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社区结对共建范文

2024-04-16

城乡社区结对共建范文第1篇

城乡共建、 结对帮扶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四帮四促”活动的要求和《省文明委2012年工作要点》,为进一步推动“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充分发挥我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全省文明单位的优势,开展城乡共建、结对帮扶,促进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措施,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深入开展文明单位结对帮扶活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努力改善农村落后面貌,为我省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二、帮扶目标

我省现有省级以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XX余个。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开展“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的要求,围绕“三建”(建一个综合性宣传栏、建一个图书文化室、建一个文体娱乐场)“四改”(改厨、改厕、改圈、改善环境)“五通”(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电话)“三有”(有家电、有家具、有节余)“两治”(治懒,治

愚)“一良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目标,通过文明单位与农村村寨结对方式,对全省XX个村寨进行1对1帮扶,力争通过三年时间(2012—2014),使全省文明单位奉献社会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结对帮扶的村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村容更加亮丽,农村环境更加优美。

三、帮扶内容

(一)帮助发展经济、促进兴业富民。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帮助分析当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找准发展路子,理清发展思路,制定符合实际、突出特色的发展规划和目标,积极协调项目和资金,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二)帮助培训农民,促进素质提高。发挥结对单位教育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按照结对帮扶对象需要,开展务工培训与务农培训,开展就业培训与创业培训,开展引导培训与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三)帮助改善环境、促进村容整洁。治理“五脏五乱”(衣服脏、被褥脏、厨房脏、用具脏、环境脏、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帮助硬化村内道路,净化庭院卫生、健全保洁制度,完善保洁设施,加大保洁力度,使村容整洁、美观。

(四)帮助科学管理、促进和谐稳定。注重推动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积极开展“平安村”、“法治村”、“村民法治模范村”等创建活动,帮助结对村健全村民自治机制、搞好村务公开,加大法制宣传教育、法律援助力度,促进形成知法守法,敢于同不法行为作斗争的良好氛围,推动农村法制水平不断提高,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五)帮助繁荣文化、促进成果共享。帮助完善村级文化设施、指导开展文体娱乐活动,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等自治文化娱乐协会,发挥农民文化家园,农家书屋等作用,组织实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以及送戏、送电影、送有线电视进村入户,让农民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促进农村移风易俗。

(六)帮助深化创建、促进乡风文明。创建活动是树立文明乡风的重要载体,要以农民群众实际利益为切入点,帮助查找文明创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开展“文明卫生户”“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推动“诚信农民”“五心教育”“四在农家”创建等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乡风文明。

四、帮扶措施

(一)拓展“富”的渠道。切实帮助农民找到增收致富的路子,掌握一门以上致富技术。争取相关部门加强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增加劳动收入。结合实际发展种植业、养

殖业,创办小型农作物加工企业,增加创收渠道。有序发展劳务输出,实现转移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二)丰富“学”的内容。引导农民群众参加农业技术、就业技能、市场经济、电脑等各类学习培训活动,学习有关时事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组织村民代表到外地参观学习,拓宽群众视野和发展思路。

(三)创造“乐”的条件。完善村级文化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农民文化家园、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电视进万家、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民体育健身等惠民工程的作用。以农民群众为主体,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

(四)改善“美”的环境。加强村庄规划建设,美化居住环境,引导群众绿化美化房前屋后,保护生态环境。引导农民群众搞好个人、家庭和村寨环境卫生,营造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五、工作要求

(一)各级文明办、省直机关工委、省委教育工委、省国资委、省委国防工委,要按照“谁推荐、谁主管”的要求,按照自选或指定的方法,明确文明单位(先进单位)具体帮扶对象(村、寨)进行帮扶。建立帮扶工作台账,对每年结对帮扶人力、资金、项目、效果方面进行认真记录,每年由

各地文明办和主管部门向省文明办上报,省文明办进行通报。文明单位属各级党政机关的,要切实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

(二)文明单位要充分发挥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做好帮扶工作。要根据结对帮扶工作任务,制定帮扶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人,抓好落实。

(三)要加强对结对帮扶工作的指导,科学规划帮扶对子和帮扶内容,细化分解帮扶任务,积极帮助解决帮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督促有关方面抓好工作落实。

(四)各级文明办要把结对帮扶工作纳入文明单位评选和管理。对结对帮扶工作态度消极、未能按要求完成帮扶任务的文明单位,考核时要酌情扣减目标考核分,对不参与结对帮扶活动、不落实结对帮扶工作任务的文明单位,要予以通报。

城乡社区结对共建范文第2篇

一、我市村企结对共建工作开局良好

自2006年初全

面开展“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活动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广泛发动和参与,采取多种有效举措营造共建氛围,社会各界推波助澜,广大工商企业热烈响应,全市上下迅速掀起了村企结对热潮,实现了良好的开局。据统计,到2007年底,全市共有5085家企业与2639个行政村结对,实现了村企结对全覆盖。2007年结对企业与村委会协议共建项目2646个,协议或承诺出资4.16亿元,实际完成项目1721个,实际到位资金2.15亿元,为结对村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总体而言,全市村企结对共建工作具有以下特点:

(一)政府主导型模式。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可以清晰看出,政府是村企结对共建工作的主角,在村企结对共建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首先,政府是村企结对共建工作的倡导者和组织者。

去年3月份,市委、市政府召开了村企结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恳谈会并进行全面动员部署。通过各种广泛宣传和组织发动,以及“千企结百村”、“百企联百村”等形式多样的共建新农村主题活动的开展,村企结对氛围日益浓厚。其次,政府是村企结对共建规则的制定者。去年上半年,市里出台了《关于村企结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市级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都紧密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做好政策的细化落实,制订了农业龙头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政策。通过优先安排建设用地、减免税收、享受补助、扶持倾斜等激励措施,在政策层面上支持鼓励企业参与共建新农村。再次,政府是村企结对共建的服务管理者。各级政府积极整合部门优势和多方力量,为村企结对工作积极搭建服务平台,认真搞好服务和管理工作,促进结对共建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开展,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坚持“村企自愿、互利共赢、长期坚持、注重实效” 原则,积极引导村企签订结对协议。各地还以项目为基础,建立项目库,使合作的纽带更加牢固。不少地方针对山区、海岛等欠发达地区企业少、经济弱的实际,帮助物色合适的企业,引导跨区结对。许多地方还建立村企结对沟通协调制度,帮助理顺合作关系、研究解决有关问题。

(二)结对共建形式呈现多样化。在村企结对实践中,各地因村因企制宜,注重实效,探索多种形式的合作共建关系,共建形式呈现多样化。一是以企带村型,主要是通过企业主兼任村主要干部等形式,企业直接参与支持村搞建设促发展。二是经济顾问型。聘请素质好、社会责任心强的企业家担任村经济顾问,帮助村里理清发展思路,为村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和资金扶持。三是互利合作型。一般是企业以出资金为主、村依法提供土地资源和劳动力为主,共同实施建设项目,当地政府给予必要的支持,实现企业拓展发展空间与村经济发展、农民增加收入的共赢。四是基地带动型。企业通过建设农业原料基地、产品配套基地、劳动力供应基地等形式,带动村产业发展和农民转移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五是捐建基金型。结对企业从一事一捐发展到建立各种基金,形成规模和制度化,对新农村建设有持久推动作用。六是连片带动型。在一企多村的结对形式中,企业与当地干部群众达成共识,结合成片连线推进村庄整治建设,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打造农村新社区,实行政府、企业、行政村三方协同搞建设。

(三)结对共建成效明显。一是切实带动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参与企业通过项目带动、智力支持、资金投入等途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结对村资金、产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并直接促进了村庄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领域的发展。二是促进村庄风貌的改善。通过村企结对共建活动,使农民更多地看到了希望,消除了农民的悲观畏难情绪,增强了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动力和热情,农民自主意识进一步提高。三是对于多元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引导作用。村企结对为新农村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有效途径,同时也为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的示范引导作用,为新农村建设多元参与机制的建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二、我市村企结对共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我市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新农村建设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从各地情况来看,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村企结对共建机制的思想基础不牢固。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过程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认识落后于实践,理念需要强化。一些部门和干部责任感不强,存在消极畏难情绪。有些地方工作方法简单粗放,存在行政强制倾向,搞“拉郎配”和摊派,影响企业参与热情。有些企业没有充

分认识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的意义,缺乏社会责任感,参与积极性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或简单地应付了事。一些结对村和农民缺乏新农村建设主体意识,认为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是义不容辞的义务,把结对企业当成财神爷和摇钱树,对结对企业存在等、靠、要的思想。

(二)村企结对共建机制的内涵有待深化。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村企结对思路不够开阔

,途径和内容还比较单一,偏重于捐钱捐物,重短期发展、轻长期合作,重硬件建设、轻潜力发掘,重物质帮扶、轻智力投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新农村建设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因此要不断拓宽思路,克服村企结对形式的单一性,探索村企结对实现形式多元化,促进农村全面综合协调发展。同时,我们还应深刻反思,我市村企结对工作起步早,曾在全省、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失去优势,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在深化村企结对共建机制方面做得不扎实,对村企结对共建机制内涵的深化力度不够。

(三)村企结对共建机制的政策保障体系不完善。尽管市、县两级陆续出台了《关于村企结对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原则性政策文件,但是由于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导致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同时受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难以兑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如何细化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相关优惠政策,把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是今后我市新农村建设急需重点研究的问题。

(四)企结对共建机制缺乏稳定性。总体而言,目前我市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具有运动化倾向和不确定性。许多企业参与动机是被动的,受政策环境压力和政治约束,“是买政府的帐”,很难保证其参与共建的长期性。相对于我市工商企业总数而言,目前我市企业参与结对共建新农村的比例还比较低。一些企业在结对村的选择、合作项目的确定、出资形式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人情关系进行的,缺乏制度保障。村企双向互动的局面还没有真正形成,村企互利共赢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

三、进一步深化村企结对共建机制的对策思考

村企结对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要更广泛动员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发挥企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为此,要不断深化村企结对共建工作,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实现互利共赢,努力形成有利于结对共建新农村的长效机制。

(一)思想深化:树立村企结对共建的正确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是**农村发展的现实需求。我们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不断深化对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理念,形成共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全面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推进农村发展是政府的责任,也是企业的责任。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的土地、水以及其他资源,离不开农村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支持,离不开农村的广阔市场。企业的发展需要和谐的内部环境、和谐的社区环境,也需要和谐的社会环境。只有把企业的发展与社会进步联系起来,企业和企业家才具有高境界,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企业要不断提升发展理念,提高发展层次,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以便赢得更有利的发展空间和环境。在村企结对共建过程中,要敏于发现典型,善于总结经验,勇于探索创新,工于宣传动员,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引导更多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努力形成村企结对共建的新局面。

(二)内涵深化:丰富村企结对共建形式

内涵决定形式。今后要按照共谋发展思路、共兴农村经济、共办社会事业、共推村庄建设、共育乡风文明的要求,不断拓展村企结对共建领域,深化村企结对共建内涵,丰富村企结对共建形式,促进村企结对共建深度发展。进一步明确村企结对共建重点,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结对共建项目,切实推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全面综合协调发展。对结对村庄而言,绝不能是单向被动的物资捐赠接受方,更重要的是向企业学理念、学管理,借重企业优势,合理开发资源,大力培育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对结对企业而言,要认真帮助结对村理清发展思路和规划,依托村庄资源优势,确立一批务实、有潜力的产业发展项目。企业要善于把结对村的发展、合作项目的选择与企业目标自觉结合起来,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三)政策深化:完善村企结对共建制度保障

完善的政策体系是机制长效运行的根本保障。要想确保村企结对共建工作的稳定性,从根本上克服其运动化、短期化倾向,就必须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村企结对共建机制的本质是共同建设,核心是互利共赢,关键是政策保障。因此,要不断深化政策扶持,建立健全村企结对共建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村企结对共建的政策保障机制。政策的制定完善要坚持以公正平等为前提,维护合作双方的利益,避免政策的零和性,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当前村企结对政策的完善主要应该抓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完善并切实落实财政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细化企业对新农村建设公益性投资的税前列支相关政策规定,规范村企结对共建项目收益分配,扩大村企结对共建项目收益的财政税收优惠范围,提高各方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二是进一步完善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资源配置政策。在严格遵守国家土地法规政策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新农村建设用地管理试点范围。切实落实新农村建设用地管理试点政策,保障试点村的用地需要。要鼓励企业结合产业项目建设,参与农村土地整理,折抵指标大部分留给村与结对企业合作开发使用。以土地整理开发为突破口,理顺农村资源有效配置机制,促进新农村建设资源集约利用。

(四)服务深化:稳固村企结对共建工作平台

城乡社区结对共建范文第3篇

为深入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活动,形成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合力,扎实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确保史志办党支部开展城乡结对共建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逐步探索城乡共建的新机制,提高城乡共建工作水平,为实现“基层组织共建、党员队伍共管、干部人才共育、科学发展共赢、困难群众共帮、党建资源共享”的目标任务,全面推进城乡城乡共建对共建工作的有序开展,现结合共建双方单位的工作实际,就进一步深化结对帮扶共建活动制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切入点,以加强诚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构建城市联系农村、党员联系群众的平台,建立健全城乡基层互帮互助和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同时结合前期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新活动载体,拓展活动内容,增强活动实效,把我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动员起来,深入农村,帮助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发展生产、改善民生、构建和谐,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努力形成以城带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共同发展的城乡统筹互助的城乡共建工作新格局,不断增强城乡基础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总体目标

通过城乡结对帮扶共建活动,增强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强化服务群众的内生动力,切实转变思想作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效能,充分发挥我局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发挥我局党员干部在政策、人才、智力、信息及创建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关注民生,切实帮助结对共建基层组织和人民群众解决一批突出问题,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树立我局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通过结对共建促党建、促发展、促和谐,达到共建双方双赢,促进在各项工作上创造出新业绩。

三、组织领导

史志办党支部建立深化城乡支部结对帮扶共建工作领导小组,由李正龙同志任组长,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和落实工作,推动各项活动落实到位。

四、主要措施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活动:

一是采取“1+1”结对方式,与结对帮扶共建村签订结对共建协议,并认真落实到位。

二是主动加强与结对共建村的联系和交流,每年至少召开两次联席会议,经常了解结对共建村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深入探讨解决办法与措施,每年为共建结对村办1-2件实事、好事。

三是开展“五个一活动”:同上一堂党课、同听一场报告、同过一次组织生活、同搞一次研讨、同参加一次帮扶困难群众生活,加强共建双方的党建互动。

四是以“送温暖、献爱心”为主要内容,同共建结对村共同开展扶贫济困活动,发动结对双方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结对子“一帮一”,开展救助困难学生上学活动,为群众提供就业信息,帮助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五是每年帮助开展一次有影响力的活动,或者帮助共建结对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或农村环境整治工程)中取得一些新进展。

六是积极帮助共建结对村党支部谋划发展规划,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组织建设,进一步提升村两委班子凝聚力、号召力和创造力。

七是在“七一“期间,由党支部主要领导到共建结对村为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全村党员集中上一堂党课。

八是每半年与共建结对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一次结对共建座谈会,进行思想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情况、工作情况及困难需求,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增强结对共建工作的针对性。

九是关注贫困学生的上学问题,并提供必要的资助,帮

助解决其因家庭经济特别困难而无法上学的问题。

十是关心扶持农村特困老党员,为困难党员解决实际生活困难,利用政策或信息引导他们脱贫致富,帮助解决其生产、生活实际问题。

十一是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帮助共建结对村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资金投入,加强结对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水平。

十二是在党组织之间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的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干部群众文体生活,促进身心健康。

五、几点要求

1、建立机制,加强交流。与共建结对村建立起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协商交流,共商共建活动。

2、扎实推进,务求实效。根据实际,扎实推进活动有序进行,切实帮助共建结对村在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新农村建设和民生问题上解决一些问题,办成一批好事实事,注重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力戒形式主义和做表面文章。

水城县史志办

城乡社区结对共建范文第4篇

是结对子,支部互联手拉手。按照“党群部门联系党建工作薄弱村、政法部门联系社会稳定问题村、经济部门联系经济发展贫困村、涉农部门联系特色规模专业村”的思路,采取支部“1+1”和在职党员“1+2”的形式,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和党员干部与农村党支部和党员群众开展结对互帮活动,共结成支部互联对子136对,党员互动、干群互助对子2320对。结对互帮一定三年不变,保持互助互帮网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是定目标,城乡互帮共提高。通过结对互帮活动,机关单位帮助农村党支部实现“建设一个好班子、带出一支好队伍、理出一个好思路、形成一套好制度、建设一个好阵地”的“五个好”目标;机关单位党员干部帮助农村党员群众实现“有固定增收项目、有较强致富技能、有一定道德素质”的“三有”目标。农村党支部帮助机关单位做到工作效能和管理制度“两促进”;农村党员群众帮助机关单位党员干部做到群众观念和工作作风“两转变”。

三是建机制,定期交流促深化。积极建立长效机制,机关单位按照“五个一”(每半个月与结对村党组织和结对户通讯联系一次;每一个月开展一次帮扶活动;每一个季度主要领导到结对村进行一次现场办公,至少要为结对村解决1—2个难题;每半年和结对村党组织召开一次互帮联席支委会,研究解决互帮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每年和结对村党组织共同组织开展一次主题实践活动)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各类活动,确保了结对互帮的制度化和常态化。

四是抓核心,支部共建夯基础。围绕“建班子、建阵地、建项目、建制度”和“助党性提高、助观念转变、助发展信心、助致富本领”的“四建四助”任务开展支部共建活动,通过选派驻村党建联络员,建立城乡党建联席会议和党员教育管理经验交流制度,开展城乡党组织交流互动活动,帮助结对村健全规章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完善党建资料、改善阵地面貌,共同推动城乡党支部各项工作跃上新台阶,带动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五是强载体,帮办实事助发展。坚持把活动的着力点放在解放思想、推动产业发展和改善农村设施面貌上。通过学习政策、分析村情、算账对比、观摩考察、典型引导等措施,帮助农村党员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找准发展症结,理清工作思路。坚持把城市的资金、技术、人才优势与农村的土地、资源、劳动力优势等有机结合,通过帮助建基地、引项目、设协会、办市场等途径,大力扶持结对村发展主导产业,培植“农”字号龙头企业,并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建设资金、致富信息和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困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六是拓空间,丰富内涵显特色。具有较强资源、技术、信息、人才等优势的农口、卫生、文化、政法等部门,立足业务特点,创新活动形式,丰富帮扶内容,深入基层开展各种宣传、培训、义诊、咨询等活动,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宣传、党校等部门与农村党员群众开展理论对谈活动,农口部门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卫生部门开展“送医送药下乡”义诊服务活动,文化部门积极帮建“农家书屋”,政法部门开展“法律进村入户”活动,帮助结对村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和始发阶段。

城乡社区结对共建范文第5篇

甲方(牵头学校):******

乙方(结对学校):******

协议内容:

一、指导思想:

以促进结对双方学校的教师队伍专业发展和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为重点,以增强两校造血功能和发展后劲为目标,通过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共建活动,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标。

二、共建内容:

1、教师队伍方面

①结对学校有计划地安排学校富余学科教师到优质学校上挂交流,交流期限1—3学年。

②通过师徒结对等多种形式加强沟通联系,进行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探讨与研究,每学期结对数不少于3对。

2、教育教学方面

①双方学校各自抽调教师组成联合课题组,优势互补,共同协作,共同完成******现有的两个市级课题。

②开展校本培训合作,将共学共培、共同提升纳入学校培训计划。

③每学期选派不少于3个学科、5人次学科骨干教师开设示范课、研究课,开展同课异构活动,促进双方学校学科教师、教研组之间交流、学习、展示、提高。

④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电子备课等方面经验交流,提升双方学校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水平。

3、校园文化方面

以“手拉手•心连心”为主题,通过校园文化联谊、学习体会交流、社会实践和学生结对等方式开展交流和互助活动,共同构建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良好的行为品格。每学期合作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不少于2次。

三、共建时间

自2014年9月至2017年8月。

四、本协议一式3份,共建双方各执1份,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留存1份。

牵头学校校长签名: 结对学校校长签名:

单位盖章: 单位盖章:

城乡社区结对共建范文第6篇

活动工作总结

县粮食局党委积极开展与榛子幸福村党组织联创共建活动,促进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找准薄弱点,夯实结对共建的工作基础

根据县委的统一部署,粮食局党委从去年6月起与榛子幸福村党总支结对,开展“联创五好党组织、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我们立足于为村办实事、解难题,通过实施“三个一”工程,开展“三个一”活动,组织“一对一”帮扶,扎实推进粮食局与村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积极促进村级组织建设和经济发展。一是实施“三个一”工程,改善村基础设施,建设一个功能完备的村级活动阵地。局党委出资2万元支持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并赠送了一套电脑及打印设备,帮助建成了一个标准化的村级党员服务群众中心。解决一批老百姓饮水难的问题,局党委争取水利部门支持,投资20万元在6组李家山、4组的后湾两处修建蓄水池和引水管道,解决301人的饮水问题,工程于9月份竣工验收。打通一条水泥路,我们和村共同争取有关部门支持,于去年打通了通往连丰的8公里水泥路,解决了村民雨天出门难的问题,在今年7月遭受洪水灾害后,我们又帮助村争取2万元维修通往西沟的沟渠和公路。二是开展“二个一”活动,加强村组织建设。每年一起上一次党课,自去年开始,局机关党支部与村党总支联合共上党课的活动,分别由局党委书记和村党总支书记为党员上

党课,共同学习十七大精神及科学发展观理论知识,并就如何创

建“五好”党组织进行了探讨交流。每年开展一次党员联谊活动,由局党委牵头,邀请村党组织参与,举办一次机关和农村党员生

活会,在会上农村党员讲实话,讲真话,说出了心里话。机关党

员到农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三是组织“一对一”帮扶,帮

助特困群众。局全体党员与村干部共同走访、深入了解,确立了

7位特困户作为7个党员的结对帮扶对象,开展“一对一”帮扶。7位党员为7户特困群众共捐资2000元现金解决特殊困难。从经济上、生活上、思想上给予帮助。“联创共建”活动开展以来,

局党委共资助幸福村近30万元,大力推动了村级组织建设,为村级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找准共同点,激发结对共建的内在动力

局党委与幸福村党总支结对,开展 “结对共建”活动。通过

与幸福村负责党建工作的同志座谈交流,我们发现机关与农村党

的建设各有特点,共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党建工作目标上,即机关

党建为农村发展服务是永恒的主题,不变的宗旨。为此,我们双

方积极沟通,互相了解各自党组织建设、生产经营管理、文化建

设等方面的情况,努力寻找和放大共同点,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共建促党建、党建促发展”的活动主题,制订了三年“统筹共建”

实施意见,目前各项活动正按照计划有序开展。7月上旬,双方

党员共同上了一堂科学发展观专题党课,双方党组织负责人交流

了在生产经营、人员管理和党员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共建双方有了共同目标、共同语言,共建关系才会更加牢固、长

久,共建活动才会取得实效。粮食局党党委同步部署党建工作,

互相帮助理清发展思路,查找存在问题,相互学习管理方面的经

验,激发了结对共建的内在动力,推动了机关与农村党建融合并

进。

三、找准切入点,拓展结对共建的合作领域

局党委在与村党组织联创共建中认识到,党组织结对共建活

动不仅要在组织建设上互帮互助,还要牢牢把握双方需求,不断

拓展共建领域,在共建中推动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双赢。为了实

现共同发展的目标,局党委通过调研的基础上,与村党总支班子

成员一道共同认为,幸福村要充分利用其区位环境和土地、气候

条件,走“连片种烟,沿路种菜,分散养殖,集中配套”的发展

之路,并共同谋划了烤烟和蔬菜两大支柱的在发展问题。在烟叶

发展上,与市县烟草部门协助做好工作,连片发展烟叶生产,力

争三年内使全村烟叶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在蔬菜发展上,主要是发展5000亩高山反季节蔬菜,组建了蔬菜专业合作社,粮食局为村配备了计算机、打印机,通过网上交流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同时为解决农民蔬菜运输问题,局党支部承诺把张官店,榛子树

岭二栋仓库无偿给幸福村做冷库,以解决蔬菜运输半径过长的问

题,确保了蔬菜丰产又增收。同时,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

切入点,逐步实现强村目标。局党委指导村“两委”班子认真清

理村集体“三资”,发挥地处榛子乡集镇这一区位优势,对原有

的村级市场进行整修,建成占地面积300平方米、总资产达100

万元的“农鑫超市”实行招标承包经营,为村民提供百货销售、

住宿及农资等生产生活服务,2009年获得集体经济收入2.7万元,并且盘活集体土地和山林资源,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7万元,加上

烟叶返税收入,200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9.2万元,进入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前十强。2010年, “农鑫超市”、集体土地和山

林资源集体经济收入已达10万元以上。

二0一0年十二月十一日

主题词: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总结

上一篇:创业创新课程教案范文下一篇:创业担保贷款申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