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专家系统论文范文

2023-09-16

农业专家系统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数据正在成为基础性战略资源。构建以天空地大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农业管理系统,对于建设数字中国、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抢占全球农业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围绕农业农村部提出的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建设任务,从农业信息技术学科出发,首先给出了天空地数字农业的科学内涵,阐述了其与传统数字农业的异同点,理清了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在资源调查、生产调度、灾害监测、市场预警、决策服务的五大核心功能;其次,重点阐述了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的关键任务,即一个观测体系(天空地一体化的数字农业观测体系)、四个数字化(农业资源权属、生产过程、灾害监测和市场预警)、一个管理平台(农业生产、加工、经营、管理、服务等全产业链的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平台);然后,明确提出了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在标准规范研制、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系统集成与平台开发三方面的科技创新重点任务;最后,针对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建设的复杂性和系统性,从规划设计、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多方参与、应用领域拓展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

关键词:天空地一体化;数字农业;管理系统;监测;预警;决策

吳文斌, 史  云, 周清波, 杨  鹏, 刘海启, 王  飞, 刘  佳, 王利民, 张保辉. 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框架设计与构建建议[J]. 智慧农业, 2019, 1(2): 64-72.

Wu W, Shi Y, Zhou Q, Yang P, Liu H, Wang F, Liu J, Wang L, Zhang B. Framework and recommendation for constructing the SAGI digital agriculture system[J]. Smart Agriculture, 2019, 1(2): 64-72.(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  引言

自“数字地球”概念提出以来,全球数字信息化迅猛发展,数据爆发增长、海量聚集,目前进入了新的大数据发展阶段[1]。世界各国将推进经济数字化作为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动能,在前沿技术研发、数据开放共享、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前瞻性部署。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抓住数字革命的机遇,纷纷出台了“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农业技术战略”和“农业发展4.0框架”,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整个农业生产活动和经济环境,加快推进数字农业发展,激活数字农业经济,迅速成为数字农业强国[2-4]。

我国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和数字中国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科技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发展目标,做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战略部署。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要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力争主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数字农业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我国数字农业在信息获取技术研发[5]、5S技术应用[6]、精准农业发展和数字农业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7,8]。2017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农业信息技术,构建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2018年5月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农业部长会议”再次提出,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生产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上述多个政策和意见一方面充分反映了国家对发展数字农业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提出了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的新概念和新术语。从农业信息技术角度如何科学理解天空地数字农业的内涵?如何界定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的功能?如何把握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建设的重点任务?这些都是系统框架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关键问题。

2  天空地数字农业的科学内涵

天空地数字农业是现代空间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形成的新型农业经济体系。具体而言,是利用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地面物联网等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建立天空地数字农业观测系统,实时获取农业资源要素、生产过程、市场和决策管理等数据,建立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信息分析与决策系统,优化配置农业资源要素,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打造新型的农业生产和服务体系,从而提升国家农业治理现代化水平。

从上述可以看出,天空地数字农业和传统的数字农业概念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天空地是关键技术手段,旨在利用航天遥感覆盖区域广、空间连续,航空遥感观测精度高、时间连续,以及地面物联网实时观测、信息真实的联合优势,建立航天卫星遥感为主,航空遥感辅助应急、地面真实值的天空地一体化观测系统,克服单一传感器、单一平台观测的局限性,实现农业信息的高精度、多尺度、立体化、时空连续获取[9];数字农业是作用对象和服务目标,其核心是利用数字技术建立农业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平台,推进农业资源要素及权属数字化,加强农业生产过程监测、灾害动态监测和市场监测预警,指导农业绿色发展,服务全球农业合作,实现天空地数字农业跨越式发展。

3  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的目标和核心功能

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的总体目标是以数字化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为主线,推动天空地技术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科学管理农业资源、指导农业生产、服务农业决策。具体而言,一是数字产业化,推进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地面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催生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新动能推动农业新发展;二是产业数字化,利用天空地等新技术对农业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释放数字技术对农业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围绕上述目标,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农业资源调查、生产过程调度、灾害监测评估、市场监测预警、管理决策服务”等核心功能,实现对农业全要素、全领域、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增强我国农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服务于数字中国建设、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

3.1  农业資源调查

针对我国农业资源家底不清、权属不明的关键问题,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的农业全资源要素的采集、处理与认知技术体系,全面提升农业资源现状及其动态变化调查的能力,进行农业资源身份证管理,完善农业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明确农业资源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权益归属关系,为优化资源配置提供基础依据。

3.2  生产过程调度

瞄准农业生产全过程调度的迫切需求,进行天空地数字技术手段与农业各产业的深度融合,建立开放兼容、稳定成熟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动态监测技术体系,开展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及其生产环境的动态监测,全面掌握农业生产状况并进行科学精准调度。

3.3  灾害监测评估

围绕农业旱涝、低温冻害、台风风雹、草原火灾等非生物灾害,农作物病虫草鼠害、草原鼠虫等生物灾害的监测和防御目标,建立灾害信息快速获取、灾情动态解析和灾损定量评估的技术体系,创建重大农业自然灾害监测和应急服务系统,开展国家和区域尺度的农业自然灾害监测业务化应用和信息服务。

3.4  市场监测预警

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立农产品生产、消费、价格、进出口、成本收益、库存等数据获取技术,研制符合国情农情的农产品监测预警模型系统,强化市场监测预警规范性和科学性,增强管理者对农产品市场调控的主动权,提升市场主体应对市场变化的掌控权。

3.5  管理决策服务

围绕提高农业生产决策管理、服务数字化水平和质量的目标,构建以大数据支撑的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平台,在国家、省级或县级层面进行农情监测、工程监管和信息服务,实现农业宏观决策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同时,在微观层面为多元经营主体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精准化的农业数字信息服务,如农业气象、精准植保、土地托管等,推进数字技术的普及化。

4  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的关键任务

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是一项事关农业发展全局的复杂系统工程,迫切需要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数字农业观测体系,推进农业资源权属、生产过程、灾害监测和市场预警的数字化,建设覆盖农业生产、加工、经营、管理、服务等全产业链的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平台,提升农业全要素、全领域、全过程的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服务水平,推进国家农业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新型数字农业经济。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其关键任务包括:1个观测体系、4个数字化和1个管理平台。此外,还包括科技创新和人才等两个核心支撑。

4.1  天空地一体化的数字农业观测体系

整合国内外在轨卫星资源,以及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卫星,改进现有在轨卫星的农业协同组网观测能力;进行新型农业专属卫星星座建设,围绕数字农业应用的谱段、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特定需求,新建光学和微波相结合、多光谱和高光谱相结合、几何信息与谱段信息相结合、高中低分辨率相衔接的农业遥感卫星星座,建成全覆盖、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的新型农业遥感观测系统[10]。

整合现有多尺度航空遥感数据共享联网,建立统一规划、区域分工协作的农业航空观测网络,加强特定的农业航空定位、成像、载荷集成、软件系统建设,实现米级、亚米级航空影像覆盖全国;推进无人机平台和移动车载平台的联合定位、交互通信、稳定传输和联动控制,开展农业无人机地面抽样样方信息快速精准采集,弥补卫星遥感观测能力的不足,服务支撑农业高精度调查和重大农业工程监管;开展面向重大农业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无人机应急监测,推进影像获取、远程传输、快速处理和移动会商等空地一体化联合监测和指挥,提高区域突发重大灾害高精度观测和快速应急响应能力。

升级完善大田种植、设施园艺传感器、采集器、控制器,整合农业遥感地面监测网点县和地面农情信息监测体系,以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热带作物为重点,建立一体设计、统一调度的地面物联网观测网络,开展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的面积、势情、墒情、灾情、病情、品质、养分、产量的长期观测[11-13];优化完善主要牧区畜禽养殖物联网建设,推进草地生态环境、产草量、放牧承载力观测,实施圈养畜禽及放牧家畜关键环境生态、生理与生长信息动态采集;优化内陆水产物联网建设,进行水产养殖环境、生长生态指标的动态监测和调控,健全完善全国主要渔场和渔港物联网建设,实现海洋渔业资源时空变化监测。

4.2  农业资源和权属调查

构建农业资源要素和资源权属数字编码体

系[14],建设天空地一体化的农业要素数字化采集、核查和监管平台,利用国产和国外中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全覆盖,分区域组织实施全国耕地、农作物、草原、渔业水域等农业资源基础底图建设,建设全国农业资源要素数据中心,进行农业资源要素身份证管理;建立健全天空地同步观测网络和移动采集系统,实施重要农业资源要素的每五年定期调查和动态更新,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监管、监测和评价。

利用天空地一体化技术手段,实施农民、集体和国有农场土地、草原、水产养殖水域的确权登记颁证,建设基于地块和承包养殖水域的资源权属和用途数字化底图,建设全国农业资源权属数据中心;建立农业资源权属数字化管理平台,推进农业资源权属、用途变化的快速核查和定期更新。

同时,定期开展全球、主要贸易国耕地和后备耕地资源调查,加强全球海洋渔场环境、重要渔业资源时空分布与变化监测,为国际农业贸易合作、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提供信息支撑。

4.3  农业生产过程监测

针对我国独特的复杂地形与作物混杂种植结构特点,开展全国主要作物种植面积、势情、墒情、灾情、病情、品质和产量、轮休耕等实时监测,进行设施园艺作物生理、生长及环境生态指标动态监测,快速掌握农作物生产动态变化[15-18]。

进行畜牧业数字化改造,建设畜禽养殖环境监测和养殖个体体征智能监测系统,研发数据科学驱动的动物生长模拟模型,提升畜禽生产数据实时采集和辅助决策能力;开展电子识别、精准上料、自动饮水、产品收集、分等分级、畜禽粪污处理等数字化设备集成应用;精准监测畜禽养殖投入品和产出品数量,实现畜禽养殖数字化管理;进行畜禽粪便及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重大动物流行疫情的动态监测与预警,提升重大动物疫病疾病防控能力;开展挤奶、饲喂、清理等养殖机器人示范应用,推动养殖模式变革和产业转型升级[19]。

建设数字渔业,推广应用水体环境实时监控、自动增氧、饵料自动精准投喂、水产养殖病害监测预警、循环水装备控制、网箱升降控制、无人机巡航等技术装备,研发智慧渔船、水产健康养殖、鱼类资源变化预测系统,进行渔业生产智慧化管理;综合水文环境立体监测预警、渔场渔情和船位实时监控、海上渔捞和渔获物信息采集、渔船物资消耗动态管理等系统,建立“捕捞渔船—物流渔船—陆上基地”的一体化信息化管理综合平台,打通渔业产、供、销产业链,实现线上线下有机融合互动。

同时,开展我国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农业生产监测,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服务我国“一带一路”倡议。

4.4  农业重大灾害监测评估

开展农业非生物灾害监测与评估,重点对干旱、洪涝、低温冻害、台风、风暴潮、草原火灾等进行实时监测,评估灾害发生、灾情动态和受损情况;进行农业生物灾害监测与评估,开展农作物病虫草鼠害、草原鼠病虫害、渔业赤潮、蓝藻、浒苔发生时间、地点、强度,定量评估灾害风险和灾害损失。

挖掘整理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历史数据,加强分析研判和预警,强化实时监测,研发农作物灾害遥感监测快速评估技术,实现对农作物灾害遥感监测的快速响应。以我国周边国家和区域为重点,周期性开展草原虫灾和火灾监测和预警,动态掌握周边国家草原灾情发生、发展态势,定量评估对我国草原生产状况的影响,提出应对措施。

4.5  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

以重点品种生产、国际贸易、成本收益等全产业链数据的采集、分析、发布服务为主线,建设“一网打尽”式的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实现对各类农产品数据多维度展现和大数据专业分析;定期发布农产品市场价格日度监测、供需月度监测、供需平衡表、中长期农业展望等信息服务产品,提供信息发布、大盘分析、大数据在线、标准查询等服务,发挥数据信息引导市场、指导生产、衔接产销、服务决策的重要作用。

实现农业主要投入品可追溯,建设农业投入品监管信息平台,加强种子、农药、肥料、饲料、兽(渔)药等农业投入品信息动态采集、分析和监控,开展大数据在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审批管理、监督检查等产品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全流程各环节的应用,实现投入品数字化智慧监管;进行农产品生产全过程追溯,推进与“三品一标”系统、特别是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系统及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对接,建立质量追溯、执法监管、检验检测、疫病虫害防控等数据共享机制,探索与大型销售终端企业合作的信息对接机制,实现生产、收购、贮藏、运输等环节的全程信息共享和追溯管理;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大数据平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监测预警,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定点监测评估。

4.6  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平台

建立农业数据标准,统筹国内国际农业数字化信息资源,进行农业历史存档资料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整合天空地观测数据、气象数据、土壤数据、环境数据、政务信息等多源数据,建设国家农业大数据。

构建技术先进、系统开放、国家、省、县三级系统组成的现代农业Windows——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平台[20],开发种植业、畜牧兽医、渔业渔政、农业机械、监督管理、政务服务、政务管理、农村经营管理、科教生态、国际合作、应急管理等业务板块,提供资源调查、生产调度、灾害监测、市场预警、政策评估、舆情分析等专题服务,构建“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的辅助决策系统,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公共服务高效化。

开展农业数字化信息服务,进行属地化的种植、放牧、养殖捕捞服务支撑系统建设,开展面向农民、牧民、渔民的农业植保、农机、气象、保险、金融、载畜优化、捕捞效益最大化的精准服务。

5  科技創新重点领域

5.1  标准规范研制

标准化是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建设的基本前提。针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中涉及数据具有数据量大、涵盖信息多、动态性、多维度等特点,迫切需要进行天空地数字农业规范标准研制,制定一批数字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包括农业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处理和服务标准,农业大数据平台和系统标准、数据访问和交换标准,促进农业数据互联共享。

5.2  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

围绕农业感知与获取、处理与分析、决策与控制、管理与服务等关键环节,进行天空地数字农业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制。重点攻克农业生产环境、动植物生理体征、智能感知与识别关键技术,突破农业物联网、云计算关键技术,研发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田物联网测控、遥感监测、智能化精准作业、基于北斗系统的农机物联网等技术和产品。

开展高光谱农业应用、作物表型参数反演、作物健康和品质诊断、农业自然灾害监测评估等农业遥感关键技术攻关[21]。进行天空地多源数据采集与融合、智能诊断与分析、智能决策与控制等关键技术研究,推动农业大数据的开发应用[22]。开发专用传感器和智能终端,突破生产环境和动植物体征行为信息采集、农业生产管理精准控制等智能装备核心装置,研发适应不同作物、不同耕作环境,研发嫁接、扦插、移栽、耕地等专用机器人。

构建和完善我国主要农作物和畜牧养殖动物的生物生长数字模型,实现高效的数字模拟和设计;研究开发不同层次、不同农业产业类型的农业系统数字模型,实现农业生产、管理、经营、决策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5.3  系统集成与平台开发

开展天空地组网数据汇聚高效存储、有序组织、快速访问与动态调度机制研究,加快天空地农业信息快速获取、智能决策与精准作业等技术的一体化集成研究,实现多源多维与异地数据的集成汇交、在线融合处理及协同分析。

夯实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精准时空服务基础设施平台,研发集成农田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农业资源管理系统、农业科技信息管理系统、农作物估产系统等大田农业生产过程管理系统和精细管理及公共服务系统[23]。

进行温室大棚环境监测控制系统和工厂化育苗系统研究,集成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系统和采后商品化处理系统。

在畜禽养殖方面,重点开展自动化精准环境控制系统和数字化精准饲喂管理系统研究,研发养殖机械化自动产品收集平台,突破畜禽养殖无害化粪污自动处理系统,实现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在水产养殖方面,研发养殖在线监测系统和现场无线传输自主网络,完善水产养殖管理系统,攻克生产过程管理系统和综合管理保障系统,建立高效的水产养殖公共服务平台。

6  结论与展望

进行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建设,推动天空地现代空间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符合全球农业发展新趋势和我国农业发展新需求,对加快我国数字中国建设进程、提高农现代化水平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部署,具有高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但是,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部门、多领域和多学科交叉,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从我国农业生产的复杂性、多样性特点出发,围绕农业产业迫切需求和乡村振兴突出制约:

(1)进行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明确天空地数字农业发展重点,主攻天空地数字农业信息获取、智能分析、系统集成、应用平台、标准规范等薄弱环节;

(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天空地数字农业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贯穿于天空地数字管理系统建設的各个环节,协同推进天空地一体化精准感知、智能分析、北斗导航、自动作业等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在理论、方法、工具、系统等方面取得变革性、颠覆性突破[24];

(3)倡导共享开放理念,以共享促共建,先内部后外部,建立健全天空地数字农业数据资源整合和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平台,坚持政府主导、市场推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建设,促进技术方法、数据资源、监测成果共享共用,降低工作成本;

(4)不断拓展天空地数字农业应用领域、空间范围和服务功能,最大程度发挥数字关键生产要素的驱动作用,挖潜数字资源价值。

参考文献

[1]   葛佳琨, 刘淑霞. 数字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 东北农业科学, 2017, 42(3): 58-62.

Ge J, Liu S. Prospect and current status of digital agriculture[J].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7, 42(3): 58-62.

[2]   周清波, 吴文斌, 宋茜. 数字农业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分析[J]. 中国农业信息, 2018, 30(1): 1-9.

Zhou Q, Wu W, Song Q.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agriculture in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J]. China Agricultural Informatics, 2018, 30(1): 1-9.

[3]   刘海启. 加快数字农业发展, 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增添新动能[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 38(12): 1-6.

Liu H.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agriculture and add new energy to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odernization[J].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2017, 38(12): 1-6.

[4]   卢钰, 赵庚星. 数字农业及其中国的发展策略[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 2003, 34(4):485-488.

Lu Y, Zhao G. Digital agriculture and its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China[J]. Journal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2003, 34(4): 485-488.

[5]   姚建松, 刘飞. 数字农业田间信息获取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 农机化研究, 2009, 8: 215-220.

Yao J, Liu F. Researching status and developing trends of field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techniques in digital agriculture[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Research, 2009, 8: 215-220.

[6]   周千, 李秉柏, 程高峰. 5S技术在数字农业中的应用浅谈[J]. 河北农业科学, 2009, 13(6): 146-148.

Zhou W, Li B, Cheng G.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5S technology in digital agriculture[J]. Journal of He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09, 13(6):146-148.

[7]   赵春江. 对我国未来精准农业发展的思考[J]. 农业网络信息, 2010, 4: 5-8.

Zhao C. Strategy thinking on precision agriculture of China[J]. Agricultural Network Information, 2010, 4: 5-8.

[8]   张宇. 数字农业的应用研究[J].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2, 12: 1-2.

Zhang Y.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agriculture[J]. Agricultural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2012, 12:1-2

[9]   Shi Y, Ji S, Shao X, et al. Framework of SAGI agriculture remote sensing and its perspectives in supporting national food security[J].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4, 13(7): 1443-1450.

[10]  Zhou Q, Yu Q, Liu J, et al. Perspective of Chinese GF-1 high-resolution satellite data in agricultural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J].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7, 16(2): 242-251.

[11]  邹金秋, 周清波, 杨鹏, 等. 无线传感网获取的农田数据管理系统集成与实例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2): 142-147.

Zou J, Zhou Q, Yang P, et al. Integration and example analysis for farmland data management system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J].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2,

28(2):142-147.

[12]  鄒金秋, 周清波, 陈仲新, 等. 农情遥感监测与服务系统集成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0, 31(15):12-17.

Zou J, Zhou Q, Chen Z, et al. Research on national agricultural remote sensing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J].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2010, 31(15):12-17.

[13]  刘佳, 王利民, 滕飞, 等. Google Earth影像辅助的农作物面积地面样方调查[J].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24):149-156.

Liu J, Wang L, Teng F, et al. Crop area ground sample survey using Google Earth image-aided[J].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5, 31(24): 149-156.

[14]  易湘生, 李伟方, 裴志远, 等.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35): 269-273.

Yi X, Li W, Pei Z, et al. Research of coding rule for the elements of right to rural land contractual management[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14, 30(35): 269-273.

[15]  唐华俊, 吴文斌, 杨鹏, 等. 农作物空间格局遥感监测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学,2010, 43(14): 2879-2888.

Tang H, Wu W, Yang P, et al. Recent progresses in monitoring crop spatial patterns by using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ies[J].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2010, 43(14): 2879-2888.

[16]  胡琼, 吴文斌, 宋茜, 等. 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48(10): 1900-1914.

Hu Q, Wu W, Song Q, et al. Recent progresses in research of crop patterns mapping by using remote sensing[J].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2015, 48(10): 1900-1914.

[17]  刘佳, 王利民, 楊福刚, 等. 基于HJ时间序列数据的农作物种植面积估算[J].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3): 199-206.

Liu J, Wang L, Yang F, et al. Remote sensing estimation of crop planting area based on HJ time-series images[J].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5, 31(3):199-206.

[18]  黄健熙, 武思杰, 刘兴权, 等. 基于遥感信息与作物模型集合卡尔曼滤波同化的区域冬小麦产量预测[J].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4): 142-148.

Huang J, Wu S, Liu X, et al. Regional winter wheat yield forecasting based on assimilating of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crop growth model with Ensemble Kalman method[J].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2, 28(4):142-148.

[19]  熊本海, 杨亮, 郑姗姗. 我国畜牧业信息化与智能化装备技术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信息, 2018, 30(1): 17-34.

Xiong B, Yang L, Zheng S.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intelligent equipment in animal husbandry in China[J]. China Agricultural Informatics, 2018, 30(1): 17-34.

[20]  余欣荣: 全面推进农业发展的绿色变革. 人民日报, 2018年2月8日第10版.

[21]  Hu Q, Wu W, Song Q, et al. Extending the pairwise separation index for multi-crop identification using time series MODIS images[J].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2016, 54(11): 6349-6361.

[22]  Yu Q, Shi Y, Tang H, et al. eFarm: a tool for better observing agricultural land systems[J]. Sensors, 2017, 17, 453.

[23]  刘扬, 周清波, 刘佳, 等. 基于遥感和WebGIS的冬小麦估产支持系统[J].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41(10): 3371-3375.

Liu Y, Zhou Q, Liu J, et al. Study on remote sensing and WebGIS-based winter wheat yield estimating supporting system[J].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2008, 41(10): 3371-3375.

[24]  申格, 吴文斌, 史云, 等. 我国智慧农业研究和应用最新进展分析[J]. 中国农业信息, 2018, 30(2): 1-14.

Shen G, Wu W, Shi Y, et al. The latest progress in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smart agriculture in China[J]. China Agricultural Informatics, 2018, 30(2): 1-14.

Framework and recommendation for constructing

the SAGI digital agriculture system

Wenbin Wu1, Yun Shi1, Qingbo Zhou1, Peng Yang1, Haiqi Liu2, Fei Wang2,

Jia Liu1, Limin Wang1, Baohui Zhang1

(1.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Key Laboratory of Agricultural Remote Sensing,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Beijing 100081, China; 2. Chin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Key Laboratory of Cultivated Land Us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Beijing 100125, China)

Key words: aerial and ground integrated (SAGI); digital agriculture; management system; monitoring; early-warning; decision

农业专家系统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从中央到地方,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都非常重视,这也是全民关注的课题,更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梨树县实际情况的调研,找出了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摘要】发展 生态 农业 可持续

1.生态农业势在必行

生态农业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来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它必须符合下列最基本的生态学要求:生产结构的确定,产品布局的安排等都必须切实做到因地制宜,与当地的环境条件相匹配;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可更新能力;在能量和物质的利用上要做到有取有补,维护生态平衡;在利用可更新自然资源的同时,要注意培育和增殖自然资源,使整个生产的发展走向良性循环。

生态农业是全面规划、相互协调的整体农业。生态农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着眼于系统的整体功能。而衡量整体功能的标准,最重要的有三条:经济效益即生产要发展,农民要富裕;社会效益要满足人民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各种社会需求;生态效益即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农业,要考虑系统之内全部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人力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等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并不断优化其结构,使其相互协调,协同发展,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功能。

生态农业是广义农业的具体体现,它和狭义农业(或称小农业)的区别在于:从生产内容上讲,它不局限于种植业,而是农、林、牧、副、渔等多种经营,全面发展。从生产地域上讲,它不局限于耕地上,一方面立足耕地,努力提高单产。另一方面把全部土地都当作自己的生产场所;从食物的概念上看,它主要依靠粮食,但又不局限于粮食,而是建立在营养科学的基础上,根据人体营养需要的热能、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各种矿物质的数量和比例,科学地安排和计划农业生产。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态农业是传统的有机农业和现代的无机农业相结合的综合体,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不断扩大的良性循环农业。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各有利弊,前者利于增肥地力,后者功在附加能量和物质,加大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循环。而两者的最佳结合,各扬其长,各避其短,取其利,舍其弊,就是生态农业。伴随商品流出系统之外的能量和物质,不断通过从系统之外的补充而得到补偿和增加,保持养分平衡,保持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并不断提高土壤的生产力。

生态农业是一个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是结构与功能平衡协调的高效农业,它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加进了人为的劳动和干预,因而不只是单纯的自然再生产过程,同时也是个经济再生产过程。二者交织在一起,并通过人的劳动和干预,不断调整和优化其结构和功能,从而能够以比较少的投入得到较大的产出,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梨树县发展生态农业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农业综合开发等一系列生态工程建设,梨树县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也随之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作出的各种努力,对我县的农业发展、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但从发展的要求来看,梨树县农业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速度还很缓慢,特别是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口进一步增长,农业生产的任务日益加重,农业生态问题也更加尖锐。从当前看,农业生态还存在许多问题。

2.1污染现象严重

2.1.1工业“三废”污染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威胁比较严重梨树县分布在各乡镇的工业企业(如水泥厂、糠醛厂、矿石加工厂),有相当一部分设备比较简陋,工艺相对落后,技术含量不高,生产过程中的“三废”河流水体和两岸土壤、污染空气,尤对昭苏太河两岸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严重。

2.1.2农业污染对生态环境影响日益加重 目前,全县农业生产中年化肥使用总量达30万标吨,农药用量达3000多吨,单位耕地面积平均年投入量分别比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增加8倍和20倍,平均利用率只有30%~50%。梨树县又是畜牧大县,全县2007年猪、牛、羊、禽分别达到315万头、79万头、43万只和4300万只。据测算2007年一年全县畜禽废弃物排放量相当于40个梨树县人口的排污量。大量污染物累积于土壤中,流失到河流中,散发在空气中,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造成农产品多级污染,品质逐步下降,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1.3生活垃圾对农业生态环境污染趋增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产生的生活垃圾越来越多,加上处理方法简单,对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地下水环境的危害很大,而且严重影响村容村貌。

2.1.4水污染严重令人堪忧 地表水由于受城镇工业、生活排污的影响,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昭苏太河已经成为全县最大的城市下水道,河水变成了黑色,人们都在为这条母亲河而叹息。条子河在四平市以下河段也为劣质水。更可怕的是,地下水也受到污染,居住在污染企业附近和昭苏太河两岸的农民,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2.2资源配置利用存在无序现象

2.2.1全县林地、草地、湿地都在减少,而耕地面积却在增加 主要是由于税费改革、粮食直补政策的落实,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想方设法开垦耕地,使得本来是林地、草地、湿地、荒地都变成了耕地,破坏了生态平衡,防灾抗灾能力减弱。

2.2.2农田防护林、低质低产林改造力度不够 存在单纯追求采伐效益现象,有的采伐后没有及时更新改造,破坏了生态环境,损坏了林业资源。

2.2.3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 梨树县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395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26%,亩耕地平均占有水资源量90立方米,仅为全国的15%,属于严重缺水地区。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会越来越明显。

2.2.4地下水局部超采 由于工业企业集中在梨树中部昭苏太河流域,出现了梨树城区、郭家店镇、十家堡镇三个集中开采区,因过量开采,使三镇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

2.2.5农村能源使用效率低下、消费结构不合理 多数农业废弃物没有得到循环利用,大部分农作物秸秆被作为燃料直接燃烧或丢弃,畜禽粪便基本不做处理,造成有机质浪费,而且污染环境。

2.3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不利于作物生长发育梨树县的农业生产是以传统的生产方式为主。农民过渡依赖化肥的使用;农家肥施用数量逐年减少;农田作业一直沿用传统的作业习惯,导致土壤结构、土壤性能失调,难以满足作物对水、肥、气、热条件的需求。据调查,全县机翻地面积仅占机耕总面积的5%,大型拖拉机多功能整地占15%,耕深18~20厘米。小四轮机械灭茬面积占50%,耕深只有8~10厘米。由此导致土壤干旱现象逐年加剧,恶性循环。

3.对梨树县生态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农业如果实行掠夺型的增长方式发展生产,其巨大的破坏力是任何强大的环保工作都无法弥补的,更谈不上持续发展,梨树县多年来的实践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一方面是成绩巨大,粮食产量显著提高,并且稳定在20亿公斤,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另一方面代价也十分巨大,环境和资源受到了很大破坏,对此,科学家们已发出“难以为继”的警告。还有工业化引起的污染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农业的持续发展,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形势十分严峻。为了扭转严峻形势,全县农业必须解决自我保护和实现持续发展问题。要认真按照生态经济规律办事,实现生产的良性循环和三个效益并重,做到生产、环保、资源的统一和协调发展,其成功的经验和模式就是生态农业。

3.1加大环保治理力度

要以相关环保法律法规为依据,调整工业产业和产品结构,治理重点污染源;淘汰落后工艺,推进清洁生产,实现节能降耗,实现废渣废水治理等综合利用项目,依法监管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对超标污染源限期治理,实现达标排放;要对环保企业给予表彰和鼓励,对新上工业项目要实行环保一票否决。

3.2要依法优化配置利用资源

应当本着统筹兼顾、优化配置、有效利用、合理开发和科学保护的原则,申报、审核、审批、使用资源。在土地使用上,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水则水;严格审批建设用地,让自然休养生息,恢复生态平衡;加强林业资源管理,科学采伐,加快低质低效林改造步伐,加强中幼林抚育和新增成林的管护,集中在1~2年内全面恢复农田防护林网;在科学地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同时狠抓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

3.3实施标准化生产

要认真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要对农产品从产地到餐桌全程监控,做好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评价和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全面实施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农业投入品许可制度、绿色农产品质量认证、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农产品市场准入和执法监管等行动,依法监控和查处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添加剂等物品的销售和使用。建立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增施农肥、秸秆还田、集约化生产、机械化作业,保护性耕作,实现绿色、环保、生态、安全。

3.4要提高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

要结合农村工作、农业生产、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宣传、教育各级干部群众提高认识水平,清醒地认识到环境污染和环境生态问题。要依托产业发展,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职业培训,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接受新知识、新方法,倡导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培育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生态农业建设的这一利国利民的工程实施起来,才会事半功倍。

农业专家系统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中国特色农业发展40年的历程,可大致归为三个阶段:为“以粮为纲”让路而在夹缝中等待时机、借助农业结构调整的東风踏上规划发展之路、以农业供给侧改革和精准扶贫为契机全面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特色农业呈现出三个特征:在区域层面是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区域特色基本形成;在产业层面是产业化市场化水平提升,品牌化趋势明显;在主体层面是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合作模式多样化。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可归纳为以特色资源为基础、以市场容量为边界、以保护开发为基石。

关键词:特色农业;发展历程;特征;基本经验

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40年,同期农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种植历史传统、生活消费习惯等在不同地区都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当地的农业生产,成就了区域特色农业。特色农业内含于农业,但其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又因其“特”而有所不同,与整个农业的发展既有联系又有差别。进入21世纪后,我国农业从解决“吃饱”问题向解决“吃好”方向迅速迈进,以区域资源为基础的特色农业发展成为了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选择,成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方向,成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产业扶贫的重要战场。

一、特色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特色农业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我国农业发展和农业政策演变的整个历程。40年间的特色农业发展历程,按照阶段性的发展目标及相应农业政策作大致区分,可以归为如下三个阶段:

(一)1978—2001年:为“以粮为纲”让路而在夹缝中等待时机

农村改革之初,口粮食物短缺是当时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在此背景下,尽管1978年农村开始了改革,但农业生产仍以大宗主要粮食生产为主,“以粮为纲”的政策口号深入人心并影响着农民的农业生产决策。1981年国务院转发国家农委《关于积极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报告》和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中都提出“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提出“将本来不宜于种粮食,而适宜种其他作物的耕地逐步改为合理种植;在适宜的地区,发展国家急需的原料如棉花、糖料等生产”,但文件同时也强调“必须保证粮食生产持续稳步地增长”。1983—198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基本都贯彻着“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

“九五”计划期间,政府把发展区域特色农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引导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特色农业发展呈现出“板块化”特点。1998年底,国家做出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大判断,认为经过改革以来20年的发展,我国主要农产品供给已由长期短缺变成总量平衡、丰年有余。在此背景下,21世纪初我国的农业政策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主线展开,力求把过去单纯追求产量的工作重心转到在保持总量平衡、优化农产品结构的基础上,更加突出质量和效益的发展轨道上来。可以说,在这一阶段,特色农业发展主要服务于“以粮为纲”,直到20世纪末政府提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21世纪初启动新一轮的农业结构调整。

(二)2002—2011年:借助农业结构调整的东风踏上规划发展之路

2002年12月26日,原农业部下发《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以此为标志,我国迎来了特色农业发展的春天。2003年1月29日农业部颁布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指出要充分发挥农业比较优势,重点培育一批优势农产品,优化大宗农产品区域布局。在此基础上,农业部选择地域性强、品质优和市场前景好的特色农产品。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继续调整农业区域布局。”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并对特色品种保护与开发、特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特色农产品品牌整合等方面提出了要求,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要专门制定规划,明确相关政策。此后,2006—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非常重视特色农业发展,对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要求、政策着力点更加具体和细化。

2007年7月19日,原农业部发布《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具体规划了10 大类 114 种特色农产品,系统指导各地特色农业发展,引导特色农产品向最适宜区集中,促进农业区域专业分工,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布局。从2003年的优势农产品进一步聚焦到2007年的特色农产品,政府先后制定和实施了两个区域布局规划,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具体化到产品选择、主攻方向、优势区选择和发展目标,特色农业走上了规划发展的道路。经过几年的努力,特色农产品总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快速增长,已成为区域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

(三)2012年至今:以农业供给侧改革和精准扶贫为契机全面发展

2004年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成就令人瞩目,粮食总产量连年增产势头延续至2015年,实现了“十二连增”。在粮食总产量连增的背景下,三大主粮中尤以玉米呈现出的生产量、库存量、进口量“三量”齐增的现象最为突出。考虑到资源、环境和需求等多种因素,2015年12月24日至25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早在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一年,2014年4月22日,原农业部就发布了《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13—2020年)》,重点发展10类144种特色农产品,结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要求,规划了一批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区,并细化到县。

为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制定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建立评价标准和技术支撑体系,鼓励各地争创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林特产品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此,原农业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开展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农市发〔2017〕3号),发改委、农业部、林业局联合印发《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纲要》,鼓励地方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争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把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2017年8月,原农业部等九部门启动了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和遴选工作,经过公开竞争选拔出62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

无独有偶,2015年11月29日,我国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发展特色农业作为贫困地区农民产业脱贫的重要渠道。也正是从2015年起,特色农业肩负起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扶贫的双重任务。随后,云南、贵州、福建、重庆等地纷纷立足当地实际,科学编制了区域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规划,聚焦重点产业发展,发展特色农业的热潮在全国范围内掀起。

二、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当大致把握了40年来我国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轨迹后,需要总结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主要特征,以便因势利导促进特色农业进一步健康发展。

(一)区域层面: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区域特色基本形成

2002年以前,各地自主发展区域特色农业,2002年以后,随着农业部在2003年、2007年和2014年连续三次发布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指导各地立足本地资源禀赋有计划有组织有方向地发展特色农业,我国特色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已显著提升,特色农业的区域分布格局已基本形成。据《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年)》,四川省已初步形成川西“稻菜”、“稻菇”轮作产业带、川西南茶叶产业带、龙门山脉优质红心猕猴桃集中发展区;重庆市初步形成了以涪陵、黔江为主的蚕桑产业区,以永川、荣昌为主的笋竹产业带,以九龙坡、北碚为主的花卉苗木产业区;安徽省形成以皖南和皖西为主的蚕茧产业区。部分地区更是细化到同一个特色产业的不同功能区。据笔者调查,云南省对其花卉产业按功能划分为“六大核心区”,包括以嵩明、红塔、通海等为重点的花卉种业核心区,以呈贡、晋宁、泸西等为重点的鲜切花核心区,以楚雄、大理、保山等为重点的地方特色花卉核心区,以沾益、安宁、宜威等为重点的加工用花卉核心区,以宜良、开远、弥勒等为重点的绿化观赏苗木核心区,以大理、丽江、腾冲等为重点的花卉旅游核心区。可以说,特色农业发展已从产业间省际区域布局逐渐具体化到省域内产业分工布局。

(二)产业层面:产业化市场化水平提升,品牌化趋势明显

只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规模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才能形成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特色农业离不开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产业化和供给市场化。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市场化水平均有所提高,各地很多传统特色农产品生产已演变成地方农业经济的特色支柱产业。例如2016年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10个重点特色产业中,蔬菜、水果、茶叶、咖啡、花卉、中药材、生猪、牛羊等8个重点产业的农业总产值达到2788.3亿元,农业增加值1574.7亿元,分别占全省农业总产值、增加值的76.7%和70.2%。在全国范围内,云南的咖啡、花卉产业的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之首,茶产业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重庆2015年重点推进柑橘、榨菜、生态渔业、草食牲畜、中药材、茶叶、调味品等七大特色产业的产业链建设,力争到2020年,成功打造1000万亩产业链基地,每个特色产业链培育2—3家加工龙头企业。随着产业化市场化的提升,特色农业发展的品牌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例如,“十二五”期间,云南省蔬菜“三品一标”累计认证产品442个、面积达392万亩。截至2016年底,内蒙古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分别达到963个、472个和308个。品牌化建设显著提升了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极大地促进了特色农业的发展。

(三)主体层面: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合作模式多样化

特色农业的经营主体从改革之初的农户家庭经营为主,转变为如今的普通农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多种经营主体百花争鸣的格局。以云南省的花卉产业为例,2016年云南省有花卉企业2136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0余家)、花农合作组织489家、花农21.6万户、花卉从业人员80余万人。特色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多种合作经营模式促进了特色农业快速发展。除了各经营主体独自经营外,各地还涌现出了“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园区+农户”等多种合作模式。内蒙古自治区更是依托地理标志农产品去培育特色农产品专业市场,探索出“地理标志+龙头企业+农户”、“地理标志+龙头企业+生产基地+专营店”的经营模式,以地理标志为纽带,将分散的农户与农业企业有效联结起来。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各有其適用性和生存空间,与不同经营主体因资源拥有量、风险承受能力、利益诉求等差异引发的不同合作需求相适应,一方面保障了各方合作共赢,另一方面确保了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在最适宜的生产方式下持续发展。

三、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40年来,我国特色农业发展从地区独自探寻出路的多点分散发展走向了区域整体布局规划的集中开发式发展,有一些基本经验是40年来一以贯之所奉行的,甚至几近成为客观规律。

(一)特色资源是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础

任何生产活动都以一定的资源为基础,特色农业的产业基础是本地的特殊资源,包括区域独特的地理地貌、物种、气候、生态条件等自然特殊性以及人文历史、种植传统、生活习惯、消费倾向等群体特殊性。区域内的自然特殊和群体特殊分别从供给支撑和需求拉动两方面共同推动了区域特色农产品发展演变成特色产业。因此,发展特色农业需要先天条件,但并非先天形成,而是长久以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结果,是先天基础和后天努力的结晶。物与人缺一不可,这也正是区域“特色”之所在,不是所有地区都能通过学习就能发展出特定的农业产业。

(二)市场容量是特色农业发展的边界

无市场不成产业,特色农业的发展需要和该特色产品的市场容量相适应。市场容量太小,特色农产品流通范围受限,成不了产业。市场容量太大,农产品质量差异的灵敏度就会很小,该类产品的产业就无所谓是否特色。选择哪一类特色农产品去发展成为一个特色产业,不仅要考虑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更要考虑特色产业的产品去向,考虑消费群体的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人人都能生产的产品不是特色产品,同样,人人都能获得的产品更不是特色产品。

(三)保护开发是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石

发展特色农业要防止过度开发,同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在保护中谋开发,在开发中促保护,促进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科技要素的引入应客观看待,科技要素可以活化传统特色产业,但也可能将传统特色产业改造成现代大众产业。一个地区如何保护和发展当地的特色农业,应以保护为底线,不必过于急切去改造特色农业。

(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凌玉

农业专家系统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喀斯特区;科技;发展;现代农业

广西是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育十分典型的地区之一。喀斯特山面积8.95×104km2,占全区总面积的37.8%,其中石漠化面积达2.93×104km2,而且每年还以3%~6%的速度增加。喀斯特区主要分布于桂中的红水河流域、柳江流域;桂西的左、右江流域;桂东北的漓江流域中下游两岸。广西贫困人口中约80%分布在石漠化区。石漠化已成为广西喀斯特送的灾害之源和贫困之源。石漠化使土地资源丧失,水资源更加紧缺,人地矛盾、人水矛盾日益尖锐化,大部分石漠化地区只能在石缝中种玉米等旱地作物,广种薄收,维持着基本的口粮需求。石漠化缩小了石山区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恶化了生态环境,成为阻碍石山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制约农村脱贫解困的主要瓶颈。因此,若不对石漠化进行综合治理,广西石山区将会出现一个严重局面。

喀斯特区一方面其生态十分脆弱,土地生产能力低,人口承载力弱,农业自然资源相对不足,尤其是耕地和水资源严重不足,成为限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另一方面山区农业生产还大多采用传统耕作方式,实行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土地资源多占少用,使得水土资源和肥料都不能得到有效利用,效益低下,浪费严重。因此,应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科技的作用,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和自然的关系,重建和恢复生态环境,提高土地、水、生物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土地产出率,从以资源为基础的农业转变为以技术为基础的农业,从而摆脱自然、人口、经济因素的束缚,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实现山区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喀斯特区农业发展寻找新增长点,从根本上解决喀斯特区人地矛盾突出、區域经济落后的现状。为此,本文提出以下思路。

1、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山区经济发展。由于自然条件等原因,喀斯特区不少农民还采用漫山遍野式的传统粗放的耕作方式进行粮食生产,但也仅仅是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和维持简单再生产,甚至连这都实现不了,反而恶化了生态环境。为改善喀斯特区经济和环境状况,必须走生态农业发展道路。所谓生态农业,就是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这既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发展的大农业,也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为更好地促进喀斯特区生态农业发展,首先,要改善和恢复喀斯特区的生态植被系统。喀斯特山区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主要途径包括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管理技术等。这可以从调整山区能源结构人手。通过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改变农村生活燃料主要靠薪柴的单一能源结构为煤、沼气、太阳能、风能、水电等多种形式的能源结构,减少森林资源的消耗和对植被的破坏,促进山区植被恢复。同时也可以解放农村劳动力,为他们外出打工和当地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其次,要充分利用和挖掘当地资源,加快生态农业发展。喀斯特区生态农业的发展必须立足并挖掘自身资源优势,发展一些投资少、见效快的农产品生产,努力提高商品率,提高经济效益。采用沼气一种植(养殖)一生产加工模式,保护和恢复喀斯特生态环境,推动种养及加工业发展。如发展果、菜、桑、林、渔、茶、牧以及相应的第二、三产业等,形成扩大再生产的经济循环方式,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再次,要调整种植业结构,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积极推动农村生产经营模式由过去单一的粮食生产型向农果林、农林牧渔或农林牧加工等多种模式发展。充分利用农村房前屋后、田间地块周围的空闲用地和富余劳动力发展种植业。将自己所经营的田、坡、水面、林地、果园、院落等空闲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组合,按生态农业原理和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促进各种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形成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尤其是大力鼓励和扶持具有投资省、见效快、经营灵活等特点的庭院型生态农业,这很适合喀斯特区农村实际,容易为农民所接受。发展生态农庄就是一种模式。这是一种以种养业为中心,兼有生态建筑物(农居)、休闲、娱乐、度假、生态、旅游观念经营为一体的生态大农业,是一种新型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最后,要加强对生态农业实施配套技术的开发研究。生态农业建设必须依靠科技,特别是喀斯特小流域生态环境整治技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畜禽疫病防治技术、节水农业技术、旱地免耕技术、农业灾害预测预报和生物防治技术、生态农产品的保鲜和加工技术等,促进农业的技术进步。喀斯特地区生态农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激励农业技术创新,加速农业技术变迁及选择适合喀斯特地貌的技术变迁方向和内容,研究开发适合生态经济农业的新技术,提高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

2、依靠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促进山区现代农业发展。农业资源主要是指农业生产赖以进行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土地、水和生物资源,它们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喀斯特区可供发展农业的资源不足,主要是缺水缺土缺植被,从而影响了本地经济发展。因此,发展喀斯特区经济,首先要研究和发展节水节地型种植业。喀斯特区要把生物节水、农艺节水与工程节水结合起来,积极开展整地改土、蓄水保墒、集水节水技术开发和试验,如采用聚垄耕作、修建鱼鳞坑等多种措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努力选育培植并推广耐旱品种,通过问作套种和错季节种植、立体种植等措施来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农作物的产出率。其次要加强喀斯特区生产种植经营模式的探索与试验。虽同是喀斯特区,但不同区域其农业资源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如气候、水土、植物资源等。环境条件不同,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也应有所差别。因此,各地究竟采取什么样的生产种植经营模式,要通过科学的研究试验。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林农复合经营模式,包括林农、林草、林药、林果、林菌、林经等不同模式的种间关系和结构调控技术,以试验探索出适于不同山地条件下乔灌草及农作物的优化组合方案。比如,为了大力发展经济林,通过各单项技术的研究整合,形成不同山地造林配套技术体系。通过研究探索与实践,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经济综合效益和环境效益。再次要积极培育、引进和筛选适于喀斯特区的新草种、树种及农作物品种。要重视多用途植物品种的试验研究与开发利用,尤其选择具有耐瘠、耐旱特性和生长迅速、抗逆性好、分孽力强、鲜草产量

高、根系发达、护坡固土能力强的优良草种,如绿肥牧草品种光叶紫花苕等;要进行种草造林对比试验,选择优良乡土树种草种,筛选出抗旱抗逆性强、保水保土能力好及经济价值高的树种。现适合喀斯特岩溶区的乔木树种有青檀、滇柏、圆果化香、核桃等;灌木树种有花椒、车桑子等;适于干旱、干热河谷的树种有胡桑、扁核木、川楝、余甘子等;积极引进国内外新品种并加强其生态适应性试验研究,筛选出适宜于不同山地条件的优良树种,如喀斯特山地引进的美国岩榆;干旱、干热河谷引进的木豆、印楝、塔拉等;研究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与植被恢复配套技术,包括补植、补播、人工促进萌芽更新对次生植被组成结构、物种多样性和幼林生长的影响等;研究以水分高效利用为目标的林分密度调控及林分结构优化配置技术、确定合理韵初植密度。最后要加大科技投入和新技术的推广。由于农业技术在粮食产量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在播种面积呈现稳定乃至有可能下降的趋势下,通过加大科技投入,促进农业技术进步,提高农业的技术含量,使喀斯特区的粮食质量得到保证,产量增加。积极推广新技术,把现代农业技术与传统精细农作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保护农业、保护生态环境,以实现环境保护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

3、喀斯特区进行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必须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发展喀斯特山区经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必须从解决当地农民生存并不断改善他们的生活人手。把治理环境与治贫相结合。若农民不脱贫,生存问题不解决,各种为生存所导致的不合理行为而造成石漠化的现象就难于根治。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首先,要解决各种山地的产权问题,为各种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创造条件。各种山地得不到合理利用和保护,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产权不明晰。因此,要对各种山地有一个长远且明确的山地经营使用权(如50年或100年),使之责权利得到明确,为山地的长远规划利用并科学治理提供有效保障。其次,各种农业科技的推广要以农民受益为前提。组织和引导农民从生产经营耕地为主,转向经营丘岗、水面等非耕地为主,或转向利用邻近城镇、交通要道的地理优势发展第二、三产业,使农业类型由耕地型农业逐步转向非耕地型农业,继之向非农产业型农业推进,要按市场经济规律要求,以农民的经济乖j益为主导。如在执行和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等政策措施时,要确保当地群众的基本生活水平不下降。在实施包括贫困人口异地安置与生态重建相结合示范工程、以林为主的生态恢复与重建示范工程、以林草地畜牧业为主的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化示范工程、解决生产用水的地头水柜建设工程、科技扶贫示范工程、绿色工程沃土计划等时,也应确保农民经济利益不受损。最后,各种新的农业科技的采用要以市场为导向。要在农民中进行各种新产品的试种及推广,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和论证,以省内外、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先导,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引导和组织农民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通过龙头企业或其他经济实体,将分散的小生产与统一的大市场衔接起来,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环节联结起来,进行必要的专业分工和生产重组,实现资金、技术、人才、物质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形成大农业的布局区域化,生產专业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经营一体化,产品商品化。可以根据山区绿色产品资源的现状优势,选择以下三个方面作为农林牧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突破口:中药材加工,如杜仲、黄柏、石斛、五倍子、天麻等系列产品开发;牛羊肉系列产品开发;某些有资源优势的经果林系列产品开发,如刺梨、猕猴桃、香椿籽等。总之,在任何情况下,都应把农民的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经济利益和生态环境利益结合,才得到农民的配合和支持,各种改革发展措施才能顺利推进。

4、利用现代科技和喀斯特区丰富资源,兴办新产业,促进山地现代农业发展。喀斯特地区有四大自然资源:矿产、水能、生物、旅游。发展喀斯特山区经济就必须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首先,要加强科学规划,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石漠化地区要改进生产经营方式,从以农牧业为主转变为多种产业多种经营,农、工、副、商和旅游产业齐发展,拓宽收入门路,增加农民收入。如利用当地丰富的石头资源发展建材产业,也可以利用岩溶地貌形成的优美风景资源发展旅游业,减轻当地贫困程度,从而减轻人口生产生活中的对植被的掠夺,或在石漠化地区搞封山育林育草、荒山造林、退耕还林(草)等植被和林业生态建设,恢复林草植被,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农林牧结合、种养加结合、农工贸结合、农科教结合深化农业产业化开发,主动迎合以营养保健、无污染为特点的新的消费需求,大力发展绿色产品加工业。可以进行中药材产业化经营、牛羊肉系列产品开发、经林果产业化生产经营等。其次,利用喀斯特区土地结构,进行现代农业的综合开发。喀斯特山区一般有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岗台地、山间盆地、沟河谷、山塘水库等土地类型。种类齐全的土地类型格局提供了多种经营的基础条件,有利于农、林、牧、副、渔各业的综合发展。再次,利用当地动植物资源,发展特色经济。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一方面市场上大部分产品都已供大于求,竞争相当激烈;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越来越挑剔,讲究产品的特色和原生性。而广西喀斯特山区生物物种资源达7476种,其中植物约4000种,脊椎动物717种,经济昆虫2677种,大型菌类82种;特种植物有砚木、金丝李和苏木;还有蛤蚧、金茶花、田七等动植物资源。喀斯特山地又远离城市,无工业和生活污染。这些都为喀斯特山区大力发展适合现代城市居民所需的所谓绿色食品,培育发展一批质量安全、营养丰富、品味俱佳、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优质名牌农产品提供了有利条件。如罗城野生山葡萄酒就是充分利用广西石山区特有的多年生野生山葡萄资源进行开发的产品。由野生葡萄浆果加工成的优质山葡萄酒,市场一直供不应求。最后,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广大农村地区经济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产品贱卖。若能对一些原生土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就可以大幅度升值,从而大大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对喀斯特山地农业发展要加强资金投入、技术指导和市场开拓,逐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并发展其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使农业由过去单一的低效益的初级原料生产向获得高附加值、高利润的农产品深加工和流通领域延伸,使大批的农民经济收入大幅度提高,使农业的活动空间大大扩展,促进经营方式由过去分散粗放经营向规模化、信息化转变,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益。因此,要采取各种措施扶持和培育与当地农产品相关的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形成产业群,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互动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采用

“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功能,强化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产品生产与国内外市场的有效对接。通过建立实用技术的示范样板基地,树立典型,带动大石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全面实施。如罗城野生山葡萄酒厂的发展,在生产区出现了酿造加工推动资源开发利用的局面。酒厂收购野生葡萄成熟浆果价格在2~2.5元/kg,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同时,山葡萄能增加石山植被覆盖,有效涵养水土,保护当地生态。又如都安县大力发展竹藤业,建设竹藤编织开发小区,引导各经营公司进入小区来发展,并建设规范、规模的竹藤编织工艺品交易市场和原料批发市场。然后通过示范引导、以点带面,将藤编产业推广覆盖到全县22个乡镇,扩大了生产经营规模。现在都安县已经开发出了上千种独特的草芒竹藤产品,这些产品不但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已经成为贫困山区人民增加收入和改善生活的重要途径。

5、利用现代科技对喀斯特山区石漠化进行综合治理。造成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因此,要在综合系统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等技术理论指导下进行多方面的综合治理和防治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首先,在广大农村地区要充分发挥村寨地处山区、农村饲养畜禽和秸秆草类发酵沼料资源丰富的优势,实施以沼气为纽带、庭院种养为主体的“养猪一沼气一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推广沼气池建设,以沼气代烧柴,加快发展沼气池、厕所、畜厩改造、太阳能热水器和淋浴室、省柴节煤灶。真正解决山区农民生火做饭等问题,才可能真正做到封山育林,保护森林植被。其次,根据山区情况,落实以防止石漠化地区土壤流失为核心的技术措施,大力推广“上保中治下开发”模式,即山体上部以保护为主,封山造林恢复植被;山腰以治理为主,发展经济林木、中药材和果树;山脚谷地种植农作物。坡改梯、集雨水柜、沼气池建设是石漠化治理的有效工程措施。实行等高线水平耕作,保土砌墙,改良土壤,荒山造林种草,开发岩溶水,修山塘、积水池,实行小流域治理,理水护土,提供生产用水,种植适生经济作物,改漫山樵采为坡下房后营造成片薪炭林,改任意放牧为圈养牲畜,实行秸秆还田,石缝、石窝改种竹、木、药,不种粮食不耕作等防止土壤流失技术措施。再次,推广耕种新技术,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耕作管理技术的改善应以推广优良品种、实行地膜覆盖和套种轮作为切入点,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和农业生产能力。在宜林地造林绿化,退耕还林、还竹、还草。丘陵山区采取造、封、改相结合的办法,提高林分质量。实施以“增、提、改、防”为重点的沃土计划,推广低耗农业新技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行规模种植,连片开发,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强化组织、政策、技术调控,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管理与监督。最后,要控制好石漠化地区人口增长,对于已完全不能适宜人类生存的石漠化地方要实施生态移民,让生态环境自然得到恢复。

6、喀斯特山区石漠化的治理需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喀斯特山区石漠化的治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当地经济比较落后,农民生活贫困,地方财政收入也一直入不敷出。因此,需要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以及相关受益区域在资金上的共同投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石漠化防治不僅关系到当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对下游地区乃至整个区域经济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从国家到省、市、县等各级都应高度重视。下游受益的地方政府在有财力的情况下也应该协助解决。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由国家向下游地区征收生态享受费用,并通过签订合同等方式,将资金部分返还给生态建设地区的居民,如果居民能完成合同,则继续返还剩余部分,否则追回。这样可以弥补因生态建设所丧失的机会成本,而且有条件的返还可以对当地居民进行约束,提高其保护生态的积极性。或者由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林业局拨出专项经费用于治理工作,同时也要求广西设立相应的配套资金;或者喀斯特山区与沿海经济发达但资源不丰富的地区联合,获得沿海发达地区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也可以采取一定的回报方式,如减免税收,提供资金支持等方式,鼓励企业参与喀斯特山石漠化的治理。加强各级政府的治理责任制,做到责任和资金双落实,促使各级政府重视和加强石漠化的治理。只有通过政策、生态、工程等多种手段的综合治理才可能见成效。

农业专家系统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利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工具分析了植物品种权的资源配置效率,指出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是通过赋予品种权人市场垄断力量的方式对其育种创新的投入进行补偿,但垄断又必然导致社会成本的增加,因而决定了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不是最优的资源配置方式。但是,根据不同情况而构建不同的最优品种权组合来平衡社会受益与私人收益,可以提高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的运行效率,这一点对于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植物品种权长度;植物品种权宽度

收稿日期:2013-11-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编号:71173138);山东省软科学项目(编号:2012RKA07005);潍坊学院博士基金。

作者简介:高洁(1980—),女,山东潍坊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管理。E-mail:984438107@qq.com。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自1999年正式实施以来,逐步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和体系,品种权的申请和授权量逐年上升。据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统计,截至2012年5月31日,我国已累计受理农作物新品种权申请9381件,授权3835件[1]。快速增长的新品种保护申请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其焦点在于这一制度对育种科技创新、国际种质资源保护乃至种业国际竞争力产生的影响[2-4]。然而,从我国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的实施情况来看,上述制度并没有充分发挥效果。理论上的激励能否成为现实取决于很多因素。黄武和林祥明提出,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作用的发挥取决于本身的完善程度及制度的执行力度[5]。孙炜琳和王瑞波认为品种权实施情况、种子产业发展的规范情况以及品种权保护机制的构建情况都会影响到新品种保护制度效果的发挥[6]。吴立增和曹可亮等认为在完善植物遗传资源知识产权制度时,必须考虑协调植物品种权与农民权利之间的平衡[7-8]。

从总体上看,学者们对当前影响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运行效果的因素做过很多研究,但很少有学者从经济学角度对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的运行效率及最优品种权保护制度的设计做过分析。鉴于此,本研究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的效率,首先利用微观经济学基本工具分析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的资源配置效率;随后建立模型来考察如何根据不同情况而构建相应的最优植物品种权组合来平衡社会收益与私人收益,以提高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的运行效率。

1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现状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作为保护育种者合法权益、激励育种者创新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能够协调育种者和新品种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刺激育种研发投入,间接增加社会收益。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因为一方面植物品种权制度允许一定期限的壟断[9],而垄断是一种低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会导致整个社会的福利减少,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要防止由于这种保护超过一定的限度而带来的权利垄断和阻碍新品种传播、抑制技术进步和农业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发挥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的创新激励作用和降低其垄断力量就成为研究的焦点。下面将首先对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分析。

比较图1与图2发现,社会福利的净损失为ΔABE′的面积,因为这部分社会福利谁也没有得到。按照库普曼(TC. Koopmans)的观点,资源最优配置理论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在给定的生产技术和消费者偏好下,如何将有限的经济资源分配于各种产品的生产,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这里可以得出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不是最优资源配置方式的结论。

显然,从定性的角度来看,由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所导致的资源配置效率损失是为激励育种创新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在一定程度上有合理的一面。因为取消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必然导致研发竞争蜕变成一种“对峙博弈”(Waiting Game),模仿严重侵蚀育种者的创新动力,育种创新活动缓慢下来。结果就是即使种子消费者愿意支付高价格,也无法从市场上购买到高质量的良种,消费者的选择受到限制,社会福利损失更大。从定量的角度上来讲,对于一个特定的由于品种权保护导致的社会福利净损失大小取决于市场垄断力量的强弱,即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的强度问题。这是任何一个政策制定者在设计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时都必须考虑的问题。

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在授予品种权人垄断权利的同时,必然会发生品种权人享有垄断期限的长短和垄断程度的大小问题,这2个方面决定了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的强度。其中,前者即品种权受到法律保护的年限,可称之为品种权长度;后者即政府对品种权保护的严厉程度,可称之为品种权宽度。因此,在设计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时,存在一个如何设定品种权长度和宽度以最小化社会福利净损失的问题。

2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的最优化设计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的目的是对品种权所有者进行补偿,而这种补偿是建立在为品种权人创造垄断的基础上的,因而不可避免会带来社会福利的净损失。因此植物品种权在保护的过程中,要在新品种进入市场后,带来的社会福利增量与垄断带来的社会福利减量之间寻找平衡点,以提高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的运行效率。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设计者的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品种权长度与品种权宽度以使社会福利最大化。Nelson发现,利润极大化厂商的研发最优投入强度与其对创新的独占份额成正比[10]。从这个角度来看,是不是可以无限延长品种权保护年限以最大限度地激励育种创新活动呢?本研究将在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加以借鉴,对植物品种权的长度和宽度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2.1植物品种权长度与宽度

植物品种权长度即品种权保护期,是指植物品种权受到法律保护的年限。通常由政府通过法律法规来明确规定,对品种权人而言,品种权长度是一个常量,通常不变。然而从理论上来说,对政府而言,最优品种权保护期却是一种政策变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明确规定:藤本植物、林木、果树和观赏树木的品种权保护期限为20年,其他为15年[11]。对于保护期限已满或终止的品种,任何人都可以无偿使用。

植物品种权长度的增加会激励育种创新,但同时也会导致种子市场扭曲。Pepall等指出,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赋予了种子企业在一段时间内垄断其新品种的权利,必然会导致种子市场结构的变化,使得企业在种子市场上存在共谋行为[12]。因此,当植物品种权长度趋于无穷时,长度的增加对社会福利所造成的负效应会大于正效应,即无限的品种权长度不是最优的。

植物品种权宽度即政府对品种权保护的严厉程度,体现在对侵权行为的制裁力度。为了避免定性描述的不准确性,可以用对侵权行为的惩罚来量化这个变量。2013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中第四十条明确规定:假冒授权品种的,没收违法所得和植物品种繁殖材料;货值金额5万元以上的,处货值金额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没有货值金额或货值金额5万元以下的,根据情节轻重,处2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1]。

有效的植物品种权宽度一方面能使模仿替代品的质量水平不要太低,从而保证其对新品种形成潜在的威胁,逼迫新品种的价格低于垄断价格,减少市场扭曲。另一方面应使得替代品的质量不要太高,从而保证新品种具有较高的垄断价格,促进育种创新。植物品种权宽度越大,政府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越大,侵权行为越少,品种权人获得的收益就越大;反之,品种权宽度越窄,政府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越小,品种权人获得的收益就越小。可见,植物品种权宽度与品种权保护期间内品种权人获得的收益是成正比的。为简化分析,本研究直接用品种权人获取的收益代表植物品种权宽度。

需要指出的是,植物品种权宽度与品种权保护范围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植物品种权保护范围是通过给品种权人一定范围的垄断权并对他人侵权范围的禁止性规定,来防止他人在品种权保护范围内的模仿。拓宽植物品种权的保护范围,意味着减少新品种的相似替代品。而提高品种权宽度不会影响相似替代品的数量,但会增加品种权人凭借垄断权获取的超额利润。

2.2模型分析

3启示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是农业领域核心的知识产权制度,是科学配置育种创新资源有效激励机制,是推动品种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的巨大动力,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情况下,最优的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设计方向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单一的组合模式。可能是偏短的品种权保护期,严格的惩罚力度;偏长的品种权保护期,宽松的惩罚力度;或者与植物品种权的保护期及惩罚力度没有直接关系。本文的研究结果还表明,植物品种权的保护期与惩罚力度的组合模式往往是相反方向变动的,这是因为植物品种权长度对于潜在育种者具有强烈的影响,而植物品种宽度是一个涉及品种权人与模仿者之间利益分配的政策变量,两者的作用不同。

此外,本研究的模型只能提供植物品种权保护的最优化方向,对于确切的品种权保护期及保护范围无法准确计算出来,这也是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李波. 种企品种权平均不足半件,销售千万者仍“裸奔[EB/OL]. [2013-09-20]. http://www.seedinfo.cn/news/2012/12/20/2012122015104981361.shtml.

[2]孙炜琳,王瑞波.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面临的瓶颈及原因探析——基于参与主体的角度[J]. 农业经济问题,2008(12):19-25.

[3]陈超,张明杨,李寅秋,等. 我国植物新品种权走出去战略探析——基于UPOV国际发展和竞争动向的视角[J]. 中国软科学,2011(10):27-35.

[4]周衍平,王春艳,孙兆东. 中国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实施评价[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1-58,65.

[5]黄武,林祥明. 植物新品种保护对育种者研发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 中国农村经济,2007(4):69-74.

[6]孙炜琳,王瑞波. 对提高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运行效率的思考[J]. 科学管理研究,2009,27(1):112-116.

[7]吴立增. 论植物品种权与农民权利的冲突[J]. 林业经济问题,2005,25(4):217-221.

[8]曹可亮,杜群. 植物品种权与农民权利的协调——植物遗传资源知识产权制度的重大关切[J].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5):17-23.

[9]陈会英,周衍平,刘记华,等. 植物品种权的权能构成与特性分析[J]. 美中经济评论,2007(1):49-53.

[10]Richard R N. Modeling the connections in the cross section between technical progress and R&D intensity[J].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988,19(3):478-485.

[11]国务院办公厅.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EB/OL]. [2013-09-20]. http://www.gov.cn/zwgk/2013-02/08/content_2330134.htm.

[12]Pepall L,Richards D,Norman G. Industrial organization:contemporary theory and practice[M]. Cincin-nati: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1998.

农业专家系统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全产业链化发展是创意农业的产业特性所决定的,也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创意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的构成要素包括农业生产现状与趋势、空间区位与经济水平、配套资源与关联产业、客源市场与需求结构、政策体系与相关制度等。从全产业链视角,统筹考虑不同区域各构成要素的实际情况,对辽宁省创意农业进行空间布局,划分为五个板块。确定各个板块的空间范围、客源市场、发展方向和主要业态形式。

关键词:创意农业;全产业链;构成要素;空间布局

Research o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reative Agriculture in

Liaoning Province Based on Whole Industry Chain

Shan Fubin, Li Xin

(College of Finance and Trade,Bohai University,Jinzhou 121013,China)

创意农业是创意产业的思维逻辑和发展理念在农业中的应用和实现。通过创新性思维,将科技、人文、生态等要素有效地融入到农业生产中,使农业生产过程、方法、工具和产品形式发生改变,让传统农业发展成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创意农业实现了农业与二、三产业的对接,不仅拓展了农业的传统功能、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更创造了新的产业效益来源、提高了产业的附加值、带动了关联产业的发展[1-3]。

空间布局是区域创意农业规划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內容。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能够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实现区域内各类创意农业形式的协调发展,更好满足不同市场主体的消费需求。创意农业空间布局模式主要以农业区位理论、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游憩带理论等为支撑[4,5]。这些理论对创意农业空间布局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创意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而形成的多种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其空间布局除受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基础设施、政策制度等因素影响外,还要考虑农业发展基础、客源市场、集聚效应等。基于全产业链的创意农业空间布局模式正是对各种要素的统筹考虑。

1创意农业全产业链化发展的构成要素及其对空间布局的影响

创意农业全产业链包括核心产业、支持产业、配套产业和延伸产业等相互关联的一、二、三产业。全产业链化发展用创新性的思想和理念,将农耕活动、农产品加工、先进技术、文化活动、乡村生活、田园景观进行对接和融合,使产业的绩效不仅有特色、优质的农副产品和美食,还包括了丰富多彩的休闲旅游产品,让消费者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获得一定深度的文化与精神享受。全产业链化发展突破了传统发展模式的结构限制,带来产业融合而成的乘数效益。创意农业全产业链化发展的主要构成要素如下。

1.1农业生产现状与趋势

区域内农业生产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是创意农业空间布局的基础。农业生产作为创意农业全产业链条的第一环节,对产业发展起到基础性的保障作用[6]。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条件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科技、设施、政策制度、配套服务、发展规划等因素则影响着区域农业发展的未来。因此,在区域创意农业空间布局上要充分考虑区域内各地农业的产业结构、主导农业的发展水平、特色农业的发展规模、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农业结构优化方向等,以保证创意农业符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具备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2空间区位与经济水平

空间区位与经济水平是创意农业空间布局的外部条件。空间区位和经济发展水平包括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交通状况、资源状况、基础设施、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人均国民收入、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增长速度等[7],即是一个地区创意农业开发和生产的支撑条件,也对区域创意农业的空间布局提供了外部约束条件,直接影响着创意农业发展的水平和效应。因此,在创意农业空间布局时,必须深刻认识各地区空间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来确定如何布置创意农业产业链的各环节。

1.3配套资源与关联产业

配套资源与关联产业是创意农业空间布局的外部支撑。创意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生产基础上,利用创新性的思维和发展理念,植入科技、文化、生态、娱乐、历史、村落等要素[8,9],对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进行创新,从而拓展农业功能、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同时,创意农业全产业链化发展需要设计、文化、演艺、包装、金融、旅游、饭店、宾馆、交通等第二、三产业提供配套。因此,区域内各种配套资源要素和关联产业状况,也就成为创意农业空间布局所必须考虑的外部因素。

1.4客源市场与需求结构

客源市场与需求结构是创意农业空间布局的导向。创意农业是第一、二、三相互融合的产业,具有农业生产、创意创新、休闲旅游等多种功能。消费者对创意农业的需求不仅包括各种农副产品、加工品,还有观光体验等各类休闲旅游产品,这就要求在空间布局上要统筹考虑客源市场范围和各类消费群体的需求。客源市场的人口总数、人口密度、城镇人口数、城镇化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水平,以及客源市场的需求层级、需求结构等[10,11],都直接影响着创意农业空间布局的规模、结构和业态选择。

1.5政策体系与相关制度

政策体系与相关制度是创意农业空间布局的保障。创意农业持续发展离不开相关政策,这在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尤为重要。地区的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以及其它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政策和法规,是对创意农业发展的计划性干预,可以起到规划、引导、促进、调整、保护、扶持、限制等作用[12]。因此,在创意农业空间布局中,要充分考虑区域内相关政策和制度,使布局更好地符合当地创意农业的发展规划和宏观调控方向。

2基于全产业链的辽宁省创意农业整体空间布局创意农业的空间布局既要考虑当地农业结构转型升级需求,又要注重当地条件和各类资源的利用;既要考虑乡村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又要注重客源市场内各类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既要考虑创意农业核心产业的发展,又要注重配套和关联产业的发展[13,14]。从全产业链视角出发对区域创意农业进行空间布局,可有效兼顾各类主体的需求,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发展。

结合辽宁省农业区域布局情况[14-16],将辽宁省创意农业区域布局划分为辽河平原农业区、滨海农业带、东部山地农业区、西部丘陵农业区和辽西北农牧结合区等几个板块。结合各板块的农业现状、相关资源、地理特征、交通区位和客源市场等全产业化发展构成要素的实际情况,确定各板块内创意农业的客源市场、发展方向和业态形式[17-19]。

辽河平原农业区内创意农业的客源市场以区域内城镇居民为主,发展方向为优质农产品生产、特色农业观光、娱乐运动和健康养生,业态形式为体验园区、休闲农庄、特色村镇、特色农业观光区等。滨海农业带区分为辽南和辽西两部分,客源市场以省内城镇居民和省外旅游者为主,发展方向为高端精品农业生产、特色农业观光、乡村休闲度假、渔业文化体验,业态形式为精品果蔬采摘园、农业科普园、花卉观赏园、海洋渔家乐、海岛生态休闲农庄等。东部山地农业区内创意农业的客源市场以省内高端消费者为主,发展方向为优质林产品生产、生态养生、休闲度假、民族文化体验,业态形式为休闲农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高端农产品创意加工厂、休闲庄园、民族村落等。西部丘陵农业区内创意农业的客源市场为省内外对乡村文化和农业文化感兴趣的消费人群,發展方向为民族文化体验、乡村民俗体验、农业文化体验、高新农业技术教育等,业态形式为农业遗产体验园、民族村镇、农业技术科普园、农业观光园区等。辽西北农牧结合区内创意农业的客源市场为省内及周边省市对沙漠农业感兴趣的消费者,发展方向为特色农产品加工、特色农业生产体验、特色农业运动、科普等,业态形式为沙漠农业观光和体验园区、沙漠运动基地、农业科普园、生态林休闲基地等。

3辽宁省各农业区的创意农业空间布局

3.1辽河平原农业区的创意农业空间布局

该地区主要包括沈阳市的新民县东部、康平县南部、法库县大部、辽中县和市郊区平原,铁岭市的西部平原,鞍山市、营口市、辽阳市西部平原,以及盘锦市所辖各县区和锦州东南部平原。该地区耕地多、土质肥沃、水利条件较好,素有“粮仓”之称;城镇密集、人口众多,交通、通讯、科技条件突出,是辽宁省经济发展重要地区之一。

基于该地区自然条件、农业基础、经济发展水平和各类资源要素状况,适宜围绕以养生、娱乐、科普为主导功能的科技型、娱乐型创意农业全产链发展。该地区创意农业的空间布局如下:沈阳市以城区为中心,构建“三带四线”的格局,即蒲河生态经济带、沈康现代农业示范带、环城都市农业产业带和沈阳周边一小时经济圈内的东部生态观光、南部休闲采摘、西部科普展示、北部创意体验为主导的格局;在盘锦、鞍山、 营口、辽阳的平原地区,以当地特色农业、生态资源和地域文化为依托,设置以休闲、体验、娱乐为主要功能的创意农业园区、庄园、村落,并形成差异化的创意农业体验带;鞍山市、营口市适宜依托林果种植业,设置林果产品生产、副产品创意加工和农业景观观光园区;铁岭平原地区适宜以沈阳、铁岭市民休闲旅游目的地为定位,依托当地油菜花田、葵花田、荷花池等各类花卉种植基地,布局以农业景观为主导的观光休闲型创意农业基地。

3.2滨海农业带地区的创意农业空间布局

滨海农业带在空间划分为辽南滨海农业带和辽西滨海农业带两部分,辽南包括丹东东港市、大连市、营口鲅鱼圈和盖州市,辽西包括锦州凌海市、葫芦岛兴城市和绥中县。滨海农业带的陆域农业、海域农业均较发达,是辽宁省水产、水果、花卉、特色蔬菜的主要产区。

辽南滨海农业带的设施农业、精品农业和创汇农业等现代农业模式成效显著,主要以水产养殖、优质水果、特色蔬菜、花卉等为主,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旅游业发达,客源市场除省内居民外,还有来自其它地区和国外的游客,适宜建设高端创意农业庄园、特色海洋文化体验基地等。该地区创意农业空间布局如下:在大连市现代农业发展聚集区内建设高端科技型创意农业示范基地,推进创意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研发和推广;以庄河、旅顺、金州等地区为主,依托区域内高端水果和花卉生产基地,充分挖掘当地文史资源、民俗艺术,构建以特色文化创意为核心的高端创意农业休闲园区;在大连长海县、丹东东港市、营口鲅鱼圈等沿海地区,推动渔业资源、渔业设施、渔业生产基地、渔村人文资源以及渔民生产生活方式等渔业要素与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等休闲活动的有机结合,构建辽宁省南部海洋渔业休闲带。

辽西滨海农业带地处辽西地区,是东北和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的联结点,经济发展水平低于辽南滨海农业带。该区域干旱少雨、水资源匮乏、土壤肥力低;陆地农业以玉米种植为主,海域农业以海洋捕捞为主。该地区创意农业的布局,适宜以京津冀和内蒙古地区的客源市场为主,依托当地海岸旅游业,发展以娱乐和休闲为主的北方特色渔家乐集聚区。

3.3东部山地农业区的创意农业空间布局

该地区主要包括抚顺市和本溪市所属县区,丹东市的凤城、岫岩、宽甸三县,以及铁岭市的西丰县。这一地区北靠吉林省、西临辽宁省中部平原、西南接辽东半岛丘陵地区。该地区森林茂密、水资源丰富,是辽宁省主要林区。东部山地农业区主要以中草药、食用菌、山野菜、鹿茸等山区特色农业为主。丰富的森林资源为该地区创意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则为该地区创意农业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和关联产业支撑。

基于东部山地农业区的生态环境、林业产业和关联产业发展状况,适宜发展以休闲、度假、养生为主要功能的生态型创意农业度假区。该地区创意农业空间布局如下:以本溪的本溪县、桓仁县和铁岭西丰县为核心,利用地区内山川秀美、景色宜人的优势,将特色林产业与生态资源、人文资源、红色旅游资源、自然景观进行融合,高标准打造融林业生产体验与生态养生为一体的生态型农业休闲养生基地;在丹东市的宽甸、凤城等沿鸭绿江地区,依托江水景观、农作物生产、朝鲜族文化、民居村落等特色资源,重点建设民族文化体验和特色田园为主的主题型休闲村镇聚集区。

3.4西部丘陵农业区的创意农业空间布局

该地区主要包括朝阳市所辖各县区、阜新市的阜新县和清河门区、葫芦岛的建昌县、锦州市的义县和北镇与凌海的西北部。该地区北与内蒙古接壤、西与河北相邻,日照充足、日温差较大、降水偏少,属半干旱气候;农业主要以旱作物种植、设施蔬菜、畜禽养殖、林果种植为主。该地区距离大中城市较远、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对较低,本地居民消费能力有限。此外,该地区拥有传统农业文化遗产、民族文化、乡村文化等各类特色资源。

西部丘陵农业区适宜以省内和河北、北京、天津等地大中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市场,建设特色农业文化和乡村文化体验为主的创意村落聚集区、高新技术型创意农业生产和加工聚集区。该地区空间布局如下:在朝阳县、喀左县、绥中县等传统村落,以创意乡村生活为核心,发展以传统乡村文化、蒙古族文化和传统农业文化体验为主要功能的文化体验村镇;在朝阳市、阜新市和葫芦岛市的设施农业集中区,重点发展高端农业观光、农业技术科普、农业生产体验为核心功能的现代农业观光园区。

3.5辽西北农牧结合区的创意农业空间布局

该地区主要包括铁岭市昌图县招苏台河以西、阜新市彰武县及沈阳市康平县北部、法库县秀水河以西和新民县辽河以西地区。该区位于辽宁省西北部,为科尔沁沙地延伸部分,气候干旱、风沙地较多、土壤贫瘠、植被覆盖率低。辽西北农牧结合区的农业以玉米种植、畜牧业为主;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人口较少,距离大中城市较远。该地区沙漠农业和生态林建设特色明显,适宜围绕沙漠特色农业和生态林构建特色景观观赏和体验型创意农业全产业链。

在该地区构建沙漠农业和生态林特色观光产业带的空间布局如下:依托地区独特的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基础,结合当地蒙古族文化,重点开发沙漠农业观光、沙漠运动、民族节庆和农业节庆等项目,打造以沙漠体验、民族文化体验为核心功能的运动型、娛乐型农业体验基地;利用区域内各类畜牧养殖基地,建设畜牧养殖观光、科技体验、儿童教育等功能为主导的畜牧业体验农场。

参考文献:

[1]林超群.创意农业发展路径分析——以成都市为例[J].农村经济,2015(9):51-54.

[2]林炳坤,吕庆华.创意农业研究述评[J].经济问题探索,2013(10):177-184.

[3]厉无畏,王慧敏.创意农业的发展理念与模式[J].农业经济问题,2009(2):11-15.

[4]王馨.休闲农业空间布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3.

上一篇:经济信息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教育教学改革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