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的生态功能范文

2023-09-20

园林植物的生态功能范文第1篇

(一) 、水生植物在水体净化与生态修复中的功能

1、水生植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初级生产者之一, 对水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和传递起调控作用, 对维持水体生态系统平衡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水生植物还对污染水体具有很强的净化功能:根茎强大的吸收功能可以直接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吸附、富集重金属和一些有毒、有害物质, 从而提高水体质量和透明度;可增加水体中的含氧量, 为根区好氧微生物输送氧气;并可通过促进物质的沉淀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来净化水体。对于浅水湖泊而言, 重建水生植被是富营养化治理和湖泊生态恢复的重要措施。同时, 水生植物的栽培也是人工湿地系统发挥净化作用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采用水生植物净化污水, 不仅投资少, 运行费用低, 还兼具景观美化等功能。

2、稳定并改善湿地基质层的物理化学结构, 提升基质中微生物的净化能力。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氧经过植株、根系向基质输送, 湿地中发达的植物根系具有巨大的表面积, 可以固着生长大量微生物并形成生物膜。植物根系对基质有很强的穿透作用, 可提高湿地内部的通气和水体流动性能。植物残体及其根系分泌物可以改良湿地的化学性质, 为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补充碳源, 促进湿地脱碳。

3、有效拦截地表污染物, 固土护坡, 保持水土稳定, 改善生境提高观赏价值。茂盛的水生植物群落带可拦截、净化地表径流夹带的泥沙和其他杂质, 减轻污染负荷, 能够有效减轻波浪对河岸线和水体的冲击, 消浪防蚀、稳定水体、防止底泥悬浮。水生植物的季节性变化给大自然带来别样生机, 观花、观叶、食果功能兼而有之。是容经济效益与环境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系统项目工程。

(二) 、水生植物在湿地破面分布

(三) 、水生植物的配置选择

扬州市地处北亚热带, 四季分明, 气候温和, 属于副热带湿润气候区。适宜种植的水生植物品种很多, 本案在品种选择时主要考虑了两方面因素。一要选用植株生物量大、根系发达、耐污性强的品种。二是根据水体不同位置选择不同品种, 产生一定的景观效应。

1、深水区:

常年水深1米以上, 以沉水植物为主如菹草、狐尾藻、形成水下草原般的景观, 且菹草能吸收大量的砷和锌等有害物质, 对净化水质起到很大作用。

2、一般深水区:

常年水深0.3-1米区域, 主要有荷花、睡莲。

3、浅水区:

常年水深0.3米以内, 是挺水植物的主要生长区, 品种较多, , 主要选择了梭鱼草、再力花、菖蒲、千屈菜、水葱。

4、水岸线波动区:

湿度较大, 有季节性过水。该区域内可选品种很多且色彩艳丽丰富多彩, 可选择水生鸢尾、美人蕉、鸢尾等。

(四) 、水生植物对生长环境的要求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肥、温、光、气。扬州气候温润、水资源丰富、光照充足。以上几大要素中主要对培养基质及养分有所考虑。

水生植物的栽种基质有固定或承载植株体系的功能, 也是给植物提供养分的主要载体, 在实践应用上, 水生植物主要采用的基质有三种:泥土基质、水体基质、碎石基质。

二、水生植物景观的建设施工方案

(一) 、河道整治

对原河道进行清淤整治、拓宽河面、整治河床、修复河岸。通过整治形成河面宽30米左右, 总长3600米, 最深处常年水深4.8米, 汛期最高水位5.2米。在水域较宽处堆建人工岛3座。河岸线形成缓坡, 坡度在15度到30度之间, 河岸宽阔处与岸边景观相结合穿插人工步道、闲座椅、花境、及陆生植物群落。

(二) 、驳岸

驳岸的类型选择和施工, 既要满足水体岸线的稳定、强度要求, 又要尽量减少驳岸对水陆生态关系的破坏, 为岸栖生物群落的生长恢复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

(三) 、主体景观建设

作为开放型城市生态公园建有很多主题景观:木栈桥、人工沙滩、水榭平台、漫游步道、蒙古包、主题雕塑等。这些硬质景观与陆生、水生植物相互融合、互相映衬。

(四) 、水生植物配置

生水生植物群落的培育、恢复, 形成陆生——湿生——水生的生境、植物群落和生态景观连续过渡, 具有水陆交融的自然优美的景观和健全生态功能的城市水系、园林水体的滨水地带。

(五) 、水生植物的维护管理

1、定期清理杂草, 确保水生植物保持良好生长。

2、定期清理植物残体, 秋冬季节植物枯萎, 要及时“收割”, 否则残体腐烂发酵会污染水质, 消耗水体氧气, 增加富养物质。

3、圈养漂浮植物, 漂浮植物数量过多时, 要及时删减。

4、定期补水:加速水体交换, 使水体“动起来”、“活起来”, 提高其自净能力, 从而可大大提高湖泊的水质, 降低湖泊的富营养化程度。

总结:方跳河水体植物生态体系建设及陆地景观建设不仅为扬州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健身场所, 同时提高了扬州市绿地覆盖率, 高端的景观建设提高了城市品位。在城市东区又形成一座城市之肺, 增加了城市含氧量, 提高了自然消化二氧化碳及其他有害、有毒气体的能力, 提高了自然防尘防污染吸收噪音的能力。

摘要:扬州市湾头镇境内河网密布, 东联廖家沟, 西接京杭大运河, 大多是活水河。万福河原为村庄小型河道, 供农田用水及行洪通道, 现为广陵新城的廖家沟中央生态公园的主要景观河, 为城市之肺, 兼具行洪与景观欣赏的功能。

关键词:水生植物,技术,运用

参考文献

园林植物的生态功能范文第2篇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城市用地也日益紧张,导致城市绿化面积下降,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生态平衡。在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之上,如何通过对城市绿地进行空间布局和结构的优化,最大程度发挥绿地的生态功能,平衡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构建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城市高速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植物通过蒸腾、吸收、反射等作用,可以实现增加湿度,降低温度,吸收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多种气体和粉尘,释放氧气等多个生态功能。城市中的园林树木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功能的发挥在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园林树木种类繁多,每一种树木能够发挥的生态功能存在一些差异。因此,为实现城市绿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需要对种植的园林树木等植物的生态功能进行评价,从而选择优良植物进行种植。

1. 关于评价园林树木增湿降温生态功能的实验概述

目前,对于园林树木增湿降温生态功能的研究实验,取样部位大多是树冠边缘的叶片。由于枝条长短、数量等树冠的质地以及光照条件、风速等环境因素会导致树冠不同部位的叶片增湿降温的功能出现区别。因此,大多数的研究实验会选择不同树种的树冠不同部位的叶片来测定增湿降温量。结合树冠的投影系数,比较树冠不同部分的叶片增湿降温量的变化值,进而可以分析其变化规律。通过各测定叶片部位增湿降温量偏离程度和离散系数与平均值之间的比较,为选择最佳测定叶片部位提供科学依据。

郭太君、林萌等学者在2014年发表的《园林树木增湿降温生态功能评价方法》中对9种常见的园林树种进行了增湿降温生态功能测定实验,该文章的实验成果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和引用。该实验选择的9种常见的园林树木分别是:核桃楸、梓树、红端木、桃叶卫矛、辽杏、山楂、大花水桠木、榆叶梅以及长白忍冬。实验将树冠表面5厘米的最外层记为表层,将表层以下的树冠部分等分,分别记为外层、中层以及内层,并对每层中间的叶片进行取样。为降低气象因素带来的干扰,实验时间选择在7月的一个晴天,使用仪器来测量叶片的蒸腾速率。测量时间从8:00到18:00,每两小时测量一次,每个树种选择3片长势相似的叶片,每个测量点选取3片大小相近、健康的叶片,每个叶片进行三次测量取值,并对测量值取平均值。此外,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将9个树种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测量,每个阶段测量的顺序是相反的,同样对测量结果取平均值。根据之前测量的各部位叶片的蒸腾速率,通过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各树种各部位叶片的日蒸腾总量,进而可以通过公式计算日蒸腾水份质量、水份蒸发吸收热量以及蒸腾吸热气温下降值,上述所有相关的计算公式均可在郭太君、林萌等学者在2014年发表的《园林树木增湿降温生态功能评价方法》一文中查找到。

2. 实验成果及应用

2.1 实验成果

根据计算结果,实验首先分析了树冠不同部位的单位叶面积增湿降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除核桃楸和红瑞木以外,树冠不同部位的叶片单位面积增湿降温量都呈现表层大于外层大于中层大于内层的变化规律;并且除个别树种以外(大花水桠木外层和红瑞木中层),大多数树种的表层都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各测量叶片部位。在对各树种的增湿降温量进行比较之后,结果表明,不同树种之间增湿降温量存在很大差异;而且在实验的9种园林树木中,乔木生活型树种增湿降温量的平均值高于灌木生活型。在增湿降温量平均值的偏离程度和离散系数做出比较后,实验分析了树种内和树种见相同部位的增湿降温量变化情况,结果现实,树冠不同部位的增湿降温量种内变化小于中间变化;乔木生活型变化大于灌木生活型。

综上所述,树冠由表层到内层的叶片增湿降温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外层和中层的增湿降温量比较接近平均值,并且外层与平均值的偏离程度和离散系数均相对较小。

2.2 实验成果应用

该实验的成果表明,在对园林树木的增湿降温生态功能进行评价时,树冠外层部位的叶片最适合作为评价测量部位。实验结果也同样印证了由于枝条长短、数量等树冠的质地不同以及光照条件、风速等环境因素变化都会导致树冠不同部位的叶片增湿降温功能出现区别。而且,由于测量取样部位的差异,可能会导致灌木生活型园林树木的叶面积增湿降温量小于乔木生活型。园林树木本身有适应环境的特性,因此,一些不同种园林树木出现增湿降温量变化差异也可能是树木适应环境造成的。

总结

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和谐因素,比如由于城市用地紧张造成的城市绿化面积减少。城市绿地对平衡城市生态环境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充分利用绿地植物的生态功能,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园林树木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增湿降温的生态功能对于高楼林立的城市而言,在调节城市湿度以及温度变化方面有着难以忽视的重要作用。合理选择取样测量部位,有效地评价园林树木的增湿降温功能,为城市园林树木选种种植提供科学依据,进而最大程度地帮助城市绿地发挥其生态效益。

摘要:一些园林树木有增湿降温的生态功能是受到公众广泛认可的;然而,不同的园林树木的增湿降温功能存在一些差异。园林树木增湿降温生态功能的有效评价有助于对优良树种进行选择,提升园林树木的生态环境效益。本文通过对现有的关于评价园林树木增湿降温生态功能的实验研究进行论述分析,总结实验成果,并对实验成果作为园林树木增湿降温功能评价方法的应用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园林树木,增湿降温,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 郭太君,林萌,代新竹,等.园林树木增湿降温生态功能评价方法[J].生态学报,2014,34(19):5679-5685.

[2] 刘瑞文,孙晓刚,郭太君,等.4种园林树木树冠微环境与增湿降温的关系[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5(3):43-47.

园林植物的生态功能范文第3篇

众所周知, 城市园林对于美化城市环境、净化城市空气、抵制污染、调节气温、降低噪声、保持湿度、调节水循环起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园林建设、养护管理中需消耗大量的水份, 以北京为例, 仅从草坪养护计, 其面积5500万平米, 年耗水约5500万吨, 相当于150万人的一年生活所需[1]。园林用水也成为我们不能承受之重, 所以园林建设中必须重点关注耐旱园林植物的选择配置应用。

1 耐旱植物特征

耐旱植物原分布于我国北方半干旱干旱地区的野生观赏植物或其杂交种, 年均降雨量400mm以内能够正常生长发育, 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它们通过改变自己的形态或调节生理活动的强度等能长时间生长在干旱环境中, 能维持自身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水分平衡。对干旱表现也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它们多分布在荒漠地区或坡地、干热草原等地。

耐旱植物往往有发达根系、有强韧的地上茎干、细小肥厚肉质化的叶片、密布叶绿素的幼枝幼茎、内陷的气孔窝、发达的栅栏组织、叶面厚厚的角质层或蜡质层、发达的储水组织、密生的表皮毛、内卷的叶片等。如典型的旱生植物骆驼刺, 高不及1.5米的小灌木, 主根可深达20米, 叶小皮厚;仙人掌叶片针形, 茎干粗短、翠绿、肉质储水;夹竹桃叶片具复表皮层、蜡质, 栅栏组织发达, 较多的表皮毛, 有下陷的气孔窝;马尾松针状的叶形, 厚厚的角质, 深深的根系等。

耐旱植物的这些适应性的变异有助于它们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尽可能吸收水分、储存水分、减少蒸腾, 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从而实现耐旱的目的。

2 常见耐旱植物——以重庆地区为例

重庆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候在18℃左右, 冬季最低气温平均在6-8℃;夏季炎热, 七月每日最高气温均在35度以上, 极端气温最高43℃, 最低-2℃;日照总时数1000-1200小时, 主要集中在夏季, 冬季日照很少, 故有夏酷暑, 冬湿寒的特征;雨量较充沛、常年降雨量1000-1450毫米, 春夏之交有梅雨时段;地貌起伏较大, 以山地、丘陵居多, 坡地面积较大, 导致水的分布极其不均。

重庆地区夏冬气候的巨大反差、地势地貌的多变, 对城市园林绿化的具体实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要真正做到多研究多论证, 做到“适地适树适种”。其中在山地、高速路边坡、屋顶绿化、停车场绿化、地下建筑面上绿化等常用园林植物一定要在重点考察其耐旱能力。常见种类有:

树木类:侧柏、扁柏、龙柏、刺柏、马尾松、圆柏、银桦、合欢、木荷、红千层、白千层、十大功劳、南天竹、紫荆、紫薇、紫叶小檗、石榴、夹竹桃、盐肤木、枣、楝树、桑树、构树、刺槐、梧桐、臭椿、黄栌、贴梗海棠、刺揪、黄荆、木槿、锦带花、垂榆、旱柳、柽柳、蜡梅、花椒、金钟花、枫杨、地果、薜荔、栾树、构树、油麻藤、常春藤、络石等。

草本类:斑茅、铁线蕨、海金沙、金发草、画眉草、狼尾草、结缕草、类芦、野牛草、卷柏等[2]。

3 耐旱植物的应用现状及园林建设中存在的误区

(1) 其实, 较长时间以来, 人们在山地、边坡、屋顶等绿化项目中已在重点考量所配园林植物的耐旱特征, 但力度不够。

(2) 在传统园林建设中, 已大量应用了一些耐旱的园林植物种类如紫穗槐、刺槐、栾树、夹竹桃、桑树、构树、楝树、栀子、紫薇、木芙蓉、仙人掌、红花酢浆草、景天、佛甲草等, 但由于太多注重观赏效果, 对一些喜水植物的欣赏情结难以割舍, 所以耐旱植物与喜水植物混用, 耐旱植物的节水优势得不到体现;由于满足喜水植物所需, 大量浇水, 可能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耐旱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观赏。

(3) 水资源的稀缺;园林建设及养护用水浩大, 城市绿化地、森林化很难实现。

(4) 人类在城市化的进程中, 土地日益匮缺, 为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已开始大规模进军地下, 导致很多地方城市街面绿化其实质如同屋顶绿化。但这点并没有引起普遍的足够的重视。

(5) 中国幅员辽阔, 植物种类众多, 有许多有待进一步开发驯化的野外耐旱观赏植物。如重庆野生的黄荆、山毛豆、多花木蓝、截叶胡枝子等。

(6) 有些地方盲目跟风, 过份夸大草坪的作用。各地大量大面积建植草坪, 其生态功能较同面积的以乔木、灌木、草本立体配置要小, 耗水严重。

(7) 对耐旱植物的认识有所偏颇, 以为既然耐旱便不需人工补水了, 导致植物生长欠佳, 不能形成良好的生态效应和观赏效果。耐旱植物表现出对不良干旱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 一般在年降水量小于300mm时, 需要视情况适当补水。耐旱植物虽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但在水肥较好的人工栽培条件下生长茂盛, 其观赏价值保持原有性状或更具观赏性, 其综合服务于环境的功能将发挥得更好。

4 建议及对策

曾有有识之士断言:下个世纪人类争夺的不再是石油, 而是水。这绝非耸人听闻, 节约水资源必须从方方面面入手, 从现在做起。从某种角度而言, 园林建设是人类文明进程中, 对环境的一种补偿行为、人类的一种自我救赎行为。但这过程中耗水量极其巨大, 必须寻求用最少的水源投入换来最大生态效益的方法。

(1) 充分利用耐旱植物建园。从现有耐旱品种中选择、从其它种植地科学引种或者从喜水品种中选择较耐旱种类进行培育, 还要从野生植物类群中进行驯化种植, 以弥补种类不多、观赏度不够的问题。不能过份强调观赏、艺术效果, 而将生态习性相差太多的品种混配, 导致养护成本高, 浪费水资源的恶果。

(2) 对建园地势地貌进行充分的研判, 真正做到适地适树适种。比如地下车库顶面绿化、屋顶绿化, 在考虑选择植物耐旱性能的同时, 还必须避免使用深根类植物如黄葛树、马尾松、榔榆等。

(3) 用更科学的方法, 增大水的利用率。可以用滴灌、喷灌等更合理的方式取代常用的漫灌、管浇;对雨水进行综合循环应用;中水利用技术也宜大力研发及推广。这些举措无疑会较大程度实现节水节支的目的。

(4) 中国现代园林中兴起的草坪, 是指由人工建植或人工养护管理, 起绿化美化作用的草地。它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 它具有美化环境、保持水土、净化空气, 形成开阔的园林景观, 为人们提供户外活动和体育运动场所的作用。但鉴于中国人多地少、草坪建植养护能力较落后现状, 要酌情发展, 并筛选较耐旱、管理较粗放的品种如野牛草、结缕草、狗牙根等。

(5) 植物的耐旱是相对的, 需水是绝对的。所以即使建植耐旱园林也应适度适量补水, 方能保证园林的欣赏及生态效益的实现。

结论:

加强城市园林绿化, 是人类追求生态文明的表现。但要实现人口、环境、资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在园林建设中, 积极探索, 多角度采取措施实现园林景观的最优化、消耗资源的最小化, 而最大限度地选择、开发、引种、驯化耐旱观赏园林植物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摘要:面对全球干旱极端气候频发, 水资源愈来愈匮乏的前景, 本文从耐旱植物的特点、筛选、应用的前景入手, 对园林建设从“耗水型”转向“节水型”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园林建设,耐旱植物,应用

参考文献

[1] 田利敏, 单丽芬等.浅谈节水耐旱园林观赏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C], 河南濮朗, 2012.

园林植物的生态功能范文第4篇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突飞猛进, 绿化建设由模式统一、规划设计僵化缓慢的发展阶段, 发展到自然灵活、多样化的快速发展阶段。由简单的、单调的园林手法发展为复层的、多元化的园林格局, 一个以乔木为主, 乔、灌、藤、花、地被相结合的复层种植结构模式已经形成, 绿化水平大大提高。

但是, 不可否认, 园林绿化格局的不合理调整, 特别是不合理的植物配置, 破坏了固有的有害生物结构, 有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所增加, 危害加重。破坏有害生物的栖息生境, 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稳定的共容水平之内, 是实现园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的重要对策。为此, 园林设计应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 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和自然调控为主的生态治理出发, 进行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

2 园林植物配置现状

2.1 植物种类单一

在西方发达国家, 一般城市的园林绿化中, 使用植物都在千种以上。例如伦敦使用园林植物种类有3000多种。而在我国, 气候条件最好、植物种类最多的广州市, 使用的植物种类也不过只有1000种左右, 绝大多数城市使用的植物种类只有三四百种。植物种类的单一, 造成了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千篇一律, 没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如南京、武汉等许多大城市都将二球悬铃木作为行道树主栽树种。再如灌木, 从南到北处处是金叶女贞和紫叶小檗, 毫无个性可言。

2.2 植物色彩单一

植物的色彩是重要的观赏对象。在欧洲许多城市, 每当不同季节转换的时候, 植物叶色变换, 呈现出各种绚丽多姿的色彩, 非常令人陶醉。而我国选用的植物材料色彩十分单一, 几乎清一色是绿色, 缺乏色彩的多样性, 使人视觉乏味。

2.3 植物功能单一

植物的功能是园林绿化中必须要考虑的最重要的方面。园林植物具有观赏、遮阳、防尘、隔音、净化空气和保持水土等诸多功能。但当前园林绿化中普遍重视观赏功能, 而忽略其它功能。例如当前兴起的草坪热中, 观赏草坪占主导地位, 景观效果好, 但是忽略了人们运动休息的需求, 挤压了活动空间。又如近年来, 许多城市兴起广场热, 开阔的广场令人望而生畏, 这都是在规划设计中缺乏人性化考虑的结果。

3 植物配置艺术手法

要创作完美的植物景观, 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 既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 也要体现出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 这是植物造景的一条基本原则。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 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 树丛的组合, 平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相互之间的配置。

现代植物造景讲求群落景观。“师法自然”植物造景利用乔、灌、草形成树丛, 树群时更注意深浅兼有, 若隐若现, 虚实相生, 疏落有至, 开朗中有封闭, 封闭中辟开朗, 从无形之虚造有形之实, 体现自然环境美。配置艺术手法可如下。

3.1 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

植物生态美首先要保证植物生长良好, 因此进行植物配置时, 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使植物正常生长, 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植物配置时要掌握每种植物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如落叶、常绿之分, 慢生、速生之分, 喜阳、耐阴之分, 喜酸性与耐碱之分, 以及耐水湿与喜干旱等。水池应种湿生植物如:落羽杉、垂柳、池杉、枫杨等, 墙阴处应植女贞、竹等耐寒植物, 背阴且能略受阳光之地栽杜英、山茶等。杜鹃要求一定的遮荫环境, 一般在大乔木下的杜鹃开花, 生长都较好。

3.2 充分运用植物的观赏寓意来表现意境美

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 运用植物材料来创造园林意境。如松竹梅的“岁寒三友”, 梅兰竹菊的“四君子”, 红豆的相思, 垂柳的惜别, 松柏的苍劲, 竹之虚以有节, 梅之独敖霜雪, 兰之幽幽清香, 莲荷的吉祥如意等等采寓意造景。选择不同的树种, 创造不同的景观效果, 感受不同的寓意, 从观赏植物的形态美转化出植物的意境美。

3.3 充分表现植物景观的色相和季相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颜色, 如针叶林呈蓝绿色, 常绿阔叶林呈深绿色, 银白杨呈现碧绿与银白交相辉映的色相, 掌握不同的种群的色相, 合理配置交换林相。在我国在较长的植物生长期内, 用较多的品种, 满足对色彩的需求显示出相变化, 按照植物的季相和不同花期的特点创造园林时序景观, 使在不同的季节, 在同一地区产生不同群落形象, 形成春季繁花似锦, 夏季绿树成荫, 秋季硕果累累, 冬季枝干虬劲, 四季演变的园林景观。

3.4 要根据环保的要求选择树种

在众多的树木之中, 有许多不光具有一般绿化、美化环境的作用, 而且还具有防风、固沙、防火、杀菌、隔音、吸滞粉尘、阻截有害气体和抗污染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因此, 在城市园林、绿地、工矿区、居民区配置林木时, 应该根据各个地区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 配置适宜的树木。例如:在粉尘较多的工矿附近、道路两旁和人口稠密的居民区, 应该多配置一些侧柏、桧柏、龙柏、青桐、槐树、悬铃木等易于吸带粉尘的树木;在排放有害气体的工业区特别是化工区, 应该尽量多栽植一些能够吸收或抵抗有害气体能力较强的树木, 如广玉兰、海桐、构树、棕榈等树木。

中国古代园林以景取胜, 而景名中以植物命名者甚多。如万壑松风、梨花伴月、桐剪秋风、梧竹幽居、罗岗香雪等, 极其普遍, 充分反映出中国古代“以诗情画意写入园林”的特色。在漫长的园林建设史中, 形成了中国园林植物配置的程序, 如栽梅绕屋、堤弯宜柳、槐荫当庭、移竹当窗、悬葛垂萝等, 都反映出中国园林植物配置的特有风格。

摘要:园林绿化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园林植物的配置十分重要, 既要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统一, 又要体现植物个体与群体的形态美、色彩美和意境美, 充分利用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进行构图, 通过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因此, 应从不同园林植物特有的观赏性考虑园林植物配置, 以便创造优美、长效的园林景观。

关键词:园林植物,配置,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 侯秀清, 彭素清.园林配置浅谈[J].内蒙古林业, 2005 (4) .

[2] 朱炜, 高瞻.浅述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J].四川林业科技, 2005 (5) .

[3] 刘世广.浅谈植物配置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山东林业科技, 2005 (5) .

[4] 刘谊, 凌玲, 罗明哲.谈城市园林中的植物配置原则[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06 (2) .

[5] 方纯苟.浅谈园林植物配置[J].现代农业科技 (下半月刊) , 2006 (1) .

[6] 董晓华.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7:131~165.

园林植物的生态功能范文第5篇

1 攀缘植物的应用作用

1.1 装点建筑外观

园林绿化中的建筑物可以运用攀缘植物进行装点、修饰和遮盖, 增强建筑物立体感, 而且实现良好的艺术效果。

1.2 降低温度

攀缘植物叶片接收日光照射, 叶片可以吸收70%以上的光波, 园林绿化设计中通过种植攀缘植物, 实现垂直绿化, 在建筑物表面攀缘植物可以发挥天然屏障作用, 可有效抵挡阳光照射的辐射热, 一方面可以减少紫外线和强光危害, 保护人们眼睛;另一方面在建筑物周围种植攀缘植物, 有效降低建筑室内和墙面的温度[1]。

1.3 扩大绿化面积

随着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多, 建筑项目建设密度也不断增大, 城市园林绿化面积不断减少, 通过种植攀缘植物, 可以有效扩大绿化面积, 并且攀缘植物的成活率较高, 生长顽强, 占地面积小, 在园林建筑物周围种植攀缘植物, 使攀缘植物沿着建筑物表面不断攀缘, 使绿化面积不断增大[2]。

1.4 净化空气

通常攀缘植物都叶片紧簇、植株繁茂, 大面积攀缘植物可以有效地吸收空气中的灰尘和二氧化碳, 减少细菌传播和飞扬, 有效净化空气。

2 园林绿化中攀缘植物的运用

2.1 室内绿化

在建筑室内环境中利用木、竹、金属和塑料等器皿种植攀缘植物, 实现悬垂式绿化设计, 柔软下垂的枝叶可以装饰高脚几架、橱柜, 还可以放置在悬梁或者墙面上, 在建筑室内营造出浪漫温馨、轻盈自然的氛围[3]。

2.2 屋顶垂直绿化

在建筑物屋顶种植攀缘植物, 优化垂直绿化设计, 通过花架形式种植攀缘植物, 可以配合适当的花卉进行装饰点缀, 设计一个舒适、美丽的屋顶花园, 改善建筑室内环境, 调节室内温湿度, 不仅雅观而且实用性较强。

2.3 立交垂直绿化

现代化城市的高架桥、过街天桥等越来越多, 这些区域的绿化设计可以为城市增添一抹绿化, 通过种植攀缘植物, 优化立交垂直绿化设计, 这种立交垂直绿化不仅可以增大城市绿化面积, 而且不会影响交通格局, 通过攀缘植物对周围构造物进行有效遮蔽, 降低构造物的粗糙感和压迫感, 增加绿化视觉量, 实现路堑防护和桥梁良好的置景效果和艺术美, 带给人们生机勃勃的感觉, 绿化城市环境, 消除和减轻驾驶员的视觉疲劳[4]。互通立交的垂直绿化设计还可以配合其他植物造景, 使庞大立交和大面积垂直绿化相互辉映, 营造比较开阔、舒适的意境。

2.4 棚架绿化

城市园林绿化中棚架造景应用非常广泛, 其实用性和装饰性比较强, 不仅可以发挥良好的遮阴功能, 而且可以当作园林小品, 实现空间分隔作用。棚架式绿化设计可以依附绳架、竹架、木架、水榭和亭廊等构架, 这种棚架绿化适合人口数量比较多的场所, 为人们提供谈心和休息的地方。同时, 棚架绿化设计不会受到形式限制, 可以结合不同的功能、空间和地形, 在风格、色彩、形体上和周围环境协调起来。一般的棚架绿化攀缘植物包括缠绕类和卷须类, 当前北方常见的攀缘植物包括葡萄、金银花、藤本月季、凌霄和紫藤等, 还包括各种豆类、瓜类、牵牛花等, 棚架绿化最好选择花果秀美、叶幕浓密、分枝力强、生长旺盛的攀缘植物, 对于堆场、车棚等区域的棚架绿化可以发挥遮阴效果, 尽量种植扶芳藤、常春藤等枝叶茂盛植物, 门窗位置棚架绿化选择不影响光照又能够遮阴的攀缘植物[5]。

2.5 窗台和阳台绿化

现代化城市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 窗台和阳台作为重要的半室外空间, 为人们接触大自然提供了便利, 在窗台和阳台上摆放盆景、种植各种花卉和藤本植物, 为建筑物立面点缀一抹绿色, 使门窗像被花瓶和绿色垂帘装饰一样, 在建筑物室内环境中融合和谐、优美的自然因素, 为生活增添生机活力[6]。与普通地面相比, 阳台位置比较特殊, 建筑物阳台往往有3种形式:半凹半凸、凹、凸, 不同形式的阳台在通风、日照等方面较大差异, 再加上阳台区域的水分蒸发快、墙面辐射大、空气流流通强, 通过设置盆景架或者种植箱, 可以有效改善阳台环境。窗台和阳台可以采用多种绿化形式, 不仅可以摆放盆花, 还可以利用金属线材、木条、竹竿、绳索等构成各种形式的支架和网架, 种植葡萄、葫芦、丝瓜、金银花和牵牛花等须型或者缠绕类植物, 使其攀附在架子上, 形成绿棚或者绿屏, 还可以在花盆或者花槽中种植藤本月季、蔷薇等植物, 使这些植物悬垂在窗台或者阳台以外, 美化窗台和阳台环境。

2.6 墙面绿化

墙面绿化是园林绿化设计的重要环节, 北方常见的山荞麦、五叶地锦、凌霄和爬山虎等攀缘植物都比较适合墙面绿化, 这些攀缘植物不仅有效美化墙面、遮盖墙面材质, 而且增大绿化面积。在选择和配置攀缘植物时, 应使建筑物的质感、形态、色彩和植物材料相互协调, 还要考虑到园林设施和建筑物的墙面朝向、高度、风格等, 因地制宜, 选择合适的攀缘植物。结合建筑物墙面朝向, 选择合适的垂直绿化植物, 一般情况下, 东面和南面的光照比较充足, 最好选择, 如凌霄、五叶地锦、爬山虎等适应强、耐旱、喜光的攀缘植物, 西面和北面的光照比较少, 温度偏低, 最好选择扶芳藤、常春藤等耐阴植物。墙面绿化要注意门窗和植物之间的距离, 攀缘植物生长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调整修剪, 避免门窗被枝叶覆盖。

3 结语

近年来, 人们环保意识不断提高, 对于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攀缘植物在整个园林绿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结合攀缘植物的生长特性, 从多方面优化绿化设计, 合理、科学地种植攀缘植物, 推动园林绿化不断发展。

摘要:攀缘植物是园林绿化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可以实现良好的立面绿化, 扩大园林绿化面积, 结合园林绿化设计要求, 合理运用攀缘植物, 不断提高园林绿化设计水平。分析攀缘植物的应用作用, 阐述园林绿化中攀缘植物的运用, 以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攀缘植物,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旭.攀缘植物在北方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形式[J].北京农业, 2014 (3) :72.

[2] 祁海霞.园林绿化中攀缘植物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3 (4) :204.

[3] 黄春晖.攀缘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15) :86, 88.

[4] 朱永.攀缘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 2012 (1) :10.

[5] 涂淑萍, 傅波.攀缘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6 (12) :21.

园林植物的生态功能范文第6篇

我国设计植物景观最早是在古典私家园林的那个中出现的, 无论是在平面设计这个方面还是在植物选择方面, 因为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比较大, 所以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更加注重的是诗情画意、情景交融[1]。后来出现了“生态园林”这样的一个概念的, 这就表明建设园林已经不单单是城市建设当中的一项基础内容, 而是和国土治理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建设任何项目的时候都要把生态还有环境放在第一位, 这样一来, 植物景观的重要性就开始被凸现出来。

2 植物景观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

2.1 追求艺术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的时候研究植物习性是基础, 脱离对植物这方面的研究而将植物进行推广应用是非常不科学的做法。比如, 白桦树在华北地区海拔1 400m左右成长状况良好, 其以枝软细柔、树皮洁白被人们熟知, 但是却对南方碱性水土适应不了, 如果将其移植到南方地区的话只有很少一部分可以养活。再加上我国水资源污染这方面的问题逐渐变得严重, 因此相关的设计者植物的防御毒物能力进行充分考虑。

所谓的艺术性景观设计就是要将美学体现在其中, 需要遵变化循韵律和均衡、统一和调和的四大原则[2]。这些原则与古典绘画艺术有着相似点。在相似性得到保持的时候又要显现出其多样性, 追求不一样植物之间的比例、线条还有树形的统一。在对设计进行调和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手打就是冷暖对比还有互补色。还有就是按照周围环境的不同来实施具有差异的均衡设计这样的方法, 如此就可以使景观呈现的更加稳重, 富有一定的韵律感。

2.2 注重功效性还有实用价值

由于城镇化步伐不断的加快使得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更加严重, 在这样的情况药性实现科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注重身体系统本身的稳定性, 其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密切, 同时这些都和设计植物景观有着非常大的关联。一般来说城市人口都比较密集, 因此设计植物景观的时候需要遵循的一个要求就是其需要具备一定的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地表植被能够抑制水土流失, 防护林能够让风速减弱, 树根的生长能够让房屋防止倒塌。要将这些作用都发挥出来的话设计就要具有功效性。城市当中的绿化不但是强调景观的观赏性, 更是让其能够给生活提供一定的屏障。

3 植物景观设计的过程分析

3.1 制定目标

不管是什么设计首先都要制定目标, 例如为了改善居民们的生活环境, 降低气候变化的影响;还是为了突出城市特色等。总而言之, 不管是什么样的设计都是服务于目标的。

3.2 分析可行性

通过对相关历史资料的收集还有进行实地调查的方式, 对相关政策可以及时的掌握, 对相关发展策略可以进行有效的分析, 进而可以大致了解到设计可以达到的程度, 同时对自然条件等各种信息, 例如植物配置现状、降雨情况、土壤特性等进行综合的分析, 对设计进行及时的调整, 这样的出来的结果才会更加合理[3]。另外, 可以参考借鉴国外的一些优秀设计。

3.3 制定施工方案

在整个过程中, 施工方案的制定才是其中的重点内容, 在对其进行宏观规划之后, 对每个点都要进行分析, 明确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要制定相关的解决措施。在设计的过程中不应该只对绿化面积给予重视更重要的是要让其质量达到标准。

结束语

总的来说, 植物景观设计从刚开始的提出到发展到现在, 在城市建设、生态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等很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生态园林的发展让植物景观设计开始成为了包括土壤学、气象学、城市生态学、植物学等的综合学科。所以, 需要重视设计规划植物景观, 要遵循其相关的原则, 对各方面问题进行综合的考虑, 这样才可以给人们提供更加美观、舒适、生态的居住环境。

摘要:由于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因此对生活质量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在这样的背景下, 设计植物景观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就主要来探究在进行规划设计园林园艺植物景观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关键词: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规划

参考文献

[1] 孟祥伟.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及其方法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 2017, (05) :207-208.1.

[2] 李艳梅.因地制宜展现花境自然美——访北京林业大学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园林学院教授董丽[J].中国花卉园艺, 2016, (13) :17-19.

上一篇:纳米比亚范文下一篇:公务员党建工作汇报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