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惩罚下的小学教育论文范文

2024-07-26

教育惩罚下的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一、学校教育中惩罚教育的内涵

学校教育中的惩罚教育是指学校或教师对违反学校学习生活规范的学生实施一定的处罚,使犯错误的学生身心有所感受,认识到对所犯错误应承担的责任。惩罚教育要以不损害受罚学生身心健康的原则来确定处罚的方式和处罚的“度”。惩罚教育与赏识教育相对应,是学校教育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互相补充。惩罚教育也是一种权力,是社会赋予学校或教师教育学生的一种权力。这种权力又是一种责任,学校和教师在运用上要“慎用”,绝不能“泛用”,更不能“乱用”。否则,惩罚教育变成了体罚教育,将造成对学生的伤害,会使受罚学生从心理上感到受虐待和歧视,从而走向教育的反面,这对学校或教师来说是一种严重的错误,不合乎教师的伦理规范,甚至是直接违反法律的。

二、学校教育中惩罚教育的必要性

从学校教育的形式看,有表扬就有批评,有赏识就有惩罚。惩罚教育是客观存在的,学校教育的各领域各环节都存在惩罚教育。学校教育中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会造成学生对权利的滥用,而认识不到自身权利的边界,恣意妄为,同样也会使学校或教师认识不到自身权利与职责之所在。而迁就放纵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实施必要、适度的惩罚教育,有利于学校教育中的各个主体认清自身权利的边界,正确、恰当地行使自身权利,而不致造成一方权利的行使以损害他方的权利为基础。只有适度、恰当的惩罚教育才能形成学校教育在规范中的有序,达到学校各主体的和谐发展,实现学校教育的目的。“满足于管理而不顾到教育,这是对心智的压迫;教育而不注意儿童不守秩序的行为,即儿童本身也不认为是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结合主体和客体的实际恰当运用惩罚教育是必须也是必要的。一项关于教育体罚的调查表明:81.7%的被调查学生认为,老师罚学生写多遍作业、多次打扫卫生的行为是关心帮助学生,而不是体罚。对此,专家们解释说,这是因为学生非常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即使是以自己遭受惩罚的方式,也能获得满足感。前苏联教育家、作家马卡连柯在《论共产主义教育》中说“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格,能培养学生抵制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捷克教育家扬·阿姆斯·夸美纽斯也说“犯了过错的人应当受到惩罚。但是他们之所以应受惩罚,并非因为他们犯了过错……而是为的要使他们日后不去再犯”。

三、学校教育中惩罚教育的要求

惩罚教育是一剂苦药,它体现了学校或教师育人的良苦用心;它又是陈酿美酒,少饮强身健体,过量对身体有害无益;它还是一柄双刃剑,掌握技巧,所向无敌,莽夫乱舞,伤人伤己。运用惩罚教育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都有很高的要求。正如克鲁普斯卡娅所说:“我们的责任不是用粗野的方法去管教学生,我们的责任是用最好的方法组织学生的力量。”

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学校教育中的惩罚教育,对运用惩罚教育要有明确的界定,要认同学校教育中惩罚教育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教育行政部门中的思想政治管理部门应组织专家学者全方位研究制定学校教育中惩罚教育的相关政策。学校在校规校,纪上体现惩罚教育必须结合社会、环境、时代等的要求以及学校自身和学生实际,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惩罚教育制度,并在实施中不断加以总结和完善,同时加强对教职员工进行正确运用惩罚教育的经常性的培训。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是惩罚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惩罚教育作为赏识教育的补充是必要的,惩罚教育是对学生负责的教育,惩罚教育一样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在教育中,运用惩罚教育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心、耐心,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共性和个性。注重对惩罚的“度”和方式的把握,恰当运用惩罚教育,既不要一味采取赏识教育,又不能不假思索“滥用”惩罚教育。

惩罚教育是一种“闭环”的教育活动,它不是单向的,更不是脱节的,是有完整步骤的,并非实施了就结束了,惩罚前要讲明道理,惩罚后必须要观察、抚慰、解释,对受罚学生事后更要多关心。正如毛泽东主席当年所说“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惩罚的目的在于教育,惩罚只是一种手段,这种手段的效果如何,主要是看其是否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四、学校教育中惩罚教育的策略

在学校教育中运用惩罚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促进学生成长和进步。学校教育中运用惩罚教育的原则是在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受到损害的前提下,使犯错学生有感受,能意识到对所犯错误确须承担责任。所以教师在运用惩罚教育时必须认真全面思考,要有步骤、有耐心、有方略,运用惩罚教育是教师智慧的体现。

1 惩罚教育要适度

《周易·系辞下》认为“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在学校教育中运用惩罚教育时,要注重对惩罚“度”的把握。惩罚的“度”由教师多年开展教育工作的经验积累而成,结合受罚学生的个体实际来进行,重心是让受罚学生“认知协调”,使其心灵受到震动、思想上形成足够的重视就可。不应使受罚者身心感到痛苦,更不应有压制和逼迫的行为。

2 惩罚教育要灵活

“我们认为运用惩罚的技术是有重大意义的。应当严格地按照具体的情况和不同的学生使用各种惩罚。”对不同的受罚对象要有灵活性。违反的是相同或相似规定,但违反者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层次不同,惩罚教育的方式也应不同;群体违反规定与个体违反规定,惩罚也应不同。对群体的惩罚可适当公布;对个体的惩罚,尽可能作到只有当事人清楚,避免他人知晓。

3 惩罚教育要“以理服人”

“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当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在运用惩罚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理服人”。坚持“讲理”在前,“惩罚”在后。惩罚后更要观察、关心、教育。教师要避免高高在上的训导,冷峻的面孔。激烈的言辞。惩罚教育要注重方式方法,切忌简单粗暴。要使受罚学生口服心服,达到教育的目的。

4 惩罚教育要及时。过程应短时

“只有当你们感觉到集体和你们站的是一个立场,集体所想的和你们所想的完全一样,集体所指责的和你们指责的也完全一样的时候,才能应用惩罚。”每一次惩罚都必须及时,即教师如果决定惩罚学生的不当行为或过失,最好及时进行,指出其错误所在及应承担的后果,不宜事后追究。及时的惩罚能使学生的不安、内疚等体验更深,能使他们更清楚地看到错误造成的后果。延迟的惩罚、处理会因事过境迁而使学生忘记、淡化错误行为,惩罚意义也不大。惩罚教育要在短时内完成,达到教育目的即可。惩罚教育的时间不宜太长,否则不但惩罚教育效果差,而且会使受罚学生“一蹶不振”,丧失改正错误,争取进步的信心。

5 惩罚教育是辅助教育方式,不能“泛用”

在学校教育中,应以表扬、鼓励教育为主,批评、惩罚教育为辅。作为辅助的教育方式,惩罚教育绝不能“泛用”,更不能“滥用”。泛滥无度的连续惩罚是可怕的。同时,惩罚的威慑力将随着惩罚的频繁使用而逐渐减弱,只有当惩罚构成一种威慑而存在时,才会保持它的全部力量。因此,惩罚要越少用越好。过度的惩罚教育只会走向其反面,其负作用早已为人们所认识。“经常惩罚所引起的孤独和对立,必然使同情心麻木,也就必然给同情心能够制止的那些过失开辟道路。”

教育惩罚下的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什么是“惩罚”?“惩罚”是对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在我们学校教育中,这既可以是精神上的,也可以是物质上和行为上的。精神上表现为对犯错的学生进行操行扣分或纪律处分。这种精神上的惩罚能起到无形的教育效果。它是一种动态的教育措施,促使学生错误的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纠正,使这些学生的灵魂受到一次净化,物质上的惩罚是最为直接有效的。如对学生破坏公物,浪费水资源、偷窃等行为,处于合理的赔偿或罚款。这些制度的制订对学生产生的约束效果是不言而喻的。行为的上惩罚,比如在体育课上,对那些违反课堂纪律、未完教学任务的学生,实施“教育惩罚”,如:罚跑、做引体向上、仰卧起坐。这既能起到教育作用,又锻炼了学生身体,何乐而不为呢?现在,老师们越来越不敢批评学生了。也确实有个别学生在受到惩罚后离家出走的,也有个别学生家长跑到学校闹事的,这样的案得不到社会的理解,致使越来越多的老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放弃了惩罚的武器。但是,教育不能没有“惩罚”,没有批评惩罚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批评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不曾受到批评,那他在将来的社会里很难面对挫折与失败。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一个人,有了缺点或错误,就要勇敢、正确地去面对,接受应有的处罚和教育,从思想深入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与错误,以便今后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这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不可替代的,也是学不来的,只能自己积累。从而使我们真正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教育是一门艺术,它既不能光靠那些苍白无力的说教,也不能异化为扭曲的暴力教育。作为教师,对于学生的缺点或错误如何进行批评、教育?这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含有技巧的问题。一方面我们需要以极大的热情真诚地去发现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并予以适度张扬。另一方面,适当的惩罚不仅是合理的,而且也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增强学生抗挫折的能力。批评和惩罚的目的是警醒学生,克服缺点,改正过错,避免再犯类似错误。

教育惩罚下的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在一个赏识教育过度泛滥的时代,我们有必要反思我们教育政策的极端性。如果说惩罚教育与赏识教育是一对矛盾体的话,我们需要重提惩罚教育,因为只有矛盾的双方相互对立、相互依存,才能达到和谐。我们说,惩罚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教育方式,学校教育中如果没有惩罚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学校教育中的惩罚教育,不等同于“体罚教育”,它包括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错误行为的处罚与规范。要正确、适度、合理地运用惩罚教育,就必须科学地认识分析、理解和把握惩罚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育人效果与质量。

一、学校教育中惩罚教育的内涵

学校教育中的惩罚教育是指学校或教师对违反学校学习生活规范的学生实施一定的处罚,使犯错误的学生身心有所感受,认识到对所犯错误应承担的责任。惩罚教育要以不损害受罚学生身心健康的原则来确定处罚的方式和处罚的“度”。惩罚教育与赏识教育相对应,是学校教育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互相补充。惩罚教育也是一种权力,是社会赋予学校或教师教育学生的一种权力。这种权力又是一种责任,学校和教师在运用上要“慎用”,绝不能“泛用”,更不能“乱用”。否则,惩罚教育变成了体罚教育,将造成对学生的伤害,会使受罚学生从心理上感到受虐待和歧视,从而走向教育的反面,这对学校或教师来说是一种严重的错误,不合乎教师的伦理规范,甚至是直接违反法律的。

二、学校教育中惩罚教育的必要性

从学校教育的形式看,有表扬就有批评,有赏识就有惩罚。惩罚教育是客观存在的,学校教育的各领域各环节都存在惩罚教育。学校教育中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会造成学生对权利的滥用,而认识不到自身权利的边界,恣意妄为,同样也会使学校或教师认识不到自身权利与职责之所在。而迁就放纵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实施必要、适度的惩罚教育,有利于学校教育中的各个主体认清自身权利的边界,正确、恰当地行使自身权利,而不致造成一方权利的行使以损害他方的权利为基础。只有适度、恰当的惩罚教育才能形成学校教育在规范中的有序,达到学校各主体的和谐发展,实现学校教育的目的。“满足于管理而不顾到教育,这是对心智的压迫;教育而不注意儿童不守秩序的行为,即儿童本身也不认为是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结合主体和客体的实际恰当运用惩罚教育是必须也是必要的。一项关于教育体罚的调查表明:81.7%的被调查学生认为,老师罚学生写多遍作业、多次打扫卫生的行为是关心帮助学生,而不是体罚。对此,专家们解释说,这是因为学生非常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即使是以自己遭受惩罚的方式,也能获得满足感。前苏联教育家、作家马卡连柯在《论共产主义教育》中说“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格,能培养学生抵制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捷克教育家扬·阿姆斯·夸美纽斯也说“犯了过错的人应当受到惩罚。但是他们之所以应受惩罚,并非因为他们犯了过错……而是为的要使他们日后不去再犯”。

三、学校教育中惩罚教育的要求

惩罚教育是一剂苦药,它体现了学校或教师育人的良苦用心;它又是陈酿美酒,少饮强身健体,过量对身体有害无益;它还是一柄双刃剑,掌握技巧,所向无敌,莽夫乱舞,伤人伤己。运用惩罚教育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都有很高的要求。正如克鲁普斯卡娅所说:“我们的责任不是用粗野的方法去管教学生,我们的责任是用最好的方法组织学生的力量。”

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学校教育中的惩罚教育,对运用惩罚教育要有明确的界定,要认同学校教育中惩罚教育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教育行政部门中的思想政治管理部门应组织专家学者全方位研究制定学校教育中惩罚教育的相关政策。学校在校规校,纪上体现惩罚教育必须结合社会、环境、时代等的要求以及学校自身和学生实际,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惩罚教育制度,并在实施中不断加以总结和完善,同时加强对教职员工进行正确运用惩罚教育的经常性的培训。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是惩罚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惩罚教育作为赏识教育的补充是必要的,惩罚教育是对学生负责的教育,惩罚教育一样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在教育中,运用惩罚教育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心、耐心,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共性和个性。注重对惩罚的“度”和方式的把握,恰当运用惩罚教育,既不要一味采取赏识教育,又不能不假思索“滥用”惩罚教育。

惩罚教育是一种“闭环”的教育活动,它不是单向的,更不是脱节的,是有完整步骤的,并非实施了就结束了,惩罚前要讲明道理,惩罚后必须要观察、抚慰、解释,对受罚学生事后更要多关心。正如毛泽东主席当年所说“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惩罚的目的在于教育,惩罚只是一种手段,这种手段的效果如何,主要是看其是否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四、学校教育中惩罚教育的策略

在学校教育中运用惩罚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促进学生成长和进步。学校教育中运用惩罚教育的原则是在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受到损害的前提下,使犯错学生有感受,能意识到对所犯错误确须承担责任。所以教师在运用惩罚教育时必须认真全面思考,要有步骤、有耐心、有方略,运用惩罚教育是教师智慧的体现。

1 惩罚教育要适度

《周易·系辞下》认为“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在学校教育中运用惩罚教育时,要注重对惩罚“度”的把握。惩罚的“度”由教师多年开展教育工作的经验积累而成,结合受罚学生的个体实际来进行,重心是让受罚学生“认知协调”,使其心灵受到震动、思想上形成足够的重视就可。不应使受罚者身心感到痛苦,更不应有压制和逼迫的行为。

2 惩罚教育要灵活

“我们认为运用惩罚的技术是有重大意义的。应当严格地按照具体的情况和不同的学生使用各种惩罚。”对不同的受罚对象要有灵活性。违反的是相同或相似规定,但违反者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层次不同,惩罚教育的方式也应不同;群体违反规定与个体违反规定,惩罚也应不同。对群体的惩罚可适当公布;对个体的惩罚,尽可能作到只有当事人清楚,避免他人知晓。

3 惩罚教育要“以理服人”

“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当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在运用惩罚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理服人”。坚持“讲理”在前,“惩罚”在后。惩罚后更要观察、关心、教育。教师要避免高高在上的训导,冷峻的面孔。激烈的言辞。惩罚教育要注重方式方法,切忌简单粗暴。要使受罚学生口服心服,达到教育的目的。

4 惩罚教育要及时。过程应短时

“只有当你们感觉到集体和你们站的是一个立场,集体所想的和你们所想的完全一样,集体所指责的和你们指责的也完全一样的时候,才能应用惩罚。”每一次惩罚都必须及时,即教师如果决定惩罚学生的不当行为或过失,最好及时进行,指出其错误所在及应承担的后果,不宜事后追究。及时的惩罚能使学生的不安、内疚等体验更深,能使他们更清楚地看到错误造成的后果。延迟的惩罚、处理会因事过境迁而使学生忘记、淡化错误行为,惩罚意义也不大。惩罚教育要在短时内完成,达到教育目的即可。惩罚教育的时间不宜太长,否则不但惩罚教育效果差,而且会使受罚学生“一蹶不振”,丧失改正错误,争取进步的信心。

5 惩罚教育是辅助教育方式,不能“泛用”

在学校教育中,应以表扬、鼓励教育为主,批评、惩罚教育为辅。作为辅助的教育方式,惩罚教育绝不能“泛用”,更不能“滥用”。泛滥无度的连续惩罚是可怕的。同时,惩罚的威慑力将随着惩罚的频繁使用而逐渐减弱,只有当惩罚构成一种威慑而存在时,才会保持它的全部力量。因此,惩罚要越少用越好。过度的惩罚教育只会走向其反面,其负作用早已为人们所认识。“经常惩罚所引起的孤独和对立,必然使同情心麻木,也就必然给同情心能够制止的那些过失开辟道路。”

教育惩罚下的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这不,周二他又犯错误了,还不止一个错误。早上学习委员向我汇报他晚上的语文作业没有及时完成,我要求学习委员督促他赶紧完成。早操活动课刚结束,我走进教室,纪律委员又向我汇报小朱和小周同学打架。我问纪律委员根据班规怎么处理他们,纪律委员说要写一份说明书,陈述自己的犯错经过并思考自己做错的地方已经如何改正。我说好,就这样,让他们2人每人写一份说明书,夕会课上读给全班同学听。

原本以为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谁知道中午又出事了,小朱中午在打扫厕所的时候,用紫色的果子扔同学,搞得同学头上身上都是的。还不止如此,他还在水池边上的不足十厘米的空间上写作业。

得知这些事情,我没有当时就处理小朱,我觉得已经叫他写说明书了,就先看看他的表现,然后再根据他的情况对症下药。

等到夕会课上,小朱上来读说明书,支支吾吾说了几句话就没有了,我把本子拿来看,上面只有一句话,我让他回去重写。

第二天课上,我抽出十分钟给他读说明书,结果还是不行,总共写了85个字,有6个错别字,字写得也很邋遢。我当时很火,有一股把他扔出去的冲动,但我还是压制住这种冲动。一直以来,我把班级的很多权利交给班干部,很多事情都是全班一起商讨的。我转念一想,不如我把这个事情交给孩子们来处理。我就问孩子们你们觉得他写得怎么样。小陈站起来说我觉得他根本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一天犯了4次错,就写了这一点点内容,肯定不行,要重写。我顺势问全班同学你们的意见是什么,同学们纷纷说要求他重写。我说要小朱重写的举手,全班同学都举了手。我问写多少字比较好,小赵说根据班规应该要写400字,我又问同学们,写400字你们同意不。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同意。我就要求小朱写400字,夕会课来读。

应该说,全班同学的一致认同让小朱有了一些感触,他写了200多个字,我想妄自决断原谅他,但想到已经把惩罚的权利交给了孩子了,所以我问孩子们的意见。出乎意料的是,孩子们非常不满意小朱写的说明书,他们认为小朱反思得不够深刻,没有写到400字,他们还专门数了就253个字,而且字写得很潦草,所以一致举手表决要求小朱重写。

说实话,我以为小朱看到全班同学的意见和态度,这一次会认真地写,认真地反思。结果总是出人意料的,第二天我又在课上拿出十分钟给他读说明书。他读了一下,字数根本没有多少,基本还是昨天那点内容。我把本子拿过来一看,就非常生气了,这家伙竟然没有重写,只是在昨天的写的内容上涂改了一些,加了一些。我气得想打他几下,但还是忍住了,我再一次把这个事情交给孩子们处理。这一次,孩子们也有点愤怒了,有同学站起来说要惩罚小朱,打他几板子。我以为就一个同学这么想,结果又有几个同学站起来这么说。虽然我很不赞同打学生,但小朱实在太不像话了,是该处罚处罚,但我不确定是不是全班同学都这么认为,我就让大家举手表决,结果有25个同学举手(注:全班28个学生)。我说好,既然大家都认为要打,那打几下呢?有的同学说打4下,一件事情一下;有的同学说打8下,一件事情2下。同学们对打几下都有自己的意见,一时间不能决定,这个时候,小秦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要打28下。”我就问他为什么呢?他说:“老师,我觉得他不尊重老师和我们,我们有27人,还有老师你,正好28人,我们要一人打他一下,这样才算惩罚。”

听他说完,我当时愣在那里了,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会说出这样的话语。随即,我感觉到了惊喜,我觉得三个月的努力我没有白费,是啊,我的孩子们他们已经知道了尊重,他们明白了他们必须尊重每一位老师和同学。我大声说了声好,我问同学们你们同意么?举手表决下,同学们也许也被小秦同学的话说到了内心深处的想法,都举起了小手。最后,我决定这每人一板子是给小朱的惩罚,实施时可以兑现,也可以保留,等看他以后的表现。

既然决定了,就开始惩罚了,小朱站在前面,孩子们有的打了他一下,有的表留,对他说了一些鼓励的话。我知道这样的惩罚应该比老师给的惩罚力量大得多。惩罚完了,我问孩子们是不是这样结束了,孩子们不依不饶,还要求小朱既要写好说明书,而且还提了要求,要求字写得认真,必须要有400字,并要求我明天早上安排时间给他读说明书。

小朱哭了,哭得很伤心,我没有安慰他,我想他或许有了感触吧。下午的时候,课间我走到教室的时候,我看见小朱正在一个新作文本上认认真真地写着说明书,那个字是他从来没有写过的认真的字。

这件事情让我触动比较大,我们说把惩罚的权利交给孩子,是需要切切实实把权利交给孩子的!因为孩子对于惩罚的诉求是不一样的,而且考虑的角度也和我们成人的视角是不一样。就如小朱同学惩罚的事件上面,孩子们就看到了尊重这个问题。他们认为小朱不仅是不尊重老师,同样也是不尊重同学们,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些孩子们压抑在内心的尊重诉求,总

教育惩罚下的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本文对大学实验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情感教育中应采取何种策略两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其中体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对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大学教育 实验教学 情感教育 情感策略

实验教学是大学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动手能力,使他们能适应将来工作的需求并具有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所以实验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有些老师通常把实验教学简单理解成“讲”和“监”,即先给学生把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等讲好,接下来扮演“监工”角色对学生的操作进行监督,整个过程机械而单调,缺乏情感表达与交流,也很少从情感的角度看待和解决问题。这种缺乏情感教育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很难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1、实验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并不是新概念,关于它的研究很多,在实践中也得到很好的效果,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中[1-6]。然而,在实验教学中情感教育似乎很少被提及,原因可能是老师觉得它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不大,而且可能有点矫情。与之相反,笔者认为实验教学由于有着面向学生少、师生直接接触时间多等特点,情感教育发挥作用的效率更高,也愈显重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而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只能通过情感教育来完成。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对学生有诸多要求,如实验操作要规范、遵守实验纪律、保持实验良好秩序等。尽管这些都是合理要求,但在执行过程中忽略情感因素则效果不明显。因此,硬性要求要辅以软性的情感诱导才能容易被接受。

二、教学中需要老师不时给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只能在感情教育的潜移默化过程中完成。大学教育不仅教授学生专业方面的知识,也要教授学生做人的知识。人的行为受情感影响,情感教育能帮助学生对任何事都能树立正确的情感,使行为不至于失去偏差。实验教学中师生浑然一体,学生更易受到老师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影响。

三、正确的情感教育可以减小实验事故发生的概率。实验有一定的风险性,如烫伤、腐蚀、触电、中毒、起火、爆炸等事故均可能会发生,引起的严重后果谁也承担不起。在情感教育中,我们可以关心比较粗心的学生,不时提醒他要注意实验安全;可以从情感上正确对待每个学生,避免他们报复性地毁坏实验仪器而留下隐患;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关怀,相互提醒,集体养成的安全的操作习惯。

四、情感教育也是实验室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对于理科尤其是化学物理专业的学生,他们有相当多的时间是在实验室度过的,情感教育可以让学生喜欢实验室,喜欢呆在里面进行研究,这样他们的动手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为将来可能的科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实验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

情感教育讲求方法,这些方法我们统称为情感策略。在实验教学中应该采取哪些策略呢?根据多年的实验教学经验,笔者总结出一些经验,现与读者分享如下:

2.1、把自己塑造成富有情感且善于表示情感的个体

如要用情感影响别人,自己必须先是个富有情感的人。如要让情感发挥最佳作用,则需善于表示情感。在带实验的过程中,老师有很多机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当学生做出漂亮的实验结果时应表示赞赏、当学生实验不顺利时应予鼓励、当学生不小心打破仪器时要安慰、当学生态度不端正时要及时指正等等。但表达这些情感不能流于表面,而要发自内心。比如当学生交上来的实验结果很好时,不能只简单说个“好”字就行,而是要把结果认真看一遍,然后指出好在哪再夸奖,这样学生不会觉得老师的表扬只是一种敷衍。鼓励实验完成较慢的学生时要面带微笑,用眼神给予信心,不要因为学生可能耽误你的时间而呈现哪怕是一丁点不耐烦。当学生打破仪器时,老师的感情是最复杂的,因为按照规定学生要部分赔偿,老师于心不忍但又爱莫能助,也不能伟大到替学生赔。对于这种情况我认为最好的情感处理是先关心学生有没有被伤着,再和学生一块收拾现场,等实验结束了再让学生登记同时安慰学生说不一定赔(善意的谎言,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让时间慢慢冲淡此事)。

如果老师富有情感,学生从这里可以获得称赞、鼓励、安慰、信心、纠正、理解等,这有助于学生保持一个健康情绪去完成每一次实验任务。如果老师善于表达,师生关系就比较融洽,老师的教学理念就能得到有效的执行。但要做到这两点需要我们经常地实践与反思。只有当你能做到面对任何情况都可以不带一丝伪然自然而然地产生正确情感时,你才能说是成功的。

2.2、处理矛盾冲突的情感策略

由于实验教学中老师与学生近距离接触,矛盾冲突发生的可能性变大,处理不好容易伤害到师生关系。实验教学中的矛盾冲突的起因通常有三种:一、学生达不到老师的期望或老师达不到学生的期望;二、师生在实验认识上的不一致;三、个性抵触。下面就这三种情况分别谈谈应对的情感策略。

实验教学中老师对学生都有个要求标准,但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通常总有个别学生达不到要求,比如实验没好好预习、数据不认真处理等等。碰到这种学生老师一般出于责任心敦促他们改正,但往往效果不佳而失去耐心,最后可能在心里给他们定位为“烂学生”。这种定位可能会让老师做出一些报复性或惩罚性的情感行为,如讨厌、偏见或评分偏低等。差生在学业上可能会遭遇补考、重修或降级的挫败,其实是可怜一族,因此我们应该给予的是情感关怀而不是情感惩罚。碰到这样的情况,我的处理方法首先是保持平常心,即认为这是客观存在的正常现象,不能做任何影响情绪的解读;第二不能漠视这种现象,带着正确的情感去解决这件事。在我身上就有个一次成功案例。我曾经带过一个实验态度不端正的学生,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都不认真完成,多次劝说也不改。我曾想过不再理他,等到期末考试时对他重点“照顾”让他品尝一下苦果。但教育中惩罚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手段,所以后来我找到一种方法,即在实验结束后让他单独留下来,以平和的态度要求他认真完成预习或实验报告,并给他解答不懂的地方。不难想象这种方法可以得到很好效果。

学生对老师的期望比较单一,就是希望老师课讲得好,当学生觉得老师没讲好而老师却自我感觉良好时矛盾则发生。对此老师的情感反应可能是抱怨学生领悟能力低,也可能是灰心从而变得更加不自信。抱着这样的情感不可能解决问题,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不要想当然使情绪波动,而是要主动与学生交流找出自己的不足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学生是能独立思考的个体,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有时可能按会自己的理解去做而不按书本或老师的要求来做。老师可能认为这样的行为是偷懒,有时会做出大声斥责等过激的情感反应,这可能让学生感到委屈。因此,看到此类行为首先不要抱着学生爱添乱的思想,而是要也了解学生为什么这么做,如果他真的偷懒他会心虚而停止这种行为,如果他有某种理由可以跟他交流再指正。如精确称取样品时一般要求先用托盘天平粗称再用电子天平细称,这样可以减少直接在电子天平上加样的次数,使电子天平尽量保持干净,但有个别学生会省略粗称环节而直接细称,把天平弄得很脏。这些学生可能只注重结果(毕竟这样也可以精确称取样品)而忽略对仪器的损害(不是自家的不心疼)。在此案例中我采取委婉的劝阻方法,以下是我们之间的对话:

师(正常口吻):我不是说过要粗称再细称的吗?你怎么直接就称了呢?

生:老师,我慢慢加也可以得到精确结果啊。

师(手指天平底部):你看你这样把这里弄的好脏啊!会把天平弄坏的。

生:哦,不会的,称完我打扫一下就没事了。

师(编):前面已经坏好几台电子天平,今天实验员说谁要是这样称坏了谁负责。

生:呵呵!是吗?骗人的吧。(说完停止当前操作重新粗称)

读者认为这样的处理方法是不是更好。

如果老师与学生性格截然不同,则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由于个性抵触而引起的矛盾。比如说某个学生在做实验过程中表现过于活跃,爱说话爱表现,乱发表评论甚至给别的学生当起老师。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通常不能容忍,原因在于讨厌这种性格觉得他华而不实。虽然学生也存在问题,但如果我们采取这种情感则有对人不对事的嫌疑。我们有讨厌某种性格的自由,但不能在情感上假公济私,而要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去评估该学生的行为。如果他确实干扰了正常的实验秩序,我们可以以此为由去纠正他,但如果只是性格自然表现而对别学生没有任何影响,则可不必不把事态扩大化,静观其变。总之,出现个性抵触我们一定把握好对事不对人的情感原则。

2.3、情感交流与表示的公平性和差异性

在实验教学中与学生情感交流是了解学生的最佳途径,但是在情感交流过程中必须注意把握公平性原则。如在带实验过程中你想了解某个学生的老家在哪里,那么你必须也要问别的学生同样的问题,尽管你并不是想关心每个学生的老家在哪里,否则在别的学生看来你偏心不喜欢他们,给他们造成情感困扰,所以与每个学生交流是保证公平性的前提。情感表示的公平性则体现为同样的表现应该得到同样的对待。比如当两个学生的实验结果都很好时,你不能只表扬一个而疏忽另一个。我就犯过这样的错误,那位被疏忽的学生一直耿耿于怀而对我一直误解着,后来事情说明了但伤害已造成,不可挽回。所以情感表示的公平性可以避免对学生感情的无心伤害。

情感交流与表示还必须把握差异性原则。学生存在着性别、性格、兴趣爱好、心理素质、学习水平和家庭背景等差异,这必然要求你与每位学生交流的内容有所差异。在选择与学生的交流内容时要慎重,否则你的情感可能伤害到学生的情感。比如有一次我向某位学生打听他们班里学习较好的学生,在交谈的过程中我对那些学生表现出过度的兴趣,该学生并不乐意和我谈这个,找个借口提前终止了交流。后来我了解到该生学习成绩不是很好,我的表现可能让他认为我只喜欢成绩好的学生,伤害到他的感情,这就不难理解他的反应了。所以我建议最好与学生交流能激励他的内容,这样不但避免感情伤害也能起到鞭策的作用。

情感策略方法可能很多,但始终离不开两个“心”——爱心和耐心。爱心让我们有更多的责任心,而耐心让我们能从容地面对困难,坚持两个“心”能创造出轻松活泼的实验氛围,在该氛围中可以顺利实验我们的教育教学目标。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浅见,经过实践检验效果明显,但不够全面,希望同行继续给予补充。

参考文献:

[1]史俊.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教师的作用.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第25 卷,第 6 期,2008,762-765.

[2]郝教谊,乔万敏. 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第17卷,第3期,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69-72.

[3]万文芳. 浅谈大学生情感教育的策略与技巧.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8卷,第2期,2005,15-16.

[4]张干. 从大学生网瘾谈情感教育.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0卷,第4期,2007,499-502.

[5]毕孟琴,姜中元. 对高校教学道德情感教育举措的思考.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第8卷,第4期,2006,51-54.

[6]郑秀明. 关于加强当代大学生情感教育的思考.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期,2008,108-110.

[7]邹霞.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情感教育.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卷,第5期,2008,221-224.

[8]孙垂青. 关注大学情感教育 改进大学英语教学.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6卷,第2期,2006,50-52.

[9]王秀娟. 让情感教育走进大学语言课堂.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第23卷,第4期,2007,40-41.

[10]李志英,王亚利,赵明根. 寓情感教育与大学化学教学中. 科学教育,第14卷,第3期,2008,20-22.

注明:本文系海南师范大学第五批教改项目

教育惩罚下的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在职业学校工作了十六、七年, 我也深刻体会到:回避或否认教育中惩罚的现实存在和必要作用, 都是不明智的, 只能导致教育的偏颇和方法的盲目, 在工作中造成许多的茫然和无奈。教育中不能没有惩罚。而惩罚是一把双刃剑, 能育人也能毁人。用好, 则峰回路转, 柳暗花明, 用不好, 则事与愿违, 甚至山穷水尽。很多人不提倡惩罚教育, 顾虑也就在此。

我接的2009新生中, 有一个女生是社会青年, 据说在初中时, 由迟到、早退、旷课、逃学、上网吧到早恋、劫道无所不为。老师对她没办法, 家长也放弃了。北京打了一年工, 突然向父母提出要回到学校学习。我见到她时, 描眉画鬓整个气质像个“舞女” (似乎比喻不恰当但这是我当时的感受) , 个性强、不合群、小姐脾气。要说有什么优点吧, 那就是长得漂亮, 敢说话。

鉴于她已经在社会上有了些阅历, 我平时采用欣赏、激励的教育方法, 一点一点规范其行为。收到了一些成效。不化妆浓了、衣着整齐了、班级活动中积极主动承担任务了。继而我委任她为宣传委员和宿舍

《临床医学诊疗》丛书招聘启事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 新的医学理论、医疗技术和诊疗方法不断应用于临床, 并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为了汇集这些宝贵经验, 并为医务工作者晋升职称创造条件, 《中外医疗》杂志社、《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社、《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社联合组织有关专家、教授共同编写《临床医学诊疗丛书》, 有意参与本书编辑工作的医务人员请与丛书编委会联系。

电话:010-67348481 63385386传真:010-63385686 E-mail:zwylbjb@263.net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名苑2609室《中外医疗》杂志社邮编:100054

长, 宿舍管理的有条不紊, 班里宣传工作做得井井有条。多次被评为优秀宿舍。

为了更好的巩固教育成果, 我给她一次旗下发言的机会。给她充分的准备时间。并反复强调这次讲话的重要性和对我们班级的影响, 是政治任务, 不容懈怠。并且指导她选用哪方面的主题、怎样搜集资料、演讲时应注意的地方。她也表了决心, 一定要发挥自己最好的水平。

周日晚自习, 我清点人数时发现她没来。因为周一第二节课下课就要升国旗。我联系上她, 她在电话上说在姑姑家, 明天早上一定不会迟到, 我也就放心了。可是第二天都上课了, 她还没有到。又打电话到她家, 才知道自己上当了。原来她根本没有姑姑。我通知她的家长马上到校, 又临时写了稿子, 另派学生去发言。升旗前, 她找到我, 要去旗下发言。我没有同意, 要她参加升旗仪式之后找我。

正好家长也赶到了。我和家长交谈才了解她在网吧和小姐妹呆了一宿。我先肯定孩子两个月来的努力, 以及各方面的进步情况。要求家长千万别放弃, 一定要和我配合, 共同努力把孩子管好。最后我和家长商量好为了让她更好地记住这个教训, 除了取消她的旗下发言的机会外, 还得写出书面检查, 记大过一次。沟通好后, 我让家长先和她谈。让她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惩罚的必要性。而且一定要让她深刻体会到错误的严重性。

家长走后, 我又单独和她谈。先采取攻心术:“现在是不是后悔回来上学了”“没有”。“有没有勇气站起来”“有”“错在哪了”“没按时返校辜负了你的信任”。我来帮你分析错在哪: (1) 撒谎不诚信; (2) 逃课上网按校纪应开除; (3) 视升旗为儿戏, 犯了政治错误。针对以上三点责令你写书面检查;升旗拿下;记大过。”并对她讲: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刺激她, 使她觉醒、反思、认识、悔恨, 这个过程很痛苦, 但希望他在“消极体验”中检讨自己的言行, 树立正确的是非标准。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懂得诚信。惩罚不是最终目的, 目的是记住教训更好成长。也不要有心理负担, 知错就改就是好同志, 还年轻。俗话说得好: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会原谅。说得她连连点头。平时, 我让班干部多和她沟通, 多帮助她。我也从各方面给以关注、关怀。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 她的行为习惯有很大提高:衣着整齐了, 语言文明了, 口头语少了, 集体观念增强了, 与同学关系融洽了。学习方面也有很大进步:学习态度端正了, 学习成绩进步了, 语文和专业成绩尤为突出, 期末考试竟然超过了正式录取的学生, 在班里还被评为“学习进步生”;并赢得了“特殊贡献奖”。

惩罚是必要的, 但不是必需的。在运用教育惩罚时, 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差异, 更应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同时不能违背教育法规, 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要做到适度。即惩罚方法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要适应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教师在运用教育惩罚时, 还要凸显教育惩罚的教育性, 要能促进学生某一方面的发展或进步。不能为了惩罚而惩罚学生, 更不能因自己的一时意气而惩罚学生。实施体罚不能破坏和谐的师生关系, 而应促进师生的交流和教师与家长的交流。它的前提是“充满爱心”, 仅仅是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 是为了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 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责。学校的惩罚教育要符合不体罚、不伤害、不歧视、不难堪等原则。

摘要:回避或否认教育中惩罚的现实存在和必要作用, 都是不明智的, 只能导致教育的偏颇和方法的盲目, 在工作中造成许多的茫然和无奈。教育中不能没有惩罚。而惩罚是一把双刃剑, 能育人也能毁人。用好, 则峰回路转, 柳暗花明, 用不好, 则事与愿违, 甚至山穷水尽。

上一篇:专业本科学生体育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学生自主学习养成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