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经营风险范文

2023-09-20

财务风险经营风险范文第1篇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81年,是中国最大的、全球性规模经营的消费类电子企业集团之一,旗下拥有三家上市公司:TCL集团、TCL多媒体科技、TCL通讯科技。

目前,TCL已形成多媒体、通讯、家电和泰科立部品四大产业集团,以及房地产与投资业务群、物流与服务业务群。1999年,公司开始了国际化经营的探索,在新兴市场开拓推广自主品牌,在欧美市场并购成熟品牌,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领头羊。2009年TCL全球营业收入442.95亿元人民币,6万多名员工遍布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销售机构,销售旗下TCL、Thomson、RCA等品牌彩电及TCL、Alcatel品牌手机。2009年TCL在全球各地销售超过839万台液晶电视,1612万部手机。2010年TCL集团营业收入达518.70亿元,其中销售收入502.53亿元,同比增长17.09%;实现净利润4.33亿元,实现经营性现金净流入7.96亿元。

近几年,TCL集团面对较大的负债经营财务风险,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措施,有效地优化了负债结构,控制了负债风险,其经验值得借鉴。

一、TCL集团近年来面临的负债经营财务风险度量

TCL集团的大规模国际化扩张,一方面扩展了全球市场,使集团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翘楚,另一方面也给TCL集团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仅仅在并购汤姆逊公司彩电业务中TCL集团就支付了近10亿美元。而处于快速扩张中的TCL集团仅靠企业经营的利润积累难以支撑如此大规模扩张步伐,如同一个人发育得太快,自身的造血功能不足而必须依靠体外输血一样,TCL集团在经营中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筹措资金。在筹措资金的方式中,除了股票增发补充资本金之外,通过银行贷款就成为了TCL集团扩张得以实现的重要支撑。我们可以通过TCL集团最近几年的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化来考察和度量集团负债经营所带来的的财务风险。

从TCL集团负债经营的主要财务指标来看,集团经营状况欠佳,尤其是2005至2006财年,企业出现巨额亏损,资产负债率一度高达近80%,在证券市场上面临退市,企业的负债经营面临巨大的风险,但经过集团采取一系列的资本运作等风险控制措施,自2007年之后,企业的经营状况逐渐好转,负债经营财务风险呈现出不断降低的趋势。

二、TCL集团负债经营财务风险分析

根据TCL集团近年来的主要财务指标表总结来看,TCL集团的负债经营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资产负债比率过高

企业资产负债比率的计算公式为:企业资产负债比率=企业负债总额/企业资产总额。从上表中可以看出,TCL集团的资产负债率一直维持在较高位置,在2006年甚至达到80%,远高于行业公认的70%的临界点。在2004年并购汤姆逊之后,由于整合不利,TCL集团的欧洲区业务出现巨额亏损,受此影响TCL集团在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巨额亏损,亏损金额分别为14.6亿和35.7亿元。连年的亏损是造成在2006年集团资产负债率高达80%的原因,随着集团对汤姆逊公司彩电业务的剥离,经过艰难的资源整合、提升经营效率,在2007年TCL集团终于实现了扭亏为盈,并且伴随着企业经营状况的好转,集团得以通过配股、增发等资本市场融资手段来改善负债状况,资产负债率也随之不断下降,至2010年底已降至66%,低于70%的临界点,负债经营财务风险得以缓解。

(二)负债结构不合理

企业负债结构是否合理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指标来判断: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流动负债与负债及权益总额的比率、负债经营率。其中资产负债率和负债经营率两项指标尤其重要。资产负债率,也叫债权人投资安全系数,用来衡量企业资产对负债偿还的保障程度。TCL集团近年来的资产负债率一直在70%上下,处于较高水平。这说明:1.企业经营受债务资金的制约增强,独立性降低;2.企业偿债压力增大;3.企业结构稳定性下降,财务安全系数降低。另外,从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来看,企业的年经营现金净流量远远低于企业的流动负债总量,可见在TCL集团的负债结构中,短期负债无疑占据着主导地位,在2005年短期负债比率甚至达到99%。集团过高的短期负债比率与企业经营的快速扩张有关,TCL近年来不仅大举进军海外市场,还在全国各地建立近十个工业园区,这些举措背后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由于集团资产负债比率过高,难以从银行获取长期借款,因此其不得不借助于抵押和质押借款等各种短期筹资手段。但是,过高的短期负债比率使得TCL集团面临巨大的流动性风险,一旦债务无法偿还,集团的现金流将陷入枯竭状态,正常的企业经营将难以为继。

(三)资产运营效率较低

企业的资产运营效率主要通过总资产周转率来衡量,也可以从资产报酬率和每股现金流等指标得到反映。总资产周转率能够反映企业资产运用的有效性,也就是企业运用资产创造销售收入的能力。2006至2010年,TCL集团的总资产周转率徘徊在1.2至1.8之间,显示出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差,资产运营效率较低。从资产报酬率和每股现金流来看,TCL集团在同行业的43家上市公司中仅排在中下位置,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集团的每股现金流量在2006年和2007年均为负值,显示集团属于现金净流出状态。集团的总体资产运营效率欠佳,使得企业难以承担较高的负债比率,只有在企业经营业绩良好,并且企业未来快速发展可以期待的情况下,企业才能承担较高的负债比率。

三、TCL集团负债经营风险控制措施及经验介绍

面对如此之高的负债经营风险,TCL集团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优化资产结构,提升资产运营效率,全面控制成本,并且不断自主创新,使集团的盈利能力大大提高,负债结构得以优化,负债风险得以控制。下面简要介绍和分析TCL集团控制负债经营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及其效果,希望能为同类企业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多渠道筹集资金,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TCL集团通过配股、增发等方式筹集资金用于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公司于2008年6月通过向TCL集团全资子公司TCL实业、TCL多媒体管理层,以及独立第三方投资者在内的投资者,定向发行1.55亿美元新股,用以赎回2007年向德意志银行定向发行的1.4亿美元可转换债券。通过可转换债券的赎回,有效降低了集团财务成本、优化了负债结构,并且可以终止其可转债项下之财务承诺,抵消可转债公允价值对其财务数据的影响,并可促进其融资活动,同时可通过对其内部资产的整合大幅提高资产的运营效率。并且在2009年在国家扩张性财政政策支持下,集团获得了近20亿元的银行长期贷款,使得企业短期负债比率达到近89%,负债的结构得到很大改善,流动性风险得到控制。

(二)改进企业管理策略,提高资产运营效率

TCL集团除了优化资产结构之外还通过各种手段提升了资产的运营效率,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集团总部职能实现了由经营管理型向战略管理和风险控制转变,新模式强化了产业协同效率,提升了业务群的经营管理效率。同时,公司实施了聚焦主业和贴近市场的策略,通过全球供应链关键流程再造等一系列精细化管理措施提升了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进入2009年之后,TCL集团经营状况大幅好转,公司通过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提升了公司对产业链的掌控能力和未来的增值空间;并且多年的全球化扩张也初见成效,公司在中国、欧洲、北美、广义新兴市场全球四个主要区域完成了全球产业链布局,海外业务开始盈利,海外销售额占总体销售额比例接近40%。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提高,使得企业抗负债经营风险的能力大幅提高。

(三)改善产业结构模式,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TCL集团于2007年结束了亏损的原多媒体欧洲业务中心,启动了集中力量开发和维护大客户的新欧洲业务模式并逐步显现积极效果,海外市场的盈利能力及整体经营状况得到实质性改善。通讯业务在海外市场凭借ALCATEL品牌清晰的产品定位及与运营商良好的合作关系,取得了理想的市场认同度。2009年和2010年TCL主要围绕多媒体和通讯两大核心业务,加快产业模式的升级转型,在核心技术创新和主要产品研发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2010年TCL通讯业务经营业绩持续保持增长,产品销量和营业利润均创出近年来新高;多媒体业务由于自有品牌发展策略调整及库存清理等影响,经营业绩出现亏损,但随着库存清理完毕以及产品线调整到位,四季度以来TCL的液晶电视销售量逐步回升,并取得第四季度经营性盈利。进入2011年,TCL集团继续加强与全球主要电讯运营商的战略性合作关系,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和产品竞争力得到持续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得到提升,负债经营风险承受能力得以提高。

(四)减少企业的财务支出,提高财务资金的利用效益

在企业的负债经营活动中,企业资金的流动性较高,企业经营风险较大,因此,资金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措施,加强企业资金管理,减少企业的财务支出,提高财务资金的利用效益,控制财务风险,是企业负债经营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TCL集团由于进行大规模国际化扩张,企业的财务支出大幅度增加,例如,在并购汤姆逊公司彩电业务中TCL集团就支付了近10亿美元。类似财务支出的急剧增加使得TCL集团的资金周转举步维艰,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TCL集团实行的是高风险、高回报的财务政策,但从2007年起,企业管理者采取了加强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的措施,通过清理亏损业务,拓展海外市场,开发新业务等举措,节流、开源并重,有效地减少了企业的财务支出,健全和完善了财务管理策略,提高了财务资金的利用效益,由高风险、高回报财务政策逐步转向较为稳健的财务政策,提高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2009年,TCL集团的产权比率水平还比较高,这意味着如果在今后的经营活动中不能实现盈利,企业仍将面临很大的财务风险。由于TCL集团在2009年成功地转变了财务管理策略和经营战略,企业资产运营效率得到提升,财务资金的利用效益明显增加。而到了2010年,企业的产权比率下降了37个百分点,这说明企业的负债水平降低,利息支出也相应减少,企业财务风险得以降低。

四、结束语

通过对TCL集团财务风险控制的分析可以发现,尽管集团在2006年由于海外扩张一度面临巨大的负债经营风险,但是经过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集团得以顺利度过危机,步入新的稳定发展轨道。TCL集团在面临负债经营风险的情况下,通过多种渠道积极筹集资金,优化了资产负债结构;通过各种手段积极改进企业管理策略,提升了管理效率和资产运营效率;还通过产业模式的升级转型,提高了整体盈利能力。上面所介绍的TCL集团的具体经验和做法,对同样面临财务风险的同类负债企业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财务风险经营风险范文第2篇

6.物业业务绩效考核设计

风险事项描述:物业业务绩效考核程序设计不合理,检查人未就考核結果与被考核者进行有效沟通,或者考核过程有失公允,可能导致被考核者不认可考核结果,影响问题整改工作正常开展,达不到考核目标。

风险控制措施:物业管理部检查组每月对各个小区管理处工作检查一次,形成检查报告和整改处置程序文件;小区管理处负责人每日检查物业工作一次,形成检查日志,备档和提交上级核查;检查责任人应就检查结果与被检查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取得共识,被检查责任人应在检查结论上签字确认。

风险控制痕迹:月度物业业务工作绩效检查报告、整改文件、小区负责人检查日志。

7.绩效考核结果运用

风险事项描述:物业业务绩效考核结果未得到合理利用,可能导致业务考核流于形式,考核工作效果不理想。

风险控制措施:小区物业工作计划指标检查结果,在履行公司审批手续后,直接影响小区管理处工作人员绩效工资(包括奖金);外包服务工作质量检查结果,在检查组(人)每月编制《月外包服务质量验收单》且外包服务商签字确认、小区管理负责人签署意见后,直接影响外包服务合同的付款程度;《月外包服务质量验收单》作为合同付款申请书的必要附件,物业公司财务部应将验收单作为外包服务费用付款主要依据稽核。

风险控制痕迹:小区管理处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处置单、《月外包服务质量验收单》、合同付款申请单。

8.物业业务收费管理

风险事项描述:物业业务收费管理程序不完整,无收取现金的处置规范,可能导致公司资产受损、经办人出现舞弊等。

风险控制措施:物业公司应建立规范的物业业务收款行为标准,便于收款程序的执行和履行监督程序;小区各项物业业务收费应尽量通过PS机实现,同时,对于收到的现金,公司收费员严格按照集团物业部缴费时效标准(三天之内)将现金交费到公司财务部,完成交款手续。

风险控制痕迹:物业业务收费月台账。

9.物业业务信息传递

风险事项描述:物业业务信息传递和汇报不及时,可能导致公司经营班子经营决策和突发事件处置失误,影响公司经营效率和效果。

风险控制措施:小区管理处按月编制《经营情况月报表》,小区经小区管理处负责人在每月终了5日内签审《经营情况月报表》,报公司物业管理部;对于各小区发生的各种重大事项,小区管理处负责人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电话报告公司物业管理部经理,并在三日内形成书面报告报物业管理部备案。

风险控制痕迹:小区《经营情况月报》、小区重大事项报告。

10.与外部相关单位协调

风险事项描述:小区管理处未定期与业委会、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衔接与协调,未及时落实政府部门相关指令,未形成沟通记录,可能导致小区物业业务管理工作违背政府或业委会意图,遭受处罚,损害公司利益。

风险控制措施:物业公司可按照《XX市住宅物业服务指引及督查记录本》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小区经理建立工作台账,定期不定期与居委会、业委会联系,听取意见和建议。

风险控制痕迹:小区管理处外部协调工作台账。

应收账款管理

(一)概述

本部分规定了物业公司小区租金与管理欠款等应收款的管理职责划分、资金清收等方面的工作流程,相关制度包括《应收账款管理规定》。

(二)风险控制矩阵

1.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风险事项描述:公司未制定应收账款管理制度,账款管理职责不明确,账款管理程序不清楚,可能导致账款管理混乱。

风险控制措施:小区经理负责管理租费的收缴与调整,日常督促收费员催欠簿注记、解款;各租费收缴责任人员在工作中应相互配合,共同提高租费收缴率。

风险控制痕迹:《应收账款管理规定》文本。

2.应收账款回收

风险事项描述:应收账款回收不及时,可能造成公司周转资金不足,影响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

风险控制措施:公司物业部、财务部、小区经理应每月对收费员的租费收缴和租费记账工作进行抽查,并做好记录;小区经理日常督促收款章日期的调换。

风险控制痕迹:小区应收账款管理台账。

3.应收款划转清欠

风险事项描述:物业公司没有明确应收款划转清欠的条件,或对清欠未及时采取法律程序,可能导致应收账款呆账的发生,影响公司经营资金使用效果。

风险控制措施:每年年终,物业公司应收款记帐员按街坊(小区)、按户拉出欠费清单,物业部列出千元以上欠费和一年以上欠租重点,提交公司分管领导审批后,通过司法途径进行催缴。

风险控制痕迹:各小区欠费清单及审批文件。

财务风险经营风险范文第3篇

第一,按照制度要求,重塑制度流程

按照最新文件规定、相关岗位操作流程和有关制度办法,认真梳理农村信用社工作岗位中“应知、应会、应做、应遵”制度、知识、技能以及职业操守,组织学习了本岗位和基层营业网点学习的文件材料。

第二,做好自查和整改工作

自查柜面业务操作。对柜面业务操作流程及各个环节进行了风险隐患排查。对库存现金情况,重要空白凭证、印章、有价单证使用管理,股金管理,反洗钱等进行自查;对内外账务核对、开户业务、大额资金业务、挂失及提前支取等业务操作的合规性进行自查,找出了存在问题的原因,纠错整改,使我们每个柜员严格按照各项业务操作流程规定办理业务,提高工作质量,防控操作风险,消除了风险隐患。同时,在此基础上,我们都作出了承诺。承诺真实、全面地对工作岗位中的各个细节进行自查,按时上报自查报告,准确、及时地反映自查发现问题,并积极配合检查组检查,保证不再出现类似问题。

自查服务形象。按照县农信联社“优质文明服务”的要求,对各柜员“统一着装,微笑服务”执岗情况进行自查,同时在营业厅显著位置公示了县联社及本社主任的举报电话,促使员工改变服务态度,提升服务形象,切实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真正实现“合规管理,风险共防,和谐共赢”。

通过全面清查,找准问题,统筹兼顾,综合施治,形成相互制约、权责明确的监督约束机制,保障皮革城分社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三,加强学习,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为使活动不走过场,使每个柜员以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对各种文件制度进行集中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提高对风险防控工作的认识。同时,把提高员工素质作为工作中的一个基本点,学习内容包含现代化支付业务操作规程、反洗钱操作规程等等,大大提高了我们作为一线柜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全员行动,按照“合规创造价值、合规防控风险、合规保障发展”的整体目标,多措并举,从全员着装、工作作风、考勤会风、优质服务、工作效率等方面树立信用社新形象,为“推进案件风险防控工作,逐步建立案件防控工作长效机制,加快构建系统全面、精细严密、运行有效的风险管理体

系”做足准备。

四.整改措施及今后工作思路

今后,我将继续加强自己的政治思想教育,深入持续开展合规文化建设年活动,将合规文化建设工作贯穿于整个业务经营过程中,加大对违规责任人的惩处力度,严肃查处违规人员,营造清正廉洁、文明健康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环境,进一步防范操作风险。

(一)加强学习,继续深入合规文化建设,使全社员工更加明确合规文化建设年活动的工作目标、具体内容和要求,定期集中学习,通过学习SC6000系统业务风险要点、业务流程合规操作手册、信贷管理文件等各项规章制度及业务技能。确保自己更加熟悉各项业务操作流程、确保合规文化建设年活动工作落实到人、落实到岗,落到实处,确保自己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内控优先和审慎经营的理念,从而有效防范我社内部操作风险。

(二)加强对自己的金融政策、法律制度,财经纪律、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员工言行,加强对“九种人”实行不定期排查,同时对重要岗位人员及“九种人”定期实行交心谈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员工对防范操作风险的认识,提高合规操作意识,消除麻痹思想,使大家真正认识到“合规创造价值、合规保障发展”的重要性。

(三)积极参加全社员工以操作风险防控为主题进行讨论,

就操作风险防控问题发表各自意见,通过讨论进一步提高员工风险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财务风险经营风险范文第4篇

摘 要:对于跨国企业经营来讲,外汇业务是其经营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业务板块,因此,随着外汇业务的开展,外汇风险同样无法避免。对于外汇风险这一对企业发展影响巨大的风险,各跨国企业都会十分重视,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积极参与到外汇风险管理工作中去。本文的内容主要围绕两点展开讨论,外汇风险的特点以及外汇风险的内容,通过对这两点的分析,探究当前跨国企业在进行外汇风险管理的相关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对这些难题提出对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跨国经营;外汇风险;风险管理

一、相关概念、内容和意义

(一)外汇风险的涵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正保持着飞快的速度稳定增长,我国的企业同样借着经济飞速发展的浪潮快速崛起。近些年,国家经济的发展一直推行的是“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国家对于企业“走出去”一直持大力支持的态度,特别是高科技企业走出去。例如,当前,我国许多手机企业在非洲和印度等地区发展迅速。以2020年为例,国产手机在印度市场中的前五名中占据了前四的席位,而正是在这种前提下,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各国货币汇率间的波动也各不相同,因此,由于汇率波动造成的资本流动及变化则会对跨国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而所谓的外汇风险其实就是指,跨国企业在不同基础货币国家进行经济交易时,由于货币汇率波动所引起的经营成果贬值和现金流量缩水等不确定性问题。

(二)外汇风险的主要内容

当前,学者对于外汇风险的分类主要为三类:折算风险、交易风险与经济风险。

折算风险:折算风险可以理解为汇率换算的风险,在跨国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大多数企业都会将外币折算为本位币进行报表合并,而我们知道对于货币汇率的变化而言本就是朝夕而异的状况,因此,期末结算汇率与入账时的汇率基本不会相同,而在报表上体现出来的数据结果同样会有部分的差异。折算风险的程度主要受报表盈利成本差异和资产负债的差异影响。

交易风险:交易风险的产生是由于签约日以及结算日可能不一致,再加上汇率的变动性导致的,交易的风险体现在对于具体资金的影响。对于交易风险而言,其主要影响因素不仅仅与汇率波动有关,还与签约时间与结算时间长短和收支货币的种类有关。

经济风险:经济风险主要体现在对于汇率波动造成的财务风险对资产的影响,这里的资产主要是指现金流,这种影响是长期的。由于汇率波动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企业的产品成本可能会产生波动,这种波动会导致产品的利润的不稳定以及市场份额的变动(林圣哲,2006),最终的结果会导致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不稳定。(范翔,2012)

(三)意义

对于企业发展而言,其主要目的就是获取盈利,跨国企业同样如此,但相较于普通企业而言,跨国企业还会受到货币汇率波动造成的巨大风险。在跨国项目经营过程中,一旦对外汇风险管理不善,则会造成企业利润的流失和资金流缩水,从而影响了企业在海外项目建设的过程。当前,我国越来越大的企业走出国门,对于跨国经营外汇风险的管理问题需要加以重视。

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问题

(一)缺乏对外汇管制环境的了解

对于我国企业开展海外项目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大多数企业在海外项目的开发上均采取商务人士先行,开拓海外市场,而后再持续投入资金,增派财务以及管理人员。而在所派遣的人员中,其中并没有专职的外汇风险管理人员,总而造成了忽视外汇风险对企业盈利利润的影响。而正是基于这种现状,在项目启动的初期发现不了外汇风险,而等到商务启动甚至到项目建设时期才能发现各项风险敞口完全暴露,将企业的发展推动到了不利地位上。所以说,在进行海外项目投资上,必须要提早进行外汇风险管理,除此之外,在进行实际的交易后,仍然需要对外汇风险进行监控,制定出相應的风险应对措施。而对于一些外汇政策较为特殊的地方,跨国企业更加需要对外汇风险进行管理。比如说,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由于国家外汇储备量的影响,其对外汇管制十分严格,一旦产生外汇波动,其上下幅度差异将会较为巨大,因此,即便是采用外币融资这种风险较小的投资模式,最后实际的盈利利润任然难以得到保障,甚至投资也难以得到有效的回收。除了外汇政策影响之外,国际局势对汇率的影响同样十分巨大,例如,在美国与利比亚对峙期间,美国政府对利比亚采取了经济管制措施,美元在利比亚的流通受到了极大的阻力,结算更是受到了非常严峻的影响。因此,在海外投资过程中,企业不仅仅需要考虑到投资的可行性以及投资收益,其还应该将外汇管制以及外汇风险考虑到投资条件之内。

(二)对于外汇现金流的管控是缺位的

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受我国体制影响,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基本以带资建设为主要模式。采用的融资方式大多为美元或人民币为主。而这两种货币在国际上均为比较强势的通用货币。据商务部提供的资料显示,我国企业在像跨国企业发展时均选择发展中国家作为首要的投资对象,而对于这些国家而言,其货币汇率的波动往往会幅度巨大。比如说,南非的流通货币种类较多,但是南方基本以兰特为主,兰特对于美元的汇率波动达到20%以上,在2015年的时候其上一年末的直接汇率贬值达到了34%。这种情况的出现及其容易出现国内资金的严重损失,这种损失并不是指账面价值的损失,而是指购买力的损失。如果在贬值之前投资没有得到收回,随着时间的拉长,这种损失会越来越大。

(三)缺乏本地化的经营方式

国内对于跨国经营而言,一般是会在国内招聘或者在内部选择人员到海外,对海外的项目进行经营管理。但是基层员工往往是以本地员工为主。国内招聘的管理人员往往会采用国内的管理模式对国外地区进行管理。但是这种方式忽视了当地的具体情况、风土人情,对公司在当地的长期发展极为不利,严重的还会产生一些矛盾。除此之外,由于缺乏本地化的经营,那么企业在海外的收支情况任然保留在国内进行消化,这极大的增加了企业的投入成本,无法保证营收利润在当地沉淀,增加了外汇的交易风险。

(四)外汇风险管理手段较为单一

在对我国跨国公司经营情况进行了解之后,我们发现,大多数跨国公司在汇兑方面都有着较大的亏损,由此不难看出,我国各大企业在外汇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并急需进一步的完善。在外汇风险管理上,由于造成货币汇率波动情况的影响因素众多,因此,对于外汇风险很难进行预测,尤其是对于刚刚起步的跨国企业而言。因此,企业在想跨国企业发展时,必须要早好外汇风险的管理工作,培养出高素质的外汇风险管理人才,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在海外经营的利润。

三、加强外汇风险防范和管理的建议

(一)投资前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调研

对于海外投资项目而言,跨国企业应积极改变国内原有的先建设后考察的模式,对于海外项目投资而言,必须要在市场调研人员确认市场潜力及发展能力后介入风险管理人员。并且在进行投资可行性分析之后,开展外汇风险研究,并优先确定外汇风险的识别和管理方案。

(二)加快现金流转

对于外汇风险而言,较长的现金流转周期是增加外汇风险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现金的周转率,快速回笼资金同样是控制外汇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较快的现金周转意味着资产负债暴露在外汇分险下的时间较短,在发现外汇风险的同时,能够有效的回笼资金,及时止损。

(三)加强本地化运作减少外汇风险

本地化企业运营是跨国企业海外运作的必然发展趋势,企业本地化可以有效的保证投资的资本,极大程度的规避外汇波动对投资造成的影响。在将一个国家确认为根市场拓展时,一旦形成了本地化的规模,那么无论从监事角度还是发展角度都会受到当地政府要求使用本地币种签约的要求,本地化管理可以从多个角度推动企业在本地的发展,首先,企业交易过程中产生的交易性风险得以降低,企业的运营也可以更加稳定,对于折算风险中的头寸风险问题也可以缓解。

(四)优化外汇风险管理方式

外汇币种的选择,控制资金外汇的转换时间以及增强对外汇市场波动的监控。这些措施都是当前较为成熟的方式,但是除了以上的方式以外,对于海外投资的项目,企业更应该重点培养外汇风险管理人才,成立外汇风险管理机构。

在当前我国跨国企业发展遭受的外汇风险中,三种风险都具备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影响因素。对折算风险而言,其主要表现在会计上,仅影响当期损益,并不会对现金流造成影响,可以通过资产负债表项目的管理来降低风险敞口;交易风险则主要影响现金流量,增强现金流量的周转速率则可有效控制交易风险;经济风险属于宏观的范畴,需要国家的力量才能分散这些风险。

参考文献:

[1]王月永,张旭.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管理及控制[J].国际经济合作,2008(3):77-81.

[2]陈学胜,周爱民.新汇率体制下中国上市公司外汇风险暴露研究[J].经济管理,2008(8):31-35.

[3]陳晓莉,张妍,高璐.企业外汇风险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12(2):134-140.

[4]范翔.构建企业外汇风险管理平台[J].财经界,2012(18):112.

[5]倪庆东,倪克勤.汇改以来我国外汇风险暴露的行业特征——基于深市行业指数的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2):60-63.

[6]郭飞.外汇风险对冲和公司价值:基于中国跨国公司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 2012(9):18-31.

[7]马杰,任若恩.VaR方法在外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10-14.

[8]王月永,张旭.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管理及控制[J].国际经济合作,2008(3):77-81.

[9]何晓.对我国企业外汇风险暴露的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05.

[10]黄毅.当前银行机构外汇风险管理的十大问题[J].中国金融,2006(7).

[11]荀厚平,李硕.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策略[J].国际经济合作,2007(5).

[12]谢赤,丁晖,王雅瑜.基于现金流量法的企业外汇风险暴露度量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7(2).

作者简介:

刘博卿(1991.07-),男,汉族,籍贯:甘肃镇原,硕士研究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金融市场。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刘博卿

财务风险经营风险范文第5篇

摘要:中国自2005年进行汇率制度改革以来,汇率波动对以进出口业务为主的企业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对不同行业其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本文总结中日应对汇率波动的各种策略,通过对比指出中国企业可以借鉴的地方。

关键词:汇改外汇风险风险管理金融衍生工具

0 引言

汇率制度改革对于长期处于盯住美元的稳定汇率环境下的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全新的挑战。中国企业即将面临的是长期的、难以预期的汇率波动,这将为企业的决策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在浮动汇率这条道路上中国经验尚浅,仍有许多需要了解以及借鉴的地方。因此,本文旨在分析汇率波动对中国企业的影响,通过与具有丰富经验的日本企业的对比,提出可能的应对措施,为中国企业的决策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1 实证分析:以青岛海尔与中国东方航空有限公司为例分析汇率波动对企业的影响

1.1 汇率波动 自2005年央行实行了有管制的浮动汇率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不断变化,对于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来说,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汇率波动给企业带来的风险较之前大幅度增加。下图反映了2002年至2009年4月的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变化情况。

根据图表表明,自新汇率制度实行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经升值17.44%,如何消除币值变动对企业的经营成果的影响,是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1.2 根据青岛海尔(600690.SH)2004年至2007年年报数据,可得以下结论。(见表1)

1.2.1 2005年之前,由于人民币实行紧盯美元的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几乎保持不变,因此在2004年,企业并未产生汇兑损益,然而随着汇率制度的改变,自2005年起,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汇率变动产生的各种费用不断增加,汇兑损益在净利润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已经从2005年的不到0.04%增加到2007年的5.6632%,而且在绝对数值上2007年的汇兑损益已经达到2005年的55.56倍。三年中,企业汇兑损益对净利润的变动幅度达到142倍,远远超过了人民币币值的变动程度,企业也由此遭受了经济上的损失。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汇率波动的不可预测性,企业必须主动采取措施,以避免受到汇率波动对企业产生的更深远的影响。

1.2.2 作为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和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之首的海尔集团,旗下拥有240多家法人单位,在全球30多个国家简历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只在基地和贸易公司,重点发展科技、工业、贸易和金融四大支柱产业,2005年事先全球营业额128亿美元。这样一个正在进行国际化道路的企业,对于面临的国外经营的风险,海尔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

①通过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降低汇率风险。截止2004年9月国家开发银行已对海尔集团提供了累计32.5亿美元的出口买方信贷合作协议,共支持了海尔集团16以美元的机电产品出口。出口买方信贷是出口国为鼓励本国资本性货物出口,向外国借款人提供的一種中长期外汇贷款,其目的在于能够有效地帮助本国企业在商品出口后及时收汇,规避收汇风险。

②主动推行本土化战略,提升企业实力,规避汇率变动的风险。90年代末,海尔以“三位一体”的本土化模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创造其本土化品牌,并致力于在当地设计、当地制造、当地营销的探索。在推进本土化的进程中,海尔充分考虑了全球各个市场的不同特点,并首先在美国简历“三位一体”本土化的试验田。海尔通过低端商品实现了其“走出去、走进去”的目标,在例行本土化的同时,海尔更结合本地生活,经济状况坚持自己的“高端信仰”。最终靠不断创新的高端产品在不同的市场将自己打造成本土化的品牌。这样做对于海尔企业自身来说,不仅实现了它的本土化目标,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实现本土化后,企业一来可以避免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对中国企业的反倾销行为,二来面对中国市场廉价劳动力、低成本的原材料优势正在消失的局面,以及企业正在遭受的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本土化模式成功的化解掉了这些危险。

1.3 东方航空公司(600115)公司的风险控制机制(见表2)

对于航空公司来说,由于业务性质的特殊性,企业运营过程中一直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有数据显示航空公司一个月内流失其价值1/4的概率是其它世界500强企业平均值的5倍,航空公司的收益变化受环境变化影响十分明显,使得资本市场对投资航空公司的收益缺乏信心,航空公司的股票价值大打折扣,航空公司股票的市盈率仅是世界股票市场平均水平的1/3左右。从成本管理方面来说,由于航油价格受国际原油价格的直接影响,企业受到原油价格波动和汇率波动的双重影响,由于中国制造业的实力不够强大,购买飞机时往往由于汇率的波动也会造成企业实际支付金额与财务预算出现偏差;对于企业,无论购买燃油还是购买飞机,其成本都是巨大的,一旦出现了大幅波动,对于企业的经营业绩是有知名影响的。从收入方面来说,国际航线的开通势必导致外币收入,汇率的波动也造成了企业不同程度的收入波动。可以说,在航空公司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企业都承受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如何采取合理的措施,最大程度的降低汇率波动对企业的影响,保证企业的正常盈利状况是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同时,航空运输业自身的高危险性也是导致企业遭受巨大风险的原因。

经过多年的发展,航空业在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方面做出了各种努力,其中最为重要的手段就是航空公司引入了专业的风险管理工具,利用各种相应标的资产的金融衍生产品进行套期保值,在企业风险管理方面做出了长足的进步。东航航空公司自2004年以来,通过购买各种金融衍生产品对利率、汇率以及燃油价格进行套期保值,旨在通过利率互换减低市场利率波动的风险;通过外汇套期合约来降低因机票销售外汇收入及需以外汇支付的费用而导致的汇率风险,外汇套期主要为以固定汇率销售日元或买入美元;通过利率互换减低市场利率波动的风险,其中签订的利率互换是将与LIBOR相关的浮动利率转换为固定利率,减少利率波动的不确定性。

东方航空公司的年报数据表明,在2004年至2007年4年之间,东方航空公司由于外汇波动造成的汇兑损益净额变动幅度呈大幅度增加趋势,与此同时,汇兑损益在净利润中所占的比例也不断上升,说明企业仍然处于很大的外汇风险敞口之中。虽然这4年中企业的汇兑损益一直处于盈利状态,表明企业在外汇风险管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衍生产品自身的高风险性,如何平衡衍生产品的成本与收益是企业在运用衍生产品进行风险管理时必须谨慎考虑的问题。

总之,对于航空公司这类本身就处于高风险运营状态的行业,运用专业的风险管理工具对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明确各项管理行为的目标并辅助企业的各种制度,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衍生工具自身风险的基础上对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进行管理。

2 如何管理企业面对的外汇风险

2.1 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的目标 企业经营均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因此,企业的各项决策均应以此为指导,对于跨国企业和以进出口业务为主的企业来说,必须对所面临的汇率波动采取相应的策略,以保证企业最小程度的受到其影响。企业的外汇风险管理不仅仅局限在外汇管理不受损失的角度上。作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制定外汇风险管理政策的时候,应从企业发展战略的角度对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4.1.1 日本的产业政策 日本的产业政策主要包括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主要是参与产业内资源配置的政策,其政策对象是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及市场成果,一般是通过法律和法规来建立及维护市场竞争的秩序。如限制资本及市场的过度集中,打击控制价格的行为,限制不正当交易,监督市场的公平竞争,鼓励其他新的企业的参与,以促进市场的有效竞争。另一方面,为了迅速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支持大企业的合并,并尽可能地抑制国内过度的价格竞争,在支持大企业发展的同时保护中小企业。

可见,日本的产业政策分别通过产业间的、产业内的资源配置扶植和帮助新兴或衰退产业,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日元迅速升值的非常时期,日本政府仍不忘坚持其一贯实行的产业政策,一方面对钢铁、有色金属、造船、石油化学、纤维和造纸等消耗能源较多的产业进行设备更新和产品换代;另一方面将电子、能源、生命科学、新材料、宇宙和海洋开发等作为重点扶持的产业,大力推动这类产业产品的生产和出口,现在看来取得了很大成效。

4.1.2 加速日元国际化 日元国际化的进程从6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1964年日本正式成为IMF第八条款成员国,开始承担日元自由兑换的义务。1980年12月,日本政府修改《外汇法》,日元经常项目基本上实现了可兑换,对日元资本项目的可兑换,也由原则上限制兑换过渡为原则上放开管制,这是日本金融国际化的一个阶段性标志。1970年日本出口中以美元计值的交易占绝对优势,比率高达90.4%,日元计值比率仅为0.9%,1980年《外汇法》修改以后,日元计值比率上升到28.9%,到1988年升至34.3%,同时期美元计值比率从66.3%下降到53.2%。出口贸易中本币计值比率的增加,可以减少汇率波动对出口数量和金额的影响,说明与日本经济基本面的发展相匹配,日本企业在贸易货币选择方面的谈判能力和金融视察发展的完备程度,增强了日本企业抗御风险的能力。

4.1.3 互补型对外投资 1979年,日本政府对《外汇法》及《外资法》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形成了《新外汇法》。根据该法有关规定,日本对外投资政策由“严格管制”转变为“原则自由”,一亿日元以下投资项目已完全放开。这项举措无疑促进了日本企业的对外投资。

1970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仅为9亿美元,1973年超过了30亿美元,此后逐年增加,1981年达到约90亿美元,1984年突破100亿美元。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更是急剧增加,1986年到1988年3年时间对外投资累计1028亿美元,超过了战后1951——1985年35年累计对外投資总额的837亿美元。1989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为441亿美元,超过了美国的368亿美元和英国的352亿美元,首次跃居世界第一位,2001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累计325亿美元(以平均汇率折算)。

此外,由于日元大幅升值等因素的影响,日本企业大多由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这就使得日本对外贸易的互补性显得尤为突出。比方说,日本向美国和欧洲国家投资的主要目的是绕开NAF-TA和EU的贸易壁垒,而对东亚国家投资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这就相当于是利用东亚国家廉价的劳动力以及其他成本生产商品,再将其出口到欧美国家。这样做,扩大了日元升值为企业带来的收益,同时由于成本低,增强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4.2 日本企业自身的外汇风险管理策略 日本企业应对汇率波动除以上提到的各种策略外,还有:

4.2.1 日本的许多大型跨国企业在海外设立自己的金融运营公司,通过对冲和债权债务的调整,对整个公司的外汇资产进行调整,以期达到平衡。但这种方法并不普遍,因为只有大型的跨国公司才有条件实施,而对中小企业并不适用。

4.2.2 对于既有进口业务也有出口业务的企业,可以通过企业内部重心的调整达到规避外汇风险的目的。当本国货币升值时,可适当减少出口,增加进口;而当本国货币贬值时,反之。

4.2.3 从长期上来说,企业可以利用本国货币升值带来的优势,积极拓展海外事业,形成多边贸易,这样就可以在无形中增强对汇率波动的抵抗能力。

5 分析比较

通过对我国和日本在应对汇率波动策略上的比较,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借鉴:①企业应力图开发新技术,降低成本,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以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积极开拓新的生产领域。②借鉴日本企业将多种金融衍生工具与有效的管理方法相结合的避险策略,但也不要一味地为了避险而滥用金融手段。应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若无明显效果的方法时,甚至可以实施任何应对策略,在制定策略时应灵活应对,不能盲目照搬。③应对人民币升值可灵活采取进口业务延后兑换付款,出口业务提前结汇兑换,出口业务可选择非美元结算货币。这样就可以有效减少因为人民币升值而造成的损失。④积极开拓国内市场,适度发展海外市场。日本的许多大型跨国企业都是利用日元升值的机会大举进入海外市场的,而只有企业到达一定的规模才有可能实现多边贸易,对冲外汇风险,或从企业内部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中国民航学院学报》2004-02第22卷第一期张晓全,张永莉航空公司风险管理.

[2]《汇率安排与经济稳定探讨》作者:郑群妮.

[3]加藤寛編『産業と政府の済政策』、勁草書房、1978年、3—10頁;小宮隆太郎など『日本の産業政策』、東京大学出版会、1984年、2—4頁.

[4]《日元国际化之路》陈虹——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财务风险经营风险范文第6篇

【摘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开始重视互联网的融资方式,通过P2P网络借贷已经成为了一种比较普遍的缓解融资难问题的模式,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小型企业融资和P2P网络借贷的现状进行介绍,分析互联网金融的优劣势,进而为中小型企业通过P2P融资提供合理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 互联网金融 P2P网络借贷

P2P网络借贷平台可以提供融资服务,有效的实现错位化竞争这一目标。这一平台还可以与股权投资模式相结合,形成一种多层次、多元化的资本市场模式,从而让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更加顺利。由于中小型企业的发展规模较小,多属于企业开创的初期,资金的基础也就比较薄弱,在进行项目的投资时,往往融资需求迫切。P2P网贷平台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是这种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只有充分地认识到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和风险性,才能够更好的利用这一网络媒介为企业发展筹集资金。

一、中小型企业融资现状

我国的中小型企业数量众多,为我国的GDP发展、财政税收、城镇就业等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但是由于其企业规模的限制,缺乏足够的金融支持,往往会陷入发展的瓶颈。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的金融体系无论在融资规模、融资效率、融资产品方面已经不能满足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需求。为了获得有效的资金以支持企业扩展,很多的中小型企业开始寻求多样的融资形式。民间借贷以其更加灵活高效的特点获得中小型企业的青睐。相比于银行融资,民间借贷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市场的约束,加快了融资的效率的同时还能够增强融资结构的合理性[1]。但是民间融资这种形式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借贷资源比较分散无法产生规模效应,资本逐利导致借贷利率过高反而制约企业发展,监管不足信用体系缺失使市场不透明。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出现则在很大程度的推动了民间借贷的透明化,让这种借贷方式得以在阳光下高速的发展。

二、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优势和问题

(一)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现状

P2P网络借贷平台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在这一平台上进行资金借贷的企业呈日益升高的趋势,成交量也在不断的攀升,平台的收益率也达到了很高的标准。目前我国在这一平台的行业运营规模上已经达到了世界的先进水平,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很多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二)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优势

与银行和担保公司相比,P2P网络借贷平台能够更加有效的进行资金的搭桥,可以有效的利用民间的闲置资金进行企业的发展。

首先其具有可得性的优势。企业通过这一平台进行借贷时,一般需要进行信息披露,通过信息公示,能够让企业信息的透明度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有效增强中小企业的信用意识;依靠互联网技术对企业信息的大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减少中小型企业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通过互联网传播,打破地域限制,让更多的人更快的参与,增加企业融资的可得性,减少企业的借贷成本。

其次这一平台使融资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互联网时代可以有效的减少地域的约束和限制,让金融的系统更加全球化。与银行相比,P2P网络融资的门槛也比较低,没有最低标准的限制。在P2P网络借贷平台上只要借贷双方达成共同的要求就可以进行合作,期限可长可短,金额可大可小,还可以量身定制个性化需求,融资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大大提高。

最后,P2P网络借贷平台使融资更加高效。相对于银行等机构,它没有那些繁杂的手续,在流程的处理上也比较便捷,减少了很多额外的人力和物力。P2P网络借贷平台资金到账的时间也比较短,融资资金使用的限制比较少,有效的节省了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时间、加快了企业的融资效率[2]。

(三)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问题

P2P网络借贷平台虽然具有很多的优势,可以让中小型企业在这一平台上更有效的进行企业的融资,但是在运行的过程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融资金额小,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中小型企业在利用P2P平台借贷的时候,一般只能够借贷比较小额的资金,如果企业的项目需要比较多的资金,利用该平台就可能产生一定的困难。同时,P2P平台的费用也比较高,很多的中小型企业在这一平台上进行交易的时候,一般要支付款项的1%到2%左右的平台费,还要支付服务费和担保费等,这种情况会加重企业的经济负担,更不能达到之前的融资目标[3]。

2.部分网贷平台不规范,降低资金的可靠性。由于缺乏严格有效的规范,有些P2P网络借贷平台将借贷资金用于自身或关联企业的经营活动,或进行各类证券、股权等高风险投资,导致资金未能进入实体经济,平台自身也遭遇危机甚至倒闭。P2P平台破产,不仅使投资人血本无归,也会导致企业的融资被迫提前到期,给企业的资金筹划带来风险。

3.中小型企业在使用P2P网络借贷平台进行融资的时候还会面临法律风险。一般网络借贷平台未对借贷资金的来源和用途进行有效地审核和监管,加之平台借贷具有分散性(多對一或多对多),犯罪分子很可能利用P2P平台将赃款、黑钱合法化。如果中小企业借入的钱是赃款,不仅可能让企业因失去运营资金而陷入困境,还可能会因为间接充当了洗钱帮手而触犯法律,卷入法律纠纷。

三、中小型企业在P2P网络平台进行融资的建议

(一)明确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受众群体,降低经营成本

P2P网络借贷平台所提供的融资方式一般都是小额融资的模式,是普惠融资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并不适合大额融资,这决定了P2P平台应主要面向个人、中小微企业,满足短期资金周转需求。由于中小型企业的经营规模较小,无法承担高额的融资成本,P2P网络借贷平台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对接征信系统、完善风控体系,降低运营成本;也应该有效的减少各种名目的平台费、担保费、服务费,有效的减少企业在通过平台融资的成本,才能有效地促进中小型企业的融资进程[4]。

(二)增加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多元性服务

目前P2P网络借贷平台还没有全面性的实现专业化和差异化,所以其发展的模式应该向着更加多元化、完整化的方向发展,对各种不同的领域进行延伸,从而让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更加有针对性。

(三)加强对P2P网络借贷平台运行的监管

由于监管的缺失,P2P网络借贷平台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诸多问题、爆发了诸多风险,政府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有效监管显得迫在眉睫。一方面,监管部门应该对平台中的资金来源、资金去向和资金数额进行严格的把控,利用第三方机构对借贷资金进行管理,将客户资金和平台自有资金隔离,有效的防止客户资金被窃取、被挪用或用于不法事项等。另一方面,根据P2P网络借贷平台不同的产品定位、不同的运营模式,政府可以采取不同的监管模式。

(四)加强P2P网络借贷平台信息的安全性

在进行P2P网络借贷平台安全性的建设中,平台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很多。例如加强技术投入,确保网络安全,对信息外泄的行为严惩不贷,保障客户的资金不被盗、信息不被泄漏;加强信息公示,对平台的运营模式、风控体系、定期业绩进行公示,对借款人的经营范围、信用评级、投资项目、预期收益等进行披露,对借款的金额、利率、期限、担保措施进行明确,让借贷双方对平台的优势和特点更加了解,才能有效的增强平台的安全指数[5]。

(五)提高中小型企业自身的信息透明度

中小型企业在利用P2P网络借贷平台进行融资的时候还要加强对自身信息的披露。在借款的时候,要对自身的信息进行公示;在借款期间,要对资金投向、使用效率进行定期公布,让提供资金的人了解到企业的信誉度,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进行借款。如果能够取得提供资金的人的充分信任,就可以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保障资金链条的持续,从而有效利用平台为中小型企业发展助力。

(六)中小型企业应该谨慎的选择P2P网络借贷平台进行融资

中小型企业在利用P2P网络借贷平台进行借款的时候要遵循谨慎的原则,首先,选择平台中股东背景比较强、风控体系比较完善、信誉度比较高的平台。其次,对融资模式、操作手续、融资成本进行严格的考察,选择最适合自己、综合资金成本最低的平台,实现低利息的借贷模式,加速企业的发展脚步。

(七)中小型企业应该按时还款提升自身信用度

中小型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预测资金需求金额和时间,并根据预测情况在P2P网络借贷平台上完成相应借款。通过及时足额偿付到期借款,中小企业将在网络借贷市场中不断提升信誉指数。只有当企业的信誉达到较高级别使,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更高效低息的取得融资,为企业的扩张提供必要的基础。

(八)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融资的扶持力度

互联网借贷平台极大的便利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于网络的监管,同时还要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扶持力度。通过引入先进技术,使互联网与金融深度结合,让互联网的大数据与传统的风险管理手段相衔接,为中小企业通过P2P网络平台融资更加便捷高效。通过制定面向互联网金融的优惠政策,鼓励网络借贷平台建设,前期补贴其经营成本,让互联网金融朝规范化、可持续性方向发展。

综上,中小企业的融资离不开互联网金融,只有充分地认识到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和风险性,才能够更好的更安全的利用这一网络媒介为企业发展筹集资金,才能让企业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珍义,肖皓,何胡琴.P2P网络借贷平台运营模式及风险防范策略[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5.01:11-14.

[2]龚曼薇,白玉娟.P2P网络借贷模式的发展现状、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5.04:62-63.

[3]宁曙然.基于中小企业融资视角下的P2P網络借贷问题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9:44-46+51.

[4].浅析中国P2P网络借贷市场的监管之路[A].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13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13:11.

[5]赵素芳,李毓.P2P网络借贷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探究——以河南省为例[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4:14-17.

作者简介:杨小娟(1984-),女,汉族,福建漳州人,现供职于厦门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漳州分行,中级经济师,大学本科双学位,研究方向:中小企业融资。

上一篇:生活老师总结范文下一篇:考核自我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