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范文

2023-09-18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范文第1篇

一、历代国王积极推进民主制度建设, 完善政府机制

自伊本·沙特于1932年建立沙特阿拉伯之日起, 他便致力于解决沙特作为一个初生国家所面临的立国与治国问题, 着手建立具有现代化的沙特阿拉伯。伊本·沙特在平定“达维什叛乱”, 统一汉志与内志地区后便颁布了“统一阿拉伯王国各个地区”的诏令, 将汉志地区政府各部与内志地区的宫廷各府合并, 形成了一套全国统一的行政机构与管理制度。此时标志着沙特已经开始了政治现代化的建设。

随着1953年伊本·沙特的逝世, 沙特在第二任国王即位期间的政治现代化建设止步不前。在他的统治期间, 政府机关内部贪污蔓延, 官员们用授予合同的手法进行巨额权钱交易。国内形势严峻, 国际局面更是一片惨淡。随着纳赛尔成功地领导了埃及的“七月革命”, 民族民主运动在阿拉伯地区风起云涌。于是为了挽救被动的政治局面, 沙特王室的多名亲王发动政变, 罢黜国王并推选费萨尔·本·阿卜杜勒·阿齐兹为第三任沙特国王。随着费萨尔亲王的即位, 沙特一度停滞不前的政治建设也开始逐渐恢复。

为了改变国内政府官员骄奢淫靡和经济态势萎靡不振的现状, 费萨尔即位后在原有内阁的基础上增设了教育部、农业部和商业部, 使政府机关的职能更加专业化、行政更加高效化。他颁布的“十点纲领”更是沙特国家政治现代化历程中的里程碑性成就。他在“十点纲领”中明确指出:1.制定中央和地方政权的基本制度 (确立了沙特政治的制度化) 。2.司法独立, 不可侵犯。成立司法部, 负责司法行政事务 (确立了沙特政治的法制化) 。3.废除奴隶制, 对奴隶进行补贴 (反映了沙特愈加重视人权) 。因此, 可以说沙特此时已进入政治现代化的高速建设阶段。

第五任沙特国王法赫德·阿卜杜勒·阿齐兹也为推动国家政治现代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具体表现如下:1.对政府内阁进行了改组, 吸收大量高学历者和留学人才进入内阁, 从而改变了以往大臣会议由沙特王室成员把持的局面。通过纳入大批专家和技术人员进入国家现代化建设事务的各部门, 为政府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才保障。2.对大臣会议的设置进行了改革, 向广大民众开放全新的职位, 并于1993年下令成立“沙特协商委员会”, 通过了《政府基本法》《协商会议法》和《省组织法》这三大重要法案。此举不仅响应了国民要求改革的呼声, 推动国家朝向民主化发展, 更代表了沙特王国在政治现代化进程中所取得的成就。更有甚者评价其为“为今后20年内政治体制方面的重大改革开辟道路, 使沙特具备了现代国家机器的基本特征。” 而且在其执掌沙特王室期间, 沙特妇女也获得了广泛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并被允许拥有少量中等级别的政府职位,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治民主化。

同样, 在国际舆论和国民呼声的共同催化下, 沙特政府曾于1992年正式召开了第一届现代协商会议。根据所颁布的《协商会议法》规定:协商会议每届任期4年, 会议主席和成员均由国王任命, 成员为30岁以上的沙特籍男性, 多为社会名流和各领域精英, 成员不得在政府机关或公司兼职。这一举措是沙特政府为争取满足全社会各阶级广泛的政治参与所做出的一大努力。尽管协商会议没有立法权, 只是政府的咨询机构, 但可以对政府经济政策提出建议和批评, 有权对政府大臣就相关问题提出正式质询, 从而保障了国家法令能在一定程度上顺应民意, 体恤民情, 真正提高了政治现代化水平。

二、家族政治及王位继承制度亟待完善

尽管沙特家族在不断地积极探索政治改革, 争取建立一个拥有制度化、法治化、稳定化、和平化、民主化的政治制度以及拥有行政高效化的政府机关, 但是在家族政治给沙特家族带来了至高无上的权力的同时, 权力的过分集中同时也导致沙特缺乏民主科学地管理国家事务的意识, 而这也是沙特未来急需解决的一个阻碍本国政治现代化继续发展的瓶颈。

由于其独特的历史背景, 沙特深受部落文化的影响, 部族观念在沙特人心中要远远强于现代国家意识, 因此目前沙特中央政府的控制能力实际上还是掌握在以沙特家族为首的几大主要家族和主要教长手中。此外沙特目前实行的是王储继承制, 由伊本·沙特的儿子们按年长顺序继位, 但由于第二代王室人员都已经成为年老的一代且沙特家族的第三代成员特别多, 因此王室内部的王位争夺战在保守派和自由派之间进行。如果想要更好地建设本国的政治现代化, 那么沙特就不得不解决如何从“绝对君主”到“君主立宪”再到“象征性君主”的过渡。

三、石油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求政治民主化程度的提高

在石油经济所带来的巨额收入影响下, 沙特国民的综合素质水平不断提高, 想要参与政治的愿望愈加强烈。2003年10月曾在利雅得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人人纷纷走上街头, 要求得到更多的政治权力, 释放政治犯, 呼吁国家进行政治改革。此举得到了沙特其它地区的大力支持, 随后沙特境内其它一些主要城市也相继爆发了类似的抗议活动。在人民呼声日益高涨的压力下, 前任沙特国王法赫德·本·阿卜杜勒·阿齐兹于2005年2月10日在利雅得省举行建国后首次地方选举。这代表着沙特政治现代化的巨大进步, 也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体现。

四、留学归国的知识分子推动政治改革

2005年的沙特留学生人数不超过2500名, 2014年沙特在美留学生人数已上升至4.7万名, 沙特留学归国人数近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样一大批见识了西方民主自由制度的高学历人士回国进入政府机关工作, 他们在制定政府工作政策时与伊斯兰教的传统观念和国内保守势力的矛盾越来越激化。一方面是留学归国人士们渴望建立更加民主法制化的国家而推出一系列大胆的改革措施。另一方面则是保守派极力维护自己固有的利益和根深蒂固的部落文化而阻挠改革政策的实施。因此倍受保守派压迫的沙特中层阶级先后提出了反对以宗教的名义干预政治, 呼吁君主立宪制度等口号并屡屡发起请愿活动。

除了以上内源性的推动因素外, 沙特也深受外源性因素影响对于政治现代化的变迁过程。

(一) 西方大国的政治压力。在沙特政治现代化的建设历程中, 西方国家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国际各大社交平台在“茉莉花革命”爆发之初便对此进行大肆宣传, 各类社评文章疯狂转载, 甚至被一些学者称为“推特革命”。除了追求进步的人士在社交网络上的留言, 欧美大国也在国际上不断对沙特施加压力, 尤其是在9·11恐怖事件发生之后, 沙特与美国的关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根据美国的调查报告显示, 此次袭击的参与者主要来自沙特, 策划者本·拉登也是沙特人, 从而使得美国国内的一些保守派将伊斯兰体制和恐怖主义联系起来, 认为中东国家容易滋生极端势力的原因便是没有采取西方民主制, 而要想一劳永逸地永远消除恐怖主义的威胁, 那么就必须靠改变专制政权, 推动国家政治民主化才能实现。

基于以上原因, 由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在质疑沙特反恐力量的同时也不断向沙特施压, 2011年10月25日, 美国报告中说恐怖主义受到了沙特支持, 还指责沙特没有全力遏制恐怖主义。随后, 美国与俄罗斯等石油生产国达成协议, 开拓了更多的石油进口渠道。面临巨大的外部压力, 沙特在2003年10月13日被迫宣布, 沙特将在一年之内进行该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市政议会选举。

(二) 世界经济萧条对沙特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沙特政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部助力就是石油经济为沙特带来的巨大资金促进了沙特国内的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国民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要求民主的呼声也愈加高涨。但是, 随着欧美石油输入国对石油替代品的研发, 尤其是自美国页岩气技术的不断发展, 沙特的石油出口数量逐渐呈下降的趋势。据海合会每年的统计数据来看, 沙特石油平均出口量已经由2013年780万桶每月骤减到2014年700万桶每月, 而如今其石油平均出口量更是减少到670万桶每月。此外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外汇市场、债券市场以及货币市场都出现了大幅震荡, 而沙特最为中东地区最大的石油输出国, 80%的税收依赖石油出口, 自然难逃其波。随着税收的不断减少, 沙特国内舆论对王室不满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国内动荡持续不断, 迫切要求沙特进行政治改革。

(三) 周边国家的安全问题严峻。沙特周边地区事件频繁, 周边国际环境出现了日益复杂化的趋势, 而其中最大的威胁来自于伊朗。沙特大部分人口为逊尼派, 伊朗人则以什叶派为主。1979年以后, 伊朗千方百计地想把“伊斯兰革命”输出到阿拉伯国家, 尤其是作为两大圣地守护者的沙特, 所以两国一直都在竭尽全力地遏制对方的发展。沙特一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全世界穆斯林的领导者, 但是, 不断扩充其军事实力、发展其核武器能力的邻居伊朗在真主党和激进的什叶派穆斯林的领导下, 其不断增强的地区实力严重威胁着沙特社会的长期稳定, 给沙特政治现代化的建设带来了重重阻碍。

以上分析表明, 沙特政治现代化是有一定基础的, 自沙特建国以来, 沙特历代国王或多或少地进行了政治现代化的探索与改革。沙特政治现代化不止存在内源性因素, 外源性因素也是推进沙特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助力, 其政治现代化建设是以内源性为主、外源性为辅的共同作用下发展起来的。然而沙特所面临的权力过分集中、部落意识强于国家意识以及周边国家的安全问题并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 可以说沙特在政治现代化的探索中任重而道远。只有真正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沙特才能有效地完成各项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改革, 才能在政治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摘要:本文从内源性、外源性两方面具体阐述了沙特政治现代化的起源与发展, 指出沙特在其政治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部落问题以及时刻威胁其社会稳定的周边国家安全问题, 并探讨沙特未来的政治发展方向, 即从“绝对君主”到“君主立宪”再到“象征性君主”的过渡, 从而实现沙特在政治现代化道路上的进步。

关键词:沙特阿拉伯,政治现代化,内源性变迁,外源性变迁,部落文化,民主政治

参考文献

[1] Nafez Ahmed.《The collapse of Saudi Arabia is inevitable》.

[2] 戴维·E·阿普特.《现代化的政治》[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3] 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4] 吴彦.《沙特阿拉伯政治现代化进程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

[5] 哈全安.《中东国家的现代化历程》[M].人民出版社, 2006.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范文第2篇

一、建立健全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

为有效保障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质量与效率, 广大档案管理人员在不断改革创新档案管理理念的同时, 医院还应当建立健全医院档案信息化的管理制度, 以此来保障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更为规范、科学地开展。

一方面, 要构建动态、开放、统一、权威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 而在体系建设的同时还要坚持与时俱进, 针对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进行不断的更新与优化, 保障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 构建衔接配套、科学的档案管理制度, 医院档案部门应当充分参考信息化管理的相关要求, 充分参考《医院卫生档案管理办法》《档案法》等规章制度, 构建一套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档案管理制度, 包含奖惩体系、审查监督制度、检查评估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分级管理制度、授权共享制度以及集中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制度, 同时要保持这些规章制度能够互相支持、互相配套、互相衔接。

二、加大医院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

要想推动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序发展, 医院必须要加大资金投入, 进一步改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与硬件基础。这就需要医院高度重视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 进一步增加有关资金的投入, 将档案信息化建设资金纳入医院建设规划与财政预算当中, 有效解决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设施差、投入少的问题。

与此同时, 医院应当积极配置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备硬件与软件。基于满足档案管理需求、尽量节约成本的原则, 综合参考档案管理信息化技术标准与实践要求, 为档案管理机构配置充足的信息化设施, 包含移动硬盘、UPS电源、服务器、扫描仪以及计算机等。

三、注重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本身具有极强的技术性与专业性, 仅仅依靠当前的档案管理队伍来推动信息化发展显然是不现实的, 这就需要在对现有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养的同时, 积极引入一批兼具信息技术、档案专业知识以及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针对当前大部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 应当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 加大在职档案管理队伍的培训教育力度, 通过开展多门类、多层次的知识体系培训教育, 根据医院档案部门与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实际情况, 组织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教育方式, 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体系, 力争打造一支综合素质过硬、专业结构合理、专业技术强以及信息素养良好的档案管理队伍。其次, 加强档案专业优秀毕业生的引进工作, 根据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相关需求, 进一步推动档案管理队伍的改造, 进一步优化档案管理队伍的人才结构、年龄结构, 切实保障档案管理队伍的综合素养。最后, 加大考核的力度, 构建一套符合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奖惩体系。充分参考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需求, 根据对应岗位的相应要求, 针对档案管理队伍进行整顿, 逐渐淘汰一些工作责任心不强、专业素质不过硬的员工, 给予优秀人才充分的鼓励, 并提供公平的晋升体系, 以此来调动人才的能动性, 促使档案管理队伍更好地发展。

四、开发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

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要构建在科学合理的信息网络化管理基础上。各个医院应当综合参考自身的现实情况, 充分利用现有的HIS、OA系统以及医院主页等平台, 积极研发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 将HIS、OA系统电子文档的归档与转化作用充分利用起来, 使得医院档案、文件以及信息能够进行高度共享, 实现一体化管理的目标, 使得相关信息资料能够进行有效的互补, 从而有效提升医院档案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综上所述, 处在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 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势在必行。这就需要各个医院高度重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 通过建立健全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 加大医院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 提升档案管理队伍的综合素养, 开发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 从而有效推动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有序发展。

摘要:信息化时代, 医院大力进行档案现代化建设对推动医院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鉴于此, 笔者总结自身多年工作经验, 提出几点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仅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

参考文献

[1] 杨慧安.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刍议[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2 (04) :11-12.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范文第3篇

一、档案利用工作的理解和认识

档案工作的社会地位及其社会影响是由其对国家各项事业的贡献大小来决定的。应当看到, 档案工作由于条件性、服务性的特点, 要想争得社会各界对其高度重视与赞扬, 则同其他工作相比, 付出要更加巨大和艰辛。不论哪个国家的档案工作, 都是一定社会历史、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客观产物, 都是因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所产生的, 但又靠着社会对档案工作的重视而发展起来的。因此, 档案工作的生存发展, 以至于其前途和命运, 也都是与档案工作为社会各项事业的服务和效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各地区各部门的档案工作实践来看, 也都证明了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搞得好坏, 与其档案工作的地位相关, 搞得好就兴旺发达。所以, 档案利用工作与其所创造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就成了衡量一个单位档案工作的重要因素或者成效与否的标准。

二、档案成为服务性的物质资源

(一) 档案利用的目的。就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来说, 实质上就在于对档案的利用。通过档案部门的开发利用, 把档案价值利用的信息提供出来, 为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服务。当然了, 它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档案的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的转化。通过这个转化过程, 以获得具有一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利用效果。

(二) 档案的潜在效益。对于任何一个机关单位和部门来说, 开始注重的主要是其档案信息资源的数量和种类、成份等内容, 特别是档案的质量。有些档案在当初收集工作时, 往往被看做是没用的, 到了若干年之后, 其档案的潜在价值才被显露出来, 并得到开发利用。这时人们才认识到档案的“滞后效益”, 是促进或推动生产与工作的催化剂。所以, 档案工作要想后期能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首先就要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 科技档案的作用。一般档案部门对科研成果档案的收集保管, 总认为可为从事科研的人员提供丰富的“前车之鉴”。事后通过查阅有关项目的档案资料, 既可验证科研人员对已有方案的见解性, 又可以避免对同一问题、同一项目的重复进行研究。通过对前人科研记录的查阅利用, 也为如今科研工作节省时间, 并少走了弯路, 同时还避免了人财物的浪费, 又大大缩短了科研工作的周期。

(四) 基建工程档案的作用。在日常的基建工程中, 妥善保管好原始档案及变更设计资料、图纸, 也非常重要。如果保管记录不好, 一旦在工程系统中出现问题, 没有档案或档案不齐全, 那么就会造成极大的被动, 甚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有时在关键时刻, 如果档案部门能齐全完整地把有关档案资料提供出来, 而施工单位因得到了维修的依据, 这就会使事情变得大不一样了, 不但省去了从设计院、档案馆提档及复印等相关项费, 而且也能使工期得以提前, 资金得以节省。

(五) 房屋档案的作用。而就房屋档案来说, 它是房屋部门资产管理的重要依据和凭证, 特别是在办理楼房产权、物产登记过程中, 如果有了齐全完整的档案资料, 才会缩短办证周期, 从而赢得时间, 得以顺利办理, 减少差错, 提高工作效率。同时, 这也可为权属单位节约时间, 避免因单据凭证问题而造成手续费等方面的经济损失。特别在处理年代长久的历史房产问题时, 其档案凭证的作用尤为突出。而在房屋拆迁面积勘测及权属认证问题时, 若没有原始档案凭证, 则很难避免不必要的口舌纠纷;假若档案凭证齐全, 这才能有效避免国有资产以及个人财产的流失, 利益得以维护。

(六) 其他档案的作用。像人口计划生育档案、医疗档案等, 它也是作为日后的记录凭证, 对社会历史的记录有一定的作用, 对个人起到一定证明作用, 特别是医疗档案, 可判别后期个人病历的发展过程及趋势, 为后期治疗提供直接参考, 少走治疗的弯路。任何档案不论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是多是少或明显与否, 最重要的就是对其要有正确的认识。档案人的艰苦劳动, 有了效益与成果, 那么档案信息服务就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各地区开展档案创效益的活动及其成果告诉了人们, 不断丰富和改善档案馆 ( 室) 藏, 也是非常重要的。机关单位的档案部门, 应当结合本单位工作的性质与特点, 不断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库的建设, 以便更好、有效地开展档案信息利用和服务工作, 充分发挥档案作为档案部门为社会各项事业服务的物质资源作用。

三、档案的利用为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服务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 把握档案利用的主要方向。档案工作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 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工作是档案工作的生机活力所在, 也是档案工作的生命线。因此, 档案业务部门的工作中心, 也就是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 贴近机关单位生产、工作的热点和难点, 积极主动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档案信息服务。像党政机关围绕领导决策、机构改革、改章建制、换届改选等工作, 都要及时地为领导和各部门提供历史档案资料;作为企业单位, 则要围绕转轨改制、市场调研、产品开发、成本核算、技术改造等工作, 及时为领导和业务部门提供各时期的综合情况和数据资料。每个单位的档案工作都要千方百计地为本单位的中心工作尽心尽力服务, 并想方设法让沉睡的档案信息在本单位的生产与工作中发挥作用, 产生效益, 才能激活本单位的档案工作, 凸显其自身的成效。

(二) 转变观念, 充分利用档案多出效益。让档案利用工作创造出显著的效益出来, 首先档案管理工作者要思想端正。要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上来一个大转变;树立服务观念, 走出档案部门, 到各部门和生产一线去, 了解档案的需求, 变被动调卷服务为主动登门服务, 思想上实现根本性的转变。这才是使档案多出效益的关键所在。

(三) 档案利用信息要急用户所急。档案信息的利用工作, 要急领导与各部门之所急、所想, 并要结合加强市场调研和统计工作, 围绕档案信息的需求急缓来安排档案业务工作。有些单位档案利用较好的, 常对档案利用的效果调查非常关注, 特意建立档案效果实例手册, 有效促进了档案利用效果的良性循环。这样, 档案人员看到了自己的工作成果体现出来, 不仅提高了工作积极性, 而且还对其他工作人员进行宣传教育, 增强了做好档案收集、积累、保管、利用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摘要:本文结合工作实际, 简单阐述对档案利用工作的理解和认识。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范文第4篇

西昌市是攀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交通中心, 是四川打造的攀西城市群中的核心力量, 是凉山州的首府所在地。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 克服制约要素, 是近几年西昌市供排水总公司不断思考的问题。如何把思路理清, 如何把措施做实, 西昌供排水总公司提出了“人才、技术、产能、管理、服务”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

1. 人才——企业核心竞争力之源

近几年, 西昌市供排水总公司加大职工培训资金的投入, 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的方式, 从供排水业务技术、管理知识、安全培训、各岗位技能培训等不断给员工充电, 建立健全了人才库, 通过与西昌市人力资源市场合作, 根据企业自身发展需要招聘了部分专业技术人才, 再通过内、外部培训、考聘、竞聘上岗等多种模式选拔人才, 实现了企业人才的培养、储备和流转, 进一步提高了业务技能和企业的技术实力, 激发了员工的工作动力, 使企业在人才培养中实现“双赢”, 让企业与人才一道建立共同远景, 在共同远景的基础上达成共识。我们深信只有具备优秀的人, 才能培养出优秀的管理者, 才可以以不变应对企业面临的任何事。

2. 技术——企业占领市场之本

西昌市供排水公司深知要构建一体化水务集团必须具备赋有优势的技术力量才能抢占市场。仅2014年, 西昌供排水公司针对下属五个清水厂不同的净水工艺和水源情况, 为有效去除水中的微生物和有机物, 引进了生物臭氧活性碳技术、气浮沉淀技术及针对水库水的高度澄清技术。在污水处理技术改造方面, 因地制宜, 充分考虑西昌邛海湖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和厂内运行过程中能源节约问题, 设计出多套节能方案, 引进和采用技术先进, 且成熟的改良A2/O污水处理工艺, 把生化池分成两格, 每格可单独运行, 以保证在低浓度或污水量较小时单池运行节约能源;考虑到污水处理过程中鼓风机及曝气设施使用效率高的实际情况, 采用了根据生物池溶解浓度变化自动调节曝气量的工艺设计, 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 使用最小曝气量以节省能耗, 同时为了减少占地和运行费用, 在改建的污泥处理设施上, 采用先进的斜板污泥浓缩池, 以减少停留时间。目前此专项保护邛海、湿地水环境的污水改扩建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城市的发展与供排水基础设施建设相辅相成, 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带动西昌旅游行业的发展。

3. 产能——企业发展的必备条件

城市发展, 供水先行, 西昌城市发展定位为“东拓、西进、北延、南补、中优”。西昌市供排水总公司抓住城乡发展机遇, 加快各给水、污水项目建设, 形成九大项目同时推进的良好局面。目前, 投资4400多万元的北山水厂1改4万吨工程和投资5300多万元的邛海污水厂1改2万吨工程, 已进入收尾阶段;投资8800多万元的新建经久给水厂2万吨项目已经进场施工;投资1.2亿元的小庙污水处理厂5改10万吨工程、投资5600多万元的新建经久1万吨污水厂项目有望在年内动工;投资1.9亿的三水厂2期5改10万吨工程、投资5000万元的礼州水厂1000吨改1万吨工程预计在年内开工;投资1.3亿元的新建邛海3.2万吨给水厂项目和投资5000万元的新建100吨/日污泥处置中心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工作。

“十二五”末, 我公司供水规模将从目前的11.5万吨/日提升到24.5万吨/日, 污水处理规模将从目前的6万吨/日提升到14万吨/日, 公司的规模实现了“跨越”发展, 综合实力真正实现了“跃升”。西昌市供排水总公司提高供水排水产能, 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在新一轮的发展高潮下把工作衔接好, 迎头而上, 才能助力城市升级, 才能提高市民的幸福指数, 全方位提升西昌的环境质量和城市品位。

4. 管理——企业资源有效利用的关键

在全面实施“双提升”战略的背景下, 公司领导班子提出了“保基础、增效益、大提升、大发展”的理念, 在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形势下, 西昌供排水公司结合自身行业特点, 考察总结国内先进供水企业的管理经验, 在制定了“数字化水务平台”发展计划后, 目前已初步建成以GIS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数字化、网络化供水管网管理系统, 该系统利用GPS卫星定位技术、网络技术、遥感技术, 实现了对管网分布情况、供水压力的实时监控, 通过专业软件严格控制供水管道的安装作业。今后, 管道安装坐标、埋深、材料、品牌、责任人、现场图片等信息全部录入数据库, 建立数字化档案, 确保管网安装的标准、规范和数据的永久保存。

西昌市供排水总公司组织相关技术力量历时9个多月完成了全城地下管网的普查工作, 为下一步建立数字化水务平台, 实现给排水管网的精确管理、科学规划奠定了基础, 未来该项措施将与调度系统、办公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多个系统一并集成, 最终实现对城市供排水的“系统化管理、自动化监测、实时化调度、科学化决策、网络化办公、规范化服务”, 使公司的运营更高效、管理更科学、服务更优质, 逐渐形成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并转换为公司未来发展的优势, 形成品牌效应。

5. 服务——企业效益提升的途径

公司在近期建立了客户服务中心, 逐步将收费、立户、安装、维修等多个业务节点进行集成、整合, 运用现代营销“一站式服务”的新概念, 优化业务办理流程, 减少用户等待时间, 在提高用户办事效率的同时, 也降低了运营成本。我公司依托客户服务中心这一平台, 通过电话回访, 发放客户满意度调查表等多种主动服务方式, 及时与用户沟通, 了解用户的需求。经过数据汇总分析, 我们发现用户反映强烈的“停电就停水”的问题是广大用户最希望得到解决的难题, 为解决这一困难, 公司投入300多万为清水厂筹建备用电源, 实现各水厂双电源供电, 从源头上改变了电力供应制约供水的难题。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新建项目的推进, 供排水企业面临着当下压力及未来战略性的诸多事务。西昌市供排水总公司在新形式下结合企业“规模做大、管理做实、功能做优、实力做强”的目标, 创新地提出了“人才、技术、产能、管理、服务”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 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 收效显著。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范文第5篇

调节模式是自我调节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特点, 包括运动模式和评估模式两种类型。运动模式强调为实现目标要不断改变自我状态, 状态的改变本身即为一种自我强化。与之不同, 评估模式的个体往往要反复比较各种备选项, 更加关注决策结果是否最优化[4]。根据调节模式理论, 运动模式的个体往往会积极改变状态以摆脱现在令人不满意的状态, 因此其职业探索水平更高, 且当状态改变时个体也更容易做出同质性的职业决策, 从而降低职业决策困难, 但评估模式个体即使进行了职业探索活动, 面对多种选择时, 反而会变得更加犹豫不决, 从而导致更高的职业决策困难[5]。因此, 本研究欲进一步考察职业探索在调节模式和职业决策困难之间的中介效应。

一、对象与方法

(一) 被试

选取2所高校20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 其中男生156人, 女生51人。

(二) 工具

1. 调节模式量表

采用米伟修订的Kruglanski和Higgins开发的调节模式量表, 共16个项目, 评估模式和运动模式各8个项目, 采用里克特6点计分, 每个维度得分越高代表个体这种模式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评估模式和运动模式分量表的α系数分别为:0.82, 0.74。

2. 职业探索问卷

采用Stumpf等人编制的职业探索问卷, 共12个项目, 分为环境探索和自我探索两个维度, 5点评分, 1代表几乎没有, 5代表经常, 两个维度分数相加即为职业探索总分, 分数越高则职业探索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总的α系数分别为0.85。

3. 职业决策困难问卷

采用田秀兰修订的职业决策困难问卷, 共包含44个题目, 9点计分, 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 分为:缺乏准备、缺乏消息和不一致信息三个分量表, 总分越高代表职业决策困难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总的α系数分别为0.92。

二、结果

(一) 各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运动模式与职业决策困难呈显著的负相关, 而评估模式与职业决策困难呈显著的正相关。

职业探索与职业决策困难之间是显著负相关, 运动模式、评估模式与职业探索都为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结果支持进行中介效应分析。

注:N=207, *代表p<0.05;**代表p<0.01, 下同。

(二) 调节模式与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中介效应检验

分别检验运动模式和评估模式是否通过职业探索的中介作用影响职业决策困难, 检验结果见表2-3。由表2可知, 运动模式负向预测职业决策困难, 且运动模式正向预测职业探索, 职业探索负向预测职业决策困难, 因此职业探索在运动模式和职业决策困难之间起中介作用。而且在方程3中可以看出加入职业探索后, 运动模式对职业决策困难的预测作用仍然显著, 因此职业探索在运动模式和职业决策困难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同样的由表3可知此职业探索在评估模式和职业决策困难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三、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运动模式可以负向预测职业决策困难而评估模式则会正向预测职业决策困难。这提示我们大学生的自我调节方式会对其职业决策困难产生重要影响, 应帮助大学生合理认识自我的调节模式, 降低评估模式、提高运动模式, 鼓励大学生积极行动起来, 以更好地进行职业决策, 减少决策困难。本研究结果还发现职业探索负向预测职业决策困难, 换句话说职业探索水平越高则职业决策困难水平越低。积极的职业探索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认识自己, 发掘职业兴趣, 进而更好地进行决策。进一步的中介效应结果显著, 说明不同调节模式的个体在职业决策中的行为模式不同, 运动模式个体关注要做出改变, 因此倾向于快速做出职业决策, 从而其职业决策困难水平较低。职业探索某种程度上帮助运动模式个体积极地做出改变现状的活动, 因此共同减少了职业决策困难。但评估模式却与之相反。这一研究结果为对不同类型职业决策困难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了新的思考, 针对运动模式大学生应该鼓励其进行职业探索, 而针对评估模式大学生则应帮助其分析职业技能、个人情绪等。

摘要:本研究调查了207名大学生发现大学生的调节模式与职业决策困难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且职业探索在调节模式和职业决策困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调节模式,职业探索,职业决策困难

参考文献

[1] 张云龙, 叶宝娟, 罗照盛, et al.应对效能对大学生可就业能力的影响:职业探索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 23 (5) .

[2] Saka N, Gati I.Emotional and personality-related aspects of persistent career decision-making.difficulties[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07, 71 (3) :340-358.

[3] Avnet T, Higgins E T.Locomotion, assessment, and regulatory fit:Value transfer from “how” to.“what”[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03, 39 (5) :525-530.

[4] 汪玲, 逄晓鸣, 肖凤秋.调节模式理论:自我调节领域的新进展[J].心理科学, 2011 (3) :703-708.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范文第6篇

近年来, 国有企业不断重组改革, 组织结构、运行管理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革。由于企业岗位实行复合化、严控新进职工数量、团员超龄离团人数增加等因素, 企业团员数量不断减少, 部分单位共青团组织出现断层和脱节, 有些基层单位甚至出现了无团员支部, 团干部兼职化严重, 组织长期的、大型的、集中性的活动变得相当困难, 团组织在企业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断下降。离团后尚未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青年群体 (年龄在28周岁至35周岁) 成为共青团工作似乎触摸不到的空白区域。

二、企业青年工作存在问题及分析

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调研、网络问卷调查等方式, 发现对企业青年工作存在的最大问题为共青团组织的作用发挥有限、企业对青年工作的支持不够。分析上述问题形成的原因, 主要可以概括为:

(1) 缺乏专门的青年管理机构。传统的青年管理方式, 是通过共青团组织来管理青年, 共青团组织对青年群体的组织管理缺乏专门的机构、制度和形式, 导致对青年的管理力度不够, 同事部分只有青年没有团员的单位因为没有团组织而无法对青年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共青团组织“一无权, 二无钱”, 作为群团组织, 需要向企业争取工作经费, 需要企业高层领导的支持, “缺编制、缺人员、缺经费、缺场所”的问题没有办法有效解决。

(2) 缺乏有效的青年管理方式。目前企业青年职工大多是80、90后, 由于受到多元文化以及信息时代的冲击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思想更为活跃, 追求新思想、新事物感, 而目前企业共青团组织受传统体制影响及资源、手段的限制, 行政化特征浓, 群众性特征淡, 青年工作在内容上跟不上青年发展的特点, 参加共青团组织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 对团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 团组织的凝聚力不断下降。

在新形势下, 团组织要想有所作为, 必须跳出“就团论团”的工作模式, 把共青团工作的对象和领域向青工延伸, 只有扩大服务群体才能增强共青团组织的活力, 而青年工作委员会渐渐走入共青团组织的工作视野, 成为团组织服务青年、完善职能的另一条路。

三、发挥青工委作用上的探索与思考

(一) 形成“一个体系”

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 强调的是先进性。青工委是在党组织的领导下, 以共青团组织为核心的青年工作管理机构, 是共青团的外围组织, 更体现的是群众性。企业青工委主任可由分管团青工作的公司领导班子成员担任, 青工委办公室可与企业团委合署办公, 与公司团委形成“一个机构, 两块牌子”的工作体系, 彻底杜绝公司青年工作的死角, 最大范围地拓展公司青年工作的组织活动空间。

(二) 履行“三种职能”

(1) 教育引导职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育青年, 团结带领青年坚定不移跟党走, 不断增强青年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看齐意识, 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导青年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过程中, 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青年在市场经济企业发展中所需的正确思想意识, 引导青年按照企业核心价值观, 树立风险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 让青年与企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

(2) 服务大局职能。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 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在参与改革、投身创新中, 展现作为, 创造价值, 不断汇聚服务公司改革发展的青春力量;加大对青年人才的选树、培养、推荐力度, 助力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发挥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及时掌握青年的思想动态, 协助党政领导抓好青年职工稳定工作, 提升青年内在凝聚力, 服务企业改革和发展大局。

(3) 服务青年职能。始终把服务青年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握青年发展的特点, 及时了解和反映青年的意愿和建议, 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维护青年权益;利用一切机会和资源为青年成长成才创造条件, 努力为青年发挥作用、成就事业、实现价值搭建舞台;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 深受青年喜爱的各类活动, 丰富青年业余文化生活。

(三) 建立“两种机制”

(1) 建立工作机制。首先要制定《青年工作委员会章程》, 明确青工委的主要任务、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每年向公司党委汇报青年工作开展情况, 争取党政的支持, 定期召开青工委工作会议, 形成青工委委员述职制度, 讨论研究青年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配合下发“青”字号活动相应管理办法, 为青工委各项工作开展提供制度指引与决策保障。

(2) 建立考评机制。要将青年工作纳入团青工作考评体系, 开展月度动态考核和年度检查考评, 进行基础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指标性评价, 对考评结果优秀单位予以通报表扬, 对考评结果不合格的单位重点督促整改;对整改效果不明显、工作改进力度不大的团组织, 可建议所在单位调整其团组织负责人, 调动和发挥各级团组织服务企业改革发展、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作用。

(四) 发挥“四种作用”

(1) 发挥组织青年作用。一是工作重点逐步向35岁以下青年延伸, 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 开展“青”字号品牌活动, 将每一个青年职工动员起来, 团结起来, 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二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 以技术创新为重点, 组织开展青年职工创新创效成果、科技成果申报, 努力创造新工艺、推广新技术、转化新成果。三是充分利用青工委的优势, 建立青年志愿活动队、技术攻关小组、青年兴趣协会等, 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使青年工作与青年需求相结合, 从而使青工委更大范围地团结青年, 使青年在自己的组织中互相学习、互相交流。

(2) 发挥引导青年作用。一是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团的十八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核心业务, 按照“导学、讲学、研学、比学、践学、督学”的要求, 开展“青年大学习”活动, 认真组织开展理论学习, 大力选树宣传新时代青年典型, 举办主题宣讲交流活动, 引导广大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切实增强“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 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二是以激发青年思潮、汇集青年思想、引导青年正能量为工作宗旨, 成立读书会, 每年为青年发放书籍, 引导正确舆论导向, 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事业观。三是深入开展“讲规矩、守纪律”等各类主题教育活动, 组织青年职工参观烈士陵园、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地方监狱、廉政教育基地等, 接受爱国主义和警示教育。

(3) 发挥服务青年作用。一是建立青工激励机制, 为企业开发、储备青年人力、智力资源, 要配合本单位人力资源部门, 加快年轻干部培养, 将团组织书记岗位作为锻炼年轻干部的重要平台, 在基层单位选拔年轻干部到党团的重要管理岗位上挂职, 为青年职工成长成才开辟快车道, 从而为企业发展献计出力。二是通过开展技能竞赛、技术比武、导师带徒等活动, 抓好青年职工的业务、技能培训, 帮助青年职工掌握和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学习和适应现代管理方式, 并选拔优秀青年技术人才, 建立优秀青年人才信息库, 充分调动青年立足岗位、建功成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增强青工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三是深化团干部“1+X”直接联系服务青年工作, 引导青年员工走好职业发展道路, 督促指导联系服务对象完成“五个一”活动, 深化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工作。

(4) 发挥维护青年作用。一是公司职工代表中要有一定的青工比例, 有效畅通青年职工参政议政渠道, 维护青年职工权益。二是定期开展青年思想状况调研, 组织公司系统青年进行问卷调查, 并向公司党委报告青年思想状况。三是每年不定期举办青年座谈会、交流会, 帮助青年答疑解惑, 多渠道多方面收集青年对公司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如能协调基层单位解决的, 限期解决;基层单位难以解决的, 及时向上级反映情况。

四、工作启示

在青工委作用发挥中, 应注意把握三个原则:一是服务中心的原则。青工委能否充分发挥作用, 将直接关系到青工委在企业中的地位。只有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 团结带领青年为企业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服务, 青工委才能有作为、有地位, 才能从根本上代表和维护青年的最大利益。二是贴近青年的原则。工作要“沉下身”, 广泛听取青年的建议和意见, 开展青年欢迎的工作, 为青年解决实际问题, 才能吸引青年、凝聚青年。三是勇于创新的原则。要在继承传统青年群众工作模式优势的基础上, 积极探索多元青年工作模式, 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 推动青年工作网络化。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 青年强则国家强。广大青年是共青团工作的群众基础, 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如何积极拓展共青团工作的新空间, 如何联系青年、吸引青年、团结青年, 充分调动青年的积极性, 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为人才的成长创造环境, 对整个团青工作和企业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优雅的句子范文下一篇:基层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