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会计范文

2023-09-21

物流企业会计范文第1篇

一、企业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问题分析

(一)缺乏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意识

在企业的实际发展中,其对于经济效益的重视程度往往比较侧重,并没有意识到物流成本核算的重要性,使得核算工作的开展面临了很多困难。并且,在具体物流会计成本核算工作进行期间,很多人员的思想相对落后,其专业水平以及技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企业发展需求,无法迎合企业的整体发展节奏,从而使得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相关信息不能精准且清楚的对企业真实情况进行反应。同时,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完善和健全,针对核算方式的选择等,其必须安排专门的人员共同参与,以保证核算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1]。而这一要求的存在,也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提升能力和水平,才可以提高核算的可靠性。

(二)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机制缺乏健全性

现阶段,由于互联网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其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我国的物流行业发展进程。因此,在企业的进步过程中,也加大了对管理以及信息层面的投入。然而,在企业中,很多还没有建立相对完善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机制,从而使得物流成本经常与其他会计科目混合在一起,企业的物流信息不能更加精准反映出来,最终使得企业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存在了很多问题[2]。比如:企业在对原材料进行采购的过程中,运费在剔除部分准予抵扣销项税之后,应该合理的将其划分到原材料的成本当中,但是,企业并没有给予一定的重视,也没有设置专门的总账科目来对这一阶段发生金额进行记录,致使物流成本被分散或者隐藏到其他科目中,加大了物流成本,也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三)物流成本归类缺乏明确性

在企业的各项工作进行和开展过程中,针对物流成本,其涵盖了包装、运输等方面的工作。但是,在进行成本核算工作的时候,其只有一部分属于物流成本的工作范畴,并且,在管理费用层面,其很多都混淆了其他成本,在实际的会计核算工作开展阶段,没有对物流成本进行充分的考虑,致使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结果缺乏精准性。同时,在一些企业的实际发展期间,针对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在核算时,往往只侧重对仓库的费用和运杂费,没有给予人工成本以及能源成本一定的考虑,进而使得会计核算工作存在了很多问题。

二、企业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问题的处理方案分析

(一)不断对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意识进行提升

为了可以对企业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从整体的角度促进企业进步和发展。在今后各项工作进行和开展阶段,应该对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意识进行提升,可以充分意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保证在促进企业工作效率提升的同时,还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3]。同时,企业应该鼓励员工积极指正物流成本核算期间存在的不合理之处,树立良好的成本会计核算意识,有效地开展工作。此外,应该不断对物流会计成本核算人才进行培养,提升相关人员的技能和水平,不断提升核算精准度。

(二)对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机制进行完善和健全

在具体的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开展期间,为了可以有效回避相应问题出现,应该在对企业自身发展现状明确的基础上,对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机制进行完善和健全。一方面,应该对核算机制进行优化。在工作期间,对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以及程序等进行明确,并在内部构建完善机制,保证核算工作的规范化。同时,应该建立岗位责任制,合理分配工作,明确每一位员工的职责,提升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应该科学选择会计核算模式。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该对依照企业的整体规模,有效对核算方法进行应用,保证在提升企业整体成本的同时,还可以减少问题出现。

(三)合理的对物流费用进行管理

在具体的工作进行期间,企业还应该对物流费用进行管理。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对作业成本法的有效应用,科学的细分物流成本核算工作,有序地开展工作,保证企业可以更加清晰的掌握物流费用的去向,真实反映物流信息,进而确保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对企业发展做出更加有利的判断[4]。另一方面,企业应该对物流作业标准进行明确。在企业发展中,应该具有较强的预测性,同时应用先进手段,对企业各个层面以及阶段的物流成本情况进行了解,提升工作效率,有效规避问题。

三、结束语

在企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是成本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促进成本管理水平提升的关键和基础。因此,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面对企业物流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应该加大重视,合理分析,采用科学且有效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解决,保证可以在有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同时,还可以从整体的角度对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效益进行提高,进而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摘要:近年来, 由于社会经济水平提升的速度越来越快, 物流企业的发展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数量更是逐年增加。因此, 为了可以更好地推动企业整体发展进程, 在实际的进步阶段, 企业应该做好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工作, 不断对企业竞争优势进行提升。然而,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制约和影响, 使得企业在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工作进行阶段, 还存在了一些问题。对此, 应该合理分析问题成因, 有针对性地制定问题处理方案, 一以便企业可以朝着良好的方向进步。

关键词: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 蔡安琪, 张海洋.基于企业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问题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 2018, 22 (25) :212-213.

[2] 罗扬桦.物流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现存问题与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8, 17 (15) :260-261.

[3] 张风荣.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问题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7, 17 (12) :153-154.

物流企业会计范文第2篇

摘  要:区块链技术具有信息可追溯性、不可篡改性、去中心化和信任机制,为物流行业信息的传递提供了新的环境。区块链技术和供应链技术互融下的物流业改善了传统物流模式下“信息孤岛”现象和数据信息流动性差等问题,也推动了物流会计的发展。文章通过分析区块链和供应链互融的可能性,创新的建立起多方参与的物流联盟链,并探析了物流联盟链建立后物流会计体系在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税务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区块链;供应链;会计应用;物流行业

 

Key words: block chain; supply chain; accounting application; logistics industry

0  引  言

 近年来,高质量、高效率的物流不断推行着经济和企业的发展。特别是疫情期间,物流保障着企业的复工复产和个人的日常消费。由于传统物流行业的“信息孤岛”现象使得供应链上的物流企业无法获得相关信息从而减慢了物流配送效率。物流行业的竞价成本和合同签订成本一直居高不下,这不仅降低了物流企业的利润,也增加了物流行业客户的物流成本。如何实现更高效率的核算和更低的物流成本成为了学术界和物流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

 会计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就是把企业的信息真实高效地传递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手中,而区块链技术在会计上的运用正好加强了会计的信息传递作用。把区块链技术运用到物流会计体系中会加速物流企业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流程,也会减少成本费用使物流企业获得持续性的发展。因此需要把区块链作为底层技术纳入到物流企业会计体系中以实现物流会计更快的核算和信息传递。

1  文献综述

 物流会计的工作是进行物流行业的会计核算和根据物流行业的会计工作内容来为物流企业和相关责任人提供会计信息。在传统的物流模式下较多关注的是物流成本费用核算体系的问题,邵瑞庆[1]提出根据物流企业经营业务的特殊性把企业分为管理职能部门和业务职能部门,两个部门单独进行成本费用的归集与核算。黄英等[2]提出第三方物流企业要加强会计核算中的风险防范,建立有效的结算流程管理。2013年后物流行业进入自动化、信息化的阶段,会计开始关注信息化下会计体系的建立和供应链会计的应用。向宏志[3]在分析了会计信息化的人机智能、信息公开等特点后,提出在会计信息化后企業应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体系。傅奇蕾[4]提出在供应链环境下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有局限性,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和电子数据技术建立更加开放和可扩展的会计信息系统。因此供应链环境下物流会计的发展方向是利用更加先进的互联网技术。

 近几年来,区块链在会计和审计方面的应用引起了学术界和企业的广泛关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会计的工作效率,姚祎[5]探讨了在财务云计算服务中心下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3.0的财务共享模式以实现会计工作的信息公开透明和会计信息传递的高效。同时,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宣布将区块链运用到审计的研究项目,周坚等[6]提出利用数学审计模型和计算机语言建立基于区块链的云审计方案。在物流企业供应链会计已经成熟的情况下,本文基于学术界对于区块链会计的研究,提出区块链与供应链互融视角下的物流会计体系创新研究。

2  区块链和供应链互融

2.1  区块链特性

区块链是一个可以由不同节点共同参与的分布式账本系统,也是一个开放式的数据库系统。区块链有四个特性:去中心化与信息开放、信息安全性与不可篡改性、信息可追溯性与透明度、信息共识与信任机制。基于这四个特性区块链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信息并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2.1.1  去中心化与信息开放

区块链上没有中心管理机构,通过计算机数学模型使每个节点实现网状分布来建立节点(供应链上的企业)间的信任,从而保证每个节点有均等的权利和义务。区块链上的信息是开放的,每个节点都有完整的数据库备份,节点可以根据自己的权限查看已经上链的交易信息。去中心化和信息开放意味着区块链上的节点可以获得更多的其他节点数据,使得企业的会计工作可以获得更多的企业外部信息。

2.1.2  信息安全性与不可篡改性

区块链中的数据加密原理来源于非对称密码学,节点在上链的过程中使用非对称密码公钥和私钥进行加密,满足了信息安全性的要求。在区块信息上链后,区块链上分布式存储的特性使得链上的数据是很难篡改的。信息安全性与不可篡改性保证了区块链上节点间的交易信息是真实可靠的,任何一个节点都不可能虚假构造信息,让会计工作获得了更加真实可靠的信息。

2.1.3  信息可追溯性与透明度

 信息的可追溯性是指供应链上所有的交易信息都会被区块链所记录,节点可以追溯每一笔交易信息,而且这些交易信息都是公开透明、唯一确定的。基于信息可追溯性与透明度,客户可以追溯物流供应链上的一级供应商到多级供应商,保证自己的货源质量好并且数量充足。同时,税务可以追溯物流企业的每一张发票的来源,监管企业的偷税漏税现象。

2.1.4  信息共识与信任机制

 区块链是开放式存储数据库,需要所有节点就交易规则达成一致,此时区块链上的所有交易都是可以信任的。假设有物流企业A打破区块链共识,便在区块链上产生了不良记录,此时需要服务的客户也不会找物流企业A进行物流运输,因此信息共识与信任机制约束着区块链上每一个企业遵守交易规则。

2.2  供应链特性

 供应链是指在生产及流通过程中,从供应商、运输商、制造商一直到客户连成整体网链结构,其功能是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企业管理会计通过供应链上的信息节约了交易成本并提高了物流配送效率。

2.2.1  交易企业复杂

 在供应链节点企业组成的跨度不同,一条供应链往往由多个类型的、不同的供应商、物流企业、加工企业等组成。供应链上的多个企业通过物流、信息流的共享来实现资源的共享,每个企业之间都有相等的权利和义务。供应链上的多个企业给建立物流区块链提供了交易节点数量的可能性。

2.2.2  协调性和整合性

 供应链是一个整体协调的系统,链上的多个企业为了同一个目标协调合作,紧密配合。供应链上的协调实现了企业之间稳定的资金回收,增加了企业的现金流。供应链整合了各个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企业间交易的快速反应,减少了物流的交易成本,缩短了交易时间。

2.2.3  物流与信息流、资金流结合

 供应链实现了物流与信息流、资金流的结合,供应链的物流信息技术不仅提供物流的运输信息,还提供供应链上货品的数据信息,使得供应链下游企业和消费者可以看到更多货物的信息。同时,物流信息还伴随着资金流信息,使得企业可以根据实时的物流信息确认收入和支出。

2.3  区块链和供应链互融分析

 区块链和供应链在主体、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相似给双方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性。在主体上,区块链和供应链上的企业都包括供應商、物流企业、加工企业、客户等,在区块链上还可以加入金融机构、政府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在区块链和供应链互融的环境下交易主体的多样性促进了企业资金、监管、信息等多方面的融通。在信息上,供应链已经实现了链上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结合,区块链加入后不仅可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安全性,还把供应链上单链的信息传递变为了网状的信息传递,拓宽了信息传播途径。在技术上,供应链已经在物流信息技术中加入了数学模型和物联网等技术,区块链的上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为供应链提供了会计核算的可能性,技术上可以突破供应链“信息孤岛”和记账问题,扩宽了供应链的技术使用。

3  区块链与供应链互融视角下物流行业会计体系应用

3.1  物流行业会计体系建立

基于上述区块链和供应链互融的可能性,物流行业会计体系需要建立起多方参与的联盟链。物流联盟链是指由所有物流企业及其客户、金融机构、政府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参与建立的一种网状区块链(如图1所示)。

供应链上所有企业、金融机构、政府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的参与使得区块链上的交易规则和交易信息都是可以被信任的,因此物流联盟链上的信息可以基于双方信任的情况下给予权限查看信息。例如,客户根据权限可以查看区块链上物流企业的物流配送效率和费用的信息来决定选择哪家物流企业配送。税务、海关等政府机构可以查看企业的税务、海关等信息来保证监管。银行可以查看企业的现金流、库存商品等信息来提供贷款。同样的,物流企业也能根据物流联盟链上的信息实现在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和税务等会计实务的创新应用。

3.2  财务会计应用

3.2.1  收入核算

新收入准则要求企业按照其向客户转让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模式,在特定的时间段或者时间点确认收入。物流企业因为票据错配、管理繁琐、信息传递效率低下等问题较难准确地确认收入。区块链和供应链互融环境下,物流企业可以先在区块链上与客户签订智能合约,然后根据供应链上真实、透明的信息实时确认货品的状态,并在完成运输时确认收入。区块链环境下物流企业可以及时根据企业服务的进度进行收入核算。

3.2.2  运费保理

 近几年,随着物流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物流费用赊销成为物流企业与同行业竞争的优势,这样物流企业对于物流费用就需要先行垫付,如果遇到物流客户不支付运费的情况就会发生大量的坏账损失。在区块链环境下,物流企业可以根据在区块链上的物流交易合约向银行提出物流费用保理的申请。银行根据供应链上的物流信息和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进行物流费用的确认,在确认后将物流费用扣除融资利息和保理费用后支付给物流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坏账损失,也实现了物流企业资金的快速回流。

3.2.3  物流保险

 物流企业因为其业务的特殊性需要买货物保险,而在现实情况下物流保险发生的事件较多,但是保险机构对于保险的处理速度慢,这使得物流企业往往需要垫付大量的货物赔偿。在区块链与供应链结合的情况下,保险机构可以观测到供应链上和区块链上货物的信息,由于区块链的信任机制可以使其信任货物发生的损失,保险机构可以快速进行保险理赔判断并通过区块链把保险理赔金付给物流企业。

3.3  管理会计应用

 物流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标志着物流行业的发展程度。虽然最近几年我国物流行业保持较快增长速率,但行业整体运行效率仍然较低,与部分发达国家还有差距。我国物流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91年的23.79%下降到2019年的16.9%,但是美国、日本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稳定在8%左右,由此看来我国物流行业在物流成本管理方面还需要继续进步,要利用区块链和供应链互融来改进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实现物流行业对于成本的管控。

 区块链和供应链互融环境下可以实现物流企业成本信息的收集、分析与管理控制。以作业成本法为例,每一条与企业的合同投标成本、签订成本、运输成本等全都放到企业的区块中,同时区块还可以收集同行业相似交易的成本信息,根据交易时间的前后形成物流企业成本信息链式结构。企业的管理会计可以将区块链中收集的信息利用敏感性分析工具来对比企业不同业务成本变化的原因和对比行业成本变化的原因,最后对于影响企业成本的敏感性因素进行管理与控制。

3.4  审计应用

 在供应链的环境下,物流企业的审计依靠供应链数据库上的信息,对被审计物流企业的财务收支、物流作业流程、物流成本、物流资源等进行评估和分析。这种审计模式利用了供应链数据库中的信息数据,分析比较客观全面,但是还存在部分不足。首先,物流企业的审计往往是事后审计,无法针对特定的违规事项和风险事项进行报警;其次,对于物流企业的审计只能用到物流企业的核心数据,物流企业客户的数据无法得知,银行等机构信息获取需要花费大量成本;最后,物流企业的审计报告无法及时有效的与其他单位共享。

 在区块链的环境下,区块链和供应链技术的互融能弥补供应链审计的不足。区块链和供应链互融视角下物流企业审计分为四步:数据收集、数据转换、实施审计程序和出具审计报告(如图2所示)。

(1)数据收集阶段,会计师事务所可以收集供应链数据库中以物流企业为核心的物流信息及物流流程数据,也可以收集在区块链节点中税务、银行、物流企业客户的数据。由于区块链的数据不可篡改性和信任机制,保障了数据收集阶段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这降低了审计的检查风险。此外,数据收集阶段会计师事务所还节约了纸质成本和人工成本,同时也节约了物流企业的审计费用。

(2)数据转换阶段,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利用密码学的方法很容易将区块链中各节点的数据转化为需要的审计数据,解决了传统物流企业中心化模式下繁琐的转化过程,提高了数据转换效率。

(3)实施审计阶段,会计师事务所由传统模式下的审计分析扩展为数据分析、审计模型分析和多维分析等多种方式实施审计程序。数据分析指的是利用数据转换得到的审计数据进行实质性分析,这是传统物流企业的审计模式。审计模型分析是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式直接对区块链和供应商的数据进行审计,这实现了审计流程的自动化。多维分析是指在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点下,审计公司可以利用权限从区块链节点上获取供应链中客户、银行、税务、海关等多方面的数据进行多维分析,这使得审计报告更加全面和真实。

(4)出具审计报告阶段,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利用审计程序和审计预警机制两方面的信息出具审计报告。前三步的审计程序大大降低了审计风险,审计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出具更加客观的审计报告。另外在审计报告阶段还增加了审计预警机制,此机制可以实时监测区块链发生交易时和上链过程中的虚假和无效事件,在每笔交易的发生过程中进行审计,实现了现有审计达不到的审计预警及时性。最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可以上传到区块链節点上,审计报告可以快速传播,有利于客户、税务、银行、证监会等利用审计报告开展他们的工作。

3.5  税务应用

区块链和供应链互融的环境下,物流企业收入和成本的数据区块可以直接被税务机关提取,解决了在传统会计模式下物流企业计税困难、虚开发票等问题。在传统会计模式下,开票方需要把开票后的信息上传到税务局,持票方需要拿着发票到税务局核实抵扣,在此过程中双方为了发票的验证都需要人力成本,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费用。同样的,税务局需要多次核算票据信息,也增加了工作量。同时我国物流企业还存在成本和进项的真实性无法判断和虚开发票等问题,给税务的工作带来了不便。

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将供应链上所有的物流企业和供应商的发票、对账单、合同和银行流水等票据信息都上传到区块链节点上,由于在供应链上各个企业的票据互联互通,税务和所有企业都可以实现自动结算、自动对账和自动开发票,提高了税务局的核算效率并且减少了大量的纸质成本和人工成本。

以图3中物流企业和客户的交易为例,首先物流企业和客户把物流信息、收发货明细、交易价格等都上传到区块链上,系统基于税务局制定的规则进行自动对账。对账后完成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并且根据智能合约的结果开具发票。发票开具之后税务局就可以根据双方的交易自动计税,在多方互信的基础上保证了每笔交易真实计税。

4  结束语

目前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物流上还处于前期的研究和开发阶段,未来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发展完善,但是区块链和供应链互融的视角对物流会计的发展进行了探索性的创新。供应链环境下物流会计的各种局限性在区块链的环境下得到了解决,区块链技术在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和税务方面都显著提高了信息的真实性和传播的效率,给物流会计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如今互联网技术给物流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而会计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将互联网技术用到解决会计问题上,用会计的发展推动物流企业进一步控制成本费用和提高配送效率。

参考文献:

[1] 邵瑞庆. 试析物流企业相关费用的会计处理[J]. 财会月刊,2006(21):43-44.

[2] 黄英,黄明. 第三方物流企业会计结算管理中的风险防范[J]. 中国流通经济,2008(10):44-46.

[3] 向宏志. 会计信息化对物流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J]. 物流技术,2013,32(5):130-132.

[4] 傅奇蕾. 企业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J]. 企业经济,2016(4):94-97.

[5] 姚祎. 利用区块链技术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再优化——基于业财融合视角[J]. 财会通讯,2020(7):134-137.

[6] 周坚,金瑜,何亨,等. 基于区块链的云数据审计方案[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0,37(6):1799-1803.

物流企业会计范文第3篇

摘要:提出基于数据仓库的物流系统,同时构建物流系统的数据仓库体系结构,通过对数据仓库的挖掘找出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有利于生产物流决策管理人员做出科学的决策,提高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关键词:物流;信息处理;数据仓库

Key words: logistic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ata warehousing

0引言

随着计算机与Internet的广泛应用,物流企业积累了海量的业务数据,这些数据除了满足用户的查询、订阅等实时联机处理要求外,还可作为企业决策者做出决策的基础。而简单的数据库系统已不能满足决策分析的需求。

数据仓库为决策者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数据仓库技术受到了国内外的企业界、学术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外许多著名计算机公司,如IBM公司的visual warehouse OLAP,微软的OLAP Server,Oracle,Sybase等公司均提出自己的数据仓库方案,而国内的研究与应用也正在起步。文章将以数据仓库技术在物流控制方面的应用为例,对数据仓库的设计、实现与应用策略进行初步探讨。

1物流相关

1.1物流定义

物流起源于军事领域,兴于商业领域。CLM(美国物流协会)将Logistics(物流)定义为:“物流是供应链过程的一部分,是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要求。”在最新《物流术语》中将物流定义为:“物品及其信息流动提供相关服务的过程。”

我们可以从国内外的权威定义中看出,现代物流运输的不仅仅是我们传统意义上有形的货物、商品,而是还包括了无形的服务等。更进一步地阐释,物流存在的理由就是满足顾客要求。在这个过程要注重效率及效益两方面因素,以期达到利用最少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服务水平[1]。

1.2我国物流业现状

现在,我国物流市场规模快速扩张,我国物流业的一个主要特点是物流企业数量多,但规模普遍不大,单个公司所占市场的相对比重非常有限[2]。

中国物流企业所从事的业务领域明显单一,大多数企业仅限于低端的运输服务,2005年,我国85%的物流企业从事运输与装卸业务。而真正拥有庞大物流网络、先进设备及管理体制的物流企业还很少,目前仅有17.3%的物流企业从事流通加工等增值物流服务业务。相对单一的物流业务特征使得众多物流企业在低端的物流服务领域展开激烈的价格竞争,竞争的结果导致行业平均利润率较低。进入高端物流市场的企业需要有先进的技术设备支持,如先进的仓库及现代化的管理系统、专业性强的运输设备以及先进的信息通讯装备等,此外,还需要有高级管理人才,这些都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

1.3数据仓库与物流的结合

物流是实现七大功能的有机结合,那么其重点在于物流软技术即管理技术的应用。物流技术包括的范围很广,比较典型的划分为物流硬技术和软技术。物流硬技术包括基础设施、载运工具、机械设备、信息设备、材料,物流软技术包括物流系统规划技术、现代物流管理技术、物流系统评价技术、物流信息化技术。

对于硬件技术及设施设备而言,只要企业能够找准投资方向,肯下决心就可以解决。但软技术却并非如此,其更多的是依靠人的因素,依靠企业管理制度的转变和管理的创新。部分企业由原仓储运输企业转型而来。硬件技术基础较好,运作效率不高,因此需要在管理方面进一步提高。

而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系统可以充分发挥其优点,能够对大容量的数据(如客户种类、仓库存货等信息)进行分析,找出对企业发展有用的信息。将数据仓库构建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相结合能增强企业对数据和商业情报的挖掘与利用,提高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辅助决策能力。

2系统构建

2.1规划和项目管理

正确地规划和组建数据仓库系统,使之与商业实际联系起来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据行业专家透露,超过50%的数据仓库项目都以失败告终[3]。

首先在公司文化和当前需求的背景下,确定数据仓库是最可行的方案,之后计算它会带来的收益和价值。在小型物流企业,似乎不需要如此大张旗鼓地搞数据仓库,因为没有必要,但对于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及早建立数据仓库可以使以前的客户货物资料得到妥善保存,并且在以后可能成为挖掘新情报的土壤。

风险评估也是不可或缺的,构建数据仓库的方法也需要纳入考虑,传统方法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各有优缺点。

2.2定义商业需求

企业模型是从企业用户的角度对所需数据的内容以及数据间关系的抽象[4]。它主要反映企业各个不同层次人的需求。考虑物流企业各个部门和人员的需求,我们可以得到各个部门的数据模型。我们以物流公司的业务代理点和业务受理点为例,分析其所需的数据模型。

代理点是客户收发东西时经常打交道的小门面,通常只有业务员在,他们需要知道的是一些业务信息(是拿货还是送货,物品种类和大小)和顾客信息(姓名和电话等)。而对业务受理部门的人员来说,要了解当前货运信息、仓库库存信息、顾客信息,以及代理点的基本情况和业绩。

2.3体系构建

搞清楚各个部门的需求后,可以从总体把握一个完整的物流过程。数据仓库是按主题来组织数据的,因此它应该包括了汇总模型、分配模型、运输模型、调拨模型和制表模型[5],还要为每个模型建立数据集市,即客户发货收货数据库;仓库库存数据库;货物信息数据库;分配情况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库;货物调拨数库(如图1所示)。

构建数据仓库的方法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自上而下方法是从建设企业范围的数据仓库开始,可能要多次反复,然后将整个企业范围内的数据放入部门数据集市和不同主题的数据集市中。另一方面,自下而上从逐个建立单独的数据集市开始,然后将这些数据集市组合成完整的企业数据仓库[6]。

由于拟采取自下而上的组建过程,因此还需要一个总控制程序,协调各个组件的工作,同时还要提供友善的人机界面,因为业务人员不是专业的系统设计人员,自然系统的易理解性和易操作性要达到一定程度,让他们满意。

当然数据仓库的建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所以数据仓库需要在建立和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以达到物流管理优化的目标。

2.4基础构造

2.4.1逻辑数据设计。信息包表是数据仓库逻辑数据设计的基础。信息包表是由需求定义文档转化而来。数据设计的最终结果是一个多维的数据模型。维度模型设计时通常看起来像星形,事实表位于星形的中央,而各个维度表分布在星形的各个角上。

数据仓库多维数据组织方式采用星型雪花模式。图2表示出基于事实表和维表的多维模型,包括货运事实表和6个维表:时间维、货物维、经营人维、联运信息维、收货人维、发货人维。其中时间、货物、经营人、联运信息维度采用星型架构;收货人、发货人维度采用雪花架构。

数据仓库管理系统根据系统所确定的数据模型对数据进行集中,并对整体数据进行维护,保证系统正常运行。数据的分析和显示利用数据挖掘工具、OLAP工具,对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以统计图表、多维视图等方式展现出来,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2.4.2物理基础构造。物理基础构造的主要组成是基本的硬件部分和操作系统,网络及网络软件等,连同这个完整平台一起的还有一系列的工具,它们在这些平台上运行,完成每个体系结构部分的不同功能和服务。

硬件和操作系统构成了数据仓库的计算机环境。在平台选择中考虑了混合方案,即跟随数据流的处理步骤为每一步选择最优平台。在数据抽取时,最好在每个源系统自己的计算机平台上执行。抽取的数据文件被重新定义格式,然后合并成新的抽取文件,最好在和原来一致的源平台上进行,而初步数据清洗也可以同时完成。然后在准备区域的平台上执行转换和统一、质量检查等。源平台和准备区域都可以是小型机、UNIX或大型机。

物流的数据信息量一般较大,因此需要用并行的存储方式,一般常用RIAD结构。RIAD分为0~5级,各有优缺点,级别0的速度快于级别3和级别5,但是其冗余度却较大,因此,设计人员需要根据数据的存取速度、效率、可靠性等各个因素选择适合的存储方式。

数据的索引策略也很多,其中传统的数据库领域使用B-Tree索引非常广泛,但在数据仓库复杂的交互查询中,B-Tree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B-Tree要求被索引字段有很好的选择性。物流管理数据仓库可以采用BitMap索引或Bitwise索引,它们都比较适合多维查询的环境。

因此,所用数据库为了应对大规模数据载入、全部数据表扫描、群组查询、聚合、分类、使用子查询创建表、创建索引、星形转换等一系列时间空间复杂度均比较大的操作,并且还要考虑未来的扩展性。

3注意点

物流数据仓库的建立是面向管理和决策应用的,必须有客户的充分参与,因为最终是用户使用。数据仓库本身绝不是业务流程的再现,而是基于这之上的抽象,将所有的数据信息组合、甄别,得到于己有用信息的过程。物流数据仓库的建立,为企业决策提供有价值的情报,为业务人员提供他们想要的信息,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大有裨益。因此,物流数据仓库涉及众多的部门和用户,需要用户投入和配合。

在对待元数据的问题上,不应拘泥于现状。由于物流数据仓库是独立于业务系统的,以用户需求为第一诉求,在设计中要留下待扩展部分。对于数据的完整性和质量问题可通过以下方式处理:多种方式混合来加载数据,设计特定输入接口收集数据,如获取客户档案资料,放宽数据时效,对个别特征数据进行定位分析,在系统中标识并排除低质量的数据,规范业务系统。

数据的提取、转换、清洗和载入非常烦琐,需要纳入统一管理并继续针对性设计,不仅考虑数据源的类型,还必须考虑提取的时间和方式。物流数据仓库应同时存在多种数据提取方式以适应信息源多样性,因此讨论单一提取工具是没有意义的,原则只能有:简便、快捷、易维护。

用户对物流数据仓库的直观印象通常来自与最后的业务报表,但物流数据仓库并不是只为业务报表而设计。需要指出的是,数据仓库的分析工具在固定格式的报表再现上有时不如专门定制的程序,数据仓库的强项在于提供联机的业务分析手段,正因为数据仓库的使用,才使各级人员逐步摆脱对固定报表的依赖,代之以丰富动态的联机查询和分析,使他们更为深入的了解市场动态。

4结论

现代企业,一贯的硬性装备仍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管理思想的先进性以及对新形势的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瞬息万变,通过引进数据仓库技术,可以有效地在浩如烟海的数据中找到于己有用的信息,提高决策水平。当然,在我国数据仓库仍然处于刚起步的状态,我们应时刻关注国外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知名院校的学术成果,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建造符合我国国情的数据仓库体系。

参考文献:

[1] 曹刚. 物流的几点思考[J]. 物流科技,2010,33(2):95-97.

[2] 支燕,刘秉镰. 我国物流产业组织的特征分析——基于2002-2005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 预测,2007,26(4):10-14.

[3] P. Ponniah. 数据仓库基础[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4] 蔡临宁. 物流系统规划——建模及实例分析[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 杨登. 基于数据仓库的物流配送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8,25(4):75-78.

[6] Quan Congna, Zhao Huifeng, Li Bo. Study on Application of Data Mining Technology to Modern Logistics Management Decision[J].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2009,18(14):433-436.

物流企业会计范文第4篇

摘 要:企业物流的发展战略应包括物流信息化、系统化、专业化、国际化战略;其理论基础是物流系统论、物流战略论、物流优势论、物流价值论、物流营销协同论、绿色物流论、供应链(需求链)论;其实施措施应包括树立正确理念、整合优化供应链、构筑一体化的企业物流体系、兼顾降低成本与提高用户服务水平、重视人文管理以及强化规范化管理等。

关键词:企业物流;物流战略;战略措施

1 企业物流发展战略的概念、内容

企业物流发展的核心一是要提高服务水平;二是要降低成本,为企业增加利润挖掘潜力。因此,企业物流发展战略必须综合考虑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还要同整个企业销售市场扩张相结合。基于这个要求,企业物流发展战略的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企业物流信息化战略。

信息化是降低物流成本,实现物流增值的关键,也是现代企业有效运作和参与市场竞争的最重要的企业基础环境。物流管理很大程度上是对信息的处理,如物资订单、采购、销售、存储、运输等物流活动信息的管理和传送,也包括对物流过程中的各种决策活动如进销存、供应商的遴选、顾客分析、顾客服务审计等提供信息支持,并对其进行实时监控。

(2)企业物流系统化战略。

企业的物流活动一端联结着生产,一端联结着消费,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物流系统是由物流人员、物流设施、待运物资和物流信息、生产企业、消费者等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物流系统化的总目标,是指要将生产、流通企业的包装、装卸、运输、储存、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这些以前分开管理的物流活动作为一个总体系统来构造、组织和管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各企业间的关系已经转变为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

(3)企业物流专业化战略。

专业化战略就是要把物流独立出来,建立自己的物流体系。企业的专业化物流不仅为满足自己的物流需求,而且对外进行营业服务。专业化的物流系统要求企业有自己的配送中心、服务团队、配送工具、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良好的企业形象等。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说,走专业化物流战略的企业一般要求实力雄厚,同时,其物流成本占企业的成本比例应较大。

(4)企业物流国际化战略。

全球化进程也加速了整个世界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全球贸易的发展,大大促进了资源配置的国际化,正基于此形成了企业物流国际化。一些较有实力的跨国公司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求,必须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试想国际化的企业而不是国际化的资源配置,那样的成本消耗是极其巨大的,在市场中将毫无竞争力。

2 制定企业物流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1)制定企业物流发展战略,可以弥补传统分工模式在现代经营条件下的缺陷。

机器大工业生产时代,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红极一时。它认为,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应该把制造产品的过程分解为一连串的动作,一道道简单的工序,让每个工人只从事其中的一种或少数几种工作。

(2)制定企业物流发展战略,能更好的适应顾客导向观念的确立和日益激烈的竞争。

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买卖双方关系中的主导权转到了顾客一方。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就是要在顾客需要的时候将顾客需要的产品送到顾客手中,这已经成为所有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但是,由于受传统业务流程的制约,“用户至上”的思想在企业经营实践仅贯彻到营销环节,企业内部流程中的许多环节与满足顾客的需求毫无关系。

(3)制定企业物流业发展战略,有利于适应市场环境的迅速变化。

市场需求日趋多变,产品寿命周期的单位逐步缩短,技术进步使企业的生产系统、销售系统以至售后服务系统不断变化。在传统分工理论指导下的企业业务流程比较零散,容易失去抢得先机的时效性。而企业流程再造,将分工过细的一系列工作整合起来,可以对市场需求信息快速响应,可以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作出灵活、迅速的反应。

3 企业物流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历史尚短,为了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必须明确企业物流在发展战略上的指导思想。总体上应摆脱传统体制的影响,改变散兵游勇,各自为战的现状,改变物流市场的分散状态,在多元发展格局下,提高市场集中度;改变企业物流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的状态,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建立服务规范和管理规程,发展多种服务方式和手段,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服务水平。具体涉及以下7个方面:

(1)物流系统论。物流是由各功能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物流系统的整体功能并非各功能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系统要素间的整合,产生出新的功能即系统整体最优化,以物流系统总成本最低来完成一定的物流任务。

(2)物流战略论。从单纯的职能或技术角度认识物流影响了物流作用的发挥,从战略意义上看待物流可为企业带来实质性的利益。

(3)物流优势论。物流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或差别化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有效的物流管理对降低成本、赢得并保持顾客以及顾客满意方面的作用日渐突出。

(4)物流价值论。物流在企业的价值链中占据重要地位,物流创造顾客的买方价值和企业的战略价值;物流服务具有增值性。

(5)物流营销协同论。即企业的营销战略与物流战略必须密切配合;企业物流活动过程本身是服务的过程,物流服务需要相应的营销手段。

(6)绿色物流论。在全球经济日益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物流活动对环境影响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的物流行为应考虑这种要求,实现正向物流(动脉物流)和反向物流(静脉物流)的绿色物流化。

(7)供应链(需求链)论。今后的商业竞争模式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供应链中,由上下游各个环节的企业组成的“扩展的企业”不仅考虑的是如何向最终的消费市场提供适宜的产品,还要考虑产品被需求拉向市场的过程的适宜性,即产品选择什么样的供应链。需求链是一种新型的供应链。

4 实施企业物流发展战略的措施

(1)树立合理物流的观念。

合理物流能节约资金,能降低物资的库存损耗、保管费用,能延长物资的寿命维护物资的使用价值,降低物资在生产中的消耗是生产力。为此,要把握时代的特征,用前瞻性、信息化、系统工程的思路来思考企业的技术改造、自动化和物流系统,充分理解现代物流、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的相互关系,理解自动化物流系统在企业的地位、内涵、作用和价值,以信息化带动物流自动化,以物流自动化促进信息化。对有条件的企业,物流系统的建设要实行高度的信息化、适度的自动化。

(2)提高物流核心竞争力,整合优化供应链。

在新世纪企业面临新的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市场的全球化、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使竞争具有全面性,即:TQCSFS的全面竞争(Time时间 、Quality质量、Cost成本、Service服务、Flexibility柔性、Safety安全性、Reliability可靠性)。现代物流是企业的重要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不少成功企业家的共识。

(3)构筑一体化的企业物流体系。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将物流活动纳入系统化的统一管理,一体化物流既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又降低物流总成本,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企业内部实现不了一体化,就谈不上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合作形成一体化供应链。广泛运用第三方物流,使生产性企业从繁杂的物流活动中解放出来,将物流服务交由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将自己的主要精力用于提高自身的核心能力,从而以整合的核心竞争力在竞争中取胜。要放眼世界,构筑全球化战略,以一体化的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在全球寻求资源采购、生产装配和产成品分销,参与国际化竞争。

(4)兼顾降低成本与提高用户服务水平。

成本和顾客服务水平是一对矛盾,降低成本是企业永恒的话题,而用户服务这一新生理念却后来居上,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企业在物流管理的过程中,强化总成本观念,着重在产生物流成本的一些关键领域进行必要的核算和权衡。通过与上下游企业联合,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选择第三方物流,利用专业化物流的规模效益等方式降低物流成本。

(5)重视人文管理,提高物流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企业管理中,应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倡主人翁精神,从员工内心深处激发其主动性、内在潜力和创造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一切工作都应本着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因此而带来的物流工作的最佳效率,保证其快速响应环境变化能力的实现。

(6)强化企业物流的规范化管理。

根据企业物流各功能环节的特点,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专门机构,配备专业人员,采用专门的办法,是强化企业物流各功能环节管理的基本措施。

①强化采购管理。企业物流以采购为起点,它制约着储存、供应、生产等各环节。必须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物资采购规章制度,比如《采购合同审批制度》、《供货单位选择制度》、《采购价格管理制度》、《采购责任追究制度》等。还应由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从事采购业务。

②强化储存管理。储存是企业物流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强化储存管理对降低库存量、库存费用、库存损耗,减少库存积压、资金占用有决定性作用。首先,要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储存管理的规章制度。其次,企业所需物资种类繁多,质量、数量、规格要求各不相同,它们的保管、保养、维护的要求、方法也千差万别,专业技术很强,必须由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负责。第三,强化库存量和库存结构的控制。库存量是库存控制的核心,库存结构的合理与否是库存量的主要决定因素,可以用ABC分类管理法控制库存结构,用库存定额控制总库存量和单项物资的库存量。第四,强化储存物资的保管、保养、维护,利用现代库存的商品养护技术,减少物资损耗。

③强化供应和生产的管理。供应一方面要保障生产需要,另一方面又要促进生产节约。生产环节的原材料供应是企业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供应和生产的管理,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供应和生产管理的规章制度,设置专门机构、专业人员负责供应工作,生产中原材料等的合理使用也要有专人负责监督。

④加强验收、装卸搬运、堆码、苫垫、销售环节的管理。要建立健全各环节的管理制度,如:《验收操作规范》、《验收责任追究制度》、《装卸搬运、堆码、苫垫操作规范》、《装卸搬运、堆码、苫垫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销售工作考核及奖惩办法》等,建立相应机构,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物流企业会计范文第5篇

[摘 要]当前,我国物流企业存在着起步晚、经验少、结构不完善、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加速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必须转变观念、树立物流理念、深化企业改革、实现制度创新、制定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实施人才战略。

[关键词]物流企业 物流现状 问题分析 对策建议

一、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现状

1.我国物流企业起步晚,经验不足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传到我国,起步比较晚,经验匮乏。而且,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大多数是原来仓储、运输企业改造而成的,现在业务仍然局限在传统范围,存在运输方式单一、规模小、市场份额少、结构单一、竞争力弱等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缺乏高效的服务网络设备和计算机设备、高素质人才少。

2.我国物流企业的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

第一,我国现阶段物流企业以传统仓储、运输企业改造转型而来的企业为主,他们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如中远国际货运公司、中国储运总公司等。第二,我国目前也有新创办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新型物流企业,相对而言他们管理机制比较完善,发展比较快。例如,中海物流公司。第三,我们物流企业中有部分是外资和港资物流企业,它们一方面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服务,另一方面用它们的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优质服务逐渐向中国物流市场渗透。第四是民营物流企业,是我国物流行业中最具朝气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他们具有机制灵活、管理成本低等特点。如广州的宝供物流集团。

3.国际态势对物流企业的影响

现代意义上的物流企业是一个历史比较短的新兴行业。可以预见,在未来数年内,随着外资物流企业的进入和不断发展,国内物流企业将会面临更严峻的竞争形势,物流企业只有不断努力,掌握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不断完善物流网络,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在有可能在未來拥有一席之地。

二、我国物流企业的问题分析

1.物流需求不足

物流需求不足是我国物流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方面,由于我国物流企业在我国发展历程较短,市场占有率不高;另一方面,我国的物流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一时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再加上行业垄断、部门分割等等原因造成专业化程度低,发展受限。

2.物流企业改革未到位

当前一些物流部门虽然进行了改制改组,但大多数只是换了下牌子,产权模糊、权责不清,离现代企业制度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二是物流企业内部虽然对人事、用工、分配三项制度进行了改革,有一定成效。但是从整体上来看,物流企业的机制转换远未达到目标,特别是财务、资金管理上还很薄弱。三是缺乏企业约束机制。有的企业领导盲目决策,部分企业甚至动用流动资金炒股票、搞期货,造成巨额资金损失;

3.物流人才匮乏,管理水平较低

我国物流业还处在起步阶段,人才缺乏。当前,现代物流业将朝着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它要求物流工作人员掌握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自动化技术,掌握物流优化管理理论与方法。但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难以满足要求;

三、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综上所述,为了加快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拓展物流服务市场需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准备应对策略:

1.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物流意识

物流企业首先应转变观念,提高物流企业职工的物流意识,尤其是物流企业领导的物流意识。目前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转变:一是由计划经济观念向市场经济观念转变,与市场经济接轨,克服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影响;二是由市场垄断分割观念向市场一体化观念转变;三是在企业管理观念上,使物流企业的思想观念、经营战略、内部管理、服务水平、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根本改革。

2.深化物流企业改革,实现制度创新

按照党的有关政策和要求,国有资本从物资流通行业退出是必然趋势。因此,物资企业不论规模大小、实力强弱,都应走先改制、后转型的路子。但从实际看,要物资企业全部退出市场也不现实。为平稳过渡,避免震荡,保持社会安定,还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3.应实施人才战略,重视物流人才培养

物流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物流人才的竞争。只有物流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让他们不断学习与应用先进技术、方法,才能提高我国物流企业的整体水平。要解决目前专业物流人才缺乏的问题,较好的办法是加强物流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使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加快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运作规律、并有开拓精神的人才队伍。

总之,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物流企业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推动和调控作用,为我国物流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尽快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推出一系列扶持物流企业发展壮大的优惠政策,使物流企业的发展有据可依,扶持物流企业的发展;二是实施行业自律的同时尽快建立规范的行业标准,规范市场行为,使物流业务运作有规可循;三是努力汲取外资物流企业的经验和先进技术,建立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现代物流中心,克服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存在的弊端,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现象,促进我国物流企业健康、有序、持久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彦萍 管政: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环境研究.中国仓储物流设备网,2003-03-19

[2]徐天亮 马永光: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 .商贸经济,2002,(10)

[3]郭玉林:以现代物流理念促进物资流通企业的机制创新[J].经济研究参考,2002

[4]郭晓帆:物流业与海南经济发展[M].陕西旅游出版社,2003

[5]祁怀锦 阎正国:我国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务与会计,2005,(5)

物流企业会计范文第6篇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物流专业化、社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小型物流企业为了应对市场变化和满足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必须做出抉择。当前小型物流企业在信用问题、规模化发展、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和专业化物流人才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我国小型物流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相关问题展开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本文可以为我国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物流;发展对策;小型物流企业

1 我国小型物流企业发展现状

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根据《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国家标准(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评估认定的A级物流企业共有1506家。据统计,目前全国有大约10万多家物流相关企业,其中绝大多数是小型的运输或仓储企业。此外,全国约有2万家第三方物流企业,其中90%是小型私营企业。由此可见,我国物流市场集中度较低,小型物流企业众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物流专业化、社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小型物流企业越来越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物流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在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竞争加剧的今天,明显缺乏竞争力。尤其是在当前“物流高成本”的时代,物流企业普遍利润偏低、市场拓展困难,小型物流企业生存、发展艰难。

2 我国小型物流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小型物流企业的信用问题

目前,在物流企业的实际运作中,各类企业根据实际需要以合同方式将物流活动外包给运输型物流企业、仓储型物流企业和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物流企业为了响应顾客的要求,可能还要以合同形式与众多仓储、运输等合作伙伴共同完成全部业务。在业务合作中,如果任何一个参与方发生了信用问题,都将会影响物流服务的效果。

目前,我国小型物流企业因企业生存艰难,信用低下、恶性竞争严重等问题频频发生。具体表现为,小型物流企业为承接物流业务,经常不顾自身实力,盲目承诺业务或恶意压低价格,而在承接业务后,当业务无法完成或物流企业的利润得不到保障之时,又会要求物流服务委托方加价或自行降低服务标准。与此同时,企业因为对物流企业的业务运作监管困难并且监管成本很高,所以通常放弃监管,最终业务是否顺利完成基本取决于物流企业的自律。此外,尽管有部分省份的物流行業采用了一些防范措施,如信用担保等,但是很多企业还是选择部分自建物流完成小型业务,并将大型业务外包给有实力的物流公司,由此使得小型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市场需求不足。

(2)小型物流企业的规模问题

首先,小型物流企业在企业员工人数、自有运输车辆、自建仓储面积等各方面规模很小。依据规模经济理论,小型物流企业的单位经营成本较高,不利于企业的赢利及长远发展。其次,物流具有跨区域、一体化运营的行业特性。小型物流企业规模小,没有实力加强物流业务管理、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不利于其开展网络化经营和提供一体化服务等。再次,物流企业规模小,实力弱,无法致力于物流技术与设施的建设和更新,从而在物流作业效率的提升和物流作业成本的控制等方面落后,不利于物流企业的长期发展。最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即使是中小型生产企业也需要全球化的物流运作网络。从目前来看,绝大多数小型物流企业无法满足其对国际业务市场的控制能力和风险规避等业务的需要。

(3)小型物流企业的现代物流建设问题

就目前而言,我国绝大多数的小型物流企业还只是传统意义上的运输公司、仓储公司,没有完成由传统功能性物流企业向现代专业物流企业的转化。具体表现为:物流功能分散、服务内容单一、作业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较低、物流企业间缺少相互协作、增值服务内容较少等。

当前,物流市场竞争激烈。由于准入门槛低,不同类型、规模的物流企业不断涌现,再加上生产厂商等自建物流体系、跨国物流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快速进入中国物流市场等,这都对现有物流企业,尤其是小型物流企业带来威胁,企业生存艰难。与此同时,物流服务委托方和外包方对物流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由此可见,小型物流企业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适应物流市场的需要,完成承接的物流业务,并不断完善自身的经营,使企业持续发展壮大,也是当前小型物流企业必须面对的一大问题。

(4)小型物流企业的人才问题

据统计,目前,我国开办物流专业的本科院校有417所,高职高专约有824所,中职中专超过2000所,在校学生总数突破100万人,但是仍不能满足我国物流业快速发展的人才需要,人才缺口巨大,不仅体现在中高层管理人才,也需要大量的一线操作人才和基层管理人才。

当前,我国物流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高校、高职高专、中职中专的院校教育,这类人才虽然经过较为系统化的学习,但是在实践经验上比较欠缺;而由传统运输企业、传统仓储企业等转型的传统物流企业的人员,虽然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专业能力片面、综合素质不高。小型物流企业的生存与长期发展需要具备一支优秀的物流管理队伍,人才的缺乏,导致了小型物流企业业务管理能力差、运营成本高等相关问题。同时,整体素质低下会导致与客户接触的过程中态度差、损毁、丢货和解决突发矛盾问题能力弱等问题,不利于小型物流企业的长远发展。

3 我国小型物流企业发展的对策

(1)小型物流企业信用问题的对策

首先,应加快我国物流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目前,在我国没有针对物流企业信用方面的专门法律法规,监管制度不健全,当前只能参照其他法律法规,如:《合同法》、《民法通则》、《刑法》等对相关行为加以处罚,难以形成有效的制约。尤其是物流行业具有区域性、一体化、多次分包等特点,由此产生的诉讼管辖权及相关问题、调查取证慢且难度大等问题亟待解决。

其次,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广泛参与,加强银企对接。在国外一些物流发达国家,物流企业要对物流服务委托方提供由银行出具的信用等级评估报告,由银行在物流委托方出货后为物流企业做信用担保,这有助于提高物流服务委托方的信任感,有力地支持了物流企业的发展。

(2)小型物流企业规模问题的对策

首先,从区域物流的角度,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和服务对象,完善自身的硬件设施,结合自身经济实力,改造或新建物流设施;

其次,结合新的目标,完善自身业务流程,打造区域物流品牌,扩大区域市场占有率;

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由运输型、仓储型物流企业向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转化,还是通过完善运输或仓储功能设施扩大企业规模,与其他功能型物流企业寻求业务联盟。

(3)小型物流企业现代物流建设的对策

首先,相同区域的小型运输型物流企业和小型仓储型物流企业应积极谋求企业之间的动态合作,组建物流联盟。当小型物流企业现有物流功能不能满足业务需要的时候,可以以物流業务流程为目标,利用联盟成员的物流能力组建“虚拟组织”完成业务。这样可以弥补小型物流企业物流服务功能单一的不足,向物流市场提供多功能的服务。

其次,小型物流企业应积极谋求与不同区域相同功能的物流企业之间的动态合作,组建战略联盟。如:联盟内部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企业进行合作,采用多式联运、一票到底的方式,既节约运输成本,又可以弥补企业自身物流资源的不足。

最后,为了增加小型物流企业的服务内容、提高收益,还可以与包装、流通加工等其他物流功能的小型物流企业建立合作,利用各自的物流资源,开发新的增值服务。具体合作中,增值服务开发的内容应由易到难,合作应由浅入深。在合作的初期,开发的主要内容应从运输、仓储等物流基本功能出发,致力于衔接物流的各个环节,提高物流的运作效率。随着合作的加深,再向一体化物流和供应链集成的增值服务方向发展。通过提供不断加深向客户端延伸的服务,帮助客户提高其物流管理水平和控制能力,优化客户自身的物流系统,加快响应速度,为企业提供制造、销售及决策等方面的支持。

总之,小型物流企业必须转变经营理念,完善物流组织结构,探索新型的管理模式,完成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变。

(4)小型物流企业人才问题的对策

物流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较高,当前,物流企业既缺少能够胜任复杂业务管理、具有灵活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中高层管理人才,也大量需要具有系统化专业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较好的一线操作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对于小型物流企业而言,单纯依靠高校、高职高专、中职中专等院校的培养远远不够,姑且不论这些毕业生是否愿意到小型物流企业工作,就是招聘到人才,若干年后这些人才的去留也是小型物流企业所担心的问题。因此,小型物流企业在广泛招揽院校人才的同时,必须加强小型物流企业自身人才的培养、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同时,建立激励机制,落实奖惩制度,鼓励从业人员利用空余时间不断补充新知识和完善自身的专业技能。

4 结 论

为解决当前小型物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本文从当前我国小型物流企业的信用问题、规模化发展、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和专业化物流人才角度出发展开研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加快建设我国物流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和完善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规划了小型物流企业规模化发展的方法和由传统功能型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模式,并提出了小型物流企业人才问题的对策。希望笔者的研究能为我国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尽微薄之力,同时也敬请各位专家、同行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宁凯(1977—),男,辽宁沈阳,硕士研究生,沈阳工业大学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专业负责人,讲师。研究方向:现代物流理论与实务;许晓军(1978—),男,辽宁阜新,硕士研究生,沈阳工业大学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专业负责人,讲师。研究方向:商贸物流理论与实务。

上一篇:学校安全培训总结范文下一篇:一辈子朋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