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信息化管理范文

2023-09-20

城市信息化管理范文第1篇

作者简介:邓小鹏(1986.06-),男,壮族,广西崇左人?研究生,广西大学,助理经济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摘 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同时也给城市的有效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现今信息时代的到来,一种城市管理的新模式——数字化城市管理应运而生?而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日渐凸显出来,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管理是否到位,正是基于这个背景,本文就深入探究数字化城市管理这一模式在公共管理中的实际运用状况,分析它独特之处和不足方面,并以公共管理的相关角度出发提出一些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公共管理;数字化;城市管理

由于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在信息时代公共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新时期下的公共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必须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工作经验的总结和反思,应对数字化管理模式的不足有个基本的认识,才能针对性的提出措施予以完善,最终才能发挥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旨在与同行交流为城市管理部门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1.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数字化城市管理诞生于西方发达国家,成为目前服务社会、有效进行城市管理中最有效的管理模式?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城镇化的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这一模式迅速在我国兴起并得到发展?数字化管理模式使我国在公共管理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方面,因为政府部门的参与,能使国家第一时间掌控公共组织的相关信息数据,这一掌控不仅使国家了解公共组织的运行情况也可以为正在进行的管理进行调控,好的管理可以保持发扬,对不好的管理方面及时调停并采取措施处理;数字化的公共政策过程使得政策的制定和出台一定程度上的公开化、透明化,有利于完善公共政策的制定程序并加大民众对政策执行的监督力度?但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还是没有达到完美的程度,数字化管理若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出发,可此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数字化城市管理的不足之处[1]?

1.1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方面的问题

城市化管理的主要参与者是城市的政府组织,但城市的非政府组织没有进行适当的参与,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比例不平衡,不利于公共组织取得民众的信任;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方面存在职位冗余现象,具有一样的职能性质却设多样化的职位,使得公共组织的职位结构不合理,并且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的工作部门、人员存在办事效率低下的问题;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管理中的志愿者的管理存在漏洞,志愿者受招募进入组织时,招募的标准没有具体明确,并且受组织领导的主观臆断的影响,志愿者进入组织后,没有受到后续的培训,没有受相关组织和制度的规范,这些志愿者成为影响内部的稳定的因素;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应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但是实际中他们缺乏服务意识,有意的疏远群众,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1.2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政策实施方面的问题

数字化城市公共政策实施中因为利益驱使、上下级传达出错、沟通不当等因素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是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政策过程中最重要最需要马上解决的问题;城市公共政策实施方面,由环环相扣的五个方面构成,各环节相辅相成,也使市民参入进来,虽说这是一个值得发扬的地方,但是市民在参与的力度上仍是远远不够,并且参与的范围也比较狭隘;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政策的执行方面也存在问题,政策本身制定时缺乏与实际联系也就有执行的局限,执行部门执行政策时效率低下,并没有正确传达政策的主要意图,广大市民也存在情绪抵触、接受缓慢的问题?

1.3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方面的问题

这一方面首先存在绩效评估标准问题,现存的绩效评估标准要么过于广泛,要么过于精细,这些过于广泛或精细的标准使得绩效评估不切实际,而在绩效评估过程中往往信奉标准而忽略实际情况,所以得出的评估结果可信度不高;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部门设置存在问题,没有专门设置一个绩效评估部门,而是把绩效评估这一职能分散到多个部门中,使评估体系被割裂,多方评估组织没有进行協调合作,反而成为绩效评估的累赘?并且绩效的评估方法过于传统与单一,缺乏创新,没有引进好的评估方法和技术,评估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存在随机性与主观性,得出的评估结果也失真[2]?

2.从公共管理角度来分析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措施

2.1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需要采取的措施

城市公共组织需要从数字化管理模式入手,革除冗余重复的职能机构,建立合理的职能机构体系,并且加强对职员的培训监督,提高工作效率,在日常工作中,定期对职员进行考核,考核与绩效、薪酬和人事调动挂钩,使薪酬等一系列激励措施发挥作用,使得组织、职员办事效率提高;相关组织应制定贴合实际的招募标准,监督部门应加大对志愿者招募的程序监督力度,同时应采取数字化的管理模式针对志愿者组织杂乱的问题,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使他们具有纪律性组织性,制定相关的制度来规范志愿者行为,严格进行对志愿者的选拨后期的监督反馈工作;城市公共组织需要增强为民服务意识,应从群众的需要出发,为群众着想,也要虚心接受群众的批评与建议,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更有利于组织工作的开展?

2.2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政策过程需要采取的措施

相关组织部门需要加大力度对公共政策过程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整治,对政策制定部门进行定期培训与考核近,他们使制定出的政策能有效的推广到群众生活中?需要对数字化城市政府的政策理念进行转变,培养数字化政府的责任意识,健全政府政策的制定执行制度,加强政府内部人员的沟通交流,对政府政策执行人员的业务素质严格把关,同时加大对执行人员的监督力度;执行政策时可以建立多支进入群众生活的执行人员,宣传政策的制定意图,让群众理解政府的想法,执行人员不仅去执行相关措施,也可以提高群众对政策的接受能力,这样能有利于政策的执行并且拉近执行人员与群众的关系?

2.3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方面需要采取的措施

对现存的绩效评估标准进行分析整合,对存在过于宽泛或精细的标准进行相应的调整,使标准尽可能的公平公正与公共部门绩效相匹配,在选定新的绩效评估标准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接受群众的建议与监督,这样才能尽可能的使评估结果真实?绩效评估结果出来之后,需要相关部门对评估的相关组织和人员进行交流沟通,使各组织、各部门明确自己身上的责任,这样评估才有意义;健全公共管理部门的问责机制,需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欢迎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监督与举报,群众举报多、绩效评估差的部门人员必须进行问责,归咎他们的责任并采取相关措施予以教育培训,对屡次不改的部门人员必须进行裁决处理,这样才能调动公共部门内部人员的警戒性也发挥了群众的作用?同时为了发挥各城市公共部门的职能,注意对城市管理公共部门绩效体系进行整合规范,在绩效评估中引进信息技术以及创新使用多种评估方式,合理运用评估的结果[3]?

3.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在公共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分析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的不足及其完善措施,旨在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使这一模式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得到最大发挥,有效提高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为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城市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作者单位:广西大学)

参考文献:

[1] 吴贵洪,陈笑媛.从公共管理角度探讨数字化城市管理[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4,03:60-62.

[2] 王兆喜,方伟.城市公共管理的新课题——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J].苏南科技开发,2007,07:50-52.

[3] 邱耀杰.基于从公共管理角度探讨数字化城市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5,09:319.

城市信息化管理范文第2篇

1 测绘科技进入了崭新的信息化时代

测绘科学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而产生, 随其发展而发展, 测绘曾经是一门纯粹的几何科学, 在当今信息时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是信息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以3S (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卫星遥感RS) 主要技术特征的地理信息产业已成为重要战略产业。测绘科学已融汇了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进入了崭新时代。测绘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研究和利用地球及自然环境, 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 (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评估、城市规划与管理、土地监测与管理等甚至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决策的重要工具。人类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 信息产业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新的驱动力, 世界各国都把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放到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一般认为, 地理信息系统分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和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基础测绘是指建立统一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进行基础航空摄影, 获取基础地理信息的遥感资料, 绘制和更新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影像图和数字化产品, 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普查整测, 建立、更新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统计表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建设约占整个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总投资的70%, 还不包括后续地理信息数据动态更新的费用, 基础测绘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和主体, 一般由政府提供经费, 由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组织,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 进行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采集、更新与维护工作, 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和保障, 是周期性、基础性、公益性的测绘工作, 在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是在基础测绘基础上的高层次分析决策与应用, 良好的数据源具有测绘数据专业性、基础性特点, 可使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决策高质量, 否则会使分析决策不准确。

2 城市地理信息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基础

目前, 城市测绘已基本实现由传统模拟测绘技术体系向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发展, 以GPS技术在建立和改建城市控制网与导线网中已全面推广应用, 已基本取代以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技术手段传统常规方法。基本形成4D系列即DLG (信息化线划图) , DRG (信息化栅格图) , DEM (信息化高程模型) , DOM (信息化影像图) 等新型信息化测绘程序的规模化生产能力, 在城市地理空间数据库建设方面基本上建立了大比例尺的城市土地数据库、城市地名数据库、城市地形图数据库、城市道路数据库、城市规划红线数据库等, 城市测绘的数据生产部门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完善了信息化化测绘生产技术体系, 全面开展了从外业数据采集到内业数据处理的一体化, 信息化的作业方法, 为城市有关部门建立各类的专题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基础地理数据服务, 为城市相关部门的管理决策提供了新鲜的、形象化的、准确的决策依据。测绘信息是城市规划建设和土地管理的基础。在地形测量、房产测量、土方测量、施工放样、建筑工程测量、道路桥梁工程测量、地下建筑工程测量、形变监测和违章建筑测定中, 可以实现基础测绘空间数据的数字化采集、处理、分析、管理和分发等服务, 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不断成熟, 必将逐步完善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服务范围愈来愈广泛。

3 地理信息是建设开放的现代城市公共服务平台的需要

准确、详实、现势的测绘资料是编制高质量地图的关键, 过时的交通图、导游图等城市地图只是反映当时某时期城市建设结构和状况, 只能作为历史资料进行保存, 其使用价值很小。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 城市地图生产周期越来越短, 及时编制新版城市地图才能满足人们使用所需。测绘生产的直接产品之一就是地形图, 这些图包含丰富的地理信息。但不同的城市管理部门对地理信息详细程度的要求和对具体地理要素的侧重是不同的。比如对一片城市建筑区来讲, 城市规划建设、土地管理、房产管理等部门需要精度高、信息量大的大比例尺地形图, 他们要了解该区域具体建筑是如何布局和土地的使用情况, 甚至细到单体房屋的类型结构等, 供电、供水、电信、有线电视等部门均要铺设自己相应的管线给该区域的用户, 也需要比较详细的具有各自特点的地形图。

全球卫星定位 (GPS) 过去服务于军事、工程使用, 现已到了服务于人们日常生活阶段。现在人们对定位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 比如手机、车、船等定位, 全球卫星定位技术、通信技术配合电子地图等可以很好地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地理信息网络平台可以在工商、税务、卫生、教育、旅游、公共安全等领域得以推广应用。采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发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软件, 规划局通过政务网为各委、办、局提供地理空间信息服务, 并负责地理空间信息的定期更新。工商局实时调用地理空间信息, 核查所管理的企业、个体工商户信息, 提高了办事效率和信息统计的准确性。卫生部门在地理空间信息基础底图上可以清楚知道各级医院、急救站、诊所、药店、卫生室等信息, 实现疫情点标注、医疗信息查询、疫情通报等功能。

4 结语

信息化城市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建设信息化城市的基础, 而作为城市空间地理信息的生产者, 城市测绘部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着信息化城市建设的加速发展, 城市测绘行业应该把握历史机遇, 努力实现新的跨越。要以城市基础测绘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为契机, 积极发展测绘科技, 加强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 全面实现信息化测绘, 充分利用多种先进科技手段, 建设城市基础空间信息服务体系, 更好地为城市规划、重点项目选址、城市建设、市政管线、电力基础设施、交通规划和交通整治和城市绿地调查与城市土地资源管理服务。

摘要:测绘科学是城市信息化的基础和数据保障, 基础空间信息的获取需要高精度的测绘手段和体系, 信息化城市建设与管理必须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 高效、全方位充分依靠基础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资料, 城市地理信息的内容、产品、基准等科技产品具有基础性和关键性特点, 对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起着不可替代事半功倍的作用。

城市信息化管理范文第3篇

1 GIS技术概念

GIS技术称作地理信息系统, 结合了计算机科学技术、信息技术以及测算技术, 数据进行分析、运算、管理以及规划的一项技术系统, 在整个城市的规划研究行业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西方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广泛的应用了地理信息系统, 并且这一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在1988的法的时候法国就已经建设了巴黎市城市建设规划系统, 之后很多发达国家也渐渐的大范围应用。

2 具体功能

2.1具体运用过程中的标准。数据信息是作为建设城市数据库的主要依据, 包含的内容主要就是分区规划图以及地形图等数据信息。

2.2可以非常高效的处理图纸、技术资料数据信息, 并且进一步的进行编辑、处理还有后续的管理等工作, 为客户的资料进行储存以及加强保护, 使信息搜索还有整合能力得到提高。

2.3 不但能够有效的满足制图要求, 并且也可以为各个等级的用户进行地图理论的测绘工作。

2.4为各种空间数据进行高效分析, 并且是以城市规划管理信息作为主要的依据, 能够为不同等级的用户提供提取数据以及叠加等功能。

2.5 可以实时的更新信息, 这样才能够保证各个等级用户的实效性。为后期的建设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3 GIS技术的发展特点

在我国近几年的时间, GIS技术在很多个领域当中已经有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在土地资源中应用最大的目的就是对清查、分析以及规划资源的效果。GIS技术在前期发展的阶段, 只能够简单的进行分析, 随着近些年高新技术的发展, GIS技术的性能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 在城市规划部门当中应用的也越来越广泛。传统的计算机制图及分析系统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而现阶段大部分都是采用的GIS技术。但是, 我们国家现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国内的社会经济急速发展, 这也致使城市在大规模的建设, 在位城市规划部门带来巨大的经济财富的同时, 也带了很大的压力。而随着数字城市理念越来越深入, GIS技术与城市规划进行结合的方式是当今阶段非常有效的手段之一。

4 GIS技术应用情况

4.1 道路规划情况

道路交通在进行管理以及规划的过程中, 会产生巨量的数据信息, 并且在数据信息的获取、统计、分析以及存储等方面都非常的困难, 而将GIS技术应用到道路交通规划当中, 就能够非常轻松的处理这一难题;GIS技术属于非常大的一个空间数据库, 可以急速的收集实时的交通数据信息, 并通过建立数据与之相对应的图形, 将数据和图表的关系直观地进行表现, 利用这一技术当中的叠加分析法、缓冲区分析法等功能就可以修改、总结数据信息, 比如:在城市开设新的公交车线路在站点的规划以及设置方面, 就能够应用GIS技术得知这一区域的各个公交车线路和站点, 并且将线路图层及站点图有效的进行结合, 利用分析统计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总结, 得出精确的结果。

4.2 项目规划情况

通过集中整合各部门的图文以及空间信息, 建立起的城市规划管理数据库, 能够将所有地区的资源结合统一起来, 之后在应用GIS技术与RS、GPS等技术结合, 利用信息资源共享的方式使用户得到更多的可用信息。

4.3 多媒体规划情况

我们所说的多媒体数据就是指城市在进行规划的时候, 现场图片、视频等图像资料, 通常情况下在规划现场会有很多媒体进行拍摄, 在后期进行实际工作的时候就会使用这些数据进行分析, 但是, 对还原现场当时的情景还无法做到, 在对数据进行分析的时候难免会存在误差;GIS技术就可以将这些多媒体数据进行储存, 之后对应相应的地理编码, 所有的图片与对应的地域及规划项目都会进行详细的标注, 因此, 后期在开展工作的时候, 就可以利用遥感影像技术精准的反应所需要的数据信息。

5 未来的发展趋势

5.1 图文一体化

现阶段最为主要的还是建设以信息获取与存入、数据处理与分析等为一体的城市规划管理信息数据库, 在这一条件上使图文一体化得到实现, 就能够有效的提高城市规划的建设脚步。图为一体化就是将在城市规划当中用到的图形数据资料与非图形数据资料有效进行结合, 从而集合统一的图文一体化数据库。

5.2 虚拟GIS

虚拟GIS就是利用模拟在大自然当中人体的感官系统交互的一种虚拟现实计算机处理技术, 把虚拟技术与GIS、RS技术有效进行结合运用到城市规划管理系统当中, 能够非常真实的模拟出城市的地理位置以及地形的变换等等, 使用户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建筑设施、街道等信息。

结束语:

总而言之, 随着我们国家的城市规模越来越大, 人口也逐渐向城靠拢, 但是很多小城市已经在快速的发展, 在这一大环境的影响下, 城市规划的管理水平就不断要进行强化, 使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更加快速的发展。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积极引入数字化城市理念, 使信息技术不断的得到创新, 必然能够使城市规划技术飞速提高。

摘要:随着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飞速的发展, 使得城市的建设规模也越来越扩大, 急速的发展速度为城市建设的规划单位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所以, 为了使规划与管理环节不断的得到优化改善的工作, 就必须要积极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而数字化城市建设理念对城市的规划影响越发深远。在建设数字化城市的过程当中, 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就是必须要建立网络化城市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非常高效的对数据进行空间处理还有分析的功能, 建设老城区或者是进行改造的时候, 可以起到关键性的效果。因此, 是否完成城市规划系统的建设工作, 直接关系到未来城市规划管理的自动化需要。城市规划的管理信息系统主重要的一项功能就是全方位的加工数据信息, 主要就是依据城市规划的数据库来作为参照, 结合了很多现阶段高新技术, 使城市规划管理变得集成化、规范化。

关键词:GIS技术,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 朱光.城市规划信息系统中的GIS技术探讨[J].测绘通报, 2011 (1) :60一61.

[2] 肖乐斌, 钟耳顺, 刘纪远, 等.GIS概念数据模型的研究[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2010年论文集[C].

[3] 宫鹏.城市地理信息系统[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6) :53-56

城市信息化管理范文第4篇

城市信息化建设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把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确立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信息化正在从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等各方面、各层次推进和深化。城市信息化是区域信息化的核心,我国在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城市信息化建设将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新动力,成为解决城市发展中诸多难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一、城镇化促进城市管理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我国的城市迅速发展,小城镇迅速崛起,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截至到2009年底我国城市化水平达46.6%。预计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我国仍然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30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将达到65%左右。

近年来,在推进城镇化以及城市建设和发展进程中,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城市环境承载力长期超负荷积累的矛盾,使城市管理的压力与日俱增,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城市管理难度加大

在我国城市拓展速度加快的形势下,城市管理制度建设以及管理人员素质还难以适应发展需要,随着城中村、棚户区和旧城改造的进一步推进,大量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城市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城镇化水平将持续提高。目前我国是城镇化、机动化、信息化、市场化、全球化同步进行,城市管理难度加大、更具有挑战性。

(二)城市管理体制还不健全

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尽完善。现行的有关城市管理法规虽然较多,但仍不够健全。城市管理工作量大面广、情况复杂,需要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才能形成合力。我们应该努力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使城市管理更科学、更合理、更人性化。

当前,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提出建设“感知中国”中心,标志着我国物联网时代的到来。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交通、能源、人口、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和专项整治监管等方面更加复杂化,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城市管理已是大势所趋。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视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关键技术的突破,数字城市将由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向集成化、智能化、协调化发展。

二、我国的数字城市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数字城市建设现状

我国的数字城市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却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全球数字城市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国的“数字城市”建设开始进入实质性的发展阶段。目前,已有120多个城市建设了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400多个城市建设了房产管理信息系统,100多个城市建设了综合或专业管网管理系统,还有100多个城市正在建设空间基础信息系统。“数字城市”作为社会信息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已经涵盖了涉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分三批在51个城市进行了城市管理信息化试点,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

(二)数字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建设数字城市除了建设各种数据库、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开发应用系统等技术工作外,还涉及一系列关键要素:需要领导的高度重视,核心技术的支撑,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依托,需要政策法规和标准的支持和人才、资金等的保障。这些要素对于保证数字城市的顺利建设和持续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数字城市建设缺乏顶层设计。我国数字城市主要以城市各级政府主导建设,导致了已经建成的“数字城市”模式多样。现行的信息化建设管理职能分散、重复、交叉,缺少集中统一、协调有力的管理体制,影响了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步伐。

第二,我国城市的各个信息系统仍处于信息孤岛状态,信息不能共享的问题依旧突出。目前不少地方和部门都在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工作也有一定的基础。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部门间缺乏协调配合,导致了一些纵向信息网络自成体系,不能实现互联互通,形成了许多“信息孤岛”,难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当前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重新建、轻整合”,违背了城市信息化建设“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平台、整体推进”的基本要求。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势必影响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统一和协调,造成重复投资、资源浪费。此外,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进展缓慢,公众信息服务的内容、质量和效益有待提升。

第三,城市管理体制还不能适应信息化建设,高层次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依然不足。信息化建设是综合性、基础性工作,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做到协调统一。为了避免同一信息的重复采集和存放,建立跨部门的信息交换和分析系统,建立一体化的政府信息分享系统,使有关部门使用共同的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可以大大降低数据保存和维护的费用。要健全城市各部门信息化建设管理的协调机制,解决城市信息化建设中政企不分、条块分割、政出多门、资源垄断等弊端,逐步形成城市信息化建设合力,形成责任明确、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的管理体系。

第四,缺乏针对数字城市建设的考核评价体系。“重规模,轻绩效”是以往城市信息化评估体系的弊病之一。城市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目前,指标体系的共同特点是对评估对象全面性考虑不足,指标主要集中在“家庭信息化、科技教育信息化和政府信息化”领域,而“社会信息化、金融信息化、城市管理信息化”等方面则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数字城市建设的建议

未来几年,我国数字城市发展重点将从建设基础网络、应用系统、公共平台等转向深化整合应用、强化公共服务。主要发展方向和重点建设内容为:

(一)以公共事业信息化为重点,提升电子政务的公共服务能力

推进公共事业信息化是城市信息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推进公共事业信息化要深度开发利用公益性信息资源,探索多种方式的信息服务模式,使城市居民能够方便、快捷、低成本获取政府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做好公共服务信息化,在管理工作中应推行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公共服务市场化运作机制,注重发挥社会组织或民间组织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只有将政府公共服务措施与推动政府信息化、发展电子政务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让广大群众真正享受到城市信息化发展的成果。

(二)以城市管理信息化为手段,促进城市管理模式创新

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城市管理快速多变的需要。城市管理信息化能够提高城管部门的办事效率,节约管理成本;能够使反映的问题迅速得到解决。新的模式在功能设定上、理念确立、组织设计、方法设计、激励约束机制设计、管理对象精确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方面,都得到了明显提高。这套系统不仅可以用于城市管理,而且对于其他领域(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公共安全、社会保障、社区服务等)的管理也同样适用,并具有广阔的拓展空间。

这种城市管理新模式在国内城市管理领域实现了信息化技术的全面整合与应用创新。利用网络技术,构建新模式运行的基础设施平台,使得信息能够及时传输到管理中心;网格地图技术实现了城市管理区域的精细划分,创建了城市管理的新的地理空间体系,加上地理编码,能够对管理对象进行精确、有序定位;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将城市管理对象按照不同时期、不同重点任意分类、组合,实现城市管理对象的专项普查和城市管理评价体系数字化。通过对数字城市技术的整合和应用,实现了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和动态化,实现了数字城市技术应用领域的创新。

这种管理新模式进一步强化了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

(三)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导向,加强公共数据整合

我国数字城市发展至今,已经初具规模。我国数字城市建设将以产业体系为基础,以技术体系和保障体系为支撑,形成一个覆盖政府、企业和公众等主要应用主体的数字城市应用体系。我们各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部门要加强研究,科学规划数字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未来几年,城市公共数据整合将成为数字城市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构建城市各部门、各组织共享的公共数据库,这也是当前城市信息化建设中必须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

(四)以安全技术自主创新为突破口,完善城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随着数字城市的快速发展,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日趋增强,城市信息安全至关重要。加大支持创新力度,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产业,是保障城市信息化建设安全的根本出路。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发展政策,理顺管理体制,实施科学分工,明确各自职责。通过区域合作、部门合作、产学研合作形成信息安全产业群,全面提升我国城市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五)制定统一的数字城市标准规范和评价指标体系

这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和趋势。应切实重视数字城市指标体系建设以及核心技术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着力解决不同标准之间的协调问题。要特别做好基础性、公共性标准的贯彻实施工作,使技术标准在数字城市建设和应用中真正发挥规范、约束和指导作用。

数字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保障体系是数字城市建设顺利进行的基础。鉴于我国数字城市建设所处的发展阶段,各地数字城市建设发展很快,急需规范和引导,一些政策、管理模式创新等问题制约了今后的发展。因此,我国必须加强数字城市相关标准体系建设、信息产业化政策法规建设和保障体系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六)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

服务信息化是社区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社区建设现代化的动力。社区服务信息化要从建立居民与社区信息互动渠道、应用社区管理数据、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着手,加强信息网络建设,逐步提高社区事务管理软件应用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责任编辑:黄荔)

城市信息化管理范文第5篇

那么, 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整合各种信息资源, 更好地解决人们吃、穿、住、行等民生问题, 从而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成为城市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 “数字城市”这个字眼逐渐为人们所熟知。

“数字城市”概念来源于“数字地球”。1998年美国副总统戈尔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讲演中指出“数字地球”是一种可以嵌入海量地理数据的、多分辨率的地球三维计算机表示。近年来,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 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一批专家学者也提出了建设“数字城市”。

但是新兴事物的发展总是一个缓慢而曲折的过程。一方面由于每个城市特征 (包括:历史、地理、人文环境以及核心产业等) 各异, 另一方面数字城市所涉及的技术 (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宽带网络、数据仓库、信息挖掘、科学计算、可视化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 繁多复杂, 很长时间以来, 数字城市被停留在概念的阶段, 到底该如何真正落地一直饱受争议。

1 数字城市的信息化建设体系

数字城市的建设目标是为了实现城市各种信息资源的整合, 使之便于共享和应用。从信息化建设的角度讲, 数字城市应该是一个公共平台, 通过多种技术手段为支撑, 在其之上针对不同服务对象提供不同的应用模块。系统基本框架结构从下至上分为五个层次:基础设施层、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与用户层 (展示层) , 同时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框架, 还包括标准规范支撑与安全体系和组织管理机构与运行保障体系, 具体如图1所示。

数字城市基础设施层除了传统的it建设外, 主要还包括了语音通讯、视频通讯、无线集群、移动通讯、卫星定位等通讯技术手段。

数字城市数据层主要包括了基础数据库和共享数据库两部分, 其中基础数据库包含了城市相关特征的相关信息数据, 如:宏观经济数据库、政务信息数据库、人口基础数据库、法律法规基础数据库及行业基础数据库等;共享数据库主要包含了通过技术手段采集的信息数据, 如:地理编码数据库、遥感影像数据库、空间信息资源数据库、基础地形数据库及M2M采集信息数据库等。

数字城市服务层也可称为系统支撑层, 主要为系统提供基础软件支撑, 包括了多个软件子系统, 如:视频监控、移动视频会议、M2M管理等, 同时还包括了数据交换平台 (实现跨平台、跨系统、跨单位的数据交换同步) 和资源目录 (实现资源的整合、共享) 。

数字城市应用层包括面向政府、企业、公众和区域的应用, 包括:数字政府、数字社区、数字社会、企业信息化、数字生活、数字产业园、数字城管和平安城市等。这些应用都是基于系统服务层基础上进行建设, 在建设时应根据城市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的相关领域有选择性的进行建设。

数字城市用户层主要是指系统服务的对象, 分别是:政府、企业 (包括特许经营企业和政府专业部门等) 和公众 (可以是社区或公民) 。

数字城市的保障体系包括了组织管理、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系统安全、运营维护、投资融资、人才支撑、产业支撑等。

2 数字城市的应用规划

前面提到数字城市的应用层包含了数字政府、数字社区、数字社会、企业信息化、数字生活、数字产业园、数字城管和平安城市等多个方面。其中每块应用的建设都需要根据具体城市特性和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具体分析具体规划。

由于每部分应用都包含了很多子应用, 在这里选择了数字政府、数字生活和平安城市三个常见的应用进行简单介绍。

2.1 数字政府

数字政府通常是数字城市建设中最核心的部分, 主要围绕政府进行数字化建设, 包括政府自身办公的电子政务, 接受百姓事务的权利阳光和对百姓公开的政务公开信息等。

2.1.1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建设目的:建设服务型政府、责任性政府和法制型政府。建设型政府主要是创新公共服务体制, 改进公共服务方式,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推动政府工作全面提速, 提高为民服务能力;责任性政府是健全政府工作责任体系, 强化部门及岗位责任制, 确保重大决策落实、行政监察、审计监察和绩效考核相结合;法制型政府则是深入推进政务公开, 确保权利规范运行、阳光运行。

2.1.2 权力阳光

以政务公开为原则, 以电子网络为载体, 建设网上政务大厅, 推动行政权力网上规范、公开、透明、高效运行。向社会公开办理内容、办理程序、承诺时间、监督渠道和结果公示,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力争实现权力运行的电子化、网络化, 真正做到行为规范、程序严密、运行公开、结果公正、监督有力。

2.1.3 政务公开

政务公开主要是以政府的工作内容公开化, 对于政府筹划或正准备进行的各项工作, 如城市建设、道路规划、医疗保健措施、事务处理等分类进行公开, 并对各项工作内容及进程予以公开, 任何公民都可以通过特定途径, 如政务公开栏、政务公开网络等进行查询、监督。

2.2 数字生活

数字生活又可以称为数字民生, 通过整合公共信息资源, 发展面向公众的公益性信息服务, 形成长效发展机制, 使公众切实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通过建立综合便民信息门户平台, 为市民提供全方位、全天候、高效率、不间断的优质信息服务;如:网上教育、无线医疗、无线交易、无线娱乐等新型数字化生活环境;同时, 将目前较为成熟的便民一卡通、无线抄表、手机支付等便民信息化手段融入其中, 为民众的生活、出行提供便利。

2.2.1 便民一卡通

便民一卡通主要采用了智能卡技术, 其中非接触式智能卡“一卡通”因其技术的先进、使用的便利、保密安全等特性称为了主要手段, 通过“一卡通” (IC卡、手机等方式) 的形式用于门禁、考勤、消费、停车、访客、公交、地铁及其他电子钱包支付等功能。

2.2.2 水、电、气远程抄表

以移动为例, 远程抄表技术与G S M/GPRS/TD-SCDMA结合起来, 根据抄表用户的不同分布, 来灵活地构建抄表的无线网络, 采用点对点的方式实现对带通信功能的电能表的数据远程无线传输。

2.2.3 便民信息查询

便民信息查询主要为居民提供各种便利信息查询功能, 例如交通违章、车牌号码、公积金、医保卡余额、体育彩票、福利彩票、万年历、I P地址、房屋信息、列车时刻表、天气预报、长途区、邮政编码、电视预报、公交路线、英语翻译、学历查询和手机话费等。

2.3 平安城市

平安城市在整个数字城市建设较为庞大的模块, 也是国家政府较为关注的重点。平安城市建设目标是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指导下, 通过技术手段应对突发事件, 构建和谐社会。平安城市体系中, 通过构建无线、有线相结合的传输方式, 完成“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取证”三位一体的智能化图像分析, 采用固定点监控、智能化电子警察、灵活的移动巡逻车、各方联动的监控方式, 是智能化平安城市的建设重点。

2.3.1 矿区安全监控

在矿山及安全生产点建立监控, 采集监控现场报警数据、图像、并自动将视音频实时传送到安监局或管理中心, 实现对生产点的安全监控与管理;同时, 在生产点发生安全事故时, 也可为安监局或管理中心提供及时了解现场情况的手段, 进行信息沟通, 精确定位。

2.3.2 城市安全监控

城市安全监控主要是将城市治安监控、接处警、电子警察、治安卡口、GIS、GPS等各警务系统集中管理和应急联动, 智能化技术提高预警和处警能力, 从过去单一的事后取证向事前预警和事中控制转变, 推进警务管理工作的实质性创新。

3 结语

数字城市建设能够提高政府为民服务的效率, 提升政府形象, 深化数字化建设的“强政”、“兴业”、“惠民”三方面社会效应, 营造政府、企业、民众多方获益的和谐氛围, 创建长期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除了文中所述的应用规划外, 数字城市建设还包括了基础软件、标准规范、保障体系、项目管理、人才支撑等多个方面, 是一个需要进行长期规划的复杂工程。在建设之前, 首先要明确项目建设的目标、内容、规模、周期和模式, 以及后期运营模式;同时, 需要统筹兼顾、综合考虑、科学设计、合理规划、完善布局;最后, 详细分析建设投资效益分析和风险分析。

摘要:“数字城市”建设是以数字化为根本特征的基础设施、政府、公共事业、经济、公众等领域运营、管理与服务模式的综合信息体系, 从而实现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城市信息化管理范文第6篇

20xx年,我局根据《xx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规划纲要》及泸宣发26号关于《20xx年四川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目标考核办法》通知精神,认真领会学习,对照各项目标任务,切实加强领导,扎实开展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健全机构,强化措施。

认真组织学习,广泛宣传发动。组织局机关及各下属单位干部职工认真学习《xx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规划纲要,深刻领会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重大意

义,明确创建工作任务及工作要求。主要领导亲自批阅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文件,作出安排部署。号召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中来,确保全面完成创建任务。年内,向系统干部职工及家属子女散发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相关知识宣传单300余份,办省级文明城市建设相关知识宣传栏4期,干部职工对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知晓率和支持率达到100%。

健全机构,明确职责。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人员,调整后的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毛乐平同志任组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纪检组长为副组长,机关各科室及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曾长国具体分管此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由局办公室主任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因工作所需召开工作会议,研究落实各项创建工作,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

分管领导具体抓,日常工作专人抓。使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有指挥机构,有工作机构,有人员保障,有经费保障,有组织保障。制定了《xx市体育局20xx年精神文明及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要点》和《xx市体育局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年度工作重点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方向和重点。

高度重视,强化目标管理责任制。局党组、行政把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纳入本局重要议事日程,与行政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奖惩,并作为日常工作常抓不懈。定期分析研究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解决创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难题,年内召开3次专题会议,专门研究省级文明城市相关创建工作,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在《xx市体育局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了部门和各科、室、校、中心的创建任务,将创建任务纳入局机关与各科室和下属事业单位的目标责任管理中,局党组书记、局长与各科室及下属事业单位负责

人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与奖惩直接挂钩,使全局上下一心,责任明确,目标一致。并将督查贯穿于工作中,年终,由局目标办和纪检监察室牵头,对各科、室及下属事业单位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与业务工作一同考核,逗硬。

完善制度,提供创建保障。建立和完善了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中心组学习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目标管理制度、上下班制度等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氛围,确保各项落到实处。

二、对照目标,扎实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完成较好。

进一步扩大“三纳入”覆盖面,全面深入贯彻实施《全民健身条例》。创建文明城市总结今年上半年我市在“三个纳入”方面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支持,全民健身工作写进了市、区县政府工作报告,市、区县两级财政已把全民健身工作的

经费列入了本级预算。体育事业发展在市政府“十二五”规划中有了明确的要求。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体育工作的意见》,已成为我市全民健身工作,特别是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积极组织举办群众体育活动,扩大我市体育锻炼人口。年内,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群众体育比赛活动,群众参与体育活动人群不断增加。与市直机关工委、市总工会共同举办了xx市机关第八届职工篮球运动会。来自市级部门33个和36个企事业代表队参加了比赛。为隆重举行8月8日全市第三个“全国全民健身日”活动,我局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三个“全国全民健身日活动”的通知和举办一系列比赛健身活动的竞程。举办了羽毛球、篮球、网球、乒乓球、体操、健身操、拔河、保龄球、漂流长江等多个体育活动项目。同时,积极组织和指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协会开展群众易于参加的体育健身活动。组队参加四川省

上一篇:如果给我三天光明范文下一篇:古琴文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