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理论应用毕业论文范文

2024-07-27

金融学理论应用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金融行业发展越来越快,行为金融学也随之进入研究者的视线。行为金融学主要是研究投资者的心理变化对其投资行为的影响,并用来解释金融市场出现的反常现象。本文将论述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意义,并分析其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应用,希望能够给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证券市场;心理因素;应用;

近年来金融市场出现的反常情况已经无法用传统的金融理论解释,因此研究者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总结将其归因于投资者的心理因素,行为金融学也随之兴起。行为金融学是一种综合了多学科理论的学术研究,主要涉及心理学,与传统金融学相比,它更注重对投资者心理的分析,对研究我国金融市场出现的一些现象有更大的帮助,可以为专业人员分析金融市场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1、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

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是心理因素,包括盲目自信、从众心理、过度迷信、过度谨慎、目光短浅等,盲目自信是指投资者没有认真分析证券市场的交易走向,就单纯凭借自己的直觉看好某个市场的发展从而购买证券,或者是只了解一点相关知识之后就满目自信,以偏概全,对自己得出的结论深信不疑,从而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出相关的行为。从众心理是指投资者并不完全了解金融学,只是关注别人怎么投资,看到别人通过投资获得了收益就盲目跟投,很容易受到其他人及公众信息的影响。过度迷信是人们有时候总觉得自己某一天运气特别好或者特别不好,从而产生投资的意图或拒绝投资的意图,忽略对投资规律的分析,总是把自己的投资与运气挂钩,将偶然的机会作为自己投资的依据,很容易产生亏损。过度谨慎则是投资者只想享受投资的利益,不愿意接受投资带来的亏损,因此在投资时不够果断,总是想再看看股票的情况,结果导致在该买进的时候没有买进,该卖出的时候没有卖出。过度谨慎的投资者看到市场有轻微的波动就会产生过度反应,沉不住气,做出错误的选择,这样的投资者很难通过购买股票获益。目光短浅是指投资者只注重眼前利益,看到某支股票上涨就想着大量买进,某支股票价格下跌就想赶紧出售,这都不是正确的做法,做一名合格的投资者一定要理智冷静的看待市场价格波动,将目光放的足够长远才能收获更多。

2、行为金融学的实践意义

投资者的心理变化对他们的投资行为有较大的影响,而实际投资过程中由于缺乏系统专业的金融知识学习,投资者对金融行业一知半解,这也导致他们的心理变化多种多样。他们容易受到媒体舆论的影响或者其它因素的影响,这也导致他们的投资行为经常发生变化,使投资市场出现反常现象。传统金融学常常认为投资者会选择最合适的投资方案以获取最大的利益,基于这样的想法传统金融学无法解释投资者由于心理变化而出现的异常投资行为,也就无法根据投资者的心理变化产生相應的解决措施去处理金融市场的动荡情况。而行为金融学弥补了传统金融学的不足,依据消费者的心理变化去分析他们的投资行为,能够很好的解释金融市场出现的反常现象,并且对解决消费者心理变化造成的金融市场波动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能够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3、行为金融学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应用

由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不够完善,金融市场经常出现混乱动荡的情况,导致中小投资机构和个人的投资行为容易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不利于金融行业的发展。相关单位或个人通过运用行为金融学能够进一步的改进自己的投资行为,得到投资启迪,下面我将一一分析具体应用方法。

3.1 中小投资者对于行为金融学的运用

中小投资者包括个人由于资金实力不足,缺乏系统的金融知识学习,再加上有想要躲避风险的侥幸心理,因此在投资时容易受到大众的影响,使自己的投资决策出现问题。这类人群通过应用行为金融学,可以增加自己金融知识的储备量,将金融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积累经验,并且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投资行为。另外,投资者应用行为金融学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投资心理变化,从而让自己尽可能规避心理影响,冷静理性的分析接收到的投资信息,认真梳理金融信息,综合判断金融市场的波动情况,选择获益最大的投资方案。在听取他人意见的时候,投资者还需要分析他人的投资背景和投资偏好,有选择的接收别人提出的合理成分。

3.2 机构投资者对于行为金融学的运用

机构投资者有职业的经理人为其出谋划策,因此相较于个人或中小机构的投资者他们的投资行为还较为合理,在金融市场发展平稳时他们倾向于去选择获益大的投资方案。而且机构投资往往有强大的风险规避团队和严谨的监督管理机制,这对于机构投资者也有很大的帮助,能够提高机构投资选择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但是再严谨的团队也会不自觉的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机构投资者还是要加大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让他们对心理学和金融学有更深入的了解,帮助他们减少心理因素对行为的影响,这也是对委托人负责任的表现。

3.3 国家金融部门对于行为金融学的运用

目前人们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但是股市行情依旧并不乐观,股民们对金融市场保持悲观看法,不认为自己能通过投资获益。这主要是因为在股市出现大的价格波动时,国家没有及时出台相关政策进行干预,这种不确定性会导致股民心理极为煎熬,使他们不愿意再次进行投资。通过应用行为金融学,国家金融部门能够更好的调控金融市场,解决股市出现的动荡问题,另外,国家金融部门还能扩展新的途径引导投资者投资,恢复他们对金融市场的信心,促进金融市场稳步发展。

4、结束语

我国金融行业起步较晚,但是通过许多金融学家坚持不懈的努力,目前金融市场也在稳步发展。行为金融学的发现和研究也为证券市场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相关部门或个人要合理应用,创新和探索行为金融学应用途径,抓住时机促进金融市场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妍希.探究行为金融学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应用[J].财富时代,2019,(07):196.

[2]余杨.试析行为金融学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应用[J].财经界,2019,(01):72-76.

金融学理论应用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新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金融学等实践性质较强的学科尤为重要。文章以金融学专业校企合作中的校企联合授课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校企合作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意义,对适合开展此种教学模式的微观金融课程群进行了界定,并从人才培养方案设定、合作授课课程选择、企业授课学时设定、课程考核四个方面探讨校企联合授课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微观金融;操作能力;构建

一、校企合作及其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金融学专业教学大多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所教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现象严重。这种培养模式的弊端体现在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存在较大错位,学生毕业后普遍缺乏动手能力,适应工作环境能力差,对行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没有清醒的认识。对于企业来说,招募应届毕业生后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资源进行岗前培训,不利于高校服务地方职能的发挥。

为解决以上问题,校企合作这一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它能够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突出金融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而提升高等院校服务地方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同时,校企合作模式对于培养人才的意义不言而喻。它突破了企业依赖学校补充人力资源、学校依赖企业接纳学生的简单供求关系,体现了校企平等合作的互利关系。校企双方真正把对方的发展当作自己的发展,把对方的利益当成自己的利益,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目前,高校金融学专业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包括合作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合作建设校内实验室、邀请校外从业经验丰富的金融企业从业人员到大学不定期做学术报告和专业讲座等。但校企合作授课、金融专业课程当中安排固定学时交给企业精英讲授的探索较少,这也是本文写作的着眼点。

二、微观金融课程群

金融学是研究价值判断和价值规律的学科。根据研究领域的不同,金融学有微观金融和宏观金融两大研究领域。微观金融实际上是研究投资者、筹资者、政府、机构和个人等微观金融主体的金融决策行为及其运行规律的学科,包括金融决策分析和金融中介分析两个分支。金融决策分析主要研究金融主体投融资决策行为及其规律,主要支撑课程包括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公司理财、金融工程学、金融风险管理及金融资产定价等。金融中介分析主要研究金融中介机构的组织、管理和经营,主要支撑课程包括商业银行经营学、投资银行学、保险学及微观银行学等。

微观金融领域一系列支撑课程构成了微观金融课程群。它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强,比较贴近生产生活实际,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如金融工程、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无不要求学生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为此,在微观金融课程群中开展以合作授课为主要形式的校企合作意义重大,有助于为企业培养用得上、用得好的实用型人才,从而实现高校服务社会功能的最大化。

三、微观金融课程校企合作授课模式的构建

目前高校金融学专业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传统单一,很多合作流于形式或者浮于表面。笔者认为,一定要找准校企合作的关键点并深挖广蓄,校企合作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故本文对金融学专业校企合作授课模式进行探索,主要从人才培养方案设定、合作授课课程选择、企业授课学时设定、课程考核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1.人才培养方案要明确设置校企合作授课课程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是全部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和总遵循,地位十分重要。高校的一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活动都要通过制定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来实现。

金融学专业在开展校企聯合授课过程中,为保证联合授课活动的正常、持续开展,就必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开展联合授课的课程名称、联合授课的学时、联合授课课程的考核、相关教师待遇及其他组织保证等事项。同时,为校企联合授课提供遵循和保证,并严格组织实施。

金融学专业在调研的基础上应根据金融行业企业需求,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教学,共同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还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性质和金融企业岗位职业能力及工作任务的不同要求,在学校和用人单位两个教学地点交替进行教学工作,校企共同教书育人。校内引进专职教师担任基本理论的教学,校企合作企业的工作人员兼职轮流讲授实践内容,从而构建完善的金融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标准化课程建设体系。

2.合作授课课程选择要偏向微观金融课程

微观金融的特点是比较贴近生产生活的实际,实践性强,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如金融工程、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为此,微观金融课程较易开展校企合作授课,并且效果很好。

自2013年以来,哈尔滨学院就与江海证券、国泰君安证券、黑龙江省农委、招商证券哈尔滨分公司、哈尔滨银行、中国人寿黑龙江省分公司等机构开展合作授课,作为校企合作育人的一种重要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企业授课学时要设定充足

以往金融学专业在开展校企合作中,前三年的专业理论学习阶段,企业几乎没有指派专业技术或管理人员到高校指导实训或授课,只是简单地在最后一学期把众多学生派到几个实习点,实习工作流于形式、效果差,导致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与金融企业人才需求出现严重的脱节现象。因此,校企合作培养金融学应用型人才还需要校企共同拟定合理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要特别注意对技术性较强、难度较大而实用性较强的微观金融课程有充足的课时安排,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4.课程考核要以实际能力考核为主

校企联合授课课程采取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结合、以实际能力考核为主的方式。考试内容上邀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与专业教师共同制定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从企业岗位需求出发考核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实现学校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式与企业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有效衔接。考试形式上,要根据课程性质、教学条件的不同,突破考核方式单一的情况,把考核的重点转移到能力考核上,鼓励教师利用多种方法尽可能地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考核可以通过营销报告+答辩、现场实践操作、专题研讨、编制工作计划、社会调查等方式或几种方式相组合,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力度。

四、结语

校企合作是目前整合校内校外两种资源,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实践性、操作性强的微观金融学课程当中引入校外资源,由经验丰富的行业精英加以讲授引导,配合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进行实践环节设计、改革考试方法等措施,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美玲.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大学金融实训教学体系建设[J].经济导刊,2012(06).

[2]曾梦玲.“校企合作”模式下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课程考核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7(09).

[3]刘庆君.基于专业实践课程外包视角下的校企合作新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3(37).

[4]吴云勇,朱文奇.应用型金融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时代金融,2013(05).

[5]徐学锋,夏建新.创新高校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2(02).

金融学理论应用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金融抑制 金融深化

一、金融抑制的表现及其影响

在著名的哈罗德——多马模型中,资本积累和投入——产出比率被看作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学家在运用这一模型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时,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缓慢归结于“资本匮乏”,认为发展中国家必须通过提高储蓄率、引进外资等方式来加速资本积累,才能实现经济的较快增长。但是这些理论在实际应用时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为此,著名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肖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套关于“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的新理論。

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症结不在于储蓄量不足,根本原因是金融发展受到抑制导致资本利用效率低下,无法有效地转化成生产力,从而阻碍了经济增长。金融抑制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对名义利率的限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对存贷款利率作了硬性规定,并限制其自由浮动,使得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很低甚至为负。资本的低收益导致低储蓄率,同时刺激了贷款需求,从而使得资本短缺进一步恶化。为此,政府只能实行信贷配给制,而只有少数投资者(如大型国企)能通过正式金融市场获得资本,而低于均衡的实际利率导致这些企业无法基于真实的成本——收益分析进行生产,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生产无效率。另一方面,被排挤在外的中小企业和私人投资者只能转而投向非正式金融市场,以很高的利率获得贷款,这又加剧了金融体系的不平衡,束缚了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形成金融和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

(2)对外汇市场的管制。由于发展中国家高估本国货币的官定汇率, 低估外币的币值,导致汇率无法真实反映本币价值,国内商品的出口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为此政府采取出口补贴和出口退税等措施来鼓励国内企业扩大出口,但这种政策的覆盖面有限,一方面不利于企业间的平等竞争,造成企业的生产低效率;另一方面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此外,在行政力量的干预下,外汇需求被不正常的压抑,“ 虚假”地提高了外汇供求水平,导致人民币汇率呈上升趋势,易吸引游资和“热钱”大量涌入国内资本市场,加剧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由此可见,金融抑制的巨大成本损失在于效率的损失。利率限制使得资本价格无法真实反映市场需求成本和风险,导致资本配置和生产的低效;信贷配给制使得资源分配不均,加大了市场交易成本,不利于市场的自由公平竞争,易产生经济失调现象;负的真实利率抑制了储蓄,限制了金融市场的发展,阻碍经济增长,形成金融与经济停滞的恶性循环。

二、金融深化理论及其意义

基于发展中国家金融抑制带来的消极影响,麦金农在此基础上提出“金融深化”理论,主张政府应该政府放弃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过度干预,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严格管制,使利率和汇率如实反映资金供求和外汇供求变化;减少对金融业的干预,允许私人资本进入银行业,鼓励多元化金融中介机构发展;制定合理的税制,平衡政府财政支出,避免使用通货膨胀的方法来刺激经济增长;推进贸易自由化,减少贸易壁垒;在引进外资的同时,积极采取内生金融策略,挖掘本国资本潜力,避免过度依赖外国资本。

由此可见,金融深化的核心在于金融市场的自由化,通过金融改革,放弃政府对金融的过度干预,变金融领域的政府“管制”为“有效管理”。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管制使之市场化,从而如实反映资本供求和外汇供求,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放宽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限制,更好地发挥金融机构的中介作用,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金融体系的运作效率,优化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消除价格扭曲、市场分割、结构单一的现象,形成正的储蓄、投资、收入和结构优化的效应,建立起金融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当前我国金融抑制现状分析

(1)对利率和和汇率的硬性规定。当前我国银行对企业和个人的存贷款利率都由政府决定,并依据经济形势和政府的经济政策予以调整。这种偏离市场定价的利率浮动,一方面加剧了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低于均衡利率的名义利率无法真实反映资本市场上的供求关系,造成储蓄低迷和贷款需求过剩,供求矛盾极易造成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和社会问题的滋生。同时借贷的实际成本为负加剧了道德风险,使得企业大肆借贷、盲目扩张,造成低级产业产能过剩,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更有甚者,依靠特权拿到借贷资本的企业并未将资金投入生产,而是以高利率转贷给中小企业,从而并未真正创造价值却通过剥夺手段攫取高额利润,造成垄断的低效率和产业结构单一。

对汇率的管制使得汇率无法真正反映本币价值和外汇供需,对人民币的高估阻碍了出口贸易,不利于吸引外商投资。而政府的出口退税和补贴政策又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分配不均,不利于企业在自由平等竞争下实现效率最大化。同时,人民币汇率的持续走高极易吸引游资和“热钱”来套现,加剧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引发泡沫经济。

(2)对金融业的垄断。在我国,金融行业的准入条件有严格的限制,银行业基本被国家资本垄断。近年来,虽然放松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场的限制和关于金融中介机构开业执照的管理规定,但是占统治地位的国家专业银行垄断整个金融业的局面仍然没有太大的改变。其它一些私人银行或新型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仍处于附属地位,无法实现与国有商业银行的平等竞争,从而不利于解决农村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利于城镇化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多元发展,阻碍了金融普惠的推进。

对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管制不利于金融市场的结构的多元化,减少了居民理财渠道和企业的融资渠道,使得基于风险和信用考量,大量现金存入银行,企业的主要贷款来源为商业银行。伴随国有商业与银行高度集中的金融资产而来的是高风险,而现有商业银行自身化解风险能力较弱, 依赖国家信用支撑。一旦发生危机,便转而增发货币,形成通货膨胀。

(3)财政政策对金融市场的抑制。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严重受制于财政政策,金融被迫执行了财政赋予的政策职能。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由于扩张性的财政赤字导致政府多发货币,引起通货膨胀,而物价上涨反过来又限制了储蓄的增加,阻碍生产发展,形成恶性循环;另一方面,政府為了弥补财政赤字,或借外债,或在金融市场上与企业争夺有限的资金,造成“ 挤出效应”,企业可用资金数量进一步减少,生产发展受阻,货币政策的职能被扭曲。此外,一些本应由政府进行转移支付的资金、国企应缴税费均通过拖欠银行贷款(坏账)来支付,银行面临严重的资金空洞和风险。

四、对我国金融深化的启示

由上述可知,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尚不完善,面临着利率和汇率管制、金融市场结构单一、国有资本垄断、信贷配给等问题,为此政府有必要放弃对金融活动的过度干预和控制,积极推进以逐步实现利率自由化和汇率浮动制为核心内容的金融深化,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拓展新型金融市场,从而实现我国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主要改革层面表现为:

(1)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改革。我国利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大大降低了金融调控的效率,加剧了资金供求矛盾。为此政府需要逐步放松对利率的管制,让资本价格真实反映市场供求信息,引导资金流向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和资本高效运转。同时,政府应当采取有效地监管(而不是干预)措施,保障市场信息畅通和信用机制的良好运行,维护金融安全;鼓励并引导资本进入创造实际生产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避免资本大量涌向地产等虚拟经济行业,为经济的长足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在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情况下,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制度,并完善结汇制度,利用银行间汇率浮动区间时全国市场逐步适应汇率波动。同时政府应当依据国际经济环境、国内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对外开放的战略对外汇市场进行宏观调控,采取有效地监管措施,警惕外来游资,避免金融市场的震荡。

(2)积极推进金融市场结构的改革与完善。在银行类金融机构方面,逐步放宽民间资本准入限制,鼓励小额贷款公司和民间借贷机构的发展;实行利率市场多层次,对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予以利率优惠赫尔政策扶持,从而促进资本市场的公平竞争,降低垄断的低效率,并解决大型商业银行难以涉及的农村地区及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在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方面,应当以金融创新为目标, 发展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多种形式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打破单一资本市场,促进多层次金融市场(如:同业拆借市场、贴现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等)的共同发展,构建起全方位、多功能的的金融市场。

(3)政府应合理行使行政职能。一方面,政府应当合理行使财政职能,减少行政权力对银行的过分干预,避免巨额财政赤字绑架银行商业行为,形成巨大的潜在经营风险,推高通货膨胀率,不利于经济的稳定运行。

另一方面,政府应当综合运用金融深化和金融约束手段,在维持金融市场自由发展的同时,进行适当的宏观调控与监督,为金融市场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金融学理论应用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金融全球化;金融资源;可持续发展

文献标志码:A

一、金融发展理论的简要回顾

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戈德史密斯、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等人开创了对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戈德史密斯最早尝试并倡导了金融发展理论研究,他认为:“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形成性质及其相对规模共同构成一国的金融结构,而金融发展就是一国金融结构的变化”,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金融相关率(Financial Interrelation Ratio),他的理论为后来的金融自由化(Financial Deregulation)提供了指导。然而,在此理论指导下的金融自由化实践却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因为自80年代以来,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金融资产不论是总量还是与GDP的比率都有快速增长,但这并没反映各国金融发展的真实程度。事实上,当时拉美和东亚一些国家为了处理金融问题,投入了大量的财力,而严重的金融问题更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它充其量是有增长而无发展的量性金融发展观。可见,戈氏金融结构论的缺陷在于:(1)对金融结构的界定存在偏差,有以偏概全之嫌,即用金融结构的特殊情况,也就是用金融资产的总量与国民经济总量的比值代替金融结构一般,而忽视了金融结构的其他表现。事实上,金融结构按商业性与政策性来划分,有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按融资方式来划分,有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按金融产品对象来划分,有银行、保险和证券,等等。(2)只重视数量的发展而忽视质量的发展,其结果是金融资产在总量上虽然迅速增加,而质量却存在着巨大隐患。

爱德华·肖摒弃了新古典理论,提出了“金融抑制(financial depression)”和“金融深化(financial deepening)”的思想。他认为一国的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刺激、相互影响的关系,但在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处于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因此,要摒弃金融抑制而采取金融深化。同时,罗纳德·麦金农也对新古典理论进行修正,从另一角度阐述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他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的根源之一是实际利率的金融抑制,指出实际利率使货币与实物资产存有“互补”和“替代”关系,适度的实际利率有助于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不能过分地长期依赖外国资本,必须而且可以通过金融自由化求得资金上的“自助”。但是,作为对戈德史密斯“金融发展”观念的深化,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提出的这两个概念尽管突出了金融制度与金融政策在金融自身发展以及促进或抑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其专注于制度和政策因素的作用,肖和麦金农关于“金融发展”的理解只是在内容上补充了戈德史密斯的观念,其自身同样是不完备的。另外,他们片面强调金融自由化的作用,而没有具体分析解除各种管制措施的环境、条件和顺序,而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些经验教训也使他们的理论受到了实践的挑战。这一切都源于他们的金融发展或深化理论的内在缺陷,即事实上他们假设“制度”是可以脱离一国特定的社会背景而平移或简单输入。

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发展理论意识到了金融抑制模型的诸多缺陷,同时深知基于这些模型提出的政策主张过于激进(如对发展中经济体或转型经济来说,金融自由化是不现实的)。他们直接利用内生增长理论(Endogenous Growth Theory)的最新成就,把内生增长和内生金融中介体(或金融市场)纳入金融发展模型中,摒弃了六七十年代金融发展理论的分析框架,从效用函数入手,建立了各种具有微观基础的模型,在模型中引入了不确定性(uncertainty)(偏好冲击、流动性冲击)、不对称信息(information asymmetrical)(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监督成本(auditing cost)(有成本的状态证实)等,对金融中介体和金融市场的形成做出了规范意义的解释。帕特里克提出“金融供给论”和“金融需求论”;斯蒂格利茨等从信息不完全出发提出“金融约束论”,以莱文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家则从经济增长、资本市场和金融中介之间的作用等角度分析了金融因素的作用。但总体而言,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发展理论虽然构造了许多结构严谨、逻辑严密的数学模型并用来具体分析金融的作用机制,但它们过于集中地强调金融体系的重要性,对金融中介体研究集中于银行和股票市场,忽视对投资银行、基金、保险等其他金融中介体作用的研究。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也只是集中于银行和股票市场,未关注其他中介体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没能很好地解释与预测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许多国家(地区)接连爆发的金融危机。

二、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诞生背景

据不完全统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有133个国家和地区——即大约3/4的IMF成员国都经历了程度不同的金融困难。90年代末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更是极大地破坏了危机发生国(地区)的经济运行秩序,使其经济增长的进程突然中断,一些国家经济和金融的波动还引发了剧烈的社会动荡。然而,上述金融发展理论在面对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时却显得有点捉襟见肘。当然,金融体系的种种缺陷并不一定是这次亚洲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或唯一原因,但由于危机的爆发首先从金融体系陷入困境开始,而且不加节制的金融扩张也确实在危机的累积过程中发挥了消极的作用,因而反思金融发展理论在发挥理论解说和预言功能时的“失常”,对于总结经验教训、摸索金融发展规律无疑非常必要。

(一)理论范式

上世纪末爆发的一系列金融危机实际上反映了金融学的危机,它表明当代金融学的发展滞后于实际金融活动的发展,因而表现出了理论对经验现实的不适应。换句话说,金融学不能及时有效地发挥解释和预言的功能,是金融危机产生的理论根源。经济学、金融学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都充分表明解决经济、金融问题的迫切要求往往是其实现超越和进步的最主要动力与契机。这一方面是经济、金融实践科学的性质决定了经济、金融理论随实践改变而改变的特性,但另一方面也是经济学、金融学在自成体系的同时,具有了自身的惯性发展轨道,其对传统范式的维护是经济学、金融学沿着此惯性轨道运行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当代金融发展理论要摆脱危机、继续前进并对经济金融的未来发展承担应有的理论解说和实践指导作用,突破、调整乃至超越既定范式就是其在新形势下自我更新的首要任务。

(二)分析方法

金融学的实证化趋势使其成为一门分析的科学,但是理论实证与经验实证的分裂也导致其逐渐演变出迄今越来越明显的工具性与技术性倾向,而这种倾向实际上是一种“建构理性”(construction ration)崇拜。建构理性满足于思想试验的结果去检验现实经济、金融,而没有觉察到最近几十年来金融的迅速发展和急剧演变:金融已不再简单地是过去人们所认为的资金运动的信用中介,将金融仅仅解释为货币、资金的融通或借贷关系不仅不再公允,而且具有相当的片面性;金融也不再单纯地是发展经济的一种手段,或调控国家宏观经济的一种工具或杠杠,而应成为经济的核心,甚至成为经济本身。因此,当代金融发展理论一方面表现出在形式论证上的严谨和完美,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在实践解释上的苍白与无力。

(三)政策涵义

一定时期的经济、金融理论在其背后都蕴藏着深刻的现实政策涵义,反观传统金融发展理论不难发现:由于戈德史密斯将金融发展等同于金融结构的变化,并用金融相关率来评价金融发展水平的高低,因此,其现实意义上的金融发展就只是包含金融资产、金融结构等要素的特定金融结构的变化,其实质就是量性的增长;而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的“金融深化”,即放松对利率和金融机构的管制,其实质也就是金融自由化。20世纪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频繁发生的危机表明,量性增长并不能带来金融整体效率和功能的提高,金融自由化也存在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问题,二者共同的缺陷就在于无法保证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在此情况下,当代金融的实践发展迫切需要具有一定预言和解释力的理论来指导。

三、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1998年5月,中国学者白钦先在“面向21世纪全球金融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郑重提出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施金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建议。2001年《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导论》的出版标志着该理论框架的构建,而其之所以可视为金融发展理论的可能发展方向主要表现在:

(一)拓展了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和应用范围

作为发展经济学的一部分,金融发展理论主要是关于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问题的研究。而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则认为发展是要解决一个共同的世界性问题,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所有国家都需要发展,发展绝不仅意味着传统金融发展理论所界定的金融资产和金融机构等金融结构诸要素的增长,还包括随之出现的金融体制的变迁,以及金融活动与变化的社会、经济、金融环境相适应程度的提高。新的金融发展观把金融与经济的运行结合起来,特别是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研究在经济发展过程金融体系的发展与深化问题,即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二)回答了世界各国金融难以持续发展的原因

上世纪世界各国金融发展可持续性问题异常突出的原因虽然不尽相同,但又紧密相关。主要是许多国家没有意识到金融是一国最基本的稀缺战略性资源,它具有不可替代性、可扩张性、高流动性等特征,如果合理配置,金融就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如果配置不当,就会产生金融动荡和危机,影响和破坏经济社会发展稳定。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爆发表明,造成金融发展不可持续的主要原因是对金融资源的过度和放任开发,而六七十年代,许多政府对金融资源过度的干预和管制又成为金融发展不可持续的主要原因。八九十年代金融自由化政策本是对之前政府过度干预和管制金融资源的一种纠正,但从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相对落后国家金融发展可持续受到严峻挑战来看,其原因又恰恰在于不适度和不适时的金融资源开发政策。

(三)建立了一种现代、广义和动态的金融资源观

古典与新古典经济学都将资本或资金简单地视为一种生产要素(production factor),实质上,这是一种较为原始与静态的金融资源观。它意味着将与资本或资金紧密相关的其他金融要素排除在外,而没有这些要素与资本或资金的有机结合,资本或资金就是悬空的、被动的、抽象的、甚至不可理解和难以捉摸的纯价值凝结或累积。在金融经济时代,这种观点已远远不能完整、科学地概括出当代金融的全部内涵和巨大功能。各国经济与金融的发展历史与实践,特别是上世纪末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表明,现代金融活动不但保持和深化了传统的中介作用,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逐渐衍生成为一种不依赖于真实商品生产和交换活动的独立行为或独立存在,金融已不局限于资本或资金的借贷功能,而是更广泛、更深刻地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引导、渗透、激发和扩散作用。因此,在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态势下,尤有必要揭示金融的内在资源属性,突显它的战略性、脆弱性、中介性、社会性和层次性,透彻理解它既是资源配置的对象,同时又是配置其他资源的方式或手段。

(四)树立了一种全新的金融资源效率观

金融资源效率观作为对传统金融效率视角的根本转换,主要体现在:(1)新金融效率观把金融作为主导因素,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视角来考察金融与经济的关系,是对传统效率观(强调实物)视角的根本转换,为解决相关的经济问题找出了可能的主因——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2)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目标函数是金融效率的提高,由此带来金融稳定以及金融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借鉴金融约束论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约束条件:金融资源的长期有效利用和金融资源的脆弱性;(3)金融效率是质和量的统一,强调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金融效率高低的评价标准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适应与协调程度;(4)金融效率包含金融脆弱性的研究,从而通过提高金融效率和降低金融脆弱性来推动金融稳定,进而促进金融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5)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金融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在此框架下研究金融效率,可以借鉴更多跨学科的成果。

(五)倡导了从货币分析到金融分析、从孤立分析到关联分析的研究方法

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崇尚货币分析,但从金融表现出越来越强的虚拟性、信息技术发展对金融脱离传统轨道运行的推动以及由此引发的新一轮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等现实情况来看,现代经济学的货币分析已不可能涵盖和有效地解释日益复杂的金融过程(货币及其作用只是其一部分)及其对真实经济的影响。由此,需要建立一种全新的分析视角——金融分析,即研究经济发展过程中与金融有关的各种经济关系,它既是货币分析的逻辑延伸,更是对货币分析的拓展和超越。另外,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在经济学的各个分支理论演变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个严重缺陷就是理论研究的预设背景过于狭窄和单一,研究者通常都是严格限定自己的研究领域,不愿拓展视角以联系领域之外的变化和发展。这种孤立主义的研究传统,不仅制约了经济学的进步,更使经济学对现实经济的解释乏善可陈,经济学家们则被嘲笑为“迷惘的预言家”(lost prophets)。而金融可持续理论既涉及金融本身的发展,又对金融相关的经济过程加以关照。因此,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隐含在背后的金融分析是对关联主义的研究方法的鼓励和肯定。

四、小结

在金融全球化过程中诞生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实质是一个宏观的、高度哲学概括的金融理论,它的研究基础是金融资源论,研究对象是金融资源配置,研究方法是金融分析,研究目的是促进金融和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其创新之处在于注重发展且强调可持续,而其全新的研究视角以及敢于冲破传统经济、金融学理论固有的范式和禁锢则是对金融发展理论的有益尝试。因为理论研究就是如此,当现有的理论陷入困境,就应改变观察角度,重新审视所考察的对象本身,最后,或者否定原来的错误认识,或者完善原来不完全的认识,直至重新定位基础概念,使得它更有助于理解问题本身。不过,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也正如其倡导者自己所言,其体系的严密性、理论深度等方面还并不是无懈可击的,也远未实现精密地论证和深刻地阐发,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Goldsmith, R.W (1969),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Yale University Press

[2] Gurley,J. and E. Shaw,(1960), Money in a Theory of Finance,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3] King, Robert G. and Ross Levine(1993), Finance and Growth: Schumpeter Might Be Right,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08, pp717-737.

[4] Levine, Ross, and Sara Zervos (1998), Stock Markets, Banks, Economic Growth,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88,

pp537-558.

[5] Patrick,H,T.(1966),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4(2,January):174-189.

[6] Stiglitz, J.E. (1994), The role of the state in Financial Markets, 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8.

[7] 白钦先,丁志杰.论金融可持续发展[J].国际金融研究,1998(5).

[8] 白钦先.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导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9] 沈军.新金融发展理论的构建与中国效率型金融变革[J].财经科学,2006(7).

[责任编辑 张 凌]

金融学理论应用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金融全球化;金融资源;可持续发展

文献标志码:A

一、金融发展理论的简要回顾

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戈德史密斯、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等人开创了对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戈德史密斯最早尝试并倡导了金融发展理论研究,他认为:“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形成性质及其相对规模共同构成一国的金融结构,而金融发展就是一国金融结构的变化”,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金融相关率(Financial Interrelation Ratio),他的理论为后来的金融自由化(Financial Deregulation)提供了指导。然而,在此理论指导下的金融自由化实践却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因为自80年代以来,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金融资产不论是总量还是与GDP的比率都有快速增长,但这并没反映各国金融发展的真实程度。事实上,当时拉美和东亚一些国家为了处理金融问题,投入了大量的财力,而严重的金融问题更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它充其量是有增长而无发展的量性金融发展观。可见,戈氏金融结构论的缺陷在于:(1)对金融结构的界定存在偏差,有以偏概全之嫌,即用金融结构的特殊情况,也就是用金融资产的总量与国民经济总量的比值代替金融结构一般,而忽视了金融结构的其他表现。事实上,金融结构按商业性与政策性来划分,有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按融资方式来划分,有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按金融产品对象来划分,有银行、保险和证券,等等。(2)只重视数量的发展而忽视质量的发展,其结果是金融资产在总量上虽然迅速增加,而质量却存在着巨大隐患。

爱德华·肖摒弃了新古典理论,提出了“金融抑制(financial depression)”和“金融深化(financial deepening)”的思想。他认为一国的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刺激、相互影响的关系,但在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处于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因此,要摒弃金融抑制而采取金融深化。同时,罗纳德·麦金农也对新古典理论进行修正,从另一角度阐述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他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的根源之一是实际利率的金融抑制,指出实际利率使货币与实物资产存有“互补”和“替代”关系,适度的实际利率有助于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不能过分地长期依赖外国资本,必须而且可以通过金融自由化求得资金上的“自助”。但是,作为对戈德史密斯“金融发展”观念的深化,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提出的这两个概念尽管突出了金融制度与金融政策在金融自身发展以及促进或抑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其专注于制度和政策因素的作用,肖和麦金农关于“金融发展”的理解只是在内容上补充了戈德史密斯的观念,其自身同样是不完备的。另外,他们片面强调金融自由化的作用,而没有具体分析解除各种管制措施的环境、条件和顺序,而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些经验教训也使他们的理论受到了实践的挑战。这一切都源于他们的金融发展或深化理论的内在缺陷,即事实上他们假设“制度”是可以脱离一国特定的社会背景而平移或简单输入。

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发展理论意识到了金融抑制模型的诸多缺陷,同时深知基于这些模型提出的政策主张过于激进(如对发展中经济体或转型经济来说,金融自由化是不现实的)。他们直接利用内生增长理论(Endogenous Growth Theory)的最新成就,把内生增长和内生金融中介体(或金融市场)纳入金融发展模型中,摒弃了六七十年代金融发展理论的分析框架,从效用函数入手,建立了各种具有微观基础的模型,在模型中引入了不确定性(uncertainty)(偏好冲击、流动性冲击)、不对称信息(information asymmetrical)(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监督成本(auditing cost)(有成本的状态证实)等,对金融中介体和金融市场的形成做出了规范意义的解释。帕特里克提出“金融供给论”和“金融需求论”;斯蒂格利茨等从信息不完全出发提出“金融约束论”,以莱文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家则从经济增长、资本市场和金融中介之间的作用等角度分析了金融因素的作用。但总体而言,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发展理论虽然构造了许多结构严谨、逻辑严密的数学模型并用来具体分析金融的作用机制,但它们过于集中地强调金融体系的重要性,对金融中介体研究集中于银行和股票市场,忽视对投资银行、基金、保险等其他金融中介体作用的研究。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也只是集中于银行和股票市场,未关注其他中介体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没能很好地解释与预测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许多国家(地区)接连爆发的金融危机。

二、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诞生背景

据不完全统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有133个国家和地区——即大约3/4的IMF成员国都经历了程度不同的金融困难。90年代末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更是极大地破坏了危机发生国(地区)的经济运行秩序,使其经济增长的进程突然中断,一些国家经济和金融的波动还引发了剧烈的社会动荡。然而,上述金融发展理论在面对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时却显得有点捉襟见肘。当然,金融体系的种种缺陷并不一定是这次亚洲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或唯一原因,但由于危机的爆发首先从金融体系陷入困境开始,而且不加节制的金融扩张也确实在危机的累积过程中发挥了消极的作用,因而反思金融发展理论在发挥理论解说和预言功能时的“失常”,对于总结经验教训、摸索金融发展规律无疑非常必要。

(一)理论范式

上世纪末爆发的一系列金融危机实际上反映了金融学的危机,它表明当代金融学的发展滞后于实际金融活动的发展,因而表现出了理论对经验现实的不适应。换句话说,金融学不能及时有效地发挥解释和预言的功能,是金融危机产生的理论根源。经济学、金融学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都充分表明解决经济、金融问题的迫切要求往往是其实现超越和进步的最主要动力与契机。这一方面是经济、金融实践科学的性质决定了经济、金融理论随实践改变而改变的特性,但另一方面也是经济学、金融学在自成体系的同时,具有了自身的惯性发展轨道,其对传统范式的维护是经济学、金融学沿着此惯性轨道运行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当代金融发展理论要摆脱危机、继续前进并对经济金融的未来发展承担应有的理论解说和实践指导作用,突破、调整乃至超越既定范式就是其在新形势下自我更新的首要任务。

(二)分析方法

金融学的实证化趋势使其成为一门分析的科学,但是理论实证与经验实证的分裂也导致其逐渐演变出迄今越来越明显的工具性与技术性倾向,而这种倾向实际上是一种“建构理性”(construction ration)崇拜。建构理性满足于思想试验的结果去检验现实经济、金融,而没有觉察到最近几十年来金融的迅速发展和急剧演变:金融已不再简单地是过去人们所认为的资金运动的信用中介,将金融仅仅解释为货币、资金的融通或借贷关系不仅不再公允,而且具有相当的片面性;金融也不再单纯地是发展经济的一种手段,或调控国家宏观经济的一种工具或杠杠,而应成为经济的核心,甚至成为经济本身。因此,当代金融发展理论一方面表现出在形式论证上的严谨和完美,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在实践解释上的苍白与无力。

(三)政策涵义

一定时期的经济、金融理论在其背后都蕴藏着深刻的现实政策涵义,反观传统金融发展理论不难发现:由于戈德史密斯将金融发展等同于金融结构的变化,并用金融相关率来评价金融发展水平的高低,因此,其现实意义上的金融发展就只是包含金融资产、金融结构等要素的特定金融结构的变化,其实质就是量性的增长;而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的“金融深化”,即放松对利率和金融机构的管制,其实质也就是金融自由化。20世纪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频繁发生的危机表明,量性增长并不能带来金融整体效率和功能的提高,金融自由化也存在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问题,二者共同的缺陷就在于无法保证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在此情况下,当代金融的实践发展迫切需要具有一定预言和解释力的理论来指导。

三、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1998年5月,中国学者白钦先在“面向21世纪全球金融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郑重提出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施金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建议。2001年《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导论》的出版标志着该理论框架的构建,而其之所以可视为金融发展理论的可能发展方向主要表现在:

(一)拓展了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和应用范围

作为发展经济学的一部分,金融发展理论主要是关于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问题的研究。而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则认为发展是要解决一个共同的世界性问题,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所有国家都需要发展,发展绝不仅意味着传统金融发展理论所界定的金融资产和金融机构等金融结构诸要素的增长,还包括随之出现的金融体制的变迁,以及金融活动与变化的社会、经济、金融环境相适应程度的提高。新的金融发展观把金融与经济的运行结合起来,特别是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研究在经济发展过程金融体系的发展与深化问题,即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二)回答了世界各国金融难以持续发展的原因

上世纪世界各国金融发展可持续性问题异常突出的原因虽然不尽相同,但又紧密相关。主要是许多国家没有意识到金融是一国最基本的稀缺战略性资源,它具有不可替代性、可扩张性、高流动性等特征,如果合理配置,金融就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如果配置不当,就会产生金融动荡和危机,影响和破坏经济社会发展稳定。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爆发表明,造成金融发展不可持续的主要原因是对金融资源的过度和放任开发,而六七十年代,许多政府对金融资源过度的干预和管制又成为金融发展不可持续的主要原因。八九十年代金融自由化政策本是对之前政府过度干预和管制金融资源的一种纠正,但从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相对落后国家金融发展可持续受到严峻挑战来看,其原因又恰恰在于不适度和不适时的金融资源开发政策。

(三)建立了一种现代、广义和动态的金融资源观

古典与新古典经济学都将资本或资金简单地视为一种生产要素(production factor),实质上,这是一种较为原始与静态的金融资源观。它意味着将与资本或资金紧密相关的其他金融要素排除在外,而没有这些要素与资本或资金的有机结合,资本或资金就是悬空的、被动的、抽象的、甚至不可理解和难以捉摸的纯价值凝结或累积。在金融经济时代,这种观点已远远不能完整、科学地概括出当代金融的全部内涵和巨大功能。各国经济与金融的发展历史与实践,特别是上世纪末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表明,现代金融活动不但保持和深化了传统的中介作用,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逐渐衍生成为一种不依赖于真实商品生产和交换活动的独立行为或独立存在,金融已不局限于资本或资金的借贷功能,而是更广泛、更深刻地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引导、渗透、激发和扩散作用。因此,在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态势下,尤有必要揭示金融的内在资源属性,突显它的战略性、脆弱性、中介性、社会性和层次性,透彻理解它既是资源配置的对象,同时又是配置其他资源的方式或手段。

(四)树立了一种全新的金融资源效率观

金融资源效率观作为对传统金融效率视角的根本转换,主要体现在:(1)新金融效率观把金融作为主导因素,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视角来考察金融与经济的关系,是对传统效率观(强调实物)视角的根本转换,为解决相关的经济问题找出了可能的主因——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2)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目标函数是金融效率的提高,由此带来金融稳定以及金融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借鉴金融约束论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约束条件:金融资源的长期有效利用和金融资源的脆弱性;(3)金融效率是质和量的统一,强调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金融效率高低的评价标准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适应与协调程度;(4)金融效率包含金融脆弱性的研究,从而通过提高金融效率和降低金融脆弱性来推动金融稳定,进而促进金融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5)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金融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在此框架下研究金融效率,可以借鉴更多跨学科的成果。

(五)倡导了从货币分析到金融分析、从孤立分析到关联分析的研究方法

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崇尚货币分析,但从金融表现出越来越强的虚拟性、信息技术发展对金融脱离传统轨道运行的推动以及由此引发的新一轮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等现实情况来看,现代经济学的货币分析已不可能涵盖和有效地解释日益复杂的金融过程(货币及其作用只是其一部分)及其对真实经济的影响。由此,需要建立一种全新的分析视角——金融分析,即研究经济发展过程中与金融有关的各种经济关系,它既是货币分析的逻辑延伸,更是对货币分析的拓展和超越。另外,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在经济学的各个分支理论演变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个严重缺陷就是理论研究的预设背景过于狭窄和单一,研究者通常都是严格限定自己的研究领域,不愿拓展视角以联系领域之外的变化和发展。这种孤立主义的研究传统,不仅制约了经济学的进步,更使经济学对现实经济的解释乏善可陈,经济学家们则被嘲笑为“迷惘的预言家”(lost prophets)。而金融可持续理论既涉及金融本身的发展,又对金融相关的经济过程加以关照。因此,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隐含在背后的金融分析是对关联主义的研究方法的鼓励和肯定。

四、小结

在金融全球化过程中诞生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实质是一个宏观的、高度哲学概括的金融理论,它的研究基础是金融资源论,研究对象是金融资源配置,研究方法是金融分析,研究目的是促进金融和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其创新之处在于注重发展且强调可持续,而其全新的研究视角以及敢于冲破传统经济、金融学理论固有的范式和禁锢则是对金融发展理论的有益尝试。因为理论研究就是如此,当现有的理论陷入困境,就应改变观察角度,重新审视所考察的对象本身,最后,或者否定原来的错误认识,或者完善原来不完全的认识,直至重新定位基础概念,使得它更有助于理解问题本身。不过,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也正如其倡导者自己所言,其体系的严密性、理论深度等方面还并不是无懈可击的,也远未实现精密地论证和深刻地阐发,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Goldsmith, R.W (1969),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Yale University Press

[2] Gurley,J. and E. Shaw,(1960), Money in a Theory of Finance,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3] King, Robert G. and Ross Levine(1993), Finance and Growth: Schumpeter Might Be Right,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08, pp717-737.

[4] Levine, Ross, and Sara Zervos (1998), Stock Markets, Banks, Economic Growth,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88,

pp537-558.

[5] Patrick,H,T.(1966),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4(2,January):174-189.

[6] Stiglitz, J.E. (1994), The role of the state in Financial Markets, 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8.

[7] 白钦先,丁志杰.论金融可持续发展[J].国际金融研究,1998(5).

[8] 白钦先.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导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9] 沈军.新金融发展理论的构建与中国效率型金融变革[J].财经科学,2006(7).

[责任编辑 张 凌]

金融学理论应用毕业论文范文第6篇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终于揭晓,2013年颁给三位对金融理论有杰出贡献的经济学家,他们分别是美国经济学家尤金·法馬,芝加哥大学教授拉尔斯·皮特·汉森以及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J·席勒,该奖以表彰他们对“资产价格的经验主义分析”作出的贡献。

法马最主要的贡献是著名的“有效市场假说”,汉森则提出了一种统计方法,它适用于检测资产定价的合理性,席勒的主要研究领域是行为金融学,《非理性繁荣》是其代表作,他也是美国市场上著名的标准普尔/凯斯-席勒房价指数的创始人之一。

单独来看,这三位学者都对金融理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把他们三个放在一起又显得有些别扭和不协调,因为法马的有效市场假说和席勒的非理性繁荣几乎是完全对立的。两种完全对立的理论同时获奖,这在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中还是头一次。

经济学家许小年评论认为,“对立的观点同时获奖,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对立面。”但从另一个角度理解,思想还存在对立则说明在金融理论上各种观点之间是混乱的,它们离真理还很远。诺贝尔评选委员会是不是糊涂了,他们也无法区分哪一个观点是对的,只好搞起了平衡,让法马和席勒同时获奖。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是理性的,股票的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所有可能的信息。也就是说,一切金融资产的价格都是合理的,并不存在泡沫,都反映了经济环境中的各种信息。美国房市的泡沫直接导致了2008年金融危机,至今全球经济依然深陷其中,这无疑是对有效市场假说的莫大讽刺。

实际上,金融危机后,经济学界对有效市场假说进行了很严厉的批判,认为对这一理论的盲从导致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没能对金融危机提前做出预警。不过可笑的是,2010年,在由房地产价格飙升引发的金融危机过后,法马曾向《纽约客》表示,他甚至都不知道“泡沫”代表什么意思。显然法马依然活在自己构建的思维王国中,并不理会它离现实是多么的遥远。

其实,与法马类似的是2011年的诺贝尔奖得主萨金特,他是经济理论中“理性预期”学派的领袖人物。理性预期理论假设人们具有足够的知识和强大的预测能力,真实周期理论则假设市场是充分有效的,但它忽视了市场中存在的摩擦和不完美。理性预期理论认为,预期到的政策不会对经济产生影响,即在理性预期的背景下,任何宏观经济政策都是徒劳的。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世界各国政府的各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轮番上阵,显然与理性预期所倡导的“无为而治”相背离,理性预期理论也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指责。

可以说,2008年的金融危机证明法马的有效市场理论和萨金特的理性预期理论都存在致命的缺陷,而且对金融危机的治理和恢复毫无帮助。但诺贝尔经济学奖却依然颁给了他们,这只能是变相削弱诺奖的权威和公信力,再完美的理论难道能颠覆现实的检验么?

当然,并不是这种理想化的理论完全无用,现实世界复杂纷乱,理想化的假设可以让我们简化现实,便于分析和理解。当我们懂得了理性人、有效市场等理论的特点,就更容易认识到经济中哪些方面出了问题。但是,如果我们迷信了这种美化的理论,甚至把它当成是现实世界的真实描绘,完全用它来指导投资和经济政策,结局只能是惨痛的。

相反,席勒则是一位完全活在现实中的著名经济学家。早在互联网泡沫之时,席勒就警示美国股市存在非理性的繁荣;而在2005年美国房市还在不断冲高之际,席勒就警告美国房市可能存在泡沫。席勒的理论认为,经济和金融市场上经常受到非理性的行为影响,过于迷信地利用有效市场理论去指导投资和政策有时只能犯下更严重的错误。

如今的美国股市在美联储的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刺激下再度创出新高,这是否又是另一个非理性的繁荣呢?

上一篇:实践教学下国际经济论文范文下一篇: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