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效果范文

2023-09-21

传播效果范文第1篇

《朗读者》 并不是高深莫测 ,更不用匍匐仰视

走进它,亲近它,你会发现 如遇良师、如逢知己、 如沐春风、如饮甘泉 。

一次偶遇 ,念念不忘。 每次相逢, 皆如初见 。这一刻 ,遇上亲切的经典。

每周六晚8点 她与妳我不见不散 在不同空间同一时刻 我的心和妳在一起 感受无声的文字 有声的倾诉

朗读者,始于遇见,陷于陪伴,忠于选择,感于礼物,叹于第一次,重在朗读。遇见文字,遇见美好!

<<朗读者>>,一个人,一段文,无声的文字,有声的倾诉,感人肺腑的故事,声情并茂的朗读,犹如涓涓细流在灵魂深处潺潺流淌,抚慰着每颗浮躁骚动的心灵。 非常喜欢朗读者这个节目。

生存还是毁灭 这是一个永恒的选择题 以至于我们最后成长什么样的人 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 也在于我们的选择 选择无处不在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是海子的选择 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 是海明威的选择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是司马迁的选择。

传播效果范文第2篇

一、各地广播电视健康类节目的现状

首先是节目资源分布不平衡。调查显示, 广播电视健康类节目在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开设的比较多, 而西部地区则屈指可数, 拥有的节目资源很有限。因此, 如何调节节目资源使各地区的观众都能享有健康养生知识, 是广播电视相关部门首先考虑的问题。

其次, 节目缺乏创新精神。和很多电视广播节目一样, 全国健康养生类节目出现趋同现象, 比如从节目的风格、主题表达、环节设计上都呈现出相似性。这一方面使观众失去了新鲜感, 产生审美疲劳, 另一方面也影响到电视广播节目的信任度。甚至有的节目为了收视率和收听率, 推崇一些不科学的养生之道, 给受众带来困惑。

最后, 健康养生类节目制作过程缺乏专业人士的监督指导, 导致养生知识与健康知识的传播缺少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相关的策划、营销、管理人员虽然在医学知识上具有一定的水平, 但是在传播过程中缺少一定的技巧, 达不到健康养生节目该有的宣传效果。

二、广播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的发展对策

(一) 健康养生类节目对其传播者有着严格的素质要求, 并非人人都能充当健康节目的传播者

北京电视台的《养生堂》栏目组会根据每期节目的主题, 聘请在这一领域的权威专家做客访谈, 他们不仅能够给观众提出科学的概念和可行的方法, 实现栏目的开办理念;同时提高了节目的权威性, 减少老百姓对其节目内容的质疑态度;也可以逐渐扩大该栏目的收视率。与此同时, 主持人悦悦的主持风格清新、亲和、平易、低调, 犹如邻家小妹, 让人过目难忘, 这也为节目添色不少。现在的《养生堂》已屡创全国养生类节目收视新高, 拥有累计多达5亿人口的收视人群, 直接飙升为最具影响力最高收视率的养生节目。悦悦本人也因主持这档节目获封“十大新锐华语风采主持”的殊荣。

(二) 健康类节目应该避免过度娱乐化

娱乐化倾向成为近几年我国广播电视节目发展的一个倾向, 这一方面拉近了节目与受众的距离, 但是另一方面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娱乐化倾向也出现在健康养生类节目中, 常见的现象是节目邀请的嘉宾语言惊人, 或者引用一些低俗的案例, 转移了受众的注意力, 与节目的宗旨不太符合。健康养生类节目必须宗旨明确, 那就是传播科学的健康养生知识, 寓教于乐是一种方式, 但是为了追求“欢乐”的效果, 而忽视了健康养生的目的。

(三) 健全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的制度势在必行

科学、真实是健康养生类节目必须坚持的原则, 以保证观众获得有益的健康知识。同时, 为了吸引观众的观看, 节目可以进行适当的生动化处理, 营造一种轻松的节目氛围。然而, 纵观国内的一些养生节目, 存在话题低俗, 推销保健品, 结论不够严禁, 请的嘉宾不够权威, 打隐形广告等等现象, 给观众造成误导, 也给节目本身带来不好的影响。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对广播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的播出与制作还没有制定出完善的规章制度, 仅有的限制也只是在工商管理部门备案, 略有约束。

健康养生类节目的健康发展, 离不开法规制度的约束和规范, 需要对内容和外延的制作与播出进行规定。避免出现节目乱像, 进一步满足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需求。另外, 健康养生类节目的制作方自身应该加强自觉意识, 遵守国家对于电视节目的法律法规。

(四) 节目应注重传播技巧, 提高健康传播的效果

几年前, 湖南卫视《百科全说》节目邀请了养生食疗专家张悟本, 为观众传授养生知识, 节目火爆一时, 而张悟本本人也跟着火起来, 并著有畅销书《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随着他学历造假被揭露, 关于养生的学说也遭到质疑。随后《百科全说》节目停播。这是一起典型的健康养生“造假”节目。

首先健康养生节目传播的信息一定要科学, 一定要禁得起行业专家的推敲。不能为了追求新奇特, 而传播伪科学。在张悟本的养生节目中, 将绿豆的作用夸大其词, 甚至造成绿豆涨价现象。传播伪科学的“健康信息”, 既误导了受众也损害了电视台自身的形象。其次, 在传播健康信息时要选择合适的传播“语言”, 做到健康信息的通俗性。这里的传播“语言”既包括传播者所用到的书面语言、口头语言, 也包括身体语言。其次, 节目要注重体现人文关怀, 凸显健康传播的公益性。

(五) 必须合理安排节目播出时间

节目播出时间的合理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适应受众的习惯, 安排播出时间;二是同其他同质化节目错开。当地受众的收看收听习惯要在精准分析受众群体的基础上设置, 参考一定的统计信息进行确定。而避开同质化节目的竞争则带有一定的技巧性, 必须考虑自己节目竞争力的强弱:当竞争力强时, 可以直接参与竞争;反之, 避开竞争, 实施差异化编排也不惜为一种策略。

三、结语

总而言之, 在当今人们注重生活质量的当下, 广播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有最独特的发展空间。但是这类节目要不断地完善地内容和制作, 加强法律法规的监督, 为观众提供科学、准确的节目内容, 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与保养, 希望获得更多权威的健康知识, 提高生活品质。我国老龄化社会到来, 中老年人养生市场不断扩大。在这种背景下, 全国健康养生类节目火热起来。本文就其存在的现状及其发展措施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养生访谈,现状,传播,对策

参考文献

[1] 刘苏墨.健康广播的深度打造方法探讨[J].科技传播, 2015年05期.

传播效果范文第3篇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新媒体技术为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的巨大的改变。首先, 新媒体为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便捷。随着在线订购电影票、机票、酒店的兴起, 大学生的出行和娱乐发生了改变。快递业的兴起, 现在大学生更倾向于在线购买服饰。和传统购买方式相比, 现在只需要在手机上轻轻一点, 就等着快递小哥直接送货上门即可了, 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时间和精力;其次, 新媒体技术便捷了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方式。过去的联络方式以写信为主。写信和收信一来一去耗费的时间较长。和写信相比, 现代的社交软件, 例如:微信、QQ、简讯等联络方式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的特点。交流耗时变短, 自然也密切了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最后, 新媒体技术丰富了大学生的学习平台。互联网的运用, 大学生能够在各个网络平台上浏览、学习相关知识, 突破了传统教学局限于教室的教学模式。且大学生在线自主学习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特点, 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拓宽学习的内容。新媒体背景下, 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学习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 因此,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面, 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 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二、新媒体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挑战

互联网的普及,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也同样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首先, 互联网背景下, 大学生在线自主学习广受大家青睐。室内教学与网上在线学习相比, 在线学习具有随时随地均可进行的特点, 且可以重复多次播放, 室内教学有固定的时间学习限制, 要求学生必须在特点的时间内到场和学习, 因此, 在线自主学习广受大学生好评, 大学生逐渐对室内教学的热情度和参与度降低。其次, 过去以教师口头传授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逐渐无法吸引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相比教师的口头传授教学, 视频、音频和丰富的图片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大学生们逐渐对教师口头传授知识的方式好感度降低。最后, 新媒体丰富了大学生的娱乐方式和娱乐内容, 大学生放在思想政治教学上的精力和时间减少。大型网络游戏、在线看电影、在线购物等占据了大学生大部分的时间, 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大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被分散, 学习的动力也随之降低。

三、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

新媒体技术优化了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随着新媒体技术引入教育教学领域, 在线学习收到了大学生的好评。在线教学具有不限时、不限地点的优势, 灵活了大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面对知识中的难点和重点, 大家可以多次播放视频, 直到自己完全将知识掌握, 锻炼了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的能力。新媒体技术丰富了大学生学习思想文化政治内容的方式。运用微博微信、QQ等社交软件为大学生推送近期党的思想方针政策, 增加大学生无意识学习的内容, 让大学生潜移默化的感受政治思想政治的熏陶, 加深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文化的理解。相较于教室内固定的学习模式, 在线学习的学习氛围更加轻松,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在线学习节约了教师的精力和时间。教师只需要将教学视频录制好, 上传到网络上, 大学生即可点击学习, 也优化了教师的时间结构。新媒体技术的引入, 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提高, 且学习效率显著提升。

四、结语

互联网的普及, 新媒体技术的引进, 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受到了极大地影响, 为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捷。新媒体技术同时也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途径。无论是在线学习还是利用社交网站推送国家方针政策思想, 新媒体技术大大扩宽了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面积, 提高了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内容的学习效率。

摘要: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 新媒体技术对中国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新媒体技术同样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无论是在教学模式、教学方式还是交流方式上。本文将根据相关实例, 阐述新媒体环境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模式、传播途径、教学成果上的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 苏加庆.新媒体挑战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冶金企业文化, 2005 (01) .

[2] 王焕成.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趋势[J].当代教育论坛, 2010 (8) .

[3] 赵扬.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 2011 (12) .

传播效果范文第4篇

不过, 随着现今新闻类电视节目的同质化、观众自身的价值诉求多元化, 央视新闻联播类节目传递社会正能量、引导社会良性发展的预期目标也遭遇了诸多瓶颈。鉴于此, 央视新闻联播节目也作出了及时的改进以摆脱困境:如其开始更为注重动态化信息中的客观真实性, 更加深入地挖掘热门事件中的公序良俗, 重点凸显全民探索交流的话题互动性等等。然而受制于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央视新闻联播节目仍旧存在若干待改进之处:其一, 对于受众的思维引导尚需集中显现;其二, 焦点透析的理念激发仍需要进一步强化;其三, 话题互动环节的导引应当更为协调。这就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当前的节目形式、内容进行全面改良。具体而言, 首先, 需要重新确立以新闻信息实时传播为基础的制作套路, 以集中展示正面、积极的社会百态, 从而引导观众确立正确性的价值认知;其次, 应当提高剖析点评、意见传导的整体比重。透析热点事件之中所蕴含的优秀可贵的道德观念与人格品行, 让观众也能在深受感动之中有所感悟, 有效激发其形成自发协作、团结一致等集体性的理念诉求;再次, 还应适时添加一些基于新闻内容的话题性的交流、互动环节, 彼此交换、收集具有实用指导性的建言对策, 让观众能够从参与之中获得归属感、成就感, 以调动其关注社会时事、服务社会大众的积极性。通过以上策略的应用, 努力破除瓶颈, 使央视新闻联播节目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并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长治久安。

一、央视新闻联播节目传播社会正能量的手法

1、注重信息的客观真实性

伴随着观众消费需求的复杂化演变、电视节目娱乐化倾向的加重, 一些新闻类电视节目为了搏眼球、提高收视率, 出现了淡化资讯真实性, 一味堆砌低级趣味新闻的趋势, 并取消了点评环节, 使得该类电视节目一度成为各类娱乐信息的发布平台, 这就当然导致了相当一部分观众数量的流失。而在意识到这一问题所在之后, 央视也对其新闻联播类电视节目进行了有针对性地改良, 重新将即时、精准地报道社会实时新闻作为基础, 着重以涉及民众自身现实生活的重点事件进行收集与梳理, 如经济形势评判、职工自主创业、乡村民主法治班组的创建与推广、城市社区老年人自发组织交通维护小队等等。[1] (P122) 这些资讯均凸显了时下社会积极的发展态势, 体现了民众正确、昂扬的思想面貌与行为方式。对于广大的受众而言, 有利于引导其确立客观性的价值认知。

2、深入挖掘热门事件中的公序良俗

不同于其他电视栏目所具备的内容扩展性强、形式变化大等特点, 新闻类电视节目自身的对象主体、表现内容都相对固定, 并不容易制造具备短期、强劲吸引力的节目效果。所以, 为了调动观众的观赏积极性, 不少新闻类电视节目都加大了一些带有噱头性的焦点事件的整体占比。然而过度地堆砌热门、焦点事件, 渲染所谓的感官刺激, 又容易使得观众产生观赏疲劳。鉴于此, 央视就在其下属的新闻联播类电视节目之中, 逐步提高了剖析点评、意见传导在热点事件展示中的整体比重。并借助主持人讲解诱导、嘉宾专业评析以及片尾总结展望等多种形式, 通过归纳其中所蕴含的优秀可贵的道德观念与人格品行, 这就集中凸显了互助、共赢的合作意识, 促使观众能在深受感动之中有所感悟, 激发起其互助共进的愿望。

3、凸显全民探索交流的话题互动

在新闻类电视节目数量急速增多、自主选择日益多元的背景之下, 观众已经不再满足于单向被动地获取关于动态资讯的相关知识, 而是希求能够主动地去参与信息传播、发表自身意见、凸显自我价值。而在观察到这一消费需求之后, 央视努力加大了互动话题环节数量与比重, 将此作为重要的节目更新切入点。在其推出的一系列新闻联播类电视节目之中, 都会通过邀请相关专家与主持人、热心观众进行话题讨论、指导说明以及心得分享, 共同围绕具体的单个或多个主题, 由主持人进行控场引导、现场观众提问以及嘉宾点评解读, 在线解答场内外观众的各类具体问题, 彼此交换、收集具有实用指导性的建言对策。这就让观众得以参与到氛围鲜明的交流互动之中, 并能够从中获得一定的归属感、成就感, 继而调动起其关注社会时事、服务社会大众的积极性。

二、央视新闻联播节目传播社会正能量的效果

央视新闻联播节目传播社会正能量的效果是明显的, 已被公认为代表中央的喉舌、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渠道、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主阵地。然而, 受制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仍旧存在若干待改进之处, 具体如下:

1、对于受众的思维引导尚需集中显现

为了直观、真实地展现实时发生的动态新闻, 当前新闻类电视节目, 普遍会使用前方即时摄录、后方演播厅点评的交互方式。央视的新闻联播类节目也采取了这一模式, 不过其更为偏重视听效果的综合表现力。对于最大化地抓取、呈现重点资讯之中纷繁多样的面貌、精神索求以及行为方式, 还是不够有效, 也未能深入凸显其中积极、有益的成分, 这就不易有效感染观众, 难以让观众能够从中查找自身不足, 乃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2、焦点透析的理念激发仍需要进一步强化

在对于热点事件的点评透析上, 央视所推出的一系列新闻观察类节目, 都相较从前, 具有了很强的探索性与深度性。然而由于相对偏重立足热点事件的内容展示与学理论述上, 其并不会着力挖掘其中所具备的积极、正确的精神诉求与行为准则, 通过申而导之的形式, 去阐释互助共进、团结协作等集体化理念对于自身成长以及社会发展的辅助效用。所以, 其劝导观众去合理、有效地形成具有集体性的精神索求与理念导向的作用仍旧需要适度强化。

3、话题互动环节的导引尚待更为协调

多方互动性是当前新闻联播类电视节目着力挖掘与呈现的重点环节所在。与自主经营化程度更高的地方卫视相比, 央视推出的新闻节目, 在交流互动性的展示上的自由度、节奏感还是显得缺乏应有的感官体验。虽然在央视的新闻联播节目也会通过确定一个或多个围绕近期关注度最高的社会新闻, 借此而展开讨论, 并通过鼓励观众与主持人、嘉宾专家进行现场交流与话题探究。然而节目氛围的融洽度相对生涩, 导引环节也较为模式化、略显枯燥, 受众参与性并不算高。

三、进一步提高央视新闻联播节目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对策

1、即时报道重要资讯, 集中展示积极的社会百态, 引导观众确立正确的价值认知

例如央视新闻频道的《共同关注》, 就多以普通社会的自我奋斗、历练成长作为新闻内容, 其采访过刻苦学习、勤奋懂事的千万农村留守儿童, 真实纪录了其忍受与至亲分离两地、将思念之情化为学习助力、悉心照顾年迈长辈、互相帮扶贫困家庭的自我成长历程。也分享过蜗居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拥有“中国梦”的自主创业青年的奋斗经验, 见证了这一从独自摸索到团结合作、彷徨无计到定位自我、从默默积累职场能力与经验到冷静规划未来人生的动人蜕变。而通过观赏以上节目, 又可以得见, 其并不刻意以新闻报道的读稿形式来展开内容, 而是在保证资讯信息客观性、真实性的基础之上, 合理融入了不少故事化的元素, 这就让观众能够更为真切地感受到其中积极、正面的精神熏染, 从而充分辅助其去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2] (P7)

2、全面透析热门事件, 着力凸显互助共赢的合作意识, 激发观众形成心向集体的理念

比如在央视新闻频道的《新闻调查》于2015年4-7月推出的几档节目之中, 其就集中透析了棚户区改造、网络创业以及出租车垄断等近期受到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件。通过背景导入、旁白论述以及现场对话的结合形式, 对棚户区居民自发组织配合整改、心系故土回乡带领乡亲创业、倾听出租车司机真实心声等场景故事进行了如实展现, 并在演播厅内与相关当事人进行了面对面地对话、探讨。集中传达了顾全大局舍弃小我、不忘故土寻求共富以及真诚待人希求共赢等互助协作的和谐意识。对于观众而言, 观看这些与自身生活联系紧密的资讯故事, 也能从中受到启发, 激发自身形成心向集体的理念, 从而能顺利地融入社会。

3、添加话题互动环节, 广泛收集切实有效的建言对策, 调动观众服务社会的积极性

譬如央视综合频道的《东方时空》, 就采取了围绕新闻热点进行全景式、多维度的报道与讨论的节目形式, 侧重展现观众通过心理分析、逻辑推导, 来判定所选择的新闻话题之中所蕴含的各种思想、行为的正误信息。[3] (P) 37该节目每期都会邀请新闻事件亲历者与相关专家学者作为现场嘉宾, 以故事化的表现形式考察现场观众的观察与判断能力, 再由事件亲历者进行正误揭晓, 嘉宾进行思维辅助与点评, 最终归纳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种新颖、灵活的节目形式, 满足了观众的参与欲, 并广泛收集到一些具有建设性与操作性的具体对策, 在调动观众服务社会的积极性的同时, 也让新闻联播类电视节目的社会引导价值得以充分凸显。

摘要:央视新闻联播类节目以资讯报道为基础, 兼顾内容讨论评析, 具有新闻含量大、解析面宽广、探究深度足等鲜明特点, 不仅报道时势讯息, 而且也进行舆情分析、舆论引导, 为社会传递了正能量, 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不过, 随着现今新闻类电视节目的同质化、观众自身的价值诉求多元化, 其传递社会正能量、引导社会良性发展的预期目标也遭遇了诸多瓶颈, 急需克服。

关键词:央视,新闻联播,正能量

参考文献

[1] 常江.《新闻联播》简史:中国电视新闻与政治的交互影响 (1978-2013) [J].国际新闻界, 2014 (05) :120-132.

[2] 杨英法, 聂雅.社会思想引导、社会舆论调控与社会情绪管理[N].光明日报, 2014-9-28 (07) .

传播效果范文第5篇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为我们勾画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对于如何加强新时期卫生监督管理与执法工作具有特别重大的指导意义。

深入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把党员的先进性落实在工作上,体现在行动中,坚持以卫生执法体制改革为契机,以营造整洁优美的卫生环境为出发点,以卫生管理执法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为归宿点,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完善管理体制与工作机制,努力构建和谐执法环境,在实施人性化执法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尊重民意,在畅通与市民信息互动渠道上做文章

卫生执法终极目标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卫生秩序和优美的卫生环境,以推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客观上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卫生管理体制,树立亲民、爱民、为民的良好形象,逐步将卫生管理模式由后果取向型转变为成因取向型,走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老路,更多地考虑整个社会生活的安定和谐,不断增强群众的卫生归属感、认同感和责任感,才能使卫生管理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好范文版权所有

为此,我们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建立健全社会利益的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通过开展卫生进社区、卫生管理联系点等一系列活动,深入基层了解和关心群众疾苦,依法及时处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同时,我们也善于从群众的角度审视卫生执法的重点和难点,经常开展换位思考,适时推出便民、利民措施,努力构建与群众联系互动平台,架起卫生行机关与人民群众联系的连心桥、爱心桥、舒心桥。

二、理性思维,在实施人性化卫生执法管理上下功夫

传统的执法理念过于强调法律的刚性和威慑力,与现代法治精神特别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要求不相符合。现代法治精神要求我们努力更新过去那种管理就是执法、执法就是处罚、处罚就是罚款的陈腐观念,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执法管理原则。一是坚持重心前移。在实际执法管理活动中,我们坚持实行常态化巡查,及时发现并制止、纠正违法行为,力求将大量的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从卫生管理违法行为的发展演变过程看。一般的违法行为都有一个违法预备、违法实施、违法既遂的发展过程,如管理方面执法人员能及时发现,并及早采取制止措施,就有可能把违法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从而就可以减少或避免服务对象因违法既遂而导致强制取缔而造成的损失,从而引发执法对立,甚至影响干群关系;

二是注重罚前教育。如对违反卫生管理的具体行为,我们是从深层次上下功夫,切实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处理,不搞"一刀切",坚决不搞作秀。一般情况下,在纠正违法行为与实施处罚之前,我们都要对当事人进行必要的法制宣传与教育,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其由被动接受处罚变为主动认知自己行为的违法性,并真正从内心深处信仰和接受法律;

三是首次轻违不罚。对初次轻微违法,并且没有造成社会危害后果,当事人又能认识到自身行为的违法性的,一般都不予处罚。对确需给予处罚的当事人,我们始终坚持重教育、轻处罚的执法原则,在法定量罚幅度内,能轻则轻,以促其改正为要则。

三、爱心操作,在关爱弱势群体的执法实践中显价值

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今天,利益表达,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具体的执法实践中,我们坚持"刚柔并济、柔性优先、以柔克刚"的指导原则,立足部门职能,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切实增强执法为民的自觉性,让群众不仅在理智层面上认同并接受执法权威,而且在情感层面上尊重并信仰执法权威,努力实现卫生执法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

一是情感纠违。在2005年的全市小餐饮整治行动中,面对一位举家上下唯一依靠出售凉皮为生的违法经营业户,从情感上讲,取缔这样的业户,实是于心不忍,但市容环境又不允许存在这样的违法行为。考虑到这位业户的实际情况,我们执法人员想方设法给其选择安排了另外地点进行合法经营。此举,切切实实地赢得了这位经营者的内心认同,他饱含深情地对执法管理人员说:"你们这样对待我,我打内心里一百个接受"。此举带动了周边许多业户。

二是爱心纠违。对在卫生执法管理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特困家庭,用爱交心,将心比心,善于用我们的爱心行动感化当事人。我们除免健康体检、办理卫生许可证费用,减免监测费用外,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还上门体检,并把健康证、卫生许可证送到手上。此举既达到

了执法目的,又使当事人感受了政府的温暖,同时还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同,它所蕴含的精神实质是卫生部门不仅追求良好的卫生管理秩序,而且更加关心弱势群众的疾苦;同时也足以充分证明,卫生部门不是一味地追求法律目标,而是更加注重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

四、依法行政,在严格的制度保障下为相对人维权利

具备较高的法

律素养,是对卫生行政执法人员的基本要求。掌握丰富的执法办案艺术,则是对卫生管理行政执法人员素质要求的必然,同时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证卫生管理法律法规顺利实施,实现卫生管理目标的重要条件。在尊重和保障相对人合法权利方面,我们注重通过加强执法人员能力建设和执法程序保障制度建设的途径加以实现。

(一)内强素质,学会"宽容"。加强卫生管理行政执法人员的行为修养,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也是构建和谐执法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日常执法管理活动中,难免会遇到管理对象的谩骂、纠缠、围攻、甚至殴打执法人员的现象。一方面,我们注重教育卫生执法人员增强文明执法的意识,对管理相对人要热情主动,行为礼貌得体。另一方面,特别注重强化卫生执法人员的言行自控能力建设,对一些管理对象的不当行为或无礼行径,我们强调学会忍耐、忍让、忍受,平和以待,强调面对执法矛盾时,能够做到具体分析、冷静处理,宽容待之,忍辱负重,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时刻注意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

(二)讲究艺术,善于“说理”。与构建和谐社会格格不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突击式执法活动,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执法手段,往往只能是一种治标手段或权宜之计,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这类活动的直接副作用往往就是当事人诉权的剥夺。为此,我们特别注重培养和提高卫生执法人员语言表达能力,善于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对象,做到不怕细碎,苦口婆心,向管理对象摆事实、讲道理、宣法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着力宣讲当事人行为的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努力让当事人听之心悦诚服,无理以辩。

(三)建章立制,注重“自律”。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有些群众缺乏权利意识,维权意识不强,不太关注执法行为本身的合法性。当自己的法定权利受到侵害时,不知或不想借助法律武器加以保护,致使行政执法人员任意简化法定程序或者任意适用实体法律规范实施行政执法活动。另一方面有些群众义务观念不强,不能认识到自觉遵守法律,支持和配合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是自己应尽的义务,而对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在心理上有抵触情绪,在行为上对行政机关执法活动不配合,甚至百般阻挠或暴力抗法。因此,我们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点,按照《行政处罚法》规定的步骤、顺序、方式、时间等实施处罚,积极推行执法办案公示制度,把行政处罚的依据、标准及办案程序向社会公示,自觉主动地接受社会监督,从制度上遏制重实体、轻程序的执法现象。同时,辅之以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约束机制,对行政执法人员因故意或重人过失导致错案的,坚决追究执卫生执法人员的相应责任。我局近8年以来,虽然执法监管的力度一再加大,但执法程序没有因此受到丝毫的忽视。在办理的大量行政执法案件中,没有1件被复议机关决定或人民法院裁判导致不利后果的案件。

传播效果范文第6篇

一、设计思路与构建要素

本文尝试运用哈罗德· D ·拉斯韦尔 (Harold Dwight Lasswell ) 的5W模式解读“廉能量”传播机制, 其中, 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传播效果是“廉能量”传播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因素:

1.传播主体。在“廉能量”的传播中, “廉能量”的创造者或携带者首先承担传播者的责任, 但这种“廉能量”比较微小, 需要社会中组织、集体和个人来帮助传播, 对“廉能量”进行加工、处理、放大、传递、释放, 形成“廉能量”的传播效应。

2.传播内容。“廉能量”有丰富的内涵和领域, 一切与“廉”有关的人和事都可以传播。

3.传播渠道。“廉能量”传播渠道有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

4.传播受众。“廉能量”的受传者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分散性和无组织性等多种特点, 各类人群都可以是“廉能量”的受传者。

5. 传播效果。“廉能量”传播者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要让受众, 从最浅层次的知晓传播内容, 到深层次的情感变化, 到进一步影响行为, 进而在全社会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二、传播路径与管理原则

上述“廉能量”传播的五大要素解析了“廉能量”传播的构建要素。根据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对“廉能量”传播流程和管理原则做如下设计: 如图1 所示:

三、具体管理策略

(一) 主体层面:多元参与, 形成各方主体的传播合力。“廉能量”的传播主体可分为组织行为主体、群体行为主体和个人行为主体。组织行为主体包括党、政、工、青、妇、社团等。群体行为主体包括各级领导干部和党员群体。个人行为主体是“廉能量”的创造者和携带者, 是“廉能量”传播的直接参与者和“廉能量”成果的享有者, 统称为群众。在“廉能量”的传播中, 要针对组织行为主体的自身职能, 构建层次分明的“廉能量”传播框架, 形成“党委领导、纪委指导、群团配合、人人参与”的整体联动格局, 使“廉能量”在统筹规划、整体推进中不断畅通无阻的传播。要对领导干部和党员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法制纪律和党规党纪教育, 增强他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 提高他们主动传播“廉能量”的责任意识。在人民群众中要倡导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自觉传播“廉能量”的风气。“廉能量”的传播, 还应注重从整体利益出发, 协调好组织行为主体、群体行为主体和个人行为主体等多元参与者的主体作用, 最大可能地发挥不同主体的积极作用, 构建一套组织、集体、个人等各司其职、整体配合的良好传播机制, 形成传播合力, 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协同效应。

(二) 内容层面:正面引导, 发挥勤廉典型的榜样作用。“廉能量”的传播内容包括人类进行的具体实践活动所表达的“廉能量”, 体现为:政权治腐的行为, 如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坚决查办各类案件等;个体自觉的行为, 如不贪得, 不妄取, 不接受不应当的财物, 不受世俗丑行的污染等。“廉能量”的传播内容也包括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并表现的廉洁价值、理念信念、审美情趣等精神状态表达的“廉能量”。如:公职人员的廉正、廉操、廉节等行政理念、职业道德和文化品位;人民群众关于公平、正义、勤俭等方面的公正理念、奉献意识、廉耻观念等等。“廉能量”可外化为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典型人物。在宣传典型时, 要特别注意正面引导, 用典型来回答和引路, 以人为本, 以事感人, 以情动人。南京在2013 年首发“最美勤廉干部”征集令, 大力宣传南京全市各条战线涌现出的勤政廉政先进人物。寻找、推荐“最美勤廉干部”的过程, 也是开展“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典型示范教育的过程;运用“最美勤廉干部”先进事迹, 以“百村巡讲”、“百居巡讲”等形式充分展示先进典型, 进一步传播、放大了“廉能量”, 进一步培育和引领“廉荣贪耻”良好社会风尚。

(三) 载体层面:立体传播, 实现资源整合的多维渠道。要实现“廉能量”的有效传播, 必须整合利用各种媒体形式和传播渠道, 讲究内容与形式的匹配, 实现“廉能量”的立体传播。如扬州江都区纪委、纠风办、广电台联合组办电视节目“清风频道”, 追踪决策执行、关注群众投诉、弘扬廉洁文化, 有热点问题曝光, 有党政事务公开、更有大量优秀反腐倡廉影视作品。频道自2012 年4 月5 日正式开播以来, 受到了越来越多市民的关注和喜爱, 已经成为推进舆论监督、传播“廉能量”的重要平台。目前互联网已成为最具融合性的实力媒体, 它的大容量、及时性、双向性、跨时空等特征充分满足了“廉能量”的传播需要。教育部办公厅通过大学生在线设立专门网页开展廉政化教育活动, 传播“廉能量”。目前已开展全国第四届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征集暨廉洁教育系列活动, 高校师生可以通过网络参加表演艺术类、书画摄影类、艺术设计类、网络新媒体类等廉政文化作品征集活动, 也可以参加“全国大学生廉洁知识问答活动”, 宣传普及廉洁知识。各高校为了配合活动的开展, 充分利用校园网、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载体, 来推动活动进程, 形成活动声势。

(四) 受众层面:细分受众, 引发双向传播的集聚效应。在“廉能量”的传播过程中, 要根据不同受众的心理偏好、渠道偏好, 寻找、制定相关动力因素。对于进取型受传者, 应积极引导他们从全社会共同利益的角度考察并传播“廉能量”, 鼓励他们为社会的进步和新秩序的确立贡献自己的才华。对于参与型受传者, 应鼓励和培养他们发表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言论, 发动大家参与讨论, 引导廉政舆情, 传播“廉能量”。对于等待型受传者, 要向他们不断输入信息, 积极施加影响, 用“廉”的能量渗透他们、感染他们, 让他们接受并乐于分享“廉能量”。由于传播活动具有双向性, 传受双方相互交流和共享信息, 保持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所以, “廉能量”传播的广大受众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转变为“廉能量”传播的主体, 他们将“廉能量”信息转化、加工, 进行二次传播。因此, “廉能量”的传播, 要坚持尊重每一位受传者的主体地位, 积极争取让广大受众成为“廉能量”的多元传播主体的一部分, 让党员干部成为“廉能量”传播的引领者和先行者, 让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廉能量”传播的创造者和实践者, 在全社会中形成人人接受“廉能量”、人人传播“廉能量”的局面。

摘要:本文尝试运用拉斯韦尔的5W模式解读“廉能量”传播机制:首先剖析“廉能量”传播过程要素;其次建立“廉能量”整体传播策略图;最后, 从“廉能量”传播机制的主体层面、内容层面、载体层面、受众层面和效果层面五个方面对社会“廉能量”的有效传播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廉能量,5W模式,传播路径,策略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跃进.“廉能量”的内涵、外延和作用[J].廉政文化研究, 2014 (2) .

[2] 汪大海;何璐.大学生中“正能量”的传播路径与对策研究[J].理论观察, 2014 (4) .

上一篇:工作顺利范文下一篇:个人投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