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2023-09-18

农机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1篇

XX县XX农机专业合作社简介

一、概况

XX县XX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8月,位于XX县XX街道XX居委北107国道路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注册资金660万元,占地面积33亩。现有大型拖拉机58台,小麦联合收割机68台,玉米收获机22台,粮食烘干机2台。办公用房800平方米,晒场4000平方米。2017年11月,又将以种植、农机等为主的10个合作社联合一起,成立了“XX县XXX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多次被评为省、市、县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2015年被评为“河南省平安农机合作社示范社”;2016年、2017年连续被评为“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先进单位”。

二、搞好帮扶献爱心

1、帮生产;在扶贫帮扶工作中,合作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每年三夏、三秋期间,都出动收割机,拖拉机为贫困户免费收割,耕种。平均每年免费为贫困户收割小麦、玉米300多亩。

2、教技术;XX农机专业合作社同时开设了农机驾驶培训学校,凡是贫困户中家庭成员来参加培训的,一律免费。

3、助脱贫;安排贫困户家庭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员到合作社打工,增加经济收入。两年来,共对XX个居委会XXX户贫困户进行了帮助,使他们在合作社的帮助下,由贫困逐步向脱贫迈进。其中,XX村X组贫困户XXX在合作社的帮扶和带动下,于2018年已经脱贫。2017年,XX农机合作社被XX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表彰为帮扶先进单位。

三、服务三农促增收

1、深松土地,提高地力。为了改善土壤水肥环境,提高耕地生产潜力,2018年秋季,XX农机合作社利用国家农机项目资金,免费为农户深松土地32000多亩。

2、实行订单作业,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合作社增益。目前合作社流转农户土地2218亩,托管农户土地4000多亩,实行订单作业。即:农户把耕地托管给合作社,农户麦季先期每亩支付260元,合作社负责种子、化肥、农药、除草剂及耕、种、收;收获后农户再付给合作社耕、种、收、植保等作业费用120元,然后合作社以每斤高于市场5分的价格进行回收。流转和托管的土地,年种植小麦、花生、玉米等粮食作物4200余亩,年生产销售粮食2180余吨,有力的带动了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3、开展电子商务,实行“互联网”+“现代农业”。为了更好的服务三农、帮助农民增收,2017--2018年,XX农机合作社成立了“XX县联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注册了以谷类、新鲜蔬菜、水果、活动物、树木、植物种子为范围的“XXX”商标。不仅为合作社农产品的销售打下了保障基础,而且为速度更快、效益更高的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提供了信息渠道和平台。

四、服务社会,实现多赢

近几年来,在XX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合作社逐渐壮大,每年组织大型收割机30--40台参加全国麦收会战。XX农机合作社每年麦收与政府签订秸秆有偿打捆协议,组织秸秆打捆机10余台为XX个居委会的麦田秸秆进行打捆回收,秋季与农户签订玉米秸秆青储协议。有利于秸秆禁烧工作的开展,政府满意;方便了农民耕作,群众乐意;秸秆打捆后销售增加了收入,合作社得利;秸秆得到再利用,减少了污染,保护了环境,整个社会受益。

在以后的发展中,我们将为合作社做大做强共同发展,团结合作,鼓足干劲。努力向着更高、更远、更美好的目标迈进!

农机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2篇

摘要:“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机推广环节必不可少。农机推广可以有效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阶段农机推广工作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改进。本文对农机技术推广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机技术推广;信息技术;应用

引言

基层农机管理与技术推广,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之一,关系着农业现代化发展与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十四五”规划就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基层农机管理与技术推广、打造更专业的农业发展团队、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真正实现农业生产的增产增效、落实乡村振兴发展中资源节约与环境和谐发展等提出了建议和要求。基于此,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发展,优化基层农机管理与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力度,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更多动力,成为我国高山丘陵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迫切任务。

1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农机推广工作中的作用

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农业中构建专业数据库,社会农业的有效扩展,通过扩大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能够有效地建立专业数据库,主要控制某一地区农业的使用和基本信息,使农业能够定期管理和维护,有助于提高农业设施扩大的有效性,促进农业信息发展。

2基层农机管理与技术推广现状

2.1基层农机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基层农机管理涉及到很多方面,农机深入基层中,没有设定专门的管理单位。虽然部分地区设置了专门的基层农机管理机构,但是对于农机管理工作重视不够,甚至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再加上相关管理体系不完善,很多农机管理措施都停留在表面,基层农机存在很多管理隐患。农机技术宣传推广力度不够、不及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等原因,限制了基层农机管理水平的提高与技术的有效推广。

2.2农业机械更新换代水平有待提高

当下农业机械发展,主要应用对象以平原与浅丘地区为主,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机使用效率,改变了农业生产模式,但是却存在局限性,针对高山山地条件的农业机械研究较少。虽然目前市面上小型农机类型、品种较多,但是整体适用性不强,不能适应山地丘陵等作业条件较差的耕种区域。虽然平坝地区频繁使用农机设备,但是设备出现问题概率较高,不仅影响到农机的正常应用,而且还会阻碍农业机械化发展以及技术推广。整体来讲,农业机械更新换代水平有待提高。

3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发展中的具体应用

3.1构建农业物联网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时代即将来临,借助多种传感器设备,可以构建连接人们的庞大网络。农产品网络还在建设过程中利用各种数据采集设备,收集农业生产中照明、温度、湿度、肥胖等方面的数据,并根据科学分析,制作一系列信息图表,帮助管理农业生产,推进以信息工具为基础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利用农产品信息技术网络可以大大提高农业产业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减少农民的工作内容,优化农业生产模式,实现农业结构调整。

3.2科学灌溉施肥系统

防水是农业作物生长的最直接因素,水质管理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并允许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自动化灌溉系统,与传感器、控制器和灌溉网络相结合,使人们能够快速简便地确定土壤含水量,并在达到一定阈值时由中央处理器自动灌溉。同时,信息检测系统检测土壤养分,补充了农业作物的需求,允许准确施肥。

3.3农机监控技术

農业管理是指农业利用的质量和效率,利用信息技术实时监测农业运作,远程管理和控制数据收集分析,确保农业安全高效地运作。与此同时,监控设备允许将监控画面转发给监控中心,及时控制农业设备的存储环境,避免损坏、火灾、盗窃等,并能够利用定位系统实时跟踪农机的准确位置,实现统一规划管理,最大限度地扩大与农机的合作。

4现代农机推广工作中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制定相关策略

4.1政府采取政策支持,以及资金方面的有效投入

对于现代农具的发展来说,农机的购买和使用是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确保农机的现代化和协调,提高农机使用的效果和质量,为农业现代化奠定重要基础。在农业机械的实际扩散方面,有关部门必须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与合作,首先了解到农业企业的采购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使政府能够采取相应的政策,调动财政和政治支持,有效地减轻农民的经济压力,然后在农业用地的扩散方面,使地方政府能够采取财政政策措施。

4.2增加农机的推广宣传工作,深化农民的互联网意识

农业机械的宣传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鉴于农业生产活动的悠久历史,以及大多数老年劳动力从事的工作缺乏思想和技能,地方农业部门必须认识到这些问题,增加农业机械的传播和培训,提高对农业机械作用和价值的认识,从而提高农民的好奇心。当今社会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有助于社会信息的多样化、快速和便利的传播,而扩大社会信息的范围对未来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在推广农业机械时,必须扩大相应的农业教育运动,建立新的农民教育制度,提高农民的互联网意识,并根据农民的经验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职业技能和社会服务,从而促进农民机械方面的正常人。

4.3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

农业技术的传播需要一定程度的规划,只有不断发展劳动和管理制度才能推进预定目标。主管当局应根据当地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执行方案,确保在农村一级具体开展工作,实现区域管理,提高农业安全使用,避免与侵权行为有关的严重安全问题。建立IT管理体系时,应着眼于农民,注重促进经济效益,促进农民的主动性和主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快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有效推广和应用,能够更好地助推乡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增加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缓解农民群众的劳作强度。

参考文献

[1]肖立.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推广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7(15):80-81.

[2]阿米娜·阿布都如苏力.信息技术应用于农机技术推广中的意义及方法[J].南方农机,2018,47(03):37-38.

[3]杨洪荣.论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推广中的应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1):39+142.

农机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3篇

我在大学的专业是工程测量专业,在不断的学习中,我感到了自身的不足,我需要更多的实习来补充我的知识,在实习中找到更多的学习的方法,这些都是我们要做好的事情,这些只有在不断的实习中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刚从学校毕业的我感觉到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差得太远,深深的感觉到了自己实践知识的匮乏。这时我就一边学习业务知识,一边工作,在工作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向他们虚心学习。在工作中力求精益求精。

在工地上学习的目的如下:

(1)通过完成控制测量实际任务的锻炼,提高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与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咱也品质和职业道德。

(2)熟悉水准仪、全站仪和GPS的工作原理。

(3)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技术总结如下:

通过这次工地上的学习,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也学到了小组之间的团结、默契,更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能力。

一、除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二、熟悉了水准仪、全站仪和GPS的用途,熟练了水准仪、全站仪和GPS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

三、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即要作到:

(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

(2)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

(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距离测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长改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

农机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4篇

摘 要:在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背景之下,在农业方面农机技术也得到了显著的进步和发展,并且对其进行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呈现出至关重要的作用和价值。结合这样的情况,本文重点分析农机技术推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以及推广策略等相关内容,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有效提升作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机技术;推广;重要性;实施策略

一、引言

现阶段,从整体情况来看,我国在农机技术推广应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使多种农机技术和先进的机械设备等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得到广泛深入的应用,同时为新农村建设实现迅猛发展也提供了巨大的助力。在实践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有效落实相对应的农机技术推广和发展策略,进而为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农机技术推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

1.使产业结构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在农机技术推广过程中,针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使产业结构不断的优化完善,切实调整和转型升级,进而促进新农村建设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在农机技术的推广过程中可以更有效的转化传统的劳动力,使劳动力向其他行业进行转移,进而为农业生产发展和社会经济的长足进步提供必要的动力支持,进而推动新农村建设水平得到质的提升。

2.更有效的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实现现代化发展。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农机技术推广环节使农业生产发展有必要的基础,为其实现现代化、机械化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在农机技术推广过程中,使各类技术得到更有效的普及和应用,进而有效减少劳动强度,促进农业生产环境条件等等得到充分的改善。与此同时,也有效促进农业产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提高农民的生产收入,促进农业结构转型实现现代化,以此推进新农村建设有更大的突破。

3.有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呈现出更为显著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也为一体化发展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在应用农机技术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通过农机技术的推广,使农民的思想、生产生活习惯有了重大的改变,这样可以突破传统的农业生产作业形式,使人民群众接触到更多的先进技术,生产理念和设施设备等,为其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也解放了劳动力,使更多农民群众到城市打工,以此有效缩短城乡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这对于新农村建设也是重大的契机。

三、发挥农机技术推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的实施策略

1.进一步有效强化农机技术的宣传推广力度。要想确保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机技术推广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使其重要性得到充分的呈现,在实践的过程中要加大农业技术的宣传推广力度,使更多农民群众在思想层面能够充分认识到农机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在实践的行动中进一步有效落实相关农业技术要点,使农业技术为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真正意义上提供巨大的助力。在宣传推广过程中可以有效通过线上和线下互相融合的方式,同时也要做好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农民群众接受农机技术的渠道进一步拓宽,在宣传推广的过程中使农民群众转变传统的思想和观念,加深对于农机技术的认知和理解,掌握相关技术内容和设施设备的应用方法,进而在更大程度上推动新农村建设实现更加良好的发展,有长足的发展效能。

2.进一步强化农机技术的队伍建设工作。在农机技术的推广中,要想体现出该技术在新农村建设当中的重要性,需要注重做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确保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得到有效培训和考核,使其专业技能、业务素养充分提升,具备岗位胜任能力,这样才能为队伍建设和农机技术的更加良好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农机示范建设项目和相关机构要充分做好农机技术人员的培训,进而有效提升农机技术的推广效能。另外也要着重做好相关技术人员的考核工作,通过严格细致的考核,使其获得岗位证书之后才能真正上岗,这样可以体现出更为显著的农业技术推广成效和标准化规范化程度。对基层的农机技术人员进行及时有效的补充,农机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对于专业的农机技术推广人员较为缺乏,因此,推广部门要按照岗位职责进行招聘,或者到学校招聘农机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从事推广工作,加强弄技术推广工作的队伍建设,推动农机技术各推广工作能够有效的开展。

3.进一步有效引入更为先进的农机技术和相关设施设备等。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想体现出农机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效果,在新技术、新设施设备等方面也要有效强化,进一步做好更新完善工作,使更多新技术被广大农民群众接受,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落实。通过相关技术指导和教育培训等相关模式,使农民群众能够充分融入到新技术、新设施设备的应用和推广工作中来,为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提供必要的群众基础。同时在实际的推广过程中,针对新农村建设人员要切实的进行质量把关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训工作,使其为推动农机技术的良好发展有更大的责任和贡献。

4.建立农机技术推广示范基地。为了农机技术能够有效的推广,建立农机技术推广示范基地是有必要的,通过地当地的环境及农业生产的条件进行分析,建立农機技术推广示范基地,为先进的技术提供开展的条件,帮助农民认识农机技术,并且能够接受农机技术,并且在具体的农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进行广泛应用,落实各项农机技术要点和相关内容,并且在设施设备方面也要得到充分的体现。国家相关方面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在农机设备推广和农业种植户等方面都要不断的融合完善,形成更加具有时效性和可执行性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以此体现出新农村的建设成效。例如通过农业种植规模较大的农民可以发挥其作用,带动小种植户发展,以大种植户作为示范,并且利用推广的资金给予补贴成立农机技术推广的示范基地,实现农机技术的推广,使新农村建设有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广泛的群众基础,通过示范基地的引用和技术的展现,充分的体现出农机技术的应用效能和根本价值,使各项技术的优势和需要把握的注意事项能够得到充分的呈现,进而进一步体现出相关技术和设施设备应用的实效性和可行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着重做好农业生产发展工作是其中的关键所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想体现出转型升级,有更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农机技术推广方面要充分增强,进一步加大农机技术的推广力度,构建系统完善的推广体系,进而使农机技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呈现出更为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加大对农机技术的推广,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面对现阶段农机技术面临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是至关重要的,大力推广农机技术,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也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开展,进而为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实现良好成效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永盛.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机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及对策[J].江西农业,2019(04):138.

[2]张艳梅.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机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及对策[J].乡村科技,2018(15):28-29.

[3]许广武.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下如何做好农机推广工作[J].南方农业,2016(6):130-135.

[4]常凤举.创新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加速农机科技成果转化[J].吉林农业,2016(5):140-145.

农机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5篇

摘要:辽宁农机科技创新能力与山东、江苏等先进省份相比明显不足,存在科技人才短缺、创新能力不足、农机农艺融合不够、成果转化率不高、科研投入不足、技术推广重视不够、学科建设滞后等问题。通过分析辽宁农机科技创新环境的不利和有利因素,提出抓好学科建设、引进培育人才、把握需求导向等有针对性的对策,为辽宁农机科技创新出谋划策。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学科;需求;问题;对策

随着农机购置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惠机政策的实施,我国农机化进入快速发展轨道。辽宁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和老工业基地重要省份,农机装备制造业发展严重滞后,农机科技创新能力落后于江苏、黑龙江、山东、河北等省,有待全省农机科技战线认清形势,抓住机遇,直面挑战,迎难而上。

1 辽宁农机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时期,辽宁农机化事业取得了积极成果,农机化综合水平逐步提高,为辽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但从农机科技创新角度看,辽宁农机科技创新能力与山东、江苏等先进省份相比明显不足,体现在农机工业整体实力较弱、科技投入机制尚未建立、农机龙头企业偏少、农机高科技产品很少、农机产业化程度较低等方面。结合多年农机科研工作,总结辽宁农机科技创新存在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科技人才短缺。科研创新队伍力量薄弱,缺少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关键技术造诣较高的拔尖人才。人才结构不尽合理,科研队伍老化断层问题严重,青年科研骨干比例偏小,后备科技骨干人才缺乏。二是创新能力不足。基础研究前瞻性不够,设计思路拘泥于机械设计层面,对液压、空压、自动控制等技术缺乏探究和运用,机械化与信息化智能化结合不紧、运用不够,缺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核心技术成果。三是农机农艺融合不够。农机农艺各自为政,影响成果的先进性、实用性和适用性,降低成果应用的效能。四是成果转化率不高。项目研究缺乏连续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时有脱节,科技成果先进性和技术成熟度有待提高。“重研究、轻转化”观念依然存在,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有待形成,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不足。五是科研投入不足。经费不足成为科研单位的共性问题,影响科研工作的开展和学科的可持续发展。省级科研经费明显缩减,国家级项目争取困难加大。六是技术推广重视不够。偏重于农机科研,技术推广重视不够,缺少稳定的综合性科技创新和成果展示基地。七是学科建设滞后。按项目定人员,没有按学科建设开展工作,主导学科不突出,研究目标缺乏专一性。八是激励机制不健全。现有的科研管理机制体制影响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利于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的新机制。

2 辽宁农机科技创新环境分析

2.1 不利因素

1) 从国情省情看:国内外总体经济形势不乐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受周边环境影响长远。尤其是辽宁省目前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直接限制农业领域和科技领域的投入,不利于科研事业发展,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艰巨。

2) 从农业形势看:辽宁农业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关键期,农业发展环境条件和内部动能发生深刻变化,水资源严重匮乏,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恶化,劳动力短缺等严峻形势对农业科技提出新要求。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科技贡献率已成为全省农业科技创新的重大命题。

3) 从科研形势看:一些重要农业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呈现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国际国内抢占农业科技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益加剧,但辽宁省科研投入收紧,课题申报途径上移,国家级课题申报竞争激烈,课题资金申请难度加大,对农机科技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4) 从市场形势看:国家及省一系列惠农政策对农机市场拉动作用明显,农机化发展面临黄金期,但农机市场供需趋于平衡,主要作物关键环节机械装备需求空间缩小,农机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加之大宗粮食作物——玉米价格近年来连续走低,直接降低农民的购机热度,农机滞销现象已然显现。

2.2 有利因素

1) 从全国形势看: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依然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农机购置补贴、保护性耕作和深松作业项目补贴等扶持政策的连年实施,成为拉动农机市场发展的引擎,农机科研事业发展正当时。

2) 从辽宁形势看:中央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为辽宁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农业作为辽宁社会经济的稳定器,依然会受到重视。同时,农机装备制造业作为辽宁现代装备制造业的组成部分,其落后状况急需重视改善,发展空间广阔。

3) 從农业视角看:农业供给侧改革给农机科研事业提出了新要求,在“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的目标任务中,尤其在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方面,农机科技和农机化的作用发挥至关重要。

4) 从行业角度看:农机科研工作是全省农机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与农机系统建立的密切关系为未来农机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无论是农机管理系统还是农机技术推广、农机质量监管等体系,无论是项目申报还是科技推广、科企对接、建设基地等,行业体系资源十分宝贵,是农机科研工作赖以依靠的力量。

5) 从现实发展看:农机农艺融合让农机科技的合作空间更广,农机农艺相互适应、互为促进,学科之间相互补充、互为合作,将大大提升科技创新效率,拓宽科技创新空间,用科技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向前。

3 辽宁农机科技创新对策

充分抓住农机化发展和农业供给侧改革难得契机,围绕大农业,发展大农机,主动探求农机农艺的融合点和农机科技服务现代农业的切入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求发展,夯实学科建设,突出科技创新,强化技术服务,注重成果转化,助推全省农机产业升级和现代农业发展。

3.1 抓好学科建设,突出优势特色

深刻理解项目管理制度改革和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 “打造国内领先学科、做强重点学科、发展一批新兴产业学科和区域(或行业)特色学科”的新要求,着力在重点学科和行业特色学科上下功夫。一是巩固旱作机械化和水田机械化领域技术优势。重点在节水灌溉、保护性耕作、精量播种施肥、秸秆田间处理等领域开展农机农艺融合下的集成创新和技术推广,把重点学科的传统优势发挥出来。二是突出行业特色优势。农机化具有行业特殊性,其优势发挥可以拓展到农业全领域。无论特色产业、设施农业还是其他农业产业,离开农机化就无法实现节本增效。三是突破学科界限。以学科建设和发展为主线,以课题主持人为主体,根据项目需要,结合学科交叉,组建跨区域跨院所跨学科的联合攻关团队,打破以研究室为单元的固有研发格局,提高项目完成质量和科技创新效率效果。

3.2 引进培育人才,打造创新团队

事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而缺少领军人物、拔尖人才和青年骨干,恰恰是制约辽宁农机科技创新发展的核心因素。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兴所的理念,解决长期存在的人才短缺和年龄断层难题,才能维系辽宁农机科技事业的有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一是引进人才。把住进人关,引进高素质人才,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提高全省农机科技创新活力。二是培育人才。设立青年基金,鼓励青年脱颖而出,为中青年技术人员快速成长、尽快担当创造条件。关注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培养,为其提供学习、交流、培训和深造的机会,使其跟上现代装备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三是打造创新团队。按照学科建设需要,结合本人专业水平,整合科研力量,组建学科团队。切实增强团队意识,激发创业创新激情,为农业科研事业培养中坚力量,给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提供舞台。

3.3 把握需求导向,拓展创新空间

解决为何研究和为谁研究问题,把握研发方向:一是围绕项目需要搞研发。注重项目研发物化效果,对研发样机尽力改进完善,使其成为可以轉化生产的成熟产品,推进项目产业化,实现科研资金的有效利用。二是根据市场需求搞研发。深入农业一线,了解农民需求,以市场为导向,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算好投入产出账,提高研发成果转化率。三是结合产业发展搞研发。抓住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供给侧改革机遇,在红薯、杂粮、花生、大豆、食用菌、中药材等小作物上做好机械化大文章,在绿色、安全、优质、高效方面发挥机械化的作用。四是契合行业发展需要搞研发。找准农机化各环节的薄弱点、农机农艺的结合点、产学研推的合作点和服务农机农业工作大局的切入点,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为农机事业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蒋亦元. 农机科技创新中的农机与农艺相结合问题[J].农业机械学报,2007(3):179-181.

[2] 梁海辉,罗超. 农机科技创新中的农机与农艺相结合问题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25):31-32.

[3] 周鹏飞. 辽宁: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推动农机化科技创新[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1(12):1.

[4] 赵明晶. 我国农机科技创新的障碍与发展对策[J].农机化研究,2006(8):26-28.

农机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6篇

自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来,我坚持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爱岗敬业,恪尽守职,认真教书育人,努力提高学生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适应能力,现将近年来的工作情况作出总结:

一、思想方面

1、加强思想政治学习,不断更新思想理念,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及自学相关的知识,通过学习,使我增强了作为人民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及搞好教书育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严格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学校的规章制度要求自己,树立良好形象,在学生中起言传身教的作用,积极完成上属的各项工作。

3、友善待人,对全体学生 一视同仁,关心体贴,言教身教并重。与家长能热情、礼貌、真诚地交流学生的情况。

二、教学方面

1、扎实工作,认真完成教学任务。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及教学改革措施,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使所任班级的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2、坚持认真备课,备学生,备教材、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设计课型、目标、练习、作业和教学过程,拟定教学方法,认真分析练习、作业题,分层次让学生去完成它,做到每一节课“有备而来”。课后及时做出总结,写好后记,及时整改,争取得到最佳课堂效果。

3、提高上课技能与教学质量。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推行的“洋思”模式教学,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基础知识为重点,能力提高与拓展为转化方向。教学中充分调动各层次同学的积极性,使之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地发挥。注重精讲精练,抓重点,破难点,有问及时处理,达到“堂堂清,日日清”的效果与目标。

4、完善作业批改,作业布置精炼,有针对性,层次性。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常在网上找资料进行筛选。力求做一题就代表一类题的效果。作业、试卷及时批改,认真分析并记录,将出现的问题分类总结,透彻评讲,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错题要求纠正。

5、做好课后辅导做工作。因在认真批改作业的过程中,了解到了学生的情况。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无偿为学生补课,分层次进行,有批量辅导和个别辅导,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学习更重要的是进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在于解决她的心结,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6、坚持参加教学研讨活动,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不断摄取他人宝贵的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多次听其他老师公开课,包括校内、外的。自己执教的公开课得到了学校领导与同事的肯定,同时。理解他们提出的宝贵建议并调整教学方法。

上一篇:迎国庆诗歌范文下一篇:保安班长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