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高校校园文化论文范文

2024-07-28

新建高校校园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专业设置与调整是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内涵建设的主要举措,新建本科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应遵循统一性原则、服务地方原则、发展性原则和结构优化原则;围绕“产业链、技术链”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群,新增能完善专业群建设的新专业,是专业设置和专业内涵建设的有效途径;完善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以服务地方为导向,建立一套完整的适合学校发展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及时调整和淘汰不适宜专业,是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专业设置;调整

“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是2014年中国进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非常重要的战略步骤,是增强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近两年来,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成为教育界乃至社会关注的热点。2015年7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在中国教育新闻网发表“把握‘学校主体、地方主责’工作定位积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文章,对深刻把握部分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基本要求指明了方向,其中指出:要充分调动新建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中的自主性、创造性,拿出“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变、在专业设置上调、在课程体系上改、在师资配备上动、在教学管理机制上转”的具体方案及自我评价方案……[1]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专业设置与调整管理问题日益显现。

一 新建本科高校专业设置内涵的基本认识

从2003年开始,国家正式确立了五年一轮的本科教学评估制度,2010年以来,主要对未参加过教学工作评估的各类新建本科学校进行合格评估,其合格评估的“两个突出”核心工作内涵是突出服务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突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确定了新建本科高校“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新建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特别提到的“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实际是对新建本科高校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的进一步规范和要求。因此,新建本科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关键在于能否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就业需求的新变化,坚持把专业设置作为引导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切入点,打造一批地方(行业)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专业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二 新建本科高校专业设置的基本原则和路径

新建本科高校专业设置应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1 统一性原则

坚持专业设置与调整工作与学校指导思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统一,各学院根据“调研论证、系统设计、整体推进”的思路,做好专业群和专业设置与调整的论证与规划工作。

2 服务地方原则

专业设置结合地方产业链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规划,重点考虑学校支撑地方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社会管理创新、沿边对外开放的需要。优先设置符合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改善民生急需的产业。

3 发展性原则

跟踪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认真组织专业调研,结合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和产业结构,根据地方产业升级、转型的需要,适度超前设置专业。关注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从学校办学条件、专业发展空间、人才需求规模、学生就业等方面综合考虑专业设置。

4 结构优化原则

科学应用系统理论,合理安排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处理好一般专业与优势(特色)专业、基础型专业与应用型专业、传统专业与新兴专业之间的关系,注意专业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支撑,形成整体优势。优先设置学科、专业交叉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优先设置支撑地方产业升级、转型的专业群核心专业。

新建本科高校专业应通过以下三个路径进行设置:

1 系统设计

目前,新建本科高校专业设置现状特点表现为:迎合市场需要的实用专业、结合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兴专业、适应科技进步的跨学科专业。[2]但如果光凭这些特点来选择热门专业申报,则有失偏颇。专业设置应从宏观层面分析,研究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根据市场调研论证和学校已有学科基础进行系统设计,整体推进。坚持学校定位面向地方,形成专业结构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按照融入地方经济建设、产业振兴和技术进步的需要,制定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建设规划。根据地方产业链,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建设服务地方的专业群和专业方向,形成整体优势。通过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引导期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以应用型专业为主的专业建设新格局,限制设置与研究型综合大学趋同的专业。

2 专业开发

各教学单位根据学校总体规划制定本单位专业发展规划(包含规模发展或结构调整),学校每年申报的新专业,原则上以各教学单位专业规划为依据,如需申报规划外专业,需另附论证说明材料;在专业开发的过程中,还要密切关注省内和省外其他高校相关专业的设置情况;专业开发还应深入调研,获取丰富而准确的信息,并充分考虑学校满足专业设置所拥有的物质条件和师资,填写“拟设专业基本信息表”,含教学单位基本情况介绍,学校开设的相关专业,学校拟设专业及相关专业校内教师情况,学校拟设专业外聘教师情况,教学单位现有校内院外和校外实验条件和实习实训条件等,为进行设置阶段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前提和准备,坚持专业设置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3 专业设置

专业开发与设置的桥梁是进行充分论证[3],由学校评估单位对照本科教学基本状态和人才培养质量,对拟开设专业进行可行性论证,从而为专业设置实现科学性、规范性、效益性奠定扎实基础,避免临时动意。各项条件审核通过后,教学单位要周密组织专业设置的各项实施工作,包括对师资进行适应“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培训,开发体现“专业定位面向行业、课程设置对接技术;培养目标适应职业和就业、培养方案突出能力导向、培养过程产教融合、培养保障校地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对开办新专业支持经费及来源的承诺等。

三 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群是新建本科高校专业设置和内涵建设的有效途径

构建专业群,是指新建本科高校根据学校的地方服务面向,以优势专业为核心,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构建专业群,发挥专业群的聚集效应,以专业群建设带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新建本科高校围绕“产业链、技术链”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群,新增能完善专业群建设的新专业,是专业设置和内涵建设的有效途径。群内各专业与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密切相关,把核心专业在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成果辐射至专业群各专业;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和专业群平台课程,完善专业结构布局,逐步拓展符合产业链或技术链的新专业;建成相互共享的教学资源库、相互兼容的师资队伍、相互支撑的实训教学平台;把核心专业按专业硕士授权点的要求开展建设,通过论证、规划、遴选,积极开展专业硕士点申报的准备,搭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立交桥。一般以1~2个专业为核心专业,由2~3个专业提供服务和支撑,构建支撑地方产业升级的专业群,实现一些关键技术、重点技术在地方行业产业中的应用。立足于地方,面向地方行业,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培养地方行业建设和发展需要的一线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四 云南H新建本科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实践探索

基于以上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探讨,云南省H新建本科高校在实践中迈出了新的步伐。自2006年学校编制“十一五”规划开始,明确提出“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务的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2007年底,学校制定《关于实施质量工程、建设合格本科院校的若干意见》,提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以评建工作为主线,以提高质量为主题”的工作思路;在此基础上,2008年,学校制定了“十一五”规划补充意见,提出了“立足本土,汲取滋养,升腾本土,服务发展”的理念,确定了“地方性、民族性、国际化”的特色发展定位;2010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具有能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H高校在审视自身的教育经历中,积极开展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工作,以主动适应国家高等教育改革,2014年获批为省级新建本科高校首批转型试点高校。在近两年学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实践探索中,具体的改革进程与措施包括:

1 优化专业结构,建立对接地方产业链的专业体系

自“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口号的提出,新建本科高校“舵船”航向从此得到了进一步明确,H高校未雨绸缪,做出了示范引领和表率。专业是一所大学立学之本,教学之范,专业结构的合理与否,能够体现其办学的水平和特色优势,H高校借转型发展之机,逐步优化专业结构,应用技术型特征日趋显现,结合学校2014年工商管理、工艺美术、环境生态工程三个专业的申报实践,探讨新建本科高校转型背景下新专业设置要考虑的几个方面。

根据“调研论证、系统设计、整体推进”的改革思路,(1)以处理好基础型和应用型关系进行专业选择。工商管理属基础型专业,但它是管理类学科群形成的支撑基础和核心,为管理学科统领专业,能够对学校现有的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统计学和酒店管理六个本科专业学科发展构建更为合理的框架,为重点面向区域经济的管理类学科奠定坚实基础。尽管工商管理(专业代码120201K)属国家控制专业,专业论证复杂艰辛,H高校两年前专业申报失败后仍能吸起经验,认真做好规划和部署,深入开展专业调研,并对校内师资、实习实训场所、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等方面有效整合以达到新专业开设的教学要求,而不是一味去追求应用性特征明显的专业。(2)瞄准国家战略性文化产业进行专业选择。工艺美术是一个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体现精深文化内涵、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文化产业,H高校所处地域有着丰富且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孕育了紫陶、锡工艺、根雕、民族民间服饰等众多独具地方特色的工艺美术产业门类,紫陶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作为我国四大名陶之一,素有“文人陶”之称的紫陶无论是传统工艺,还是文化艺术层面都有着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为振兴地方工艺美术经济,发展地方工艺美术产业,H高校选择工艺美术专业作为新设本科专业申报建设,其专业方向选择陶艺设计、金属工艺设计。(3)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进行进行专业设置。云南省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水能资源均列全国前列,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城市化的迅速扩张,对资源开发和环境改造的强度越来越大,导致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生态灾难和水土气候等环境介质污染事故频繁发生,生态环境质量日益恶化,严重制约着云南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对环保人才的需求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陆续设置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但多年的生态环境治理实践表明,仅靠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已经无法解决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而生物修复、生态治理正逐渐成为重要手段。因此,我们选择教育部2011年增设的环境生态工程专业,该专业集合了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计算机科学等高新科学技术,旨在培养能够利用生态学原理与技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

2 根据地方经济产业链,构建专业群,新增完善专业群建设新专业

H高校借转型发展之机,依托省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专业群建设项目和学校转型发展子项目等开展支撑产业升级的专业群建设,集中学校资源建设好、社会有需求、办学基础好的专业集群,提高特色优势专业的集中度和产业对接服务能力。围绕省级“机械化自动化专业群”和学校转型发展子项目“高原特色农业专业群”产业链、技术链构建专业群的建设需要,新增能完善专业群建设的新专业。(1)机械化、自动化专业群。以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为核心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提供服务和支撑,实现重点技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在地方工业产业中进行应用,紧密围绕“应用性”和“地方性”的人才培养定位,探索并实践“大专业、多方向”的专业建设思路,以地方矿业、电力、化工等支柱产业为依托,深入思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使核心专业及专业群起到人才培养的示范引领作用,并对其它专业建设起到带动作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专业加强实验实习实训条件建设,为实践教学提供平台和物质保障,为社会服务提供支持,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应用对整个工业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能够起到显著的优化作用,使得整个工程从设计到运行变得更加科学高效。2015年选择申报的自动化专业能够为专业群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进行强有力的支撑与促进,体现学科整合优势,培养交叉型、应用型人才,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群。(2)高原特色农业专业群。高原特色农业的内涵是要充分利用云南地理优势独特、气候优势突出、物种优势明显、开放优势巨大等条件,围绕产业调结构、转方式、促转型。2014年H高校所处州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高原特色农业,打造绿色生态战略品牌,如做强蔬菜产业,做大花卉产业,做优烤烟产业,做特林果产业,做新生物资源产业,提升农业产业凝聚力和竞争力。十二五期间生命学院通过广泛调研和组建有行业企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参与的专业建设委员会,梳理了农学(核心专业)、植物保护、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专业人才目标岗位群,针对岗位群确定了专业核心能力、技能和知识。根据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链的特点初步构建了以生物科学为基础,做好支撑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资源保护与挖掘以及生态环境的修复与重建(产前);以生物技术专业做好支撑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农业生物技术;以农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和植物保护三个专业做好支撑现代农业发展(产中)的应用型的人才培养专业群。

3 构建专业预警与淘汰机制

专业结构调整是高校提高自身适应力、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按照“招生随就业,办学跟市场”的原则,吸纳地方企事业、行业专家参与到学校专业建设中,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统筹规划全校专业建设。围绕“应用型专业占全校专业75%左右,应用技术型特征明显”目标,实行就业情况、招生计划、地方需求与专业发展挂钩,对第一志愿报考率低、就业率低的专业实行预警,对初次就业率低的专业实行减少招生数、隔年招生,甚至停止招生。通过完善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以服务地方为导向,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适合学校发展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及时调整和淘汰不适宜专业,以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大良.积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N/OL].

中国高等教育,[2015-7-9].

http://www.edu.cn/edu/renwu/shengyin/201507/

t20150709_1286684.shtml.

[2]王瑛,喻道安.地方普通高等院校新专业建设的困境及

对策[J].中国大学教学2010(9).

[3]李峻峰,米岩军.职业学校新专业开发与设置的策略研

究[J].江苏高教,2010(2).

新建高校校园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馆藏建设

摘 要:文章以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情况为基础,重点对2004~2013年有关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文献进行统计,从发表年代、期刊来源以及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得出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注重特色资源建设的必要性。

作者简介:孙琴(1983- ),武汉商学院图书馆馆员。

近年来,为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层次、类型的多样化需求,一部分高等专科学校相继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办学层次的提高、学科多元化的发展以及服务对象信息需求的增加,这些都对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走特色化建设之路才能成功转型。特色化建设可以表现在馆舍、馆藏、人才、服务、设备等方面,最能体现特色化的是特色馆藏,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要注重特色资源的建设和整合,凸显自己的办馆特色,尽快建设成为适应本校教学和科研的文献信息保障中心。

1 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研究概况

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研究很早就被图书馆界所关注,1980年12月曾光碧等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上发表的《前进中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一文中最早提到对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体系的建立。笔者采用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作为检索统计工具,一是以“高校图书馆*特色+自建”为检索式,以“主题”为检索入口进行检索,以2013年5月为截止时间,共检索到3,920篇相关文献。其中发表在专业核心期刊的910篇,占论文总数仅23%。其余3,010篇论文分散在其他省、市级普通期刊上,说明关于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文献的发表量很大,反映出高校图书馆对特色资源建设的重视程度较高。

文献研究主题包括:一是理论性文献,此类文献所占比例最大,主要对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定义、建设内容、分类、重要性和意义进行阐述;二是探讨建设对策的文献,此类文献大多以某一地区或某一类型的高校图书馆为例,研究主要集中在现状分析、馆藏资源特色化建设的制约因素、解决对策等方面;三是介绍国外及港澳地区高校图书馆建设经验的文献,提出借鉴建议和发展策略;四是自建特色数据库的文献,围绕数据库系统软件开发、特色资源的搜集、数据加工和维护等方面讨论了建设的方法;五是讨论相关法律问题的文献,这类型文献主要针对高校图书馆在特色数据库的开发、建设及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知识产权等相关法律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

通过对文献研究主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高校图书馆对特色资源建设的热衷度与日俱增,并获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基本都认同特色资源建设是彰显高校图书馆自身信息价值、增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2 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研究现况

笔者采用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作为检索统计工具,以“新建本科+图书馆+特色+自建”为检索式,以“主题”为检索入口进行检索,同样以2013年5月为截止时间,共检索到25篇相关论文。下面将分别从论文的发表年代分布、来源期刊、主题内容等几个方面对检索到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2.1 文献发表年代分析

如表1所示,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对特色资源的研究从2004年才开始,这与新建本科院校出现的时间吻合。由于全国每年通过评估,获得办校资格的新建学校数量有限,所以对于这方面研究的文献不多。但是,发文量基本呈上升态势,这充分说明,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正逐步重视对特色资源建设的研究。

2.2 文献来源期刊情况分析

如表2所示,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研究还属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成果很少。25篇论文中有4篇发表在专业核心期刊上,占相关文献总量的16%;64%的文献发则发表在各类高校学报及其他期刊上,发表在图书情报类专业期刊上的文献数量较少。

2.3 文献主题内容分析

根据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检索结果所示,2004年,在《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构想》一文中,周萍等首次提出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文献资源建设,构建新的文献资源布局,形成具有本院特色的、适合教学和科研需要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1]。从2004年起,随着新建本科院校的增多,相关研究文献的数量也逐渐增多,通过对文献的充分阅读与分析,笔者对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研究成果进行如下归纳。

2.3.1 特色馆藏建设对策类文献。这类型文献有14篇,主要研究的是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既包括纸质馆藏的建设,也包括数字资源的建设,从整个馆藏体系方面探讨特色资源建设、优化的措施。如:2009年,林伯珊在《农业图书情报学刊》发表的《新建本科院校构建特色优势学科图书馆的探析》,她认为:由于我国新建本科院校之间存在着激烈竞争,为了赢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新建本科院校构建特色优势学科图书馆十分有必要,提出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学校办学定位,根据特色优势学科,构建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馆藏体系,从而最大限度地支持学校的建设和发展[2];2012年,齐俊霞等在《北京档案》上发表的《新建本科院校数字馆藏建设探讨》中提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要以“学科性”和“地方性”为宗旨,根据本校学科特色,收集与本校有关的当地历史文化、名人资料,挖掘地方文献,通过引进数据库、自建特色数据库、建立网络资源导航、加强数字馆藏整合等方式来建立特色馆藏,为学校、地方提供高层次的信息服务[3]。

2.3.2 自建特色数据库剖析类文献。这类型文献有9篇,是以某一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为例,通过阐述创建特色数据库的意义和过程,说明新建本科院校自建特色数据库是建设特殊资源的一个有效途径。如:2010年,林春波、梁海清在《图书馆界》上发表的《网络环境下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馆藏建设特色化—以桂东南文献特色数据库建设为例》,他们认为:特色化馆藏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之路,以桂东南文献特色数据库建设为例,从数据库建设背景、内容、形式及建库的流程等方面阐述了特色资源建设情况[4];2012年,曾绍文在《情报探索》上发表的《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思考——以闽台客家文献数据库为例》,以三明学院图书馆的闽台客家文献数据库开发建设为例,提出新建本科高校图书馆应依托地方特色文化,重组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拥有地方特色的数据库,实现提升自身实力和提高办学质量的目标[5]。

2.3.3 人员管理助力特色资源建设类文献。这类型文献有2篇,侧重以人为本,针对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岗位、人员优化完善措施进行探讨,通过建立适应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发展的管理模式,为特色资源的建设奠定基础。2009年,渠彩霞在《衡水学院学报》发表的《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探索》,她认为新建本科院校为了长远发展,应学习和借鉴综合性大学先进的办馆理念,结合自身特点,灵活实施学科馆员制度,积极建立适合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学科馆员管理模式,做好学科馆员的选拔和培养,大力推动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和服务工作的开展[6];2012年,王爱华、栾美晨在《经济研究导刊》上发表的《新建本科院校馆岗位设置与价值确定的定量测定方法》一文中利用现代管理方法确定图书馆岗位设置中的价值分析与测算方法,并根据价值分析的结果,建立价值分析模型,通过成立岗位价值测算小组、建立测算岗位价值的指标体系、构建判断矩阵、确定指标权重的测定流程得出最佳岗位设置方案,为新建本科院校特色图书馆的基础建设提供依据[7]。

综上所述,由于国内新建本科院校数量少、起步晚、优势学科少、人才短缺、管理模式落后等原因,其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建设无论是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与发展成熟的本科院校图书馆存在较大差距。

3 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必要性

3.1 高校教育竞争的客观要求

一方面,由于个人发展途径的多元化,人们冲破传统思想的束缚,上(国内)大学已不是年轻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方式。自2008年起全国高考报名人数逐年下降,从2008年的1,050万到2013年的912万已累计下滑了138万[8],如何吸引生源已成为广大高校亟须思考的问题。另一方面,新建本科院校前身多为成教、高职高专等,虽然在升格过程中,其校舍、宿舍、教学仪器、设备等硬件设施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在校园文化、人文精神以及发展远景规划等方面还受旧的办学理念的影响,办学特色还未体现;有的新建本科院校则是盲目追求学科专业大而全,没有办学亮点,缺少吸引力。外部和内部两大竞争因素决定了新建本科院校势必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吸引更多的生源,必须加大特色化建设力度,围绕特色学科的发展,开展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3.2 特色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保障

图书馆承担着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重任,在打造特色学科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者的角色。图书馆要围绕特色学科的发展需求,收集和整理专著、期刊、工具书、图集、音频、视频等各类特色资源,为特色学科带头人及其研究团队提供涉及面广、时效性强、权威性高的专业知识和学术信息,有效促进特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3.3 图书馆自身建设和发展的基石

3.3.1 特色资源建设有利于实现馆藏的合理布局。新建本科院校升格期间,馆藏的种类和数量激增,但由于多为突击性采购,在学校长远发展和馆藏专业性方面考虑不全,导致馆藏布局不够合理。通过特色资源建设,将特色学科专业文献作为收藏重点,降低科普娱乐文献收藏比例,逐步形成自身馆藏特色,使馆藏布局渐趋合理,使图书馆的建设跟上本科办学层次提升的步伐。

3.3.2 特色资源建设有利于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随着学科内涵和外延的不断扩大,教材上的知识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图书馆是他们增加知识全面性的重要场所。为了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图书馆要以学生的学习要求为导向,不拘泥于载体形式的收集各类特色资源,满足学生对特色文献信息的需求,吸引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

3.4 开展社会化服务的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第二十一条规定:“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提高面向社会的文献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同时,“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已经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在普通高等学校评估体系中被列出。

所以,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必须以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服务为己任,根据当地文化特色、普通读者或企业的信息需求,开展特色资源建设,创建具有地方性的特色馆藏。

参考文献:

[1] 周萍,徐军燕,彭稚飞.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构想[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4(1):137-138.

[2] 林伯珊.新建本科院校构建特色优势学科图书馆的探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2):33-34.

[3] 齐俊霞,牛秀荣,蔚洁.新建本科院校数字馆藏建设探讨[J].北京档案,2012(5):30-31.

[4] 林春波,梁海清.网络环境下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馆藏建设特色化——以桂东南文献特色数据库建设为例[J].图书馆界,2010(2):89-90.

[5] 曾绍文.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思考——以闽台客家文献数据库为例[J].情报探索,2012(11):71.

[6] 渠彩霞.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探索[J].衡水学院学报,2009(6):91-92.

[7] 王爱华,栾美晨.新建本科院校馆岗位设置与价值确定的定量测定方法[J].经济研究导刊,2009(6):274-275.

[8] 中国教育在线.201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将继续下降.[EB/OL].2013-07-20.http://edu.people.com.cn/GB/18098270.html.

(编校:马怀云)

新建高校校园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一、新建校区植物配置的影响因素

新建校区的主要建设过程分为规划、设计、施工、养护这四个步骤, 其中规划决定新校区的建设定位与目标, 设计环节是规划思想的具体表达, 施工环节是使规划思想落地的重要阶段, 而养护环节则可决定建设思想对校园育人环境影响的有效时间。

分析影响新校区植物配置的因素也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设计施工信息存在误差。设计直观反映建设思想, 但在实际施工中常常会对设计方案进行选择性调整和修改, 这种信息误差, 会造成植物配置实际效果与设计意向的较大落差。二是高校功能区域限制。新建校区的教学、生活、休闲等功能的分区明确具体, 为适应各功能区的使用而进行的植物配置设计, 必然导致校区整体绿化环境被割裂。三是施工建设水平高低。植物配置的施工环节, 其专业技术性极强。施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绿植的存活率和成景效果。四是景观的社会效应大小。随着“花海”式校园景观社会热度的提高, 部分高校在新校区建设中为了热度而生硬增加景观, 这种做法打破了植物配置的整体规划。

二、新建校区植物配置的普遍问题

1、设计意图与效果差异大

设计意图与实际效果的差异表现在新校区建设的各个方面, 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但相对于建筑或硬质景观, 植物配置中的这种落差更为强烈和难以把控。究其原因, 主要在于设计方案的确定往往停留在效果图的决胜阶段, 对于植物配置的设计方案与可行性未能进行深入研究。

2、植物布局缺乏整体性

植物的配置设计对其所在校园区具有重要的服务功能, 但过度强调区域范围内的绿化效果, 就会忽略植物配置的整体协调性。例如新校区建设中, 入口功能区域倾向于选择列植、阵列种植或其他对称规则式配置方式;教学区倾向于采用竹、梅等植物, 以表现师生的求知精神与文化氛围;休闲景观区为了营造良好的休憩游赏环境, 一般倾向于大量采用多花、香花植物等。这从功能分区的角度看并无问题, 但从整体校园绿化环境上看就显现出植物配置的区域性割裂和整体性缺失。

3、绿化种植方式不合理

植物配置依靠较高的施工水平来体现其造景意境。植物配置的施工环节也是施工中二次设计出现最多的环节。但由于专业人才的不均衡配备, 新建校区出现了不少种植方式不合理的地方, 比如植株间种植间距过密、大树移植较多、反季节施工频繁等。不同现象也会引出不同结果, 比如过度密植会促使植物内部自然分化, 挤压植物生长空间, 降低生态效益, 导致许多植物生长不良甚至枯死, 既浪费植物资源, 也浪费运输、种植等劳力, 增加碳排放, 造成植物群落内部采光不良, 空气流通不畅, 并因此滋生病虫害。景观质量严重受损等现象不仅影响植物设计的最终效果, 更严重影响了植物的后续生长与养护[2]。

4、校园文化感知度低

校园文化是校园育人环境的精神内涵, 各个建设环节都对其提出了具体的表现要求。但在具体设计中, 植物配置的校园文化体现, 往往在植物的名称中, 却不体现在植物的配置里。不少新建校区都出现有文化头衔却无文化景观的绿化区域。

三、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1、严格把控设计环节

在前期设计阶段, 高校相关管理人员不仅要控制保持建设主题的一贯性, 更要深入了解设计细节, 明确设计意图和实际表达方式, 并在此基础上切实深入地调研方案的可行性。首先, 要对植物配置的整体设计方案进行研究把控, 避免出现绿量失衡、季相不明、常绿与落叶植物比例失衡、功能性割裂或无植物景观文化主题的情况。其次, 要研究植物施工图设计中的苗木清单, 尽量采取实地考察的方式, 了解所涉植物在校园建设区内的生长情况, 对不适应区域特性的树种进行剔除。最后, 要根据新建校区的总体规模, 从整体比例和景观文化上调整设计方案, 特别要注意校园绿化调整后的宜人性、多层次性, 应增加环境空间的安全感、领域感、归属感、舒适感和人情化。

2、注重植物配置的整体性

在新校区的总体建设规划中, 植物配置首先必须保证其整体性, 其次兼顾其小区域的服务功能。对制定出的植配设计方案, 必须对其科学性进和合理性进行论证, 可邀专家进行评议, 之后付诸实施。此外, 植物配置还需重视短期效果效果与长期规划的结合,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完整的绿化体系, 做到功能景观化连接, 绿植区域点、线、面有机结合。

3、重视绿化苗木的采购和栽植

植物配置的核心在植物, 从苗圃到景观的园林艺术过程, 也就是苗木采购、运输、按照设计形式栽植的过程。苗木采购应科学地选择植物品种, 选择树形优美、姿态挺拔的苗木, 避免老龄化的大树与发育性差的幼苗。在苗木运输前应对苗木进行断根缩坨、修剪枝叶等操作, 以保证运输途中苗木较好得存活。如无法随到随种, 可选择“假植”形式来进行过渡。在栽植阶段, 应注意采用固定支架等方式帮助栽植、科学浇水。

4、以园林美学思想营造文化意境

中国的园林美学思想受我国绘画与诗词文学的影响很深, 我国高校的文化氛围也与诗词等文化元素有不可剥离的关系。园林美学主要以“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的原则来展现“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自然美与自然拟人化, 走的是诗画山水的路子, 讲究含蓄、虚幻、深沉、虚实共生, 倾心追求的也只是心中的意境美。高校中的植物造景, 实质上就是乔木、灌木、藤本和草本植物通过协调搭配来营造景观, 且植物的成景效果往往直观体现校园育人环境的思想和意境。在植物配置中, 可将借景、框景等适用于植物表现的美学方式大胆加以运用, 充分发挥植物的尺度、色彩、纹理优势, 融合校园文化, 展现独特的校园文化意境。

摘要:国内高校新校区植物配置现状, 普遍存在着设计意图与效果差异大、植物布局缺乏整体性、绿化种植方式不合理、校园文化感知度低等现象。结合问题现状, 分析问题成因, 从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角度提出针对性措施, 以期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普适之策。

关键词:新建校区,植物配置,普遍问题,解决思路

参考文献

[1] 张晓燕.景观设计理念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7:182-183.

新建高校校园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1 高校认真部署学习实践活动

高校开展深入学习实践活动,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根据中央部署和安排, 教育部2月28日在北京召开高校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动员大会, 拉开了高校学习实践活动序幕。为了抓好部属高校学习实践活动, 3月1日, 部属高校学习实践活动专题培训班在浙大举行。与会部属高校代表分别听取了北师大、浙大代表试点高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工作的经验介绍。北师大、浙大结合各自学校实际, 分别以“强化教育特色, 推动教育创新”、“改革创新破难题, 科学发展创一流”为主题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对部属高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提供了有益借鉴。

高校开展深入学习实践活动, 是进一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高校党员干部、教育广大师生员工的重大举措, 是破解高校发展难题、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高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要正确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 即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 坚持“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这个总要求, 突出科学发展这个主题, 抓住学校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这个重点。要把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和正面教育为主贯穿活动的始终。要通过学习实践活动, 努力实现“明确发展思路、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目标。要找准并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高校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意义重大, 要求明确。我国现有高校2260多所, 其中90所部属高校在部属高校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领导和指导下, 组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其余地方所属高校则在所属省区市党委领导和指导下组织开展。地方所属高校层次、性质多样, 那么作为地方所属高校一支生力军, 新建本科高校如何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 怎样培养人”、“办什么样的大学, 怎样办大学”这两个根本性问题, 紧密联系各自学校实际, 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 实现学校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呢?

2 新建本科高校的内涵及特点

新建本科高校, 是指1999年以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和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由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合并或专科学校独立升格的普通本科高校。大量新建本科高校的出现, 可以说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必然产物。“随着产业化的发展而出现的升学要求的高涨, 不管愿意与否, 它将产生要求扩大高等教育机会的强大的社会和政治压力, 其结果必然带来新型的、对升学要求高‘敏感’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创建。”截止2009年2月, 我国新建本科高校达到240多所, 占同期全国765所本科高校的30%多, 接近三分之一。

新建本科高校生成背景多样。其前身各不相同:有原部委管理的干部学院, 有成人教育学院, 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有师范专科学校。办学性质各不相同:有师范性院校, 有煤炭、纺织、电力、机电、农业、畜牧、林业、医学等行业单科性院校, 也有综合性院校。投资主体各不相同:有省级政府支持的省属高校, 有地市级政府投资的高校, 也有行业的部委局投资的高校。

新建本科高校渊源复杂。有的是由高职高专独立或合并升格而成;有的是由师专升格而成;有的是由成人本科高校向普通高校转制而成。

新建本科高校正因为其生成背景多样, 渊源复杂, 从而使其有别于老牌本科高校:一是教育层次多元。专科教育与本科教育并存;有的因新建时间短, 专科教育有突出传统优势而保持相当规模。

二是地域色彩明显。新建本科高校多以所在城市命名, 他们和所在城市水乳交融, 因而与地方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

三是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为己任。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 以及现代化生产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 高新技术产业正逐步在取代传统产业, 社会上出现了大批高科技知识密集型企业。这些企业迫切需要能在第一线从事科技信息含量高、经营管理综合性强、能使研究工作深化、生产工艺水平和营销管理水平提高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新建本科高校顺时而为, 普遍将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一定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 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 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四是具备拥有后发优势的得天独厚条件。后发优势亦称落后得益 (the advantage of backwardness) 。新建本科高校的落后得益, 在于其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与地方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它多半是地方政府唯一主办的本科高校;它的出现本身就是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的结果, 背后有地方政府强大的经济后盾;它多数设在地级市, 提升了城市的竞争力和品味, 城市领导者往往将学校的发展看成是自己的政绩, 会时常在学校遇到问题时给予大力帮助。

应用教育历史悠久, 基础扎实, 设施比较先进配套, 也没有形成学科壁垒和本科学术教育惯性, 坚持服务面向地方或行业, 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

在发展过程中, 可以学习借鉴老牌本科高校先进的、成功的发展经验, 以扬长避短、少走弯路, 采取赶超战略, 实现跨越式发展。

3 制约影响新建本科高校学习实践活动的因素

新建本科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必然产物, 有别于老牌本科高校, 有属于自己的典型类特征。当前,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正逐渐显现, 我国高等教育既面临着难得发展机遇又面临着巨大挑战。新建本科高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 实现跨越式发展, 就要抓住此次学习实践活动契机, 认真分析制约影响学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因素, 确保活动取得实效。个人认为, 这些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名”、“实”不符问题

新建本科高校虽绝大多数由办学历史较长、办学基础较好的专科学校升格而成, 且升本后, 在办学实践中探索并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和做法, 但是这种办学层次的提升并不代表着办学水平的自然提升, 相当的新建本科高校存在“名”、“实”不符问题。

一是欠缺现代大学精神, 大学文化模糊。大学精神是大学在办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 是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学、科研、生活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群体意识。如北大的“博学、慎思”, 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南开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北师大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武大的“自强、弘毅、求实、拓新”等。大学精神是大学凝聚力、生产力、创造力、生命力的源泉和动因, 是其生存、发展的底蕴所在, 也是美化大学形象、提升大学品质的关键因素。“大学之大, 在于精神之大, 大学精神之于大学, 犹如人的灵魂之于身体。”大学文化则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 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

新建本科高校由于大多建校历史短暂, 文化底蕴不甚丰厚, 发展水平相对有限, 特色、个性也不够突出, 因而大多没形成真正的有特色的精神和文化。

二是定位不当。所谓定位, 是指新建本科高校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学校的要求、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及可能, 按照可持续、协调、科学发展的原则, 确定其任务、发展目标和方向, 其实质是找准自己在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 明确自己的“角色”。在这个问题上, 相当多的新建本科高校或在服务面向上不明, 或在发展目标上定位过高, 盲目贪大、求全, 或在办学类型上超越现实提出成为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目标。

三是在人才培养类型认知上表里不一。人才培养是新建本科高校担负的最重要职责之一。新建本科高校与地方天然的紧密联系, 理所当然地决定了其应优先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种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这似乎明确了新建本科高校作为教学型大学, 培养应用型人才才是其唯一正确的选择。但实际情况是, 一方面受我国本科教育专业按学科划分这样一种学术导向的影响, 新建本科高校很难舍弃老牌本科高校那种成熟的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方式;另一方面在实践操作中, 新建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很少不贯穿“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要求的。

3.2 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关系不明问题

高校具有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没有教学, 大学不能成其为大学;没有科研, 大学不会成为高层次大学;没有社会服务, 则不是现代大学。现代大学的最大特征就是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者缺一不可。新建本科高校作为教学型大学, 更不例外。但新建本科高校的领导和教师在对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关系问题上认识并非完全一致。

新建本科高校以教学为中心, 即以人才培养为中心, 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在与科研关系问题上却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应以教学为中心, 教学就是最重要的, 科研是辅助的, 是次要的;有的认为教学与科研同等重要, 要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有的认为搞科研的条件不具备, 应全力以赴抓教学, 不用搞科研。

还有就是高校服务社会职能。高校为社会服务包括以其培养的人才直接服务于社会, 包括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来解决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和实现对社会精神的引领, 包括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推进高新技术发展等。新建本科高校在三大职能关系问题上困惑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三者放在同等重要地位齐头并进还是分步推进;二是在什么样程度上体现三者的发展水平。

3.3 内忧外困问题

专科学校升本, 这是一种跨越式发展, 这种发展, 离不开这些学校顽强拼搏、开拓进取的改革创新精神, 和对学生、社会高度负责的责任心;这种发展, 离不开地方政府的鼎力支持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这种发展, 离不开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但我们也应看到, 新建本科高校相当部分是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迅速建成的, 其“出生”有着浓重的人为因素影响或者政策因素的催产, 因而存在先天不足倾向。而人为助产后的急速、功利性发展, 更为新建本科高校的后天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可以说, 相当多的高校内忧外困严重。

一是大多数新建本科高校因其生成背景多样, 渊源复杂, 三合 (合校、合心、合力) 任务艰巨, 即使是新建5、6年以上的高校, 其合力也未完全生成。

二是财务状况脆弱。“高校扩招8年, 负债2500亿元, 如果包括工程承建方垫资 (债务延后) 、引进社会资本的直接投资和通过信托的内部集资等隐形债务, 估计实际负债要达到4000多亿元”。“如果政府不尽快采取强力措施, 高校贷款将难以消化, 巨额负债将引发严重后果。”其实, 这个问题在新建本科高校尤为严重。新建本科高校在升格过程中, 在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 政府无力独立支撑庞大国立高等教育的社会大背景下, 他们为迅速完善办学条件, 提高软硬件水平, 以期顺利通过评估, 被迫大量借、贷款。现贷款陆续到期, 还贷压力巨大。

三是学术权力被弱化。“大学是学者和学生追求真理的社区。”“大学的意义及价值在于追求真理。”发展学术对大学、对学者具有生命的本体意义。高校内部存在两种权力系统:以党委和校长为核心的行政权力和以教授为核心的学术权力。行政权力是学校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通过各种方式管理学校行政事物的权力, 它具备“科层制”行政组织系统的许多特点, 强调照章办事和等级服从。学术权力是学术组织及学术人员通过各种途径管理学校学术事务的权力, 这种权力来自学者的专长, 强调真理的客观性。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权力, 在学校管理中具有各自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新建本科高校, 由于办学历史较短, 学术氛围不浓, 以及在教育教学等理念上的滞后, 导致在学校内部出现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纠缠, 甚至出现行政权力代替或指挥学术权力的现象。

四是政府化倾向日益严重。专科学校重组、合并升本, 一旦成功, 这时, 为加强对学校的领导, 就会出现任命地方政府官员为学校主要负责人的现象。这对加强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和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 (校) 长负责制固然重要, 但同时也出现了解熟悉校情和高等教育的问题。其次, 新建本科高校大多属于地市级政府管理, 优点虽在于容易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 但不足也很明显, 就是地方政府往往将学校当作一个部门, 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处处受制, 如学校内部机构设置、干部职数确定及聘任都需得到政府的批准, 都要仿照政府部门来设置, 由此, 学校越来越不像学府, 更像是官府, 这与大学的性质、功能是相悖的。最后, 就是“官本位”思想严重, 包括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学科研业务骨干在内, 往往也看重行政上的级别, 一个典型的表现就是聘任的干部也是能上不能下, 即使下了也要保留所谓的级别。

摘要:高校从3月开始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高校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意义重大, 要求明确。新建本科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必然产物, 有着自己典型类特征。“名”、“实”不符、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关系不明和内忧外困等问题, 是制约影响新建本科高校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并取得活动成效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新建本科高校,学习实践活动,制约影响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部署高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在北京举行[N].中国教育报, 2009-03-02.

[2] 部属高校学习实践活动专题培训班在浙大举行[N].中国教育报, 2009-03-02.

[3] 田野郁夫.日本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特罗理论[J].高等教育研究, 2001 (6) .

[4] 2008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高校名单[EB/OL].人民网, 2008-04-10.

[5] 2009年新设置高校和筹建到期正式设立高校公示[EB/OL].中国教育新闻网, 2009-02-10.

[6] 姚锡远.新建本科高校发展战略研究[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7.

[7] 王前新.新建本科院校运行机制研究[M].科学出版社, 2007, 11.

新建高校校园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世界进入后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受到广大大学生的青睐,高校校园文化新媒体做为最重要传播载体,已经完全融入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学习生活和高校宣传的舆论工作,对高校大学生的全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新媒体对高校德育工作也产生了很大影响,正面引导,抵制负面消息,创建优良校园环境,全方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大学生。

关键词:校园新媒体;高校德育工作;舆论监管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新媒体是极为有效的“一对多”传播的工作模式,以新媒体为渠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极为重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新媒体技术,是高校思政工作的必然趋势,同时对于教育工作者给予高规格的要求。伴随着新工科的到来,将数据挖掘、大数据,云计算等一些先进手段运用到高校思政工作的引导,管理,学科建设,网络平台建设当中,高效准确地把握新媒体在育人方面的功效,才能发挥高校校园文化新媒体化功能,促进大学生的成长。

一、校园新媒体的内涵与特征

(一)新媒体及新媒体环境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新媒体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新媒体伴随着媒体发生和发展也在不断变化。当今被誉为第五媒体的新媒体与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户外截然不同,其是利用计算机相关技术将各种信息进行处理后,显示在终端的一种方式,其中手机、IPAD等一些终端设备最为普遍,网络使新媒体传播方式迅速,使用起来更为便捷。

(二)新媒体的特征

(1)多样性:指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自由方便地在网络中获得各种各样的文献信息。

(2)虚拟性:新媒体的虚拟性,也可称为匿名性。在网络中信息交流的方式是依靠数字信号代替的。

(3)交互性:新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于此,其交互性可以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递,1对N,N对1,N对N的信息传递,使得信息可以相互交流。

(4)共享性:新媒体已经打破地域的界限,开创了开放、自由和发展的公共平台,为受众提供了共享的空间。

二、对于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一)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新媒体是高校工作者进行德育工作最为重要的思想阵地,所以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高校大学生在学校的真实生活、真实案例、真实人物来进行宣传,贴近学生生活;通过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送国家最新大事、推送优秀书籍,推送传统文化,让新媒体完全融入高校大学生的生活,从而将被动教育转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让正向的能量进驻校园文化的建设当中。

(二)个性化新媒体内容, 推动新旧媒体间的整合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有机整合才能使学校的建设良性发展。多媒体、数字化、网络化、共享化、交互化的特种就要求在其内容上的个性化,高校德育工作必须结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学生实际需求、接地气儿地将话题有效地传播,并且一定要具有一定的欣赏性,而且新旧媒体一定要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相互深化。

(三)管控新媒体提高媒介素养

校园新媒体建设均处于发展初期,硬件建设则是校园网工程建设,软件建设则是新媒体的管理者和监控队伍,在学校里监控队伍又被称之为“网络红军”,高校必须要重视软硬两方面建设,才能有效保证校园新媒体的高校应用,通过培训等方式锻炼一批高素质的管理和监控者,从而净化校园文化环境,而且一定要加强新媒体使用者的媒介教育,从而使其能够运用媒介更好地为自身服务并进行理性的媒介消费。

三、发挥高校校园文化新媒体化功能创新高校德育工作

(一)多维度着手创新高校德育工作

多维度着手创新高校德育工作可以从三个层面入手:一是时间层面,增强积极应变能力,高校在软硬件的建設上一定要注重立足于长远。二是内容层面,要注重高校德育工作的多样性,将大学与社会联系起来,将大学与学生本身联系起来,多渠道多手段结合实际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是主体层面,注重互动性和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新媒體的交互性,让高校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成为最有效的发言人,促进高校新媒体化德育工作的繁荣发展。

(二)利用新媒体技术,构建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平台

构建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平台是当今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平台包括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各种特色活动,学生德育学分考核,学生典型宣传,高校党建工作,团建工作等等。将各种校园网络资源整合起来,用于学生的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包括网络文化在内的校内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为老师和同学们提供方便、快捷的网络媒体条件,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构建德育教育工作平台,促进德育教育工作的发展。

(三)利用新媒体牢固树立高校校园文化核心精神,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校园文化变得更加具有多样性,价值选择变得更加具有多元性。大学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加应当加强和提高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度,加强其对不正确思想的抵制,注重鲜明地表达出其价值取向和价值立场,通过正向的引导,对于党员团员的具体要求,对于青年的期望,对于高校典型案例的宣传,对于“三观”的正确认知,牢固树立高校校园文化核心精神。

(四)健全舆论监督机制,促进高校德育工作健康发展

培养高素质网络管理者和网络监控人员,对于平台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要健全舆论监控机制,自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校校园新媒体的主体,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对大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正负面的舆论影响着大学生的判断和选择,因此,建立健全的舆论监督机制,合理、正确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显得尤为重要。增强大学生对各种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能力,为进一步构建积极向上的德育教育工作平台,为高校校园文化奠定基础。

四、结语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专门提出:“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 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高校必须充分利用好新媒体,软硬兼施,创建创新高校德育工作,以健康、文明的内容去引导大学生,以丰富的信息内容、多样性的传播方式、无拘束的时空视野、迅速快捷的传播速度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高校师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W2015298)

作者简介:王祎雪(1979-),女,辽宁盘锦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软件工程研究。

新建高校校园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高校网络舆情与校园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它们在含义、影响效果及其流传程度上存在着不一致之处,但是它们在诸多方面依然存在着相似的地方,两者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校园网络舆情与校园文化的这种辨证统一关系要求我们要对两者进行整合,使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关键词:校园网络舆情;校园文化;结合

一、高校网络舆情与校园文化的涵义与特点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含义与特点

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情的一种,在本质上具有社会舆情的一般特征,只不过其是借助网络传播。因此,所谓高校网络舆情,是指以高校校园网络为平台,作为主体的大学生网民对社会或校园内某一问题所产生和持有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会政治态度、情绪和意见的总和,它具有自由性与可控性、互动性与即时性、丰富性与多元性、隐匿性与外显性、情绪性与非理性等特征[1]。并不是所有的校园网络议论都能构成校园网络舆情,参与议论的大学生网民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所引起的反响具有一定的强度才能成为校园网络舆情。一般说来,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内容分为国内外时政类,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利益相关的诉求类,日常校园学习、生活、休闲、情感类。高校网络舆情的载体主要有各种网络新闻、BBS、博客、电子邮件、QQ群、MSN等。其主要表现形式有留言、谣言和网络恶搞。高校网络舆情作为一种校园舆论,具有导向、凝聚、内化、覆盖渗透、预测预防等功能,能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重要影响[2]。

(二)校园文化的含义与特点

目前,学界对校园文化概念的界定没有达成明确的共识。综合学者们的研究,存在着两种比较普遍的观点:一是狭义上的理解,认为校园文化是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的课外活动,其主要内容是开展各类文学、艺术、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道德情操和审美观点;二是广义上的理解,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包括了学校的科研设备、教学内容、校容校貌、规章制度、价值观念和精神氛围等。校园文化具有先进性、多元性、超前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具有育人和教化、支持和保证、示范和引导的功能[3]。

二、高校网络舆情与校园文化的辩证统一关系

通过以上阐述两者的含义及特点,我们可以看出虽然高校网络舆情与校园文化是不同纬度的两个概念,但二者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高校网络舆情与校园文化的不一致性

1.内容性质不一。校园网络舆情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舆论。社会舆论作为一种公开表达的意见、态度、要求、情绪,是具有强烈实践意向的表层集合意识,是多数人整体知觉和共同意志的外化,它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只有理性与非理性之分。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以一定的主流文化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灌输和高雅的审美熏陶,这种主流文化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集中体现了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理念。

2.影响效果不一。校园网络舆情作为一种校园舆论,具有很强的盲动性,其内容很多时候是没有经过过滤,先进思想与落后思想、积极观点与消极论调、对真善美的追求与对假恶丑的妥协混杂其中。因此,其对学生的影响是积极与消极并存。校园文化则承载着一所学校的精神,它通过孕育和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具有激励、引导、规范和渗透的功能,对大学生的能力素质、精神状态、审美情趣、价值取向、人生追求、道德意识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形成过程不一。校园网络舆情具有短时性的特点。一般说来,当某个校园网络舆情形成以后,持续一段时间后就会自动消解,而被新的舆情所代替,如此往复循环。校园文化则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形成的,而是一个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经过历史积淀而形成的。这个过程是一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一些文化逐渐被淘汰抛弃,一些文化经过历史的洗礼而保存下来,最终成为校园文化的精髓。

4.流传程度不一。校园网络舆情具有很强的流传性,其内容不独属于任何一个学校,毫无界限可言,只要学生打开电脑,任何一个学校所引发的网络舆情都有可能迅速波及到其他学校,辐射到各个学校的各个角落。因此我们看到各高校网络舆情的内容很多时候都是大同小异的。校园文化的流传性则是有限的。因为一个学校校园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形成的,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学校各自的特色,离开了这个氛围,其特色便无从显现,也就无法称之为校园文化。

(二)校园网络舆情与校园文化的统一性

校園网络舆情与校园文化虽然存在着某些不一致之处,但是它们在诸多方面依然存在着相似的地方,两者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1.校园网络舆情与校园文化是相互渗透的

校园网络舆情与校园文化同属于亚文化的范畴,校园文化日益充实校园网络舆情,逐渐成为校园网络舆情的重要内容,这是各高校正确引导校园网络舆情的趋势所至;同时校园网络舆情是在校园文化的氛围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校园网络舆情通过不同形式、不同侧面展示出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种特殊体现。

2.校园网络舆情与校园文化是相互影响的

(1)校园文化弥补校园网络舆情的缺陷。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这使得校园文化具有很强的规范性。这种规范性体现在告知大学生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行为与后果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这就使大学生的行动有了明确的参照标准,从而规范着大学生的言行举止。校园网络舆情因为网络具有匿名性的特点而或多或少具有较强的随意性,不管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内容都可引发网络舆情,与校园文化相比,规范性较为薄弱。在这种传播环境中,校园文化可以很好地规范校园网络舆情,弥补校园网络舆情的缺陷。比如,我们看到很多学校网站的校园论坛里,删帖标准中有很多内容是规范人们尊重他人、不歧视他人、对言论负责、共建和谐校园,体现了“仁”、“和”思想,阐发了校园文化的理念。

(2)校园网络舆情促进或阻碍校园文化的发展。校园网络舆情具有理性和非理性并存的特点,使得其对校园文化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双重影响。

1)校园网络舆情对校园文化的正面影响。

第一,校园网络舆情深化了校园文化的倡导功能。校园文化在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同时,也是一个陶冶情操和规范行为的过程。然而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传统校园文化传播的影响力较小,其倡导功能的发挥往往不尽人意。而网络舆情由于具有及时性、共享性、交互性的特点,所以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深化校园文化的倡导功能,传播先进校园文化。一般说来,积极的校园网络舆情本质上是校园文化的一种体现,承载着大学生共同的价值理念,具有很强的动员、倡导作用,能使大学生更容易地接受校园文化,进而促使他们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第二,校园网络舆情扩大了校园文化的媒介功能。通过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和学术报告等校园文化活动形式,给学生搭建起一座联结学校与社会的桥梁,最终在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达到某种平衡和协调,这是校园文化的媒介功能。校园网络舆情通过网络这个平台,一方面及时快速地把学生的各种新思想、新观念传向社会,有力地冲击社会传统观念,促进社会文化进行更新变革;另一方面,社会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也能迅速传进来,社会文化引发校园文化人思想的碰撞和交流,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心理素质等产生一定的影响,逐渐把学生观念中的学校本位转移到社会本位。

第三,校园网络舆情增强了校园文化的互动功能。校园网络舆情给学校提供了与学生零距离对话的平台,也方便了学生与学校的沟通和联系。校园网络论坛具有平等性和匿名性的特点,这使得大学生们十分喜欢通过网络论坛来对学校教学、科研、管理中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意见,表达自己对校园生活中某些事情的看法。而这些建议意见中不乏真知灼见,有利于学校建设发展,学校也积极从网络论坛中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建议。同学们在主动为学校的建设发展献计时,不仅增强了自己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也增强了校园文化的互动功能。

2)校园网络舆情对校园文化的负面影响。

第一,校园网络舆情易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造成冲击。虽然校园网络舆情占主导地位的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但也有贩卖西方资本主义、自由主义思想和一些不成熟的理论。网络的开放性、超国界性使得西方国家可以依靠其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大量对外输出信息,推行文化霸权主义。使得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无处不在,一些反动的、攻击性的言论在校园论坛里也时常出现。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复杂多元的文化,大学生们的价值取向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西方的政治观点、价值理念、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的冲击,极易形成错误甚至是反动的认识。

第二,校园网络舆情易导致大学生道德失范。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大学生现实社会的道德责任感,使得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规范和秩序失去了效力,这就给大学生提供了逾越规范和释放现实生活压力的空间,自我也能获得更多的表达机会。在网络论坛中,由于大学生个体“现实身份”的丧失和“平等身份”的获得,导致他们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与现实社会的直接对话,责任之外的其他人很难对不道德的行为采取相应的道德措施,因此,他们可以在网络论坛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感受。同时,由于大学生价值观本就处于不成熟阶段,在这种缺少评价和制约的环境中,他们更容易表现出与自己性格与现实身份不一致的行为。因此,大学生在网络论坛中的自由超过一定限度时,舆论和感情筑成的防线便很容易崩溃,从而出现道德失范。

第三,校园网络舆情容易引起学生性格孤僻。舆情表达总是倾注了个人的情感、意志和认识等主观性的因素。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匿名状态下更容易摆脱角色关系的束缚,容易个性化,志不同道不合者不相往来。加上人们在网络论坛的交流方式是一种“人—机”交流。如果大学生将大量时间用于“人—机”对话上,传统的可视性和亲切感的“人—人”交往将大大减少,特别是当大学生们在现实的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会觉得在网络论坛里寻求帮助更容易解决问题。但长此以往,将使得他们容易产生孤独、苦闷、压抑等不良心理状况。

三、校园网络舆情与校园文化的结合

如前所述,校园网络舆情与校园文化是既辨证又统一的关系,我们不妨从这入手来对二者进行整合,使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在结合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把握以下几个关系:

(一)开放性与封闭性的关系

校园文化作为一个学校与社会交流信息的有力途径,能够为学生搭建一个了解社会的平台。因此,校園文化应当保持开放性,需要一个开放的窗口作为平台,而校园网络舆情正是这么一个开放的窗口。但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学校也肩负着科研与教学的任务,这需要的是一个相对安静、单纯的人文环境,它要求校园文化必须自觉抵制社会文化中的各种消极因素。因此,我们在建设高品质的校园文化时,不仅要接纳开放的校园网络舆情的加入,同时也应该注意剔除其中消极的部分。

(二)创新性与继承性的关系

校园作为科技创新、理论创新的策源地,促进创新、倡导创新的校园文化也日益凸现其重要性。校园网络舆情作为一种沟通交流的新型载体,能够为校园文化及时传播新的内容注入新的活力,为校园文化的创新性起到了促进作用。然而,新的未必就一定好,新的未必一定有益于校园文化自身发展。事实上,校园文化所包含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有不同程度的积淀,都应该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不断创新,无论何种性质的创新,校园文化本身的优良传统不能丢,否则,创新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三)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不论是校园网络舆情还是校园文化,所要达到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潮的侵入,引导学生朝着富有生机与活力、文明与健康的方向发展。校园网络舆情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身,具有方便、快捷、辐射性广的特点,为校园文化建设途径、方式和手段的创新创造了条件。因此,校园文化工作者要积极利用校园网络舆情的这些优势,不断扩展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从而达到最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任永梅,刘秀伦.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网络舆情中的引导功能[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0,(1).

[2]廖扬平.网络舆情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政工研究动态,2007,(21).

[3]史洁,冀伦文,朱先奇.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结构[J].中国高教研究,2005,(5).

上一篇:水利工程维护保养论文范文下一篇:职中班级管理工作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