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舞蹈教学改革论文范文

2023-09-22

高校舞蹈教学改革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在分析我国舞蹈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的同时,通过引用以及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对舞蹈教育的普及以及如何创新我国舞蹈教育提出了一些具体意见,具体的从舞蹈教育体制改革、舞蹈教育模式创新、舞蹈教育中教师与学生思想的转变等多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路与建议。

一、我国现今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舞蹈教育的价值曾被人们所低估。许多人认为,舞蹈能力的培养只对少数将来要专门从事舞蹈工作的人是必需的,对一般学生来说只是点缀,中国的小学教育一直到大学教育从来没有把舞蹈课列入必学课程之中。舞蹈教育一直被作为一种专门的艺术教育只在少数艺术院校培养专业的舞蹈人才。

现今舞蹈教育的普及问题,主要体现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一直以来,教育体制都是过于偏重知识教育,美育教育一直是处于美其名曰的地位。在美育教育中,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课程中,舞蹈教育又被边缘化,在中小学,舞蹈老师缺编也一直是个重要问题。因此要解决舞蹈教育的普及问题,一方面要从教育体制着手,一方面要从舞蹈老师的培养方面着手。

二、我国舞蹈教育新思路探索

如何从改造与创新的思路去完善国内的舞蹈教育,使国内舞蹈教育事业日趋完善,去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满足人们对于舞蹈文化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素质,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明水平。

2.1 高等舞蹈教育体制与模式创新培养更多综合型舞蹈人才

要培养出更多综合型舞蹈艺术人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个综合型舞蹈艺术人才,不只是体现在舞蹈技能上,而是一个综合的范畴,包括了舞蹈技能、舞蹈理论、舞蹈创造性,甚至包括了文学、美术、影视、哲学各方面的知识结构。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是对高等舞蹈教育的体制与模式的创新,要摒弃原有的只重视舞蹈技能而轻视其他方面培养的观念,要从教材与课程设置方面进行具体的改进,学习舞蹈种类创新,引进新的舞蹈教学种类,提高舞蹈理论、舞蹈赏析、舞蹈创造性培养的地位,重视文学、美术、影视、哲学等其他交叉学科的兴趣培养。高等舞蹈教育体制与模式的创新,是培养综合性舞蹈艺术人才的重中之重,只有解决好了这个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旧有观念,才有可能培养出更多综合性舞蹈艺术人才。

第二,要培养综合性舞蹈艺术人才,这同样对高等舞蹈教育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这并不是说每一个高等舞蹈教学者本身就必须是一个复合型、综合性的人才,教育者自身如果就是一个综合性人才自然最好,但如果不是,那么就应当在一个细分的专业领域有很高的水平,综合的高水平舞蹈教学,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有一个质的保证,才能造就更多高水平的复合性舞蹈艺术人才。

第三,要解决学生的思想意识上的问题,要让学生摒弃原有学习舞蹈就是学习舞蹈技能、学习舞蹈表演的观念,要让学生自身有一个要把自己培养成综合性舞蹈人才的观念。如果教育模式创新了,教者想教,学者不想学,还是不能解决问题,还是难以培养出优秀的综合性舞蹈艺术人才。要解决学生意识上的问题,一方面要抓生源,一方面要抓思想灌输,两方面着手。在招生的时候就把好关,挖掘有潜力,有志向的学生,在教育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观念上有一个自己要成为综合性舞蹈艺术人才的意识。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综合性舞蹈艺术人才,我们的高等舞蹈教育也不是要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综合性舞蹈艺术人才。但是我们要下这样的功夫,才有可能培养出更多的综合性舞蹈艺术人才。

2.2 在高等舞蹈教育细分领域中培养更多的专业性人才

要培养舞蹈教育细分领域的专业人才,同样要从多方面着手,要培养专业性人才,同样要从高等舞蹈教育模式、专业课程设置、舞蹈教育者、学生的思想意识上各方面同步创新,同步改进。

首先,学校与学校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要具有特色和优势。大学教育的开放,必然会产生学校与学校之间激烈的竞争,各个学校要发挥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培养出有特色和优势的人才。全国的高等院校,如果都以同样的模式去培养人才,只会造成教育资源和人才的浪费。因此,各个学校要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培养出各自有特色优势的人才。以延边大学艺术学院为例,其发挥自己地理、語言优势,瞄准朝鲜民族舞蹈技能和理论优势,建设朝鲜族舞蹈表演与理论体系,培养有特色和优势的专业舞蹈人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其次,在舞蹈专业布局上进行创新,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舞蹈教育、舞蹈史论各专业之间要有特色,突出专业的重点,而不是最后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舞蹈教育各专业学的都是一样,出来的人才也都是一样的。不同的艺术院校也可以发挥自己师资等教育资源的优势,突出自己的优势专业。

第三,要培养专业领域的人才,对舞蹈教育者方面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要突出学校的优势、专业的优势,培养不同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就需要更多在专业细分领域的优秀老师。

2.3 在舞蹈教学中突出个性与创造性的培养

要提高舞蹈教学个性与创造性的培养,最直接与最有效的方式是在舞蹈教学中多开设舞蹈编创课。我们过去的舞蹈教学一直注重的是“灌输型教学”,如果要提高舞蹈教学个性与创造性,那么首先就要改变这种教学方式,注重“创新型教学”。毫无疑问,多开设舞蹈编创课是一种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舞蹈编创课不但要开设,而且要早开设,在中专教学中就开设编创课。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创造性的,虽然中专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初学舞蹈,一时要编创出有水平的舞蹈是不太可能,但对于学生的创造性的训练,却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在舞蹈教学起步阶段的创造性的培养,也将直接影响后续高等舞蹈教学创造性培养的连贯性。在高等舞蹈教学中,进一步增加编创课,并且在这一阶段开始注重学生编创的水平。到了这个阶段,学生在学习舞蹈上已经有自己一定的经验与想法,教师在这个阶段抓住机会对其进行挖掘,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改变,对于舞蹈人才个性与创造性的培养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三、结论

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新时期的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专业舞蹈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成果和经验,但同时也存在许多的问题与诟病,因此,如何提高我国舞蹈教育的水平,是摆在每一位舞蹈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需要群策群力,需要每一个人贡献自己的智慧与知识,为提高我国的舞蹈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希望国家教育部门、全国小学、中学、中专、高校等教学机构、工作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都为我国的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做出自己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

[2]欧建平.西方舞蹈鉴赏[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

[3]瓦尔特·索雷尔.西方舞蹈文化史[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高校舞蹈教学改革论文范文第2篇

一、相关概述

(一) 大学生美育

我国教育的完整体系是德智体美劳, 美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系统完善的美育教育来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观, 增强他们发现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 积极培养学生文明素质以及高尚情操, 推进现代教育任务的完美实现。大学生阶段是个体审美素养以及审美能力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 适时开展审美教育, 明确主体受众, 塑造大学生完美人格。

(二) 舞蹈教育与美育之间的关系

舞蹈是美育教育中的重要表现形式, 优美的舞蹈艺术形象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情感意境体验, 深层次领悟舞蹈艺术形象的核心思想, 形成美的艺术感知力, 全面提升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

1. 舞蹈制造审美愉悦感

优美的舞蹈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精神愉悦, 身心随着舞蹈动作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 可以随着音乐达到一种自由和谐的最佳氛围, 最大程度低表达学生自身的审美情感。通过自身对舞蹈动作美的感受, 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审美基础, 更易投入其他学科的学习氛围中。

2. 舞蹈培养学生美感表现能力

舞蹈是一门通过肢体动作的不断变化创造的美感, 是一门情感表现艺术, 可以逐步增强学生对于社会、自然以及艺术美的感知和创造能力, 促进身体和心灵的完美融合。例如舞蹈《雀之灵》表现出来的深情与温柔, 以及学生对于孔雀细节动作的模仿, 是一种自我陶醉和灵性升华的完美体现, 学生们可以从中领悟到自然造物之美。

3. 舞蹈培养学生美感合作创造能力

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是丰富多彩的, 不但包含独舞、双人舞、三人舞以及集体舞的形式, 另外还有歌舞的表现形式。学生参与到其中去, 通过对美的不断感受, 领悟美中蕴含的强大震撼力以及创造力。通过自己审美能力的不断提升, 可以与同伴一起进行美的创作, 通过大家对美的情感共鸣创造艺术的美感。

二、美育在舞蹈教学中的渗透

(一) 确认高校舞蹈美育对象

舞蹈美育对象在这里是指高校非舞蹈专业的学生, 包含文理科的学生, 这样一批高智商群体, 应该接受舞蹈美育教育, 享受舞蹈艺术的美感。他们对于舞蹈的了解很少, 只是一些零散的、片面的简单了解, 并没有深入的接触。但是对于美是非常渴求的, 对新鲜事物接受也是处于一种迅速发展的势态。他们了解舞蹈并不是为了将来就业多一项生存技能, 而是纯粹是把舞蹈作为一种美育手段, 满足其身心发展需求。

(二) 突出高校舞蹈美育特点

高校舞蹈美育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培养学生舞蹈素质提升其整体素养的发展, 它的重大特点就是普及性, 此种教育不是对舞蹈演员或者师资的培养教育, 而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美育教学手段。包含知识普及和实践普及, 两种手段必须明显区别于舞蹈专业教学方式, 充分体现非舞蹈专业大学生的美育特点。

知识普及是属于思想方面的接受, 接受者不必掌握舞蹈才艺, 只需要感受舞蹈艺术的功能作用, 是对舞蹈基础知识的一种教育形式。基于艺术本质, 从宏观方面了解舞蹈艺术, 同时联系和运用到各类学科中去, 摒弃传统思维模式, 激发创造性思维。可以通过相关作品和动作技巧分析, 分析其构成原理以及规则要求, 但是不要以此为最终目的, 而要以提升学生素质为根本出发点, 设置的内容需要以学生艺术思维培养目的为前提。实践普及是充分挖掘学生身体形态、协调性、韵律感、思维以及情感的教育, 需要设置相关具体动作实践过程, 为学生创设身体力行的自娱过程, 从在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发现、自我提升以及自我创造, 身心方面进行潜移默化自信心树立过程。

(三) 设置适合高校舞蹈美育的课程

高校舞蹈美育教育是德育与美育的有机结合形式, 面对的主体是各专业大学生, 面向的是整体化教育。在教学过程中, 对于个体差异需要兼顾全面的同时, 予以相应的照顾。对于舞蹈动作中严格的基本功标准技巧, 不必过多苛责。对于非舞蹈专业的大学生, 本身没有相应的基础, 并且不以舞蹈作为终身职业, 没有过多时间进行练习。面对此群体的舞蹈课程需要考量相应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舞蹈专业性并不是其需求的最终目的, 其最终目的是提升整体素质。相应课程应主要包含:舞蹈作品赏析和形体训练。形体训练主要以实际操作为主, 尝试利用不同风格舞蹈来对肌体进行锻炼, 从不同风格中体会舞蹈蕴含的美感, 提升审美能力, 塑造自身资质、陶冶情操。通过一些舞蹈视频案例, 为学生展现舞蹈产生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等, 同时通过认识不同物种的特点以及评判标准, 使学生可以从中了解相应的传统历史文化以及民俗特点等。

三、高校舞蹈美育教育的实践尝试

(一) 直接参与式的舞蹈美育教育

舞蹈作为一种实践性非常强的艺术形式, 单纯的理论知识无法为学生提供形象化的引导, 需要学生切实参与到实际的舞蹈训练中去, 真切地从舞蹈本身感受到美的体验和享受。在舞蹈课堂教学过程中, 需要促使学生对于动作多多联系, 自然体会舞蹈作品中所要表现的情感, 感受舞蹈做彰显的美感。除去课堂教学的实践练习, 更要为学生提供一些舞蹈学习的机会, 例如社交舞蹈、强身健体以及塑造完美形体为主的舞蹈形式, 通过多种形式舞蹈学习, 从而实现高校舞蹈美育教育的目的, 可以将教师教授的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中去。非专业性质的舞蹈形式也需要在学生中积极推广, 可以使学生真正的为了兴趣爱好而全身心投入, 切实感受舞蹈艺术的美。让他们真正意识到, 自身对于舞蹈的学习, 并不是出于功利性的目的, 而是发自内心对舞蹈艺术的热爱, 才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 更好地把握舞蹈表演的精髓, 为素质教育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学习对于舞蹈课程的设置, 需要对学生的内心需求进行充分考量, 以提升学生自身舞蹈修养以及素质为目的, 侧重一些体现美感的舞蹈教学。

(二) 欣赏式的舞蹈美育教育

舞蹈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对舞蹈美感的鉴赏能力, 舞蹈欣赏是一种自主性、创造性的情感运动, 从特定意义而言, 舞蹈艺术在人类艺术史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舞蹈的灵活表现形式, 极易被人们所接受, 每种舞蹈动作, 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感情表达, 容易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从而使人们获得精神享受。通过舞蹈可以表现内心的喜悦以及忧愁, 同时还可以通过舞蹈释放自身的压力和负面情绪。总之, 整个舞蹈表演, 对于舞者和观众, 都是一次奇妙的旅程, 是对于艺术和美感的享受。种类繁多的舞蹈形式, 例如芭蕾舞、民间舞、现代舞、古典舞、民族舞等等形式, 不同作品形式需要通过不同的角度来欣赏, 会带给人不同欣赏效果和心灵冲击。在感受作品本身美感的同时, 达到心灵共鸣, 提升学生对美的感知和领悟能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 舞蹈是艺术形式的起源, 其自身蕴含的美育功能占据着优势地位, 并且可以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舞蹈教育在提升人心理素质、身心健康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进行舞蹈美育教学时, 需要保持美育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以及思想的树立, 同时更要把握舞蹈教学的核心思想。舞蹈美育不但在学生健康优美的形体方面, 更在学生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以及自身性格塑造方面, 发挥了自身的核心优势, 增强了学生自身积极追求更高层次精神生活的意识。将舞蹈美育意识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结合, 可以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摘要: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美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高校舞蹈教学中的美育教育较为突出。高校舞蹈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接受舞蹈艺术美的熏陶, 培养形体美的基本素质基础下, 提升人文以及节奏的综合审美能力。舞蹈艺术自身具有非常独特的艺术价值, 是民族精神、文化的一种体现, 所以为了提升国民素质, 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美育教育。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美育含义以及舞蹈教育与美育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 研究和分析美育在舞蹈教学中的渗透要素, 探讨高校舞蹈美育教育的实践尝试, 深层次体现高校舞蹈素质教育价值, 从而实现综合性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 为高校舞蹈美育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校,舞蹈,美育教育

参考文献

[1] 曾德.论以审美价值为核心的舞蹈学价值观[J].艺术教育, 2018 (22) .

高校舞蹈教学改革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艺术实践是高校舞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课堂以外的扩展,艺术实践可以提升高等学校舞蹈教学的课堂教学水平与创作水平,以及教学的创新、发展能力。促进学生把课堂舞蹈知识巧妙地运用到艺术实践活动中,切实提升学生的艺术思维与实践能力。本文通过对艺术实践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现状展开了论述,从而深入探究了其对高校舞蹈教学的影响。希望由此引起广大相关部门对高校舞蹈教学中艺术实践活动更深的探析与研究。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学;艺术实践;研究;影响;现状

一、对艺术实践实际情况进行探讨

由于教育改革发展迅速,中国高校舞蹈教育水平也得到提高,随着艺术实践水平的持续变化,高校舞蹈教学水平也得以提升。艺术实践是学生对所学舞蹈知识与技能艺术实践进行巩固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可以指导学生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舞蹈技能,从而表达出舞蹈的含义及情感。让艺术得以发展艺术实践是必经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对舞蹈表演的结果实行解析、总结,得以不断提高和进步。

(一)纳入必修课程

很多高等院校已经把艺术实践设为必修课程,并且设置了专门的教学学分,将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归入档案,并且以此做依据给予相对的学分,归档到学生档案,如此,较强制性的要求学生仅仅参与艺术实践,提升学生的舞蹈素养以及教学质量,高校舞蹈教学通常把艺术是实践划分为校内实践以及校外实践,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场所,培训出多元化的舞蹈人员。校内的艺术实践有:日常上课中的排练、节日的文艺汇演,组织学生参与讲座、观摩大小型舞蹈演出。另外,高校还会联系校外的社区、部队、事业单位等演出,使学生懂得配以适宜的情感在不同的表演场所创新出适合现场的舞蹈,不仅鼓舞学生全面发展舞蹈艺术,还能发现学生不同的特长,培育出适宜不同市场的多样舞蹈人才。

(二)充足的实践设备

目前,许多高校的舞蹈教学师资力量雄厚,舞蹈教师都具备有不错的专业水平,此外,学校还从校外聘请许多有舞蹈教学经验的老师以及助教,确保学生能够学习更多的专业技能,使学生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并且,高校逐步提升教学的硬件设备,对学生开放设施完善的舞蹈练功房、服装间、演示厅,创造更好的环境,让学生通过艺术实践提高自我的专业修养及实践创新思维,并不断牢固基础技能,以满足社会需要。

(三)规范化实践制度

高校舞蹈教学中艺术实践是不可分割的重要环节,学生成绩可以直接体现,艺术实踐也是锻炼学生舞蹈能力及考核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程度的有效途径之一。高校舞蹈教学为了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艺术实践之中,各大高校舞蹈专业给学生创建了艺术实践的条件,极力展开校内外的实践活动,鼓舞学生全面发扬舞蹈艺术,为学生创建“必实践、能实践”良性循环交替的环境,激发学生开全面展舞蹈艺术学习,寻找各类市场对不同舞蹈人才的各种需求,培养多元素的人才。

二、研究艺术实践在高校舞蹈教学的作用

(一)强化教师的舞蹈功底

学生的舞蹈能力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最直接的表现,若想将学生训练成为具备专业技能的舞蹈人员,必需极力保障教学的质量。唯有教学质量达到一定的水准才会增加学生成才的机会,才能够将学生训练为满足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在艺术实践中教师可以实行更适合的教学,让学生更好的掌握重点的知识技能。同时,教师在开展艺术实践的时候需要注意学生彼此的个人差异,不要混为一谈,须要按照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切实保障所有学生的能力都能得以提升。并且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也可以激发教师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不仅仅要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还需增强自身的舞蹈功底及能力,如此才能训练出满足社会所需的人才。

(二)延伸传统课堂教学

艺术实践使高校舞蹈教学的传统课堂得以延伸。高校舞蹈教学中,如果只是简单的实行书面技能教授,不能使学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没有实际作用的,故需要不断完善教学课堂,提升对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重视度。专业的舞蹈高校生应该主动参与艺术实践,活跃于各类舞蹈比赛中,增强对自我的训练,增添舞蹈经历,充分展示自我,与此同时,看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不断改正。此外,参与艺术实践,有利于提升学生对舞蹈知识技能的了解,高校学生还能学到传统教学课堂上没有涉及到地方,属于教学课堂的延伸。

(三)

艺术实践有利于学生认识与探究舞蹈创作与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以及技术应用能力,对科研立题以及评价方式有促进作用。除此之外,艺术实践也有助于提升编导及舞蹈相关专业的就业率,契合高校舞蹈教学培养目的的要求。所以,强化艺术实践活动是高校舞蹈教学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沿着此条道路坚定不移的走下去,使得高校舞蹈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三、结语

结合上诉,高校想要做好舞蹈教学,必须立足于基础理论,全力培养学生艺术实践的能力,提升学生灵用舞蹈的能力,促进学生在是实践中积累经验。把实践活动与基础理论知识技能巧妙结合,有助于学生提升舞蹈的专业技术,养成学生的艺术想象能力,有利于学生在艺术舞蹈中展示自我,促进学生发展成社会需要型综合人才。

参考文献

[1]乌兰其格.艺术实践对高校舞蹈教学的影响.[J].黄河之声.2015.

[2]王妙甜.探析艺术实践对高等师范学校舞蹈教学的影响.[J].文理导航(下旬).2014.

[3]何云.艺术实践对高校舞蹈教学的影响.[J].大舞台.2013.

[4]杨春雪.艺术实践在高校舞蹈教学实际运作中的影响.北方音乐.2015.

高校舞蹈教学改革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力强盛人民富足的背景下,社会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管理部门更是提出了教育改革的新方针,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而高校的舞蹈教学作为高校美育工作的重要渠道,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审美修养等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具有塑造学生形体、培养学生价值理念、提升其审美创造能力等作用。高校教师应当将理论结合实践,通过舞蹈教学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并且对学生开展美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普通高校  舞蹈教学  美育教育

舞蹈作为一种综合多种元素的艺术表现形式,包含了丰富的肢体动作、音乐以及舞台布置等,通过不同感官元素的组合,可以充分体现出舞蹈的内涵和艺术,给人提供美和艺术的享受。当前高校教育中的舞蹈教学,对于审美的要求非常重视,这种美育教育可以显著提升教学的质量,并且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舞蹈所具有的美育功能,能够引导学生感知和发现生活中存在的美,并提升其品格,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一、高校舞蹈教学的内涵及舞蹈教学美育的具体作用

(一)舞蹈艺术

舞蹈是一种在背景音乐的配合下,将人体动作重新组织并且美化,经过提炼以后,表达人们感情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抒情、动态、律动、象征以及造型等特征,可以直接或者间接的展现出人们思想层面上的意识,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塑造优美的身体形态,培养优雅的个人气质,提升学生的健康水平,所以受到学生们的普遍喜爱。舞蹈艺术的风格多种多样,所以样式和种类也非常多样化。

(二)高校舞蹈教学的美育作用

舞蹈本身是一种基于人体动作表现的艺术,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思维,另外还可以帮助学生塑造形态美感,在舞蹈艺术的审美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构建对美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高校舞蹈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理念。审美理念主要指的是人对于美这一概念的认识,体现了对外部环境的主观看法。审美思维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经过调整与优化所产生的,具有普适性、时代性以及民族性等特点,舞蹈作为一种追求真善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利用自己表演和观看节目等方式进行学习,同时基于教师的引导和示范,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对于美的鉴赏与感受能力,提升学生的自我完善与优化,帮助学生构建积极、健康和正面的审美理念,摒弃过于低俗、落后的审美思维理念。

高校舞蹈教学帮助学生塑造形体。形体主要指的是具有优美形态和赏心悦目外表的身体,表现为健康匀称的体魄、仪态以及形体等。舞蹈作为一种有着较强实践性的艺术表现形式,本身就是一种较为优雅的健美方式,在教学中通过舞蹈的系统学习,以及相应的形体训练,结合舞蹈套路和舞蹈组合中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塑造出学生优美挺拔的体态、健康高雅的体魄气质等,改变学生日常所造成的不良姿态。可以清晰的看到经过舞蹈训练的身体更加秀美和匀称,女生更加纤长和柔媚,男生则更身姿挺拔和体态刚健,给人们带来直观的享受。这种身体上的锻炼,也会促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同步的健康发展,并为学生的成长提供精神与身体双重层面上的促进。

培养学生对于美的理解和创造力。高校舞蹈教学中通过美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创造美主要体现在如下两点:首先是创造本身具有较强的自由性,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情景,创新思想并且迸发出灵感,发挥出创造的艺术才能;其次是艺术的独创性,每一名学生作为创造者都会创造出有差异的美感,根据学生自身的人生经历、想象以及经验等,创造出具有较大差异的形态。在高校舞蹈教学的实践中,教师一般在学生掌握舞蹈的组合以及基本动作以后,为学生介绍舞蹈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等,学生基于教师的引导,从自身所掌握的艺术素材出发,凭借着自身的技巧和经验等,创造出具有独特创造力的美感,这也是培养学生美感的一种重要体现。

二、高校舞蹈教学中美育作用的定位

高校舞蹈教学作为传授学生舞蹈知识的课程,同时也是训练学生舞蹈技能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个人的审美情趣,促使学生健康的身心发展。舞蹈教学的美育功能定位,从核心来看主要包含有美育教学的自我定位,以及教师角色的定位等。

(一)高校舞蹈教学中舞蹈美育教学的定位

舞蹈这种艺术的形式美主要包含有从意识到行为的互动,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舞蹈,让学生观察舞蹈作为动态化的艺术,同时还要有静态的映衬,这也是我们国家美学思想中虚实对比的体现,从舞蹈的具体动作向外延伸,拓展出空靈的空间,通过留白的形式给观众提供想象的空间,这也是中国书法、绘画、戏剧以及建筑等展现出的共同特征,是中国艺术在国际文化领域中所具有的独特风格,在这一过程中,舞蹈已经从动态化的艺术向着思维的范畴转换,舞蹈从古代开始,就已经有了表述感情专一的内涵,也就说明了舞蹈本身是舞者进行艺术创作和表达意识的活动。舞蹈不仅仅停留在使用动作表达灵魂上面,同时也是一种典型的人生观的体现。舞蹈教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另外还应当感受到舞蹈本身具有的美感,提升舞蹈的审美情趣,并丰富舞蹈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舞蹈的内容定位

高校舞蹈教学应当从课程标准以及舞蹈教学的目标出发,选择相应的舞蹈内容,满足高校学生学习舞蹈的诉求。主要应当包含有基础知识、舞蹈鉴赏、舞蹈动作的训练等,针对学生的学习诉求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舞蹈本身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当前学生由于经常不正确坐姿学习,导致出现了弯腰驼背的状况,所以高校舞蹈教师可以设置舒展与放松身体的舞蹈形式。让学生在熟悉和轻柔的旋律中,舒缓由于学习的长久坐姿所造成的疲惫,同时伴随着音乐的节奏运动,在不断的运动中释放情感。

(三)教师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定位

许多高校舞蹈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过于传统,对于舞蹈艺术的认识局限于身体的层面,强调展现高超的舞蹈技巧,以及让学生重复模仿舞蹈动作,将这种教学理解为舞蹈教学的核心与本质,而从高校舞蹈教学的内涵来看,教师对自身的定位应当是成为培养学生美育的引导者,成为学生感受舞蹈美感的引导者。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基于舞蹈片段的展示和优美的舞蹈体现,让学生感受到舞蹈所具有的动作之美,利用舞蹈动作的演练,让学生感受到自身身体的美感,还可以引导学生即兴的创造舞蹈,让学生从舞蹈学习中感受到思维和创造的乐趣。如大一的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在学习中,男女生之间的好奇往往导致在舞蹈教学中呈现出纠结和扭捏的情况,在舞蹈的动作上容易变形和夸张,所以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教学标准和高雅的舞蹈,如华尔兹等,让学生理解和认识到这些舞蹈的风格与内涵,增强双方的理解与认识。让学生感受到舞蹈之间所展现出的魅力,并且在舞蹈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相应的动作姿态。基于学生的动作观察,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并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为学生提供审美情绪的引导。此外还要根据学校自身的教学情况,构建出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氛围,在高校舞蹈教学中设置一些即兴的表演环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动学生产生积极自主的人生体验,让一些害羞和不善于使用语言表述的同学,利用舞蹈的形式展现出自身的魅力,为其提升审美教育的效果。

三、在高校舞蹈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的实践策略

(一)加强学生对于舞蹈中音乐的理解与认识

舞蹈需要音乐的配合,所以在表演舞蹈的实践中,音乐具有配合表现情绪、烘托舞蹈氛围、组织具体动作等作用。任何一种形式的舞蹈在艺术表现上都需要基于音乐才能完整的表现出来,所以音乐本身应当具有烘托舞蹈的作用和美感。高校舞蹈教学实践中,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身体展现舞蹈艺术的美感,另外还需要让学生学会使用音乐的方式提升舞蹈的美感。许多学生可以聆听音乐,但是无法和音乐的节奏产生协调,面对这种情况,在高校舞蹈教学开始阶段,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较强节拍且鼓点鲜明的音乐作品,通过这种方式配合学生的舞蹈练习,培养学生对于音乐节奏和强弱的主观感受,在学生正确掌握了节拍和音乐的强弱以后,教师再训练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感受,让学生将音乐和舞蹈融合,将自身的情感、身体动作以及感悟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自身的身心理念认识音乐和感受音乐,从而使学生拥有利用音乐表现舞蹈的能力。当然在学生具有相应的舞蹈知识储备以后,还可通过自身对于舞蹈的理解与认识,进一步探索舞蹈的内涵,以及更加高深的舞蹈技巧,从而产生对舞蹈的全新认识,为舞蹈事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二)通过舞蹈教学实践展现出舞蹈艺术的美感

舞蹈本身有着非常强的实践性,舞蹈教学的实践过程主要是通过较为动感的身体形象展示,舞蹈的美感主要有动作、姿态、形体以及造型体现出来,在高校舞蹈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自身的感受理解并展現出舞蹈的形式美,并且增强形体的训练,培养学生产生对美的认识和理解。此外形体训练可以借助芭蕾舞的训练方法训练,如芭蕾舞中的站立姿势、小跳、蹲、脚位、躯干、姿态的组合等等,通过这种练习帮助学生架构完善的舞蹈基本框架,对学生的姿态、动作有重要的塑造作用,一方面可以塑造学生高雅和优美的气质形态,另外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于舞蹈艺术表现形式的韵律产生表达能力。在这种舞蹈实践中,教师应当增强对学生身体和形式的训练,通过身体感受、心理暗示以及审美引导等方法,激发学生产生想象力,同时让学生基于动态化的身体形象展现出舞蹈艺术的美感。

(三)在高校舞蹈教学的理论中引入美感的教育

高校舞蹈教学要理论结合实践,理论教学让学生更加全面和深刻的理解舞蹈的特点和内涵,同时利用实践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舞蹈动作,在舞蹈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安排相应的理论课程,为学生介绍和讲解舞蹈的理论知识,包含有舞蹈艺术的起源、内涵以及分类、舞种之间的背景、风格以及舞姿等等,舞蹈本身的理论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教师应当有目的和意识的利用审美媒介传达舞蹈表现的美感,同时借助影像资料、图片以及书籍等方式,将舞蹈艺术中的动作形体、服饰造型以及动作礼仪等美感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进一步的展开挖掘,学生基于自身的听觉和理解感受舞蹈的作用,并且基于感性增强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认识。只有学生从自身的思维理念中产生了对舞蹈艺术形式的理解以后,才能更加深刻的投入到对舞蹈的探索中,并且对舞蹈产生独立的认识。

(四)利用多媒体设备引入一些生活中的素材,丰富舞蹈教学的内容

高校舞蹈教学应当从学生对舞蹈作品的欣赏和观察着手,所以高校舞蹈教学实践中,应当增加舞蹈欣赏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舞蹈作品的美感,把握舞蹈具有的特征与风格。多媒体设备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让舞蹈的鉴赏非常便利,利用这些信息化教学设备,播放一些舞蹈作品影视、图像或者音乐等,针对一些重点和难点动作,可以反复播放和慢放,让学生在欣赏这一舞蹈动作的过程中,反复并且细致的观察动作,找到舞蹈的表现力,分析舞蹈所表述的思想情感,让学生切实学会和理解舞蹈的具体美感和技巧,基于这种教学方式,要提升学生对于美术的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并培养学生综合性的素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提升学生对于艺术的掌握能力和学习能力。高校舞蹈教学可以从生活中汲取一些丰富的元素导入到教学实践中,让学生理解舞蹈艺术源自于生活的内涵。并且在舞蹈教材中导入一些现实题材,防止教材的内容过于抽象化,脱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舞蹈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其美育功能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高校舞蹈教学的形式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心理素质,需要在高校舞蹈教学实践中,以美育的方法树立学生的审美思想和审美能力,同时把握住舞蹈教学的思想。舞蹈教学一方面体现在学生的形体上,另外还可以在学生的性格、审美能力及意识等方面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和优势,提升学生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高校舞蹈教学引入美育教学,需要循序渐进的系统性培养,通过这种方法改善舞蹈教学的方法和形式,提升学生对于美的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龚雪莹.“一生一艺”视域下的高校舞蹈艺术教育[J].大众文艺,2020(08):237-238.

[2]刘俊洁.普通高校舞蹈教学中美育渗透路径探析[J].艺术评鉴,2019(07):121-122.

[3]王勇.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美育教法新探——社会学视角下体育舞蹈教学的美育实践[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07):102-107.

高校舞蹈教学改革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体育舞蹈是近几年较为流行的体育活动,其是娱乐与艺术相互融合的运动形式,在这个发展速度迅猛的社会之中,身体才是奋斗的基础,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十分关键的,而体育舞蹈这一运动的开展,可以释放人们的压力,消除疲劳,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推进学生的身体与心理发展,因此,这就需要有一种高效率的方式对体育舞蹈进行训练。

【关键词】表象训练法;体育舞蹈;应用

引言

表象训练法在高效舞蹈教学进程之中的推广以及使用是对于现阶段高等院校舞蹈教学开展方式的合理优化,这一使用不单单大幅度提升了高等院校舞蹈教学的成效与质量,同时对于舞蹈动作以及形象练习也促使学生对动作技术把控具备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在舞蹈教学不同开展阶段进行分析,表象训练法在教学进程中的使用对于不同学习阶段也有不同的作用。

一、表象训练法重要性

表象训练是对自身脑海之中所形成的运动进行梳理、创造与发展,促使教师所做出的舞蹈动作可以在学生的脑海之中反复出现,学生在练习动作时,教师在旁边对学生进行合理指导,促使学生可以牢固把控舞蹈动作。表象训练法具备加深记忆的成效,学生在脑海中反复回想,对于细节动作合理分析,提升学生的舞蹈动作流畅性。

二、表象训练法的应用

(一)动作初步掌握阶段

高等院校体育舞蹈教学进程中,对于表象训练法的使用,可以在很多方面有效提升自身的成绩,但是要想让表象训练法更加完善地融入进高等院校舞蹈教学体系之中,还应该在长远的角度来出发。例如,在体育舞蹈动作的初步掌握阶段之中,这一阶段也是学生打下坚实基础的阶段,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合理科学的知识理念之上进行积极学习,让学生对于体育舞蹈的动作要领等进行重复训练与把握,从而实现学生熟练对体育舞蹈动作进行完美展示。教师可以经由向学生展示观看体育舞蹈动作的视频录像这一形式,来规范学生的体育舞蹈训练动作,教师应该对其中具有典型性的技术动作要点进行讲授,并向学生配合好双人位置以及相应的练习方向,这种合作学习的模式不单单可以让学生更加高效完善快捷地理解体育舞蹈动作的技术要点,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观看录像的进程中更好地形成相应的思维认识,推进体育舞蹈动作的配合训练实施,这样可以促使动作思想在学生个人的思维意识之中形成动态改变。由此可以得见,表象训练法在实际应用进程中,可以对学生的基础教育做出较大的贡献,帮助学生在体育舞蹈技能的把控进程中获取更加优良的成效。

(二)让学生掌握音乐节奏

在体育舞蹈之中,音乐的节奏是十分容易影响学生的个人情绪以及对于体育舞蹈动作的进行,音乐与舞蹈是相辅相成的,舞蹈也是随着音乐的改变而进行动作的改变的,因此,应该让学生牢固把控音乐的节奏,这样才可以更加好地进行舞蹈学习,对于音乐节奏的熟练把控可以提升舞蹈动作的精确性,所以教师应该对此重视起来。

(三)教师间接指导

教师的间接性指导是十分关键的,教师丰富的教学,对于学生的间接指导是有益处没有害处的,经由体育教师的指引,学生对于体育舞蹈可以具备全新的认识。例如,在向学生讲授探戈舞蹈时,因为探戈是双人舞蹈,音乐节奏的拍子为2/4拍,同时具备较强的节奏感,因此,在播放展示探戈类型的音乐时,教师可以在旁边进行旁白式的解说:同学们已经做好准备了,也可以伴随着音乐的节奏来把控好每一个节拍,交叉、跳跃,每一个舞蹈动作同学们都做得十分到位,动作相当流畅,也已经在这一个节拍之中完成了基础性的动作,好,请同学们把身体交给音乐,在脑海之中想象我们在十分喧闹的环境中与好朋友玩耍,完全放空自身。通过这种旁白式解说,让学生们理解探戈所表述的意思,并在体育舞蹈动作之中展示出来,从而更好提升对于未来各种舞蹈动作的理解以及表述能力。

(四)动作提高与改进

对于表象训练法来说,其在实际应用进程中,还可以對于学生的动作提升与优化具备一定的积极作用。首先,表象训练法的动作提升进程中,应该让学生对于自己的不足之处具备一个正确的认识,不应该仅仅停留在错误的训练方式之上。例如,教师可以经由计算机信息技术,对于学生的动作进行立体3D分析,观察学生的哪一些肢体动作偏差较大,哪一些肢体动作的表现较为优良,在整体的协调性方面以及舞蹈魅力进行展示,融合学生的个人舞蹈理解成效出发,从而对学生的动作进行更加有效地提升,让学生依照合理正确的训练模式提高自己。其次,表象训练法在动作优化的进程中,教师应该多多鼓励学生大敢尝试,舞蹈虽然具备严格标准,但是在实际展示的进程中,可以坚持创新,这样才能推进舞蹈进步。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身的舞蹈动作录像,之后自己观看,或者与体育教师等进行讨论,从而在舞蹈动作方面获取更多灵感。

(五)动作协调完善阶段

就表象训练法自身来说,其在实际应用进程中,为了获取更加优异的成效,还应该坚持在动作协调进程中投入较多,任何舞蹈的展示都应该在最终的阶段进行合理分析,这样才可以在协调进程中对于最美的作品展现。表象训练法的使用进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最大程度提升,例如,教师可以邀请一些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观看,打造出不一样的观赏氛围,让学生在汇报演出或者是进行自我展示的进程中,可以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增进其对内心的训练,让学生在舞蹈动作的协调完备进程中,可以获取更加优异的成绩。需要注意的是,在最后阶段之中,不能对学生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这对于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会起到阻碍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等院校体育舞蹈教学进程中,表象训练法的有效使用,可以在很多方面更加优良地革新原本具备的不足之处,对于未来的教育提升发展来说,可以起到较为优异的推进作用。因此,应该对表象训练法完善探索,持续增进全新的思维方式,坚持在高校舞蹈教学系统持续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晓晖,邹曼璐.表象训练法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通俗歌曲,2016(10):138-139.

[2]唐海英,张勇明.探析表象训练法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5,5(04):56-57.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体育与休闲学院)

高校舞蹈教学改革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舞蹈是人类通过自身的肢体语言来表达日常生活以及内心情感活动的艺术表现形式。人们根据舞蹈自身特有的节奏韵律和语言表达方式来表现内心的情感世界,并以此来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以及展现美。懂得如何去鉴赏,才能真正进入舞蹈美丽的情感世界,进而感受到舞蹈艺术的美。随着国家对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视,舞蹈艺术教育在高校教育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高校舞蹈艺术鉴赏出发,探讨其对高校舞蹈教育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舞蹈鉴赏;高校;舞蹈艺术教育;意义

艺术欣赏是一种对审美意识的接受形式,任何一门艺术形式的创作若没有被大众接受或认可,那么艺术作品也将会失去其存在的价值,舞蹈作为一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也需要被人欣赏和认可。按照现代艺术审美的观点,艺术品创作发展的动力在于其被大众接受或认可的程度,一件艺术作品被大众鉴赏和接受的过程也是艺术家包括欣赏者在内对作品的再创造过程,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欣赏者他们都直接或间接的参与了艺术品的创作,因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没有欣赏便没有创作,只有在欣赏过程中才能实现艺术创作本身所体现出的价值。同样的,对于舞蹈艺术鉴赏而言,欣赏者只有具备了相应的欣赏能力,才能更好地体会舞蹈艺术的魅力。舞蹈艺术鉴赏教育作为高校的一门艺术课程应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提高大学生对舞蹈鉴赏的能力可以更好地实现舞蹈艺术的现实价值,这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

高校开展舞蹈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及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高校学生接受艺术熏陶的有效途径。它指导着舞蹈艺术教育大胆的朝着正规化、科学化、系统化的道路发展,进而不断地进步和成熟。其中,舞蹈艺术鉴赏教育已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舞蹈艺术鉴赏经过不断地发展,其已不再是各高校形同虚设、可有可无的课程,它将会为祖国培养更多优秀的、高素质的全面发展型人才。

我国素质教育的现状及舞蹈艺术教育的发展状况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现阶段的主要发展方向,其中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舞蹈艺术教育又是促进我国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教学形式之一。素质教育是人们利用自身遗传与其所处环境产生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体力、情感与意向等因素全面和谐地发展,促使人类文明向个体身心素质的影响深化,从而为学生今后人生规划道路打下扎实的基础。新世纪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方向应是全面培养多方位复合发展型人才,且具备较为完善的人格,这是新时代发展赋予教育的使命,而舞蹈艺术教育则是达到这种目的的良好载体。自步入新世纪以来,科技、经济、社会的快速变革给我国现阶段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作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为现阶段教育教学模式提供了更为宽阔的发展空间,为高校教学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思想观念。没有艺术教育就不是完整的素质教育,舞蹈艺术教育是艺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舞蹈是人们通过肢体的律动,为表达心中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形态,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一门艺术形式。它起源于劳动,又与文学、音乐、美术相伴而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其以动作的姿态、音乐的节奏和人的肢体动作语言来展示其独特的魅力。

目前,全国许多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开设了舞蹈鉴赏选修课程,这些课程设置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青睐。虽然大多数院校将舞蹈鉴赏列入到选修课范畴中,但由于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分情况地要求学生选择多门艺术类课程进行教学只能是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效果反而不尽人意。这说明了高校对舞蹈鉴赏课还不够重视,客观上也使学生在心理上存在这类课形同虚设的想法,很多高校都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学校的舞蹈鉴赏课往往一开始听课的学生特别多,到后来越来越少,即便是去的也是为了应付老师点名。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学生对于舞蹈鉴赏课程安排或教学方法上存在偏见,因此,改善舞蹈鉴赏课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解决课程教学困境的重要途径。

高校开展舞蹈艺术教育的方式方法

创作出美的作品是舞蹈和其他艺术形式所具有的共同目的,通过自身艺术价值来展示自然与社会,以及表达人们对生活的感受与理解,抒发情怀、愉悦身心。舞蹈的表现形式是通过人的肢体动作表达各种内心情感,它是一种特殊的技与艺巧妙结合的表现手段,抒发人们的内心情感是艺术赋予舞蹈的本质属性,节奏性和造型性是构成舞蹈艺术形式的基本要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基础。要激发学生学习舞蹈鉴赏的兴趣,教师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在题材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一些贴近学生,使学生都乐于接受、学习的作品;在流行元素的选择上,应有选择性的介绍街舞、爵士舞和拉丁舞等符合学生欣赏品味的舞蹈元素,让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舞蹈鉴赏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在于理解而不在于盲从;在舞蹈课程讲解上,要根据学生的喜好,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讲解。课堂教学时间和资源毕竟是有限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舞蹈艺术鉴赏教育要把培养学生通过自学来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放在首要位置。首先,具有强烈的审美认知是舞蹈鉴赏的必要条件。舞蹈是一个民族生活习惯、传统习俗以及思想文化的体现,对其鉴赏不能够只停留在形式上,而应该通过深层挖掘它所蕴含的文化、情感来感受舞蹈艺术的美,并掌握一定的鉴赏方法;其次,要加强大学生对舞蹈律动与审美构图的掌握,提升舞蹈意境想象的能力。因此,在对舞蹈已经展开想象和联想之前,要引导大学生对舞蹈所包含的情感进行反复体验。传统模式下单纯的鉴赏已不能满足现在教学发展的需求,尽管舞蹈艺术鉴赏是理论课,但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就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有情感色彩的、规律的肢体动作是舞蹈本质体现,在讲到不同舞种的特点时,我们可以安排教一些简单手位及具有代表性的动作,把舞蹈知识与动作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身体验舞蹈的魅力。

高校开展舞蹈艺术鉴赏教育的意义

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对艺术鉴赏审美的学习,造成了大学生虽然专业知识过硬但情感审美方面存在欠缺的现状。而舞蹈通过对优美的人体动作、造型和表情的舞蹈鉴赏,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同时,舞蹈艺术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和美学、哲学思想等,可弥补大学生审美方面的缺陷,丰富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艺术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中,通过前人的观察总结与后人的具体实践,我们从中得到了这样的启示:艺术教育与社会是一种互相的联系,通过艺术作品的创作情感或背景使受教育的人对艺术产生认知。受时代背景、社会现象、生活习惯等条件的影响,艺术作品本身会产生内容形式及题材的繁衍、风格的形成以及艺术历史的发展,认识观念的多样化等现象。艺术作品是社会发展变革的产物,是社会生活间接的、曲折的反映,这种反映是通过人的情感变化所形成的,在认识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人们的感情会受到艺术作品的启发而产生反作用于人的社会行为与社会关系。大学生群体大多都不重视对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只关注自身在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从而对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这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发展都是不利的。舞蹈鉴赏能力作为艺术教育培养的一门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大学生的艺术涵养与品位,促进大学生全面的发展与进步。

舞蹈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塑造良好体态美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舞蹈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为现代社会的蓬勃发展培养更加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舞蹈鉴赏应该被列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它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舞蹈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舞蹈的产生,传承了民族的优秀文化,促进世界艺术之间的交流。舞蹈鉴赏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本土民间舞蹈的选择,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探索本土民间艺术文化的兴趣,发扬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形成关注民间文化的良好的文化氛围,从而促进民族舞蹈传承和发展;同时,通过鉴赏外国舞蹈,又能使学生感受到异国的风土人情,增长见识,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当代的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舞蹈艺术鉴赏教育属于美学范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对社会培养文化型、创新型人才及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是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黄明珠.中国舞蹈艺术鉴赏指南[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冯双白.舞蹈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3]刘恩伯.中国舞蹈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4]田冬云.素质教育、美育教育与舞蹈教育[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04).

[5]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年版.

| 作者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编校:郭 花

上一篇:安全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总结范文下一篇:小学值周教师一周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