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类电子商务论文范文

2024-07-27

经济管理类电子商务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伴随我国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各种信息技术的需求力度也越来越大。作为一项高科技产业,电子信息类的相关人才在当下的社会市场中,占据着一定的分量。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的展开,只有培养更多实践技能较高的人才,才能够更好地推动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来讲,大部分院校由于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生源比例较大,使院校中各项设备和师资等资源,都无法满足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必须对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分析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改革建设策略展开研究。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实践课程

现阶段,越来越多的行业对电子信息类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加大,使我国高职院校对该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也呈现了迅猛的发展趋势,从而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我国经济产业发展的支柱,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提升对该类人才的需求量增加,使高职院校必须结合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对电子信息类人才的教学进行改革创新,培养更多具备综合能力的新型人才。因此,笔者主要对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策略展开研究,希望能够加强对该类人才的培养。

一、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课程的现状分析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部门对高职院校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如今,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展开,对我国现代化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中,学生的培养要求与社会对该方面人才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的现状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实践教学概念的认识不够清晰

大部分高职院校在电子信息类课程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不够重视实践教学。老师认为实践课程教学,仅仅是学生参加各种实验操作,或者是实训课程活动,并没有正确认识实践课程。这样,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未得到提升,对实践技能操作方面也缺乏创新性,对电子信息类课程实践活动的参与不够积极,从而使该类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受到了限制。

(二)实践课程的教学设计缺乏科学性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正朝着实践教学方面发展,但是,实践课程的教学设计与理论教学之间的课程划分不够合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各个知识组成部分的实践技能操作过于单一,彼此之间的联系比较薄弱,学生通过对实践课程的学习,在实际应用中并没有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实际教学环节中,理论知识所占据的分量远远大于实践课程,学生自身具备的实践技能,并不能够与职业的技能要求所匹配。正是由于这种现象的影响,才使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实践课程教学的价值无法得到体现[1]。

(三)选择实践项目和各种载体方面不够恰当

对电子信息类实践课程来讲,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必须要结合社会市场中企业的实际使用状况和需求,选择恰当的电子元器件,以及各项符合实际生产需求的电路结构等內容,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创设与实际状况相符的实践环境,才能够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但是,我国高职院校在选择实践项目和各项载体方面,与企业实际工作并不够匹配,这种情况下培养的技能型人才,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该类工作人员的需求。

(四)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高职院校想要加强对实践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必须构建相应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为专业人才的更好培养做好准备,从而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根据调查发现,我国的大部分高职院校为该类人才的培养所构建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缺乏一定的科学性,老师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表现,无法按照一定的标准来进行评价。这样,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也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2]。

(五)教师团队的建设力度不足

通过我国高职院校的相关数据信息可知,高职院校在电子信息类专业方面招收的学生数量较多,而老师的数量较少。而且,很多电子信息类专业老师,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缺乏,虽然具备较为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但电子信息类课程对学生的实践技能有着较高的要求。老师的实践能力较为薄弱,无法引导学生提高实践技能。在这种情况下,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不能顺利展开。除此之外,学校也并未加强对老师团队的建设力度,对老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训不够重视,使老师无法培养出更加具备现代化的技能型人才[3]。

二、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的相关策略探讨

(一)科学规定实践教学的基本内涵

在高职院校中,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对培养更加专业化的技能型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高职院校应对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内涵进行科学界定,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专业技能,使学生不仅具备专业的实践能力,更要具备职业道德素养。在科学实践教学基础上,高职院校可以正确地认识该类专业课程实践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实行个性化和针对性的实践教学计划,根据市场上企业对该类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将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科学系统的规划,从而为培养更多的现代化人才做出贡献。

(二)合理规划电子信息类教材的内容和结构

对任何专业课程教学来讲,教材内容的编写都是人才培养的基础。高职院校要合理地规划电子信息类教材的内容和结构,要认识到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之间的密切联系,要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充分体现该类专业课程存在的共同特征,同时还要使不同的教材内容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比如,在应用电子专业教材内容中,主要专业课程包括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以及电路基础等内容[4]。在这些教材当中,还应当融入职业规划以及职业道德素养等内容,并对专业课程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进。要以学生的身心共同发展为基础,结合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进度,构建循序渐进的知识学习体系,实现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全面培养。

(三)展开校企合作,创建专业化的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要构建专业化的实训基地,与校外的相关企业进行有效合作,加强校内外的实训技能培训。以校内的各种电子实验室为主展开建设,包括通信实验室,家电维修实验室以及仿真实验室等,结合学生的数量扩展实验室,为学生创建一定价值的实践基地,实现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要与校外的各大企业进行沟通,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给学生提供校外企业实训基地,从而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发挥和应用,实现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强化,从而才能够为学生的未来打好坚实的基础[5]。

(四)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电子信息类的实践教学方式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密切相關。老师要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从基本的技能操作展开指导和训练,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不断思考。老师可以给学生提出相关的实验设计要求,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课程内容,查找各种相关资料,完成老师所布置的教学任务。学生通过交流和沟通,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更快地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另外,学生还可以与老师共同分析实验设计和操作流程,完成各种电路图的设计以及完整的电子产品。

(五)加强专业教师的综合能力,切实提升课程教学效率

在培养电子信息类的专业人才的过程中,老师自身的能力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6]。高职院校应加强对该类专业老师综合能力的培养,给老师传播更加丰富的教学理念,传授更多专业化的实验技能,让老师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从而紧跟教育的发展步伐,养成主动学习新知识的习惯。在当下的社会中,各种新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可以为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的展开提供更多丰富的内容[7]。多媒体技术在实际教学中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为教学效率的提升做出巨大的贡献。那么,要将这些新型教学方式引入实际教学当中,老师也应加强对这些新型技术的不断学习。学校可以促进与校外企业之间的合作,让老师参与企业实践,强化自身的专业实践技能,为构建更加丰富的实践课程体系打好坚实的基础[8]。

综上所述,在新型社会中,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需求力度较大。高职院校想要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新型人才,就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对电子信息类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推动高等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必群.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1):5-11.

[2]李敏,钱峰,夏跃武,等.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8(3):22-25.

[3]孙青锋,崔世钢,张元,等.新硬件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思考[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34(5):57-60.

[4]辛健.论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电子信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6(2):94-96.

[5]蒋道霞.高职院校电子信息专业群建设的思路和实践案例[J].电子商务,2013(10):93-94,96.

[6]王淑文.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现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6):126-128.

[7]蒙树森.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6):22-24.

[8]曾菊员,王剑锋,曾繁玲.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2):132-135.

编辑 赵瑞峰

经济管理类电子商务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被动式教学,文章重点阐述了在以学生为本,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提高电子信息类课程教学质量的一些做法和感受。

关键字:教学质量;电子线路;猜测式;仿真软件

伴随着我国人才市场对高质量的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高校对于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高校教师大胆探索,在教学的过程中,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被动式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本,教师为主导的主动式教学,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与学习潜能,探索出真正适应学生状况的教学模式。下面就谈谈我在长期的电子线路类课程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一些成功做法和案例。

一、高度决定视野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尽管很用功地学习知识的每一个细节,可是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本专业学科的知识构架、逻辑关系,对所学课程在本专业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却非常模糊,学习目标不明确。于是我就在课程的第一堂课首先向学生讲清该课程在本学科以及本专业中的地位,它涉及到前期哪些课程与知识,后续延伸性的知识是什么等等。此环节的另一个目的是传递给学生高屋建瓴的学习思想:学习过程就像登山一样,不仅要深入到大山里,领略它的奇妙风景,更要有站在最高峰一览众山小的视野。尤其是《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对学生建立电路类课程的思维以及学习兴趣至关重要。让学生明白该课程的地位,从而对学习此课程高度重视,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带领学生浏览教材目录,让学生大致了解所学课程的知识框架以及它们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这对学生宏观把握知识体系是很有帮助的。再比如《高频电路》,在教授新的章节之初,我都会提醒学生注意本章节在无线发送与接收中所处的作用和地位,使学生始终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局性的把握。

二、从知识逻辑框架入手,以“猜测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

理工类课程繁杂的公式推导难免使课堂教学陷于枯燥乏味。如何让学生能像打游戏一样主动出击并感受到乐趣?我总结出一条经验:上课时多注意启发学生思维,通过“猜测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发掘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以及知识框架,以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基尔霍夫电流定理与电压定理时,先启发学生关注基尔霍夫电流定理的逻辑框架,然后依照此逻辑让学生尝试推导基尔霍夫电压定理,学生就会发现这两个定理整体的思维架构其实是相同的,只时由于研究对象的差异,导致填充的知识细节不一样。如同盖房子,框架大同小异,只是具体的内部装饰不一样,导致每个房间都呈现不同的功能与特色。再比如“节点电压法”,如果以“网孔电流法”的思路框架为基础,通过对比发问的形式启发学生理解节点电压法,学生接受得就很快。同样,电流源与电压源的特点、受控电源与独立电源、电感与电容的特点都可以按照此种思路讲授,取得了不错的课堂效果。

三、强调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电路分析基础》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之一,不像其他专业课有非常明确的应用目标,它的应用价值更多的是通过后续的相关专业课体现出来。可学生一般较为急功近利,更关注知识即时的实际应用价值。所以,实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注重知识应用层面的讲解,对吸引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会大有裨益。比如在《电路分析基础》的分压与分流讲授后,可增加机械式万用表与数字式万用表电压、电流、电阻量程扩展的工作原理;同样,将受控源与三极管、场效应管的等效电路联系起来,学生对受控源这个模型的理解就不觉得是空中楼阁了;讲授直流电压与电流的求解时,以《模拟电子技术》中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求解为范例进行讲解。再比如交流信号的讲解中加入吹风机的应用,一阶电路中加入楼道延时开关的应用等等。总之在平时的讲课中将所学课程在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甚至高频、传感器、信号与系统课程等中的应用穿插其中,哪怕是一个很小的应用,学生都会听得津津有味。

四、鼓励学生提问,通过提问与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讲授方法

在长期的教学中往往有这样的经验,学生提出的问题常常是老师不以为然的地方,这种反差的产生其实不难理解。学生只能按照所拥有的知识背景和思维能力去理解,而长期讲授课程的教师对课程已经非常熟了,导致对问题的理解方式会和学生之间存在偏差。但是教师要始终记得教学的任务是如何让学生能尽快地深入理解,那么就需要老师了解学生学习思考的逻辑,按初学者的思考逻辑讲授。通过鼓励学生不懂的地方及时提问以及作业暴露出的问题,及时调整授课方法,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支路电流法与网孔分析法的讲解,教师可能认为这两种方法不会产生混淆,但是在学生的作业与提问中我们会发现由于概念不清,学生经常会把这两种方法混用,于是我们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可以以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发现它们的共性与差异性。总之,每堂课都会有启发学生思维的新体验或新方法,课后我们应该及时对教学做出总结和调整,如此积少成多,教学水平也会日趋提高,教学效果也会不断改善。

五、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实践教学,启发学生有意识地培养用理论指导解决实际问题

在长期的实验教学中我发现有这样两类学生:一类学生理论功底扎实,但做实验时却显得很笨拙;另一类学生上课昏昏欲睡,在实验室里却生龙活虎。第一类学生不能很好地把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第二类学生虽然喜欢动手,但是碰到小聪明之外的问题也是束手无措。究其原因,这两类学生都缺乏主动利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的意识或者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注重将实验中碰到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探究原因及解决的办法,学生在做实验时就会更加游刃有余。

六、利用先进的电子技术不断改进实践教学

电子类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验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一环。传统的电子类专业基础课实验大都是验证性的,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我们尝试改革实验课,重新整合现有的实验资源并编写新的实验教案,增加实验项目和扩充实验内容,加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比重。为了弥补实验设备的不足,在《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等课程中统一引入电子仿真软件Multisim10.0。美国NI公司推出的Multisim10.0被誉为“计算机中的电子实验室”,是一款既可以进行原理电路设计又能够完成电路功能测试的虚拟仿真软件。《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中,首先要求学生自学该软件,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也为顺利开展设计性实验以及后续课程的实验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

只要每一位肩负高等教育职责的教师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本、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不断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相信我们高等教育的明天会更好!

参考文献:

[1]秦平,沈钺.基于课程联系探讨“电路分析基础”教学[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6):88-90.

[2]冯维婷.Multisim在电路分析动态电路教学中的应用[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15(2):169-172.

[3]白菊蓉,张宝军.Multisim应用于电路分析实验教学的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6,11(1):123-125.

[4]黎明.设计性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4):245-247.

作者简介:杨蕊,女,硕士讲师,从事电子技术的教学和教研工作。

经济管理类电子商务论文范文第3篇

2、创新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3、外贸业务洽谈中商务英语的策略性运用分析

4、商务英语阅读策略和词汇策略相关性研究

5、论高校英语学习中商务英语翻译技巧

6、基于认知语境的国际贸易实务与商务英语课程翻译能力探索

7、翻转课堂下的商务英语阅读教学路径

8、试论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对商务英语专业改革发展的影响

9、基于网络连接主义的商务英语教学

10、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合同翻译探讨

11、浅析对外贸易中商务英语的应用

12、跨境电商视域下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3、对外贸易中商务英语的应用浅谈

14、新时期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与运用策略研究

15、浅析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翻译

16、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7、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

18、浅析在进出口贸易中跨文化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

19、论准确贸易术语在商务英语中的重要性

20、论贸易经济发展中商务英语的应用

21、商务英语在对外贸易中的应用分析

22、在对外贸易中商务英语函电的作用

23、跨境电子商务模式下商务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24、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校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措施研

25、基于新媒体背景下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

26、浅谈商务英语函电在国际贸易中的变化和作用

27、“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跨境贸易的人才培养

28、刍议ESP理论的商务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探微

29、中美贸易战背景下商务英语谈判的话语技巧分析及教学启示

30、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谈判素质的培养

31、商务英语在贸易谈判中的应用技巧

32、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要素分析及其应用价值、

33、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对促进对外贸易的影响

34、国际贸易背景下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语言的积极语用功效分析

35、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及提升策略

36、商务英语听说课线上教学反思与线下教学的改革研究

37、商务英语的界定、特点及教学原则

38、从目的论的角度看商务英语翻译

39、“一带一路”倡议下商务英语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中的应用

40、基于校企合作的国际贸易专业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

41、案例教学法在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42、\"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跨境贸易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探索

43、商务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44、我国商务英语发展现状及趋势探究

45、商务英语在当代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46、浅谈商务英语函电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

47、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48、商务英语在当前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探析

49、商务英语语言特点及翻译技巧探究

经济管理类电子商务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电子信息类毕业生就业曾有过耀眼的辉煌,但近几年来,其就业形势大不如前。其主要原因有人才市场容量不足的问题,也有毕业生整体就业能力下降的问题。本文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入手,对专业能力实现的几个层次,改革学生评价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专业能力;就业能力;评价;素质

当前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高校就业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如何做到大学生充分就业、合理就业,不仅需要高等学校在就业工作上更新观念,加强指导,同时还需要大学生对就业问题进一步加深认识、理性思考,切实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成功地获得工作、保持工作以及转换工作时所具有的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的组合。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大学毕业生作为劳动力市场上一个特殊劳动供给群体,其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专业及相关知识学习、积累,对自身潜能进行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自我职业生涯目标、满足社会需求、实现自我价值的技能和能力。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关于就业能力具体包括一些什么能力,至今仍没有定论,但总的说来可以划分为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本文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从本专业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入手,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作为新兴专业,顺应了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教学、科研和生产发展的需要。但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开设电子信息专业的院校逐步增多,未来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会更加严峻,竞争会更加激烈。毕业生的质量是电子信息专业竞争成败的关键。从培养规格看,本专业学生应具备各方面的能力,由此我们将培养规格中的各种能力进行分类,整理出与之相对应的各门课程,具体分类如下:

1.工程计算基础能力。主要包括:数学计算及应用能力、建模能力、时域、频域分析,主要涉及的课程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数学、信号与线性系统。

2.外语应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能力,本专业英语文献阅读能力,主要涉及的课程有:大学英语、EDA技术与应用等。

3.计算机应用能力。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程序的设计能力、典型微机系统的分析和应用能力,主要涉及的课程有: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语言、C语言程序设计、EDA技术与应用、微机原理与应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单片机技术及应用综合训练。

4.电子工程基本分析与应用能力。主要包括:常用电子仪器使用能力,电子电路分析、应用能力,单片机应用能力,EDA应用能力,阅读与绘制电气图能力。主要涉及的课程有:电装实习、电气绘图与电子CAD、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电路原理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路实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EDA技术与应用、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单片机技术及应用综合训练。

5.电子信息产品的分析、设计、安装、运行维护等应用能力。主要包括:工业标准的理解能力,电子信息产品分析、方案的理解及初步的设计能力,方案实现和系统测试能力,电子设备维护检修能力,跟踪新技术能力。主要涉及的课程有:工程制图与CAD、科技信息检索、通信电子线路、电视技术、电子测量、家用电器技术实训、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通信电子线路实验与设计。

6.专业综合能力。主要包括: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子系统方案设计与实现,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主要涉及的课程有:数字电视、家用电器技术实训、无线电调试中级工实训与考工、毕业设计。

7.技术技能能力。主要包括:获得无线电调试工技术技能能力和考工证书。主要涉及的课程有:测试技术与仪器、大屏幕彩色电视接收机、数字图像处理、无线电调试高级工实训与考工。

8.研究与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巩固和扩展学生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學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主要涉及的课程有:电子应用基本模块训练、数字化测量的实践训练、常用控制系统的设计实践、科研实践、产品开发。

二、专业能力实现的三个层次

1.基础训练。主要通过课堂实验、电子工艺实习等环节,训练学生识别选用电子元器件,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测试简单电路、掌握焊接安装工艺等。通过对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性能测试和对各种电路性能指标测量,巩固学生所学电子技术理论知识,学会正确使用仪器仪表和科学测量电路方法,为后续实训环节打下基础。

2.模块训练。就是对某一门或几门课程进行专项实训,也就是课程设计,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能掌握一些专项技能,积累一些实际电路知识和工程知识。通过以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单片机电路等为主的实际应用电路的设计、制作安装、检测与调试,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并为后面的综合训练做好准备。

3.综合训练。主要采用项目、大型设计竞赛、毕业设计等形式。项目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申报校级或院级项目,或是参与教师课题等;大型设计竞赛指的是,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重庆市盛群杯单片机竞赛等;毕业设计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最后阶段的教学实践环节。目的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查阅资料、选择方案、设计电路、制作电路板、安装调试、撰写报告等环节,系统地进行电子电路工程实践训练,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改革评价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增强就业能力

目前,各类企、事业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应聘者的要求不仅仅是专业能力,还包括人际交往、组织协调、沟通、适应、团队合作、创新等能力。因此,要求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基础知识牢固掌握的同时,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只有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参加各项活动,才能得到各方面能力的锻炼。为此,必须改革大学生评价体系,改革以前在评优评先中只看学习成绩的做法,增加学生个人素质评价等相关内容,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如学生个人素质主要包括:基础文明素质、政治素质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调查、科技文化艺术和体育活动、社团活动和社会工作和课外读书活动等内容。本文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就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能力,以及专业能力的实现的几个层次进行了探索。为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提高就业能力,还应包括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非专业能力,对如何提高这些非专业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也期待同行的指点。

参考文献:

[1]高见芳.关于高职电子专业能力的培养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2010,(10):61-62.

[2]曲秉春,金喜.在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09,(9):43-44.

[3]郑太发,李儒俊.关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的几点思考[J].纺织教育,2009,24(4):72-74.

[4]黄晓梅,岩磊.市场导向: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构建[J].黑龙江教育,2010,(7):50-51.

[5]王恬.增强电子信息类学生就业能力的几点思考[J].出国与就业,2009,(12):19-20.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教改项目(103150)资助

作者简介:罗映祥(1964-),男,重庆市巫山县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光纤通信、光纤传感和学生能力培养研究。

经济管理类电子商务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网络了。因此,很多校园也开始注重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对于学生而言,学好计算机网络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日后的生活中,还有工作中,都是需要使用计算机的,本文主要探究现如今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有效的改革,加强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们对于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热情并培养学生们的专业素养。

【关键词】电子信息;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探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们学到更多的知识,让他们更好的去认知这个社会,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提升了他们的知识储备能力,另外还可以培养学生们对于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对于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而言,需要掌握更多关于网络的知识,对知识点深层次的了解才能学好这一门课程,现如今,时代发展变化的速度是越来越快了,很多知识在网络上不断的被推广普及,这个不仅仅加快了学生们学习的步伐,同时也加大了学生们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的难度,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去学好这些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教育部门提出了对电子信息类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进行全面的改革。

1. 如何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1.1 优化课堂内容

学好计算机网络课程这并不难,难的是教学课堂内容的普及,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梳理教学内容结构,不去主动推进教学内容的实践操作性,过度重视教学技术问题,忽略了教学计算机的应用情况,让教学课堂变的单一化,从而导致学生们对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失去兴趣,无法提高自己对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热情,让教学效果变得不理想,这个是很多教师身上存在的问题,计算机网络课堂应该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让学生真正的去了解网络应用的原理。另外,教师们过度重视技术教学,往往会扭曲了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目的,一味的追求计算机网络的实用性,从而忽略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如此一来的教学模式到最后就是损害了学生们学习的意义和目的,

不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教学的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计算机网络发展迅猛,课程需要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广泛,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单单通过课本的知识要点去进行教学,教师们可以通过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去加强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如此一来,帮助了学生们提高掌握更多知识的同时,还加强了学生们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积极性。

1.2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讲究的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如何通过有效合理的教学方式去改善枯燥乏味的课堂是每一个教师的工作职责,生动有趣的课堂更容易加深学生们在学习时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认知。在以往传统的教学课堂上,主要都是通过教师教学生学习的方式而展开的教学方式,这种模式相对而言比较单一,而且还存在很多弊端,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无法加强学生们学习时候的积极性和融入性,但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完全是可以改变这一现状的,教师通过互动的形式去进行教学,加强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通过对学生进行提问的模式,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去进行思考,在寻找答案的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们真正的融入到学习的气氛中去,教师分别让学生先从简单的问题着手,再到复杂的,从容易的再到困难的,慢慢的进行对知识的累计,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小组的讨论,包括角色互换的形式去进行课内外的学习,通过有效合理的改善教学方式,这不仅仅可以加深学生们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还能帮助学生们提升思维能力。

1.3 让教学模式多样化

根据传统教学模式可见,教师们基本上都有通过黑板教学去进行知识的传达,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很多知识要点还是没有深层的表达清楚,特别是对于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来说,教师们通过多媒体的模式来进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或许更加适合,通过多媒体的播放,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去理解知识要点,对于原本课本上一些抽象、复杂的知识要点可以通过图片或者是视频展现出来,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提高学生们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认知度,除此之外,教师们还可以布置一些有关于计算机操作的课后作业让学生们去巩固知识点并加强对计算机操作的熟悉度,在网络上查找一些相关资料的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们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印象,强化学生们对网络知识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向学生们传递一些信息,便于师生之间的交流。

2. 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

2.1 改变实验教学内容

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是需要用到很多实验设备,这些设备目前在市面上价格普遍偏高,所以现在的网络教学课程中是无法进行网络实验的,但是实验教学是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作为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学校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去改变一些实验教学的内容,教师们可以通过组建网络实验对学生们进行授课,比如网络线缆的制作和测试,光网卡等一些常见的计算机设备安装以及设置等,另外,通过以太网帧、IP、TCP、UDP等协议进行测试,去做一些协议分析类的实验,还有就是一些综合性的实验等等,通过这些实验教学,让学生们更全面的了解计算机网络知识,明白网络常见的设备以及工作原理,加强学生们日后的实践操作能力。

2.2 改变实验教学方式

因为网络教学设备不充足的情况,特别是交换机、路由器等这些重要的网络设备严重欠缺,所以学生们在局域网组建实验的学习过程会受到限制,教师最多就是做一些Internet的实验,从而无法提高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现如今,网络模拟器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网络模拟器去模拟各种网络硬件设备让学生完成实验教学。当然,教师们想要学生更好的掌握实验内容,可以改变实验教学的方式,通过开放式的实验教学去教导学生们进行学习,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比较喜欢通过实验的过程去进行教学指导,然后让学生们开始动手操作,这个完全是按照书本内容的步骤去进行完成的,导致很多学生無法掌握实验内容,教师们把教学当成是任务一样完成,完全不考虑学生们的感受,没有充分的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只会让自己的教学质量变差,让学生失去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兴趣,其实,计算机网络课程是非常轻松有趣的,通过了解那些不断发展更新的知识,结合实验去掌握计算机的知识和技术,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教师们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把课堂变成开放式教学,通过对课内外实验教学的结合去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学习的状态,促进他们自己思考发挥,在面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索,加深他们对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热情,这才是一名真正合格的老师要谨记的教学方式。

2.3 组队实验方式,合作完成

在很多教学课堂中,教师们发现通过组队的形式去进行教学,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以及加强学生们的學习能力,这种组队的模式可以让学生们更好的进行沟通,对于那些熟悉知识点的同学而言是一种巩固的过程,对于那些不太熟悉知识点的同学而言是一次全新了解的机会,那么实验教学也是一样的道理,教师可以在进行实验之前通过小组的形式去展开实验教学,分别从小组中选出合适的组长人选,确定组长,明确小组实验学习的目的和任务,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们相互合作,通过各自的想法进行讨论,提高实验效率以及加强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加强学生们学习的综合素质。

3. 考核方式的改革

以往的考试基本上都是通过笔试的形式去进行考核,这种考核方式相对而言比较局限性,这仅仅只是靠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认知理解,却没有任何实际操作的考核,在这种没有考核学生对于掌握知识的实践操作情况下,这种判定是不准并且不全面的,因此,对于考核而言也是需要进行改革的,通过笔试考核加上实验考核结合学生们平时的学习情况去进行综合考核是最为合理有效的,实验考核中,可以包含实验的操作以及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等进行评判,对于一些有能力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多一些的课外作业,通过开放式的主题进行选题,让学生进行预习,通过教师的提问模式进行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现场的表现给出建议和评语并给他们打出成绩,这个部分完全可以作为优秀学生的附加分数,稳定优秀学生的学习目标以及加强其他学生的学习动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是会不断的发展前进的,在日后的生活中,人们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因此,学好计算机网络课程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们也应该重视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质量,在授课的过程中,对于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实验教学内容等进行全方面的改革,有效推动全新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对于学习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生们而言,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全面了解计算机的特点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结合老师的教学方式要不断的加强自己的学习能力,对全新的知识点及时的更新和巩固,教师们教学生加强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用实验教学的过程,尽可能的加强学生们的学习精神,让学生们真正的学好计算机网络知识,让他们今后在工作中成为计算机网络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宗辉,刘小铭.公共选修课《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思考与实践[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8-30.

[2]孙连云,王金库.关于提高《计算机网络》课教学效果的新思维[J].办公自动化,2009,(2):61-63.

[3]周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9,(19):283-284

经济管理类电子商务论文范文第6篇

1.1 商务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可到工商企业实习,它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力性,提倡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把握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学生的教学评价体系。课堂上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内因决定外因,教学活动中教学气氛也很重要,学生也可以相互学习,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教师要认真备课,做好教学工作,启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自主学习就是要多给学生一个新的平台,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健康成长,成长祖国的有用之才,而不是传统的以老师讲学生不练的方式。

1.2 明确商务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方向

学院要出台一系列措施创办特色专业,有一个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教研室要有一个专业培养计划,完善教学工作的办法与教师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商务管理类专业也要与地方经济相结合,职业教育要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学校要充分利用地方的教学资源,创新教学工作及学生管理工作方式方法。

1.3 提倡创新型教学

明确课堂教学的创新点,学生要有好的学习态度,老师们要有新的工作方法与工作状态,创新型教学是有新的工作计划及工作模式,不断改变原有的工作方法,改善工作与学习的环境,没有条件的要创造条件。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一个重要主题,专业教师要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与教学能力,利用爱心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他们有一个好的学习与生活的环境知识来源于实践,实践出真知,让学生有一个好的学习机会,教学计划要注重课程的设置,要有内涵及实质性的东西,就有不同课程类别,要有新的时代内涵。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有新的案例新的思想与活力,工作过程是有规律的,我们的课程建设也要与地方企业相结合起来,应有一个明确的教学大纲,专业建设在着眼于人才培养的新目标及新高度。

商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对工作岗位有一个新的认识,商务管理类人才培养的要求很高,专业适用的范围与很广,深入到新兴企业中去,让学生到企业里实习及工作,学生在学校要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丰富教学内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学校教学与企业实习教学结合起来,又要结合理论,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专业老师也要通过进修等手段不断学习,教师工作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提升教学活动的把握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发挥学校资源的优势,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领悟能力,教学是一门艺术,也要有好的教学工作热情及工作状态。

2创新商务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理念

讲究开放式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商务管理类专业也有一个系统的教学大纲,根据大纲的要求来教学。好的教学理念也很多,要深入实地调查与研究,总结好的教学经验这样才有质的提升,走出一条好的路子。老师应深入企业实地调查与研究,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到企业中学习,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有条件的学校可建设商务管理模拟实验室, 师生到企业学习好的理念与新的知识深化校企合作的力度,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中,学生可以到企业实习,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案例教学法是很好的教学方法,老师通过对案例的讲解与教学,提出问题及分析问题,到最终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也可以通过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学生更好地总结学习的内容,向好的目标努力,向有好的学者学习。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通过实例教学,能正确地认识教学工作的本质,提高职业学院的人才培养的水平, 提高职业学院的品牌竞争能力与创造能力。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环境下, 学校可以通过各种平台来宣传学校,把人才培养力度放在首位,确定好专业建设的方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总结新的内容,所以学生应认识到学习重要性及目标的重要性,明确职业生涯的总体规划。职业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教育, 学生应把握好学习的目标及学习的内容。老师们通过各种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实力,在学习中进步在平时教学中不断提高,与企业的专家学者联系,在实践中学强化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细化课程教学的目标及能力要求。老师要有爱心,新老师要多学习,不懂的要去多问,掌握新的教学手段,学校要建立专业模拟实验室,把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结合起来,创造好的教学效果。课堂内容要与时代发展一致,我们要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之路,学生要积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要有好学习热情及学习方法,学校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教育水平。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企业创新了大量人类文明,形成了好的产业集群,同时它也有好的生产管理及营销模式。职业学院要把学校教育与企业的实习教育结合起来, 把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地方经济优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院的社会服务能力。

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就与地方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 实践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项目,探索好的教学方法与理念。

商务管理类专业是职业学院普遍开设的专业, 探索好的人才培养策略,获取学科新的知识,形成自己学校的办学特色,提高职业学院的创新能力与竞争能力,寻求好的工作思路,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 学生也要有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 实现人生目标。

商务管理类专业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改革与创新, 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我们的教育思想要创新与变革,以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为核心,培养好的教育气氛,教育事业是伟大的事业,师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好教书育人的各项工作。

摘要:商务管理类专业是职业学院比较常见的专业,课程教学应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方式,本文通过对商务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分析,明确指出商务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为商务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提出了良好的建议。

上一篇:员工忠诚度经济环境论文范文下一篇:地方本科院校金融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