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理财论文范文

2023-09-16

个人理财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岗位职责; 工作过程; 实践教学; 评价模式

《个人理财规划》是高职投资与理财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关系到学生毕业后顺利踏上理财岗位的重要课程。目前,我国对于该课程的教学主要是结合理财规划师的考试内容,注重财务分析、投资产品组合等教学,而忽略理财业务中更为重要的产品营销、客户关系管理等,导致课程教学与用人单位的实际岗位脱节。在现代职教理念下,从岗位需求出发,将专业核心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进行对接,有利于高职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实现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因此,笔者从现代商业银行理财经理岗位出发,以中国工商银行的职业标准为例,充分研究现代理财经理的职业标准,用职业标准为依据设计高职个人理财的课程标准,改革现有课程教学。

1 根据岗位职责确定课程目标

根据《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理财经理管理办法》,理财经理的岗位职责要求如下:

(1) 市场营销。做到“进得了门,上得了台,开得了口,说得上话”。通过上门营销、公私联动等多种手段拓展各类商品市场、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社区、写字楼、发达集镇等的个人金融业务,扩大基础客户群,发展中高端客户,完成全年客户发展和客户资产总量提升的目标任务。

(2) 新发展客户关系管理。应及时与新客户建立维护关系,建立信息档案;及时跟进新发现的潜在优质客户,并建立关系,完成全年新增中高端客户目标任务。

(3) 存量客户维护管理。做好客户维护工作,提升产品覆盖率,提高客户忠诚度。

(4) 产品销售。理财经理要以客户为中心,挖掘客户需求,提供金融产品,做好银行卡、理财产品、贵金属、电子银行等各类销售,完成销售任务。

(5) 市场调研。深入了解个人金融业务市场,积极关注市场竞争动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市场现状及市场需求调研分析,收集客户及同业的相关信息。为网点一线和其他岗位客户经理及时提供产品知识、业务咨询等方面的营销支持。

以上对银行理财经理的岗位职责描述可以看到,理财经理的首要职责是客户维护和开发、其次是理财产品营销、最后是理财市场分析3方面。因此,高职个人理财课程教学目标可以设定如下:

课程的整体目标是面向现代商业银行的理财经理岗位,以其理财业务为主要内容,① 要求学生学会与客户沟通的技巧,② 了解理财产品及其收益、风险特点,具备一定的产品营销能力,③ 能够运用相关的理财分析规划知识开展个人理财规划业务。

(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个人理财业务的基本规范,了解主要的理财产品及其收益、风险特点,熟悉常见的银行理财产品类型,掌握个人理财规划的基本原理和一定营销技巧。

(2) 能力目标: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客户沟通能力,学会收集客户信息,开发和维护客户关系,具备良好的理财产品介绍和营销能力,并能够运用相关的理财分析规划知识,按照其业务操作流程,为客户设计基本的理财方案。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诚实、谨慎、保守秘密等职业素养,为上岗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理财服务人员奠定基础。

2 依据服务内容整合课程内容

《中国工商银行财富贵宾中心管理办法》对财富贵宾中心规定的主要维护服务内容如下:

(1) 对私人银行客户提供客户有关服务:每月与客户联系一次,其中4次为投资组合回顾,对每位客户制订开发计划;

(2) 确保财富客户享受“4-2-1-1”服务:每季与客户联系一次,其中2次为投资理财服务,对每位金融资产500万元以上的客户制作客户资产配置方案;

(3) 与财富及以上客户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与分行领导、属地支行行级领导通过答谢或拜访等形式维护重要客户,为其提供养生、健康、美容、投资等针对性、个性化的贴心服务;

(4) 每日为有需求的财富及以上客户提供市场资讯短信服务,将私人银行专属产品信息以短信等形式向目标客户群进行营销;协助为符合条件、有资金需求的客户提供个人贷款融资服务;与网点或客户经理配合共同开展其他客户维护活动。

以上理财经理日常服务的内容集中在客户关系管理和设计理财方案两大模块,因此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可以由两大项目承载,见表1。

3 参照工作过程设计实践教学

4 针对考核办法制定评价模式

目前,银行对理财经理的考核主要就其理财产品营销额和客户维护率两部分内容进行量化考核。考虑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客户的虚拟化,课程的教学评价内容设计为理财产品营销比赛和以自己家庭为例制作家庭综合理财规划方案两部分,以小组合作形式对理财产品组合、理财方案制作以及现场产品营销等几方面评定,成绩评定应由教师、组员以及聘请银行理财经理作为企业专家打分共同组成。

主要参考文献

[1] 易志恒. 个人理财课程立体化的项目教学模式[J]. 考试周刊,2011(72).

[2] 周顾宇. 项目驱动法运用于《个人理财》课程教学探析[J]. 北方经贸,2007(12).

[3] 张笑言. 项目教学法在《个人理财》课程中的应用[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

[4] 曹雪梅,莫继才. 关于理财学课程体系设置的构想[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1(12).

个人理财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迅速,理财产品层出不穷。本文介绍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内涵,对产品的开发进行供给和需求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开发的立足点。

关键词:个人理财产品;供给;需求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内涵

(一)个人理财产品的含义

2005年9月29日中国银监会颁布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并从2005年11月1日起实施。根据该《暂行办法》的定义,商业银行在个人综合理财服务活动中,可以向特定目标客户群销售理财计划。理财计划是指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通常所说的个人理财产品就是上述定义的个人理财计划,是在综合分析客户的投资目的、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以及个人偏好的情况下,对个人(家庭)的财产进行科学的、有计划的、系统的全方位管理,以实现个人(家庭)财产的合理安排、消费和使用。

(二)个人理财产品的类型与特征

目前,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主要分为人民币理财产品与外汇理财产品两大类,前者的资金主要投向货币市场和银行协议存款,后者的资金主要投向外汇市场、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短期外币债券买卖、国际资金拆借和国内B股买卖。[1]以人民币理财产品为例来看,个人理财产品的特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从发行主体看。股份制商业银行是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发行主力。2006年,各商业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的系列名称与发行期数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光大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是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的主要构成者。

2.从发行期限看。现有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期限范围较为全面,从超短期的1天、7天到短期的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再到中期的2年、3年。其中,期限为3个月、6个月、1年的产品是主打产品,比重占到85%以上。丰富的期限选择充分说明了银行创新组合能力的提高,以短期为主的产品分布体现了银行强化人民币理财产品流动性的理念。

3.从产品性质看。现有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大多属于简单的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型理财产品,各银行的理财产品之间没有本质区别。银行通过产品发售募集理财资金,然后集中投入债券市场与货币市场,以投资央行票据、短期债券、债券回购等传统业务获得收益,再将其中的一部分分配给理财产品的投资者。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开发需求分析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需求现状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个人收入水平同步增加,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理财产生了兴趣。近20年来,我国居民的金融资产存量增长了200倍,年均名义增长率达到30%,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我国居民储蓄存款连续25年居世界第二(图1)。从2003年5月起,我国的通胀率一直很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居民财产的实际贬值。实际利率为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开始投向资本市场和实物资产。股票、基金市场在不断的壮大;债券市场品种增加并重新活跃;外汇市场向境内居民开放个人现汇买卖业务;保险市场上投资联结类险种受到投资者的普遍欢迎:房地产市场呈现繁荣景象;期货市场规范后开始复苏,日益受到投资者关注。多元化的投资渠道正在形成和发展,这为居民通过投资理财进行个人财富的保值和增值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另一方面,人们的理财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不只是重视节俭和储蓄,也投身于股市,在投资理念方面日趋成熟。风险与收益相平衡的投资基本原则逐步体现在投资者的决策当中,个人投资者对其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更加的关注。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四大城市就个人理财问题对800人做了专项问卷调查,获得有效样本776个。调查结果表明:74%的被调查者对个人理财服务感兴趣。很多人不再怕“露富”或者觉得“省钱攒钱就是理财”,人们渴望专业人士帮助理财的需求正日渐旺盛,个人理财逐渐成为金融业的竞争焦点,而目前我国银行提供的理财服务与跨国银行理财服务水平和质量存在较大差距。

就我国个人投资与个人理财产品开发来看,一方面,有较强的市场冲动。另一方面,个人金融创新的状况不尽如人意,最明显的表现是个人投资者在市场上难以找到合适产品,各金融机构只是忙于推销自己产品,并没有专门为客户度身定做的投资理财服务,需要的理财产品无法跟进。并且长期以来,理财产品收益的不连续,不能很好的满足投资者的各种风险收益偏好,不少资金找不到恰当的投资产品,只能以储蓄存款的形式积聚在银行中或被挤压在一些小的领域里。

(二)个人理财产品影响需求的因素分析

个人理财产品是金融产品,人们对个人理财产品的购买可以视作对金融产品的购买,是一种投资行为,而资本的边际效率是决定投资行为的关键。因此,影响个人理财产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个人理财产品本身的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投资者的收入水平;金融资产总量;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以及金融市场的利率。

1.个人理财产品的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是投资者选择任意一种金融产品都要考虑的首要因素。这三性之间是不一致的。具体而言,安全性和收益性成反比,风险越大的金融产品收益性往往越高,其收益高出平均水平的部分来自风险溢价的补偿,因此,安全性高的金融产品,其收益性往往不是很高。安全性和流动性成正比,流动性强的金融产品,其安全程度也比较高。流动性和收益性呈反比,流动性强的金融产品,风险小,收益低,如活期存款,其流动性最强,风险最低,但对应的收益性也最低。[2]

我国的大部分投资者都是风险厌恶者,即在这三性的权衡中,往往愿意选择安全性和流动性较好而收益性较低的产品。在各种金融产品中,个人理财产品的安全性较高,流动性适中,收益性属于中间水平,从投资者的需求角度出发,可以满足大部分风险厌恶者,对不愿意承担投资风险,又希望获得比传统储蓄更高收益的投资者非常具有吸引力。

2.投资者的收入水平。从图2可以看出,自2000年以来,我国农村和城镇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都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以高于1倍的速率增长,而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则稳定的维持50%左右的增长率。而从图3可以反映出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在收入不断增长的带动下,也呈稳步提高的态势。这说明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实际收入逐年增加,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居民的生活质量稳步改善,同时也催生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并且对个人理财产品的需求加大。

3.金融资产总量。从图4可以看出,我国金融资产总量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处于不断增长阶段的金融资产总量喻示着我国居民的财富总量的日益膨胀。和个人收入水平同属于规模变量的金融资产总量与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需求函数正比例变动。

4.金融市场利率。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不断走低以及利息税的加征,扣除通货膨胀率和物价上涨指数的影响,居民个人存款的利率实际很低甚至为负,这使得很多居民个人将眼光转向投资收益率高、具有投资前景的金融产品上。2007年第一季度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活期化、储蓄向股市分流的现象充分有力的说明了这一点。在充裕的流动性和较低的市场利率双重作用下,货币资金的趋利本性使得广大居民纷纷找寻具有高回报率的金融产品。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供给分析

(一)多元化投资渠道的形成为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开发提供条件

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修正《商业银行法》第三条规定,商业银行可以经营下列部分或者全部业务:…(十四)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这为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预留了空间。而近年来,银监会有关批准或放宽商业银行进行投资活动的法规和日益成熟丰富的市场投资渠道为商业银行的多元化资产经营业务提供了法律保障和实施条件。

商业银行可以投资于保险、证券、信托和基金等金融产品,使得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除了可以投资银行间票据回购和债券市场外(外汇理财产品可以投资外汇市场和外汇衍生品),还增加了多种渠道进行投资的可能,这就为商业银行的资产投资多元化奠定了基础,使得商业银行在开展资产业务的时候,更加灵活地推动了以投资业务为基础的个人理财产品的快速发展。

(二)个人理财产品的供给现状

现在银行开发的个人理财产品主要有人民币和外汇理财产品两大种类。以人民币理财产品为例,从2004年10月,光大银行推出“阳光理财”B计划,引发了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热潮。2004年10月到2005年3月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高速发展期。在此期间,除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外,所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国有银行均获准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并由此引发了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的竞争热潮。而2006年表现出的巨大的流动性压力,也为理财产品的进一步繁荣创造了前提条件。银行在开发和供给人民币理财产品中呈现出如下特点:发行规模经历了从快速发展到平稳增长的过程;发行机构、地域分布呈现迅速扩散势头;理财产品期限丰富,但主要集中于短期品种;理财产品设计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三)影响供给的因素分析

1.外部因素:金融调控。2000年来,金融调控的基调进一步由数量工具主导向价格工具主导转变,利率市场化进程和货币市场化的建设为个人理财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创造了政策条件。另外金融调控的技术行为冲击了个人理财产品的开发,央行几次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使货币市场利率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而通货膨胀率的居高不下使居民储蓄存款实际利率为负,这为个人理财产品的开发创造了市场条件。

2.内部因素:动力不足、人才缺乏。我国国有金融机构由于历史原因,产权不明晰,缺乏利益刺激和竞争压力,难以进行金融产品开发的。而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是增强产品的供给能力和产品普及的基础。可是由于国内银行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下,造成了产品开发能力缺乏,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四、供需均衡:以市场为导向的个人理财产品开发分析

理财产品开发应立足于需求而不是供给,投资者的需求决定了产品最终的生命力。而决定理财产品成败的关键是能否显著提高原有投资方的效率和利益。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开发应着眼于成本低、收益高的项目。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流动性较差,不能较好地满足投资方的流动性需求。因此,我国理财产品的开发应注重流动性的改善。

由于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目标客户群是较不愿承担投资风险,又希望获得比传统储蓄更高收益的投资者,所以笔者认为收益性的提升是可以在维持既有客户群的基础上又能拓宽产品受众的一条渠道,特别是现在实际利率水平较低、物价水平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个人理财产品收益性上的改善可以成为流动性分流出口的较好的投资工具。

另外,在我国个人理财产品蓬勃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相应的投资理财服务。相关产品和配套服务并举,可以赢得更多的投资者。因此,各银行在开发理财产品的同时也要积极提升和改善金融理财服务质量。

总之,个人理财产品的开发应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探索开发收益率、流动性都较高,且风险水平适中的金融产品投资项目,或以结构性金融产品为主,真正考虑广大投资者即理财产品需求者的利益。这样才能立足于现在,放眼于未来,开拓广阔的市场空间,为银行中间业务的开拓创新,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寻求一条稳健的道路,同时也实现了银行与个人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杨如彦,孟辉.中国金融工具创新报告[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 龚明华,雷电发.金融创新、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前言理论综述[J].金融研究,2005,(6).

[3]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六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 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第六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Analysis of Supply and Demand of the BankingPersonalFinanceProduct

LI Li-li

(Donghua University, Shanghai200051,China)

个人理财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英语教师;通识教育信念;确立

大学英语教师个人通识教育信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化程度,因而在此背景下,高校在开展实际教育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此问题,并应深化教师个人通识教育信念的确立,以来确保大学英语教学成效。以下就是对大学英语教师个人通识教育信念确立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现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提供有利的参考,且最终带动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学习水平。

一、大学英语教师确立个人通识教育信念的意义

大学英语教学是大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英语教育也逐渐完成了教育改革过程,即国家从要求教师着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开始转移到培养学生实现综合发展。在此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发展中对人才的需求,教师在实际教育开展过程中必须强化自身通识教育信念的确立。通识教育信念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其要求教师在实际教育开展过程中应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扩大自身教育范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于通识教育信念与大学英语教育目标相互吻合,因而教师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必须给予其高度的重视,且应采取相应措施逐渐确立个人的通识教育信念,以此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在此环境中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二、影响教师个人通识教育信念确立的因素分析

就目前来看,影响教师个人通识教育信念确立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个人认知。由于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开展过程中认知能力水平不足,最终将导致其意识不到通识教育信念确立的重要性。另外,教师的家庭因素、个人兴趣、爱好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师个人通识教育信念的确立;第二,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即为教育对象,因而若教育对象的个人能力有限,那么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教师个人通识教育信念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发挥;第三,影响教师个人通识教育信念确立的因素还包括外部环境的影响,即课堂环境、教育环境、校园环境等等。例如,美国的大学在实际教育开展过程中即将通识教育化为了一门课程,因而由此优化了校园环境,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师个人通识教育信念的确立。另外,在此背景下,政府政策环境、社会发展环境等也会间接的影响着大学英语教师个人通识教育信念的确立。

三、大学英语教师确立个人通识教育信念的对策

⒈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通识教育信念的确立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开展过程中应合理优化英语教育广度,因而在此背景下,为了推动大学英语教师确立个人通识教育理念,要求其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对于此,首先要求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定期安排教师参加相应的实践活动,如大学英语教师专业比赛等,以便促使教师在比赛的过程中能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并由此深化自身对大学英语课程设计的认知,最终为个人通识教育信念的确立打下良好基础。其次,知识结构对通识教育作用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发挥也存在着一定影响,因而教师应通过对相关书籍的阅读充实自身知识结构,并以此拓宽大学英语教育广度,满足大学英语教育改革需求。

⒉提高自身自主能力

提高自身自主能力也是大学英语教师确立个人通识教育信念对策之一,自主能力的提升可以促使大学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开展过程中更好地掌控课堂教学的进度和广度,进而合理安排英语课堂内容设计,且由此实现通识教育信念目标。自主能力的提升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应综合学生的学习特点等因素优化课堂教育,并根据教学现状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英语水平。例如,部分大学英语教师在开展实际教育的过程中会根据学生英语基础不同,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实现自身通识教育信念的确立,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自身自主能力,以此把握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并由此实现通识教育目标。

综上可知,识大学英语教师通教育信念的确立决定了大学英语整体教学质量,因而在此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强化自身自主能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注重反思等实现通识教育目标,最终丰富英语教育内容,提高学生英语知识的掌握深度,并由此顺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程。但是,大学英语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还应确保其课堂内容的设置符合英语教学改革需求,进而以此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文博.通识教育与有效的大学英语教学路径选择[J].创新教育,2014,12(1).

[2]左晓丹.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环境下的教师职业发展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55(1).

[3]陈萌.大学英语教师个人通识教育信念研究[J].读与写杂志,2014,11(1).

个人理财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本文主要围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强化商业银行拓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业务;理财业务;理财产品

随着银行业间的相互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提升业务量,我国商业银行将重心转向中间业务,目前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已逐步成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核心。由于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个人收入一直处于稳步上升态势,随着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可支配收入的逐年增加,个人手中有了闲置资金,个人的投资意愿和理财观念随之也逐步增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适应了人们的需求需要,也破解了商业银行竞争激烈的现状,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由于个人理财业务凭借其范围广、收益高、风险低等特点,在商业银行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怎么才能更好发挥个人理财业务的最大化发展,还需要银行业专家对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不断研究,以确保银行和个人实现双赢。

一、我国发展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特点

1.起步较晚,和国外相比,处于较低水平。我国发展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目前主要以发行以信贷、股票、商品类等普通类为理财产品主,利率、汇率及相对复杂的产品不多。

2.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以稳健型为主,特别是美国次贷危机后,市场更趋于保守。

3.商业银行的挂钩标的集中度高,产品雷同,生搬硬套和简单模仿现象还比较多。代客理财业务将由灰色地带被银监会明文规定“放行”。

4.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广大居民对个人理财业务并未得到广泛认可,致使发展缓慢。

二、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因素

1.理财产品。目前个人理财产品功能相对单一,复合性产品相对较少。而且理财产品间的界限分明,相互间缺乏联系,产品之间缺乏有机整合,整体竞争力不够强,还不能形成合力。

2.经营机制。由于过来时期,我国银行银行、证券和保险业都是严格分开经营的。这样的经营模式虽有利于规避金融风险,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运作空间,给银行带来较高的不确定性。

3.市场监管。我国利率并未完全市场化,银行控制成本、收益和抗击风险的能力较弱,在运营中难以界定投资者的收益和风险,理财业务的操作风险较大。此外,我国在个人理财市场的监管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特别是在资金门槛、业务限制等方面的监管标准还不统一,各类金融机构在理财业务竞争条件上不平等,从而引起了金融秩序的混乱。

4.专业人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业务性比较强,它对业务、政策、涉及面、服务质量等方面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对理财师的掌握证券银行、保险、法律、税收、财务等多方面知识要求比较高。

5.金融风险。推动人民币理财业务快速发展的基本前提是获取债券市场、资本市场收益率大幅下降,这种套利差的风险就会自然产生,银行无法兑现理财产品高收益率的现象就可能发生,就会影响银行的流动性。

6.市场营销观念。缺乏主动出击创造市场的意识。尽管银行资金来源大部分是个人储蓄,但银行业务利润主要是来源于企业,银行做惯了对公的“批发式”业务,认为“零售式”的个人业务费时费力、利润低。

7.金融体制、法规。金融业分业经营体制对银行业个人金融业务拓展的空间有很大的限制作用,也给个人理财业务发展道路设置了一个无法逾越的制度障碍。一直以来我国针对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行为的法律法规制定都比较滞后,从而致使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开始便陷入无序混乱。

三、我国保障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对策及措施

1.在开展个人理财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为了确保个人理财产品的可行性,开发产品的商业银行要认真分析客户需求,并对目前的个人理财业务产品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对新的个人理财产品进行定位,以确保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理财产品。

2.加强专业理财师队伍的建设、提高理财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结合银行理财人员的素质情况,组织学习市场营销学、心理学等知识,通过专业的知识培训,促使客户经理变成既有金融专业知识、理财知识,又懂得营销技巧、通晓客户心理的全面人才,使之更好地适应个人理财的需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个人理财师资格认证、职业道德规范,以规范个人理财师的职业道德、执业行为。

3.建立科学完善的风险评估制度,建立在资产、负债、中间业务并重的前提下突出中间业务的新模式,加强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科学有序地规范业务操作,确保个人理财业务运作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4.要依据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目标与资源优势,合理定位目标客户。端正客户关系管理与营销理念,促进商业银行与客户间的合作关系协调化。在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情况下,目标客户的合理定位,对于实现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加强个人理财业务环境培育。当前由于政策、法律的限制,我国金融机构的经营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目前只能分业经营,还不能涉及证券、保险业务。同国外相比,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相对比较窄小,有待拓宽。

6.创新理财产品营销渠道。为了能在市场竞争中与外资银行相抗争,我国商业银行须加大对理财服务营销渠道的创新,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拓展个人理财服务电子渠道,加快对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的改进及开发,使其与传统银行柜台业务紧密结合,最大化的延伸银行的服务空间,将银行的服务通过各种方式提供给客户,使客户不受时空的限制就能享受到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地服务。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人的财富积累不断提升,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成我国银行的主要业务,为银行的发展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面对机遇商业银行必须加快理财产品的创新,力争产品设计多元化,完善风险管理,增加科技投入,培养高素质人才,才能实现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历史性跨越。

参考文献:

[1]钱枫.刍议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策略[J].武汉金融,2011(5).

[2]商太山.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2(6).

[3]王臣.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及其战略[J].武汉金融,2009(6).

[4]江红燕.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几点建议[J].经济师,2011(5).

个人理财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本文立足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发展现状,通过研究最新金融市场理财数据,了解其发展脉络,对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重点探究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个人理财业务;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对策

作者简介:周新发(1981-),男,湖南衡阳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金融风险与银行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逐利资金从银行转向资本市场,“金融脱媒”现象逐渐产生,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持续的压力。另外,自从2006年我国全面开放金融市场以来,汇丰、花旗、渣打等许多实力雄厚的跨国银行进入国内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使得中国商业银行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存贷利差不断缩小,利润空间发展进一步受到制约。为了应对以上挑战,商业银行需要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由此应运而生。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作为一项新兴的中间业务,可以在不增加银行资本的同时,大幅度地增加银行利润,目前正逐渐成为各个银行提高竞争力和获取高额利润的主要手段。

一、国内现阶段银行理财呈现出的特点

(一)发行规模急剧扩大

我国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开展较晚,但近几年理财产品发行数呈现出迸发式增长趋势,自2004年初露锋芒以来,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募集资金金额和产品种类等都开始急剧膨胀。根据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发布《2011年度中国银行理财能力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有明显提速迹象,全年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数量为22441款,与2010年相比,上涨100.58%;理财产品发行规模为16.99万亿元人民币,与2010年相比,增长140.99%。不论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还是发行规模,同比增速均超过2009年和2010年的个人理财产品与规模。

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全国共有98家商业银行参与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相比于2010年的83家增加了将近18.07%。参与理财产品发行的银行已经基本上涵盖了国内所有类型的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及国有股份制银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国内其他银行及其外资银行。商业银行理财数量急剧增长,发展趋势非常强劲。

(二)银行理财产品短期化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期限无论对于金融产品设计人员还是对于投资者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的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信用风险等充斥市场,使得暴露在这些风险之下的理财产品时刻面临市场波动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投资于短期理财产品、“现金为王”成为金融市场的首选。从国内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来看, 2011年则高达70%,这突出地显示出在经济下行期,短期金融理财产品的占比越来越高,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

因此,在现阶段全球经济形势依然不明朗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在理财资金的运用上开始变得更加审慎,产品设计多以短期限为主。对投资者来讲,期限较长的理财产品受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较大,实现预期收益率的不确定性较高。同时,为了规避未来货币政策变化所带来的利率风险,投资者更愿意持有流动性高的理财产品。而期限较短的产品很好地克服了未来利率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并且可以随时根据国家政策或经济形势的变动而调整投资方向与理财产品。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短期性”。

(三)国有股份制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正成为个人理财市场的发行主力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市场发行主体曾经是外资银行,但是随着这几年银行发展,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发行数量骤然增加,尤其是近年来,国有及国有股份制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能力的急剧扩大。2011年,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主体来看,股份制商业银行仍然是主力军,全年产品市场占比约为40%。其中,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的理财产品发行量均超过2000款,位居前两名;国有股份制银行的理财产品发行市场占比仍然保持在第二位,市场占比34.44%;外资银行产品发行量占比为4.41%,与2010年相比,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异军突起,2011全年产品发行将近4300款,在个人理财市场占比由2010年的15.88%,上升至2011年的19.15%。金融业内人士认为,2012年,随着国内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作为金融创新的重要方面,在银行间的同业竞争必将更加激烈。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客观环境的制约

1.法律法规和金融制度的制约。根据1995年通过的《商业银行法》第43条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规定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格局,至今,我国金融业仍实行分业经营金融政策和体制,银行、证券、保险这几个行业业务都是严格经营的,三者都只能在各自行业内为各自的客户理财,无法利用其他两个市场实现增值。

我国金融分业经营的现状使得银行不能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一方面,银行不能直接经营证券、保险等业务,产品的创新范围和创新深度受到局限,银行无法通过分散投资来降低市场中的非系统风险,也难以满足客户的理财需求。另一方面,分业经营使得银行无法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积极合作,难以开发复合型的理财工具,根据客户自身赢利要求、风险承受能力、心理素质等综合条件制定个性化的理财管理计划,实现客户资金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的不同配置。

而外资银行依靠其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能够以综合、全能的服务在个人理财业务竞争中占尽先机。专属外资银行的“专业化理财中心”和“综合性金融超市\"等服务能很好地契合投资者多样化的财富管理需求。相比而言,我国商业银行因为其管制太多,资金投资领域受限,在个人理财市场上显得势单力薄。理财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一项中间业务,能够很好地为银行创造利润。外国成功的银行理财经验告诉我们,我国银行业有必要向个人客户提供方案化、多功能的服务,也要求银行由专业化向综合化转变。

2.理财文化和理财意识的缺失。我国属于高储蓄率国家,这是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社会保障系统不完善和储蓄惯性等因素造成的。因此“理财”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个很陌生的概念,尽管近几年理财产品大量出现,许多人也曾买过理财产品,对银行理财产品也有初步认识,但是,真正了解理财的却并不多。

中国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一方面,中国人普遍有种“财怕外露\"的思想及不愿把财产交给他人打理的心理和习惯。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居民对个人理财的内涵、业务及业务流程也不太了解。近年来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涌现,银行客户在银行卡、基金投资、外汇买卖等方面遭受损失的案例也在不断增多,公众理财有以下几种误区:

一是认为银行理财就是储蓄存款。许多投资者无法接受购买了理财产品却连自己的本金无法收回的情况,特别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时期,许多理财产品出现了零收益甚至负收益导致多家银行遭受投资者的起诉。

二是只关注到期年化收益率。调查显示,在客户关注的理财产品各项指标中,首要关注的是产品收益率,占比22%,第二位关注的才是产品投资标的及风险程度,占比13%。其实很多产品没有可比性,即使一种产品在某一时间获得高收益,并不代表以后会同样取得高收益。

三是认定预期最高年收益率。在现实中有这样的情况:看到产品的预期最高收益率,就认为是最终收益率,不仔细看合同就购买产品,在最终兑现产品时如果出现了未获得预期的最高收益情况,就认为自己受骗了。

四是忽视自身的个性化需要。收益高的理财产品并不一定适合自己。理财产品千差万别,购买高风险性理财产品可能会获得高收益,但是不是所有人都应该购买此类产品。许多投资者可能因为高回报而忽视其相应的高风险,应正确评估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五是认为投资理财就是投机发财。投资理财是一种长期的、理性的、专业化的投资行为。真正的个人理财是应该根据一个人一生的收入、消费水平来设计适合自己的理财计划。不能将所有资金投资于理财产品,期望其像银行存款那样安全又能获得比银行存款更高的收益。

(二)我国商业银行自身存在的问题

1.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经验不足。我国商业银行长期的传统存贷款经营方式使得商业银行在经营理念、营销方式等方面“发育不良”,至今银行传统业务仍然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中间业务发展不足,尤其是对个人理财业务,仅仅处于初级阶段。而在西方国家,银行个人理财对于银行盈利非常重要,它是银行业与证券业和保险业开展竞争,稳定储户的重要举措,也为银行提供了很大服务性收入。但在现阶段,高速发展的银行理财业出现的种种问题大部分是源于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经验的缺乏。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在理财资金管理、理财产品设计、风险控制水平、市场应变能力等方面能力不足。

2.缺乏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理财人员。银行理财业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理财业务需要专业的学问和娴熟的理财技能。从国外开展银行理财情况来看,银行理财业涉及到税收、财务、会计、法律、投资、银行、保险等多方面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若不具备全面的财务分析能力及金融专业知识,很难确保服务质量。在国际上,个人理财职业资格的权威认证是注册金融策划师(CFP)。目前,我国已引入了“CFP”认证机制,但我国银行理财历史很短,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银行理财人员考核系统和个人银行业务的基本制度和基本操作方法。国内银行符合以上标准的专业人才较前几年有了一定增加,但作为具备国际职业资格的理财人员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很多基层一线网点的理财客户经理是由其综合素质较高的个人金融从业人员抽调出来,尚未取得“CFP”资格。虽然参加了由银行组织的专业培训,但他们离专业程度要求高的金融策划师的距离还比较大。

3.理财规划缺乏个性化。个人理财的精髓是能够提供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因为不同投资者具有不同理财需求,同一个人在人生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理财需求。这是源于不同投资者财富量、风险偏好程度不一样,所以根据每个投资者不同阶段、不同偏好、不同投资需求来进行个性化服务,这才是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一个真正方向,也是我国银行理财能够健康发展的宗旨所在。目前,我国银行理财业仍是“产品导向”,银行卖产品,投资者根据其产品的收益率选择产品。比如,很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大部分都是同质产品,虽然私人银行初见端倪,由于其门槛较高,现阶段很少投资者能够享受这种专业的理财服务。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服务发展的对策

金融机构提供个人理财服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取经营利益。而获取利益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吸引广大客户,尤其是留住现有客户,培养客户忠诚度。银行对客户的吸引力分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显性方面包括银行使客户获得更大利益,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等;隐性方面包括客户对银行的心理定位、心理预期等,银行是否能达到客户的心理预期,这一点尤其重要,且与显性相互配合,这也是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需要奋斗的方向,由此给我国法律法规的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的经营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一)银行理财朝混业经营方向发展

混业经营是当今西方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一种经营模式,中国银行业实行混业经营既是适应国际化、应对外资银行挑战的需要,也是拓展自身业务、应对个人理财业务的需要。混业经营可以融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业务于一体,为客户提供存取款、信用卡、汽车和房屋等各种消费贷款、办理保险、买卖股票、基金和债券等金融产品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如果政策壁垒拆除,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范围将逐步拓宽,品种逐步丰富,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将获得长足进步,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需要顺应这一趋势。

从外部来说,要加强与券商、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合作,互通信息,优势互补,为个人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满足客户深层次、多层面的需要。从内部来说,要充分发挥个人金融工作委员会的作用,指导、协调个人金融业务部、中间业务部、房信部等多个部门密切协同,前中后台形成合力,实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要把对个人的理财服务作为一种过程服务,贯穿于客户的整个财务周期,为客户的家庭以至对整个家族提供长期的财务规划,而不是单纯销售某一个理财产品,让客户在长期理财规划下,最终获得较高的收益,进而形成长期、稳固、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

(二)加强对理财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现阶段我国银行理财产品虽然发行数量很多,但是同质性强,症结就是创新不足。市场、客户的需求是多种多样、千差万别且不断变化的,如何满足客户多样化且日趋变化的需求,商业银行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创新。进行理财产品的创新要注重以下几点:一是要新颖。商业银行设计产品时,不要一味地模拟别人,要充分体现本行的比较优势,要做好市场调研,根据本行业务开展特点和市场调研设计产品;二是要适用。产品适用才有客户、有市场,也才能给银行带来利润。理财产品应该按一定的标准例如按收入、年龄、风险偏好等标准进行分类,然后量身定做理财产品,突出产品的个性、差异,这样的产品才适用,才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群投资理财的需要;三是产品质量,即能给客户带来增值收益,满足其资金管理需求。能在自己的风险控制水平内尽可能地为客户创造最大收入,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需求。

长期以来,个人业务仅是银行向个人客户提供的服务是无差别的大众化服务。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银行应逐步引入市场细分理念,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以目标客户为基础,根据客户的需求开发服务新产品。根据客户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风险偏好,设计一个个性化的理财计划。对低端客户主要使用电话银行、网上银行、自助银行等自助服务,而对高端客户则主要通过客户经理实行“一对一”服务。个人客户经理应凭借其服务的全面性、主动性及人性化的特点,成为各家商业银行吸引黄金客户的重要个性化服务手段,使个人理财服务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三)加强对理财客户意识和理财市场的培养

理财市场的发展仅靠银行单方面的改制是不行的,也需要许多投资者的参与,而现阶段,客户对理财产品的设计过程,风险收益特征并不了解,由此产生了许多误解。为了理财市场能够更好的为投资者带来财富的保值增值以及一生的财富规划,就需要投资者更好的认知理财产品。首先,理财环境需要首先对居民理财意识进行教育;其次,要加大产品的宣传力度;再次,需要设计符合中低客户需要的产品,开发中低客户市场。当前,我国各大商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基本上是针对高端客户而言的,准入门槛较高。中国的实际是中低客户属于大多数,该市场是一个比较大的潜在市场,银行不能忽视。最后,完善客户信息保密制度让投资者能够放心地将理财资金交给银行打理。

另外,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之所以高于银行存款,因为其风险性高于存款,发行理财产品资金投资方向、期限结构、币种结构等不同,理财产品风险特征就不同。银行、证券、信托、基金等机构及其各监管部门,在业务实践和监管工作中,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市场参与者的风险教育,培养金融消费者的风险意识。让投资者充分认识到金融机构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活动中,金融机构的角色是为投资提供顾问服务或接受客户的委托和授权,按照与客户事先约定的投资计划和方式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或按双方约定的方式承担,金融机构收取的只是提供中间业务服务的佣金,并不对投资损失负有责任,除保证收益理财计划外,投资收益由客户享有,投资风险与亏损由投资者承担。

(四)加强对专业理财人才的培养

开展个人理财业务,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关键,金融理财师既要有现代经济科学理论知识背景,又要通晓银行传统金融服务产品,并且熟悉新兴的金融衍生产品和资本工具的现代型人才。目前,我国还十分缺乏专业理财师,随着银行理财业务的急剧发展,对专业理财师需求数量会急剧增加。因此,现阶段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发展商业银行专业理财师的培养。

培养专业理财师的目标具体体现为:(1) 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专业理财建议。客户只需把自己的资产规模、生活质量要求、预期收益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等有关信息告诉理财规划师,由他们针对性地制定出一套符合客户个人特征和需要的理财方案;(2) 通过不断调整客户存款、股票、债券、保险、动产和不动产等方面的各种投资组合,为其设计合理的税务规划,既可实现资产增值的目的,又能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作为“个人财富管家”的职责。

(五)改善理财工作的金融技术条件

信息化时代,想要开展好银行理财业务,就需要加快金融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打造个人理财服务的技术平台,提升服务质量。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金融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从单一业务向综合业务发展,并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金融业务的处理模式,建立了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体系和技术平台,逐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电子汇兑清算系统、电子证券交易系统和金融治理系统,但已有的这些金融网络、金融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相距很远,离银行业务发展的要求也有距离。

为了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更好地拓展商业银行的业务,对个人理财业务,我们必须加快金融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建设重点放在以下3方面:一是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我国银行业一方面应加快全国性金融网络的建设,协调各银行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应着手兴建银行内部网络;同时应积极建立国际间金融互联网;二是应加快金融电子化系统集成。金融电子化系统集成,是指金融企业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把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及其相关的业务操作、处理、治理、控制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系统,使金融企业能籍此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形成经营治理上的优势;三是要建立和完善银行内部数据信息治理系统,借助这个系统,银行可有效地治理已有的信息,对客户信息进行有效加工,以便进一步将经营模式转变为客户主导型,通过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投资者需求。

(六)强化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

国内银行要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一套涵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例如,银行理财产品销售人员必须对客户全面、客观地介绍产品的风险和收益,对客户进行严格的风险承受能力测试。由于当前银行理财产品销售人员的考核以及薪酬都是与销售业绩挂钩的,致使销售人员为了提高业绩夸大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对风险轻描淡写。

针对以上问题,银行必须加强对销售团队的管理和培训,要求理财产品销售人员在对客户进行准确评估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投资目的、投资经验以及风险认知和承受能力;规范销售人员的销售行为,建立全面有效的考核与认定、继续培训、跟踪评价等管理制度。此外,针对市场风险,要建立一套成熟的体系作好风险的预警、识别和化解。

参考文献:

[1] 丛瑞彤.浅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J].金融经济,2012,(22).

[2] 何树红、杨世稳、陈浩.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模式探索[J].经济问题探索,2010,(05).

[3] 金声.银行理财产品市场2009年回顾与2010年展望[J].中国城市金融,2010,(02).

[4] 温茹.浅谈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J].吉林金融研究,2010,(01).

[5] 黄国平.中国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模式和路径选择[J].财经问题研究,2009,(09).

[6] 伊娜.国外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J].浙江金融,2007,(01).

个人理财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证券 ;个人理财; 基金

一、证券投资基金

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利益共存、风险共担的集合证券投资方式,即通过发行基金份额,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从事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投资,并将投资收益按基金投资者的投资比例进行分配的一种间接投资方式。根据证券投资基金的含义,我们可以看出其性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集合投资制度。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积少成多的整体组合投资方式,它从广大的投资者那里聚集巨额资金,组建投资管理公司进行专业化管理和经营。在这种制度下,资金的运作受到多重监督。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信托投资方式。它与一般金融信托关系一样,主要有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三个关系人,其中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订有信托契约。但证券基金作为金融信托业务的一种形式,又有自己的特点。如从事有价证券投资主要当事人中还有一个不可缺少的托管机构,它不能与受托人(基金管理公司)由同一机构担任,而且基金托管人一般是法人;基金管理人并不对每个投资者的资金都分别加以运用,而是将其集合起来,形成一笔巨额资金再加以运作。

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金融中介机构。它存在于投资者与投资对象之间,起着把投资者的资金转换成金融资产,通过专门机构在金融市场上再投资,从而使货币资产得到增值的作用。证券投资基金的管理者对投资者所投入的资金负有经营、管理的职责,而且必须按照合同(或契约)的要求确定资金投向,保证投资者的资金安全和收益最大化。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证券投资工具。它发行的凭证即基金券(或受益凭证、基金单位、基金股份)与股票、债券一起构成有价证券的三大品种。投资者通过购买基金券完成投资行为,并凭之分享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收益,承担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风险。

二、个人理财的基本概念

个人理财业务,又称财富管理业务,是目前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国际上成熟的理财服务是指:银行利用掌握的客户信息与金融产品,分析客户自身财务状况,通过了解和发掘客户需求,制定客户财务管理目标和计划,并帮助选择金融产品以实现客户理财目标的一系列服务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商业银行运用金融等方面的知识、专业技术及广泛的信息资源等优势,根据客户的财务状况和具体需求,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除提供一般性信息咨询外,还利用储蓄、融资、银行卡、个人支票、保管箱、保险、证券、外汇、基金、债券等各种理财工具,提出合适的理财方案,指导客户如何安排收入和支出,通过个人资产的最佳配置,以实现个人理想和目标。这些专业化服务表现为两个性质:一种是顾问性。此时商业银行充当理财顾问,向顾客提供咨询。另一种是受托性质。此时商业银行将按照与客户事先约定的投资计划和方式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的业务活动。

个人理财,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进行理解。事实上,对于任何家庭来说,都有一个对家庭的收入和财产如何安排的问题。这种安排既要满足家庭当前消费的需要,也要考虑家庭发展的长远需要,还要考虑应付各种突发事件的需要。如何在这几种需要之间取得平衡,由于价值观的不同,或者说效用函数不同,不同的家庭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这种多样化正是导致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重要原因之一。

个人理财是通过制订和实施理财规划实现的。理财规划的第一步是设定理财目标。一般来说,理财规划要实现的目标主要有:个人财富的增加;消费支出的合理;生活期望的满足;个人财务的安全以及退休和财产的积累。具体而言,理财目标和理财愿望有所不同,理财目标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目标结果可以用货币精确计算;二是有实现目标的最后期限。这就是说,理财目标需要具有可度量性和时间性。个人理财业务是建立在委托——代理关系基础之上的一种个性化、综合化服务的银行业务。

三、我国单一层次的储备管理体系

我国的外汇储备管理体系是由央行依据《中央银行法》,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进行储备管理,实际上是由央行独立进行战略和操作层面的决策,在储备管理体系中财政部没有发挥主导作用,也没有成立专门的政府投资公司进行外汇储备的积极管理,因此属于单一层次的储备管理体系。各主要经济体的实践表明,存在由财政部决策、央行执行的双层储备管理体系;和由财政部主导或财政部和中央银行共同主导,并且建立政府所属的投资管理公司进行积极的外汇储备管理,这种多层次的储备管理体系。

目前由央行独立进行战略和操作层面的决策当然会带来灵活性,但也会带来弊端。一是使得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冲突无法避免。二是巨大的储备规模决定了其运用必须实现国家战略目标,而单纯从央行角度进行相关决策,缺乏达到和实施上述战略的基础。因此,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储备管理的经验,不断完善我国的储备管理体系。

四、 结语

总结国际上曾出现的金融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市场对金融事件的预期可能比事件本身更可怕,而汇率升值预期对市场的影响则显得更为重要和特殊。近期由于美元加速下滑,虽然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屡创新低,但对欧元和日元来说仍在贬值,再加上国内通货膨胀严重,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挥之不去,消除市场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显得尤为重要。

上一篇:班组建设论文范文下一篇:化工本科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