前熟悉高考有关要求。

3、严肃考风考纪,严密考试环节,严格考试要求。

4、每次重大考试及时做好质量分析工作,排找差距,分析原因,及时整改。

高三复课备考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为切实完成2011年高考教学目标,经高三生物备课组全体成员集体讨论形成对九月月考的分析和针对2011年高考制定如下复习计划:

一、对九月月考的分析与评价

1、对试题的总体评价

(1)试题难度比平时较难,选题体现了主干知识,注重能力考察。

(2)试题有一定的难度梯度,学习较好学生容易得分,基础知识薄弱学生得分较难。 (3)较好的体现了学科内综合,不同选项涉及了不同的知识板块。

(4)文字表达内容合理适度,选修内容考察所占比例较大,符合近期教学内容要求。

2、学生答卷中暴露的问题

(1)学生审题习惯、审题方法、审题能力欠缺,不能读取试题中的直接信息,相关的隐含信息,无关的干扰信息。

(2)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很多生物学概念不清楚或遗忘,部分知识混淆不清,靠主观臆断做题,而不是凭事实说话。

(3)学生思维方式不正确,易受思维定势影响,学生考试技巧较差,不能提高有效得分。

3、试卷中暴露出的教师教学中的问题

(1)教学深度和广度不够,知识的拓展不全。

(2)教师只注重知识的讲解,不注重知识的落实,导致部分基础知识学生不知道,知道的不会用,会用的不会变。

(3)对重点知识的教学个别教师没有突破,只是停留在教材基础上。

(4)平时不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教学中不注重关联知识及时复习与检测。 (5)平时对试卷的讲评不注重学生破题、解题能力的培养。

二、对2011年高考教学进度及复习计划的总体安排

2010年9月至2010年1月上旬 完成第一轮复习 2010年1月上旬至2011年4月上旬 完成第二轮复习 2011年4月上旬至2011年5月中旬 完成专题复习

2011年5月中旬至2011年6月 完成模拟考试、查缺补漏

三、各阶段应完成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

第一轮复习;夯实教材基础内容,注重双基训练,初步形成教材章节知识之间的联系,注重建立知识网络体系,达到对教材相近、相关知识的明确辨析,要求教师认真备课,上课。精心挑选学生练习,做到精选、精讲、精练,适度对知识进行拓展和加深。配合“5+2”活页16开练习提高学生审题能力和解题能力,特别是获取知识信息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审题中应注意关键词语的理解,隐含条件的挖掘,干扰因素的排除。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作业,如:课前对必记知识的提问、对生物模型的绘制、对概念关系的连接、对试验探究的设计等。训练设计难易结合,化解难题,巧用方法,限时训练,提高解答速度。要注意训练学生对生物学事实描述的准确性、得分的有效性、答案的条理性、语言的规范性、书写的科学性培养。要培养学生养成阅读教材的习惯,认真细致阅读—把课本读懂;构建知识网络—把课本读薄;查缺补漏纠错—把课本读精;迁移运用提高—把课本读活。 第二轮复习: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同时,重点建立生物学科知识体系,着力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特别注重学生试验和探究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加强学生获取知识信息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开放性试题的编写,收集与训练。注重主干知识的形成,让学生熟练知识脉络,达到灵活运用。主要采取每隔一天进行选择题专项强化限时训练,主要由教师自己组题和编题,题源来自高考真题,教师和学生收集的错题,借鉴外省市的模考题和新题。同时每周和物理、化学学科协调,进行一次综合模考题训练。

第三论复习:要求做到重点知识重点讲,重点突出,讲练结合。专题划分合理,明确。专题知识内容全面,练习设计具有代表性、针对性和典型性。专题复习中要加深难度和广度。

查缺补漏阶段:要合理设计模拟考试试题,精心挑选。及时捕捉高考信息,借鉴教学质量好的学校、地区、省市模拟考试试题,特别是一些具有前瞻性、灵活性的模考题,教师要精心挑选,认真备用。

培优工作:根据各班确定的培优学生依据考试情况选择性培优,培优学生每次月考生物成绩65分以上,可以停止生物学科培优工作,但其它工作要稳步进行,要保温但要防止降温。其它培优对象坚持一周两次培优训练,至少要有一次做到面批面改。特别注意培优学生基础知识考问与考察。

四、实施教学计划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1、严肃教案书写、作业批改、培优工作纪律。要求备课组教师认真书写教案,坚决杜绝无教案上课现象发生,做到教案每周签阅一次。要求学生完成的活页作业有查阅,有选讲。教师督促学生建立纠错题集,教师要有批阅。备课组下发的培优作业要做到部分全批,全部查阅。

2、做到备课组教师分工合作,资源共享。全年计划印制16开×30页活页培优作业三册,第一册的编写工作由任国强、杨莹学负责,第二册的编写工作由焦春桂、王小龙负责,第三册的编写工作由杨龙负责。每一册都要由杨龙、刘霞负责校对,防止题目重复、错误、遗漏。

3、借鉴2010届高三错题连做计划,既不间断每日2个错题积累计划。由备课组统一印制错题积累清单,有学生积累改正后交教师批阅。也便于教师了解教学遗漏,编制有针对性的练习。

4、尖子学生基础知识堂堂清计划,每周有教师对尖子学生所学基础知识进行面对面提问抽查,落实学生基础知识,防止这些学生出现知识死角。

5、踏实进行培优计划,培优卷由备课组安排专人负责编辑,宏志班全做、奥班选做15人,普通班选做5—8人,每周两次,试卷类型“5+2”。要求教师批改或批阅。

五、对高三总体复习工作中一些问题的建议与思考

1、在复习资料的选取上应把握以下原则

(1)习题选取与一轮复习知识点相结合的原则 (2)“典”与“面”结合的原则既试题选取典型,能够在某个知识点上展开,与相关知识有联系且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有代表性。 (3)避免重复原则

(4)题目选取的前瞻性、灵活性原则

(5)用“剪刀+糨糊”选取试题,注意选取的试题能体现以下六个字的要求既“面”、“专”、“型”、“摸”、“漏”、“错”。

2、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六个“避免” (1)避免重做题轻读书 (2)避免重资料轻教材 (3)避免重综合轻基础 (4)避免重课内轻课外 (5)避免重灌输轻自主 (6)避免重说教轻动手

3、注意布置“六种”作业

(1)注重表达——布置口头型作业 (2)注重建模——布置绘图型作业

(3)注重知识联系——布置概念图作业 (4)注重实践——布置试验型作业 (5)注重质疑——布置提问型作业 (6)注重创新——布置创编型作业

4、应把握的总体教学策略

(1)教材为本,抓纲务本,注重双基,夯实基础。 (2)精心命题,限时检测,以练为主,落实基础。 (3)认真备课,及时批改,反馈有效,纠错有理。 (4)踏实培优,有的放矢,面批面改,共同进步。

(5)研读两纲一说明,培养四种能力(理解能力、试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运用能力),提高课堂效率,优化教学内容。

(6)复习课教学要特别注意主干知识和知识网络体系建设,教学内容要覆盖主干,难度合理。

(7)各个教师要制定考点知识细目表,全部踩踏,各个点击,使教学内容全面,没有遗漏。 (8)教学中要激励学生斗志,取长补短,切忌埋怨学生,大伤自尊。

(9)对试卷讲评要考后速评,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不要面面俱到,一讲到底或久拖不评,有始无终。

高三复课备考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第一,是研究高考考试说明,特别是近几年的全国高考文综试卷。

众所周知,高考说明是高三复习备考的指南针。认真研究、揣摩高考考试说明,有助于我们把握高考命题的原则、特点和走向,了解高考对知识、能力、热点的考查方式和考查重点,从而提高复习的针对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如果在分析研究当年高考试题的同时,也回顾当初我们的复习备考情况,两相对照,还可帮助我们发现过去复习备考中的缺失,从而改进现在的做法。

我们知道,这些年的高考试卷总的走势是“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稳中求进”。因此,从纵向的角度看,对近几年的广东高考题特别是2010和2011年的高考题,既要分析研究其中相对稳定的、不变的东西,甚至是规律性的东西;又要分析研究其中的变化,并寻找其变化的依据、方向和趋势。从横向的角度,则应该研究高考试卷的五个方面:①涉及的考点,特别是其中的常考点;②涉及的能力点;③涉及的热点;④题型及对前述三个方面的考查方式;⑤主观试题答案的形成、组织和表述。我们学校在制定高三政治总体复习计划时,首先针对2011年的高考说明以及2010和2011年的高考题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讨论,根据去年备考的情况以及出现的问题,在今年的复习备考中做了相应的调整,进一步明确了备考的针对性,争取做到复习有针对,复习有效率,复习出成绩! 二,研究学情和教法。

我们学校的学生生源情况不良,层次差别很明显,接受知识的态度以及能力差别很大,对于整个高考备考来说,研究学情是非常难的事情,但也是必须要做好的一件事情。研究学情,既需要了解学生在不同的学习内容上、不同的学习阶段中,知识上存在的疑点和难点、能力上存在的弱点和缺失、心理上存在的困惑和障碍;也需要了解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而且,后者似乎更重要。研究前者固然可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复习备考的效率,但如果能在研究后者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帮助和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也许将产生四两拔千斤的效用,更大程度上提高复习备考的效率。至于教法的研究,我们学校实行每周公开课制度,公开课有五个步骤,集体备课、公开课示范、教师说课、集体评课、

教学反思。在公开课的演示中,整个高三备课组进一步深化了对课本知识的认识,以及对高考考点的深入了解,也通过公开课的演示,让同事对自己的教法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个人的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同时,我们还实行师徒结对活动,由学科骨干、高级教师和科组长与新上高三的年轻教师结对,老教师在复习备考中对年轻教师进行教学指导,徒弟每周都必须听师傅至少两节课,以此来提高徒弟的教学水平,也对老教师个人提出新的见解。

三、重视基础,把握复习备考的根本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以知识为载体。高考无论怎么改革、怎么突出对能力和素质的考查,都不可能完全脱离中学教学实际,脱离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脱离中学的基本教学内容。事实证明,文综考试中综合能力的考查正是以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前提,以课程标准规定的基础知识及教学目标为依据。而且,知识越基础,其运用的范围和适应性越广,在考查综合能力时涉及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在高三复习备考中,必须强化主干知识,夯实基础。这是争取高考胜利的基本前提。

但是,强调主干知识并不意味着鼓励学生死记硬背所有的知识点,而是要通过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总体把握,提炼和构建有机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全面认识和理解学科知识的主旨,做到“准、全、活、精”。

所谓“准”,就是能准确把握知识本身的意义和规定性,能区分相近相似,易混易错的知识点,必要时能准确地再现、再认知识。所谓“全”,就是既能从微观上对知识点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理解和分析;又能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在宏观上形成知识网络和体系,能抓住教材主线。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督促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建立知识结构图,形成对知识的全面了解,也增强了学生对知识体系的了解。所谓“话”,就是学活用活,既能在形成知识网络的基础上,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随时提取,灵活重组;又能对知识进行迁移、转化或提炼概括,用之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相对来说,学生在活学活用这点上,能力就相对差一点,但这也是提升学生解读材料,提取知识信息的关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包括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要花费很多时间帮助学生来理解材料,以及通过对材料的分析,解答相关的问题。我们在备考中非常注意这方面的讲解,通

常会联系一些时政材料,或者找到一些最新的热点材料,让学生来共同分析,共同讨论,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应的题目,在考试的试题中,也会涉及到相关能力的题目,让学生在掌握考点的同时,力争做到活学活用。所谓“精”,就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能平均用力,而要突出重点。这既包括近年高考中常考的知识点或考查频率较高的知识点,也包括教材中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

为此,在复习备考特别是第一轮复习中,应做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通过对知识点尤其是重要知识点进行立体分析、纵横比较和练习讲评,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准确把握主干知识;二是通过揭示知识内在联系,整理教材主线,帮助学生编织知识网络;三是在研究高考考题、说明和教材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确知识重点,正确把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一般来说,高考常考或重要知识与热点结合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重点知识与新热点结合的问题不宜讲得太深太广。四是通过渗透热点、科学训练,引导学生学会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四、重视落实,加强复习备考的实效

复习备考,贵在落实,落实才能真正出成效。那么,需要怎样去落实呢? 第一,要循序渐进。“知识——能力——综合素质”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因此,在复习中不能操之过急,不能对学生要求太多太高,使之手忙脚乱,无所适从。从第一轮复习到第三轮复习应统筹兼顾而又各有侧重,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并让学生明白每一阶段复习的主要任务和要达到的目标,以便其自我观照,及时跟进。 第二,要抓好常规。即要求学生平时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及时预习、复习和完成练习,制定好计划,建立错题集等。

第三,要讲练结合。从掌握知识,到知识内化为能力,能力升华为素质,光靠讲是做不到的,每一步都必须辅之以必要的练习,能力在一定意义上是训练出来的。必要的练习可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知识。一般而言,高三复习备考中,除每节课课堂上要有针对性的练习之外,每一课书复习结束后也需做一次系统的练习。此外,还可通过月考、周考和适应性综合性训练来进行练习。但不可搞题海战术。当然,无论那一种形式的练习,选题都须尽量科学规范、合理适度,并针对疑点、突出重点、折射热点;讲评必须及时精炼,有的放矢,多讲方法和过程,多点拨少包办。

第四,要加强辅导。这主要包括学法指导、考法指导、心理辅导。采取的形式,既应有集中辅导,更要有个别辅导;既要渗透在平时的上课、值班的过程中,也要抽出一定的专门时间进行辅导。不仅要辅导其学习,还要关心其生活、心理;辅导的内容,不仅要帮助其提高学习水平,还要帮助其改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总之,要通过老师的辅导,让更多的学生在高考前达到自己应有的学科水平高度,在高考中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使政治学科的弱者不弱,强者更强。

五、重视信息,认清复习备考的走向

我们知道,信息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对于高考复习备考,信息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充分而有效的信息,将可以引领我们穿过复习备考的迷雾,似拨云见日般让人豁然开朗。而在这个方面,我们应注意两点。

第一要尽量扩大信息面。信息包括国内外重大时事和社会热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各种高考信息和其他地方复习备考的动态及相关资料,这些都应该尽量地去了解、关注,我们会适时的放映一些有关广东、国内、国际的新闻视频,让学生对时政材料有了更深的体会。当然还要分析高考考试说明,及时了解考试说明,认真研究考试说明,特别是其中的变化,这有助于我们把握备考的重点,明确备考的方向。在2012高考说明还没有下发的时候,可以根据2011届的高考说明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第二要注意对信息的取舍和整合。比如,在

四、五份里,对纷至沓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各种高考信息,便要善加甄别、科学取舍。对来自各地的模拟题或信息题,不能照搬照用,而有必要研究它们的共性,即它们的聚焦点是什么;同时,也要换位思考,寻找焦点之中的盲点,即热点中的冷点,进而发掘冷点中有可能进入命题者视野的东西,即冷点中的热点。另外,还需研究它们各自的个性,即每套试卷的特色,特别是在选材、角度、命题形式上的创新,并加以借鉴。这样,既有取舍,又有整合,更有推陈出新,信息资源才能发挥其更大的作用,复习才会更有成效。

六、重视协作,形成复习备考的合力

学科间客观上存在的内在联系和交融、文科综合考试的特点和要求,必然要求政、史、地三科在整个复习备考中加强合作。而且越接近高考,这种合作就越

高三复课备考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根据现行高中历史新教材、新课标和高考考纲要求,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准确把握高考命题趋势,及时关注高考政策,结合历史全国卷特点,精心备考,研究方法,提高效率。

二、备考背景

总体上看,大多数学生在历史学习上存在三大问题:

1.学习主动精神差,不会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太差。

2.学习方法不科学,大部分学生对历史知识缺乏理解分析,即使已经掌握的知识在做题中也不能灵活运用,迁移能力差。

3.做题能力差,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审题能力、运用知识能力,总结概括能力较差,答题习惯不规范。针对这一状况,复习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个现实,低起点,高要求,夯实知识基础,构建、完善学科知识体系,重点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培养高考意识和考试能力。

三、对全国卷高考命题的分析、思考

在新课程背景下,历史高考命题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科素养、学习潜力以及在科学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俗地说,命题源于教材,但绝不拘泥于教材,往往通过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古今贯通,中外关联,考查学生把握历史发展基本脉络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特别是阅读和概括能力、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1.回归知识,考试内容多依托教材中重要的历史史实、历史概念和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线索。因此在备考时切勿脱离课本,在考试中许多考生历史知识的网络结构不够严密,答题时出现漏洞,或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清晰,语言表达不准确。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同学们阅读教材不仔细,知识点掌握不牢,观点理论理解不够深刻。因此,一定要克服思维惰性和认知定势,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整理知识,窜联知识,构建历史知识的网络结构。

2.重视能力,学科特色鲜明。中学历史学科能力,主要包括历史学习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两个方面。前者体现在如何获取知识(包括获取材料和阅读材料等),处理材料(提取、甄别、解释材料的能力)和组织交流能力(概述、叙述、论述等能力);后者主要包括辩证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思维、逆向思维、历史形象思维等思维能力。我们常常借助于这些思维方式来解答主观题。经过长期的训练和积累,能够提高我们的历史思维能力,有人简单地概括说:“记忆+理解+总结﹦能力”。对教材和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深入理解、有逻辑性的完整表达、及时地总结感悟,都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和训练环节,仅仅靠死记硬背和搞题海战术是难以大幅度提高历史学科能力的。

四、针对高考全国卷的应对策略

1.整合教材,提升综合能力。

目前高中历史是以专题史的形式呈现的,同一单元的各课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但专题史的教学明显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因此在历史复习中,最好按通史体例重新整合三个模块的内容,构建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抓好通史复习,既可温故,即整理同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专题模块的知识;又可知新,即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归纳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构建知识体系,融会贯通,形成新的认识。

2.以教材为载体,强化历史思维的培养。

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多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以教材为载体,借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多视角思考相关问题。例如当我们依据教材对新文化运动大加赞扬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到一些学者对新文化运动的深刻反思。历史学习需要我们大胆质疑历史结论,有质疑,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3.用多元史观指导复习。

运用正确的历史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是历史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事实上,历年的《考试大纲》都明确规定,应“注重考查学生在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内容呈现来看,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确实加大了对“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现代化史观”“生态史观”等的考查力度。因此,在备考复习中,只有掌握这些主要史观的内涵,才能准确分析、理解中外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才能理解、掌握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才能在备考中运用其理论整合、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同时,我们还应从不同的史观切入,理解、评价同一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冲破传统历史思维的定式,用史学研究的新观点、新理念来看待历史问题,培养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备考效率。

4.关注社会热点,学以致用。

著名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因此复习的过程中要适当关注现实世界,具体包括:能体现国家意志,被老百姓普遍关注的大事和热点;带有战略性、事关人类社会未来的新价值观的事件;既能从现实热点问题取材,又能充分联系本学科知识的现实热点;学生能运用教材中比较重要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而不是纯理论的新提法和新理论。

五、备考时间安排

(1)、一轮时间:2016年9月—2017年3月初

阶段目标:夯实基础。即紧扣课标和考纲,按教材进行专题复习,适度关注小专题。目标是“全面、细致、系统,扎实”,一般被称为“地毯式”扫描。时间比较长。第一轮复习是基础,是学生高考成功的关键。通过第一轮复习,查漏补缺,逐渐形成知识网络,构建学科知识树,使学生能够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理清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线索;砸实基础,依据考纲中每章每节的考点分布,一点一滴的积累,狠抓课本的读熟读透能力,让基础知识成为学生的得分法宝,为第二轮的专题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二轮时间:2017年3月初——2017年4月底

阶段目标:对重点知识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把握对学科内知识综

合的规律认识,注重总结归纳能力的提高,重视论从史出能力的培养。使一轮专题复习得到升华和巩固。

(3)、三轮时间: 2017年4月底——2016年6月初。

阶段目标:针对选择题、综合题的题型、解题方法,答题技巧、注意事项进行严格训练。学生提问,教师答疑。综合测试讲评,精选精炼精讲。收集各地高考信息,对热点、重点进行针对性复习,指导学生回归课本、查漏补缺,做好学生考前的思想工作和心理辅导工作。考前一周,做一至二套模拟题,使学生对高考试题的题型和题量、考场心态、时间分配、思维转换等方面都得到适应性的训练,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迎接高考,争取考出好的成绩。

高三复课备考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余迪清

余金安

综观近三年的理综高考试卷,其中化学试题知识覆盖面减小,考查内容的随机性加大。这就导致有些学校在复习中抱有侥幸心理,只盯着高考的热点内容,往往容易忽略一些边角知识。另外,也有一些学校传承“一轮打基础、二轮来提高、三轮摸拟考”的传统复习方法,这样做既重复、费时,又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现在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是“以能力立意”,尤其注重能力与素质的考查,为此,我校结合学生实际,确定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的指导思想是引导学生梳理基本知识,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学科内综合能力;以知识点为中心,以单元导学为模式进行系统复习。具体措施如下:

一、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不搞个人英雄主义

现在的高三年级是班多老师多,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应该精诚团结,在备课组长的统一领导下扎实搞好复习工作。我们高三化学组的七位教师充分研究近三年的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每位教师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畅谈自己的看法和策略,然后在集体备课时一起讨论、评价,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年青教师虚心向老教师学习,老教师热情地帮助年青教师成长,示范课、公开课组织得有条不紊,并适时调整教学思路,整个备课组教学教研气氛浓郁。教学真正做到了集思广益,形成了合力。

二、把握好教材的深、广度,吃透高考试题

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明显的变化是:

1、增加了实验的比重;

2、老教材重知识的传授,现在更重视在知识传播过程中渗透化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3、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内容。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重这一变化,不要被市面上鳞次栉比的各类复习资料蒙蔽了双眼,这些资料中许多题盗版、偏题、怪题、重复题层出不穷,我们要切忌用它们来搞题海战术。没有统一的规划和安排,盲目追求题量,只能加重学习负担,不利于学生成绩的有效提高。实际上,近三年的高考并无偏题、怪题,也无超纲题,题目即便难一点,也只是课本知识的延伸。所以,我们在复习中要牢牢抓住课本这一根本,对课本知识适当加宽加深,狠抓“双基”,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我们可以适当搞一搞“高考题海”。始终以高考试题作导航,作指挥棒,让老师和学生都有一个正确标准,不致迷失方向。

三、夯实双基,抓住主干,形成网络

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一贯是高考化学考查的主要内容。这一重点我们必须给学生讲清、讲透,要不厌其烦地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理解和运用。针对近几年高考不强调知识覆盖面而只注重主干知识的命题特点,人们一定要让学生注重知识网络化和知识的整合,紧紧“抓住结构→性质→用途→存在→制取→转换”这一主线。同时,为了让学生较好地掌握主干知识,形成清晰的思路,我们可以适时穿插章节专题练习,避免“炒现饭”,给学生以新鲜的刺激,创造性地将旧知识以新体系的面孔出现。根据各章内容的特点,分别选取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技能与方法中的一至两项,精选例题,避免重复,搞好巩固训练,使学生感到“新”而不“怪”,“难”而不“玄”。

四、重视化学实验,强化实验设计

回顾近几年的高考实验题,所占比重是稳中有升,有关实验的知识背景和实验装臵图等也是学生司空见惯的,但考生在此类题中得分率太低,原因和教训值得我们深思。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平时创新能力的培养远没有到位,导致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往往是答非所向或是根本无从下手。更有一点是文字表述题,黄冈的考生在这方而吃的亏就更大了,这要求我们在平时要加强专顶训练。特别是第三册“实验方案设计”这一章,对待例题、习题要认真评讲落实,化学基本实验操作,仪器的使用和典型的演示实验,要做到滴水不漏,注重培养学生自我设计实验,自我评价,自我总结的学习习惯。

五、注重答题的规范化,抓好答题的技巧训练

今年高考估分,很多同学理综得分比估分低出20分左右,究其原因,答题不规范是罪魁祸首。规范考试答题,避免非智力因素失分是一个常考常新的话题,也是对学生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作好表率,对概念、规律的描述要科学、严谨、有条理,不能信口开河;对化学用语等的表述和书写要规范,不时对学生进行强调,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非智力因素失分。

至于答题的技巧,我们可以从下几方面进行训练:

1、解题抓关键,找准突破口;

2、画思络图(或框图)的训练;

3、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的训练;

4、题意不变,改变叙述方法的训练;

5、守恒法、差量法、十字交叉法、极值(平均值)法等化学思想,计算技巧的训练;

6、有效数字和法定计量单位的训练;

六、分析学生实际,重新认识,“讲、评、练、辅”

在复习中,教师要分析学生实际,针对这生普遍感到困难的知识和规律,花大力气突破。每次考试要认真分析,统计错题,分析错因。讲时要到位,重点是讲清思络,找准突破口,给学生营造思维的训练情景,讲方法要将常规解法和巧思妙解相结合,发展学生智力。评则要点睛,既有针对性,又形式多样化,既可以是老师评,也可以是学生自评或互评,练要合理,题量、题的难易和方法的灵活等都要注意。切忌搞题海战术,注意习题的综合性,多样性和典型性,针对性。辅则是补充,练习的批改要认真、及时反馈信息,及时予以辅导,化解学生心中的疑团。

七、平衡考试心态,培养严谨的教风与学风

每年高考总有一些考生一进考场就怯场,导致在高考中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应有水平,从而带来终生遗憾。这就警示我们一线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注重考生过硬心理素质的培养,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心态。实际上,每年高考中或多或少有一些题有明显考查心理素质的倾向,能否得满分,既要求学生思维细密,也要求学生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如今年高考的27题,阴离子比阳离子多一种,与我们平时训练的题型有差别,可以说极大考查了考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很多考生由于心理准备不足,于这道题目吃了大亏。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丝毫的虚伪与骄傲,它需要我们有严谨的态度,有创新精神。而规范的表达则是外界交流学习的唯一的途径。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基础做起,从细微处做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和解题习惯。做好了这些,我们才能在高考这场伟大战役中取得全面胜利。

总之,第一轮复习不是重复学习,每次都要有新的目标。我们必须依据大纲,不留知识盲点,复习课要做到常上常新,要加强变化,改变形式、变换角度、引导学生,将零星的知识梳理成链,偏织成网,不能拓展知识的生长点,从而达到启迪学生思维,开发智力,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以上是我在近几年高三复习备考中的几点体会,也是我校2008届高三化学第一轮复心的具体作法,在此拿出来与各兄弟学校交流。也衷心希望能从各兄弟学校汲取宝贵经验。让我们携起手来,争取黄冈市

2008年高考的伟大胜利!

上一篇:妊娠合并甲亢范文下一篇: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