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护理范文

2023-09-20

养老护理范文第1篇

怎样成为一名合格并且优秀的护理人员我认为我们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安心工作,端正思想,遵守院纪院规,踏踏实实工作,爱岗爱业,不耻下问,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摆正自身的位置,在别人眼里,护士只是打针发药的,是的,护理工作是非常平凡的岗位,虽然做不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是非常重要和不可或缺的工作。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 2.在平凡的岗位上我们要坚持为病人服务的信念的同时,也要严格的在学习上要求自己,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临床与实践相结合,在工作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 3.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修养,要不断向党组织靠拢,提高整体思想素质; 4.在当前医患关系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我们不仅要严格遵守技术规范,还要崇尚学习,增强法律观念,强化法律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提高人文素质,避免医疗纠纷; —1— 5.要有团队协作精神,团结就是力量! 让我感触最为深刻的是护理的形象问题.因为:护士良好的形象不仅使医院给公众留下深刻印象,同时也是医院整体形象的关键之一“人们说,看人先看脸”见脸如见心面部表情是写在脸上的心思,微笑服务不仅是礼貌,它本身就是一种劳动的方式,是护士以真诚态度取信于病人的重要方式微笑是无价的,胜过千言万语,它不花费钱财,但可以带给病人万缕春风,可以让新入院的病人消除紧张和陌生感,被亲切感代替,可以使卧床重病人消除恐惧焦虑,被信任感代替,可以使老人孩子消除孤独感,被善良的亲情代替,产生尊重和理解的良好心境,缩短护患间的距离,所以,护士真诚的微笑,表现出对患者的尊重、理解和同情

护士良好的仪表仪容如:亭亭玉立的站姿展示护士挺拔俊秀稳重端正的坐姿显示护士谦虚娴静的良好教养文雅美观的蹲姿显示护士职业的素养轻盈机敏的步态走出护士的动态美这些都能体现出护士良好的礼仪修养..

俗话说:“不学礼,无以立,”试问现代社会哪个无“礼”行业可生存、发展?我们护理和我们医院凭什么得到社会的认可和病人满意?所以,礼仪能表达护理人员的文化素质,打造护士完美社会形象可树立医院行业口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卫生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护理服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打针、输液、发药等单纯的 —2— 护理工作而是越来越注重为病人提供全身、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服务护士各种服务除行业技术外,言行举止也是充分体现对病人的关心、照顾,因此,面对未来的医疗竞争和社会需求,护士礼仪能表达护理人员的形象,赢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养老护理范文第2篇

一、养老护理人员职业培训重要性

当前医院与养老服务机构积极合作, 为未来养老护理工作开展打造更好的平台。人才市场结构变化, 我国对养老护理服务越来越重视, 并且制定更加规范的标准进行指导。养老护理服务行业遇到更大的发展机遇, 当然为养老护理人员提供了更多职业机会。结合民政部、慈善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 对养老护理工作的研究与分析发现, 当前社会上养老护理人员需求基数不断增大, 从最初的700万已经上升至1000万。虽然岗位需求增加, 但是因为传统理念的影响, 加上养老护理工作本身的要求, 导致这方面岗位受欢迎度较低, 人们普遍认为护理老人脏、乱、累, 所以这方面人才数量少之又少。当前养老护理机构, 工作人员仅达到27.9万人, 这对于日益加重的老龄化问题来讲杯水车薪, 根本满足不了养老护理机构的需求[1]。加上部分养老护理人员并没有经受过专业的技能与职业道德培训, 相对来讲不管是技能水平还是专业素养都处于低下阶段。对当前养老护理职业考核发现, 当前达到国家标准级别的养老护理人员仅10余万人, 其他人员却都停留在基本养老护理需求上, 侧重点主要以生活照料、家政服务为主, 但是对于层次高、老人多样需求方面却不能满足。图1为2012年-2018年老年人口增长率。

国家民政部, 启动“安老养老队伍”建设活动, 致力于养老护理专业化发展, 打造专业、正规、优质的队伍, 融合职业人员、志愿者、兼职人员, 多元化队伍模式, 为养老护理工作开展创造了先机。联合国家劳动部门、福利机构、社会保障部门, 制定养老护理职业培训规定, 并且颁布相关职业标准。针对养老护理工作, 提供专业技能培训, 并且严格按照《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规定, 加大培训力度, 组织专业技能大赛, 评选优秀护理人员, 组成先进护理队伍, 发挥出榜样作用, 带动养老护理行业发展。

养老护理人员职业培训, 需要从培训教育体系、专业技能等方面着手, 注重养老护理职业培训的实用性、科学性以及系统性。当前养老护理职业培训, 在发达地区一直不断组织培训探索, 并且积极从师资力量以及教学资料丰富等方面加以完善[2]。但是对于普通发展城市, 教学资源、师资队伍以及教育经验等都严重匮乏, 面对这种情况, 必须联合地方管理部门, 加大对养老护理职业培训的重视, 并且寻找更多养老护理教育资源, 以国家、地方、社会公众的力量尽可能满足养老护理职业培训需求, 这对于老年服务教育、养老服务水平提升至关重要。

二、养老护理人员特征

养老护理人员职业培训的创新与优化, 必须掌握当前养老护理人员特征, 由此延伸出养老护理人员职业培训的不足, 并且总结相关改善措施。对于养老护理人员特征分析, 着重从年龄、性别、来源、文化程度几个角度出发:

(一) 年龄、性别

我国养老护理人员职业培训工作需求增加, 对此调查养老护理人员年龄与属性, 发现平均年龄均为40岁-50岁, 并且多数为女性, 男性护理人员少之又少, 当前的性别比例处于严重失调状态。张小林, 吴彬, 黎剑云等人的《基于我国养老护理员特征的培训方式现状的研究进展》中讲到, 养老护理行业属于照顾性工作类型, 这种类型更适合女性工作人员, 女性护理人员更加心细, 并且对待老人更耐心。女性护理人员是男性护理人员的5倍甚至更高。可是当前护理人员却面临着不可避免的问题, 尤其是女性护理人员, 兼顾护理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兼顾家庭, 因此并没有充足的时间参与护理培训, 这样一来其专业性受到制约。加上养老护理工作的特殊性, 工作时间很长, 但是护理薪资却达不到理想状态, 高强度的劳动付出下, 很多护理人员产生退出该行业的念头[3]。再者近些年护理人员职业标准提高, 需要参加各种培训, 通过严格考核之后才能够上岗, 这也是导致护理人员流失的重要原因。面对养老护理职业培训, 年龄较大的护理人员学习能力不断下降, 面对新事物接受性不够, 这样一来增加了护理人员培训的难度, 直接影响到养老护理职业培训效率。

(二) 护理人员来源

根据鲁丽萍, 李兴勇, 郑捷等人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职业素养提升措施探讨》与地方护理人员户口调查等发现, 护理人员中70%为城市失业人员, 或者农村务工人员。因为在城市中没有一技之长, 所以选择养来护理专业, 但是多数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护理培训, 因此多数以“保姆式”来完成养老护理工作。

(三) 文化、受教育程度

对于这方面调查并不理想, 大部分养老护理人员受教育程度较低, 甚至还存在小学文化现象, 虽然多数为初中、高中文化, 但是职业培训毕业的人数非常少。正因为受教育程度较低, 导致护理人员对于专业养老技能掌握不到位, 甚至参与职业技能培训, 对于新知识接收缓慢, 完全不能满足专业化、技术性养老护理工作[4]。

三、模式下养老护理人员培训调查

(一) 调查方法、调查资料

调查方法主要以分层随机抽样调查为主, 对D养老院的护理人员展开调查, 其中文盲人员可寻找信任人员代写, 接受调查人员平均年龄在28岁-50岁之间, 学历分别为小学、初中、高中。问卷调查数量60份, 其中填错与漏填数量为10份, 剩余问卷全部回收, 回收率83.3%。

(二)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参考大量养老护理相关文献, 并且询问专家建议, 设计护理知识掌握问卷调查内容, 具体内容以及护理调查情况见表1。

(三) 医养结合型模式下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后期调查

D养老院在医养结合模式下护理人员培训整一年, 经过这一年的专业培训, 其对于养老护理专业知识掌握明显提高, 尤其是老人服务满意度调查, 具体见表2、表3。

四、养老护理人员职业培训方法研究

(一) 注重养老护理培训模式多元化

面对老龄化加剧问题, 养老护理行业必须重新调整结构, 对养老护理人员的专业性与职业素养提出更高标准, 并且还要注重养老护理专业队伍的建设, 人力资源的积累。“医养结合”类型的护理培训模式, 注重养老护理人员专业性培训, 并且为其传授更多医学护理知识, 便于为养老护理行业提供高质量、高水平护理服务。医养结合养老护理培训, 尊重理论、实践结合理论, 将培训周期灵活调整, 长期培训、短期培训, 养老护理人员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护理内容[5]。组织养老护理技能大赛, 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与, 提高护理培训的竞争性, 并且带动护理人员参与培训的兴趣。协调养老护理部门, 针对护理薪资方面给予调整, 提高护理薪资标准的同时, 还要赋予养老护理人员更多职责, 增加养老护理专业吸引力, 为壮大养老护理队伍提供机会。创新养老护理培训手段, 以专业性角度出发, 对养老护理职业培训进行专业管理。

(二) 加强操作、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

贯彻落实医养结合的培训理念, 认识到养老护理专业对社会的重要性。养老护理中频繁会接触到各种疾病, 老年人体质较差, 身体各个机能都在衰退, 因此属于疾病高发群体, 甚至还会出现各种并发症, 治疗之后出现后遗症等。养老护理人员职业培训, 必须正视这一问题。面对护理人员年龄大、学历低、专业性差等情况, 创新职业培训模式, 以辅助培训的方式替代“一刀切”培训方式[6]。将护理人员按照年龄、性别与文化程度进行层次划分, 按照不同类别展开培训。将养老护理人员按照不同级别加以划分, 包括基本技能掌握、专业技能掌握、医疗技能掌握、心理学、社会学等, 采取分管治之的方式, 不断提高养老护理人员专业性。完成基本养老护理工作的同时, 能够更多的指导与关爱老人。

比如, 某医院, 深入贯彻落实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工作, 提出“三对一”服务模式, 选择固定责任医师、护工人员, 为老人提供长期治疗与康复服务, 并且以“床等人”的方式, 消除转换科室没有床位的困扰。定期对养老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让老人在疾病治理、生活护理等方面放心。

某福利院, 对当前入住老人进行疾病调查, 发现心脑血管、风湿、脊椎病、糖尿病等属于老年人高发疾病。对此组织该院养老护理人员, 参与专业养老护理职业培训, 聘请专业医学讲师, 对护理人员展开专业医学培训, 帮助护理人员掌握各种疾病应对措施, 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由此提高养老护理人员医学知识, 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专业技能, 帮助老人排除疾病困扰, 为老人提供高质量服务。

(三) 完善养老护理职业培训体系

医养结合的养老护理创新, 需要完善的养老护理体系的支持与维护。养老护理体系的专业化、规范化是养老护理人员队伍壮大的重要条件。专业养老护理职业培训体系, 为护理人员梯队建设提供基础, 同时提高养老护理服务价值。当然养老护理职业培训体系完善, 离不开国家医养结合的要求, 并且还要结合养老护理行业发展需求, 尊重其服务性质。针对具体职业培训, 制定严格考核计划与培训制度与, 以养老护理专业知识、医学护理专业知识充实养老护理人员, 提高其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进一步改善养老护理人员职业培训现状, 调整养老护理人员服务结构, 满足该行业发展需求。

(四) 提高养老护理人员职业道德

养老护理人员职业培训, 除了专业护理技能与医学知识外, 还要针对养老护理人员职业道德进行培训。作为服务行业, 养老护理人员必须正确认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依次为基础梳理正确职业道德观, 注重老人身体与心理护理。给予老人更多关心, 重视养老护理的人性化服务。充分在护理工作中体现出爱心、热心与耐心。掌握老人心理的细微变化, 认真将职业认同感融入到培训中, 进而提高护理人员的敬业精神。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 养老护理人员职业培训效率提升是长时间探索与积累的结果, 深入观察落实医养结合的培训理念, 利用全新职业培训理念与培训制度, 实现养老护理人员培训资源多元化, 并且提高培训标准,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断升级培训体系, 进而提高养老护理人员专业性。

摘要:养老护理工作是应对老龄化的重要内容, 面对老龄化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对养老护理人员进行专业职业培训。文章以此为中心, 分别从养老护理人员职业培训重要性、护理人员特点以及具体医养结合护理培训调查等方面深入剖析, 并且总结适当的培训方法, 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养老护理人员专业性与职业素养, 提高养老护理行业服务水平。

关键词:养老护理,医养结合,职业素养,护理技能

参考文献

[1] 孔庆红, 饶和平, 毛翠, 裴丽萍, 寿棘, 章晓幸, 戚景云.现代养老护理员培训理论课程及技能训练项目设置调查分析[J].护理与康复, 2018, 17 (02) :28-31.

[2] 张小林, 吴彬, 黎剑云.基于我国养老护理员特征的培训方式现状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 2018, v.16 (14) :33-35.

[3] 熊合明, 金晓英.医养结合型模式下养老护理员培训与研究[J].当代护士 (下旬刊) , 2018, 25 (03) :169-171.

[4] 鲁丽萍, 李兴勇, 郑捷.“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职业素养提升措施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 2018 (1) :144-145.

[5] 蔡莉, 刘佳美.院校共同培养养老护理员的模式研究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 2018, v.36;No.493 (10) :35-37.

养老护理范文第3篇

1 养老机构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1.1 孤独与失落

老人入住养老机构后会发现他们所操心的不再是以往日常生活中的琐事, 而是该如何打发度日如年的时间和如何排遣心中的苦闷与孤独。养老机构的生活原本就百无聊赖, 老人们在家时可以通过料理自己的起居饮食来打发一部分时间。来到养老机构后只能以看电视度日, 心中的苦闷无处宣泄。周围居住的又都是老人, 大家都沉默寡言, 老人会感到对周围的一切很无助。

1.2 消极与抑郁

随着社会角色功能的转换, 老年人从社会的主宰者变为社会的依赖者。习惯于领导, 而现在每天都过着规律而单调的生活, 这一巨大的落差很难被老人们接受, 也易使其觉得自身的无用感。同时, 部分老人自认为是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已经被社会抛弃。这种现实与理想相矛盾的处境令老人们产生沮丧悲观的情绪, 整天哀声叹气, 性情冷淡, 自我封闭, 对任何事情抱着消极的态度, 严重者会产生自杀行为。

1.3 空虚与寂寞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子女身上, 而入住养老机构使他们减少了与家人的来往, 缺少绕膝之欢、天伦之乐, 与子女难以及时进行情感交流, 亲情纽带的力量逐渐减弱, 人际关系不再是单纯的亲缘关系[4]。再加上有的养老机构的管理和设施尚不够健全, 精神文化不够丰富, 因此异常渴求亲情。他们会时时惦记着子女, 希望子女们多来看看自己, 也希望多获得些子女的消息。

2 引发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问题的常见原因

2.1 独立空间缺乏

大部分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的房间只有最基本的生活设施, 缺少人性化设计和对老年人隐私的保护措施。老人入住养老机构后, 必须离开自己多年的生活空间, 由独自生活改变为集体生活, 自己的生活起居甚至自己的隐私都暴露在别人的视野中, 工作人员可以随意进出, 老人因感到自己的生活空间被剥夺, 而感到无奈和忧虑。

2.2 语言沟通障碍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各个器官出现增龄性老化, 表现出精神活动减弱, 反应迟钝、记忆力减弱、听力和视力下降, 再加上老人本身的思维比较局限, 表达能力有限。这严重影响老人们平时与他人的语言沟通, 导致老人性情急躁、抑郁寡欢或产生与社会隔绝感和孤独感。

2.3 自我价值缺失

大部分居住在养老机构的老人家里条件都不错, 自己原本在单位里位居要职, 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并得到周围人的尊重, 多年来形成的习惯认为自己见多识广。来到养老机构后, 需要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自我价值很难实现, 容易出现性格和行为的改变。一旦提出的要求不被满足, 或提出的意见被否定, 就会产生不被认同和尊重的感受, 以致新的沟通减少, 开始封闭自己。

3 护理对策

3.1 关心老人, 消除苦闷与失落

首先尽可能丰富老人的生活, 完善养老机构的配套设施, 及时分散他们的精力, 排解老人心理的苦闷与孤独。同时时刻关注老人的心理变化情况, 了解老人的心理需求, 及时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机构可以与附近的学校合作, 安排几位学生与一位老人结对子, 鼓励他们不定期的来看望老人, 陪老人聊聊天。每逢节假日, 还可以联合学校开展节目丰富的联欢晚会。另外, 可邀请有爱心的心理工作者定期来为老人开展心理护理, 疏导老人的心理问题。

3.2 帮助老人实现自我, 消除消极抑郁

机构人员需了解老人的过去, 熟悉老人的特长与优势, 充分利用老人的特长有计划地在内部开展各式活动, 让老人积极加入团队的活动中如开展下棋比赛等。同时, 可以鼓励有特长的老人带领大家一起开展活动, 如让会太极的老人教太极拳, 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 让老人得到一些自我实现, 增加生活的价值观和自尊。另外, 机构在做决定前先征询老人的意见, 也可以开会讨论, 大家集思广益, 满足其受尊重感。

3.3 帮助老人拾回亲情, 消除空虚寂寞

给予老人亲情的慰问。一方面, 机构人员要对每一位老人如同自己的亲人一样, 不仅要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还要发自内心的关心他们, 让他们在养老机构中生活如同在自己家一样。这样可以从客观上减少老人对亲情的渴望。另一方面, 做好老人家属的思想工作, 鼓励其经常来看望老人, 以满足老人对亲情的渴望。

3.4 保护老人的生活空间, 给予安全感

每次进入老人的房间都要敲门, 征得同意后方可进入;离开后及时告知老人或关门。为老人提供服务前做好解释工作, 避免老人产生生活空间被侵犯的感觉。若老人出现了排尿失禁或排便失禁等涉及个人隐私的事情时, 护理人员应注意保护老人隐私。若老人居住的是公共房间, 需及时拉上床帘, 避免老人隐私曝光。另外在设计老人房间时, 尽可能采取人性化设计和做好老人隐私的保护措施。

3.5 鼓励老人用语言表达, 学会沟通技巧

在平时接触中护理人员要多于老人交流, 并不断给予自信, 鼓励其尽可能多的表达, 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听力严重下降的老人, 根据听力损害程度, 选择合适的助听器。在与老人沟通中多用眼神和身体语言交流, 如说话时倾身向前以表示对老人的话题感兴趣, 适时夸大面部表情以传达各种情绪, 激发老人交谈的欲望。

3.6 帮助老人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念

引导老人正确面对衰老, 让其认识到衰老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一个自然的、正常的、不可避免的过程。指导老人勇于面对各方面的消极因素, 不妨顺其自然, 不予计较。对涉及到与自己想法相反的事, 尽量放宽心态, 往好的地方想。同时, 也可以找人倾诉自己的想法, 及时消除和转移不良情绪。

摘要:本文针对养老机构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提出了如何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 减少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疾病的发生, 使其安度晚年。

关键词: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问题,护理对策

参考文献

[1] 王惠珍, 史蕾, 高钰琳.广州市省级养老院内老年人抑郁情绪及生活满意度调查[J].护理学报, 2007, 14 (2) :5~7.

[2] 廖新凤, 史蕾, 王惠珍.机构养老的老年人抑郁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J].护理学报, 2009, 16 (7B) :67~68.

养老护理范文第4篇

21世纪的人类社会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 对大多数国家都将是重大的挑战, 世界各国都在探索解决老龄化的有效途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 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截止2018年年末, 中国大陆总人口数量139538万人, 其中, 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949万人, 占总人口的17.9%, 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658万人, 占总人口的11.9%。相较于2017年, 老年人口数量增加近千万, 65岁以上人口数量增加约800万。预计到2020年, 老年人口达到2.48亿人, 2025年, 老年人口将达到3亿人。在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 如何养老成为中国家庭关注的问题, 尤其是针对80后一代的独生子女家庭, 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 家庭小型化, 家庭养老能力弱, 养老问题显得更加棘手。要想解决这个问题,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在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今天, 智慧养老为解决养老危机提供了新选择。

二、传统养老与智慧养老比较

目前, 我国养老服务模式还是依靠传统的养老模式, 包括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三方面。家庭养老的优势表现为能最大限度的陪同家人, 具有较高的亲情感和自由度, 经济成本低, 劣势为子女时间不足, 尤其针对80后一代, 工作生活压力大, 人员流动性大, 由于个体差的异大, 照顾水平差异性很大;社区养老由于在各个社区建立养老护理服务中心, 优势是能够为老人就近享受服务, 劣势是服务半径有限, 要求居住集中, 而且社会资源整合度低, 养老专业性不强;机构养老的优势是可由专门的养老机构 (福利院、养老院、托老所、老年公寓等) 将老人集中起来, 进行全方位的照顾, 劣势是成本高, 资金压力大, 可能面临资金不足、养老床位紧缺等限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包括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在内的传统养老模式已无法全面适应养老需求, 急需寻求新的多元复合服务模式, 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精神物质生活需要。

智慧养老是指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电子信息技术, 为老年人提供安全医疗保健、娱乐休闲、学习交流、社交服务等, 对老年人的生活起居、身体健康等数据信息进行自动采集、监测、上传、分析、处置, 实现老年人全方位综合性、线上线下、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相较于传统的家庭、机构和社区养老, 智慧养老模式具有独特的优势。随着智慧养老理念的深入和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进步, 将使未来的养老模式变得更加多样化、人性化、高效化。智慧养老借助网络基础设施、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础和技术优势, 整合线上线下优质资源, 及时预警, 快速响应, 能够让处于割裂、离散状态的社会养老服务单元享受更多的优质服务, 提高养老服务的便捷性、灵活性,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老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从而促进居家养老服务质量不断改进。例如, 居家老人可以通过在家内安装摄像头、传感器, 放置智能机器人, 穿戴便携式智能感知设备等, 实时收集老人的生活起居和身体健康状况数据, 实时监测, 及时预警, 家属远程也可以同步了解老人生活起居状况和身体健康数据, 当老人有日常生活、学习娱乐、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时, 家属可以向云平台发布需求, 平台分发信息, 由养老工作机构人员或社区服务人员根据具体需求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第一时间的救援, 满足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和健康安全保障需求。

三、智慧养老的实现路径

总体来讲, 实现智慧养老要从三个方面, 一是建立基础的养老服务信息系统, 即依靠电子信息技术基础, 把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应用于养老服务, 建立信息实时获取和分发的基础;二是养老信息的互联互通以及养老机构、社区、社会等服务资源的整合, 如整合健康安全管理、医疗保健服务、家政服务、餐饮服务、文化娱乐服务等的提供商, 集合各方面的资源来提供一体化专业服务;三是数据的应用和提供服务, 利用智能监控系统、智能便携的可穿戴设备、健康检测设备等智能终端设备, 及时收集和上传信息, 通过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计算分析, 做到及时预警, 及时提供相应服务。

具体实现路径,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推广智慧健康养老服务

培育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新业态。推动企业和健康养老机构充分运用智慧健康养老产品, 创新发展慢性病管理、居家健康养老、个性化健康管理、互联网健康咨询、生活照护、养老机构信息化服务等健康养老服务模式。

推进智慧健康养老商业模式创新。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 探索民办公助、企业自建自营、公建民营等多种运营模式,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 推进基本、保障性服务由政府保底购买, 高端、个性化需求由市场调配的运作机制, 推动用户、终端企业、系统集成平台、健康养老机构、第三方服务商等实现共赢, 形成可持续、可复制的成熟商业模式。

(二) 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建设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智慧健康养老创新中心, 解决行业共性技术供给不足问题, 不断创新产业生态体系。

建设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现有健康信息、养老信息等信息平台, 基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 建设统一规范、互联互通的健康养老信息共享系统, 积极推动各类健康养老机构和服务商之间的信息共享、深度开发和合理利用, 开展健康养老大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应用。

建设创新孵化平台。支持智慧健康养老领域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创业支撑平台建设, 鼓励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众创空间发展, 推动建立一批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生态孵化器、加速器, 为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技术、市场应用及推广等方面的扶持。

(三) 建立智慧健康养老标准体系

制定智慧健康养老设备产品标准, 建立统一的设备接口、数据格式、传输协议、检测计量等标准, 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信息开放共享。

(四) 加强基础网络建设和网络安全保障

加强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打造覆盖家庭、社区和机构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网络。落实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平台网络安全防护要求, 提高防攻击、防病毒、防窃密能力。

四、军民融合助力智慧养老产业

国防科技工业在科研生产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先进技术, 培养了一大批高端人才, 通过技术成果转化、人才交流、生产合作等多种方式, 实现多方位的资源共享, 推动国防军工服务国民经济发展。各地在开展军民融合产业规划编制和军民融合产业园建设工作过程中, 要在军民融合产业规划中就纳入智慧养老产业, 从顶层策划上系统考虑智慧养老产业发展, 考虑清楚这几个问题:当地有什么样的基础条件, 计划引进什么样的资源, 发展智慧养老产业的哪些产业链条, 与当地军民融合产业怎样融合, 与相关军民融合产业园怎样产业互补等。在军民融合的国家战略下, 充分利用军工优势资源、条件, 推动国防科技工业的技术基础资源军民共享, 助力智慧养老产业发展。

五、结束语

老龄化社会是全球趋势, 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老龄化呈现出未富先老、健康状况差等方面的特征, 发展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有助于解决养老服务问题。化解这一危机, 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 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下, 充分利用新技术, 发挥政府政策支持和引导, 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积极发展智慧养老等创新养老服务模式, 从传感器等智能产品供给、商业模式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搭建、养老标准体系制定、基础网络建设等等方面入手, 以协助养老服务业升级并成功化解养老服务供给危机。

摘要: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的不断加速, 传统养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养老服务的需求,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 智慧养老模式优势明显, 本文从智慧养老模式对于传统养老模式的优势, 智慧养老实现路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提出智慧养老是化解养老服务危机的新模式。

关键词:老龄社会,智慧养老,实现途径

参考文献

[1] 戈晶晶.智慧养老需要走出困局[J].中国信息界, 2017 (04) :61-64.

养老护理范文第5篇

我国老龄化特点是未富先老, 老龄化速度极快, 社会家庭养老负担沉重, 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大幅提升, 由于计划生育带来的“四二一”型家庭人口结构, 家庭养老负担将极大加大。

地区发展不平衡, 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与内陆欠发达地区老龄化差别大。

2 我国养老现状

2.1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 但由于一些省个人账户的基金己用于支付现有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个人账户己变成了空账, 现行制度实质上是现收现付模式。

养老金积累少, 养老金缺口较大。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预测, 到2013年, 中国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18.3万亿元。

2.2 社会保障金投资回报率低

现行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过于分散, 缺乏宏观协调平衡机制, 因而使社会保险基金难以集中管理和统一运作;我国缺乏高水平的保险基金管理人才和运营技术的落后, 随着社会保障基金积累的增加, 在基金运营方面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和手段, 基金保值、增值问题将越发突出。

2.3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由上表可看出, 虽然近年来国家对社区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增加, 但与庞大的老年人群体相比, 很难满足社区所有老年人的活动需求。

3 社区养老:国外社区居家养老的实践

3.1 英国社区照顾模式

英国的社区照顾包含:“社区内照顾”提供照顾的主体是老年的家属、邻居、志愿者等, “由社区照顾”提供照顾的主体是社区内的专业养老服务机构。政府通过建设开放性的院舍为无子女照顾、自理能力较差的老年人提供照顾服务。

3.2 日本居家养老模式

日本居家养老模式主要强调老年人接受养老服务的场所在家中, 社区主要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 满足老年人日常护理、家政服务等需求。为行动能力较差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养老需求, 有超过10000个诸如志愿者服务协会这样的非营利性组织参与到日本的居家养老服务中, 形成了良好的尊老敬老的社会舆论效应。

4 社区养老在我国的发展

4.1 合肥市居家养老模式“2460”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

为提高养老服务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合肥市在主城区引入市场化机制, 推动“2460”为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 即“24小时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服务”。合肥市预计到“十二五”末, 社会办养老机构床位数所占比例达到60%以上, 全面建设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在城区将新建和改造一批托老所、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 在城市增加养老设施网点, 建设日间照料和短期托养的养老床位。建设市级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和服务平台, 逐步在全市推广应用包括老年人基本信息、养老服务等多个子系统在内的养老服务信息管理应用系统, 提高服务效率。

4.2 大连沙河口区依托社会组织建立全方位居家养老服务

沙河口区各街道建立了社会组织服务中心, 独居、孤寡、空巢老人等可免费享受健康娱乐、日间照料、代购代买、配餐送餐、家政保洁等12项服务。2006年, 大连沙区被民政部首批命名为“全国养老示范区”, 全区每年用于涉老方面的资金补贴近500万元。今年, 大连沙区政府工作报告专题提出:探索推行居家养老专业化、市场化运作模式, 为老人提供衣食住行、医疗保障、心理慰藉等个性化、多元化的居家养老服务。据统计, 沙区现有6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136980人, 占全区户籍人口20.8%, 高于全市1个百分点。针对空巢老人家庭增多和生活不便等问题, 沙区在全国首创居家养老模式后, 今年又积极利用社会组织和智慧平台, 开展更加符合区情、更加适应辖区老人多种需求的养老服务。目前, 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的融衣食住行医等多项服务为一体的全方位居家养老服务, 已经在沙区的9个街道推行。中山公园街道引入信息化应用系统, 通过为老年人提供“一键通”呼叫终端, 全天候提供紧急支援、信息查询、远程医疗、社区服务、家政上门等服务。沙区还为辖区老人就近提供休闲娱乐等托管服务, 使养老服务由补缺型向普惠型过渡。

4.3 经验与启示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冲击, 许多发达国家都采取了社区养老模式来应对。基于我国国情可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 政府要重视社区在养老中的重要作用并积极推进其发展。英国养老服务由政府主导, 这也使英国的社区照顾模式具有高福利的特点, 政府在社区照顾模式中承担了主要的开销, 这使英国的老年人在支付较低成本的情况下享受到了社区服务。但因我国的“未富先老”和庞大的人口基数, 要政府承担主要开销显然不可行, 因此, 政府要在其中扮演指导者和监督者角色, 积极引入私人资本的加入。

第二, 重视养老服务人员的培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深化, 我国老年人口增长速度迅速, 这就需要更多人投入到养老产业之中。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优质、全面的服务;而志愿者的积极参与有利于缓解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不足的问题, 如日本在社区居家养老中就有相当一部社区养老工作由志愿者承担。

第三, 根据我国老年人的不同需求, 因地制宜, 提供多样化服务。如在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 老年人多有宗教信仰, 开展工作过程中必须重视这一问题。而在上海等发达地区, 老年人相应思想较为开放, 对新事物接受度较高, 当地养老机构也应当提供较为多样化创新型服务。

5 存在问题

5.1 法律体系仍需完善

我国《宪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婚姻法》均规定了赡养老人是一种法律规定的强制性义务, 但实际上老年人在社会家庭中处于弱势地位, 当他们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不能及时诉诸法律, 从近年来层出不穷的虐待老年人事件可见一斑。

5.2 养老产业质量有待提升

2012年老年消费规模达1.3万亿元, 预测2020年将达到3万亿元。据预测, 2014年至2050年间, 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元左右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 占GDP的比例将从8%左右增长到33%左右。中国老年人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养老平台的构成还很单一, 以政府包办的具有福利性质的养老院为主, 少量存在着一些收费很高的仅供少数人享有的私立疗养院, 而其他应该与之配套发展的产业, 类似于老年旅游业、老年教育业、老年生活用品业、老年医疗保健业、养老信息业、保险业等还处于欠发达、不成熟的状态。

5.3 社会参与不足, 第三方组织作用有限

我国社区养老服务中介组织发展滞后, 社区养老服务资源缺少整合, 能够承担社区养老服务的民间机构和团体发展不快。关于老年人群的管理和照护, 目前我国负责城市老人工作的有老龄委、老干部局、退管会及民政、人事、组织和街道社区居委会等, 相应的社区老人主要有单位退休职工、离退休老干部、没有单位的老人以及三无老人及需要救助的老人。在社区养老服务推进方面, 这几家单位并没有结合起来。街道社区居委会承担社区养老的主要职责, 而经费运转困难, 相应的退管会和老干部局却存在经费盈余而服务缺乏的矛盾。

5.4 对老年人定位不准, 没有充分利用银发资源

联合国大会于1991年12月16日通过《联合国老年人原则》, 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独立;二、参与;三、照顾;四、自我充实;五、尊严。而在我国, 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 人们普遍认为退休后就是脱离社会, 退出劳动, 对“银发人才”的再开发尚存许多不正确的认识。不少地方把“银发人才”资源再开发看做是负担, 只重视在职人才。

6 建议

6.1 完善老年法律保障体系

要完善老年法律保障体系, 整合老年维权工作资源, 形成各部门相互配合整体推进老年维权工作的合力, 推动形成纵向到底的老年维权网络体系。各级政府要安排适当的资金用于老年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组织建设, 鼓励社会各界志愿捐款用于老年法律援助。各级司法部门要履行法律服务职能, 为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积极做好老年人法律援助中心的建立工作, 在城镇社区设立老年人法律援助站和咨询电话, 有条件的地区设立老年法庭, 将法律援助服务向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延伸, 逐步形成援助网络。

6.2 构建养老产业链, 提高服务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

增加服务项目, 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加强政府引导, 扩大社区养老规模、完善养老服务政策, 积极发展机构养老, 建立多元化体制, 推进社区养老服务产业化, 提高养老服务队伍规范化、专业化建设等措施, 能够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模式、推进产业完善发展。

6.3 引入第三方非盈利组织

政府加强对社区非营利组织的政策资金支持, 为非营利组织提供必要的社会环境, 如对非营利组织做好引导、宣传工作, 使得非营利组织在一个较好的社会环境中开展活动, 争取更多的资金运转, 充分挖掘志愿组织这一巨大资源。

6.4 发展老年人再教育, 改变其传统养老观念

发展社区老年大学等为有学习和再就业倾向的老人提供学习机会, 并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加强对“独立”“参与”“照顾”“自我充实”“尊严”观念的宣传, 引导老年人发掘自我价值, 改善老年人退休后的精神生活。

摘要:随着家庭结构功能的变化和老龄化的不断深入, 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面临挑战, 社会化养老是必然趋势。同时我国社会养老产业发展滞后, 造成养老的供求矛盾日益凸显。针对我国未富先老的养老现状, 本文通过总结英国, 日本, 我国合肥市、大连市沙河口区养老模式发展经验, 探索分析“社区养老”在我国的可行性及不足, 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老龄化,社区养老,养老模式,家庭结构

参考文献

[1] 孙熠, 等.国外主要养老模式介绍.中国护理管理, 2013, 13 (3) .

[2] 龚静怡.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养老模式.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6 (4) .

[3] 林乐飞.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市养老模式选择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4] 靳欣.家庭结构显著变迁, 养老方式面临转型.科技智囊, 2014 (8) .

养老护理范文第6篇

1 目前我国农村养老方式的现状

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完善的家庭养老制度是国家安定,百姓安居,社会详和,制度优越的具体表现。但随着历史的前进,社会的进步,物质和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农村的养老也不则局限在单一的家庭养老模式之中,而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其它养老方式并存的多元化养老格局。

1.1 传统式的生儿养老

生儿育女养老防老,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几千年来,人们一直秉承着儒家“忠、孝、节、义”的思想观和道德观,一直以此作为做人准则来训导子孙后代。儒家认为“孝为百行之冠,众善之始,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德之本也。”从中不难看出儒家对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是以“孝”道作为首位,在这种崇尚儒家思想文化的氛围中,这些土生土长的农耕族们,虽然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但在尊老人、敬长辈、爱父母、痛子女上,仍然是承继古训,恪守职责,尽心尽孝。因而尊老爱幼,赡养老人这一古老的传统美德在我国社会里,在广大农村中一直代代相传。

1.2 个体家庭自给式养老

个体家庭自给式养老,是由家庭成员承担其养老责任。家庭可分为直系亲属和非直系亲属,直系亲属家庭其成员是以血缘为纽带所组成的,非直系亲属家庭成员则是以收养等方式组成的。但不管是直系,还是非直系亲属的家庭,在赡养老人的职责中,自觉承担,义不容辞。

个体家庭自给式养老这种模式,它既体现了伦理道德的传统水准,又适合农村老人养老的生活实际,是农村普遍认同的一种养老方式。农民生活水平的高低,经济收入的好坏,其主要因素与所处的地域有很大关系,如城市周边的村庄与远离城镇的穷乡僻壤乡村不同,沿海与内陆的不同,江南与江北的不同,故在老人的养老问题上仍存一定的差距。农村纯农者由于缺少经济来源,大部分都没有条件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因此他们一旦年老丧失劳动力后,只能靠自己的家庭成员来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

1.3“大家庭”化集聚式养老

集聚式养老是农村老人走出家门,聚集到由集体创办的“敬老院”或“托老所”这个“大家庭”中去,对老人进行全方位服侍的一种养老模式。集聚养老充分体现出社会的关心,集体的温暖,是农村养老模式的多元表现。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的市场化,农村农民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剩余的劳动力不再是停留在以农业生产为主上,他们纷纷走出农门,融入到社会各行各业中去。于是就出现了家庭老人缺少照顾的问题。于是有条件的乡村由集体出面办起了敬老院或托老所来安顿这些老人,这种集聚式养老是目前农村老人养老模式的一种补充,也是社会和谐,人性化服务的具体表现。

1.4 无偿连动服务式养老

此模式不以经济为目的,是以社会效益为宗旨。具体的做法是将那些身体硬朗,动手能力还强的,已进入老龄期的农村老人,由老人协会牵头,组成老年自愿服务团,为年迈体弱多病的老人作无偿服务。待到了自己需要照顾的时候再由别人为其服务。其特点是低成本,高效率,既减轻了政府部门的负担,也缓解了社会的压力。如宁波海曙区拱北街道的阶梯式服务模式就很有特色,即组织相对“年轻”的健康老人为高龄老人当义工,若干年后,当其需要服务时,提出申请,由敬老协会统一调度为其服务,此谓“服务今天,享受明天”。

2 农村养老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8亿是农民,农村的老人占全国老人的比例达到75%。尽管现在我国农村的养老问题得到了重视,政府也加大了管理力度,在经济上给予适当的补助。各地针对当地的实际,启动了管老养老的运行机制,实行了多种形式的养老办法,但由于诸多原因,农村的养老问题仍是任重而道远。

2.1 农村家庭小型化,养老功能出现弱化

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国民响应号召,少生优育。为此,全国的人口出生率在逐年下降,农村人口大幅减少,家庭小型化已成事实。据2000年的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每户家庭的人数不超过4人。从中不难看出实行计划生育后,人口从“国策”前的几何式递进中急刹,猛然调头向下,成金字塔倒挂现象。虽然农村家庭的人口少了,但是小户型家庭养老的压力却明显地加大,如对老人的供养,照顾等等,都面临着实际的困难,出现这样的问题,也反映出农村家庭中养老功能的弱化和严重性。

2.2 土地被征用后,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面临困难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维持家庭生计的可靠来源,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自改革开放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区扩建,工业用地扩大,房地产业繁荣,公路的开发和延伸,国家征用了大量的土地。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被征用土地的农民进行调查,其结果是土地被征用后,46%失地的农民人均收入在下降。从中可以看出,收入降幅最大的,当属以农为主的家庭。显然,这些对土地收益高度依赖的农民,是失地后减小经济收入的重要因素。这样一来,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就更严峻了,精壮劳动力可凭自己的强健身体出外打工,增加收入,而老人既没有赖以生存的土地,又无能力劳务输出,其晚年的生活就会更显窘迫。

2.3 农村老人养老保险制度的运作存在着较大难度

农村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和老人的养老保险问题政府虽然非常重视,也解决了许多的实际问题。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起步较晚,制度不完善,再加上农民自身素质及对保险制度的信任度等方面的因素影响,与城市职工养老保险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为农村的养老保险没有城镇居民那样的条件和优越性,其社保基金是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作适当补助,国家给政策的一种积累模式。加上大部分农民都是以农为主,收入低,故在社保上就凸现了问题,导致温饱型的农民无力参保,即使尚有能力的也缺少意愿性。正因这些现实问题存在,导致此项工作开展不畅,局面尴尬,突出问题表现在参保人数下降、运作难度加大等。

2.4 人口老龄化的加快,给养老带来沉重的压力

据2005年2月在广州召开的全国省级老龄办主任会议资料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1.34亿,超过总人数的10%,其中65岁以上的1.1亿,占8.5%。按国际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老龄或65岁以上的老龄人数在总额中超过10%和7%,即可看作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

目前,占全国总人口10%的老龄人中,只有25%左右是城镇户口,75%以上分布在农村,农村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以浙江省为例,早在2000年农村75岁以上的老人为86.4万人,到了2006年就增加了17.1万人,达到103.5万人,年均增长率是30.6‰,远高于农村65岁以上老年人口10.4‰的增长率。同样,全国的人口老龄化也在快速地递进,每年却以3.2%的速度增长,大大超出了预期。农村人口的老龄化,会带来许多问题,其最致命的就是劳动力减少,本就没太多经济收入的家庭,劳动力缺小收入也会随之减小,这样一来社会负担就会加重,养老的压力也进一步加大。

3 农村养老方式的对策

要做好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不仅理论上要加强研究,实践中更要作多方面多途径的探索。如何科学、合理地建立和健全农村的养老制度,要结合不同地区农村经济的状况,再根据国情、乡情和民情,共性问题求统一,异性问题有区别,避免生搬硬套某种模式,然后因地制宜地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使这项工作走上正常化轨道。

3.1 建立养老法,使养老保障有法可依

目前,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没有完整的法律可依。虽然国家出台了《社会保险法》,但仅仅局限在城镇居民的层面上,而没有将全国8亿农民的养老保险列入范围。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农村老人的养老,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法制准备工作,都明显滞后,许多地方的职能部门在开展这项工作时,感到最难办就是没有有力的法律依据。针对这种现状,国家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情,从实际出发,出台一部老人养老保障法,把家庭与社会的养老义务用法律来监督、制约,让老人养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2 建立和健全养老基金制度,解决农村老人的后顾之忧

农村养老基金的落实与否,是直接关系到今后农村老人生活的质量,只要养老基金落实了,其他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养老基金筹措的渠道,可从三方面入手:

一是参照城镇居民住房公积金的办法积累个人养老金。根据当地农民的年人均收入测算出基数,然后个人拿出5%的钱作为养老金存入个人账户,集体也拿出一部分资金补给。当然集体的贴补金,要视当地的经济状况,富裕的可等额补助,一般的可酌量补助。

二是在土地资源上做文章。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保险的资源,农民在解决温饱之后,粮食充裕了,可以重理思路,调整产业结构,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民种植一些经济作物或搞一些养殖业,增加经济收入。有条件的可走规模化道路,农户从单一式到整合式,相互之间抱团合作,用土地作为入股条件,彼此以股份制形式参股,彻底地盘活棋路,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

三是用“三方合一”的办法去解决。即个人、集体和政府三方共同合力筹资,建立个人养老基金。筹资量化上应考虑农民的经济承受力,比例上政府、集体应占重头,个人酌量。以后再根据各地农民收入情况而逐步提高个人部分的金额,并同步提升享受标准。对于所筹的基金,进行科学管理,使基金保值能力得到优化,从而确保养老资金的正常开支。

3.3 做好居家养老工作,提升服务质量

居家养老是最适合农村老人养老的一种方式,与一些托老所、敬老院等相比,成本低、覆盖面广、服务方式灵活,它既使经济有困难的老人能得到照料,也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当然,在服务上不能求形式,要多途径,高质量。在服务人员的落实上应尽量考虑低成本,高效率。

一是组织老人自愿义务服务队。就是那些年龄虽已60多岁了,但身体仍健康的老人,为年纪更大的进行义务性服务,尽其余热。如宁波拱北街道的阶梯式服务模式就直得借鉴。

二是培养农村家政型服务队伍。人员可从农民中筛选,通过培训,然后持证上岗。

三是建立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点。用先点后面的办法,先试点待成熟之后再全面铺开。根据村级规模,确定几个人口大村进行试点,如1000人口以上的村可以先搞起来。待有经验后,再全面起动。网点规模约定于1000人口以上的村子设立一个网点,不足1000人口的,可以向邻村靠拢,由邻村服务点统一安排服务,或者相近的周边若干个小村协约成立老年服务队进行服务。

总之,我国农村的养老问题,在目前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处在摸索中,理论者通过研究,谋求对策,基层工作者结合当地的实际,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去积极应对,使这项工作有了新起色。但无论怎么说此项工作只处在初级阶段,以后的工作仍然是任重而道远。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的重视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困扰着中国农村的养老问题定能得到妥善解决。

摘要:我国13亿人口,约有1.3余亿是老龄人口,占全国总人数10%左右,在这10%的老龄人中,只有25%是城镇户口,75%以上在农村,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面对我国的老龄化问题日渐加剧的今天,我们应积极应对,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去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摸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养老之路。

上一篇:端午节诗句经典古诗范文下一篇: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