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I高校学科建设论文范文

2024-02-04

ESI高校学科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本文基于ESI、InCites和WOS数据库, 对淮阴师范学院化学学科2007年至2017年的学科产出规模和质量通过数据分析、文献计量等方法进行多角度、深层次分析, 以期得出客观的结论并为化学学科的发展提出参考建议。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本研究报告的数据来源于在ESI、InCites和WOS数据库中2017年12月的检索结果, 以Excel为统计工具进行计算、分析。

在WOS数据库中, 以检索式“地址: (Huaiyin Norm*Univ*) AND地址: (C h e m*) 索引=S C I-EXPANDED, SSCI, A&HCI, CPCI-S, CPCI-SSH, ESCI, CCR-EXPANDED;时间跨度=2007—2017”进行检索, 得到642条检索结果。

基于ESI和InCites数据库, 检索策略以“Huaiyin Norm*Univ*”为机构名称, 选择Article和Review类型的文献, 以ESI学科分类体系中“Chemistry”为研究方向, 对淮阴师范学院化学学科2007—2017年间发表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

为提升报告科学性, 本研究报告依据ESI和InCites数据库中2017年12月的数据, 对淮阴师范学院以及省内外同等档次高校 (如江苏科技大学、淮海工学院、淮阴工学院、盐城工学院、盐城师范学院、南京晓庄学院、赣南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江苏师范大学) 的学科潜在竞争力和现实竞争力进行了对比分析, 以简要说明淮阴师范学院化学学科存在的机遇与挑战。

二、数据结果分析

(一) WOS论文产出量及被引频次分析

1. 化学学科2007—2017年分年度发文量分析

图1为淮阴师范学院化学学科在2007—2017年分年度发文情况。可以看出, 2007年和2008年发文量较少, 之后, 发文量不断增加, 但曲线起伏不定, 2010年和2011年有大幅的下降, 分别为54篇和50篇, 2014年达到最高值为81篇, 但近年来发文量有所下降。

2. 发文量及影响力

截至2017年12月统计, 淮阴师范学院在10年间共有1600篇论文被WOS核心集收录, 其中化学学科有642篇论文被收录, 占淮阴师范学院全校发文总量的40.125%。此外, 淮阴师范学院十年间论文被引频次共计9756次, 其中化学学科论文被引频次计5726次, 占全校被引频次的54%, 详见表1。

3. 化学学科分年度论文被引状况分析

引文可揭示前人的研究成果是如何被利用到他人后续的研究工作中, 因此论文的被引用情况是衡量科研论文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图2为淮阴师范学院2007—2017年间化学学科分年度论文被引频次。如图所示, 2007年和2008年的论文被引频次较低, 2012年达最高值为1109次, 2013—2017年被引频次有所下降, 这是由于论文发表的时间相对较短, 未能完全体现论文的被引情况。

(二) 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分析

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 (CNCI) 排除了学科领域、文献类型和出版年的影响, 能有效的反映一篇论文的平均引文数。如果CNCI的值等于1, 说明该组论文的被引表现与全球平均水平相当;大于1, 表明该组论文的被引表现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小于1, 则低于全球平均水平[3]。

经测算, 十年来淮阴师范学院化学学科CNCI值为0.73, 说明目前该学科引文影响力尚未达到全球平均水平。从各年具体数据看, 化学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表现不一, 大多数年份的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与全球平均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数值多在0.3-0.9之间波动, 但2014年和2016年的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已接近全球平均水平, 2012年和2017年表现较为亮眼, 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三) 高被引论文

高被引论文是指近十年发表的SCI论文中, 当年引用次数排在相应学科领域全球前1%的论文, 论文数量能有效的体现该学科在相关领域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据2017年12月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淮阴师范学院进入全球科研机构前1%的高被引论文共24篇, 其中化学5篇, 论文总被引频次为586次, 篇均被引频次高达117次, 但以淮阴师范学院为第一机构署名的论文仅2篇。以上数据说明目前化学学科具有高质量和高影响力的论文较少。

(四) 高产作者分析

化学学科作为淮阴师范学院重点学科之一, 2007—2017年共642篇论文被WOS数据库收录。如表4所示, 笔者对同一作者的不同姓名书写方式进行手工合并、统计, 得出发文量前十名的作者及论文的被引频次。经计算得出, 表4作者总发文量占化学学科发文总量的46.6%, 论文被引频次占总被引频次的45.5%, 由此得出该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及科研核心人物。

(五) 科研合作分析

数据显示, 近10年化学学科与国内外132所科研机构和高校存在合作关系。其中国内, 与南京大学合作发表论文数量最多, 为53篇;国外, 与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SUNY)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Forestry (美国) 合作发表论文最多, 为6篇。前10名的科研机构及发文数量

三、淮阴师范学院与其他10所高校化学学科对比分析

对机构的科研影响力进行分析, 除了需要了解自身的情况, 还需了解竞争对手的信息。本研究报告重点选取了10所高校 (苏北地区同等档次的高校、2015年与淮阴师范学院同期竞升大学成功的高校) 。从表2中可以看出, 2007-2017年间淮阴师范学院化学学科WOS论文数排名第四, 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和被引频次均排名第三, 热点论文数量排名第四。数据表明, 在11家高校中, 淮阴师范学院产出的论文质量相对较高, 但高被引论文较少, 未来还需要加大论文产出才有可能有较大进步。

四、结论

本文采用ESI、InCites和WOS科研评价工具对淮阴师范学院化学学科的论文产出进行文献计量分析, 结果显示:该学科的发文量和被引频次在同等高校中较为领先, CNCI值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而JNCI值与全球平均水平基本相当, 被引频次与进入ESI全球前1%的高校仍存在差距。总而言之, 我校化学学科的影响力相对较弱, 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亟待增强。

【相关链接】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ESI是由世界上著名的学术信息出版机构美国科技信息所 (ISI) 于2001年推出的一项文献评价分析工具。这是一个基于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科学引文索引) 和SSCI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所收录的全球11000多种学术期刊的1000多万条文献记录而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提供与ISI Web of Knowledge、ISI Document Solution和Science Watch的链接。

ESI由引文排位 (Citation Rankings) 、高被引论文 (Most Cited Papers) 、引文分析 (Citation Analysis) 和评论报道 (Commentary) 4部分组成。高被引论文是指在某个统计时间区间内被频繁引用, 引用次数位居同领域其列的论文。《信息科技论文:写作、发表与高被引》一书对高被引问题有专门论述。数据库以引文分析为基础, 针对22个专业领域, 通过计算论文数、引文数、篇均被引频次 (Average Citations Per Paper) 和单篇年均被引频次 (Averages) 、平均年份 (Mean Year) 、标准共引阈值 (Normalized Co-citation) 、引文阈值等指标, 从各个角度对各国科研水平、期刊的声誉和影响力, 以及科研机构和科学家的学术水平进行全面衡量, 并对当前正在深入研究和有突破性进展的科学领域进行直观反映。

通过该数据库, 用户不仅可以了解在各研究领域中最领先的国家、期刊、科学家、论文和研究机构, 识别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趋势与方向, 还能够确定具体研究领域内的研究成果及其影响, 评估潜在的雇员、合作者、和竞争对手, 并对彼此的研究业绩和竞争能力进行评估, 从而具备更深层次的战略竞争情报意义。为所有图表提供解释性的链接页面。

摘要:本文基于ESI、InCites和WOS数据库, 统计了淮阴师范学院化学学科2007年-2017年论文收录情况, 并从被引频次、被引百分比、发文期刊影响力、合作机构、关键词词频等方面具体分析。最后提出淮阴师范学院化学学科需提高发文数量和质量, 加强与国内外一流机构和高校合作, 进一步提高学科竞争力。

关键词:WOS,ESI,淮阴师范学院,化学学科

参考文献

[1] 郭俊平, 杨开宇.基于ESI和InCites的内蒙古大学科研评价与学科预测[J].内蒙古大学学报, 2017 (6) :711-713.

[2] 刘伟辉.基于InCites和ESI数据库的学科竞争力计量分析—以江苏师范大学数学学科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6 (8) :96-98.

[3] 石琴.基于InCites和ESI数据库的学科发展评价研究—以新疆大学化学学科为例[J].情报探索, 2017 (238) :42-49.

ESI高校学科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特色栏目是地方高校学报生存之本,具备重要的学术引领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而学科建设尤其是优势学科的建设,是高校学报特色化发展的根本所在。基于此,本文对高校学报特色化发展赋能高校学科建设的战略意义,以及优势学科建设赋能高校学报特色化发展途径进行分析,力求以科研服务和人才培养为导向,寻找高校学报特色化发展和学科建设相结合的双向赋能策略,以期彰显高校学报特色,同时为高校学科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高校;學科建设;特色栏目;双向赋能

现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我国各大高校学报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校学报只有充分体现自身特色才能脱颖而出。高校科研实力不断提升和科研成果不断创新,为高校学报特色化发展奠定了有力基础。为了让学报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高校需要对学报的栏目设置理念进行调整,并依照学报自身的发展形势,发挥高校学科建设的优势。因此,基于学科建设的高校学报特色化之路,高校应积极发挥学报为学科建设服务的引领作用,争取学校相关政策的扶持,为学报特色化发展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

学科建设作为高校的基本内容,是一所高校发展与创新的关键所在。高校利用学科建设,可提升高校的整体教学水准以及科研水平,为高校建设成为一流院校奠定基础。同时,高校学报是反映高校科研成果的平台,对高校学科建设以及科研成果的传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所缺少特色期刊的高校,无法在国内学术舞台上取得学术界的认可,更无从谈及引起国外相关学术界的关注。因此,基于学科建设的高校学报特色化发展可为高校学科建设服务提供良好的成果展示平台。同样的,学科建设又可为学报特色化发展提供权威的学术资源。

学报特色化发展如何赋能高校学科建设,以及优势学科建设如何赋能高校学报特色化发展正成为诸多学者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深入探讨高校学报特色化发展和学科建设相结合的双向赋能策略,以期为高校学科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一、学报特色化发展赋能高校学科建设的战略意义

学科的发展水平可以衡量一所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同时也可以反映学校的学术地位。2018年8月27日,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更是明确指出了“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性[1-2]。因此,高校应重视学科建设,带动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科建设赋能。本文拟从学报服务学科建设为切入点,探讨学科的高水平科技论文、学科建设人才的培养,揭示学报特色化发展与学科建设之间的共生关系[3-4],推动学报发展与学科建设互融共生。

(一)提升学科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优势或重点学科建设是高校提高自身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高校的立校之本。科研水平及创新成果在学科建设的评价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科建设能力的重要指标。高校学报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了使高校的优势学科、特色学科持续、长远地发展,高校学报应及时地展现本校各个学科中的重要科研成果,为该学科的科研成果提供更多的信息交流与探讨的机会;同时利用特色栏目将学科带头人及其团队成员的科研成果以专题或特色栏目的形式优先发表,使得科研成果能第一时间与广大读者见面,有效地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以参与地方经济建设。

同时,高校可将学科建设的科研成果集成化,集成化的专题成果因其独特的价值,不仅可为学术交流提供良好的学术资源,还可产生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将学科建设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促进高校学科、人才、科研与产业互动,实现创新研究成果与产业对接,推动重大科学创新成果、关键技术突破转变为先进生产力,增强高校创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因此,通过学报特色栏目这一有利窗口,高校各个学科的科研水平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展示,使得优势学科得到更好的发展,成为学科建设科技成果的支撑体系,而学报为科研人员提供有效的研究成果转化和传播渠道。

(二)促进高素质特色学科人才培养

高校学报对高校学科建设而言有很大的推进意义和作用,高校学报的职能中就包含了为学科建设服务。第一,高校学报对学科建设的主要作用在于为学科挖掘和培养人才。许多学者和专家的处女作都是在本校学报上发表的,文章的发表使得学者和专家获得了自信,增强了开展科研工作的信心和勇气,在获得肯定的同时,还为其今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复旦大学曾确立了“不靠名人带刊物,要用刊物育新人”的办刊思想[5]。可见,学报在挖掘和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第二,特色专栏倾向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前沿成果的传播。及时、连续的成果展示可以更好地展现高校的科研实力和综合实力。基于学科建设的高校学报特色化发展,不仅展现了其学科建设的作用与意义,同时也成为反映高校展现学科建设能力的窗口。

二、优势学科建设赋能高校学报特色化发展的途径

高校学报是科研成果的载体,也是传播科研信息的重要渠道,与地方经济发展、优秀人才培养遥相呼应;同时其又是集聚前沿科技成果的展示平台,不仅可为学科建设注入生机,还可为学科优秀人才的培养注入活力。因此,高校学报应基于学校和地方经济需求来定位自身的发展目标。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的创新步伐也在不断加快,高校学报特色化发展应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推陈出新。若高校学报墨守成规,跟不上科技更新的步伐,长此以往必将让其特色不复存在、优势不再,同时还可能使其错失发掘新内容、形成新特色的机会。

高校学报作为学术类型的期刊,应具备学术敏感度,在传播学术时,应具备及时挖掘新学术观点的能力,同时以先进的科学研究展现前沿信息来促进学科的发展。因此,高校学报要正确利用和保持对新学术观点的敏感度,从而能够保持长久地走在学术的前端,也能为高校新学科的产生与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其也能为高校学报的新特色打造先决条件,从而让高校学报特色化发展能够长期、稳定、持久地发展[6-7]。

(一)基于优势学科,打造特色栏目

学科建设在高校学报的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高校学报可按照高校的实际发展情况,依据高校的特色学科、优势学科来定位学报特色,以此打造特色鲜明、与众不同的高校学报栏目,进而体现和传播高校优势学科的研究成果,逐渐形成学报自身特色。优势学科、特色学科的领军人物的科研成果往往能够直观地体现其所在高校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基于此,高校学报应时刻关注院校内的优势学科、特色学科的发展规划,跟踪学科带头人以及“后起之秀”的科研进展情况,并与他们组稿、约稿,从而让高校学报获得及时的信息,提升学报的影响力。

学科建设为高校学报培养了许多学术人才,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撑,而一个学术队伍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高校学报的质量优劣,高校学报要利用好这些优质的稿源,将学报办好,办得更有特色。例如,河海大学的《水资源保护》以“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为论述主题,以推动水资源学科和水环境学科技术进步为办刊宗旨,开设了《水事观察》《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特色栏目,栏目内容反映在暴雨、洪水、干旱、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等领域中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重要进展和发展趋势,并交流新的科研成果、技术经验和科技动态。《水资源保护》更是发挥了自身特长,办出了优质特色,其在2018年进入核心期刊行列,2021年被收录进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可见,特色栏目在成就学报的同时,也推动学科的发展。

高校学报是向外界展现高校教学水平以及科研实力的窗口,其有义务也有责任及时地展现高校在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上获得的最新成果,并经过积淀让自身与其他期刊有所不同,逐渐形成独有的风格。高校学报特色化发展必须依靠学科建设,只有利用学科建设的支持作用,才能形成高校学报的特色,使其向着特色化的方向更好地发展。

(二)基于学科发展方向定位特色栏目价值取向

栏目价值的取向就是找準栏目选题与时代发展的结合点,看其在该研究领域是否有深而博的学术研究空间[8]。各个高校之间利用优势学科、特色学科来提高竞争能力,同时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建设也是体现一所高校整体办学能力的衡量指标。考察栏目的价值所在及其有无发展前途和生存的根基,就要看其在实践领域是否具有前沿性。例如,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基于学科优势策划的“三农问题”,不仅在选题上具有前瞻性,而且还追踪了学科发展动态。再比如,淮阴师范学院学报选取具有地域特色的“周恩来研究”作为研究选题方向而设立《周恩来研究》栏目。《周恩来研究》栏目开办十几年以来,其因研究特色和独到的研究领域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并且其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但近年来,其相关优质研究成果逐渐缩减,加之青年作者和老作者之间存在的断层现象,以及青年编辑和老编辑间的不断更替使得栏目维持特色的难度加大,亟须打造新的特色栏目。此时,淮阴师范学院学报抓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等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契机,依托淮安市“绿色高地 枢纽新城”新的发展定位,积极打造了新的《区域发展研究》栏目。目前已逐渐产生影响。因此,在学科建设上,高校学报应该注重个性化发展、凸显特色、展现长处等建设特点,不能一味地效仿,也并非一成不变。例如,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就是因时因势而变,敢于推陈出新,打破固有观念和模式,突破旧观念,创立了新思维[9]。

(三)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融合发展

高校学报不只是展现科研成果的一个平台,同时也是为学科建设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报可以看作科研成果和人才培养的孵化器,需要良好的学科建设作为支柱。学报的生命取决于优质的稿件,但优质稿件如何保证?这就需要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和编委的大力支持。编委不仅可以投稿、荐稿,还可以审稿和增加引用量,学报发展如能得到编委的大力支持,优质稿源的供应将会得到长期保障。同时依靠编委会和广大专家还可以采取“一会—一刊—一平台”模式,高校在学术会议、实体刊物、网络平台三方面下功夫,使学报办报水平迅速提升。因此,高校学报可组建以学科带头人为首的特色栏目编委团队或特约栏目主持人,形成稳定的作者群,同时发挥编委会的凝聚作用以指导学科研究方向,进而造就一支以学科发展为基石的特色栏目发展团队,使更多的科研成果发表在学报平台上,再反哺到教学上,促进学科—科研—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10]。

高校学报设立特色栏目需要根据栏目的特色学科来组建一个学报特色学科的优势作者群。而作者群是高校学报特色发展的重要保障,建立和培养一个优秀作者群就需要高校学报积极地加入高校人才培养当中。高校学报在进行特色文稿的编排时,还应该多留意一些年轻的学科人才,为其多创造发稿机会和条件,并将其挖掘和培养出来。另外,高校学报还应该充分了解本校的学科建设内容,掌握学科人才的研究能力以及方向,同时要把精力多放在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上,建设一个具有高校学报特色的核心作者群,发挥智库优势,以此来确保高校学报能够拥有足够的、高品质的稿源。同时,高校学报要积极地为作者们营造良好的讨论和创新的学术氛围,从而使高校学报特色化发展能够更加长远、稳定。

三、结语

高校学报应发挥学科优势,把学报特色化发展与高校学科建设,尤其是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建设融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科建设的积极作用,让学科建设最大限度地为高校学报特色化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同时,高校为学科建设和学报特色化发展建立良好的互通关系,让双方都可以获得助力,形成双赢的局面,让两者都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以特色促发展,以发展强特色”,高校学报加强对优势学科、特色学科栏目的维护力度,让学报的特点更鲜明、优势更突显,使自身在与其他院校学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在建设好学科的同时,更好地打造学报的特色栏目。

[参考文献]

[1]王超,张菁,肖玲莉.特色学科建设:地方高校发展的“立校之本”[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02):36-40,121.

[2]曲红.“双一流”背景下高校社科学报特色化发展路径探析[J].学报编辑论丛,2020(00):102-105.

[3]徐玉梅,于长英,刘春光.高校学报特色化与竞争策略选择[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105-108.

[4]蒋霞玲,孙正国. 高校学报品牌栏目选题策划研究:以《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神话学与神话资源转化”栏目为例[J].中国出版,2012(14):24-25.

[5]刘岩.基于学科建设的高校学报特色化发展途径与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03):467-469.

[6]穆静.依托学科建设,走高校学报特色化发展之路[J].公安海警学院学报,2014(02):75-77.

[7]张风华.高校学报特色化发展策略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7(15):272-273.

[8]金一超.高校学报特色化发展路径探讨[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94-99.

[9]呙艳妮.“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学报特色品牌创建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10):128-132.

[10]张莉.媒体融合中的高校学报转型发展[J].中国出版,2020(09):21-24.

[基金项目]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一流高校科技期刊建设”专项基金项目(项目编号:CUJS2021-036);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20SJA1783);2021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项目编号:202101395004)。

[作者简介]李春红(1980—),女,吉林白城人,淮阴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

ESI高校学科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近年来,会计学专业已成为高校的一个热门专业,但是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校却普遍存在着师资力量短缺、科研实力不强的问题,同时会计学专业也面临着专业操作性强、学术氛围不浓的制约。科研与学科建设是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基础,因此,从人才引进、科研培育与平台搭建等方面,提出促进会计学科研能力提升与学科建设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科研与学科建设;问题;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适应社会各界对财会专业人才的需求,目前很多高校也都设置了会计学专业。会计学专业毕业生良好的就业前景,也引起了众多学生对会计学专业的青睐,会计学专业近几年一直是高校一个热门专业。然而近几年来,高校在会计学专业与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却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便是财会专业科研实力偏弱,师资力量不足,学科建设质量与档次的提升受到制约。如何打造会计学专业的品牌特色,不断提升与优化会计学的教学质量,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已成为摆在高校教育工作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会计学专业科研与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普遍薄弱,教学与科研难以统筹兼顾

据调查了解,大部分高校的会计类专业院系都存在着生师比过高的问题,师资力量普遍存在着不足的问题,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工作量。一些具有硕士学位授予点的高校,会计专业硕士生导师数量不足,随着一些高校近年来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MPAcc)招生规模的扩大,硕士生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工作量也逐步随之加大。在人的时间与精力有限的情况下,面对繁重的教学工作任务,会计学专业教师很难挤出充足的时间从事科研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专业教师科研成果数量与质量的提升。

(二)博士与教授比例偏低,科研实力发展后劲不足

由于社会对会计学大类专业博士与硕士毕业生有着广泛需求,财会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门路较广,他们在选择职业时往往更倾向于薪酬比较高的证券、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些金融机构相比,高校在薪酬待遇方面对他们并不具有吸引力。近几年高校在招聘会计类专业的博士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有的高校甚至连续几年引进不来一名会计学专业的博士,一边是会计学专业学生招生的火爆,一边则是师资队伍的充实遭遇瓶颈,许多高校在会计专业与学科建设中面临着十分尴尬的局面。

目前,高校职称评聘所依据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就是科研成果。由于长期面临着较为繁重的教学任务,会计学专业教师在科研成果方面普遍存在着数量不多、质量不高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专任教师职称的评定。会计类专业教师具有博士学位与教授职称的人数占比较低,学术梯队的建立面临着脱节断档的局面,科研实力的提升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发展后劲不足。

(三)学科偏重微观领域,科研课题申报立项优势不明显

会计学专业大类理论研究与实务操作所涉及的内容大多是会计核算、投资融资与内部控制等中观与微观层面的内容,教师在确定科研选题时往往能够很好地“接地气”。然而国家级课题与省部级课题的评审立项一般都比较重视研究内容的宏观视野和战略高度,会计学大类所申报的课题要从中微观领域提升到宏观战略层面的高度,在客观上受到研究对象与领域的制约,研究内容“立地”易与“顶天”难的特点使会计专业大类在申请国家级与省部级课题时很难引起评审专家的重视,立项的成功率普遍偏低。

(四)研究生注重实务知识的学习,学术研究氛围不够浓厚

会计学专业的实务操作性比较强,而且目前在硕士研究生的方面,国家也在不断扩大面向实务操作领域的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从学生的方面来讲,为了毕业后能找到理想的工作,研究生在读期间往往把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了报考CPA证书等方面,通过提升自身的专业操作技能,以便在找工作时增加自身的竞争优势,而对学术研究则重视得不够,进行学术研究的氛围不够浓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硕士研究生学术论文质量的提升,研究生的就业导向对学科建设推进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办学档次的提升在学术积淀方面缺乏扎实的基础。

(五)高水平学术期刊较少,高水平学术成果难以产生

目前会计学专业领域高水平的学术期刊数量较少,期刊的档次比较高的有《会计研究》《中国会计评论》和《审计研究》等期刊,且每期刊登的文章数量有限,会计学专业大类的学术论文在向这些专业高水平期刊投稿时,就像千军万马走独木桥一样,会计学专业方面要想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比其他专业的难度要大。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在其他专业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会计学专业的教师也不具备明显的优势。

二、对策与措施

(一)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通过优化教师结构增强发展后劲

针对会计学专业高层次人才短缺的实际情况,高校下一步在人才引进方面对这些紧急专业的高层次人才,在引进待遇方面给予倾斜性的优惠政策,在安家费、科研启动费和安排配偶工作及子女入学方面与其他非紧缺专业的高层次人才区别对待,以增强对会计类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在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的同时,高校还应在继续进修与深造方面积极为会计类专业的高层次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通过外出攻读博士、出国进修等方式,帮助教师通过“走出去”的方式提升学历。另外,还可根据会计专业教师各自不同的专长,对专业教师分设科研岗与教学岗两个类别,让一部分具有一定科研实力、擅长学术研究的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悉心从事科研工作,以促进高水平、高质量学术成果的产生。通过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为人才的成长搭建良好的平台,逐步提高专任教师中博士与教授的比例,进一步优化教师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和职称结构,增强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发展后劲。

(二)加大对科研成果的培育力度,为高水平学术成果的产生奠定基础

为切实解决会计学专业在科研与学科建设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现状,高校对于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师和科研选题,应注重重点进行培育:一方面,高校可设立若干科研项目通过立项的方式进行资助,鼓励教师根据各自的研究领域与范围,自愿组成科研团队申报科研项目,学校通过专家评审后确定予以立项资助的科研项目,以增强科研团队的团结协作精神,以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科研与学科建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高校还将择优推选一部分优秀的院级科研项目申报省级与国家级项目,并聘请校外专家对课题的选题、论证报告等进行持续的跟踪辅导,通过专家的指导提升会计类专业科研课题申报的学术价值与质量档次。通过资助与培育,助推高水平、高质量与标志性科研成果的产生。

(三)对研究生正确进行引导,在培养方面兼顾理论研究与实务操作

针对研究生在读期间重实务操作技能的学习、轻学术研究的突出问题,高校应加强对研究生的教育,让他们认识到从事科研工作既能培养他们严谨治学的工作精神,还能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扎实的写作功底。同时,高校教师还应该通过吸引研究生从事科研项目、参与研究生卓越人才计划项目建设以及研究生工作站建设等方式,对学生正确进行引导,加大对在读研究生从事科研活动的支持力度,在提高研究生对学术研究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培养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与爱好,逐步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四)加大学术交流力度,为科研与学科建设搭建平台

鉴于会计学专业高水平学术期刊较少的现状,为尽快促进教师多出科研成果,高校可进一步加强与科研实力较强高校在科研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一方面聘请知名期刊的专家学者、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到校做学术讲座,另一方面还可组织中青年骨干教师通过外出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做访问学者等方式,在科研与学科建设等方面吸收与借鉴同行的先进经验,以不断提升会计学专业的科研实力,同时为高质量、高档次科研成果的产生创造有利的条件,搭建良好的平台。

三、结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财务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一直有增无减。为了满足各行各业对财务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好地服务社会,一些高校扩大了会计学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然而在扩招的过程中,很多高校存在着师资短缺、教学质量难以保障以及科研实力偏弱的问题。会计学专业实操性强的特点需要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强化对学生专业技能训练,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会计学专业科研与学科建设的推进受到了制约。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未来市场竞争的加剧,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必将成为会计学专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选择,而科研与学科建设则是会计学专业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支撑。科研能力的提升需要高校教师进行长期的学术积累,学科建设的推进也需要高校认真进行顶层设计,在会计学专业招生与就业持续火热的当下,高校以及会计专业的教师应清醒地认识目前财会专业科研与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未雨绸缪,认真做出长远规划,这样才能使会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走上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刘国运.关于会计专业教师科研的几个问题[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3,(3).

[2] 叶陈云,王迪,张琪.我国理工类高等院校会计学科建设与发展分析[J].国际商务会计,2013,(6).

[3] 刘寿先.行业特色高校会计类专业科研能力提升对策[C]//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4年年会暨第七届会计学

院院长论坛论文集,2014.

[4] 董普,马陆亭,吴露.行业特色大学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发展对策——以12所大学会计专业数据对比分析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

2014,(12).

[5] 徐虹,林钟高.行业特色高校会计本科专业教育目标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责任编辑 李晓群]

ESI高校学科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当下是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而新媒体这一项新型技术的产生,已经成为一场跨时代的革命,新媒体所含的信息几乎包含了所有的学科和所对应的工作岗位。新媒体既是大学教育工作的希望,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高校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媒体时代,应该主动接纳新媒体的到来,不忘学校的德育,利用网络上健康文明的资源正确引导学生,这样,高校的德育工作才能更加合理高效地发展下去。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德育教学

引言

新媒体其实就是利用数学、网络、通信这三种技术,在网络平台上,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等多种客户端,向使用者传递资料的新型媒体。它所拥有的信息包罗万象,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都有所涉及,并且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如何合理利用新媒体来帮助大学提升德育教学,成为了广大高校都面临的重要课题。

新媒体的特色

1.覆盖范围广

由中国网络信息中心所发布的统计信息来看,近几年,我国网民人数日益增加,新媒体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日益增强的影响力,而其中高校大学生是一股重要的力量,是新媒体时代的主要角色。

2.人际交流的相互性

在新媒体时代,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隔膜也逐渐消失,资源信息传递方式增多。在新媒体的条件下,作为信息的接收者可以自主选择接受哪类信息,甚至于作为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发布信息,成为信息的传播者,这仅是新媒体作用的冰山一角。

3.信息量包罗万象

新媒体的内容包含了许多文字、图案、音频、视频等文件,对于大学生来说,这无疑是充满了便利。可以将新媒体比喻成一本新时代的百科全书,这本书包罗万象、无所不能,它可以成为学生面向世界的一扇窗户,也成为一叶扁舟,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

4.及时传递信息

新媒体基于互联网以及电子设备客户端,在新信息产生的瞬间,就可通过网络以及客户端及时传送到使用者的设备上。它不像报刊,有着复杂的印刷审核,不像电视有着繁琐的录制审核。当信息发布,它就能在第一时间传送到用户的手上,几乎达到了事件发生与信息传播同时进行。

高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1.教师的话语权受到挑战

在新媒体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可以自由在网络上查询资料学习,而不是被动等待资料信息传递给自己。因为新媒体的原因,学生得到了资料获取的主动权。例如在一篇课文老师还没有讲的时候,学生就可以在网上查询资料,自己将课文学习完。在面对学习困难的时候,多数学生想的第一个方法是上网查资料,并不是询问老师。由此能看出,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意义的教育工作者会处于十分尴尬的局面,一场传统教师的危机,也在慢慢展开。

2.对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影响

随着手机网络的逐渐进步,利用手机进行网络冲浪的人数越来越多,大学生是其中的生力军。在新媒体的环境下,网络成为了一个相对自由没有限制的平台。这也就使得一些大学生在网络上做事变得更加“随性”,引发学校、学生、社会公民等之间的信任危机。而部分学生在生活学习上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时,就会沉迷于网络,期盼从网络中得到慰藉。长此以往,这种堕落会逐渐改变当事者内心的性格,逐渐变得扭曲,走上一条不归路。

同时,网络上一些不良信息所引发的舆论道德问题,学生不一定能够准确辨别,这些都给大学的德育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3.大学生道德受新媒体的影响

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大学生更多的是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网络社交,而现实生活里却与他人形同陌路,使得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都将失去,从而产生了一些所谓的孤僻者。他们沉迷于网络,基本上不在生活圈里交朋友。长此以往,这样的学生会变得压抑,思绪缓慢,自我认可失衡,内心充满不切实际的幻想,最终影响大家建立良好的友谊。

同时,由于监管人力的缺失,使得网络中会有损他人名利,包含黄色暴力行为的信息大量流出。然而大学生是一个自制力并不怎么强的团体,长期接触这些的信息,难免会出现内心的失衡,进而走向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的一条路。

因为新媒体的存在,网络资源丰富,这又使得一部分人可以不劳而获,直接从网上剽窃他人的知识成果。这种行为不仅仅损害了该学术研究者的产权权益,更重要的是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

4.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

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之下,人们的价值观在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大家接受着平等自由的理念,了解到反对种族歧视,学会了维权平等。但是在鱼龙混杂的网络世界,传播的信息良莠不齐,一些违背基本社会道德的信息也在网络上广为传播。大学生占网络成员里的绝大多数,初入社会的他们对于一切都是那么好奇,但对思想判别又没有正确的标准,大家都只是凭着自己的喜好進行选择。对于那些不良信息,那些违背思想道德的信息,意志薄弱的大学生可能就会受其影响,日积月累,大学生的内心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会慢慢地被侵蚀,甚至到最后颠倒黑白、善恶不分、美丑不明,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对学生的德育。

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1.让大家主动适应新媒体,改变自身的观念

从教学上来说,老师应该放下所谓的传教者的上级姿态。老师要与学生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进行交流,学会使用新媒体来帮助教学。在课堂上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在课后可以利用新媒体与学生成为好友,深入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与他们打成一片,做到心灵上的沟通,真正解决学生的问题。

老师应该主动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时刻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积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防止学生思想抛锚。

2.创新德育工作的方式

老师应该从过去的教育方式里进行总结,然后结合新媒体探索新型的教育方式,增强教学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增强教学本身的感染力。可以在传统德育课的基础上,增加互动交流,开展主题活动,开展知识竞赛等新型的教育方式。

利用媒体将本校的教育模式在学院大肆宣传,利用校园广播、校报、校园电视台等,向学生展现更多的资讯信息,利用短信、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软件,与学生进行灵活便捷的沟通。

3.与学生正面探讨问题,着重讲述网络文明

网络世界缤纷多彩,充满知识与机遇,也充满不良诱惑。高校应该在现有的网络保护以及网络规定上,与学生进一步探讨对于学校学生的网络法规。要教育学生建立正确的网络使用方式,在网络上做一个文明的人,并不能因为网络的匿名性而为所欲为,不做网络不良消息的传播者。

学校应该建设学生老师的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在此平台畅所欲言,讲述自己的看法。而相关的老师可以在该平台关注学生所发表的帖子,从中正确解答他们的疑问,将思想抛锚的学生及时拯救。在新媒体的帮助下,老师要竭尽全力地对学生进行德育,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4.大学生应该提高自身素养

作为一名21世纪的大学生,应该有极高的思想觉悟以及坚定的内心。对于学生的高素质培养,学校可以开展一系列关于“生活、礼仪、法律、科技”的基础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对于科学技术的兴趣,教育学生正确行使日常礼仪,也可以请一些专家,对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向学生进行一次相关讲座。所有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提高他们自我控制的能力,加强安全防范意识,自觉遵守道德法规,在网络上合理健康的使用新媒体资源,成为一个高素质的大学生。

结论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予了大家更多的资源也给了大家更多的诱惑。而高校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媒体时代,应该主动接纳新媒体的到来,主动学习改造传统模式,将新媒体时代的优势利用到刀刃上,充分利用其无穷的资源以及在社会服务、教学服务上的优势。而学生接纳新事物的速度是很快的,大学生在接纳新媒体的同时,应该不忘学校的德育,利用网絡上健康文明的资源,对于不良诱惑果断拒绝,主动培养自身修养。这样,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在学校和学生的配合下,高校的德育工作才能更加合理高效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周凡:《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德育建设》,《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第141-142页。

[2]邓淑梅:《新媒体视野下高校德育工作研究》,《中国报业》2014年第24期,第86-88页。

[3]王敏、邹燕矫:《微时代高校德育工作三题》,《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第168-171页。

[4]尹夏燕:《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德育工作话语权的重塑》,《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第79-82页。

[5]姚福清、辛东亮:《“微时代”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分析》,《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第25期,第200-201、207页。

作者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

ESI高校学科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大学是一个多学科构成的生态系统,当前我国大学学科建设存在一系列学科生态问题。该文通过分析运用生态学的生态位理论,提出大学学科建设应准确定位,即找准自身在学科整体发展中的学科生态位,减少生态位重叠及防止生态位错位,发展自身特色。

关键词:生态位;大学;学科建设

1.生态位理论及其在大学学科生态系统中的意义

生态学是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1866年创立的,是研究生态系统与其环境系统间作用规律的科学。生态意识即是对生态知识及生态系统正常运转意义等的认知和维护心理。从广义范畴上讲,无论研究哪一门学科的人都应该具备生态意识。在生态学看来,没有一种生命有机体是可以孤立存在的,任何一种有机体都必须依赖于周围的环境——生物和非生物,都必须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才能生存。

生态位理论是生物学中研究生物体之间的竞争性、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等问题的重要范畴。生态位是生态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通常是指在生态系统及其群落中,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相关联的特定的时间位置、空间位置和功能地位。它既表示物种生存空间的特征,也包括置身其中的物种的概貌,如物种可利用的资源条件、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以及与其它物种的关系等。生态位理论揭示,在自然界中,一个生态位只能有一个物种,没有两个物种生活在同一生态位中:如果同一生态位中出现了两个物种,则必然会发生激烈的种间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既便是亲缘相近,具有相同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两个物种也不例外。如果物种形成并拥有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生态位,就可以弱化与其它物种的恶性竞争,确保生物群落和生物圈的有序和稳定。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态位理论不仅是分析物种的资源环境与能力如何协调统一的重要方法,也是探求在物种与物种互动、竞争和协同的过程中,物种个体如何提升自身当前的生存发展水平以及未来演化能力的重要思想。

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是一个由多学科构成的生态系统,学科或学科群的某些特性,直接影响大学系统的特性。大学中的每一个学科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联系的,某一学科发生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其他学科,进而引起整个大学系统发生某种程度的反应映或变化。同时,大学中的学科也具有相对独立性,每一个单体学科不仅有自己独特的组分,如学者、学术信息和学术物质条件,而且还有自己的系统边界,以此区别于与其他学科。作为大学系统的子系统,学科具有结构与功能双重属性,即学科的组分与结构发生某种变化,学科的功能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比如,若某一个学科的学科梯队发生变化,该学科的地位、作用和社会影响力就会发生相应变化:杰出的学科带头人可以帮助一所学校创建高水平的学科,但是其离去也会给该学科带来重大损失。

大学学科关系十分复杂,各学科之间不仅存在线性的链状关系,还存在立体交叉的网状关系。大学中的每一个学科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术组织,有各自的边界和小环境,但本质上所有学科都是同一“学科谱系树”的一个分支,不同学科之间存在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同时,大学学科系统具有显著的层次性结构,在纵横两个方向表现出垂直和水平分离特征。从纵向看,大学普遍存在大学科系统套小学科系统、小学科系统套更小学科系统的现象,逐级叠加构成学科生态“金字塔”,从塔顶到塔底依次为学科门类群、一级学科群、二级学科群,每一学科门类通常包含多个一级学科,每个一级学科往往拥有多个二级学科,而每个二级学科常设多个研究方向即三级学科。从横向看,同一层级的不同学科彼此相对独立,但又密切联系,一个学科往往既是另一个学科的资源争夺者,同时又是该学科的重要资源,即不同学科之间既竞争又共生。

学科类似于生命体,具有一般生命有机体的功能系统、生存与发展的欲望和新陈代谢,也经历着成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周期,并接受着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选择,具有食物链特征、种群特征、群落特征和生态系统特征等。和自然界的生物体一样,大学学科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由盛而衰、由小变大的生物演变过程。在此过程中,新学科不断出现并替代老学科,学科发展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生态化趋势。

大学的学科生态位,是对学科在学科生态系统中生存、发展与演化水平的一个客观定位。学科生态位以大学学科个体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大学学科群内单体学科相互之间的差别,探究大学学科之间及学科所占据生态位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学科生态位是由学科自身状况、外部环境、环境对学科的影响、学科对环境的作用以及学科与学科间的相互关系共同决定的,是学科在与外部环境“平衡一不平篌__一新的平衡”的矛盾运动中逐渐形成的。

大学学科生态位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在整个学科系统中的生态位,代表了对该学科发展现状的认识和对未来走向的预见,如带头学科和当采学科;二是同一学科在不同大学问的生态位,它反映的是水平,展示的是特色;三是不同学科在一所大学学科系统中的生态位,表现为强势学科、支撑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定位。

在大学生态系统内,每个学科均有自己相应的生态位,学科间的竞争表现为生态位的争夺。通常学科的多样性、异质性程度越高,学科生态位的差异性、空间就越大。如果大学生态系统中的学科种类数量少、异质性程度低,大量相同或相似学科的生态位难免相互叠加,致使生态位空间变窄。而假如大学系统中的学科多样而异质,不仅可以弥补学科生态位空缺,使学科生态位互补,提高资源利用率,还可以使系统中的不同学科互为资源,优化整个学科系统资源结构,从而优化大学系统内部生态环境。

2.大学学科生态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起步较晚,建国后长期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发展一直滞后于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战略,我国大学学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很多时候忽略了学科的生态性。例如,对学科生命现象缺乏了解导致学科定位不清,对学科生长方式缺乏认识导致割裂学科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对学科生态环境缺乏综合考虑导致重物轻人等等。学科生态现象严重失衡主要表现在:学科建设目标定位不清:过分注重单个学位点的建设,忽视学科整体优势的形成;没能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重视组织结构的调整,忽视学科之间协作、互动机制的形成:强调行政管理,忽视学术权力等。这些问题已危及到了大学学科建设。

从生态位角度看,高等院校特色的形成首先需要科学的定位,要明确自己的办学类型和层次,即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专业性应用型大学还是职业性技能型院校。然而,我国高等院校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由于定位不准确,学科发展战略定位趋同,特色不鲜明,片面追求“高、大、全”,平均发展和机械模仿现象突出。由此导致综合性、多科性和高水平等成为我国大学学科发展战略定位上的流行术语。同类型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生态位高度重叠现象。生态位重叠主要表现在同类型、同水平和同层次的高等院校之间差异不大,没有鲜明的特色和个性,表现为千校一面。在高等教

育跨越式发展过程中,部分院校在学科建设指导思想上盲目攀比,脱离自身院校的办学资源和学科基础的实际情况,不考虑区域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特殊需求,一味追求规模大、层次高的研究型大学办学模式,求学科发展之全,在学科建设上一哄而上,遍地开花,忽视自身学科结构与特色而盲目效仿重点院校的学科结构和学科建设,陷入随波逐流,没能形成特色和优势学科。这种学科建设的发展,从学校自身发展过程中看似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实力,实际上却忽视了原有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没有形成准确而科学的学科发展战略定位。

上述问题的成因,根据生态位理论可解释为学科生态位的争夺,即低位上移和同位相类。例如,在我国大学中,一些处于高水平的学科,在现实利益驱动下片面追求短期收益,不惜以丧失发展机会为代价,利用自身优势而高位低移,竞争、挤占其它学科的生态位;一些处于较低层次和较低水平的学科,不顾自身条件限制而低位上移,盲目机械模仿高水平学科的发展模式;一些层次和水平相近的学科生态位趋同,致使资源重复分配,学科间竞争加剧,从而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建设。

我国目前许多同类型同水平和同层次的高校之间差异不大,没有鲜明的特色和个性,表现为千校一面。也就是说,在生态位上定位雷同,这就难免会存在生态位高度重叠现象,导致同类生源的竞争就业市场和科研市场的竞争以及对师资资源的激烈竞争等等。为避免这种生态位高度重叠现象,同类高校应在学科建设上做文章。

3.大学学科建设的生态位策略

学科生态位是对学科在学科生态系统中生存、发展与演化水平的一个客观定位。在大学学科生态系统内,每个学科均有自己相应的生态位,学科间的竞争表现为生态位的争夺。

大学提升学科生态位的关键环节,就是要根据学科自身固有属性以及对所处生态位的认识与把握,调整其具体战略定位与战略行为模式。每一学科只有在自己适宜的空间才能生存和发展,强者只能在自己的生态位上是强者,弱者只能在自己的生态位上才能生存并寻求发展。大学学科系统发展战略的选择总体上应坚持生态位策略,即生态位分化策略、生态位扩充策略与生态位协同策略。

首先,应科学地进行发展定位,要切实制定好学校的发展规划,确定学校办学层次、规模、学科和专业、科研的发展规划,在学校的发展中有意识地通过努力,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和水平,不断扩大学科生态位空间;同时每一学科应立足于自身生态位基础之上的竞合互动,认清自身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科学布局与规划,明确其在大学学科生态系统中的定位与目标。

其次,应该在加强自身特色建设的基础上,借鉴生态学的思想来制定学科发展战略,根据生态位分化、生态位扩充策略来定向扩充和改变学科生态位,实现差异化竞争。要在创新中提升,并不是简单地模仿和照搬其他高校的模式和方法,而是要根据自身条件、市场需求和新的竞争对手的情况,科学分析和制定发展战略,发展自己的特色,树立自己的品牌,在创新中不能简单地丢弃原有特色,同时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形势发展的变化,不断优化和发展自身的原有特色。

再次,要强化创新中的特色建设,各学科要在把握自身已有的特色和优势的前提下,从质量、观念、教学内容和方法、制度等创新点中寻求重点,集中精力在某一或某几个方面进行突破,从而逐步形成适应新生态位空间的特色。要找准学科发展生态位,通过生态位分离来减缓竞争压力,根据自己独特的优势,发展若干重点学科,建设好特色学科并使之成为优势学科,在适宜的空间生存和发展,避免学科生态位重叠,防止因生态位错位导致丧失特色而弱化竞争能力。一是保留若干具有深厚学术底蕴、能够体现学校传统特色且具有明显优势的学科,二是扶持和培养一些社会和经济发展急需的应用型学科。而这些学科并不是凭空制造的,它是建立在某些有共同学科背景及良好结合前景的学科之上,这些学科彼此渗透、相互交叉,学科间互相支持、互生共长,形成和谐、统一、结构合理的基础型学科。千万不可“高位低移”、“低位高攀”或“同位相类”。

最后,大学学科生态系统是一个各学科共生、共栖的环境,是有规律的有机共生,彼此提供营养,相互作用。大学应根据生态位协同策略构建整体优化的学科生态系统结构和协同发展的学科生态环境,形成各学科同生共荣、协同进化的发展态势。

总之,大学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只有找准自身在学科整体发展中的客观位置即学科生态位,科学合理地定位,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从而积极推动整个学校的学科建设。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发展目标定位,集中体现人才培养的不同要求,根据自己的独特优势,寻求学科发展的合理生态位。

ESI高校学科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当下很多高校的学生培养模式定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在发挥育人重要保障作用的同时,在形成优良学风的过程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学风建设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起到积极的影响,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学风建设与学生教育管理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学风建设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 学风建设 大学生教育管理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指基础理论扎实、综合素质良好,不以学术研究、理论创新为取向,而以适应岗位能力和职业适应为取向,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能够将科学技术创新性地用于生产实践,具有较强技术创新和二次开发能力的人才。①本文着重分析高素质应用型院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强化学风建设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地位、作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探讨了围绕学风建设加强和改进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路和途径。

1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过程中,学风建设工作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些年来,高校的工作重点集中在改革与发展上。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尤其是中低层次高校的生源质量开始下降的同时,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有所放松。部分教育工作者对现代教育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没有科学的认识,教书育人的意识退化,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未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缺少实用性和适用性,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被调动起来。同时,高校普遍存在的师资力量短缺问题,为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制约着学风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一些错误的社会思潮侵袭了部分青年学生的心灵,多元的价值观导致学习动机和目的的多样化。社会用人标准的变化驱动文凭心理,造成学生只追求能否拿到毕业证、学位证,这种轻过程重结果的现象,必然导致学风不良。②另外,学生的就业竞争中夹杂着一些社会关系的竞争,社会环境的不公平等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学生,致使部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总之,随着高校扩招以及受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的冲击,一些社会问题折射进校园并在校园内以特定形式予以表现。出现了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纪律松散、考试作弊等不良风气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教育管理问题,对创建优良学风和人才培养极为不利。学风问题已成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突出矛盾,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2 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强化学风建设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意义

2.1 学风具有思想品德教育功能,强化学风建设是深化学生教育管理的内在要求

学风具有思想品德教育功能,能够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心理,优良学风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起到积极的影响。学风中的积极因素作用于大学生的内在认知结构,引起内在的矛盾思想运动,通过内在的矛盾思想运动转化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③学风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的发挥是以间接的方式实现的,渗透到学习生活的每个环节,其潜移默化、寓教于无形的教育形式,能够持久地、深刻地影响和感染学生,促进他们的思想认知与觉悟不断提高,有力地推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优良的学风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保证,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和无形的力量。这种优良的育人氛围不是自发建立的,而是通过多方努力才形成的。强化学风与深化思想品德教育是一种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营造起来的优良学风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这些内容通过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态度和行为习惯表现出来,就会对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导向功能、控制功能、激励功能、同化功能和协调功能等,产生积极的影响。优良的学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使学生能积极进取、努力向上,产生凝聚力,制约不良风气的滋生和蔓延。由此可见,把学风建设纳入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中心内容,发挥学风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会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更丰富、更具体、更有效,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2.2 强化学风建设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培养大学精神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新时代的大学精神,应当体现在大学是探究高深学问的学术世界,应当具有志存高远和探究前沿高深学问的学术精神,与人才培养目标中最核心部分密切相关,关系到大学能否为现代化建设和振兴中华提供理论和智力支持的问题,也是关系到中国未来发展前途的问题。④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反映和重要标志,直接体现着大学精神,良好的学风凝结着崇尚真理、不懈追求的大学精神风貌,使学生能积极进取、努力向上,制约不良风气的滋生和蔓延。而学生教育管理的职责,就是围绕育人目标,培育大学精神,完成高校人才培养,为社会培养合格建设者,教育学生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和学习纪律,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人人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相互竞争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说明创建优良学风既是高校赋予学生教育管理的工作职责,也是高校培养大学精神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2.3 强化学风建设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加强德育工作的客观要求

高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教育学生自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高校的德育工作决不能仅仅停留在“浅层次”上,大学生只有把理想信念与自己的切身行动,把满腔的爱国热情与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结合起来,充分认识到当代大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紧迫感,把理想抱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落实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上来,认识到只有把自己培养成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将来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有足够的实力参与经济建设,才能实现人生价值,这样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在了实处。强化学风建设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德育工作又多了一个“落脚点”,多了一个载体,进一步拓宽了思想教育的思路与领域。同时,作为从事高等教育重要组成工作的德育工作者,应当积极把德育工作与培养优良学风结合起来,把学风建设做为德育工作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2.4 强化学风建设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尽快改善高校学风现状、促进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

目前,很多大学生对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认识不足,思想观念尚未转变;很多学生学习目的不正确,态度不端正,缺乏自控能力;很多学生学习没有方向和目标,学习没动力,考前才临阵磨枪,有严重的应试心态;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给予大学生太多的诱惑,而学生又往往是非观念淡薄,辨别力、自控力不强,部分学生很容易陷入其中不能自拔,荒废了学业;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专业知识学习与素质培养的关系,不重视专业学习,热心于其他方面素质的锻炼培养,导致学习成绩较差。学校虽然大力加强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但学生纪律松懈,违纪现象屡见不鲜。由此可见,建设优良学风已成为高校迫在眉睫的问题。

过去,我们对出现不良学风的原因,常归咎于高效规模扩张导致的师资力量跟不上等问题,而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高校的投入,各高校也通过扎实推进内涵建设来增强办学实力。但学风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出现下滑的趋势。这说明不能仅从客观办学条件上找原因,还要从主观思想认识上、从学生教育管理的实际工作成效上寻找原因。⑤事实上,目前高校对学风问题还缺乏足够的重视,抓学风的办法不能与时俱进,投入也明显不足,没有真正把学风作为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作为学生教育管理部门,应主动把学风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积极探索学风建设的新途径、新模式。

3 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构建教育、制度、监督、查处相结合的学风建设体系,探索、实践强化学风建设的对策与途径

3.1 加强领导,转变观念,理清思路,明确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首先,学风建设与学生教育管理体现了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一致性和相互关联性,高校要高度重视内涵建设,及时转变观念,加强领导,切实增强高校人才培养的责任意识,完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要充分认识到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齐抓共管、常抓不懈。通过各级领导、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搭建学风建设的平台。其次,学风建设要构建教育、制度、监督、查处相结合的学风建设体系。要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把重点放在如何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上,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坚持细致的思想教育与严格的科学管理相结合,坚持学风建设与学术建设相结合,坚持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开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校园文化相结合,建立和完善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 加强目标引导,营造积极向上的优良文化氛围,建设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把学风建设贯穿于学生教育管理的全过程

(1)深入开展督导检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建立学风预警制度,采取德育实践教育,对违纪学生进行帮扶,对学业有困难学生进行督导,大力表彰和宣传先进典型事迹,以优秀的人物、事件、氛围影响带动和塑造学生。提倡以学为主,诚实守信,创业创新,全面发展,把思想教育贯穿学风建设的始终,激励学生共同致力于目标实现的良好氛围,实现学风良性循环。(2)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牢固树立多鼓励、多赏识的理念。结合对学生在学业深造、科技创新活动、学生技能比赛等方面成绩的宣传,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就为学生树立信心,树立好理想目标,使其能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今后的大学生活。(3)开展“大学生涯目标规划”活动,进一步明确大学各时期的目标任务,帮助学生规划好大学生活和人生道路。(4)制定学风建设长期规划,对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与整合,加强学风建设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设,多渠道大力宣传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让全体师生员工都认识、理解、支持学风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5)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建立起紧贴市场的专业开发机制,通过开设选修课、企业进校等形式,增加实用型、技术型和研究型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确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培养“合格加特色”的学生,促进他们的学习热情。(6)建立家长联系制度,将家庭教育有机地纳入到学风建设的制度体系中来。(7)建立辅导员与任课教师的交流沟通机制,落实辅导员深入课堂制度,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到学生的最新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情况。(8)严格落实学籍管理及有关规章制度,对学业成绩不合格、经常违反教学纪律、学习不求上进、表现差的学生要严格按规定作出相应处理,以增强制度的严肃性。(9)加大考风建设,保证优良学风建设成果。突出对考试环节的管理,严把成绩评定关,严肃考试纪律,端正考风。

3.3 抓好班集体建设,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党员队伍、学习标兵队伍”三支骨干队伍建设,实现学风建设的基础保障

班级作为学校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教学和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载体。⑥班集体建设和学风建设密不可分,学风建设应该以班集体建设为突破口,只有做到两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一个功能健全的班集体,影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果,而培养良好的学风是班集体建设的中心,可以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爱之心,容易形成良好的氛围和积极向上的环境,以此来影响学生,塑造学生,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合作交流,不断实现学生教育再教育的目的。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是班级的核心,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作风、学习成绩对其他同学起着示范作用,对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要切实重视培养,加强教育与考核,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确保学业优良。要把班风作为学风建设的突破口,深入开展争创优良班风、学风活动,推进各班级学习风气的浓厚和学习竞争的广泛开展。① 周洋.独立学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C].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70-175.

② 宋明江,李德全.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7.6(8):80-82.

③ 谭箬.学风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13-15.

④ 罗标.大学精神与学风建设[J].高教研究,2009.12(5):43-45.

⑤ 胡祖吉.创建优良学风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核心内容[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2.1(1):97-100.

⑥ 赵秀文,张丽娟.浅谈和谐班级的构建[J].昆明大学学报,2007.18(2):110-112.

上一篇:核心价值观法律文化论文范文下一篇:会计教授会开展综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