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的核心素养范文

2023-09-19

生物教学的核心素养范文第1篇

“课――是点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火把的第一颗火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诠释。受新一轮课改新的育人思想的指导,我们许多教师都认为它增加了我们科学教师的教学难度。然而,我们却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现实问题: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其组织运行过程是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科学素养的提高。师生在良好、和谐、创新的课堂教学中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也只有在良好、和谐、创新的课堂中,才能有更多的人得到全面发展。于是,如何守住课堂教学这份沃土,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便应运而生了。

一、重视双基落实,关注过程方法

新的科学教材、基础知识都是以问题情境为切入点,通过探究活动得出。但从试卷答题情况分析,许多考生对科学课程的核心内容――各种活动(包括实验、探究、思考与讨论等),失分比例偏高。这些现象说明,我们的课堂教学离新课程的目标还有不小的距离。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积极、主动地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设科学探究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研究方案→实施方案(收集证据)→检验假设→报告与交流等过程,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逐步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获取基础知识。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感受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二、注重思维培养,凸显科学本质

学生答题不规范,语言表达不科学,解题思路不清晰,分析问题思维不严密等,学生在考试中暴露出来的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较弱的反映,也是学生基本科学素养不高的直接体现。不时给学生来点“思想换血”,植入一粒创新的“核子”,让“板结一块”的思维,碰撞出电光石火般爆破性革命,以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在北京大学讲坛上也讲了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作为扮演初中学生学习、体验科学知识的引领者、组织者的科学教师,更应充分挖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创造性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架起采撷科学知识的“云梯”。

三、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全面发展

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首先强调师生通过课堂教学有效地传授和获取知识,只有掌握知识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其次,他坚决反对那种只给知识,不重视发展智力的教学。他说:“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种种原理、结论和推理一股脑塞进儿童的脑子,往往不让儿童有可能哪怕接触一下思维和活的言语的源泉,这就捆住了他们的幻想、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翅膀。孩子时常有富有朝气的、积极的、活跃的人变成了仿佛专门用于背诵的机器。”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而已。”正如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欢欣和鼓舞”。

四、留意科技成果,体现科学在身边

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生活即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换言之,生活是教育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教育只有和生活结合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要是脱离了生活实际,便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育必须与生活相结合,生活是教育的灵魂和根本。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留意最新科技发展和成果,关注时事新闻及热点话题,不断积累,用科学的视角加以思考,与所学知识建立联系。拉近科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芒”。学生学习的科学知识只有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让科学源自生活,又走到生活中,才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欲望;并且,只有鲜活的情感体验,才能成为最具有价值的科学知识,才能让学生喜欢学、乐于学。

五、巧设科学实验,展现科学特色

科学新课程正是以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发现为基础的一门学科,而“科学实验是一项集观察、注意、想象、分析、思维、概括、创新等于一体的探究性活动,可以揭示科学本质、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科学素养,体现科学特色”。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孩童天生是具有好奇心与求知欲的,他们不断地努力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一个人要想使现有的知识成为自己的知识,必须亲自从事发现的行为”。 而在初中科学课堂中,实验教学则是最简便、直观、有效的教学方式。

1. 巧设课堂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卢梭说:“教育的艺术,就是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因此,我们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实验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广阔天地,在与科学知识应用密不可分的生活环境中,到处都能找到观察、思考、实验的课题。让学生从社会生活中切身体验的科学现象迁移至课堂,融入科学课堂,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这样的实验,同样可以作为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的延伸与拓展,让科学课堂在实验教学中淳美绽放。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孩童天生是具有好奇心与求知欲的,他们不断地努力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而课外小实验引入课堂,可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观察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思维。如研究流体的流速与压强关系,可以呈现以下几组实验:

2. 巧设课堂实验,唤醒学生的主动探究

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的主动参与者”。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扩充学生实验,让学生动手实践,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自然规律,指导他们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以及实验数据的加工整理和分析归纳,进而总结提炼出科学规律。将科学探究内容列入新课程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寻求科学真理的探索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学生实验,提升自己积极主动进行探究实验的科学意识。研究大气压时,先让学生自带几个吸盘,做个预备实验。

3. 巧设课堂实验,鼓励学生的自主设计

努力使学生从实验的具体情况出发,通过启发引导、点拨指导达到控制实验难度,降低思维台阶,逐步提高实验设计水平,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的目的。在科学教学中,发挥好探究实验的作用十分重要,特别是寻找最优的实验设计方案。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活动不是学习者被动接受信息、记忆信息、理解含义的简单过程,而是学习者个人基于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的知识和信息进行判断、分析、检验,批判、抛弃、接收的过程。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客观上就要求我们必须对传统的探究实验进行必要的改进,加强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目的,进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4. 巧设课堂实验,点亮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类开启自我、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是人类一切创造活动的不竭动力。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于演示实验,教师要更新实验思路,改变过去为做实验而做实验的意识,让实验能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我们坚信:一名优秀的科学教师,应该掌控科学实验这个“法宝”,实验中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寻求科学真理。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的教育就是在创造这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之得于实现”。课堂教学中,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创造这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学生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心理趋向。如在研究欧姆定律时,可以提供器材,引导学生重新设计这样的实验(如下图所示),既让学生思考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定性关系,又让学生明确短路的危害。

5. 巧设课堂实验,评价学生的优点、亮点

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科学探究小实验。同时,要真正把实验教学落到实处,要注重科学实验的考查。纵观近年的中考题,实验题所占的比值一直居高不下,而且学生的失分总是很严重,实验探究成了许多学生得高分的“瓶颈”。设计实验的试题虽然比较开放,素材来源广泛,但这些试题往往与我们做过的课本实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要能理解已做过实验的原理,熟悉和掌握使用过的仪器,利用学习过的理论和方法,认真分析试题所给的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去多方位思考、分析、归纳、拓展,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如,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教材给的是图甲的试验装置,而教师如果能出示图乙的试验装置,让学生预测、分析、归纳实验现象与结论,就能使学生的能力不断提升。

生物教学的核心素养范文第2篇

“课――是点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火把的第一颗火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诠释。受新一轮课改新的育人思想的指导,我们许多教师都认为它增加了我们科学教师的教学难度。然而,我们却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现实问题: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其组织运行过程是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科学素养的提高。师生在良好、和谐、创新的课堂教学中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也只有在良好、和谐、创新的课堂中,才能有更多的人得到全面发展。于是,如何守住课堂教学这份沃土,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便应运而生了。

一、重视双基落实,关注过程方法

新的科学教材、基础知识都是以问题情境为切入点,通过探究活动得出。但从试卷答题情况分析,许多考生对科学课程的核心内容――各种活动(包括实验、探究、思考与讨论等),失分比例偏高。这些现象说明,我们的课堂教学离新课程的目标还有不小的距离。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积极、主动地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设科学探究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研究方案→实施方案(收集证据)→检验假设→报告与交流等过程,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逐步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获取基础知识。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感受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二、注重思维培养,凸显科学本质

学生答题不规范,语言表达不科学,解题思路不清晰,分析问题思维不严密等,学生在考试中暴露出来的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较弱的反映,也是学生基本科学素养不高的直接体现。不时给学生来点“思想换血”,植入一粒创新的“核子”,让“板结一块”的思维,碰撞出电光石火般爆破性革命,以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在北京大学讲坛上也讲了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作为扮演初中学生学习、体验科学知识的引领者、组织者的科学教师,更应充分挖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创造性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架起采撷科学知识的“云梯”。

三、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全面发展

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首先强调师生通过课堂教学有效地传授和获取知识,只有掌握知识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其次,他坚决反对那种只给知识,不重视发展智力的教学。他说:“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种种原理、结论和推理一股脑塞进儿童的脑子,往往不让儿童有可能哪怕接触一下思维和活的言语的源泉,这就捆住了他们的幻想、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翅膀。孩子时常有富有朝气的、积极的、活跃的人变成了仿佛专门用于背诵的机器。”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而已。”正如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欢欣和鼓舞”。

四、留意科技成果,体现科学在身边

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生活即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换言之,生活是教育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教育只有和生活结合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要是脱离了生活实际,便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育必须与生活相结合,生活是教育的灵魂和根本。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留意最新科技发展和成果,关注时事新闻及热点话题,不断积累,用科学的视角加以思考,与所学知识建立联系。拉近科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芒”。学生学习的科学知识只有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让科学源自生活,又走到生活中,才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欲望;并且,只有鲜活的情感体验,才能成为最具有价值的科学知识,才能让学生喜欢学、乐于学。

五、巧设科学实验,展现科学特色

科学新课程正是以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发现为基础的一门学科,而“科学实验是一项集观察、注意、想象、分析、思维、概括、创新等于一体的探究性活动,可以揭示科学本质、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科学素养,体现科学特色”。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孩童天生是具有好奇心与求知欲的,他们不断地努力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一个人要想使现有的知识成为自己的知识,必须亲自从事发现的行为”。 而在初中科学课堂中,实验教学则是最简便、直观、有效的教学方式。

1. 巧设课堂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卢梭说:“教育的艺术,就是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因此,我们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实验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广阔天地,在与科学知识应用密不可分的生活环境中,到处都能找到观察、思考、实验的课题。让学生从社会生活中切身体验的科学现象迁移至课堂,融入科学课堂,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这样的实验,同样可以作为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的延伸与拓展,让科学课堂在实验教学中淳美绽放。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孩童天生是具有好奇心与求知欲的,他们不断地努力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而课外小实验引入课堂,可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观察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思维。如研究流体的流速与压强关系,可以呈现以下几组实验:

2. 巧设课堂实验,唤醒学生的主动探究

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的主动参与者”。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扩充学生实验,让学生动手实践,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自然规律,指导他们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以及实验数据的加工整理和分析归纳,进而总结提炼出科学规律。将科学探究内容列入新课程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寻求科学真理的探索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学生实验,提升自己积极主动进行探究实验的科学意识。研究大气压时,先让学生自带几个吸盘,做个预备实验。

3. 巧设课堂实验,鼓励学生的自主设计

努力使学生从实验的具体情况出发,通过启发引导、点拨指导达到控制实验难度,降低思维台阶,逐步提高实验设计水平,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的目的。在科学教学中,发挥好探究实验的作用十分重要,特别是寻找最优的实验设计方案。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活动不是学习者被动接受信息、记忆信息、理解含义的简单过程,而是学习者个人基于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的知识和信息进行判断、分析、检验,批判、抛弃、接收的过程。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客观上就要求我们必须对传统的探究实验进行必要的改进,加强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目的,进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4. 巧设课堂实验,点亮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类开启自我、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是人类一切创造活动的不竭动力。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于演示实验,教师要更新实验思路,改变过去为做实验而做实验的意识,让实验能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我们坚信:一名优秀的科学教师,应该掌控科学实验这个“法宝”,实验中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寻求科学真理。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的教育就是在创造这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之得于实现”。课堂教学中,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创造这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学生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心理趋向。如在研究欧姆定律时,可以提供器材,引导学生重新设计这样的实验(如下图所示),既让学生思考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定性关系,又让学生明确短路的危害。

5. 巧设课堂实验,评价学生的优点、亮点

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科学探究小实验。同时,要真正把实验教学落到实处,要注重科学实验的考查。纵观近年的中考题,实验题所占的比值一直居高不下,而且学生的失分总是很严重,实验探究成了许多学生得高分的“瓶颈”。设计实验的试题虽然比较开放,素材来源广泛,但这些试题往往与我们做过的课本实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要能理解已做过实验的原理,熟悉和掌握使用过的仪器,利用学习过的理论和方法,认真分析试题所给的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去多方位思考、分析、归纳、拓展,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如,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教材给的是图甲的试验装置,而教师如果能出示图乙的试验装置,让学生预测、分析、归纳实验现象与结论,就能使学生的能力不断提升。

生物教学的核心素养范文第3篇

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提出“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办学理念,结合学校的实际办学情况,从师生长远发展的需求出发,要求教师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与任教的学科关联起来,从教学目标、内容标准、质量标准等层面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课程体系,并思考在学科教学中落实的方法、策略。本期主题论文即为该校教师思考和实践的成果。

【摘要】核心素养是一个很庞大的体系,教育部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确定为9个素养、23个基本要点、70个关键表现。在语文教学中,应从倡导自主学习、提倡终身教育和培养儒雅气质三方面入手开展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文教学;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4-0044-02

【作者简介】胡玲燕,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吴江,215200)教师,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语文教学。

一、“以人为本”开展教学活动

本区职教系统曾经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方式展开过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0%左右的学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学习兴趣而学习。这说明很多孩子都是被动地学习,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当问及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时,他们最喜欢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或利用网络、图书馆等学习资源,而最不喜欢的则是完全听老师讲课。由此可见,教师必须改变以往老旧的教学模式,应以学生为中心,提倡“以人为本”、自主学习,提倡会话式、启发式教学,提倡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

以学习文言文为例,笔者指导学生自学,基本分这样四个步骤:首先让学生逐字逐句把文言文默译成现代汉语;在默译中如果发现有读不通、译不准的地方,就要查字典;如果查过字典后仍然没有把握,可与邻座同学交换意见;经过自由讨论,仍有疑问时,应举手提问。

在这一指导自学的过程中,从自读到默译,从查字典到讨论、提问、讲解、探究,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对学生来说,主要是一种认识活动;对教师来说,是在帮助学生有效地认识。由于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自读、自查、自由讨论,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文言文学习不再是难题。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几个文言虚词、实词,或几个特殊句型,最重要的是培养了获取知识的能力。

再如上《雷雨》这部经典戏剧作品的时候,如果一味以教师讲读的方式去点评剧中的人物,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效果肯定一般。课前,笔者与班长、学习委员等人做了初步的沟通,让他们几个先熟悉剧本内容,练习分角色带感情地朗读。在正式上课时,先请全班同学欣赏由这些同学带来的分角色朗读,效果颇佳。话剧读完以后,同学们对《雷雨》有了很大兴趣,笔者趁热打铁,借机问了他们几个关于剧中人物性格的问题,同学们纷纷答来,并且都言之有理。课文原本预计要花费两节课时间来讲解,通过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教学任务提前完成。

语文教学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允许他们有自己的见解。

二、“终身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

有一位台湾教育同行说,“不要给学生背不动的书包,要给学生带得走的东西”。背不动的书包装的是什么呢?显然是一张又一张的试卷,一本又一本的教科书,装的是沉甸甸却永不满足的分数。那“带得走”的又是什么呢?是方法,是能力,是智慧。台湾同行的这句话道出了教学的使命与目的,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技能,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在教学中,课堂是主阵地,把握课堂的45分钟,向45分钟要效率,不仅是教师的职责,同时也是学生发展思维、提升能力的关键。语文教学要重视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突出重点,释疑难点;要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要重视朗读、感悟和积累;作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鼓励他们有创意地表达。

汪曾祺的《五味》是一篇融知识、情趣、雅致和灵性为一体的奇妙无穷的文章,教学时,笔者带领学生从汪老笔下找寻民间各地酸、甜、苦、辣、咸、臭的美味,同学们饶有兴趣,对于美食津津乐道,学习的兴趣和氛围特别浓厚。看到孩子们的兴致如此之高,笔者顺势点拨:汪老用生活点滴和不起眼的小故事,表现出浓烈的生活气息和生活百味,原来生活的琐碎不仅能写成文章,而且还能写得妙趣横生,有滋有味……于是孩子们明白了一条朴素的道理:对生活的关注和热爱是创造美的基础。用一堂语文课,激起学生对生活的无限热爱,这势必能使他们享用一生。

中职语文新教材每个单元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都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内容。比如第五册第二单元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加强消费引导,培养勤俭美德――职校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研究”,这一活动既考虑到调查采访与本单元新闻的学习紧密相关,又紧扣了职业学校学生生活习惯方面的问题,同时也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素质的要求。多开展一些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势必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育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劳动者。

除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们还可以从教材每单元的主题切入,拓展与之有关的名言警句、对联、歇后语、诗词曲、音乐、电影、文章、书籍等,这既能丰富学习内容,又能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审美情趣,原本枯燥的语文课也可以上得色彩缤纷。

三、“儒雅气质”提升品德素养

语文是人类“诗意地栖居”的精神家园,语文课堂是提升文化素养的基地。于漪老师说:“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而民族语言负载民族文化,是根之根。”“汉语言文字负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古老文化,它不是没有生命的符号,而是蕴涵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灵。”语文教学应当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学生的发展打下“精神的底子”。语文学科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上,起着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例如学习《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一课时,面对即将逝去的传统文化,如皮影戏、泥人、剪纸、刺绣、年画、捏面人、瓷器等,同学们或惋惜,或自责,还有的摩拳擦掌准备振兴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还有《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那一刻,五星红旗激发的民族自豪感让同学们内心澎湃不已,爱国情怀在此刻彰显。

生物教学的核心素养范文第4篇

教师是语文核心素养落实教学的纽带, 而教学活动的设置则是培育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语言是重要的思维工具, 语言还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和途径, 而语言所构成的文学作品, 是人类重要的审美对象。思维、想象、审美全都是以语言为基础来构建、运用、达成的。“本立而道生”“振本而末从, 知一而万毕”, 精读课要想上好, 必须回归基础, 坚持做好基本工作。唯有如此, 语文精读教学才能有“坚定的自我”, 才能不被潮流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卷走”, 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什么是基本?除了语言之外, 还有将语言传达给学生的途径——教学设计和问题。只有做好文本的解读工作, 设计好语文精读教学应该讨论的中心问题, 一堂语文精读课才有自己生存的基础。据此, 对于核心素养关照下精读教学提出如下建议。

一、回归言语本质的文本解读:还原与比较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活动的基础, 但许多时候我们都觉得文本难以分析, 找不到分析的入口究竟在哪里。做好与教学相适应的文本解读, 探知文本背后的精神脉络和审美情志, 就需要以核心素养为基点, 沿着四个层面逐级递进, 向外发散, 而非仅凭教师一家之言、直觉体验来进行。许多文本分析之所以无效, 除了文学形象的外在统一性强, 就是因为难以找到切入点。泛泛而谈, 流于表面, 实际根本没有抓住文本的核心特质和主要矛盾, 对文本的分析也只局限在文本对象的外在统一性上, 看似内容充实, 实则是无效分析解读。不具体分析, 经典的文学作品只会“一望而知”或者“一望无知”。“任何称得上经典的作品, 都隐含着内在矛盾, 问题在于把它还原出来, 进入具体分析的操作层次。”如认为《再别康桥》表现的是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离愁别绪是什么?没有说, 也说不清楚呢。其实, 这首诗的层次结构和情感特征都相当明显:一是兴奋与激动。“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二是静谧与沉默。“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三是告别与回忆。“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三个层次互相渗透, 相互影响, 共同构成了诗人所谓的“离愁别绪”。文本分析之所以低效乃至无效, 就是因为文本内在的深层次矛盾成为了盲点, 仅仅以单线性的思维去考量文本, 在复杂的构成因素中寻找到一个因素也就“心满意足”了。要进行具体分析, 就不能不直面文本中的深层矛盾, 抓住作者营造的每一个意象, 从原生形象与文本形象的比较中发现作者起起伏伏的情感变化。具体分析的方法有很多, 最重要的是两点——还原与比较。

还原的要义在于尽可能把文本描写的原生形象想象出来。在这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艺术的感知、情感的逻辑与宏观和微观的背景。艺术的感知是为了寻找文本中隐性的矛盾与差异, 情感的逻辑关注的是文本中蕴藏的作者起起伏伏变化的情绪, 宏观与微观的背景则是为解读寻找理由与逻辑。

比较的关键在于分析矛盾, 揭示文本中隐含的深层矛盾的成因。比较同还原一样也不是简单线性思维的应用即随便地把两者放在一起相比而是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对两者进行全面的透视与关照。比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不同文学形式的比较、历史与现实的比较以及流派和风格的比较。

如果说还原是文本解读的前提, 那么比较则是解读文本, 发现文本的关键。通过比较, 我们可以明确一篇文本的特殊之处, 这任何理论都无法直接带给我们的。教学文本解读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达到情感层面, 需要引导学生对教材文本进入鉴赏层面。文学理论的着眼点在于普适性和完整性, 失去了普遍适用性的理论是没有生命的但文学的魅力恰恰就在于哪些被省略和忽视了的特殊性, 把握住了文本的特殊性也就像把握住了进出金库的钥匙一样, 这样才能发现文本之下隐藏着的“富矿”。

可以看出,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语文文本的解读必须要紧抓文本中的矛盾点, 紧盯文本特质和丰富意蕴, 由此引发学生对文本背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思考, 进而促进审美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学生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训练和发展。

二、激发思维的问题设计:起点和落点

文本解读好了语文精读教学便有了底座和基础, 但仅有基础显然是不够的。解读的结果不是全部都适合于课堂教学的, 需要我们进行仔细地筛选, 选出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将它们设计成教学问题。将文本解读的全部内容拉入课堂一方面会造成讲解时间的冗长, 降低课堂的效率。好的问题能够成功的搭建学生思维与文本的桥梁, 并且能够瞬间激活学生对于文本的感触, 牵引学生深入文本。另一方面, 也会加大加深课堂的难度, 使学生丧失阅读的兴趣与热情。由此看来, 精读教学的问题设计才是语文精读教学的直接基础。一个优秀的教学问题能够赋予一堂课别样的光彩。

(一) 起点:提一个好问题

语文精读教学基于问题而展开, 因此, 问题的提出是起点。一个好的问题可以成功的吸引学生的阅读注意, 调动思维材料, 迅速的沉浸阅读。

就问题的提出者而言, 教师、学生、编者都可以是问题的发出者, 但就课堂环境而言, 教师和学生是问题的主要发起人。新课改倡导的“发现探究”中, 学生是问题的主要提出者, 教师捕捉文本中的矛盾点, 制造认知冲突, 从侧面激疑, 那么问题就自然而然的流出。善于从矛盾中诱导, 从文本中激发, 能够真正引发学生思考探究, 深入文本的, 都是好问题。

(二) 支点:整理好一个问题

尽管现在倡导“发现教学”、“翻转课堂”, 但课堂不能全部都由学生的问题组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许多学生的问题并不明确, 也不完善, 甚至有些仅仅是文本表层的问题。在学生问题提出后, 教师应该对其进行积极的筛选、归纳、综合、整理, 由此形成与课堂主题相呼应的“问题群”, 帮助精读课堂深入和开展。从这个角度上讲, 问题的整理是便是语文精读教学的支点。如以《桥边的老人》为例,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渠道收集到不少问题。“为什么老人不把动物带走?”、“为什么老人与“我”的对话老是提到小动物?”、“老人为什么不愿意走?”、“为什么要把我的身份定位为一个侦察兵?”等。这时我们便要开始对问题进行归纳和整理将有价值的事实性问题、概念性问题、概括性问题和理论性问题选出来。从遵从学生的阅读逻辑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看, “为什么老人与“我”的对话老是提到小动物?”学生最有兴趣, 这些我们便可以从老人与“我”的对话内容是什么展开进行深入地探讨, 渐渐引导学生走入文本。

(三) 节点:生成一个好问题

那么, 是否精读教学就意味着围绕“问题群”的展开与解决, 问题解决的过程就等于课堂教学的过程呢?不尽然。实际的精读教学现场仅仅局限于既定的主问题、问题群, 而是动态的、发散的、不确定的。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伴随着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思维的触发和碰撞, 随时可能会产生意料之外的新问题, 这并非是教师的预先安排而是课堂动态自然生成的结果。对待这些问题教师一方面要肯定和欢迎, 保护好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火花。另一方面, 要快速进行判断、甄别和反应, 对那些具有教学价值, 有利于学生深入思考文本的问题要及时的解答与回应。对那些不具有教学价值的问题, 也不应该采用回避或打压的方式, 而是巧妙设问, 力图将非语文问题转化为语文问题。

(四) 落点:发现一个好问题

长期以来, 语文精读课堂的问题教学仅仅是一种教学策略。问题解决完了, 课堂教学也就结束了, 学生不关注问题生成的过程只在乎问题的答案, 这种思想犹如只问收获不管播种一样, 最终只会限制学生自己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学生缺少问题意识, 问题发现能力薄弱是当今语文教育不争的事实, 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 但是我们语文精读教学没有给学生提供生成和发现问题的环境也是不置可否的。教师在语文精读教学中应该为学生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 ,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适当的在课堂中为学生制造认知冲突。《老王》的文本中, “开始, 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我代他请了假, 烦老王送他上医院。我自己不敢乘三轮, 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 却坚决不肯拿钱。”本来学生乍看时并不会特别关注什么, 只会觉得“老王”憨厚、诚恳, 但经过教师引导和点拨, “杨绛明明是默存的妻子, 却不知道他腿不好的原因?”“老王就是车夫, 为什么让老王送默存去医院还要用’烦’?”“为什么自己不敢乘三轮”, 老师短短的几个问题, 引导学生发现了文本的矛盾处激发了学生对于作背景“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的好奇, 更能深入的体察文本内涵。文学作品中类似这样“其貌不扬”的细节有很多, 教师如果能充分抓住学生陌生化的阅读心理需求, 引导他们在“寻常”细节中有不寻常的发现, 那么学生创造性的兴趣、欲望将会被大大激发, 思维品质也会在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得到提升。

语文核心素养是一种纲要和理念, 更是需要教师切实回归在实践, 落点在学生的学习中。语文精读教学如果能做好文本解读与问题设计的工作必能走出误区, 回归本真, 教师摒弃伪鉴赏, 学生学会真理解, 在解决当下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让学生在课堂最朴实的环节中, 触碰文本内涵, 发展思维能力, 提升审美想象力, 走上健康发展的良性道路。

【相关链接】

语文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章或语言文化的简称, 其本义是语言文字。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较随意, 直接易懂, 而书面语言讲究准确和语法;文学包括中外古今文学等。而语文中的文章不但有文艺文 (文学、曲艺等) , 还有很多实用文 (应用文) 。

一般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 文化知识的统称。也可以说, 语文是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和言语的合称, 是语言规律和运用语言规律所形成的言语作品的言语活动过程的总和。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 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 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 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 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

语文是偏重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和文字的学科总称, 一般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等。中国由于古代文献丰富, 文字比较特殊, 语文比较发达, 广义的语文也应该包括语言学, 也就是语言学和文字学的总称, 但现在由于国际学术分科中语言学是一大类, 所以目前反而是语文学从属于语言学, 成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 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 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语文》也是中国的学校等教育机构开设的一门主要学科, 中国语文教科书一般讲授的是中国通用语言文字 (即汉语文) 。

语文是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文字等的能力和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统称。一是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文字的能力, 也就是运用书面语和口语的能力;一是记忆和理解语言和文化的知识, 也就是语言学和文化学。任何语种都属于语文的范畴, 文艺文和实用文都是语文中的文章体裁, 不仅仅是指文学的东西才是语文。

在作过大量的调查和分析之后, 得出:“语文”一词的原义, 不应是“什么和什么”, 只能是“中国古今书面语言作品”, 是“文章”。

《中国文学史》现当代各版本教材, 都少不了“话本”这个词。“话本”是什么?以中文系出身为主的语文老师们大概都知道“话本”是“旧时说书的人说唱时用的底稿”。老中国话本曾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说”。

摘要:在推崇核心素养大背景下, 精读教学作为基本的语文课型, 虽然教学热度消退但在语文教学以及促进学生与文本对话交流方面承担着重要作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核心要素和关键内容, 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精读教学应该更好的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 立足实践, 做好文本解读与问题设计工作, 摒弃伪欣赏, 学会真理解。从根本上坚定自我, 牢固打好语文作为一门重要学科的学科基础。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精读教学,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生物教学的核心素养范文第5篇

一、认真审题, 学会把握重点

对于作文刚起步的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们来说, 写作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他们刚开始写完整的作文, 往往注意了这一点又忽略了那一点。我们三年级上册三单元的作文是写一幅自己选的或者画的一幅画。在写作之前很多孩子都到户外认真观察了秋天, 画了秋天。但是在进行单元检测的时候, 作文要求却有了一点小变化。要求孩子们写秋天里的一件快乐的事情。很多孩子一看, 哇!是写秋天, 才写过的很简单。于是就开始高高兴兴地写起来。

等到测查试卷发下来一看, 他们傻眼了!怎么没有得到满意的等级呢?看着大家惊讶的表情。我把作文要求出示到大屏幕上, 让大家再认真读一读, 读了一遍, 有的孩子恍然大悟了。再读两遍, 很多孩子脸上都显示出很惋惜的表情。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找出作文要求中的重点词句让他们标注上着重号, 并且和他们一起对作文进行修改。把写景的作文改为找秋天的作文。不一会儿就改好了, 孩子们脸上露出很自豪的表情。

我顺势引导:难道只有写作文时才需要认真读要求吗?孩子们眨巴着小眼睛想了想, 马上有孩子举起小手, 说:“做阅读题之前也要认真审题, 抓住里面的重点词。”“除了做题以外, 我们在其他什么地方也认真读了要求或者说明?”我继续追问道。“我上次到科技馆体验的时候认真看了说明才能体验成功的!”有孩子开始想开去了。紧接着一双双小手举了起来, 孩子们的思路打开了, 不再仅仅局限在教室里, 他们明白了在学习生活中都需要抓住重点。

这次经历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让他们明白动笔写作之前一定要抓住重点词句认真审题, 平时做事也一定要抓住重点。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 是影响孩子一生的核心素养。有了这样的素养后即使在非常嘈杂的环境中, 即使有千头万绪也能让自己保持清醒的大脑, 理智地抓住关键的问题, 从容不迫地学习和生活。这样联系实际生活的训练不仅仅让孩子们能信心百倍地应对考试, 更能游刃有余地面对以后的生活, 变成影响孩子一生的核心素养。

二、独辟蹊径, 学会勇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我们人类社会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正式出炉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具体细化的十八个基本要点中, 也非常明确地提出要发展学生实践创新的素养。作为教师, 我们在教学时也要鼓励学生勇于创新。

在作文教学时, 很多教师都会安排“例文引路”的环节, 例文给学生一个示范, 让学生知道可以怎样去写。但是, 有的学生依赖思想比较严重。看了例文后就喜欢仿照例文来写。结果导致大家的作文千篇一律:写《助人为乐》就是扶老爷爷过马路, 捡到钱包还给失主;写《我的妈妈》就是半夜生病了, 妈妈把我送到医院……这样的作文让人读后味同嚼蜡, 学生自己也觉得写作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一定要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选材, 尽量做到与众不同。我在评价作文时有一个标准是创新之星。如果孩子写的内容或者写的角度跟其他学生不同, 我就会奖给他一颗创新之星。在作文讲评的时候还会把这些有创意的作文或者个别独特的语句展示给全班学生看。这对学生是一个非常正面的引导, 每次写作后, 学生都很期待作文讲评课的到来, 都想体会创新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

每次动笔写作之前, 我都会让孩子们尽情地谈一谈自己准备写什么, 努力地把他们的思路打开, 让他们的思维飞出教室, 飞向广阔的世界。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四单元的观察日记时, 很多学生想到了观察教室里的物品, 比如盆栽、文具盒、书包等。有孩子想到了观察家里的小狗小猫。我会鼓励他们说:“不错, 你想到了教室以外事物!”孩子们受到鼓励, 纷纷举手发言, 有的想到了观察蚂蚁搬家, 有的想到了观察鸡蛋怎样在盐水中浮起来……看到孩子们敢于创新, 乐于创新, 我非常兴奋。一个劲儿地夸奖:“非常好, 你的想法太奇特了!”“你能另辟蹊径, 必须给你点赞……”就这样, 在我真诚的鼓励声中, 孩子们写出了一篇篇让我倍感欣慰的习作。读着他们富有创意的作文, 我会情不自禁地露出了微笑, 迫不及待地跟同事们一起分享自己的幸福。

孩子们从此非常期待写作文, 觉得能写出与众不同的作文是一种骄傲, 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于是班级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 大家在写作文时都会使出浑身解数来争取创新之星。原来比较懒惰的小军, 看到自己的一个句子获得的创新之星也笑得合不拢口。下次写作的时候更认真了, 他搔着脑袋, 皱着眉头, 努力地让自己的习作迸发出奇特的光芒。

从此, 孩子们不但喜欢上了写作, 更喜欢开动脑筋, 做什么事情都希望有属于自己特有的方式。班上的任课老师都说我们班孩子的思维最活跃, 在我们班上课最有意思!听着大家的评价, 我知道我们班的孩子们勇于创新的素养正在逐步形成, 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三、画思维导图, 学会整体规划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一个人不管干什么事, 都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写作也是一样, 动笔写作之前拟一个写作计划非常有必要。写作之前我都喜欢让学生画一画思维导图。它是表达发射性思维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 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

在写《过春节》的作文前, 我先让学生画思维导图, 想一想准备写些什么, 思维导图放射性的结构让孩子们的思维更自由更活跃。孩子们拿起笔在草稿纸上刷刷地开始画起来, 不一会儿功夫, 就把自己作文的结构呈现了出来, 有主干, 有分支, 让人看后一目了然。孩子们还把自然段的序号都标注上了。接下来孩子们根据思维导图来写作, 就容易多了, 没有一个孩子出现偏离主题的情况。

上这节课后, 我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也鼓励孩子们画思维导图, 告诉他们在行动之前, 对自己要做的事情一定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 这样就不会漏掉最重要最关键的事情。中午自由活动的时候, 我让孩子们也画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 让自己明白中午到底要做一些什么事, 哪一件最重要, 必须首先完成。在进行每个单元检测前, 我也让孩子们画一画思维导图, 让他们明白自己需要复习哪些内容。渐渐地, 我发现孩子们的自主意识更强了, 没有老师的时候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无聊地嬉戏打闹了, 知道自己给自己安排事情做了。甚至还有家长告诉我, 孩子周末出门之前都要用手比划比划, 说自己在计划要买些什么?看到孩子们学会了整体规划, 形成了自我管理的核心素养, 我体会到了属于老师特有的幸福。

四、组内修改, 学会合作担当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 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进而促使学生相互学习, 共同提高, 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孩子们作文写好后, 我会让他们对照作文要求进行自评, 看自己是否达到了习作要求。自评后再和四人小组内的同学一起交流, 听同学提出修改意见。特别强调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团队, 必须要团结, 要让每一个组员在合作中都有所收获。要特别关心小组内写作有困难的同伴。

我们班的小杭基础比较差, 写作困难重重。在写观察日记时他选择的是写我们教室外面的一盆菊花。他们小组其他三个组员都比较轻松地修改好了自己的作文。大家就来帮助小杭了, 经过简单的分工后, 大家马上开始行动。小霜经过老师允许后把窗台上的那盆菊花端到了小杭桌子上, 就像老师一样, 一边让小杭观察, 一边给小杭讲解。小秋看见小杭的作文里有自己也不会写的字, 赶紧拿出字典来查, 然后给小杭写到草稿本上。小淇则指导小杭画思维导图……经过一个中午的努力奋战, 他们小组的每个组员都修改好了自己的作文。

摘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每一位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 我尝试在作文教学中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们通过审题, 学会了做事要抓住重点;通过独辟蹊径的写作, 学会了实践创新;通过思维导图, 学会了整体规划;通过小组修改作文, 学会了合作担当。孩子们在作文教学中蜕变着, 升华着, 他们的核心素养也在作文教学中发展着。

关键词:作文教学,核心素养,思维导图,整体规划,勇于创新,合作担当

参考文献

[1] 裴新宁, 刘新阳.为21世纪重建教育——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的确立[J].全球教育展望, 2013, (12) 。

生物教学的核心素养范文第6篇

数学概念是揭示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问题解决是数学概念学习后的自然延伸, 是学生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部思维调控的技能, 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在教学中, 让概念成为思维的起点、着力点, 促使学生思维品质得以提升。西师版数学六上的《问题解决》教学“圆中方”面积的求法:

师:你们能描述一下所看到的信息吗?

生1:有一个圆, 里面有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求正方形外面部分的面积。

生2:我发现, 圆的直径和正方形的对角线是重合的。

师:也就是共用的, 对吧?

生:圆的半径就是正方形的对角线的一半, 而正方形的边长未知, 但我发现通过把正方形分割成4个相同的三角形, 而三角形的底和高都是圆的半径, 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就能求出正方形的面积。

课堂中, 学生的思维直接建立在概念上, 通过对图形相关概念的理解, 找到了圆和正方形之间共用的信息, 建立了二者面积间的联系。求正方形的面积时, 把正方形转化成几个三角形, 及时解决了问题, 又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概念成为思维的起点, 极大的促进了问题的有效解决。

二、问题解决思维的培养, 在于关联和拓展想象

联想是重要的思维形式, 可以使相关联概念得以由此及彼地接近, 并从中得出一种新的结论。通过联想, 也可以使思维得以拓展, 问题解决得巧妙而完美。利用联想, 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把相关联的信息有机结合, 探寻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西师版数学六上的《问题解决》中在求“圆中方”面积时, 学生已有经验不能解决问题了, 老师的处理如下:

师:请你们闭眼, 想象一下, 出现在你面前的是4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 组成了一个正方形, 再想象一下, 它们还可以怎样组合?会是什么样子的?

生1:我是这样想象的, 把两个小三角形的长边重合在一起, 就组成了一个边长是圆半径的小正方形, 另外两个三角形也一样。

生2:我把正方形沿对角线分成两个三角形, 把它们想象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底是圆的直径, 高是半径。

生3:我把4个小三角形想象成了一个大长方形, 长就是直径, 宽就是半径。

课堂上, 教师适时的引导学生进行关联和拓展想象, 利用思维的跳跃性, 虽然正方形的边长不知道, 但利用想象, 把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联结在一起, 通过转化, 巧妙的解决了问题, 同时提高了思维的品质。

三、思维的培养也靠积累, “你是怎么想到的?”

数学思维靠积累, 厚积薄发, 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除自身努力, 还可以依靠向他人学习得以实现。教师注意在教学中充分挖掘优生的思维过程“你是怎么想到的”, 让其他学生 (特别是待进生) 注意留心观察, 借鉴他们的好的思维方法, 积累经验,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年级《千变万化》要解决的问题是:用小棒摆三角形和正方形, 从中找出规律。

师:同学们, 你们能用小棒摆一个三角形吗?用了几根小棒? (生:3根)

师:如果让你挨着这三角形再摆一个三角形, 怎么摆?你一共用几根小棒?

生1:我一共用了6根。

生2:我只用了5根, 在原来的三角形一边再摆2根, 就有了2个三角形。

师:请小组合作探究:用同样的方法接着摆3个、4个三角形, 记录每次用了多少根小棒, 你有什么发现?

1个三角形:3根,

2个三角形:3+2=5根,

3个三角形:3+2+2=7根,

4个三角形:3+2+2+2=9根。

生1:我发现, 除第一个三角形外, 后边每摆一个三角形都只用了2根小棒, 所以4个三角形的算式可以简写成3+2*3=9根。

生2:我发现了一个规律, 3加2时, 加2的个数比三角形的个数少1个。

师:如果摆5个三角形, 3后边加几个2?10个三角形呢?100个呢?

突然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老师, 我还有一种算法, 就是把第一个三角形拿出1根小棒, 这样, 摆多少个三角形就有多少个2, 用2乘三角形的个数, 再加上拿出来的1根。

四、发散思维的训练, 与学生的天性相结合

学生遇到问题, 首先得打开思维, 尽可能的寻求解决之道。儿童的天性是活泼好动的, 思维也是灵动的。现实中,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学生的思维宽度普遍显得越来越窄, 比如, 一个孩子小时候活泼聪明, 长大了却显得有点“反应迟钝”, 什么原因?这是思维方式的收拢与僵化。所以, 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甚至是天马行空也行。

上一篇:乡镇自评报告范文下一篇:个人党风廉政建设汇报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