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市场分析范文

2023-09-19

经济市场分析范文第1篇

一、经济法对市场经济的体制的重要性

经济法是国家控制经济发展和市场运作的一种法律,经济法的制定有效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进程、实现了和谐社会的建立。

(一)维持经济市场竞争的公平

经济法的目的是为了维持社会公正并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经济法的制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准则,并保证各个行业在经济运作过程中的公平、合理、合法,使我国经济发展更加稳定。

(二)协调市场与政府关系

政府根据当前的市场经济制定经济法,并依据经济法对市场进行监督和管理,而市场则根据经济法调节对市场的运作。经济法的制定使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得到加强,政府不仅可以随时掌握市场经济发动向,还可以根据其发展变化和产生的问题对经济法进行更新,使之与当下的经济发展更贴合,并推动经济的发展。

(三)促进建立和谐的社会

经济法保障了市场经济开展的公平、公正、公开和经济行为的合理、合法性。因而,经济法是促进社会和谐建立的一种重要手段,执行经济法,能够使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行为开展过程得到控制,使经济发展速度与社会发展更适应,社会发展更和谐。

(四)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开放的市场经济,虽然为市场提供了一个自由、公平的竞争环境,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经济法的制定约束了市场经济行为,并对经济市场中产生的不利因素进行调控,保障了国家经济安全,促进了其安全、稳定发展。

(五)完善现有的市场经济

我国的市场经济也称自由市场经济,变现在产品价格由市场来定,但自由市场如果没有法律和规范的约束,就会导致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受控制,增加了经济风险,出现经济危机。经济法的制定不仅能够完善市场经济,而且对推动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一)是我国政府干预经济发展的产物

经济法是政府根据我国特有的经济形式,并对经济发展的形式和经济体系进行分析、调查、统计而制定的。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参与制定出经济法,通过经济法对市场经济进行控制与引导,使我国经济市场朝着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依据市场经济制定

市场经济是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物,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所在,市场经济的诞生为经济法的制定提供了依据,目的是为了促进其实施,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对经济发展进行调整,保证其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三)单行法规较多

我国在市场经济中产生的各种经济行为都离不开经济法,经济法的适用范围广泛的特点使得我国经济法有很多单行法规。我国经济法单行法规多、综合性强、覆盖面广,经济法涉及我们生活的各种领域并对我们的生活进行调整,因而对社会具有巨大影响力。

(四)实体法和程序法相结合

我国的经济法是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结合,在经济法中,不仅说明了执行者的权利、义务,还对法律条例进行了解释说明,规定了责任、调节及仲裁。

三、经济法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作用

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赋予了经济法新的任务,如何控制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向与内容并对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市场经济对经济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控制市场经济中的自由程度

市场经济是一种以自由交易、自由定价为形式并在交易过程中以公平为原则的经济,又称自由经济。自由经济的自由、开放性,使得在交易过程中产生风险的几率很大,对我国的金融业造成了不利的影响,经济法的制定,使之对风险进行控制,防止经济自由发展,降低了金融业的风险性,促进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保障经济行为合法性

经济法能够控制我国各行业中的行为并保证其合法性,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经济法的应用不经能够对经济运作者的经济行为进行约束,还能保证交易的成功率提高了我国经济效益。经济法在执行中可以有效的对一些不法商人和不法行为通过法律的手段对其进行惩戒,减少了经济开展中的不良经济现象,促进了我国经济顺利开展和社会的和谐。

(三)促进市场经济中的信息互动

经济的开展离不开有效信息的传递,经济信息与经济行为的紧密结合极大地提高了经济运作的成功率,提高了经济效益。经济法的制定对经济活动提供了合理、合法的交易前提,并指导经济活动的经营方向。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经营者只有通过紧密合作、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不断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经济互动传递信息,尤其是重视经济法传递的信息,才能有效提高经济,促进我国经济朝着合理、合法、良好的方向发展。

(四)稳定了市场经济开展

稳定、高效的经济发展,是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最根本条件,也是实现小康社会人人过上幸福生活的保障,稳定、优越的生存环境离不开经济的稳定,经济法的实施为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降低了经济发展中的风险性,稳定了经济步伐,使经济发展速度与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保证了经济的正确、高效发展。

结束语:

经济法对控制经济发展、保持社会和谐建设与保护市场竞争自由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与保障,为市场经济提供了自由、安全的发展环境。因而,我们在经济发展中应不断将强对经济法的完善,重视经济法的社会地位,共同实现建设幸福、和谐社会的目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形势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加速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繁荣,而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法的制定不仅维护了市场经济的稳定,而且对社会和谐的建立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关键词:市场经济,稳定,经济法,应用

参考文献

[1] 许利平.经济转型与法律应对:中国经济法的历史考察与展望——从人性的角度[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7,(01).

[2] 王腊梅.中国经济法的生成反思及完善路径———基于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背景[J].河北法学,2018,,04).

经济市场分析范文第2篇

摘   要:近年来,经济市场发展的变化莫测使世界经济发展速度逐渐放缓,世界经济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经济下行时期。在经济下行风险下,全新的经济发展策略以及未知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为各大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使其面临着多方面的风险危机。鉴于此,本文就经济下行风险下企业盈利统计模型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深入探讨在全新经济发展环境下,如何在转变企业盈利模式、克服风险挑战的同时,赢得市场更高利润。

关键词:经济下行;风险挑战;企业盈利统计模型

Analysis of the Statistic Model of Corporate Earnings under

the Economic Downturn Risks

Zhang Yongdong

(Xinyang Central Hospital, Xinyang Henan 464000,China)

引言

时代发展跨入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全人类的经济发展经历了几个世纪的磨练之后,形成了目前高度繁盛、文明、进步的空前景象。但当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到一定程度上时,势必会迎来经济发展的整合时期,亦或是经济学角度上称之为的经济升级发展阶段——经济下行发展阶段,也就是经济新常态【1】。世界经济发展高调进入2012年,全球性的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回顾过去,我国国内在投资、出口、消费上的GDP经济增长速度上都展现了出了绝对性的经济支撑作用,经济增长幅度惊人。但是,这种高涨的经济发展景象走到2012年之后,便迎来了经济发展史上各项宏观经济增长数据发生大幅度下降、经济发展速度出现下行的新趋势。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GDP经济增长速度已经从过去的9%、10%迅速下滑到目前的7%-8%之间,为此我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的再发展,大规模地对各大企业进行经济投资,但从经济市场连续几年的实际运作情势来看,2014年年末,我国国内各大企业经营发展数据均显示在有史以来的最低发展水平上。从以上经济发展形势来看,我国乃至世界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已经不复存在,经济学领域已经达成一致看法,中国的经济发展时期已经从高速转变为中低速的全新发展时期,经济下行时代已经来临。为了应对经济下行的经济新发展,我国也加大了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来指导统筹新一轮的经济发展情势,产生了全新经济发展策略以及大量未知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下行背景下我国企业发展未来发展盈利将面临巨大的风险与挑战【2-3】。

社会经济效益回报率成为了各大企业在经济下行风险下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市场中寻求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至高点【4】。经济下行发展时期,经营市场风险凸出,企业面临着被严峻市场淘汰的风险以及经济下行风险下企业自身盈利能力发展的挑战,因此企业盈利统计模式的分析就具有了时代赋予的重要历史意义。客观的说:企业盈利是企业发展中永恒追求的核心动力。尽管在世界经济市场中,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中的企业发展、盈利发展方式各有不同,但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都大体相同,都是为了持久发展、为了获得最高经济效益在不断调整自身发展方式与发展策略,亦或是通过发明企业自身独特的、性能高于竞争企业的盈利方法来实现经济发展优势和获得市场核心竞争力【5】。经济下行风险下,企业要看清当下发展局势,审时度势,结合自身企业发展条件,积极主动做好应对风险防范的措施,实时调整企业的盈利统计模型,掌握市场动向,才能在经济下行风险下,获得一席之地【6】。故,本文就在经济下行风险的大环境下,研究分析企业盈利统计模型,深度挖掘企业内部核心竞争能力,做好当今企业发展在经济下行下的风险防范工作,在实际动态的经济市场环境下,用科学先进的盈利统计模式,为企业发展把控未来发展方向。方法可以借鉴、模型可以复制,但,若想赢得企业的最大化盈利,领先的、创意不断的企业盈利统计模式才是制胜的关键所在。接下来,本文将重点就经济下行时期企业为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将要面临的风险挑战,对盈利统计模式做具体研究和分析,借此,可以在未来经济下行风险发展阶段,对企业的发展给予一些具有借鉴功能的意见和方法。

1经济下行风险下的企业未来盈利发展挑战加剧

企业盈利、获得持久的经济社会效益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最核心的发展动力,体现一个企业成功与否,其实就是在间接表达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在经济市场中收到的经济效益。经济下行发展时期的到来,打乱了原有经济的固有发展模式,造成了诸多的经济市场风险,严重阻碍了企业经济的稳定发展,企业盈利状况不容乐观。

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经济高速发展后,世界各大企业也在市场实际应用发展中逐渐摸索到了最佳的企业经济发展模式。但当世界经济发展出现巨大转变时,原来有效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再生效,并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频繁的爆发金融风险,经济市场大环境动荡不安,世界各大企业发展迎来了经济变革的十字路口,各大企业发展生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威胁。经济下行风险下,我国企业发展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1.1受经济下行风险影响企业发展成本升高、利润降低

我国迎来经济下行时期,国内企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寻求经济稳定持续发展,致使国内各大企业发展成本造价比例升高,市场盈利能力逐渐减弱。当原有稳定、健康的经济发展速度由于时代发展的必然性造成的经济发展缓慢破坏了现有经济市场中的价格机制、竞争机制时,我国国内各大宗小宗商品的价格要素受到经济市场新发展的影响,出现了价格上涨,迫使企业的营运和发展成本升高,直接造成企业盈利能力减弱。其次,受到经济下行风险的影响,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要原材料价格也受到了大量的不确定因素的困扰,为企业的顺利发展增加了诸多阻碍。

近些年来,由于受经济下行影响,我国政府为了防止经济爆发大面积的风险危机,加大对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受到温和甚至过于偏紧的控制,一度导致了国内各大银行的贷款利率涨幅偏高,为企业融资成本增加了大笔成本费用。经济下行风险爆发频繁,企业盈利能力处于历史新低,发展融资资金紧缺,致使国内各大企业不得不在高昂的借贷利率下进行投资来刺激经济发展,最终形成企业盈利空间的进一步压缩现象。

1.2受经济下行风险影响企业内部财务面临巨大的挑战

经济下行,国内经济市场风险多发,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每一环节的微小变化都为经济风险提供了可能。当世界经济发展脚步从高速发展向中高速降落,改变的不仅仅是企业经济发展的规律,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更是形成了巨大的风险。面对国家全新的宏观调控政策,诸多企业不得不在新的经济增长环境下,进行全面经济整改活动。这对中小企业以及资金实力不足的企业而言,财务风险挑战空前严峻。经济下行,企业融资风险加剧,未来企业市场经济发展收益情势无法判断、未知风险因素大,偿还风险增加。

1.3受经济下行风险影响企业内部经济发展结构弊端逐渐暴露

在过去的经济高速发展模式下,由于追求经济上的高速发展而忽略掉了隐藏在经济高速发展下的诸多潜在风险因素,当经济发展缓慢,不再一味追求经济GDP发展时,企业内部一直存在的潜在性风险因素、企业内部经济发展结构的不完善就会瞬间被暴露出来,并且,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经济下行时期日益激烈的经济市场会将企业内部的不足和弊端进行无限制的放大和恶化,为我国稳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不利因素。虽然我国经济发展经过了30几年的整改,但是,遗留下的顽固问题在经济下行风险下被扩大。经济独权严重滞缓了企业在市场中的发展,企业科技管理能力还未追上国外先进的发达国家,缺乏对风险的防范与管理能力,为企业在经济下行风险中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阻碍,甚至威胁到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生存与发展。

2经济下行风险下的企业盈利统计模型分析

经济市场环境日渐复杂,竞争日趋激烈,变化莫测的经济政策为企业的稳固发展和企业在市场中盈利增加了困难性。当世界经济的发展从历经过几个世纪的高速发展至21世纪的2012年开始出现经济发展缓慢趋势,经济下行是时代变革的重要标志,其影响能力深远而广泛,面对全球性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我国作为一直处于经济高速发展中的国家,为了迎合时代经济发展的变化,为了在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的同时获得经济效益最高值,企业经营模式的整改势在必行,经济下行风险中,企业盈利统计模型的分析也同时具有了时代意义。

2.1企业盈利统计模式定义特点解析

企业盈利统计模式,是为了应对与防范经济下行的风险挑战,实现企业安全、稳定的经济发展而形成的盈利模型设置。企业盈利统计模式最根本的意义在于实现企业获利,是对企业发展和生存寻求最高经济利益的总结性概括与统称。全球经济下行,彻底改变了数百年形成的经济发展模式要求,为此,企业盈利统计模型的设定与发展,要符合当今经济下行的经济发展规律,在经济下行风险下,满足企业盈利的统计模式将以最低的经济成本,实现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并且可以利用到更广泛的资源,助企业更好发展。

经济下行风险下,企业盈利统计模型是有规划、有目的地对企业内部利益进行划分的行为,具体到企业的经济收入发展结构、成本投资机构以及企业盈利目标的设定,具有明确的市场洞察能力。在经济下行发展时期,企业发展风险频发、世界经济发展规则紊乱的情况下,企业盈利统计模型为企业发展、企业盈利带来了发展保护动力,简而言之,企业盈利统计模型是企业在经济下行风险下实现经济发展、实现经济最大限度收益的发展渠道。市场强大的适应能力、灵活调节性、洞察分析能力以及风险评估防范能力是当代经济下行风险下企业实现盈利的有力手段。

2.2经济下行风险下的企业盈利统计模型建设基础梗概

经济下行风险下,寻求企业盈利统计模型是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但,也就是由于企业盈利模型对经济下行风险具有防范应对能力,所以在模型的建立过程中,科学严谨的目标设定以及对实际经济市场的适应能力的要求也就尤为凸出。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转变,企业内部的发展结构也相应发生了改变,设计者在模型建设过程中要看到当下经济发展时局的变化,在企业盈利统计模型设定发展目标之时,以迎合时代发展要求为基础,改变企业固有的核心发动力,积极主动迎合经济市场的发展变化,创新思维,同时也要从传统模式中解禁出来,向以市场客户需求、企业经济利润为主要核心思维的发展模式转变。

企业盈利统计模型绝对不是由于处于经济下行风险中,而对竞争对手大肆打压,把注意力集中到分析对手发展上,最终忽略掉经济市场中的客户需求的目光短浅行为。深究其因,无论是在经济下行的风险突发时期,还是在经济繁荣时期,实时满足客户多变的发展需求,才是企业制胜的法宝。目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企业盈利主要来源于规模战术、企业垄断能力、企业品牌效应、价格战等,但如若把企业盈利统计模型的核心发展视角放在市场科学需求上,那么,潜藏在市场客户需求下的巨大经济利润也会被连带挖掘出来。经济下行风险下的企业盈利统计模型的建设基础必须是建立在广大经济市场中的客户需求上,需求的供应方式也必须是动态的,并且时刻随着市场的发展而调整变化。世界经济市场中具有超大规模和品牌的企业之所以可以在变化莫测的经济市场中实现屹立不倒,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些企业可以掌握市场的需求,并领跑在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前沿。

表1是世界各大成功企业的盈利统计模式,其充分抓住了市场客户的喜好和需求,对不断变化发展的市场需求提供持续的供给,充分实现了企业盈利的最大化模式。

表1  世界级大公司的盈利统计模式

[公司\&盈利方式\&通用电气\&为客户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ABB\&为客户提供融资\&佳能(打印机)、

柯达(照相机)\&提供后续、辅助产品\&可口可乐\&高利润的渠道(在餐饮业的销售)\&英特尔\&不断创新和领先的产品\&Microsoft\&行业标准的确立,以及产品升级\&迪斯尼\&品牌有效延伸\&]

2.3经济下行风险下企业盈利统计模型的发展趋势分析

经济下行,经济市场风险加剧,需求量急速降低,缓慢的经济发展造成了我国经济市场的库存量增大、成本增加、融资难的艰难经济发展局势。我国各大企业为了在经济下行风险环境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都纷纷开始走上了企业内部转型的道路。为了实现企业竞争力、在经济下行风险下赢得经济发展的一席之地,企业盈利统计模型的建立对需要面对未来不断加剧的不确定市场未知风险的企业给予了保护与指导。

企业盈利统计模型具有对经济市场经济下行风险的强大应对防范能力,其独特的针对性能、明确性能、成熟稳定性能、强大的环境适应力以及灵活的调控性能经过了市场对企业的层层考验。随着经济下行的持续发展,且伴随未来经济发展的大量未知风险因素,目前,我国国内各大企业逐渐开始意识到企业盈利统计模型的研发工作的重要性。为了使自身企业发展在经济下行风险环境下实现站得稳、发展好、盈利高,盈利统计模型的分析与研发工作在我国经济下行发展市场中进展的如火如荼。其实每一个企业的发展都有其独到的企业盈利统计模式,只是每个企业盈利统计模式的应用与发展都各有不同,这就导致了我国经济市场中,成千上万个企业的发展规模、发展程度、成功程度都大不相同。要想实现企业最大化盈利,特别是在经济下行风险下的经济发展时期,掌握市场核心发展需求,创新发展企业盈利统计新模式才是未来企业发展的主导趋势。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盈利统计模型的分析,为经济下行风险下的企业发展给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并为企业实现利润的增长指明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模式。经济下行风险下的企业盈利统计模型分析具有时代性的影响和意义,经济下行发展还在继续,并且无法避免,经济下行产生的诸多风险,更是为我国各大企业向更好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经历过多重经济下行风险考验后,依然存留在严酷经济市场中的企业,也必定是具有核心发展实力的优秀企业,将为我国未来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极其良好、健康的发展空间。

经济下行风险下的企业盈利统计模型的研发与分析,作为企业独有的发展方式,虽然不能通过复制成功的模型来实现其他诸多企业的盈利情况,但是,可以借由对上述企业盈利统计模型的分析,为经济下行风险下的各大企业经营者提供正确的发展思路,从而突破现有的企业盈利模式,以便获得更多、更稳的利益之源。

参考文献:

[1] 中信证券. 三大措施化解经济增长下行风险[J]. 私人理财, 2008, (14):32-32.

[2] 贾秀芹, 程从华. 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评价的多元统计数学模型[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6, (7):41-42.

[3] 田天, 徐志坚. 因子分析法对企业经营盈利能力评价的应用[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6, (6):36-39.

[4] 孟贵珍. 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实证分析[J]. 山东社会科学, 2009, (6):118-121.

[5] 孔飞. 试论企业金融投资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及其实践[J]. 科技资讯, 2015, (1).

[6] 王胜全. 经济下行背景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控制[J]. 现代金融, 2013, (6):39-41.

经济市场分析范文第3篇

摘要:市场经济赋予人以自由平等的权利,但是这些权利只是形式上的而非实质上的。西方思想家们力图解决市场契约原则下的权利问题,他们一方面要追求所谓人类永恒的权利,另一方面又以市场契约原则作为出发点,但都不能使这一问题得到真正的解决。实际上,在市场契约原则下,权利的实现是有限度的。论文分析了市场契约原则下权利的矛盾本性,指出要实现真正的自由平等,必须要超越市场契约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建构权利的原则。

关键词:契约原则;权利;自由;平等

文献标识码:A

市场经济以及由市场契约原则所决定的权利体系的建立,是人类发展到今天在经济和法律领域所能取得的最伟大的成就,它们对人的意义就在于将属于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了人自己。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市场契约原则下,人们所实现的权利是有限度的,权利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思想家们总在试图一劳永逸地解决权利问题。但是实际上,这些问题是任何一个思想家在目前都无法解决的。思想家们一方面以市场契约原则作为解决权利问题的理论前提,另一方面以所谓人类永恒的权利作为追求的目标,这样就陷入了一种无法自拔的矛盾之中。尽管他们彼此之间在解决权利问题的具体方案上进行着激烈的争论,但却始终在同一个圈子里面跳舞,由此决定了他们的争论是不会有结果的。

市场经济的根本法律原则是契约原则,但契约原则并没有带来实质的自由和平等,这一点可以从罗尔斯理论的内在矛盾看得很清楚。1971年,罗尔斯的《正义论》出版。《正义论》所要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平等,是如何解决民主制度中存在的不平等问题。这一问题的提出打破了自洛克、康德以来法哲学中自由主义一直占主导地位的格局,正义理念大有取代自由传统之势。罗尔斯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而正义就意味着平等。他是这样看待正义的:“所有的社会基本善——自由和机会、收入和财富及自尊的基础——都应被平等地分配,除非对一些或所有社会基本善的一种不平等的分配有利于最不利者。”罗尔斯认为,在民主国家,政治层面上的平等已基本上解决了,而经济层面上的平等还远没有解决。经济层面上的不平等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文化方面,比如出身、环境、教育等;二是自然的方面,即人的天赋。罗尔斯提出用“差别原则”可以将这两种不平等都消除掉,其要义就是要使任何不平等的安排都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这种从自由到平等的转换的理论基础是所谓的“新契约论”。新契约论设定了“原初状态”(original—posidon)。这是一种不受偶然因素或社会力量所决定的相对平衡的状态。这里有三重条件:一是在自然条件方面都处于“中等程度的匮乏”;二是在主观心理条件方面人们之间“相互冷淡”;三是在先验条件方面人们位于“无知之幕”后面。在这三重条件下的原初状态中,人们必然选择正义原则,达成契约。新契约论的魅力就在于它包含了人们选择的观念,所以人们对规则的服从都是出于“自律”,而且这种选择都服从一个最高的原则——“人是目的”。

罗尔斯的理论包含着深刻的矛盾。首先,他认为平等问题主要存在于经济领域,而在政治领域中基本上已得到了解决。这并不符合事实。诚如馬克思所说:“当国家宣布出身、等级、文化程度、职业为非政治的差别的时候,当国家不管这些差别而宣布每个人都是人民主权的平等参加者的时候,当它从国家的观点来观察人民现实生活的一切因素的时候,国家就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废除了出身、等级、文化程度、职业的差别。尽管如此,国家还是任凭私有财产、文化程度、职业按其固有的方式发挥作用,作为私有财产、文化程度、职业来表现其特殊的本质。国家远远没有废除所有这些实际差别,相反地,只有在这些差别存在的条件下,它才能存在,只有同它这些因素处于对立的状态,它才会感到自己是政治国家,才会实现自己的普遍性。”从罗尔斯的理论基础来看,“原初状态”在逻辑上似乎先于正义原则,但实质上完全相反,人们是按正义原则先在地设立了“原初状态”,然后才去选择正义原则。所以罗尔斯的契约论不容人们有真正的选择。罗尔斯的契约理论有两个基本的原则,一是每一个人有着与其他人同样的自由权利,二是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的安排仅仅是为了每一个人的利益而是不可缺少的。罗尔斯通过原初状态和无知之幕来解释契约关系在民主制度下的形成,实际上揭示了当代契约原则的真实逻辑。无知之幕是实现平等和自由的一个必要状态,但是这却是一个抽象的前提,任何一个生物学和社会机遇的偶然条件都可能使一个人遭遇不同的命运。在现实社会中,契约关系在实现的同时又总是受到破坏,正义与非正义同时存在,以自由和平等为原则的市场带来的往往是不平等和强制性权利的关系。因此,契约原则本身是有局限性和狭隘性的。要想获得真正的平等权利,必须要超越契约关系所能够允诺的范围。

市场经济的契约关系是一种互利的关系,人们之所以会进入契约关系,是因为进入要比不进入更好。但是,这种互利的契约关系并没有包含对没有能力施利于他人的人的再分配,于是这些人便被排除在契约关系之外。社会契约是一种使每一个人都受益的人与人进行合作的模式。虽然人们的生产能力不同,但一个人的行为将使所有的人受益。每一个人既是契约关系的合作者也是受益者。但是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这种互利合作的结果却是社会的分化。因此,社会契约理论和现实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

社会契约可能产生两个结果,第一,那些从合作中获得利益而不能回报的人只是慈善和恩赐的对象,并不能成为合作者。社会契约排除了不能进入契约关系的人,他们实际上是社会契约的例外。第二,那些天赋高的人也可能不会成为合作者。是否成为社会契约的一份子,人们要进行比较。人们要考虑如果进入社会契约能够得到什么,如果不进入社会契约结果又会怎样。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以便决定是否要入社会契约。天赋高的人,通过进入社会契约,即使在平等的分配方式下也能够从社会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如果他和其他天赋同样高的人一起从契约中撤出,他将会获得比差异原则允诺的更多的利益。市场经济的正义要求奉行差异原则。差异原则使一个社会中能力强的人能够获益,能力弱的人获得比他凭自身的能力能够获得的更多。这样一种合作体系看似是合理的,但是它实际上把人的自然天赋看作人的私有财产,将人类个体和社会对立了起来。况且有能力和失去能力、能力强和能力弱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同时一个人的个人信念、宗教信仰、历史和文化背景等等都会影响着个人能力的发挥,因此,真正的平等就是不可能的。要想实现真正的平等,就必须要超越契约论的互利合作的界限。契约论在个人互利的基础之上强调机遇的平等,以弱者的处境为出发点,试图建立一种公平正义的权利社会,

但这只是一种理想而已。

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契约关系,认为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契约关系是与平等原则相矛盾的,在有财产的资本家和没有财产的无产阶级之间并没有真正的平等。马克思这里的平等主要是指财产意义上的平等,资本家正是通过对生产资料和市场的占有来剥削自由劳动的。当然,契约的平等不一定要求财产的平等,或者对于契约双方来说,财产的极端不平等不应成为建立契约的障碍。对于契约的订立者来说,财产的多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财产少的一方会因此而处于不利的地位。但是,建立契约还是比不建立契约能使各方都获得更多的利益。这样问题就清楚了:只有比契约平等更深刻的平等原则,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契约关系所提供的平等只能够说明没有人是被强迫的,没有人因为受处罚而被强迫交换某种东西。契约平等从本质上看是以不平等为前提的,它只是取代了奴隶制和封建制那种特殊的不平等关系。不仅资本主义制度不需要否定契约关系的自由和平等,而且作为既可以为资本主义所利用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所利用的市场经济体制,也不否认契约关系的自由和平等。

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自由和平等只是形式上的自由和平等,这诉诸的是超越于契约关系的概念。在资本主义的契约关系下,自由和平等正是剥削得以存在的前提条件。从契约关系的自由和平等出发,结果总是走向自由和平等的反面。当代的阶级体制就是契约关系的产物。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以工资关系为表现形式的阶级关系就是建立在个人之间的契约基础之上的,但是却导致了资本所有者对剩余劳动的占有。契约关系具有不可克服的矛盾本性。无论是与国家还是某个经济单位签订契约,契约双方的关系是一种相互允诺和制约的关系,是一种建立在共同意愿基础上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当代社会所认可的最高权威,在现时代没有人可以否认这种权威性。既然如此,当契约关系走向自己的反面时,只能靠超出契约关系的方式来重建自由和平等。当代统治形式的非正义性体现在,这种统治形式发展于这种颠倒的契约关系。市场经济作为契约关系的必要的社会形式使得当代典型的统治现象能够产生。这样的统治能够持续的原因就在于它声称自己是在自由和平等的基础上实践着契约自由的原则。当代的统治形式与过去的统治形式比较起来,是不能用纯粹的工具或简单的操纵现象来理解的,因为被统治者是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自由契约的缔结者。这一统治形式的不合理的根源恰恰就在这里。结束这样的一种不合理的统治形式不能以这种统治形式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为前提。被统治者联合起来反对统治者是一种必然的逻辑,普遍权利社会建立的动力就在于此。所以说,契约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走向自己的反面,这样的社会结构激励人民们反对践踏契约的权势,要求契约所允诺的自由和平等。按马克思的理论,就是要进行革命,推翻契约社会的前提,从而建立一个普遍正义的实质权利社会。

市场契约原则下的权利遵循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以劣势者人群的处境为出发点的差异原则,第二个原则是社会在总体上要体现自由和平等的精神的自由差异原则。但是,这两个原则在市场经济社会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市场经济最发达和完善的国家,但它却正继续朝着两极分化的方向发展,所以市场经济的以劣势者人群的处境为出发点的差异原则在现实当中并不具有可行性。

总体上体现自由和平等精神的自由差异原则既是一个平等原则又是一个差异原则,它自由和平等地使差异合法化,并提高了社会整体的权力,使优势者的权力服从于劣势者的权力。自由差异原则以劣势者为出发点,不追求绝对的平等,将平等和不平等在总体正义的前提下联系了起来。平等和不平等的联系体现在权力当中,但社会关系并不因此而划分为平等的政治领域和不平等的经济领域。这是在市场契约原则下使权利普遍化的另一种努力。在市场契约原则下,要求一个完全平等的社会是不合理和不理智的,因为社会是建立在人们之间的相互合作的基础之上的,而相互合作本身就蕴含着差异和不平等的各种可能性,而且不平等还是人们彼此合作的条件。虽然优势者和劣势者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但可以通过赋予劣势者以更多的权力来予以弥补。

在当代社会,追求平等是人们的一个共识,然而通过赋予弱势者以更多的权力的方式是否能建立一个普遍权利的社会呢?劣势人群比优势者人群更需要自由,这是一个事实。但是,这些劣势者人群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在优势人群所具备的条件下,会变得更加强大,这些劣势者在选择的条件下会变成优势者。赋予劣势者和优势者以不平等的权力以使劣势者尽可能地强大,这种不平等如果不是政治意义上的不平等就是基本物质分配方面的不平等。但是,在一个正义的社会中,为了使劣势者获得更好的处境,不平等并不是必要的。如果说不平等是必要的,只是因为优势者使它们成为必要的。不平等的必要性只是因为优势者以特殊方式行使他们的权利,或者以其自身占有的条件而获得了自由优势。因此,自由差异原则所确定的不平等本身不是正义的。优势者人群已经被赋予了某种自由,然后又赋予优势者和劣势者以不平等的权力以提高劣势者人群的处境,并且使优势者人群以友好的态度对待劣势者人群,这是一种误导,是一种让人兴奋的麻醉剂。实际上,只要社会中存在着受压迫和剥削的人,这个社会就不是一个普遍权利的正义社会。限制所有不必要的不平等,忍受一切必要的不平等,这是达到社会最小非正义的解决办法,并不是从根本上解决权利问题的办法。如果这个社会是一个最有利于等级底层的人社会,但依然是一个等级社会,这同样不是一个普遍权利的社会。如果说这样的一个社会并不存在剥削和压迫,这是自欺欺人。

市场契约原则下的权利问题是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的。废除所有不能提高劣势者的处境的不平等,这只是一种有限的正义,以劣势者为坐标对权利进行设计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差异原则和自由差异原则对劣势者的意义只是形式上的。問题的关键在于为什么劣势者会处于劣势。

劣势者处于劣势有三种可能的原因,一是社会结构或体制,二是生物学原因,三是偶然原因。劣势者的存在如果不是由于历史的、社会的原因,那么就是自身不可避免的能力和条件方面的缺陷,或者是由于偶然的机遇等等。市场经济以公正自居,但也承认由于阶级结构的原因而造成的起点的不平等。基于自身和偶然的原因,如果排除了暴力、战争等非常手段,起点的不平等本身可以由起点的平等发展而来。因此,按照市场经济的逻辑,不平等就是合理的。进一步地说,即使不平等的确存在也应当维持,只要有利于弱势者的状况的改善。改善弱势者的状况是可以做到的,具体的方法就是用政治权力来弥补经济分配中的不平等。

马克思主义者不接受劣势者这一概念,认为所谓劣势者是由阶级社会中的起点的不平等所造成的。劣势者存在的根源是社会关系和阶级结构,它迫使一些人处于社会的底层,同时赋予另一些人以更多的权利。因此,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解决权利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废除产生阶级社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我们不能光从生物学或偶然性的角度来看待权利问题,更要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看待权利问题,不能仅仅将权利问题的解决局限于分配的范围内。如果将劣势者的存在看作是自然原因所造成的,那么权利问题是根本无法解决的。劣势者是社会当中被剥削、被压迫的人群,他们的状况是由剥削和压迫他们的统治阶级所造成的。统治者的存在是产生剥削和压迫的根源,所以劣势者反抗统治者以要求平等就是天经地义的。

自由差异原则保留了人们要求平等的权利,同时又要让人们接受不平等的事实,这种权利的界限是由市场经济的本性所造成的。从社会结构和体制的角度来分析权利现象时,不能仅仅局限于互利的范围之内,必须要考虑作为不利关系的基础的财产关系问题。在以互利为前提的契约关系中,任何人都没有强加于他人意志的权力,但是,这并不是超然不受限制的,它涉及到利用世界的可能性的问题。契约关系仅仅涉及到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但当人们共同面对世界的时候,就必须有一个为人们所共同接受的规则。如何占有这个世界,这里不是财产的重新分配问题(社会契约解决的是这一问题),而是财产权的合法性的问题,这是一个逻辑在先的问题,是权利的根基问题。无论如何,人们是不会认可对财产的私人占有是合法的。只要存在着财产的私人占有,统治关系就会形成,私人占有下的统治关系必然使一部分人的权利多于另一部分人的权利,一部分人是优势者,另一部分人成为劣势者。私有财产是契约原则总是发生颠倒的真正原因。人们从自由和平等出发,结果却走向了强制和不平等。

市场契约原则下的权利问题应当是一个开放的领域,允许对契约关系的基础进行批判。这一基础涉及到当代社会的所有冲突,是一个总的问题。这一基础必须永远接受批判性的论证,因为所有的权利关系都和这一基础相联系。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统治形式,蕴含着阶级的产生并进而通过阶级结构得以发展的条件。由于市场经济内在的否定性因素,产生了对契约所允诺的自由和平等的要求,但是这种要求的真正实现只有在市场契约原则之外才是可能的。

经济市场分析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日渐推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到高校教学之中,经济法作为集法学与经济学于一体的高校教学课程,在其教学过程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从而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经济法的理解和掌握。本文在阐述翻转课堂内涵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传统经济法教学所存在的弊端,然后论述了翻转课堂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实用价值,最后总结了翻转课堂在经济法教学中应用的流程和步骤。

【关键词】翻转课堂经济法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流程应用价值

翻转课堂的基本内涵

翻转课堂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手段相融合的产物。翻转课堂的内涵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具体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为学生在微视频的辅助下,能够随时随地的学习;其二,促进学生个体差异化和个性化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不仅能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反复多次地温习同一内容,以弥补自身的学习不足。

传统经济法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1.先教后学特点突出,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内化率较低

在传统经济法教学模式下,先教后学特点突出,经济法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化,且忽视了对学生参与性和主动性的调动,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具有抽象性特点的经济法理论知识,致使學生对经济法的理解和认识只能停留在表面层次,对经济法知识点的深层内涵仍然认识不到位。因此,该方法弱化了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经济法知识来解决经济纠纷的能力。

2.学生学习和认知能力存在差异性,教学设计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由于不同的学生主体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不同,因此,经济法教师无法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在经济法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教师也无法依据学生学习层次的差异来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因此,因材施教成为传统经济法教学模式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难题。

3.教学过程保存率低,学生错过的课程无法自主进行补充

由于经济法课程知识体系庞大,知识点较多,且各个知识点之间又具有极大的关联性。如果学生在经济法学习过程中遗漏了对某个知识点的学习,就有可能造成经济法知识的脱节,加之传统经济法课堂教学不能记录教学过程,学生无法对遗漏的知识进行自主补充。因此,传统模式下经济法课堂教学的弊端和局限性就凸显出来了。

翻转课堂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实用性分析

1.翻转课堂能够将经济法教学过程延伸到课堂外

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到经济法教学之中,一方面能够将经济法教学过程延伸到课堂外,使学生能利用课前时间对经济法教学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进行预习和初步训练;进而使学生更好地跟随教师的引导来吸收、内化经济法知识。另一方面在经济法课堂教学课后,学生还能根据课上学习效果的反馈,自主进行知识点巩固和补充。

2.为经济法教师提供了更多与学生互动的机会,且增加了重难点讲解时间

由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经济法教师能够在授课前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视频,从而让学生有了更多课前预习的机会。这样在真正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能够集中对经济法的重难点进行讲解,还有了充分的时间来和学生进行互动,从而在提高课堂活跃氛围的条件下,使学生积极学会独立思考。

3.学生可自主掌控经济法学习进度,为弥补自身不足创造了条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个性化学习的机会。首先,学生在学习经济法微视频的过程中,能够根据自身掌握知识的情况,自主进行学习进度的调控;其次,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个体能够根据视频后教师所提供的学习链接,进行资料查询和课后练习,从而拓展经济法知识空间;学习能力弱的学生个体可以通过反复观看教学视频,来强化知识点记忆和应用。

4.经济法教学视频的设计能够突破传统教材内容的限制,更加丰富和生动

在运用翻转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经济法教师需要制作教学微视频,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对课本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和精简,还要大量搜集网络教学资源,从而有效地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材教学的限制。另外,随着普法栏目剧和普法节目的增多,经济法教师可以多选取一些具有经济法教育意义的节目进行案例教学,从而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翻转课堂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流程和步骤

在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经济法教学的过程中,其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前知识获取、课中知识内化和课后知识考评。具体的教学步骤包括以下几点。

1.确定经济法翻转课堂教学的目标

首先,在学生知识教育层面,要明确翻转课堂经济法教学的知识目标,如经济法知识点的概念、特点和原则等;其次,在学生能力培养层面,要以培养学生的经济法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为具体目标;最后,在学生素质提升层面,要以提升学生守法、用法等素质为目标。

2.分析经济法目标学习群体的特征

确定完教学目标后,要对经济法学习主体的特征进行层次性分析,如学生现有经济法知识水平、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的差异以及学习经济法的常见困惑等。

3.确定经济法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微视频

在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要加强对新旧知识点的衔接和跨越。其一要对经济法教学内容和教学微视频进行精心设计,以确保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其二要提高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引导性。

4.为学生设计和提供自主学习经济法的教学环境

首先,由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将经济法知识微视频前置到了课前,因此,微视频的设计最好以微课作为主要形式,方便学生能够进行移动学习;其次,积极鼓励学生间、学生与教师间进行经济法知识的探讨和沟通;最后,可以结合小组学习模式来提高学习任务的完成效率。

5.对经济法教学效果进行课前和课中评估

经济法教师要重点对课前预习效果和课中学习效果进行评估,然后不断改进教学计划和两个阶段的教学任务。

6.设计有效的经济法教学活动

首先,经济法教师要积极开展多样化的经济法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其次,要在评估完学生学习效果的基础上,加强对探究性问题的设计,以提高翻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提高知识内化吸收率。

7.加强学生间对经济法学习成果的交流和反馈

首先,结合小组教学进行经济法教学,能够促进学生间对经济法学习成果的交流和沟通,以拓宽学生思维模式;其次,在交流形式上,可以采取辩论式、报告式或比赛式等形式。

8.对课堂所授经济法知识点进行强化训练

由于翻转课堂提高了课堂时间的利用率,因此,经济法教师能够有较为充足的时间来对难点、重点、易混淆知识点进行总结和补充,从而强化学生理解。

9.对经济法学习效果进行全方位考核和评价

首先,要加强教师、学习小组和学生本人三方联合评价体系的构建;其次,既要对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又要对学习计划安排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邵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以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为例》,《公民与法:法学版》2016年。

[2]吕继妍:《翻转课堂模式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经营管理者》2015年。

[3]宋彪:《经济法: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4]张莉、陆岳松:《项目教学法在〈经济法〉课程中的运用——以高职法律事务专业为例》,《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年。

[5]郑翔、丁琪、李佩:《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

[6]李庆云:《高职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运用》,《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年。

作者单位: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

经济市场分析范文第5篇

摘 要:道德作为社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具有整合、促进功能,社会学家从多个方面论述了道德在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对道德社会化却少有论述。主要从心理学角度探讨道德社会化的相关理论,如皮亚杰、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价值澄清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论等等。

关键词:道德;道德社会化;理论范式

道德社会化理论的研究源于西方,道德作为社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具有整合、促进功能,社会学家从多角度对此进行了阐述。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他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阐述了新教伦理与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的关系。韦伯关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关系的阐述,深刻揭示了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法国经典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论述了道德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团结方面的作用。社会学家虽然较早地认识并阐述了道德在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对于道德社会化本身却少有论述,关于道德社会化的基本过程和内在机制的论述,主要体现在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其中主要有皮亚杰、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价值澄清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论等等。

一、认知学派的道德社会化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把人们对道德规范的价值和意义的认知看作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他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和智力并行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不同的认知过程,即从低层次发展到高层次的过程。他通过研究儿童对打弹子游戏规则的认知发展过程,来研究儿童道德推理发展。他在1932年出版的《儿童道德判断》一书中,提出了儿童道德推理发展要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即他律道德;第二阶段即自律阶段。皮亚杰的研究开启了一条从认知结构发展的角度探讨道德发展的途径,对后来的道德社会化研究有巨大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皮亚杰的研究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他把研究对象仅局限于少样本的男性少年,把女性排出局外,这些儿童的年龄在5~13岁,忽视了儿童以后的生命期道德判断的发展。其次,在研究中,他采用“临床访谈法”,访谈者向儿童提出问题,看他们怎样回答,这种方法主观性太强,且研究者往往无法采用相对统一的标准来衡量。

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以对道德社会化过程的研究而著称,他提出的道德社会化理论及他提出的道德教育模式为美国中小学教师所认同和接受。科尔伯格经过深入研究,概括出道德发展阶段论的特征,个体道德发展是向上的、按顺序进行的没有跳跃,虽然有时发展速度完全不一致,但是不会逆转,发展路径仍遵循这些阶段。科尔伯格在皮亚杰研究的基础上创立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不仅使道德发展阶段系统化、理论化,还把道德发展阶段推广到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方面,其理论的先进性是显而易见,该理论也激起了更多的研究和批评,并因此开拓了研究道德发展问题的新途径。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不完备的地方得到了他的同事莱斯特的重大修正和补充,他使用“复杂类型模式”代替科尔伯格的“简单阶段模式”,他用定义问题测验(DIT)的研究技术和四成架构的分析性模式,构建了他的道德判断阶段发展理论。通过他的研究发现,儿童道德发展不一定是一步一步前进的,往往在发展早期就出现了较高级的道德判断倾向,有些儿童同时存在好几个阶段的表现特征。可见科尔伯格的理论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加以修正。

二、价值澄清学派的道德社会化理论

价值澄清方法是西方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过程中比较流行的一种道德社会化的方法。为适应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价值观念复杂多变的选择需要,60年代美国的路易斯·拉恩斯、梅里尔·西蒙等人提出了“教授价值观念的方法”。

价值澄清学派认为,人们处于充满相互冲突的价值观的社会中,而现实社会中根本就没有普遍公认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在这样的社会现实面前,教师不能把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而只能通过分析评价等方法,帮助学生形成适合本人的价值观体系。所以,价值澄清理论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社会化的方法。这一方法的主要任务不是认同和传授“正确”的价值观,而是致力于帮助人们澄清自身的价值观,并把分析澄清价值观的过程,作为价值观评价认同的过程。

在价值澄清的道德社会化过程中一般强调四个关键因素:一是要以生活为中心,主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二是要接受现实;三是要求进一步思考、反省,并做出多种选择;四是培养个人深思熟虑地进行自我指导的能力。另外,他们还设计了很多活动,如课堂讨论、投票、游戏等,目的是吸引学生,在一种轻松、开放、愉快的气氛中确立价值观;价值澄清模式在70年代后的美国一度流行,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当然,它引来的批评也很多,特别是它的伦理相对主义在一个价值观本来就很混乱的社会里导致更大的混乱。所以到了80年代至90年代,美国人认为他们在“品格教育运动”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便是对价值澄清法的再澄清。

价值澄清的社会化方法不能在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有的理论学家就从另一个方面提出了价值分析模式即价值观的逻辑推理模式。在1971年美国国家社会研究委员会的第41号年报上,有人发表了《价值观教育:理论基础、策略与程序》,标志着价值观逻辑推理模式的产生。价值分析模式的最主要代表是加拿大的特罗尔德·库姆斯和美国的尔顿·缨克斯、詹姆斯·查德威克等。

库姆斯认为,把逻辑推理形式应用于道德价值判断形式之中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尤其适用于解决那些有大量事实而结论又可能非常不同的公共问题。他认为,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价值标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掌握价值原则。他要求先确定公认的道德准则,以之为大前提,事实为小前提,再进行三段式推理。他认为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判断道德现象,而且对于形成良好的判断能力也很有意义。

价值分析模式的优点是它提供了一個循序渐进的分析模式。但是,学生们把道德的价值判断当作一种课堂上的学术练习,而在课外仍可以随心所欲。当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面临价值选择上的疑难问题时,不可能在图表、卡片上寻求答案,因为价值逻辑推理模式缺少情感成分。

三、社会学习理论的道德社会化理论

人们的道德社会化一方面有社会教化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有通过自身社会实践活动学习内化的意义。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班杜拉与助手于1961年曾做过有关侵犯行为的实验,发现儿童在观察成人的示范行为时,非常易于模仿,儿童只是观察榜样的侵犯性行为,便能达到学习的目的。

因此,班杜拉对观察学习的价值和作用做了充分的肯定:依据人们直接经验的所有学习活动,都可以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的观察而习得;人们通过观察学习,就能迅速地掌握大量整合的行为模式,而不必依据尝试错误,不断修正错误,一点一滴地去获取复杂行为的方法;观察学习不仅可以使习得过程缩短,而且还可以避免由于直接尝试的失败带来的重大损失。

班杜拉根据自己的研究,把观察学习的社会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再现过程和动机作用过程。

班氏指出,为了能够依靠观察进行学习,人们需要注意榜样行为的重要特征,加以正确的知觉。人经常置身于大量示范的影响之下,但是从中深入观察什么,能够吸取什么,是由注意过程决定的,这是道德社会化的最初阶段。

学习者通过注意过程吸取了榜样的示范行为,通过保持过程,把榜样的示范行为象征化。观察学习的保持过程,主要依存于映像和言语两种表象系统并以表象形态保存在记忆中。运动再现过程是社会化模式的实现过程,动机作用过程是社会化模式的强化过程。

班氏把人的学习过程看成是个人的内在因素、行为和环境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决定的过程,并强调观察和模仿,强调代替过程、象征过程、自我调节过程的作用,这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学习的特点,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价值。但这一理论对认知因素探讨不足,缺乏一定的实验依据。此外,对儿童各年龄阶段的特点也重视不够,把所有儿童的行为都视为一个模式,这是不妥的。

社会学习理论不同于道德认知理论从儿童道德判断发展方面来研究道德行为,而侧重于研究影响儿童道德行为的社会因素,可以说独树一帜。社会学习理论对榜样示范和观察学习的研究丰富了影响儿童道德行为形成因素的研究,这要求我们在道德教育中应重视环境影响,净化社会环境;要求师长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人格,这样才能感化学生,才能做学生的表率,才能为人師表;还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品行形成影响的正负效应研究,努力发挥其正确效应,克服其负面效应。但我们也应注意到社会学习理论的不足之处,如,不注意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和阶段研究,不注重年龄特征,基本上建立在实验室研究基础上,而缺乏对社会环境的多变量研究。

四、心理社会发展学派的道德社会化理论

心理社会发展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立克·埃里克森。他将人的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即著名的“人的八个阶段”学说,或“生命周期”学说,他以自我的发展为线索揭示了这一发展过程,并在其中阐述了自我统一性的形成过程。埃里克森指出人的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由八个阶段组成,这八个阶段遵循渐成原理,逐步发展,从而形成个人的品质和人格。每一个个体在生命的每一阶段都面临着并且必须协调一致的某些周期性基本问题或矛盾。对这些问题或矛盾的解决有积极办法和消极办法两种。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的危机以及用积极办法和消极办法解决而可能产生的相应人格品质见表1。

埃里克森指出,八个阶段中每一阶段主要危机得到积极解决,便会获得一种自我美德,同时为下阶段的发展奠定基础,提供好的前景与可能。如果八个阶段所有的危机都获得积极的解决,那么这个人就是幸福的,其人生就是和谐的,这个人也就获得了健全人格。

埃里克森的“人的八个阶段”学说,对我们进行道德教育,实现个体道德社会化具有重要启示,即一定要根据个体的个性心理发展阶段的可接受性进行道德教育,对处于不同阶段的个体,分层次进行教育,提高教育实效性。埃里克森关于第五阶段青春期中的同一性和角色混乱启示我们要密切关注人生命中最复杂、危机最多的青春期,搞好青春期教育,使青年平稳度过青春期,否则将后患无穷,给社会造成巨大压力。我们也应注意到埃里克森理论的不足之处,如,理论体系不够严密,理论探讨中思辨性多于科学性,衡量同一性的标准不一致,主要观点的阐述含混不清等。

西方学者关于道德社会化的理论很多,尽管一些理论还不尽成熟、完善、有失偏颇,但他们对道德发展理论的研究是较深入、系统的、逻辑性较强的,对我们进行道德社会化理论的研究,进行道德教育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首先,要充分认识道德社会化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合格人才不仅要有“才”,更要有“德”,要德才兼备。其中“德”是基础是灵魂。培养的人才有社么样的道德素质,将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我们应高度重视。而德才兼备人才的培养,高尚品德的获得离不开道德社会化的进行。只有通过道德社会化,才能使人们逐渐认识和接受道德规范,内化道德观念,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才能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崇尚的道德人格。所以,我们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来关注人们的道德教育,加强领导,健全法制,充分保证道德社会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其此,要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社会化的研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道德社会化理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我国人民道德社会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源泉,但同时也为人们道德社会化的进行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特别是资产阶级腐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侵入,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道德社会化的进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事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社会化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照抄照搬,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道德社会化问题的研究。通过挖掘我国传统道德社会化的理论资源,吸收借鉴国外道德社会化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以马克要主义理论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社会化理论体系。

最后,要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道德社会化目标体系。道德社会化目标的建立,不仅可使道德社会化有明确的方向与评价标准,而且还起到激励作用,能振奋人的精神,提高人们行动的自觉性,增强道德社会化的实效性。确立道德社会化的目标对于卓有成效地实施道德社会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国外道德社会化实践表明,正确的道德社会化目标,对于培养合格人才起着关键作用。为了提高道德社会化的实效性,我国也必须确立相应的目标系统。作为社会主义中国,道德社会化的目标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完成这一目标,还需要一个完整的目标系统相配套。即在培养“四有”新人这一总目标下,制定出分层次、分阶段、有实效性、可操作性的目标系统,以保证总目标的顺利实现。

加强道德社会化理论的研究,提高道德社会化的水平,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道德社会化理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余家权.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启示[J].中国运程教育,1996(6).

作者简介:弓丽娜(1980-),女,山东聊城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 马志娟)

经济市场分析范文第6篇

摘要:在我国实行市场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但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还有其弱点和缺陷,存在“市场失效”问题,进而提出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施宏观调控的简要回顾,实证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既有利于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又能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文章结合当前我国市场经济运行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实施宏观调控的重点和调控措施。

关键词:市场机制;宏观调控;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方式

一、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以市场竞争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市场经济运行方式,适合于社会化大生产、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在我国实行市场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中,虽然市场能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但自身有其弱点和消极方面,这就是“市场失效”问题。“市场失效”主要表现为:市场不能调节具有外部性的行为;市场很难调节公共物品的生产和供给;产品生产的垄断,导致富有效率的价格机制弱化甚至失效;信息不完全,难以实现“市场成功”;收入分配不公,导致“市场失效”。上述引起市场失效的情况表明,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依靠市场调节这只“看不见的手”,显然不能解决市场本身固有的弱点和缺陷。由于“市场失效”的存在,政府宏观调控就成为必然,因为政府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能够有效地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

宏观调控,是国家对国民经济总量进行的调节与控制。政府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经济增长速度与资源配置偏离、商品价格与价值严重偏离的经济运行状态进行调节、控制,引导和规范市场经济的最佳运行。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经济体制转型以来,经济运行经历了几次周期性波动,即“增长-过热-衰退”循环。我国政府针对经济过热、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的状况,及时进行宏观调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者互相依赖,不可分割。宏观调控要以市场配置资源和市场调节为基础,市场经济运行离不开国家宏观调控的补充。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模式。这种体制,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又可以抑制市场经济的消极作用;既有利于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又能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则以无限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目的,当经济危机爆发时,受害最大的是广

大劳动者。

二、坚持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

坚持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要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强化宏观调控的科学性,突出针对性,注重实效性,从而可以保证经济运行的健康发展。

(一)强化科学的宏观调控

在宏观调控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兼顾,克服急于求成思想,避免顾此失彼,防止经济运行发生“大起大落”,运用宏观调控把握经济发展的方向、节奏,促使经济发展进程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在实施宏观调控过程中,要切实处理好如下重大关系:生产与需求相适应;经济增长速度与提高质量效益相统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就业创业相协调;实施财政、货币政策与加强财政、金融监控相结合;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加强宏观调控相互促进。

(二)结合实际针对重点实施宏观调控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经济增长堪称“奇迹”,GDP在全世界名列第三,外汇储备世界第一。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表明,我国30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解决了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贫困问题。但是,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国出口贸易受阻,经济增长下滑。我国长期以来,靠投资和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面临世界金融风险的严峻挑战。这种靠投资和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一方面造成环境和资源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因民生领域欠账不少,又造成内需不足,越来越难以维持经济的高速发展。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无论是否发生世界金融危机,在其边际收益最大化后,调整发展方式的周期迟早都会到来,世界金融危机将这种周期大大提前了,并成为迫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外在契机。所以,从表面看世界金融危机冲击的是出口产业,实际上冲击的是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表现为高投入、高增长、高出口、低消费的主要特点。经济高增长是靠生产要素的高投入获得的,而并非技术创新获得。这种经济高增长会刺激资源价格和要素价格的上涨,由此引发资产价格膨胀,也成为从货币与商品渠道推高通货膨胀的因素。以上分析表明,我国现存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客观地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任务之一,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2、扩大内需,提高国内消费水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是,经济增长速度与国民消费水平相比,却显得很不协调。国民消费率指标,能够反映出内需不足、消费水平不高的现状。2000年国民消费率为62.3%,2006年为49.9%,2007年为49%,消费水平呈下降的趋势,已经低于世界平均消费水平。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具有庞大的内需市场,扩大内需经济,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经济增长和赶超世界发展的原动力来自内部,发展内需经济,扩大国内需求,提高国民消费水平,是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最佳选择。扩大内需既能拉动经济增长,又能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符合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要求。当然,扩大内需并不意味着发展外需经济不重要,要在扩大内需经济的同时,稳定外需经济的发展。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不失时机地加快外需经济的发展。

3、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结构调整,要按照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相结合的原则,运用税收、信贷等经济手段进行客观引导、规范、调节和控制。一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一方面,调整方向,以扩大国内需求为重点,优先发展民生产业,引导竞争力差、出口受阻的外向型经济实体向内需经济转型,促进涉及广大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等生存必需的产业以及文化、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从提升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增长出发,增强产品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劳动收入的比例,增加劳动收入的分配份额;调整经济实体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管层人员与普通劳动者收入分配的比例,缩小分配差距。通过调整收入分配,增强广大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消费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加强对银行信贷的监管,抑制通货膨胀,防御金融风险。在金融全球化局势下,金融往往是产生系统性风险进而引发经济危机的主要因素,2008年美国由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就是典型的例子。我国银行对房地产贷款,也潜在较大的风险。潜在风险的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房地产贷款上升速度过快,是房地产过度膨胀的指标之一。近几年房地产贷款增长率超过25%,比金融机构全部人民币贷款增长率高20个百分点。2006-2007年,12家H股上市房地产公司抵押贷款平均同比增长53%,而非抵押贷款平均同比增长286%。2008年前三季度,各类房地产贷款增加4264亿元,占全部中长期贷款增加额的37%,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增加1350亿元,同比增加1006亿元(林跃勤,2009)。

(2)全国商品房存量市场巨大,空置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占全国城市住宅面积的5%以上。

(3)房价持续大幅度上涨,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房价上涨幅度,已大大超出居民收入的增长水平。为什么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市场存量巨大,房价还持续大幅度上涨呢?究其原因有五个方面:一是土地资源有限。在人们思想上形成了房价必然上涨的认识,尽管消费能力不足,也要争先贷款购置住房。二是低息贷款为房地产开发商提供了廉价的资本。我国目前银行信贷具有高储蓄、低利率的特点,房地产开发商通过低息贷款,取得廉价资本,再通过提高房价,获取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三是投机商炒作房价。采取囤积住房,散布虚假信息等手段,合伙抱团抬价,从中获取高额利润。四是土地和原材料涨价。从表面上看,由于土地和原材料涨价,使房价上涨。实质上是由于房地产发展过热,造成土地、原材料短缺,推高了土地和原材料价格。五是房地产行业垄断。通过市场竞争,逐渐形成了行业垄断,市场调节价格的机制弱化或失效,垄断开发商成为市场价格的决定者。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银行贷款大量投入房地产行业,房地产市场存量较大,房价大幅上涨,导致房价膨胀、泡沫积累增多。在住房销售萎缩,加上银行对房地产开发商借贷和展期困难的情况下,将会造成负债率较高的开发商资金链吃紧甚至断裂,形成恶性循环。开发商一旦无能力偿还贷款,就会把巨额风险转移到银行。房价严重膨胀、泡沫积累增多,潜在较大的金融风险,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点和难点。在实施宏观调控过程中,一方面要综合运用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发挥价格、税收、利率等杠杆的调节作用,抑制房价上涨,促进其回落并贴近价值;另一方面,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进行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并采取必要的限价措施,实行双向调控。同时,加强金融监管,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增强监管手段和约束力,增进监管机构的权威性,建立良好的金融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防范金融风险,把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

(三)注重宏观调控的实际效果

中央政府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规定和措施,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了上万亿元的资金,用于刺激消费、扶助民生、拉动增长,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但是,能否收到预期效果,也是全国上下乃至世界各国关注的大事。因此,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把财政下拨的资金花在刀刃上,充分发挥资金的最佳使用效率。这就要求各级政府求真务实,克服利益趋动的本位主义倾向,切实抓好政策、措施和资金使用的落实,防止宏观调控失效。

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是经济学家们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新自由主义”和“华盛顿共识”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认为政府除了保护产权、制定竞争规则外,不应该管更多的事情,政府从经济中一退出,市场马上就会繁荣。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政府迅速退出许多经济领域。但是,其结果却因政府作用的过度削弱,还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和社会混乱。我国的经济改革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既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又保持政府对经济运行的调控和管理。这对“新自由主义”和“华盛顿共识”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的观点,是一个实证否定。市场经济活动,是一个不断运动的变量系统,而宏观调控则随着市场经济的运行,不断地发挥作用和完善。市场经济离不开宏观调控,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越发展,宏观调控越重要。

参考文献:

1、邹东涛.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李成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谷书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M].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吉林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办公室)

上一篇:别样的幸福范文下一篇:教育信息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