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技论文范文

2023-09-16

大学生科技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林业科技推广;生态林业;建设;应用

在开展生态林业建设的过程中,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不但是提升生态林业建设水平的强大保障,而且是降低生态林业建设成本的重要途径。因此,如果想要顺利地完成生态林业建设目标,就一定要对林业科技推广工作予以高度重视。

1 林业科技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生态林业建设离不开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大力支持。在开展生态林业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借助于林业科技推广,能够有效地传递相关的林业信息,从而更加合理地配置生产资源,进而有效提升生态林业建设的整体效益。其次,借助于林业科技推广,能够有效地促进相关林业技术的转化。就林业科技的发展而言,其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了对现有的林木资源实施更好的保护,另一方面是为了促进新生林木的种植和生长。新生林木种植是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种植新生林木的过程中,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外,随着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顺利实施,大幅提升了林业种植技术的适应性,从而使更多的林业技术被应用到生态林业建设中。在这种情况下,必然能够有效地促进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再次,借助于林业科技推广工作,能够有效地提升生态林业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根据相关的工作实践表明,一方面,通过各种新型林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能够有效地提升林木的成活率;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新型林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能够进一步扩大生态林业建设的规模,从而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1]。在这种情况下,必然能够有效地提升生态林业建设的质量和效率。最后,借助于林业科技推广工作,能够为林农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顺利实施,除了能够促进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之外,还能够促进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在当今时代林地分包到户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林业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不但能够有效地降低林业生态的风险,而且能够有效地提升林业用户的经营管理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林农的经济收入水平必然能够得到稳步的提升。

2 林业科技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

目前,就林业科技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应用而言,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对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完善的林业监测体系,以及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偏低等,这些问题会对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成效产生直接的影响。现提出如下对策。

2.1 全面强化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和推广队伍的建设

在开展生态林业建设的过程中,如果想要发挥出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最佳成效,就一定要全面强化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和推广队伍的建设。在此过程中,首先,相关政府部门要为林业科技推广工作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和技术资金支持,加强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相关的科研机构与科研人员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其次,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林业科技推广制度,加强对林业科技推广机构的管理。另外,为了有效地提升林业科技推广机构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要建立起阶段性的林业科技推广目标和林业科技推广措施。再次,充分地利用各种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与信息传播手段,从而有效地拓宽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渠道。如在工作实践中,可利用互联网普及各种林业技术知识。最后,全面强化林业科技推广工作队伍建设,不断地提升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要结合推广工作的实际需求构建相应的人才招聘体系,尽可能地聘用那些具备推广工作经验的人员;另一方面,构建完善的培训教育体系,定期组织推广人员开展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培训。

2.2 全面增强对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重视程度

在开展生态林业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地突出林业科技推广的作用,就一定要加大对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此过程中,首先,要对相关的宣传教育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同时对宣传模式和方法实施创新。借助于当下的媒体环境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确保相关的林业建设人员与社会大众能够充分地认识到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在生態林业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如通过相关的现场问答或实践操作展示,有效地提升林业建设者与社会大众对林业科技推广的思想认识。另外,为了促进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还可以建立起相关的林业科技推广基地。其次,重视林业技术的研发和储备,保障林业科技投入的综合性,大力推动林业技术储备工作的协调发展。

2.3 构建完善的林业监测体系

生态林业建设属于系统工程,除了需要长期的不懈努力之外,还需要对林业发展情况实施持续有效的监测。因此,在开展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构建完善的林业监测体系。在开展生态林业建设的过程中,林木品种不相容、病虫害肆虐以及幼苗成活率低等是较为常见的问题,这些会对生态林业建设工作产生直接的影响[2]。因此,构建完善的林业监测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在此过程中,首先,要全面地加强对生态林业的管理,对林木的生长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同时建立起完善的监测预警机制。其次,构建完善的检疫御灾体系与防治减灾体系。在工作实践中,要重点防治那些会对林业资源造成重大危害的生物,大力推广林业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综上所述,林业科技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提升生态林业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在工作实践中,要全面强化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和推广队伍的建设,加大对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重视程度,构建完善的林业监测体系。

参考文献:

[ 1 ] 陈后良.林业技术推广对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意义[J].南方农业,2018(10):66-67.

[ 2 ] 刘伟平.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农家致富顾问,2019(7):5.

大学生科技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社会实践;创新;思考

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是河南科技学院创新的社会实践活动。这项活动紧紧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历经百泉农专、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河南科技学院等不同历史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进和完善,充分体现了学校办学特色,并对同类院校有着较好的借鉴意义。

一、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是河南科技学院创新的社会实践途径

1.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的萌芽期

百泉农专时期,学校植物保护专业学生成立了“农技通信咨询小组”,面向全国各地开展农业科技通信咨询活动。经《河南日报》《河南农村报》报道后,一年时间收到全国60多个县市200多封来信,解答了近1000个农业生产技术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2.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的发展期

1987年,百泉农专升格为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农学、植物保护、畜牧等农科专业在“农技通信咨询小组”的基础上,率先开展了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活动。

3.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的成熟期

2002年,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更名为河南科技学院后,相关院(系)和专业以各自的基础、专业课为重点和突破口,组建了大田作物、蔬菜、食用菌、园艺、植物保护、蔬菜、果品加工、畜牧兽医、农机维修等服务小组。各服务小组届届有负责人,采取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交叉组合进行传、帮、带,保证了届届有骨干组员、级级有学生参与。

多年来,围绕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所进行的教学研究获得了数项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改革教学结构,开设专业实践课》于1989年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活动》于1992年获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职技高师农艺专业技能规范及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于1997年获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在1992年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省教委决定把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作为大学生实践教育的一个创举在全省高校推广。结合应用型师范教育的特点,学校形成了更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一大批省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其中《实施“四双工程”,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的研究与实践》于2005年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得到同行专家的一致肯定。

4.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的具体实践

大学生结合农口专业基础雄厚、职业技术专业多的优势,走出校园,就近、就便与学校周围乡村建立固定联系,3至5人一组承包一家农户,参加农忙时节的生产劳动,深入调查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总结群众的生产经验,为所承包的农户建立发展致富档案,详细记载生产发展情况及规划、目标和措施,并随着农时季节变化及时提供生产技术和信息,帮助农民生产致富。长期以来,参加“科技承包农户”活动的大学生对学院附近的辉县市、新乡县、卫辉市、延津县、长垣县等县市的农家进行科技服务,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和河南电视台等40余家新闻媒体先后报道了这一活动。

5.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的作用

(1)创新了社会实践的途径

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组织方式活,社会影响大。活动中,学生与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受到了教育,增长了才干,有机地把自身的专业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技术操作能力、师范教育能力等紧密地结合起来,开辟了实践教育的新途径,成为新形势下河南科技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提高了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团结合作能力以及自我调节的能力。

(2)弥补了暑期集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不足

经过长期实践,河南科技学院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和学生个人特长,按照组织组团、自愿组团和个人实践相结合的社会实践组织形式,组建了各种专业化的实践团队,使学生利用返乡实习的机会自发、自愿,就近、就地、就便地开展活动,深入了解社会,有目的地进行调研、访谈。在完成暑期集中性的实践活动后,返乡学生还可以紧密结合家乡所在地及其邻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结合自身成长成才的实际需要,采用参观访问、实地考察、单位实习、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多种形式,继续开展灵活多样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家在农村的返乡学生,带着致富信息和良种技术,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活动。

(3)成为教育实践环节的必要补充

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主要在教学计划外的课余时间进行,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课堂教学囿于教学时间、内容、手段等方面的限制,在学生喜爱、接受程度和知识运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大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发现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形成新的认识与思考,对原有的专业知识进行消化和升华,夯实了宽广的知识平台。

(4)成为教育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科技承包农户”使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丰富了对国情的感性认识,加深了对社会、农村、农民、农业的了解,从而增强了拥护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同时,学生通过接触生产实际,巩固和深化课堂知识,锻炼和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在活动中受到了教育、增长了知识和才干。

二、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是体现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之一

2007年,河南科技学院在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时,就学校的办学特色进行了认真总结:在长期的办学中,学校长期形成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铸就了学校“亲农、爱农、为农”的精神内核,融入教学工作中就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具有农业情怀和魂魄的职教师资和农业应用型人才,情系“三农”、服务社会、敬业奉献、精心育人。

这一特色得到了教育部评估专家组的肯定。有关这一特色的支撑材料如下:早在20世纪50年代,学校就形成了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的传统,经常组织教师和学生开展科技活动,建立农村工作站,开展农村生产调查,总结生产经验,推广农业技术,进行作物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等实验研究和技术推广,为推动当地的农业生产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百泉农专时期,学校找准专科教育的层次和类型定位,面向基层,强化实践,突出特色,一直承担着全国农林专科教育协作组的组长职责,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处于龙头地位。另外,受教育部委托,学校制订了农科专业教学计划并印发全国农林高等专科学校参照执行;组织编写了全国统编教材,为我国的农林专科教育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87年升格为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后,学校秉承重视实践教学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积极研究和探索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规律,坚持“职业性、技术性、师范性、学术性”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实行了实践教学导师制,开设了大学生专业实践课,开展了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活动,制定了完善的技能培养考核标准,实施了职教师资培养的“四双工程”等。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实践教学措施得力,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专业理论扎实、实践技能过硬,而且作风淳朴、工作踏实,用人单位满意,他们称赞学校的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

对照和比较有关办学特色的内涵,笔者认为河南科技学院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活动不失为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发扬。

三、与时俱进,进一步开展好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活动

1.加强领导和投入,构建保障机制

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活动的开展可以说是与改革开放同步,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河南科技学院实践育人的一种十分有效的途径,也成为展示学院社会形象的一个很好的载体。当前,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推动此项活动迈上新台阶。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强这方面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深化,特别是结合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结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学生村官选拔、科普推广工程等,找准问题,分析不足,统筹谋划,加强领导和投入,为进一步开展好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活动构建良好的保障机制。

2.加强总结和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在总结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经验和揭示其所体现精神的基础上,应大力倡导这种实践活动。要充分利用校报、校广播电台、校园网、宣传橱窗、黑板报、条幅等载体,发扬精神,传承文化,使之成为学校软实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要通过团队报告会、经验交流会、网络风采展示、评优表彰大会等形式进行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成果的宣传与推广,扩大实践成果的覆盖面,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如鼓励优秀的实践调研组参加“挑战杯”竞赛、申请相关学术基金等,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活动与专业学习、学术科研之间的紧密衔接。

3.完善学生参与机制,使活动内容落到实处

要完善各级学生参与机制。大一新生走出校园,了解国情,增长才干,要接触实践;大二学生结合理论,体验生活,感悟社会,要理解实践;大三以上学生以及研究生结合自身专业,确立目标,学以致用,进行目标实践。这样,就形成了递进式、系统化的工作机制,使不同层次的实践更符合不同年级、专业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切实参与到活动中来,各取所需、各有收获。

4.充实育人内涵,拓展活动范围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育人工作的根本目标,也是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不断强化和充实“科技承包农户”的科学内涵、思政教育内涵、素质教育内涵等。要结合“双岗实习、置换培训”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一体化实习模式,拓展活动范围,在“科技承包农户”的基础上,深入农林牧副渔有关企业,使青年大学生广泛而近距离地接触社会现实,更全面地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归宿感,用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牢牢构筑强大的精神支柱,成为立场鲜明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5.完善过程指导,师生教学相长

教师要加强对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的全程指导。如指导学生如何确立服务主题、如何科学组建团队、如何制订科学的计划、如何进行团队管理、如何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等,做到在“校园——实践地——校园”这一空间转移过程中进行不同侧重点的指导。同时,通过教学互动,教师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教学中,让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既增加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为学生毕业后迅速适应岗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曦.大学生社会实践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李立国.关于高校办学特色的几点认识[J].中国大学教学,2006,(10).

责编:晓岚

大学生科技论文范文第3篇

1.1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发展特点

1.1.1 参与范围的广泛化

新世纪大学生自我培养的愿望十分强烈, 这是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得以蓬勃发展的原动力和基础。这也要求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在发展的过程中要跳出仅仅局限几个人、几个小组的狭小圈子, 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扩大大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覆盖面, 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群众性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1.1.2 活动内容的前沿化

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科技大市场, 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内容将不再是小制作或小发明, 而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首要任务, 紧紧追踪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 关注人类社会生存的共有空间, 尤其是信息产业、新材料和环保等领域。同时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文科学创新的协调发展, 加大对文化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等人文科学创新的重视程度。

1.1.3 作品总体质量化

创新不是一个绝对、静止的概念, 它是一个相对、动态的过程。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需要不断提高引导的力度和高度, 注重作品在数量、质量和规模上的全面协调发展, 并通过引进恰当的参照系引导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特别是注重与国内、国际同类、同层次参与者的作品进行较量, 积极参与到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创新体系中去竞争。这样也将使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创新作品具有不断成长的生命力。

1.1.4 组织实施的社会化

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以良好的环境、完善的机制、科学的精神和务实的态度作基础。同时, 其组织者也不仅仅是共青团组织, 还应有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 并逐渐建立相应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新机制、新体系, 努力使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真正做到立足社会、面向社会、服务社会, 为促进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做贡献。

1.1.5 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高校拥有科技、知识、信息和人才优势, 是高技术的辐射源和生长点, 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依托。然而, 一段时期以来,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成果真正实现转让和产业化的却微乎其微。

1.2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现状及成果

1.2.1 加强了科普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教育, 增强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 使大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积极性显著提高

在校园内外组织开展了大量的学术讲座, 科技论坛、科技竞赛、图片展览、模拟演示等科普活动, 综合知识竞赛, 创业、立业、成就事业。科技讲座、经管系列论坛等科技知识讲座, 激发了学生越来越高的创造热情。

1.2.2 完善了大学生科创基金制度, 大大促进了大学生科技学术水平的提高

几年来, 组织开展大学生科创基金制度, 每年都有十几个学院共4 0 0多个团队参赛, 每个团队三到五人, 学校每年资助了大概二百个团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关领域的调查研究, 大大提高了大学生科技学术水平。

1.2.3 加强了对大学生参加全国性科技大赛的组织和领导, 使科技创新水平明显提升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以及电子设计大赛等活动, 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

1.2.4 建立了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制度保障体系, 使科技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制定和完善了近1 0项规章制度, 建立和规范了大学生科创协会, 成立了健全的组织机构, 并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组织成立了如电脑爱好者协会、网络爱好者协会、行动调研协会、无线电协会、创业者协会、E R P沙盘模拟协会等社团, 使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走上了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搭建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舞台。

通过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内容、制度保障体系和管理机制等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使大学生科技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项目研究与实践, 符合高等教育教学理论与人的成才理论, 对高校探索科学规范、富有成效的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促使大学生创造出高水平科技成果和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 培养适应科技社会快速发展需要的创新实践人才, 推动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主要内容

2.1 大学生“班村共建”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的根本问题。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我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 充分体现了党对农村工作规律的新认识、对农村发展前景的新规划和对农村各项工作的新要求, 这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需要, 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高校是先进科学与文化的集中地, 大学生“班村共建”, 能够把党的政策和党的温暖带到农村, 把文明新风和民主法制带到农村, 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传播到农村中去, 协助培养新型农民, 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把巨大的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为农村培训科技人才, 帮助农村解决生产技术难题, 为“三农”服务,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添砖加瓦。大学生“班村共建”, 正是发动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办法,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 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举措。大学生班村共建要努力在六个方面发挥作用:调研农村工作;宣传党的政策;服务生产发展;监督民主管理;调解矛盾纠纷;传播乡风文明, 并此过程中锻炼成长。充分发挥好六员作用即:当好农村工作的“调研员”;当好党的政策的“宣传员”;当好生产发展的“服务员”;当好民主管理的“监督员”;当好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当好乡风文明的“传播员”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艰巨繁重的伟大工程, 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大学生“班村共建”社会实践活动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将留下浓厚的一笔, 必将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大学生也在“班村共建”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2.2 科技文化艺术节

我校开展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历经十几届, 几乎届届有创新, 年年有发展。今年的科技文化艺术节就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同学对科技文化活动参与意识增强, 依靠科技文化艺术节获得知识的提高和美的培养成为同学们的共识。二是活动形式有所创新, 具有时代性特征的主题性活动增加。三是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 科技培训注意到了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结合, 真正使同学成为掌握技术与技能的明白人。充分利用好大学生科技热情的机会在科技文化艺术节等阶段注重实际能力培养, 同时科技文化艺术节也大大锻炼了大学生在校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2.3 志愿者

学校每学期都有定期组织的各项志愿者活动, 比如:科技下乡志愿者, 志愿服务西部志愿者, 支教志愿者, 还有校内的各种科技活动服务志愿者, 迎新生志愿者, 绿色服务志愿者。这些活动的宗旨都是致力于将同学们所学知识能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3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目前还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大学生参与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风气还不浓, 意识还比较淡薄

许多学生还把学习定格在“接受”型学习上, 还没有意识到“创造”型学习的重要性, 因而把更多的时间投放到知识的巩固和理解上, 还没有把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的习惯。统计中发现, 有近8 8.2%的学生把课余的学习时间都用在复习功课上只有5.3%的学生阅读课外书籍, 进入实验室和研究室参与科研或者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各种课外科技类活动。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 考试取得优异成绩才是最关键的这才是提高综合测评名次及获得奖学金的唯一途径。由此, 大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意识还比较淡薄, 风气还不浓厚。

3.2 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影响面还不够, 广泛性不强, 深入性不够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总是集中在部分大学生身上, 这些学生对参加科技活动有足够的兴趣, 而且也在科技实践中尝到了甜头。尽管这部分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给学校争得了荣誉, 但我们冷静地看这部分学生在大学生中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 影响面很小。究其原因多数学生觉得课外科技活动离自己还比较远, 自己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因而就放弃了科技实践活动的机会, 同时学校组织动员的力度还不够, 一定程度上还存在“重竞赛、轻普及”的短视倾向, 没有给学生提供相对优越的科技活动场所和空间。

3.3 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良性机制还没有形成

大学生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关键在于学校的重视。目前, 很多学校缺少统一的规划, 把它变成随机性的活动。遇到重大比赛便组织学生参加, 缺少平时的经常性的训练过程, 没有完备的激励和制约措施, 学生参加不参加课外科技活动, 完全取决于学生本身的兴趣和爱好, 这就使得这项工作的开展非常被动, 往往是组织者着急而学生不愿意参加, 或者是学生想参加而学校没有这方面的考虑, 二者思维脱节;另一方面, 有些学校对课外科技活动没有激励机制。无论是教师还是大学生, 参与学术科技活动和带领学生参与科技活动, 学校都应该有一定的激励措施, 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3.4 大学生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与本专业科学知识结合得还不是很紧密

目前有部分接受大学生班村共建活动服务的部门反映, 学生开展工作时容易停留于事物表面性工作, 没能将知识与实际结合发挥到极致, 农民朋友们想从这些科技大学生身上得到进的能多的与详尽的解释, 可事实上他们往往充满希望而来却失望而归。这不但对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同时也给渴望得到先进知识的农民朋友们泼了一头冷水, 同时也是对我们学校教育存在问题的一种侧面反映。

4 大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实践活动的完善措施

4.1 完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工作运行机制

一是营造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氛围。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的高层次内容, 需要大力的宣传、积极的引导、认真的组织和严格的管理, 要通过开展各种具有指导性的活动营造一个浓厚的科研氛围, 让广大同学和教师对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 了解科技活动的实践对学生科研过程的训练、科研创新能力的锻炼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的重要作用;二是选拔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人才。人才队伍的建设应考虑年级的梯队化, 一、二年级打基础, 三、四年级攻关出成果;三是组织指导教师队伍。指导教师队伍的任务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科研过程的学习、科研方法的训练、科研思想的熏陶、科研能力的锻炼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并最终指导学生完成课题研究工作, 拿出科技成果。

4.2 构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引导激励机制, 深度挖掘大学生开展活动的主动性

建立一个引导激励机制旨在奖励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作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 激发广大同学的科研积极性, 吸引更多的老师和同学参与到学术科技活动中来。一是建立评奖制度, 设立系统科学的奖励项目。每年进行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评比工作, 对在课外科技活动中积极组织、宣传和动员以及努力开展科研攻关取得优异成绩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从而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推动科技活动继续向更高层次发展。二是在奖励办法上坚持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对学生除了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外更要注重树立科技先进典型, 同时为优秀学生创造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对那些关心学生科技活动并给予大力支持的教师也应给予相应的表彰和奖励, 在职称评定、评优、教学科研工作量的计算、工作业绩考核等方面将对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指导工作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考虑。

4.3 注重学生的内在需求

根据对心理学的需求理论的分析得知, 需求是产生行为的直接动力学生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产生相应的行为特征。如何从总体上获取学生的内在需求, 对需求的特征及强度进行把握, 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为了获得有关大学生内在需求的全面性的资料, 需要建立全国性的学生需求资料库。全国性的需求资料库的建立, 需要各高校之间的合作, 各高校只有不断地总结实际案例, 才能丰富资料库的内容。各高校在整理学生的需求状况资料时, 要加强对学生具体需求情况的调查, 通过平时的具体调查, 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 为资料准备打好坚实的基础。如现阶段大学生的思想迷茫问题、学费问题、社会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 产生这些问题的内在需求是什么,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需求问题, 是各高校资料整理的重点。在拥有资料库的基础上, 要加强对资料库中现有资料的分析, 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的分析, 可以提高教育者的思想教育分析技巧, 提高工作能力, 为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4 建立引导机制, 加强教师指导力度和效度, 以加强学生活动与所学专业知识的结合程度

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强调创新性, 但由于学生缺乏科技开发经验, 知识结构体系也不完善, 同时联系社会、接触最新科技前沿的机会又比较少, 因此要顺利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并始终体现创新性, 仅由学生单独操作具有一定的难度, 要建立引导机制, 为其配备相应的指导教师。要鼓励教师参与指导的积极性, 切实关心学生科技项目的进度, 必须制定相关优惠政策, 如通过计算教学工作量、实施科研业绩奖励, 在评奖、评优中充分体现指导成绩因素等。

4.5 拓宽渠道, 丰富、扩大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题型和题量, 尽量开展一些课题是实践

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形式多样性依赖于课题类型和内容的多样性, 因此要充分注重开拓各种类型的科研项目, 以发挥其在培养学生个性的功能。另外, 大学创新教育不是精英教育, 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的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是面向全体学生, 具有大众性和普及性。因此科研选题要有广泛的数量。学校要开拓思路, 在关注学生原创课题外, 更应鼓励教师提供题源, 联系企业或研究所提供题源等等, 以丰富题型和题量。尤其是要注重对课题式实践的开展, 既有利于同学们对本专业知识有很好的了解, 又能够实事求是地在课外活动中大展拳脚, 同时更有利于被服务的地区及部门的发展, 他们既得到知识, 又有比较专业的同学会指导, 可谓知识技术双丰收。

摘要:从我校及全国各高校近些年大力开展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实践中发现:在大学生中开展科技活动既是进行创新教育, 又是快速树立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 高校重视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则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现状,成果

参考文献

[1] 尹仕.高校课外科技活动的研究与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2] 江云清.大学生科技活动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5 (3) .

[3] 孟添, 滕建勇.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调查与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3 (11) .

[4] 共青团中央.中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班村共建”社会实践活动, 2003-06-09.

大学生科技论文范文第4篇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以科技人员为主体,主要的工作内容是围绕着科技成果以及技术产品所展开。这种企业是以市场为导向,实行“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知识密集型经济实体。对于这种以创新为使命和生存手段的企业,其发展道路极为艰难。对于这种企业来说,科技金融的发展既能够大大促进其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弊端。本文将通过对科技金融发展给中小型企业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进行深刻的探讨。

一、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的现状

我国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发展虽然是近年来才开始崛起,但是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居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在支付结算方面,涌现出一批诸如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世界领先的金融科技公司。有关资料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和全球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正处于全球金融科技发展的潮头。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当前我国科技金融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逐渐完善,政策法规趋于细化,区域性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出现并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综合全球的金融科技来看,市场正在加速发展,企业更加多元化,市场规模也更大。金融科技已经成为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各国金融竞争和金融资源布局的新兴领域。未来,金融科技将不断夯实现代金融的基础设施,除了对当下金融安全领域产生影响之外,金融科技的发展也在酝酿下一波商业模式的革新。

尽管金融科技存在着光明的发展前景,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科技金融领域存在的一系列有待改善问题,诸如机制尚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科技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二、科技金融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影响

(一)科技金融为企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现如今党和国家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强调要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由此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站在了实现更大发展的新起点上。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融资条件,优化创新创业风险投资机制,促进中小企业的科技成果逐步实现资本化和产业化。将科技和金融结合是一条全新的道路,尤其对于科技型的中小企业来说,能够有效解决他们技术创新融资难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产业和科技含量已经渐渐成为衡量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这就导致科技型中小企业将面临更多的挑战,要求这样的企业不断地投入资金去完成更多的创新,但是却和所获得的收益不成正比。而合理的将金融与科技结合将有效的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促进企业的蓬勃发展。

(二)科技金融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

虽然金融科技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但是由于科技金融属于近年来才兴起,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空白区,甚至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例如,受世界经济低谷期的影响,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产品的生产过剩问题极为严重,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产业结构升级相对滞后。这样的问题在科技金融领域也必然存在。另外,由于科技金融企业还没有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因而导致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人才的不足严重限制了企业的发展,进而导致信贷不足,严重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三、发展科技金融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对策

(一) 创新科技金融服务的体制和机制

目前科技金融服务的体制还存在很多限制发展的问题,首先政府对企业的科技创新服务投入和服务体制不够完善。要想发展科技创新,促进金融科技,首先政府需要在投资方面建立完善的机制,合理的规划金融创新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相应的政策法规。再者,对于科技型中小型企业来说,其发展的最大问题就是融资难,因此,可针对性的对一些科技型的中小企业加强金融方面的支持。例如创新政府财政政策对企业的投入方式和服务机制,加强银行的融资服务,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资本市场融资,发展科技保险事业,,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债券市场,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金额,或者通过政府财政补贴的方式对中小型企业进行补偿。

(二) 完善科技金融服务方式

在目前科技金融服务各方面都不完善的情况下,首先 应该完善科技金融的服务方式,通过建立科技金融的专营机构这一方式,能够很好的完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全面以及个性化服务。还可以通过打造科技金融一体化服务平台,为服务的主体和供体之间提供一个交流信息的共享平台,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创新性的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和服务平台,能够更有效地开展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全方位和个性化的服务。

(三)加大对科技型中小银行的支持力度,促进其业务创新

就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方向来看,最大的问题就是融资难的问题,资金的投入不足导致难以做出创新的科技产品,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为进一步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国家针对银行信贷等方面来做出相应的调整。例如,减免税收、核销不良贷款、给予科技型中小企业一定的优惠支持等等。科技金融银行应当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量身定做出台一些优惠政策,以谋求最大的发展。

四、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能力将直接决定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近年来我国开始不断重视科技创新的力量,推出了科技金融服务,这对科技型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种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上述提出了科技金融对中小型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正反两方面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总的来说,要求科技型中小企业把握好机遇,同时迎接挑战,不断地创新科技产品,推动我国科技金融的快速发展。(作者单位:潍坊银行)

大学生科技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貫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的需要,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笔者试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主导性作用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模范导引作用、诚信道德教育与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结合、在社会实践中检验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以及开展诚信道德教育的相关活动等五方面阐述了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道德;诚信道德教育

诚信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健康发展的道德基础。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历史使命,高校在传授大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负有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健全道德人格的“产品”的任务。大学生是最富有活力、最富有希望、最富有创造力的群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主导性作用的发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必修课程在培养当代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08年7月中宣部和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和《关于印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见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要求进一步推进党的十七大精神“三进”,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更好地发挥其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大学生开展诚信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真理观为诚信道德提供了哲学理论依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诚信教育角度讲就是诚实守信的路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法律相关内容,实质是帮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第二,“两课”教师要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切实提高“两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增强教学的感染力,使教师的课堂讲授新颖、生动,把学生的思想紧紧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积极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

第三,“切实转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1]作为“两课”教师要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实事求是的调查和分析,真正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和实际存在的突出问题,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对于大学生中比较普遍存在的诚信观念上的某些不正确观点和看法,在教学中要着重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及时进行正面的引导,使学生真正从思想层面正确认识和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模范导引作用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家加里宁也曾说过:“教师,一方面应当是学识渊博的人,另一方面应当是高尚诚实的人。”“教师的行为对学生影响很大,一个高尚的教师会影响所教的学生”[2]。为此,要培养学生具有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示范及榜样作用至关重要。

一方面,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知识的传播者,要严于律己,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准。“师者,人之模范也,无德者无以为师”。

另一方面,教师还应着重通过言传身教感染和带动学生遵守诚信规则,培养学生的诚信道德品质。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生活中与学生的接触过程所表现出的诚实守信和敬业精神,都将成为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三、诚信道德教育与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结合

诚信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在大学生中开展诚信道德教育,既是他们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培养和完善大学生的良好诚信品质,既要靠教育也要靠管理。管理是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

第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发挥规章制度的教育导向功能。高校肩负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为了有效培育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注重规章制度对大学生的教育导向功能。

第二,齐抓共管,形成诚信道德教育的合力。“建立高效能的管理体系和素质较高的政工队伍,是实现高校诚信教育目标的组织保证”[3]。高校要建立专业化、职业化的政工队伍,并充分发挥党、政、工、团等各级组织的职能作用,不断改进和创新管理内容和方式,把“诚信”与各职能工作有机结合,形成教育的合力。

第三,完善大学生自治管理,引导大学生在自治管理中进行自我教育。“教育给人以理性,管理教人以规范。”[3]“大学生自我管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完善和自我陶冶等。”[3]实行大学生自治管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自我教育中自觉接受诚信观念,培养诚信意识。

四、在社会实践中检验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认为:实践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具有客观的教育效应。“实践活动是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品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培育和发展”[4]。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994年8月,中共中央下发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教育计划,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科技文化服务、军政训练、勤工俭学等活动,要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和指导,明确教育目的,提高教育实效。”[5]

一方面,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建立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是指相关部门与社会大众为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而采取的一系列有关措施,包括实践组织保障、实践基地保障和实践经费保障等。”[6]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社会实践活动本身的开展.完善实践育人机制;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有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更好地履行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因而,只有建立健全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才能保证大学生在实践中的主体地位,使大学生在“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另一方面,加强基地建设,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效果。实践证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收到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但是,仍有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持怀疑态度,要改变这种状况,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就要完善机制,加强基地建设,通过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实习基地、就业基地,并“积极推动实践基地向稳定化、层次化和规范化迈进”[7],从而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层次和水平,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稳定性、长期性和连续性,进而服务于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五、开展诚信道德教育的相关活动

高校具有丰富的教育素材和良好的育人环境、“学生诚信理念的建立和诚信行为的养成虽然有赖于社会大环境的好转和优化,但也离不开高校自身所特有的先导能动作用[8]。因此,高校要广泛开展诚信道德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觉接受诚信教育。

首先,高校要着重营造有利于诚信道德品质形成的环境氛围。高校要善于利用宣传栏、宣传板、校园广播、网络(校园网、人人网、学生QQ群等等)等宣传载体大力宣传诚信道德教育的内容,积极营造“以诚信为荣,以失信可耻”的良好风气,真正形成一个倡导和尊重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

其次,广泛开展诚信道德教育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形成诚信品质”[9]。一是要选取现实生活中诚信的正反典型案例,通过开展诚信主题班会、团活等活动,用大学生身边鲜活的诚信案例来教育他们,感受诚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二是开展以诚实为主题的多种形式的诚信承诺书签名、演讲、征文、辩论、文艺演出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三是通过设立诚信考场、诚信奖学金等方式创设诚信情境,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形成诚信品质。

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密切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当代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既需要柔性的思想教育和規范引导,又需要刚性的法制、制度的支持和保障,重在构建诚信道德教育的体系。

参考文献:

[1]尚胜.新时期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0:46.

[2]刘红娟.关于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再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9):168-169.

[3]焦丽.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D].武汉:武汉大学,2004:39-40.

[4]孙昱.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25.

[5]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164.

[6]刘仲仁.大学时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63-65.

[7]闫志华.关于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的思考[J].高教高职研究,2010,(10):211.

[8]丁继民等.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6(1):100.

[9]罗玉华.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39.

(责任编辑:李 慧)

大学生科技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有效载体。明晰大学科技创新团队概念,深入分析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特征,探索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可以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能力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知识创新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的重要任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大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目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形式与有效载体。[1]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培养一批素质优良且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所用的创新型科技人才,成为目前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概念

目前,国内学者从组织形式、创新过程等不同视角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进行定义。陈洪根[2]认为,大学生创新团队是指以课题研究组、创新实验小队、项目组等形式存在的大学生科研型群体组织,具有自组织性、自发性、自主性等特点;郭孝锋[3]则强调协作过程及成果,他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是大学生为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实现特定或非特定学习与科研目标,以团队形式实现相互协作、共同进步,最终产生有一定价值成果的群体组织。也有学者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首先应是一个学术团队,以一个学术领导人为核心,同时还有一群拥有共同学术目标、交流通畅频繁、能够相互协作的大学生。[4]

本研究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是指由技能互补的大学生及研究生组成,有共同学习或科研目标,通过相互协作开展创造性、创新性研究活动,并产生一定价值成果的群体组织。团队目标是通过团队合作,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提高协作能力、实践创新能力。这样一方面能够产生一定的学术成果,另一方面能为将来其独立从事创造性、创新性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特征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协作开展创造性研究活动。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属于一种典型的系统,团队成员在系统内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系统的结构。该系统具有开放性、内聚性、竞争性、多维性、成长性及交互性,团队成员间的协同创新程度直接决定了本团队科研创新绩效。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具备以下特征。

(一)目标明确

对于任何一个团队而言,明确的目标是团队组建的基础条件。明确而又具备指导性、可实现性的目标,是凝聚团队成员、协调团队活动、提高团队效率、保证任务完成效果的指路明灯。[5]

(二)团队成员多元性

作为一个开放性组织团体,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成员来自不同年级、不同的学科专业,拥有差异化的知识结构,每个成员在团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团队成员多元性还体现在各个成员的优势与劣势、特长与缺点各有不同,性格各异,进入团队的初衷与愿景差异显著。

(三)团队交互性

一方面,团队交互性体现在人员的自由流动上。由于科研任务具备阶段性,受不同学生学籍年限所限,团队成员的组成在团队生命周期内会不断变化。另一方面,团体交互性体现在团队内部的交流开放性上。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系统内定期有组织地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共享学习资源,有利于团队成员间开放的姿态与心态的形成,能促进团队成员进行多维度、交叉性的交流和探讨。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团队成员知识结构

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是科技创新团队创新的基础。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由不同学科或交叉学科的学生组成,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对解决复杂、交叉问题至关重要。同时,要想获得创新性、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必须具备学术创新相关的基础知识,成员个体自身的知识结构会对团队创新产生重要的影响。[6]

(二)团队学术氛围

良好的学术氛围是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创新思想的来源。良好的学术氛围包括学术自由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学术自由是学术创新的基本原则,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能够鼓励团队成员积极进行学术交流。宽容而严肃的学术批评空间,勇于向学术权威提出不同看法的态度,是大学生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动力源泉。

(三)激励措施和制度保障

缺乏激励机制与环境,难以培养出杰出的创新人才。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而言,有效的激励措施是其开展协同创新活动的牵引力,而科研场地、经费以及团队内部的管理制度是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运行的基本保障。

四、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的管理策略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团队目标

根据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结合团队成员的兴趣爱好、知识结构、愿望与能力等,通过集体讨论,提出符合实际情况而又必须通过努力奋斗才能实现的目标。确定团队目标后,还应把团队目标进行细化分解,确保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明细目标、承担的任务,让每个成员都知道自己在实现团队共同目标中扮演的角色与地位。

(二)创造良好的学校创新环境与学术氛围

高校应鼓励创新的校园文化、优势与特点鲜明的学科布局、自由探讨的学术气氛,为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学校应通过宣传创新精神,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逐步建设崇尚科学与创新的校园文化。在校园内通过举办学术讲座、搭建公共交流平台、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等,加强学科背景与专业方向不同的学生间的学术思想碰撞与交流。合理的学科布局可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深厚而宽广的基础条件,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又可为大学生捕捉创新点提供机遇。高校应加强学科群的建设,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比较合理的学科体系。

(三)确保团队结构合理、队伍稳定

在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时,管理部门应适当介入,这样一方面能帮助团队优化年级分布,在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知识背景与个人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尽可能组建一支年级梯度分布合理、协调性好、互补性强、生命力持久、相对稳定的创新团体体。另一方面,管理部分应尽量保证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具备互补性,尤其应以本校优势特色学科、重点学科及交叉学科的学生为主力,以本校优势特色研究方向吸纳不同学科学生参与进来,瞄准学科前沿,优势学科带动、多学科参与,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可持续发展。

(四)搭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内部知识创新机制

1.营造团队内部知识共享氛围。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而言,组织内部成员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信任程度、目标差异都直接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内部知识共享的意愿与态度。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内部有必要建立起通畅的知识共享渠道与机制,推动团队内部形成相互信任、志同道合的知识共享文化。

2.完善团队协同创新过程中的知识转移机制。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主要体现为团队成员智力、创造性和思维方式的协作。由于团队成员间知识结构、学科背景不同,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在团队成员间的有效转移能够提升团队整体知识水平。完善的知识转移机制包括研究目标的可实现性、知识的复杂性、团队交流机制的通畅性、团队共享文化、成员知识转移意愿及知识转移氛围等。

(五)建立公正、有效的激励机制

首先,公正、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激发团队创造性的必要手段。学校通过设立“科研创新基金”、“创新团队基金”、“创新奖学金”等,同时对富有创新性的学生提供免试推荐攻读硕士、博士的绿色通道,鼓励大学生团队积极开展协同创新,以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热情。其次,对于创新团队取得的科研成果,如高水平学术论文、国家发明专利、创新大赛奖励等,学校应给予充分重视和肯定,积极宣传和奖励。应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运行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保障机制,注重对团队整体进步幅度的考核,对创新失败有容忍机制。[7]

[ 参 考 文 献 ]

[1] 尹洁,李锋,吴洁.大学生科研创新团队内部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5):153-156.

[2] 陈洪根,薛静.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团队特性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4(7):27-28.

[3] 郭孝锋,石世平,文丽.大学生创新团队的孵化与培育[J].中国青年研究,2008(11):106-108.

[4] 刘慧群.高校科研团队协作关系治理模式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0(3):124-128.

[5] 魏玉梅,豆永杰.高校创新性研究生科研团队建设:问题、成因与对策[J].高等理科教育,2010(6):26-29.

[6] 杨胜,方祯云,蔡金清.研究生创新团队的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5):44-47.

[7] 尹洁,杨建超.大学生科研创新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3):60-63.

[责任编辑:陈 明]

上一篇: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装饰施工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