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资助工作体系范文

2024-06-28

学生资助工作体系范文第1篇

一、贫困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障碍

贫困大学生大学生社会化问题面临着众多障碍, 造成了贫困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缓慢或贫困大学生社会化方向出现偏差等不良后果, 为避免不良后果的产生, 厘清贫困大学生社会化障碍是首要问题。

(一) 家庭环境的限制, 导致贫困大学生社会化的隐形排斥

贫困大学生的成长受到家庭环境的极大影响, 一个家庭的物质条件、价值观念和生活观念都是贫困大学生的成长影响因素。贫困大学生的家庭环境受到经济压力的影响, 由于物质获得度低、经济社会的认知度有限, 造成贫困大学生对于具有经济标签的社会行为展现出现两极化行为, 一种表现为自卑, 认为自己的物质获得力有限, 因此对于社会化过程失去信心, 另一种则表现为因过于羡慕他人而造成的社会化方向偏差。

(二) 家庭教育的缺失, 导致贫困大学生社会化的先天不足

贫困大学生在没有正确的家庭教育引导下, 对于社会和生活的认识有限, 这造成了大学生社会化没有先天条件。这种家庭教育造成了贫困大学生的兴趣狭窄, 生活方式单一和闭锁心理, 在贫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没有具体的兴趣方向, 很难结交到合适的朋友圈, 无法改变自己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的固化行为方式, 适中按照自己的行为方式循规蹈矩, 当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 不愿意和他人主动沟通交流, 造成贫困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没有合适契机。由此可见, 贫困大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了贫困大学生社会化的先天条件不足。

(三) 社会环境的冲击, 导致贫困大学生社会化的内心冲突

贫困大学生在基于有限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之后, 促使贫困大学生养成了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和诚实待人的良好品质, 但是也造成了其墨守陈规、平均主义和定式思维等思想观念。贫困大学生进入大学后, 面临逐步进入城市生活, 生活空间突然转变, 社会中不同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影响等情况, 自身原有的价值体系遭受到重大冲击, 这常常会使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产生自我怀疑、焦虑迷茫和不知所措的心理状态。

(四) 社会转型的影响, 导致贫困大学生社会化的功利趋势

贫困大学生在经过长时间的贫困大学生活后, 当他们与不同生活水平的同学接触时, 更加体会到贫困大学生活的不足和困境, 贫困大学生将产生自卑和孤独的心理, 同时也会产生对于金钱和权利的极度渴望。他们希望通过自身的行为改变自己乃至家人的现状, 这种心理的急迫度逐步强化必将导致贫困大学生的观念和行为更加趋向于实用化和世俗化, 体现出贫困大学生社会化的功利趋势。

二、大学生资助体系与贫困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国的资助体系正逐步完善, 并逐步形成了现行的“奖、贷、补、助、减”五位一体的资助体系。它可以将以减轻经济压力为主的资助体系引向资助和育人共同发展的资助育人体系, 该体系的构建将有利于为贫困大学生社会化提供支持和助力。

(一) 大学生资助体系为贫困大学生社会化提供方向指南

大学生资助体系在资助育人工作中帮助学生成长,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大学生活中确立积极健康的发展目标, 形成独立的人格特征和事物辨别力, 并逐步引导大学生在走入社会后形成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意识和观念。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帮助大学生解决社会化发展的方向问题, 从政策导向上帮助大学生尽快融入社会, 承担社会责任。

(二) 大学生资助体系突出贫困大学生社会化的效果

大学生资助体系帮助贫困大学生的社会关系建立, 帮助贫困大学生找寻个体的兴趣点, 帮助形成他们稳定的朋友圈, 帮助构建贫困大学生支持力量, 帮助减少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帮助消除大学生人机沟通障碍, 为大学生社会化提供基础力量。大学生资助体系还为贫困大学生成长提供身体和精神上的支持, 从授人以鱼变化为授人以渔, 帮助贫困大学生确立为了生活目标, 给予大学生以成长动力, 影响大学生社会化效果, 提高大学生社会化质量。

(三) 大学生资助体系能营造贫困大学生社会化的良好氛围

大学生资助体系肩负着为贫困大学生社会化营造氛围的重任, 为贫困大学生提供的是便于自我发展的良好氛围。在现阶段贫困大学生社会化面临着两个极端性问题, 一是社会对于贫困大学生的歧视, 二是社会对于贫困大学生的溺爱。以上两种现象都是需要大学生资助体系来维护解决的, 运用资助体系中正面的文件规定, 保护贫困大学生的隐私, 尽量减少透露贫困大学生的个人信息, 解决对于贫困大学生的歧视和公开比贫问题。

(四) 大学生资助体系强化贫困大学生社会化的外化表现

大学生资助体系明确贫困大学生社会化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在贫困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增添大学生的具体表现形式, 让贫困大学生社会化过程可以外显出来。贫困大学生社会化外化表现通常可以分为社会实践和学习型探索, 在社会实践中贫困大学生通过个人力量奉献社会, 在自身成长的同时, 积极融入社会之中, 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大学生资助体系对于打破贫困大学生社会化障碍的主要举措

构建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大学生资助体系有利于打破贫困大学生社会化的障碍, 为此在构建资助体系时应从如下方面考虑。

(一) 增强贫困大学生自信度, 削弱家庭环境影响

贫困大学生大学生的自信度对于贫困大学生社会化具有重要影响, 为此应该在大学生资助体系构建中有倾向性的增强对于贫困大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笔者认为应该在大学生资助体系中增加贫困大学生的实际技能锻炼, 增强大学生与外界的接触能力, 让其在展现自我中逐渐转变自卑的心理暗示, 转变为我能行的心理动力, 增强贫困大学生的自信度。

(二) 扩大贫困大学生教育范畴, 弥补家庭教育缺失

为了更好的实现贫困大学生社会化的目标, 应该在给予贫困大学生专业教育的同时, 提供给他们更多的教育机会, 扩大贫困大学生受教育范畴来有效弥补贫困大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贫困大学生教育范畴应逐步向外扩大, 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学业指导、职业技能训练、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让贫困大学生掌握各方面的能力, 用知识的力量武装保护自己, 来帮助自己的逐渐站起来, 让他们即使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 依然能够有机会弥补不足, 发展自己。

(三) 正面引导贫困大学生, 减弱社会环境冲击

面对社会上对于现今贫困大学生的不同言论和影响, 大学生资助体系应该直面贫困大学生社会化和具体社会言论之间的矛盾, 力求从顶层建筑角度出发, 用明确的导向来引导学生, 运用具体的过程来规范资助行为, 运用正面的力量来教育学生, 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上对于贫困大学生的误解, 减弱错误认识在贫困大学生上的影响, 树立正确的奋斗观念, 帮助学生认识到通过自身努力才能自身成长改变生活, 彻底纠正社会上对于大学生社会化的错误认识, 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倡导自立自强, 回击功利化趋势影响

大学生资助体系应该引导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多方面学习知识, 改变仅仅唯利益、唯实用性的学习原则, 让贫困大学生在自我探索和学习中发现自己的发展方向, 增加生活的充实感, 在不同的方面增加自己的存在感, 减弱对于金钱的过于关注和对比造成的嫉妒心理, 以此来回击在贫困大学生社会化中的功利化趋势。

摘要:贫困大学生社会化是资助育人的根本取向。贫困大学生社会化面临的诸多挑战。资助体系与贫困大学生社会化有着密切关系, 从方向、效果、环境和表现上影响着贫困大学生社会化。由此应该从增强自信度、扩大教育范畴、正面引导大学生和倡导自立自强等方面发挥大学生资助体系对于贫困大学生社会化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资助体系,贫困大学生,社会化

参考文献

[1] 许翠梅.我国大学生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6 (5) :57-59.

[2] 徐新林.文化差异与和谐再造—论促进在校农村大学生社会化[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7 (3) :87-91.

[3] 张敏生.农村贫困大学生社会化问题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7 (1) :104-106.

[4] 郑晓艳.农村籍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 2009:1-151.

[5] .马金保.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研究[D].陕西:西北大学, 2011:1-44.

学生资助工作体系范文第2篇

2013年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工作方案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3年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与成效宣传工作的通知》(粤教助办函﹝2013﹞18号)要求,我校认真做好2013年国家学生资助政策的落实工作,具体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工作方案如下:、

一、宣传活动时间:

2013年6月21日—2013年9月18日

二、宣传内容:

1、国家资助政策对家庭经济困难就读中职学校的重大意义;

2、国家学生资助政策的主要内容;

3、学校贯彻落实各项资助政策的具体作法和创新经验;

4、获得资助的家庭困难学生或其家长的感恩之情以及中职优秀毕业生回报学校、回报社会的典型事例。

二、、宣传方针

采取“两时三点,一线贯通”的宣传方针。即“两时”为把握招生前及毕业前两个关键的宣传政策时间,及时宣传政策的利好,消除因经济困难问题而导致放弃学业的现象;“三点”指的是宣传国家学生资助政策的三个重要场所,即家庭、学校、社会,要求资助政策的宣传要深入的各学生家庭,以获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同时消除家长的疑虑,让学生有信心、有勇气、有理想地去学习。“一线贯通”,即指对国家学生资助政策的宣传要结合学校办学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场所、各种平台,做到政策宣传深入家长和学生的内心,将学生资助工作落实到位。

二、宣传方式

1. 通过学校网站宣传及平面广告宣传。 2. 招生时期及毕业前发放宣传单或纪念册。 3. 招生专干深入各地宣传国家学生资助政策。 4 在招生及开学关键时期设立现场咨询台及咨询热线。 3. 利用校园广播、校园板报、校会、班会、家长会积极宣传好国家对就读中职学生资助政策。

4. 不定期通过学校通信平台致信学生及家长关注资助信息。

5. 开展“国家资助 助我飞翔”励志成长成才优秀学生典型评选活动。树立典型的受助学生刻苦学习,励志成才等优秀事迹,联合媒体进行宣传典型事迹。

6. 及时总结经验,认真查漏补缺。

三、活动步骤及措施

(一)宣传准备阶段:6月10日—7月1日

1.将中职生资助政策的主要内容、重大意义和学校落实资助政策的做法及获资助的家庭困难学生或其家长的感恩之情、受助生励志成人成才事迹、及中职优秀毕业生回报社会的典型事例等编印好宣传资料,并送发到各初中及相关媒体。

2.在学校网站更新发布中职生资助政策。 3.在校内更新、完善资助政策的平面宣传。

(二)宣传攻坚阶段:7月2日—9月10日。

1、在学校网站进行政策宣传。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板报、校会、班会、家长会积极宣传好国家对就读中职学生资助政策的重大意义及主要内容。

2、在招生宣传的信息传递中凸显国家资助政策的重要意义,对毕业生发放政策宣传单或纪念册

3、培训招生专干,利用到各中学、各乡镇招生的同时,积极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并为学生和群众解疑释难。

4、充分利用我校在读学生的资源,将中职生资助政策宣传到各乡镇和农村。职校生有很多都是来自农村,并且他们及其家庭均已充分享受到国家对中职生资助政策的成果,他们也更深切感受到了国家对中职生的重视与关心。因此,职校要充分利用这些宣传的“生力军”,把资助政策宣传到农村千家万户。

5. 在学校设立资助工作咨询处或设立专门的咨询人员,并且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公开咨询热线。通过学校已建立的校讯通平台,定时发布相关的资助政策,及时反馈资助工作的最新进展。 6. 在开学初,组织各班级召开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专题班会,充分认识和了解相关的政策知识,为同学们解疑释难;学校召开家长会议,反馈国家资助政策及学校工作落实情况,为家长们解疑释难,让家长们指导监督。

7. 与学校广播站联手推出宣传栏目,播报中职资助政策,并出版相应的板报、宣传栏。

8. 通过学校团委学生会举办 “国家资助 助我飞翔”励志成长成才优秀学生典型评选活动。树立典型,收集受助学生刻苦学习,励志成才等优秀事迹,联合媒体进行宣传典型事迹。

(三)宣传总结阶段:9月11日—9月20日。 认真总结好宣传活动情况,并将宣传活动总结一份、宣传活动中先进人物典型事迹材料和宣传活动的图片于9月18日前报送教育局。

学生资助工作体系范文第3篇

学生的资助工作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xxxx-xxxx学中,在学生资助工作的过程中,我一直坚持以人为本,严格按照学校的有关要求,热情细致地做好资助工作。

一、努力提高自身素养

随着国家资助政策的发展,各种新情况的出现,对从事国家资助工作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创新工作方法,搭建了班级贫困工作的小组班子。以人为本就是要求以学生为根本,在开展资助工作中充分考虑学生生活状况、情感需要。既做到从生活上解决一定困难,又从情感上树立信心。

2.坚持“帮困扶贫、务实求效、励志育人”三项原则。在三个原则的框架下,搭建资助体系、拓展育人平台,通过开展活动等努力做好资助育人工作。帮困扶贫要求关注特定对象,务求实效要求讲实际、求真求正。励志育人要求不光在生活上帮助贫困学子,同时要从情感、情操多某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

二、深入细致开展学生资助工作

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通过多种方式尽力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1.成立xxxx学生贫困认定领导小组,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先由班级内部成立评议小组进行班级内部评议,将评议结

果上报xx学院学生贫困认定领导小组进行复议。

2.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完成了xxxx-xxxx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xxxx奖助学金”、xxxx各类社会奖助学金的评选,以及xxxx-xxxx学年国家助学金的评定。切实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有需要的同学提供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加强对助学贷款学生的诚信和征信教育。认真做好学费催缴工作。

3.利用假期进行了贫困生走访,暑假期间开展贫困生家庭走访工作,在结合我院贫困生情况的基础上,xxxx对xx名困难生进行了走访,此次走访活动为今后进一步提高我院贫困生帮扶工作水平、完善资助工作体系提供了宝贵经验。

4.积极联系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和毕业生为学生捐资助学,如xx毕业生设立的xx奖学金等,自xx奖学金设立以来,一直按照xx奖学金管理方案内容认真执行,截止到xxxx年xxx月共奖励考研同学xxx元,获奖人次达xx人占毕业生比例xx%,帮助和奖励品学兼优和考上研究生的同学。

5.还多方联系需要兼职岗位的企业和单位,给学生介绍护校、家教和各种短工,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使学生可以勤工助学。

三、坚持不懈,创新工作方法

xxxx-xxxx学共发放国家奖助学金、xx学院奖助学金、xx慈善总会奖助学金、xx爱心企业家助学金、xx奖学金44万余元,获得奖助学金人数占xxx学生总人数xx%,在公平、公正、

学生资助工作体系范文第4篇

根据县教育局2012年工作要点的要求,按照王局长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全县学生资助工作下一步的思路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积极宣传国家资助政策,改进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加强贷后管理,落实贷款催收、考核和违约通报考核机制,全面做好2012年的学生资助工作。

一、充分认识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意义

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教育系统的一项常规工作,各学区(校)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周密安排,认真落实,绝不能出现相互推诿、拖沓、不负责任的现象,务必把这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好事办好。

二、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申请和办理

1、贷款预申请。每年4月份,各完中、农职中要对高三毕业生的贷款需求进行摸底调查,组织学生填报生源地助学贷款申请表,没有预申请的学生不能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4月20日前各校上报预贷款学生信息,由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汇总报送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2、贷款指标分配。新生贷款指标依据预申请贷款学生数

的比例全部分配到各完中、农职中,各校学生资助管理领导小组要按照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分配指标进行评议、审核、推荐。

3、贷款手续办理。

新生贷款时,先登录https://sls.cdb.com.cn填写基本

信息并打印申请表2份,凭《录取通知书》到原就读高中、乡(镇)村委会、学区资助管理领导小组依次办理审核、签字、盖章等手续(城关镇、盐官镇的学生可凭担保协议书办理,不到学区资助管理领导小组进行审核、盖章),然后到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签订合同,办理相关贷款手续。

高校在校生续贷时,先登录https://sls.cdb.com.cn填

写基本信息并打印申请表2份,凭《学生证》到乡(镇)村委会、学区资助管理领导小组依次办理审核、签字、盖章等手续(城关镇、盐官镇的学生可凭担保协议书办理,不到学区资助管理领导小组进行审核、盖章),然后到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签订合同,办理相关贷款手续。

4、提交材料。所有学生办理贷款手续时须向县资助中心

提交以下材料:签字盖章的生源地助学贷款申请表、借款学生及共同借款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户口本)、录取通知书(或学生证)及收费标准复印件(以上材料均为A4版大小纸质,一式两份),首次贷款学生须与共同借款人同时办理。

5、各学区(校)对所有申请贷款的学生要进行审查,有

不良诚信记录者不得签字、盖章,对申请学生要建立档案,确

保借款学生或共同借款人的联系畅通,做好上下联络和信息传递。

三、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收缴

1、城关镇户籍借款学生由原毕业学校(礼县一中、礼县

实验中学、礼县职校)和城关学区联系收缴。

2、盐官镇户籍借款学生由原毕业学校礼县二中和盐官学

区联系收缴。

3、其余各乡镇借款学生由该学区(校)学生资助领导小

组负责收缴。

4、各学区(校)应收缴借款学生名单由县学生资助管理

中心提供。

四、高中国家助学金、彩票公益金的评选、发放

1、国家助学金、彩票公益金由各完中依据有关文件精神

负责评选、发放,各校要积极探索评选发放办法,不断扩大救助面,可结合实际,在确定资助对象时适当向家庭经济困难的高

一、高二级学生倾斜。

2、评审、公示过程要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进行,坚决杜绝平均分配、冒名顶替等现象的发生,出现问题将依据有关规定严格追究学校及当事人的责任。

3、发放要及时。资金到账后立即采取集中发放的方式进

行,发放时要有会标,有签字花名册,发放过程有图片、影像等资料,要邀请县资助中心人员参与发放过程。

4、各校要留存国家助学金、彩票公益金发放等资料档案,

要及时向县资助中心报送相应的小结材料。

五、资助工作的考核

各学区(校)的学生资助工作纳入教育局目标责任书的考核体系,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区(校)成立了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有专人或

专职联络员负责助学贷款和助学金发放,保障必要的办公条件。

2、能够认真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及时对学

生贷款申请进行审核、签字,并掌握学生家庭住址等基本情况。

3、各项资助工作做到规范有序,发放及时足额,无虚假、

冒领、套取专项资助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基本实现工作无越级举报、无越级上访。

4、按时收发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文件,认真做好各

项资助信息的统计工作,报表准确,报送及时。

5、及时清收所辖范围内借款学生到期本息,能够提供借

款学生相关信息,并完成本辖区内学生本息回收任务。

学生资助工作体系范文第5篇

自查报告

xx小学是一所小学教学点,主要为xx小学输送学生。学校内设附属幼儿园一处,学校幼儿园十分重视学生资助工作,结合学校实际和上级要求,建立健全学生资助工作制度,规范学生资助工作操作程序,落实专人负责学生资助工作,不漏报、瞒报、错报一名学生,不克扣、挪用、截留一分学生资助金,确保我校相应学生都能如实享受到资助,让国家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现将我校学生资助工作汇报如下:

一、成立学生资助领导小组,完善学生资助制度 为了确保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增加学生资助工作的透明度,确保学生资助工作公平、公正、公开,我校按照上级相关要求,迅速成立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和贫困家庭认定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校长任职,全体领导全部参加,评审小组主要由班主任组成。明确领导小组定期对学生资助资格的审查、资金发放等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了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我们迅速组织领导小组和评审小组成员开会,认真宣传,学习相关文件精神。

二、广泛宣传,让资助政策深入人心

- 1复杂。我校按资助中心要求,在最短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我们希望,资助工作形成常态,一如既往地进行下去,对我校部分学生是一个极大地支持和鼓励,对于稳定学生、减少辍学,提用。

升教育质量起到了重要作

2016.5

学生资助工作体系范文第6篇

一、开展贫困大学生资助活动, 推动资助育人工作开展的意义

伴随各项资助资金贯彻落实, 贫困大学生上学困难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不过资助过程当中和资助工作完成后的育人事项也需要提到重要议程, 要引起高校以及相关部门的关注。之所以将资助育人工作作为贫困大学生资助活动当中的核心要素, 主要是因为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施具备突出意义。第一, 解决资助工作中的难题, 发挥资助活动的育人功能。通过对目前高校资助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总体分析可以了解到多种多样的资助政策, 虽然在极大程度上让贫困大学生的燃眉之急得到解决, 不过其中还显现出了很多实际问题。比方说经济依赖问题、挥霍资助资金、对被资助没有感恩意识, 资助后心理自卑等。面对这样的情况, 除了从经济方面出发资助学生外还应该将资助工作作为育人工作的一个有效环节, 抓住这样的育人契机, 既让学生得到经济方面的帮助, 也能够得到精神等方面的支持, 促进贫困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第二, 提高学生精神境界, 为国家和社会培育优秀人才。贫困大学生资助活动之所以重要和崇高, 首先在于贫困大学生在求学过程当中真切感受党、国家以及人民的热切关怀与深切期盼, 与此同时, 利用针对性强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水平, 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也为他们将来步入社会, 成为优秀的建设者起到助推作用。

二、开展贫困大学生资助活动, 推动资助育人工作开展的原则

高校为了在优秀人才培养方面获得理想效果, 并解决贫困大学生的上学难问题, 开展了系列资助活动, 同时也开始把关注点, 放在资助活动当中的育人工作上, 助推资助育人目标的达成。不过想要让资助育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并且获得理想效果, 就要严格遵循以下几项工作原则:第一, 组织性原则。一方面资助管理部门必须提高对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视程度, 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和不同类别的资助工作培训, 宣传推广有关的资助政策措施, 优化资助流程, 树立育人观念。另一方面学校要明确自身的资助育人职责, 并将资助育人纳入到整个教育规划体系当中, 建立专门的工作小组, 将工作职责落实到人和部门, 通过部门与各个人员的协调配合, 提高资助育人效果。第二, 针对性原则。受助学生本身有着很大的差异, 所以在针对其开展资助育人工作时需要区别对待。要做好深度调研工作, 了解受助学生的心理和受教育需要抓住教育的有利契机, 将育人工作落到实处, 特别是要做好感恩教育、自立自强教育、诚信教育等, 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第三, 严肃性原则。国家积极打造资助工作体系, 彰显了教育公平, 同时也为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必要支持。但是资助育人并不只是简单的慈善经济资助, 而是一项严肃性和严谨性的工作获得。这就需要高校在思政观念上进行转变, 准备把握政策, 在贫困学生认定方面进行把关, 在工作落实上进行把控, 彰显资助育人严肃性。第四, 科学性原则。高校要深刻认识到教育无小节, 处处皆教育的道理, 全力打造科学性的资助育人体系, 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大学生需要依章办事, 对于条件不符但是经济困难学生, 学校需要利用好临时自主专用款项。

三、开展贫困大学生资助活动推动资助育人工作开展的策略

(一) 革新资助育人理念科学确定工作目标

高校开展资助育人工作要有明确的思想观念和确定性的工作目标, 以便形成对整个工作体系的指导。首先从资助育人理念角度进行分析, 需要将资助育人以及服务育人作为工作思想的核心内容, 真正做到不让贫困大学生因为经济困难问题失去学习机会, 不让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困难问题而威胁他们的身心健康。从资助育人的工作目标确定上进行考虑, 要将最终建立起奖、贷、助、勤、补、免、缓七位一体、联动助学资助政策体系作为最终目标给贫困大学生提供奖助学金以及助学贷款等诸多方面的保障。在这一工作目标的引领之下, 学校方面要积极拓宽社会捐助和资助的渠道, 获得社会方面的积极支持, 使得贫困大学生能够在全社会的帮扶之下顺利完成学业和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严格依照国家的助学贷款机制推进相关工作的有序实施, 尤其是要加大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措施的宣传推广力度, 使得贫困大学生能够积极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组织实施勤工助学类的实践活动, 如果条件许可的话, 可以学校临时工聘用贫困大学生, 使得他们能够在相应的工作岗位上得到锻炼, 也从中得到一定的资金帮助;建立大学生爱心基金, 面向家庭经济困难或者是有重大疾病的学生, 使得他们能够及时得到经济方面的帮助, 让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和学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可以说在有了明确工作理念与目标之后, 高校在贫困大学生资助活动当中会降低难度, 保证资助育人实践的有效性。

(二) 完善资助育人工作机制, 规范工作流程

贫困大学生资助活动现如今已经成了高校教育工作当中的一个重点问题, 而为了确保资助育人的相关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 需要积极健全工作机制, 明确和规范工作流程, 让更多的贫困大学生在学校的帮助和教育之下得到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与成长空间。第一, 科学制定针对被资助贫困大学生的认定机制。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是推进资助活动, 确保资助育人目标落实的基础所在, 同时也有助于确保资助育人功能的发挥。所以要提高对认定工作的重视程度, 保证资助资源可以公平公正以及科学恰当分配给贫困学生。在完善认定机制的过程中, 要在评定工作当中加强引导以及教育, 落实人性化以及规范化的原则, 让贫困大学生真正感受到温暖和尊重。同时需要在认定工作当中与贫困大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互动沟通, 将认定工作做到学生的内心当中, 切实把握好他们的真实情况以及内心情感, 将助学和育人贯穿认定工作全过程。而在公布结果方面需要选用人性化的方法, 既要实现公平公正, 又要凸显人文关怀, 以免学生产生较大的心理负担或者是自尊心受伤而出现自卑情绪。第二, 构建公开公示的工作机制。公开工作机制主要包括公开资助政策、工作程序以及评审评议制度, 而公示工作机制则涵盖公示班级、学院以及学校的审核评定推荐结果, 维护实际工作的公平性与科学性。第三,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完善工作机制。心理障碍问题是目前贫困大学生群体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因此高校要明确资助育人的工作要求, 并根据学生的实际特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并发挥好心理咨询教师、辅导员等的心理帮扶作用, 让贫困大学生可以缓解心理压力, 树立乐观积极的心态, 提升抗挫折能力。

(三) 明确资助育人工作内容提高工作效果

资助育人工作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和综合性特征, 而要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 必须明确资助育人工作的实际内容, 尤其是抓住工作当中的重点和要点, 并对内容建设当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补充。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活动当中的资助育人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感恩教育。感恩教育实施的重要目的是要从根本上转变受资助学生无偿获得经济资助的思想, 让受资助学生能够学会感恩, 感恩党和国家, 更感恩整个社会给予的帮助与扶持, 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在获得帮助的同时, 还要学会知恩图报, 运用自己的方式和恰当的方法, 感恩与回报全社会, 主动参与多种形式的社会公益实践活动。高校可以组织受资助学生建立爱心公益社团, 让他们用最为真诚和自然的方法回报学校与社会, 并将爱传递下去。第二, 诚信教育。在助学贷款的支持之下, 贫困大学生可利用透支未来资本的方法, 顺利完成学业, 让个人得到更多择业就业的机会以及更大发展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开展诚信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不过在诚信教育实践当中, 需要彻底转变过去的说教性教学模式, 而是要运用多种教育模式, 唤起学生的诚信情感, 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意识。诚信教育当中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内容是高校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以诚信做人、诚信贷款、诚信还贷、诚信缴费等为主的诚信教育系统。第三, 责任教育。奖学金是以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作为重要根据的奖学金类型, 不管学生是不是经济困难的都可申请。高校可以将优秀奖学金作为重要载体, 打造责任教育的坚实平台, 通过科学设定评选标准来激励学生积极向标准靠拢, 提升综合素养, 更让获奖学生树立责任意识, 对自己提出高标准和严要求。第四, 励志教育。励志教育可以将励志奖学金作为有效依托, 让贫困大学生得到全新资助的同时, 促使他们通过努力学习以及完善个人的综合素养, 实现远大目标, 成为励志榜样。

(四) 健全资助育人辅助措施强化工作保障

开展贫困大学生资助活动, 让高校在学生培育和人才培养方面获得了显著进步, 而要从根本上促进资助育人工作的贯彻落实, 除了上面提到的几个措施和方案之外, 还需要积极完善资助育人的辅助策略。

第一, 将勤工助学作为有效依托, 培养贫困大学生综合素养。过去的勤工助学工作内容比较单一, 主要是后勤服务类和安全保卫类的内容, 而且大部分属于技术含量低的体力劳动内容, 容易让贫困学生出现自卑心理而抵触参与勤工助学的活动。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 高校要对勤工助学模式进行积极创新, 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和岗位工作整合起来, 让学生既能够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 又能够在综合素质方面得到锻炼, 并展示自己的优势才能, 在服务他人的同时升华个人价值。

第二, 设置专门的定向奖学金, 有效拓宽学生的就业途径。高校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之下在积极探讨如何拓展学生的就业路径,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就是利用设置定向奖学金的方式给企业和各方面表现非常优异的贫困大学生。这样既能够给企业提前培育以及锁定所需人才, 又能够让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第三, 增设社会实践类的奖学金, 激励学生锻炼发展实践技能。学生参与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他们正确择业观和就业素质的发展, 而要让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 就可以设置针对社会实践的奖学金, 培养学生主动实践和乐于实践的良好习惯, 让他们在社会实践当中提高社会责任感以及使命感, 在实践中学习知识, 体察国情, 增长才干。

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给予他们经济方面的资助与扶持是一项至关重要和系统性极强的大工程, 而且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进程中会显现出不少新问题, 影响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施效果。为了提升贫困大学生资助活动的有效性, 升华和提高资助育人的工作价值, 高校需要从根本上转变资助工作的实施观念, 同时引导贫困大学生改变思想观念, 坚持自立自强, 用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自身遭遇的情况, 并通过积极努力来回报学校与社会, 成为建设国家与社会的优秀人才。

摘要:目前高校教育改革活动正在积极推动, 极大程度上完善了高等教育体系, 同时也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必要与基础支持。而要想让高校教育获得持续性发展, 提高对贫困大学生的关注度就显得至关重要。部分贫困大学生受到经济条件的影响无法顺利的完成学业, 同时还会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 所以要积极组织开展贫困大学生的资助活动。而为了提高资助活动的实施成效, 高校必须积极践行资助育人, 也就是将资助和教育结合起来, 将物质和精神帮助进行有机整合, 让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得到有效体现。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资助活动,资助育人

参考文献

[1] 韦阴红, 陈志庆.论新国家奖助学金制度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其对策[J].高教论坛, 2018, (1) :65-66.

[2] 曹瑛, 李萍.新资助政策背景下资助育人实践的路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6, (10) :117-119.

[3] 李玉龙.论高校资助工作的重要意义[J].科技信息, 2016 (25) :85-86.

[4] 王璐瑶.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几点建议[J].高教论坛, 2017 (7) :353-355.

上一篇:系统错误自动重启范文下一篇:新闻采编年终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