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实习报告t范文

2024-07-11

毕业实习报告t范文第1篇

摘 要:该文通过研究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实际施工工艺情况,结合某桥梁施工建设项目,简要地介绍了该T梁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确保能够规范和精细化公路桥梁建设,并且能够进一步地推广应用梁板预制工艺,希望能对类似的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T梁 施工工艺 质量控制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随着不断进步发展的高等级公路建设进一步在道路建设中被应用到。相比较于普通的连续梁桥而言,作为超静定结构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跨越能力更强,此外,该结构具有较小的变形和伸缩缝、较好的结构受力性能、较为平顺舒适行车性能、较大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等优点,能够有效地避免混凝土的开裂问题,因此被广泛应用在道路施工建设中。该文结合某工程实例,介绍了T形梁结构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

1 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某桥梁施工建设项目,全长为542.08 m,该桥梁是一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结构,桥跨组合为43 m+6×40 m+43 m+6×25 m,该桥梁具有14个孔口和168片的T梁,其中有72片2.6 m高、20 cm腹宽的40 mT梁、12片2.6 m高、20 cm腹宽的的33 mT梁和72片的25 mT梁。其中40 m和33 mT梁的腹板下部有些地方稍稍加大,從而呈现出一种30 cm高、50 cm宽的马蹄形,并且梁端出还会加高42 cm、加宽22 cm。该工程按照50 MPa的混凝土设计强度标准。

2 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图1是该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图。

2.1 加工与安装钢筋、模型、波纹管

(1)将规格为10 m×20 m的彩钢棚搭设在钢筋加工地段,并且还需要搭设出具有30 cm厚度的混凝土台座作为存放原材料、半成品的区域。为了确保钢筋能够横直、竖平,需要在预制T梁台座上按照事先在底座上放出大样线进行按线绑扎钢筋,确保钢筋间能够具有准确均匀的位置,依据设计图纸的要求严格地将横向水平筋的间距做成内对内的卡子,确保钢筋之间具有均匀、水平的间距。按照0.5 m竖向和1 m的横向的梅花形状将专门使用的混凝土垫板布设在腹板处,按照0.5 m间距进行两排的布设作为底板,并且全部绑扎在钢筋交叉点上。

(2)在预埋件安装好之后,就可以进行波纹管的架立作业。首先是孔道底部空间位置的确定,需要在梁跨中的位置上设立一个坐标原点,然后就可以在底座的侧边上使用红油漆将波纹管的起弯点位置和高度坐标清晰地标识出。依据设置好的位置进行焊接架立筋,使用接头管套接好波纹管,为了保证能更加牢固安装好管道,还需要使用胶带缠好。曲线和直线处分别按照50 cm和100 cm的间距进行定位波纹管。

(3)该工程使用定型钢模板作为施工模板,在板面处于平整、光洁的状态下进行安装,为了避免模板线形的变化,需要将脱模剂涂刷在板面上,并使用双面胶带粘贴好模板接缝,避免发生漏浆问题,为了避免模板发生胀模和跑模现象,需要将对拉杆安装在模板的底部和顶部上。

2.2 浇筑混凝土

(1)拌合站集中拌制混凝土。在进场前后需要按照批次分别测试施工中所需要的各种原材料之后,确保其合格后才能在施工现场进行使用。在拌和前,需要安排专职试验员测定砂、石料含水量,然后拌合站依据试验室所提供配合比进行拌和混凝土。

(2)拌和混合料的时间控制在2 min以上,确保均匀搅拌好混凝土,在拌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相匹配好拌和速度、振捣混凝土速度,罐车运输混凝土到制作T梁的施工现场,将其卸入到料斗内。

在相匹配好拌合能力、运输距离和浇筑速度前提下连续进行浇筑混凝土。

(3)按照6 m间距和小于30 cm的厚度进行分层浇筑混凝土。浇筑过程需要从一边浇筑到另一边,在距离另一边只有5 m距离的时候,需要回头进行浇筑,以便确保锚固区混凝土的密实度。振捣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联合使用附着式高频振捣器和振捣棒进行50 s作业的混凝土振捣。

(4)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提供一定依据给拆模、张拉和吊装等工序的强度,需要抽取每一片梁中规格为15 m×15 m×15 m的4组试件进行试验。

2.3 拆模

拆模过程需要在确保混凝土具有10 MPa以上的强度时才可以进行,首先需要将对拉螺丝松开,将对拉杆拉出,接着再使用龙门吊机从浇筑的一边进行拆模,打磨好模板,并将其整齐放置好。并及时使用圆木支顶好翼缘板的地方,避免发生倾倒问题。拆模时候,首先先下落好模板,然后对其进行侧拉。

2.4 混凝土的凿毛

凿毛过程是在混凝土具有30%设计强度时就可以进行,凿毛之前,首先需要画出需要进行凿毛的区间,然后用电锤按照45°的斜纹进行凿毛T梁混凝土。对于无法凿毛到的浮浆区域,需要人工进行处理。在结束凿毛施工之后,需要对其进行洒水清洗,扫除存留在凿除区域的浮渣。

2.5 混凝土的养护

在完成施工之后,需要依据气候条件对混凝土进行超过7的浇水养护,确保其能够具有适宜生产的硬化条件,不会有不良的收缩问题产生。在顶板拆除之后,养护过程可以采取覆盖上土工布和洒水,然后再将塑料水管安装在腹板和翼缘板底部四周上。翼缘板的底板上安装上具有两排小孔的2.5 cm直径的塑料管,其中两排的孔口需要分别朝向腹板和翼缘板。养护期需要依据混凝土的实际干燥程度情况进行确定每天的浇水次数。

2.6 张拉

(1)张拉时间。张拉过程需要确保混凝土在经过7 d养护期并且具有90%设计强度以上的时候才可以进行。

(2)安装顺序。首先进行工作锚环的安装,然后是工作夹片、限位板、千斤顶的安装,最后又回到安装工具锚环和工具夹片上。

(3)张拉过程。张拉过程需要同时对称进行张拉两侧,并安排相关人员对张拉顺序进行指挥,并记录下10%初应力、20%初应力、30%初应力的伸长值a1、a2、a3值。首先回油锚固好一边之后,补足另一边的预应力之后再进行锚固,从而可以得出实际伸长值l=(a2-a1)+(a3-a1)。

2.7 压浆封锚

在结束张拉过程中,需要在一天之内完成压浆施工,压浆过程是采取压浆法,按照0.45的水泥浆水灰比和8%的膨胀剂。施工现场需要测定好水泥净浆是否合格,该过程一般是采取倒锥法进行测定。在孔道内按照先下孔后上孔的顺序将已经准备好的水泥浆压入其中,并对其进行一定的搅拌,在调制出水泥浆后,还需要进行30 min以内的搅拌。在进行压浆之前,首先需要将水泥浆按照0.5~0.7 MPa的压力和6~8 m/min的压注速度从一侧压入到已经打开压浆嘴阀门的两侧。在出浆口处有浆液冒出的时候,需要将出浆嘴阀门关闭并对其进行2 min以上0.5 MPa的稳压期,确保预应力束孔道能全部冲浆。

在结束梁板的吊装之后,就可以进行不连续端的封锚。对于多余的钢束需要在保留4 cm的前提下使用砂轮锯进行切除,对于不连续端焊接绑扎封锚钢筋支模板,不封锚中支点梁端。

3 结语

鉴于桥梁的快速建设同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具有受力性能好、承载力高等优势,使其在桥梁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文章通过结合某桥梁施工建设项目,桥梁形式采取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结构。该工程实施时通过对各个施工工艺采取严格技术措施,有效把控T梁施工质量,所采取的施工工艺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 董维波.预应力混凝土T梁计算、预制、吊装施工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2):138.

[2] 余尧文.预应力混凝土T梁施工质量通病分析及防范[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1):80-82.

[3] 付銀岿.浅谈预应力混凝土T梁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0(2):105-106.

[4] 齐鹏.桥梁建设中预应力混凝土T梁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四川水泥,2016(4):75-76.

毕业实习报告t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混凝土

裂缝 成因 预防措施

目前,我国的铁路及公路建设得到迅猛发展,行业标准越来越高,施工难度相继增大,以场制桥梁为例,设计使用寿命100年,时速120-350Km/h不等,而混凝土受当地气候环境、设施、技术水平等影响,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裂缝。有些裂缝在承受活载或外界因素的作用下,不断产生和扩展,引起混凝土碳化、保护层剥落、钢筋锈蚀,严重影响梁体的强度、刚度及使用寿命。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混凝土桥梁裂缝的认识,尽量避免出现危害较大的裂缝,本文尽可能对混凝土桥梁裂缝产生的原因和部位作较全面的分析、总结,以方便施工找出控制裂缝的可行办法,达到防范于未然的作用。

梁体裂缝总体分为受力裂缝、非受力裂缝及表面龟裂,下面就该三种裂缝常出现部位、成因及预防措施进行简单阐述。

一、受力裂缝

受力裂缝一般出现在梁体终张拉后或承受活载作用下,部分梁场由于存梁台座承载力设计达不到存梁要求,梁体受自重影响造成不均匀沉降而产生裂缝亦为受力裂缝,受力裂缝在混凝土徐变及承受活载作用下会不断扩展,其危害性比较强。

1 梁端腹板变截面处纵向裂缝

该种裂缝在T梁中较为常见,多出现于终张拉之后,特别是曲线梁较为突出,随着时间推移,混凝土徐变及受张拉影响梁体回缩,该裂缝会出现扩展现象。

1.1 成因分析

1.1.1 该部位受端模锚盒影响,钢筋设计布置不当,造成此处浇筑成型后混凝土基本处于“无筋”状态,较易开裂。

1.1.2该部位上下截面受临近孔道(N2及N3)张拉影响,受力面积悬殊较大,造成混凝土回缩量不一致,从而产生裂缝。

1.2 预防措施

1.2.1准确控制张拉力。张拉时必须严格掌握操作规程,对张拉油泵、油压表、千斤顶及时检查标定,张拉过程中送油速度宜慢不宜快,单个孔道张拉完成后及时以伸长值作校核,保证持荷时间,确保回油锚固力与计算值相符。

1.2.2 钢筋绑扎完成后,在变截面处加设一层钢筋网片并绑扎牢固以增强该部位混凝土抗裂性。

2下翼缘与梁底交界处竖向裂缝

该种裂缝多发生在梁体初张前后或移出制梁台座后,该种裂缝在静载试验中易作为判定梁体合格与否的关键。 2.1成因分析

2.1.1 梁体在浇筑完成后,早期养护不及时,混凝土强度未到设计值进行初张或初张后混凝土强度上升慢,移出台座后受自身重力影响开裂。

2.1.2 初张拉时张拉力不足或张拉回油锚固力达不到计算值要求,梁体张拉力不足以抵消自重产生开裂。

2.1.3 梁体在温度未达到“2个15℃”前进行拆模。因底板较厚,混凝土凝结期间产生水化热,内部温度较高,下翼缘外侧接触空气的部分偏低,从而产生温度裂缝,移出台座后受自身重力影响导致裂缝扩展。

2.2预防措施

2.2.1 梁体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确保早期强度上升,若梁场需加快制梁台座周转或遇冬季施工可考虑蒸汽养护,蒸汽养护需按相关规定执行。

2.2.2 初张拉力可适当加大,建议控制在终张拉控制应力的15%,张拉持荷完成后,及时检查回油锚固力,确保回油锚固力至计算值(回油锚固力为该孔道最终张拉力值)。

2.2.3 梁体拆模时确保环境与表层以及表层与芯部温差不超过15℃。 3 梁端侧面竖向裂缝(支座板处)

该种裂缝多出现于初张拉之后,支座板处梁体两侧沿梁底至梁面方向产生竖向裂缝。该种裂缝短期不会影响梁体质量,若长期不处理,会造成内部结构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保护层剥落,严重影响梁体耐久性。 3.1 成因分析

3.1.1 初张拉时,梁体受力会产生压缩起拱变形,梁底回缩时,支座板与底模钢板、梁底混凝土与底模钢板间摩擦力不一致,从而造成支座板处沿梁底竖向开裂。

3.1.2 初张拉后,梁体产生一定弹性上拱,而制梁台座呈二次抛物线布置,此时梁体受力处于梁端处,若不及时将梁体移出存放,梁端会由梁体自重而产生开裂。

3.2 预防措施 3.2.1 支座板安装后,应于支座板与底模两侧及前端空隙处涂抹润滑剂来减少后期初张时的摩擦力。

3.2.2 梁体初张后应及时将梁体移出存放。 4 沿预应力管道纵向裂缝

该种裂缝多出现于梁端第

一、二节间的下缘侧面及梁底,有些亦出现在腹板与下翼缘交界处,此种裂缝一般处于预应力管道部位,走向与预应力管道也一致,特别是梁底出现此种裂缝的长度及宽度会影响静载试验效果。

4.1成因分析

4.1.1 梁体下翼缘较宽腹板较薄、钢筋布置很密导致梁体下翼缘及梁底混凝土较难振捣密实,该种部位混凝土抗裂性能差。

4.1.2 张拉力过大,梁体受高压在下翼缘或梁体混凝土较易产生纵向裂纹。

4.1.3 钢筋保护层垫块布置偏少,梁体浇筑过程中,钢筋受混凝土横向挤压向外侧偏移导致保护层过薄,梁体张拉时受到过高的纵向压力而沿预应力管道或主筋方向产生裂缝。 4.1.4 混凝土配合比中,过多的水泥用量导致混凝土水化热较高,该种热量过多的囤积在预应力孔道内得不到释放,导致梁底或腹板与下翼缘交界处沿预应力孔道方向开裂。

4.1.5 混凝土坍落度过大,离析,粗骨料少,强度不高。

4.2 预防措施

4.2.1 合理掌握混凝土浇筑工艺以及分配好附着式振动器部位及振动时间,保证梁体下翼缘及梁体梁端混凝土浇筑密实。

4.2.2 控制住张拉前后的两个“三控”,精确控制张拉回油锚固力。

4.2.3 定位网片位置固定牢固,尺寸控制精确,确保孔道不偏向于梁体两侧。钢筋保护层垫块需呈梅花状布置,且每平米不得少于4个,若施工中发现个别部位保护层偏薄可加设垫块。

4.2.4 梁体浇筑采用合理的施工配合比,适当降低水灰比,浇筑完成后可适当提前拆除端模以帮助混凝土散热。

5 下翼缘至腹板斜向裂缝

该种裂缝多出现于距梁端4-8m,自下翼缘开裂延伸至腹板,呈斜向布置。

5.1 成因分析

由于制/存梁台座地基处理不良,或台座强度及承载力不符合要求,存梁后出现不均匀沉降,使结构中产生附加应力,超出混凝土结构的抗拉能力,导致梁体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导致梁体开裂,该种裂缝对梁体危害较大,严重的可能引起梁体断裂。

5.2 预防措施 梁体存放场地选用应避开膨胀性土区域,其地基承载力应通过检算并经测试合格后方可施工。梁体存放后,应坚持进行沉降观测,直至稳定后方可停止观测,若发现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应针对沉降量于梁底加设垫块继续测量或对台座打斜桩进行加固处理等。

二、非受力裂缝

非受力裂缝在梁体中较为常见,其产生原因繁杂,一般由温差、混凝土收缩、钢筋锈蚀及冻胀等方面引起,下面就其产生的一些主要部位及成因进行简单分析。

1 桥面裂缝

该种裂缝在桥面分布较广,多为表面裂缝,呈纵横交错,有些裂缝甚至贯穿整个桥面。 1.1 成因分析

1.1.1 混凝土塑性收缩。混凝土浇筑后4-5小时左右,此时水泥水化反应激烈,出现泌水以及水分急剧蒸发,混凝土失水收缩,同时骨料因自重下沉,因此时混凝土尚未硬化,称为塑性收缩。在骨料下沉过程中若受到钢筋阻挡,便形成沿钢筋方向的裂缝。

1.1.2 混凝土干缩。混凝土结硬以后,随着表层水分逐步蒸发,湿度逐步降低,混凝土体积减小,称为干缩。因混凝土表层水分损失快,内部损失慢,因此产生表面收缩大、内部收缩小的不均匀收缩,便产生收缩裂缝。

1.1.3 桥面二次收面不及时或收面时洒水。由于桥面外露面积大,混凝土塑性收缩比较大,而二次收面主要是起在混凝土初凝前提浆弥补表面缺陷以及早期裂缝填平等作用,故此道工序显得尤为重要。因混凝土自身吸水已趋于饱和状态,若收面时人为洒水,致使多余的水呈游离状态,较易产生干缩裂缝。

1.2 预防措施

1.2.1为减小混凝土塑性收缩,施工时应控制水灰比,避免过长时间的搅拌,混凝土振捣要密实。

1.2.2 梁体浇注完成后应对桥面及时进行覆盖,防止表层水分过快损失,遇夏季施工时,覆盖后可进行洒水处理。

1.2.3 混凝土初凝前对桥面及时进行二次收面。

2 挡碴墙裂缝

该种裂缝多为竖向裂缝,一般处于挡碴墙面或外侧面,宽细不等,有些会延伸至上翼缘板。

2.1 成因分析

桥面两侧受梁体腹板中心张拉影响而受力不均,导致桥面外侧(挡碴墙)受到较大应力,故在挡碴墙处设置断缝若干,往往断缝模具无法固定或固定不牢固,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模具移位,起不到伸缩缝的效果致使挡碴墙受张拉影响产生裂缝,也有部分由于挡碴墙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产生裂缝。

2.2 预防措施

适当加大断缝厚度,并于挡碴墙模板加设卡具(建议焊钢筋条)以固定断缝模具,挡碴墙混凝土振捣过程中,不要人为采用振捣棒触碰断缝磨具。 3 封端混凝土表面裂缝

封端部位混凝土产生裂缝多为混凝土干缩裂缝,一般表现为表面龟裂。

3.1 成因分析

封端部位混凝土本身具备微膨胀性,亦可补偿混凝土收缩变形,但该部位混凝土用量少,较难振捣密实,完成后不易养护,且大面积于空中暴露,水分散失快,比较容易出现干缩裂缝。

3.2 预防措施

封端混凝土用干硬性混凝土施工,坍落度控制在40mm左右,封端完毕后及时喷涂养护剂或采用塑料纸薄膜进行覆盖保湿。

4 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

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较易分辨,该裂缝一般出现于梁底及上翼缘板,混凝土裂缝周围存在暗黄色锈斑,时间越长,该种裂缝越明显。

4.1 成因分析

若钢筋发生锈蚀,其锈蚀产物的体积一般比原来大2倍以上,致使钢筋周围混凝土受到挤压,若钢筋锈蚀严重,钢筋保护层过薄可直接可导致混凝土保护层开裂,混凝土开裂后会加速钢筋的锈蚀,从而产生一个恶性循环,严重破坏混凝土结构,影响其耐久性。

4.2 预防措施 加强钢筋的防锈处理,产生锈蚀的钢筋需进行除锈处理后方可进行绑扎工序,施工时应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加强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防止氧气侵入,同时严格控制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钢筋绑扎完成后检查保护层垫块数量及布置是否合理,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横向应力致使钢筋侵入保护层。

5 冻胀引起的裂缝

冻胀引起的裂缝多出现于压浆冬季施工中,该裂缝多出现于腹板及下翼缘,走向与预应力管道一致。

5.1 成因分析

场内预制桥梁中,混凝土冬季施工较为完善,但后期压浆工序保温措施往往比较困难,在浆体初凝前,若浆体受冻,其体积会发生膨胀挤压管道,混凝土受到巨大压力而产生开裂。

5.2 预防措施 冬季施工时尽量不安排压浆工序,若必要时需采取篷布覆盖煤炉取暖或其他方式进行保温,确保在压浆后三天梁体温度不得低于5℃。

三、表面龟裂

表面龟裂是梁体常见且较难避免的一种裂缝,裂缝较细,无规律可循,分布于梁体各部位,多出现于桥面、梁端及修补后混凝土表面。

1 成因分析

1.1 混凝土早期养护不好,未及时覆盖,梁体外露面积较大部位受风吹日晒,混凝土干缩出现裂缝。

1.2 混凝土中水灰比过大,则混凝土收缩性大。

1.3 砂石料级配不好,空隙大,混凝土易收缩产生裂缝。

1.4 混凝土表面受昼夜温差较大影响或混凝土养护水温与梁体表面温差较大产生温度裂缝。

2预防措施

2.1 梁体混凝土浇筑完后,桥面要作好二次收面并及时进行覆盖,跟上养护。 2.2 梁体浇筑采用合理施工配合比,适当降低水灰比。

2.3合理选用中粗砂及级配碎石,混凝土振捣务必保证其密实性,严禁为方便施工人员操作而降低混凝土质量。

2.4 混凝土初凝期间加强表面覆盖,合理掌握好梁体养护时机,特别是夏季要注意梁体保湿,不得在高温下对自身干燥的梁体进行洒水。

四、结束语

尽管桥梁裂缝成因复杂,但只要在相应部位认真总结分析,我们就能避免同样的裂缝出现在下一片梁上,加上严格控制各工序质量,我们就一定能制出合格的桥梁。

毕业实习报告t范文第3篇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体会文中重点语句的用意。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学习如何欣赏句子、词语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要和平,不要战争”的主题;记住历史教训,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三、 教学课时 1课时

四、 教学方法 点拨法、自读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有人知道“六一”儿童节的来历吗?

1942年6月 ,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并焚毁了这个村庄。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侩子手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从这段资料里,我们知道了这个令当今儿童欢欣鼓舞的一个节日,居然是来源于二战期间,成千上万无辜儿童的被毒害这么一个悲惨的事实。

在南斯拉夫,每年的10月21日,成千上万的人会来到一个叫做克拉库耶伐次的地方举行这么一个悼念活动——悼念半个世纪前,被德国法西斯在一天之内残杀的300个孩子。这个悼念活动的场面如何?那半个世纪前的残酷历史是怎样的?我们将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整体感知文章

1、参观完这个遗址,法国著名的哲学家萨特一段文字。也就是文章开头的这段引言。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留意下萨特着重用哪几个词表达自己的观感呢? (沉重记忆,美丽的记忆。)

两种记忆是否矛盾?今天,我们就跟着华裔作家聂华苓去感受那沉重而美丽的记忆。

2、自由朗读,把握文章内容;复述重点,把握文本情感。 第一个是坟地所见所闻;

 悼念活动的气氛怎样?如何理解文中开头“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明确:在这样的天气里,人们涌向屠杀的地方。这里不仅是描写天气,而且在渲染气氛,“天地亦与人同哀”。(连用四个句号,成为四个短句,使每个字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表意功能。读者的阅读速度自然放慢,读两个字,停顿一下,想像一个画面。这样的开头,让读者感受到现实中的空气,弥漫着无尽的悲哀,而一切皆源于历史。  这部分写悼念活动的所见多闻,那么作者见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 明确:回顾历史,现实中的悼念场面,两位沟通历史与现实的老人。

第二是记述各种演出记念活动;

 在开头,为什么说“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生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竟然以优等种族自居,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荒谬。)

 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怎样理解这句话?

(强调要记住历史,不能忘记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保证世间永远不再有战争和屠杀) 第三是记录作家座谈会;

 西德和日本两位作家对法西斯在全球范围内肆虐的历史,各自的态度如何?在文中找找他们的语言。

从他们的语言可以看出: 西德——自责 日本——辩解  从两人不同的态度,你了解到了什么? 西德——得到人们的原谅(握手)

日本——忘记给别人带来痛苦的历史,自私,令人鄙视 人,要正视历史 第四是摘录遗言。

 作者为什么要摘录遗言,有什么作用呢?(这些遗言,你读出了什么?)

1、 孩子们是热爱生活、牵挂亲人的。这令人感动。

2、 孩子们是勇敢的

3、 谴责屠杀者的罪行

4、 屠杀、战争是残酷的,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三)、总结

整体感知全文后,有谁能告诉我,前面我们提到的“沉重的记忆”与“美丽的记忆”是否矛盾呢?或者说,为什么屠杀给人们留下的是既沉重又美丽的记忆? (生答)

沉重:屠杀中,全是普通市民。另外,那场屠杀中有300个孩子遇难,孩子们临死前呼喊着亲爱的爸爸妈妈,多么撕心裂肺。

美丽:面对法西斯的屠刀,南斯拉夫人是宁死不屈的。他们不做民族的叛徒,他们怀着对生命强烈的爱不向刽子手乞怜。他们表现了“整个民族的英勇”,这是美的,令人崇敬的。这真是个美丽的记忆。

结束语: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个既沉重又美丽的记忆。并且要和平,不要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呼声,也是这篇课文的主题。

板书设计

亲爱的爸爸妈妈

聂华苓

1.坟地所见所闻

毕业实习报告t范文第4篇

预制梁施工常见问题、处理 质量控制要点专项手册

我项目部对梁板预制架设过程中易出现或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并明确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各桥梁施工队、桥梁工区工长、技术负责人务必严格地遵照执行并对照整改,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具体内容如下:

一、预制场建设

1.预制场地未均匀压实,预制梁底座未予以加固以及排水不畅

施工前应将场地整平,充分压实,并设计合理的排水设施;预制梁底座范围内,浇筑不小于15cm厚、20Mpa强度的水泥混凝土;预应力梁梁端附近底座范围内需用混凝土加固,避免梁端附近荷载集中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

2.预制场使用龙门吊时,未遵守有关安全规程

龙门吊应进行专门设计,并须通过承载能力、稳定性、挠度等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的全面验算,拼装完成后,必须组织技术小组进行验收检验,空载试验、静载试验、动载试验全部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使用期间必须每天进行维护保养,同时,应建立龙门吊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二、预制生产 (一) 模板

1.模板安装位置、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

在模板安装时,施工人员应熟悉设计图纸和相应的规范,按要求重点检查模板的标向、内部尺寸、轴线偏位、预留孔洞或预埋件的位置和尺寸等在规范允许的偏差范围内,保证施工后的混凝土构件尺寸的平面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2.模板安装与其他工序施工不协调

在进行模板安装前应全面考虑施工进度要求,并综合考虑混凝土强度发展、模板的损耗和天气变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准确计算所需模板的周转数量,并确定正确的拆模流程,保证流水作业的经济合理和施工质量。同时应注意模板安装与其他工序施工的协调问题,既要确保流水作业施工的畅通、快捷,又要防止某些工序上的遗漏或施工不到位,保证工程质量。

3.未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模板推移

为防止模板推移,在施工前,应保证操作人员明了模板的施工技术方案,并准备足够数量、质量的支撑材料,严格按既定方案施工;模板安装后,要求专业人员对支撑及拉杆进行认真检查,特别是在支撑间距、支撑材料等方面;加强混凝土浇注的检测,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操作,整改合格后方准继续施工。

模板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满足施工时各种荷载的作用。 4.模板拼缝、对拉螺杆、支架连接等处理不当

在模板安装施工前应做模板的设计,施工中应确保各种连接件、螺帽等拧紧,各部位应连接牢靠。

对于模板的拼缝,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拼缝不严、漏浆等现象,如对模板进行编号安装,采用合适的固定件来保证连接牢固。

5.模板安装后未履行验收程序

模板施工的过程中,主要管理工序分为放样弹线复核、地基基础处理验收,模板拼装质量验收。对于每步工序均要求严格按照上道工序验收合格通过后,才进入下道工序的流程操作。落实

验收程序,以确保工程质量。

6.结构混凝土未达到规定时间或强度,就进行模板的拆除 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一般应在混凝土表面抗压强度达到2.5Mpa时方可拆除侧模板。

在具体施工中应正确估计到混凝土强度的发展情况,并综合考虑气温变化、养生条件等各方面的影响,并结合抽检混凝土试块的强度发展变化,来最终确定拆除模板的时间。

7.模板表面未使用合格的脱模剂及正确的涂刷方法 模板在使用、拼装前,应将模板面上的残渣灰浆等清理干净,并均匀涂刷脱模剂,一般以涂刷两遍为宜,做到不漏刷,起到顺利脱模的效果。而对于脱模剂的选择,需要针对不同结构和部位的影响,选用专用的脱模剂,选用的原则是既便于脱模又不会对混凝土表面造成较严重的污染。

8.模板安装好后,清理各种杂物不彻底,用水或压缩空气清理完成后,没有预留出渣口

在钢筋、模板安装前,应对旧混凝土面进行凿毛,对预留进行除锈处理,并使用水或压缩空气进行清理;应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在钢筋模板的安装过程中,尽量避免杂物落入模板内侧,并在适当的位置预留出渣口。模板安装完毕后,应重新用水或压缩空气清理模板内部,要求将余留的杂质通过出渣口清出模板内部,保持混凝土浇注面干净,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内在质量。

9.上道工序未验收就进行模板安装

应建立相应明确的现场施工验收制度和责任人制度,严格落

实三级验收制度(施工班组自检、施工管理人员专项检查、现场监理人员抽检),对于每步验收工作均应确定相应的责任人,准确真实性填写施工验收表格和标准,严格按照上道工序验收合格后方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的流程操作,以保证工程质量。制订相关的管理条例、奖罚措施,做到程序明确、标准明确、形式明确、奖罚责任明确。

(二)钢筋

1.进场钢筋手续不全,无标牌、出厂质量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单

钢筋应有出厂质量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单,钢筋表面或每捆钢筋均应有相应标志。在材料进场前应对每批钢筋按规定频率进行抽检并检查外观质量情况。针对钢筋的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必须做到分批验收、分别堆存,不得混合堆放,且应设立识别标示牌,标明其品种、等级、直径及数量等数据。钢筋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应避免锈蚀和污染。钢筋宜堆置在仓库(棚)内,露天堆置时应垫高并加以遮盖。

2.随意使用其他强度、牌号或直径的钢筋代替设计中规定的钢筋

在进行钢筋替代使用时,应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用材料性能,除按规范规定办理外,一般还应注意下列事项:

(1)应将两者的计算强度进行换算,并对钢筋截面积作相应的改变。

(2)其直径变化范围最好不超过4~5mm,变更后的钢筋总截面面积差值不小于-2%,或不大于+5%。

(3)钢筋强度等级的变换不宜超过1级。用高一级钢筋代替低一级钢筋时,宜采用改变直径的方法而不宜采用改变钢筋根数的方法来减少钢筋截面积,必要时尚需对构件的裂缝手变形进行校核。

(4)以较粗钢筋代替较细钢筋时,应校核握裹力。 (5)当代用钢筋的排数较原来的增多,截面有效高度减小或改变弯起钢筋的位置时,应复核其截面的抵抗力矩或斜截面的抗剪配筋。

另外重要结构中的主钢筋需要替换时,应由原设计单位作变更设计,不得随意替换。

3.对钢筋的泥污或油污不作处理

钢筋在使用前必须对外观质量进行详细检查,同时要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发现钢筋外观质量较差、有油污和泥污甚至损坏的钢筋应及时清理干净,较严重的应废弃处理。

另外要加强现场钢筋的保管,按照规定方式存放钢筋,不得随意摆放,影响钢筋的使用寿命。

4.用II级或冷拉钢筋做吊环

预制构件的吊环,应采用未经冷拉的I级热轧钢筋制作。I级热轧钢筋弯拉性能较好,弯曲角度可以达到180°,适宜于制作吊环。

5.盘圆钢筋未经过调直或调直时施加应力过大

钢筋的冷拉可以采用控制应力或控制冷拉率的方法。冷拉前首先检验钢筋原材料的质量必须合格,并根据其材质情况由试验结果确定合适的控制应力和冷拉力。冷拉率的大小,应以能将钢

筋调直并去掉锈皮为宜,不必也不宜过多提高冷拉率。

对于I级钢筋的冷拉率以不过多超过钢筋的屈服点为宜,参考《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 207-82)规定,I级钢筋的调直最大冷拉率不宜大于2%,HRB3

35、HRB400、HRB500的钢筋调直冷拉率不宜大于1%。

同时在控制冷拉应力或冷拉率进行钢筋冷拉后,需要在已拉直的材料上取样抽检,保证冷拉后钢筋的强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6.焊条型号与钢筋规格种类不匹配

必须按设计要求选择焊接的焊条、焊剂、并提供合格的产品。钢板和型钢宜采用碳钢或低合金钢,用于预埋件接头、熔槽帮条焊接头和坡口焊接头,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

各种焊接材料性能应能符合现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规定。各种焊接材料应分类存放和妥善管理。

7.使用已受潮的焊条

各种焊条在运输和存放中,应采取防止受潮变质的措施,存放在干燥的库房内。焊接中不得使用受潮变质的焊条,雨雪天气不能焊接,平时应保持焊接区域内环境干燥清洁。当采用低氢型碱性焊条时,使用前应按说明书的要求烘焙,干燥后放入保温桶内保温使用;采用酸性焊条时,如受潮、在使用前应烘焙后再使用。

8.钢筋使用搭接焊时,未按同轴焊接

根据规范要求,在钢筋搭接焊时,焊接端钢筋应适当预弯一定角度(搭接长度范围),要求达到两钢筋的轴线在一直线上。这样才会消除钢筋接头处的弯矩作用,保证结构的受力性能及抗震

要求。

9.普通混凝土中直径大于25mm 的钢筋采用绑扎接头 按规范要求,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中的钢筋接头,均应焊接。对有抗震要求的受力钢筋的接头,宜优先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普通混凝土中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应采用焊接接头。

10.下料时未考虑同一断面对焊接接头数的要求 接头的没置应按规范要求:

(l) 受力钢筋焊接或绑扎接头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

(2)对于绑扎接头,两接头间距离应不小于1.3倍搭接长度。 (3)对于焊接接头,在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

(4)配置在接头长度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规范要求。

(5)绑扎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十钢筋直径口不应小于25mm 。

(6)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尽量少设接头。

(7)电弧焊接和绑扎接头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应小于10倍钢筋直径,也不应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11.对焊接接头未做外观检查、处理

钢筋焊接完毕后,应对焊接接头逐个进行外观检查,并达到如下要求:

(1)接头焊包饱满均匀、无裂纹、气孔、夹渣、钢筋表面无明显烧伤、咬肉等缺陷。

(2)接头处上下钢筋轴线的偏移不得超过钢筋直径的0.l倍,同时不大于2mm 。

(3)接头处弯折角度不得大于4°。

(4)四周焊包突出钢筋表面的高度应大干或等于4 mm 对于外观检查不合格者,应切除重焊,或者采取补强焊接措施。

12.钢筋的间距不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

在施工中要注意严把施工工艺关,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在施工中要随时监测、验收、保证钢筋的间距。在扎箍筋时,可在通长纵筋上画线,然后按线距摆开绑扎,这样可有效地保证箍筋的间距。

13.钢筋焊接长度或绑扎长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根据规范规定,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受压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取受拉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的0.7 倍。

钢筋焊接接头长度对于双面焊缝,其长度不应小于5d,单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10d。另外,在任何情况下,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200mm。

14.砂浆垫块制作安装不能满足要求

(1)施工前要准备好水泥垫块,垫块应按级配认真浇捣,并加以养护,以保证其必要的强度。垫块一般宜采用强度等级为42.5 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并按11~12 比例的砂浆制作。

(2)要求垫块厚度正确,在厚度小于20mm时,垫块平面尺

寸宜为30mm×30mm;在厚度大于20mm时,垫块平面尺寸宜为50mm×50mm。竖向使用的水泥垫块宜带有铁丝。

(3)垫块的间距一般为每平方米四块,以垫块问的钢筋不下垂为准,且宜垫在纵筋或钢筋交叉处。

(4)垫块应垫稳扎牢,防止移位、脱落,严禁用碎石、碎砖等充作垫块。

(5)浇注混凝土前应检查水泥垫块等措施是否完好,浇捣混凝土时要注意保护,使保护层有一定的厚度。

(6)在设计图纸中一般都会给出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垫垫块时不但要注意厚度不可过薄,也要注意不可使混凝土的厚度超厚,否则将产生有效高度减少的缺陷,在受弯构件中要特别注意。

(7)对于半圆弧垫块,安装时应保证半圆弧面朝外即与模板接触,大面与钢筋接触,否则将影响梁体砼表面的外观质量,在垫块安装过程中要引起高度重视。

15.结构预留钢筋的锚固长度不足

预埋件的受拉锚筋和弯折锚筋的锚固长度,应符合规范关于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的规定,且不应小于30d ,受剪和受压直锚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5d。

弯折锚筋与钢板间的夹角,一般不小于15°,且不大于45°。 当受拉锚筋的长度预留不足,受到限制时,可采取在锚筋端头加焊锚板,或设直钩加焊短钢筋等办法,使锚筋具有足够的锚固能力。当预埋钢筋承受的剪力较大时,可根据计算采取加设支撑短筋或支撑板等措施,使预埋钢筋具有足够的抗剪能力。

16.结构预留钢筋放置时间过长,未进行处理

桥台施工完毕后若不能马上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则需要对预留的钢筋作防锈处理,涂刷防锈油,并在下道工序进行时清除干净。对已生锈的钢筋应作除锈处理,保持钢筋表面的洁净,保证工程质量,消除质量隐患。

17.未按设计图纸要求的尺寸制作钢筋构件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台设计要求,要根据实际成型条件如弯曲类型和相应的下料调整值、弯曲处曲率半径、板距等,制定一套可靠的操作方法。

板距大小应根据钢筋弯制角度和钢筋直径确定。对于形状比较复杂的钢筋,最好先放出实样,并根据具体条件预先选择合适的操作参数。

当成型钢筋部分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时,应根据钢筋受力特征分别处理,如果弯起钢筋弯起点位置略有偏差或角度稍有不准,应经过技术鉴定确定是否可用;但对结构性能有重大影响的,则必须返工。

18.钢筋安装未采用标线等有效方法控制,线形不能保证 由于钢筋骨架片本身材料及形式的局限,在其安装过程中,极易变形。而在施工安装时,采取标线等有效方法,对钢筋骨架的形状及其在模板中的位置进行调整,保证钢筋安装的精确到位,维持其线形直顺,方能有效地保证构件的受力性能,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19.钢筋主、次筋布置错误

钢筋骨架或钢筋网在绑扎前,施工管理人员应对图纸进行详细审查,并向操作工人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将主、次钢筋的绑扎

- 10

弯曲程度、裂痕、锈蚀等项目,如发现有异常现象,包括焊接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时,应拒绝使用。

(2)原材料钢筋的力学性能试验中,屈服点(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四项指标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3)对进场钢筋质检证书不齐全或在加工中发现外观缺陷严重、机械性能明显不正常的原材料,还应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和其他专项检验。

(4)按照施工图纸设计,检查钢筋的品种型号、数量(根数和长度)、位置(间距、尺寸、弯起位置等)是否符合要求。

(5)检查钢筋焊接或绑扎接头的长度及施工工艺是否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并按规定频率取样进行力学试验。

(6)检查砂浆垫块的数量位置是否满足施工需要,并检查各部位钢筋间是否绑扎牢靠,形成整体。

(7)注意预埋件的位置、预留长度等问题的处理,不可影响下道工序施工。

(8)采取按工序分阶段验收的方式,对已施工完成的工序严格把关验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避免缺漏。

23.钢筋保管不良,受到雨水侵蚀,存放期过长,仓库环境潮湿,通风不良

需要在现场存放较长时间的钢筋应堆入仓库或料棚,屋顶需作防水处理,并保证通风良好。贮存钢筋时应按批分别堆放整齐,地面应保持干燥,钢筋不得直接堆置在地面上,防止浸水或雨露侵蚀。现场使用的钢筋也必须垫高并加遮盖。 混凝土构件中无法马上施工的钢筋外露部分,必须采取防雨水侵蚀的有效措施。

- 12

并做好标示。

(4)散装水泥的储存,应尽可能采用水泥罐或散装水泥仓库。 (5)水泥如受潮或存放时间超过3个月,应重新取样检验,并按其复检结果使用。

4.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

加强对水泥的保管,采取防止受潮结块的措施,散装水泥应置于专用斗仓内,袋装水泥堆放时应离地垫高,离地及墙各不少于30cm 。凡受潮结块或过期的水泥不得用于强度等级要求高的混凝土或主要工程结构中,过期水泥应进行复试,并按试验结果的强度等级使用。

5.混凝土集料的性质不符合要求

混凝土的细集料,应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粒径小于5mm 的河砂,河砂不易得到时,也可用山砂或用硬质岩石加工的机制砂。细集料不宜采用海砂,山于海砂中的酸性氯离子会与水泥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影响。

混凝土中的粗集料,应采用坚硬的卵石或碎石,其颗粒级配可采用连续级配或连续级配与单粒级配合使用,粗集料的最大粒径应按混凝土结构情况及施工方法选取,同时粗集料的压碎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小于2.5mm的颗粒含量等指标应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另外碎石或卵石中的有害物质(硫化物、有机质)含量不可过高。

6.混凝土集料的颗粒级配不符合要求

砂的细度模数可以反映全部颗粒的粗细程度,各种形式混凝土所用砂的细度模数,在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同时要求其级

- 14

的施工和质量。

9.混凝土施工缝凿毛不彻底

在已浇筑的混凝土表面,应在抗压强度不小于1.2N/mm2(MPa)的情况下方可安装模板,然后浇筑混凝土。在已硬化混凝土表面,应将水泥浮浆和松动的石子等软弱混凝土清除干净,并加水湿润和冲洗干净,这也是俗称的“凿毛”。在凿毛的混凝土表面,不得积水,且要达到表面粗糙。在浇筑混凝土前,宜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混凝土内成分相同水泥砂浆,灌注后混凝土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之间粘结紧密。

10.混凝土施工缝和沉降缝位置留置不当

混凝土施工的沉降缝位置,一般在图纸设计中已经给出,应严格按设计规范要求,事先顶留沉降缝的位置,并检查验收后在施工中设置的沉降缝,不可发生疏漏。

11.施工停置时间过长后,表面未按施工缝处理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故必须间断且间断时间超过规定时,必须必置施工缝。其中允许间断时间应从混凝土加水搅拌起计,包括运输时间、前层混凝土浇筑时间后一层混凝土浇筑振捣时间。

施工缝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以留置在结构受剪力和弯矩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并按设计规范的要求处理。

12.未进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现场来料后应及时将原材料按规定取样送试验室申请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室根据原材料的性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必须经过计算、试配和调整三个阶段才能科学地确定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 16

适当延长l~2min ;搅拌时问不宜过长,每一工作班至少应抽检两次。

18. 振捣器选择不合适功率小、振捣力不足或附着式振捣器的布置间距不合理

采用振捣器振实混凝土,应使混凝土表面呈浮浆和不再沉落。针对不同的混凝土结构形式、钢筋布置、选择合适的振捣器,以能满足施工需要为宜.而采用附着式振捣器时,其设置问距应根据构造物的形状及振动器的性能等情况并通过试验确定,要求振捣器能够使构件任何部位新浇混凝土均能受到振动为准,并且应与模板紧密连接。

19.混凝土施工时振捣不到位,振捣方法不正确

浇筑混凝土时,除少量塑胜混凝土可用人工捣实外,宜采用振动器振捣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起作用半径的1.5 倍,这样是为了防止移动间距过远则两次振动作用半径间的混凝土可能未得到振实;过近则施工进度较慢,同时可能造成重复振捣使混凝土产生离析。

(2)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的距离;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

(3)表面振动器的移位间距,应以使振动器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100mm左右为宜,避免发生竖向工作缝。

(4)附着式振动器的布置距离,应根据构造物形状及振动器性能等情况并通过试验确定。

- 18

设计配合比,并仔细检查混凝土坍落度,符合要求后方可浇筑混凝上,且应按规定在现场留置混凝土试块。对于混凝土试块的组数,应以自检频率与检频率相结合确定为宜,对于重要的结构构件部位,应加大检查频率,多制作

一、两组试块。

24.混凝土浇筑间断时间超过其初凝时间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与水泥品种、外加剂、配合比及气温环境有关,是以金属测针竖直插入从混凝土拌合物筛出的砂浆中,使其深度达到25mm时的贯人阻力为35MPa的时间计算的。因此,要从施工前原材料、机械设备、人员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开始,到施工中混凝土搅拌、浇注、振捣等工序的连续施工,从各个环节加强控制,保证在规定的初凝时间内将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毕。

一般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与重塑时间很接近,在施工现场可以初步判断混凝土是否满足初凝时间的要求。重塑试验的方法使用插入式振动器靠自重插入混凝土中,振动15s后,周围100mm内能泛浆,并且拔出振动器时,不留孔沿者即认为能重塑。当现场混凝土不能达到能重塑的要求,即可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必须停止施工,做施工缝处理。

25.缓凝减水剂掺入量过多

熟悉各类缓凝剂的品种和使用性能,在使用前必须结合工程的特点与施工工艺进行试验,确定合适的配合比,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并严格控制减水剂的掺量,防止掺入量过多影响混凝土的硬化。

26.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某一部位漏振或同一部位振捣时间过长;混凝土浇筑厚度过厚,没有分层;不连续振捣

- 20

板作顶板底模

尽量不使用预制混凝土板作顶板底模。用其他材料作底模时,浇筑完混凝土后必须予以拆除,以免加大结构恒载。

3.预制梁生产时,梁体模板转角处做成尖角;浇筑混凝土前没有洒水湿润模板

在设计许可的条件下,转角处模板最好做成圆角,减小交接处的应力集中,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预防该处裂缝的发生。另外,混凝土浇注前,将模板用水湿润。

4.梁板内钢筋弯起点位置或箍筋间距及位置不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加工、安装前,认真学习设计图,避免弄错起弯点及钢筋位置,精心操作,安装时画线或做记号,加强隐蔽工程验收,发现偏移或错误及时处理。

5.施工焊接时,烧伤预应力筋或焊接时接地线接在预应力筋上

焊接时严禁利用预应力筋作为接地线。不充许发生电焊烧伤波纹管和预应力筋,不得在预应力筋上拖动焊线和焊钳。发生损伤钢丝或断丝数量超过规范要求,必须更换预应力钢束,重新进行预应力张拉。

6.在现场加工或组装预应力筋时,采用加热、焊接和电弧焊切割

严禁采用加热、焊接和电弧焊切割加工预应力筋。不得利用预应力筋作电焊机接地线;在预应力筋旁进行焊接操作时应非常小心,使预应力筋不受高温、焊接火花和接地电流的影响。

7.波纹管接头处套接不牢或有孔洞,安装好后,在浇筑混凝

- 22

矩以及吊环自身锚固力和受荷能力满足要求。可会同设计单位共同确定吊环埋设位置。

11.预应力钢束穿入预留孔道内时间过长,张拉前未检查、清理

张拉前必须对钢束进行清理,如发生锈蚀应重新调换钢束,应将钢束上的混凝土砂浆清理干净。

12.预应力束夹固前没有按规定要求梳理编束

穿束或张拉钢束前,预应力钢束必须按照规定梳理编束,使其松紧一致。为预防各根钢丝受力不匀,必须事先调整初应力,调整时从中间开始向两侧对称进行,并防止活动横梁受力不匀偏侧。

13.预应力张拉时千斤顶与压力表未按规定进行校验或校验方法不正确

千斤顶与压力表在进场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和校验;千斤顶与压力表要配套校验,以确定张拉力与压力表读数之间的关系曲线;核验千斤顶用的试验机或测力机的精度不得低于±2%,所用压力表的精度不宜低于1.5级;张拉机具要由专人使用和管理,并经常维护,定期校验。张拉机具长期不使用时,应在使用前全面进行校验,使用时校验期限视千斤顶的情况确定,一般使用超过6个月或200次以及在千斤顶使用过程中出现不正常现象时,均应重新校验。

14.使用了不合格的预应力锚具、夹具,或预应力锚具、夹具进场后没有经过检验即交付使用

选用的锚具和夹具必须符合设计规定和预应力钢束张拉的需

- 24

应按规定对预应力筋进行梳理编束,发现锈蚀应更换;施工作业时严禁利用预应力筋作接地线,避免电焊烧伤钢丝,严禁利用电焊切割预应力筋;对千斤顶、锚夹具等张拉机具应于张拉前进行严格检验并正确安装,张拉时严格按照张拉工艺进行操作,发现异常应及时检查,若出现滑丝或断丝,应及时更换预应力筋。

19.后张法施工张拉曲线预应力筋或长直线预应力筋时,从一端张拉(特殊设计除外)

为尽量减小预应力筋与孔道磨擦,以免造成过大的预应力损失,对于曲线预应力筋和长度大于25m的直线预应力筋,要采取两端同时张拉,长度小于25m的直线预应力筋,可在一端张拉。

两端同时张拉时,两端千斤顶张拉速度应大致相等,测量伸长的原始空隙、伸长值等工作要在两端同时进行。若两端千斤顶的张拉速度不等,就会造成一端张拉过快,先达到张拉控制应力,而另一端被动达到控制应力,使得两端千斤顶活塞工作原理不同,张拉速度较慢的千斤顶由于受到被动压力,张拉力和压力表读数会发生误差。

20.预应力张拉时达到设计控制应力后,一律进行超张拉 应正确设定张拉程序,当预应力松弛损失较大,不能满足设计的预应力度时,为弥补预应力松弛损失后引起的预应力不足,可按设计或规范要求进行超张拉,但当使用夹片式等具有自锚性能的锚具,张拉低松弛预应力筋时,不应进行超张拉。

21.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张拉过程中部分预应力筋漏张拉 张拉前应对穿束情况进行检查,防止丢束或丢股。张拉时应对照图纸认真检查,并做好张拉记录。灌浆前必须对照张拉记录

- 26

成后梁体不发生侧弯。

25.后张法施工时,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规定就张拉 合理安排生产周期。应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规定时再张拉,当设计无规定时,一般要在大于混凝土设计强度的75%时进行。

26.预应力张拉力不足

张拉预应力时应严格按照设计张拉吨位和预应力筋延伸量进行双控,发现异常时应查找原因,及时解决。同时,张拉前应将拟用的千斤顶和油压表进行标定,以准确控制张拉力,正确计算预应力损失、初始应力值和预应力筋延伸量等相关数值。锚具滑丝失效时,应予更换。预应力筋断丝率超标时应更换锚具、预应力筋。

27.预应力梁张拉后上拱值过大

预制梁生产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使上拱值能满足设计要求。如果上拱值过大,则须对桥面标高进行适当调整,保证桥面板最小厚度满足设计要求。原则上全桥统一调整纵断面标高,同时,尽可能保证桥面板顶面与原设计顶面平行。若出现部分桥面超厚较多的情况,可适当调整桥面竖曲线参数。

28.预应力孔道压浆时,压力不够,管道漏洞及锚头处预应力筋间隙封堵不严

锚头处预应力筋间隙应用水泥浆、环氧树脂胶浆填塞,必要时还应在锚头加临时封锚罩(压浆完成后拆除),以免压浆时冒浆而损失压浆压力,但应保持排气孔通畅,可预先用压力水冲冼 ,检验有无冒水、漏水、及时封堵。

压浆应使用活塞式压浆泵,不得使用压缩空气。压浆的压力

- 28

0.01%。水泥浆掺入膨胀剂后的自由膨胀应小于10%;压浆应缓慢、均匀进行,一般每一孔道宜于两端先后各压浆一次,对泌水率较小的水泥浆,通过试验证明可达到孔道饱满时,可采取一次压浆的方法。

32.张拉完成后长时间没有压浆

合理组织施工工序,张拉完毕后,要尽早安排压浆,一般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张拉完毕10h左右,观察预应力筋和锚具稳定后,即可压浆,最晚不宜超过14d。

33.没有冲洗或清理孔道就直接进行压浆

压浆前,应对孔道进行清洁处理。对抽芯成型的混凝土空心孔道应冲洗干净并使孔壁完全湿润以增强浆液的流动度;金属管道必要时亦应冲洗以清除有害材料;对孔道内可能发生的油污等,可采用已知对预应力筋和管道无腐蚀作用的中性洗涤剂用水稀释后进行冲洗。冲洗后,须使用不含油的高压空气将孔道内的所有积水吹出。在冲洗过程中,若发现有冒水、漏水现象,及时封堵;当发现有串孔现象而不易处理时,应判明串孔位置、数量、安排几个串孔同时压浆,或某一孔道压浆后,立刻对相邻孔道用高压水彻底清洗。

34.压浆时,不考虑管道形状和高差,从孔道高点压入或先压注上层孔道

压浆时,对曲线孔道和竖向孔道,应从最低点的压浆口压入,由最高点的排气孔排气和泌水。

35.压浆时,先压注上层孔道,由于某种原因,下层孔道过了一段时间才压浆

- 30

桥名,字体要标准、清晰、整齐。梁板在堆放时,按吊运及安装顺序堆放,要有专人负责吊运、安装工作,避免发生吊运、安装错误。

40.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加预应力后,存放很长时间才安装,存放期内也没有采取其他措施

合理安排施工工期,缩短存放时间,即压缩从预制、存放、吊装到桥面铺装的时间,以减少徐变引起的上拱度,若存放期较长,则存放期内应考虑加压措施以减少上拱度。

合理安排生产周期,适当延迟混凝土张拉时间,使张拉时混凝土强度较高,减少预制梁的上拱度;改善混凝土级配设计,适当减少砂率与单位水泥用量,从而减少混凝土的徐变。

上拱度过大的预应力梁,应检查有无裂缝,梁体有无破坏。若无裂缝,则应调整桥面纵横坡和桥面高程,以保证最小桥面铺装层厚度和行车舒适。

41.预制梁堆放时支承点不按设计位置;堆放后场地下沉,构件与地面接触;堆放过高

正确设置支承点,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多层堆放时,各层支承点必须在同一垂直线上,且必须验算地基承载力;严格按规定控制堆放层数。采取措施提高堆放场地地基承载力,同时,做好场地排水,防止地基泡软后下沉。

42.预制梁运输过程中,梁体横向支撑不牢,没有按照设计支承位置支承梁体,支承点内移;运输道路未整修

应按照设计支承点的位置支承,确保梁体受力状态不发生变化,对薄腹板梁,应事先验算运输状态下的受力情况,必要时增

- 32

架桥机拼装完成后要进行试验调试,包括空载试验和重载试验。空载试验检测架桥机起吊装置运作的灵活性和同步性,吊梁小车起吊速度、限位装置、刹车制动的效果及同步可靠性;导梁的顶面平面度;导梁全悬挠度;整机纵、横移时导梁的变形情况。重载试验检测在最不利荷载下导梁跨中挠度,吊梁小车刹车制动效果、同步可靠性及导梁各连接部位变形情况。此外,还应对架桥机空车纵移时所通过的已安装的预制梁内力进行验算,以免对已安装梁跨造成损害。

5.架桥机的管理、使用未有严格的安全技术规定

应编制专门的架桥机安全技术手册,介绍架桥机的各项技术性能,对架桥机的进场检验和维修保养制订出详细规定,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明确架桥机架梁时各项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架梁的安全。

6.梁板安装时,梁板中线与支座中线位置偏差超过容许值 应加强中线测量复核,确保中线放样无误;应仔细研究设计图,正确安装支座和预制梁,当发现支座位置安装不准确时,应将梁板吊起,重新安装支座,或是预制梁安放位置不准确时,应将预制梁重新安放,切忌用撬棍撬动预制梁纠正偏位。

7.导梁法安装预制梁时,导梁设计刚度偏小,拼装导梁的杆件陈旧,节点松动;导梁支距过大

正确计算构件质量和施工荷载,设计安全合理的导梁刚度;调换陈旧、磨损过多或已发生变形的杆件,正确按照设计图拼装导梁,保证支距尺寸。

8.预制梁安装后,没有完成横向连接,汽车吊或导梁就在预

毕业实习报告t范文第5篇

女:帅气的小伙,漂亮的姑娘们!

合:大家上午好!

男:欢迎来到由财经学院举办的“我的中国梦酷我t恤秀“的活动现场。 女:百花盛开,绿意满园的夏日,我们迎来了由我院宣传部举办的第一届“我的中国梦酷我t恤秀“活动。本次活动给绘画爱好者提供了展现精彩自我的机会,在增强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我们也可借此表达对祖国深深的崇敬和爱意。

男:本次活动为每位同学准备了纯白t恤一件,排笔两只,调色盘一个,黑色记号笔一只及颜料若干。

女:活动特设有换水处,颜料添加处,照相区及特制调色板。同学们可根据调色板所示调色方法任意调配自己喜欢的颜色。需要注意的是,请同学们保管好自己的编号,待作品完成后,请参赛同学携带作品到照相区,工作人员用相机拍下编号及作品后,就可以带走你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T恤了。

男:后期我们将根据作品与主题的贴合度,颜色的搭配,创意的新颖度三个方面请学生会主席团,部长团进行打分,优秀作品将在户外展示。

女:大赛共设有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五名。或许你手中的作品就是其中的一员,快快发动好友来欣赏你的作品吧!

毕业实习报告t范文第6篇

这是一篇韵文,讲的是一群“小画家”在雪地里“画画”的事,课文形象的讲述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蛙冬眠的特点,课文语言简练,内容浅显易懂,充满童趣。

教学理念:

依据课标精神,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给学一提供充分的参与活动时空,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生字,自读自悟课文,提高认字,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精神,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读11个生字和2个偏旁,学写一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读生字和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投影仪,录音机,情境图,各种图片。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小雪花模型,有小雪花的语气说话)我是小雪花,小朋友们好,秋去冬来,我又回到你们身身边了,你们高兴吗?那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到雪地里去玩吗?快看,我们到了!(出示情境图)

谁能说说你眼前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学生看图描述)

(师用小雪花在图中飞舞演示)小雪花飘呀飘呀,飘在房子上,房子白了;飘在树枝上,树枝白了;飘在大地上,大地像铺白色的地毯。在这白茫茫的世界里,走来了几位小动物,大家看是谁来了?(师在情境图上贴上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的图片。)

猜猜他们来干什么?(板书课题)

二、自主识字:

1、想知道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吗?打开书,看课文。说说,在读课文时,遇见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呢?

2、借助拼音,试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自学生字:

(1)比一比,谁是“火眼金睛”,找出藏在课文中的认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读字,纠正字音。

(3)用投影出示所有生字,齐读。

(4)请你们来当小老师,提出容易读错的字,请同学们注意。

(5)哪些字,你以前就认识,你是怎么认识的?

(6)想办法把你不认识的字记下来,同桌间互相交流。

(7)汇报记字方法,提出不好记的字。

4、检测自学情况:用小雪花出示不注音的字,让生认读。

三、朗读感悟:

1、自由练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指导读,评价。

(1)师范读课文,同桌练读。

(2)指名读。A谁能勇敢地说,我读得好!B谁能诚实地说:我读得还不够好!

(3)齐读课文。

3、演示,感悟课文内容。

(1)师用图片在情境图中进行演示。(发出小动物的叫声,随之留下脚印。)

(2)汇报: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3)启发想象:还有哪些小动物会到雪地里画画呢?(引发学生想象)

4、启发谈话,再读课文。

小动物们在雪地里跑来跪去,多开心呀,你们也喜欢下雪的天气吗?下雪后,你们的心情怎样?你们都干些什么?

(引导学生带着高兴的心情再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略)

通过参加这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我更加清晰的认识到掌握娴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一个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业务能力,应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来辅助教学是很有必要的,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人生意义。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是具有前瞻性的引领作用。总之,参加这次培训,我受益匪浅。

把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有机整合,可以切实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性,因为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创设情境,升华拓展教学;能够增大教学容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等等。

再如,在讲授为主的语文教学中,应用电子白板的资源库,可以创设情境,增加兴趣;应用书写功能,可以自主互动,注重生成;应用探照灯放大镜功能,可以突出重点,关注难点;应用绘图功能,可以理清思路,把握文脉;应用记忆回放功能,可以回顾重温,课堂小结。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作为一个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应用,不能只是停留在ppt课件的制作和应用上。使我认识到做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翻转课堂的设计,并致力于把它们应用于课堂内的教与学活动中。

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新技术来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2、努力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思想,并有意识的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上一篇:端午节小报20范文下一篇:工作计划12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