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美关系的走向范文

2024-06-23

论中美关系的走向范文第1篇

1“对话”促进个体心理发展

对话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际的手段, 人类每时每刻都在靠对话交流信息, 沟通彼此的关系, 表达思想感情, 增进相互间的了解的同时还促进人心理的发展。第一, 对话与思维。对话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思维的结果表达出来的过程, 对思维也有加工、提高的作用, 对话中思维的品质和水平, 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对话的质量。第二, 对话与情感。感情是沟通心灵的桥梁, 能够打动学生心灵的教学是最成功的教学, 通过交流对话,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 对他们的期望,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在他们心中播种爱的种子。第三, 对话与认知。建构主义学习观:学习活动不是学生被动接收信息的过程, 他们会基于自己以往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能力, 形成自己对问题的解释, 提出自己的假设, 是一个由同化到顺应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2“对话”的课堂教学价值

2.1 建构意义, 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交流时, 学生并不会把每一句话相应地转化成大脑中的画面和图像。但在课堂上的对话, 就要达到这样的效果, 把原本没有关系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建构把它们联系起来。如某位英语教师为了让学生记住“sit get put begin run swim”的现在分词的变型, 这几个词属重读闭音节的词, 需双写结尾字母再加ing, 初学不能体会什么是重读闭音节, 所以这位老师编了顺口的故事说:一个人坐sit牢了, 获得get了释放put开始begin跑run, 掉进水里洗个澡swim。从此, 这几个单词再没学生写错了。通过师生对话, 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 教师可积极引导让学生学会思考建构, 按照他们内心的规则, 统筹自己所学的知识。

2.2 沟通情感, 发现学生的内心需求

语言是师生心灵的述说。师生交往的语境比较简单, 即课堂的教学或是课下的交流。在课堂上, 教师应注意制造利于师生沟通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陶醉于一定的情境中、乐在其中、学在其中。课下的师生交往也需有吸引师生的情境, 如能注意关心学生的感受, 敏锐地发现学生的问题, 就是最合适的情境。

2.3 师生对话, 促进创新

在教与学双方的沟通与合作中, 对话才得以体现。成功的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都在进行情感和思维上的对话, 进行着一场场你来我往的对话。教师针对教材内容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群群互动交流中, 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 教师或有机点拨或加入学生的实际操作, 或让学生自主去探究、讨论, 完成知识的生成、创造。

3“对话实施”与“对话艺术”

3.1 实施对话教学的模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为教师传授为主, 学生的思维处于封闭, 而我们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专研, 深入知识内部, 真正的把握知识, 就要采用多向对话的模式。第一, 师生对话模式;对话教学中师生对话要求先学后教, 先思后问, 先问后讲。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基础和潜力, 让学生通过自学合作等方式来掌握。针对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先做出思考, 思考后没有结果再向别人发问。教师先通过问题摸底了解学生现状, 在学生解决不了才去讲解。这样最大限度地开掘和利用了集体资源的智慧, 使每个人都从中获得启示和教益。第二, 生生分组对话模式;在课堂教学中, 分小组合作的方式会增强学生这样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建议教师要坚持长期地注重小组合作方法的指导, 如要求学生的答案和问题要避免重复, 分工合作的方法, 规定小组中组长各自的职责等。第三, 评论模式;评论模式也可称讨论模式, 对话式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解答、掌握所谓“正确”的结论, 而是在评论和探究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主动寻求并发现新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2 对话教学中的艺术

3.2.1 营造平等, 民主, 宽容的课堂氛围

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只有创设了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的课堂氛围, 营造宽容的环境, 给学生自由表现的机会, 才能让学生获得“心理的安全”和“心灵的自由”, 才能让“对话互动”式教学散发出充满浓浓人情韵味的馨香, 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内心深处最真实、最诚挚的情感, 是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对话互动的前提和保证。

3.2.2 丰富对话形式, 挖掘对话内容

利用“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来思维的”这一特点, 在教学中适当地运用音乐、图片、语言描绘、动画等创设表演情境, 激起学生积极的情绪。同时, 老师可以让学生以“补白”和“辩论”的方法, 发挥学生的语言能力。

3.2.3 认真总结评价, 培养学生能力

总结评价可以采用民主式的自评、互评等多元参与的互动评价, 能增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自信心, 促使他们以愉悦的、高涨的情绪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 不仅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 “对话”是课堂教学过程的核心内容, 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的多向互动, 是每个参与者共同分享知识、智慧、精神、情感, 共同建构人生意义的平台。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下, 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等就会不断得到提高。

摘要:“对话”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 既是对“独白式”传统教学的解构, 也是对新型课堂教学范式的重构。究其本质而言, 体现的仍是对话主体双方在平等互动基础上的自我建构。与传统的“独白式”教学相比, 对话教学形式更灵活, 师生关系更融洽, 使学生具有更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关键词:对话,教学价值,沟通,平等

参考文献

[1] 刘庆昌.对话教学初论[J].课程·教材·教法, 2005, 12.

[2] 谭学纯.人与人的对话[M].安徽教育出版社.

[3] 黄忠敬.教学理论:走向交往与对话的时代[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 7.

[4] 蔡春, 启中平.从“独白”到“对话”—论教育交往中的对话[J].教育研究, 2002, 2.

[5] 夏正江, 对话人生与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1997 (4) .

[6] 袁维新.问题与提问:对话教学基本内容和方式[J].当代教育科学, 2004, 4.

[7] 黄志成, 王俊.弗雷莱的“对话式教学”述评[J].全球教育展望, 2006, 6.

[8] 穆凤良.课堂提问和对话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 11.

论中美关系的走向范文第2篇

马英九扮演两岸沟通交流桥梁的角色将会后延

记者:马英九本来计划在6月15日出席在香港举办的亚洲卓越新闻奖颁奖典礼,并会在演讲中谈及两岸关系和东亚情势。但是蔡英文政府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驳回了马英九的赴港申请,您认为这是蔡政府的真正原因吗?或有其他考量?

林泉忠:蔡英文不批准马英九赴港演讲的关键在于台湾社会舆论对这件事并不明显支持。如果台湾社会舆论对马英九赴港持压倒性的支持态度,恐怕蔡英文不会做如此决定。“国家安全”只是一个任何时候都“说得通”的藉口。

但马英九此次赴港计划也有瑕疵。第一,是时机问题。马英九6月1号宣称要赴港演讲,距离他卸任才不过十多天。在时间的选择上太早,太急。

第二,卓越新闻奖颁奖典礼不是一个很有必要的场合,与台湾民众没有非常直接的利益联系。如果是一个关系到台湾利益的场合,比如与台湾有关的经贸会议,或台商的会议,可能会更好一点。

第三,马英九在事先没有和蔡英文商量的情况下,就直接对外公布了他赴港演讲的计划。可能是想用社会舆论的压力让蔡英文妥协,但没有成功。

我认为,蔡英文并非一开始就拒绝他去香港,甚至有可能会让他去。因为两岸关系继续冷下去,对蔡英文也是很大的压力。如果马英九能够成为沟通两岸的桥梁,蔡英文当然也可能积极考虑。这里有三个条件:1.两岸关系一直无法打开僵局;2.帮到小英政府,也被台湾社会认为对台湾及维持两岸和平格局有利;3.马愿主动调整对“九二共识”的坚持态度,如理解“不搞法理台独,坚持中华民国宪政体制,就和九二共识精神无异”等。

话说回来,蔡英文在权衡利弊后做出不批准的决定,最大问题还是马英九选择的时机不合适,他太着急了。但阻止马英九赴港演讲,对蔡英文自身也有风险。她这次不批准,下一次批准就要更慎重。马英九再次申请时也会面临更大的困难与压力,也必须更谨慎。

虽然马英九赴港演讲是为未来登陆而铺路,但香港之行的安排也不能太过随便。建议他下次出访可以先去别的国家,比如美国、新加坡。当然登陆前还是要先去香港,以缓冲登陆的敏感性。

记者:马英九赴港申请未获批准会对未来两岸关系有什么影响吗?

林泉忠:目前来看,不论马英九赴港成功与否对两岸关系的影响都不会太大。但赴港受挫会使他未来扮演两岸沟通桥梁的角色后延。

这次中国大陆对马英九计划赴港一事没有任何表示,当然中国大陆也不方便表示什么。但我相信北京非常重视马英九赴港,也乐见其成,只是未来双方需要更默契地沟通,安排一个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登陆旅程。

虽然目前中国大陆向蔡英文施压,强硬地要求其承认九二共识的阶段还没有结束,但我预测这一阶段只会延续半年左右,北京的政策已经开始松动,我预测北京会在年底或明年春天发表对台重大讲话,但在此之前必须要让两岸关系的僵局软着陆,否则不利于未来的发挥。

如果两岸关系继续冷下去,半年后会使中国大陆非常被动,因为目前的对台政策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这对中国大陆自身也没有什么好处。“打压台湾”只会让台湾无保留地全面倒向美日,拉拢蔡英文才是高招。更何况蔡英文已经柔化了民进党激进“台独”的思想,让民进党温和稳健了很多,她在520就职演说中也释放了一些善意,但她还需要更进一步地释放善意,给两岸关系一个台阶下。

记者:不少人认为马英九参加习马会是为了获得历史定位。既然已经获得了历史定位,那么此前他作为已经退居的领导人申请赴港演讲有什么用意?

林泉忠:赴港最重要的意义就是为未来去中国大陆而铺路。媒体过分强调了习马会对马英九历史定位的意义,但我并不这样认为。我认为马英九的历史定位早就有了,就是开启了两岸和平新局。当然习马会有其历史意义,至少说明他开启的和平新局是有效的,得到了中国大陆的肯定。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习马会”意在布局520后两岸关系》,就是说明习马会是为马英九在未来做两岸交流的桥梁而铺路,这不仅是中国大陆的想法,也是马英九的想法。当连战不能再作为两岸交流桥梁的时候,马英九可以取代连战。因为马英九在台湾社会还有一定影响力,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

马英九赴港就能够将做两岸沟通桥梁的想法落实,之所以选择香港是为了减少来自台湾社会的反弹,如果他立刻去北京,可能会引发舆论批评。而香港是有别于中国大陆的特殊地区,也是他的出生地,因此他赴港是合情合理的。

虽然目前登陆可能会延后,但他终究会去中国大陆。香港不算,我想未来他登陆的第一站应该会首选南京,第二站是湖南老家,最重要的一站就是北京,登陆的最终目的地就是北京。 记者:马英九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赴港是想让国际社会更瞭解“中华民国台湾”,他为什么要用“中华民国台湾”这个概念?

林泉忠:“中华民国台湾”的用法延续了台湾民主化、本土化浪潮以来国民党的基本认知。虽然我们过去很少听到他这样讲,但这是仍然是国民党内部的主流认知,即比较偏向本土化的认知,不再将中国大陆视为“中华民国”的一部分。

在台湾内部,是将“中华民国”等同于台湾,而在国际社会如果直接讲“中华民国”,认知程度会比较低。同时在已经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香港讲“中华民国”也可能被中国大陆视为挑战。因此,为了避免刺激中国大陆,马英九采用了一个比较折中的说法,把过去李登辉讲的“中华民国在台湾”重新拿来用,和他以前的讲法也没有什么矛盾。使用“中华民国台湾”是为未来到中国大陆访问而做的阶段性调整,马英九所说的“中华民国台湾”这个概念目前还可以在香港使用,但将来登陆时还能不能继续用这个概念是值得怀疑的。

记者:国民党和民进党的关系一直以来不是很好,如何能期待马英九及国民党会心甘情愿地做民进党当局与中国中国大陆之间的沟通桥梁呢?

林泉忠:两党选举前是敌人,选举之后不应是敌人。蔡英文的执政思维是强调团结,她希望国民党能在两岸关系困难的时候扮演积极角色。马英九也很可能会调整他此前对九二共识的坚持,他代替连战作为两岸交流桥梁的角色也更能凸显。

而且目前蔡英文政府与中国大陆关系相对紧张,如果马英九可以在改善两岸关系中扮演积极角色,也能够得到台湾社会的肯定,改善他在台湾民众中的印象。

记者:在马英九还未卸任之前,就有绿营人士声称要对马英九进行清算,这是否影响了马英九此次赴港计划?

林泉忠:我想即使由于一些人的阻挡,马英九暂时去不了中国大陆的话,他也会在未来去中国大陆,他能在推动两岸关系朝良性方向发展扮演积极角色。如果马英九去不了,民进党就少了一个能够帮助两岸关系好转的关键因素。目前很多民进党人还看不到这一点,所以会有反对马英九的杂音,但这些杂音也可能会随着民民进党政策的调整而消散。

而且蔡英文不是一个只根据意识形态来处理两岸关系的领导人,她非常瞭解两岸关系的敏感度,能够把握好其中的分寸,这一点从她此前阻止民进党废除“立法院”孙中山遗像的事件中就可以看出来。蔡英文会尝试改善两岸关系,所以我不认为她会阻挠马英九赴港或登陆。但还有很多客观因素存在,比如她可能很难做到让其他民进党人不去阻挠马英九。

台湾普遍民意与“中华民国宪法”精神有落差

记者:蔡英文就职演说中提到了四个既有的政治基础,其中包括“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与台湾民主原则及普遍民意。但现在台湾普遍民意越来越倾向独立,而“中华民国”宪政体制则体现一中原则。那么二者之间是否有冲突?

林泉忠:现在台湾社会的民意与“中华民国宪法”精神存在很大落差。即台湾社会民意越来越倾向于本土,远离中国大陆,但“中华民国宪法”仍规定领土包括中国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这是台湾民主化以来一直存在的矛盾与困境。

一方面,“宪法”是不能轻易修改的;另一方面,民意又在偏离“中华民国宪法”对国家的定义。但仍有一些可以连接的点,比如蔡英文在上台后还是要根据“中华民国宪法”来制定《两岸协议监督条例》,放弃了此前的“两国论”版本。因此“中华民国”宪政体制的框架会有程度上的虚化,但不会有根本改变,我不相信蔡英文可以对现有“中华民国宪法”做大幅度的修改。

我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台湾居民来中国大陆被视作“出国”,即使在马英九执政期间也是这样,我请假到大陆来开会、讲学是“出国”。第二个例子是2007年我在台湾做调研时,有七成受访者认为香港、澳门与台湾不是同一个国家。但按照“中华民国宪法”,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都是一个国家,所以要求民意符合“宪法”是很难的。这的确是一个难以克服的矛盾,但很少有人人指出这个落差。

蔡英文难以操控民进党内部的不同派系

记者:那现在民进党当局一方面在推动修改公投法,另一方面废除课纲微调。这是否是为了解决上述矛盾,为将来“修宪”做准备?

林泉忠:蔡英文是台湾民主化以来的四位“总统”中最稳健的一位,甚至比马英九更稳重。她谨言慎行,也是民进党内的异数。我认为她不会推动“法理台独”,她也不会主动进行“去中国化”的举动。

但我们要理解,民进党内部有极独、浅绿、中间派等各路人马,其他人的一些作为不一定与蔡英文的想法一致,蔡英文很难掌控如此多元的民进党。在选举中,民进党内部各派系会以大局为重,放下分歧。但我不相信在选举过后他们还会那么团结,分歧会慢慢凸现出来。

蔡英文对执政团队的任命其实也是一种势力平衡,她不可能完全用浅绿或蓝营的人,也会起用一些深绿的人,她一定是经过一番斟酌才做出这样的决定。

记者:所以推动修改公投法、废除课纲微调,都是民进党内部个别人的行为?而并不能代表蔡英文本人的行为?

林泉忠:我觉得可以这样理解,课纲问题是在选举中浮现出来的,而且课纲微调本身有争议。在民进党人看来马英九调课纲是多此一举。但在马英九看来,陈水扁以前对课纲改动太多,必因此须作出调整。不同意识形态的各方都在斗,蔡英文是有选择性地做了一些协调妥协。修改公投法也是民进党在选举中的主张,因此还会继续。

但一些在之前的大选中没有提及的“去中国化”,蔡英文不会特意去做。比如蔡英文制止了民进党人要求废除悬挂孙中山遗像的提议,可以看出蔡英文与其他民进党人不同。

记者:在未来有没有可能蔡英文会控制不住民进党内的各个派系?

林泉忠:蔡英文能否做好内政问题,解决核

四、食品安全等社会争议还很难讲,她的挑战会越来越大。随着选举结束,各种不满的声音都会发出来,而且肯定会有一些人因为在人事安排中没拿到位子而不满。不只国民党会骂她,民进党内部也会有不同的声音。

统战效果不理想 中国大陆应改变对台策略

记者:中国大陆是否有可能通过对台湾的一些制裁或限制向蔡英文施压,来逼迫蔡英文承认九二共识?

林泉忠:到目前为止中国大陆方面对她的施压,如肯尼亚问题,WHA、世界钢铁会议等,客观的效果是:没有让台湾人更加讨厌蔡英文,反而会同情蔡英文,埋怨中国大陆。

因此,中国大陆在施压时候必须要了解台湾民众的意向,如果得不到台湾民众支持,其实制裁的效果是不好的。中国大陆应该拿捏好力度,在制裁的同时不让台湾民众反感。每一项制裁都应做非常完整透彻的评估,而不是随随便便。中国大陆要步步为营,细腻地观察台湾民意,才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记者:如果说打压得不到台湾民众的支持,那么过去八年两岸的经贸交流合作越来越多,但为什么两岸的心却越来越远,似乎也没有得到台湾民众的支持?

林泉忠:中国大陆应该先找出在哪些方面让台湾人不满,做一些风险的规避,也许情况会有所改善。而不应该觉得对方不接受你的让利就很奇怪。比如中国大陆对台湾“国际空间的打压”,对台湾某些媒体的渗透能不能少做呢?一些对台统战能不能不做呢?两岸的交流沟通是很好的,但不一定要带有政治目的的统战,一直以来统战的效果并不理想。

现在有关部门认为台湾、香港的年轻人不了解中国大陆,只要他们多来看看就可以产生认同。我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其实早在香港回归前就有青年团体来中国大陆参观访问,回归之后这样的参观团体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结果回归17年后爆发了“占中”。可见统战式的交流未必能起到什么效果,对于台湾也是一样,这样的做法最好可以改一改。虽然中国大陆暂时很难停止所有的统战活动,但这是目前比较容易调整的。

因此首先要找出问题在哪里,分清哪些比较容易做,哪些不容易做。在思考可以做什么之前应该思考哪些可以不做,这样可能更好面。认为台湾不听话就施压的做法不是平等对话的基础。

没有九二共识 两岸也不可能为敌

记者:蔡英文上台后非常亲近美日,而在南海,美国是菲律宾的一贯盟友,前一段时间美国又解除了对越南的军售禁令。这是否形成了对中国大陆的包围?

林泉忠:美日介入南海问题后,对中国的包围圈逐渐形成。他们在拉拢菲律宾、越南的同时也会拉拢台湾,他们不希望台湾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大陆站在一起。而为了得到美日的支持,蔡英文也不会和美日对抗。即使在马英九执政期间,他也提出不会与中国大陆共同处理东海、南海问题,更何况是蔡英文。我昨天在一虎一席谈也提到,当美日拉拢台湾时,为什么中国大陆不去思考如何拉拢台湾呢?马英九对南海问题最不满意的就是中国大陆将台湾排除在南海问题的对话机制之外,可台湾却控制着南沙的最大岛——太平岛。在这些问题上,中国大陆也许可以通过让台湾参与对话的方式换取台湾不要全面倒向美日。

记者:但这需要两岸之间有较强的互信程度。

林泉忠:不信任对中国大陆是不利的,中国大陆和蔡英文政府减少交流只会让台湾更倒向美日。虽然蔡英文为了迎合主流民意,没有支持九二共识,但其实她相当温和。中国大陆是否可以换一个思维,更积极地拉拢蔡英文呢?无止境地敲打她对中国大陆没有好处。

记者:这意味要中国大陆放弃九二共识或一中原则吗?

林泉忠:其实一开始中国大陆并不支持九二共识,但看到台湾越走越远后,才回过头发现九二共识也不错,这本身就是一种妥协。今天的台湾已经走到这个地步,中国大陆还能原地踏步吗?可以让蔡英文不做“法理台独”,不一定非要让她接受“九二共识”不可。不做“法理台独”和接受九二共识之间并没有很大差别,不过是一个名词而已。

以前中国大陆对台政策也不是一成不变,并不是只有硬没有软。胡锦涛执政时期推动两岸之间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就是很大的进步。虽然他也以九二共识为原则,但他并不要求马英九承诺两岸必须朝统一的方向发展,这是很不容易的。

没有“九二共识”,两岸也不可能永远为敌。两岸关系可以从50年代兵戎相见发展到今天的地步说明政治是可以调整的。当台湾主流民意不支持“九二共识”,蔡英文是不可能接受“九二共识”的,那中国大陆还要永远坚持“九二共识”吗?

记者:如果未来中国大陆能够产生一种对台湾、香港等边陲地区有巨大吸引力的“国家认同”,比如将一中的内涵解释为文化中国或历史中国,而不仅仅是政治中国?台湾问题或香港问题是否能够得到很好地解决?

林泉忠: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中国”这个词绝不仅是政治性的,也有历史的、文化的内涵。如果这个“中国”也可以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而不强调某一政权或制度,也许更有吸引力,大多数台湾人、香港人也都能够接受。我觉得未来中国大陆在表述一中的时候可以更柔性一点,胸襟更开阔一些。这些年中国大陆办孔子学院,虽然孔子学院有很多问题,但是以孔子作为代表中国的文化符号,就是类似的一种思路。那我们思考“中国”的时候为什么不能胸襟更开阔一些,有更多文化内涵呢?

蔡英文即使执政失误 国民党也很难东山再起

记者:那您认为惨败之后的国民党未来会怎么做?

林泉忠:未来国民党也很有可能调整两岸政策,不再坚持“九二共识”。我在《中国国民党的三个新选择》中写到,国民党惨败后只有三个选择。其一,与台湾主流民意接轨,彻底本土化。放弃连接中国的国家论述,将国家论述的起点设在1949年。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获得年轻世代的认同,也才有可能有竞争力;其二,正式放弃“中华民国”代表中国”,转而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统地位,做北京在台湾的代言人;其三,与北京明确切割,并全面向中共施压促使中国大陆走向民主化。如此才能继续坚持连接“中国”的国家论述,但我们看不到国民党有勇气及能力这样做。目前国民党还在延续马英九的路线,这基本上是死路一条。

记者:如果蔡英文未来的执政成绩不理想,是否会导致民进党支持率下降?这是否将成为国民党东山再起的机会?

林泉忠:蔡英文支持率下降的可能性很高,维持三个月的高民意是有可能的,三个月之后就不好讲了。

但认为如果蔡英文做不好,国民党还有机会东山再起的观点是天真的。但如果国民党链接中国的国家论述不调整,蔡英文做得再烂,国民党也不可能东山再起。别忘了蓝绿以外还有新的第三势力出来,也许未来他们会取代国民党。

记者:民进党执政后政策大转弯,有没有可能未来民进党会越来越像以前的国民党,而第三势力如时代力量等会成为新的“民进党”,取代民进党原来在台湾政坛的角色?

论中美关系的走向范文第3篇

如果每个人都不受法律之约束, 尽情行使自由, 那么侵犯他人利益, 违法犯罪行为便会横行。生命权尚不能保障, 又何谈自由的实现。姑且认为所有法律都是一种邪恶, 因为它干涉了人的自由, 与此同时, 制定、颁布、执行法律的机关也是一种邪恶。然而所有的刑罚都是损害, 其本身都是恶的, 如果它应当被允许, 只是用以节制排除某种更大的恶。即是用法律来束缚肆意枉为的自由, 使每个社会成员在一定范围内, 通过合理的方式, 运用正确的方法行使自己的自由, 正如你挥动拳头的自由止于他人的鼻尖。

每一个人的自由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削减, 但其自由却在更大程度上得以保障和成全。例如我国宪法早第二章清晰的确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基本政治自由 ( 第三十五条) 、信仰自由 ( 第三十六条) 、人身自由 ( 第三十七条) 、通信自由 ( 第四十条) 、文化活动自由 ( 第四十七条) , 婚姻自由 ( 第四十九条) 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 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社会成员出于对自由的珍爱和保护, 将一定的私权让渡于公权, 对自由进行必要的限制, 而制定出法律。自由是立法的目的之一, 自由是法律的目标和价值, 法律是自由的基础和保障, “根本就不存在没有法律的自由”, 二者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

对于涉及自由的法律应当由谁制定, 应当怎样制定?

任何人不得以大于其自己所有之权利让与他人。只有自由人才可以牺牲自己的部分自由来参与制定法律。在古希腊, 古罗马时期, 奴隶无权参与到法律的制定之中, 因为依照那时的法律观念和道德观念, 他们并不拥有自由权。时至今日, 一些被剥夺了自由的犯罪人, 还被判处一种名叫剥夺政治权利的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是一种资格刑, 犯罪人不仅丧失了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 而且不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自然无法参与到法律的制定之中去。

人生而自由平等, 任何人都没有强使他人服从的天然权威。法律是人民自治的产物, 作为要结成政治共同体的人们, 他们彼此同意, 他们是受自己的自由意志统治的, 而非受制于人。作为在政治上平等的自由人, 他们通过制定法律, 宣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人人服从法律。社会秩序或制度并非源于自然或强力, 而是建立在人民自由意志所订立的社会契约之上的。所谓自由意志即是指公民在作出意思表示时, 没有受到肉体上胁迫 ( 如刀架脖子上) , 也没有收到精神上的压制 ( 即道德绑架) 。对自由的唯一侵犯就是别人的强制。所谓自由的人, 是一个不再受其共同体的共同目标来束缚的人。我们无需再问法律有何人制定, 因为法律乃是人民自由意志之行为。

法律与自由的矛盾往往会表现成为公权与私权的冲突。法律对自由的限制应止于何种程度, 公权与私权的边界又在何处。

自由是与权力相对的, 也是一种个人对于国家的防御, 自由与“权力的性质和限度”相关联, 自由的价值是可以为人们带来好处。

法律最本质的价值便是自由, 对于自由的理解通常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不受外力的干预和限制, 即“消极自由”, 其二依照自己之意志而行相关事宜, 即“积极自由”。法律上的自由即是依照自己之意志行一切法律许可之事, 同时免于受到不法侵害的权利之实现。其具体体现在私权利主体依法享有权利、行使权利, 只要该种权利之行使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和命令性规定。然而对于公权力的行使和运用, 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法定权限和法定规则, 从而为私权利的实现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服务。

自由的行使必须而且只能被约束在对他人或者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或冒犯上。公权来源于私权, 立法执法的根本目的在于对自由的保护而非侵犯, 行使公权时, “法无授权即禁止”, 行使私权时, “法无禁止即自由”。如果一个自由的公民从事着任何对他人无害的行为活动, 那么法律就不当对其进行干预, 相反, 他还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因此, 在评价一个人的行为时, 应当首先考虑分析其是否侵犯到法律应当予以保护的法益, 如果法益没有被侵犯, 那么他就有从事任意行为的自由。法律上对于个人自由的设定是依照自己的自由意志行一切法律许可之事, 并免受不法侵害之干扰。法律对权力进行必要的限制, 是对自由的保障。法律的使命在于禁止每一个人损害别人的权利, 而不是禁止其行使自己的权利。法律应当保护个人自由乃至社会自由的实现, 使自由不受权利滥用之侵犯。

摘要:自由即一个人不受制于另一个人或另一些人因专断意志而产生的强制的状态。是人的本性使然, 是一种当然的“自然权利”。人类活动的基本目的之一, 便是为了满足自由需要, 实现自由欲望, 达成自由目的。但如果对自由不加限制, 那么它将会带来严重后果, 任何人都会成为滥用自由的潜在受害者。自由因遵循原则而得以维持, 因追求目的便利而遭到摧毁。

关键词:自由,法律,限制,平等

参考文献

论中美关系的走向范文第4篇

论文题目:论企业文化与员工归宿感之间的关系

学生姓名:杜瑶 学 号:1203120108 专 业:人力资源管理

班 级:人力1201班 指导教师:鱼亚洲

完成日期:2016年 4 月 26日

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诚信责任书

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毕业论文(设计)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在网上发表的论文。

特此声明。

论文作者签名: 日 期:

1

目录

一、绪论 ................................................. 1

二、企业文化与员工关系概述 ............................... 1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 .................................... 1 (二)企业文化的性质和特点 .............................. 2 (三)企业文化和员工关系的价值理论 ...................... 2 (四)企业文化与员工归属感之间的关系 .................... 3 1.企业制度文化激励员工归属感 ....................... 3 (1)企业制度文化的重要性3 (2)员工对企业制度文化的态度4

2.企业物质文化培育员工归属感 ....................... 4 (1)企业物质文化的重要性4 (2)员工对企业物质文化的态度4

3.企业行为文化增强员工归属感 ....................... 4 (1)企业行为文化的重要性4 (2)员工对企业行为文化的态度5

三、企业文化与员工之间存在的问题 ......................... 5 (一)企业文化发展现状 .................................. 5 (二)企业文化与员工归属感之间存在的问题 ................ 5 1.企业文化缺乏一致性 ............................... 6

1

2.企业文化缺乏参与性 ............................... 6 3.企业文化缺乏适应性 6

四、增强企业文化与员工归属感的措施 7 (一)因地制宜制定企业文化 .............................. 7 (二)制定人性化的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 .................... 7 (三)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 7 (四)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 8

五、总结 ................................................. 9 参考文献 ................................................ 10

1

摘要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重要又特殊的文化,在我们现在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企业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依靠员工的共同奋斗,员工要具有向心力,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中对企业具有归属感。要使员工具有企业归属感,就要发展企业文化。本文从宏观的角度讨论了企业文化与员工归属感之间的关系,利用西安电动汽车示范运营公司的企业文化的问卷调查反应情况,并就具体问题有了具体的措施,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企业文化 归属感

1

一、绪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文化也大发展起来,企业文化作为一种重要又特殊的文化,在我们现在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企业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依靠员工的共同奋斗,员工要具有向心力,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中对企业具有归属感。要使员工具有企业归属感,就要发展企业文化。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经过50年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从最初的企业文化概念、内容和作用上的研究、到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这期间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青睐和重视,因为拥有一个良好积极的企业文化,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能齐心协力为企业工作。进入21世纪以来,人才竞争成为企业间的最主要竞争。拥有优秀人才成为企业竞争的主要优势。获取优秀人才,不仅要靠优厚的物质待遇,更加依靠的是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文化。本文在研究企业文化与员工归属感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希冀能获得企业文化的精髓,从管理层面、制度层面以及具体的实施层面来进行研究,提出在企业与员工之间,以文化为手段、用使命和价值观来引导员工的行为,用文化来创新员工关系管理措施,从而具有很好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企业文化与员工关系概述

在探讨企业文化与员工归宿感之间的关系之前,应该先对企业文化和归属感的概述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和明确的界定,从而归属感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也要进行分析。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

文化与人有关系,而企业是由企业成员组成的,那么就会形成一定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文化的观念,每个国家的学者都有不一样的论述。在《Z 理论》这本书中,作者威廉认为,企业文化是由传统和文化组成的,是“进取、防守和灵活的决定的事和行为模式的价值观。”《企业文化》的作者美国的特雷斯•E•迪尔和阿伦•A•肯尼迪则认为,“企业文化是由五个要素构成的系统,其中价值观、英雄人物、风俗典礼和文化网络,是其四个必要要素,而企业环境是形成企业文化惟一的而且又是最大的影响要素。”因此,理解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就是强调“利用价值观形成、塑造英雄、明确定义的风俗习惯和礼仪,并了解文化网络,培养他们行为的一致性。”有些学者认为,企业文化蕴含三个同心圆,外层为企业的物质文化,中层则为企业的制度文化,内层则是企业的灵魂文化。这样的三个同心圆就形成了企业文化。在《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一书中,学者认为企业具有一种囊括自身价值观、信仰和言语的一种特定文化。爱德加说:“从企业的各个方面来说,文化就是思维的基本方式。企业在顺应外部环境和内部融会过程中始创、挖掘和成长而来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形式被证实是卓有成效的,于是被当作精确的思维方式传输给新的成员,以使其为了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整合过程,自觉运用这种方式来观察问题、思考、感受事物。”还有些学者认为,“所谓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内在力量合并于协同宗旨上所构成的某种特定的价值尺度、道德规范、历史

1

传统或文化看法等。”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企业的生产经营机制。” 归纳大多数学者对于企业文化的界说,有下列几点共识,企业文化是一种从事经济活动组织内部的文化,这当中价值观是企业的文化中心因素,企业环境作为企业文化形成的重要载体。一般而言,企业文化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大方面。广义的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而狭义的企业文化就是以企业价值观为主旨的企业意识形态。本研究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管理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企业全体人员遵循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二)企业文化的性质和特点

(1)民族性。通过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国家的人文环境不同,所产生的企业文化也会蕴涵着这个国家特有的民族文化。我国是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继承和发扬我国伟大的传统民族文化是我国全面发展不能放弃的任务,我国的企业文化的形成,还必须包含我国民族传统文化。

(2)社会性。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企业文化是社会的一部分,其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文化,会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

(3)目的性。企业文化不是无缘无故产生和存在的,企业文化的产生是为了企业的发展目标而服务的。企业的发展需要靠员工来实现,而如何让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与企业的终极目标联系的一起,就得依靠企业文化。

(4)非强制性。企业文化的形成不是简简单单制定一条条硬性的管理制度那么简单,企业文化必须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企业领导的思维扩大来一步一步充实,必须是员工自觉形成的意识形态,能够紧密的团结员工和企业的,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

(5)融合性。企业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环境。首先,企业文化必须与企业环境相整合,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等。其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时代科技大众传媒的普及,各国文化呈现出一种相互交流和相互引进的趋势。企业文化也是如此。在国内,各城市或者各区域的企业文化可以相互交流和学习;在国内外,各国之间的企业文化也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

(6)发展性。企业文化是发展变化的,不是一层不变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剔除消极落后的文化,学习优先进步的文化。企业文化也必须跟随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发展,不断的改革和创新,用不断变化的思路和价值观来构建企业文化,使企业能够在竞争力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提升核心竞争力。

(7)稳定性。企业文化的发展性和稳定性并不矛盾,企业文化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其一旦形成,就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不会因为企业环境或体制的变化而消失。

(三)企业文化和员工关系的价值理论

企业家的行为和商业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企业的精神和价值,如果是员工的认可,他们的先进行为将有一个导向作用,成为工作人员的目标,从而做出与组织目标一致的行为, 1

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员工群体行为是指员工行为往往具有一致性,即在相同价值观的引导下,朝共同的目标努力。群体行为牵涉到员工与员工和员工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企业员工之间的友善交流和上下级的有效沟通是达成员工群体行为同等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只有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处理良好,高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员工才会更加努力地工作来回报企业。精神认识层面是企业文化的主旨和魂灵,主要是指企业长时间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精神成果,包含愿景、主张、价值观、作风等,此中最核心的是企业价值观。员工有自己的价值观,而企业也有其相应的价值观,只有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在方向上保持基本一致,才能使员工感到精神满足并心情愉悦地工作,使员工认同和接受企业的价值观是提升员工满意度的关键。

(四)企业文化与员工归属感之间的关系

学者们通过对企业文化的研究,根据企业文化的各要素之间的结合方式,将企业文化分为了四个层次,其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企业文化通过这四个层次渗透到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引导企业员工的行为和态度。企业文化是企业与员工共同价值形态的广泛分享,当这种意识形态被员工广泛分享的时候,则可能存在强烈的企业文化。因此,在一个强势的文化中,大多数的成员都能体验出强烈的组织归属感。 1.企业制度文化激励员工归属感 (1)企业制度文化的重要性

企业制度文化属于企业文化的中层文化,它是由企业的种种规章制度、楷模和行为准则的总合。企业的制度是企业人的意识与观念的物化,它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企业规范员工行为和思想的重要手段,以表现文化的一致性。一个企业要想做到规范化的管理,必须形成有利于管理的规章制度。通过规章制度的形成,促进企业文化的形成并使其更加稳定。

制度文化的形成是产生文化一致性的源泉,是维护企业文化的有利措施,是对企业具有全方位影响力的机制系统。企业制度文化一般由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架构和企业管理制度三个部分构成。每一个部分对企业的经营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认同感、安全感,都有明显的影响。企业的领导体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它受生产力和文化的影响,同时影响着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企业管理制度的形成,领导机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的企业,它的组织机构也各不相同。组织机构的形成是为了更好的达成企业的经营方针,一个顺应企业生产经营统制的组织机构可以帮助企业更好更快的成长。企业的管理制度则是企业管理员工和生产经营的有力措施,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管理制度既能规范一切经营活动,又能规范员工的行为。管理制度是维护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利益的一种强制手段,是企业经营管理不可缺少的制度,也是企业正常运转的保证。

1

(2)员工对企业制度文化的态度

员工的工作态度与企业的制度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员工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目标能否达成。从马洛斯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员工对自身安全、生理需求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等方面的需求,都体现着企业的制度文化。良好的制度文化是留住人才的基本标准,也是员工自我实现价值的保障,员工渴望得到企业的重视、关心和尊重。可以确定,员工的归属感对企业制度文化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完善健全企业制度文化是重中之重。 2.企业物质文化培育员工归属感 (1)企业物质文化的重要性

企业物质文化是企业最表层的文化,它是企业的名称、产品、服务、符号、企业设备和生产环境的实体体现,企业的物质文化依靠以上这些载体得以存在和发挥作用。企业产品是企业物质文化的核心,企业往往通过生产产品来体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生产企业产品离不开优秀的员工。在现代市场营销中,企业出售的不再是单一的商品,连带出售的还有许多附加服务。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不断扩大产品的附加价值,给顾客带来更多的便利,才能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其中,这些附加价值体现在包装、售后服务、运送、广告、咨询以及资金融通等形式上,而这些附加价值就是员工积极工作的结晶。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等同于不同企业员工的工作绩效的竞争,当企业获得成功时,员工会感觉到自己的工作得到了认可,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工作,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同时增添归属感。

企业工作环境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情绪。企业关注员工的工作环境和生产环境,为他们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是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体现,是企业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当企业拥有舒适的工作环境,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也会随之加深。

企业名称和企业属性的标志是企业的物质文化。每一个企业的名称和象征物都各不相同,都代表着企业的精神和个性。当社会对于企业的文化给予肯定的时候,员工会因作为企业的一员而感到自豪,培育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2)员工对企业物质文化的态度

物质会影响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员工的工作态度也会影响企业物质文化的建设。环境、待遇等都会影响员工,当员工对企业的物质文化满意时,他就会去努力工作,为企业尽心尽力,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反之,则不然。 3.企业行为文化增强员工归属感 (1)企业行为文化的重要性

1

企业行为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浅层文化,它可以分为个人行为文化和集体行为文化。企业个人行为文化包含企业家或是企业模范人物的行为,而企业集体行为文化则是员工的集体行为的总和。

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企业家是企业经营的主角,他负责企业的决策和指挥。企业家的经营风格、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往往也能够折射出企业的精神与价值观。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和决策者,企业家在做出经营决策的时候,企业的经营目标也随之确立。确立这一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要求企业家必须具备卓越的才能、宏观全局的思维、丰富的业务知识、领导能力、判断能力以及坚韧的意志力等,这说明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是会得到员工的敬仰和崇拜的。当企业的领导人得到了员工的敬仰和崇拜,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就会形成统一的精神和价值观。员工会为在这样的企业工作而感到骄傲,企业领导成为了员工奋斗的目标,企业的凝聚力会增强,潜移默化增强员工的认同感。

企业的集体行为文化是员工在企业经营、人际交往和文娱活动中产生的行为文化。集体行为文化是企业行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整个企业行为文化的发展。员工是企业构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企业的主体,员工的集体行为确定着企业整体的精神风貌和行为氛围。

(2)员工对企业行为文化的态度

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那么员工在企业里就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这样会导致员工之间没有交流,无法实现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企业缺乏凝聚力,自然也就像一盘散沙一样,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和谐的工作氛围能够减少员工之间的冲突和摩擦,是员工能够一心一意工作的基础。当员工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中持续比较长的时间,必定对企业的价值观更加的认同。在和谐的工作环境中,能够激励全体员工的智力和向心力,为企业创新做贡献;能够让全体员工把工作同自己的人生目标联系起来,增强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使全体员工意识到企业文化是他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以积极的态度去工作。

三、企业文化与员工之间存在的问题

为了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并以此调查结果为依据研究基于员工归属感的企业文化建设问题,为企业文化的建设提供参考。根据西安市一家合资企业——西安电动汽车示范运营公司的企业文化的问卷调查显示。

(一) 企业文化发展现状

样本基本情况如下:西安电动汽车示范运营公司为一家拥有 500 人以上的合资企业,主要负责电动小巴、部分公交运营过程中的运营管理、安全管理、车辆维护等服务。

(二)企业文化与员工归属感之间存在的问题

1

1.企业文化缺乏一致性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文化奠定企业的品牌价值,文化凝聚员工的思想、规范员工的行为。没有文化的企业是缺乏竞争力和凝聚力的企业,无法在员工与企业之间形成一致性,那么企业也就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需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必须保持一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文化的作用是对个人的价值观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进的融合,使得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保持一致,以保证在企业整体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确保员工个人得到全面发展。根据调查问卷显示问题:“是否清楚认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时,有 33.7% 的人“清楚并认同”,40.5%的人“清楚但不认同”,25.6%的人“不清楚”,这说明企业价值观与员工个人的价值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是不一致的。当问到“公司不同职能部门进行沟通是否容易”时,有 50.3%的人认为“不容易”,38%的人认为“一般”,11.5%的人认为“容易”,这说明企业不同的职能部门之间协同工作的能力有待加强。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惟有使员工的价值体系与企业的价值观实现统一,员工才可能在价值信仰与行为准则上与企业保持一致,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也就容易许多。 2.企业文化缺乏参与性

企业文化是围绕企业员工而形成的一个系统的企业意识形态。它的主体是人,它的参与者也是人,那么建设企业文化就要具有参与性。根据调查的情况来看,该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参与性。根据调查问卷显示问题:“公司员工取得信息的渠道是否便捷”时,有57.4%的员工回答“不”,有 27%的员工回答“一般”,只有 15.5%的员工回答“是”。这项数据说明,该企业与员工之间缺乏一定程度的沟通,获取信息的困难把员工与企业隔离开来。员工连最基本的信息获取都很困难,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等等信息会很难传递到员工身边,员工更加不可能与企业精神达成一致,从而形成凝聚力增强企业竞争力。企业文化不是一个健全的管理制度可以体现的,这仅仅是企业文化最表层的体现,精神层才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是由企业和大多数员工彼此产生的共鸣而形成。员工可以通过信息的获取,他的行为和价值观就会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两者渐渐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员工与员工间相互影响,长期下去企业内部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得到统一,这样的企业文化才是成功的企业文化。

3.企业文化缺乏适应性

企业文化的适应性也就是企业对外部环境中的各种信号做出迅速反应的能力。企业文化的适应性就是让企业根据不同的市场竞争情况作出迅速的转变。根据调查问卷显示问题:“公司企图变革的努力通常会遇到阻力”时,有 57.1%的人认为“会”,26%的人认为“一般不会”,只有 16.7%的人认为“一定不会”。当问到“公司是否把不断学习看成是一个重要目标”时,有 27.1%的人认为“是”,58.9%的人认为“不是”,还有 13.8%的人“不清楚”。企业在当今信息技术知识的冲击下,只有不断创新和学习,才能快速响应市场竞争环境和客户需求。企业文化不是固定的,它也需要适应变化的企业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文化的适应性是企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文化有强大的惯性力量,变革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障碍和阻力,其中最

1

为稳固和难以改变的是价值观。变革对员工意味着将来的不确定性,与生俱来的对变化的恐惧心理和抵抗心理造成的文化惯性阻力;企业中的既得利益集团在利益受到损害为维护自身的利益也会反对变革。因此,企业文化的变革将遭遇来自各级各方向的阻碍。企业文化的阻力不能完全排除,但在变革实践中,企业家是首领,从上到下,贯彻价值观与文化,能把变革的阻力降到最低。

四、增强企业文化与员工归属感的措施

(一) 因地制宜制定企业文化

因地制宜制定企业文化,这一直以来都应该是企业文化建设应该遵循的道理,员工是企业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企业的经济收益大多来自于员工的创造。员工也是企业长期发展下去的资本和动力。“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是企业发展与成功的第一要义。开展各种创新型小组,开展文化讨论,设立企业文化墙,开展劳动竞赛,文艺晚会、评先树优等,将积极地人生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进取的人生态度都以不同的形式来传递给员工,使得让员工接收到积极地价值观与人生态度。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引导员工能够存在从集体利益考虑,以大局为重的正确思想观念,了解企业和员工之间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开的关系,建设一支爱岗敬业的员工团队。并且,要鼓励加强员工之间的互相协作和团结友爱,形成一种“互相帮助和谐友爱”的良好氛围,减轻员工的工作压力,大力倡导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敬业奉献精神,并且营造一种团结的工作环境,使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关系紧密的联系起来。

(二)制定人性化的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

制度管理文化作为企业中人与物、人与人结合的中介和规则,是一种约束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规范性文化,它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处于良好的有序状态。制度管理文化是一定精神意识文化的产物,必须适应精神意识文化的要求,精神意识文化需要依附在制度管理文化体系上,并通过这个体系向员工传递和完善企业的目标和愿景。制度管理文化对企业成员有规范性、约束性和强制性,只有员工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才能保证企业最终目标的实现。制度管理文化建设是提升员工满意度的重要支撑点,只有将企业的精神意识文化制度化,才会给员工满意度提升提供充足的依据,优秀的制度管理文化会切实以员工的利益为出发点,使得员工最基本的物质利益得到满足,进而再实现其他需求。比如企业建立公平的绩效评估制度、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会给员工的发展搭建一个公平、公正的事业平台,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工作。当然,制定企业各类制度要本着合情、合理、合法的原则,实现员工利益和企业利益的平衡,逐步使员工把遵守企业各类规章制度形成一种习惯,以遵章守纪为荣,以违规违纪为耻。人人遵守企业规章制度,企业就能拥有好的竞争优势,取得更好的经营业绩,回报员工,使员工更加满意。

(三)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1

良性的沟通文化是最非常重要的。管理者应定期与员工进行沟通,以便及时了解员工在工作、生活、学习以及心态上的存在问题,为他们提出自己的建议,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要让员工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就必须加强与员工的沟通,除了正式的面谈方式之外,还应加强与员工间多渠道的非正式沟通,管理者只要能与员工多交流、多沟通,就能使企业与员工融合成一个有共同追求、能共谋发展的团队,从而使员工感觉到企业就像一个大家庭,充满着温暖感和安全感。利用宣传栏、网络等途径向员工提供资讯,让员工了解企业动态,关注企业发展,监督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及重大事项的透明度,落实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当员工有了参与感时,对工作的责任感就会增强,企业也就更容易地执行各项管理工作。

(四)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企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员工都有义务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每个人对事物的不同看法和观点能够从各个角度方面来促进企业的发展变化,因此,更多的提出建议,更多的倾听接受能够适当的促进企业发展脚步,能够带来不一样的收益与效果,而倾听这个行为本身就能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员工与企业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仅增强了企业的软实力,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优秀的企业文化能给企业带来一批有着良好文化素养和强烈归属感的优秀员工,以企业为家,才能更好的为企业做出贡献,这样,企业才能更好的生存发展,才能更加具有生机与活力。

1

结论

总之,企业文化建设对员工满意度提升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企业应该建设和谐的企业文化,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四个层次的建设,使员工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逐步趋于一致,提升员工的满意度,最大限度地释放员工的工作潜能,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1

参考文献

[1]李晓莹.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15-18. [2]刁羽凡.民营企业员工社会责任的战略定位及实施绩效研究[J].管理,2013,(3):62-67. [3]滕燕.员工的企业归属感的产生和稳定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12,(11):89-93. [4]唐述喜.企业文化导向下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以MS公司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11):77-87. [5]刘敏.基于企业文化与员工关系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5):90-106. [6]陈姗.企业文化与员工工作生活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07. 66-76. [7]黄全花.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视角[J].管理,2012,(4):54-64. [8]曲逸.包容性领导对员工态度和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4,(10):86-95. [9]何欢.基于员工归属感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J].企业活力,2013,(08):75-87. [10]伍燕芬.基于员工归属感的企业文化建设探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5,(03):33-36. [11]谈秀丽.宁坡星级酒店员工流失及其管理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19):22-25. [12]Raymond J. Stone, Managing Human Resources[M],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Ltd,2012. 67-73.

论中美关系的走向范文第5篇

一、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典范

中国梦源于对近代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深刻把握。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一个国家,没有理想是落后的,没有思想是停滞的。中华民族是一个从来不缺少梦想的民族

二、中国梦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一重要论述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人民群众新期待有机统一起来,全面系统阐明了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三、中国梦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指明了方向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三个必须”,第一次把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三大要素有机统一起来,清晰概括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要求,指明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方向。

四、中国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新境界理论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与时俱进。中国梦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凝结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华,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新的内容,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到新的境界。

五、实现中国梦归根结底要实干兴邦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而得,

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习近平同志强调,面向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要把“认同中国梦、践行中国梦、实现中国梦”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和自觉追求,埋头苦干,锐意进取,用劳动与汗水成就中国梦。

论中美关系的走向范文第6篇

我们知道, 形态上有标记的语态叫句法语态, 与此相对形态上没有关系的语态叫语义语态。从对应关系上看, “胜负”也是语态关系, 但在直接被动句中, 被动形式含有被动这个语素, 在形态上是有标记的。而“胜”“负”在形态上毫无关联, 所以形态上不是有标记的。我们可以看出, 授受动词也是语义语态的一种。

「方向性」指汉语的“给字句”既可以表示“我给别人”, 也可以表示“别人给我”。日语中只能分别用于“给出去”的“我给别人”和“收进来”的“别人给我”。可以看出, 日语和汉语的方向上存在差异, 且方向的多样性存在差异。同时, 在日语中授受动词的作助动词的用法也只能用于说话人或者是说话人一方的人为他人做某事, 与授受动词本身的方向具有一致性。

「恩恵性」指日语授受动词无论是直接做谓语表示“物品”的授受, 还是作补助动词表示“行为”的授受, 其“物品”和“行为”对于接受方来说, 通常都是有益的, 是具有恩惠性质的。而汉语的“给”, 既可以表示有益的, 也可以表示无益的, 甚至是有害的。比如说某人给了某人一巴掌, 这里的给, 就是无益的, 甚至是有害的, 这也是双方有所区别的一面。

「待遇性」指的是日语中每个表示不同授受方向的授受动词都有客气程度不同的说法。而汉语只通过“给”一词是无法体现这种复杂关系的, 往往要用“你”“您”来加以区别使用, 但仅仅靠“你”和“您”来对应日语授受表达方式的「待遇性」是有限的。日语中具有非常多的位相语, 而与此相对, 汉语中能表达亲疏, 尊敬程度的词相对较少, 无法与日语相对应。

「立場性」指是指日语的授受表达方式, 无一例外的反映出说话人是以怎样的立场来看待授受关系的。使用动词时, 必须把视点放在主语上。日语是对“视点”比较敏感的语言。当说话人本人为授受关系中的当事人时自不待言, 即使说话人不是当事人。但是以日语为母语的人, 往往会不假思索的用下列句子的某一句来描绘他所看到的这一授受行为。表示“亲近感”的名词反映着说话者的“视点”因为当所叙述的事象中有远近=关系程度不同的人时, 从更近的人的立场去看待事象比较自然。若从比较远的人的立场去看待事象则会显得不太自然。视点位置可以由上下文决定。除此之外, 有的情况下视点位置是固定的。比如事象的相关者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时, “我”对于我来说关系最近, 视点理所当然是自己。表示“亲近感”的名词反映着说话者的“视点”因为当所叙述的事象中有远近关系程度不同的人时, 从更近的人的立场去看待事象比较自然。比如事象的相关者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时, “我”对于我来说关系最近, 视点当然是自己。视点问题是日语中较为独特的一点, 对于视点问题的把握直接影响了对于日语的习得, 所以说视点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

日语授受表达的「主観性」是由其「恩恵性」所决定的, 即这种独特的「恩恵性」注定了日语的授受表达式一种主观色彩极浓的表达方式。日语我们在汉译某些句子时, 如果不添加“老师是为了我儿子好”等表达方式, 我们仅仅从“老师批评了我儿子”这句话中很难体会到说话人对老师的感谢之情, 所以日语授受表达的主观性也是日语表达的一大特征。比如, 我的弟弟, 虽然是第三人称, 但他和我的关系很明确, 而不像花子那样不明确。可以判断对于我, 我的弟弟要比花子关系更近。因此, 使用授受动词时涉及到的“人称”不是指那些通常的人称, 而是指“我”以及“我的···”还是其他的形式。“我”以及“我的···”这样的名词短语所表示的被称作“内”, 其他形式所表示的被称作“外”。这种内外区别对于敬语表达方式也很重要。由此可见, 在日语中, 对于内外关系的解读, 具有很大程度的主观性, 并且在日语表达中会将暗中的亲疏关系表达出来。而这也是日语习得中的难点, 有时我们无法把握这种亲疏关系, 导致我们使用不恰当的授受动词, 给听话人带来微妙的感觉也时常发生。

我>我以外的内>外

二、日语授受关系的使用条件

由于日语的受益标记反映说话人的主观视点, 因此在不宜表达主观态度的从句和定语修饰成分内较难以出现, 而且能否使用取决于施益者之间的关系如何。例如不能对上级使用。日语的授受动词, 与敬语有密切关系。在汉语中表示授受关系的词, 既没有所谓“身内素性”而且敬辞的色彩也很淡薄。现在好保留着“奉”“献”等, 但在日常谈话中用得很少。

汉语的“给”和日语在受益义上有一致性, 而在显示受益义上没有一致性。“给”主要表示动词和名词之间的语义和语法关系, 既能引介事物的接受者 (学生给老师寄信。) 又能引介动作的受益者或者受损者。 (妈妈给孩子做饭, 给你添麻烦了。) 事物的接受者为给与义, 利益的接受者为受益义。给与义和受益义并不总是截然分开的, 如上例的“孩子”, 既是“饭”的接受者, 又是接受“母亲”做饭这一服务的利益获得者。

但是受益的内涵在汉日两种语言中有所不同。首先, 在日语里既是间接宾语不出现, 仍然使用受益标记。受益标记的隐现不影响与动词搭配的名词的增减, 只是反映说话人对句子是否具有施惠义的主观视点。其次, 日语的受益标记通常不能用于受损意义的句子。由于存在上述的差异, 于是出现了以下汉日之间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 汉语必须用“给”。

明天我要做孩子的盒饭, 所以要早起。明天我要给孩子作盒饭, 所以要早起。至于为什么上例中“做孩子的盒饭”不能成立, 原因有二, 第一, 盒饭是做了之后才转移到孩子处的, 因此孩子必须以接受者或受益者的身份出现, 领属结构不能准确地表达给与义或者受益义。第二, 定语成分的作用是为后面的名词概念提供分类的根据, 具有潜在的对比性, 而处在宾语位置上的领属结构凸显的是新信息, 不适合用于其他事物, 因而听话人无法确认其类别。“孩子的盒饭”已经包含孩子是“盒饭”的实际领有者的语义, 因此没有必要放在宾语位置上受动词“做”的支配。

汉语只有在表示实际领有或带有区别, 对比的语境下才能使用名词加名词, 日语中领属名词和中心名词的关系在确立之前也可以用名词+の+名词, 这是因为, 除复合词的情况外, 在日语中名词修饰名词一般来说一律都是依靠の来连接的。

由于日语的受益标记反映说话人的主观视点, 因此在不宜表达主观态度的从句和定语修饰成分内较难以出现, 而且能否使用取决于施益者之间的关系如何。例如不能对上级使用。而汉语的受益标记“给”虽然也在语法化的过程中带上了说话人的主观视点, 但其主观化用法收到限制, 主要用于非现实句, 也就是祈使句, 即“给”不与已然事件共现。在汉语中存在与日语授受动词相对应的动词。没有给别人活着是别人给自己之分, 即没有“身内素性”。在日语中, “给”和“要”不是等价的, “给”居于优势。大家知道, 汉语和英语等语言一样, 是与折主语发达的语言, “要”与“给”是非等价的, “给”比“要”占优势。

日语的授受动词, 与敬语有密切关系。在汉语中表示授受关系的词, 既没有所谓“身内素性”而且敬辞的色彩也很淡薄。现在好保留着“奉”“献”等, 但在日常谈话中用得很少。

摘要:为什么部分具有给予意义的词不属于授受动词呢?一般情况下, 之所以把这些动词看作是授受动词, 而不把其他的具有给予意义的词等看作授受动词, 是因为1) 这些动词有接在テ后做补助动词的用法2) 这些动词没有被动态。这里是指语义语态上没有 (直接) 被动态。

关键词:日语,授受关系

参考文献

[1] 高见泽孟, 伊藤博文, 亨特荫山裕子, 等.日语教育基本用语辞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2] 庵功雄.新日本语学入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3] 张岩红.汉日对比语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上一篇:模板教学设计方案范文下一篇:廉政教育基地汇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