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论文范文

2023-09-16

作文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做好写作的预习能够明确作文训练的指向性,提高实效性。教师之“预”在于根据学段目标和写作现状把每个写作能力要素进行分解,设置成不同层次的能级,形成训练体系;学生之“预”在于课前做好写作的预习,在定向阅读中感知写法、积累语言,在有意观察中积累素材;课堂展示之“预”在于师生共同探讨,生成作文。

关键词:能力要素; 设计能级; 定向阅读; 有意观察

在探讨作文有效教学的实践中,做好写作的预习能够明确作文训练的指向性,提高实效性。那么如何“预”呢?

一、教师之“预”:设计能级,生成作文亮点

在一些作文指导课上,我们往往能够感受到,执教老师恨不得通过一堂课把取材、立意、构思、语言等方方面面的技能都授给学生,出现了课课指导、篇篇依旧的现象。为此,作文指导必须细化能力点,明确训练指向。

课标中初中学段关于写作的目标与内容,可以概括成下列能力要素:观察人物、观察事物、观察事情;感受自然、感受社会、感受人生;选用素材、谋篇构思、切文立意、联想想象、详略得当;选用恰当表达方式;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写作等。根据要素的内涵和学生的写作现状把每个能力要素进行分解,设置成不同层次的能级,来适应不同年级学生的训练。以“观察人物”这个能力要素为例,设置“多角度观察人物外貌”、“抓住人物特征描写人物”和“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表现人物形象”等三个能级。能级由易到难,逐步提升,根据每个能级设计出相应的作文训练题目和写作要求。如此,把每个能力要素分解成一组专项训练,学生随着训练,对某个能力要素的认识逐步加深,逐步形成自己在这个方面的写作经验,在写作实践中反复运用就会成为作文的亮点,逐步发展成为个人的写作特色。

为了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预习,教师根据每个能力要素的能级目标编写作文导学案,其主要包括能级目标、作文题目、写作要求、积累分享、写作指导、自主创作、合作评议等项目。也可以根据训练目标把一个学期的导学案编辑成作文导练手册,如果扩大到整个学段,就使作文训练有序、有系统,更有益于学生提前对写作训练进行感知和预习。

二、学生之“预”:定向积累,沉淀写作储备

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好导学案,提前感知本次训练的能级目标,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写作期待,让学生主动预习。学生的“预”主要从定向阅读和有意观察两个方面进行写作积累。

如训练“观察人物”这个能力要素中的一级目标:“多角度观察人物外貌”, 提前一周时间要求学生定向阅读一些文章,根据能级目标有选择地进行阅读,体会外貌描写的方法,感受外貌描写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所起的作用;要求学生阅读时做些摘抄,做些批注。有学生摘抄《老人与海》中的片段:老人消瘦憔悴,脖颈上有些很深的皱纹。腮帮上有些褐斑,那是太阳在热带海面上的反光所造成的良性皮肤癌变。褐斑从他的两侧一直蔓延下去,他的双手常用绳索拉大鱼,留下了刻得很深的伤疤。但是这些伤疤中没有一块是新的。它们像无鱼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一般古老。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古老,除了那双眼睛,它们像海水一般蓝,是愉快而不肯认输的。

学生批注:阅读后,老人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憔悴而沧桑,但充满一种精神,坚强而热爱生活。褐斑,是他长期生活在热带海边烙下的鲜明特征。作者没有写他的身材、服饰、头发、胡须等等,说明描写人物外貌要有所选择,要符合人物身份。

这样,把每一次的作文训练引向阅读,读中有悟,以读促写,也有助于学生逐步提高阅读效果,形成有效阅读。同时要求学生进行有意观察,多角度观察身边的人,去感知素材,把写作引向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与感悟是主要的途径。有学生观察班主任:衡老师轻盈地走进教室,她那淡紫色的连衣裙就把同学们都给吸引住了。一头黑中泛亮的秀发,柔顺地散落在肩上,精致的娃娃脸上画着一对细长的柳叶眉,镶嵌着一双清澈有神的水杏眼,虽然眼角已多了几道鱼尾纹,却更显知识女性的风韵。一个十分稚气的塌塌鼻下长着一张小巧玲珑的朱红唇,嘴角总是微微上扬,露出浅浅的酒窝。这位同学交流时说:“当我带着目的去观察人物的时候,就觉得和平时随意地看大不一样,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有内容可写。”

定向阅读和有意观察,能够让学生主动地去寻找、积累和运用写作素材,让学生亲身体验写作与阅读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为写作做好预习、做好储备。

三、课堂展示“预”:交流探讨,师生共生作文

“预”是为了课堂的展示和生成。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好预习的材料,进行交流展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下面以“多角度观察人物外貌”这个能力训练的课堂实录片段来说明课堂的设计。

首先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自主积累的语段摘抄,然后每小组推荐一位同学在全班展示。组内交流可以让学生通过更多的语段来感性认知能级目标,也为下面的展示环节做铺垫。

有小组展示《一面》中鲁迅的三次外貌描写:

①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②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初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③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叫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生:三次外貌描写由远及近,由粗到细,由整体到局部,鲁迅先生的形象也随着作者的观察和感受,逐渐地清晰起来,都抓住了鲁迅先生一个共同特征——瘦。

师:作者在多角度地观察鲁迅先生,你能不能说得具体些?

生:有远观——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有近看——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有整体: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有局部: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有概括——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有描摹: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师: 同学们,外貌描写就是通过对人物容貌、姿态、神情、服饰等外部特征的描写,来显示人物的性格、气质与精神状态,谁来说说这三次的描写表现了鲁迅先生什么性格?

生:有个性——你看那头发、胡须。

生:坚强、有精神。

师:我们多角度地观察人物,描写人物,就要写出人物的个性,写出人物的精神。

展示的过程中,通过生生、师生对话,让学生具体感知描写人物的多角度,并要写出人物的精神。

也有小组推荐自己创作的语段:

讲台前,一位女老师两手插在牛子裤口袋,头发自然往后一甩,一阵波浪,哇,帅呆了,潇洒!这就是我们酷酷的衡老师。她外套一件粉色马甲,穿着一身暗紫色的上衣,如女特工般发着冷艳的气势,目光坚定不移,俯视一切,就像高贵的英国王妃。尤其在生气时,两只大大的眼睛射出阵阵寒意,使她显得更加冷酷。她说话时铿锵有力,不容你有反驳的余地,使我们不得不甘愿认服。无论何时,她的腰总是挺直的,彰显了她不肯轻易低头的性格。衡老师就是这样一个酷酷的班主任。

作者:衡老师的甩头、目光、语气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主要抓住这几点来写她。

师:同学们,怎么看?

生:我有同感,尤其那眼神,写得真像。

师:看来,这不是一时观察的结果,我想问问作者,你打算怎么把这段话用到你的作文中?

作者:我打算分散用,写她领着同学跑操时,描写她的甩头与服饰,表现她的干练;写她训斥学生时,描写她的目光与语气,表现她对学生的关爱;写她召开班会时,描写她挺直的腰杆,表现她不轻易低头的性格。

师:同学们,通过他的回答,你们有什么启发?

生:外貌描写要适时,符合情境。

生:外貌描写应该和具体的事情联系起来,有利于表现人物的内在特征。

师:观察人物不仅角度要多,还要观察不同状态下的人物,这样才能把人物写活。

课堂上师生根据学生“预”的材料共同探讨,在这个过程中采用师生共生写作的方法,形成作文。正是有了课前的“预”,课堂才自如,写作才轻松。

参考文献:

[1]黄厚江.你也可以这样教写作.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6)

作文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小学文言文教学,是为了要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不要有畏难情绪,所以教学时把握读,在读中合作、探究、积累。小组合作学习下,读通读懂,感悟,熟读成诵,并适当拓展阅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关键词:小组合作;文言文;教学

对小学生而言,学习文言文最大的难点可能在于按文言的节奏读顺课文并且初步读懂它。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加强朗读指导,应该把读通文言文这一目标作为教学的底线。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牢牢地把握这些要求,不随意地拔高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让他们自主质疑、合作释疑,教师适当点拨扶助,必要时精当讲解,就一定能让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同时,了解古人思想道德观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基于以上思想的指导,结合小组合作的开展实践,摸索出了文言文教学的“五合作”。

一、合作读

“三分文章七分读。”只有反复诵读,借助小组合作才能读通顺,入其境。

1.教师韵味十足的范读为首要

小学阶段初步接触文言文,所以教学文言文时,教师导入新课解题释题后,即可为学生进行范读。这一环节必不可少,这是因为,学生刚接触文言文,如何读准文言文的停顿、重音,把握好语速、语调与节奏很是生疏,教师的范读能给学生起模仿作用。文言文的朗读有它特殊的韵味,教师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范读会使学生感受到文言文诵读的魅力,进而产生自己诵读的强烈愿望,产生兴趣。教师在范读前,可提出以下倾听要求:注意教师范读时的停顿、重音、语气、节奏,并在书上做好记号。如果学生第一遍听得不真切,还可以进行第二遍范读。

如,读《学弈》,通过读、范读,学生就能够画出原文的停顿:“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教师在范读时学生就能够了解并且明白把文言文如何读准、读对、读好。

2.模仿练读顺要紧跟

在学生受到教师的熏陶而对文言文诵读乃至文言文学习感兴趣后,接下来就是让学生试读,可自由读、指名读、分组读、全班齐读。对于难以读准的句子,教师可以进行领读。一句一句、一段一段、一遍遍的细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初步掌握文言文断句、重读的规律,在文言文诵读中体味到文言文学习的乐趣。

3.小组合作听读为巩固

在小组合作的情况下,组长组织学生再读,注意听小组成员在重音、语调、节奏的朗读情况,互相纠正,再练读,直至读顺课文,然后才进行全班展示朗读。合作朗读,可以调动学生的很多感官,听、读、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合作读通、读顺。

二、合作译

“一篇文言文,我们在读通后,接下来该干什么了?”“翻译。”“弄懂文章的意思。”学生很容易就回答出来了,这样第二部分就被板书在黑板上了。小学文言文教学,不必逐字逐句地串讲对译。学生能通过自己的理解,大体上说出意思即可。

1.让学生自读自疑

教师首先要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相应的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出示自学提纲指导学生自学。

(1)自读课文,对照课下的注释和插图自我阅读(对照注释是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种方法)。

(2)对文中出现的疑难字、词,可以利用工具书来帮助理解,实在无法理解的就放着质疑(利用工具书学习)。

(3)试着把每句话的意思说出来(弄懂课文大意)。

(4)不理解的字、词、句或问题可以圈出来准备质疑(提出不懂的)。

学生个人进行自读、自学,在此阶段,不让学生互相讨论交流,以此培养自学能力和专心阅读的习惯(有一定基础后,也就是到了六年级文言文的个人自学可以前置到课前预习这个环节中)。

2.进行小组交流,互相补充

在“自读自疑”的基础上,学生就“自疑”的问题进行质疑。根据学习方法,小组内交流,鼓励学生当小老师,由小老师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激发学生“人人有问,人人有答”的欲望,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对于小老师的解答有争议的,或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在全班范围内进行讨论;对于学生实在是跳起来也摘不到的果子,由教师搭建梯子,给予必要的启发引导。

例如,《学弈》一文的内容理解,文章的翻译,以及六个“之”,两个“其”两个“为”的理解等等,在小组合作展示交流的基础上,对于学生讨论时的质疑,在全班让学生互相解答,教师还应进行适当的讲解,突破教学难点。这样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引导、点拨,又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激发学习的兴趣,有收获和成功感。

三、合作悟

“文以载道”,文言文中所讲述的道理可以让学生继续小组合作,再读课文,讨论交流,解决文中所蕴含的道理,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再进行点拨、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做必要的拓展延伸。

例如,教学《两小儿辩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1.“两小儿”辩斗的原因,他们各自的观点和理由是什么,结果怎样?

2.你怎样看待孔子?你喜欢文中的“两小儿”吗?为什么?

3.讨论“启发”。

再如,教学《学弈》让学生合作感悟:“为是其智弗若与?”及自己的体会。

学生在讨论中很快就能体会到文中蕴含的道理和主旨,并且进行展示交流。

通过这种合作学习,学生不但提高了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后,小组展示:“我感受到孔子很谦虚,也很诚实,他敢于在小孩子面前承认自己不知道,我们应该向他学习。”“文中的两个小孩善于观察、爱思考,值得我们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也能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接着可以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句引导学生明白“认识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会有不同结论”的道理,从而知道两小儿之所以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是因为他们观察的角度不同。

四、合作背

读的最高境界是熟读成诵,并且可以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在学生读懂文言文的字、词、句义,疏通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了文章的情感后,教师留给学生充分的诵读时间,让学生熟读成诵。文言文比现代白话文更讲究韵律,带有明显的声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给人以非常优美的享受,学生也愿意读、喜欢读、喜欢背。通过诵读,可以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

合作背可采用的方式很多,可以插入体验性读背、分角色读背、表演性读背、竞技性读背、特别是小组互助背,在小组内互相朗读,共背,学生之间的促进监督,能起到更大的作用。通过反复诵读,学生更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获得理性的审美感受。

五、合作拓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可以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代寓言故事、文言名句,以拓宽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还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改编课本剧,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以多样的方式,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教师还应多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文言作品,不求他们能读懂多少,而是要求广泛阅读,在大量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在假期给学生布置《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及自己感兴趣的文言作品去读,并适当写简单心得,然后学期初进行读书交流会,合作扩展阅读的乐趣就在互相交流中体会到,而且提高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分析、鉴赏能力。

总之,教学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步骤,创造轻松、自主的课堂环境,又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下,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对文言文乐学、会学,从而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刘正生.小学文言文教学浅谈.黑龙江教育:小学,2011(Z2).

(作者单位 福建省厦门市钟宅民族小学)

作文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从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看出:作文方面的教育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部分教师存在着较落后的观念,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过于随意,而且没有自己的目标与方向,对学生的写作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但是在现今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互改作文教学模式出现在了我们的视野中,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帮助我们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就目前初中语文的作文教学现状以及一些常见的教学问题,结合互改作文的教学模式来简要谈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的作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互改作文

在语文科目中,学生可以通过写作中的语言描述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情感,而初中教学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暨写作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写作也就成为了初中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任务。但是在当今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多以随意、盲目的态度来看待写作,并且在批改中对学生的作品随意评价,导致学生的写作水平非但没有得到提高,反而下降了许多。因此,笔者提倡,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既可以利用教材中现有的作文资源进行教学,又可以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结合班级学生的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计划,充分合理地利用互改作文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性,来提高写作水平。在初中语文的写作教学中,笔者结合自己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来简要谈谈如何在初中语文的作文教学中运用互改作文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更新教学方法,从学生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尝试着去利用写作课前的指导引起学生的兴趣点,促使学生想要去批改作文,明确其重要性。另外,教师在给学生制定主题、体裁以及提供素材时,可以使命题角度多元化,多增加一些符合当代的实际事件,或者是时事新闻,或是讓学生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来写。通过让学生讨论一些新颖的问题,就这些话题延伸出更多的写作思想,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学生思考问题时更加敏捷,也使学生的作文变得更加富有新意。在体裁方面,应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训练,而不是只针对议论文和记叙文,帮助学生找到自己所擅长的文体,进行开放式的教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在其中收获很多。

例如,在初中二年级第二单元:写自己最熟悉 、最动情的东西这一课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给大家推荐一篇自己最喜欢的文章,或者是自己平常的生活中很感动的事情,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表达自己喜欢的东西,引起对写作的兴趣,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然后在最后的写作完成后,再让大家针对文章作一次评价,学生通过观摩、思考并评价同学的作文,和自己的进行对比,从而明确相互之间的差距,知道自己的优势和短板,那么在今后的写作中,就能更加发挥自己的长处,并改正不足的地方,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在课堂互动的交流中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新课标的具体要求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从目标开始对学生进行要求,然后采用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带动学生从学习中发现写作的乐趣,让学生发自真心的倾诉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真实的情感,而不是被逼着学习,被逼着进行评价。在作文评价课程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多设计一些课堂互动的环节,和学生一起交流写作以及评价上的问题,通过学生的反馈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对待方法。因为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作文都有不同的看法,那么在这个时候,大家把自己的标准说出来供其他同学参考,或者是让教师发表一下这个标准的有效性,可以对其中不适的地方进行合理地修正,保证学生能够更加公正的进行评价。

例如,有时候教师没有对作文进行命题,要求学生自由发挥,那么教师可以把班上的同学分成几个小组,大家互相讨论自己想要写的主题,以及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最后交上作品之后,再让另外的同学进行评价,看是否和当初的想法一致,有没有加上一些其它的东西,又或是看别的同学是如何对内容进行描述的,其他同学的写作方法等等。

三、重视评价方法的教学,对学生作品的评价标准严格要求

在现在的写作评价中,教师多用同样的评价方式去评价学生的作品。其实对于实际情况不一的学生,教师应该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制定不同的评价方式。尤其是在初中写作中,很多教师在评价时直接采用中考作文的评分要求,其实这样的行为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会使学生对写作产生一种恐惧感,久而久之,学生会采取敷衍的态度去对待写作练习,不利于学生的写作思维训练与创新。在初中的作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意教学方法,还要注意在给学生进行作文评价时学生的心理特点,要考虑到学生的关注层面。也就是说教师不要用一些官方的套语例如主题不明确、句子过于简单等来评价学生,而是从学生作文中的内容出发,说出其中学生所要表达的事情。

例如,针对我最敬佩的人这个作文主题来看,那么教师在要求学生进行评价时,首先的标准就是学生的真情实感,有没有体现学生的敬佩之情,其次才是作文的写作技巧,例如学生是如何描写这个人物的,运用了什么方法等等。

【结 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科目中,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我们需要合理运用互改作文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进行合适的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升初中语文的作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吴萌萌.初中作文教学现状及初中作文教学序列性策略【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07(02)

【2】何绍东.浅谈初中生作文批改【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04)

作文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高考作文的宗旨是人生观、价值观,高考作文不仅考察思想内容,还考察表达能力,既是思想活,也是技術活,考生在平时就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关键词:高考作文;教学;思想;技术

一、思想:切己体察

著名时评家刘洪波说:中国的高考,时兴“议论文”。议论些什么呢,家长里短吗?校园生活吗?社会政治吗?经济军事吗?通通不是,中国高考的唯一议论对象,乃是“人生”。

我国的高考作文命题,历来都与人生紧密相连。人生的话题,从某种意义上看,是高考作文命题永恒的话题。引导高中学生探讨人生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一直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旋律。命题意图非常明确,就是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由于高考作文是应试作文,因此平时的作文训练就要结合评分标准来进行。在思想内容方面,高考作文的要求是见解深刻、内容丰富。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高考作文:紧扣主题,以丰富的材料表达人生观方面的深刻见解。所谓见解深刻,就是议论性文章是说理透彻,论点深刻;记叙性文章是形象生动,思想深刻。高考作文鼓励见解深刻,并且鼓励多种多样,或是深入本质,或是提示原因,或是说明结果,或是指出规律,或是预见发展,或是抓住要害,或是给人启发,等等。但是,高考作文里的“深刻”是包含社会流行的正确观点与自己深切体会这两个方面的。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高考作文也不是两个半小时炼成的,优秀的高考作文都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强大功力的爆发产物。在平时的教学中,语文老师除了教导学生理解语文课本,还应重视课外阅读,以把握社会思潮。同时,要让学生学会“切己体察”的方法。“切己体察”是伟大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倡导的学习方法,对今天的考生写好高考作文仍大有帮助。朱熹主张读书不能只在纸面上下工夫,还必须心领神会、身体力行,他批评当时那些只会照搬书本,而不会用实践去检查阅读教学效果的阅读行为。“切己体察”要在平时做起,可以通过写日记、写游记、写读书笔记等方式来训练,关键是要在日常生活和阅读过程中敏于观察、善于思考,特别是辩证性思考。只有“切己体察”,才能通过丰富的材料表达人生观方面的深刻见解。换句话说,“切己体察”是真正提高作文思想内容得分的必要方法。

二、技术:加强训练

高考作文要考察考生的行文构思能力,这才是真正的技术活儿。在行文构思方面,高考作文的要求是: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所谓结构严谨,就是段落、层次、结尾、过渡、照应等要素严密配合,起承转合环环相扣,无懈可击;语言流畅,就是遣词造句通顺明白,文从字顺,读来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高考作文是戴镣铐的舞蹈,考生的自由创作限制在一定枷锁之中,文章结构也有相应的制约因素,这是由阅卷者阅卷时间的短暂性以及考生手写字体的模糊性决定的。为了让阅卷者迅速把握文章大意,结构务必要清晰,清晰就是好结构,最好是简化结构。简化结构有五大方法:其一,结构最好模式化。其二,段落最好精短化。其三,段首句最好主旨化。其四,跌宕起伏处最好标识化。其五,精彩之处最好独立化。

高考作文在基础等级中要求作文“语言流畅、用语准确”;在发展等级中,要求作文“语言生动、有文采”。我认为,高考作文语言要流畅、生动、有文采,关键在于考生在写作时思路清晰。因此,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训练:

首先,考生在考场写作时,要沉着冷静,要有良好的心态,切忌慌张浮躁。其次,在写作前,要审好题,写什么、怎样写,要通盘考虑好,酝酿好自己的情绪。切忌拿起笔就写,边写边“抠”;胸有成竹,才去动笔,尽量做到思如泉涌、一气呵成。写作时应当注意文采及感情的表达相契合,情在文先,文随意行,或朴实自然,或华丽照人,或气势磅礴,或委婉曲致;尽可能把自己的文章写得美一些,特别是要注意用词的精确;运用一些有文采的书面词语及修辞格,注意句式及叙述的节奏,使文章的语言生动些;注意行文语言上的前粘后连,虚实相生,尽量使文章的结构上语言上做到“起承转合”,这样的文章不仅会具备语言用词上的精美、形式上的对称美、节奏上的音韵美,而且也会行文流畅如同行云流水,富有气韵。最后,还得对初稿进行详细的修改、仔细的推敲;检查一下有没有错别字、标点符号是否错误;默读一至两遍,这是发现病句的好方法,因为拗口的句子必定是病句。还要检查一下,文中的语言是否精确,是否有赘余重复的词语。要提醒的是,一定要保持卷面整洁。

总之,高考作文是一种独特的写作形式,要求高中语文教师以帮助考生尽量考高分为目的安排日常的作文训练,从这个角度看,高考作文是一种活儿,既是思想活儿,也是技术活儿,既要切己体察,又要加强训练。

作文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作文教学是高职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多数学生对写作持有一种抗拒心理,把作文当作苦差事,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关键。本文从体验生活、巧设情境、参与评判和展示成果等四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并使之成为作文教学的利器。

关键词:高职;作文教学;激趣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高职语文作文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许多学生文化基础较为薄弱,语言能力较低,信心不足,畏难和厌学情绪较严重,写作的内容空洞,格调不高,文章结构混乱,文体意识不强,表达不清。所以,高职作文教学可谓步履艰难。但是高职作文教学是高职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迎难而上,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解决之道,因为“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因此,在教学中笔者会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为核心,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在作文教学中笔者通常使用以下几种“激趣”法,并使之成为作文教学的利器。

一、体验生活,激发写作兴趣

“写作就是反映生活,表达情感”。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使学生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当然,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不是每个人都会遇到奇闻异事。许多学生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上学放学,三点一线,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因为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很难进入写作状态,所以写起作文来,往往无从下笔,只好胡乱写上几段话交差了事,有的甚至上网抄别人的文章来应付。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鼓励学生多体验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把身边的小事或感受写出来,日积月累,这样就有材料可写了。如今年我市举行慈善万人行活动,笔者的一位学生去做志愿者,她和同学拿着捐款箱沿途向路边的行人募捐善款,回来后她把当志愿者的真实感受写下来,这就是很好的题材。再如,今年五月学校举行庆五一文艺汇演,每班都要出节目,学生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有的积极排练,没有参与表演的学生便当起了工作人员,笔者趁此机会,让学生把这段日子的经历写成作文。因为亲身经历,学生们有话可讲,轻轻松松地写出了作文。可见,经过体验生活,学生潜在的兴趣被激发了。因此,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就应让学生轻松写作,体验成功。

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笔者常常告诉学生,在他们的生活、学习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中,就有许多日常应用文的写作素材。如在庆五一文艺汇演筹备工作中,笔者告诉学生,为使这次活动圆满成功,需要制作一张精美的海报,还要给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发邀请函。于是,笔者要学生们比一比,看看谁的海报和邀请函写得最好。这样,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激发起来了,写出来的文章格式规范,语言简练,效果很好。

二、巧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丰富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由于设置了不同的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了观察的目标,有了写作的题材,能使学生产生新鲜感。由于学生对新鲜的内容有认识的要求,从而产生了主动学习的愿望,消除了被动感,再加上情感的激励和驱使,从而产生表达自己感知的意念。笔者认为,写作兴趣产生之时,正是学生写作能力提高之时。

应用文写作比较枯燥无味,学生学得痛苦,教师也教得辛苦。为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笔者常设置各种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在会计班讲“求职信”的写作时,笔者就设置一个关于招聘的情境:文华公司需要招聘一位会计,性别不限,高职以上学历,要求学生根据这个招聘启事写一篇求职信。因为学生都知道求职信是入职的敲门砖,每个人都迫切想知道怎么写,这样就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了。在此基础上,笔者再模拟举办一场招聘会,让学生写好自荐材料(包括求职书、简历、自荐信等),准备应聘证书,贴近生活地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学生普遍认为受益匪浅。再如讲“合同”写作时,笔者把学生分为两组,甲方是果品商店,乙方是花果山果场,买卖双方进行协商,并就协商的结果写成一篇合同。学生们争论热烈,课堂气氛极为活跃,笔者在一旁点拨,引导学生从标的、数量、质量、履行方式、地点、时间、违约责任等方面进行协商,然后顺势拓展,教给学生合同写作的方法。在教学中设置生活情境,既避免了空洞的理论说教,又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既丰富了学生的经历,又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兴趣;既让学生身心感到愉悦,又有效地完成了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内容。

三、参与评判,激发写作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笔者认为,可从作文教学的实际出发,改变评改的方法,由教师评改为主变为以学生评改为主,由单一的评改方法变为多样的评改方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1)教师批,学生改。“教师批”是指教师在认真阅读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发现需要修改之处做上各种符号或加以眉批,发现妙词佳句加以鼓励。“学生改”是指学生细心体会教师的评语,根据教师做的批注认真地加以修改。在作文教学中按此方法,批改分离,以批促改,让学生“初步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2)面批面改。面批是作文教学中最典型的因材施教的方式,是学生特别是差生最愿意接受的一种批改方法。面批面改力求做到:一是严,逐词逐句,从不马虎;二是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不歧视,有耐性,善于发现他们进步的点滴,给予鼓励。笔者常在改后的作文上写上几句“你进步了,难能可贵” “祝贺你,作文又跨了一大步”之类鼓励的话。寥寥数语,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3)学生互改。笔者常按学生的不同水平有针对性地把作文分发给他们,由学生互改,每次换人,使批改者及被批改者都保持新鲜感。每次互改,笔者都要求批改者要写眉批、评语,并署上自己的名字,改好后交给对方。对方也可以就批改意见表达不同的看法,两个人可以一起探讨、争论。笔者发现,学生们对同学的批语关注程度,远远超过以前对教师批语的关注程度,这样做也增强了学生发现错误的能力,写作的风气更浓了。

这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作文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因人因文而异地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训练,使学生“想——写——改”都处于主体地位,从而提高了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展示成果,激发写作兴趣

作文是学生本人的“劳动成果”,重视他们的“劳动成果”,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更能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因此,对于每次作文,笔者都尽力做到“慧眼”识佳作,将学生的优秀习作打印出来,贴在教室学习园地的作文栏上。期末的时候,把本学期的优秀作文结集成班刊《优秀习作选》,而且依时间先后安排好目录,发给学生保存。这对于被选中的学生来说,是一种荣誉、鼓励;对于没被选中的学生来说,又是一种鞭策。这样同时也营造一种声势:“这些佳作来自同学中,我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增强了学生的写作信心。

近年来,笔者发现很多学生有时间就上网,玩游戏,QQ聊天,不看课外书,不关心时事,沉溺在网络之中,导致学生生活面狭窄,作文题材单调,于是,笔者就想通过网络构建一个师生情感交流、轻松和谐的写作平台,这样可以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让写作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笔者得知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博客之后,也开通了博客。并让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点滴和感受发到博客上,笔者也常写些东西放在博客里,让学生点评。笔者还经常到学生的博客看看,发现好的文章便及时向全班推荐。笔者还在博客里开了个学生“习作园地”栏目,把学生的优秀习作发表在“习作园地”里,让学生通过网络看到自己的作品,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热情。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写作积极性空前高涨。

当写作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当学生面对写作不再大倒苦水,而作为一种兴趣爱好时,不但“作文难”会离我们远去,而且我们也会有更多的机会欣赏到学生的生花妙笔。

(作者单位:恩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杨晓清,赵宏.激发兴趣,发展思维——关于职高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7).

[2]蒋水仙.关于职高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群文天地,2011,(20).

[3]史春华.职高生作文现状及对策[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11).

[4]钱学华.职高学生作文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9).

[5]孙春裕.职高作文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尝试[J].考试周刊,2009,(42).

责任编辑 何丽华

作文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从优化作文教学方法入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作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讲究趣味性,让孩子快乐作文;注意实践性,让孩子们接触自然,深入社会;重视开放性,减少写作的束缚,鼓励孩子自主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还要追求教育性,使孩子在作文过程中陶冶情操,表达真情实感。只有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才能提高作文教学效果。

一、循循善诱,引导低年级学生注意观察,培养学生说写能力

首先,根据低年级学生实际,抓好词句教学,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新课标要求低年级以字、词、句教学为重点,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并把听说读写紧密结合起来。为此,识字教学中除让学生掌握字音、字型外,重点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字义,并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引导学生多组词,用组的词语去说话写话,进行口语交际,这样步步深入,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遵循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观察的内容,如时常让学生观察玩具、学具、图画,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并举行一些有趣的活动等,尽量让学生在喜爱的活动中轻松愉快地观察事物,为口语交际创设有利环境。

另外,引导学生认识和积累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所涉及到的知识和词汇,如家庭炊具、洗刷用具,教室、黑板、文具等,观察亲人和同学的神态动作,并以这些素材为内容,引导学生把观察和积累的内容告诉别人,在说话中抒发自己的感情。这样既调动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也遵循了先说后写,以说促写的原则,使作文训练从低年级起步,为中年级的作文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营造氛围,开阔中、高年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丰富多彩的生活是作文的不竭源泉。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完美到什么程度,才会做什么样的文章。”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才能使学生从美的生活中挖掘作文素材,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教学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教师入手,改革教法,培养学生作文兴趣,使作文教学寓教于乐;二是从学生入手,广泛开辟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生活。在作文指导课教学活动中,改革课堂教学结构,由以往的教师讲学改为重在向学生授之以法。教给学生观察、摄取信息、积累素材的方法,灵活地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捕捉那些具有表现力的细节,选取那些积极的、能挖掘深刻主题的材料,倾诉和赞颂平凡生活中的人性美与人情美,进而启发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读一些书报、儿童刊物,让他们随时把一周的所见所闻所想记下来,在每周一的信息交流课上交流,或在板报中展示。在指导学生写物时,将实物、实景搬进课堂,让学生仔细观察,先说后写;在指导学生写活动时,组织学生当堂表演节目,带领他们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在活动中开眼界长知识,激发写作欲望;也可以将课堂搬出教室,让学生从封闭的教室走进广阔的大自然。这不仅愉悦了心情,调动了兴趣,更开阔了视野,使学生作文言之有物。教师要放手发动学生,真正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

三、授以方法,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最能突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写作教学中又强调了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作文评改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要“使学生能自改其文”。要让学生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该从哪些方面下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首先必须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教师可采用自评和互评的方法进行作文评改教学。

互评,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几位学生互换作文,按结构、语言、内容等几个方面认真地修改,当然在修改时可以讨论商量,互相提一些修改建议。要求学生像教师那样在文章的旁边写些眉批或修改意见,然后在文章的后面写上总评,最后根据分析恰如其分地划分等级。

自评,在认真品味了同学的作文以后,让学生先把自己的作文读几遍,把错别字、病句都改出来。然后就作文要求认真修改语言,该简洁的要简洁,该生动的就生动。给自己的作文也写上分析评价意见并划分等级,然后按照修改意见认真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总之,要真正把作文评改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经常参与修改作文,使学生养成认真修改文章的好习惯,这不仅挖掘了学习的潜力,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还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同时,也减轻了教师批改作文的沉重负担。

以上多方面的训练,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了作文教学方法,提高了作文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和认识事物的能力,使学生作文时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求知欲。这样教学,既尊重了学生个性,又增强了教学艺术性和感染力,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作文成功的快乐。

作者单位 河南省漯河市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田欣欣)

上一篇:会计学专业本科论文范文下一篇:物资监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