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风教风学风心得体会范文

2024-08-12

校风教风学风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一、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1) 加强“三风”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需要。高职院校肩负着向社会生产一线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历史使命, 责任重大, 使命光荣。“两高一专”人才的培养既需要学校具有先进的办学基础设施和实验实训设备等客观硬件方面的支持, 更离不开学校的主体, 也就是全院师生的扎实工作、不懈进取等软件方面的支撑, 特别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 影响着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优良的校风能自发地引导全院教职工紧紧围绕人才培养中心, 全身心服务学校、服务教学、服务教师、服务学生, 也就是说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工作;严谨的教风能自觉要求教师德高为师、学高为范, 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和学习提高, 进一步提高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和激发奉献教育事业潜能。浓厚的学风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勤于学习, 善于学习, 苦练技能, 砺志成才。所以, 大力弘扬“三风”精神, 弘扬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能充分调动学校教职工教书育人的热情, 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和服务管理各项工作中去, 推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2) 加强“三风”建设是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的客观要求。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力不仅要用教学质量高低、毕业生素质能力高低、就业率高低、办学环境优劣等办学实力来衡量, 也受限于这所学校在人们心目中长期形成的感性印象和群众口碑, 在这其中, 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占有很大的比重和重要的位置, 往往成为对这所学校的初始认识, 成为这所学校区别其他学校的“识别码”, 并在人们之间相互讨论、传播。因此, 坚持和弘扬优良的“三风”精神对社会上人们认识学校、认知学校、认可学校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三风”建设有利于一所高职院校打造社会品牌, 有利于持续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同度和影响力。

(3) 加强“三风”建设是凝聚办学合力推动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21世纪是一个集体团队上位、个人英雄主义下位的时代。要想谋划干成一件大事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同理, 学校事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全体教职员工的集体智慧和共同付出。发扬“三风”精神就是弘扬校园文化的主弦律, 有利于最大程度的凝聚学校办学合力, 充分调动全体师生参与和助推学校改革建设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才能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健康持续发展。

(4) 加强“三风”建设是建设和谐向上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校风、教风、学风作为校园文化中最核心和最高级的主要组成部分, 引领、包容和同化着校园文化的其他组成方面, 影响着其他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 影响着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高度、建设深度、建设广度, 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外延。简言之, 加强“三风”建设有利于营造进取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推动校园文化和谐发展。

二、校风、教风、学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1) 校风方面的问题:一是工作作风不实。存在有工作事业心不强, 工作漂浮, 作风不实, 弄虚作假, 回避矛盾, 隐瞒问题, 情况不清, 心中无数,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等问题。二是纪律观念不强。存在有上班、开会迟到、早退, 工作时间上网聊天、打游戏、朋友圈做微商, 不遵守学校教学、管理等各项纪律制度, 来去自由, 进出频繁等问题。三是团结协作不够。存在有胸怀狭窄, 斤斤计较, 勾心斗角, 互相拆台, 热衷内耗等问题。四是奉献意识不够。存在有个人利益至上, 重报酬轻事业, 不愿奉献等问题。五是创新意识不够。存在有墨守成规, 思想保守僵化, 理念陈旧落后, 求稳怕乱, 不思改革、变革、突破, 缺乏创造革新精神和胆识等问题。六是文明程度不够。存在有不遵守校园公共卫生, 随地扔烟头、纸屑、垃圾, 语言粗俗, 奇装异发, 穿拖鞋上班上课等问题。校风的种种不良、不正、不雅、不文明现象, 源于校风建设尚存在诸多不规范因素:要求不规范、执行不规范、评价不规范、反思不规范、纠正不规范等, 导致校风建设可持续发展机制受到削弱, 这些都应该引起足够重视。[3]

(2) 教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教学态度不端正。存在有教学责任心不强, 备课不充分, 上课完任务, 教学方法陈旧, 重点不突出, 照本宣科, 课后不批改作业, 答疑解惑学生, 不善于组织课堂教学, 教学效果差等问题。二是师德修养不够。存在有上课抽烟, 接打手机, 举止不雅, 仪表着装不够整洁, 言行失范等问题。三是实践能力不强。存在有实训指导水平较低, 上课只讲不练, 动嘴不动手, 在黑板上“开汽车”, 纸上谈兵等问题。四是教学管理不严。存在有对学生违纪行为不教育不批评, 放任自流, 自律意识不够, 教学制度执行不严, 日常监管不严不细等问题。尽管这些不良的教风是少数的, 但是一旦形成, 完全根除是很难的, 且需要花费很大的气力。

(3) 学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学习目的不明确。存在有学习动力不足, 混日子思想严重, 上课迟到、早退, 随意旷课、逃课、打瞌睡、玩游戏、看小说、吃零食, 考前突击背诵, 猜题、押题、套题成风, 考试作弊等现象。二是学习能力不强。存在有理论实践学习能力差, 上课听讲不认真, 不思考提问, 不回答问题, 课后不复习、不思考, 抄袭作业, 不进图书馆, 不借书、不看书, 不愿刻苦训练, 怕脏、怕苦、怕累等问题。三是文明素养不高。存在有不讲礼貌, 社会公德缺失, 不良嗜好如抽烟、酗酒、乱丢垃圾、损害公物繁多等问题。四是安全意识淡漠。存在有想走就走, 不履行请假手续, 夜不归宿等问题。

如果上述这些不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与制止, 将严重影响一所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 影响学院的人才培养水平和社会声誉。所以, 我们要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坚持和大力弘扬优良的“三风”, 做“四有”好教师、“四有”好员工、“四有”好学生。

三、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 思想重视不够。全体教职工没有真正将立德树人工作放置在一所高职院校所有工作任务的首要位置和重中之重, 没有真正认识到教书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和误人子弟的危害性, 没有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树立“以生为本”的思想, 导致歪风邪气抬头, 优良的“三风”受到影响和抑制。

(5) 责任意识不强。“三风”问题的根源还是责任意识不强, 教师、职工、学生没有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 教师没有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追求, 没有倾注毕生心血育英才。职工没有一丝不苟地服务学校、服务教学、服务教师、服务学生, 只将本职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学生没有将学习知识作为自己的天职, 没有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学习知识、增长才干、苦练技能。

(3) 服务水平不高。服务水平不高体现在“四个服务”思想意识不浓, 教师教学业务不精, 教学艺术不高, 教学水平偏低, 教学效果较差, 员工没有躬下身、弯下腰地做细做实做好各项服务管理工作。

(4) 道德修养不佳。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入心入脑, 师生个人的良好习惯没有养成。

四、改进思路及措施

(1) 端正思想, 更新观念。教育引导教职员工牢固树立“立德树人、以生为本”的思想, 将教书育人工作作为神圣的崇高的职业, 及时更新办学理念, 敢于解放思想, 大胆深化改革, 不断开拓创新, 奋力推动学校事业发展。

(2) 提升能力, 勇于担当。教职工和学生要深刻认识到己任, 教师要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 要勤于钻研业务, 善于教学实操, 精于专业学术, 乐于研究思考, 从严执教、从严治学。职工要全心全意搞好“四个服务”, 做优做精各项服务管理工作。学生要厚德强能, 主动学习, 积极思考, 善于发问, 多借书、多读书, 完善知识架构, 丰富知识储备, 苦练实训技能, 增强动手能力。

(3) 强化服务, 优化机制。全体教职工要自觉树立“四个服务”的思想, 强化服务管理, 优化制度机制。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监督, 加大教学管理制度的落实, 加强教学改革, 开展教师岗位培训, 强化师资队伍, 持续完善教师成长发展制度机制, 持续优化学生发展成才体制机制, 努力营造教师善于教、乐于教、好于教和学生爱于学、善于学、喜于学的良好氛围。

(4) 加强修养, 提升境界。加强师德建设, 严格认真落实《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制定出台学校师德建设有关制度, 坚持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引导学生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治学文化、职业文化等, 不断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五、结束语

校风、教风、学风作为一所高职院校的重要治学文化和重要精神食粮, 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凝聚办学合力、建设和谐向上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三风”建设的种种问题, 找准症结, 找准原因, 及时整治, 坚决纠正, 以优良的校风、严谨的教风和浓厚的学风引领学校事业发展, 推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美誉度的持续提升。

摘要: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列举了“三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部析了“三风”问题产生的原因, 提出了整改思路和措施, 对高职院校加强“三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校风,教风,学风,探究

参考文献

[1] 校风.https://baike.baidu.com/item/%E6%A0%A1%E9%A3%8E/1162141?-fr=aladdin[OL].百度百科.

[2] 朱科文.对高职院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反思[J].科技创新导报, 2014 (26) :157.

校风教风学风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本学年以来,财经学院积极开展教风、学风建设活动。在活动中,院长亲抓,领导班子成员各司其职,全员参与,落实整顿工作责任制,抓重点,以点带面,切实解决学风、教风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活动的开展,教师的育人观和学生的学习观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并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主要工作特色如下:

一、领导到位、全员参与学习,明确目标。

财经学院在教风学风建设工作中,成立领导小组院长朱继明亲任组长,副院长周广欢、王静任副组长。动员全体师生,全员参与,针对教风学风建设工作中存在问题,认真按方案开展工作。使教风学风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内容丰富、活动扎实开展。并利用周例会和宣传栏开展宣传活动,真正使全体师生明确开展教风学风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此项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二、在教风建设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改善教风。

第一,财经学院学生多课时量大,教师少任务繁重,针对教师教学态度思想问题,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和教学观,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和业务素质,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财经学院教师爱岗敬业、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操和团队协作精神、责任心强。虽然每个人每学期至少讲三门课,但在每学期期末,都要进行下学期所授同门课程的集体备课,下学期初,都将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全部备完,并进行说课;教学过程中,利用教研室活动,集体讨论和随时交换讲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研究改进措施。 第二,不断推进师德建设,开展评选和表彰师德标兵活动,充分发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作用。通过师德建设活动,使教师坚持和发扬“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的职业精神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道德,拒收学生钱物,并及时反映到系,如刘古、张雨迪普遍受到学生的敬重。我学院王静老师和周广平老师先后被评为黑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

第三,加强教学工作的管理,制定了管理制度,把教风建设作为教职工工作的核心工作来抓,以形成良好的教书育人风尚。如:教师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每次上课均提前10分钟进入教室,检查开课准备工作,对学生迟到、瞌睡、讲话等违纪现象应敢抓敢管,保证教学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加强教师间互相听课与评课机制,加强教师听课制度管理与检查,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学习等。

根据学校规章制度,建立了由教学目标系统、教学质量标准系统、教学信息收集系统、教学质量考核评估系统、教学信息反馈系统、教学调控系统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了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运行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实现了对教学质量管理的全员参与、全程监控,保证教学秩序正常进行,为教风学风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今后要严格执行教学管理的相关制度,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充分发挥制度的导向和规范作用。

第四,加强教师的岗位培训。我学院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方针,支持和鼓励教师进修、培训,全面提高了现有教师的学历层次及业务水平。同时鼓励年轻教师通过在职学习、脱产进修攻读博士学位;鼓励年轻教师到国内知名高校短期进修;通过实践教学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和业务水平;鼓励教师申报和开展教学研究,申报教学成果。鼓励有条件、有能力开设双语教学课程的教师进行双语教学。我学院王静教师到北京师范大学研修班进行学习,王静老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访学一年,周广平老师在哈尔滨商业大学访学一年。

第五、严格学习管理,推进考试改革。

切实推进考核方式改革。各教研室召开专题研讨会,对专业课进行考核方式改革试点在本学期试行。突出课程教学的全过程考核,强化实践能力、应用能力考核。目前80%的课程进行考试改革,注重过程性考试。平时考核四次,每次权重15%,合计60%,终结性考试40%。

三、学风建设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和严格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建立起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和环境。

第一、我学院针对目前一些学生学习自觉性差、自制能力弱的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风建设。加强对学生干部的教育管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干部不爱学习,逃课、迟到、早退现象严重,在学生中产生极坏的影响,消除他们在同学中的优越感和特殊感。管理上严格,是非分明,奖优除劣,提高学生的自制力,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二,大力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本学年以来,我学院对学生进行了感恩教育、法制安全宣传教育和励志教育,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感恩,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以学科竞赛、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培养学生自律意识。本学年我学院开展了“演唱比赛和书画比赛”活动、举行了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团员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开放的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财务案例比赛”、“英语比赛”、“会计手工技能大赛”等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表现舞台,展现了学生的个性特长。

在学院里倡导下,学生自行组织了四个专业学会,即“ERP沙盘模模拟”、财会专业竞赛、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和财务案例分析四个协会,学生自行管理,建立了组织机构,系里派出教师加以指导。学生积极性很高,一年来始终坚持周

一、三晚上和周六全天实战训练;并经常在网上报名参加全国网络商战实战训练。通过实战训练,不仅巩固已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更主要的是扩大他们视野,全面提升了未来职业能力,近两届毕业生梁世坤、曹飞、杨瑞喜、王洵等同学在工作岗位上有的当了会计主管,有的成为经理。近两共组织学生参加“第八届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东三省财务决策大赛”、“省教育厅组织的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技能大赛”,“福斯特杯手工技能大赛”学生组分别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共10项,并获最佳院校组织奖。

第四、以专升本、考证、考研等为抓手,严格常规管理促进学风建设。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专升本考试、考研和各种职业技能考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学生专升本和考研报考率、通过率。在学生中形成讲学习、比学习的良好风气。严格考勤制度,做到每个班级、每个课堂、每一节课都有专人负责考勤,杜绝迟到、早退、旷课现象。建立辅导员随机下班听课制度。建立教学两级学生学风督察队伍,推行班级自治管理,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

第五,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坚持开展先进优秀学生评比活动和各种创先争优活动,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在全校努力营造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对学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学风优良班级、学风建设先进个人等先进典型要及时给予宣传报道及表彰。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在学风建设中的示范作用。

教风、学风的建设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体现学校的个性魅力、校园精神及办学特色。财经学院的全体教职工将在活动中乐群、在教风中启智、在学风中立德,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修养,具有宽厚的专业知识、扎实的基本功,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开放意识,团结一致,坚持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促进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发展。

财经学院

校风教风学风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一、学习型学生组织的概述

“学习型组织”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学者佛睿斯特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的, 彼得·圣吉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按照他的定义, “学习型组织, 即是有效整合组织内部成员的创新能力, 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激发成员学习动力, 提升个体素质, 提升组织整体效能。”在高校学生组织的构建中导入学习型组织的管理理念, 形成高校学习型学生组织, 以增强学生学习创新能力、适应变化能力为主要目的, 在组织中提倡系统思考, 激发学生自主性, 从而达成共享愿景, 实现学生的个体价值, 进一步提升学生组织整体水平, 实现组织价值, 最终实现个人和组织共同成长。

二、构建学习型学生组织对于培育高校校风、学风的意义

一方面, 学习型学生组织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新媒介, 将以往在思想政治课堂上的授课内容导入到学习型学生组织的构建中, 将其作为学习型学生组织日常学习的内容, 能够实现组织建设与学生思想熏陶、理论塑造、觉悟提高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 学习型学生组织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在学习型学生组织中, 学生与其他组织成员一道, 确立组织的共同愿景, 组织实施具体工作, 共同达成目标任务, 学生收获的, 不仅仅是学习能力的提升, 更重要的是独立人格的建立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因此, 借助于学习型学生组织, 学生的思想理论水平得到提高, 自身综合能力也会得以拓展, 这正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这对于培育高校校风、学风具有重要意义。

三、当前学习型学生组织建设的难点

高校学生组织与普通组织不同, 它能促进高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是学校联系学生的重要枢纽, 高校学生工作的正常运行与学生组织的工作情况直接相关。基于高校学生组织区别于普通组织的特点, 高校学习型学生组织的建设也相应存在许多难点,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 组织发展欠缺文化内涵, 组织成员活动参与热情不高

学生在校的首要任务是学习, 主要利用课余时间来参加学生组织的工作和活动, 在进行学生组织工作安排方面需要考虑规避各成员的学习时段, 学生组织中各项事务性工作较多, 常常出现成员因从事学生组织所安排的工作耽误自身学习的情况, 工作与学习无法同时兼顾, 身心压力较大, 因此原因不选择加入或退出学生组织的情况较多。另外, 由于学生组织内部文化基础薄弱, 与学生日常学习及生活联系不够紧密, 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与长远发展有所忽视,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建设学习型学生组织需要考虑如何以学生组织内在的吸引力汇聚一批具有共同愿景的成员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坚持为之努力奋斗, 同时使组织成员受益于其中, 真正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 并具备较强的责任担当意识与较高的工作能力, 为学生长远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针对此问题的解决, 对于促进学习型学生组织内涵式发展与自我超越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 组织管理制度不明确, 组织运作效率低下

高校学生参加学生组织大多以发展自身兴趣爱好、锻炼自身能力、借助平台展现自我、实现自身价值为目的, 高校学生组织本质是培养人才、汇聚学生群体实现共同愿景的重要工具, 但在运行过程中, 常常出现制度管理不正规, 活动意义性不强, 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另外, 各个学生组织之间或学生组织内各部门之间缺少沟通, 工作效率低, 影响学生组织的正常运作。

以上问题反映出, 高校学生组织自我管理机制较为薄弱, 需要对学生组织整体的运作机制进行良性改革, 不能仅仅局限于一般管理方式与手段的调整。建设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富有凝聚力并能高效运作的学习型学生组织对于高校学生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三) 培育模式尚待完善, 组织活动现实意义仍需提升

当前高校学习型学生组织的培育更多的是强制式的、命令式的, 缺少从实际需求出发, 着眼未来、立足长远的实践活动。组织活动大多缺乏实际意义, 培养方式多为临时性方案, 培养效果不突出。组织成员常常抱有依赖思想, 自主意识欠缺, 较多的依赖指导老师及高年级同学布置安排, 很少主动学习与实践, 经常出现“做得多, 想得少, 重体力, 轻脑力”的情况。针对于此现象, 高校在建设学习型学生组织过程中应进一步优化培育模式,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于实际出现的问题要提前预想并给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 以人为本, 重视组织成员素质培养, 使学习型学生组织能够优质发展、良性运作。

四、学习型学生组织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一) 加强组织文化建设, 促进学习型学生组织内涵式发展

学习型学生组织的组织文化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精神内涵与组织文化特性的有机融合。

学习型学生组织的文化建设是其确立发展定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推动力量, 能够提升团队凝聚力, 带动每个成员为组织发展努力。在学习型组织营造的浓厚组织文化中, 学生能够受到感染, 自主学习, 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并通过参与组织活动, 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由此建立自身工作理念, 积累实践经验, 最终内化为学生对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进而为实现共同愿景继续努力奋斗。

加强组织文化建设, 促进学习型学生组织内涵式发展, 一方面要使学生确立终身学习的发展理念, 善于学习, 不断学习, 克服学习与工作无法兼顾的问题, 在提高学习与工作效率的同时, 做到在工作中学习, 在学习中创新的良性循环, 努力实现学习与工作相结合, 学生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的态势。

另一方面, 要注重以人为本,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与学生深入接触过程中, 了解学生实际需求, 并将其纳入学习型学生组织文化建设进程中,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进而实现组织内涵式发展。

(二) 推进制度规范化建设, 保障学生组织良性运作

学习型学生组织具备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模式, 要在此模式下高效开展组织活动, 保障学生组织良性运作, 切实发挥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优势, 推进制度规范化建设是重中之重。一方面, 在组织成员培养过程中, 建立合理的准入退出及激励考评机制, 学习型学生组织吸纳新成员要结合自身特色制定标准, 优化组织内部竞争环境, 定期开展组织成员模范评选活动, 激发组织成员学习与工作热情, 进一步完善激励考评机制, 将考评机制与准入退出机制、激励机制相结合, 在组织内部实现有益竞争, 考评范围覆盖成员在组织内部发展的全过程, 真实评价成员日常发展状况,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另一方面, 在组织日常管理过程中, 制定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 既要有着眼于组织发展的总要求, 又要有成员日常执行的细节标准, 提高学生规范化意识, 使组织工作高效运行。

(三) 具备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 提升成员创新创造能力

在构建学习型学生组织进程中, 要始终秉承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 通过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升成员创新创造能力。一方面, 组织成员要有与时俱进的发展意识, 紧密结合当前实际, 从根本上实现观念创新。另一方面, 学习型学生组织的重要特质是不断获取更新知识体系, 将其带入组织内部并借助具体工作实践迅速传播, 组织成员可结合自身需求, 在学习型组织内部获取相关知识, 并且把理论与实践、学生组织与社会、组织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 在学习中树立创新思维, 在工作中提高创造能力, 达成学习型学生组织的核心目标。

摘要:在以培育优良校风、学风为目标导向的学生组织构建过程中, 导入学习型组织的管理理念, 在组织中倡导系统思考, 激发每一个组织成员的自我意识, 提高内部资源的利用率, 达成共享愿景, 实现组织成员的个体价值, 进而实现组织价值, 最终实现个人和组织共同成长。培育优良学风、校风, 需要借助高校学生组织这一重要载体, 而高校学生组织的构建与发展, 需要导入具有创新性的学习型组织理念, 故针对这一背景, 我们开展了相关研究。

关键词:培育优良校风、学风,高校学生组织,学习型组织

参考文献

[1] 李宁.学习型学生组织在高校中的创建分析[J].领导科学论坛, 2015 (17) :39-40.

[2] 唐佳丽.“学习型组织”在高校学生会建设中的应用[J].戏剧之家, 2016 (4) :212.

[3] 崔本强.基于学风建设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培育问题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 29 (3) :108-110.

[4] 杜昌顺, 刘丽超.高校学习型学生组织建设的探讨[J].高教论坛, 2015 (9) :.

上一篇:学法用法家庭事迹简介范文下一篇:西方国家的节日有哪些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