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资料范文

2024-05-15

红色记忆资料范文第1篇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和国庆节来临之际,为进一步推进我校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培育,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根据上级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活动方案。

二、 活动主题

重温红色记忆,追寻红色足迹

三、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革命先辈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进行的艰苦的奋斗、牺牲,增强少先队员对先辈们的敬仰之情。

2、以举办系列活动为主线,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把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有机结合起来,发愤图强建设祖国。

四、 活动对象

三、

四、五年级少先队员

五、活动设计与指导者

设计:阚今朝

指导:伊梅

六、 活动时间

9月3日-----9月18日

七、活动准备

1、准备好需要观看的电影材料。

2、根据各班情况安排,由中队辅导员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

3、准备活动中的相关材料,如相机、笔记本等,及时收集资料。

八、实施过程:

(一)集会班队教育,缅怀革命先烈

活动初期通过旗下讲话、主题班会、主题队会的形式,让少先队员了解本次活动背景、含义,传承并发扬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

(二)重温抗日历史,激扬民族情感。

1、观看以抗战为内容的爱国主义优秀教育影视片、抗战历史资料、抗战英雄人物事迹。

2、时间:9月6日至9月10日

3、地点:各班教室

4、形式:观看影片、出黑板报、做手抄报,评比优秀作品。

(三)写抗战题材征文,深化教育主题

1、通过举行征文活动,提高学生作文、表达能力,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及民族精神。

2、时间:9月14日至18日

3、各中队根据情况按时完成,班内进行评比,并选优秀作品在全校评比。

九、实施建议

各班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班干部发挥积极带头作用,配合中队辅导员,认真完成每项任务。

十、活动评价

红色记忆资料范文第2篇

日 程 安 排

08:30—09:00

参会人员签到

地点:北京首农香山会议中心一层大厅

09:00—09:10

研讨会开幕式

09:10—11:40 09:10—09:40 09:40—10:10 10:10—10:40 10:40—11:10 11:10—11:40 12:00—13:00 13:30—15:30 13:30—14:00 14:00—15:00 15:00—15:30 15:30—16:00 地点:一层大会议室

人:谭烈飞

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

主办方致辞:王铁鹏

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

第一单元 口述史理论方法及经验交流

主题发言(每人时间在30分钟以内)

口述史资料收集在纂修方志中的作用

发言人:定宜庄

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口述史与方志编纂

发言人:张英聘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联络处处长

党史开展口述史的准备、过程与整理加工

发言人: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有关负责人

口述档案的收集与管理

发言人:北京市档案局有关负责人

交流互动 自助餐

地点:一层自助餐厅

第二单元 地方志办如何开展口述资料工作

专题研讨

区县开展口述资料工作的举措

发言人:有关区县代表

市志承编单位开展口述资料工作的举措

发言人:市志承编单位代表

《北京志》主编口述史访谈的体会

发言人:韩旭

北京市方志馆副馆长

红色记忆资料范文第3篇

回望70多年前,那国难当头的岁月,许多历史瞬间永远不能忘却——

1931年秋,东三省黑土地上最黑暗的夜,有一支队伍昂着头颅向前冲,尽管这支队伍不仅没有精良装备,而且饥寒交迫,但这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誓与敌人血战到底。

这一幕岂止在东北:1934年夏,赣南。一支衣衫褴褛的队伍杀出重围,一路向北,高扬的旗帜上写着“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

1936年春,黄河边。红军万里长征人未歇,刚刚爬过雪山草地,又爬上木船羊皮筏,东渡黄河,进入山西抗日前线,兵锋直指热河、察哈尔、绥远„„

当山河破碎之际、民族危亡关头,当党派军阀林立之时,是共产党点燃了救亡图存的火炬,是共产党人力挽狂澜,以敢于牺牲担当民族大义,以敢于牺牲赢得伟大胜利。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今天,我们来到一处处曾经血染战旗的战场故地,走进一个个述说共产党人流血牺牲故事的纪念馆时,一路见证着一个历史的答案:在国家危亡之际,是共产党人以伟大的牺牲挺起了民族的脊梁,今天传承这种伟大品格,我们才能在民族复兴征程上拥有磅礴的力量。 有谁这样视死如归

当木楔子钉进她的胸膛,当鲜血流到最后一滴,一个个共产党人英勇牺牲于人间炼狱„„那是怎样一种“铁骨铮铮”、怎样一种“大义凛然” 你可曾知道?后来成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雏形是东北抗日义勇军军歌《义勇军誓词歌》。在那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以生命发出吼声的,以血肉筑起长城的,正是率先奔赴抗战前线的中国共产党和她领导的义勇军。

一部抗战史,从浸满血泪的黑土地掀开第一页。轻轻翻动这史册,每个字都渗着共产党人的鲜血。1931年,当国民党十几万军队不放一枪逃离东三省时,北上的共产党队伍里,有一位清秀柔弱的女子赵一曼。她是一位3岁孩子的妈妈,她是一位从巴山蜀水走来的女共产党员。5年后,她寄养在亲戚家的儿子8岁,而她壮烈牺牲。

今天走出哈尔滨火车站,迎面就是用她的名字命名的一曼大街。出哈尔滨向东南沿着牛心山、乌珠河行约数十公里,有一座以她的名字命名的一曼村。79年前,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第1师第2团政委赵一曼就在村后的山上被捕。

从被捕到牺牲,赵一曼经历了人间炼狱——日寇将她全裸高高吊起,皮鞭抽打,拔掉手指甲,凿光牙齿,粗钢针反复穿刺全身每个敏感部位,电刑器灼透五脏六腑,强心针,樟脑酊,咖啡因盐水,高纯度甲基苯丙胺„„一次次死去活来的折磨。这位年轻美丽且极富书卷气的女性,经受着“不是人能够想像出来的魔鬼之下流、变态、残暴、狠毒”的拷打,被摧残成刑架上连施刑者都不敢直视的血肉模糊之躯„„

然而,她惨烈嘶哑的声音只有一个字:“不!”她焦糊溃烂的躯体上,是令敌人畏惧的宁死不屈。她弥留之际的恍忽中,脑际闪过什么?林海雪原深处“密营”里的战斗岁月?和儿子在一起的短暂甜蜜时光?

当时日伪滨江省公署警务厅的一份档案记载,主持刑讯赵一曼的日军少将林宽重说:“总之,要慢慢地跟这个女人耗,不能停,不能让她有喘息的机会,直到电刑摧垮她反满抗日的意志,撬开她的嘴。”

日寇没能撬开赵一曼的嘴,驱使狼狗吃掉了她的遗体。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赵一曼没有留下一块遗骨。

红色记忆资料范文第4篇

回望70多年前,那国难当头的岁月,许多历史瞬间永远不能忘却——

1931年秋,东三省黑土地上最黑暗的夜,有一支队伍昂着头颅向前冲,尽管这支队伍不仅没有精良装备,而且饥寒交迫,但这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誓与敌人血战到底。

这一幕岂止在东北:1934年夏,赣南。一支衣衫褴褛的队伍杀出重围,一路向北,高扬的旗帜上写着“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

1936年春,黄河边。红军万里长征人未歇,刚刚爬过雪山草地,又爬上木船羊皮筏,东渡黄河,进入山西抗日前线,兵锋直指热河、察哈尔、绥远„„

当山河破碎之际、民族危亡关头,当党派军阀林立之时,是共产党点燃了救亡图存的火炬,是共产党人力挽狂澜,以敢于牺牲担当民族大义,以敢于牺牲赢得伟大胜利。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今天,我们来到一处处曾经血染战旗的战场故地,走进一个个述说共产党人流血牺牲故事的纪念馆时,一路见证着一个历史的答案:在国家危亡之际,是共产党人以伟大的牺牲挺起了民族的脊梁,今天传承这种伟大品格,我们才能在民族复兴征程上拥有磅礴的力量。 有谁这样视死如归

当木楔子钉进她的胸膛,当鲜血流到最后一滴,一个个共产党人英勇牺牲于人间炼狱„„那是怎样一种“铁骨铮铮”、怎样一种“大义凛然” 你可曾知道?后来成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雏形是东北抗日义勇军军歌《义勇军誓词歌》。在那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以生命发出吼声的,以血肉筑起长城的,正是率先奔赴抗战前线的中国共产党和她领导的义勇军。

一部抗战史,从浸满血泪的黑土地掀开第一页。轻轻翻动这史册,每个字都渗着共产党人的鲜血。1931年,当国民党十几万军队不放一枪逃离东三省时,北上的共产党队伍里,有一位清秀柔弱的女子赵一曼。她是一位3岁孩子的妈妈,她是一位从巴山蜀水走来的女共产党员。5年后,她寄养在亲戚家的儿子8岁,而她壮烈牺牲。

今天走出哈尔滨火车站,迎面就是用她的名字命名的一曼大街。出哈尔滨向东南沿着牛心山、乌珠河行约数十公里,有一座以她的名字命名的一曼村。79年前,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第1师第2团政委赵一曼就在村后的山上被捕。

从被捕到牺牲,赵一曼经历了人间炼狱——日寇将她全裸高高吊起,皮鞭抽打,拔掉手指甲,凿光牙齿,粗钢针反复穿刺全身每个敏感部位,电刑器灼透五脏六腑,强心针,樟脑酊,咖啡因盐水,高纯度甲基苯丙胺„„一次次死去活来的折磨。这位年轻美丽且极富书卷气的女性,经受着“不是人能够想像出来的魔鬼之下流、变态、残暴、狠毒”的拷打,被摧残成刑架上连施刑者都不敢直视的血肉模糊之躯„„

然而,她惨烈嘶哑的声音只有一个字:“不!”她焦糊溃烂的躯体上,是令敌人畏惧的宁死不屈。她弥留之际的恍忽中,脑际闪过什么?林海雪原深处“密营”里的战斗岁月?和儿子在一起的短暂甜蜜时光?

当时日伪滨江省公署警务厅的一份档案记载,主持刑讯赵一曼的日军少将林宽重说:“总之,要慢慢地跟这个女人耗,不能停,不能让她有喘息的机会,直到电刑摧垮她反满抗日的意志,撬开她的嘴。”

日寇没能撬开赵一曼的嘴,驱使狼狗吃掉了她的遗体。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赵一曼没有留下一块遗骨。

红色记忆资料范文第5篇

————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2010级体育教育2班——罗艳)

坚持就是胜利!

在这炎热酷暑的夏天,久久才放假的我们,并不是一放假就像高中以前一样提着行李回家,而是踏上社会去参加一个很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暑期社会实践,对于一个整天待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的大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够锻炼一个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动手能力,暑期社会实践更是我们大学生充分利用暑假的时间,以各种方式深入社会之中展开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活动,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促进我们对社会的了解,提高自身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更好结合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践的同时,还可以扩宽我们的交友渠道,为以后步入社会工作的良好的人际圈打下坚实的基楚。

我是大一新生,今年是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带着激动与好奇的心理参加了摄影协会团支部组的队,摄影协会在四川农业大学是一个有着15年历程的老协会,协会的人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个个都是才华出众的人才,这更增加了我对暑期实践热情。

我们社会实践的主题是“重走长征路,追寻红色记忆,纪念建党90周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了纪念红军长征的艰辛,我们团队决定重走雅安市芦山县、石棉县、泸定县红军曾经走过的路线。我们的第一线路是雅安市芦山县,我们首先去了芦山县县政府,与当地政府进行接洽,去的那天运气比较好,遇到政府的一个阿姨,她很和蔼可亲,分别给我们介绍了芦山县相关红色遗址。于是我们开始了走访调查的行程。我们最开始去了芦山县博物馆,那里面遗留的全部是芦山县的古文物,全部都是些珍惜物品,那里面有一个管理博物馆的老人家给我们介绍了很多,让我们增长了不少的知识。

我们7月13号去的芦山县,计划是

13、14号在芦山县走访,主要目的地红军遗址,

15、16号走访雅安市石棉县,主要目的地石棉县安顺场,

17、18号走访雅安市泸定桥,主要目的地泸定桥。

13、14号我们分别走访了芦山县少共芦山县旧址、抗日救国会会址、乐以琴故居、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遗址、红军

桥等地方,

15、16号走访雅安市石棉县,我们去了安顺场,那儿有石碑,大渡桥、石刻像等等红军留下的纪念。我们这次的走访与其他团队的不一样,我们走到是几个地区,所以路途是非常艰辛的,有一小部分是坐车,很大部分是靠步行,在炎炎列热下,每个队员都筋疲力尽,累的气喘吁吁。我们走访的过程很艰辛,并不是我最初想象中的那样,走访过程中,有一顿没有一顿的,走很远很远的地方,很长很长的路,汗水不停的流淌,但是想想红军当年的艰辛,也就都挺过来了,社会实践让自己收获了很多,不论是当年老红军的事迹,还是红色地区保护,红色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中国90年来的历程、以及与人交流等,对各方面都了解到了很多,提高了自己的社会工作需要具备的能力,磨练了自己的意志。

走访途中,最让自己感受深刻的是庐山县走访结束后去找县政府签字时,由于13号接待我们那个阿姨没有上班,所以其他人都对我们很不支持,对我们百般阻挠,挑出很多借口来拒绝我们,我们15个人在县政府门口一直站了将近3个小时,那时候心里好着急,又只能到处想办法,队长也很焦急,其他队友也很焦急,就在那几个小时,我想了很多,才明白自己要好好努力,什么事都得靠自己的能力才能解决,我心里有想哭的冲动,很难过,因为担心我们团队两天来辛辛苦苦的走访没有一个完美的落幕。也许自己不够成熟,处理应急的事能力还不够,后来那个阿姨来了,也解决了我们的困难。从那次以后,自己才明白,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一定不要焦急,要静下心来解决问题。才能把事情处理好。

暑期社会实践结束了,这是自己第一次单独参与团队的实践,学会了团队合作,融合了集体生活,懂得了冷静处理事情,也明白了在大学学习一定要把自己的理论知识学好,掌握牢固,才能在实践中运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红色记忆资料范文第6篇

曾几何时,二万五千里的路途中响起“十送红军”的歌声;曾几何时,二万五千里的路途中留下了红军深深的脚印;曾几何时, 二万五千里的路途中记下了红军可歌可泣的故事;曾几何时, 二万五千里的路途中留下了红军长征的精神!

漫漫征程,说不完的艰难困苦,道不尽的严峻险阻。冰封的皑皑雪山、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峡谷急流、有乌江天险、有弯弯赤水、有大渡激流„„加之蒋介石百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粮食的严重短缺,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绝望。可长征中的红军,却利用自己的两只脚,长驱直至两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他们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攻占腊子口„„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二万五千里血与汗的洗礼。所到之处,哪里没有浸透着红军战士的不散热血?哪里没有谱写着一曲动人的壮歌?长征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才是英雄好汉。他们排除万难,经历了九死一生的激烈战斗,战胜了任何人都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他们在一条布满荆棘和鲜血的道路上一步步艰难地走来,走向了光明和胜利。

2016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然而随着岁月流逝,长征以越来越深刻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人们去追寻,去思考。一位重走长征路的年轻军人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地址都成了遗址,笑容都成了遗容。”长征已经成为无数生命写下的英雄史诗,已成为中国革命和人类历史上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一段永不磨灭的铁骨回忆。

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红军创造了这一惊心动魄的奇迹?这就是长征精神。这就是千百年来我们所固有的,具有强大凝聚力、鼓舞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民族精魂。从孟子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到于谦的“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历史雄辩地证明:“民族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巍峨的雪山掩盖了革命烈士的躯体,却埋藏不了他们满腔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茫茫的沼泽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躯,却掩藏不住他们的坚定信念;如雨的子弹夺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却夺不去他们的不朽精神。

上一篇:红色革命征文范文下一篇:会计证考试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