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论文范文

2023-09-16

农村初中语文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针对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理念落后、教法传统、实验器材匮乏、学校过分注重考试成绩、作业形式单一等问题,论述在农村初中进行生物教学的途径,提出开展课上动手实验、拍摄实验视频、设计实践活动等教学建议。

【关键词】农村初中 生物教学 现状 策略

初中生物课程改革提出要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在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一些制约着学生个性发展的问题。农村初中生物教师应及时转变理念,创新教学思路,探索有效教法,不断提升生物教学质量。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针对农村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几个问题,谈谈改善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的策略。

一、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理念落后,教法传统。课堂教学采用“教师教、学生学”模式,只顾生物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生物教学的生活化和实验过程,学生只是机械地接受知识,被动地学习,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实验器材匮乏,设施陈旧。教师教学时重实验原理的讲解,轻实验探究和操作过程的指导,学生只能通过听讲实验进行抽象学习,对生物实践缺乏兴趣,对生物实验的认识不够深刻,不能透彻理解实验内容。

(三)学校注重排名,追求升学率、重点率。教师重结果、轻过程,忽视生物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全力应对考试。

(四)作业形式单一、内容死板。课后作业都是配套练习,并且以填空为主,缺乏探究余地,更有一些学生完全是抄袭答案,敷衍了事。

二、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的探索

(一)注重实验引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课前教师必须全面、精准地备课,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确预习的正确方向,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积极思考;利用农村特有的资源或创造条件当堂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科学实践的能力;指导学生实地考察绚丽多彩的大自然,结合教学内容说出自然界中蕴藏的生物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问题的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有参与感和成就感。比如,农村学生大多有养鸡、养猪、养狗的经历,都曾帮父母种植过小麦、蔬菜等农作物,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捉过鱼、摸过虾等,他们有意或无意地了解了一些动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惯,脑海中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素材。把这些素材带到学校,可以充实实验的教学内容,活跃实验气氛,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有助于生物实验课的教学。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种子的萌发”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本章节的知识点,再设置相关问题,激发学生预习的主动性;教师也可提前根据农村初中的学情,指导学生开展切实可行的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方案如下。

1.设计以水为变量的对照实验。挑选一定数量绿豆种子,平均放在两个相同的杯子里,一个杯子里放些水,另一个杯子不放水,然后一起放在一个温暖的地方。

2.设计以温度为变量的对照实验。选择绿豆种子,挑选两个相同玻璃杯,各放入相同数量绿豆,放入相同多水,一个杯子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另一个杯子放在冰箱的冷藏室。

3.设计以空气为变量的对照实验,与前两组不同的是,一个瓶子采用水浸没种子创造无空气的环境。

教师可事先观察学生的实验情况,找出共性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如果學生在实验设置中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教师可以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实验装置,让学生观察,找出不同,对本组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并交流,得出结论: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有些植物的种子萌发时还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光照条件、酸碱性等。在当堂训练中,笔者设计了比较接近生活的一组题目:(1)农民在播种前为什么要翻地松土?(2)早春播种农作物时,为什么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3)一粒花生种子的胚被虫咬了一个小洞,它能萌发成幼苗吗?为什么?学生经过思考、探究,纷纷给出答案,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真正体会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精神振奋,迸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进行课下拓展探究,并将知识还原到生活中去;同时,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参与,90%以上的学生能够相互交流知识、交流体会、交流情感,在获取丰富知识的同时形成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拍摄实验视频,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随着全面改薄项目的实施,“班班通”设备在农村中小学全覆盖,农村初中教学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已有教学资源,让学生对实验现象产生疑惑,进而进行深层探究,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呼吸作用”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借鉴已有资料,在课前将呼吸作用的实验操作过程拍成一个小视频,再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探究、释疑、解惑。笔者的做法是让学生取两个喝完饮料的开口瓶,一瓶盛有萌发的种子,另一瓶盛有煮熟的种子,分别用瓶塞塞住两个瓶子,放到温暖的地方。24小时后,把燃烧的蜡烛放进有煮熟种子的瓶里,蜡烛没有熄灭,再将蜡烛移到装有萌发种子的瓶里,蜡烛熄灭了。有学生产生疑问:这是为什么呢?对此问题,笔者没有要求学生立即回答,只要求学生将这一实验过程拍成小视频,然后拿到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反复播放,让学生重温实验现象,再深入思考课前实验时提出的问题。结合预习、小组合作,学生很快明白了原因:在盛有煮熟种子的瓶里含有足够的氧气,而盛有萌发种子的瓶里缺少氧气,显然氧气是被萌发种子吸收了。“这证明了什么呢?”笔者提问。有学生很快答道:“证明种子在呼吸,吸入了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于是笔者抓住时机,进一步提问:“植物的呼吸作用仅仅发生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吗?“不,”学生异口同声地答道:“发生在所有的植物细胞内部。”此时笔者因势利导:“由此看来,呼吸作用就是……”还没等笔者说完,学生便纷纷答道:“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这样,教师几乎不用讲解,借助实验探究及小视频,引导学生勤于思考、积极动手,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植物呼吸作用的原理。最后,笔者设计了问题:“根据植物呼吸作用的原理可以想出哪些有利于生产或生活的办法呢?”学生争先恐后地答道:“比如农民伯伯适时地松土、排涝,就是使植物的根得到充足的氧气,保证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粮农储藏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果农储藏水果、菜农储藏蔬菜时,降低温度和氧浓度,都是为了保证它们的品质……”这样,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举例,将生物知识生活化,培养了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做好实践活动的设计,合理使用实验视频

生物课堂的教学视频很重要,可以让农村学生进一步了解更多自己无法通过动手实验了解的知识。

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传染病及其预防”的教学,是新课标确立的“健康地生活”这一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生物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学习本节内容,为学生日后珍惜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打下基础,也为学习《免疫和计划免疫》铺垫。但是学生无法做此实验,笔者准备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探究传染病的主要病因、传播途径等,再请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传染病例,以及我们怎样才能有效地预防传染病。学生各抒己见,准确地归纳出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如传染病有“艾滋病”“乙肝”“结核病”“水痘”等,预防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随后,笔者出示实践活动探究案:1.根据生活经验完成课本72页的填充;2.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寄生虫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三分钟后便有学生竞相举手,展示答案。教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四)联系生活中的问题,在生活中学习生物

在农村这个广阔的田地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山小河、农田森林、花鸟草虫、飞禽走兽,这些原始的自然资源,都是我们生物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资源,都可以成为初中生物教学的素材。农村目前也面临着许多复杂问题,如环境污染、人类健康、能源减少等,有待日益发展的生物技术来解决。因此,在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从学生的身边事例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联系学生农村生活实际,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在生活中学习生物,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完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探秘细菌》后,笔者引用了一个真实的故事:那是人类登上月球之前,1967年,美国宇航局向月球发射了一颗人造卫星,并且在月球表面进行了软着陆,卫星上携带了一台电视摄像机,为科学家拍摄了很多影像。两年半后,美国的阿波罗12号飞船到达了月球,宇航员把这台摄像机带了回来。科学家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把摄像机的一小块塑料隔离板放在营养液中,几小时后用显微镜观察,在培养液中发现了一串串链球菌。链球菌25分钟繁殖一代,据此,科学家们推算出,至少有一个链球菌生活在这个摄像机上。在人类登上月球以前,这个链球菌竟然在月球那么严酷的物理环境下不吃不喝,生活了两年半!我们不得不佩服细菌的生活能力呀!然后笔者因势利导:“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细菌,细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呢?在我们家里生活着哪些好细菌?哪些坏细菌?”学生各抒己见,精彩纷呈。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联系实际,对身边环境中的细菌有更科学的认识和理解,了解细菌与人类的关系,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关爱自己,关爱生命,并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的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永不枯竭的生活源泉,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

三、教学成果斐然

实践证明,在教学条件相对滞后、学生逐渐减少的农村初中,采用上述教法,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初中生物课教学的现状,而且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浓厚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对生物的理解能力、实际操作与应用能力,使学生由以往的被动吸收知识转化为自主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收获更多的生物学知识,扩宽视野,培养热爱大自然、爱护环境的美好情操。上述优化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的策略,经过在我校初二两个班一年的教学实践,已初见成效,在2018年的全縣统考中,我校学生检测成绩名列前茅,笔者也曾获得全县初中生物同课异构教学大赛一等奖。目前,此教学策略已在我校和周边学校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丽娜.翻转课堂在生物教学中有效应用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2]刘晓刚.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

(责编 刘小瑗)

农村初中语文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新课程改革虽然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大部分地区的教师正逐步跟随新颖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手段展开教学工作,实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但仍有一些贫困地区因发展落后,学校领导对新课改不重视,仍然使用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基础较差,学习成绩落后,学习兴趣和效率较低。在本文中,笔者根据多年在贵州望谟贫苦地区教学经验,结合当地农村实际教学现状就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开展教学工作进行简单阐述。

关键词:新课程;望谟贫困地区;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策略

目前,一些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相对落后,仍然在使用传统教学理念,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展开教学活动。贵州望谟贫困地区学校领导因教育理念落后,对主科和副科区分较为明显,常常忽略副科教学,更不用说重视了,导致学生对副科不感兴趣,基础差。初中生物是一门较为典型的副科,因其为非中考科目,导致领导不重视,实验课基本不开,使得大部分学生产生了“生物无用”思想,基于此情况,生物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一定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即使在没有先进教学设备和条件下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他们掌握生活中生物知识,进而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一、更新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生物知识

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和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突出,广大教师一直在秉承新教学理念,探索新颖、合适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但是一些贫困地区因为经济条件较为落后,一些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传播进来速度较慢,更不用说基础设备或条件了。贫困地区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一些基础实验设备,如实验室、标本、模型、显微镜等,但是由于经费有限,学校不会为此准备,因此教师要积极主动地自己创造条件学习新理念,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生物知识,使其实现“在生活中学习,用知识了解生活”学习目标,进而成为课堂真正主人。

例如,在讲授“种子的萌发”一节时,为了吸引学生生物学习兴趣,教师提前为学生准备一些小麦、玉米和黄豆种子,并安排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怎样才能使这些种子萌发。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时,一听不用上课,非常开心,提起了动手操作兴趣,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提前带领学生将实验中一些注意事项和条件进行讲解,以免他们做一些无用功,得不到想要结果,进而对生物学习失去信心。生物教师为了实现学习主体地位,使用生活中常见一些种子作为实验材料,并安排他们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完成实验,在实验中牢固掌握生物知识。学生在合作实验中,不仅能够做到“取其所长,补己所短”,还能够收获知识与快乐,进而养成细心留心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生物知识的良好习惯。

二、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生物学习热情

良好的学习方法胜过一个好老师。新课程背景下,一些新颖教学手段逐渐被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其学习兴致。虽然贫困地区教育硬件设施较为严重,但教师仍然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合适教学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升学习兴趣。望谟地区初中生物不被纳入中考范围,所以众多领导和教师对生物科目重视度不够,导致一部分学生也会出现厌学心理,但是如果生物教师采用新颖教学手段,吸引其注意力,使他们不知不觉地进入生物课堂中。

例如,教师在讲授“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一节时,问道:“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自己与父母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学生立即会产生兴趣,展开激烈讨论,教师随即找学生回答。一学生道:“我和妈妈眼睛都是双眼皮。”另外一名学生道:“我和我爸鼻子和嘴巴特别像。”还有学生道:“我比较奇怪,感觉不是亲生的,爸妈都是双眼皮,我是单眼皮,爸妈都有美人尖,我沒有。”其他学生听到他这么说哄堂大笑,教师立即展开教学。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教学情境,能够将学生注意力很快吸引到课堂中,进而提升他们学习热情。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兴趣

良师益友一词,看似简单,实际做起来不容易。传统教学中,教师威严形象深入人心,很多学生听到老师一词会无意识躲避,并产生害怕心理。新课程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将老师当作朋友,能够轻松愉悦地在课堂中学习新知。望谟贫困地区,初中生物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生物学习兴趣,首先需要做到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得他们对生物教师产生喜爱之情,进而喜欢生物课堂。

例如,教师在讲授“开花和结果”一节前,带着一些花来到教室送给学生,并和他们讨论这些花叫什么名字和从哪里采摘以及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等问题,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一上课,教师重新将花引入到课堂上,带领学生一起展开探究,使他们认识雄蕊、雌蕊、花药、花丝、花萼、花瓣等结构。学生在和谐课堂氛围中,能够轻松愉悦地学到生物知识,使得他们对生物更加感兴趣。教师通过交流和谈话,使学生放下心中戒备,完全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一言以蔽之,贵州望谟贫困地区农村的初中生物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要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生物知识,同时还要创新教学模式,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生物学习热情,更要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实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提高其学习生物兴趣,进而实现高效初中生物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和稳.新课程背景下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报告[J].教学研究,2009,32(6):79-82.

[2]  谭启鹏.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物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学周刊,2011(35):28-29.

农村初中语文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西部农村基础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农村地理新课程改革也同样是我国地理课程改革中的薄弱环节。基于此,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西部农村初中地理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对云南省建水、思茅、昭通、曲靖等地的乡镇中学师资状况等方面进行调查,了解到农村初中地理教师队伍现状为:年龄结构不合理、学历水平低、教师非专业化现象突出、地理教学整合科技新技术手段水平不高等问题,提出鼓励与支持地理教师加强专业学习、提升专业素养,开展教学研究、促进专业发展,结合农村实际、开展地理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初中地理;西部农村;教师现状;对策

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对地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都相对落后的西部农村地区,这种高要求与低能力的矛盾极为突出。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了解我国西部农村地理教师队伍现状,将有助于落实地理新课程在西部农村地理教学实施,同时,有利于解决其实施过程问题,以此推进地理新课程改革在农村地区的有效实施。为此,了解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西部农村初中地理教师队伍状况,通过对云南省部分农村乡镇中学开展调研,以期解决西部农村初中地理教师队伍实施地理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现实实践意义。

一、研究调查情况

围绕西部农村初中地理教师队伍基本状况的目标,对云南省建水、思茅、昭通、曲靖等乡镇中学师资状况进行调查。

调查采用问卷方式,内容涉及农村初中地理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教育背景、专业素养、教学状况等问题,调查对象为上述各地一线初中地理教师。共发放问卷102份,回收98份有效,即有效问卷率为96.07%。

二、西部农村初中地理教师队伍现状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在西部农村,初中地理教师队伍状况并不容乐观,因此制约了新课程的实施与推进。调查数据显示,西部农村初中地理教师队伍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师资的年龄结构不合理

1.年龄结构是师资队伍现有和潜在实力的重要体现,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地理教师的创新能力、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调查显示,西部农村初中地理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不合理,年轻教师比例低于于老年教师,如20--29岁的年轻教师较少,只占16%,30--50岁的中青年教师占32%,而50岁以上的临近退休的教师占了较大比重,即52%。

2.说明地理教师的年龄结构不甚合理,人才梯队中明显缺乏年轻老师,这种年龄结构不利于农村学校地理教育的持续发展。

(二)师资的教龄与职称结构存在不足

从教龄来看,地理教师的教龄结构表现为“两头多、中间少”,即教龄在5年以下和20年以上的各占20.1%和38.5%,前者虽有朝气但经验不足,后者虽经验丰富但职业倦怠感也相对较重,而既有一定教学年限,又有充沛精力的中年教师相对较少为41.4%,教龄结构不尽理。另外,本专业出身的地理教师,教龄相对较短;而经验丰富的教师或者是非地理专业出身,或者是兼代其它学科。从职称来看,职称结构偏低,即地理教师的低级职称较多,而中高级职称过少,这与教师的教龄明显很不相称。同时,一些地理教师的职称多是通过其它学科长期的教学而取得,也就是说地理教师的职称与地理教学没有多少联系,这从他们教学地理科目的时间也反映出来,这些教师中,有58.1%的教师教授地理的时间为2--5年,有31%的教师教授地理的时间在两年以内,只有10.9%的教师教授地理的时间是6--10年,而没有一位教师教授地理在十年以上。

(三)地理教师学历水平低

学历结构是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调查显示,本科学历的地理教师仅占29%,而专科学历的地理教师比率却高达71%;地理专业的教师占29.2%,而非地理专业的教师占了70.8%。并且经了解高学历的教师大多都是通过函授等学习手段后期获得的,可见,初中地理教师学历结构不合理,专业对口的教师比例小,很大程度上限制着农村初中地理教育质量的提高。

(四)教师非专业化现象突出

地理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地理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地理教学理论、地理教学技能等内容。一位地理教师,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素质,在教学中就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不会有很好的学习效果。地理教师的专业思想也不坚定,这可从近86%的教师教授地理是因为“上级的安排”或者“教地理比较轻松”中明显的反映出来,而且绝大部分地理教师对自己地理教学的要求仅仅是“能应付过去就行”或者“混日子”,他们对个人专业水平的发展和提高持有一种被动应付、得过且过的态度,没有高远的理想,缺乏专业提高和教学成功的心理预期,同时学校主要对他们的主科教学或主要工作进行评价,打击了教师对地理这一副科专业提高的积极性。据了解,一些长期工作在农村且为农村教育做出巨大贡献的教师,得到职称晋级的机会却依然很少,付出与获得很不相称,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缺失,对待教学和新课程也缺乏热情。

从对农村初中地理教师专业素质调查的情况来看,地理教师的专业素质偏低且缺乏提高专业素养的意识。初中地理课程多是由物理、化学、体育、计算机、英语等教师来上,绝大部分的地理教师都未受过正规的地理专业课的系统训练。调查数据显示,西部农村初中的地理课程,极少是由地理专业毕业的教师担当,而更多是由所占比例高达70.8%非地理专业的教师担任。

大多数教师在进入地理教学岗位之后,他们并没有就地理专业知识做专门的研修或者相关的系统培训,本身的地理专业知识极为匮乏,他们难以根据地理学科特点进行有效的教学,这很难保障教学质量。

(五)地理教学整合科技新技术手段水平不高

由于这些乡镇初中的地理教师基本上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地理专业培训,所以他们的地理教学技能也很不足,比如说,地图技能是地理学最为基本的一项技能,也是初中地理新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但是据了解不少地理教师上课仅要求学生勾勾重要文字,死记硬背图形。

接受调查的地理教师中,对反映最新研究成果的“3S技术”、“全球变化”和“数字地球”等知识不了解的居然占到了61.2%,听说过但不清楚的为38.8%,而且,超过86%的地理教师并不清楚这些反映当今时代发展特点的地理知识。

总的来说,这些乡镇中学地理教师严重匮乏,非地理专业教师比例大,学历水平普遍较低,年龄结构与教龄结构不合理,高职称教师数量少,地理教学态度与方法有待改善,专业素质偏低且提升意识不强,严重制约了当地的地理教育发展。

三、提升西部农村初中地理教师队伍素养的对策

1.加强专业学习,提升专业素养。

农村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对自身的专业素养不足有清醒的认识,要不断加强专业和技能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以适应地理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趋势。西部农村山区贫困县,地理教师就是学生获取相应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地理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尤为重要。那么,农村初中地理教师该如何学习呢?这要根据农村初中的实际情况而定,主要有以下学习方式:一是通过地理教师的自学或同伴之间的相互学习;二是参加有关部门的各种短期或长期的地理教师职后培训,如地理教师的新课程培训、职称晋升培训等;三还可通过自学考试、函授等各种学历教育加强学习。此外,也可以结合国家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来学习。

2.开展教学研究,促进专业发展。

地理教师参加教学研究,是现代地理教育的召唤和必然要求。首先是地理教师跟上教育改革步伐的需要,地理教师只有通过各种教学研究来认识并适应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变化,才能走在地理教育改革的前列;其次是提高地理教育质量的需要,地理教育质量的提高不仅要靠地理教师的埋头教学,更要靠地理教师的教学研究;再者教学研究也是提高地理教师素养的必须途径。然而,就该区而言,其开展教学研究的条件不足,加之大多数地理教师的专业素质较低,很难开展教学研究。因此农村地理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素质和研究条件,选择适合于自身的教学研究方法和类型。比如,初步参加教学研究的农村地理教师可以从撰写教学经验与体会式文章入手,渐渐的地理教师更要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之上,注重对地理教学经验、体会进行研究和总结,从而逐步的提升撰写比较严密和规范的地理教研论文的水平。

3.结合农村实际,开展地理教学。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但是据调查农村初中乡土地理教育缺失,这使得不少学生认为地理课程远离个人生活。其实对于农村地区来说,无疑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尤其是素材性资源,如独特的地貌、气象气候、生物生态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古朴的建筑、淳朴的民俗民风、古老的民间传说、动植物的栽培养殖技术等社会资源。因此,在缺乏乡土地理教材的农村初中,地理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就地取材。比如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利用现有的新课程地理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活动等内容开展乡土地理教学,地理教师也可以结合本地特色,通过新教材开发乡土地理内容,使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与农村社会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独立学以致用的效果。

4.鼓励与支持地理教师加强学习和教学研究。

教育的得失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教育改革的关键。而所调查的老师中,都普遍存在着的地理教师教学水平低、专业素质差等现象。因此,要真正落实地理新课程,学校还应该鼓励地理教师参加各种学习,支持地理教师开展教学研究,通过地理教师的学习和教研提高其实施地理新课程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比如学校可以争取给地理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以促进他们提升学历、增强科研意识与能力等。此外,还可多开校内外交流会等,以形成互助共长的和谐校园氛围。

综上所述,农村初中地理教育新课程实施现状不容乐观。农村初中地理教师整体素质偏低,这种现状存在的原因主要与地理学科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和农村经济实力不足有关。可以说,由于受到农村初中地理教师的素质不高等因素的限制,农村初中地理新课程实施效果不明显。对此,应该提升地理教师素质,加大投入,建设并完善地理课改配套体系,从各方面保障地理新课程的实施;农村初中地理教师既要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要加强专业学习,开展地理教学研究,同时结合农村实际,开展地理教学,促进专业发展,切实做到学教研结合,从而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参考文献:

[1] 王民,仲小敏. 地理教学论[M].第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7.

[2] 钟启泉.地理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夏志芳.地理新课程.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农村初中语文论文范文第4篇

笔者下面就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意义及对策谈谈个人的想法,以期与各位同仁共享。

一、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由于受历史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很多农村初中没有规范的实验室和专职的实验教师。在实验仪器的配备和补充方面也严重不足,大多只能满足一些演示实验的进行,分组实验几乎无法正常开出。一些学校的实验教学只能以“讲”实验代替做实验,甚至在应试教育面前“背”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没有发挥实验教学应有的作用。

一部分物理教师对实验教学只注重实验理论的灌输,对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开发的研究普遍缺失,更多地注重实验教学在应付各类考试中的实用性,忽视了对学生探究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实验教学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功能,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开发等方面都与新课改的要求相背离。

另外,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不善于钻研和精心设计实验,而是简单机械地为教学而实验,把实验的整个过程都给学生先讲清楚了才让学生去做实验,没有预设问题,让学生边思考边实验,导致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自主创新和自我纠错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和提高。而且,“讲”实验浪费时间,致使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不够,学生的遗留问题得不到解决,学生也就失去了探究的兴趣。

二、强化农村初中物理实验的意义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任何一个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确立都是从大量的实验研究中获得的。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做好实验,多让学生做实验是学好物理、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基础。物理教师要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想方设法开足开齐各类实验,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物理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课标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实验教学能力。

三、改进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

(一)加强管理,创造条件,提高实验教学的开出率

面对农村学校实验教学条件的现状,作为学校管理层,要尽量挤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实验室建设和实验仪器的添置,加强对现有设施、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应想方设法克服困难,积极为实验教学创造条件。另外,应动员和鼓励物理教师发挥自主创新能力,自制和收集教具。

(二)加强实验教学的理论研究,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

初中物理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但课本中探究性实验较少,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主动探索物理规律的能力方面都很欠缺。作为农村初中物理教师,要转变观念,对实验教学进行研究,将一些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

(三)加强实验教学的校本开发

广大初中物理教师要立足于学校的现状,努力开发学校的内部资源,使物理实验教学丰富多彩。作为物理教师,要有发现的眼光,要善于变废为宝。例如学校有了多媒体教室,幻灯机就被闲置起来,可以把它搬进物理实验室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光学实验教学中发挥作用;有了DVD机和光盘,闲置的收录机等可以搬进实验室用于声、电和磁的实验教学。另外,应鼓励和指导学生积极进行家庭中废旧产品的收集利用,以此来补充物理仪器的不足,如收音机的电位器、小平面镜、弹弓、家用电能表、旧喇叭、废电话机、旧轴承等。这样既充实了学校的物理儀器室,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体会到原来物理就在我们身边。还有一些实验可以让学生回到家里去完成,如研究浮力与密度的关系实验,让学生回家用盐水和水对比研究;研究不同电器的电功率,让学生回家观察自家的电能表的转盘。总之,立足实验教学的校本开发,是上好农村初中物理实验课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随着学校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农村中学实验室的建设也将会更加规范,实验仪器也会不断地充实与完备,如此,必将实现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跨越式发展。

农村初中语文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语文教学,对于一个人一生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对各科学习的基础性作用也显得必不可少,而在现实的语文教学实际操作中,有些问题却是广大教师容易忽视或者不愿意花心思去努力做到的,而这些又往往是语文学习所必须的,在此,想同各位教育同仁交流一下一点浅略的看法,望引起注意。

关键词: 经典文学阅读 校园文化体系建构与语文活动常态化以前常听农村语文教师抱怨,学生没有书读。的确,前些年农村中学的图书室条件太差,书没有多少,想开展课外阅读都不可能。这几年国家加大投入,农村中学的图书能够完全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那么现在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如何呢?我曾与很多初中学生做过交谈。就拿四大名著的阅读来说,初中毕业生读完四大名著的很少,尽管中考试卷有名著阅读考查(吉林省),语文教师只要到书店买一本四大名著阅读练习题做一做就万事大吉,更有甚者,有语文教师竟然把四大名著的所有人物的按照人物性格、主要事件等印发出来,让学生背诵,这就是学生的名著阅读。四大名著的阅读如此,更遑论其它经典著作了。学生所谓的课外阅读不过是看看娱乐性刊物和武打言情小说,大多如此。即使有学生读了,但也是放羊性的,没有进行有效的引导。

课外阅读重要不重要?许多教师嘴上说重要,实际教学中却从不重视。很少有人去认真思考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正因为如此,关

于课外阅读教学的方法和模式极少有人去研究,去实践。尤其是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尽管语文课标中已经对课外阅读做出了量化规定,但很少有人去认真实行过,教师把精力几乎都集中在教材课文上。还常喊课时不够。“我把教材上的课文都教完了,可学生的成绩还是不如人意,主要是学生基础太差了”,这种说法有一定的代表性。还有的说:名著阅读没有用。教师只盯着几篇课文,没有课外阅读,作文没有计划,少写,还不判不改。几年下来,教师自己似乎确凿提高了,说话流畅了,能上几节自己满意的课了,如果再上几节校外公开课(不知练习多少遍的假课),俨然就是名师了,可是,公开课上得漂亮,学生的能力却了了。

语文教师也知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溜”。语文教师之所以不去搞课外阅读教学,致使大部分的学校的课外阅读处于失控无序状态,我想原因不外乎是,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因为教师认识不清课外阅读与语文学习的关系,怕搞课外阅读会影响中考高考。二不少教师没有读过多少书,又不愿读书。有的教师甚至四大名著都没读全,这种情况下又怎能指导学生呢?三对课外阅读没有把握,主要是缺方法,不知道如何去搞。

农村初中语文论文范文第6篇

语文学科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如何落实素质教育,既关系到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又关系到整个基础教育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目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落实素质教育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变以往的被动的“要你学”为主动的“我要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要善于营造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其次要寓教于乐,乐中求知。因为寻求趣味和快乐是学生的天性,教师寓情趣于教学之中,辅以新颖的教学方法,精湛的教学艺术,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做到乐中求知。

再次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发展学生个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形成掌握、兴趣意志的培养与学习习惯是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的。教育的本身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培养习惯。我们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必须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这样才能把精力集中在学习活动最重要的方面,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健康的发育成长。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本问题中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学生根本不知道怎样提出自己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第二种情况是提出的问题不够深刻;第三种情况是提出的问题很适合,有一定探讨价值和讨论意义。以上三种情况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几种教学方法。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学生思维特点,灵活地掌握和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学科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改革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就十分重要。

改革教学方法不仅要重视对成功的教学方法、经验的推广和运用并不断改进和完善,推陈出新,而且还要大胆创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一套合适的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法,既要发挥教师的功能使学生学会,又要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会学;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要把好的教法组合在一起,形成最佳的课堂教学艺术,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四.重视利用电化教学

学习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现代化教学仪器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色彩鲜明的声像教材,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教师多方面关注学生

当今社会要求人才有多方面的技能,为此素质教育提出要求:教师除了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外,还需要关心学生的身体。在学习之余还要让学生多参加体育锻炼,这样学生才有健康的身体投入学习之中,发展学生的才能。

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学会同学之间团结,不拉帮结派;要用宽容心对待同学,不要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就大动干戈;如果在学校受欺负或者有帮会的人找自己的麻烦,要告诉老师和父母,及时加以处理,而不能把委屈或伤害默默地埋在心底

现代社会留守儿童增多了,学生心理日趋复杂,加之社会上一些不良习气对学生的影响,因此素质教育可以说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细致的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职责是无私的、崇高的,更是神圣的,作为教师的我们任重而道远。所以,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必须尽力做好自己的职责和自己的教育工作。

总之,素质教育提出了要求:我们教师要设法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大家清楚,语文课是基础课,在素质教育中更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是每一个教师的追求,在教学中不断完善,在完善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创新,真正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孝大.教学创新的探索[J].中小学管理.2000(01)

[2]刘元政.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几个环节[J].文学教育(上).2010(07)

[3]顾芳玲.课堂教学的创新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06(05)

[4]杨小洋.申继亮.论教师教学创新的内涵[J].中国教育学刊.2006(08)

郑志强,教师,现居甘肃舟曲。

上一篇:音乐学系毕业论文范文下一篇:费用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