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2023-09-20

地理教学设计案例范文第1篇

摘要: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应用较为广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地理知识,也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运用创新型的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提升高中地理教学质量,使学生充分认知地理教学的重要性,不断丰富创新型的教学方式,本文结合现有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深入探索,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实施策略

引言: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内容愈发广泛,案例教学法的运用频率越来越高,诸多教师通过案例教学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优势,将案例教学法的独有特点完全付诸于实践,有效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多元化发展,使其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氛围,进而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1.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意义

高中地理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面相对较为抽象、复杂,导致学生难以深入理解课堂地理知识,因此为提升整体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教学知识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运用案例教学法将所选取的针对性案例向学生进行简述说明,分析案例内容使学生更加清晰的认知地理知识。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过程中可结合多媒体智能设备播放直观、立体的教学案例视频[1]。

2.高中地理教学基础情况概括

2.1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法教育形式过于单一

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目的是为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更加清晰地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在此过程中不断创新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案例教学法的教学形式过于单一使得学生对教学内容缺少兴趣,教师应充分认知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并选择针对性的教学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的案例教学形式中包含着不同深度的地理知识以及原理[2] ,教师可以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面对不同的案例教学形式进行分层划分,从而丰富教学形式,提升教学效率。

2.2课堂氛围不够生动

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课堂应用过程中,由于地理知识具有较强的文学性,使得大多数的教学氛围过于呆板,因此为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整体质量,结合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的优缺点进行深度分析。教师以总结的形式概括课堂的主要内容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深入指导。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总结趋于片面,无法进行完全的总结,受限于地理知识涉及的内容范围相对较广,因此结合传统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弊端对案例教学法进行深度创新,加强案例教学法的连贯性进而达成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3]。

3.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3.1增加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创新融合

顺应新课程改革需求将学生作为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对地理知识以及生活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对现有的地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掌握,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将其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寻求适当案例,使其更好的理解教材知识点进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近年来我国人口基数增长较为迅速,以“人口增长模式”为教学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带领学生分析人口基数、人口增长率以及男女比例等问题。

从班级的小范围开始引导拓展到城市进而发展到国家,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地理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班级中的人口基数、人口增长率以及男女比例进行测算分析,增加学生的思维探索能力以及思考能力,进而根据班级的数据增长比例,转化为运算城市人口基数、男女比例以及人口增长率数据,使学生清晰感知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必要联系[4]。本着“由小及大、由近及远、再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知识掌握能力。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将生活中的素材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案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其更加清晰地了解地理的理论知识,进而提升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

3.2引导学生主动搜寻可用的教学案例,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分析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将自身作为主体地位,将案例直接推动学生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的错误教学方式,不仅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而使学生对地理教学失去了兴趣。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教学主体应转回到学生当中,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自主的搜寻相应的教学案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主观能动力,使学生通过案例的搜寻、思考、分析、探索,更加清晰的认知地理知识的内容。

例如:在学习《中国地形》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分享,说出自身生活中的已知地形之后为学生布置相应的案例搜寻任务,鼓励学生搜寻中国地形的相应案例,为后续的教学提供良好的基础。在知识点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所分享的案例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中国地形优势挖掘更多适合案例,如: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祁连山脉、东南丘陵等具有代表性的地形。细化说明这些地形特点,可将其做成图片、视频、PPT等像学生展示,使学生更加清晰的认知地形的优势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除此之外,学生在搜寻教材内容的相关案例时会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的方式,有效增强学生对案例知识的了解水平,无形中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3充分挖掘学生的发散思维,提升学生案例应用能力

案例教学法不单纯是普通的教学方法更是全新的教学思路,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对案例的深入分析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其将固定的案例与其他知识点进行合理融合,进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養学生的案例应用能力,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将案例内容进行深度分析、整合,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水平[5]。

例如:在高一地理第二单元第五节《常见的天气系统》中“锋面系统”的知识点讲解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制定探索性的教学方案,从现实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回忆近期的天气变化情况。结合多媒体职能设备播放“锋面系统”的相关素材,分析冷锋与暖锋的区别,运用相关案例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重点、难点,可采取表格对比的形式使学生更加直观的感知冷锋与暖锋的区别。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思维探索能力,进而为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课堂的实际应用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结束语: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运用较为广泛,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掌握能力以及思维探索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提升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水平,运用经典案例结合专业智能设备将案例内容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合理利用现实生活素材形成针对性的教学案例分析氛围,为学生减轻学习负担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现有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探索、讨论,探析案例中的地理知识点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田英.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应用探究[J]. 成才之路,2021(16):120-121.

[2]罗江燕. 研究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综合[J]. 科学咨询,2021(3):225.

[3]孙明赟. 探讨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 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20(2):128.

[4]孙明赟. 探讨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 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20(2):128.

[5]廖浩凡. 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与探索[J]. 文渊(高中版),2020(8):505.

地理教学设计案例范文第2篇

一、微课的概述

微课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全视频教学,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微课的内容主要围绕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疑点展开,有利于学生反复地学习。

微课具有以下两个优点:授课方式简单,容易被学生接受,跟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比起来,对学生来说有更大的吸引力;虽然时间较短,但包含的内容却非常丰富,表现形式新颖,能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的讲解中,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

二、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1.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热情。

短短10分钟左右的微课视频教学内容,不但能让学生看到精美的图片、精彩的视频,还能让学生听见优美的音乐,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有利于学生反复观看和开展分层教学。

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存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会出现理解能力的差异、接受能力的差异,这就使课堂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微课的使用却能改变这种局面,学生只要有播放微课?热莸纳璞福?就能随时随地观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根据学生地理成绩好、中、差的分类,可分别让这三类学生观看不同内容的微课,以弥补他们学习地理时存在的短板。

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

传统教学中地理教师在讲解某些地理知识时,仅靠嘴巴是不能讲解清楚的,也不能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但微课运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手段,能更好地展现教学内容,把抽象的内容更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增强了地理课堂的教学灵活性,从而达到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用得当可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还能使学生巩固所学的新知识。

1.课前自主预习。

高中地理教材对学生来说是杂乱的,如果没有好好地自主预习,听课时就会毫无头绪,不能从中找到知识的规律,但是如果学生能好好地自主预习,就能明白自己的问题在哪里,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课中重点讲解。

在课前预习过后,就能发现哪些问题自己是不明白的,没能掌握好的,从而在课堂中带着问题去听课。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运用微课向学生授课,并利用微课中的视频和相关的地理图片,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3.课后巩固知识。

地理课的知识比较碎和复杂,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费劲,对于课堂教学中没能掌握好的地方,或者没有理解的知识,在课后就要重新观看微课,从而自主地学习和消化课堂教学中没掌握的知识点。而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来说,微课的反复学习,可以使他们更好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前后的联系,从而做到融会贯通,构建起自己的地理知识体系。

地理教学设计案例范文第3篇

【内容摘要】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到教学模式的限制,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故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入实际的教学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掌握教学内容。教师在教授高中地理知识中引入案例,能够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的掌握地理知识,提高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本文就高中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实效性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 案例教学 实效性

案例教学是一种较为开放的教学方式,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选取合适的教学案例内容,将教材的理论知识以具体案例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掌握教学内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涉及的教学内容广泛,学生在学习中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压力,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丧失学习的自信心。故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选取合适的地理案例,将案例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进行有效融合,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一、结合教材内容挑选经典案例

地理教师在使用案例进行课堂教学时,要结合教材内容挑选经典的教学案例,使学生能够通过案例快速的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教师通过将教材内容与地理案例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从而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例如:教师在教授《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时,教师就可以用所居城市进行举例。教师将城市的发展进行举例说明,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经历,真切感受到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化的进程。教师通过选取适当的地理案例,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课堂知识,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二、构建案例问题情境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构建案例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问题学习课堂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在讲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实际事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998年在欧洲举办的信鸽国际比赛,从法国放飞了5000只鸽子,由于在比赛途中,发生了为时9分钟的太阳色球爆发,导致鸽子迷失方向,在英国只找到280只信鸽。学生在听完实例后,会想了解“什么是太阳色球爆发”。教师带着问题进行授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课质量。教师通过实际事例,构建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会积极的投入到解決问题的状态中,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完成教学内容。教师通过构建案例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学习案例

在现阶段的高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设备,丰富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直观的掌握高中地理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教学直观的学习案例内容,从而使学生能够根据生动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能够直观的掌握教学案例,根据教学案例的内容学习课堂教学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教学内容。

四、引导学生自主查找案例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学习能力,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查找教学案例掌握课堂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一课时,因为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案例收集,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提出自己的相关见解。学生可以对国内外的环境保护与节约能源进行案例收集,在案例收集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身的感悟提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想法。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收集地理案例材料,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能源的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主动收集地理案例,学生通过自主对地理案例的收集,可以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入案例教学,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将教材知识与案例教学内容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掌握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学生地理学习水平的快速提高。

【参考文献】

[1] 胡亚均. 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探寻[J]. 文理导航(上旬),2015(11):77.

[2] 李文婷.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2015.

【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7年度《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实效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7]GHB0961。】

(作者单位:甘肃省西和县第二中学)

地理教学设计案例范文第4篇

一、教学设计

(一)

1、教学目标

(1)能举出实例说明海陆变迁,让学生树立起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念。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有关地理现象的成因。

(3)阅读地图,说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规律,说明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读图、阅读、讨论等,培养学生的读图、动手、想象、推理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及科学兴趣和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二)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及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2)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说出主要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成因。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出示图瓦卢举国迁移的新闻资料。激发学生兴趣,由此导入新课。2出示课时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的进行学习。

(二)探究新知

A、沧海桑田

展示图片资料

1、学生小组合作,根据现象推断变化并简要解释。

2、交流汇报,体会海陆是不断变迁的。教师附以课件简图,师生总结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层层递进的分析解决重点。

B、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观察非洲和南美洲轮廓特点,大胆进行猜想非洲和南美洲在很久以前是不是曾经连在一起?

引出:大陆漂移。

读材料了解魏格纳和大陆漂移假说。

小组合作收集资料、证据说明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性,同时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说明观点、看法。

让学生自主参与、动手体验、反思交流。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

C、板块运动

大陆为什么会漂移?人们经过不懈的探索,在大陆漂移说基础上创立了板块构造学说。质疑大陆漂移学说,引出板块构造学说理论。

1、引导学生读图,自主发现地理信息,合作总结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通过读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读图分析归纳的能力,发挥合作学习的功效,突出重点。

2、直观演示理解板块运动学说

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箭头,通过动动手活动,辅以动画演示,理解板块运动的模式,产生的现象。

通过联系实际的小实验,形象的计算机动画演示挤压运动、张裂运动过程,使学生更好理解板块运动的内容,突破难点。

3、学以致用

由学生用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讨论解释地理现象,加深学生对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

1、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归纳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了解两大火山地震带。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之间有何联系。

教师并联系生活实际,煮裂鸡蛋,蛋清冒出来的例子。通过读图归纳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从表层信息获取地理知识内在联系的深层信息,并联系生活突破难点。

(三)课堂总结

二、教学策略

"海陆的变迁"一节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讲述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原因,是承接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对地球海陆面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学生刚刚学习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知道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大势,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备的知识基础。但初一学生根据其年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要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仍需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降低难度。所以本节课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以启发探究为主,辅以读书指导法、讲解法和直观演示法等, 重视读图探究和合作学习。

从各种传播媒体导入,结合本节知识能力要点进仃台作探究式的学习,可以使简单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从而使整个气氛活跃起来,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也就快了起来,真正做到在“乐中学,学中乐”。此其一。

其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学习起来事半功倍。这是地理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将对学生终身学习地理乃至其他知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教学评价

本节课采用启发探究式教学,以"问题"为探究学习的起点和方向,力求从学生感兴趣地理现象入手,注意生活中地理教学资料的积累和运用,采用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逐步培养学生读图析图技能、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精神,教学目标圆满完成,教学效果较为理想。本节课学生的参与程度较高,在课堂活动中基本达到教学目的。

由于是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呈现出机械性 ,因为多媒体课件都是事先设计好的,所以教学内容和教学节奏都是按照课件设计进行。

地理教学设计案例范文第5篇

摘要:地理高考要求考生以教材的基础知识为载体,应用地理思维和地理方法观察事物,转换、分析、解决问题。这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而快速提升学生地理综合素质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地理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本文就对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做一具体分析。

关键词:高考 地理案例教学 地理素养

地理新课程的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地理高考要求考生以教材的基础知识为载体,应用地理思维和地理方法观察事物,转换、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帮助考生迅速提高面对材料型考题时有条不紊地分析问题的能力?怎样才能帮助考生提高去伪存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怎样才能帮助地理考生练就综合素质,提高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呢?在众考生迷茫、彷徨、焦躁难安之际,作为教育的引导者——教师,我们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地理素养的重任。

经过一次次的外出学习、探索和研究,我们一改往日的结果教学法,将开展教学的重心落到了教学的过程和方法上。在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便是首选。高中地理必修1、必修2、必修3都设计了案例教学的环节。教育者的预期目标是希望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调查、分析、讨论、实践、思考和归纳。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着重练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迁移和整合能力,以使他们适应高考。通过多年的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应用,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优越性越来越明显。但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案例教学,也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驾驭案例教学。是否要实施案例教学,教师应该慎重权衡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从教学内容来看,一堂课是否有必要实施案例教学。新课程改革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案例教学齐刷刷介入。这种“拿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比如高中地理必修1主要讲授的是自然地理内容,是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等的阐述。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其结论本身就是唯一的,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提供的基础性的支撑知识。在授课时适时用一些地理示意图来辅助教学,比地理案例教学更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果在这种课程内容背景下一味地介入案例,反而会喧宾夺主,让原本简单的教学内容变得拖沓冗长。而在教授高中必修2、必修3时,加大地理案例的应用幅度就非常有必要。因为这两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是人文地理,教学内容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开放性,结论具有多元性。教学案例的渗入能够很好地与高考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设考思路相契合。另外,案例的及时展现,不但可以一扫沉闷、刻板、单调、被动的教学模式,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了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还能提高学生理解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前必须认真研习教材,依据教学内容决定是否要实施案例教学,并在课上适时适度地应用案例来辅助教学。

其次,从实施教学的对象——学生来看,案例的介入和选择也要因人因班而异。也就是传统教学所说的除了备教材外,还要认真地备学生。面对不同的学生,分析、权衡这些学生是否适合实施案例教学,适合开展什么样的案例教学,这需要教师对学情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

一是要对学生目前知识的积累量、经验、思考问题的能力等做深入的调查和了解。

二是要通过与学生的对话,确定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多大程度的了解,是否已经具备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掌握的程度如何?

三是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掌握,确定是否应用案例教学,以及运用何种难度的案例来辅助教学。而不是只凭主观揣度来安排学习的顺序和创设教学环境。

案例教学貌似简单,但是否能真正实现预期的目标,却是很难把握的,毕竟案例教学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有着高度互动性,教学结论存在多元性和开放性,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合。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将风险降到最低,在有效的时间内使教学效益最大化,最大可能地实现因材施教。

再次,从教案的设计者——教师来看,一堂课是否要应用案例教学,还要看自己是否有驾驭案例教学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

教师就好像一个编导。案例教学的核心是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与平等参与。教师不仅要改变学生传统的座位安排,分小组开展合作学习,而且分组时还要考虑组员的成绩高低、性别比例、民族和能力差异,尽可能使各小组实力相当,以便在案例教学活动中开展公平竞争。

教师又是主持人。在开展探究式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如同一个主持人,不仅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领各个小组自由探究,灵活交流,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效控制教学过程,使课堂活动张弛有度,有序进行。

教育者应该是领导。案例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结论多元,探究方法多样,学生言论自由,思维方式灵活多变。教育者必須有一定的运筹帷幄的管理能力。面对每一堂案例教学,教师必须胸有成竹,积极应变,果断处理一些突发事件,并及时给予正解。

教师还应该是一个好的评论家。在案例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各小组意见会相左,教师必须眼尖、嘴利、心明,既要尊重真理,还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具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处理能力。不仅要有使教学环境中的技术设备/软件可靠运行的技术,保证课堂的节奏和进度,还要有能有效利用硬件和软件资源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的能力。

总之,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是对学生传统的学习方法的颠覆,也是对教师综合能力的全新审视。这要求教师不仅有博大的爱心,更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以及对信息技术的处理和应用能力。我们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才能厚积薄发,因势利导,上好每一堂课,成就每一位学生。

地理教学设计案例范文第6篇

当我上第一节课便产生一种想法:这课选的太值了!老师风趣又专业的演说,视频、图片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极具趣味性、吸引性。而且还是考核课程,不需要但系考试的烦恼。本课程主要学习了“中国物流环境与物流布局”、“中国物流经济分布地理”、“中国农业物流地理”、“中国工业物流地理”、“中国商业物流地理”、“中国交通运输地理”、“港澳台地区物流地理”等主要章节,老师还向我们展示了世界各国极具代表性的地方物流经济,拓展了我们的思维,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叫我们如何运用地理去创业,赚钱。老师是一个喜欢旅游的人,也向我们讲述了她在旅游时、出差时、留学时的所见所闻,这也使我萌生了许多想法,我希望将来自己也能做一个会享受生活的人。不被世俗淹没,虽为生计努力工作,但也不沉沦于名利的追逐,能偶尔放开自己的心,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如果世界太大去不完,我起码都要把自己的国家中国给走一遍,好好看看自己国家的美好风光。

前些日子蔬菜很贵的,有次在地铁上看到移动电视里正在播这样一条新闻,大意是:政府限制蔬菜价格,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保障。老天!中国八亿多农民呢!对与市场的正常反映,就这么用一条政府政策就压下去了。让我来预测一下后果:蔬菜价格被压低,菜农得不到正常的利润。而另一方面,化肥农药这些工业部门生产的产品又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在涨价,菜农的利润被这一来二去压榨得一干二净。干脆,咱别干这种菜的了。去城里打工吧!结果呢,经济的大后方——农业得不到根本的保证。什么工业、服务业都是空中楼阁。政府认为压低蔬菜价格就如同当初用政策限制房地产市场一样。只能做做短期表面上的文章。一直挂在嘴边的就是可持续发展,但是当真正需要短期的忍痛来换取市场健康的时候,可持续发展又体现在哪里呢?

这点上,又要提到日本了。日本的做法是限制本国农产品的进口,抬高本国农产品的价格,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保证农业的发展——农业是国之根本,如果农业靠进口,那么就是被人掐着咽喉在发展了。最近老师上课频频提到日本的某些方面,所以大概我也受到影响了吧。总所周知日本是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但是这却教会了他们如何高效地利用资源。由一个极端的做法就是,日本曾经从中国进口煤炭,倒到海里。别以为别人是在浪费,他们是为了储存资源。

话说,我国N年前的地理教材里有这样一句话:我国是个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是现在这句话已经没有了。谁都不能确定,如果我们这样浪费资源的行为继续下去,这些所谓的丰富的资源能够持续多久。

哎,写到后来,我又开始“忧国忧民”。怎么办啊?通常,在看到这里的时候你脑海里应该闪现出俩字——愤青。如果没有那完了,想必你也是个愤青。我不怕被别人说是愤青,我愿意做个永远奋斗的愤青。

上一篇:医学影像技术行业分析范文下一篇:业绩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