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环境设计论文范文

2023-09-23

乡村环境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在当前我国良好的经济形势影响下,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速度正在不断加快。实践中为了拓宽乡村旅游长效发展思路,满足生态环境质量可靠性要求,需要构建好与之相关的保护系统,积极开展规划设计研究工作,确保生态环境保护状况良好性,避免乡村旅游发展效果、生态效益等受到不利影响,逐渐实现规划过程中的科学设计目标。基于此,本文将对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系统的构建及规划设计进行系统阐述。

关键词: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系统;构建;规划设计

引言

根据乡村旅游事业发展要求及实际情况,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系统的科学构建,深入探讨规划设计内容,有利于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满足其科学保护要求,拓寬乡村旅游事业可持续发展思路。因此,在研究细化乡村旅游方面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生态文明建设及发展要求,提高对生态系统构建的关注度,将切实有效的规划设计工作计划实施到位,促使乡村旅游事业能够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避免引发环境污染问题。

1 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系统的构建分析

1.1 注重保护要素的整合利用

生态环境保护要素是乡村旅游生态保护系统的基础,包括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这两种要素。在构建保护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对大气、生物及土壤等方面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科学分析,了解旅游服务、乡村精神风貌等,实现对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要素的整合利用,确保生态环境保护系统构建有效性,满足乡村旅游事业科学发展要求,避免引发生态环境质量问题。

1.2 把握好系统尺度

通过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要求及形势变化的综合考虑,为了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效果,实现生态系统科学构建目标,需要把握好与之相关的尺度。具体表现为:(1)注重对地理尺度的有效把握,全面了解大气、水体环境等方面的自然生态环境要素,为保护系统构建目标实现提供参考信息,促使生态环境保护效果更加明显,更好地体现出地理尺度把握的重要性,给予乡村旅游事业发展中更多保障;(2)在了解保护系统功能特性及利用价值的基础上,深入思考空间尺度的有效把握,关注由多个村落组成的聚落体系,丰富保护系统构建工作内容,实现对生态环境的科学保护,防止乡村旅游事业发展中出现环境污染问题。

1.3 重视建构导向

为了使生态环境保护系统构建更具科学性,全面提升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潜力,需要在开展系统构建工作的过程中,给予建构导向更多的重视。具体表现为:(1)强化土地综合整治意识,促使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下的全域规划、综合治理活动开展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保障,高效地完成好保护系统构建工作;(2)关注产业融合发展,考虑生态优先要求,结合乡村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对不同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行更多的考虑,满足乡村振兴发展要求,丰富生态环境保护系统构建目标实现中所需的参考信息;(3)通过对生态环境科学保护要求、乡村旅游规划编制情况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实施好切实有效的旅游规划操作,防止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作用,全面提升与之相关的保护系统科学构建水平。

1.4 其它方面的要点

基于乡村旅游生态环境的保护研究,在探讨保护系统构建内容的过程中,也需要明确这些要点:(1)注重对专业理论知识、精细化理念等要素的整合利用,有针对性开展保护系统构建工作,打造好舒适宜人的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全面提升相应的保护工作水平;(2)充分考虑成本经济性、可行性等方面的实际要求,加深对土地综合整治、产业融合发展及环境质量状况分析的重视程度,促使保护系统构建工作开展更加高效、科学,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状况,给予乡村旅游发展效果增强中更多保障。

2 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系统的规划设计研究

为了实现对生态环境保护系统的科学应用,不断提升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水平,需要加强系统规划设计,明确不同的设计要点。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2.1 注重项目开发的环评认证

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的环评认证是在对开发地区位、地质地貌、气象水文等指标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实施好生态环境容量测定计划,科学预测旅游项目开发中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获取准确性良好的评估结果的过程。在规划设计保护系统的过程中,通过对乡村旅游项目开发情况及环评认证的综合考虑,有利于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为旅游项目开发提供科学指导,全面提高生态系统运行中的动态平衡性,防止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中出现问题。

2.2 重视预警系统的高效利用

在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对其承载力进行预警分析,增强保护系统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实践中为了高效地完成好保护系统的规划设计工作,丰富生态环境承载力预警分析中的技术内涵,拓宽乡村旅游事业发展思路,则需要对预警系统的高效利用进行深入思考。在此期间,应做到:(1)从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网络基础设施等方面入手,构建好功能强大的预警系统,增强乡村旅游生态环境承载力方面的预警效果,为保护工作开展中提供技术支持,完善规划设计方案;(2)充分考虑预警系统的高效利用,在技术层面上为生态环境保护效果增强中提供科学保障,更好地了解环境承载力,全面提升保护系统规划设计水平,实现这方面的科学设计目标。

2.3 加强不同的技术使用

为了保护好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增强保护系统规划设计效果,丰富其中的技术内涵,则需要考虑不同的技术使用。具体包括:(1)设计人员在实践中需要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加强污染物排放管控技术、环境治理与修复技术、绿色生态技术等不同的技术使用,为规划设计工作高效完成中提供技术支持,促使生态环境保护系统能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避免影响乡村旅游事业发展效果;(2)通过对不同技术配合使用的思考,有利于优化保护系统规划设计方式,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好相应的设计工作,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水平,避免环境问题影响范围的扩大。

2.4 其它方面的要点

在探讨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内容的过程中,为了增强保护系统的应用效果,完善规划设计方案,也需要明确这些方面的设计要点:(1)注重对精细化设计理念的科学运用,细化规划设计内容,充分发挥实践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的专业优势,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系统规划设计中的专业化水平,增加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经济与生态效益;(2)注重对生态环境保护系统规划设计过程的科学管控,健全管控体系并执行到位,实现对细节问题的及时处理,促使规划设计工作开展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全面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质量;(3)加强信息技术使用,将丰富的信息资源整合应用于规划设计工作开展中,降低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发生的概率,不断改善这方面的规划设计状况。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不同内容的探讨,有利于构建好生态环境保护系统,高效地完成规划设计工作,更好地促进乡村旅游事业发展,满足生态环境质量可靠性要求。因此,未来在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应给予保护系统构建足够的重视,落实好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规划设计工作,确保乡村旅游事业发展状况良好性。

参考文献

[1]史亚奇.生态环境保护视域下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探索[J].旅游与摄影,2020(24):62-64.

[2]夏金,曹保荣.生态环境保护视域下乡村旅游发展新路径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20,(10):186-190.

[3]徐文兵,吴承涛,蔡碧凡.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综合对策[J].福建林业科技,2010,(03):144-149.

乡村环境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2、空间规划背景下实用性村庄规划探析

3、建筑学中规划和设计问题解析

4、农村养老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

5、论立体式家庭养老服务支持体系的构建

6、老龄化背景下乡村环境景观的适老化设计研究

7、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城乡互助养老社区模式研究

8、我国乡村治理方式的检视、转型困境及破解之策

9、夕阳农场——郊区生态田园养老模式研究

10、欠发达地区养老服务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11、新中国70年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历程与基本经验

12、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的空间战略维度

13、深度挖掘乡村文化设计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的对策

14、未来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发展路径研究

15、新时代农民获得感与乡村制度体系供给

16、酒店转型养老有多难?

17、城乡休闲养老产业链构建的动力机制与技术路径

18、乡村建设行动该如何“动”

19、乡村振兴背景下四川农村新兴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对策探讨

20、乡村振兴项目的融资机制设计

21、壮族元素在广西新农村养老社区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22、乡愁视域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差异及演变

23、农村“精准养老”模式的建构:从同一性向差异化的转型

24、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空间格局及其形成机制

25、《共产党宣言》中空间失义的批判逻辑及其当代意义

26、“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思路与举措

27、非遗文化在中式室内空间设计中的探究

28、困境与出路:老龄化背景下中国科技养老问题研究

29、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30、论养老环境设计的消费尺度与社会责任

31、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构建农村养老服务新体系研究

32、农村敬老院居住环境的人性化设计研究

33、乡村环境设计实验教学研究

34、基于康养文化下的张家口适老化空间设计研究

35、乡村责任共同体的实践逻辑及其治理优势

36、超大城市近郊区保留村景观空间改造设计探索

37、驻马店市、市郊及乡村的区域互联

38、农村互助养老模式路径探究

39、宁波市社区文化养老环境的改善策略研究

40、乡村传统街巷空间公共设施适老化设计

41、“两山”理论如何促进乡村振兴?

42、乡村振兴战略下“嵌入式”公共文化扶贫的路径探析

43、推动养老服务体系的投融资机制创新

44、优化公共服务布局对乡村共同富裕的影响

45、浅谈乡村“旅居养老”资源创新策略

46、关于成都市机构养老模式发展的思考

47、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48、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关于我国养老模式的思考

49、天津乡村特色养老公寓设计研究

乡村环境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核心价值观引领,扮靓美丽乡村需要精神文明建设。笔者认为,挖掘乡贤元素,形成地域文化,助推“美丽乡村”和谐发展。

一个地域,一个村庄,从古至今,都有一批乡贤。他们的善行义举帮扶一个个弱势群体,他们的家风家训育子有方,他们的经营理念是引领一个地域发展的“活样板”。挖掘乡贤文化元素,设立宣传展示阵地,将他们取得经验逐步推广,可以为村民心灵注入精神食粮,为地域发展丰润深厚的文化内涵。

挖掘古贤事迹,整理名人史传,建立当今知名乡贤数据库,修复古代遗存风貌,不仅将德祠族规族训族谱、忍让谦恭礼仪家风祖训家训,形成乡贤文化长廊,还可以地域文化建筑为中心,沿古道遗址为契合点,供人观赏。“留住美丽,展示乡贤,记住乡愁”。乡贤是文脉,景观是文象,脉以象生,象凭脉传,美好乡村在储蓄历史底蕴的乡贤文化中凸显起来。

乡贤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作用不可或缺。要利用乡贤文化工作为枢纽,用好“在场” 和“不在场”的乡贤,引导“在场”的乡贤把现代价值观传递给村民;引导“不在场”的乡贤通过各种方式关心和支持家乡发展。要让每一位乡贤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弥合社会分歧,化解社会矛盾,使乡贤成为乡民维系情感联络的纽带,让村民有村落的归属感和地方的荣誉感。要利用乡贤文化推进依法治乡,完善现代乡村治理,充分发挥乡贤对于当下农村稳定的重要作用,通过乡贤示范引领,进一步教化乡民、反哺乡里、涵养文明乡风,以更好地让村民行为有法度、价值有引领、操守有规范。

乡村环境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X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以“百千工程”为抓手,坚持规划引领,突出问题、目标和效果导向,基本做到垃圾清了,厕所改了,水沟净了,乡村美了,打造了一批“六有”美丽乡村新亮点,农村人居环境取得明显改善。

(一)坚持聚焦民生,高位推进乡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强化了保障措施,深化美丽乡村建设,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一是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新安江流域水体生态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突出全要素谋划、全覆盖保洁、全链条监管、全流域治理,实施全域农村生活垃圾治理PPP项目,重点推进新安江流域等水域保洁服务,开展了覆盖水陆空的立体环卫作业,并积极探索智慧化管理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市场化运营方式,引进中环洁公司负责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清扫、转运等日常处理,祁门等X个区县中心转运站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项目覆盖全市乡村常驻人口X万人,保洁范围涵盖X个乡镇X个行政村(自然村)以及X条河流。同时,建成运行全国首个市级垃圾焚烧发电厂,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基本达到X%。

二是稳步推进农村改厕。

全市累计完成改厕X户,其中自然村改厕X户,中心村改厕X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X%。

三是有序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建成乡镇政府驻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厂X个,X个已建成和在建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基本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四是强化资金投入保障。

积极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去年以来,全市各级财政共安排专项资金X.X亿元。发挥财政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撬动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入X.X亿元,有力保障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顺利推进。

(二)坚持农民主体,鼓励引导农民共建共享美丽家园。

突出农民作为美丽乡村建设和实现乡村振兴的主体地位。强化政策引导,利用召开党员大会、村民大会、户主会等形式,将各级政府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政策、措施及意义、目的、内容、成果宣传到位,让农民看到美丽乡村建设的美好远景,用实实在在的成绩增强其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自觉性,变“要我建”为“我要建”,变“等等看”为“主动干”,去年以来,累计组织干群X.X万人次参与整治,收回侵占村集体土地X.X万平方米,献计献策近X余条,主动让出土地X多块、捐款近X万元、捐物X余件、投工投劳近X万余次,不仅拉近提升了农民群众参与度,而且融洽了干群关系,提升基层干部威望。

强化民主决策,通过多种方式征求群众意见,确保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凡涉及规划建设、项目实施等群众利益的事,都应先征求群众意见后实施。强化富民增收,积极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力争每个农民在建设发展中受益,将农民群众的力量凝聚成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强大合力。

(三)坚持探索创新,建设具有X特色的美丽新乡村。

以美丽乡村建设和“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为抓手,突出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建设农民生态宜居美丽幸福家园。

一是“百千工程”成效显著。

去年以来,坚持“以清开局、以拆破局、以整提升”,突出问题导向、示范引领,通过召开户主会、引导村民投工投劳+适当务工补贴等形式,采取分三阶段、分重点评估验收的办法,完成XX个自然村环境整治,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X个、重点示范村X个,《X市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千工程”》做法由省委副书记信长星批示在全省宣传推广。

二是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立足生态、文化、旅游等资源优势,创新美丽乡村建设理念,围绕扩面提升、干群共建、乡村活化、投入绩效、美丽经济等方面下功夫,着力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X特色的美丽乡村“升级版”新路径。目前全市X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完成整治,建成和在建省级中心村X个、市县级中心村X个,X区、X区、X区、X、X县先后获得“X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称号,黟县入选全国乡村旅游发展成功典型。

二、存在问题(一)污水项目效益仍需加强。

部分乡村污水处理设施管网施工不标准,接户率不高,有的接户率不到X%;部分管网存在错接、漏接现象,改厕与污水治理项目衔接不畅,有的设施损害后未得到及时维护,终端运转不正常等,影响整体工作水平。同时,X省级中心村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进度较慢,后期若不加快进度,将影响整体验收工作。

(二)垃圾保洁水平仍需提高。

虽然中环洁公司接手我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后,在硬件方面投入较大,效果较好,但也存在差距,一是保洁质量有待提升。部分地区保洁队伍保洁标准不高,支巷和河道垃圾清扫不到位,有的乡镇不得不另外派人进行二次清扫。

二是清扫转运不够及时。

垃圾运输车辆调度分配不够合理,部分偏远地区垃圾转运较慢,存在垃圾堆放现象,特别是节假日垃圾堆放量大。

三是保洁队伍力量不足。

有的乡镇反映,中环洁公司运营后,对原来的保洁员队伍进行了缩减,比如,王村X有保洁员X人,后期留用的仅有X人,造成了保洁力量不足。

(三)资金保障力度仍需加大。

全域农村环境整治任务较重,各地工作进展不平衡,部分乡镇财政支出压力较大,存在一定资金缺口。特别是今年,受疫情影响,全市财政增收压力突显,市、县、乡镇配套资金压力较大。

(四)改厕工程进度仍需加快。

一方面,今年前期由于受疫情、改厕排查整改等因素影响,全市整体新改厕进度较慢,其中,X区由于依托亚行污水处理项目,推行农村改厕和生活污水一体化治理、招投标和施工,但因该项目因程序繁琐、周期较长,导致改厕进度偏慢,目前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低于X%,距离一类地区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X%要求尚有较大差距。

另一方面,由于部分乡镇对改厕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前期改厕过程中存在一些施工质量不达标、改厕后未及时竣工验收等问题,目前已按照省里要求正在整改。

三、工作建议。

一要大力实施“百千工程”。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对照全市三年行动目标任务要求,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全面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要抓好问题排查整改,坚持问题、目标、效果导向,因村施策,健全村庄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综合村庄区位、资源、交通等方面条件,充分发掘乡土风情、传统文化、传统村落、徽文化、地域特色,统筹好保护、利用和发展的关系,打造一批美丽乡村新亮点。

要切实抓好以“五清一改”、农村“三大革命”为重点的自然村整治,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年底前完成X.X万户以上改厕任务目标,X区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X%以上、其他区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X%左右。要持续递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顺应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要提升村庄规划设计水平,突出地方特色,以农村环境改善带动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二要统筹高效推进项目建设。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继续总结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PPP项目运行经验,进一步完善社会化合作方式和内容,督促项目运营公司提升保洁质量,优化力量分配,扩大覆盖范围,最大化发挥社会购买服务的效益。要落实乡村在垃圾保洁工作中的属地管理责任和作用,既要厘清项目运营公司和乡镇工作职责范围,也要加强二者之间的联系和配合,不断优化保洁队伍考核办法,探索建立垃圾保洁队伍管理体制机制,切实调动乡村参与垃圾保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继续创新管理方式,完善无人机巡视巡查智慧环卫系统,设置二维码管理方式,进一步提升偏远山区和水域的管理和质量。要完善垃圾处理链条,实现“变废为宝”,综合利用,确保实现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不断改善乡村环境卫生状况,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三要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立足村民主体,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到整治工作中来,激发村民主动参与的自觉性、积极性,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促进乡村美丽经济发展。

乡村环境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村净化、绿化、美化、硬化、亮化达标为方向,以提升村民生态遗失和环境意识为着力点,坚持正确引导、逐步落实、实效的原则,引导广大村民积极参与村弄环境综合治理,解决影响农村环境卫生的突出问题,提高群众文明素质,转变生活方式,优化居住环境,为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我村饮用水安全存在一定隐患。我村水体污染主要表现在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等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污染饮用水源和用于农田灌溉,村民身体健康和农作物安全得不到切实保障。

(二)我村生活污染加剧。村中无公厕、畜禽散养、农家肥和废弃物乱堆乱放、人畜居住混杂、生产生活废水随意排放等问题依然普遍。含有塑料包装的食品、生活用品在农村已经十分普遍,垃圾中的难降解有机物质迅速增加,由于利用率极低,除城镇设有简易垃圾填埋场进行简单填埋处理外,村里的垃圾随意堆放公路旁、沟渠边、房前屋后。垃圾长期露天堆放既影响村容村貌,也容易产生有害气体污染大气,以及垃圾在腐败过程中经渗透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三)畜禽养殖及农业生产废弃物污染日益突出。畜牧业发展迅速,村里很多农户由分散式养殖转变为集中式养殖,由此也带来了畜禽粪便物污染问题。

(四)落后的能源利用方式。能源利用主要依然是秸秆和煤炭,液化气、沼气、电气等清洁能源利用率不高。这样既浪费木材,破坏植被,也很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威胁群众身体健康。同时,随意焚烧秸秆、稻草等农作物现象屡禁不止,“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很好的农作物资源就这样付之一举,丝毫没有充分利用,相反却污染环境,造成事故。

三、目标任务及整治措施:

(一)深入调查研究,加强宣传教育。防治生活污染加强环境建设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要把提高群众环境意识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和主要内容,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从治理城乡、家居环境脏、乱、差入手,通过组织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宣传和活动,破除陈旧的生产生活陋习,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农村环境安全是关系到广大农民身体健康、社会稳定,关系到农业发展、农民奔小康的大事。大力倡导科学、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积极创建生态示范村(组),促使生活垃圾的节约化、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走经济、社会、生态并重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创造村容整洁的新农村。

(二)积极参与整治。按照和谐、统

一、美观的要求,协助村“两委”对影响村容村貌的各类门头牌匾、广告标语,进行规范设置;治理粪堆、柴堆、垃圾堆等“三堆”问题,实行垃圾定点投放、街道、庭院的绿化美化和树木栽植工作,提高乡村绿化水平。

(三)加强督导引导。要加强督导,对整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建议,主动配合村“两委”工作,完成分工工作。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积极引导教育任职村群众增强卫生、环境意识,推动任职村环境整治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任务分工:

1、由袁杨、刘阳阳负责环境整治的宣传教育工作;

2、由杜德厚、袁杨组织人员,负责清污、治脏等各项措施的落实;

3、由田宝雨、刘纪芬负责组织文明健康生活习惯养成和教育及后期成果巩固工作;

4、由村书记田秀景带头成立领导小组,负责总体协调工作。

乡村环境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为了进一步加强乡村环境卫生整治和管理工作,集中解决乡村环境卫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改善城乡环境面貌,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确保我镇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取得实效,根据县委办发[2011]151号文件通知,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开展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现制订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改善全镇环境卫生面貌,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为目标,以治理乡村环境卫生、村容村貌、市场秩序、交通秩序为重点,坚持城乡联动,齐抓共管,营造浓厚氛围,提升广大居民的文明卫生素质,加强环境建设、整治和管理力度,完善公共服务职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推动我镇经济社会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协调发展。

二、目标任务和整治范围

(一)主要目标:通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镇乡村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善,建立起覆盖全镇的环境保洁、镇容秩序长效管理机制,根本改观全镇环境卫生状况,显著提升镇容村貌形象,集镇无卫生死角,镇容村貌整洁有序;

1 力争使60%的村实现垃圾集中收集,统一处理,村民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75%以上。做到农村无暴露垃圾、无露天粪池、棚厕;庭院无乱堆乱放;河道、溪沟无明显漂浮物、河岸无垃圾;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集镇无违章搭建、乱设摊点,逐步减少电力、通讯线路等视觉污染,绿化水平明显提高,文明素质普遍增强。

(二)整治范围:全镇20个村,镇直各机关单位,驻岸单位。

(三)整治时间:从现在起到2012年2月底,共3个月。

三、具体任务

(一)全面开展宣传动员活动。在全镇20个村召开动员会,全面进行宣传动员。一是宣传动员群众全面清理房前屋后、庭院、居室环境卫生;二是宣讲环境卫生和健康的关系、卫生防病知识、自我保健知识;三是发动全镇中小学校开展卫生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四是在每个村建设卫生宣传栏、并确定专职人员负责定期更换内容;五是引导群众养成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的良好卫生习惯。

(二)开展乡村环境卫生大清扫活动。一是集中治理政府及机关单位所在地街道村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河道、桥梁周边、集贸市场等卫生死角,并形成长效管理制度,确保有专人负责清扫和监督;二是动员群众清扫村庄

2 口、房前屋后、庭院、居室环境卫生,街道、青岗坝、牟家坝、贾家坝、何家山等镇政府所在地和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重点村设臵垃圾回收点,统一进行填埋处理;对于居住分散、不便于集中收集的,引导村民将垃圾做深埋处理;三是清理乱堆乱放的建筑材料和房前屋后堆放的杂物、土堆、柴堆、粪堆,拆除乡村乱搭乱建和搬迁遗留的残墙断壁,清除砖头、石块等废弃物,保持乡村环境卫生整洁美观;四是清扫学校、店铺、机关单位和居民区的环境卫生;五是全面清理重点村庄的广告牌、行道树、电线杆等立面上的灰尘和小广告、公路沿线的不规范宣传标语,粉刷房屋墙体,美化亮化乡村环境。

(三)全面落实环境整治责任制。镇政府与与辖区内所有单位、门店和公路沿线及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农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督促各单位、商业门店和农户认真履行“门前三包”责任区域内环境卫生保洁、绿化设施看护等义务,并自觉接受监督检查。对于不履行“门前三包”责任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对全镇所有建筑工地进行环境卫生综合治理。

(四)加强乡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及维护。在有条件的村配备环卫设施,设臵满足需要的垃圾收集容器,并确定专职人员进行清扫保洁。加强农村改水、改厕、改圈工作,特别是灾后整村重建的村,要统一规划改厕,保证粪便达到无害化处理的要求,从源头上治理农村脏、乱、

3 差现象。

(五)全面抓好重点村环境综合整治。以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精品村、示范村、达标村为重点,坚持把乡村环境综合整治与农业综合示范点建设、生态旅游开发、灾后重建后续项目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推进农户庭院绿化、美化、整洁化;根据群众生活需要,合理设臵乡村垃圾倾倒点、转运站、垃圾池和垃圾箱,新建农机具及柴草棚,通过全面落实“五进一出”即:道路硬化进村庄、绿化进乡村、畜禽进圈舍、农机进车棚,垃圾出村庄的“五进一出”环保措施,逐步实现村有场(垃圾场)、社有池(垃圾池)、户有箱(垃圾箱)、人有厕、机有棚(农机和柴草棚)的 “六有”目标,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基本实现重点村环境清洁卫生的初级目标。

(六)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制定完善乡村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形成全民齐动的工作机制,靠实工作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达到农村环境卫生长期有人管、管得好的目的。

四、工作计划

(一)宣传启动阶段(2011年12月5日至12月10日):制定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分别召开镇、村、社会议,对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进行全面的宣传动员。通过召开动员大会等方式,广泛宣传开展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的目的、意义,使之家喻户晓,营造良好的社

4 会和舆论氛围。各村、各单位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制度,明确目标任务,靠实工作责任,全面启动活动。

(二):集中实施阶段(2011年12月11日至2012年2月10日):按照政府制定的实施方案,结合各村的实施方案,认真抓好落实,全力开展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三):整治任务检查总结阶段(2012年2月11日至2012年2月底)。加大督促检查,解决难点问题,提高整治成效,对完成建设任务的2个精品村、2个示范村、6个达标村及整治成果进行验收。以验促改,强化措施,集中攻坚,确保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取得实效。认真总结和推广经验,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巩固和扩大整治成果,提高管理水平。

五、工作原则

(一)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的原则。从构建“新型产业重镇,人居休闲胜地,社会文明新镇”和谐某某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该项活动的重要意义,把它作为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来实施,形成上下一心、部门联动、协调一致、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按照重心下移、属地管理的要求,完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突出村、单位、部门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健全责权明确、务实高效、运行有序的组

5 织体系和运行机制。

(三)严格管理,综合治理的原则。按照依法行政的理念和总体要求,严格依法处罚影响镇容镇貌和管理秩序的行为,用法律规范居民的行为。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管理手段,提高集镇管理和行政执法水平。

(四)标本兼治,重在长效的原则。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结合起来,通过制度化的途径,将行之有效的整治管理经验和做法转化为长效管理机制,促进环境卫生水平再上新台阶。

(五)分层实施,总体推进的原则。要坚持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的工作思路,分层次稳步推进“城乡清洁”的各项工作。一要解决“清洁集镇”的问题,把集镇区块打造成环境优美、秩序井然、便捷舒适的品质集镇。二要解决“清洁农村”的问题,重点把广大农村建设成为村容村貌整洁、生态环境优良的新农村。

(六)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的原则。坚持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以群众利益为第一追求,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坚持共建中共享,共享中共建,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环境问题,引导广大群众扩大参与面。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开展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是打造“生活富裕、生命阳光”和谐新某某、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各村、各单位要把整治活动摆上

6 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统筹兼顾,更新理念,创新思路,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顺利推进此项工作,镇党委、政府决定整合镇环境资源管理站、农业服务中心等相关职能办公室的力量,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抽调有关人员进入办公室、宣传组和督查组开展工作,分工负责,落实责任,制订活动细则,指导全镇工作。各村、各单位作为整治活动的实施主体,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形成书记主任或法人负总责、专人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制订结合本村、本单位实际的设施方案,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工作中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坚决防止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要从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抓起,坚持抓重点、重点抓,抓经常、经常抓,抓反复、反复抓,着力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确保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取得实效。

(二)建立规范化督查考核机制。完善行政监督,将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纳入对行政村、单位部门专项考核内容。建立活动督促、检查、通报、考评等考核机制,建立考评体系(具体考核管理办法及考核标准另行制订)。镇有关职能部门和督查组组织人员对各村、单位工作进展和环境卫生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明查暗访。

(三)建立奖惩机制。工作考核奖惩机制。对工作优秀的村、单位根据考评成绩实行奖励;对工作推进较慢的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对不作为、限期整改不到位的,

7 追究主要责任人的相关责任。

上一篇:县域投资环境论文范文下一篇:边缘金融发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