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建筑空间论文范文

2024-09-19

民居建筑空间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居建筑;晋商大院;“天人合一”;“合和”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2013ZDIXM032)]

中国自古以来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民居建筑亦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民族特色。晋商民居建筑是中国北方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它不仅具有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还兼具独特的审美艺术价值。目前,山西省境内尚存的明清时期民居建筑约有1000多处,其中最为出彩的当属分布在晋中一带的晋商大院,其建筑规模庞大、气势恢弘、格局精湛,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

山西晋中一带在明清时期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大量边关城镇和屯兵聚落驻扎在此,为晋商的兴起提供了契机。同时,特殊的政治和经济背景又使得朝廷对此地颇具青睐,颁布了一系列利于山西经济发展的措施,允许百姓与官府一同经营,极大地拓宽了晋商的市场。位于村落中的晋商聚落为抵御外敌的侵扰,纷纷建立起带有浓重军事设防色彩的寨堡,这些寨堡的构建过程严格遵从晋商传统的社会观念和组织结构,采用一定的理性和秩序标准,使得民居建筑形态布局严整,形成了晋商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

一、晋商大院的空间布局及特点

(一)严整有序的平面布局

晋商民居建筑的平面布局整体呈院落式,形成一个东西窄、南北长的纵长方形庭院,沿中轴线方向分布几套院落,最为常见的有一进至三进,以三合院或四合院为主,也有纵横拼接形成深宅大院,再向横向发展,辟通道开门相连。院落之间通常以矮墙和垂花门隔开,按照标准的三三制建造正房、厢房和门房。正房坐北朝南,通常采用两层楼阁形式。厢房为木构单层单坡瓦顶,南房为倒座形式,大门一般位于东南角,大门对面设有影壁。院内整体布局受井田制、里坊制等影响较深,因而显得严整有序、紧凑规则。

(二)保守封闭的空间层次

晋商大院总体空间形态呈现出一种神秘和封闭感。院落内通过四周建筑物的围合,产生一种向心的封闭空间,宅门保持并维护着民居内部空间的完整性和秩序性。宅门的对面是影壁,通过宅门和影壁的收敛,使得宅内外空间平衡过渡。大院四周包裹着厚实的高墙,呈现出一种封闭感,墙角多挖出壕沟,与堡墙一同起到防御的作用。这种神秘又封闭的建造理念来源于主人的从商思想,密闭的建筑空间布局有利于收集雨露,象征财源广进,高大的外墙也给人造成易守难攻的视觉冲击力。

(三)技艺精湛的细节装饰

晋商大院的典型代表王家大院、乔家大院、常家庄园等大多装饰豪华,一方面凸显了主人的尊贵地位,一方面也向世人展示了当地民俗民艺的独特魅力。作为大院的精神防御构建,影壁、泰山石敢当、风水楼等分布在聚落的各个空间中。院落的屋顶通常采用筒瓦或青瓦,上筑五脊三兽,下建前檐走廊,檐廊前矗立通天明柱,上面挂着匾额对联,柱下的石鼓做工精湛。正房顶部设有水壁以示吉祥,四周的照壁亦显得宏达精美。院门处的兽头瓦当多为闭嘴兽,神态坚毅,栩栩如生,极尽雕饰的斗拱凸显着主人的权力和地位。最值得一提的是遍布院内的三雕艺术,即砖雕、木雕和石雕,多为吉祥图案,做工精湛,造型精美,是晋中地区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的结晶。

二、晋商大院的审美特征

(一)“天人合一”的传统美学思想

晋商大多重视儒学,绝大部分晋商把“儒贾相同”作为他们从商之道,因此儒学中“天人合一”的观点也影响了他们对居住场所的选择和构建。“天人合一”思想中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理念,这种理念也深入到晋商大院的选址中。不难发现,较为有名的晋商大院多选在环境优良、适宜居住的风水宝地。如乔家大院地处山西祁县,历来便是三晋地区的礼仪之乡,同时地理位置的选择也符合风水学中的“枕山、环水、面屏”的空间模式和居住模式。古语有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这里所强调的“尚中”思想也是晋商大院建造时所遵从的标准。作为举行盛世及家族叩拜的重要场所,晋商大院的“堂”位于中轴线上的绝佳位置,并与前面的空地组成完整的天地象征。此外,儒家的“天人合一”强调仁、礼、义,主张以礼治国,强调人伦教化,人与人之间要严格遵守等级和阴阳秩序。因此大院在建造过程中均按照人的高低贵贱分出等级,建筑的空间顺序、材料品质和规模都与等级严格匹配。这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也是建筑美学与儒家礼教的完美结合。

(二)“合和”审美观的突出体现

“合和”是极具中华特色的哲学概念,也是中华民族独创的文化概念。“合”乃过程,“和”则归一。从“合”至“和”先有整体,再由整体化一至最终的和谐之美。中国自以来就属于内倾型农耕文化,在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都表现为向内收敛的形态,对美的阐释也同样立于整体,有整体向内关照。晋商大院内影壁的设计是“合和”观念的集中体现。影壁上最常出现的有圆形和“S”形构图,圆形代表着圆满和完整,是吉利的象征,在视觉上给人一种运动、收缩的审美感受。影壁的建造过程中挑选圆形图案,是对人们追求宇宙和谐、生命统一、生活美满的美好愿望的体现。“S”形是曲线中最具美感的线性,有着无限延伸的趋势,弯曲的造型也增添了活跃的气氛和流动的美感。如影壁中采用“S”形较多的“鹿鹤同春”题材,映射“六合同春”,寄托了天下欣荣,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这是“合和”思想的进一步提升。此外,除了影壁的建造遵循“合和”的思想,楹联、砖雕、木雕和石雕等也在强调这一审美观念。例如乔家大院一副对联的上联为“子孙贤,族将大”,下联为“兄弟睦,家之肥”。这中间充分体现了中国儒家思想的精髓“和”。无论是生意兴隆还是家族兴旺都要依靠“和睦”二字,“和气生财”的世俗文化对当时的晋商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三)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砖雕、木雕、石雕及彩绘艺术是晋商大院的一大亮点,它们造型多样,涉及到的题材广泛,寓意也各不相同。聪明的晋中人在继承汉代雕刻手法的基础上,巧妙地吸收了宋元时期雅秀绚丽的雕刻技法,同时又体现了清代“纤细繁密”的典型艺术风格,娴熟地运用在晋商大院的建筑装饰中,无论是高浮雕、浅浮雕、圆雕还是透雕,在较为有名的晋商大院中都是应有尽有。雕刻的内容大多体现吉祥如意之兆,如保存较好的砖雕图案有:和合二仙、葡萄百子、麒麟送子等;石雕图案有:猫碟闹春(取耄耋谐音)、丹凤朝阳、马上封猴(取侯谐音)等;屋檐的木雕也有采用闭口猫的形象,古时称“张口官家、闭口商家”,暗指晋商在从商过程中要严守商业机密、精于算计,充分体现了行业特色。彩绘俗称丹青,是建筑物上一种独特的装饰,它不仅能够利用油漆保护木质结构的建筑,减少雨淋日晒的侵蚀,还能以其生动的形象状物抒情,给人以艺术的感染力。晋商大院的屋檐下大多都有真金彩绘,内容以人物故事为主。这些图案采用堆金立粉和三蓝五彩的技法,用纯度较高的金箔层层堆制,直到把一件饰物制成逼真的浮雕为止,再加上线条勾金,用天然石料敷底上色,使得图案上的颜色经久不褪,即便长期风吹日晒仍旧保持光彩熠熠。这些精湛的技艺和手法无不体现着当地民众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社会经验,成就了山西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三、结语

晋商大院是北方民居建筑的精华,它见证了晋商500多年的兴衰史,展现的不仅是卓绝的建筑艺术,更有着丰厚的历史纤尘和文化积淀。从艺术角度来看,晋商大院的民居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在建筑艺术上的卓越体现,具有深厚而成熟的美学意蕴。从民俗文化角度来说,它以恢弘肃穆的方式,无声地向世人讲述着中国最传统的“和睦”思想以及在传统文化熏陶下的晋商为家族拼搏奋斗的故事。晋商大院是历史和文化共同铸就的产物,是现代社会不可多得的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审美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朱光潜.美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潘知常.生命美学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3]汉青.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侯延亮.王家大院[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

[5]朱向东,王崇恩,王金平.晋商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6]高宇波.晋商文化与晋商建筑[J].建筑学报,1999(09).

[7]孟聪龄,马军鹏.从“天人合一”谈山西传统民居的美学思想[J].建筑学报,2004,(02).

[8]程轶婷,唐孝祥.浅析山西传统民居的审美文化特征——以王家大院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7,(04).

作者简介:

秦姣,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美学(旅游美学)。

郭剑英,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民居建筑空间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对传统进行解读,认为传统是地域文化的发展脉络和秉承之魂。同时从广义和狭义视角下对传统民居及其建筑文化传承基因进行解读。在传统民居及其建筑文化的双向整合方面,认为可以采用化整为零、移植重构、借鉴再生的设计手法将传统民居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相结合,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

关键词:传统;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传承

何为传统?不同语境下传统的内涵和界定不尽相同。在建筑学及其所在的地域文化语境中,传统作为一种重要的特质,在地域文化中的作用不可小觑。传统可认为是地域文化的遗传基因。而这个遗传基因主要通过传统在地域文化的点滴记录和一脉相承来体现,传统不仅是地域文化的发展脉络,更是地域文化的秉承之魂。

1 传统是地域文化的遗传基因

1.1 传统是地域文化的发展脉络

文化可以是全球性的,也可以是地区性的。地域文化作为地区文化的一种代表性区域文化,根植于区域特性,受当地的自然、经济、政治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会有很大差别。而在地域文化的种种影响因素中,传统作为一种世代相传的特质,使人们在千古流传中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习俗、道德、制度等相关的有形的无形的行为方式和制度。在这种时代延续的传统中,可以追溯到地域文化的发展踪迹,更是可以通过这些踪迹去进一步寻求和探寻地域文化在当今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根植于传统特质,地域文化的发展脉络变得愈加清晰,而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愿景也变得有迹可循。

1.2 传统是地域文化的秉承之魂

美国学者希尔斯认为,传统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乃至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是人类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创造的种种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和。在他的观点中,认为传统是地域文化的“达芬奇密码”。同时,英国学者亚卡尔桑德斯对传统的诠释更进一步的具体化,他形象的将传统比喻为存储,随着时间不断地推移,人类不断地发展,传统也就不断的存储在历史长河中,而这种传统随着人类世代的更迭,进行着不断地传承,引导着人们的物质与精神活动不断地“按常规向前推进”。因此,从以上的角度来看,“达芬奇密码”和“不断地推进”都可以认为传统在地域文化中的一脉传承作用,传统可以认为是地域文化的秉承之魂。

2 传统民居及其建筑文化传承基因

2.1 广义视角下的传统民居及其建筑文化传承基因解读

从广义视角来看,传统民居及其建筑文化是要根植于所在的区域大环境中,那么要对区域环境进行解读。前文提到,地域文化受所在的社会文化自然政治要素影响较大,可以分为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两者综合作用于传统民居,决定了传统民居的建筑外形与建筑性质。自然要素中的气候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我国地域辽阔,从南到北,跨越几个纬度,气候和温度差异较大。在东北三省,建筑体量较大,墙体较厚,给人一种厚实的感觉,这也是由于寒冷的气候所导致的。而在两广地区,雨量充沛,气候潮湿,很多民居采取将一楼架空的形式,而形成骑楼的建筑景观。

2.2 狭义视角下的传统民居及其建筑文化传承基因解读

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大区域中的小区域小环境中,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式与建筑特色之间也有差异,这种差异性相比大区域下的差异性相对较小,但也是属于文化传承基因的作用范围之内。例如,在云南,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中,虽然都在云南这片大区域当中,但是不同民族的传统民居具有很大差别。传统民居在建造时,要依据其所在的地形地貌,有的在平原上聚居在一起,有的顺应山势而建,有的则是一楼架空临靠河边,有的则是在丘陵地区,种种地势差异对建筑组合形态都会有比较大的影响。

3 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与现代化的双向整合

传统基因传承下的民居是中华建筑文化的瑰宝,在当今现代化与快速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如何将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发展趋势相结合,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寻求当今我国传统民居发展的灵感与火花。

3.1 化整为零

不管是自然因素还是人文因素,最后综合作用于传统民居体现出来的是建筑形式与建筑特色。这些都是传统设计手法的体现,在新时代发展下,不能固守传统一味不变,也不能完全抛弃以前的形式。在传统设计手法与现代设计手法的融合问题上,化整为零是一个有效的整合方法。这种整合方法主要运用于建筑单体。例如在云南石屏古城传统民居商业步行街的改造中,将部分传统民居改造成特色商业步行街。将建筑单体大体量划分为零星小体形,将整条商业街也是进行划分进行分段处理,在各个建筑小体形和分段街道上,根植于当地云南特色传统民居特点,对建筑的门窗开间、小空间形态处理、装饰细件以及街道临街建筑的开间进深等细节空间的处理问题上,将传统设计手法与现代设计手法相结合。

3.2 移植重構

建筑设计的核心问题是不同空间的处理,有内部空间的营造,也有外部空间的过度。其中空间的组合是建筑设计经常要面临的问题。在对传统民居进行改造的时候,过于老旧的传统民居要进行拆除与更替,那么新旧建筑如何协调共存是改造的核心议题。其实新旧建筑共存落实到空间上,也就是传统与现代空间之间如何协调组合。在平面组合过程中,要汲取传统民居中的精华,将传统建筑文化基因体现在不同尺度下的空间设计中,其中根植于传统民居原型的基础上,可以采用方位秩序、空间序列、组合方式、不同构成单元、对称与非对称等多种组合方法,来进行平面布局的组合重构。可以理解为是在现代设计手法的基础上进行传统设计元素的移植与重构。

3.3 借鉴再生

传统民居及其建筑文化面临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在当前快速城镇化的冲击下得以延续和再生。采用现代建筑设计手法对传统民居进行多种处理,强调再生是目的,借鉴是形式。为了延续传统民居建筑的文化脉络和地域特征,需要不仅在形式上借鉴当地传统民居建筑的局部造型和装饰,更是要在内涵上体现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精髓。而且这种借鉴并不是简单地模仿、复制甚至是抄袭,而是有的选择有的放矢的去运用,强调的是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回归,强调的是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体现,强调的是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传承。这样的借鉴再生,才是地域文化理性的回归。

4 结语

传统是人们在历史长河中有意识和无意识留下的产物,传统民居和建筑文化更是传统元素在建筑中的体现。对待传统民居和所显得建筑文化,我们要持客观理性的态度,不能毫无保留全部继承,也不能不加理解一味全部摒弃。要取之精华,去之糟粕。通过现代设计手法将传统民居文化与现代化双向整合,创造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

参考文献

[1] 刘先峰,冯新刚,牛大刚.传统民居建筑理念、特征及其当代传承问题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2(12).

[2] 陶渊,孙杨栩,唐孝详.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第十九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综述[J].南方建筑,2012(06).

民居建筑空间论文范文第3篇

张掖甘州区古民居以明清、民国时期居多,以其门、罩、窗和屋顶的构件组合、以木结构、地域色彩浓郁和简洁朴实但又不失精美装饰的建筑艺术,在中国西部古民居中别具一格。发现研究保护开发古民居包括艺术性在内的诸多价值,是地方性知识的必要课题。

现存张掖甘州区古民居以明清、民国时期居多,共有34处,占地面积12726.5平方米,共513间,建筑面积8394.3平方米。主要分布在:西大街区法院办公楼以南居民区、东街、青年东街文庙巷,青年东街、劳动南街、北街、税亭街、东街道德巷、民主西街西来寺巷、北环路仓门街、西街行军巷有零散分布。张掖古民居建筑艺术风格独特,魅力独具,其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构件组合的建筑艺术

张掖古民居的建筑构建主要是:门、罩、窗和屋顶。中国传统建筑的门可以分属两大系统,一是划分区域的门,多以单体建筑的形式出现,如城门、屋宇式大门等;一是作为建筑自身一个组成部分的门,如板门、格扇门等。而在传统民居建筑当中的门有大门、二门、院门、垂花门、屏门、房门等,因处在建筑中的不同位置二而命名,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不论是官式建筑还是传统民居,住宅大门都代表着主人的社会地位和声望,因此对大门的形式和装饰特别重视。门可分为门框和门扇两部分。门框是门的边框,在文庙巷32号古民居中门均以木质材料为主,门框上的门楣和其内部的门扇都相对简单,雕刻装饰较少。其下端称为下槛均以单个样式呈现,简单朴实、实用性较高。门印上所刻画的圆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或花瓣等样式,并在头上常刻有花纹图案或吉祥文字,采用浅雕、浮雕或请当地书法家代为描绘书写等形式。这些都是古民居所保有的传统风格与完美艺术智慧的结晶。

在大门或厅堂入口前的廊坊下,为突出大门的总体形象,常设有一部分突出的形体,称之为“罩”。罩作为室内分隔而又部分闭空间的装修木隔断,用硬木浮雕或透雕而成,上面布满精美图案,极富装饰型。罩的立面形象大体呈倒凹型,根据具体形象的不同,可分为多种形式。在建筑的开间或进深的两柱边各安一扇落地隔扇,上有横披的称为落地罩;其中在此次调研的古民居中,以炕、床上的落地罩为主,我们将其称之为炕罩。其特点表现为:罩面上刻有图案作为装饰,主要以蝙蝠作为基本题材,寓意为福禄寿中的“福”,具有鲜明的吉祥祈福之意。

窗最能体现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唯美表现形态。文庙巷32号古民居,从堂屋两侧的厦房可以看出,其窗的表现形式均以漏窗为主,并可在窗洞内雕出或塑出各种优美图案,使装饰和艺术性更强。众多民居反映出中漏窗有多种形式,如六角窗、椭圆窗、八卦窗、月洞窗、扇面窗、书卷窗、竹节窗、寿桃窗和蝴蝶窗等,充满艺术的韵味和律动。

中国传统民居的屋顶形式非常丰富,主要有庑殿、歇山、硬山、攒尖、卷棚,还有 顶、盔顶、十字脊顶、勾连搭顶、平顶、拱顶、半坡顶等。屋顶不仅在建筑上面起围护结构的作用,而且屋顶的形式和装饰能反映出建筑的等级。而悬山、硬山是等级比较低的屋顶形式,在古民居中得到广泛的使用。基于此種原因,张掖甘州区民居建筑结构中的屋顶形式,具体表现为:屋顶均为悬山、硬山等形态,即“人字形”屋面,其考虑雨天的影响,此种结构配合完善的输、排水系统,保证了整个体系的实用性与完整性。

以木结构的建筑艺术

张掖古民居多采用抬梁式(梁架式)的木结构体系建造,而其中单体建筑则贯穿于整个结构体系中,主要结构特点为:古民居中分堂屋、倒座、厢房、耳房等。多为四架梁六檁前廊硬山式,前出廊,飞檐翘角,悬山式。梁、檩坊与地脚坊避齿相接,使每座建筑皆称为独立木框架结构,有墙倒屋不塌的特点,牢固坚实,拆去土墙可抬起移位,结构科学合理,抗震、防潮、防盗性能极强。堂屋、倒座在张掖古民居为主要建筑和上房,为突出其威严状屋顶使用双脊檩,檩上放置罗锅椽,双驼墩,置月梁,使顶部隆起呈弧线形轮廓,不设脊,穿廊部做飞檐翘角,是整个屋面形成一个卷棚曲坡顶。厢房山墙做四梁架,梁上开一桁椀置檐檩,以防止檐檩滚动,梁下为随梁,主梁首部做骑马榫与正面横坊相交,随梁上下开椀,上椀与平板坊开半开半榫相交,下椀与燕尾坊相接,燕尾坊开卯与立柱馒头榫相接传承柱于柱顶石,正面燕尾坊与山墙随梁开许多卯口(暗卯)与壁齿中榫相接壁齿管脚榫与地脚坊相接,以维持柱架水平方向的稳定性。厢房做悬头顶,屋顶两端延长到山墙以外五六椽至七八椽,各部檩子一并挑出,檩头上钉博缝板,将檩头封住,檩下加燕尾坊帮助檩子承托上上部荷重,博缝板背面不做穿带。

各单体建筑苫背部多做麦秸泥屋面:先在椽子外端置连檐,再在内侧铺望板或芦席一层,相应的望板之间斜面相接,做柳叶缝,然后铺芦苇或高粱秸,先用6-8厘米厚半干草泥做底子,当地称头掺泥,二掺泥须在泥内加大量的麦秸草,泥和好以后要反复“摔泥”、“揉泥”、“捂泥”,成好泥后再上房,其厚度在8-10厘米,屋面拍实墁平,素面,多不挂瓦,有的只在堂屋屋面和街门屋面铺设方青砖。为防止夏日阳光蒸晒和雨水淋溅,在堂屋、倒座、厢房外装置穿廊,厢房穿廊进深一般为1.6米,堂屋、倒座达2.3米,倒座廊下金爪吊柱开卯与抱头梁出榫相接,吊柱上与檐檩榫相接,两吊柱间大额坊、小额坊中榫卯相接,额间坊镂空雕刻福禄寿贵、奇珍八宝等精美图案内容。

地域凸显的建筑艺术

为使院落有层次空间,使用功能齐全,在建筑群中添加一些附属建筑设施,如垂花门,垂花门又叫做“二门”,张掖人称“一字门”,它不仅是分隔院落之物,还具有防盗之功能。张掖古民居垂花门形式为独立柱担梁式,只有一排柱,梁架与柱十字相交,挑在柱的前后两侧梁头两侧各各承担一根檐檩,梁头下端独立柱担梁式“垂花门”整座垂花门犹如樵夫挑担,所以又被形象的称为“二郎挑山”式垂花门。其结构做三檩双坡四垂柱(或八垂柱),四柱三门,明间面阔大于次间两倍,明间柱间装屏门四合,次间开实榻门或棋盘门,檐檩斗拱各向外悬挑出一个拽架明间立(六棱柱)柱头和柱身上部1/4出开明榫,插入两层通身插坊入垂柱出榫,出榫做霸王拳装饰,明间平板坊下做圈口雕刻,飞椽、连檐、斗板、平板坊,次间走马板、门额与两侧厢房山柱、屋檐构建勾连搭接。院落中为防日晒雨淋,在人形通道厢房与倒座、厢房与堂屋、对持厢房与堂屋相间处装置有三檩双坡天棚,天棚的进深依过道宽窄而定,面阔有跨天井通天棚或过道遮挡天棚两种,宽度依院口天井大小和檐距不等而定,天棚厢房一侧使用通柱,屋面做清水素面或挂瓦件。整个建筑群排水采取集中处理的方式,在堂屋和倒座屋面两侧做两道鸡嘴式的小木槽,将水排向厢房屋面,在对持厢房间檐下搭牵有酷似张掖古老“天桥式”的木质“櫈槽”的排水槽,在排水槽的正中开一方形接口,使用导水槽将水引入天井口的极水窖,再使用套瓷排水管将水排出院外,极具科学性和先进性。铺面院落或有钱人家皆装置防盗栅墙,整座宅子除正面院落不设栅墙,在四合院的三面山墙和后墙有2.5-3米高的圆木做马蹄形的防盗栅墙。

装饰精美的建筑艺术

张掖古民居的雕刻装饰多为木雕一般都雕刻在斗板,阑额,平板枋,垫板,雀替,门合,封檐板和圈口花牙板上。接口门斗多采用斗拱飞檐,枋板上下左右相扣,彼此之间错落有致,加之以浮雕彩绘,工艺精湛,庄重典雅,极具观赏性和艺术性,内容多为博古图案,有梅兰竹菊、琴棋书、,鹤鹿同春、牡丹戏凤、暗八仙、四爱二十四孝等吉祥图案或传统故事经典情节等,形式为连贯图案,手法为浮雕,在色彩的使用上由于受封建等级制度的影响,如:宋代有“凡庶人家,不得施五色文彩为饰”。明代有“庶民居舍,不许饰彩色”的规定及经济条件所限,所用草泥墙、白墙、灰瓦和栗、黑等色的梁、柱装修,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与民居环境气氛相协调,在色调的处理上取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在内檐装修分隔的隔断上满装隔扇,有四扇和六扇两种,以间深大小而定,或直接做隔扇墙,墙体内外做棋盘式方格,方格内做雕刻或彩绘,卧室内盘炉炕,做落地式炕罩。牌匾书法讲究,内容丰富,寓意深刻,牌匾不仅挂于街门,在堂屋倒座门上也挂柱,如堂屋“青藜堂”,倒座“容膝易安”,街门“渤海名宗”、“太白传家”、“义经遗徽”等,各自典故实至名归,独具内涵与特色。不论是装饰雕刻艺术所反映出的文化寓意,还是其历史渊源所隐含的文化均可表现出张掖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地位,其古民居的文化内涵是兼容与多元,深厚而广泛。

张掖古民居保存至今,凝结历代民间艺术智慧,它合理的构架造型,精美的雕刻装饰以及古朴秀丽的古文古风散发着诱人的艺术魅力。研究古民居,意在传承久远的建筑艺术和文化。

(作者单位:河西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民居建筑空间论文范文第4篇

中国传统的十大民居按地域可分为东北民居、华北民居、江南民居、岭南民居、客家民居、西北民居、西南民居、蒙古民居、新疆民居和西藏民居等十类。民居的特色形成主要是根据其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居民的生活方式,从而形成了在功能、结构、形式上都较为合理的营造方式。

一.东北民居:

东北地区处于寒冷或严寒地区,一年之中夏季短冬季长,居住建筑对保温的高要求是重点。建筑的主要特点是层高较低,屋盖坡度较大(为了积雪保暖)墙体较厚,且多采用土坯、原木、茅草等取于当地,且孔隙率较大,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作为围护结构。较为典型的有井干式建筑、朝鲜族民居等。

二.华北民居:

华北民居为中国传统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经常被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标志。常以四合院形式布置,根据地方气候和文化差异而略有不同,比较典型的有北京四合院、晋中四合院等。北京四合院中间庭院较大,为正方形,多采用硬山和卷棚顶,色彩较为鲜艳;山西四合院中间庭院较小,常采用单坡顶向院内采集雨水,颜色偏灰。

三.江南民居:

江南民居是除四合院外又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布置紧凑,也常以院落形式布置,但院落往往很小,称之为天井;由于建筑成片相连不利于防火,因而有马头墙出现作为隔断之用。江南多雨水,致使形成檐廊,基本上是粉墙黛瓦,卧房常设在二楼以避免室内泛潮。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徽州民居和浙江民居。

四.岭南民居:

岭南民居主要指珠三角地区的传统民居,特点是通风良好,且受西方文化影响明显,建筑外观上有明显的西方建筑元素。墙体颜色常常为朱红色,基于风水上的说法。

五.客家民居:

客家民居是福建地区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一类传统居住建筑,常被称作“土楼”。一般由土坯做外墙,墙体厚实,整体呈圆形,体量巨大,内部房间众多。中间常有祠堂。

六.西北民居:

西北民居主要指宁夏、山西一带的传统民居,以窑洞最为典型。窑洞是一种穴居的形式,热惰性非常好,冬暖夏凉,日照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室内通风往往不畅。门面根据受力特点和地方文化形成鲜明的特色,基本呈拱形,门口往往是具有名族特色的窗格。

七.西南民居:

西南民居主要指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典型住宅,特征主要体现在材料和造型两方面。由于地区环境十分潮湿闷热,房屋修缮和重建的次数较多,且注重通风和散热,故采用轻质材料作为建材,底层架空,且为及时排挤雨水而将屋顶坡度加大。典型的有杆栏式建筑。

八.蒙古民居:

蒙古民居指草原上为了适应游牧民族放牧需要而形成的毡房,俗称“蒙古包”。主要特点是可以自由拆卸便于携带,且由兽皮、毛毡等材料制作,有利于保温。

九.新疆民居:

新疆地区的传统民居称为“阿以旺”,常以土坯作原料,房屋连成一片,庭院在四周,平屋顶,用以晾晒衣物和风干葡萄。建筑有伊斯兰风格,常出现拱券式的门斗和窗户。

十.西藏民居:

民居建筑空间论文范文第5篇

中国传统的十大民居按地域可分为东北民居、华北民居、江南民居、岭南民居、客家民居、西北民居、西南民居、蒙古民居、新疆民居和西藏民居等十类。民居的特色形成主要是根据其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居民的生活方式,从而形成了在功能、结构、形式上都较为合理的营造方式。

一.东北民居:

东北地区处于寒冷或严寒地区,一年之中夏季短冬季长,居住建筑对保温的高要求是重点。建筑的主要特点是层高较低,屋盖坡度较大(为了积雪保暖)墙体较厚,且多采用土坯、原木、茅草等取于当地,且孔隙率较大,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作为围护结构。较为典型的有井干式建筑、朝鲜族民居等。

二.华北民居:

华北民居为中国传统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经常被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标志。常以四合院形式布置,根据地方气候和文化差异而略有不同,比较典型的有北京四合院、晋中四合院等。北京四合院中间庭院较大,为正方形,多采用硬山和卷棚顶,色彩较为鲜艳;山西四合院中间庭院较小,常采用单坡顶向院内采集雨水,颜色偏灰。

三.江南民居:

江南民居是除四合院外又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布置紧凑,也常以院落形式布置,但院落往往很小,称之为天井;由于建筑成片相连不利于防火,因而有马头墙出现作为隔断之用。江南多雨水,致使形成檐廊,基本上是粉墙黛瓦,卧房常设在二楼以避免室内泛潮。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徽州民居和浙江民居。

四.岭南民居:

岭南民居主要指珠三角地区的传统民居,特点是通风良好,且受西方文化影响明显,建筑外观上有明显的西方建筑元素。墙体颜色常常为朱红色,基于风水上的说法。

五.客家民居:

客家民居是福建地区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一类传统居住建筑,常被称作“土楼”。一般由土坯做外墙,墙体厚实,整体呈圆形,体量巨大,内部房间众多。中间常有祠堂。

六.西北民居:

西北民居主要指宁夏、山西一带的传统民居,以窑洞最为典型。窑洞是一种穴居的形式,热惰性非常好,冬暖夏凉,日照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室内通风往往不畅。门面根据受力特点和地方文化形成鲜明的特色,基本呈拱形,门口往往是具有名族特色的窗格。

七.西南民居:

西南民居主要指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典型住宅,特征主要体现在材料和造型两方面。由于地区环境十分潮湿闷热,房屋修缮和重建的次数较多,且注重通风和散热,故采用轻质材料作为建材,底层架空,且为及时排挤雨水而将屋顶坡度加大。典型的有杆栏式建筑。

八.蒙古民居:

蒙古民居指草原上为了适应游牧民族放牧需要而形成的毡房,俗称“蒙古包”。主要特点是可以自由拆卸便于携带,且由兽皮、毛毡等材料制作,有利于保温。

九.新疆民居:

新疆地区的传统民居称为“阿以旺”,常以土坯作原料,房屋连成一片,庭院在四周,平屋顶,用以晾晒衣物和风干葡萄。建筑有伊斯兰风格,常出现拱券式的门斗和窗户。

十.西藏民居:

民居建筑空间论文范文第6篇

一、山西传统民居的形成背景

1、夏商踪迹, 晋国霸业

中国的文化底蕴源远流长, 这其中, 夏商的时期文化灿若繁星。在秦晋交界之处, 绵延着恰似天上而来的黄河水, 弯弯曲曲的, 宛若一个摇篮, 这就是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山西, 展示出夏、商两代近千年的风貌。

三晋人民因黄土高原特有的自然环境不断征服和探索, 而此铸就了古老的三晋文明。丰富的历史文化来自山西历经六百年沧桑的晋国伟业, 布局独特且具地方特色的山西民居和村落正是在这种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比如山西的王家大院, 整体的建筑形式和内外布局都可以看出作为一个中层士大夫官僚之家的建筑风貌与气质, 这其中官气、文气多于商气, 夹杂着的一些书卷之气, 使得富丽中尽显质朴。

2、人与自然, 和谐统一

“对于上帝的败笔你要善于包涵”, 当限有的自然环境无法满足时, 那只有通过改造才能展示出它的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 我想这也是山西民居在此文化背景下, 始终能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本质原因吧。

二、山西传统民居建筑特征的普遍性

无论大小规模的村落, 在山西门楼是不可缺少的, 你可以看到有的村落的四周可能都没有围墙, 但像门楼这样的一座纪念性建筑物, 是必须建立在入村处的大道口的, 是用来提醒旅客又到一处村镇了。山西民居的建筑形式也非常复杂, 在一系列的建筑形式演变过程中, 颇有些许特殊之处是值得思索探究的。

1、动态的演进性和历史的传承性 (以窑洞民居建筑为例)

大树, 是远古最早出现人类文明的居住方式, 在一些遗址中发现的大量旧石器时代洞穴, 就是古人类利用天然的洞穴作为居所的有力证据。追溯到这个时期的穴居方式, 由此发展成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民居;而南方因潮湿的自然环境特性, 从巢居形式演化成为干栏式民居。因此可以说穴式—半地穴式—地面式的木结构房屋, 这一系列的演变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伴随着人类的文明进步、经济程度的发展与提高, 这同时也是一个需要适时进行调整改进, 以此来更好地满足人类需要的过程。诚然历史的延续性决定着文化的传承性, 人们历经时间的沧桑轮回, 总是在既定的、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传承与改造。

仰韶文化时期, 至今被发现的零星分布在山西若干地的房屋遗址十分稀少, 论数也只不过几十座而已, 而窑洞这一民居建筑形式是很有地域特点的。这与山西所处的高原地势环境是分不开的, 顺势高原垂直的地貌, 加上遍及各地的黄土的, 很方便窑洞的开发挖掘, 而且洞内冬暖夏凉, 至今仍是山西许多地方居民的居住方式。

这种形式的建筑代表就拿有“民间故宫”之称的王家大院来说吧, 这里分布着许多民居窑洞。当你处在高大的院城头上放眼看去, 这些坚固气派的门面大都用砖石砌就, 嵌有雕花线格的木制门窗也颇为讲究, 气孔和烟道布在窗户上, 这既可以使窑洞通风采光, 又能抵御黄土高原上的风沙。些赋予山西浓郁的民俗气息。而在窑洞外面, 还会单独用砖墙砌起起一个院落, 看着院内晾晒的衣服和大蒜、玉米等农作物, 足以想象村民们安祥的生活状况。

正所谓村不露村为好村, 家不露家为好家。这幅天然的照壁既是黄土高原带给这些民居的保护墙, 也是山西独特的一道风景。

2、区域的差异性和影响因素的综合性 (以砖瓦合院为例)

我们都知道民居存在地域差异性, 这是由于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所决定的, 当然, 这是在这两种综合的作用下产生的结果, 并不单单是一种因素所产生的。中华民族以用汗水打造了雄伟的城墙、庄严的宫殿、秀美的园林, 也创造出了各具鲜明特色的院落。山西具有丰富的地上文物和丰富的地下能源, 而如今又为中国传统民居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

平川地区, 这样的地形是不利于窑洞的挖建的, 因此这里产生出一种新型的建筑模式——合院式建筑。山西最不缺少的就是黄土和煤炭, 而这些正好就是烧制砖瓦的主要材料, 因此, 位于山西汾河盆地地带的小平原上, 兴建起了一座座大大小小的砖瓦合院式建筑, 三合院四合院或是一进两院三院, 更为大型的还有几个大院组合串联的建筑群, 类型种类颇多, 令人叹为观止。要说山西最令人惊叹还是的晋商大院类型的古建筑群, 这里就以祁县的乔家大院为代表说明。

不知大家有没有看过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起》, 乔家大院就是这部电影的拍摄所在地。民间常说“皇家有故宫, 民宅看乔家”, 这座远名中外的古建筑群用它历经沧桑的一砖一瓦诠释着三晋文明的兴与衰。我们从整体的建筑结构来看, 这可以说是一座全封闭式的城堡式建筑群, 大院四围用青砖墙封闭建设, 可达十米的高度使得大院三面虽然临街, 但与周围民居是不相连的。再从建筑的整体布局来看, 大致呈现两个喜字, 这里院落分布错落有致, 关上每个大院的们都可自成一统, 而且每一面每一门都像是古时城门的门洞式, 颇具一番北方所具有的传统风格。

三、结语

山西传统民居文化是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的山西传统民居, 用璀璨的三晋文明诠释着山西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我们在研究每一座建筑的发展历程时更应该去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建筑内涵, 只停留在建筑外表, 是没有什么积极意义的。我想通过更深层次的了解山西的传统民居的建筑文化内涵, 才能更好的解读远古人民的建筑创作意义吧。

摘要:在自然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下, 山西传统民居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历史文化的建筑特点, 以窑洞式、砖瓦合院式的组合空间为典型的建筑形式代表, 具有当地的风格特征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山西传统民居,建筑特性,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 李元庆.三晋古文化源流[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0.

[2] 彭海.乔家大院建筑文化特点剖析[M].太原:山西科技出版社, 2002.

[3] 贺业钜.建筑历史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4] 任志远.窑洞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9.

[5] 路成文.山西民俗风情[M].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出版, 1987.

[6] 冯雅.中国传统四合院式民居的生态环境[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1999, (4) :24.

[7] 沙润.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自然观及其渊源[J].人文地理, 1997, (3) :27.

上一篇:电大公共行政论文范文下一篇:公民公共行政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