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社会论文范文

2023-09-16

大学社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寒假打工;现状;对策

一、背景

寒假期间,正值春节来临之际,大部分工人选择回家过年,农民工“返乡潮”随之而至,出现了严重的企业“用工荒”;同时,春节期间,不仅国内的消费者需求增长,欧美国家的订单需求也十分旺盛,上海、苏州、东莞、深圳、广州等珠三角地区和江浙沪地区的用人单位供不应求。为了解决燃眉之急,这些用人单位往往选择大学生这一群体来填补劳动力空缺。而对于刚从任务繁重的高考中解脱出来的大学生来说,很可能为了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提前为进入职场做准备或赚取基本生活费用等因素而选择在寒假期间外出打工。然而,随着寒假工队伍的壮大,一系列的问题在打工过程中凸显出来。

二、大学生寒假打工的现状

为了解大学生寒假打工的现状,本研究运用了参与观察、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以及深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和贵州医科大学四所高校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并运用问卷星和SPSS等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共发出问卷450份,收回有效问卷404份,包括232个有寒假工经历的个案和172个无寒假工经历但有意愿前往的个案,回收率为90%。以下是大学生寒假打工的现状:

1.农村大学生寒假打工的比率高于城市大学生

调查发现,在232个有寒假工经历的调查对象中,79%的大学生来自农村家庭,仅有21%的个案来自城镇,农村大学生寒假工的数量远多于城市打工的大学生,这与城乡经济差距和文化差异密切相关。经济方面,农村大部分家庭经济负担偏重,迫使农村大学生不得不利用假期打工为家庭减轻负担;而城市家庭经济条件相对宽松,很多城市大学生不需要为生活费发愁。文化方面,“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一现象在农村普遍存在,很多农村大学生因很早就追求生活、经济上的独立而选择寒假期间外出打工,而城市里的大学生从小生活在相对宽裕的环境里,追求独立的意愿没有农村大学生强烈,所以在寒假期间选择打工的城市大学生相对较少。

2.安全状况存在隐患

大学生寒假期间外出打工的安全问题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食品安全方面,27.54%的大学生会选择街边小摊就餐,而这些地方的经营者缺乏食品安全意识,其卫生难以保障,且相关的监督管理不到位,大学生寒假打工期间的食品安全存在隐患。工伤方面,15.94%的被调查者表示在工作中“受过轻伤”,2.9%的大学生寒假工“受伤致残”。工作过程中的有毒气体、辐射、噪音等都会对大学生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大学生的人身安全隐患较多。交通方面,大多数大学生外出打工时选择客车、火车这两种交通工具,且大多选择结伴出行,相对来说比较安全。维权方面,37.68%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签过劳动合同和相关的协议,部分大学生在签合同的时候没有认真了解合同上的内容,对于用人单位是否严格按照合同内容来执行也并不关注。此外,研究还表明在大学生打工期间权益被侵害时,极少有人采取措施去维护自己的权益,大学生的维权意识亟待加强。

3.大学生劳动力廉价

研究表明,大学生在寒假期间从事的工作大多数是制造业和餐饮业,与专业知识关联不大;可选择的工作类型极少,工作内容简单;经常加班,工作时间长,休息时间少,工作过程辛苦,劳动力廉价,月工资大多在2500-3500元之间;此外,拖欠、苛扣工资的情况时有发生,大多数用人单位将大学生当做一种廉价的劳动力来压榨。

与国内不同的是,国外的大学生兼职由于受相关法规、制度的保护,受父母、学校及企业的支持,可选择面更广,收获更多。国外的大学生大多可选择和本专业相关的工作,能很好地锻炼实践能力和提升专业知识素养,有利于未来职业的发展。

4.大学生期望过高

研究表明,大学生未打工之前对寒假打工生活认识不足,期望过高。无论是对工资的期望还是对其他收获的期望,大学生的预期值往往高于实际值。在访谈过程中有被访者表示寒假工经历中实践能力基本上没有得到提升,现实情况远不如预期。由于在打工之前对实际情况认识不足,大学生在打工过程中会形成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心理落差,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影响工作甚至是整个假期生活。

三、大学生寒假打工现状的原因分析

接触社会、锻炼自己和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是大学生假期打工的初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现代用工制度渐趋完善,近几年人才市场对于毕业生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社会实践经历”逐渐成为用人单位考核应聘者的一个重要指标。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前景,许多大学生将假期打工视为进入社会前的准备,以此来开拓视野,锻炼自我,提前为进入职场做准备。另一方面,当下部分低收入户家庭对于满足大学生受教育的需要存在困难,有的家庭甚至无法担负大学生的教育费用支出,导致其不得不利用假期时间打工赚取基本生活费用。

值得注意的是,農村和城市的大学生选择打工的动机大相径庭。农村的大学生主要为了满足如食物、衣服等基本的需求而打工,而城镇的大学生则更多地是为了满足如交友、旅游等娱乐性需求而打工。比如在“家庭贫困,生活所迫”这一因素上,农村大学生占12.8%,而城镇的大学生只有1.3%;而在“为了赚钱旅游、买手机等娱乐性消费”这一原因上,城镇大学生占26.6%,农村大学生只占17.8%。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该理论指出,当人的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时,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城市里的大学生的生理需求基本得到了满足,所以他们外出打工往往是为了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而从村的大学生很多是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而打工。至此,农村经济上的薄弱以及城乡经济的差距再次暴露出来。

四、针对大学生寒假打工现象的建议及对策

1.个人方面

(1)提高警惕,增强对危险的敏感度。大学生在打工之前要广泛收集相关信息,对用工市场进行冷静的分析,不能盲目跟风;选择用人单位之前先确认其合法性和信誉情况,对打工情况和用人单位有充分了解后再进入用人单位。

(2)增加相关法律知识,提高维权意识。大学生要提前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入职前要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协议,协议的内容要权责分明,尽量明细。劳动合同作为意外发生时和用人单位谈判的有力筹码,在大学生的寒假打工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不容忽视。另外,大学生最好结伴同行,相互关照,当权益受到侵害时运用正当的途径维护自己以及同伴的合法权利。

(3)组建网络共享平台。大学生可通过微信、QQ等社交工具组建网络信息共享平台,让打过工的大学生和没打过工的大学生都能在平台上交流经验,这样既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意外的发生,同时也可增加信息的获取渠道。

2.学校方面

(1)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高校应开设与大学生职业相关的实践课程,帮助其提升实践能力;提供相关实习机会,满足大学生社会化的需求。

(2)建立假期兼职数据库。高校联系和大学生专业相关的用人单位并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建立兼职共享数据库,将相关招聘信息放到数据库里供大学生自由选择。

(3)联系校友,寻求新资源。高校应建立一个校友联系机制,让已经有工作的毕业大学生将本单位可以实习的岗位信息提供给在读生,不断扩宽大学生获取兼职的渠道。

五、结语

在大学生寒假工这一群体中,女生比男生略多,农村大学生远远多于城市大学生。寒假期间外出打工的大学生大多来自于核心家庭,消费水平普遍不高;大部分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经历,如兼职、参与社团活动、支教等。打工过程中,大学生工作地点的治安情况和往返途中的交通情况相对良好,在食品安全上和工伤情况方面隐患较多;从事电子制造业的大学生相对其他行业来说能赚取更多的工资,但不管从事哪一行业,都普遍存在被苛扣工资、延迟发放工资等情况;很多大學生维权意识差,相关法律知识欠缺,权利被侵害时很少有采取行动维护自己权益的情况;大学生外出打工前对真实的打工市场认识不足,期望过高,实际得到的锻炼远远不及预期,大学生往往是被用人单位压榨的廉价劳动力,从事的职业和专业相关度不大;在社会支持方面,国内还没有一个成形的支持体系,除大学生父母、同学朋友的简单认同之外,学校、政府及用人单位的支持基本上出于空白阶段。

如何很好地开辟国内的大学生寒假工市场,营造一个相对安全、相对和谐又能锻炼大学生的良好环境?这不是某个群体或某个单位能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它需要大学生个人、学校、政府及用人单位等群体或单位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多管齐下,共同努力,通过资源的整合,形成一个完善、互通的联动机制,从而推动大学生寒假工这一群体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姜馨蓓.大学生兼职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基金项目:贵州大学大学生“SRT计划”项目(贵大SRT(2015)044)

大学社会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储备军,大学生的平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未来发展能力。因此,做好大学生教育工作,始终是我国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综合素质。新的社会环境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本文主要立足當前社会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西迁精神结合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特别是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西迁精神结合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 新时期 高校 思想政治 教育 西迁精神

“西迁精神”是在1956年交通大学由上海迁往西安的过程中,生发出来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1956年,我国尚处于建国初期,教育发展及其不平衡,国内大学分布距离,较多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特别是西部地区,教育发展落后。面对这样的情况,国务院作出重大部署,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至西安。这并不是一次容易的迁徙,由上海到西安,势必面临工作环境和教育资源的重大改变。为更好的实现教育西迁,交通大学的领导及教授提前赶往西安,从初期考察,到校区建设,再到带领学生西迁,最后在西安发展教育,开展大学教育工作,这其中困难重重。时任校领导及教授在从简陋的教学环境中完成了教育迁徙探索,同时也完成了多项科研项目。交通大学在迁校过程中及扎根西部办学近六十载岁月里,传承优良学风教风,发扬艰苦奋斗品格,践行弘扬着“延安精神”,铸就了以“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为核心内涵的、交大和陕西高等教育界独有的伟大精神——西迁精神。

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我国教育事业飞速发展,不管是国家还是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都在不断提升,与过去相比,今天的教学环境、教学设施、师资力量都已经有了较大提升,而教育资源的分布,比过去也更加均衡。特别是西部,越来越多的大学在西部扎根,培养出了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发展西部,贡献西部。事实上,这同样离不开西迁精神的当代践行。在看到西部发展的同时,我们也更加注意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需要与西迁精神相结合,让西迁精神引领和指导更多大学生,为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仍然非常重要。

从今天高校的教育实践来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西迁精神的结合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西迁精神中的精髓在逐渐渗入,并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这也正是西迁精神与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所取得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西迁精神的结合,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限制了西迁精神的影响力,同时也不利于更好的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正确的认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西迁精神的结合存在的问题,并找到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1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西迁精神结合的问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庞杂的工作,既包括大学生政治理论教育,同时也肩负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提升的使命,同时,谁会环境的改变,国家政策的变化,同样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在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也成了社会评价人才的重要考量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从实践上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水平,同样也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避免的话题。因此,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发展切实结合,是今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西迁精神是教育发展中形成的重要精神,体现着老一辈教育家、早期大学生刻苦拼搏,不畏环境艰苦,甘于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同样十分宝贵,这正是因为如此,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西迁精神的结合,才更有必要性。上面我们也已经提到,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西迁精神的结合,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西迁精神的结合,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结合实践,笔者认为,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西迁精神的理解表面化,导致教育与精神的结合不够深入。我们都知道,西迁精神是交通大学向西迁移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精神,而这种精神具有深刻的内涵,它不是表面化的一些理论的堆积,相反,西迁精神具有历史、时代以及环境的印迹,同时,西遷精神更具有一种深刻的理论内涵。将西迁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就应该深入挖掘西迁精神的内在含义,找到西迁精神的精髓,并且将西迁精神的精髓引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西迁精神的价值,让西迁精神更多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高校中,很多教师对西迁精神的理解过于表面,只是肤浅的理解西迁精神,而没有对西迁精神进行深入挖掘,这就导致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西迁精神的结合不够深入,更多时候都是形式上的结合。教师不能真正理解西迁精神的精髓,自然就很难将西迁精神的核心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去,最终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西迁精神的结合,只是形式上的结合,西迁精神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提升,并未发挥作用。所以说,对西迁精神的理解表面化,导致教育与精神的结合不够深入,这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西迁精神结合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2)对西迁精神的理解理论化,导致教育与精神的结合缺乏实践价值。将西迁精神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在当代大学生中发展和弘扬西迁精神,同时利用西迁精神引导当代大学生,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进而为社会发展培养更优秀的人才。所以说,西迁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最终的落脚点仍然是指导大学生的实践生活,只有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用西迁精神引导大学生的实践生活,西迁精神的价值才能真正发挥出来。当前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很多教师对西迁精神有深入研究,在具体的理论层面,能够对西迁精神有较高层次的解读,比如很多教师能够围绕西迁精神进行课题研究,这对弘扬和发展西迁精神自然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在实践层面,较多的理论研究导致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实践工作,只注重对学生进行西迁精神的理论教学,但忽视了教育学生用西迁精神指导生活实践的能力,这就导致西迁精神始终停留在理论层面,学生能够从理论上理解西迁精神,但也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践中的应用和指导很少,这同样不利于西迁精神对大学生作用的发挥。所以说,对西迁精神的理解理论化,导致教育与精神的结合缺乏实践价值,这也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西迁精神结合中存在的一个问题。

(3)对西迁精神的理解固定化,导致教育与精神的结合缺乏创新。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时代赋予了西迁精神更为丰富的内涵。对于西迁精神的理解,也应该打破传统的理解局限,西迁精神不只是在教育领域,更不只是不畏艰苦和敢于奉献,在新的社会环境下,西迁精神应该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精神,在过去,在交大由上海向西迁徙的过程中,西迁精神是开拓进取,是迎难而上,甘于奉献,而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除了这些精神外,西迁精神应当融入更多现代社会元素,应该结合现代社会环境,找到适合时代发展的内涵。但目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存在对西迁精神理解固化的问题,教师将西迁精神的内涵划定了固定的范围,这就导致教育实践中,对西迁精神与教育的结合过于僵化,缺乏创新,这与当代大学生的环境脱节,更无法体现出西迁精神的与时俱进。所以说,对西迁精神的理解固定化,导致教育与精神的结合缺乏创新,这也是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西迁精神结合中存在的问题。

2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西迁精神结合的问题的解决

针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西迁精神结合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实践中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深入理解西迁精神,并将西迁精神的精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这就要求教师在对西迁精神的理解时,能够从表面化的精神中找到更深入、更全面的精髓,能够跳出表面的内容,去了解真正的西迁精神。特别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能够带动学生一起去探索和了解西迁精神中未被挖掘出的精神内涵,用西迁精神的精髓影响学生;其次,从理论走向实际,切实有效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西迁精神指导学生的实践生活。在深入了解西迁精神的理论内涵的基础上,要将西迁精神与实践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多想西迁精神,多用西迁精神,特别是在工作中,能够将西迁精神作为个人工作的原则和指引,切实发挥西迁精神的作用,提高个人思想政治水平;最后,就是要对西迁精神活学活用,创新西迁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一方面,要打破对西迁精神理解的固化思维,立足时代,认识具有时代特色的西迁精神。另一方面,要在具体的西迁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过程中,尝试不同的结合途径,除了一般的教育指引外,要在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多个方面引入西迁精神。

基金项目: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西迁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程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ZY20B09)

参考文献

[1] 魏天刚.“西迁精神”视域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初探[J].中国民族博览,2020(01).

[2] 王天平.将西迁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9(07).

大学社会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针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教育形式的出现,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起着加强和推进作用,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实践 素质教育 有效方式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素质教育的理念提出以来,素质教育备受关注,特别是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最高层次,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当今高校的主要任务,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近年来,大学生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当中也存在不足,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出现,有利于改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

一、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几个方面。自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有所提高,无论是国家推进方面,还是高校实施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受社会经济体制、学校教育方式、家庭思想观念等条件的影响,制约着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道德素质失衡,价值取向出现偏差。

当代大学生多以“90后”学生为主,由于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种社会思潮涌现的影响,当中部分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出现偏差,如思想道德观念淡化、追求享乐主义、奉承个人主义、欠缺奉献精神和主人翁精神,等等。

(二)人文素质贫乏,文化底蕴薄弱。

为满足将来就业的需要,学生一般热衷于专业课程,而对人文课程学习热情不高,易导致大学生人文素质缺乏。另外,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偏重于专业知识教育,人文课程设置较少,以致大学生文化底蕴不深厚。

(三)心理素质下降,心理承受能力弱。

当前大学生都面临着学习、就业、经济等多方面的压力,这样容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加大,易出现意志消沉、遇到挫折时心理承受能力弱、人际交往能力差、身心健康水平下降等心理问题,从而导致大学生身心素质有所下降。

(四)实践能力欠强,创新意识薄弱。

“90后”的大学生多以独生子女为主,在家庭里对父母依赖性强,有的甚至对洗衣、打扫卫生诸如此类的简单家务也不能胜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现象较普遍,动手能力较差。而在创新方面,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强度的“灌输”教学方式,分数至上的教育环境,严重压抑学生的想象力、好奇心,导致学生创造意识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都普遍偏低,这些都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较薄弱。

二、社会实践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多方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实践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

(一)社会实践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在大学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处于形成阶段,学生的生活大多只局限于校门,对外接触较少,观念较单纯,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变,外来社会思潮的涌入,左右着大学生对“三观”的认识,当中的不良因素使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出现偏差,并影响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通过接触社会、走进社会,在当中接受爱国教育、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

1.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笔者所在韶关学院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践行“大实践观”的育人机制,要求突破单一的社会实践,其一就是要求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每学期学校都会在相应的条件下,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程,组织学生到北伐战争纪念馆、中共广东省委粤北省委五里亭、韶关市博物馆等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实践教学,之后,以实践教学征文比赛的方式,调查社会实践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对大学生的影响,学生们都积极踊跃投稿,一致认为,大学生实践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补充、深化和延伸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而且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国情、民情的了解,从而自觉接受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教育,形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的主人翁精神,以此可见,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

当代大学生多以独生子女为多,在家庭生活及教育中处于较“核心”地位,易形成“个人至上”的思想,受这种思想影响,大学生往往摆不正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继而漠视社会问题,从而产生道德缺陷。另外,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总把个人利益放在最前面,常处理不好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关系。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的重要渠道,他们可以接触到社会中不同的人群和事物,勤劳致富的艰辛、先进的人物事迹和高尚精神及反映社会真、善、美的事件,這都有助于大学生摆正在社会中的位置,看到自身道德素质上的缺陷,启发学生对自我的重新认识,撇除“个人主义”,重新找到个人与社会、集体的最佳结合点,从而对自身道德修养不断完善和提高。

(二)社会实践有利于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的养成必须利用人文知识的接受、消化和应用三部分知识。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深入社会、深入生活,接受不同的人文环境、人文精神,从而形成一个大文化圈,使学生自觉参与到文化传承和创造中去,从而体验到优良的人文传统。

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可组建以调研当地文化或某个主题方式的社会实践服务团队,如:关注本地文化发展或者以建党九十周年,宣扬红色文化等诸如此类为主题,然后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亲身参与等形式,大学生对当地文化乃至整个中华民族文明史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从中接受人文教育,领悟人文精神,从而积淀为自身素质,使人文素质得以提升。

(三)社会实践有利于完善大学生健康心理。

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学生之间、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学生在实践中尝试多种社会角色的体验,适应不同的环境,在实际中磨砺,走出校园中,拉近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困惑或心理冲突,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如“三下乡”、“社会调查”等形式,可改变不规律的生活方式,摒弃对心理不利的因素,同时通过学生之间和与社会对象的交流和接触,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情绪和情感,身心健康发展,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四)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大学生对文化知识和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大部分来源于课堂中,因在小学、中学时期大部分接受“封闭灌输”式教育,一方面使学生的知识面仅限于理论,显得狭窄,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参加社会实践,把原有的“封闭灌输”式向“开放社会”式教育转变,把教学活动拓宽到社会,把原有书本的知识应用到社会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新一代创新型人才。

在校大学生接受的教育主要来自学校和家庭,在社会教育这块领域接触较少,易使学生光有理论,在动手、应变、组织管理等能力上都欠佳。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可将掌握的知识充分地与社会需求相结合,通過组织实用技术的开发与推广活动,以及到城乡支工、支农、支医和支教诸如此类公益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其中,有利于学生将所学课本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不但可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结语

由上可看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可促使大学生思想、心理、文化、创新和实践能力等素质的综合提高,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当前,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和体制的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高校要转变观念,建立长效的保障机制,以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段志坚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南[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5.

[2]任宇华,余思林,薛娟.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05,(12):47-48.

[3]温皓,袁中树.论高校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08-110.

[4]虞筠,杨奕农.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若干环节[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3):51-52.

[5]王向阳.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素质教育功能特征[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1,(6):19-20.

[6]曾文涛,李军良.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9):77-79.

大学社会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探讨体育生活拓展训练培养大学生社会心理适应能力、促进心理素质发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1)体育生活拓展训练课程新颖独到、教学设计合理,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2)体育生活拓展训练课程对促进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有明显的作用;3)体育生活拓展训练课程有效促进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缓解压力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控制情绪能力、自我监控能力、自我效能等社会心理能力的变化,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健康的发展;4)体育生活拓展训练课程有效调节紧张情绪紧张,缓解心理上的压力,形成合理的心理应付机制,在集体性的运动应激情景中使大学生在人际敏感、抑郁、恐怖、偏执等心理上的资源耗竭得到合理解决,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体育拓展训练;社会心理能力;心理健康

长期以来,体育教育内容被简化为“学校体育”,教育的体育课程资源也大多集中在学校,学校外的家庭、社区、社会教育体育被排斥在外,游戏化、多样复杂的体育被浓缩在平面的有限课堂空间之中,难以实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展体育课堂的要求,联合国(UNESCO)提倡连接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为一体的整体性教育体系,课堂开设的形式应从封闭的学校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已成为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1]。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的体育教育思想和观念面临着挑战,体育教学思想、体育教育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改革的方向与成败,要使学校体育改革向纵深发展,首先必须从转变思想和观念做起,从我国国情和当前学校的培养目标出发,树立新的体育教学观念,建立现代体育教学思想,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为契机,以终身体育为目标,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体育素养教育。新《指导纲要》指出:“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活动、拓展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2]。

我们在多年教学改革实践中,不断积极采取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吸取国内外高校教学改革的经验,摈弃旧的思想观念束缚,依据现代教学思想,大胆改革体育教学模式,1995年完成“单元选课制”的改革,学生可以在“单元内”自行选择教学内容;1997年实施“周选课制”的改革,实现学生选课“三个自由”;2000年开始推行“学分制下的分层教学”,在“三个自由”的平台上与学分制全面接轨[3],经过实践,我们认为还应拓展体育课堂外的体育资源,开始研究 “大学生户外体育生活拓展训练”实验课程内容,进行探究式、自主体育学习,把它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心理健康,挖掘学生的潜能,满足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多方面的需求,实践证明该实验改革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坚实基础和重要手段,极大地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展学生的体能、心理和社会适应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符合新《指导纲要》提出的拓展体育课程内容,实现课内、校内外一体化课程结构的基本精神。

1实验设计

1.1教学目标以融入自然,陶醉自然、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个性解放、交流互动、增进友谊为目的,提高学生自我认识、控制情绪、人际关系、缓解压力等方面的社会心理能力。

1.2实验设计内容本实验的教学训练内容紧扣“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目标,“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课程实验的出发点,从拓展学生校外体育课程出发,丰富和补充校内课程资源,充分开发利用资源环境下体育的功能,因势利导,根据环境条件进行设计和组织户外体育拓展训练,拓展训练是指通过模拟探险活动进行的情景式心理训练,拓展训练包括单纯体能训练、生存训练、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是一种全新的体育课内容,把原有的仅限于学校体育课堂的、竞技性很强的跑、跳、投、攀爬、跨越等基本内容,扩展到社会和大自然中,将体育活动与社会、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

1.3实验程序第一阶段训练:选拔队员,基础知识、拓展训练项目培训,共同设计校外训练课程;

第二阶段训练:双周日户外体育生活训练实践,包括定向运动、登山行走,复杂地形穿越等体能训练训练中增强学生体能,塑造坚忍不拔、勇于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对大学生的毅力、耐力和承受挫败的心理能力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阶段训练:大学生暑期体育夏令营,采用知识讲授、行为指导、情景体验、互助发现等体育综合教育方法教学。

第四阶段训练:心理素质训练科目:包括战胜恐惧的跨桥、勇攀高峰,挑战极限的登高、空中跳杠,飞跃自我、信任背摔、攀登天梯等,培养学生过硬的心理素质,坚强的心理防线,高尚团结的协作精神,积极探索心理教育训练的方法与手段,进行有效的心理素质训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自愿报名的78名大学生,男54名,女24名。

2.2研究方法本课题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文献资料法、实验法、访谈法、测量法等。

2.2.1调查法问卷内容从高校体育课程内涵、心理健康的素质教育、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素质的内容与方法等的认知态度、效果、观念等方面来设计。

2.2.2实验法将理论研究的具有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特色和符合体现《指导纲要》要求的高校体育课程的具体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实验,为确立有理有据的教学观点提供帮助。

2.2.3文献资料法选择近期发表的有关心理健康的素质教育理论专著及论文加以研究,并把部分论点作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2.3实验测量指标体能指标、社会心理能力指标。

2.4数据处理所有数据均在SPSS for Windows 11.0上统计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学生对实施拓展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教育成效分析教学效果评价从学生对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认识、课程内容、形式、能力等方面客观的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分析(表1),大学生对课程教学的内容、形式及安排持积极肯定性(很满意、较满意)评价者分别为90.5%、85%及83.4%,中性(认为一般)意见为7.1%、7.1%、9.5%,负性(不满意、较差)评价者分别为2.4%、7.9%、7.1%,说明体育生活拓展训练课程是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情感心理健康,大多数学生对课程教育的内容、形式、时间安排上给予很满意或较满意的积极肯定性评价,认为这种体育课程新颖独到,符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表明训练课程的教学设计是合理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离不开对健康知识的学习和正确理解,否则会导致认知偏差,出现心理问题,通过训练课程中知识讲授、行为指导、情景体验等方法,学生了解特定的体育与健康知识结构,正确认识体育功能和自身健康知识的促进,结果也表明认为自己情感心理和健康知识学习收获明显的分别为64.7、80.9%,中性的占32.4%、17.8%,收获较少的不到4%,总体效果满意达到95%(表1),说明学生需要一些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有内在的需求,需要学校体育的加强,不能回避大学生健康知识和体育能力不足,加强内涵教育,本课程设计无疑是一种有效可行的尝试。

3.2实验后大学生身体素质变化明显实验前受试者的身体素质具有相同的基础,经过2年的体育生活训练,身体素质有明显的提高(表2),表现在俯卧撑(T=2.871,P<0.01)、仰卧起坐(T=3.290,P<0.01)、12 min跑(T=2.174,P<0.05)、肺活量(T=2.892,P<0.01)等变量上差异明显,说明体育生活适应训练对促进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有明显的作用。

3.3体育拓展生活训练后的大学生社会心理能力明显加强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建立和维持与他人满意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他们在积淀知识的同时,也期望被社会和他人接纳与认可,渴求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希望能共同分享思想、建立亲密关系、互相帮助,获得情感的相互支持,同时又获得独立,但离开家庭融入到新集体后,社会支持网络资源发生变化,孤独感表现强烈、无助,需要寻求中介媒体,建立新的社交网络,进行再社会化,如果大学缺少学生再社会化中介,大学生会孤独、自我封闭[4],因此,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健康问题也应引起高校体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发挥体育的社会功能,研究大学生的孤独心理,探求干预措施,针对性开展体育活动,挑战自我,勇敢走出狭隘的自我交际圈子,积极参加文体社会活动,主动融入社会,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与人交往的技能,有助于我们寻找切实有效的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体育干预策略,为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素质教育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

体育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等社会健康,如新西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注意审视在教学和广泛的社会活动中,从事游戏、娱乐、运动等文化活动期间自己与他人的互动关系,思考相互间价值观、态度、行为等身心健康的影响,学生间应增加人际交往技能,进行有效交往,学会评价社会和体育文化因素对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体育生活拓展训练课本身具有游戏、娱乐功能,创造了一种快乐的体育教学环境,阳光、空气、自然、健身、快乐有机结合,也可以看作人的一种特殊的再社会化教化,在此特定教育过程中,发展体质健康的同时,从心理、意识和行为上接受体育精神的潜移默化,去体验快乐,获得和谐的社会健康发展[5]。体育教育的效果评价是推广应用的基础,一般包括过程评价、影响评价、结果评价,体育生活拓展训练的目的是通过提高学生的心理社会能力,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通过中长期效果评价,可以进一步证实体育生活拓展课程可有效降低学生的问题行为,促进学生心理社会能力的发展和心理健康。实施2年的体育生活训练课后,结果表明(表3)在自我认识能力(T= 20792,P<0.05)、缓解压力能力(T=6.602,P<0.001)、人际关系能力(T=2.334,P<0.05)、控制情绪能力(T=6.218,P<0.001)、自我监控能力(T=3.387,P<0.01)、自我效能(T=2.860,P<0.05)等社会心理能力上变化显著,表明经过2年的校外体育生活训练课,大学生的社会性适应健康明显加强,获得情感的相互支持,表现为同学主动互相交流,情感留恋,拉近心理的距离,合作竞争力提高,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健康的发展。

3.4实施拓展体育生活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现代心理学理论认为,良好的心理支持可以帮助人们减轻心理压力,减少或缓解心理问题发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实验结果显示2年体育生活训练体验可以有效帮助减少心理压力,促进了相互理解与信任,形成了团结奋进,积极向上,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建立和谐、信任的良好关系。

体育生活拓展训练与心理健康关系是密不可分的[6,7],拓展训练是非常新颖的培训形式和具有良好的培训效果[8],本文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其二者之间的关系,体育生活训练可以有效调节紧张情绪,缓解心理上的紧张压力,形成合理的心理应付机制,能合理解决冲突和挫折,产生生理、心理上的代偿失调,使人理性看待生活中问题,在集体性的运动应激情景中,大家共同体会生理、心理上的资源耗竭和心理激情动员,在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下,大学生感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熏陶和影响,形成心灵上的感应和精神升华,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经过2年的体育生活训练,结果显示(表4):大学生在人际敏感(T= 3.241,P<0.05)、抑郁(T= 2.814,P<0.05)、恐怖(T=3.212,P<0.05)、偏执(T=3.450,P<0.01)上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表明体育生活训练课有助于心理健康改善,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4结论

1) 体育生活拓展训练课程新颖独到、教学设计合理,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2) 体育生活拓展训练课程对促进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有明显的作用。

3) 体育生活拓展训练课程有效促进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缓解压力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控制情绪能力、自我监控能力、自我效能等社会心理能力的变化,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健康的发展。

4) 体育生活拓展训练课程有效调节紧张情绪,缓解心理上的紧张压力,形成合理的心理应付机制,在集体性的运动应激情景中使大学生在人际敏感、抑郁、恐怖、偏执等心理上的资源耗竭得到合理解决,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惠红,朱伟强,等.“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教学实验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6):31-33.

[2] 季克异,季浏,等.拓展高校体育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高校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验研究概述[J].中国学校体育,2003(1).P:50-51.

[3] 杨剑.健身运动处方锻炼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2(4):121-124.

[4] 张力为,主编. 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5] 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6] 汪晓赞.学校体育教学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5):70-72.

[7] 白莉,等.高校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教学设计和组织形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0):120-122.

[8] 张惠红,等.关于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实验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5(5):136-140.

大学社会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直接关系到新时期我国的面貌和现代化建设战略总目标的实现。目前,大学生社会公德的主流虽好但也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提高大学生公德中应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互动教学理论探讨情景教学法、案例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在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中的切实应用,以期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在知情意行方面得到进一步强化和提升。

关键词: 互动教学理论 大学生 社会公德教育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社会公德是维系一个社会不断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前提条件,还是展现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大学生是我国社会成员中整体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群体,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和接班人。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素养和公德行为直接影响整个社会思想道德水平。因此,关注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素养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承载着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任务,是大学生公德教育的主阵地,在教学中如何运用互动教学理论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是每一位教师必须深入思考和不断探索的崭新课题。

一、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的意义

(一)社会公德。

2001年9月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我国当代的社会公德,其基本内涵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社会公德与相关法律规范相结合,成为社会公德在当代的突出特点。本文认为所谓大学生社会公德,就是指大学生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协调和规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所依据的公共道德,是大学生言行举止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

(二)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首先,大学生公德建设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代大学生要想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而这一切都需要从思想道德中最具有广泛性的社会公德教育起步。其次,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途径。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水平,对全社会其他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有一个积极的带动作用,可以加快推进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再次,大学生社会公德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需要。“中国梦”的实现不仅需要经济、科技,国防等方面的硬实力,而且更加需要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而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内涵之一就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和提高我国大学生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彼此尊重的观念,自觉遵守秩序的意识和公共伦理观念是社会公德教育和建设的应有之义。

(三)互动教学理论。

上世纪20年代以来,西方教育界的理论与实务工作者围绕提高教育实效性的目标,主要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三个维度出发,开展了积极的理论探索,形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可资借鉴的三大基础理论。20世纪60年代,“互动”的概念被引入课堂。互动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已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广泛运用。互动教学内蕴深刻的建构主义精神,强调“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2]。互动式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同时要求教师不只是专业知识的提供者,而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与促进者,以便师生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互动”。

互动教学打破了传统灌输教学的沉闷景象,强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多种途径的沟通、交流与共同探讨,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提高教学实效性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能促进师生的多维互动和共同进步[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积极实施高效多样的互动教学,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认知、情感、意志及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公德现状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指出:“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4]此番评价和预测是客观明智的,那么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究竟如何?我们对徐州工程学院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做了调查,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3份,有效率96.5%,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公德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良好表现。

首先,文明礼貌、助人为乐方面。被问及“见到老师或者同学,你会主动打招呼吗”,85.5%的同学表示能够做主动问好;“上课时或自习时,你会把手机调成振动吗?”高达88.7%的同学会调成振动或关机。表明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够认识到在学习、生活中,礼貌待人的重要性。同时80.1%的同学愿意积极参加各种校园公益活动,还有90.7%的同学会主动给有需要的人让座。这些数字揭示出当代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社会公德意识和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

其次,爱护公物、保护环境方面。87.4%的同学表示会爱护公共设施,85.5%的同学表示不会随手乱扔垃圾,81%的同学对于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的行为非常反感,这些比率说明,随着近几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国家在爱护公物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宣传取得了良好效果,使当代大学生的保护环境和爱护公物的意识得到了稳步提高,形成了较强的生态文明理念和环保意识。

再次,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方面。当被问及“遇到交通路灯时,你会将如何做”,87.6%的同学选择了“遵守交通规则”;被问及“如何看待考试舞弊行为”,83.3%的同学都表示坚决反对。这说明大多数大学生都能讲究明礼诚信,恪守公德准则。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存在的问题。

虽然现阶段大学生的整体社会公德水平很高,但并不能代表每个大学生每时每刻在任何场所的社会公德素质都好。我们也不难看到部分大学生在遵守社会公德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不良表现主要体现在:

1.公德责任感缺失。

在调查中,当问及“如果发现有人考试作弊,你将如何”时,仅有19.7%的同学选择“立即举报”,38.2%的同学选择“装作没看见”,42.1%的同学选择“告诉其他人,但不会举报”。在被问及“在公共场如遇到小偷,你如何做”时,仅有12.8%的同学选择了“奋不顾身去抓小偷”。这些数据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选择了明哲保身的做法,缺乏社会公德责任感和做人的正义感。众所周知,责任感和正义感是一个人应有的优秀道德品质,但是调查数据显示的结果令人十分担忧,一代没有责任感和正义感的大学生将来如何能够承担起国家的未来和命运。

2.法律规则意识欠缺。

法律规则意识欠缺在大学生公德调查中尤显突出。当被问到“在无人看守的十字路口,你遵守交通指示灯吗”,[5]48.7%的同学回答“一定会”,而51.3%的同学回答“没有车辆通过就会穿马路”。在被问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你会主动排队吗”,有59.8%的大学生回答“一定会”,而40.2%表示“别人不排队自己也不排队”。这些数据反映出当代大学生规则意识的淡漠和法治观念的模糊。遵纪守法是依法治国社会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同时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底线。当代大学生作为整个社会群体中的高知识阶层,理应有更加过硬的法律道德意识,但是依然出现为一己方便而不遵守法律规则的现象。

3.社会公德知行脱节。

社会公德行为是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公德感情的外在表现,也是检验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高低的外在标尺。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认知与社会公德行为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即社会公德认知虽然有了一定积累,但是社会公德行为并未得到有效落实。在各种类型的考试中,舞弊情况时有出现。另外,诸如等公交车不排队、买饭加塞、自习时课桌上的“课桌文化”、宿舍内大声喧哗等现象,97.8%的大学生认为这是不应该发生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类似现象在部分大学生身上屡见不鲜[6]。可见,大学生对诚信的认识与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诚实守信”原则相互矛盾。

三、互动教学在大学生公德建设中的探索与思考

面对当代大学生公德行为的缺失,我们必须放平心态,好高骛远、急于求成不行,同时应认真思考,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高校是大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提高道德修养的重要场所,是推进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主阵地,高校在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养和社会公德行为实践过程中担负着重要责任。西方学者关于提高教育实效性的理论探索,为我国高校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活动提供了坚实理论支撑。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和吸收西方学者的相关理论成果,通过情景教学法、案例讨论法和任务驱动法等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积极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活动,以期影响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观,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公德建设的实效性。

(一)通过情景教学法,培养大学生具有社会公德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人类维系道德生活秩序的重要手段,也是激发人类道德行为的基本因素。为了营造一个和谐、热烈、轻松的课堂氛围,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宽松的课堂上畅所欲言,教师根据当前社会公德状况设计情理交融的互动教学情境,使大学生接受此景此情的感染和熏陶。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当前公共生活中出现的社会公德问题,引导他们正确分析个中缘由,形成科学的正义观和道德感,抑制冷漠悲观等负面情绪。为此,教师在课前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一是精心制作课件。好的课件有助于互动教学顺利推进,可以在课件中穿插视频,通过文、图、声三位一体的方式再现当时情景,让学生感同身受;二是恰当选取互动话题。话题的选择要贴近社会、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能够让学生产生共鸣,引导学生积极深入思考;三是用心设计互动流程。教师备课中,对互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多加考虑,以期使整个教学过程流畅自然,浑然一体。

(二)通过案例讨论法,磨砺大学生具有社会公德的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内在道德心理向外在道德行为转化的重要环节。案例讨论互动教学法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精选教学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和评判案例的一种教学方法。为保障案例式互动教学的效果,教师选择案例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互动在公德问题的热点上。社会公德中的热点问题是大学生普遍关注的重要内容,教师结合社会公德基本内容要求,选取具有地方特征、时代特征的案例往往能引发学生共鸣。二是互动在公德问题的难点上。社会公德行为选择,往往会出现两难困境,通过组织学生对这些典型案例展开广泛讨论,教师根据大学生心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做出必要总结和引导,往往能收到心悦诚服的效果。三是互动在公德建设中的疑点上。大学生对目前社会公德现状和自己公德行为等问题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疑惑。通过精选典型案例,将抽象的社会公德规范要求与具体的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如小月月、老人摔倒时人们不轻易伸出援助之手等问题,让大学生在解读案例的基础上,充分讨论,深刻认识、领悟与内化社会公德的要求,实现“以理服人”,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当前我国社会公德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增强了学生明辨是非、坚守道德底线的道德意志。

(三)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帮助大学生践行社会公德的道德行为。

目前,大学生社会公德方面存在最严重的问题是“知行相悖”。大学生通常都具有较丰富的社会公德知识,但一旦到了无人监管的陌生环境中,他们就会放松对自己行为的自控。究其原因是由于公德规范只有内化成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和自觉意志,形成良好的公德素养,才能对公德行为产生控制作用,并逐步成为心理定势和公德行为习惯。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可采用互动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帮助大学生树立公德意识并努力投入公德实践。如在课程安排时,加入社会公德认识与实践的课程,教师可在这些课程中布置一些践行公德的“任务”,帮助同学们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比如让学生在校内共同维持宿舍楼、教学楼的清洁,杜绝践踏校园草坪等不雅行为;然后到社会上参加实践活动,如举办尊老爱幼活动,帮助环卫工人维持市容整洁,协助交警指挥交通,等等。通过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就活动中产生的问题再一起探讨,实现“以法育人”的良性互动,使大学生在社会公德培养方面做到知行统一,实现社会公德教育的目的。固然,大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实践与培养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经过反复实践长期培养才能形成。

四、结语

大学生社会公德提升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时代要求,不断营造新的教育环境,拓展新的教育载体,创新互动教学方法,提高大学生公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还是一项全体社会成员长期构建的系统工程,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的提升和公德行为的践行,依赖整个社会风气的改善,依赖各种法规为其保驾护航,因而坚持德法合建、惩恶扬善并举,从而推进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素质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郑晓娟,张少山.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公德创新教育路径探析[J].学理论,2014(25).

[2]黄河.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2(2).

[3]魏新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的实施方略[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

[4]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Z].1995-11-23.

[5]韩英军,孙飞.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J].学理论,2014(7).

[6]任福全,素丽丽,张小飞.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及对策研究[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

基金项目:2014年度徐州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互动教学理论在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中的应用研究”,项目号:YGJ1479。

大学社会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培养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任务。建树、传承、弘扬大学精神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需要。要以大学精神为引领,促进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科学发展,铸造民族脊梁,走向辉煌。

关键词:大学;精神;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g:G64;D616

文献标识码:A

大学是人们心目中的圣地,大学精神是民族精神、国家精神、社会精神和个人精神的发源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持续高速发展,但是,我们正面临着经济社会转型带来的大学与市场、大学与社会、大学与企业、大学与政府关系的变化。在全球视野下,大学在震荡的社会变革中,努力寻找合法性存在的文化和社会基础。放眼未来,大学最需要的是丰富的精神营养与涵育,力求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找到自己科学发展的方位。

一、大学精神:民族旗帜,砥砺磨炼

1.什么是大学、大学精神

一般公认“大学是比较有学问的地方。”无论中外,高等教育大致有三个不同的层次: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university),设于大学之中或独立设置的专门学院(college),以及培养实用技术专门人才的社区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专科学校。在我国,大学泛指中等以上的教育机构。大学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知识与理性、真理和正义、价值追求和人文精神的策源地。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后才出现的教育机构,不但承载着传播文化、探索真理的社会使命,而且还继承了守护人文价值的历史责任。中世纪大学脱胎于基督教会。教会作为一种超世的精神文化空间给世人以寄托和慰藉。随着政教合一的演进,修道院成为基督教信仰的真正空间,并以开办学校的方式将基督信仰重心转移到教育。由于社会阶层分化,以传授知识技艺为内容的行业公会超越了特定的行业利益,开始传授人文学科、神学以及普遍知识,成为一种公共教育机构——即现代大学的前身。文艺复兴颠覆了神的统治,人成为万物之灵。启蒙运动加速了人类追求理性的历史进程,科学受到前所未有的尊崇。最终,现代大学将中世纪大学的宗教信仰追求转变为普遍意义上的人文价值追求,将知识传授、社会关怀以及人生意义阐释融为一体,实现了大学职能的现代性转化。中国高等教育历史悠久、资源也很丰富,但主要是移植于西方。早在晚清之时,废科举、兴学校;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和梁启超提出“上法三代,旁采泰西”。之后,蔡元培、梅贻琦主持了对北大、清华的改革。在北京大学的改革中,蔡元培坚持“完全人格”、“诸育和谐”、“教育独立”、“大学自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昌明学术”、“倚重研究”、“读书不忘救国”几大原则,激励北大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他认为大学应以学术研究为天职,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构,而且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实质就是学术自由,这是他大学理念的核心内容。梅贻琦还认为大学应“端赖大师,教授治校”,他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他还主张“兼涵并容、学术自由”、“学以致用,服务社会”。正是“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鲜明体现。由此可见,大学是向公众开放的,资源共享、富有效率的学习中心、科研中心和创造性源泉,并成为社会和社区的精神文化中心。大学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发源地,是文化先驱的精神之塔,是塑造人、培养人、造就人的摇篮;是社会振兴、民族命运、国运兴衰的重要基础。

大学精神植根于大学现实,创生于大学发展的历史主题。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并不仅是一种物质实体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大学是创造知识、传播文化、引领风尚的主阵地和辐射源。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精髓、灵魂和核心。大学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视精神文化,完善制度文化,加强物质文化,巩固行为文化。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的最富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主要指大学的历史传承、文化表征、学科特色和学者大师(包括教师、学生、校友)共同孕育创造,是大学群体意识的集中体现。大学精神在于探求真理,完善人格,教化社会,泽被人类。在当今经济日益发展、科技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势必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水平,取决于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因此,今天我们构建大学精神,就是要凸现文化自觉精神,消除市场经济使人“物化”的危险,淳化师德,涵养师生心灵,使大学真正成为知识、思想、理性、道德的诞生之所,成为人类精神的家园。因此,“大学精神”不是人为设定的,也不是校长或大师头脑中自生的,它的形成是多重因素长期相互撞击和融合的结果。大学精神是大学内在本质的东西。笔者认为大学精神是大学长期积淀形成的,是大学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所有精神要素的有机结合体,它既能充分反映大学教育活动的职能,又引导大学教育活动的走向,同时也从某一侧面决定了大学教育活动结果的本质。

2.大学精神的特征

大学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守护人文精神的场所,大学是知识与理性、真理和正义,价值追求和人文精神的策源地。北京大学实施“元培计划”,中山大学实验“博雅教育”,武汉大学创办“国学实验班”和“中西比较:哲学实验班”,山东大学开设“中华民族精神概論课程”,清华大学制定了以“通识教育”为核心的本科生培养方案,都力图通过人文教育改革传承大学精神、民族精神。大学精神的特征体现在大学教育活动、大学的社会功能、文化传承、组织结构及其体制、机制运行过程中。

(1)大学精神的主导性。现代大学具有传授知识、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蔡元培先生曾经指出:“大学教育是帮助大学生发展自己的能力,形成完美的人格”,大学精神的主导性表现形式为精神文化(办学理念、校训、校歌、校徽、校旗、校史),物质文化(自然地理构成、环境建设、设施设备建设),行为文化(价值观念、行动目标、发展战略)。在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推动下,大学精神呼之欲出,使大学在关注社会、民族、国家命运的同时,已经成为学术思想和人文精神的中心。

(2)大学精神的带动性。大学是社会理想的制造者和实践者,大学精神的优劣直接关乎社会、关乎民族。“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在大学,并轰轰烈烈地推向社会,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大学精神内在地决定了它具有一种对社会精神的先导和示范的特性。大学精神的带动性是通过“大学人”的社会后劲表现出来的。现代大学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优秀的人才,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中的中坚力量绝大多数都出自于大学之门。大学精神必然会通过“大学人”的杰出活动去影响社会。大学精神的带动性通过教学科研成果的应用表现出来。

大学的教育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工厂,成为社会成果并推广应用,而这种成果转化和应用的过程又正是大学精神的释放,大学在这一过程中完成自身使命。大学精神对企业精神、社会、民族精神具有超前的带动作用。大学文化建设的指向功能,奠定了对国家文化、政治文化、精神文化的现实基础。

(3)大学精神的内在性。大学精神隐含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提炼和升华,它犹如一根红线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全部内容中。大学校园文化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大学精神的表象,或是大学精神的假设途径与实体形态。校园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暗示着大学精神的发展与变化,同时大学精神的变迁也会决定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大学校园文化热点的变化昭示了大学精神的变迁轨迹,大学精神的变迁也注定了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的历程。没有大学精神的指导和支撑,校园文化建设是散乱和低层次的,缺乏系统性、继承性。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又是对大学精神的倡导和践行,是大学精神的重要依托。没有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精神就是一种虚幻的理想主义,在实践中缺乏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土壤。

(4)大学精神的稳定性。大学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它既是学校深层次的群体意识,又是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大学校园全体师生群体共同的价值认同和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大学精神一旦形成并作为师生员工所认同和遵循的精神成果与文化观念,便具有相对稳定性,表现为学校风气、学校传统以及教职工的思维方式等,可以说是学校整体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牛津、剑桥、哈佛、北大、清华等中外名校之所以魅力经久不衰,就在于他们能够始终坚持和弘扬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经过历史的积淀、选择、凝聚,形成一种更高境界的精神文化——大学精神,并由此透射出其独特的感染力、凝聚力和震撼力,陶冶和启示着一代又一代学子。

3.大学精神的作用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核心和灵魂,是大学的精神支柱,是一所大学历久弥新,薪火相传,久负盛名的价值所在。

(1)价值导向作用。大学精神提出崇高目标,确定共同价值观,促进全体师生员工形成共同的信念、共同的意志和强有力的团队精神力量,使一所大学明确办学宗旨和发展方向。大学精神具有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所大学与时俱进、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崇高精神境界的大学,是不可能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只有那些在长期办学过程中,不断对自己办学理念的倡导、践行、提炼和升华,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大学,才名副其实地具有自己的大学精神。美国哈佛大学一直倡导“崇是求真”的大学精神,主张大学就是不懈追求真理的地方,揭示了大学使命的本质内涵。威斯康星大学则强调大学应服务于社会,这种新型价值观念的诞生使得美国承继于欧洲大陆的大学模式彻底摆脱了象牙塔的束缚,得以直面美国现实社会生活。在现代中国,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力倡“兼容并蓄”的大学精神,主张思想自由、学术独立。梅贻琦在清华大学树立推广“通识为本”的教育思想,强调工科教育要增加人文教育的内容。正是这种既有共性又极富个性魅力的大学精神,才使这些百年名校经久不衰,永垂史册。

(2)教育激励作用。大学的权威来自于它能以先进的文化和高尚的精神品质塑造人的心灵。大学精神是学生思想、信念形成及自我行为的本源,学生在大学接受精神熏陶所形成的精神动力,不仅会对他的学习产生影响,而且会对他的生活和将来从事的职业产生影响。《易传》中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说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和“化人”,即以人为本,,对人进行教化和熏陶,从而培养出修身、立德、明理的人。因此,大学精神的教育激励作用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经过全体师生员工的长期不懈努力和培育,已经融入学校的精神传统、办学理念、人文价值以及形象识别系统中。

(3)包容涵养作用。历史上人们对大学的使命的认识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纽曼的知识传授,到洪堡的科学研究,再到威斯康星的社会服务,以至于发展到2l世纪的着眼未来、引领社会。随着人们对大学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化,大学文化也被赋予了不同时代特征。大学精神是一种追求真理的文化,大学精神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一种崇尚学术的文化,大学精神是严谨、逻辑、实证、经验、实事求是、崇真务实、坚忍不拔、持续攀登的文化,大学精神是一种开放、学贯中西、包容涵养的文化。“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开放包容,自由学术讨论,坚持批判性是大学精神的基本要素,海纳百川是大学精神所在。

(4)创新推动作用。我国学者夏中义认为:大学之所以让无数青年学子心向往之,是因为“大学比其他世俗机构更关注人的心灵发育与成长,它是呵护青年的至情至性的摇篮,亦是诱导青年反省体认人格奥秘的智慧谷,更是砥砺青年独立践行成年礼的祭坛。”在大学精神指引下,大学成为以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的价值目标培育创新的土壤,由人的内在素质的提高和创造性文化生态的生成决定。这块土壤对创新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这是最重要的。如果是一块盐碱地,就是一株好苗子,也难以结出饱满的果实。因而,要尊重学术权力在学校发展中的决策、咨询作用,推进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要积极培育探索跨学科、跨部门的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和运作机制;要建设完善学术制度,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的组织模式,推动技术创新;努力将大学精神升华为一种民族追求、民族精神。

二、大學精神:文化博弈,系统构建

大学精神是深层次的校园文化,一种内在的理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精髓、灵魂和核心,也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大学精神最重要的内容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它最终体现的应是一所大学最具特色、最显现、最富典型意义的校园文化。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集合,是诸文化载体的烘托及其深刻内涵: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建设——办成什么样的大学,这是一条真理的轨迹。大学文化是追求真理的文化,是崇尚道德的文化,是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大学文化是有关大学学术、思想、现实、责任的文化博弈,因为大学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任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处于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大学必须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1.大学的理念文化

大学办学理念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形态的事物有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它主要来源于:学校办学传统的积淀和升华;校长长期办学积累的大量成功经验;相关理论对大学教育和发展产生的哲学思考;通过学习和借鉴,得之于企业和兄弟学校的管理经验;学校长期办学总结的经验。办学理念具备导向性、明晰性、独特性、渗透性、相对稳定性的特征。作为大学精神象征的校训、座右铭等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

结晶,是大学理念文化的简练表达。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耶鲁大学的校训是“光明与真理”。华盛顿大学的校训是“通过真理取得力量”。2005年的教师节,温家宝总理引用陶行知的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以此来向全国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同时也用座右铭来鞭策激励广大教师。北京大学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是、创新”的学风;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中国农业大学“国富民殷、强农为本;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大学精神和“严谨求是、厚德博学”的办学传统;中国政法大学以“厚德、明法、格物、致公”为校训,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理想;中国人民大学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人才培养目标;重庆大学的“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校訓;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秉承“厚德、强能、求实、创新”的校训,并培育“龙马精神”将历史传统发扬光大。大学理念文化是一种顶层设计,是对大学宗旨和使命的一种理性认识,并对大学发展的实践路径提供精神上的指引,它体现的是大学的一种追求、品位和精神。

2.大学的精神文化

它表现为大学的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学校形象。纵观世界一流大学,其核心竞争力无不是蕴含在其长期积淀的自身精神文化之中。这些著名学府与其他大学在基础设施、课程设置上可能相差无几,但其根本区别就在于各自校园的精神文化氛围,也就是那种无形的,最具不可替代性的人文精神,尤其是那些有着自己独特文化氛围的著名学府,历史的传承、文化的构建,使这些大学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永远是吸引、影响无数莘莘学子的重要原因。大学精神文化,就在于它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仍以为继的精神特质和传统——注重人格培养和品性陶冶;追求真理,学术至上;倡导文明进步,承担社会责任;弘扬文化精神,引导文化发展。这些优秀的精神与传统既是大学生命之灵魂;也是引导大学健康发展的理想。因此,构建大学独特品位的精神文化,营造富有各具特色的学科文化氛围是大学的一项长期任务。

3.大学的物质文化

它由学校的自然环境、教学研究设施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构成。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意志、自由、美的城郊,馥郁的山谷,凹凸起伏的原野,蔷薇色的春天和金色的秋天……我深信美的风景,在青年气质的发展中所具有的那种巨大的教育影响,对教师的影响来说,是很难和它竞争的。”清新的学习环境,绿树成荫的校园,陶冶学子的情操;鲜花盛开、鸟语花香的人行道使人们留恋和记忆;典雅别致的图书馆,挺拔雄伟的体育馆,造型优美的艺术楼,哺育学子成长;古朴壮观的名人群雕,新颖俊秀的科技馆,温暖舒适的学生公寓,深深吸纳学子的崇尚之情、溢美之情、立志之情;粼粼碧波的湖光山色,闲情逸致的小树林,使学子们终身难忘。大学物质文化建设是审美性、人文性、抽象性、象征性、艺术性的统一。独具匠心的打造,使大学校园浑然天成,形成山、水、园、林、石为一体的生态型校园环境。

4.大学的行为文化

它是学校校风、精神风貌、行为方式、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它主要体现在建立什么样的教育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教育功能上。学校的战略规划、师德师风、制度建设、管理措施、学生道德行为,都能反映出一所大学的宗旨、目标、任务。大学是学术中心、民主研究学问中心,它是学术机构和人才培养场所的统一。大学必须遵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现代管理制度要求,培育“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浓厚学习氛围,实现崇尚美德、标新立异、独立性、公益性、超脱性和批判性的统一。培养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完善文化修养,磨炼学术品格,提高审美情趣,敢想敢于、立志成才。按照党和国家要求,把大学引导到民主、开放、活泼、健康的发展轨道上来。

5.大学的识别文化

一所大学是有独特标识和特征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个性蕴涵共性,个性是共性存在的基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共性的存在必须以个性为基础,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共性。差异是共性发展的条件,个性互补是共性增强的需要。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个性的发展是绝对的,共性要求是相对的。这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辩证法,也是大学识别文化的哲学理论依据。由此,识别是建立在事物的普遍性基础之上的特殊性,是大学同类事物在共性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自身独特而优质的个性。校训、校歌、校旗、校徽、校标、名人雕塑、地理设施等表现出一所大学自己独特的风格与传统,并要与时俱进地结合新形势,加以创新发展。

6.大学的企业文化

过去认为大学只强调“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特别是社会对大学培养综合性、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大学具备了“企业文化”教学的意义,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为教育教学改革打开了方便之门。特别对于高职院校来讲,一些企业进入了学校,“订单式培养”、区域经济班的出现、实训基地建设、学生毕业前夕的“顶岗实习”,在没有迈出大学校门前,就面临着“校园文化”向“企业文化”的转变。对企业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不少企业反映,现在大学培养的毕业生尽管具有很高的水平,但他们缺少基本的企业文化,在工作中表现出不适应,“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严重脱节,制约着企业和人才的发展。大学应当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需要,注重对学生的企业文化教育,培养他们的“企业文化”意识,切实帮助他们迅速完成由“校园文化”到“企业文化”的过渡,让学生满意,让社会满意,让用人单位满意。

责任编辑:梁习琴

上一篇:心理卫生论文范文下一篇:分类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