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医疗保障论文范文

2024-03-19

农民工医疗保障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如何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机制,不仅是维护农民工生存权与发展权的需要,更是实现中部崛起、构建和谐中原的关键。本文基于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河南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及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在中部崛起战略的大背景下,构建河南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路径。

关键词:金融危机;农民工;社会保障

一、金融危机影响下河南农民工社会保障基本状况

国际金融“海啸”殃及我国,农民工输入区域用工需求萎缩,农民工就业形势严峻。《2008中国农民工(蓝领)报告》指出,2008年10月份之后,我国东部闽东南、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劳动力市场需求人数下降幅度较大,分别比上个季度下降了30.3%、29.7%和26.1%。2009年初,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解读中央一号文件时介绍,全国约有2000万农民工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失去工作或没有找到工作而返乡,占外出就业农民工总数的15.3%,加上每年新加入到外出打工队伍的农民,今年有2500万农民工就业面临很大压力。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多,农民比例大。我省总人口9768万,农村人口占6774万,农村劳动力占4752万人,需要转移的富余劳动力2800万人。截至2006年底,全省农民工达1746万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12月初完成的一份《金融危机对就业影响最新数据调查报告》显示,截至11月底,十省份农民工返乡人数总计有485万名,占2008年9月底外出务工人员的5,4%。其中,河南省11月底前返乡农民工107.5万人,占所有外出农民工(2150万人)比例的20%。调查显示,返乡农民工中,无技术等级的占47.8%,初、中级工分别占17.8%和22.4%,高级工仅占8.0%,技师只有4.0%。由此可见,金融风暴淘汰的大部分是低技能农民工。他们在岗的待遇,据2006年4月发布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报告》调查显示:在收入方面,被调查农民工的月工资均比较低,主要集中在500至800元之间。其中,每月收入在300元以下的占3.58%,300至500元的占29.26%,500至800元的占39.26%。800元以上的占27.90%。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农民工的工资福利待遇有所下降。自2008年9月以来,农民工所在单位的工资福利待遇有所下降的占75.6%,月工资下降100元以下的占45,9%,下降101元至300元的占51.0%,下降301元至500元的占3.2%。事实说明,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民工月工资下降幅度大约在300元以内。但这对本来工资待遇就很低的农民工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农民工社会保障参保率环比下降。2009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农民工就业率低,工资水平下降,困难企业缓缴、减交甚至不交社会保险费,致使农民工参加工伤、医疗、养老保险的人数出现了负增长。3月末,农民工参加养老、医疗、工伤保险人数分别比上年末下降了97万人、167万人和140万人,降幅分别达4%、4.8%和2.8%。另外,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和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衔接办法尚未出台,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工由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门槛高”、自身流动性强等原因,参保不积极;有些已参保的农民工在跨地区流动时选择退保。医疗保险中还存在关系接续、异地就医和费用结算服务等方面不到位的问题,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的覆盖面总体上仍然偏低,仍处于城乡“两不靠”的真空地带。

调查结果表明,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在农民工最希望参加的保险中居于前三位。正因为农民工参保率偏低,他们在遇到各种风险时也就难以获得正式的社会支持,只能依托由血缘、地缘为主体所建构的初级社会关系网络获得些许救助。这样,当农民工遇到就业风险时,大多得不到政府和用工单位的强力支撑,降低了他们抵御就业风险的能力,阻碍了他们在城市的事业发展。

二、金融危机下河南农民工社会保障对中部崛起战略的影响

面对金融危机给农民工就业带来的困难,以及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完善,给社会经济带来的直接效应是:失业增加,内需减缓,同时对当地的社会经济稳定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为此,政府及社会各界应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为农民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机制,解除农民工在子女教育、疾病、养老等方面的后顾之忧,才能释放农民工的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也才能保障我省经济安全,从而进一步促进中部崛起。

实现中部崛起的过程就是中原城市群和河南其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城市化急剧发展的过程。没有城市的膨胀,就没有中部崛起。而城市化的建设与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密切关系。和全国其他省、市相比,2006年,河南省的财政收入537.5亿元,支出1115.5亿元,均居中西部省份首位;国民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居全国第五位、中西部地区之首。但从整体而言,河南在全国尚处于后进位置,症结之一在于河南的城市化严重滞后。河南的城市化率只有30.65%,比全国低10个百分点;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69.35%,比全国高10个百分点。因此,建设以郑州为中心,东到开封,西连洛阳,北及新乡、焦作、济源,南达许昌的中原城市群,同时加速推进豫东、豫西、豫北、豫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隆起,是改变河南落后面貌、实现中部崛起的重中之重。城市化是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崛起的伴生现象,通常表现为由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崛起引起的地域空间上城镇数量的增加和城镇规模的扩大,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流动和集聚,城镇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城市的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广泛地渗透到农村,对农村经济具有显著的辐射带动作用。从产业结构看,2007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11.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5%,与过去相比,农业创造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越来越低,这说明农民来自农业的人均收入越来越少,因此,要增加农民的收入,除了要挖掘农业自身的潜力外,只能从非农产业上另寻出路;从农民收入来源看,198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18.1%,2002年这一比例增至33.9%,2007年农民的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1596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38.5%,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收入比例的这种阶段性增加,充分证明了从事非农产业对农民增收的重要性。由此看出:农业产业的弱势、农民收入来源的变动趋势与经济发展的结构变动、与我国工业发展的趋势是相吻合的,这意味着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和城镇转移是我国农民当前和今后增收的重要途径。农民外出务工经商是农民增收的最有效办法。就省情而言,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实现中部崛起,拉大城市框架,离不开农民工的参与。

因此,建立健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机制,给最需要消费而又最没有实力消费的群体的消费需求以外在推力,强力刺激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河南城市化的进程,实现中部崛起。

三、金融危机下河南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应注意的问题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省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应当处理好以下问题:

(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矫正市场经济弊端

大河网经济频道2005年委托郑州求是企划工作室对河南省郑州、南阳、洛阳、安阳、漯河、周口6市居民收入水平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结果综合分析显示:河南6市基尼系数2002年为0.35,2003年为0.39,2004年为0.40,2005年前4个月为0.39。收入高低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由2000年的2.9:1扩大到2003年的3.7:1。另外,2004年3月份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02年全国基尼系数达到0.454,城镇内部基尼系数为0.319,农村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366。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四点结论:第一,河南的基尼系数明显低于全国水平,说明经济发展程度提高的自然结果有可能带来贫富差距的扩大;第二,2002年到2004年正是河南经济飞速发展的3年,同时也是河南贫富差距扩大的3年;第三,2005年前4个月,河南基尼系数有所下降,说明在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国家其他惠民政策实施的过程中,贫富分化的趋势有所缓解,但仍然处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的边缘;第四,城镇内部的基尼系数低于农村内部的基尼系数,说明城镇社会保障机制较农村完善。

中部崛起和河南农民工社会保障之间之所以会联系如此紧密,根源在于实现中部崛起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框架中进行的。在目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条件下,在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个人和家庭难以抗拒市场化的风险。社会的排斥、城乡的对立、贫富的分化、区域的失衡在所难免。解决的途径只能通过社会保障的反市场化功能,用社会公正和社会互助的目标和价值观矫正市场经济的弊端,重构社会和谐。

(二)适应河南经济发展水平,促进河南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在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冲击下,如果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超出了河南经济的承受度,和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相脱节,就有可能导致经济的停滞,阻碍中部崛起战略的实现。西方福利国家的实践为河南省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提供了三个方面的有益借鉴。首先,西方福利国家过高的福利水平超越了各国经济的承受界限,福利开支居高不下,财政赤字与日俱增,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构成严重威胁。比如,瑞典的福利开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1980年为29%,1985年为30%,1990年为31%,1995年为33%,1998年为31%。其他国家如丹麦、法国、德国等的福利开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也在20%-30%之间徘徊。其次,过高的社会保障水平产生了严重的福利综合症,削弱了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在福利制度比较完善的瑞典,职工的请假率创世界之最。在高福利的反刺激作用下,福利国家的劳动生产率从20世纪60年代的2.6%下降到70年代的0.7%和80年代的0.2%。同期,失业率则从5.5%上升到6.8%和7.1%,通货膨胀率从1.6%上升到7.5%和9%。结果是,经济的低增长和持续衰退减少了社会福利资金的供给,日益衰竭的税收收人应付不了快速增长的福利资金需求,收支缺口不断增大,公共家庭债务不断增加。再次,尽管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已经成为共识,但由于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的刚性特征,任何针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都可能引起既得利益集团的强烈抵制,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如1995年法国的朱佩政府试图推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改革,结果引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罢工浪潮,导致朱佩政府提前下台,曾经以提出对铁路职工退休年龄进行改革的法国前总理于贝也在“罢工文化”的冲击下黯然辞职。

四、完善河南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路径选择

金融危机影响下河南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应该坚持有所取舍、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逐步完善的路径。

(一)应当着重抓好农民工工伤保险、重大疾病保险和养老保险

当前,最重要的就是把河南农民工最关切的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大病医疗保险等切实抓紧抓好,其他保障如农民工失业保险制度等,可待条件成熟后予以解决。因为失业保险的标准不可能定得太高,否则不但不能起到保障作用,还会造成诸如刺激失业、抑制就业的负效应。但如果标准定得太低,又会造成农民工进城务工收益低于农村就业收益的现实,造成农民工失业后不是寻求失业保障而是返回农村寻求“土地保障”。在两难选择中,农民工对待失业保障的态度就会冷漠甚至抵制。

(二)应当逐步实现农民工保险制度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对接

目前不宜把河南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完全纳入城市职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经过若干阶段的过渡逐步实现。这一方面是因为存在农民工原有的“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衔接问题,如果仓促对接,效果不甚理想;另一方面,社会保障不仅是制度问题,也是文化和观念问题。农民工对城市生活习惯和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认可信任尚需时日。当前,河南最紧要的工作是建立全省统一的农民工养老、大病医疗个人账户,实行一人一账号制度,并把农民工的个人账户和农村已有的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对接,合并加权计算,确保河南农民工不论身在何处都能满足最基本的保障需求。

(三)应当依据河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河南农民工社会保障就是要根据河南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参照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和波动性的特点,缓步推进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机制建设。根据收入刚性理论,社会保障的支出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否则可能引起社会的动荡。河南经济持续发展的周期还能持续多久,河南人口的老龄化的未来趋向,河南周边省份社保政策的变动等,都是我们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时应该考量的重要因素。如果我们只是赶潮流,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了超出河南经济承受能力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就很有可能出现农民工社会保障和中原崛起的负相关效应。如社会保障程度过高,必然增加企业的投资成本;如果企业投资的边际效益达到临界值,就会出现河南资本向周边省份逃逸的现象,使处于起飞阶段的河南经济因缺乏资金注入而出现停滞。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更不能忽视经济发展具有周期性规律的客观现实,否则会出现经济衰退时社会保障基金的空壳运转,形成巨大的社会保障风险。

农民工医疗保障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如安全管理意识差,现场管理水平低下,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等。基于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加强现场管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等。希望这些措施能够对有效地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有所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前言

建筑工程项目多为大型工程项目,具有工期长、任务大、高空作业等特点。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安全管理尤为重要。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责任重于泰山。然而,安全管理在我国的发展起步比较晚,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阻碍了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和社会相关部门应该意识到这些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

一、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

(1)人的因素:人的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施工管理者一定要结合技术人员的水平以及能力方面,采用合理搭配的方式,增强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另外在施工的同时要加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把施工人员作为控制施工质量的核心,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项目管理人员也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扩充自己的知识,适应管理发展的需求,建设单位应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技能以及素质,建立起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2)物质因素:物质因素主要是指施工的物质条件,比如: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没有材料就无法施工,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如果达不到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因此对材料质量的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是创造正常施工条件基础条件。在使用过程中对于质量标准不达标的材料不能投入使用,以防出现低劣工程,对国家或者使用者造成间接的危害。另外应合理组织原材料的供应,充分利用可用的材料,防止出现资源的浪费现象,确保在施工正常的前提下,做到最大限度的资源优化配置。

(3)环境因素:环境是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质地、水文、气象等;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劳动工具、工作面等,对工程质量有影响的环境因素具有复杂且多变的特点,因此,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具体的条件,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安全管理意识差

安全管理意识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础。然而,目前在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意识比较差。首先是企业领导层安全管理意识比较差。他们不进行安全施工设施设备的投资,在安全管理人员安排方面也不尽心尽力,导致安全管理人员素质比较低。为了保证企业的利润目标,领导层会接受一些合同规定工期比较短的项目。为了按照合同要求准时完工,他们要求工人加班加点。在施工工人出现疲劳的状况下,安全施工往往得不到保障。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人员而言,他们多是身兼数职,专业技能比较差,工作重心不明确,不能及时地发现安全问题,也缺乏相应的安全问题处理技能。如缺乏一些急救手段等。最后,施工工人安全施工意识比较差。施工工人多为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他们文化水平低、认知范围有限,往往存在侥幸心理。此外,他们没有接受相应的培训,缺乏相应的安全操作技能。再加上施工队伍不够稳定,缺乏统一管理,施工工人很难接受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这些因素为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2.现场管理水平低下

作为建筑工程这种大型的施工项目,施工现场往往范围很大、各种物品、设备等种类多,管理难度比较大。另外,施工现场的多为临时搭建,没有现成的仓库等保存设施设备。在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很低。经常出现建筑垃圾和原材料乱堆乱放的现象。建筑施工机械设备也往往得不到合理的安置。没有固定的工人休息处,工人休息时往往在施工工地逗留。这些因素造成了施工现场极大的安全隐患。建筑垃圾得不到清扫,有可能会污染了建筑原材料,或者将建筑原材料锈蚀、腐坏。建筑原材料质量变差,严重影响到施工安全。例如一些锈蚀的钢筋,如果因为强度不够,从高空坠落,则对地面施工的工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建筑施工设备,如石料搅拌机、吊车等,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安置,往往对工人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3.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

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需要科学的安全管理机制,这样安全管理人员在执行任务时有据可依。目前,很多建筑项目缺乏科学的现场管理机制,没有专门的现场管理负责人,导致现场管理水平低下。其次,在施工过程中,缺乏合理的安全管理机制。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往往需要多道工序,多种工艺。如果在施工过程缺乏安全操作流程和规定,工人按照个人习惯或个人经验进行施工,安全自然得不到保障。另外,缺乏相应的建筑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机制。原材料的质量事关工人的人身安全,如果没有相应的质量检测和鉴定机制,原材料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就会给施工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其次,缺乏合理的监理机制。建筑工程监理单位负责人有时没有工作依据,玩忽职守,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进行问题的反馈,这导致很多小的安全隐患,日积月累,最终酿成安全事故。

4.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意识薄弱

目前政府部门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习惯性的用行政命令和硬性指标来进行管理,导致质量安全管理模式不科学。如在制定工期的过程中,很多管理者凭借自己的经验对整体工期进行规划,没有制定系统的安全控制制度,或者还是采用传统的安全控制方式对反馈信息进行事后控制,这种事后控制方式已经满足不了科学发展的要求,还有可能造成人力、物理、财力的浪费。

5.技术方面存在的质量安全管理问题

工程技术的管理与工程质量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密切相关,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它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地勘测考察包括像气候、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然后进行科学合理的技术施工和安全管理工作,而现实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没有从实际出发,导致在技术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三、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1.提高安全管理意识

提高施工单位各级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是提高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首先,领导层需要根据法律、法规以及行业规定,投资先进的安全施工设备。领导层要重视安全管理人员的选拔,要选择有责任心、专业素质强的人执行安全管理。为了企业长期利益着想,施工单位尽量避免接手一些工期要求过短的工程项目。

然后,企业需要注意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施工企业可以组织定期的培训,使安全管理人员了解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前沿知识。

另外,企业可以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参与一些模拟事故的处理,这样一方面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处理紧急事故的水平,一方面可以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最后,企业要尽量建立一支稳定的施工队伍,进行统一的纪律管理和技术培训。避免施工工人年龄过大,要提高工人的文化水平。对于一些新型的施工机械设备的操作,企业要组织相关的技术培训,提高工人的操作技能。

2.加强现场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受限,缺乏统一协调整体现场管理的能力,企业可以进行相关的现场管理方面的咨询。

施工企业聘请专家咨询团队对工程项目的现场进行一定的评价,采用多元统计的一些方式,如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对现场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问题进行评价,进而找到着力点,然后有针对性的改进。

另外,企业可以借鉴国外的现场管理模式,进行模式化管理,如全面质量管理、“5S”现场管理等。通过借鉴他人的模式,来逐渐总结自己的管理模式,最终通过整合分析,形成一套企业自身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场管理模式。

另外,现场管理要重视现场细节管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很小的细节也有可能对安全管理造成威胁,如一个螺栓、一块很小的钢筋废料、一块玻璃碎片等,都有可能对安全施工造成威胁。因此,现场管理一定要做到精细。只有这样才能全面保障安全管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首先,企业需要将大型的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分项划分,然后给不同的分项项目指定安全负责人,采用安全责任人制度。安全负责人只对自己的分项项目的安全负责,要集中精力确保该分项项目的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的质量直接与该安全负责人的工资绩效挂钩,这样就能充分提高安全负责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危机意识。

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安全负责人将有可能被免职或扣除相应的工资和薪金。然后,要完善安全监督制度。安全监督主要是对现场的施工条件、设备的安全性进行定期的检查,确保施工环境安全和安全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转。

如定期检查高层作业人员的安全带,看是否有磨损和老化,对于不符合安全的要求的,要及时进行更换。

四、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问题关系重大,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只有加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才能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针对当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以下几点解决措施解决。

1.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管理

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全过程管理,就是要对每个施工环节进行管理,建立健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质量安全管理手册和员工操作指南,施工前加强对现场的勘察和设计质量的控制,协调好各方面之间的关系,以确保施工工期的顺利进行。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包括员工、材料、机械设备,保障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2.政府部门强化质量监督力度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质量保证体系》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保证体系》的相关规定,政府部门加强对工程质量安全的现场监督,使施工有法可依,监督施工单位对各方面的质量责任是制度是否落到实处,监督相关管理人员是否存在滥用职权、偷工减料等现象,一旦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将严惩不贷。

3.坚持以人为本的质量安全管理理念

应该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科学发展观倡导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人在整个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维持企业的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施工单位领导要着实解决好员工生活、工作困难问题。

另外加强对员工关于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知识的培训,提高整体的施工队伍质量,从而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率。

4.完善施工企业内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不断的加强和完善施工企业内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或者施工单位制定关于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质量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有利于约束员工的不良行为,对目前不符合质量安全管理的部门进行整改或吊销等措施。

5.加强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管理,可以保障施工进度的有效进行,维护现场的秩序,包括对施工现场的人员、材料、机械设备等管理,才能使整个施工过程有序进行。

五、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有助于减少安全事故,提高企业的利润率,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因此,作为施工企业应该重安全管理,加强相关的投资建设和制度完善。

参考文献:

[1]董顺义,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05(31).

[2]马兵,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探讨[J],建筑安全, 2013 (02 ).

[3]强爱珍,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做好建筑施工技术安全交底[J],陕西建筑,2012(11).

[4]何佐良,浅析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07).

农民工医疗保障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对已有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有助于把握农民工问题的研究现状及演化脉络,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核心文献数据库收录的农民工研究文献为数据来源,运用SATI3.1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和CiteSpace5.3可视化软件对国内近20年农民工研究分别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和知识图谱绘制,并围绕农民工研究的现状、热点主题和演进历程3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工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并主要围绕权益保障、市民化、城市融入、代际差异、人力资本等热点展开。

关键词:农民工;科學知识图谱;热点主题;演进历程;CSSCI

Key words: Migrant workers; Scientific mapping knowledge domain; Hot topic; Evolution history; CSSCI

20世纪80年代后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推行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一时期随着我国工业的蓬勃发展,加之城市户籍制度的松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进城务工,引发了第一次民工潮,农民工群体开始进入公众视野。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每年吸引了源源不断的农民工进城务工。据2017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7年在城农民工达2.8亿人,比2016年增加481万人[1],流动规模属世界人口流动史上罕见。农民工多数工作在城市建设的第一线和各类加工制造业部门,为我国城市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无论是从城乡关系调整的视角还是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农民工群体都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重要群体,农民工问题都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就宏观层面而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与我国经济发展、城乡关系调整、城市人口管理、城市化进程等问题紧密相连;从微观层面来看,数以亿计的农民工进城务工深刻改变了我国城市社会原有的社会生态,农民工的就业、权益保障、市民化、城市融入等问题与广大市民的社会福祉及社会的公平稳定关系紧密。这些议题不仅重要而且十分紧迫,一直以来备受学界高度关注。学者们开展了大量的学术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对于认识并解决我国农民工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适时总结梳理农民工研究的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对于整体把握农民工研究的脉络、反思研究不足、推进农民工研究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核心文献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以“农民工”“进城务工人员”“进城务工青年”“农业转移人口”为检索词,检索期限为1998—2017年,得到国内相关文献5517篇,文献类型为学术论文,剔除会议综述、书评、新闻报道以及一些不符合本研究的文献后,共获得有效文献5261篇(检索时间为2018年8月4日)。分别采集5261篇有效文献的题录信息,包括中英文文献题名、作者排名及所属机构、项目基金、来源期刊、关键词、参考文献等信息。

1.2 研究方法 选取SATI3.1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统计农民工研究的文献年代分布、主要研究力量、高被引论文,以梳理农民工研究的基本现状。在此基础上,选取由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教授开发的基于JAVA计算机编程语言运行环境的Citespace5.3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通过绘制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和时区视图,显示国内近20年农民工研究的热点主题及演进历程;通过突变词探测探究农民工研究的新兴趋势及骤然变化。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民工研究的现状

2.1.1 文献年代分布 由图1可知,总体来看,学界关于农民工的研究成果呈持续增长的趋势,至2014年达到峰值(522篇),随后呈下降趋势,但仍然保持高位态势。由此可见,自农民工问题进入学术视野以来,学者对此问题的关注度与日俱增,农民工问题逐渐成为学界的热门议题。具体而言,2004年以前,农民工问题尚未受到普遍关注,少数学者主要围绕农民工的人口管理、生存境遇、基本权益等方面展开了探讨,其研究成果保持缓慢增长的趋势。2004年,我国东部沿海曾一度“民工潮”泛滥的地区首次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工荒”现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对“民工荒”现象的反思亦成为学界的研究重点。有学者指出,“民工荒”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多方面,如户籍制度的松动使农民工流动愈加频繁;政府的惠农政策大幅提高农民工外出打工的机会成本;企业固守陈规,产业升级转换不及时等等。除此之外,“民工荒”现象也深刻凸显了农民工对自身权益的日益重视,开始懂得用市场手段维护自身权益[2]。因此,自“民工荒”现象出现之后,农民工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学界围绕其权益保障、社会支持、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工资就业等问题展开了大量的学术研究,相应的研究成果也呈突飞猛涨的趋势。

<E:\共享\2020年农学通报\农学通报2021-04期\5908-1.eps>

图1 农民工研究的文献年代分布

2.1.2 学科领域分布 图2列举了农民工研究排名前10的学科分布,其文献数量占文献总量的95%。由图2可知,农民工研究涉及学科领域十分广泛,涵盖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管理学、人口学等10多个学科视角,其中基于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学科视角的研究成果排名前3。从社会学学科视角出发的研究主要包括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社会认同与排斥、社会资本、阶层地位与身份认同、越轨行为、婚恋行为等;从经济学视角出发的研究主要包括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工资就业、消费行为、技能培训、市民化成本测算、返乡创业等;从政治学学科视角出发的研究主要包括农民工的身份权利、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政治参与与政治认同等。

2.1.3 主要研究机构及核心作者 采用SATI統计发表文献的机构,表1列举了发文量排名前30的研究机构。由表1可知,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是农民工研究领域的高产机构,其文献量约占文献总数的40%以上,表明农民工研究领域已经形成了一批稳定且有实力的研究机构。从研究机构的合作情况来看,大多数机构是独立开展学术研究,农民工研究领域的合作主要是师门内部的合作,而跨机构、跨领域的合作十分缺乏。

2.1.4 高被引论文 对经典高被引论文的梳理有助于把握该领域的知识基础。笔者对农民工研究领域高被引论文进行统计梳理,并列举了被引频次排名前10的论文,如表3所示。王春光2001年发表在《社会学研究》期刊上的论文《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被引频次最高(2575次)。文章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社区认同与乡土认同状况,得出相较于老一代农村流动人口,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已经表现出不同的社会认同,对制度性身份和乡土社会的认同在减弱,并尝试融入流入地社会[3]。李培林[4]基于山东省济南市的问卷调查,探讨了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和交往方式、生活状况、社会分层和社会地位状况。李强[5]运用推拉理论模型分析了影响中国城乡人口流动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发现我国的推拉模式与国际的最大差异在于户籍制度,户籍成为影响我国城乡人口流动最大的制度障碍,使得相应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失去作用。朱力[6]从经济、社会、心理3个层面分析了农民工城市适应行为,结果表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行为仅仅停留在经济层面,由户籍制度衍生的一系列政策与制度形成了农民工城市化适应的制度性障碍,不利于农民工素质的提升。王春光[7]在界定“半城市化”具体含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流动人口“半城市化”的社会具象,主要表现为非正规就业和发展能力的弱化、居住边缘化和生活“孤岛化”、社会认同的“内卷化”。郑功成[8]指出了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诉求,对农民工社会保障方面的一些认识误区进行澄清,并提出要分类分层保障农民工权益,履行政府责任。陈映芳[9]依据“市民权”的概念,从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2个方面分析了乡城迁移人员“农民工”身份建构与认同的具体机理。任远等[10]通过文献综述,从社会资本、社会排斥、人力资本、劳动力市场状况4个方面对影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理论述评。李强等[11]依据北京市的调研数据,对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的利弊及劳动保障、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非正规就业将是未来几十年我国农民工就业的主要形式,强调应充分认识非正规就业的正向社会功能,改变对非正规就业的管理对策。田凯[12]基于湖南省岳阳市的调查数据,从经济、社会、文化和心理4个层面分析了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状况,发现农民工的城市适应过程存在滞后性、渐变性与长期性、兼容性、差异性的特点。

2.2 农民工研究的热点与演进历程

2.2.1 关键词词频 关键词词频统计有助于聚焦相关研究主题,把握研究热点与研究趋势。通过SATI软件对国内农民工研究进行关键词词频统计,笔者列举了出现频次排名前30的关键词,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近20年我国农民工研究呈现2个特点:一是研究对象上,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农民工子女及返乡农民工成为重点关注对象;二是研究内容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及城市融入、农民工的代际差异、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农民工返乡创业等问题成为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

2.2.2 关键词共现图谱 关键词共现分析有助于研究者把握该研究领域的基本原理、热点与发展动向。将转换后的题录数据输入CiteSpace软件,将时间段调整为1998—2017年,时间切片为1年,节点类型选择“keyword”,阈值设置为“top30”,具体阈值设定为(2,3,15)(3,3,20)(3,3,20),并选择寻径算法对整体网络进行裁剪,进行可视化分析之后,通过对图谱的色彩、字体大小等要素进行手动调整后,最终得到农民工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图3)。模块值(Modularity值)和平均轮廓值(Silhouette值)是衡量和评价网络聚类效果的重要参数,其取值区间均为[0,1]。一般认为,Q>0.3时表明聚类所得到的网络社团结构显著,S>0.5则可以认为聚类结果合理,当S值达到0.7时聚类结果具有高信度。图3的Q值为0.8318,S值为0.7413,表明农民工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图谱的绘制效果非常理想,聚类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在关键词可视化图谱中,每一个节点代表1个高频关键词,字体大小由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决定,词汇字体越大,表明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字体间的连线代表2个及以上的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连线越粗代表关键词共现的频次越高。由图3可知,“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流动人口”“市民化”“城市融入”“新型城镇化”“代际差异”“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关键词出现频次较高,成为我国近20年农民工学术研究的热点主题。同时可以看出,农民工研究的关键词聚类节点与表4的高频关键词保持一致。从关键词共现来看,“就业能力”与“城市融入”、“政治参与”与“和谐社会”、“户籍制度”与“城镇化”、“户籍制度”与“市民化”、“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工市民化”、“性别差异”与“工资收入”、“农民工就业”与“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农民工子女”与“义务教育”、“福利缺失”与“不平等竞争”、“职业流动”与“收入”、“农民工”与“社会保障”、“文化冲突”与“社会排斥”等关键词共现频率较高,表明在近20年的农民工研究中,这些主题联系比较紧密。由图3可知,“农民工社会保障”“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及管理”“农民工权益保障”“户籍制度”“农民工培训”“农民工就业”“农民工工资问题”等词出现在颜色较深的图层,表明学界对这些主题研究较早。“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社会支持”“农民工市民化”“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词所在图层颜色呈现出深浅交错的状态,表明这些主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热点。“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社会社会适应及城市融入”“新型城镇化”“城市融合”“身份认同”“公共服务”“市民化能力”等是出现较晚的关键词,是学界新兴的研究主题。

2.2.3 突变词 突变词是指在某一时段内使用频次突然增加的主题术语,可用来探测研究领域的演化情况及未来阶段的研究主题。它是根据关键词突然增加的程度探测出来的,与关键词的使用频次无关。由表5可知,20世纪90年代末至20世纪初,农业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给城市的环境、治安、人口管理、计划生育等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与压力,如何实现对农村流动人口的有序管理,确保城市社会秩序的稳定运行成为紧迫议题。由于我国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的限制及农民工自身素质的制约,农民工在城市的劳动、社会保障、政治等权益严重缺失,不可避免地沦为城市社会的边缘群体,与城市的良性互动出现很大问题,引起了部分学者的重视。2004年中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以后,农民工的劳动权益、社会保障及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首次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工荒”现象,不仅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凸显了广大用工企业在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方面的短板。2006年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强调农民工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维护农民工权益是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将农民工问题提升到了“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高度。此后,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东部沿海不少企业减产停产,造成大量农民工下岗返乡。在此背景下,农民工的就业、返乡创业、教育培训再就业成为这一时期的热门话题。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礎的若干意见》提出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自此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公众视野。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与父辈间存在很大的不同,导致其与老一代农民工在工作观念、生活方式、消费理念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这引起了学者的研究兴趣。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正式发布,规划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道路。农民工作为新型城镇化的生力军,其城市融入、市民化、城市定居意愿成为学界当前乃至下一阶段研究的重点。

2.2.4 时区视图 时区视图(time zone)是依据某个研究领域各个热点词汇间的时间交互作用设计的,侧重于从时间维度挖掘该领域热点的演进历程与阶段性特色。从时区视图的关键词演变和时区分布(图4)来看,农民工的研究发展大致可划分为3个阶段。

(1)初步探索期(1997—2003年)。这一时期,我国改革开放政策日益明朗,人口红利、政策优惠等因素促使国际产业向我国大转移,全国工业产业遍地开花,农民工流动日益频繁。由于流动人口规模大、地域广、情况复杂,加之政策不配套,农民工的无序流动给城市管理者带来了新的难题,实践的需要向学术界提出了新的议题。这一时期,学者开始关注农民工人口管理问题,主要围绕“流动人口管理”“计划生育”“城市流动人口”“流动人口子女”等主题,每年发文量维持在平均27篇左右。陶向龙[13]从政府宏观规划与宏观调控、流入地与流出地双重管理机制、统一劳动力市场、法制建设、宣传教育5个方面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教育、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进行了全面探讨。农民工作为我国转型时期城市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进城初期由于经济、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成为各类犯罪活动的高发群体。江立华[14]分析指出,农民工进城后过高致富期望的破灭、社会转型造成的“规范真空”、文化的差距与不公的待遇以及弱化的管理系统是农民工犯罪的主要形成机制,建议从社会组织、制度、价值评判体系3个方面控制农民工犯罪问题。尹立东等[15]从技术层面提出了基于信息技术支撑并协同各类现有模式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协同模式CMMS,并描述了CMMS下流入地与流出地的操作机制,为人户分离计划生育管理同步化、服务现居住地化、外来人口管理与服务本地化找到了理想的实现模式。

(2)研究高峰期(2004—2007年)。2003年“讨薪农妇”熊德明向时任总理温家宝道出了丈夫被欠薪一年的实话,由此引发了全社会对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关注,甚至有评论称“一句直言在影响中国”。由图4也可看出,这一时期学界的研究主题集中于探讨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及就业问题,涌现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其中“社会保障”“社会支持”“农民工权益”“权益保障”“社会保险”“养老保险”“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农民工就业”“农民工工资”等主题词较为凸显。陈敦贤[16]提出了构建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体系的设想,建议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应分类分层实施,首先确立强制性工伤保险,其次是医疗保险,第三是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然后是养老保险和住房保障。刘敏等[17]基于江苏省的农民工调研数据,分析了农民工社会权益保障的现状及缺失原因,指出农民工完全被排斥在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缺乏应有的养老、失业、劳动、医疗方面的社会保障待遇,难以公平地享受应有的城市社会公共福利和再教育培训及子女教育待遇;由于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相当低下,工作及日常生活中农民工常常遭遇到群体性的偏见、歧视,权益得不到保障。王春光[18]也分析了建立在户籍制度基础上的城市就业制度对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所产生的阻碍作用。就业是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基本保障,就业质量的高低直接关乎农民工的生活质量、职业流动与城市融入,因此众多学者对农民工就业及工资影响因素展开了探讨。谢桂华[19]通过分析导致农民工和城市工人之间收入差异的机制, 研究了城市劳动力市场政策和农民工个人特征对其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融合的具体影响。陈成文等[20]基于长沙市的实证数据,研究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城市农民工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作经历和职业技能等新型人力资本对农民工进城后的经济地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农民工的职业声望更多地取决于其进城之后拥有的新型社会资本。刘林平等[21]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农民工问卷调查资料的回归分析,构建了1个决定农民工工资水平的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企业制度及社会环境对农民工工资的具体影响。

(3)研究深化期(2008年至今)。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讨论了下一阶段农村改革的方向和发展道路的问题。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说明涓滴效应并没有很好地实现城市发展带动农村发展,反而使差距日益扩大。农民工作为连接城乡的重要群体,在推动城乡要素交换、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党中央、国务院先后提出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等战略,以期促进农民工城市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城市融入”“社会融合”“社会融入”“身份认同”“新型城镇化”“城市融合”“市民化意愿”等突显词的出现,说明众多学者从各个层面深入探讨了农民工的市民化及城市融入问题。王桂新等[22]以上海的农民工为例,从微观视角分析了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的市民化特征,对市民化水平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影响其市民化转变的具体因素。刘传江等[23]分析构建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测度指标体系,运用该指标体系并结合2005年调查数据测算了第二代农民工的市民化现状,结果显示第二代农民工处于中市民化阶段。张斐[24]利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规划与管理系于2010年1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数据,计算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水平,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李永乐等[25]以南京市为例,分析了2005—2014年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及其分担情况。农民工城市融入方面,杨菊华[26]以成年乡—城流动人口为切入点,对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社会融入进行了概念建构,并构建了社会融入的理论分析框架。金萍[27]基于对武汉市2代农民工的调查,较早地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现状进行了分析。李培林等[28]依据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描述了老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在经济、社会、心理和身份4个层面的社会融入状况,分析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政策制度等因素对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影响。卢海阳等[29]基于2013年东部、中部、西部共21个省份的进城农民工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以教育和培训为主要形式的人力资本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健康人力资本是农民工实现融入层次转变的重要因素,基于“市民网络”形成的新型社会资本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3 结论与讨论

笔者通过文献计量和信息可视化的方式展示了我国近20年来农民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主题和演进历程。截至目前,农民工研究已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每年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研究涉及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视角,呈现出多学科交叉、多视角融合的研究趋势;研究形成了一批稳定的高质量的核心研究力量,主要来自于各大高校科研机构,但各机构间的科研合作较为缺乏。总体而言,我国对于农民工的研究已进入了深化期,相关研究呈现出多学科、多视角、多方法、精细化的特点。“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流动人口”“市民化”“城市融入”“新型城镇化”“代际差异”“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关键词是农民工研究领域的高频关键词。其中,学者对农民工“社会保障”“计划生育及人口管理”“权益保障”“培训就业”“工资问题”等主题研究较早;“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社会社会适应及城市融入”“新型城镇化”“城市融合”“身份认同”“公共服务”“市民化能力”等是近几年出现的热点词汇;“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社会支持”“农民工市民化”“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主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热点。根据突发性探测发现,“人口管理”“流动人口”“城市农民工”“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33个词汇是农民工研究领域的突变词汇,表明我国农民工问题的研究发展轨迹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府政策导向和当时社会热点事件的影响,发文数量突增大多与政策出台和社会热点事件的时期相一致。根据时区视图分析,以及结合关键词共现网络和突变词探测,我国农民工研究的演进路径大致可划分为3个阶段:1998—2003年是研究探索期,学界主要围绕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后的计划生育、人口管理、犯罪控制等主题展开探讨;2004—2007年是研究高峰期,这一时期主要集中于由“民工荒”现象引发的农民工权益保障及就业问题的探讨;2008年至今是研究深化期,随着国家城乡发展战略的调整,城乡发展一体化、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农民工市民化及城市融入问题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17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2018-04-27)[2018-10-05].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804/t20180427_1596389.html.

[2]聂志红.当前“民工荒”现象背后的经济信号[J].社会,2004(12):4-6.

[3]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63-76.

[4]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J].社会学研究,1996(4):42-52.

[5]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3(1):125-136.

[6]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6):82-88.

[7]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5):107-122.

[8]鄭功成.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8):22-24.

[9]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J].社会学研究,2005(3):119-132.

[10]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J].人口研究,2006(3):87-94.

[11]李强,唐壮.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J].社会学研究,2002(6):13-25.

[12]田凯.关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1995(5):90-95.

[13]陶向龙.对流动人口管理、教育、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1998(3):77-80.

[14]江立华.转型期城市农民工的犯罪与社会控制[J].江苏社会科学,2002(2):31-34.

[15]尹立东,蒋正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的协同模式研究与实现[J].中国软科学,2003(1):145-149.

[16]陈敦贤.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体系论略[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3):110-114.

[17]刘敏,李宗植,黄润龙,等.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7(6):30-35.

[18]王春光.我国城市就业制度对进城农村流动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5-15.

[19]谢桂华.农民工与城市劳动力市场[J].社会学研究,2007(5):84-87.

[20]陈成文,王修晓.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城市农民工就业的影响——来自长沙市的一项实证研究[J].学海,2004(6):70-75.

[21]刘林平,张春泥.农民工工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企业制度还是社会环境?——珠江三角洲农民工工资的决定模型[J].社会学研究,2007(6):114-137.

[22]王桂新,沈建法,刘建波.中国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研究——以上海为例[J].人口与发展,2008(1):3-23.

[23]刘传江,程建林.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分析与进程测度[J].人口研究,2008(5):48-57.

[24]张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研究,2011(6):100-109.

[25]李永乐,代安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核算及其分担研究——基于2005—2014年的南京市数据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153-162.

[26]杨菊华.从隔离、选择融入到融合: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J].人口研究,2009(1):17-29.

[27]金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基于对武汉市两代农民工的调查[J].学习与实践,2010(4):112-116.

[28]李培林,田丰.中国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代际比较[J].社会,2012(5):1-24.

[29]盧海阳,郑逸芳,钱文荣.农民工融入城市行为分析——基于1632个农民工的调查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6(1):26-36.

(责编:徐世红)

农民工医疗保障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为提高河北省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课题组对河北省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的研究发现:最近几年,经过省政府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我省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目前的社会保障水平和农民工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为此文章提出,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加大宣传力度,加快立法进程,做好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工会组织。

关键词:河北省;农民工;社会保障

一、河北省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

为调查河北省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情况,2013年8月课题组对全省11个城市的1000名农民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882份。调查的内容包括:农民工社会保障项目的覆盖面、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覆盖程度以及农民工的参保意识。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项目的覆盖面明显扩大。在调查中了解到,农民工都享受了到了这项规定的好处。在养老保险方面,河北省着重解决农民工跨统筹地区转移及回乡务农时的权益保障问题,而且规定:农民工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以上,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时,可按城镇企业职工保险办法享受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对已经用人单位已经建立了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用人单位可以为其直接办理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手续。这一规定也免除了农民工的很多后顾之忧。

(二)河北省农民工的参保意识逐渐增强。随着政府对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的愈发重视,国内一线城市社保制度的逐步完善,河北省的劳动力前往天津北京打工人数比较多,而这些地区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这为河北省农民工社保政策的完善提供了示范和发展契机。由于当前大众化传播媒介的普及,農民工在闲暇时间可以通过电视、电脑、广播等途径了解很多各地的工伤事故、某些行业的职业病等等,农民工也意识到参加社会保障的必要性,一旦设计出适合农民工的险种,他们的参保积极性会很高。

(三)河北省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程度逐步提高。多年来,河北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政策措施。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改变了农民工游离于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的状况。农民工不仅在工伤、失业、医疗等方面享受到了社会保障,而且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方面的权利也逐步得到保障。

二、完善河北省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建议

(一)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二元户籍制度是农民工受歧视的制度性根源。二元户籍制度使得农民工无法享受到和城市居民平等的就业权、教育权、住房权、社会保障权及社会福利权等公民的合法权益。因此,应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放宽户口迁移限制,让农民工自由流动,最终实现农民工能够在城市和城市工人拥有同样的权利。

(二)加大宣传力度。社会保障部门要认识到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要性,因为这一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直接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社会保障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并且要有效地发挥宣传监督的作用,对相关企业和农民工的行为进行监督。对于企业而言,要通过宣传让企业认识到只有做好社会保障工作,让农民没有了后顾之忧,企业才能更快更强的发展,参加社会保险是企业的责任,既是体现出企业对员工的关心,同时,也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对于农民工自身而言,要通过宣传,增强农民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其认识到参加社会保险的必要性。

(三)加快立法进程。河北省应该制定一部专门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法》,以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法律应该包括:农民工的参保险种、投保条件、保障内容、保费缴纳、保险基金来源、保险基金运作、转移接续制度等。法律规定企业在社会保障中应该承担的责任,符合条件的企业必须投保,并且把企业的投保情况和企业的经济利益挂钩,比如,对于不履行义务的企业其从银行贷款时利率要上浮,或者是对其实行高税率,或者罚款。

(四)做好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对农民工的技术培训,以提高农民工在就业中的竞争力,在这方面,政府要给培训机构财政补贴,可参考其他省的成功做法。这种补贴方式操作起来简单又便于管理,农民工和培训机构能实现双赢。

(五)建立工会组织。农民工权益得不到保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工群体虽然庞大,但是太分散,所以有必要成立农民工工会,工会由各行业的农民工代表组成,工会的职责是当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为其维权,和企业沟通、谈判,可以对企业的行为起到监督、制约的作用。

农民工医疗保障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城镇化过程中有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有实地调研、文献查阅及定性分析。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失地农民的现状及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分析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原因和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紧迫性。最后得出:我国不能因为城镇化带来的诸多问题,放弃走城镇化道路。更不应该因为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问题,而忽视我们做出的诸多努力和探索,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中目前的状况。

[关键词] 城镇化;失地农民;社会保障

[基金项目]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4】gdggy07)。

目前,我国完全或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可能高达6000多万人,未来10年还将至少形成4000万失地农民。在全国6000万失地农民中至少有超过2000万是“种地无田,上班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农民。国家这些失去土地的村民建立了一套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制度的简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可以保障居民在失去土地后的基本生活,解决农民的生存、就业、医疗等问题。但这套体系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城乡结合部的内涵

城乡结合部,顾名思义是指一种城市与乡村互相结合的特殊经济地理单元。该经济地理单元既不同于单纯的城市区域,又不同于纯粹的农村区域,而是既有城区风貌,又有乡村特点的一种经济地理空间。它是国家行政划分并认可的,位于城区周围,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与城区关系密不可分,共同发展的地带。城乡结合部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经济特点。城乡结合部在经济上有很多特点,其中最重要两个是经济结构的二元性和基础设施的落后性;第二,边缘性特点。体现在这部分地区在地里位置上的特点,处于城市和乡村的交接位置,在管理上既不同于城市社区也不同于乡村,具有一定的交叉性;第三,复合型特点。城市和乡村的特点都在该类社区体现出类,有城乡两者共同的特点;第四,变异性特点。主要表现为突变的身份,职业,生活环境,社会福利等。

(二)失地农民

失地农民是随着城镇化衍生出来的,是指农民的土地被依法征收后,农业户口的家庭人均耕种面积少于0.3亩的。从这种意义上讲,就是家庭人均耕种面积少于0.3亩的统属于失地农民。在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中,尤其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双速发展过程中,农民的农业土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是不可避免的,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尤其是较早进入工业化的国家,由于工业发展的需要就形成了以政府或大的商业组织为主体的圈地运动,也正是圈地运动的开始,才使得很多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这些农民失去土地后,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同时又不同于城市居民,成为一个间与农民和城市居民之间的边缘群体。失地农民不仅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还无法获得基本生活保障、医疗、就业等社会保障的惠及。

二、我国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

(一)失地农民现状

目前,城镇化建设速速的加快,城乡结合部地区居民,日益失去土地,沦落为失地农民。他们面临的难题主要有:第一,出路问题——就业难、安置难。失地农民再就业被边缘化,主要也是因为这些失去土地的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非农劳动技能相当匮乏。第二,退路问题——保障低、生活无靠。目前,我国很大程度上不能解决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尤其,养老保障是失地农民普遍担心的问题。而且,我国一般采取的是一次性补偿,可持续性较差。第三,生活问题——顾虑多、思想老化。农民过惯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思想老旧,且有着来自各方的顾虑。我国失地农民数量日益增加,失地农民问题不再是局部性的问题,已经蔓延到全国各个地区,尤其是中、东部地区。

(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

本文研究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地方及社会对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因公共利益征地)引起的失去土地的农民,特别是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在城市中无法就业、或遭受灾害的失去土地的农民,在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提供帮助和保护,以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的社会制度。

在我国,对失地农民普遍采用的是一次性货币补偿,而失地农民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则由农民自己解决。目前,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覆盖率较小,水平低。在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失地农民基本成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民看不起病的难题。但就人们最关注的养老、就业、失业保障方面依然缺失相关制度保障。我国推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也越来越迫切,国家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但失地农民依然不能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农民失去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却不能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水平,加上农民自身的局限性,再就业面临重大挑战,失地农民的处境也越来越艰辛。

三、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必要性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众多问题里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个问题关系到人民能否安居乐业,维系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解决不好,可能给社会乃至整个国家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土地对农民而言,承担着双重作用,一方面是生产资料,另一方面是农民的生存保障。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本途径。对农民而言,主要的经济来源也是依靠土地,它满足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同时,也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能有效的推动城镇化的发展步伐,城乡的统筹发展不能忽视农民问题。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落实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目标,有利于保障农民权益,弥补二元结构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

四、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面临的问题

(一)补偿标准低且不统一

目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补偿方式单一,主要以货币补偿为主,并且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补偿的标准也不统一,有的经济发达地区补偿标准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土地征收补偿金(《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征收土地的农民,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城市郊区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有的贫困地区还不到国家规定补偿金的十分之一。

(二)补偿资金管理混乱

中央部门可以依据《中央部门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结合部门实际情况,制定本部门结转和结余资金的具体管理办法。但是,目前社会保障这种专项拨款的管理还不健全,在管理的方式、途径上都有很大的漏洞,导致资金管理混乱、监管不力、贪污、挪用专项款等不良现象,上海社会保障基金挪用案就是典型的例子,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利用职位之便,挪用社会保障基金数十亿,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

(三)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

凸显的问题主要有:政府重视不够,在社会保障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政府行政不作为。对于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就业、医疗、保险、再就业培训等机制还未完全完善;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是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完善的制度性障碍;“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予以扶持”的资金筹措模式不合理;失地农民本身存在的问题也是制约社会保障机制完善的重要因素。

(四)政策惠及范围有限

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惠及范围,只能惠及发达地区及中部部分地区,严格意义上讲,西部地区社会保障制度还是空白。问题产生主要是由政府不重视造成的,制定政策时没有进行实地的全国性的社会调研。失地农民是城镇化进程中衍生的,政府应该适时的更修政策。另外,失地农民自身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无法维护自身被侵害的利益、权益等。

五、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充足的发展。但是生产力一定要适应生产关系的发展,否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越来越多,相伴生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就浮出了水面。这是长期农村、城镇交替发展的产物,是客观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无法调和的产物。

(二)市场机制存在的缺陷

在现有的土地征收制度下,再加上城镇化的步伐加快,土地成为一种供不应求的商品,主要表现为政府征地,社会商业活动购地,造成了失地农民问题及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等次生问题。竞争机制给失地农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让他们不仅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还得不到应有的社会保障救助。市场竞争的弊端让失地农民无声的承受了。最后,社会分为不同的阶层,相伴的就会产生不同的利益群体,社会利益如何分配是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

(三)地方政府政绩观的扭曲

有些地方政府没有树立良好的政绩观,从而产生了土地财政等问题。在这些问题里,政府通过土地获利是问题的关键,征地是把原来属于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低价转为政府的财产,政府再把它用于各类建设项目用地,这是一种从农民身上集聚财富的过程。政府角色的错位,干扰了市场秩序,背离了公共利益的本质,损害了失地农民的利益。

(四)法制不健全

在城镇化进程中,有关土地的征收、被征地农民补偿标准以及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的相关法制尚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土地征收法制不健全。虽然国家出台了国家土地征收制度,但是它已不适应目前城镇化的进程,亦不能维护失地农民的利益。其次,国内还没有这样一个具有法律意义上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造成了土地利用与征收的混乱。最后,还没有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及相关法律,失地农民的医疗、基本生活、就业、失业等都无法保障。

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可行性分析,即相应对策探讨

(一)改进补偿方式,提高补偿标准

改进失地农民补偿方式应有以前的单一的以货币补偿为主的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以市场价格对失地农民进行补偿才能保障其权利和利益,即坚持以货币补偿为主,附加其他的补偿方式,如债券或股权补偿、社会保险安置、留地补偿、就业安置、替代补偿等采用多元化的补偿方式。

(二)探索失地农民利益分享机制,健全资金管理机制

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政府监管缺位,造成失地农民权益无法维护,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探索一条失地农民利益分享机制的道路。专项资金管理机制应本着专款专用的原则,严格执行专项资金的计划及批复,特殊情况必须请示;严格专项资金的审核制度,不准缺项和越程序办理手续;透明资金管理程序,让失地农民参与资金的有效使用监督;加强专项资金审计等。引入竞争机制,设定一个基准价,参照这个基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实行统一的补偿标准,兼顾国家、市场征占主体和农民三者之间的利益。

(三)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管理都需要制度来规范。要想真正的做到,保证失去土地的这部分农民的利益,给他们提供保证,首先必须健全会制定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失地农民获取保障的制度依据,做到有理可依。

(四)改革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拓宽惠农范围

建立相关法律法规,从根本山打破城乡户籍制度和二元结构体制,充分保障城乡居民权益的平等;将户籍制度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相分离,逐步建立覆盖全国的统一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政府要加强政策制定的更修能力,适时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权益;提高失地农民自身的法律意识,强化自身维权的能力等。

综上,我们发现城乡结合部社区,是产生失地农民的地方,该地区既不同于城镇社区,由于农村社区有着本质的区别。治理的难度也较城乡社区有着更大的难度,失地农民问题能否解决得当,关乎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稳定。而解决好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建立一套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因此,我国不能因为城镇化带来的诸多问题,放弃走城镇化道路。更不应该因为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保障问题难以解决,而忽视我们做出的诸多努力和探索,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善和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问题,保证社会发展的安定有序。

参考文献:

[1]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1).

[2]农调总队.失地农民的困难、心态和需要解决的问题[EB/OL].三农数据网,http://www.sannong.gov.cn/v1/fxyc/ncjjfx/200310230251.htm.

[3]万朝林,喻国华.失地农民权益流失与保障[J].理论与改革,2004,(1).

[4]金淑彬.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长效机制的构建对策[J].农村经济,2006,(7).

作者简介:武孝巍(1986-),男,汉族,河南濮阳人,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地方治理与公共服务。

农民工医疗保障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基本医疗保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流动人口医疗保障[[基金项目]2011年浙江省慈溪市科技计划项目(CR2011001)。

]的政策建议。 方法 对居住在浙江省慈溪市境内的5963名流动人口进行抽样调查,对流动人口基本医疗保障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流动人口中参加各类医疗保险的占72.38%,未参加任何医疗保险的占27.62%。 结论 应加大医疗保险政策宣传力度,增加财政投入,提高流动人口医疗保障水平和自我保健意识。要适应流动人口流动性、多样性特点,实行多层次、多类型的医疗保障,实现参保方式的灵活转换。

[关键词] 流动人口;医疗保障;现状分析;政策建议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人口的跨地区流动日趋频繁,浙江省慈溪市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人口在当地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他们在众多行业、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流动人口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也显得越来越突出,成为一个社会性的焦点问题。本文通过对居住在浙江省慈溪市境内的5963名流动人口进行抽样调查,了解流动人口基本医疗保障情况的现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为有效提高流动人口的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提出政策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慈溪市20个镇(街道)流动人口登记数量,按比例确定每个镇(街道)的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量,共计6000名,调查人员于2012年6月~2012年8月期间按各镇(街道)确定的样本数对辖区内居住的流动人口进行随机调查,其中37人的回收资料不全,予以剔除,共有5963人纳入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对各镇(街道)的调查员进行业务技术培训,统一调查项目和质量控制措施。调查内容有流动人口参加医疗保险情况、对医疗保险政策了解程度、未参加医疗保险的原因、患病时首选的诊疗机构、医生诊断需要住院而未能住院的主要原因、接受正规健康体检情况等,调查员对辖区内的流动人口入户进行现场问卷调查,指导被调查对象按要求逐项如实回答调查内容。现场调查结束后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分析。

3 讨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人口迁移日趋活跃,流动人口大量增加,流动人口的基本社会保障问题特别是基本医疗问题成为政府公共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1-2]。至2011年底,浙江省慈溪市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总数达95.77万人,接近当地户籍人口数。本研究结果显示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险覆盖率低,医疗保健服务利用不足,医疗保险制度设计与流动人口现状不相适应,目前流动人口医疗保障现状无法满足这一数量庞大、就业范围广、层次不一、构成复杂的特殊群体的医疗服务需求[3-4]。我们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流动人口的基本医疗服务,提高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水平,维护流动人口的健康权益。

3.1 提高流动人口医疗保险覆盖率

针对流动人口参保意识不强的现状,我们要加大医疗保险政策宣传力度,使他们了解医疗保险制度的目的、意义、原则、实施办法,不断提高风险意识、自我保健意识和互助共济意识,形成参保方和保险提供方的良性互动。依据公平、共享、渐进的原则,分层分类地解决流动人口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在制度设计上以维护流动人口基本医疗权益和推进社会公平为出发点,统筹考虑满足需要与承受能力,确定流动人口基本医疗保障的统一目标,再分阶段、分步骤地有序推进。对于在城镇单位就业并有稳定劳动关系的流动人口应参加就业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对于长期在城市或农村并取得流入地居住证的流动人口,应参加流入地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于无固定职业、无稳定收入的流动人员或季节性出来务工的流动人口应参加原户籍所在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鉴于户籍所在地新农合仍是目前流动人口医疗保险的最主要形式这一现状,我们要积极探索方便流动人口就医、审核报销的模式,为流动人口提供零距离、一站式的新农合服务,及时解决流动人口的基本医疗需求,提高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吸引力。

3.2 建立完善流动人口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办法

流动人口的流动性大,跨城乡、跨区域、跨制度的医保关系衔接问题,一直是流动人口医疗保障的突出问题。我们应按照人社部、卫生部、财政部联合出台的《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订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具体操作办法,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合)人员流动就业时,能够连续参保,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能够顺畅接续,同时避免重复参保和重复享受医保待遇。

3.3 建立流动人口医疗救助体系

对于未被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的流动人口群体患有重大疾病无力承担医疗费用,或在享受了基本医疗保险的前提下仍不能满足其医疗保障需求的困难人群,我们应将其纳入城乡居民医疗救助范围之内,为其提供医疗救助。要加强民政、卫生、财政等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研究制订针对贫困流动人口的医疗救助政策,探索建立流动人口医疗救助的服务平台,设立流动人口医疗救助专项基金,对救助对象实施分类救助,降低救助门槛,扩大救助面,适度提高救助标准,重点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医疗帮扶力度,使贫困外来务工人员及时获得医疗救助补助资金,为流动人口的基本医疗保障编织安全网。

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改革现有的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终极目标。我们要结合当地实际,探索从低水平、多元化医疗保障制度安排起步,逐步向统一、公平的医疗保障制度过渡的实现途径,不断提高医疗保障的筹资水平和统筹层次,逐步缩小不同人群之间医疗保障水平的差距,最终实现制度框架的基本统一,将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到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所有人,从根本上解决不同人群医疗保障公平性问题,真正实现让全体公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和谐社会目标。

[参考文献]

[1]黎慕,徐缓.我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9):3675-3677.

[2]李孜,杨洁敏.我国城市流动人口医疗保障模式比较研究[J].人口研究,2009,33(3):99-106.

[3]夏劲节,魏咏兰,贾勇,等.成都市流动人口医疗保障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21):4062-4065.

[4]魏来.人口流动、促进就业和医疗保障协调发展研究[J].卫生软科学,2007,21(1):24-27.

(收稿日期:2012-12-12)

上一篇:工艺与化学工程论文范文下一篇:陪读现象社会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