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逻辑论文范文

2023-09-16

数字逻辑论文范文第1篇

第一次做的数字逻辑实验是全加器,那时什么都还不太了解,听老师讲解完了之后也还不知道从何下手,看到前面的人都开始着手做了,心里很着急可就是毫无头绪„„

老师说要复制一些文件辅助我们做实验(例如:实验报告模板、实验操作步骤、引脚等与实验有关的文件),还让我们先画原理图。这时,关于实验要做什么心里才有了一个模糊的框架。看到别人在拷贝文件自己又没有U盘只好等着借别人的用,当然在等的时候我也画完了全加器的原理图。

拷了文件之后有了实验操作步骤才开始慢慢跟着步骤操作,如此很不熟练的开始了第一次实验。中途仿真编译等了好久终于激动的看到进度显示99%的时候突然就“无法响应”了!失落之余也只能关了重新做„„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轮到第二组,实验还是没有完成。花了一些时间终于下载好了结果也正确了,但由于是第二组实验的时间所以只能等下次再交给老师检查。但是心里还是很开心!到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把第一个实验完成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但是我没想到的是,后来做第二三四个实验的时候都来不及给老师检查这第一个实验。不过开心的是做完第五个实验的时候终于把第一次实验的尾收了,突然觉得原来认为很难做的第一个实验现在看来是那么的简单!

真的发现实验的次数多了,熟练了,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什么,明确了目标,了解了方向,其实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实验二心得

第二次做的实验是编码及译码器的应用,相对于第一次的实验难上了好几个层次。而且之前记得的操作步骤现在几乎忘了,只能从零开始,看一眼操作步骤做一步。

在老师的指导下勉强把原理图画出来了,但是编译的时候还是发现了很多错误甚至少了一些器件。在慢慢摸索的过程中也渐渐懂得了其中的原理。该选什么器件?线怎么连?要选择那些引脚?等等。虽然到最后结束两小时之后还是没能完成本次实验,但是心里有一种成就感,因为我终于开始理解了!毕竟这个实验对于我来说还是有一定挑战的。

这一次把做的工程文件都上传到服务器上了,所以先对于第一次实验就方便多了,不用再因为换机子的问题到处借U盘了。我发现想安安心心的做好实验选择一台好的电脑、好的下载电路板和好的数据线是很关键的,所以以后做实验一定要早点到!

两次的实验都没能拿到实验报告让我非常着急,甚至担心第三次实验又会像这次一样。但是这个想法在下一秒马上被否决,我对自己有信心,有一个声音告诉我,我一定能完成实验!

两次实验都因为准备不足导致时间不足而没完成实验,所以下次实验一定要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先画好原理图,熟记操作步骤等。

最终第二次实验也是在做完第五次实验才完成,所以第二次实验成为了最后一个被检测并得到实验报告的实验。而且中途还出现了一些问题,但被我解决了,所以结果是美好的!

实验三心得

第三个实验要做的是用4位全加器74LS283实现由8421码到余3码的转换。这个实验虽然比第二个实验难一些,但是经过两次实验后我已经能较熟练的运用软件了,而且之前也把原理图大概画出来了,经过老师的讲解很快就准确的做好原理图,这次选择的电脑也运行得很快,又不用进行波形仿真的操作,一个小时没有就完成了,但是在等下载电路板和数据线这里花了大部分时间。这一次顺利的完成了实验,拿到了第一张实验报告纸!

介于前两次实验都遇到了重重阻碍,这一次如此顺利的完成实验让我有点受宠若惊,有点经历风雨见彩虹的感觉,也超有成就感!也让我有了更大的信心,只要用心努力做就一定能顺利完成实验!但是还是没有剩余的时间来完成实验一二,眼看只有两次机会了说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但是没有压力哪来的动力呢?有了成功的经验以后操作起来就更加顺了,一定可以把实验完成的!

这一次能这么顺利的完成实验,准备工作是关键。预前画好原理图,选择电脑、下载电路板,由于借U盘不方便我还买了U盘,一切准备就绪接下来做实验就简单多了。相信只要按照这种方法进行实验一定会像这次一样收到很好的效果!

我也相信随着熟练度的提高知识的积累速度也一定会提上来,从而腾出时间来完成实验一和实验二。

实验四心得

此次实验旨在学习用触发器和门电路设计时序电路,熟练掌握D触发器和JK触发器的特性,能够灵活,实现用D触发器 设计四位移位寄存器。

现在的我已经熟练掌握了操作步骤了,也能较快的画出原理图,有了之前的经验,这次实验起来也没有之前那般困难了。也能处理出现的一些问题了,但是在最后下载那一步的时候还是花了很多时间改错,换机子、换下载电路板、换数据线问题依然存在,后来让一个同学检查了一下才知道原来下载的器件选错了!大叹一声,本来简单的一个错误可是由于不了解其中的所以然就是弄不出正确的结果,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内行人赚外行人的钱。真的就是这样!懂得就很简单不懂就无法继续操作,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错误。

这一次因为这个原因又没有多余的时间做实验一二,但幸运的是实验四成功通过!经过这样多次出现问题解决问题,操作起来也更加的得心应手了!哪条线链接错误,哪个引脚设置错误,也能很快的找到了,动作开始渐渐完善起来。

还有一次实验机会了,要一次做完三个实验来得及吗?压力更大了,但是就算不能全部完成也要尽全力在有限的实验时间里完成几个实验,而且我有预感下次一定能顺利做完!因为我自认为不会在有什么错误什么问题能让我停滞不前了。

最后一次全力以赴!

我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完成实验!

实验五心得

这次实验目的是学习用集成触发器设计时序电路。实验是设计一个60进制计数器,用一个数码管显示,用四个二选一电路实现个位和十位的切换。这次实验进行的很顺利,在快速完成第五个实验之后又顺利的做完了第一个实验的收尾工作。在第二组实验的时候我也完成了我的第二个实验。所以结果就是如我所愿的将五个实验全部完成!实实在在的幸福感此刻还深深的感受着!

不得不说只有努力后坚持下来了,才会成功!

已经做了有四次数字逻辑实验,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在做实验的过程中,由想象中的接触到实物,经过自己的思考,动手,牢牢的记在了心里。对一些问题有了自己的想法。在作实验的时候,带着思考与问题去做实验,在做的过程中,问题会不断的出现,有些时候会发现真的好奇妙,动手能力在无形中提高。 实验总结经验如下: 1早点去,找台好装置。

2做实验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操作避免走弯路。 3实验时别停下来,灵感稍纵即逝。

数字逻辑论文范文第2篇

(一) 课程地位、性质和任务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它不仅为《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程序设计》、《微机接口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等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而且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密切的硬件基础课程。

(二)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数字电路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解基本数字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具有应用数字逻辑电路,初步解决数字逻辑问题的能力,为学习计算机硬件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 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逻辑代数基础

逻辑代数是分析和设计数字电路的数学工具,本章主要介绍逻辑代数的公式、定理及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要求掌握常用进制及其转换,基本和常用逻辑运算,逻辑代数的公式、定理,逻辑函数的公式、图形化简化,逻辑函数的五种表示方法及相互之间的转换。 教学重点:

逻辑代数的公式、定理,逻辑函数的公式、图形化简法。 教学难点:

公式、定理、规则的正确应用,逻辑函数化简的准确性。 方法提示:

通过多举例子,多做练习以提高对公式应用的熟练性。

第二章 逻辑门电路

集成逻辑门是构成数字电路的基本单元,本章主要介绍MOS和TTL集成逻辑门的逻辑功能的电气特性。要求掌握高、低电平与正、负逻辑的概念,二极管、三极管、MOS管的开关特性,熟悉二极管与门和或门,三极管非门的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其电气特性和功能。掌握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与或非门、异或门、三态门、OC门、CMOS传输门的逻辑符号、逻辑功能,熟悉各种门电路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

CMOS和TTL集成门电路重点是外部特性,即逻辑功能和电气特性。 教学难点:

CMOS和TTL集成门电路的电气特性

方法提示: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TTL集成门电路的电气特性的理解掌握。

第三章 组合逻辑电路

本章主要介绍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常用典型组合电路的功能、应用。要求掌握组合电路的特点、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掌握编码器、译码器、数值比较器、数据分配器、数据选择器、加法器等常用组合电路的功能、应用及实现方法。熟悉典型中规模集成组合逻辑器件的功能及用中规模集成器件实现组合逻辑函数的方法,了解组合电路中的竞争冒险。

教学重点: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常用中规模集成器件的功能和应用。 教学难点: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方法提示:理论联系实际,加深理解记忆。

第四章 触发器

本章主要介绍各类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触发公式,它是构成时序电路的基本单元,要求熟悉RS、JK、D、T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掌握RS、JK、D、T触发器的逻辑符号、逻辑功能表示方法、触发方式及触发器间的相互转换。 教学重点:

各类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触发方式。 教学难点:

触发器的触发方式。 方法提示:

多举例、多看、多练习,在第五章时序逻辑电路的教学中再强调。

第五章

时序逻辑电路

本章主要介绍时序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计数器等常用典型时序电路的功能及应用。要求:掌握时序电路的特点、分类、功能描述方法,时序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熟悉计算器、寄存器、移位寄存器、顺序脉冲发生器的功能、应用。掌握同步、异步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常用中规模集成计数器的功能、应用以及用中规模集成计数器构成N进制计数器的方法。

教学重点:

时序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计数器、寄存器的功能、分类,常用中规模集成计数器功能、应用。

教学难点:

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第六章

半导体存储器

本章介绍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储器(RAM)以及存储器的扩展。 教学重点:

存储器的扩展 教学难点:

存储器内部结构、原理

第七章 数模、模数转换电路

本章主要介绍D/A转换器和A/D转换器的基本原理,几种典型D/A,A/D转换器电路。要求熟悉D/A,A/D转换器的基本原理及倒T型电阻网络D/A转换器,逐次逼近型、双积分型A/D转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

典型D/A,,A/D转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典型D/A,A/D转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第八章 可编辑逻辑器件

本章介绍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的基本结构及分类,PLA,PAL,GAL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应用。

教学重点:

PLD的基本结构,PLA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应用。 教学难点: PLA、GAL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应用。

第九章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开发及应用

自学提高

第十章 数字电路CAD技术

自学提高

(四)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1、 使用教材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子节涛等编著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 参考书目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阎石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字电子技术基本教程》

宋樟林等主编著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

康华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 本课程地位、性质和任务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专业的必修主要课程之一,是研究如何有效地管理、使用计算机的一门学科,为《编译系统》、《计算机网络》、《分布式操作系统》等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必须配置的一种系统软件,几乎所有的计算机系统都离不开操作系统,它在计算机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向下隐藏了计算机系统的具体细节,向上为计算机系统中其他软件提供一致的服务和使用界面,为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操作环境。 通过学习和研究操作系统,可以打破操作系统的神秘性,了解操作系统的内部结构。掌握操作系统的设计方法,熟悉操作系统的操作和使用。为锻炼学生开发系统的综合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该课程采用讲授和上机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正确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分类和形成与发展;特别是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和操作系统的功能结构;

正确理解系统的基本工作单位和进程的五大特征,熟悉掌握操作系统中进程管理的功能;

掌握操作系统存储管理有关的基本概念,深入理解几种常用存储管理的基本原理及实现方法;

理解操作系统设备管理的任务,掌握中断技术、通道技术和缓冲技术实现中央处理器与外部设备的并行工作,理解设备的调度和分配;

理解文件系统的功能和文件的安全性,掌握文件系统中文件的组织和存储; 正确理解作业的调度和控制、操作系统的接口;

所学的操作系统原理对现行主流操作系统进行实例分析;

(三) 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1、 操作系统概论

知识点:操作系统的定义、视点及认识;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操作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重点: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和操作系统的地位、作用和效果; 教学难点:虚拟机概念的讲解。

2、 处理器管理 知识点:中断、多道程序设计、并发程序设计、进程的概念;进程管理功能;进程的控制及调度;处理器基本工作单位的控制粒度;进程并发的含义;进程的同步机制;进程通信;死锁。

重点难点:处理器管理

3、 存储器管理

知识点:存储器管理的基本概念;连续存储空间存储管理的原理实现;非连续存储空间存储管理的原理及实现;虚拟存储空间的概念及实现。 重点难点:存储管理

4、 文件系统管理

知识点:文件及文件系统的概念;文件目录;文件的共享、保护及保密。 重点:文件的组织与存储 难点:文件操作的执行过程。

5、 设备管理

知识点:I/O操作与设备和概念;缓冲技术及PnP技术;中断处理及驱动程序。

重点:设备的分配和调度

难点:I/O控制方式及具有通道的I/O系统管理;虚拟设备、设备一致性、设备无关性的概念。

6、 作业管理

知识点:操作系统的结构模型;作业管理的概念;作业管理的功能;作业的状态,调度控制等问题;

重点:作业管理的功能;

难点:作业调度与控制。

7、 用户接口与操作环境

知识点:操作系统的用户接口的分类;命令接口,程序接口,环境接口的功能与实现; 重点难点:三种接口的功能。

8、操作系统的安全

知识点:操作系统安全性概念;安全机制;安全系统的设计; 重点:系统安全概念与机制; 难点:安全系统的设计。

(四) 使用教材与参考书目

1、 建议选用教材:刘乃琦,吴跃编著《计算机操作系统》 电子工业出版社。

2、 主要参考书:

数字逻辑论文范文第3篇

一、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 HDL和VHDL

EDA技术的重要内容是HDL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 硬件描述语言, 目前, 常用的HDL有Verilog HDL、VHDL、System Verilog和System C。其中VHDL和Verilog HDL在EDA设计中使用最多, 也几乎得到所有常用EDA工具的支持。VHDL语法过于严谨, 代码比较冗长, 对数据类型匹配要求过于严格, 初学者不易掌握, 学习周期较长。Verilog HDL (以下简称Verilog) 于1995年成为IEEE标准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的很多语法是参照C语言语法设定的, 因此有C的许多优点。语法结构上不是很严谨, 具有使用灵活、简明扼要的特点。在高校教学中, 由于大二学年已经开设了C语言, 学生对C的语法结构和使用已经非常熟悉, 采用与C语法类似的Verilog进行数字逻辑电路的设计, 容易掌握, 且易激发其学习兴趣, 对比C和Verilog学习, 也会提高学习效率。根据笔者授课经验, 学生往往对实践学习法更有主动性, 且更易于掌握,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 可充分利用学校EDA实验室资源, 先让学生按照教材上的步骤做一些验证性的实验, 然后进行综合性的设计实验, 由浅入深掌握这门课程的设计技术及设计方法, 培养社会需要的Verilog HDL数字逻辑系统设计人才。

二、Verilog HDL系统设计实例

在数字逻辑电路中, 采用传统设计方法实现系统, 过程繁琐, 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特别是采用专用集成芯片时, 需要了解各种典型器件的功能、特性。实际设计过程中不仅完成芯片选择, 还要进行电路板设计、安装及调试, 尤其是后期测试时, 一旦发现问题, 不易对错误定位、修改, 导致设计周期长、效率低。而Verilog数字逻辑系统设计, 就可以避开这些繁琐的步骤, 且基于“自顶向下”设计方法的模块化程序设计可以逐层编译检错并定位, 提高设计效率。有限状态机 (Finite State Machine, FSM) 是时序电路设计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 尤其适合设计数字系统的控制模块, 在一些需要控制高速器件的场合, 用状态机进行设计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具有速度快、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优点。用Verilog语言设计状态机的步骤可简单归纳为以下四个步骤: (1) 分析实际问题, 确定输入、输出变量, 得到状态转换图;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是整个系统设计中最关键的一步。输入变量个数取决于引起电路状态变化的原因, 输出变量个数由系统功能决定。定义输入、输出状态的含义, 并对每个状态进行编码, 根据原始状态表, 得到状态转换图; (2) 定义变量类型。在always语句中执行的变量定义为reg型, 在assign语句中执行的变量定义为wire型; (3) 在always块或assign块中定义次态逻辑语句和输出逻辑; (4) 进行仿真以及编程下载。在Quartus软件环境下, 对设计的程序进行理论仿真, 通过观察波形分析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 并与系统要求对比。仿真结果满足系统要求后, 可进行引脚分配, 编程下载。

三、序列检测系统设计如下

(1) 确定各状态:S0:输入1以前的状态;S1:输入一个1后的状态;S2:连续输入两个1以后的状态;S3:连续输入三个1以后的状态;S4:连续输入四个或四个以上个1的状态。得到状态转换图如图1所示。

(2) Verilog实现如下:

(3) 在Quartus软件环境下, 对其进行仿真验证, 可得到如图2所示的仿真波形。

从图2可看出, 当连续输入四个或四个以上1时, 状态保持为s4, 且输出为z=1;当输入x是0时, 状态转为s0, 且输出z=0, 达到系统的要求。如果用传统的数字电路设计方法进行状态机的设计, 则需要在确定状态分配和状态转换图之后, 确定触发器类型和触发器数目;然后跟据次态卡诺图得到各触发器的次态方程, 和触发器的特性方程做对比, 得到每个触发器的驱动方程和输出方程;最后画出逻辑图。学生在设计时, 往往对次态方程, 以及驱动方程和逻辑图的获得方面较困惑, 特别是状态数量较多时, 触发器数量更多, 设计过程以及计算量更繁琐。可见, 利用Verilog语言实现数字系统对设计步骤简化了很多。在实验室, 学生依此理念进行思考和学习, 在实践的同时更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以实践促理论, 学生逐渐形成系统的综合设计思维, 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

四、小结

用软件实现硬件简化设计步骤, 不易出错, 且学生掌握起来较容易。特别针对大规模数字系统的设计方面, 其优势更加明显。将软件应用到硬件设计, 可提高数字系统的实用性, 不但使学生接触到最新的数字电路设计方法, 而且使学生掌握了一门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技能, 为其以后的发展又增添了一条新的选择。开展以实践促理论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创新和团队协作意识, 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 为学生带来极大的优势。

摘要:HDL语言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理念阐述设计者的思想, 将复杂的数字系统表示为分层次的模块, 较之传统的电路图设计方式有极大的优越性。VerilogHDL语言以其与C语言相似的风格、严谨的语法结构, 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并探讨以实践促理论的新教学模式, 使学生掌握设计数字系统的新方法, 更适应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EDA,数字系统,VerilogHDL,以实践促理论

参考文献

[1] 赵天翔, 何金枝.以verilogHDL为重点的数字逻辑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6, 12 (35) :177-178.

[2] 郭家荣, 陈年生.《Verilog HDL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科技资讯, 2017, 15 (27) :166.

[3] 蒋华, 徐晨, 宋超.“Verilog数字系统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3, 35 (1) :84-85.

[4] 夏宇闻.Verilog数字系统设计[M].3版.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13.

[5] 梁瑞宇, 奚吉.HDL项目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 (32) :83-84.

数字逻辑论文范文第4篇

最近二三十年来,国内外出版了不少有关逻辑哲学的专著,但公开申明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写成的逻辑哲学著作尚属罕见。我国当代著名逻辑学家马佩先生不久前主编的《逻辑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一书,虽不能说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编写逻辑哲学的开先河之作,但它却是公开申明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编写逻辑哲学的首部著作。

初读本书,深感本书在贯彻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这一原则方面,确实作了可贵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一、立足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揭示和阐明了逻辑哲学的一系列根本问题

逻辑哲学作为现代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以与逻辑有关的哲学问题为其主旨的。那么,哪一些问题够得上是这样的一类问题呢?最主要的自然首先是关于逻辑的范围与性质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逻辑哲学》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思维发展的两个阶段的原理,把思维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即从具体到抽象的阶段,也就是马克思所说“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的阶段的思维称作“普通思维”(大体上也就是与理性思维相对待的智性思维、悟性思维);而把思维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即从抽象再上升到具体的阶段,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所说“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阶段的思维称为“辩证思维”(大体上也就是与智性思维相对待的理性思维)。按此,作为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的逻辑学自然也就相应地可区分为以普通思维为研究对象的普通逻辑和以辩证思维为研究对象的辩证逻辑。因而这两种逻辑理所当然地都属于逻辑科学的范围,都是逻辑。由此,自然也就引申出了两种不同类型逻辑的不同研究对象和逻辑性质。这种立足于为人类思维发展史和人的个体发育史所反复证明了的思维发展两个阶段的分析而形成的大逻辑观,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作为逻辑科学对象的思维形式与规律所必然得出的结论。

当然,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只有既承认普通逻辑(主要指形式逻辑)又承认辩证逻辑的大逻辑观才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而只承认形式逻辑(传统的与现代的)才是逻辑的小逻辑观就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因为,对逻辑学确实存在狭义与广义的两种不同理解。因此,无论是持狭义或广义的理解都是成立的,这里并不存在谁是马克思主义的,谁不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面所说只是说明,采取大逻辑观、承认辩证逻辑也是逻辑是有其理论的和人类思维实际的根据的。

《逻辑哲学》一书除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来分析逻辑科学的对象范围及性质等问题外,还对逻辑哲学的另一些重要问题,如意义理论、逻辑真理、逻辑悖论以及逻辑中的本体论承诺、模态的形而上学等问题进行了具体的、有说服力的分析,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新见解。如在“悖论问题”一章中,本书通过对悖论的传统定义和公式以及对近代提出的几种著名的悖论及其消解方案的考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关悖论本质、定义(包括对悖论提出的辩证逻辑的新定义)以及关于悖论的存在与消解问题的一系列新见解。这些新见解对时下国内外正在进行的有关悖论问题的讨论提供了新的思路,无疑是难能可贵的。

二、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考察了国内外关于逻辑哲学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

在逻辑哲学的发展过程中,西方一些著名的逻辑学家和哲学家,如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塔尔斯基、奎因、克里普克、斯特劳森等,都曾对此作出过重要贡献。如何正确地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去阐明和评价这些贡献,以更好地批判、继承和发展这些已经取得的成果,是本书作为一本新的逻辑哲学专著所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任务。在这方面,本书的特点也是很明显的。

对那些在现代逻辑和逻辑哲学发展史上起过特殊重要作用的,成熟的逻辑哲学理论,如哥德尔的不完全性定理、塔尔斯基的真理不可定义性定理和邱奇一图林的不可判定性定理等,本书侧重于在对其内容作出准确而通俗的阐明的基础上,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对这些定理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作出哲学的诠释和说明;对那些在构成逻辑哲学重要内容的理论(如意义理论)中作出过积极贡献,但又存在某些片面性的观点,如意义理论中的指称理论、观念理论、意义行为理论,以及穆勒、弗雷格、罗素、克里普克等人的关于专名与摹状词理论,则既不是全盘肯定,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逐个进行有分析、有说服力的评介,既肯定了这些理论构成了在意义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所起的积极作用,又指出了它们存在的某些失误和不足之处;而对那些在以往逻辑哲学论著中较少提及,然而在本书作者看来又确系作为一部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的逻辑哲学著作应予详细分析考察的某些有重要学术影响的观点和理论,如波普尔关于假说的观点和理论,进行了更加系统的分析和评述。而由于波普尔这方面的观点和理论,不仅是构成波普尔科学发展模式的重要根基,也涉及如何正确理解和评价归纳与归纳推理在思维和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如何科学地说明观察和理论的关系以及观察、假说在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还涉及如何正确理解证实与证伪、如何确立正确的真理观等一系列与逻辑哲学密切相关的问题。为此,本书用了更多的篇幅予以详尽分析,这无疑是适当的、有深刻见地的。

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书写逻辑哲学的新篇章

从前述分析中不难看出,作为一位忠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逻辑学家,马佩在这部有可能被他视为压卷工作的《逻辑哲学》一书中,是力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统摄全书,写出一部突出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的著作来。我以为他的这个目标和心愿在本书中是得到实现了。我想,这一点当是每一位已经阅读和正在(或将要)阅读本书的读者,都一定能从这部书的框架体系中,以及那一系列新的结论和见解中深切感受到的。就全书的框架体系而言,马佩遵从逻辑学是关于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的一贯看法,他自然也就要把逻辑哲学的重点论述内容放在那些同思维形式——逻辑形式密切相关的哲学问题上,这就构成了本书三分之二以上章节(从第四章到第十一章)乃是围绕与各种思维形式相关的哲学而展开的一个独特的框架体系。而就本书提出的那些新的结论和见解而言,除前面已经提到过的外,再如:关于非形式逻辑是对传统逻辑的否定之否定,即在更高基础上的复归的新论点,关于集合概念是所反映的分子均属集合体一类概念的新提法,关于蕴涵理论的发展是逻辑理论逐次向思维实际逼近的辩证过程的新的见解,以及在对可能世界理论的评述中所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等等。一本书能够提出这么多新义迭出的观点和见解应当说是很不容易的了。所以能如此,这显然是同本书的作者能始终贯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为指导的原则,因而能对所论及的问题进行认真而具体的辩证分析分不开的。

当然,我们这样说并不意味着人们只要力求运用马

克思主义哲学去指导自己的研究和写作,这样的研究和写作就一定是马克思主义的,也不意味着别的人不这么做,其研究和写作就一定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因为,就某一特定研究领域而言,真理只有一个,但通向真理的道路却远非一条,同样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去分析研究同一对象,也可能由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理解不同和侧重点有异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和看法。因此,当着人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来指导自己的研究和写作时,既不能唯我独尊,更不能盛气凌人,似乎只有自己讲的才是对的,别人讲的都是不对的。可喜的是,本书的作者非常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坚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性,努力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但毫不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权威自居,摆出一副绝对正确的面孔,而是始终坚守作为一个学术领域的普通探索者的初衷和学界同仁进行平等的探索和讨论;他们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免不了要对某些不同的意见、观点进行质疑或批评,但这种质疑或批评不是强加于人的和简单化的,而是有根有据的具体分析、实事求是的摆事实讲道理的。他们做到了坚守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而不虚张声势,敢于批评而不武断专横,寓真知于具体分析之中,彰观点于论说答辩之间。这些都说明,《逻辑哲学》无愧于是一部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完成的有价值的逻辑哲学专著。

当然,这样说也并不意味着《逻辑哲学》就是无瑕疵的,这不仅是因为要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来指导对逻辑哲学的探索和研究,首先需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原理有深入而正确的理解,而且也还需要对所论及的逻辑哲学问题本身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而这都是不容易的。因此,在分析和论述过程中出现某些疏漏和不足之处也是难免的。比如,本书中对悖论所提出的新定义、尤其是辩证逻辑意义上的新定义以及以此为基础而提出的关于悖论的消解方案是否就能得到学界的认可而无可置疑呢?本书对提出意义理论的各家观点的评判,对波普尔假说观的评析以及对模态逻辑的本体论承诺的评价是否都是准确的、恰如其分的呢?似乎都还可以进一步推敲和研究。

但不管如何,《逻辑哲学》一书总是为我们在这个领域中的百家争鸣提供了有独立见解的一家之说,亦即提供了一个值得重视的新的对立面,这就是它的一个重要贡献,仅此就是值得称道的。

数字逻辑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法治;依法执政;民主

在现阶段的中国,法治建设的关键因素就是依法执政。要推进依法执政,就必须解放思想。实践反复证明,解放思想是一个全面性、动态性、创新性过程。在一党固定执政的国家推进依法执政没有先例,而长期形成的封建的以及人治的传统又加深了问题的复杂性。为此,我们应该回到依法执政这一命题的原始生态来探究其内在的逻辑结构。笔者认为,依法执政这一命题的本体性追问包括但不限于为什么执政、谁来执政、靠什么执政、如何执政、执的是什么政、不依法执政怎么办等问题。相应地,依法执政的逻辑结构包括但不限于依法执政的本质、主体、依据、途径、对象、责任等。从应然意义上说,依法执政在不同的逻辑阶段面临着不同的任务,但在当下,明确依法执政的上述逻辑结构是解决依法执政首要的和关键的一步,否则就有可能将背离依法执政的目标和方法视为依法执政的基本诉求。

一、依法执政的本质

依法执政的本质就是要解决为什么执政的问题。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比较多地强调依法执政是为了长期执政,为了巩固执政地位,确保执政党不垮台。实际上,单纯这样理解“没有阐明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任何执政党都不想垮台,因而都想方设法提高执政能力。回顾历史,就连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也都想‘江山永固,千秋万代’。如果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也只为不垮台而提高执政能力,岂不把自己降低到了与封建统治者相混同的地位?”

在政党政治下,党权确实是政权的核心,但是,民权永远是党权和政权的基础与目的。从本体论角度看,人民主“权”既是指人民主“政权”,也指人民主“党权”。人民是政权和党权的主宰者而不是参与者,它所享有的基本政治权利是“主政权”而不是“参政权”。民权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始终或应该始终处于本体地位,它绝对大于政权和党权。而且党权和政权也都来源于人民的授权,其存在的目的都是为了保障民权,离开了民权的党权和政权必然是专制的、不能长久的。人民只有从根本上保留对党权和政权监督控制的权力,才能有效保障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权力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因此,任何时候,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都应该是政党具有合法性的基础。在我国,这些原则是宪政的核心原则,是国家的本质所在,更是依法执政的本质所在。

二、依法执政的主体

1 依法执政主体的狭义观

当我们将依法执政作为一种普世价值加以追求时,我们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承认了一些最基本的逻辑前提。例如,我们至少认为,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这一要点上与现代意义上的其他政党没有差异。西方政治学界认为,此类政党具有以下特征: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手段取得政权和行使政权为目的的政治组织;有自己的理论、思想,拥有自己特有的意识形态;具有完整的、明确的纲领;存在比较严密的、从中央到地方的组织。具备了这些条件的政治组织才是政党,否则充其量只是一些政治组织或政治团体。在应然意义上,这是我们讨论依法执政主体即权力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这一问题时所应具备的基本工具。

当今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实行政党政治,古典时代启蒙思想家所设想的人民主权已经演变成人民选择政党、政党代理人民打点江山。一党执政、轮流执政,这是实行政党政治国家的政治生态和政治常态。但中国的政治生态峻异于其他国家,中国的政党政治是一党执政、多党参政。

因此,从狭义上看,在中国,依法执政的主体只能是作为整体的中国共产党,其他党派只能是依法参政。

2 依法执政主体的广义观

在中国,依法执政主体的狭义观拥有相当的现实支撑。但是,如果我们将“执政”还原为“执掌政权”这一原始含义,同时,如果我们重视执政党及其党员在中国国家权力机关、执行机关和司法机关中占据主要位置、行使主要权力这一基本事实,那么,我们就必须强调,依法执政的主体当然包括但不限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于那些作为执政党党员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来说,他们能否依法执政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执政党的法治形象,决定着中国法治的发展进程。因此,笔者不赞成以下观点:依法执政的主体不应当是全体党员,不应当是在国家政权机关中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员代表,不应当是各级国家政权机关中的党组,也不应当是所有的党组织,而只能是作为整体的中国共产党以及党的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委员会。在笔者看来,执政是由各级组织及其党员共同组成的执政党团队对整个执政活动的背书。离开了执政党的各级组织及其党员,执政主体势必会被虚置。

再进一步,如果我们准备继续享受人民主权这一古典自然法时代以来最基本的也是最伟大的革命成果的话,我们还必须将人民纳入依法执政的主体范围。从宪政意义上来说,人民最终是通过法律承担着“国家主人”这一角色、发挥着“执掌政权”这一作用的。

依法执政主体的狭义观与广义观各有优劣。依法执政主体的广义观有可能模糊依法执政出现问题时的责任追究,这恰恰是狭义观最大的长处。但就其主要的方面而言,广义观的长处在于:有利于树立规则意识,因为这一观点主张不管是谁,即使是普通公民,要分享政权,也必须按照规则进行;有利于树立责任意识,执掌权力的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特别是法律责任;有利于树立民主意识,因为人民与政党等执政者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尤其重要的是,从广义上界定依法执政的主体为中国的政党政治预留了继续发展的巨大空间。

三、依法执政的依据

1 普通法与特别法

提出依法执政,就是为了解决依政策执政或者依道德执政的历史共业。既然是“依法”执政,那么执政的依据当然是法律,这似乎不是一个问题。

但是,这里可以对“依法”中的“法”做两种理解:一是将“法”解读为专门的“执政法治”。实际上,中国的执政法治严重匮乏。例如,我们并没有系统而明确的执政法律规定(不像德国等国家,因为体会到纳粹党之为祸甚烈而专门制定了《政党法》,并特别重视政党的民主原则),现有关于政党执政的法律规定呈现碎片化状态(仅《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等法律法规有零散规定),因此,所谓“依法”执政,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对愿景的美好描述。二是将“法”解读为一般性的和所有

的法,强调执政党在行使权力的整个过程中都要依据法律。现阶段,许多人在理解“依法执政”时更多注重的是后者。这种解读有利于法治的整体推进,但也极有可能使依法执政虚化,无法使依法执政成为一种刚性的现形制度。如果没有调整党的权力、国家的权力、人民的权利的特别法,则依法执政中的许多问题将难以厘清,各种不同权力与权利之间的边界也难以划清。

法国学者让一马克·夸克认为:“合法性是对被统治者与统治者关系的评价。它是政治权力和其遵从者证明自身合法性的过程。它是对统治权力的认可。被统治者的首肯,是合法性的第一个要求;得到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的认同,是合法性的第二个要求;法律对统治权力和价值观的认可,是合法性的第三个要求”。由此观之,合法性的本质在于人民对符合其基本期待的政党的自愿选择。换言之,合法性并不限于法律,但法律绝对是政党具有合法性的一个指数。

因此,我们必须在不断完善和执行一般法的同时,制定专门的《政党法》或《执政党法》或《政党与国家关系法》。这一法律所要解决的重点内容是:党群关系,即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党政关系,即政党和国家权力的关系;党法关系,即政党与法律的关系;党党关系,即政党与政党相互之间的关系。中国现阶段的所有政治关系集中体现为这4种关系,其中的核心是党群关系。

2 法律与政策

依法执政需要“依法”,但不能据此认定不需要政策。古往今来,政策都是统治者们便利的治理工具。尤其是政党政治出现后,政策就成为民主法治国家中的政党亮明自己观点、影响甚至左右社会舆情的主要途径。在西方,政党的政策谨守自己的分际,通过国家的包装是它们能够进行一般权利义务安排的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通道。而社会主义国家政策的地位远远要高于西方国家,这与列宁的指导思想有关。列宁曾经说过:“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无产阶级对政策的领导”在这一思想指引下,所有曾经存在过或正在存在着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依靠政策来治理国家,政策国家而不是法治国家成为国家的治理方式和目标诉求。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法律与政策一开始就是一种颠倒的关系。1949年初,中国共产党发布了《关于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和确定解放区司法原则的指示》,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强调“在人民新的法律还没有系统地发布以前,应该以共产党政策以及人民政府与人民解放军已发布的各种纲领、法律、条例、决议作依据”。“无纲领、法律、命令、条例、决议规定者,从新民主主义的政策”。这一指示不仅造成中国法文化传统的人为断裂,而且使政策取得了最高的主导地位,并经过几十年的制度强化后成为恶的惯例。因此,厘清法律与政策的关系便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重启法治建设的重大使命,“法律与政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无疑是这一时期的经典结论。

但当前存在两种危险的认识与做法:一方面,经过拨乱反正后的法律与政策的关系似乎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法学家们有意识地将政策排除在法学之外,一味强调法律的刚性作用。这就使法律仅停留在正式制度的层面,无法成为“活法”。另一方面,在中国的政治生态中,长期的非理性主义的法制发展模式使政策深植于法治运行的每个环节,与法律持续暧昧,这种暖昧关系将普适的价值与中国的法律互相剥离,使法律仅成为对政策的简单背书。在我们看来,它们最终危害的都是国家和法治的根本。

因此,对法治建设的科学态度要求我们必须承认并积极对待法治的本土资源,即法律与政策的交互作用形成的“法政策”。基于这一考虑,有必要将“法政策”单列为新型法律概念,给予国内的法治观照,并展开相应的逻辑论证。

具体来说,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实施依法执政的政策,依法执政乃至依法治国就不可能得到推进。因此,笔者认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现在还只是一种理念的宣示,必须让这种理念变成政策,依法执政才能真正落实。中央提出“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司法的关系,这给我们重要的启发:我们坚持依法执政,就应该制定党委与国家机关相互关系的规范。据此,中央应制定提高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政策或行动计划,地方党委应该在现有的制度框架内,以改革的思想,对党的各级组织如何依法执政作出原则上的规范。

四、依法执政的途径

1 依法进入国家政权

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预设前提是:党与国家是有联系有区别的两个政治实体。党国一体以及由此带来的党政不分的观念和制度是错误的、落后的。坚持依法执政,就必须把执政重心转移到领导和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职权的行使上,摒弃党依政策对国家机关直接行使执政权的传统做法。

国家本质上是人民的,这就是所谓的“民主”,这是最为基本的国家理论,也是现代政治制度的起点和终点。但是,现实政治生态中,在政党政治下,国家终究是由政党控制的,形式上更多地体现为“党主”。将“民主”与“党主”两者统一起来的就是选举。民主的形式价值追求是选举,即选择性的推举,是“下往上推”,主人是“下”(选民);效率的形式价值追求是提拔,是“上向下拔”,主人是“上”(官僚)。人大追求民主,政府追求效率。在人大代表的产生中进行提拔,在政府的组成人员中进行选举,并不符合权力的逻辑定位。因此,虽然现阶段中国的民主形式有多种,如以人大制度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选举民主、以政治协商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协商民主、以基层自治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自治民主,但是,现阶段真正的和主要的民主形式仍然是选举民主。

因此,没有选举民主,就没有民主执政;没有民主执政,就没有依法执政。具体来说,人大制度是落实依法执政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现阶段中国民主的主要表现形式。这里面有两个至关重要的节点:一是选举,尤其是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这种选举应该是民主的、自由的、平等的、竞争的、定期的、差额的。二是服务。人大代表权力不能超越选民的授权,而应该时刻服务于选民。现在,“全国人大代表刘晓武工作办公室”已经成立,这在全国是一个先例。江苏应该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成立“选民服务处”或“选民服务中心”,进而在全国率先建立“选民服务系统”。

只有党组织及其党员定期接受人民的挑选,认真履行自己的基本职责,人民才能体会到依法执政的具体成效。

2 依法运作国家政权

现在,政党如何运作国家政权有3种基本的思路与做法:

一是直接做主,即党委直接命令人大、政府、司法。实践证明,类似的做法是导致苏东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原苏共中央书记、现俄共中央委员会主席久加诺夫曾指出:“前苏联共产党垮台的真实原因是它的三垄断制度,即共产党以为自己想说的都是对的——垄断真理的意识形态制度;以为自己的权力是神圣至上的——垄断权力的政治法律制度;以为自己没有不可以做到的特权——垄断利益的封建特权制度。‘三垄断’从社会的经济、政治到意

识形态揭示了前苏联一党制的弊端和苏共领导层制度性的腐败”。这一结论正确解释了苏东事件的历史原因,深刻指出这是一种无形中剥夺了人民权力、背离了民主原则的社会制度。

二是为民做主,即党委直接命令人大,再由人大领导政府、司法。这比前种方式前进了一大步,但仍然存在问题,因为由并非人民选举产生的党的各级组织来领导民选的国家权力机关,必然会产生合法性危机。

三是由民做主,即政党通过选举进入国家政权机关,并由此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对国家事务实施领导,这种方式最符合宪政的原则。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宪法和法律应该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主要依据,依法执政应该成为执政的主要形式。衡量执政党执政能力大小的一个主要标准就是:法律和制度在其执政期间是否得到正当制定且有效遵守。离开了依法执政能力的建设,执政党就缺少了执政的合法性基础,执政党及其政权也就失去了人民的认同和支持。

为此,必须将目前存在的“党委导戏、政府演戏、人大看戏、司法护戏、政协没戏”的国家权力运行模式逐步过渡为“党委决策、人大决定、政府实施、司法与政协监督”这一依法执政的轨道上来,这也符合民主政治和政党政治的一般要求。随着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推进,如何建设一个由人民做主、“向人民学习、为人民做事、请人民评判、让人民满意”的宪政国度,已成为考验中国新一代政治家的胆量、智慧和能力的一个主要问题。新一代政治家能否乘势而上,取决于他们把握时代潮流、顺应时代潮流、引导时代潮流的意识和能力。

五、依法执政的对象

1 “政”与“非政”

既然是依法执政,那么,执掌的只能是“政”。按照通常的理解,所谓“政”,既指政治上的统治权力,也指国家权力,或“国家政权”,或政权机关。据此,我们可以从两个层次上理解“政”的含义。第一层次的“政”是“统治权力”,主要指依靠权势与政策主张而实现对国家的全方位控制、支配和管理。第二层次的“政”是“国家权力”,指国家的纵向权力(中央与地方权力)与横向权力(立法、行政、司法权力)之和。

相应地,所谓“执政”也有两个层次:一是执掌全部的统治权力。许多政党将自己与国家的关系界定在这一目标模式上。虽然理论上乃至政策上的目标阐释具有方法上的便利性,但我们很难确定一种真正的实践检测样本与检测指标。而且,在国家权力具有极大诱惑的现实场景下,这种目标设定具有巨大的危险性,因为它会诱导出一种对无边权力的极大渴望。二是执掌国家权力。相对而言,这是一种既具有建构理性又具有实践理性的理想化的目标模式。它既符合政党政治的一般规律,也顺应现实政治生态的特定要求。显然,前者是领导党的思维方式,后者是执政党的思维方式。

因此,执政党应注重执政的控制力,而不应注重执政的控制面。执政党执掌的应该是国家政权,“非政”的部分(如自主机制、自律机制、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事项)不属于执政党的执掌范围。通常来说,执政党执掌的是“国家”即政治社会而不是“社会”即市民社会。

2 “执政”与“参政”

在上述基础上,还必须进一步追问:执政党执掌的是政权,但是不是全部政权?这是一个中国特色的问题,因为在中国语境下,有一个执政与参政的问题。

如上所述,“执政”就是“执掌政权”。那么,什么叫“参政”呢?“参政”是在独立的状态下参加政权还是在附属的状态下参加执掌政权?换言之,国家的政权是绝大部分被执政党控制、少部分被参政党控制,还是百分之百地被执政党一党控制?

确实,中国的政党具有特殊性。但是,不管是什么政党,都是一定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的代表。诚如德国基本法第2l条所指出的那样:“政党协力国民意志之形成”。市场经济是一种利益主体及其组织机制多元化的经济,奠定于这一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利益及其主体机制也必然面临着社会化与法治化的问题。

在这种情境下,我们必须将参政党看作是一个具有自己意志的政治组织,并且在民主的基础上合理合法地确定执政与参政的程序合法性。也就是说,应该确定哪些“政”应该被“执”、哪些“政”应该被“参”,执政和参政的实体条件、程序条件、法律后果是什么,执政和参政的权力制约关系。迄今为止,中国的权威著作和制度安排并没有提供一个关于执政与参政应如何分野的理想模式。就其逻辑推论而言,执政与参政的区别首先表现为数量上的差异。在权力分配中,执政党处于主动的地位。其次,从实证角度出发,有部分权力(如国防、外交权等)通过合法的形式(如人大)专属于执政党。最后,我们还必须对参政作出制度上的安排,而不应该仅仅由参政者进行个体点缀。如果说执政党之执政主要体现于人大的话,那么参政党之参政应该主要表现于政协。政协不应该仅仅是一种民主监督,还应该是一种得到宪法和法律明确规范的法律监督。与人大的监督一样,政协的监督对行政权和司法权也应该具有直接的法律效力。

简言之,在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之新形势下,政党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具有先后意义的二元结构,而不是主从意义的一元结构。没有这种政治利益及其主体机制的社会化与法治化,就不会出现和存在真正的政党政治。在这一场景下,依法执政就会沦落为自律性的理念与愿景,而不会变成他律性的规则与实践。

六、依法执政的责任

就世界范围而言,所有的政党都特别善于用崇高的目的包装自己,这当然具有合理性和现实性。这种时候,我们需要用合目的性来进行检测。当政党的行为尤其是其执政行为与其目的不合时,政党的合法性就会存在问题,就应追究政党的相应法律责任。

在依法执政过程中,法律责任是执政瑕疵、执政有误、执政有错、执政有罪时的最低要求。与一般法律责任相比,政党的法律责任具有3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法律责任的承担者。政党的法律责任大多数时候由其党员尤其是处于执政地位的党员或党的组织承担,由整个政党承担责任尤其是法律责任的情景较为少见(例如,1946年9月30日,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宣判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为犯罪组织)。

二是法律责任的决定者。政党的法律责任虽然也存在着民事责任、刑事责任等责任形式,但更多的时候、更重要的形式是违宪责任。因此,在宪政体制下,没有违宪审查制度,就无法真正追究政党的法律责任,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依法执政。这就提醒我们,推进依法执政,必须建立健全违宪审查制度。

三是法律责任的形式。在依法执政过程中,各种不同的责任形式实际上是纠合在一起的,呈现出一种复式状态。因此,与其他法律行为不同,政党不合目的性的行为并不是只产生法律责任。事实上,在成熟的政党政治中,严格追究政党不合目的性行为的法律责任相对较少,更多的法律责任是伦理责任与政治责任(正因为如此,追究政党的法律责任在许多时候表现为一种政治决定而不是司法决定)。从这种意义上说,如果现阶段还缺乏严格追究法律责任的气度与制度的话,那就应该更多地选择伦理责任与政治责任,以使执政行为在更大程度上符合社会的观感。参考文献:

[1]侯仰德.根本目的是为民[EB/OL].[21304-10-29].http://www.sy—dj.cn/news/djyy/20041029140805.asp.

[2]袁曙宏.“依法执政”主体辨析[N].北京日报,2006—05—08(17).

[3]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M].佟心平,王远飞,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序2—3.

[4]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515.

[5]张晋藩.中国宪法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315—316.

[6]刘小冰,陈盛,宋伶俐.中国法政策的现实现照[J].唯实,2008(8—9):122—126.

[7]周淑真.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73.

[8]王国安.李源朝谈末位淘汰:“当干部就该有压力”[EB/OL].[2002—03—30].http://www.chi-na/1cw8.com.cn/20(E一03—30/26/173917.html.

数字逻辑论文范文第6篇

格申菲尔德关于未来的“数字织造”理论有一点是现在就明确的,即数字经济有别于原子经济,它在创造未来的过程中同时改造过去。原子经济内含生物时间,单向单维度不可逆。数字经济的时间是双向的,能来回拨动,完全可逆。像儿童玩具的橡皮泥一样,材料(粉末状)、生产技术(3D、喷射铸造、叠片压模)、设计(数字化模拟)、消费体验(虚拟和物理感受),一切生产和消费形式和内容都越来越数字化。消费者想要什么,生产者愿意制造销售什么,二者之间没有先后顺序,而是处于数字化虚拟仿真的循环影响的闭环中。由此,生产关系牵引生产力,生产力服务生产关系。如格申菲尔德强调,技术系统的进步必须同时伴随社会系统的进步。社会科学研究必须从被动的历史数据分析转移向主动引导的理论与实际耦合。

在数字经济滞涨背后,它是一个忽视或不敢以主动引导的态度看到两个系统必须协同发展的问题。技术系统与社会系统,二者需要交互发展,协同推进。数字经济如果要发挥内在的潜力,它就不得不正视社会系统(管理设计)方面的关键问题。研究数字化的悲剧和成功之作,我们发现,在众多的管理设计中,政治原则是关键。它事关控制秩序的权力和利益分配。古希腊语中的“经济”泛指管理家庭生活,后来延申至为社会生活而实施的资源管理。“政治”则指选择和维护秩序体制以及因此而生的权力关系、利益分配和合法的强制性说法。经济规则基于交易双方的自愿,而政治规则强调合法说服(包括强制性的)。从应用之始,数字经济的通讯、计算和生产技术就改变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并因此改变组织内外的权力关系和利益分配原则。例如,数字化网络信息传播彻底改变了音乐、电影、图书、报纸等行业的内容和形式,改变了这些行业的权力关系和利益分配。因此,关注政治规则是任何企业数字化组织转型的策略要求。

在数字化经济的技术系统和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政治规则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如何避免政治规则,特别是合法的强制性说服被滥用?学术界和企业家还没有这些问题的系统研究和答案。其中,难以将政治规则从影响数字化技术的众多因素中剥离出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因为有机会接近和获得一个特殊的样本群体而更清晰地看到了政治规则的作用。通过对30个利用协同软件推动企业数字化的案例研究,本文着重分析成功的数字化策略的“可视化管控逻辑”。

我们首先罗列单从技术系统出发容易发生的数字化悲剧。然后,我们解释对数字化管理价值建构感知的理论和实践。在此基础上,我们提炼出数字经济背后的政治规则,特别是“可视化管控”的政治逻辑。最后,我们解释对数字化策略继续研究的现象学方法的重要性。我们认为,数字化经济的高潮正在到来。只有懂得如何保持技术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协同交互发展,企业才能把握数字化经济的商机。

数字化的悲剧

人们对数字化转型往往持怀疑的看法,因为它似乎昙花一现,90年代大放异彩,然后便沉寂多年。当它再次进入企业的核心议程时,决策者往往担心它会不会重复过去的悲剧。

做为颠覆性技术,数字化转型再次成为管理讨论热点。现在,亟需讨论的不是技术颠覆的速度,而是拒绝颠覆的社会和组织因素。以打印机为例,速度从来不是问题。从最早在MIT研究发明的2D打印,后来技术转让给DEC公司, 再被Compaq公司收购,又成为HP的主营业务,直至3D打印技术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数字化技术系统不完美,但一直在快速建模,不断迭代。想比之下, 社会系统的变化发展就极其缓慢。例如,进入数字化时代后,各级管理人员的任务特征与原子制造时期有什么不同?我们还是套用过去的规则处理数字化后的管理问题。事实上,新的技术背景下,对最高领导而言,他们的管理任务就是优先排序。对中层干部,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优化流程并重复最佳实践。对一线员工,他们的核心任务是维持已经被定义的效率。在下一节,我们会着重讨论为什么信息高管要理解最高决策者的优先排序的管理任务。这一节,我们将展示的是,当社会系统没有与技术系统协同交互发展时,数字化转型的悲剧就会发生。思维方式、组织行为、治理规则和转型模式,它们是本文讨论的社会系统的四个基本元素。

数字化的技术系统正处于一个滞涨期。它有内生的技术成熟过程的原因。技术革命许诺的生产力解放都需要一个兑现期。在此之前,生产力增长甚至迟滞、变慢。这是芝加哥大学斯维森教授(Chad Syverson)研究30多个国家经济历史数据得出的结论。例如,1890~1915年之间,机器革命并没有马上带来生产力的快速增长。相反,在那段时间,生产力的增速变缓。从美国的数据中,斯维森还发现,数字化技术的经济许诺也遵守同样的历史规律。数字化技术从20世纪90年代进入热潮。在1995~2003年之间,它确实刺激了经济发展。但是,2004~2015年之间,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了大约1.5%。如果算上这11年因为增速放慢的机会成本,它大约有3万亿美金。斯维森并没有细分哪些数字化技术的经济许诺尚无实现。但是,数字化技术“雷声大、雨点小”的现实生动地体现在硅谷创投资本家泰尔(Peter Thiel)对数字技术的调侃:我们本来期待一辆可以飞的车,结果只来了140个字节(指twitter)。

除了内生的成熟过程原因外,数字化转型还有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的需要。通过对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案例分析,我们发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失误和失败。它们多数与思维方式、组织行为、治理规则和转型模式的社会系统有关。莎士比亚说,喜剧大多相同,悲剧各有曲折。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也如此。 虽然技术系统和社会系统缺乏协同交互发展是数字化转型悲剧的深层原因,但它的表现形式各异。概况总结如下:

用追求规模经济效应替代深度学习效应 。数字化技术本身有系统联动性。运用之初,它可能会给部分流程带来鲜艳却短暂的效果。但是,它的系统联动性需要生产、运营、行政管理集成协同。这时,追求规模效应的做法往往失败。尊重技术的系统属性,合适的做法是强调深度学习效应(Scalable learning),在知识管理环节下功夫,把先遣部队获得的认知能力传播到组织的各个层级。

认为不能多次跳跃过河,希望功毕一役。单方面强调技术的系统联动性,信息主管就会推销一次性过渡的转型策略。它很快就遭遇全组织的抵抗,并自证不合理。与社会系统协同,成功的做法是分析组织流程和任务的强关联性和弱关联性。然后,从弱关联的环节开始,建立信心和团队配合能力。我们研究的案例中,一些企业甚至设计数字化系统的双轨制,性命攸关的核心流程可以慢一点,能承受波动的流程可以快一些。

急于证明数字化可以为领先的创新模式服务。数字化可以为创新模式服务,例如沃尔沃汽车把车内通讯报警的功能衍生为车内购物和接收的服务。不过,成功的数字化创新模式都有渐进演变的特征。一开始就对标市场中创新模式,并希望复制,这是走向失败的道路。市场中先进模式已经走过自己渐进演化的过程。看见的早已经发生。

把对顾客的商业价值列为唯一的衡量指标。且不说技术需要适应和除错过程,接受技术带来的新价值,顾客也要有习惯培养过程。如果把客户对数字化价值的反馈做为成功的主要指标,绩效会强差人意。没有给数字化转型一个应该有的成长、成熟时间,再先进的设计也可能功亏一篑。

选择购买最好的软件,或选择最好的IT企业合作。持续更新是数字化全产业的特征。IT行业中,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合适与否,还要看IT策略与公司商业策略之间的配套关系。孤立地评估产品和企业,应用中的失望就难以避免。同时,大公司(所谓最好的)会对客户重要性做排序。对于营收低的客户,大公司的做法是提供标准产品,控制成本。没有客户化的交付,先进软硬件融入新系统就很难。

为缩短数字化转型周期,组织团队流水线作战。结果,供应链的长鞭效应在数字化转型项目中发生,即部分环节提速不能传递到全程,甚至引發阻塞效果。早在1975年,IBM OS360系统的首席工程师布鲁克斯(Frederic Brooks)撰写了《神秘的人工时效》(The Mythical Man-Month)。书中,布鲁克斯指出流水线团队的组织方法有问题,因为软件开发任务有可以分割与难以分割二种。执行难以分割的任务,流水线团队不能提高效率。合适的做法是,组织一个“手术台团队”。它让一个人“主刀”,让各司其职的成员为“主刀医生”服务。这个建议也适用于数字化转型的任务。

数字化策略目标过于刚性,缺乏灵活性,丧失过程中出现的机会。数字化带来的困难和效果都一样具有系统性。 我们研究的案例中,一个公司在追求核心任务流程数字化时,发现集团一年有1200个会议,会议时间达12万小时,参会人数有56万人次,但会议效果没有记录和分析。对此,他们开发应用会议管理软件,把整个流程数字化,包括会上任务分工和会后决议跟踪。成功的会议管理软件又反过来促进核心流程的数字化改造。他们发现,参加会议越多,管理层级越高。高管使用会议软件而学习的数字化能力可以延申到核心任务流程的改造中。相反,那些只允许集中在一个目标上的项目,不仅没有获得不同项目之间学习转移的好处,也因为任务目标单一性凸显高投资成本。

没有给数字化转型一个应该有的成长、成熟时间,再先进的设计也可能功亏一篑。

养一支属于公司的信息化内部队伍,自力更生解决问题。懂技术的工程师易求,有天赋的信息人才难得。因此,公司总是希望挖到有天赋的人才,并养在自己公司里。这种做法往往是灾难的开始。首先,即使是天才,他们也需要一个更大的环境去砥砺自己。其次,留住天才的成本总是越来越高。再次,这种人事策略隐含“代理人危机”。天才员工要挟企业的事例屡屡发生。案例研究中,我们观察到成功的做法是“三知”管理:知道任务的技术难易属性,知道行业人才在哪,知道与外部合伙人的合作治理结构。

数字化转型一般会经历管理学家舒茨(William Schutz)说的学习三阶段:肤浅的简单,混沌的复杂,深刻的理解。要避免技术系统单向思维的悲剧,企业就得同时思考与社会系统协同的问题。要建立深刻学习能力,企业就还要改变旧式的问题意识,建立“触媒问题观”(Catalytic problems),即怎样让发生的问题触发对现象的再思考,对问题重新定义,对方法做创造性更替。“触媒问题观”具体表现为三种学习方法:

一是衍生学习(Derivative learning)。它不只是举一反三的老生常谈,更强调从失败的变差中看到过去知识体系的假设条件,看到假设条件成立的前提,看到前提和假设不成立的时候,知识体系向外开放的缺口,看到从缺口衍生出去的道路。例如,数字化转型在强关联的任务上比较难快速有效。那么,是否可以先尝试弱关联的任务?

二是指数学习(Index learning)。“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 殆己”。网络时代,任何人试图看见目标知识的“全牛”,一定失败。因此,庄子笔下的庖丁“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现代庖丁需要关注的是标识目标知识的启发性线索。它们类似于超文本传输协定(HTTP)。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我们才会顺着知识指数掌握相关细节。之后,一切又回到指数状态。数字化的技术优势特别有利于指数学习的方法。

上一篇:刑法犯罪论文范文下一篇:医学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