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标语范文

2023-09-16

建筑工地标语范文第1篇

一、具有媒介特性的地标性建筑

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提出了“媒介即讯息”的观点, 将媒介定义为信息和传播的载体和介质。那么根据这个内涵, 可以认为只要是具备了这一特性的介质都应属于媒介的范畴, 包括建筑、音乐、艺术、美食等信息承载物都可以算作是媒介。建筑媒介作为一种最常见的实体媒介, 以其特殊的媒介特性成为关联城市主体、传承城市文化的重要空间实体 (慕玲, 2017) 。“建筑即媒介”, 这是建筑学界基于建筑实体的物理属性与传播特性提出的概念。“地标性建筑是指承载着城市特征的建筑, 就是作为城市象征和城市代号的建筑, 它虽然也是地标物, 但它的本质已经是代表和象征了” (牛龙珍&邹倩, 2013) 。标志性建筑的基本特征就是人们可以用最简单的形态和描述来唤起对于它的记忆, 一看到它就可以产生这个城市乃至国家的联想。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与传播、建筑与传播之间的关系日渐凸显, 城市地标性建筑作为城市建筑的典型代表, 其媒介传播特性也更加明显。这种特性主要从传播符号和传播媒介两个维度进行解释。

(一) 传播符号维度

作为一种传播符号, 建筑的形状、颜色、体积等都承载着某种信息, 传达某种意义。地标性建筑将这些意义精密组合, 将设计理念符号化, 显示出城市的文化内涵、经济水平、城市风貌, 当受众接收到这些符号后, 就能自动够解读出这些符号背后的内涵和意义, 实现编码与解码的交流与互动。正如建筑师伊利尔·沙里宁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建筑, 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在文化上追求什么” (马征, 2018) 。地标性建筑作为一座城市的名片, 是城市高度现代化的象征, 更是城市精神文明的高度体现, 正是由于地标性建筑的这种符号特性, 才使得它区别于其他一般的建筑。地标性建筑以其独特、醒目、易识别的特性成为人们文化生活、娱乐活动的聚集地, 就算是第一次来某个城市的旅游者, 往往也可以通过定位标志性建筑到达这个城市的核心。

( 二 ) 传播媒介维度

城市地标性建筑是一种偏倚时间的媒介, 加拿大著名学者哈罗德·英尼斯提出了“媒介偏倚论”, 他把媒介分为偏倚时间的媒介和偏倚空间的媒介。依照他的理论, 城市地标性建筑体积庞大, 耐久性强, 属于一种偏倚时间的媒介。建筑特别是地标性建筑因其持久存在和高关注度的特性,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呈现城市历史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一个城市的历史, 其实可以简写成一部城市地标建筑的变迁史。在规划和建造地标性建筑时, 往往会把这一个城市当前的文化、政治、经济等发展状况融入到地标的设计中, 从而使得地标与这个城市当前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相契合。在地标性建筑建成之后, 这个建筑就代表了当前的时代特色和城市发展水平, 成为这个城市的标志。由于地标性建筑独特的持久和影响广泛特性, 它在一定程度上见证了整个城市的发展历程, 成为记载城市发展的历史符号, 地标性建筑通过虚拟媒介直接或间接为大众提供信息, 传播城市形象, 唤起人们的城市记忆, 这也是本文立意的主要来源和基础。

二、杭州城市品牌形象的现代化演进:基于地标性建筑的实证

(一) 地标性建筑:杭州现代性的起源和发展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和全省经济文化科教中心, 位于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1, 它的发展就是我国城市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 杭州市区的行政区划进行了三次重大调整 (1996年、2001年和2014年) ,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683平方千米升至当前的4881平方千米。市区的建成面积从改革开放初期的53平方千米扩张到462平方千米2。同时, 杭州是一个有着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 悠久的历史给杭州贴上了“人间天堂”、“丝绸之府”和“鱼米之乡”的标签, 也给杭州留下了延续千年的城市格局 (李澍田, 2017) 。

以全局的视角看, 从一个小县城发展到今天的大都市, 杭州的城市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到1978年之前, 杭州的城市空间形态都是吴越国时期的“东城-西湖”格局。改革开放之后, 杭州城市快速发展, 现代化进程带动了城市建设加快, 那些凝聚时代精神的建筑物成为了杭州城市的标识符号和精神象征, 见证了杭州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历程, 传播着城市形象。

(二) 研究设计与数据的获取

本研究以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地标性建筑的演变过程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放入杭州城市现代化发展全过程的坐标系中去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把2001年 (杭州“跨江发展战略”的提出节点) 这个时期作为一个从“西湖时代”到“钱塘江时代”发展的关键时间点去梳理地标性建筑的变化。本次调研通过专家学者采访和发放问卷调查两部分组成, 先通过网络资料搜索合专家访谈确定两个不同时期各自20个地标性建筑, 通过问卷调查选出最能代表这个时期的10个建筑物。本次问卷根据不同年龄不同职业随机发放420份, 回收369份, 有效问卷355份, 得出两个时期的地标建筑排序表 (表1、表2) 。

从表1和表2的地标建筑物票数排序选出各自排名前十位的地标建筑物, 建立杭州新旧时期城市十大地标建筑物变化表 (表3)

(三) 数据分析与研究结论

从“1978-2001年杭州十大城市地标性建筑” (图1) 可以看出在1978年-2001年之间, 十大地标有一半的地标性建筑物是属于西湖山水 (西湖、雷峰塔、保俶塔、灵隐寺、六和塔) , 由此得出当时的城市经济文化中心圈是依托西湖生成, 并向外辐射。杭州历来以西湖之美闻名天下, 西湖山水与城市有着“城以湖美, 湖以城壮”的和谐关系, 在西湖得天独厚的庇佑下, 杭州开启了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蓝图。现代性都市空间, 以活动和社交参与作为社会的基础, 这种社交参与以经济贸易为核心, 扩展到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龙翔桥在老杭州人的心中一直热闹繁华的代名词, 存在于30多年的龙翔桥公交站成为了他们交流沟通的重要集合点, 龙翔桥曾有过国营大菜场、夜市大排档、露天服装市场等繁华的活动场地, 是当时人们城市生活的中心地域。随着杭州经济的发展, 杭州第一个商贸旅游综合体——杭州大厦购物城于1988年建成使用, 它地处城市武林广场商业核心区域, 通过天桥和连廊, 将四幢商业楼跨街连贯成为一体。武林广场、杭州大厦、国大城市广场、银泰百货, 再到龙翔商业街、湖滨银泰, 再南至吴山广场、南宋御街, 这路上几乎是集齐了杭城最热闹的景致, 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加速了城市交流。同时, 鉴于城市对于大型体育赛事和娱乐文化生活的需求, 1994年浙江省政府策划建立一个除奥运会主会场之外其他国内外重大比赛的场地, 2000年杭州黄龙体育中心主体育场建成并投入使用, 体育馆以其独特的建筑外观、气势恢宏的场地和良好的观演条件成功举办了多次大型比赛及演唱活动, 成为了浙江省和杭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杭州黄龙体育中心的建成, 对促进浙江省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 创建文化大省、繁荣经济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杭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2002-2018杭州十大城市地标性建筑” (图2) 可以看出, 在2002年-2018, 十大地标超过一半的地标性建筑物是属于钱江新城区域 (新市民中心、杭州大剧院、杭州国际会议中心、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杭州奥体博览中心、来福士广场) , 由此看出在2001年之后, 城市经济文化中心圈已经逐渐向钱塘江板块转移。随着城市的发展, 以西湖为核心的老城区受到土地区域的限制, 可用土地越来越少, 阻碍了城市的现代化发展进程。杭州城市要快速发展, 必须向外扩展, 寻求新的发展空间。1991年至1995年, 杭州初步确立了“跨江发展”的战略, 但是受制于行政区划等因素, 中心城区依旧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拓展。2001年2月, 一份酝酿十年的《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1-2020年) 》编制完成, 杭州经历了一次行政区域上的划分, 将萧山和余杭纳入杭州城市版图, 成为杭州的一个区, 至此, 杭州市区的面积从683平方公里扩展到3068平方公里。在该规划中, 杭州确定了“城市东扩, 旅游西进, 沿江开发, 跨江发展”的城市总体发展方向, 并实施“南拓、北调、东扩、西优”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3。至此, 杭州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

钱塘自古繁华, 杭州已在”三面云山一面城”的西湖时代丰饶千年, 而今迈步从头越, 走进了钱塘江时代。钱塘江畔, 以磅礴大气的气势渐渐变成了整个城市的传播中枢, 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在这里汇聚。杭州大剧院是钱江新城第一座拔地而起的大型地标性建筑, 是目前中国最具现代化的标志性文化设施, 是杭州从“西湖时代”向“钱江时代”迈进的文化标志。杭州国际会议中心的建立与和杭州大剧院将构成了“日月同辉”的景象。杭州国际会议中心、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杭州奥体博览中心等标志性建筑在钱江两岸拔地而起, 成为杭州现代化城市的新坐标。特别是2016年后, 市委市政府搬迁至钱江新城的市民中心, 使得市民中心成为城市新的市政中心。2016年G20峰会在杭州钱江两岸顺利召开, 使得钱塘江板块成为了杭州城市对外传播的新窗口, 向整个世界展示了杭州除了精致、美丽、秀气之外更加大气、开放、国际化的一面, 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作为一个空间媒介, 与地方集体记忆的重要历史相连接, 人们从大众虚拟媒介中看到了峰会的盛况, 而当人们走进国博中心, 看到每一处实体的场景, 脑海中的记忆立即被激活, 身临其境, 自豪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 感受着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从这里我们看出, 在真正的城市传播中, 实体空间的交流常常与虚拟媒介的交流交织在一起, 共同建构和传播城市形象。至此以钱塘江为轴心生活圈的城市结构体系形成, 在这个都市圈内, 一切的生活、生产要素都显示出了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准, 比如隧道、CBD建设、地铁等, 以钱塘江为轴心的生活圈是一个创业型的辐射圈, 从跨江发展到沿江发展使得钱塘江畔的前景和价值得到深刻挖掘, 从而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变得更为立体和全面。

从“杭州新旧时期的十大地标建筑物变化” (表3) 可以看出, 地标性建筑物作为媒介, 代表了一种新型的传播方式, 这个方式构筑了城市现代文明的社会基础, 展现了一种与过去传统农业文明截然不同的社会关系。地标性建筑的空间布局体现了都市现代文明两个方面的传播内容, 一是信息的交流, 经济、文化的信息、新闻信息的传播等, 另一方面是人的交往, 市政中心、金融、商业中心以及休闲中心, 提供了人与人交流的公共平台。信息的交流和人员的交往交织在一起, 构成了一种新型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强调了最大限度的信息交流、人的交往、文化的融合, 显示出了更开放、大气、包容的一面。

作为媒介的地标性建筑, 将都市文明的各个层面交流整合在空间内, 一条河、一座大楼、一个街道, 都是城市文化的具象表现方式, 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产物, 有着鲜明的时代表征, 唤起人们的地方集体记忆, 因而它的传播内涵是独具特色的。很多时候, 人们对于媒介的理解狭隘地落到大众媒介上, 实体空间的传播角色被忽视, 事实上, 实体空间的媒介角色从未在都市文明中缺席, 反而随着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不断彰显。从杭州新旧时期的十大地标变化, 人们不仅看到了西湖的精致秀美, 看到了钱塘江的大气开放, 更看到了杭州城市“外柔内刚, 刚柔并济”的城市内涵, 将杭州“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城市精神深入人心。

三、结语与启示

人类在很早就意识到空间绝不仅仅是抽象理念的空洞载体, 相反, 空间本身就构成了意义, 例如古希腊城邦, 正是民主政治理念化的具体化和象征, 它是公民参与公共对话的标志。都市的实体空间既是交流的公共平台, 更塑造了一种新型的关系, 其中, 那些有着独特历史文化内涵的地标性建筑, 成为了传播城市形象的实体空间媒介, 建构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社会与时代的关系。

杭州作为一座飞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山水孕育了典型的盆地文化, 使得实体建筑显露出曲径通幽、深藏不露的精致特性, 随着城市中心的东移, 崇尚张扬大气、积极进取的钱塘江文化登上历史舞台, 这种文化赋予了建筑高大挺拔、色彩明亮的特质。

在2016年G20杭州峰会发表致辞时表示:“杭州既充满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 也拥有面向世界的宽广视野”。G20峰会对杭州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契机, 推动了杭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世界展示一个全新的城市形象。城市新旧地标四十多年的变化展示了杭州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 向世界展示了丰富的城市文化内涵和城市精神, 使得惊涛骇浪的钱塘江与鸟语花香的西湖形成了明显对照而又共生的合成传统文化, 共同建构出了“千年古都、文化圣地, 山水相依、湖城合璧, 日新月异、海纳百川”更加大气开放的城市文化空间, 并以此为契机, 建构和传播杭州“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城市品牌形象。

G20峰会后, 历史和时代赋予了杭州新的使命, 在这个关键时刻, 如何重新定位和建构城市品牌形象变得至关重要。地标性建筑作为具有高度整合性、广泛性的城市媒介, 是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精神的外在表征, 弥补了虚拟传播可能带来的异化世界, 和虚拟媒介的传播相结合, 共同建构城市品牌, 传播城市形象。在城市形象打造日益趋同的今天, 各个城市的建设千篇一律, 城市建筑风格基本雷同, 充分挖掘和打造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城市地标性建筑及其文化空间, 并以此为切入口来塑造城市特色, 为城市品牌的建构和传播带来了新途径和新方法。

摘要:本文将杭州城市的地标建筑物理解为一个特殊的实体空间, 它的变化和发展呈现了杭州现代性几十年的发展和变迁。在主流传播中, 实体空间常常被被忽略, 空间转向介入传播学催生了“空间传播”, 产生了新的传播学范式。本文认为, 杭州地标性建筑的都市空间, 既是城市快速发展, 城市进程不断加快的一个结果, 本身又作为一个媒介, 构筑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新型关系。在城市全球化进程中, 空间传播与虚拟媒介相互嵌入, 共同建构城市品牌, 传播城市形象。

关键词:地标建筑,空间转向,空间传播,媒介

参考文献

[1] Keith Dinnie.City Branding:Theory and Cases[M].Palgrave Macmillan, London, 2016.

[2] 蓝力民.城市标志性景观、标志性建筑与地标概念辨析[J].城市问题, 2013 (4) :7-10.

[3] 英尼斯.传播的偏向[M].何道宽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113.

[4] 孙玮.作为媒介的城市:传播意义再阐释[J].新闻大学, 2012 (2) :41-47.

[5] 刘娜, 张露曦.空间转向视角下的城市传播研究[J].现代传播, 2017 (8) :48-53.

[6] 慕玲.建筑媒介与城市传播[J].城市管理与科技, 2017 (2) :41-43.

[7] 马征.浅析色彩营销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 2018 (1) :211.

建筑工地标语范文第2篇

1.1 城市地标的定义及分类

城市地标是一个城市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高度凝练的区域, 同时也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地标作为城市的代言人及专属名片, 是展示城市独到之处的个性标签。

学术界, 地标的英文“Landmark”直译为“大地上的标记”, 实际是一个区域的第一感官、第一印象和第一定位。广义地讲, 地标的类型包括物质层面和自然层面。笔者认为, 物质层面的地标主要有三种, 分别是地标建筑、地标构筑物 (图1) 、地标场所。地标建筑常具有造型新颖、识别性强、体量感强、形态突出、功能超前且不失包容性、聚焦当地历史与多样文化特色等特点。其次, 地标建筑需拥有限定空间领域、优化空间流线、丰富空间类型和体现空间内涵等作用[1]。生活中, 地标建筑可以是商场、政府行政场所、车站、博物馆、纪念馆等。地标构筑物主要有塔式、碑式、桥式、雕塑等, 如埃菲尔铁塔、大钉子、方尖碑、金门大桥、自由女神像等。地标场所则主要包括人流量大, 人群密集的公共生活场所, 以及有特殊功能、特色或人文、历史含义的集会场所, 如天安门广场、西班牙大台阶、圣马可广场等。

1.2 地标建筑的识别性概述

建筑的知名度取决于它的内外环境是否宜人, 功能是否完善, 造型能否标新立异等[2]。倘若建筑较好地具备前两种要素, 那么富有个性鲜明的形象即会起决定性作用, 由此该建筑即可在城市缤纷的建筑群中有较强的识别性, 而要成为优秀且具代表性的地标建筑, 则其识别性应更强。

通常地标建筑具备以下特点易被识别:1.设计具有创新性及独特的造型和较强的公共性, 例如:悉尼歌剧院、国家大剧院;2.其选址及所处环境特殊, 位于城市中轴线或是中心区域, 容易被识别, 例如:人民英雄纪念碑、凯旋门;3.其历史悠久, 富含重要意义及文化底蕴, 或是代表政治经济中心, 众所周知的建筑, 例如:天安门、钟鼓楼、城墙;4.形体高大突出, 与周围环境天际线反差较大, 例如:上海东方明珠、埃菲尔铁塔;5.有鲜明形象及特定功能定位, 在日常生活中给人深刻印象、息息相关, 是人们聚集的场所, 例如:西直门凯德MALL、世贸天阶、芳草地、清真寺。6.内外配套环境佳, 周边规划合理, 景观设计怡人, 适用性高, 例如:当代MOMA、建外SOHO。7.采用新材料、新技术进行设计和建造, 外部表皮识别性强, 例如:水立方、国家大剧院。

2. 当代MOMA的项目概况

当代MOMA位于东城区东直门迎宾国道北侧香河园路1号, 拥有首都北京的地标优势。该项目规划建筑面积22万㎡, 其中住宅面积为13.5万㎡, 配套商业面积达8.5万㎡1。地上包括九栋塔楼四栋裙楼 (图2) 、一个影剧院及一所幼儿园, 塔楼主要为住宅, 高度由14到21层不等。塔楼在上部由8个连廊连为整体, 连廊内包括各种展览、画廊、小剧场、餐饮、休闲、健身等生活设施与体育休闲设施, 其中连接二号楼和三号楼之间的连廊还包括一个25m x 15m的标准水深游泳池, 同时还涵盖了精品酒店、国际幼儿园等[3]。

3. 当代MOMA设计理念的识别性

当代MOMA由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Steven Holl设计, 项目规划概念是“Beijing Linked Hybrid”, 其设计灵感来自收藏于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的法国绘画大师马蒂斯的名作《舞蹈》[4]。Holl将五名舞者的肢体形态融入到MOMA的设计中, 用公共的空中连廊象征臂膀将塔楼联系起来, 旨在打造一组拟人化、亲切感强、手拉手的居住建筑, 创造和谐的邻里关系。俯瞰当代MOMA, 其形态类似一条“龙”, 也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所呼应, 其理念、灵感独树一帜, 每当人们提及这幅名画就会联想到这组建筑, 将二者联系起来, 由此可见, 其理念具有较强的识别性。

此外, 当代MOMA在关注空中连廊空间体验的同时, 也充分考虑到了移动流通、时间设置和顺序排列等的组织安排。其中, 被环绕的塔楼表现了集中式“环保型城中城”的设计理念, 也呼应了北京合院的思想, 意欲创造一个活泼的围合空间。该设计理念的重要意义在于对此类建筑的批判性尝试, 打破原有割裂、独立的筑居模式, 营造了一系列连续的共享空间。当今社会大部分城市中, 地标建筑设计有的标新立异、非比寻常, 强调自身识别性的同时, 却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 例如:银河SOHO、海南树形地标;有的则千篇一律、平淡无奇, 泯然众人矣, 完全丧失了地标应有的识别性。而MOMA作为一组地标建筑, 则较好地在阐述其强烈识别性的同时, 又不失与周围环境肌理的和谐统一。

4. 当代MOMA的总平面识别性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 于google地图中进行检索,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建筑的万能视角——第五立面, 即总平面图。基于该角度出发, 当代MOMA拥有从12层到18层具有坡度变化的空中连廊, 它们很好的将当代MOMA的各个楼层连接在一起, 成为一个聚合、统一, 具有多功能性的连续空间。将其现状的第五立面抽象成图形, 主要由六个面积相当的矩形、两个平行四边形、一个圆形组成, 并由一条连续的连廊将主体单元串联成一个半包围的环 (图) , 环的开口临近主要出入口。当代MOMA第五立面的肌理、体量感、平面形态、尺度感与周边环境较为协调, 有互融性 (图3) , 又由于玻璃连廊与各单元的穿插以及体块局部的错动, 并采用扭转及做减法等手段, 使得整组建筑群的围合感、向心性强, 并具有明确的识别性, 在整个片区的第五立面中能够脱颖而出。

同时, 当代MOMA也将地面、空中、水下的不同功能聚合起来, 包括居住、商业、餐饮、办公、娱乐等功能, 使得其整体建筑空间变得立体化、多元化、多功能化。此外, 当代MOMA不是简单的线性结构而是更为复杂的半网格框架结构, 从而使得公共的空中连环和地面环状道路能够持续保持随性的关系, 使住户穿越空间的体验更加强烈。

5. 当代MOMA的平面识别性

当代MOMA的整栋建筑分为多个区块, 每个区块由不同功能的长廊连接。多个独立区块连接而成的独特建筑设计形式, 使得当代MOMA的平面形态与一条龙类似, 恰到好处地呼应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并将传统文化元素和建筑的复合功能巧妙地相结合, 使得建筑的平面形态与其设计理念都有了较好的识别性。

此外, 当代MOMA的每个区块也具有独特不同的功能。住宅区域达13.5万㎡, 其配套商业面积亦达到8.5万㎡。其中包括多厅艺术影院, 画廊, 图书馆等文化展览设施, 还包括了精品酒店, 国际幼儿园, 顶级餐饮, 顶级俱乐部及健身房、游泳池、网球馆等生活设施与体育休闲设施, 同时也引入了艺术酒店、水上影院、书店等复合功能, 营造了一系列良好、多功能、满足现代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生活需求的连续共享空间。这些功能排布方法都促使其形成功能分区明确、识别性较强的平面布局。

6. 当代MOMA的立面识别性

当代MOMA的立面也具有独特的识别性。主体由规矩整齐的白色方格构成, 还穿插着斜向的分割, 使建筑整体不过于太单一重复。带来窗型的变化同时也使其结构更加牢固, 带来美观性的同时也加强了其实用性。

在色彩方面, 当代MOMA创新性地使用了多种颜色的组合, 其理念来自于中国古代建筑的多彩性, 建筑师从中国传统遗迹中挑选了一系列颜色, 将提取出来的色彩通过《易经》来定位颜色2, 作为窗框和连廊底板的配色[5]。多彩的配色给予人们较强的视觉冲击, 对建筑留下深刻印象, 同时也使得建筑本身具有个性、生机和活力, 在颜色单一的建筑群里脱颖而出, 从而加强其立面识别性。

7. 总结

当代MOMA具有独特新颖的立意构思及平面形态, 打破人们对于传统单一型建筑群体的认识, 使其在设计理念、总平面、平面、立面等方面都拥有独特的识别性。此外, 从其建筑结构、功能布局、标准化单元、景观设计、社区设计等元素中也能体现出其建筑设计的当代观。综上所述, 无论从设计、结构, 还是从建筑美学、识别性及观赏性等多角度出发, 当代MOMA都是当代建筑界无可替代的宏伟艺术品。

摘要:本文以当代MOMA为研究案例, 首先介绍其建筑概况及设计理念, 其次多角度地分析当代MOMA作为地标建筑的识别性和当代观, 这种识别性可从建筑中的结构、功能、景观设计、社区设计等本体中得以发现。最后, 在剖析了Holl的主要设计策略后, 提炼出该项目中所体现的几点独到的设计特色。

关键词:当代MOMA,识别性,地标建筑,微型城,绿色生态,复合型

参考文献

[1] 尹文.评论当代中国城市的地标建筑[J].建筑与文化, 2012 (05) :30-31.

[2] 李英.图书馆文献检索中心的标志设计[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04 (03) :4/7.

[3] 徐自国, 肖从真, 廖宇飚, 张莉若.北京当代MOMA隔震连体结构的整体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 2008 (03) :53-57.

[4] 王勇毅, 黄喜存.当代万国城围护结构节能分析[J].山西建筑, 2012, 38 (01) :226-227.

上一篇:就业指导意见范文下一篇:建筑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