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文化论文范文

2023-09-16

和谐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艺校音乐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社会对艺校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中专艺校学生除了上好学校的专业课,音乐艺术实践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笔者通过多年的中等学校音乐教学探索,就中专艺校音乐实践活动的意义以及主要途径谈谈自己的几点见解。

【关键词】中专艺校;音乐实践;意义;途径

一、中专艺校音乐实践活动的意义

1、能增强中专艺校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集体主义的奉献精神的人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对于个人影响的形式,开始在每个未来集体成员的心灵里培养一种重要的人类美德,即为他人创造幸福和欢乐感,追求道德美和渴望为他人做好事而表现出来的举止行为越多越好——这就是一个人正确地参加社会生活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只有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才能不断完善自我,取长补短。音乐实践活动是音乐课的最好补充。如合唱团的排练、演出,乐队的排练、演出等各种形式的合作,在完成一部和谐美好的作品时给同学们一个心灵相融、友好合作的气氛。在实践中真正理解作品,为欣赏美创造美创造条件,培养自觉地遵守和维护集体纪律和荣誉的好学生,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在美的认识中提高自己,加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增强对生活的信心。

2、音乐实践活动是中专艺校学生净化心灵、完善自我的必要手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借助于音乐唤醒人身上关于周围世界和自身崇高的、雄伟的、美好的观念,音乐是自我教育的强有力的手段。”音乐实践活动是每一个高中生自我完善的有力手段。课外音乐活动实际上是将课堂上所学知识、技能付诸实践的行动。开展音乐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活动,可以巩固、深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课外音乐活动不仅可以调节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二、中专艺校音乐实践活动的主要途径

1、挖掘学校的人力资源,开展音乐活动

课外音乐活动的开展,仅仅靠学校音乐专业教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为此,为了能顺利地开展班际活动,每班可以挑选若干名文艺骨干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以合唱(奏)指挥和训练、简单的舞蹈编排为主,授课教师为本校在该方面有特长的音乐教师,也可以外聘校外有经验的文艺界人士,这样我们的部分学生就具备了开展课外音乐活动的基本素质,然后让这些文艺骨干学生带动本班开展正常的音乐课外活动。在这个环节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学习中的循序渐进和探索性原则,不要急于求成,多让学生体验、感悟和探求学习方法,合唱(奏)的层次要清晰、和谐、愉悦和优美。

2、利用学校的媒体资源,开展音乐活动

现在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校都有配套的媒体设备,如校园广播、校园电视等。充分利用学校的有线广播,有计划、有选择地播放优秀歌(乐)曲,让学生聆听,培养学生综合音乐感觉,用音乐去熏陶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在音乐的情绪中受到感染,产生共鸣,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在早晨课间操时间,可以安排5分钟的“每周一歌”,内容除了音乐专业教师选播的一些适合中专艺校学生身心特点的歌(乐)曲外,老师还可以发动全校的学生将自己听到的思想积极向上,并符合中专艺校学生年龄特点的优秀音乐推荐给大家,实现资源共享。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同时有助于学生对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理解以及审美情趣的形成。

3、有效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竞赛活动

要发挥课外音乐活动在育人上的巨大功效,就必须以丰富多彩的音乐竞赛活动形式为载体。此类活动基本上以班级为单位,具有教育对象广泛性、教育内容多向性、活动形式时代性的特点,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的教育原则。如:歌咏比赛、中专艺校艺术节等,以各种表演方式来展示艺校学生课外音乐活动的成果。

4、通过学校宣传阵地,向学生展示音乐

学校的宣传阵地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窗口,通过校园橱窗、黑板报、图书馆、阅览室报刊、杂志、书籍,让学生能学到更多课堂里没有学到过的音乐知识,也能从音乐家的身上学到许多优良的品质。我们可以通过校园橱窗把学生文艺演出的节目剧照拿来展出,让学生看到自己在舞台上的形象,也可以通过校园电视台展示每班音乐课外活动的成果。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视觉上得到满足与愉悦,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意识。我们还可以设立音乐投稿箱,欢迎学生投稿,内容是与音乐有关的简报、剪报,也可以是照片,或者是自制的音乐小报,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探究与创造活动,倡导开放式和研究性的学习方法,以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展示音乐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更好地做到资源共享。

5、营造良好的校园音乐活动氛围

充分利用校内校外资源,举办各种形式的音乐讲座、音乐会等。创建校艺术团、舞蹈队、合唱团、乐队等学生社团,让学生多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园音乐活动。正是通过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形式,才能营造出良好的音乐氛围,从而不仅使学生的心态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得到调整,也为中专艺校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开辟了新天地。

总之,中专艺校音乐课外活动是音乐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寓教于乐、丰富校园文化、创建和谐校园、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这些活动我们的学生一定会越来越喜欢音乐,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朱则平.审美、创造、母语、器乐化——广州市音乐教育发展战略及实施[J],儿童音乐,2008,2.

[2] 音乐教育与器乐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3] 袁善琦,周刚.论学堂乐歌在中国音乐教育发展史中的地位及作用[J],音乐研究,1999,2.

[4] 中小学音乐教学法[M].上海.上海出版社出版.

和谐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本文深入探究了石油企业社区和谐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客观、清晰地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就进一步推进社区和谐文化建设拿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社区和谐文化;建设;思考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社区和谐文化是和谐社区的灵魂,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任务。必须明晰和谐文化是人本文化,应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和谐文化是亲情文化,应坚持熔铸亲情、创造和谐;和谐文化是共建的文化,应坚持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和谐文化是发展文化,应坚持围绕大局、着眼发展。在认真分析目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而寻求相应的对策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做好当前社区工作必须深入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社区和谐文化建设目前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通过不懈努力,社区和谐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发展的、创新的理念,特别是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层次思考,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

1.社区和谐文化建设的软环境建设起点较低,缺乏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首先,辖区单位较多,隶属不同,协调、联合起来难度较大。其次,社区内不仅有常住居民,还有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决定了一部分居民在文化素养、认知程度、心理状态等方面与构建和谐社区文明素质的要求尚存在一定差距。第三,有些社区服务管理者的认识也存在偏差,认为社区和谐文化建设不过是发动居民搞搞活动、评个名次而已,少有总体规划。

2.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社区和谐文化发展空间受限,缺乏财力支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为保证社区和谐文化建设资金到位,需不断加大对和谐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以我们华苑综合服务处来说,近些年通过不懈努力,辖区内已拥有10余个和谐文化建设协会,但随着上级补贴金费逐年递减,拓展市场 、扩大创收手段单一,保证服务水平不降,维持职工正当收益尚需精打细算,矿区硬件建设捉襟见肘,有限的资金投入难以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直接造成社區协会组织成长壮大的后劲不足,和谐文化发展空间受到一定局限。

3.硬件设施质量有待提高,功能需进一步完善

由于社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居住区同步建设,建造时间较早,部分设施配置标准不高,很难与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步发展。主要体现在:有些社区辖区内没有一座达标的社区文化中心和功能齐全的标准化影剧院等大型专业文化设施,而新建这些文化设施,又会受到土地资源、城区规划、启动资金等条件的多方限制。

4.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面需进一步扩大,专业性还需增强

首先,社区常住居民及流动人口地域性复杂,不同群体生活习惯不一,参与社区和谐文化建设活动的居民一直以“老”与“少”两类群体居多,“上班一族”,特别是在本地区工作或生活的外来人员还不能被广泛吸纳进来。其次,社区和谐文化工作者缺乏专业性,在社区和谐文化建设活动内容的丰富性、生动性、功能性上离专业水平尚有一定距离,不易带动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兴趣和热情。目前还缺少一大批懂业务、会管理、具有专业文化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

二、推进社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对策思考之一:带动和深化社区和谐文化创建工作,需要充分发挥辖区各单位在共建中的作用。各级党组织、各单位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构建和谐社区文化的重要性,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创建和谐社区文化这项工作上来,把社区和谐文化建设纳入中心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布局,从管理体制、政策导向、考核办法等多方面,推动工作有效开展。辖区各单位应该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的界限,跳出过去的“小圈子”,牢固树立“驻于社区、服务社区、同享资源、共建社区”的意识,自觉地把本单位的发展与管理纳入社区和谐文化建设和管理之中,各显其能,各创特色,从硬件与软件上下功夫,物力、人力、智力三者相结合,在社区文化共建、环境共建、卫生共建、经济共建、文明共建、实事共建、治安共建等活动,形成整体合力,共同为社区文明创建做出贡献,推动社区健康发展。同时,社区服务管理单位要积极主动地密切与驻社区单位和居民联系,加强沟通,争取理解和支持,以真诚的服务赢得各类社区成员的理解和支持,切实调动驻区单位和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培育各方面共同创建和谐社区的意识氛围。

对策思考之二:带动和深化社区和谐文化创建工作,需要提供资金保障和硬件保障,“钱紧难办事”是社区和谐文化建设工作一直面临的难题。在目前条件下,应该走一条以上级支持为基础、充分整合社区资源的路子。应将社区和谐文化建设经费列入辖区各单位预算体系,并随年度收入增长增加社区和谐文化建设资金。对社区的大宗硬件建设,应列入共同发展基础实施建设项目,社区内闲置的国有资产,应无偿规划归社区使用,形成共驻共建的良好氛围。硬件建设方面,应加强社区环境建设。要坚持硬件建设与功能建设并举,积极推进“三中心”(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要以绿化、美化、硬化、净化、靓化为突破口,探索建立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绿色社区和生态社区,努力营造社区和谐优美的人居环境,切实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对策思考之三:带动和深化社区和谐文化创建工作,需要充分发挥群众依法管理公共事务的作用。社区和谐文化建设要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主自治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社区密切联系广大居民群众的优势,紧紧依靠基层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各种社会组织和民间组织,紧紧依靠居民群众来做好社区稳定工作,把矛盾和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基层。尤其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着力提高居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巩固党的思想文化阵地和精神文明阵地。

对策思考之四:带动和深化社区和谐文化创建工作,需要加强社区和谐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社区和谐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应重视抓好“专业”和“业余”两支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做到力量互补。带动和深化社区群众文化工作,使社区文化活动不断向规模化发展,向群众性拓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

[2]党的十八大工作报告

和谐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是构建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从当前农村的实际出发,推动新农村建设,有两个问题需要引起我们高度关注,即通过进一步发挥农民政治参与的作用,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为建设和谐新农村提供制度上的有力支持;同时,积极构建和营造和谐的干群关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氛围。

[关键词]和谐新农村; 政治参与;干群关系

一、进一步发挥农民政治参与的作用,通过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来为建设和谐新农村提供制度上的有力支持

(一)农民政治参与对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积极作用

农民政治参与是指广大农民通过投票、诉讼等形式参与政治生活,表达自己的愿望,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并试图影响各级政府部门决策的行为。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水平,对建设和谐新农村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一,可以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以主人翁的态度全身心投入到建设和谐新农村中去。和谐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农民,只有让广大农民在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切切实实感受到这一点,才能激发他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果新农村建设的任何一项举措没有征求农民的意见和看法,而只是由少数人决定,并且脱离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的真正需求,只是为了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指标,甚至搞一些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但农民没有积极性,甚至会招致农民的不满。因此,从调动农民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角度讲,必须高度重视农民的政治参与并提高其政治参与水平。

第二,农民政治参与可以有利于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更加切合农村实际和农民需求的建设和谐新农村的政策,使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每一项决策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的有序发展。首先,有赖于有关部门从当前农村的实际和农民的需要出发制定一系列正确的农村政策。这一方面要靠有关部门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获取更广泛、全面、真实信息基础上的正确决策;另一方面,农民通过各种形式的政治参与,既是对自身利益的一种表达,又在很大程度上为有关部门的正确决策提供各种参考信息。农民的这些政治参与无疑会使有关部门重视并采取措施解决农民反映的各种问题,使和谐新农村建设的每一项政策,从制定到落实都真正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是真正保护和实现农民的利益,而不是损害农民的利益。

第三,农民的政治参与可以对有关部门,特别是农村干部形成一种强有力的监督,这有助于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的整体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为和谐新农村的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村相当一部分地区的干部自身素质不高,其政策水平、工作方式和作风与其身份不尽相称。甚至有些农村干部存在着严重的官僚主义、损公肥私、贪污受贿等行为。这些问题不解决,必然会极大地挫伤农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积极性,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现在,广大农民通过各种形式的政治参与,会对一些干部形成一种强有力的监督,并进而促进农村干部素质的提高。同时,有关部门也要自觉接受农民的监督,并为他们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从实际出发,不断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水平,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为和谐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治支持和保证

在看到农民政治参与对建设和谐新农村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地区农民的非理性政治参与事件不断增多,如越级上访、暴力攻击村干部、冲击党政机关等。我们应正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通过不断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水平,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来为和谐新农村建设提供政治上的强有力保证。

第一,进一步建立和健全我国农民的政治参与机制,不断拓宽农民政治参与的渠道,使农民的利益表达制度化、有序化。只有建立健全农民的政治参与机制,才能满足农民政治参与的愿望和利益表达要求,并进而减少因政治参与渠道不畅而出现的农民制度外参与对和谐新农村建设的破坏。当前,应进一步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克服现实生活中,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诸环节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其次,在选举乡镇、县人大代表时,要充分考虑到农民中出现不同阶层的现实,尽量保证农民中不同阶层的利益群体都有其代表来参政议政。

第二,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特别是农村政治文化建设,培养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提高农民的参政议政水平。农民的文化素质,尤其是政治文化素质在他们的政治参与中将会起很大作用。虽然我们在政治上给与农民崇高的政治地位和民主权利,但这并不等于农民就一劳永逸地会使用这些民主权利,这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当前,我们应充分利用村民自治这所大学校来做好这一工作。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培养农民的权利和利益意识、平等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村民自治不仅可以增强农民的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热情,而且对提高他们的政治认知和参政议政能力,学习和掌握政治生活的一些基本程序,促进农村基层政治的制度化和法制化都有极大的作用。

第三,应给广大农民更多地提供利用大众传播媒介的机会,鼓励和引导他们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合理有序地进行政治参与,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我们应鼓励和支持广大农民运用大众媒介进行政治参与,对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进行监督。当前,在这个问题上要继续解放思想,消除种种疑惑和不正确的认识。在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大胆探索新形势下农民群众利用大众传媒进行政治参与的方式、方法,并力求通过立法规范,使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切实感到自己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二、积极构建和营造和谐的干群关系,为和谐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氛围

(一)在把握当前农村干群关系特点的基础上,深刻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1.充分认清当前农村干群关系出现的几个突出特点。首先,利益矛盾成为一个焦点。农村干群关系说到底是一种利益关系。从各地反映出来的干群关系紧张情况看,几乎都是围绕着利益之争,尤其是在处理征地、拆迁、旧村改造、宅基地等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务。近几年,这些事务越来越成为农民与有关政府部门以及农民与村干部矛盾的焦点,一旦处理不当,便很容易引发干群之间的矛盾冲突。其次,从管理角度看,干群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呈现松散、弱化的状况。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在不同产业和区域间自由流动;农村新经济组织迅速增加,农村基层管理权与经营权开始分离;农民的利益意识和权利意识开始觉醒,他们越来越重视个体利益的实现。因而,相对于过去来说,干群之间的管理关系逐步呈现弱化,管理难度增大。再次,干群矛盾中的群体性冲突明显增多。近年来,农民群体上访,农民与基层干部的磨擦、冲突时有发生,有的则演变成群体性突发事件。特别是涉及农村财务管理、地界纠纷、土地承包、征地款补偿等事关大多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即使有些开始是个体性的,也极易在一些人的组织串联或煽动下,迅速转化为群体性事件,有的甚至呈现出矛盾暴力化倾向,极大地影响了和谐农村的构建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2.正确分析造成农村干群关系不和谐的原因。首先,利益矛盾和冲突是导致当前农村干群关系不和谐的根本原因。目前,一些农村农民的利益得不到很好的保证,如国家有关惠农政策在有些地方并没有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对农民利益的侵犯时有发生;征用农民土地的补偿及后续工作不到位等等。其次,农民日益增长的民主法制意识与落后的文化素质之间的强烈反差也造成了目前农村干群关系的紧张。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政策意识、民主意识、法制观念明显增强,但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又制约了民主权利的正确行使,成为导致干群矛盾的一个重要因素。再次,少数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低下加剧了农村干群关系的紧张。从当前农村干部队伍状况看,大多数村干部文化素质、政治素质较过去都有了很大提高,但也有少数村干部素质还比较低,与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二)采取多种措施,通过积极营造和谐干群关系,为推动和谐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

1.切实尊重和保护好农民的切身利益。利益问题是农村的一个中心问题。影响农村和谐的根本因素在于利益问题,从根本上促进农村和谐也在于利益问题得到解决。为此,党和政府在有关农村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上要更进一步充分考虑到、兼顾到农民的利益。在政策落实上要做到不折不扣。要让农民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果。

2.对农村干部而言,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观点,努力使各项工作贴近群众需求。首先,思想上要尊重农民。其次,农村的各项决策,尤其是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决策要依靠群众,虚心听取群众呼声,把握群众脉搏,了解群众需求,努力使决策的过程变成体察民情、反映民意的过程,变成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使发展的进程更加符合农民的愿望和要求,让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农民。再次,工作中要一切为了农民。一切为了农民,把农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和维护好,是群众观点的具体体现,也是基层干部的根本使命。在当前形势下,实现好农民利益,根本是要抓好经济社会发展,为改善民生、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奠定基础。因此,在建设和谐新农村的过程中,基层党员干部的第一位要务就是发展经济,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强村富民。要发挥执政和组织优势,通过科学规则、制定政策、搞好服务、优化环境等措施,引导和鼓励群众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同时,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党组织服务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的能力。

3.农村基层干部要探究适应新时期农村的工作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作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必须要与时俱进,更加注重讲究工作方法,更加注重做好群众工作,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首先,多运用说服教育的方法。在处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时,必须学会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善于用协商的办法调解各类矛盾纠纷,理顺群众情绪,化解社会矛盾。其次,多运用示范服务的方法。作为农村干部要想把工作做好,就顺应群众的这种愿望,多运用示范服务的方法。一方面,要搞好示范引导,为群众做出样子。只有在工作中先行一步、做出样板,才能示范群众和带动群众,才能在群众中树立较高的威信。另一方面,要切实搞好对群众的服务。服务群众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村庄和谐的重要途径。再次,多运用政策、法律的方法。当前农村很多矛盾和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干部不懂法、不依法办事引起的。在群众法制观念日益提高的形势下,作为一名农村党员干部,不仅要坚持做正确的事,还要学会依法做事,真正在法律政策范围内开展工作、行使权力。

4.进一步加强农村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塑造新时期良好的干部形象。农村党员干部处在群众工作的最前沿,必须注重自身建设,靠良好作风和形象增进与群众的和谐。为此要做到:首先,农村干部也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清除所有愚昧的、落后的、不合时宜的,特别是妨碍和谐社会建设的不良思想倾向和条条框框,牢固树立与时俱进、创新进取、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思维、新观念,不断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其次,农村干部办事要公正。为官不公,必然失信于民。再次,农村干部要奉公、廉洁,自觉接受监督。全面推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村务公开,真正把一切村务、财务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只有这样,基层党员干部才能形象好、威信高,才能团结带领群众创业,共同建设美好和谐的新农村。

〔责任编辑:唐守祥〕

和谐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崭新而艰巨的重大课题。近年,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历史背景、战略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主要原则和实践路径等基本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但是从总体上说,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尚有许多深层次的、具体的、微观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和谐文化;社会主义;科学内涵;实践路径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地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的文化自觉。然而,进一步探究何谓“和谐文化”,如何建设“和谐文化”,建设什么样的“和谐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崭新而艰巨的重大课题。近年,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历史背景、战略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主要原则和实践路径等问题,进行了多视角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本文拟对这些研究成果作简略的概述,以有助于推进和谐文化的研究与实践。

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提出的时代背景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我们党站在时代的前列,用世界的眼光和辩证的思维。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新的历史矛盾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新的战略任务。有着深刻的时代与社会背景。

(一)国际时代背景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全球化为世界各国之间文化交流、合作与融合提供了方便之门,同时各种文化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也日益突出。发达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同时极力推动文化的全球化、价值观念的全球化,意图是想用西方的民主、文化、价值观统领全球,谋取与经济霸权相匹配的文化霸权。“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民主和平论”是三种代表性的思潮。

如何尊重世界各国历史文化的独立性,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倡导各国文化在竞争和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是每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现实挑战。我们党提出和谐文化理念。坚决反对统一的文化标准和尺度,是反对文化霸权、保护国家文化安全、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二)国内社会背景

当代中国,整个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的历史时期,社会利益深刻调整,社会结构深刻变革,社会文化深刻变化。社会不和谐的矛盾日益突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人与人之间贫富差距拉大;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加大,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日益突显;生活方式多样化。带来了文化多样、价值多元的复杂特点。文化领域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激荡,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摩擦,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文化理念来化解和整合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文化混乱现象。

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建设和谐文化,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打牢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有效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共同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有学者认为,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反映和升华,同时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智力支持和精神武装。人与人和谐相处需要和谐文化的熏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需要和谐文化的指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文化规范。还有学者认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确保和谐社会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和目标模式的科学性,有利于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和精神资源,有利于确立以和谐为宗旨的道德评判体系,有利于营造以和谐为基调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氛围。

第二,建设和谐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力保障。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本质区别,但是,市场经济本身所固有的本性,不会因为市场经济类型不同就可以被消解。在我国市场化之始、在市场机制发育不充分、民主和法制不健全的时候,其负面作用诱发的社会消极现象,如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信念失落表现得尤为明显。建设和谐文化,可以遏制极端利己主义,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第三,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提升国家形象。有学者认为,国家形象是民族精神的表征,是一个国家在与其他国家的相互交往过程中获得的对方国家及公众的解读、认知与评价。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和谐世界”的理念,必然追求和谐文化对其他民族的吸引力与感召力,塑造亲和友善的国家形象,以减少偏见、消除隔阂和消弭误解。塑造以和谐文化为底蕴的“国家形象”,有助于展示一个与世界和平相处、互惠互利、共谋发展的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第四,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促进人的心理和谐。有学者认为,和谐始于内心。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人格,是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和谐文化强调人的自身修养、自我完善,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实现人的心理健康、心理和谐的文化源泉。通过和谐文化的熏陶和哺育,必将能够提高人的境界、情趣、品位,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必将能够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看待一切,用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

此外,还有学者认为,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有利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现文化自身的和谐等。

三、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科学内涵

和谐文化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学者们从不同视野对和谐文化的科学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展示了和谐文化的丰富内涵。但是,对于什么是和諧文化,和谐文化由什么构成,至今学界仍争论不休,分歧很大。

(一)何谓和谐文化

一是“价值取向”观。有学者认为,和谐文化的基本含义,是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

二是“生活方式”观。有学者认为,和谐文化是一种价值理想,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谐文化的建设和实现,是创造一种新型的人文环境,使得人们生活得更为舒心、更为幸福、更有品位,使得自我身心更加和谐,人与自然相处更加和谐,人与人之间更加和谐。和谐文化不应当是高文典册,而应当是全民喜闻乐见、自觉实践的生活方式,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自在状态,是“担水劈柴即是妙道”的自然神韵。

三是“文化形态”观。有学者认为,和谐文化是一种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价值体系、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制度体制为一体的文化形态,其内容包括多元统一、兼容共生、协调有序、充满活

力和大众共享等方面。

四是“文化状态”观。有学者则认为,“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状态,而不是一种社会形态,因此“和谐文化”也是一种文化状态,而不是一种文化形态。作为一种文化状态的和谐文化,意味着它是一种反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由多种多样的文化在相互协调中构成的和谐的文化状态。

五是“思维方式”观。有学者认为,和谐文化重在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维护和谐、创造和谐,从和谐的视角观察对象,用和谐的思想分析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用和谐标准评判效果,培育和谐的理念,倡导和谐的精神,使和谐观念内化为人们的一种思想信念、心理结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标准、审美情趣,外化为一种道德准则、生活习俗、风土人情、文化产品、社会制度。

此外,还有学者认为,和谐文化既是一种文化形态,又是一种文化观念,还是一种文化追求,它在實质上讲的是用和的方式处理文化多样性问题,但不排斥某些文化之间的斗争。

一般地说,和谐文化包括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念、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宽厚包容的处世态度、通融和解的行为方式、平和理性的社会心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身心一体的健全心态等基本内容。这是和谐文化的共性。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作为和谐文化的个性或特殊性,应当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新型文化形态。界定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不能突出共性,否定个性,也不能强调个性而忽视共性。

(二)关于和谐文化的结构

一是“三层面说”。有学者从文化构成出发,把和谐文化划分为核心价值层面、战略层面和策略层面三个组成部分。核心价值层面是和谐文化的根本和灵魂,决定了和谐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战略层面对核心价值层面起护卫作用,对社会多元价值取向起引导和包容作用。最外围层面的是能够吸收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抵制腐朽没落文化和外来文化中消极影响的文化策略。

二是“四层次说”。有学者认为,人类为追求和谐而进行的创造活动有四个具体形式,即理论方面的创造、观念方面的创造、制度方面的创造和器物方面的创造,而由这四个方面的创造所结出的果实,分别就是和谐理论、和谐观念、和谐制度与和谐装备,它们共同构成了整个和谐文化的系统。

三是“五层次说”。有学者从文化的系统出发认为,当前我们正在建设中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一个由先进文化所统领和指导的思想文化体系。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依据,包括理论思想层次、理想道德层次、价值认知层次、文化形态层次、文化载体层次。还有学者认为,和谐文化分为静态和谐文化和动态和谐文化两方面。从总体上看,这部分的研究还比较欠缺,今后应当作为研究重点。

(三)和谐文化与先进文化的关系

在研究中,有一部分学者把和谐文化与先进文化等同起来。但是大多数学者认为,和谐文化属于先进文化的一部分。

有学者认为,和谐的思想理念,是人类精神进步的产物,自然具有进步的性质。而凝聚和传播这种和谐精神的和谐文化,当然也就是具有进步性质的文化,亦即先进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和谐文化就是先进文化。

大部分学者认为,文化的先进性并不仅仅表现在和谐一种性质上。和谐文化只是先进文化中的一个特性、一项内容、一种类型。先进文化包含的内容比和谐文化更多一些、更广一些。先进文化包含和谐文化,但并不简单等于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进一步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

有学者也认为,先进文化不同于和谐文化。先进文化具有和谐属性,内在地决定了每一个形态的先进文化都内含着一定的和谐文化。所以,和谐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和谐的精神纽带。建设和谐文化,是发展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有学者则认为,和谐文化外延大于先进文化。和谐文化不仅要求以先进文化为根本,而且要容纳不那么先进但在目前阶段是健康有益的文化,包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外来优秀文化,甚至还包括宗教文化以至于被改造过的部分落后文化,它是先进的主导性与广泛的适应性的统一。

和谐文化与先进文化的关系纷争,表明它们作为一些崭新的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界定还存有异议,这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依笔者之见,和谐文化与先进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在价值取向、理论构成、社会功能、核心内容等方面既有重合,又有差异,因此孰大孰小,还需要理论界进行深入的研究。

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基本特征

关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基本特征,理论界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是“内容说”。即从“和谐”内容人手,概括和谐文化的特征。有学者认为,我们要建设的和谐文化,应当是具有尊重差异、倡导包容、强调和谐、主张平衡和一主多元等特征的文化。这种观点突出了“和谐”的特征,但是对和谐文化的社会主义特征关注不足,容易造成传统与现代的混淆。

二是“性质说”。在关注和谐文化“和谐”内容的同时,强调它的社会主义性质。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特征有:1.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2.它崇尚和谐、追求和谐。3.它主张和而不同、尊重差异、包容多样。4.它的核心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这种观点概括了和谐文化的主要特征,没有反映和谐文化的传承性特征。

三是“属性说”。从文化的某种属性出发,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具有民族科学大众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特征。有学者也认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具有先进性、时代性、现实性、民族性、继承性、实践性、前瞻性、容纳性、人民性的特征。循此思路,有学者还认为,和谐文化的特征是:主导性、现代性、动态性、层次性、动态性、竞争性、世界性。这些观点强调和谐文化的某些属性,却忽视了和谐文化的文化特性。

四是“综合说”。有学者把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基本特征概括为10个方面:1.本质属性: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2.价值取向:崇尚和谐、追求和谐;3.目标定位:培养“四有”公民;4.基本理念: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5.时代特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6.鲜明个性:和而不同、尊重差异、包容多样;7.核心要求:坚持以人为本;8.前提条件:文化自觉;9.发展途径:以先进文化为引领;10.理论品格:以实践为基础,与时俱进。这种观点对和谐文化特征的总结比较全面,深化了对和谐文化特征的认识,但这10个特征有些庞杂,有泛化和谐文化的倾向。

总之,研究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基本特征,应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突出和谐文化的“和谐”特征,这是它的文化品性,独具特色的个性;二是要强调它的民族性、时代性、先进性、开放性和未来性特征,这是考量和谐文化的“时空坐标”;三是强调它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本质特征。离开这三方面的概括都有失全面。

五、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主要原则

有学者认为,和谐文化建设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一元主导的原则: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二是继承发扬的原则:汇通古今,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三是开放借鉴的原则:融会中西,借鉴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四是批判与鉴别的原则:对待古今中西文化要保持批判的高度;五是开拓创新的原则: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全盘西化。有学者也认为,和谐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如下原则:1.必须坚持科学创新;2.必须坚持统筹兼顾;3.必须坚持重心不移;4.必须坚持继承借鉴;5.必须坚持规范有序。

从方法论的角度,有学者认为,应当坚持和谐文化建设紧迫性和有序性的统一,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与和谐文化建设内容和形式多样化的统一,坚持理性与价值的统一,坚持继承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总之,关于和谐文化建设的原则,虽然研究的成果不多,但是在主导性与多样性、传统性与現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稳定性与动态性以及“三贴近”等基本原则方面得到了广大学者的认同,今后应加强微观原则的研究。

六、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和谐文化重在建设。对于如何建设和谐文化,遵循什么路径建设和谐文化,目前理论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系统工程”说。有学者根据社会系统论的方法,从哲学、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实践创建等方面,揭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路径依赖:一是构建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和谐哲学,这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二是形成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这是和谐文化建设的综合工程;三是筑牢和谐文化的思想道德基础,这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核心工程;四是在实践中共建共享和谐文化,这是和谐文化建设的载体工程。

“总体布局”说。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工程,面临的问题繁多,需要解决的矛盾重重,应当精心规划总体布局。一是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政治保证,二是加快文化创新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三是繁荣文艺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文化生态保障,四是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柱,五是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新阵地。

“文化时空”说。有学者认为,和谐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范畴,理应从历时、共时与现时的维度中定位其发展路向。一是历时性研究,抽象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二是共时性研究,融合世界优秀文化之精华;三是现时性研究,实现依附性和独立性的统一。历时性维度研究侧重于文化的古与今,解决的是文化的继承与传递问题;共时性维度研究侧重于文化的中与西,解决的是文化的学习与借鉴问题;现时性维度研究侧重于文化的虚与实,解决的是文化的导向与现实契合问题。这样和谐文化才能在时间、空间与实践三个维度上完善自身的有机结构体系。

“机制保障”说。有学者认为,建设和谐文化要建立基础机制、整合机制、均衡协调机制、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基础机制,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始终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整合机制,是实现和谐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四位一体”目标体系的内在要求;均衡协调机制,是实现和强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社会功能的客观要求;可持续发展机制,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还有学者认为,一是造就有利于和谐的引领机制,二是建立有利于和谐的激励机制,三是形成有利于和谐的宽容机制,四是激发有利于和谐的补偿机制。

“比喻架构”说。有学者认为,和谐文化建设必须以确立核心价值体系为“经脉”,以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性来激发社会活力;以吸收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精神为“养分”,以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宽厚性来提高社会认同;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社会制度的科学性来保障社会协调。此外,还有学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主义和谐文化,需要把握“三性”说,即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传承性、社会发展主题的时代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阶级性。

总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我们党的一大理论创新,需要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实践上不断探索。虽然,我国理论界对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问题也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从总体上说,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尚有许多深层次的、具体的、微观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揭示。例如,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构成问题,和谐文化与先进文化的关系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长效机制和路径问题,如何借鉴各国和谐文化建设的经验等问题,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留下了宽广的探讨空间。

参考文献:

[1]张小平,和谐文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韩庆祥,社会层级结构理论与中国和谐文化建设[J],科学社会主义,2007,(3):81--85,

[3]降长春,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求是,2006,(23):3--8,

[4]邓伟志,辩证地推进和谐文化[A],和谐文化建设专家谈[c],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5]刘云山,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N],人民日报,2006-10-24(2),

[6]中共绍兴市委宣传部,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N],光明日报,2005-09-20(5),

[7]李忠杰,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是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A],和谐文化建设专家谈[c],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8]袁新民,用“根本”引领和谐文化建设——访李君如[EB/OL]hap://news.163.com/07/0119/08/356G21FV0001124J.html.

[9]李忠杰,论建设和谐文化[N],光明日报,2006-10-09(9),

[10]雷莹,白显良,先进文化·和谐文化·文化和谐[N],光明日报,2006-05-16(9),

[11]_T-,立,和谐文化问题研究综述[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9--21,

[12]刘耀霞,论和谐文化的基本特征[J],求实,2007,(5):80-82,

[13]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J]求是,2007,(17):19--21,

[14]黄明哲,和谐文化建设论纲[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3):41--49,

[15]郭宇光,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J],高校理论战线。2007,(5):9--12,

[16]闰纪建,等,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论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

[17]郑湘娟,谈和谐文化建设[J],宁波党校学报,2006,(6):14-18

责任编辑 宋淑芳

和谐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一) 立足“一个根本”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质量十项规定》中指出:坚持正确的教育质量观, 面向全体学生, 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观念。“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天宫殿学校校本教研文化建设的根本宗旨。

(二) 强化“两个结合”

“两个结合”理念是指学校将校本科研与校本教研结合, 将校本教研文化建设与教研组文化建设相结合。当人们所做的事与自己工作联系最密切时, 他们才能清晰地了解为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需要做些什么。当人们产生认知的需要或有问题需要解决时, 他们的学习效率就会很高。学校教育改革实例表明, 将课程开发和教学改进有机结合, 让教师切实参与这样的过程, 会切实促进教师的成长。因此学校一直认为, 教育科研离每个老师并不遥远, 它就在每个教师的身边, 每个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就是我们要通过科研解决的课题。又因为教师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 不可能向专职的研究员一样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进行科研。因此, 我们将校本科研与校本教研在时间上、形式上、内容上进行了有机的结合, 旨在以科研带动教研, 以教研践行科研,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学科教研组是校本教研文化形成的一个最重要组成单位, 校本教研文化建设必须建立在学科教研组文化建设之上。

(三) 突出“三个发展”

“三个发展”是指在学校的一切活动中, 渗透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与学校发展相结合的思想。教师发展、学校变革及课程改革是并驾齐驱的。在世界各国, 无论是教育界人士, 还是政府部门都已清楚地认识到教育改革、教育发展以及学校的发展, 最终都要通过教师的教育实践才能实现。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中所指出的:“为组织适应未来的教育, 我们需要有新型的教师。”正是面对着这一迫切的现实需求, 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将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教师队伍建设, 以教师专业化作为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天宫殿学校将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平台, 寄希望于教师的发展, 促进学校的发展, 同时也通过提高学校的层次来帮助教师更地的发展。

(四) 树立“四个意识”

学校校本教研文化将围绕“主体、主题、高效、和谐”这四个意识进行。

主体意识:指在校本教研活动中, 以教师为活动及发展主体, 教研活动是否高效进行, 要建立在教师主动积极的活动基础上。教师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重要的经验, 是充满智慧和探究精神的个体。教师如果能够在自己主动要求发展的基础上, 运用他们自己偏好的学习方式来解决自己选择的专业问题, 自己设计学习活动, 自己确立学习目标, 并选择为实现目标需要进行的学习活动, 而不是把时间花费在与他们不甚相关的活动上时, 他们的学习效果可能会更好, 教师发展的差异性也可以得到弥补, 教师整体发展的水平会更高。因此做好教师个体发展的引导, 让每个教师从主观上意识到校本教研是自己发展的需要, 是合作学习的最好途径, 是弥补教师整体发展的差异性的最好方式, 校本教研的效果将会更加显著。

主题意识:是指每一阶段的教研活动, 必须要有固定的主题, 学校要根据师生发展阶段实际情况, 确定一个大的主题。在学校大主题下, 各学科教研组根据本学科本学段师生实际情况, 确定小主题。克服校本教研活动的随意性和常规性, 根据师生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逐步推进, 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 把教育提质中的一些大问题分步分阶段实践研究, 总结提炼, 最终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校本教研要有阶段主题、计划、反思与总结, 一切的校本教研活动要围绕主题进行, 围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来进行。

高效意识:是指向校本教研要质量。校本教研不能流于形式, 每阶段的教研活动要有时效性、可操作性的质的升华。校本教研的高效性要在宏观主题的引领下, 以教学中的问题为主题, 将教学问题进行分割, 分阶段解决逐个问题, 以骨干带动一般, 以总体发展要求个体, 以个体带动群体, 通过教师们校本教研活动这一平台, 达到促进每个教师专业发展, 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目标。

和谐意识:不是指一团和气, 而是指校本教研文化“五性”的统一。

过程性:新型教研组文化一直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一方面, 随着新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 新问题不断出现, 教师面对这些新问题, 必须以新的观念、新的思维方式进行审视和解决, 从而推动教研组文化不断生成新质, 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 过程性也体现在教研组建设的阶段性发展中。教研组会根据本组的总体规划, 分阶段有计划地实施子目标, 从而使教研组文化保持流变状态。

民主性:新型教研组文化倡导民主平等、相互尊重、信任理解的人际关系。在教学研讨中, 由于教师对教研的意义有深刻理解, 他们能以开放的心态来理性看待研讨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 使得许多承担公开课的教师也乐于倾听反面意见, 而参与研讨的其他教师也直抒己见, 不仅真诚地提出问题, 同时也提出解决问题的实找、真找。民主、开放的教研文化吸引了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

开放性:新型教研组文化对一切参与者开放, 它要求参与者的头脑和认识全方位开放。这种文化没有人为的等级观念, 只要你参与教研组活动, 你就有发表个人观点的机会, 与其他教师进行思想的碰撞, 进行深度的思考与讨论。“和而不同”是新型教研组文化建设所追求的一条基本理念。

合作性:在知识经济社会, 信息技术高度发展, 学校“知识”围墙将会越来越模糊, 教师应以开放、分享和彼此支持的态度走出教室, 与其他教师共同讨论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问和困难, 通过交流、共享以及讨论等多种合作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合作、交流、对话应该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创新性:创新性是新型教研组文化的本质特点。当前, 学校改革和发展正处于转型期, 许多矛盾和问题接踵而来。加拿大学者迈克·富兰在论及教育变革过程的复杂性时曾提出:“问题是我们的朋友, 因为我们只有深入到问题之中, 才能够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法。问题是通向更加深入的变革和达到更为满意的途径。”从这一意义上来说, 问题为新型教研组文化提供了广阔的生成空间。比如, 教研组长可针对时下教研活动中的“形式化”倾向, 摸清组内教师的一些真实想法, 通过多形式的活动, 逐步转变教师陈旧的教研价值观, 让教师认识到参与教研活动改变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教学经验与教学能力, 而且改变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和教学生活方式, 同时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样, 重构了教研组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更有利于教师开展创造性的工作。

二、校本教研文化建设实施措施

(一) 多角度多层次培训, 改变教师的信念、知识及行为

长期的研究成果证明, 在适应的条件下, 培训有可能极大地改变教师的信念、知识、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通过包括理论探究、技能的示范与模仿、在模拟的条件下实践、对实践的反馈以及实地教练等培训形式, 对教师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培训。学校依托上级主管部门, 分期分批派教师参加高校或培训机构接受专业培训, 更多的是立足于本校开展校本教师培训, 亦与周边友好学校及同类学校联合, 进行了校际交流研讨学习等等。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绝大多数教师通过专家、学者的主题讲座培训, 他们会吸收一些新的教育理念, 从而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多数教师通过教育理念的学习及课堂教学的观摩, 可以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 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技能。

(二) 完善校本教研制度, 规范校本教研活动

学校要建立以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课例或教学案例研究为手段、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目标的校本教研制度, 修改完善教研组活动制度、教研组长工作制度、备课组长工作制度、教研组活动考评制度、优秀教研组奖励制度、听课、赛课、评课、培训学习等制度。

(三) 加强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工作能力培养, 增强教研组活动的凝聚力。

教研组长、骨干教师是教研组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 只有他们的工作能力增强, 教研活动的高效性才能落到实处。展开教研组长校际交流培训学习, 注重教研组长能力培养进行过程指导。

(四) 落实“四个原则”, 规范教研组活动, 提高逐步推进和谐教研组文化建设

人文和谐教研组文化, 由于它关涉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培养, 因而它在促进教师发展、学校发展、学生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学校遵循“以人为本、生态发展、整体协调、重心下移”原则, 展开一系列的加强和谐教研组文化建设活动。以人为中心, 加强教研组长工作能力的培养及督促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生态发展, 加强新型教研组文化建设。整体协调, 优化教研组文化建设。重心下移, 充分发挥教研组的纽带作用。

(五) 落实“五课”校本教研形式, 通过课堂践行校本教研文化

教师专业发展的最有效途径是让教师自己通过合作来研究一些问题和观念, 而这些问题和观念通常是在他们试图使自己的教育实践与自己的教育价值观相一致时产生的, 通过这一途径旨在能够让教师更有效地控制对他们来说比较重要的教育知识。学校根据学校发展以及教师发展的实际情况, 通过教育科研, 研究出了“五课”校本教研模式, 在教研的各个环节, 落实“五课”校本教研形式, 通过课堂践行教科研。

(六) 立足师生发展实际, 开展“一校一模, 一科多模, 一模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和谐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当代网络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网络文化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网络媒体的发展又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机遇。明确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导向,积极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夯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软硬件建设的基础,都是网络文化传播中改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网络文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一)网络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当前,网络文化作为一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子系统成为社会文化和文化传播的当代形态。网络文化是一种蕴含着特殊内容的文化形式,它是指建立在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基础上的、人们创造的具有网络社会特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网络文化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而形成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推进,使得电子计算机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人们在互联网这个特殊世界中进行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活动方式,及其这些活动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作为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网络文化既具有人类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一般特性,同时又显示出网络时代文化子系统的特殊性。网络文化的特殊性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1)信息的开放性。网络因其运作模式的特殊性使得地球上的人们不再局限于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够方便快捷地接触所有最新信息和不同文化价值理念,从而轻而易举地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和有效利用。也就是说,借助网络,人类把自身的认知和实践活动扩展到全球,满足了个体发展的需要,实现了自我个性的提升。(2)存在的虚拟性。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在这里,任何个体都可以匿名的、虚构的身份,甚至多重的角色就某个真实或虚假的事件进行自我表现和交流沟通,与其他人或群体发生关系,极大扩大了公民的言论自由度,满足了人们内在发展的欲望。(3)操作的交互性。在网络中,任何个体不仅是信息资源的消费者,也是信息资源的生产者和提供者。不同于传统文化的单向流动,这种交互式操作方式表现出信息双向流动的特征,使人与人的交流呈多角度、 大范围、 深层次,从而使人类的文化交往方式面临深刻的变革。(4)网络文化的极化性。网络因其实时性、互动性和开放性,任何现实中有关善和恶的热点事件往往能通过网络在极短时间内引起数量巨大的人的关注,使得个体行为能量聚合、个体行为影响放大,产生了极其强大的群体极化效应。这种强大的辐射和催化作用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可能迅速把善放到最大,起到极大的激励作用,也有可能夸大丑恶现象,使得人们出现信念和意识上的混乱和动摇。网络的极化效应使得控制和引导网络文化成为一大难题,这也是网络文化在现实中受到抨击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网络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系

我国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也即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网络文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是一项新生事物,思想政治教育的强意识形态性与网络文化的泛意识形态性存在着不可否认的矛盾。尽管双方在形式和内容上看起来是截然不同的,但作为矛盾对立统一的双方,却又是彼此融合、彼此需要的。一方面,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网络文化的支撑。成长在网络文化背景下的“90后”大学生群体,对时代特征反映最灵敏、对社会信息捕捉最及时,有着这个群体特有的生活状态和独特的文化形态。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和时代背景结合起来,发挥网络手段的优越性。另一方面,网络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一样,致力于人的精神层面的提升和发展。人类文化承载着人类基本精神追求和价值理念,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网络文化同样承载着追求更美好、更和谐、更高尚生活的文化使命。

网络文化视域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一)从教育内容看,网络文化的泛意识形态性影响大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形成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强意识形态性与网络文化的泛意识形态性是一对尖锐的矛盾,网络文化的泛意识形态性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主流文化的认可提出严峻的挑战。

首先,我国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受到了挑战。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网络文化从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渗透色彩,网络的多元政治主张容易引起人们信念的混乱。当代青年大学生尽管已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接受了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但往往欠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和清晰明辨是非的能力,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很容易受到巨大的冲击。

其次,我国主流文化受到了冲击。一般来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主流文化具有强大的主导力和影响力,其千百年来形成的公德、法制、秩序、责任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人文精神支柱。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非主流文化,正以一种非凡的渗透力不断弱化着国家和民族层面的人文精神。现在,处于成长阶段的大学生,其价值选择、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不断趋向多元化。一些学生表现出追求感性而忽视理性、追求平俗而拒绝高雅、追求实际而反对高尚的特征;一些学生对现实社会诸多伦理道德和责任的束缚和制约嗤之以鼻;一些学生的价值观出现偏差,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泛滥成灾,以致思想教育失灵和道德失范案例频频见诸报端。网络文化成为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涣散力量,其结果必将削弱我国传统文化应有的作用,必将使我国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民族精神弱化和边缘化。

(二)从教育模式看,网络文化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产生冲击

传统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不管是课堂讲授、还是校内外实践教育,都是教育主体对教育客体面对面的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教育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具有绝对的教育优势,教育客体对教育主体保持着尊重和信赖;教育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经过长期试验证明卓有成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保持着教育过程和效果的可控性。但在网络文化背景下,网络的特性让大学生有了不一样的学习感受。网络的开放性使得大学生不再满足于教室里接受理论知识的灌输,他们更倾向于在没有界限的网络空间中获取更多信息;网络的虚拟性让大学生以匿名方式自由地发表意见,他们可以凭借多重身份自由发表言论和进行思想交流;网络操作的交互性不仅使交流方式新奇有趣,更使人与人的交流双向直接有效;网络群体的极化效应把大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他们关注的社会、政治、文化等事件中去,实现了网络和现实社会中的政治参与,满足了他们表达的欲望。网络的这些优势使得相对单调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以往的优势,思想政治教育中总结出的经典的预防原则、循序渐进原则、身教重于言教原则、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原则在网络优势面前黯然失色。可见,在现代网络科技背景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观念、方法、手段还是效果上,已经满足不了新形势的要求了。

(三)从教育实施主体看,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媒体素养和网络技术能力有待培养和提高

首先,网络管理是一项具有技术性的工作,从小接触网络的大学生在掌握信息来源、交流信息速度方面能力较强,而学校网络的基础设施、网络控制与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体素养和网络技能相对落后。其次,网络本身具有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极化性的特征,加上高职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表现出复杂性和突发性,这对学校和社会稳定来说是个挑战。青年人往往富有激情,但又不够理智。网络的介入使得舆情更加难以控制和复杂,而一些高职教师处理事情的经验和能力都有所欠缺。教育主客体掌握网络技术的不对等性和教育工作者控制舆情的经验和能力的缺乏,大大制约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网络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出路

(一)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媒体结合起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导向,弘扬主旋律文化

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导向作用,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学生;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指引大学生前进的方向;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大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发挥网络媒体的积极作用,以马克思主义为导向,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的主动权,真正把网络建设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先进文化的思想阵地,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更加富于民族特色、时代气息,更易为广大青年学生所接受。同时要利用信息网络媒体的独特优势,通过融导向性、知识性和直观性于一体的网页和媒体手段,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宣传普及活动,形成强大舆论声势和浓厚舆论氛围,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其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其爱国意识、团结意识和发展意识,促使广大青年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解和感悟。

(二)树立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

在网络文化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方法需要不断创新。

首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激发教育客体的主体性。在现代网络文化的背景下,不管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要在教学过程中淡化学生的被动色彩,大力探索、开拓创新。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掘学生潜能,培养大学生科学的价值观念、良好的行为道德规范和各项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其次,教育主体要树立平等、包容的观念。网络社会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都是平等的,具有平等的话语权。网络背景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树立包容意识,要用宽容的胸怀来看待学生,尊重学生,诚恳相待,真诚交流。再次,利用网络本身得天独厚的吸引力调整以往灌输性为主的传统教育方式,变为渗透性为主的新型网络教育。要革新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通过论坛、博客、留言簿、聊天室等各种手段,组织学生开展网上论坛交流,加强对广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针对事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和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焦点问题、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和评价活动,不回避、不隐讳。

(三)加强网络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软硬件建设,夯实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思想政治工作要主动利用网络。首先,高职院校应加强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将校园网作为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加强网络管理,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形成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满足学生实现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和参与权的诉求,提高社会和高职院校的公信力。其次,积极发挥网络优势,为学生打造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网络文化。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唱响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弘扬主流意识形态和高尚高雅的精品文化;要发挥网络的互动交流功能,建立飞信、微博、QQ群等交流平台,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状况,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再次,要培养适应网络背景下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要不断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新媒体素养,建设一支包含辅导员、思政教师、心理健康教师、网络技术人员、学生干部在内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团队。

参考文献:

[1]谢春红,曾令辉.网络文化传播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1).

[2]林壹.网络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现代远距离育,2009(2).

[3]李德敏.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

[4]王少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2).

[5]陈宏建,周建华.网络文化语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

[6](美)阿尔温·托夫勒,(美)海蒂托夫勒.创造一个新的文明[M].陈峰,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责任编辑:杨在良)

上一篇:生命教育理论论文范文下一篇:大学生情绪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