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音乐鉴赏课论文范文

2023-09-17

大学音乐鉴赏课论文范文第1篇

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要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要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要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课标中还指出: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到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欣赏教学如此重要,我们应怎样进行音乐欣赏教学呢?

一、深钻教材是教学的根本

音乐欣赏课是通过音乐作品感染学生的,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必须熟悉教材,理解教材,钻研教材,通过对音乐作品创作背景的了解、对音乐作品创作手法的分析、对音乐作品的音乐形象、音乐情绪、音乐内涵的理解来挖掘音乐欣赏教学的方法。

有人认为,音乐欣赏课不就是放一放录音,学生听一听就完了,其实不然,有更多的老师感到讲音乐欣赏课不容易,经常有教师问我:音乐欣赏课令我困惑的是找不到方法,不知道怎样让学生听进去。每当遇到这样的提问,我总是回答:你把要欣赏的音乐作品先自己听赏几十遍,自己先弄通,弄懂,弄明白,就一定能找到教学的方法。因为,不能挖掘音乐作品的内涵,当然就谈不上引导学生欣赏了。音乐是一门技术性与知识性很强的艺术,不仅要对音乐有所了解,还要了解文学、美术、历史、政治等多方面的知识才能深入的理解音乐。所以,教师必须首先熟悉音乐,在反复聆听的基础上获得感受。具体到某一首作品,可以做以下案头工作:

1. 反复聆听音乐,记录音乐的主题旋律并能用钢琴演奏;

2. 分辨音乐作品中各种音乐要素的特点;(音色、旋律、速度、力度是怎样的,以及各音乐要素的变化及对比) 3. 分辨音乐主题是如何发展的; 4. 分辨音乐的结构;(也就是曲式结构) 5. 了解作者的简况;

6. 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及一些趣闻轶事;

7. 了 解与作品相关的文化内涵,如诗歌、绘画、文学、历史、地理及风土人情等; 8. 在反复聆听中引起自己的情感体验。(引起共鸣,产生联想和想象) 9. 产 生设计欣赏教学的思路。

试想,在 N 多次聆听作品之后,就不难找到教学的突破口了。

二、音乐欣赏教学的设计

音乐欣赏教学的一般过程大家都熟悉或常用的是:

1. 导入:引入教学的阶段。导入要自然,要充分发挥音乐本身的魅力。不可过多地用非音乐的形式代替音乐。(比如图片、文字、故事等)

2. 带着问题听音乐:每一次听音乐都要有目的地聆听,带着问题听音乐,如音乐的情绪、音乐的风格、音乐的构成等。

3. 感受音乐:提倡完整的欣赏音乐,如果篇幅较长可以分段欣赏。

4. 探索 音乐:这是教学的中心部分,引导学生探索音乐的内部结构,首先要引导学生参与,不能以教师的感受代替学生的感受。

( 1 )分段欣赏(感受情绪、记忆主题、分析音乐要素、联想与想象) ( 2 )完整欣赏(分辨音乐结构、加深记忆主题) 5. 复听音乐:这是巩固、加深记忆的阶段。

6. 感悟音乐:感悟音乐是深入感受音乐的阶段,可介绍作者、创作背景及相关文化,升华对音乐的感悟和理解。

7. 表现音乐:用外化的手段表现对音乐的感悟、感受。 以上只是一般的教学过程,切不可以形成教学的框框,应根据教学实际所需创新,以最优化的教学过程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我举一个欣赏教学的实例,这是一节欣赏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作品《沃尔塔瓦河》的教学实例。我认为在教学的设计上有很多值得大家借鉴的地方。

教学开始,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口琴练习(这个学校是用口琴作为音乐学习的辅助乐器的),吹奏的旋律就是《沃尔塔瓦河》的主题音乐: 3 ︱ 6 7 1 2 ︱ 3 3 3 ·︱ 4 · 4 ·︱ 3 · 3 3 ︱ 2 · 2 2 ︱ 1 2 1 1 ︱ 7 · 7 7 ︱ 6 „„

然后,教师告诉学生:我们要欣赏一首乐曲的片段,当你听到我们刚才口琴吹奏过的旋律时,请举手示意我,并在听完之后,谈一谈你的感受。这是第一次让学生聆听乐曲,只是主题部分。学生会初步感受到音乐所表现的优美、流畅,像流水一样的清新感。接下来,教师揭示了教学的主题:我们一起来共同欣赏音乐交响诗《沃尔塔瓦河》,它选自捷克著名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乐章。教师在和学生就捷克、沃尔塔瓦河、斯美塔那等话题进行短暂交流后提问:什么是交响诗?

生:单乐章的标题管弦乐。(课前教师留了作业,学生已查阅了一些资料) 师:你以前欣赏过哪些类似的乐曲? 生:交响童话《彼得与狼》、《龟兔赛跑》。 师:那么什么是标题?

生:标题是指说明乐曲内容的一段文字。

师:那好,斯美塔那为这部作品写下的一段文字说明是这样的:

沃尔塔瓦河有两个源头——流过寒风呼啸的森林的两条小溪,一条清凉,一条温和。这两条溪水汇合成一道洪流,冲着卵石哗哗作响,迎着阳光闪耀光芒。它在森林中逡巡,聆听猎号的回音。它穿过庄稼地,饱览丰盛的收获,在它两岸旁边,传出了乡村婚礼的欢笑声。月光下,水仙女唱着迷人的歌曲在河上的浪尖上嬉戏。天渐渐亮了,在近旁荒野的悬崖上,保留着昔日光荣和功勋记忆的那些城堡废墟,谛听着它的破浪喧哗。顺着圣约翰峡谷,沃尔塔瓦河奔泻而下,冲击着悬崖峭壁,发出轰然巨响。尔后,河水越加壮阔地奔向布拉格,流经古老的维谢赫拉德,现出它的全部瑰丽和庄严。沃尔塔瓦河继续滚滚向前,最后同易北河的巨流会合,并逐渐消失在远方。

读完了这段文字,教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九张字条,每张上分别写着不同的标题:茂密森林、源头小溪、峡谷激流、流向远方、沃尔塔瓦河主题、水仙舞蹈、冲出险境、乡民婚礼、黎明时的沃尔塔瓦河,学生手里都有一张写有这九个标题的表格,教师开始放录音,请学生欣赏全曲,边听边按照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将这九个标题排序。音乐结束后再分小组讨论,得出相对一致的排序后,请两个小组长把本组的排序结果在黑板上展示出来,并阐述各自的理解与观点。

这里就出现了不同的排序结果,教师并不急于作出评判。而是带领学生们再次逐个音乐片段地欣赏乐曲,并以斯美塔那的那段话作为佐证,请同学们进行判断。学生们的注意力更集中了,听赏中不断加深对音乐内涵的理解,最后一致得出的排序是:

1. 源头小溪; 2.沃尔塔瓦河主题; 3.茂密森林; 4.村民婚礼; 5.水仙舞蹈; 6.黎明时的沃尔塔瓦河; 7.峡谷激流; 8.冲出险境; 9.流向远方。

由于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听得认真,又借助文字帮助理解,(这里的文字是来源于作者本人的)当学生们听赏后讨论感受时很多人都很兴奋,纷纷表达说:乐曲令人感动;我听到了流水的声音;听到了激流奔涌的气势;我感到音乐中的抒情与优美;在乐曲的最后我感受到一种伟大与宽容的情怀。„„

当然,由于作品长,一节课的时间太短了,欣赏得不够细,乐曲中许多的音乐要素还来不及分析和品味。但对于十

二、三岁的孩子们来说,这样的一节四十五分钟的欣赏课是成功的。

这节课的成功,首先是教师对音乐作品的反复聆听以及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为教学设计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教师对这部作品的聆听不下几十遍,并且自己先被作品感动,从而激发了她把这一经典作品介绍给学生的强烈愿望。对这样一部世界著名的优秀音乐作品,人的一生可能要多次欣赏它,在学生这个年龄段是较初步的涉猎,带有浏览性的。尽管如此,这个初步的欣赏应该说是能够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和记忆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况、接受能力,既充分地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又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导入这个环节,教师是因地制宜地运用了口琴吹奏来揭示欣赏乐曲的主题,既自然又有效果。教学一开始,学生们就在老师不留痕迹的引导下参与到音乐中来了。另外就是引导学生为乐曲排序。这是引导学生欣赏的方法,也就是一种手段,让学生通过排序更好地、更深入地欣赏音乐、感悟音乐的内涵才是目的。那么,排序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引导性,使欣赏不那么漫无边际,无可把握,没抓挠,而排序又有它的不可定性,因为这些标题的排序不是老师事先排好的,学生要在自己聆听的过程中按照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来排定顺序,这又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因为它是未知的,有一些悬念在里面。当然,这些标题的拟定是教师在自己反复聆听的基础上精心提炼出来的。正因为如此,教学中才能使学生的聆听更加专注、用心和深入,使学生的欣赏能力在这样不知不觉的专注和用心的过程中逐渐地培养起来了;特别是让学生感受,交流讨论,丰富了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师生之间的交流是自然的,学生的表达也是水到渠成的。但是在这看似自然的教学过程,却是教师精心设计而成的。

三、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的思维方式要更新

音乐欣赏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在参与中增强音乐的感受力与理解力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特别是对管弦乐曲的欣赏,常常使学生处于一种完全被动的状态中。多数情况是,教师出主题、分析曲式结构、学生能听出主题与对比主题,能听出曲式结构就可以了。如何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呢?建议老师们从以下三方面做些努力:

1. 教师本人先要对音乐作品作比较透彻的了解

这包括作品的相关文字资料,也包括对作品音响的反复聆听。在备课中教师对音乐作品的反复听赏应不下十几遍甚至几十遍上百遍(因乐曲的长短、难易程度而定)。达到烂熟于心的程度。以求对作品有充分的理解,方能在教学中更有效地引导学生,更形象地创设情感氛围。

2. 抓住“音乐形象”这条主线

音乐是稍纵即逝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音乐作品塑造的音乐形象、情绪、情感是大家都能感受到的。因此,无论是提出问题,还是启发、引导、议论都不离开音乐的情感内涵,就会使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谈。例如在欣赏俄国作曲家里姆斯基 -科萨科夫的作品《野蜂飞舞》的过程中,我一改过去的做法:先讲故事,再介绍音乐主题,最后学生被动地欣赏音乐的这一套,而是先让学生直接听作品(曲名也不告诉他们),这首作品比较短,速度又快,还是很抓人的。反复听赏几遍之后,让他们谈自己的感受。哇!学生们的发言踊跃极了:

“有狗熊 !有蜜蜂,在搏斗!”; “一个人在走夜路,很害怕的样子”; “猫在捉老鼠”; “水中鲨鱼追人”; “猎人在与野兽搏斗”„„

我问学生:“你们感觉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呢?”学生们纷纷回答:“恐惧、紧张、搏斗、挣扎、有追有跑„„” “太好了!你们对乐曲的感受不仅强烈,而且准确。”这时,教师再来介绍乐曲的名字、曲作者的简略情况,以及乐曲的出处——歌剧《沙皇萨尔丹的故事》的幕间曲。是根据俄国诗人普希金的童话诗改编的,剧情是„„学生们个个听得聚精会神,很快地理解了乐曲,知道了管弦乐以它特有的方式表现了王子变化成的野蜂与昏庸的沙皇及谗言制造者的搏斗,有复仇的追逐,也有恐慌的逃窜、挣扎。待到再听乐曲的时候,他们一下子就找到了乐曲中两个不同的主题,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了记忆。

3. 相信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与理解

不过多的先入为主,而是给学生留有充分感受音乐的空间。从而更深入地走进音乐,学会剖析音乐。如在欣赏交响组曲《海霞》之一《童年》的时候,我只告诉了学生乐曲的名字,并不急于介绍出处与创作背景,而是让学生先听音乐,自己从音乐中感 悟:乐曲所描写的是怎样的一个童年?(现在的学生没看过《海霞》的电影,对这个组曲也是一无所知)这样倒使学生们听得更专注,想象更丰富。讨论时,他们表达的语言虽各不相同,但感触是相近的。

“乐曲中的童年是悲惨的”; “很黑暗,很凄凉”; “好像有激烈的搏斗”;

“有海浪的声音,可能跟海有关系”。

大家说完了,我开始讲述乐曲的创作背景及电影《海霞》的故事梗概,并充分肯定了学生们的音乐感受是准确的。

那么,作曲家是通过怎样的音乐手段来讲述这样一个有人物有情节的故事的呢?我们又逐段地进行了欣赏和分析。于此,学生们已掌握了乐曲欣赏的主动权,积极性与注意力也早已被他们的自信心调动起来了。随着音乐一段段地展开,老师稍加点拨,大家对音乐理解便步步深入。同时,对音乐创作的一些基本手法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如:打击乐模拟的风声、海浪声是多么的逼真;圆号

四、五度旋律进行塑造的空旷、孤寂的意境是多么的形象;高胡这一擅长表现海南风情的民族乐器所演奏的海霞主题又是多么地纤弱而优美;还有乐队全奏时长号那具有强烈穿透力的半音下行,形象地刻画出渔民们与海匪渔霸的斗争是你死我活,震撼人心的。

四、音乐欣赏教学的几种类型和常用的方法 1. 单一内容型 单一内容型,也称标题型音乐欣赏教学,是欣赏教学最主要的一种类型,通过欣赏一首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如《沃尔塔瓦河》、《海霞》等。在这类教学中更适合用主题欣赏法,记忆主题并能判断主题的发展是音乐欣赏最主要的方法之一。乐曲是由主题构成的,有的是一个主题,有的由若干个主题构成。主题欣赏法就是通过记忆主题欣赏音乐的方法,除了演唱主题的旋律之外,还可以为主题填词演唱。如为《瑶族舞曲》第二部分主题填词的《瑶山夜歌》。为了帮助学生记忆主题,教师可以带学生唱一唱主题,把听唱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音乐感受。(例如海霞的主题音乐就是渔歌变化来的)

2. 专题型

专题型是以某个主题内容进行集中欣赏的教学。它的特点是通过同一特点作品的欣赏加深对某个专题的认识。如体裁方面的可以有进行曲、摇篮曲、舞曲等;题材方面的可以有大海、春天、动物等;演奏形式方面的可以有民歌、流行音乐等。上好这一类型的欣赏课,文化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要精心地把几个作品进行梳理,使他们产生有机的联系,使音乐教育更加接近人文教育的实质。

3. 综 合型

综合型是与其他的教学结合在一起的类型,将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渗透在教学之中,这是对音乐欣赏广义理解的运用,也是体现音乐教育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如单元欣赏《难忘的歌》,是配合二年级学生即将加入少先队,带上红领巾而安排的队史教育的内容。包括《共产儿童团歌》、《儿童团放哨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卖报歌》等歌曲的欣赏或学唱。在教学过程中,我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电影《红孩子》的片段来介绍《共产儿童团歌》,通过电影《英雄小八路》的片段介绍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用卡拉 OK 动画呈现了《卖报歌》,用童声合唱的形式让学生欣赏《儿童团放哨歌》。从多层面,多角度让孩子们更生动,更具体,更形象,更立体地了解了四首歌曲的时代背景与人文内涵。教师通过这些有声有色有形有影的教材,向学生们讲述那些发生在五十年前、六十年前、甚至七八十年前的生动故事,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为什么说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烈士的鲜血染成的。当我们再来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时候,孩子们不禁肃然起立,随着音乐动情地放声高歌。接着,我引导学生对歌词的内容展开讨论,当谈到“为着理想勇敢前进”这句歌词时,我问大家,什么是理想?片刻的沉默之后,有人举起了手:“就是心里想的”、“是最想实现的”“是将来长大了,自己要干什么”„„对呀!同学们,理想,就是我们每个人心里的愿望。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吗?有的孩子兴奋地点着头,有的孩子努力地思考着,有的孩子显得有点茫然。我说,这样吧,今天下课后,每个人都认真地考虑一下,自己的理想是什么,然后把它写下来,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下次音乐课交给我好吗?等到再上音乐课的时候,孩子们纷纷把自己的“理想”交到了我的手中。看着这些出自七八岁孩子之手的作品,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小小的纸片上,不仅写着质朴的语言,还都配有稚气的图画,有的折成了花篮的形状,有的加上了别致的信封,有的折成小书包的样子,有的做成了贺卡„„,显然,孩子们在制作“理想”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整个身心。这里有语言表达和书写能力的展示,也有美术和手工劳动作品。我知道,孩子们在最近几天中一直被自己的“理想”激励着。因为,不时地有同学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您知道我的理想是什么吗?我还没写好呢,等着瞧吧!”当今天踏着铃声走进音乐教室的时候,他们的眼中都流露着掩饰不住的兴奋。我想“为着理想勇敢前进,前进,前进”这句歌词已经深深地印在他们心里了。这首歌,我自己唱了四十多年,教孩子们唱了三十多年,而这一次的教学我认为是最成功的。我找了一个大纸袋,把孩子们的作品小心翼翼地放进去,封面上写着:今天学习《难忘的歌》,谈到了“为着理想勇敢前进”„„这里装着二年级全体同学的理想。我对大家说,同学们,十几年以后,你们长大了,那时候如果你们再回到母校,打开这个纸袋,我想,那将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看到,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没有等到十几年以后,三年后,当我们在音乐课上学习《小纸船的梦》的时候,又谈到了“理想”,我提起当初他们曾经每人写下过自己的理想保存在我这里,他们都瞪大了眼睛,似乎对自己幼年时的事情不大记得了。我拿出了那个大纸袋,向他们展示一个个稚嫩的作品,并一一地朗读作品中的话语,全班安静极了,他们屏住呼吸倾听着每一字,听完一句就会发出一阵欢呼。连我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些小小的纸片会产生如此轰动的效应。课后,许多孩子给我写来了感想。其中一个孩子这样写道:付老师:您给我们念我们二年级时的理想时,我的眼泪不知不觉地顺着脸颊往下流,我有种说不出的感觉,那是一种感动,一种幸福,一种温暖„„您给了我一种自信,一种坚定自己理想的地基,有了这个地基,理想的大楼永远不会倒掉,它会永远矗立在 2006 年 3 月 30 日 音乐教室里每个五年级二班同学的心里,永远,永远„„。在信的封面上写着:给理想大楼的建筑人,设计者。这封信我一直保留着,经常打开读一读,它给我鼓舞,也给我温暖。

大学音乐鉴赏课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古典音、乐交响乐

在这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中国的古典音乐,体味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美。笛声的清脆,箫声的深沉,琵琶的铮铮之音,这些我们都从中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古典的魅力所在。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以五音--宫商角徵羽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中国独特的音乐形式。如今在民间十分流行的是唢呐这种乐器,无论民间的喜事还是丧事唢呐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唢呐作为我国传统的乐器我国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优秀曲子如《百鸟朝凤》堪称经典。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感受最多的就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有提升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从这一学期的学习中我对音乐的思想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从前,我只是喜欢聆听音乐,享受音乐给心灵带来的那份惬意和舒心。现在,我认识到,音乐它是一个有灵魂的东西。它不仅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同时又是生活的真实反映,就像中国古典音乐,它历经岁月考验,久盛不衰,为众人喜爱的音乐。其特点是:理智和情感的高度统一;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创作技法上,继承中国传统的民间音乐的成就,并且以民间乐器为体裁的形式,是对生活的真实反映对中国古典音乐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古典音乐的发展在器乐方面成绩比较显著,它完善了一套纯器乐的大型曲式。它的主要特点是:作品具有生活的真实性和鲜明的时代感;曲式结构规范,主题乐思发展严谨,功能和声完善,配器细腻,音色力度变化丰富;作曲技法上创造了动机展开的发展手法,用旋律模进、变速度、变节奏、变调性、变和声织体等,造成乐曲发展趋势。并显现出了我们中国的民族特色。

此外,在古典主义时期还确定了西方交响乐队的组织形式,也和中国古典音乐的形式有所不同,交响乐队形成了完整的双管编制乐队。而在此之前的乐队里,只有弦乐组是完整的。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及打击乐有组织的充实到乐队后,加强了乐曲的和声效果,乐队演奏时能产生浑厚、均衡、色彩丰富的音响。这种乐队组织形式一直影响着以后的音乐发展。在古典音乐派别中,以“交响乐之父”海顿、“音乐天才”莫扎特和“乐圣”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在音乐史上竖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这一乐派的主要特征是反映人类普遍的思想要求,他们追求美的观念、强调风格的高雅,给予人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维也纳古典乐派”有以下风格特征:强调理性、思想性和作品的社会意义;世俗因素增强(民间音调与舞蹈节奏运用);音乐作品结构严谨匀称(整齐的方整性乐句);主调和声成熟并占统治地位;乐思发展清晰,逻辑性强,旋律追求优美动人的气质;情绪明朗乐观(但由于理性精神的影响,往往比较克制、沉着,而不是狂热的倾诉);曲式多采用奏鸣曲和奏鸣套曲曲式(与后来的浪漫乐派形成鲜明的对比);简单的说,崇尚理性、逻辑严密、内容充实、形式严谨、含义深刻、语言通俗是这一音乐时期的典型风格特点。

结语:我国的各个大学正逐步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同时,尤其注意了艺术教育的发展。在大学课程里,艺术不再只是艺术系学生的学习内容,也纳入了普系的教程,艺术成为公共必修课程。当代大学教育中强调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而艺术教育的关注正是人类感情的关注,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感情重要的存储和表达方式,艺术教育为实现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提供了生动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成为受教育者最易接受的、最有活力的一种教育形式. 参考文献:

大学音乐鉴赏课论文范文第3篇

在我们这个小县城,我任教的学校是唯一一所国家级示范高中,能踏进这所学校大门的都是千里挑一,来自全县各个乡镇的优秀学生。为了迎接新生,我刻意地将音乐教室用“梅”“兰”“竹”“菊”四张水墨画和一幅芭蕾舞者的剧照装扮了一下,还在一进教室门就能看到的地方用艺术字写上了“欢迎你走进音乐殿堂”,旨在区别于其他教室,营造一个轻松、优美的教学环境。一切准备就绪,门口探出了一个怯生生的小脑袋。“音乐鉴赏课,你是高一新生吗?”我主动地和那伸伸缩缩的“小脑袋”打了个招呼。“老师,我五音不全能听懂您的课吗?”进来的是一位穿着非常俭朴的男孩。“你怎么知道自己五音不全呢?”我笑着说:“我从来没上过音乐课。”看我不是那么“可怕”,“小脑袋”声音响亮多了。“哦,那只能说你接触音乐的时间少了点,老师我从来不认为自己的学生有“五音不全”的,听你的声音,只要你多听、多练,应该是个不错的男高音哦!请进来”……

那节课我改变了已经准备好的教学计划,把第一节课的简单说教,变成了让大家欣赏非常熟悉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从弦乐、长笛、双簧管展示的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百花盛开的画面——草桥相遇、摘草为香、草桥结拜中大小提琴如诉的配合——梁祝三载同窗,共读共玩、追逐嬉戏情景的演绎——十八相送中休止符对英台有口难言,欲言又止的刻画——长亭惜别、恋恋不舍的勾勒——代表封建势力的打击乐、铜管乐和小提琴描绘出的抗婚场面——楼台会中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如泣如诉的对答——哭灵控诉——化蝶。淋漓尽致地将旋律的优美、器乐配合的神奇展现给了学生。课后好多学生兴奋地对我说:“老师,我听懂音乐了!”那一天,几个班的语文老师都对我说:“今天学生交的一日一文写的全是你和你的音乐鉴赏课,有时间也让我们感受感受!”平时,我的课时学生从来不许别的老师“擅自借用”;也从来没发现学生有迟到早退的现象。教导主任说我会“哄”孩子,我笑了……后来经过我们师生共同努力,我那“五音不全”的学生奇迹般地考进了一所著名的音乐院校。

大学音乐鉴赏课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现阶段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速度正在不断的加快,对各个课程的实际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进行高中美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有机结合,才能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激发学生对于这一课程的学习兴趣。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进行改变,要采用新型的教学手段,才能促进教学活动进行更好的发展。教师要根据教学现状,对现有的教学手段进行分析,选用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本文就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分析探讨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的美术教师在开展鉴赏课程教育时,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进行更好的发展。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终身鉴赏美术的自觉性,实现发展型的教育。还要激励学生的心灵,要将美术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有机融合,采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活动进行更好的发展。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美术欣赏的方法,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思维。

一、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现状

当前在对高中学生进行美术鉴赏课程教育的过程中,很多新生对这项课程的理解还局限于画画等形式上,并不能对美术作品进行更好的欣赏。因为学生对于我国传统的美术作品和外国的一些早期作品兴趣比较低,在参与这项课程的过程中,难以提高自身的积极性。首先学生之间的审美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进行作品鉴赏的过程中,无法对其精神内涵进行深层次的领悟。而且很多作品形式比较传统,学生无法对作品的美感进行真正的体会。在鉴赏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图片和资料进行欣赏,学生难以对作品的魅力进行直观的感受。

二、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措施

(一)教师思维模式的转变

在对教学模式进行转变的过程中,美术鉴赏课程内容涉及到的知识面更广,包含了古今中外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这就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鉴赏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对各种类型的美术作品,以及相关的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并且具备更强的鉴赏能力,才能满足现代的教学需求。在进行教学活动制定的过程中,要做好备课。高中美术课程的教材内容,不仅包含了古今中外的绘画知识和建筑知识、雕塑知识、工艺美术知识以及中国民间美术知识,而且每个专题都设置了相应的教材内容。这些知识内容存在一定的联系性,但时空的跨越性也比较强。要想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对这些知识内容进行逐一的讲解,存在较大的难度,教师也无法对自身的知识进行全面的分享。因此教师在对课堂活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活动的制定更加科学合理,并且加强活动的创意性设计。才能对课堂时间进行最大化的利用,从而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专业鉴赏知识。

(二)教学主体的转变

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对原有的教学形式进行了改变。传统的死记硬背和接受学习以及机械训练的模式,已经不符合当前的教学需求。在进行实际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参与,并且帮助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究。要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得学生在进行信息搜集和处理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并且学习到更多的新知识。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师要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例如在对麦田上的乌鸦这一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在课前时间对作品进行观赏。通过了解作者的年代和创作思想,使得学生带对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带入自身的情感。要鼓励学生表达自身的想法,在表达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对一些细节处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师生关系的改变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营造一种融洽的師生关系,从而充分展现教师的个人魅力。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在进行实际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还要通过课下谈话和询问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关怀,要对学生学习障碍进行有效的疏导。例如在对民间美术的图形和寓意进行讲解时,因为涉及到的传统文化比较多,可以通过课下的引导和课上的指导,帮助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在进行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以及师生之间的沟通。使得学生能够在现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拓宽自身的鉴赏思维,更好的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结语:综上所述,现阶段美术教师在进行鉴赏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思维理念。还要通过教育活动的开展,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要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的潜能进行充分的挖掘,使得学生能够进行自主的发展。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营造一种积极活跃的教学气氛,还要增强教学活动的参与性。确保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理论知识,并且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教育事业进行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培杰.“同课异构”模式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0(18):167-168.

[2]方文德.创设情境 问寻真美——对人美版美术鉴赏教材中审美情感场域构建的探识[J].美术教育研究,2020(06):140-141.

[3]谢小骞.新课改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创新与实践探讨[J].北方音乐,2020(05):130+133.

[4]齐颖慧.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分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119.

[5]刘倩.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2(02):128.

作者单位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觉民中学;广东;湛江;524000)

大学音乐鉴赏课论文范文第5篇

普通高中开设美术鉴赏课旨在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开阔其艺术视野,提高审美修养,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而对民间美术的学习与鉴赏是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民间美术是生长和发展于传统下层民间社会的,其创造主体是包括一般劳动者、手工艺人等在内的劳动群众,接受对象也是平民百姓。民间美术在古代相对于贵族的宫廷美术、士大夫的文人美术和佛道等宗教美术而言,在现代是相对于专业美术家及其创作而言。

湛江这片红土上,先人们创造了雷州石狗、吴川泥塑等丰富的民间美术遗产。这些民间美术资源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和艺术魅力,也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它最直观也最贴近本地民众生活,是对本地学生进行美术教育最生动的案例。把本地民间美术资源渗透进美术鉴赏的教学之中可谓是一项双赢的艺术活动,一方面,本地民间美术依靠学校美术教育得到传承与弘扬,避免了断裂与绝迹的命运;另一方面,学校的美术课因为有本地民间美术的内容而拉近了学生对美术的亲近感,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味,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社会、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一、雷州石狗、吴川泥塑是雕塑欣赏课最直观最贴近生活的素材

雷州半岛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春秋战国属楚界,秦汉为南越象郡,是百越聚居之地。在上古时代的雷州人民把狗作为图腾,作为自己与自然界斗争、求生存、求发展的庇佑与精神力量。长期以来,雷州人民发挥其智慧与创造力,雕刻出千姿百态、惟妙惟肖的石狗奉置于村头、巷口和家门前,作为保佑平安的神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石狗文化。石狗是雷州半岛独特的文化艺术,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极为少见。这些石狗千姿百态,有的鼻大耳肥,有的咧嘴含笑,有的憨态可掬,有的面目狰狞,它们或坐、或蹲、或伏,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抽象的、写实的、表现性的、装饰性的,体现出丰富性与多样性的艺术特征。

吴川泥塑,这种被当地人称为“泥鬼”的民间艺术,由于取材易,寓意浓,故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仅梅录就有300多人懂得制作。泥塑题材有历史故事、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相当部分题材贴近生活,更具有乡土特色和时代气息,让人耳目一新。近年来,泥塑作品除了传统的题材外,还增进了许多新的内容。如《吴川状元林召棠》《狗六爹》《抗日将领张炎将军》《反腐倡廉》《扫除黄赌毒》《歌舞庆升平》等,都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较高的艺术性。泥塑的制作过去是用稻草、竹木支架、泥为材料,使用材料简便,制作快捷,体现了“快”“准”“稳”的特点。现在泥塑已发展到水上彩塑、活动彩塑,配上现代灯光、音响、舞美设计,集电、光、声、动于一体,显得更加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雷州石狗、吴川泥塑,它为中国雕塑艺术史留下了精彩的一页,是中原文化与当地文化碰撞结合的产物。秦始皇兵马俑、龙门石窟、云冈石窟、昭陵六骏固然雄伟精美,但中学生们很少有机会能亲临实地进行学习和考察,而雷州石狗就在我们的身边。把雷州石狗带进美术鉴赏的课堂,让学生去面对自己身边的历史文物,见证古代民间工匠的独具匠心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的民族情怀,有利于激发他们进一步了解民族美术文化遗产的兴趣,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使学生不再只是知道“肯德基”和“麦当劳”,不再只是记住某些歌星或球星的名字,不再对本土文化一无所知。

二、吴川花桥、吴川飘色是我们上工艺鉴赏课最鲜活的案例

吴川花桥始于明代,隔水而居的村民为方便过江闹元宵,在江上架起浮桥,吊上花灯、挂上字画、桥两旁栏杆点缀鲜花,把一座桥装扮得花团锦簇、灯光辉煌。花桥设计既继承传统,又具有时代气息。桥上吊满灯笼、彩旗、彩带、彩灯、气球及各种吉祥物造型、桥两侧贴满风格各异的书画,桥头两端及两旁摆满争妍斗奇的鲜花。用鲜花、书画、灯笼、彩灯、彩旗、气球装扮桥梁供游人欣赏,独具地方特色和艺术魅力。吴川飘色是运用力学原理,集铁工、木工、戏剧、杂技、魔术、美术、服饰等工艺为一体而精心制作出来的空中艺术造型。飘色靠一根看不见的“色梗”支撑着,在高可逾人的空中飘然欲飞。有的角色还脚踏着活动物,有的会转动、喷火、喷水。飘色的制作选题之意多取材于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张扬真善美,鞭笞假丑恶,表达了人民群众的良好心愿。

飘色、花桥艺术,丰富了当地民间的节日生活,展现出当地民间艺人的智慧。这是工艺美术鉴赏课最鲜活最亲近的现成教材。我们把飘色、花桥这民间工艺美术引进课堂,这对于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有极其重要意义。所以这些本土的民间工艺美术给我们的学生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让我们见证了民间工艺美术的巧夺天工。

三、当地民间美术为我们高中美术鉴赏课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情景”

民间美术往往体现了普通百姓朴素、自然的审美追求。今天有些东西我们只有在美术馆、博物馆才能看到的,今天被我们奉为杰出艺术品的东西,以前就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这样说来,那时的人们活得离艺术更近,与艺术更容易融合。《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要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我们从小生活在家乡的自然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民间美术的熏陶,从这种意义上说,当地民间美术为我们提供了美术学习的丰富“情景”。

我国大量的优秀传统艺术根植于民间,尤其是广大农村社会蕴藏着丰富的美术资源。这为本地学生的美术学习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一些俯拾即是的泥土、木料、竹子等都可以用来作为泥塑、木刻竹雕、竹编的创作材料。现在的农村仍然保留了一些传统习俗,如婚丧嫁娶等活动都是农村美术教育的资源优势,这必然给农村美术教育开辟一个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相结合的新的发展道路。如:吴川的陶鼓从制作到演奏,它将美术与音乐相融;又如吴川的木偶、木鱼、舞二真、舞貔貅,都将音乐伴奏和舞蹈表演融为一体;现在的一些电动飘色、水上飘色集光、电、动、色于一体,真是巧夺天工,它涉及到物理学、美学、心理学等学科。本土民间美术让学生建立起学科相通的意识,以生动活泼的美术学习丰富了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内容。

总之,把当地民间美术资源引入美术鉴赏的课堂教学,丰富了美术课堂教学的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的民族情怀,同时也有利于当地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弘扬,这是一项双赢的艺术活动,值得提倡与发扬。

作者单位:吴川市川西中学

大学音乐鉴赏课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现状并不理想。初中阶段的学生,每天忙碌学习都在应付中考,日常学习枯燥无味,学生的精神压力较大,对美术欣赏课不能有多余的精力去学习与欣赏,忽略了其重要性。要是能在初中美术欣赏课中加入情境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本文对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运用展开研究,进一步的阐述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对于实施现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旨在给广大教育行业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初中美术;欣赏课;情境教学;兴趣

The Application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Art Appreciation Class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XU Jing  (Experimental Middle School,Jindong District,Jinhua City,Zhejiang Province,China)

美术欣赏课程使学生对美的感悟、理解与认识都存在着重要意义。因为初中同学此时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正是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的主要时期,所以对这一阶段的初中学生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通过研究调查发现,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情景教学法可以缓解学生的精神压力,提高对学生学习兴趣与爱好,因为学生在课程中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可以充分的展开想象力与创造力,也会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初中同学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还能为课程中营造活跃的气氛有着重要作用。我国对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下面就存在的问题做出意见与策略,使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情境教学法能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

1.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情境教学法运用的重要意义

(1)有效提升学生的观察力

在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课程中,老师要明确教学宗旨,对初中學生的观察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引导学生去分析美术欣赏课教学中的事物,并从中学习,获得知识。在情境教学中做好充分的铺垫与设计后,可以引发学生对细节的关注,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美术欣赏课是和其他学科有所关联的。所以美术欣赏课教学情境教学法不仅会提升学生美术欣赏课的能力,而且还能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奠定一定的基础。

(2)有效提升学生的分析与总结能力

通过实践和研究发现,美术欣赏课程中,对学生的分析与总结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因为美术作品需要细致、全面的观察和要充分掌握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所以在通过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情境教学课程中,可以让学生更为深入的投入到情境教学中,使其全面思考,能够养成分析与总结的习惯,所以对学生日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有效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研究发现人们只有在进行思考与感悟时才能有对语言表达的欲望,而初中学生此时正处于脑部发展的黄金时期,对语言的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正处于上升期阶段。因为美术欣赏课需要用语言表达它的形态、内涵与外观,此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情境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利用好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来引领学生,向学生讲解好,美术欣赏课程中的难点与重点要求,把所学知识,联系到一起,做一个平稳的过渡进行讲解,从而能激发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的热爱。

(4)有效提升学生的人际关系与合作能力

如果一个人能够获得尊重与帮助,那说明这个人一定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而在美术欣赏课程中,采用的情境教学法往往都是小组之间合作才能达到有效的目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合作交流上也可以增强学生的人际关系,在实际的课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技法、材料、形式和主题进行有效的沟通与讨论,得到相应的结果,使学生学习氛围中充满着愉快和自由。

(5)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欣赏课可以提高人的精神活动,对知识与现象的内化比较重视。初中的美术欣赏可以是专题欣赏,也可以是通过绘画、工艺、设计等课程,进行在课程中欣赏。如,老师可以经常举办美术作品陈列展,展示自己和学生的美术作品,还可以带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感知力和鉴赏能力,还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所以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存在的问题

(1)学校对美术欣赏课缺乏重视

由于初中学生正处于备战中考阶段,有些学校受陈旧的教育理念影响,会认为文化课才是初中学习的关键重点。对美术欣赏课程进行减少,甚至有些学校已经不在设有美术欣赏课程,根据统计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学校对美术课程每个学期基本不会超过20节课,其原因有的是因为教师为了顺利完成自己的教学计划而占用了美术欣赏课程,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学校放假或者组织一些活动导致课程的延后,为了及时追赶课程。把美术欣赏课进行停滞等。

(2)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缺乏兴趣

因为一些初中学校对美术欣赏课的不重视,所以一些美术欣赏课的教师,也不会对自身的专业化进行深造与提升。在课程中,美术课程只是一味的机械化进行讲解,其没有感染力的教学方式根本打动不了学生,还有一些老师在美术课程中单纯的播放了一些图片和视频就可以进行美术欣赏课教学,对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态度不够端正,也不能对美术欣赏课程的内容进行讨论和交流,导致学生在美术课重中缺乏兴趣,阻碍了学生自助学习的能力。

(3)教师对美术欣赏课观念陈旧

由于一些教师观念的陈旧,不能接受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对美术教学还停留在依照画面分析、构图与介绍绘画背景知识的层面上,在这种美术教学课程中,学生只能通过视频、图片或者教师口述的方式来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和学习。所以让学生对美术欣赏课产生兴趣爱好的可能性较小。

(4)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的生活出现了分离问题

初中阶段是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其素质的关键时期,同时,美术欣赏课又是一门强调实践的课程,美术教师要以引导与启发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将实践与思考合二为一,大幅度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但是根据调查发现,现阶段部分的初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并未对本班级学生学习的特点与情况进行仔细的了解与分析,常常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授课上面,导致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的生活出现了分离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严重的影响与制约着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另外,老师仅仅依靠课本当中的内容来进行美术欣赏课的实际教学,学生很难透彻的理解,更无法有效的拓展课程的深度。

3.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情境教学法运用的策略

(1)创建视觉情境教学,使之提升观察力

创建情境教学法是为了让学生眼手并用产生感官刺激。视觉情境主要包括自然存在的视觉原型和图像情境,视觉可以带来更直观的体验,教学媒介主要包括网络图片、板书总结、视频资料、多媒体幻灯片、AR技术等。通过自身的调解可以让学生的感官感受视觉情境中的人和物,从而可以增加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力。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感性与理性认识,让学生的观察能力有所提升,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总结,会对美术欣赏课教学形成更深一步的认识,例如:老师在进行浙美版八年级下册,“奇特的视觉图形”这一课教学时,就可以将雕塑模型搬到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让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通过触摸和视觉上的感官对雕塑作品进行全方面的总结与分析,所以创建视觉情境教学可以对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有着重要作用。

(2)创建故事情境教学,使之提升创造力

所谓的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创设情境教学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爱好,因为在故事情境教学中对故事情节的层层铺垫,对教学内容逐步渗透,达到教学的目标,所以在美术欣赏课中老师可以将一些小故事形式融入到教学中去,将美术欣赏课以新的含义展现给学生。与此同时,老师在创建故事情境教学时一定要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和心里特点,才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与兴趣。而且创建故事情境教学也具有一定得科学性,更容易满足初中学生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如教师在进行2013浙美版,八年级下册第四课《美丽的西湖》这一课教学时,老师就可以把古代传说中西湖的来历,以小故事的形式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听完故事后,进行大胆的想象。教师在教学美术欣赏课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组织和语气的变幻,然后告知学生这副画的真实含义和创作背景,使故事和画面相统一。这样更容易让学生的理解与接受。通过本课,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美,让学生知道美不是只有人类才会创造的,真正一切美的起源都来自于大自然。记得罗丹讲过:“美是到处都有的,不是缺少美,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3)创建表演情境教学,使之提升学习的兴趣

角色的扮演方式对美术欣赏课教学有着重要意义,例如在教学“走近美术”这一课中《粒粒皆辛苦》这幅中国画时,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表演农民种田的情景,体会农民的不易与辛苦。表演情境可以让学生对美术作品加工和思考后,通过肢体和语言沟通的表达方式进行呈现出来,可以加强学生的记忆,使之更深入的体会与了解,这样可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还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对美术欣赏课产生浓烈的兴趣与爱好。

(4)充分的发挥出情境教学法的优势与特点

与其他的教学方法相比,情境教学法具有独特的优势与特点,所以要将情景教学法科学、合理的融入到实际的美术欣赏课程当中去,首先需要老师与其他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综合的讨论,不断革新与优化自己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充分的激发出学生学习美术欣赏课程的热情与积极性,并在课堂当中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显出来,老师只需要作为课堂的启发者与引导者即可。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大背景之下,情景教学法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与趋势,同时也是进一步的推动初中美术欣赏教学改革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4.结束语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的推进,学校与老师更应该深刻的意识到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在对各方面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要予以重视,仅凭我们提出的这些情境教学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相关教育人士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李丹丹.谈情景教学在中学美术教育领域中的缺陷性[J].才智,2019(09):63-64.

[2]傅小骁.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情境教学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22):160-161.

[3]王海燕.情境教学法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J].文学界(理论版),2010(05):172.

[4]金華.经典作品深度赏析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的价值追求[J].美术教育研究,2019(23)

上一篇:机电设备评估论文范文下一篇:实验管理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