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市场发展范文

2023-09-19

文化创意市场发展范文第1篇

在世界各先进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取得深入发展,并成为其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本文将主要介绍英国、美国以及日本经济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概况。

1.1英国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纵观创意产业在英国的发展,直至1998年,创意产业的地位才开始上升并日益得到更多重视。根据英国文体部2004年8月发布的《创意产业经济估算统计公报》的估算,创意产业占2002年英国GVA的8%,超过金融业占英国GVA的5% ,创意产业对伦敦经济的重要程度已超过金融业,成为英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据官方统计,过去十年,英国创意产业增长93%,而整体经济增长仅为70%。在这十年间,英国创意产业以年均6%的速度增长,超过英国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3%的增长速度。

在就业方面,1997至2006十年间,英国创意产业就业人数以年均2%的速度增长,其中2005至2006年间则高达4%,。创意企业的数量从1997年的11万多增至2006年的12万多,2006年,英国创意产业就业人数高达200万人,成为全球创造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

1.2美国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1977至1997年20年间,美国核心版权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6.3%,超过同期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2.7%的增长率。核心版权占美国GDP的份额已经从1997年的5.65%,增长到2001年的5.89%和2002年的5.98%。2002年全部版权产业占到美国经济的12%,为12540亿美元,版权产业对美国经济的贡献呈继续增长的态势,其中2003年为23.28%,2005年为24%。

在就业方面,1997年美国核心版权就业人数为513万,至2001年核心版权就业人数增至582万,2002年,核心版权产业和全美就业人数均有所下降,其中核心版权产业就业人数降至548万,但1997至2001年间核心版权就业人数年均增长率均超过美国就业总增长率,2003至2004年,核心版权就业人数仍呈下降趋势,2005年又有所回升。至今,核心版权一直保持着比整个美国经济较快的增长势头,对提高美国就业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1.3日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根据日本数码内容协会《数码内容白皮书2004》的统计,以动漫产业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日本文化创意产业,2004年的产值达到12.8万亿日元,约占日本本年国内生产总值的

2.5%,超过了日本农林水产品产值10万亿日元。另据韩国文化体育部数据显示,在世界动画片总计3000亿日元的版权交易中,日本动画片占65%,在欧洲,日本动画片的市场份额竟高达80%。根据日本贸易振兴会公布的数据,2003年销往美国的日本动画片以及相关产品

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国钢铁总收入的四倍。

2、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2005年对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是极具意义的一年,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进入了一个调整、完善、反思的阶段,改革经验向政策、法规转化,产业发展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更加规范有序的阶段。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更明确提出“逐步完善有利于文化创意群体创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培育文化创意群体和内容提供商”,“重点培育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支持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形式,集聚各类文化创意人才”。

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文化创意产业正成长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各地争相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出现了一大批诸如北京798艺术园区、杭州Loft49等知名的创意集聚地和一批如“蓝猫”等文化创意活动活动品牌。

纵观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中国的文化创意实践更多的是以城市和地区为载体,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热闹态势。总体而言,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为北京、上海,二者利用全国领先的文化、经济优势,引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第二梯队为深圳、昆明、广州、长沙、杭州等省会级城市,它们充分发挥各自的区位、民族、文化优势,成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第三梯队其他城市,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本为将以北京为例,影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2005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创造增加值603.5亿元,占当年全市GDP的8.76%,从业人员77.4万人,总资产达到4537亿元。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以逐年扩大之势增长,2006年实现增加值812亿元,占当年全市GDP的比重增至10.3%,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为89.5万人。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最活跃、最具增长潜力的产业。

文化创意市场发展范文第2篇

全力助推大石窝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参加第十届深圳文博会感想

5月15日至19日,我有幸参加了区委宣传部组织的第十届文博会参观学习活动,通过到文博会、洛可可设计公司、华侨城等地实地观摩学习,对全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情况和文化创意的内涵有了进一步了解,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增强了发展信心和决心,感受颇深。

一、印象文博---第十届深圳文博会举办的重要意义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国际门户,已发展为有相当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 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十届文博会。深圳文博会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国际性文化产业综合性会展,已成为我国文化产业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实效和影响力的展会。文博会作为一场文化盛宴,吸纳了全国各个领域的文化,也促成了许多新型的文化理念。此次文博会坚持“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精品化、规范化”的办展方针,突出展示创意设计、新闻出版、影视动漫、非物质文化遗产、书画艺术、文化旅游、文化科技、工艺美术等重点文化产业领域和代表行业水平的文化企业、产品和项目,以及文化出口品牌企业、产品和项目,突出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盛会的优势,将更多专业领域的优质会展资源注入文博会,引领文化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打造“我国文化产业走上世界的国际知名品牌”。

经过十年的经营,文博会已然从成长期进入了成熟期,作为中国文化产品与项目交易的重要平台,文博会促进和拉动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基层宣传工作者有义务挖掘地区文化创意潜力,作为有

着丰富文化底蕴和氛围的大石窝镇更具文化发展优势。

二、学习文博---全面分析大石窝镇文化创意资源

大石窝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得天独厚的汉白玉文化、经文化蕴育陶冶了大石窝人“石乡精神”的传承,“石作文化村落”2006年入围首批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石一寺”是大石窝快速发展的金名片。南河村、水头村两个北京最美的乡村分距大石窝南北,带动了全镇24个村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的崭新变化,石材开发、现代农业、民俗旅游、文化创意四大主导产业强势推进,经文化、石文化、生态文化蓬勃发展。

(一)云居寺“经”文化

云居寺是佛教经籍荟萃之地,寺内珍藏着石经、纸经、木版经号称“三绝”。石经刊刻始于隋大业年间(605年),僧人静琬等为维护正法刻经于石,刻经事业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个朝代、绵延1039年,共刻佛经1122部、3572卷、14278块,象这样大规模刊刻,历史这样长久,的确是世界文化史上罕见的壮举,堪与文明寰宇的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相媲美,是世上稀有而珍贵的文化遗产,被誉为“北京的敦煌”、“世界之最”。“房山石经”是一部自隋唐以来绵延千年的佛教经典,不仅在佛教研究、政治历史、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历史资料,而且在书法艺术上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另外,这里即将开建的国际石经文化园,集文化传播、教育、旅游、养生、休闲等于一体,通过多媒体手段,全景展示云居寺石经的历史沿革、文化内涵。文化园内将建国际佛学研修培训中心,吸引全球信众到此交流心得、探赜索隐。

(二)汉白玉“石”文化

房山是汉白玉的故乡。因其品质之高,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国宝”。 1998年国家建材局石材质量监测中心和中国石材工业协会评定出83种新特石材,房山区大石窝镇高庄汉白玉被评为M1101号,业内人士称之为“中国一号”。大石窝石材加工、雕刻的历史悠久,大石窝镇的汉

白玉和工匠精湛的雕刻技艺闻名海内外,产品不仅在故宫、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世纪坛等一批重大建筑上都有应用而且还被喻为“京郊走出国门第一镇”。日本北海道中国公园、加拿大枫华园、新加坡国家森林公园、埃及中国公园、德国柏林德月园、美国的纽约唐人街等石材工程均由大石窝镇的石材企业进行加工安装。2004年8月份大石窝镇石雕产业建设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项目,成为国家级特色小城镇,石刻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申报之中。2007年底大石窝镇石作文化村落列为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大石窝文化艺术底蕴效应,着力做强文化创意产业,通过举办石雕创意大赛、书画雕刻大赛、石雕作品洽谈拍卖会等活动,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文化资源,提高石雕产品的文化创意价值,创造出最佳的经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生态文化

近年来,大石窝镇大力发展南部现代农业区和以有机蔬菜为主线的生态旅游带。积极实施农业区域经济开发,北部林果采摘基地有菱枣、核桃、柿子、皇御鸭梨和御塘米基地,西部和南部为绿色农业产业基地,而且因地制宜,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南河村有机蔬菜基地成为全市第一家,产销两旺。南河村是全镇设施农业的龙头村,在全村大面积推广绿色蔬菜种植,“南河牌”蔬菜获得了有机蔬菜认证,成为了房山区唯一的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大石窝镇在全镇范围内推广“南河模式”,不断加大发展绿色产业力度,加强蔬菜种植基地建设,带动农民致富增收,镇域南部形成了以南河村为带动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带。南河村先后获得“首都文明村”、“市级五好村党支部”等荣誉称号。在2006年“寻找北京最美的乡村”宣传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北京最美的乡村”。

三、深思文博---用先进经验助力大石窝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通过对文博的所见所闻,结合大石窝镇地域发展实际,深刻思考,认真梳理,对于推进大石窝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产生如下建议:

(一)提高镇党委、政府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

一是加快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步伐,设立镇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尽快出台创意产业相关政策,如制定《大石窝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大石窝镇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二是建立创意产业专项基金,对于起步阶段的产业园,在技术研发、土地使用、人才引进、资源整合、税收减免等环节上,给予财政政策扶持。三是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成立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办公室,对已经建立的创意产业启动创意产品实行登记备案,有效地保护创意设计人的权利。四是建立创意产业发展的统计评估体系,制定《大石窝镇文化创意产业投资指导目录》,为各类资本投资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清晰实用的指导和客观依据。

(二)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活力。 积极推进体制创新,建立政府主导型的文化产业开发机制。文化产业是一项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开发也需要各方面的联合和配合。因此政府要按照管办公开的原则,进一步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努力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由管理系统向管理社会四个方向转变。要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理顺国有文化资产的产权关系。要按照公益性单位与经营性单位相分离的原则,理顺文化事业与文化企业的关系。对可以进入市场的行业应逐步取消政府的财政投入,使其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同时集中有限的财政资金扶持一些难以市场化的行业和部门,保护大石窝镇的文化资源。

(三)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突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

一是要充分挖掘大石窝悠久的石雕文化艺术底蕴和内涵,加大汉白玉旅游工艺品的开发力度,加工出游客便于携带的、精致的石雕旅游纪念品。二是要赋予石雕作品书画艺术等文化内涵。政府要继续搭

台,通过举办石雕创意大赛、书画雕刻大赛、石雕作品洽谈拍卖会等活动,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文化资源,提高石雕产品的文化创意价值,创造出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文化创意市场发展范文第3篇

[摘要]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和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现状的分析,针对艺术设计教育现阶段普遍存在的问题,从文化创意产业的视角,论述了艺术设计教育与创意产业市场的对接。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设计教育;对接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4.110

1前言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因其自身的文化综合性和易为大众接受的特点,在当代的传媒领域大展身手,随着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相关的文化创意人才需求极大增加,但是在相应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中,合格的文化创意人才却寥若晨星,本文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和设计教育对此进行详述。

2文化创意产业与设计教育的关系

文化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和电子信息传媒发展的共同产物,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时代文化创新发展模式,文化创意产业从诞生开始就不断与社会生活交融,与最前沿的社会传媒方式相融合,到目前已经在包括:视觉艺术、音乐与表演艺术、文化展示设施、工艺、电影等众多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

艺术设计是文化创意的基础,也是文化创意最基本的表达方式,可以说文化创意是艺术设计的一种高级表达方式,同时艺术设计也是文化创意赖以生存的基础,二者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3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

文化创意产业是当今社会生活中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是与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部分密切相关的朝阳行业,所以在文化创意产业产生之初,国内就开始出现与之相适应的艺术设计教育,在经过了多年的建设发展之后,艺术设计教育在教育的规模上和教育的质量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时至今日艺术教育专业的设置已经开始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开始在艺术创意产业中针对各个应用领域,进行结合应用实际的专业化文化创意教育,艺术设计教育每年培育大量的专业艺术设计人才,就数量而言是完全可以满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的,但是实际上由于艺术设计教育自身内容的广泛性和空泛性,以及艺术设计院校的功利教育形式,导致大量毕业的艺术设计学生艺术设计水平参差不齐,不能满足创意文化产业的人才需求,影响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4设计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对接

4.1创新教育理念与时代发展对接

文化创意产业本身是一种先进的时代理念创新活动,是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总结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结合最新最符合社会大众口味以最容易被社会接受的形式展示出来的活动。所以在文化创意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结合时代特点的创新,创新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特征,所以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艺术设计教育也应该以创新为主线,在教育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教育目标,就需要对艺术设计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进行符合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要求的创新改革。

4.2人才培养定位与市场发展前景对接

由于艺术设计教育活动本身缺乏可量化的教学评价标准,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的艺术设计教学理念,对学校的艺术教育起着主要的指导教学方向的作用,人才的培养定位决定着艺术设计教育输出的人才规格。在艺术设计教育这一集创造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多种素质为一体的教育活动中,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一定要瞄准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前景,将人才培养的目标放在文化创意应用的前沿,努力培养出符合文化创意产业要求,适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势,能够全面融入到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复合型人才。

4.3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发展需求对接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模式影响下,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显得极不平衡,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艺术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文化创意市场发展需求的不平衡,当前我国的艺术教育集中在相对单一的本科教学领域中,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大部分集中在相对空泛的总体艺术设计领域,没有意识到艺术设计领域已经步入到多元化发展的阶段,对相应的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也开始产生了多元化的需求,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单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不能满足文化创新的人才需求。

人才培养的多元化是艺术教育行业发展的方向,在艺术培养的模式上要进行多元化发展,让艺术设计教育不再只存在于高等教育,在相应的专科和高职教育中也要开设艺术设计专业,进行结合操作实际的艺术设计教育,培养艺术设计活动的一线人才,扩展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式。在艺术培养的目标上施行多元化改进,让各个阶段的艺术设计教育从文化创新的各个角度出发,确定独特的实用的艺术设计教育培养方向,避免艺术设计教育活动中教育目标设置的空泛和集中。

4.4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市场接轨

在当前的教育培养模式影响下,艺术设计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从事文化创新行业时,普遍表现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缺乏,学生要想适应文化创新工作需要很长一段适应期。

这一现象表现出艺术设计教育的主要问题,是专业课程体系与文化创意活动实际的脱离,艺术设计活动本身是一个既考验学生文化素质基础,又考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活动,在这样一个综合性学科的教学活动中,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构建需要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既学会从事文化创意活动必需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的社会文化收集能力,又拥有进行文化创意活动必需的社会经验和实践操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综合学习中稳步提高,让学生真正拥有从事文化创意活动的能力,在参与到文化创意工作中时能更好地适应文化创意工作的环境,利用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在文化创新活动中大展拳脚。

4.5师资力量与市场对接

艺术设计教育是一个队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过程,在这样一个综合性的培养过程中,开展学生培养工作的教师素质至关重要,只有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创新能力强的教师,才能保证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相关素质的培养。在艺术设计教学活动中教师队伍的建设要与市场对接,用人要不拘小节,在相对应的文化创意行业中寻找优秀的实践能力强的、创新能力强的从业人员作为学校的教师,让文化创新行业的最新风气吹进艺术设计教育的课堂,让这些教职人员在教学活动中将从事文化创新活动真知灼见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最接近文化创新的实践环境中进行艺术设计的学习。

在这一问题的解决上,不仅是优秀教师的引入,师资力量的输出也是一个有效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实践经验的重要方式,以高效的师资力量为依托建设相应的文化创意研究中心,以学校的师生为基础成立专门的文化创意工作室,以不同的形式帮扶毕业生或者高年级学生就业、创业,这些都是能够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活动形式。

5结论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产业运行模式,是当今艺术设计的前沿领域,是艺术设计的高级表现形式,所以在艺术设计的教育活动中,教育目标、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都要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进行对接,要瞄准文化创意产业的前沿,将艺术设计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有机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朱佳维.创意产业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

[2]兰会晗.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下的河南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郑州:河南科技大学,2013.

文化创意市场发展范文第4篇

一、互联网+的概念

作为Web2.0背景下互联网应用的结果, “互联网+”的概念应运而生, 这一概念迎合了当前社会以创业、创新为潮流的大趋势, 各个行业领域都受到了它的影响。“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概念, 它也代表着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 在这种新经济模式中时间与空间的不再是障碍, 个体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紧密。图书馆在“互联网+”背景下注重在线功能与信息资源共享功能的发展, 用户能够更方便、快捷、自由地交流、分享和使用信息。互联网不单单是技术层面的突破, 同时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结构。[1]

二、国内公共图书馆文化创业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资源能够为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这是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巨大优势。拥有、保存着大量文化资源的图书馆应该成为创意产品开发的先驱之一, 图书馆文创产品应该是基于图书馆资源开发的能体现图书馆深厚文化内涵, 同时起到传达图书馆教育功能、经营理念及传播图书馆文化作用的创意产品。

2016年5月11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等单位《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 以及各省 (直辖市) 市也陆续出台《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实施意见》, 为“互联网+”背景下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单位转型提供了政策指导。

目前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在同为文化事业单位的博物馆已经发展出了自已的一片天地, 国内的各类博物馆都推出了各具本官特色的文创产品。诸如故宫博物院推出的“皇帝折扇”、“朝珠耳机”;台北故宫博物院所推出的康熙皇帝朱批的“知道了”胶带都曾经风靡一时甚至卖到了脱销。[2]但是反观目前国内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却落后了博物馆很多, 仍然处于发展的萌芽阶段。当前国内只有少数几家公共图书馆推出了自己的文化创意产品。国内第一家进入文化创意产业的就是中国国家图书馆, 其在馆内开设了文创艺术品商店并且在互联网技术普及的当下开设了网上文创产品商店, 2017年初曾依靠国家图书馆本身极其丰富的馆藏资源提供的文化创意灵感设计开发了包括春联、明信片、瓷器等文创产品, 一经推出就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前来购买, 国家图书馆的文创商店是目前国内领先的, 其他省市区的公共图书馆可以借鉴国家图书馆的这一模式开发并推广各自的文化创意产品。

三、图书馆文创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 图书馆的经费不足阻碍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图书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离不开稳定持续的经济支持, 国内许多公共图书馆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缺乏良好的经济支持。国家财政拨款是我国绝大部分图书馆的经济来源, 主要用于图书馆的日常运行、购书、人员、活动等。当前只有如国家图书馆等少数馆有专项资金支持本馆的文创产品经营, 绝大多数公共图书馆若是要发展自己的文创产品这方面势必要从活动经费部分来支取, 用原本就不多的活动经费来发展文化创意产品, 其产品质量和营销宣传上面恐怕得不到保证, 低质量产品反过来还很有可能影响到图书馆的声誉, 来馆读者量也会受到波及, 不利于文创产品的发展更不利于图书馆本身的发展。

(二) 缺乏专业的文创产品研发人才

在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过程当中, 图书馆馆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无论是开发、设计、制作, 还是生产、宣传、销售等流程上, 馆员都能够担当起职责, 比起再额外的聘请其他人员从事文创产品工作, 将这些任务交给图书馆员可以为图书馆避免不必要的开支。不过, 从专业的角度上来说与受过系统化、专业化培训的真正研发人员相比较, 图书馆员的创新能力具有局限性, 可能会导致图书馆文创产品缺乏特色, 难以吸引用户的关注。当前国内图书馆现有的文创产品的确存在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等问题, 而且某些产品的价格令人叹为观止, 这样的产品投入市场后着实很难吸引到买家。要改变这一现状, 培养专业的文创产品研发人才至关重要, 专业的研发人才是图书馆能够源源不断地供给优秀文创产品的重要基础。[3]

四、互联网+图书馆文创产品新思路

(一) 利用互联网融资发展图书馆文创产业

图书馆需要创新投融资方式, 不能单单依靠政府财政补贴这一项来维持全馆图书馆研发文创产品经费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互联网融资这一方法募集经费来解决, 由政府或图书馆单一投资转向政府、图书馆、社会力量、企业、个人多方投资, 吸引民间资本投向文创产业, 成立以图书馆为最大股东的文化创意产品公司, 鼓励社会各方投资文化创意产业, 研发文创产品。互联网经济的繁荣给了图书馆融资发展的机会, 如同风投项目一样, 图书馆可以用具有市场前景的文化创意产品吸引投资者的目光, 依托互联网平台为这个项目众筹资金。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仍然需要上级政府部门的扶持, 尤其在财税方面可以给予低息贷款、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另外在引入投资的同时, 也要科学合理地对引入资金进行搭配, 建立起相应的监督机制, 作为公共文化机构要保证融资过程及后续的使用公开、透明。[4]

(二) 根据用户需求研发图书馆文创产品

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的销售工作与互联网是密不可分的, 可以说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公共文化系统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不仅包括文创产品的销售工作, 互联网对于文创产品的研发同样能够发挥建设性作用。[5]

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不单单是一个出售的商品也承载着它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图书馆文创产品中的文化因素要从图书馆馆藏资源中寻找并研发出具有本图书馆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 满足读者用户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理需求在得到满足之后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图书馆研发具有特色的文创产品引发用户来收藏, 从而满足读者用户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存在形式极其丰富, 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形式, 某些别具一格具有以定收藏价值的产品对读者群体有较大的吸引力, 此类文创产品的市场发展前景就会比较好。研究开发这一类的文创产品就需要图书馆大力开发挖掘本馆的馆藏资源了, 诸如馆藏的文献加工品、古籍善本、影像资料等其实是很好的创意来源。

也能够利用创客空间或其他资源来开展一些面向读者的用户活动, 组织用户体验形式的文创产品。在“互联网+”的背景下, 图书馆文创产品的开发首先是要做好在网络上对信息资源的搜集、筛选和整合工作, 产品研发之前对用户偏好进行市场调查是具有必要性的, 用户偏好是决定文创产品是否成功的关键。“服务至上, 用户第一”是图书馆秉持的服务理念, 图书馆的服务要坚持把读者用户放在第一位, 在图书馆文创产品的研发上用户的需要也是最先要被考虑到的因素。所谓“把用户放在第一位”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具体实施需要依靠互联网技术建立图书馆自己的官方网站、微博与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平台, 大范围收集广大用户的反馈信息, 根据反馈有效地设计出符合广大用户群体要求的产品。所以说, 用户群体的参与和图书馆文创产品的开发是密不可分的, 始终要把用户需求放在第一位是提高文创产品开发水平的必要条件。

互联网的介入使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流程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用户能够参与到文创产品的开发、生产和营销等环节当中, 从图书馆内部的闭门造车转变为了读者参与的模式, 图书馆的价值得以更好地展现。目前有很多图书馆都设置了创客空间,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 用户能够在这里自主研究、创新, 有好的想法或思路可以与图书馆进行交流帮助其进行文创产品的开发。用户参与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是通过用户群体的反馈找到具有创新性的想法, 再以用户群体的需求与想法为基础, 挖掘开发有关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活动。[6]

(三) 利用互联网使文创产品类型多样化

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方式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图书馆所提供的传统服务已经无法满足广大读者多层次的、日益增长的需求, 作为信息服务主体的图书馆理应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模式。

图书馆线上产品就是多样化服务模式的一大体现, 比起传统的实体产品线上产品有更广的受众, 它是未来文创产品发展的一大重点。包括微信、微博公众号以及手机APP都可以服务于文创产品。故宫博物院曾经推出过一款根据其馆藏画卷为基础, 串联起家具、陶瓷、宫廷生活、书画等各方面的研究成果, 并对绘画本身的构图、技法进行分析的APP, 受到用户的青睐。这样的做法很值得推广。

(四) 利用互联网与其他行业合作营销文创产品

图书馆与其合作伙伴在文创产品的设计以及目标营销对象等方面要拥有相似性, 这一点是双方合作的基础。《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支持文化创业产品跨行业合作进行营销的意见。[7]在“互联网+”的背景下, 图书馆文创产品的营销要以用户的需求为核心, 同其他行业进行跨行业的合作, 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定制个性化的营销策略, 为用户提供最合适的产品。

例如在咖啡馆中放置一排书架, 这便成为了图书馆与咖啡馆的跨行业合作, 读者在品味咖啡的同时也能享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以用户需求为核心是图书馆进行跨行业合作的基础, 互联网给图书馆进一步融入居民公共文化生活制造了良好的契机, 图书馆应该要把握好这一契机, 贯彻“互联网+”思维模式, 更为深入广泛地同其他行业展开合作推广文创产品, 同时发挥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的本质功能借此培养大众的阅读习惯。

五、结束语

图书馆文化创意产业体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建成的, 图书馆文创产品的研发与推广是一项长期工作。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图书馆文化创意产业的研发、推广和营销提供了极其有利的基础条件。依托互联网环境的优势为图书馆文创产业进行融资, 形成以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格局从而解决地方公共图书馆发展文创产业经费不足的问题。在研发上以用户思维为导向, 提高研发水平以更好的吸引用户。加强同其他行业的合作为图书馆文创产品的推广与销售增加新的路径。“互联网+”时代各地图书馆通过挖掘自身馆藏资源开发各具特色的文创产品, 受欢迎的文创产品将会更有利于图书馆的形象宣传。[8]我国的图书馆文化创意产业目前还处在探索的道路上, 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做好具有“互联网+”时代特色的图书馆文创产业不仅在经济上可以反哺图书馆本身, 同时也是对图书馆事业最好的一种宣传方式。

摘要:本文基于过往对图书馆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成果, 综合考虑当前风行的“互联网+”模式对图书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出新的发展模式, 在图书馆文创产品的研发、推广和营销过程中互联网模式的介入带来巨大的商机的同时也是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传播图书馆文化、塑造宣传公共图书馆新形象的一个良好契机。为图书馆文化创意产业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个新思维。

关键词:互联网+,图书馆,文化创意产业

参考文献

[1] 陈畅.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的开发与推广研究[J].图书馆研究, 2017 (11) :74-78.

[2] 刘浩, 马晴.台湾地区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研究[J].图书馆建设, 2017 (9) :78-82.

[3] 莫晓霞.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探讨[J].图书馆建设, 2016 (10) :98-101.

[4] 马祥涛.关于图书馆与文创产业发展、文创产品开发的思考[J].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7 (1) :36-39.

[5] 袁红军.“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营销策略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8 (1) :52-55.

[6] 陶思琦.公共图书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探究[J].西域图书馆论坛, 2016 (2) :14-16.

[7] 郭军.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经营模式探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7 (8) :24-27.

[8] 赵晓红.文化创意产业与图书馆延伸服务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 2016 (25) :12-13.

文化创意市场发展范文第5篇

目前, 国内外对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尚无明确界定。在了解其产业链之后, 简单来说, 它只是一种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文化形式, 并且通过技术和工业化手段, 对知识产权进行开发和营销的产业。

本文所描述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概念主要参照《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该分类标准规定的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创造, 创造和创新为基本手段, 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 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 为公众提供内在联系的文化体验产业集群。而文化创意产业园是指将一系列文化相关的经济企业集中在一定的地理区位内, 以创造力为核心, 以文化为载体, 共同致力于生产出满足消费者文化需求的产品。

二、国内文化创意产业概况分析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起步较晚, 主要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近年来, 在政府的积极倡导下产业园建设发展迅速, 文创产业集聚趋势日益凸显。目前, 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初步形成了六个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截至2018年12月, 北京市文化及相关工业企业总收入10703亿元, 同比增长11.9%, 文创从业人员约为59万人。文化产业园区的飞速发展得益于北京市产业结构升级, 多数文化产业园区是由空置老厂房改造而来, 且绝大多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均集中在北京市朝阳区。

三、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PEST分析

(一) 政治法律环境

近年来,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利好的政策环境。从中央到各地发布的一系列政策法规, 正在积极倡导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就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而言, 2016年,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发布, 《纲要》提出要积极促进文化产业一体化, 促进文化创意产业新格局的形成以及与科技、旅游等相关文化服务产业的融合。

(二) 经济环境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2018年北京市文化消费综合指数和文化消费能力在全国所有省市中排名第一。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不断扩大, 其市场需求也迫使相关企业不断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和标准, 这对促进文化创意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 社会环境

良好的社会环境市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基础, 而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有着3000多年的建城史, 800多年的建都史, 数千年的文化沉淀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创作基础和创作源泉, 有利于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的品牌力和竞争力。

其次, 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意人才密不可分, 北京作为全国的科技创新和文化中心, 集聚了各类科技研发及创意人才, 这些都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

(四) 科技环境

北京市的文化发展水平居于全国领先地位, 不仅拥有“中国硅谷”中关村, 而且爱奇艺、腾讯、优酷等大型互联网传媒文化公司的总部也都坐落在北京。“互联网+”使得北京市的科技和文化的结合更为紧密, 同时也增强了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经济联系。

四、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SWOT分析

(一) 优势分析

1. 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高

北京市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且不断提升, 2018年北京市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0320亿元, 同比增长6.6%。其中第三产业全年生产总值为24553.6亿元, 同比增长7.3%, 占比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80.9%。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进一步促进了对文化消费品的需求。

2. 人才优势

北京市拥有强有力的人才优势。2016年有两院院士700多名, 占全国总数的1/2, 已有“千人计划”学者1337人, 占全国总数的1/3。丰富的人才资源和雄的人才储备为北京市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3. 文化科技优势

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不断推动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其科技、教育、文化资源丰富, 众多重点高校吸收了全国各地的优秀生源, 培养和集聚了各类科技研发及创意人才, 被誉为“中国硅谷”的中关村也位于北京。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大学以及科研机构集聚, 这些都为北京市文化创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环境基础。

(二) 劣势分析

当前国内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管理并没有出台统一的章程标准, 北京市许多文创产业园都是由老工业厂房改造而来, 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运作与旧工业企业不同, 一般工厂租赁不同。随着工业园区的不断发展, 工业园区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对工业园区配套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工业园区正逐步面临管理和运营升级的两大挑战和挑战。如何更好的实现产业聚集、发挥产业集聚的优势、延伸文化创意产业链都是在园区管理规划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 机会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是优化经济产业结构的必由之路, 北京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时期。此外, 北京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人文优势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别是朝阳区的大大小小区域集聚了有上百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其中以文化创意产业中最具代表性的传媒影视类文化企业占比最多。

(四) 威胁分析

1. 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相关标准、法规落后

由于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 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入,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管理体制尚未建立,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没有统一的标准评价体系。

2. 产业园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园主要是由老工业企业厂房改造而成, 各个产业园区为了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进驻, 降低产业园房屋空置率, 出台了许多关于租赁的优惠条件, 导致各产业园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市场环境。

3. 入驻企业与产业园之间没有形成紧密的依附关系

在北京市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内, 虽然文化类企业占据大部分比重, 但这些企业之间并没有形成一条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只是地理位置集中在同一个产业园中, 产业集聚效应的优势并未凸显出来, 这样的聚集只是企业地理区位上的聚集, 并没有达到产业集聚的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采用PEST模型和SWOT模型, 从宏观到微观分析了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发展。一方面, PEST模型用于分析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基础, 具有较强的环境优势;另一方面, SWOT模型分析用于研究北京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时将面临的优势, 劣势, 机遇和威胁。基于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优势和潜在的问题。出台文化产业园相关管理章程标准、优化文化创意产业园经济结构布局、增加产业园区内部的集聚效应是北京市文化产业园区未来发展的三大方向, 这也为未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建议和意见, 促进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持续蓬勃发展。

摘要:本文首先界定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 并阐述了当前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从而运用PEST分析和SWOT分析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齐发展的优劣势进行分析, 并基于分析得出目前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市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参考文献

[1] 朱雯.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江南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为例[D].苏州大学;2015.

[2]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 产业发展部, 2013.11.28.

[3] 吴开嶂.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模式研究———以西湖区为例[D].浙江大学;2012.

文化创意市场发展范文第6篇

一、构建一个生态型的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对学生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创业能力的培养不应该是毕业季的强化和针对少数有创业意向学生的“开小灶”, 而应该秉承“全程化、大众化”的理念, 构建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创新训练项目、竞赛项目、创业实践等活动的积极性, 搭建创新创业交流平台, 组建一支综合能力强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 建立并完善院校各级创新创业教育及管理运行机制,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提升学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最终以创新创业教育拓宽就业渠道, 带动促进就业为目标, 实现艺术类教育与创意产业的高度融合。

1、创客空间建设。

通过开放现有的实验室、工作室、图书馆, 搭建网上交流平台, 为学生提供交流创意想法的空间和开展创新活动的场所, 并配备指导教师和管理人员, 及时地发现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 给予必要帮助, 助推学生将创意变成现实。

2、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1) 将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效衔接。课堂教学应当与社会、行业、企业的发展和经营相结合, 把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行业企业一线的需要作为课堂内容的来源, 实现真正的案例教学。在课堂上, 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体验创业, 例如:从实际的商业设计项目入手, 根据客户所提出的具体要求, 进行模拟实践, 通过和指导教师讨论制定创业计划, 并根据项目的目标进行目标分析、角色分工、撰写商务计划书, 最后从创新性、技能性、应用性等方面进行总结。要将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效衔接, 就要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业项目分析与设计、创业经验总结与交流等贯穿到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全方位地提供创新创业人才。

2) 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紧密结合。创造机会, 打造平台, 在学生进行专业实践的同时, 让他们尽可能多地与社会接轨, 提高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实际执行能力, 例如:培养学生了解市场和开拓市场的思维模式, 提高他们对市场的洞察力, 通过市场调研、策划协调、客户服务、设计推广和团队合作等等, 提升他们应对社会和市场的能力。

3) 将创新创业活动贯穿大学生活始终。在学生入学之初便引导他们熟悉自己的专业领域以及就业方向, 培养他们的专业自豪感;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自觉认识当前社会的就业环境、工作环境、创业环境, 转变学生的就业创业观念,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邀请企业设计师、设计主管、优秀毕业生进行创业经验分享、进行案例分析、举办适应各专业与行业发展背景分析与前景预测等方面的讲座, 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思想和创业意识;开设“市场营销”“商业计划”“经营管理”、“创新产品开发”等课程, 传授创业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同时, 培育创新精神, 激发创业热情;进行创业指导和创业技能培训, 在尊重学生个体禀赋、成长环境存在差异的基础上, 针对具有不同创业意向的学生开展分类指导与培训, 扩展学生的创业兴趣和职业选择, 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创业教育咨询与指导服务。

3、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建设。

1) 积极组织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 为省级与国家级各类赛事进行校内选拔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2) 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申报诸如创客礼品开发销售、时尚传播工作室、创意包装设计室、服装个性化网络定制、设计服务工作室等项目, 并制定激励政策, 调动学生参与和教师指导的积极性, 促进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持续进行。

3) 加强校内实践平台建设。

①搭建体验式创业实践平台, 如服装店、礼品屋等经营性创业见习基地, 学生通过直接参与店铺的日常管理经营工作, 了解创业管理知识, 掌握企业经营活动的主要内容, 为毕业后自主创业积累一定的经验;

②建立孵化园模式的校内创业园, 由学校提供场所,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建立设计工作室, 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经营的同时, 还要找客户, 建立客户关系;

③组织校内创意集市模式的学生作品展卖活动, 为学生提供空间, 进行作品展卖, 在体验劳动创造财富的同时, 为未来创业作准备。

4) 扩展校外实践活动规模。将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进行校外展示与发布包括服装作品动态秀以及品面设计作品静态展示, 并借助“城市创意市集”将学生作品进行展卖, 让社会检验艺术教育教学成果, 同时增强学生的专业成就感, 并定期进行义卖, 用教学成果回馈社会, 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借助“国际大学生时装周”等大型赛事, 发布优秀学生作品, 并与同行分享经验, 寻求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途径;加强校企合作, 发掘校友资源, 依托社会各界相关企业与协会, 搭建教学成果展示平台与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与成果展示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服务, 进而形成创新带动创业, 创业带动就业、社会各界促进创新创业的良性循环, 有效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长远发展。

4、创客导师队伍建设。

1) 通过培训、国际合作、与海外资深教师交流等, 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2) 从企业中聘请一些既有管理经验又有管理理论修养的企业家、设计师、成功创业者、技术创新专家做兼职教师。

3) 鼓励教师参与企业设计任务、创办经营企业以及各种研究活动, 增加管理实践经验与研究能力。

5、营造创客氛围。

1)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培养善于思考、勇于探索与创新、能过正视失败的创新创业人才, 形成“人人渴望创新, 人人善于创造, 人人热爱创业”的氛围, 实现创业就业结合, 创业带动就业的目标。

2) 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咨询与服务平台, 为创业者提供创业保障。通过建立学生创新创业社团, 广泛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活动与赛事的积极性, 为学生创建一个更加放松的空间, 便于更加及时地提出并解决问题。

二、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保障机制

制定行之有效的创新创业教学评价与监控系统能保证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有序展开。在关注教师创新创业课堂与实践教学文件的规范性、过程的科学性以及效果的应用性的同时, 制定科学而规范的监督与评价机制, 密切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根据教师及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活动、实践项目等环节的反馈信息随时进行调整, 并用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效果来改善实际教学、优化教学资源、推广教学成果、拓展实践教学方式等;

通过创办或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协会, 协调各类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在教师层面, 培养一支由创新创业型学者和学者型企业家组成的优秀双师型师资队伍, 保证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教学的有效融合。此外, 还要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以及激励办法, 做到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与实践各环节都有章可循, 切实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各项工作的展开。总之, 要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精心组织与统筹, 形成各环节共同配合, 师生全员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三、进行创新创业工作交流与成果推广

高校校内各学院间以及国内外高校间的创新创业资源和经验的交流与合作是有效进行资源共享的重要举措。“大众创新、万众创新”所倡导的就是全员参与, 体现在高校范围内就要求所有教职员工与学生的广泛参与, 以及学校各学院及职能部门的配合与支持。这就要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学科的带头作用, 充分进行跨学科合作, 积极整合校内校内各类相关资源, 营造协同育人氛围。增进校际间的交流, 借助企业与不同高校建立的众创空间和论坛, 分享经验, 实行优势互补以及错位发展的战略, 助力创新创业创意教育, 共同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同时, 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工作, 组织编写大学生创业案例及创新创业先进经验材料汇编, 通过座谈会和经验交流会积极推广创新创业优秀成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 为响应国家创新驱动战略, 满足区域经济对创造型人才的需求, 从整合资源、打造开放式的创新创业活动空间入手, 积极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体系, 打造创客导师队伍, 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氛围, 进行科学规划、管理、保障, 构建一个生态型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培养创新创业型艺术类人才, 为创意产业提供支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 与其他高校合作交流, 分享经验, 拓展跨学科创新创业渠道, 开拓创新创业教育新途径, 总结创新创业教育成果,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工作, 有着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

摘要:本文分析了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及教育部深化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背景, 着重分析高校艺术类专业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提出构建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以及建立相应的保障措施的思路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分享以及成果推广的意义。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艺术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1] 池月.基于工作室模式提升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J]科教文汇, 2016 (7) .

[2] 黄海, 侯文辉.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共生”模式研究[J]艺术百家, 2013 (1) .

[3] 李云先.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30)

[4] 刘峥.艺术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调查分析[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4 (2) .

[5] 王惠.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 2016 (6) .

[6] 王英.艺术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 2015 (19) .

上一篇:数字化测图实训总结范文下一篇:创业贷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