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论文范文

2023-09-17

大学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大学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智力机构,必然要在当代肩负起社会教育的重要职能,然而,一方面,大学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只能分别承担不同的社会教育职能,另一方面,多样化的社会教育类型也决定了其需要不同的大学承载主体。因此,无论是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还是高职院校,其所承担的社会教育职能必然是不尽相同的。我们在进行相关研究时,需要对其各自的内容进行明晰,而不能将三者混为一谈。

关键词:大学;社会教育;多层次性

廣义的社会教育,是指有意识地培养人,并使人身心和谐发展的种种社会活动。狭义的社会教育是指由政府、公共团体或私人所设立的社会文化教育组织对社会全体成员所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独立的教育活动[1]。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知识主要策源地之一的大学在国家社会教育的体系中毋庸置疑地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如同人们在谈论大学乃至高等教育的其他众多议题一样,人们总是将不同类别的大学囫囵吞枣地视为同一种组织类型,而忽视了其因为自身的不同性质而在社会中发挥着不同的职能。因而,我们在谈论大学的社会教育职能的同时,决不能置大学自身的性质类别于不顾,而应考虑由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大学机构承担相对应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社会责任,发挥不同的社会教育职能,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社会需求。

一、大学社会教育职能的理论分析

教育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三种基本形态,大学教育从其本质而言属于学校教育,然而,大学教育的实施主体——大学,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在政治权力、经济力量、社会生活三者之间呈现出巨大张力的知识、文化精英阶层,决不能以仅仅提供基本的学校教育为目标追求。这一方面是时代发展对大学提出的新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大学延续自身合法性的迫切需要。

信息技术革命以来,无论是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还是个体的生活方式都面临着巨大的转向,面对几何式增长的知识总量和越来越快的知识代际更迭,以及日益复杂且精细化的社会需求,持续了数千年的一次性学校教育模式已无法完全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等概念应运而生,学校教育之外的社会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高深知识的集散地,同时又接受了政府巨额资助的大学被政府和公众寄予了更多的期望,自然而然被视为提供社会教育的主要机构之一,这是大学承担社会教育职能的外部动因。

另一方面,从大学自身来讲,历经了中世纪修道院式的原型大学,以及以追求“纯科学”为宗旨的德国古典大学,现代大学已普遍被人们视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源”、“交往中心”,乃至于“仅次于政府成为社会的主要服务站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工具”[2]。纵观大学的发展史,大学逐渐从一开始被动地适应社会走向了主动引领社会,从远离社会的“象牙塔”走向了社会的轴心机构,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主动思索自身的社会价值,正如德里克·博克所言:“如果大学向充分认识自己在当今社会中的真正作用和目的,那他就必须审视自己的社会责任”[3]。尤其是在知识民主化进程加快、大学自身的“合法性”存在危机的当下,大学更需要通过进一步适应社会需求,进行相应功能重置的方式来维持自身的权威,因而,履行其社会责任、承担相应的社会教育职能就成为了大学实现自我发展,同时寻求延续自身“合法性”的必然选择。这是大学承担社会教育职能的内部动因。

二、划分不同层次的大学社会教育职能的必要性

在大学承担社会教育的职能已经成为必然的条件下,我们有必要对其可操作性进行深入探讨,因而,对大学及其应承担的社会教育职能进行科学分类,使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系统与多样化的社会教育需求进行相应的匹配,这是由当代高等教育的多层次特性和社会教育自身的多元化特性所共同决定的。

(一)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只能分别承载不同的社会教育职能

发展至今,高等教育已经从最初结构相对简单、功能单一的学者共同体发展成为一个多元巨型的复杂系统。向“高端“拓展至研究型大学、精英大学,向“低端”拓展到社区学院、职业技术院校、开放大学等,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在办学规模、组织结构、使命功能等方面都呈现出了巨大的差异性,正如安东尼·史密斯和弗兰克·韦伯斯特所言,“今天的大学如此多样、分化和充满差异,以至于我们难以找到合适的语言阐述宏大的大学组织原则”[4]。然而在当代,无论是官员、学者还是普通的民众,却仍然习惯用“大学”这一概念来指代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在谈及大学的目的、功能等关键问题时,往往不加区分,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概念一并赋予所有大学,这无论在理念上还是在实践中都与高等教育在当代的发展状况相左。概念上的混淆与泛化已经成为了人们在进行高等教育研究时所凸显出的一个重要问题。

毫无疑问,同样的标准也适用于大学社会教育职能的相关研究。如果我们不将整个高等教育、大学视为一个多元立体的系统,而仅仅从观念上、经验中去泛泛地谈大学的社会教育职能,最终的结果也必然会落入无的放矢的窠臼。参照潘懋元等人的总结,根据人才培养规格的不同,我国的高等学校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种类型为学术型大学,也就是传统的综合性大学或所谓的研究型大学,在我国主要以“985工程”、“211工程”大学为主体;第二种类型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包括部分“211工程”大学、一般部委属院校、地方高校、民办本科学校以及独立学院;第三种类型为职业技术高校,包括单科性和多科性的院校[5]。三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在定位、功能、结构、规模等方面不尽相同,在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中所扮演的角色毋庸赘言也有着相当大的差异,因而,高等教育机构必然要、也只能是承担起与自身社会定位相符的社会教育职能。

(二)社会教育的一系列特性决定了其需要不同类别的大学承载主体

相较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教育对象更加复杂、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教育形式更加多样、教育领域更加广阔,“广义的社会教育包括了社会生活的一切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实际与广义教育无多大差异”[1]。社会教育的这些特性都决定了其高等教育承載主体只能交由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高校。

首先,社会教育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他们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具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如若不将教育主体进行相应分类,使之“对症下药”,那么整个社会教育活动将是无秩序无效率的;其次,由于面对着各式各样的社会需求,因而社会教育的内容具有极强的丰富性,横向上有文化知识、道德规范、科学技术、职业技术、体育卫生等内容之分,纵向上则有扫盲、科普、职业训练、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等形式,因而单一类别的大学机构显然无法独自应对如此种类繁多的社会诉求;最后,社会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带来了教育形式上的多样性,例如培训班、讲座、函授、媒体传播、展馆、自学等,同时在教育场所上也具有极大的灵活性,这就需要大学机构对自身进行细化,以不同机构所擅长的不同教育方式,来与相应的社会教育形式进行衔接。

三、大学社会教育职能的层次划分

显然,大学要真正发挥其社会教育的职能,就离不开我们在众多大学机构与多样化的社会教育诉求之间建立起一座座实实在在的“桥梁”,而“桥梁”具体究竟要连接哪两者,这是由“桥梁”两端不同层次之间各自的属性所决定的。

(一)研究型大学应承担的社会教育职能

研究型大学一词滥觞于美国,以1876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建立为代表,是指“以知识的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教进步和文化繁荣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6]。我们时常论及的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基本功能确切地说应该是研究型大学的基本功能,高水准的师资与生源、充足的科研经费,一流的科研平台,这些都决定了研究型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塔尖地位,同时也决定了其在大学社会教育体系中的特殊定位。具体而言,研究型大学的社会教育职能应主要聚焦于社会文化引领与传承、社会道德与价值观念的塑造、承担高层次人才的继续教育三个方面。

1. 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引领

现代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早已不单单是顶级的教育与科研机构,学术的兴盛同时也带来了文化的繁荣,研究型大学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了社会文化的中心,与社会文化之间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大学的文化功能常常被视为大学的“第四功能”。研究型大学的社会文化功能首先表现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上,作为社会的智库,研究型大学应时刻以批判的眼光和创新的意识对传统文化进行审视、比较、剖析、扬弃,在各项社会教育的活动形式中实现对各种传统文化形态的理性反思和价值重构;其次,研究型大学还必须对社会文化有所引领和创造,要秉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宗旨,通过各种大众媒体,一方面要致力于向社会传播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等进步思想,发挥出领航社会主流文化的示范性功能,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发挥文化的自我创造性,积极创造滋生进步文化的土壤,为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 社会道德与价值观念的塑造

虽说现代研究型大学早已不是孤芳自赏的象牙塔,但其仍然需要在纷繁复杂的世俗社会之外拥有自己的一片栖居之地,用批判的眼光和理性的思维去审视所处的这个世界,成为社会道德与价值观念的塑造者。研究型大学对于社会伦理道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其进行研究、弘扬以及通过自身的垂范来成为社会道德楷模两个方面。首先,研究型大学作为高深知识的集散地和人类精神的家园,有义务有责任对凝聚了人类数千年生产关系和行为规范的伦理道德进行深究,并以合乎普通大众认知模式的形式将其弘扬到整个社会,在社会的道德认知出现偏差、出现某种道德问题之时,或是在民众陷入某类道德事件的舆论漩涡之中时,大学要勇于大声发出自己的声音,对社会伦理道德进行正面引导,使人类在科技飞速发展带来的社会剧变中不至于迷失自我;此外,研究型大学还应通过自身对于伦理道德的垂范,坚守住社会的良知,为人类社会树立楷模,最终达到教化社会的目的。

3. 承担高层次人才的继续教育

研究型大学的社会教育职能显然不能仅仅停留在观念之中,发挥自身的学术优势,承担高层次人才的继续教育,这也是社会发展对其提出的必然要求。有别于一般大学机构所提供的继续教育,研究型大学继续教育的最大特点在于其高端性——高层次的培养对象和高质量的培养水准,因而,其在开展具体的继续教育工作时必须牢记这一特性,将自身的优势学术资源转化为继续教育资源,避免沦入普通和平庸。在理念上,研究型大学要力求打造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端、精品继续教育品牌,在教育目标上,要致力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培养内容与培养方式上,要秉持探究性、跨学科性、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等原则,同时严格把关人才培养质量,从而真正实现“优中培优”,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急需的高端人才。

(二)应用型大学应承担的社会教育职能

作为一种正处于形成和发展过程之中的大学类型,应用型大学是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而对传统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一种修正。它“是职业教育、大众教育与学术教育的统一,在人才培养上定位于应用性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在科学研究上聚焦于应用性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在社会服务上面向地方,推进政府产学研合作,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7]。可以说,我国为数众多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金字塔的塔基部分,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础所在,其所应承担的社会教育职能应立足于地方实际、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1. 为地方经济发展所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提供各种培训

地方经济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作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源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更应发挥自身的区域性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时空的人才培养服务。当代产学研结合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使得人才培养的模式也发生了相应转变,针对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的各种职前、职后培训需求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应用型大学应以培养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从自身特色以及地方产业需求出发,打造与地方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同时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各种长、短期培训模式,使应用型人才能够得到及时的知识更新、补充、拓展以及能力的提高,以促进地方产业进步和经济发展。

2. 主动融入地方社会,提升人民文化程度和生活水平

作为应用型大学而言,它不仅是区域内的最高学府,同时也是区域内实力最强、层次最高的文化中心,因而,它有责任、有义务将现代、健康、文明的价值理念、生活方式、医疗观念等推广到所辐射区域的各个角落。具体而言,应用型大学应在完成自身的教学与科研之余,主动走进当地社区、乡村,深入开展医疗卫生、心理健康、人身安全、就业转岗等方面的知识普及和社会服务。同时还要通过大众媒体,或是利用校园、科技馆、纪念馆、博物馆、乡村文化站等科普场所开展常态化的市民、村民讲座,从而提升区域人民的文化程度。最后,应用型大学还应对当地民众适度开放自身的运动场、体育馆、图书馆、音乐厅等设施,通过校园文化周、校园开放日等形式,积极助推各项文化、体育事业的开展,最终达到提升民众生活品质的目的。

(三)高职院校应承担的社会教育职能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直接为地方发展培養各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与普通的本科教育相比,其服务社会的功能更加突出,承担的社会教育职能也更加直接。正如我国著名职业教育家黄炎培所概括的那样,职业教育的功能在于“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8]。基于自身的定位和资源,高职院校所承担的社会教育职能可以从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和服务“三农”等三方面进行。

1. 面向行业、企业和社会基层开展岗位技能培训,构建开放式培训体系

面向社会开展的岗位技能培训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同时也是提升高职院校办学影响力的有效手段,为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多种形式非学历教育及培训。首先,培训要面向企业和行业,如技能拓展与提升、转岗人员培训等;其次,培训要面向社区,为社区的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如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进城务工人员和无业人员的就业、创业培训等。而在培训的方式上,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积极创新各种特色鲜明、实用有效的培训方式,例如利用自身的社会资源,联合各行各业的协会,举办相关行业的职业技能大赛,为当地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搭建平台。通过以上措施,高职院校应构建起一个与当地产业、社区紧密结合的开放式培训体系以及灵活开放的职业培训网络。

2. 服务“三农”,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我国有大量高职院校位于城镇化率不高的欠发达地区,这为高职院校服务“三农”,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天然的优势。在我国农业发展战略转型、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要积极为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或技能型劳动者的转变提供助益,利用短期培训、骨干培训等方式,对农民的科学技术素养、实用技能技巧、职业技能、市场意识、经营管理知识、法制观念等方面开展教育与培训

3. 引导社会形成正确的职业技术教育价值观念

无论是从文化层面还是从实用层面来讲,职业技术教育都具有自身独特的存在价值与意义,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获得自己的价值地位和社会的身份认同。然而,我国社会长期以来对于职业技术教育充斥着贬低与误读,将其视为某种低层次的教育,这种贬低与误读源于我国传统文化对于“劳力者“的鄙视,源于扩大化的社会分层,同时也源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相对落后的发展现状。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供给主体,我国高职院校应致力于转变社会的这种错误观念,通过不断完善自身,打造特色职业技术教育品牌,真正发挥出职业技术教育在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巨大潜力,从而为职业技术教育正名。

四、结束语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所谈论的大学社会教育职能的层次划分并不是绝对的,无论是大学本身还是其社会教育职能,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之间并不是互斥的关系,而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每一所大学机构在履行其社会教育职能之时都没有一个固定的限制框架,而是在种种繁多的社会教育责任中有所取舍、有所侧重。如果我们仅仅从观念上去理解不同类型大学的社会教育职能,那显然误读了大学职能的本质。

参考文献:

[1]侯怀银,张宏波.“社会教育”解读[J].教育学报,2007(04).

[2][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3][美]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徐小洲,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英]安东尼·史密斯,弗兰克·韦伯斯特.后现代大学来临[M].侯定凯,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5]潘懋元,王琪.从高等教育分类看我国特色型大学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0(05).

[6]王战军.什么是研究型大学——中国研究型大学建设基本问题研究(一)[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01).

[7]胡天佑.建设“应用型大学”的逻辑与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3(05).

[8]黄炎培.“职业教育谈”[M].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选.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大学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作者分析了当前老年大学教育中在办学体制、教学对象、办学实践等诸方面存在的一些特殊性问题,进而提出了一些如何紧贴实际,采用适合老年大学教育特殊性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建议,值得探讨。

关键词:老年大学;教育特殊性;教学方式方法

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对文明生活的需求,教育的过程是将一个个“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对于老年人来说,老年大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成人教育,有着区别于一般学校教育规律的特殊性。充分认识和积极应对这种特殊性,对于有针对性地确立科学的教学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把握特点,充分认识老年大学教育的特殊性

老年大学教育规律的特殊性,是由老年大学现行教学体制和老年大学的特殊性决定的。这种特殊性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认识。

1、老年大学教育的特殊性。

一是在于它的“非正规”性。要求给予老年人更为充分、更为全面的选择权和自主权,要求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爱,创造条件为老年人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

二是在于它的“非功利”性。老年人接受教育不是为了学一技之长以求职谋生,而是为了使自己在人生最后阶段的生活更加积极、充实,不是消极地等待生命的结束,而是打开生命结束前新的一页。

三是在于它的“多样性”。要根据“择其所需,投其所好”的原则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

四是在于它的“适闲性”。它给予老年人的以满足舒适度为先,校园人文环境、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均要围绕这个中心,尽力展现学员积极乐观、自信开朗的风采。

2、参学对象的特殊性。老年大学的入学对象,其特殊性体现在“老年”上,一方面,学员群体均进入老年阶段,生理上高龄、多病,使学员的出勤率、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均打了折扣,心理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焦虑感、自卑感,希望得到理解和尊重,讨厌压服讨厌管制;另一方面,學员来源逐步多样化,从离休干部到退休干部再到社会普通老人,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带来学员的巨大差异,给教学活动带来一定难度。

3、办学实践中问题的特殊性。

(1)文化基础差异大的特殊性。目前处于一种愿者就来,随时插班入学,大学、中专文化与小学文化甚至文盲同学,这样一来,弄得教师不知为谁教。

(2)新招学员匮乏的特殊性。虽然老年大学定为两年、三年一届,有的分初级、中级、高级班,而新招学员往往不够人数,三五个人不可能开设一个班,而学期届满的许多老年人还要继续学习,结果只好新学员插班,已参学几年、基础较好的学员与初学者同学,结果,造成老师不知应该教什么。

(3)活动场地紧缺的特殊性。老年人都喜好能有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能、才艺的舞台、平台,而目前的老年大学(学校)的课堂绝大多数是让、租、借来的,第一课堂的教学勉强尚可。而要想开展一些活动,搞好第一课堂的延伸,开辟好活动的第二课堂,实在是困难重重。

(4)缺乏统一性、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教学教材的特殊性。现在各老年大学(学校)使用的教学教材基本上都是各学校教师自编的,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缺乏统一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紧贴实际,努力探索适合老年大学特殊性的教学方法

(一)坚持思想性、知识性、学术性在老年大学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老年教育的内容是针对老年人的需求,为提高老年人的素质而设定的。人的素质主要包括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老年人的素质也不例外。在一个高新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与科学素质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但仅有科学知识还是不够的。人要有理想信念,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己任,才会体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即使是晚年,如果失去了生活的目标,也难以画上人生完美的句号。因此,老年人的需求与社会的需求又联系在一起,使老年教育的内容包括了基本理论教育、普及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和文化休闲教育等诸方面。在当前知识爆炸的年代,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现代新兴科学文化,西方先进文化,百舸争流,百花齐放,应该学习的知识,浩如烟海,老年大学应当成为学习、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使老年大学实至名归。

(二)改进教学方法

1、根据老年学员的需求实行无压力教学。从老年教育的实际出发,既应体现规范、严谨有序的管理,还应注重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实行“有效+灵活+情感”的教学形式,采取入学自愿,专业自选,学习自觉,纪律自遵,离校自由,使学员学有所得、身心愉快。在教学方式上强调针对性、实用性、循序渐进,要求讲、练、用三结合。在学制上体现多元化,可开设短期班,如月班、季班、半年班;也有中期班,如一年期班、二年期班;还有长期班,三年五载,甚至终身班。在课程内容上体现多层次,可设基础班、提高班、高级班、研修班,进行分层教学。

2、根据老年人的特点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针对老年学员心灵感悟能力趋缓,肌体的灵敏度降低和大脑记忆力衰退的特点,教学应该放慢节奏,拉长教学时间,多反复,多磨练,多讲老年学员能领会、感兴趣、易做到的东西。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针对多数老年学员文化程度偏低的特点,教学中,要注意就浅、就易,照顾大多数。做到深奥的问题浅显地说,复杂的问题简化地说,高雅的课题通俗地说,严肃的问题风趣幽默地说。要形象化、生动化、贴近老年学员生活实际、思想实际;针对老年学员自尊心较强的特点,教师要注意多鼓励、多表扬。多一点苦口婆心,少一点指责批评,切忌挖苦讽刺。多数学科要采用启发式、探讨式、互动式,让老年学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形成一种自由探讨、轻松和谐、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3、尽可能实行课堂教学多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参与实践,展示成果,服务社会,能让老年学员产生一种自我体验、自我展现、自我认知、自我肯定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是促进教学的必要手段。例如:绘画班、摄影班可组织学员外出写生、采风,用手中的笔、手中镜头展现大好河山、家乡美景、县城风光、寓居小巷;诗词班可有目的组织学员观风景名胜古迹、经济开发新区、农村建设新貌,有感而发地写诗作词;音乐班、器乐班、舞蹈班,可积极组织学员慰问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参与县内大型庆典、文艺会演活动,让学员们展示风采,实验所学。

三、拓宽场地,为老年大学教学创设必要条件

老年大学的场地建设和基本的设备设施,是办好老年大学的必要条件之一,场地建设搞不好和设备设施不到位,必将严重迟滞老年教育的健康发展,首当其冲将会影响老年大学(学校)教学。比如说课堂建设,老年大学教学仅有第一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辅之有第二、第三课堂。第一课堂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第三课堂是一、二课堂的拓展和升华。由此可见,三个课堂都承载着丰富的教育内容,都在用各自的形式、阵地和渠道,为老年学员带来幸福、尊严和价值。然而由于老年大学(学校)是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后出现的新生事物,尚处在初级阶段,多数没有独立的院校,教学场地基本上是通过挤、借、租等而得来的,第一课堂的教学尚能勉强凑合。如果说要延伸第二课堂拓展第三课堂,可以说是困难重重,最突出的问题是没有场地。因此,当务之急是各级党委、政府应提高认识,切实把老年大学(学校)独立院校建设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老年大学(学校)教学创设必要的条件。

大学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教育;教育现状;高校安全

引言

大学教育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也肩负着培养学生安全自卫、自救的特殊使命。大学生安全问题心系这千家万户,同时也关系着社会的和谐发展,与未来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目前我国各大高校频繁发生各种触动人心的安全事故,直接反映了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迫切性。因为当前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大学生普遍存在安全意识较弱问题,因此,大学需要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工作。

1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第一,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新时期安全和利益的需要。一方面,大学生对于安全的认识主要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军事、国防、战争等方面,对于现代化的信息安全、文化安全的认识程度不高;另一方面,境外的敌对势力利用各种渠道如学术研讨、交流等公开或者秘密的方式不断传播西方所谓的民主模式和价值观念,以培养和平演变的“内应力量”。大学生是我国建设的未来中坚力量,是民族的希望。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新时期安全和利益的需要[1]。第二,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求。由于我国采取应试教育模式,导致学校教育的重心都在学生如何学习课程、如何获取知识上,从而忽略了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塑造教育。随着办学条件的政策放宽,越来越多的学生能顺利地进入大学校园,这也使高校的内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化,从而使大学生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由于从初级教育到高级教育过程中,大部分学校忽视了学生的人格塑造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大学校园以后面对一些突发的情况无所适从、无法解决,最终导致校园暴力的发生,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996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安全教育管理若干规定》明确指出,安全教育作为高等学校的长久性工作,必须纳入到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高等教育法》和《普通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中也明确指出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高校义不容辞的义务。各高校也开展了安全教育,但是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为部分高校未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无教学大纲,缺少统一的课程设计等。国内高校安全教育课程的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在公办院校,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安全教育研究成果比较少,尤其是安全教育课程建设研究方面数量更少[2]。目前国内高校(含独立学院)安全教育课程的教研团队师资力量薄弱,任课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缺乏专业知识学习和创新型教研能力。课时量不足、教学方式单一,受到传统课堂教育模式的影响。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教学缺少多维度的思考,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欠缺,进而无法真正使学生充分掌握安全技能。课堂互动性不足,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3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提升对策

3.1安全教育内容的革新

高校的安全教育内容更多的是以学生的自身安全为主要教育路线,让很多学生感觉厌烦。我们可以采取分年级、分层次,与时事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内容的组建。每年的9月为我国新生入学月,开展新生入学安全教育系列活动(校园安全、防诈骗等),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由于求职或自身的其他原因自杀的人数比例不断攀高,可在他们毕业之前提供就业信息服务、求职陷阱、合同诈骗方面的知识。

3.2借助新媒体手段创新安全教育模式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开展安全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途径,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大力支持教师开发具备声、色、光、画多种表现手段的微课、慕课,通过网站、微信、微博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传播途径输送给学生,激发他们学习安全知识的热情和兴趣。教师也可以借助电子邮件、网络社区讨论、校园论坛等交流方式开展知识解答和思想交流,通过循循善诱、潜移默化的引导,提高大学生安全的认知水平[3]。

3.3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是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反映社会意识的大熔炉,它总是通过营造浓厚的意识形态氛围,把社会主导的思维方式和信念、价值观传输给大学生,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大学生的意识和行为。高校要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强化校园文化活动与当代大學生的亲切感,例如通过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学术交流会、知识竞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将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主流文化的魅力,进而保证受到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3.4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实现大学生安全教育全覆盖

课堂教育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渠道,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作用,将安全教育贯穿整个本科培养阶段。通过加强安全课程建设,坚持拓展课程传播方式,有效扩大了网络课程覆盖面,同时改善传统安全类课程的传播途径,为推进总体安全观学习教育入脑、入心,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做出了有益尝试。同时,通过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导作用,形成系统有机的安全课堂教育培养机制,实现了大学生安全教育全员覆盖,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安全问题,认清当前安全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的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与危机事件的应变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积极做好大学安全教育工作能够维护整个教育环境,同时对建设良好育人环境与校园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于意义。因此大学需要紧抓安全教育工作,顺应时代变化和教育发展,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在培养大学生技能与能力的同时,为大学生们的学习成长搭建安全保障,务实校园环境安全建设工作,促进高校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亮.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06):61-62.

[2] 宋娅文.关于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若干思考[J].科教论坛,2016,(08):40.

[3] 董雯洁.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研究[J].兰台世界,2014.

大学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体育;心理健康;大学生;教育;锻炼;素质

1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1体育锻炼通过两种机制影响心理健康

在大量的研究中得出,体育锻炼能够有效改善人们的心理状态,增加积极情绪,减少不良情绪。出现这一结果的机制有两方面:第一,体育锻炼能有效转移不良情绪,将集中力放在体育锻炼中。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的作用与反馈,而人类的左脑是沮丧、伤心等不良情绪的发出地,愉快的心情产自右脑。人们运动时,左脑会受到抑制,从而使右脑控制人们的思维,这样积极的情绪就会占据主导地位。第二,运动可以增加血液流通的速度,从而释放内啡呔,让人获得轻松、愉快的感觉。正是这两种作用机制,使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积极影响的理论得以成立,成为加强大学生体育教学,提升其心理素质的理论基础。

1.2体育锻炼能够调节学生心态,振奋精神

大学生压力比较大,特别是在期末或是面临一些重要抉择的时候,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将一些不利的情绪变得积极,就涉及到心理素质问题。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能够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放松,在锻炼过程中,消极情绪会受到抑制,也会暂时告别烦恼的困扰,而且能够产生一些积极的想法,对问题的解决很有帮助。再者体育锻炼是一个宣泄的途径,释放出来之后,更是会感觉到心里的轻松。调节心态,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宣泄,哭是很多女孩子选择的途径,而体育锻炼同样是行之有效的手段。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小的烦恼和困扰都可以尝试通过运动锻炼的方法发泄出来,缓解心理压力,改变心境。

1.3促进学生个体心理调节作用分析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因各种因素影响,而产生不同的消极情绪,只要学生掌握科学的消极情绪调节技巧,及时进行排解就不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依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约有70%的学生认为,参与体育运动是一种有效的调节方式;约有50%的学生认为,参与体育运动具有健全人格的重要作用。每一种体育运动都有其参与目标,例如跑步运动是为了更快、篮球是为了得分等,这些目标虽然片面,但是当运动者集中注意参与到运动中时,就可以忘记心理的消极情绪,并在运动过程中,对自己进行不断的评价和重新认识,在发泄消极情绪的同时,促使大学生增强自我概念、提高自我认识。通过参与体育运动,学生可进一步控制自己的实际需要,促进自我个性成熟发展。

1.4体育锻炼能够提高交际能力,收获友情

交际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发泄”的过程,能够传播好的情绪,消散坏的情绪,而且对于生活来讲,友情是幸福的,是快乐的。体育锻炼往往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与玩闹都能成为他们的点滴记忆,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能够在一起为实现同一个目标而努力,这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当然在体育锻炼中也会出现各种冲突,如时间冲突、责任冲突等,如何协调这些更是学生“情商”的锻炼过程。通过这些有效的团队合作,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成为健康心理的必备素质之一。

2高校实现体育教育融合心理教育的实际措施分析

2.1更新传统高校体育教育理念

当代高校实现体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修整传统体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心理教育人事误区,将心理健康教育放在体育教育工作重点发展的位置。就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而言,由于缺乏关注和重视,仅能挂靠在学校德育部门进行,多由兼职教师负责,部分高校相对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置了相应的心理咨询室,但普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实际效用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只有各高校管理层,真正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内涵,才能有效落实各项心理教育措施,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为高校体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进一步融合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

2.2明确高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教育不同,必须建立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才能有效调整教育重点,结合高校体育教学分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1)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认识;2)提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建立校园和谐关系;3)加强学生心理品质教育,强化学生心理适应能力;4)锻炼提升学生的意志力及耐挫力;5)培养学生科学、健康的心理调节习惯,提高学生自控力;6)挖掘学生终身体育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2.3丰富高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高校体育应积极调整自身教育内容组成,适当提高心理教育内容在高校教育中占有的比重,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引导学生逐渐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积极了解、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从而加强体育教学与心理教育的联系性,使学生形成包含心理健康的体育运动观念,以满足学生实际成长需求。传统高校体育教育侧重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对于体育运动的竞技因素关注较多,对于心理、情感、态度等内容关注较少,因此丰富高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普遍偏低,强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较为紧密的内在联系,2者的教育主体和教育目标相近,促进2者的有效融合,可有效扩展高校心理教育渠道、提高高校心理教育水平,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文星.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5):31-33.

[2]吉建秋,陈颖川,郭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心理健康促进的环境研究[J].上海体育科研,2003,24(3):68-70.

[3]宋专茂,陈伟.心理健康测量[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大学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开放大学;思政教育;创新

一、开放大学思政教育创新意义

(一)优化思政教育体系

开放大学的思政教育是一项较为重要的教育工作,在学生整个在校学习过程中具有引领作用,帮助学生向更为积极、开阔的方向努力,以此促进学生良好的未来发展以及就业。但从当前开放大学的思政教育实施现状来看,思政教育未能够在其中发挥根本性的教育成效。在新时代背景下,开放大学的思政教育应创新发展路径,立足自身教育实施的不足问题,促进新的思政教育方式、方法、观念的融入,优化开放大学的思政教育体系,提升开放大学思政教育实施质量,使思政教育更好助力于学生发展。

(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当前社会发展进程中,对毕业生综合素养要求甚高。开放大学作为优质人才培养的重地,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不仅关注学生专业化、职业化能力的教育与培养,也重视学生的素养教育,凸显学生职业化与专业化共发展、进步,以此达到开放大学良好的教育实施模式。而在学生素养培养过程中,开放大学的思政教育肩负重要的职责,能够以思政教育的良好实施模式,加强学生职业化、专业化教育,使学生能够在专业课程学习、认知过程中,知晓素养信息在其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开放大学的思政教育实施过程中,创新发展路径能够优化开放大学思政教育体系,发挥开放大学思政教育实施成效,助力于学生职业化、专业化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二、开放大学思政教育创新方向

(一)网络化

在科技技术发展过程中,教育网络化已成为开放大学教育的主趋势,这也为开放大学思政教育创新带来机遇。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开放大学的思政教育创新方向,应推进思政教育网絡化发展进程,以新的教育思维,开展开放大学线上线下思政教育模式,使其思政教育得到良好的发展,进而提升思政教育实施质量。例如,在开放大学的思政教育向网络化发展进程中,网络教育资源诸如微课、慕课、网络教育平台等都为思政教育网络化发展提供了契机,拓宽开放大学思政教育途径,丰富其思政教育内容,可使开放大学的思政教育实施成效呈现良好的趋势,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融合化

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开放大学的思政教育应顺应教育革新趋势,向融合化方向发展。开放大学的思政教育融合性是指立足于思政教育模式,以新的教育理念,诸如课程思政理念、协同育人理念、协调管理机制等为媒介,促进思政教育与多学科、多活动、多管理融合,发挥思政教育在各项活动、学科教学、管理工程中的引领性,构建系统性、整体的开放大学思政教育体系,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开放大学的思政教育融合化发展,要重视将素质教育信息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学科教育、党建教育、社团教育、教育管理等方面,以协同育人思想,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提升,进而实现开放大学的思政教育创新目的。

(三)人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做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实施的主工作任务。同时他指出应将思政教育落实到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开展“三全育人”工作模式,凸显思政教育的文化性、教育性。新时代背景下,针对开放大学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学生思想观念认知不足的问题,应发挥思政教育的人文性,以人文性信息加强学生引领,弥补开放大学思政教育不足的同时,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教育。在开放大学思政教育人文性发展进程中,应坚持我党思想路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信息内容,将其融入开放大学思政教育体系中,以文化为基点,引领学生诠释、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凸显开放大学思政教育人文特性,达到开放大学思政教育良好创新的目的。

三、开放大学思政教育创新实践路径

(一)转变教育思维观念

在开放大学的思政教育创新中,思政教育思维观念的转变是重点,也是思政教育良好实施的主因素。从心理学视角分析,个体的观念支配行动,个体具有什么样的观念,行动要与其保持一致性。而立足于思政教育层面,身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学生以及学校领导人,具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思政教育的具体实施就是什么样的。在开放大学思政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部分教育工作者思维观念陈旧,影响开放大学教育模式的良好实施。基于此,开放大学在思政教育创新,应重视思政教育观念的转变。在开放大学思政教育观念的转变过程中,首先,开放大学领导人应意识到思政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立足于当前思政教育实施不足的问题,推助思政教育走创新发展路径,提升开放大学思政教育实施质量。例如,加强思政教育宣传力度,将新的思政教育思维渗透到学生发展层面中,实行开放大学的思政教育革新。其次,身为开放大学的教育工作者,在思政教育创新中,要以新的思政教育思维为契机,包含思政网络教育思维、思政融合性教育思维等,加强思政教育研究,促进思政教育方式与模式的优化。最后,开放大学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加强学生引领,以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增强学生思政学习、认知兴趣,使学生认识到思政教育信息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践行思政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二)实践“三个统一”原则

在开放大学的思政教育创新过程中,要坚持“三个统一”原则,推进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模式,进而提升开放大学思政教育质量。首先,开放大学要坚持学生个体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统一性。在思政教育创新过程中,不仅要考量学生发展需求,也要立足于市场发展,根据市场的发展趋势,构建思政教育模式,构建与市场发展衔接的思政教育体系。并在具体的教育实施中,做到以人为本,以思政教育加强学生引领,促进学生社会化、市场化发展,使学生在开放大学的思政教育中获取具有价值的信息,助力学生未来发展与成长。其次,在开放大学思政教育创新中,坚持思政教育观念与主流思想观念的统一性。思政教育的实施对象为人,人对知识的获取不仅立足于教学层面,也立足于社会、生活的发展层面。因此,在思政教育创新过程中,要加强教育观念的传递,也要促进主流思想的熏陶,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可以学生更好地进行社会化、生活化发展,凸显思政教育创新的价值性。最后,开放大学思政教育的创新,应坚持思政教育理论与思政教育实践的统一性。在以往的思政教育实施过程中,因缺乏思政教育理论与思政教育实践的融合性实施,进而影响学生进一步发展。因此,在开放大学的思政教育创新中,坚持理论与实践融合、统一性原则,是开放大学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发挥教育融合功效

开放大学的思政教育创新,助推思政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发挥开放大学思政教育融合的功效,进而使思政教育落实到开放大学教育实施的方方面面,实现我党思想方针的进一步践行,提升开放大学办学能力。首先,开放大学应推进思政教育与学科教育的融合。根据开放大学学科教育信息,挖掘学科教育的思政教育要素,发挥开放大学学科人文性的教育成效,凸显开放大学学科“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模式,进而促进思政教育的创新。其次,开放大学应推进思政教育与党建工作的融合,基于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关联的密切性,推进两者的融合。以思政教育为平台,进一步推进我党思想良好的传递,增强学生党性,巩固我党在开放大学的思想引领地位。最后,开放大学应推进思政教育与开放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并以协同育人思想,促进创新创业与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的发展,给予学生全面引领,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实现开放大学思政教育创新的目的。

四、结语

要实现开放大学思政教育创新实践,就要立足于开放大学的思政教育实施现状,审视当前其实施不足的问题,以新的思政教育观念为基点,促进开放大学思政教育革新,提升开放大学思政教育实施质量,进而完善开放大学思政教育创新良好模式。因此,在开放大学教育实施中,重视思政教育的实施,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点,推进思政教育向网络化、融合化、人文化方向进程,培养学生优质的道德品质,进而增强开放大学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金荣.残疾人全面小康贵在“精准”[J].绥化学院学报,2021,41(1):6-8.

(责任编辑:张咏梅)

大学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人文素质 大学语文 教育理念 人才培养

引言

人文素质主要通过人的观念意识、行为方式、品格情操、心理性格、价值取向和文化修养等方面体现出来。但是,人文素质教育在不少高校的教育中仍未引起足够重视。在大学教育中甚至将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选修课,大学语文在大学教育体系中逐渐边缘化的问题由此可窥见一斑。专家学者普遍认为,人文教育的缺失必将造成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混乱和失落,乃至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扭曲。

一、大学教育与人文素质的关系简述

大学是国家和社会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的重要场所。大学教育对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不论对文科还是理科的学生都有严格的要求。如果大学生连最基本的人文素养都不具备的话,无论他拥有多么高的学历、多么高深的知识也不会对自身发展前途有所助益,也难以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知识的不健全可以用道德素养来弥补,而缺乏人文素养的人难以用知识来弥补。因此,人文素养是当代大学生乃至全体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人文素养不同于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它更侧重对大学生个人的成长修为和综合发展方面。

然而,大学教育教学中,大学语文的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却一直都是非常有限的。对此,高等院校要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二、大学语文教学在人文素质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1.教育理念相对滞后

当前,我国大学教育体系中,教育理念相对滞后,大学语文教学方面教师主要工作目标是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增强理论技能,这与大学语文教学所设定的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有所偏离。同时在此教育理念下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的影响了学生们对大学语文的兴趣,也就必然会妨碍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2.大学语文教材内容陈旧

就目前的情况来讲,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编写还比较陈旧,显得不适合现在时代发展的需要。加上一些高等院校把大学语文课程设定为公共选修课,教师的教学绩效由于缺少硬性考核而表现為心态随意以致教学效率降低,这样的语文课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的作用也就会大打折扣。

3.考试评价模式单一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大部分高校在考核学生的时候,往往以命题笔试的手段来进行,然后根据成绩分数来划定。这样的定量考核,缺少定性分析,不利于对学生人文素养考核的真正实现,学生甚至以得分为目的,缺乏对人文素质提升的自我要求和内在修养。

三、大学语文教学在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策略

1.刷新教育理念

各高校应注意强化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尤其是重视对少数民族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让其了解到不同历史不同族群下的文化习俗的不同,并相互认同其他民族的文化价值观,从而共同丰富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质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综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应是大学语文教育的策划者、组织者、引导者。大学语文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不要只顾着自己的讲解,应该要让学生们动脑去思考,让学生主动进行分析,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不断培养学生们的人文素养。

在课堂组织上,高校教师关于大学语文的教学可以推行并综合利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探究、辩论学习、启发教学等模式,鼓励学生自由想象、大胆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强化师资队伍

以培养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主要教学目标的大学语文教育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并能够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领会能力出发,有阶段性地进行教学任务的安排。对此,各高校应积极组织大学语文方面的教师、学者、专家、名人等交流活动,不断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为大学语文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从而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准备先导条件。

3.优化教材内容,刷新考试理念

大学语文教材内容的编写应在弘扬民族文化、陶冶人文情操、提升学生文化技能的基础上,添加些具有时代气息、国际视野的内容,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与时偕行、永葆生机,从而为大学语文的学习注入新鲜的血液。

在考试评价方面,由于人文素质自身“软”的属性,可以定量与定性考核并重,以定性考核引领定量考核,并且互为补充。

结语

大学语文教育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课程。而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进入社会后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对此高校关于大学语文教育应刷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师资队伍、优化教材内容、更新考试理念,从而真正地为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纪楠. 浅谈大学语文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及意义[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 29(11):41-42.

[2]陶丽. 浅论大学语文教学与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 科教导刊, 2011(2):18-19.

[3]郅耀河, 郅英信. 浅述大学语文教学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 亚太教育, 2015(25):253-253.

上一篇:美术上论文范文下一篇:文化内涵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