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课程范文

2023-09-21

建筑学课程范文第1篇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肖伦斌乐山职业技术学院黄萍

一、高等职业技术的内涵 “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的总和。“技术”是人类借以改造和控制自然的操作体系,它与其职业劳动形式、相关的从业人员素质和教育培训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技术”的发展是技术的可能性与社会的现实性共同作用的结果。“职业技术”则是自然规律和技术工具等客观事物的反映,它与人的行为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再“教育”的含义。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的意识、内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等级教育。教育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关于“职业教育”的概念,并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连名称都有多种不同的叫法。影响最大、正规化程度最高的有两种:一是“职业技术教育”,二是“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名称虽然不同,但其内涵却是基本一致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指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理论教学所传授的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是完整的职业行为所要求的全部内容。因此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课程设置在强调打破学科系统性原则的基础上,必须强调建立与劳动过程的直接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劳动过程的系统化,掌握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劳动方法、劳动组织形式和工作要求等方面的具体知识。

二、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名称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数量迅速增长。随着规模的快速发展,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在专业设置、专业调整等工作中出突出表现在专业设置随意性较强,有的采用本科教育的专业名称,有的则沿用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名称,不同类型学校相近的专业名称具有明显的不同,致使高等职业教育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找准自己应有的位置。专业名称不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和培养人才的方向,以及社会对人才能力结构的了解和毕业生的就业。为此,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以下简称《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并明确提出从2005年开始实行。这在我国高校专科层次专业设置管理中还是第一次,填补了我国缺

少高职教育专业目录的空白。在《目录》中,我们看到了高职院校专业名称后面一般加了“技术”一词,有别于本科院校的专业名称,似乎规定了高职教育的定位,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色。

目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专业名称与本科院校的专业名称只在有无“技术”两字上的差别,在许多情况下,其专业设置在名称上是相同或近似的,很容易产生混淆。但事实上,它们却有着不同的内涵:在普通高校,专业教学内容取材于对应的工程学科,是一种“纯粹的”、与人的职业活动联系不太紧密的技术和专业知识,专业教学以科学技术知识为导向的学科型教育,其专业名称常表示高校的研究领域和与之相对应的学科。高职教育专业学习和研究的内容则是“以职业形式存在的、从事实践活动的技术人员的专业劳动”,是以技术人员的专业劳动为导向的职业技能弄教育,其专业名称则更多地表示一个“职业领域和与之相对应的专业劳动”。简单地在本科院校专业名称后面一般加了“技术”一词就成了高职院校的专业名称,本人认为实属不妥。高职院校专业名称的内涵不应“宽窄并存”,模棱两可,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如建筑工程“技术”的内涵较大,是施工“技术”、设计“技术”、监理“技术”还是组织管理“技术”?如何不明确是哪一内涵的技术,其课程设置又将回到本科的课程设置,其内容包括“施工”、“设计”和“组织管理”知识体系构架中。

三、职业技术院校的课程模式

课程是为一定的教学目标而组织的一组有序的教学活动,是依据教育主管部门提供的专业目录进行专业开设与调整的过程。不同的目标有不同的课程,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方向、总原则,是组织教学、进行课程设置的基本依据。很多职业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能适应建筑生产第一线需要的技术管理与管理应用型人才。在此我们又看到了“技术”两字。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技术”的内涵应包括“施工”、“设计”、“监理”、“造价”、“组织”、“管理”等。高职院校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指一门技术、几门技术的组合、还是全部技术内容的组合?“技术”的内涵不同,其课程设置就不同。

高职院校课程结构模式有学科型课程模式、平台式结构模式和模块式课程模式:

1、学科型课程模式将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类,被称为“三层楼”式结构。目前有些院校按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或专业方向课的顺序安排,结构模式实质上沿袭本科教育课程结构,以学科主线构建,不适用于职业院校职业技术型培养。

2、平台式结构模式将课程按公共课、专业大类基础课、专业课或专业方向课分层构建平台课程,按授课时间的先后顺序纵向排列,公共基础平台主要是向相关学科基础拓宽,增加人文社科和素质教育课程,专业大类基础课平台,则打通原来几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

课程和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整合,构建新的大类专业基础课群。专业或专业方向课是由专业大类下的专业课组成或专业方向课组成,由学生选学其中1组或2组,有利于学生的今后发展和职业更换,解决了学科型专业口径较窄的弊端。这种模式对以就业为目标来设置课程体系有一定的意义。职业教育从某一定程度上说是就业教育、谋生教育,采用“宽基础”式设置其教学内容不仅要“必要、够用、实用”,即满足当前某一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要求,还要重视其前瞻性,即未来某一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要求。课程设置要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眼于为继续学习打基础,着眼于专业技术训练,着眼于转岗能力和关键能力的培养。本人认为,这种模式虽然考虑了学生今后的发展,却忽略了职业教育“针对性”、“职业性”和“技术性”的特点,和学科理模式比较,尤其不利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

3、模块式结构是在对职业岗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课程组成各种知识模块和能力模块,以能力为主线构造专业和课程体系。在模块结构中,学科知识和专业能力体系是两个彼此联系又相对独立的部分,学科知识模块面对岗位群构建,既包括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知识,又有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能力模块主要由实验、设计、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组成。这种模式很适用于高职院校的专业培养,它吸收了现代课程理论的诸多思想,强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只是在执行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如模块的针对性差,模式之间不能灵活组合,尤其在能力模块方面,过多的将能力的培养简单为企业培养,简单为订单式培养,简单为毕业前的顶岗实训。其实许多的能力培养应是在学校而不是在企业,企业没有能力也没有义务为职业院校培养学生。

研究了很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结构模式,不管是学科型课程模式、平台式结构模式和模块式结构,发现其课程的内容均包括《建筑识图》、《房屋建筑学》、《建筑力学》、《建筑测量》、《建筑材料》等;专业课有《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预算》、《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质量控制与检验》、《安全技术与管理》等内容,几乎含盖建筑工程“技术”的所有内涵。课程的设置与本科院校一样都是围绕“设计”和“施工”两根主线,辅以“组织与管理”。高职院校,学“设计”是为“施工”服务的,本科院校学“施工”是为“设计”服务的,仅此而已。进一步的调查更令人担忧,为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技能性”,很多职业学校将培养模式由“3”变为“2.5+0.5”或“2+1”,将能力的培养集中在最后一学期或一学年的时间内,简单地理解为“能力培养”就是企业培养,就是订单式培养,就是顶岗实训,过多地相信企业、相信学生而放任自流。致使目前大多数高职学生理论知识不够,动手能力又差。

四、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存在一些弊端:在课程的价值取向上,忽视课程本身的创新价值,课程目标缺乏对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明确要求与具体规定;课程内容脱离学生生活现实,不注重教师的课程开发核心主体的地位与作用,更不注重学生作为课程主人的地位和课程开发主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地域经济发展、行业发展和就业岗位的需要。为此,我们必须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加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树立能力本位、岗位目标的课程观,根据岗位能力的要求,科学合理地构建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努力培养高素质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此,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平台+模块”的模式,以职业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为出发点,合理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其课程应由基本素质课程和专业素质课程平台+岗位技能类模块组成。

1、平台

1)基本素质类课程。基本素质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身体素质教育的一类课程,是作为一名合格大学生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主要包括思想品德、法律基础、形势政策、英语、计算机、大学语文、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

2)专业素质类课程。专业素质课程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培训的一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一类基础课程。学生只有在学好专业基础课程后,才能深入地理解岗位技能类课程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和实践操作中的理论问题,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掌握和提高。

建筑学课程范文第2篇

建筑的结构是建筑的承重骨架, 是建筑安全与否的生命线。建筑师掌握必要的结构选型和结构设计思想, 对建筑设计合理、确保结构安全、降低工程造价非常必要, 《建筑结构》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骨干专业必修课。

经过我们对各类大中专院校的广泛调研和对比分析, 在建筑学学科的教学中, 可以发现以下发展趋向:

(1) 建筑学专业学生较少, 教学主体逐渐从教师转向学生, 倡导教育精英化、个性化。

(2) 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3) 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地点灵活多变, 摆脱传统的课堂教学。

(4)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 注重灵感和启发, 强调发散性和跳跃性思维。

1 课程的特点

《建筑结构》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1 综合性强、内容多、难度大

建筑学专业的《建筑结构》课程是一门综合的学科, 基本融合了土木工程专业五六门结构设计类课程, 内容多, 难度大, 课时少, 且对高等数学、建筑力学等基础课程有一定的要求, 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不容易接受和理解, 学生普遍反映课程难度较大。

1.2 与工程实践结合紧密

《建筑结构》课程是一门工程实践很强的学科, 内容包含大量的实际工程的介绍和图片, 比较抽象, 不易学生接受和理解, 因此需要工程经验丰富的教师, 也需要多去工程现场参观。

1.3 强调结构的概念设计和整体性

本课程对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和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要求有很大的不同, 不需要做具体的结构设计, 不需要系统的结构设计训练。仅仅掌握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思想, 具备一定的建筑结构概念。帮助学生在建筑设计时树立建筑结构整体而不是局部的思想;理解复杂结构体系中的基本原理;对建筑方案中的结构体系做出基本判断。

2 课程的创新和尝试

2.1 教学理念的完善

紧紧围绕建筑学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 紧扣教学大纲, 抓住教学的重点;系统分析和明确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作用、该课程的主要特点, 注意因材施教, 主次分明;注重建筑艺术和技术的融合、建筑和结构的统一。

2.2 教学内容和教材的建设

和传统的课程教学内容有所不同, 我们对教学内容和顺序做了很大的调整, 改革以往建筑结构教学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不足, 开始就设置了足够的课时从建筑整体上讲解结构、结构构件、结构单元、结构体系, 强调结构的概念设计和结构整体设计思想。为此精选了清华大学罗福午教授主编的教材, 同时还根据需要做了系列专题补充讲座。

2.3 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

为避免传统“满堂灌”式授课的弊病, 在讲课中增加讨论的环节, 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的内容可以是某次小型结构设计的作业、某次工程现场的参观、某种功能的结构形式调研 (如加油站、售楼处) 等,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又通过讨论增强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提高学习的效果。

2.4 考试方式的改革

目前考试方式最常见的有如下两种:闭卷考试、开卷考试, 这两种传统的考核方式各有利弊, 为了更有效的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我们在考试中引入了上机考试, 提前编制了大量的试题库和试卷库, 利用专门的考卷生成系统, 让学生上机考试。这种方式考核的优点是:题型多变、题量丰富;试卷库一经建成, 方便推广使用;根据不同的考核标准, 可自动生成不同难度的试卷, 应用方便;学生考核和教师评判简单快捷, 提高了效率;能够较好的实现“教考分离”, 提高教学质量。

在2008~2009学年度第1学期, 我们对于建筑07级学生采用了这种考试方式, 考试结果表明, 这种考核方式受到大部分学生的欢迎, 效果较好。

2.5 多种教学实践手段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本课程的工程实践性比较强, 但限于教学课时较少, 没有专门设置实践环节, 为此, 我们课外通过多种实践手段来配合课堂教学, 增强教学效果。

(1) 课程之初, 组织学生参观大学校园, 对各种建筑物、结构物、景观结构进行讲解。

(2) 组织学生进工地现场参观, 增强感性认识。

(3) 鼓励建筑学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结构设计大赛。

(4) 配合开放性试验, 自己动手制作简单结构模型。

(5) 布置校外结构调研, 比如加油站、小区售楼处等结构形式的调研。

3 课程学习网站的建设

新世纪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与普及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方便的平台, 为配合课程教学和建设, 我们设置了课程的学习网站, 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教学辅助模式。学习网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教学资料:包括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案、电子教科书、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2) 习题库:包括各章练习题、典型例题、综合设计类题目等, 并均有详细的答案。

(3) 试卷库:包括各章单元测验、闭卷试题、开卷试题、有限开卷试题。

(4) 教辅资料:包括规范、规范讲座、教学参考书、各类讲座资料等。

(5) 师生在线交流平台:包括作业管理、辅导答疑、师生论坛等等。

4 结语

《建筑结构》这门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良好的结构理念也是未来优秀的建筑师们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之一, 因此我们应不断探索课程的教学和研究以实现更好的教学。

摘要:本文从建筑学专业的特点入手, 分析了《建筑结构》课程的特点, 结合笔者的教学改革经验, 重点对课程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方法、实践环节设置、课程学习网站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对课程的教学改革作了一些创新和尝试。

建筑学课程范文第3篇

总目标

美术课程总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设定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创意,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改变环境与生活;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分目标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1.观察、认识、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肌理等基本造型元素,运用对称、均衡、重复、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增加想象力和创新意识。2.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践,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3.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1·了解设计与工艺的知识、意义、特征与价值以及“物以至用”的设计思想,知道设计与工艺的基本程序,学会设计创意与工艺制作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关注身边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根据意图选择媒材,合理使用工具和制作方法,进行初步的设计和制作活动,体验设计、制作的过程,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3.养成勤于观察、敏与发现、严于计划、善于借鉴、精于制作的行为习惯和耐心细致、团结合作的工作态度,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生活环境的愿望。

欣赏评书 1.感受自然美,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势、风格与流派,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以及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联系,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2.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3.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崇尚文明,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曾强民族自豪感,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综合探索:1.了解美术各学习领域的联系,以及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逐步学会以议题为中心,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方法,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2.认识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技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势发表学习成果。3.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知的愉悦与成功感。

课程内容

造型表现内容说明 是指运用多种媒材和手段,表达情感和思想,体验造型乐趣,逐步形成基本造型能力的学习领域。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在本学习领域中指运用描绘、雕塑、拓印、拼贴等手段和方法创造视觉形象的美术创作活动。表现则是通过多种媒介进行表达观念、情感的过程。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不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表现方法;不仅关注美术学习成果,还要重视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

设计应用内容说明 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制作,传递与交流信息,改善环境与生活,逐步形成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以形成学生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为目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将学科知识融入生动的课程内容中,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关注环境和生态,突出应用性、审美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欣赏评述内容说明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指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学生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愉悦之外,还应认知作品的思想内涵、形式风格特征、相关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创造性的劳动,并用语言、文字、动作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

欣赏评述领域应注意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美术欣赏方法,学会通过美术馆、博物馆、网络、书刊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能力;要引导学生关注美术与社会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理解美术作品,涵养人文精神。教师要充分利用地方的文化资源,引导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与当地地理、历史、经济、民俗的联系,使欣赏与评述活动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综合探索内容说明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融美术各领域为一体、与其他学科一体、与社会联系。

需要教师改变思维定势,寻找连接点。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跨学科活动。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1.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观2.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3.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气氛

4.多给学生感悟美术作品的机会5.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6.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7.探索各种生动有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教学手段8.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心态、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建筑学课程范文第4篇

1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现状

1.1 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

房屋建筑学的课程设计包含多方面的内容, 其中绘图类课程是最为关键的一环。但是在传统的课程设计中, 通常还处于CAD制图或手工绘图的传统模式, 在这方面不仅消耗大量的时间, 工程量也是非常大的, 课程压力对学生心里造成一种叛逆心理, 不愿意沉浸在繁杂的大量工作中, 在房屋建筑学习中缺乏主观能动性, 甚至为了完成学习作业在网上直接下载, 以减少自己的时间。

1.2 教师指导工作量大

在城市化不断发展的环境下, 建筑类学科及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在高校招生中随着学生的不断增多, 教师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甚至有的老师要身兼多职。在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中老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平面、立面、剖面等多层次的指导, 面临这么多的学生指导起来工作量也是非常大的, 教师在工作中逐渐显得力不从心。

1.3 设计时间安排不合理

房屋建筑学教学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对于设计时间的安排一是对于理论的学习, 二是实践案例的设计绘图作业。在面临考试的阶段, 学生受到很大的压力, 没有办法将心思集中在课程的设计中。教师无法无时无刻的守护在学生身边进行绘图的指导和监督。另外, 在进行设计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通常需要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完成绘图工作, 教师对于时间的安排无法保障, 在指导上面存在一定的欠缺, 这就造成有些学生设计质量的下降。

2 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使用BIM技术的优势

BIM技术在应用中具有很多的优势特点, 将其融合到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立面, 能够让学生更为直观的了解建筑构造。通过三维视图、协调性、模拟性等方面的优势, 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BIM技术能够利用现代化的平台系统, 设计出具有三维效果的建筑模型, 清楚的从各个角度了解建筑构造, 有效避免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建筑施工中使用的图纸多二维的平面视图, 需要具有足够强大的想象力, 才能实现对建筑物的结构想象, 对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很难发现, BIM技术的出现很好的规避掉了这些问题, 再设计过程中应用三维模型, 对建筑设计进行优化。其次, BIM技术的应用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对房屋建筑结构及设计的理解和学习。当前的房屋建筑设计中经常会出现各专业存在交互关联的现象, 由于各个专业再设计过程中没有进行交流, 集合在一起就会发生管线、线路等碰撞, 降低项目运行效率。BIM技术自身具有的协调性特点, 能够对发生问题的部位突出给予表现, 有助于设计人员进行解决。通过多个专业设计融合, 生成具有模拟性的建筑模型, 提高建筑设计的水平, 为设计人员提供更有力的基础保障。

3 结合BIM的课程设计改革探索

3.1 BIM技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BIM技术下的房屋建筑学课程应该摒弃传统教学中的二维图形与多媒体教学的结合形式, 在课程教学中应用BIM技术的三维立体模型, 结合二维图形相互参考, 熟悉两者之间的区别, 让学生在对比中提高设计水平, 增加对图形的了解, 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应用可操作的计算机软件, 进行BIM技术下的三维图形设计,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创建理论与实际的相互结合。另外, BIM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够大大降低学生在绘图工作中的工作量, 留出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解答, 促进房屋建筑学课程教育改革的多方面发展。

3.2 BIM技术下的课程设计改革

房屋建筑学教学中课程设计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课程设计是理论与实际操作的有效结合, 通过BIM技术的应用, 学生在操作中实现平面、立面、剖面的图形构造, 传统的课程设计中学生通常会使用CAD绘图, 由于无法进行多方面的协调, 经常出现交叉问题, 问题一旦出现, 就需要对平面、立面、剖面全部进行更改, 而BIM技术很好的解决了这一方面的问题。

结语

BIM技术在应用中具有很好的优势特点,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技术在建筑领域中得到推广。当前环境最缺乏的就是高科技的专业人才, 结合BIM技术开展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工作, 是当前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BIM技术的融合, 对房屋学建筑设计进行改革, 提高教学水平, 落实过程中的具体目标及策略,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从而促进建筑业的不断进步。

摘要:在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的环境下, 建筑业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BIM技术作为当前一种全新的理念在房屋建筑课程设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房屋建筑学课程及理念都面临着新的改革, 在不断的变化中结合BIM技术的应用, 是新教改理念下的又一重要突破。BIM技术与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相结合能够让教学内容更丰富, 更现代化。下面主要对BIM技术与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相互结合的教改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BIM技术,房屋建筑,课程设计,教改

参考文献

[1] 焦丽丽, 陶方红.BIM技术在建筑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 (34) :2255.

[2] 罗玉柱, 王佳榕, 李舒方等.基于BIM的建筑工程图学课程改革与探索[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 (7) :2389-2389.

[3] 安巧霞, 孙三民.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教导刊 (下旬) , 2016 (11) :109-110.

建筑学课程范文第5篇

【摘 要】本文分析中职《建筑电工》课程的教学现状,基于“校行企”衔接,论述中职《建筑电工》课程“三教”改革的意义及对策,提出建设多元“双师型”教师队伍、开发新型活页式或工作手册式教材、融入“1+X”证书制度体系等做法,旨在从教师、教材、教法上解决建筑电工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校行企”衔接 《建筑电工》课程 “三教”改革

教育部2021年工作要点提出了今年职业教育的目标任务:总结推广“1+X”证书制度试点经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学徒制;遴选一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组建新一届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基于此,中职《建筑电工》课程教学要进一步深化中职学校、建筑行业、施工企业(即“校行企”)的衔接融合,在教师、教材、教法(即“三教”)上进行改革,以持续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实效性,努力办好学生、家长、企业、社会满意的职业教育。

一、中职《建筑电工》课程教学现状

(一)岗位实践欠缺,教师专业性不强

中职学校教师队伍是落实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主要力量,专业教师队伍直接关乎专业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当前,中职《建筑电工》课程教师普遍缺乏岗位实践经验,专业性不强。一是师资来源渠道比较单一,大部分中职《建筑电工》课程教师从高等学校工程类专业毕业就直接进入中职任教,缺乏建筑工程施工岗位的实践经验;二是中职学校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研究轻改革的情况,且学校设备更新较慢,导致教师很难适应建筑电气技术快速发展的现代化施工要求;三是中职学校《建筑电工》课程教师与建筑行业缺乏交流,与建筑电工特种作业证培训师缺少互动,对建筑电工的岗位要求认知较少。

(二)重理论轻实践,教材指导性不强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基本呈现,是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载体。现阶段的中职《建筑电工》课程使用的教材缺乏指导性:一是教材多为以理论为主的传统教材,内容按照章节编排,文字介绍比较翔实,但是实例图片较少,可读性不强;二是教材內容更新不够及时,缺乏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的介绍,与建筑工程施工实际脱节;三是现阶段可选用的教材非常有限,各所中职学校与建筑行业、施工企业的合作水平参差不齐,建筑电工实训环境和考核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教材对中职建筑电工技能培养的指导性不强。

(三)教学形式单一,学习趣味性不强

一是传统教学模式下,中职《建筑电工》课程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相对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由于中职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往往厌倦灌输式教学,注意力难以集中;二是实训工位有限,班额较大,在实训教学环节只能轮流开展,造成部分学生一直处于观摩状态,导致学习兴趣逐渐下降;三是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分步演示操作步骤,学生掌握程度存在个体差异,实训进度难以统一,实训效果不理想;四是学习考核停留在笔试考核阶段,对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缺乏有效的考核,导致学生的岗位适应性不强。

二、“校行企”合作下中职《建筑电工》课程“三教”改革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人才交流,增强三方合作实效

在《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改革实施方案》的指导下,中职学校与建筑行业、施工企业开展深入交流合作,有助于教师了解行业培训要求和企业岗位需求,使学校培养与行业要求、企业管理相互衔接。中职学校《建筑电工》教师参与施工组织管理与研究,有助于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更好地掌握行业内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规范。建筑行业培训师、施工企业工程师到中职学校授课,可以提前将职业资格要求和施工企业文化融入中职课堂。由此,校、行、企三方合作全面促进建筑行业内人才交流,形成人才培养合力,增强合作实效。

(二)有利于统一教学内容,发挥教材的指导作用

在“校行企”衔接模式下,中职学校、建筑行业、施工企业共同开发《建筑电工》教材,将学校教学标准、行业考核大纲、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统筹融入教材,统一教学内容,能够充分发挥教材的指导作用。一是行业、企业参与开发的教材,增强了案例教学,有助于职业素养的渗透,提高学生的职业标准意识;二是根据实训室和实习场地开发的教材,实训指导性更强,有助于组织实训实习;三是以图文并茂呈现的新型教材,配以电子教学资源,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

(三)有利于丰富课堂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校行企”衔接模式下,《建筑电工》课程通过开展项目式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全体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校、行、企三方共同推进课堂教学与实习见习穿插进行,能增强学生对岗位的认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此外,通过微课等对建筑电工职业资格考核要点和典型案例进行强化教学,能丰富课堂形式,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校行企”衔接下中职《建筑电工》课程“三教”改革策略

(一)深度衔接,建设多元“双师型”教师队伍

第一,2021年教育部工作要点指出,要深入落实教师教育振兴决策部署,构建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推进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在职业教育方面,提出将推进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和产业导师库建设作为主要工作措施。为了提高中职学校《建筑电工》课程的师资队伍水平,需要职业院校、建筑行业、施工企业共同作为建设主体,系统地设计教师队伍框架,建设“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在“校行企”衔接模式下,推动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共享人才、共用资源,形成命运共同体,支持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教师能力建设和资源配置。

第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建立健全职业院校自助聘任兼职教师的制度,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在“校行企”衔接模式下,中职学校建筑类、电工类教师要深入行业培训考证、深入企业施工现场观摩学习。教师深入一线工地、一线岗位实践,将施工企业的施工工地作为实践基地,分析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案例,分享岗位工作经验,促进产教深度融合,让企业的优质资源融入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施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加入中职《建筑电工》教师队伍,更好地传承技术技能和工匠精神。学校教师队伍与行业培训师资交融合作,共同制订课程标准、商讨教学方法、共享教学资源,强化建筑电工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适应性,从而形成人才培养与成长的良性循环。在“校行企”衔接模式下,校、行、企三方合作共同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教学能力、丰富实践经验、能示范专业技能和开展专业研究的多元“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建筑电工产业导师库。

(二)面向岗位,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建设一大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国家规划教材,倡导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建设信息化资源库配套使用。与传统教材侧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不同,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致力于以工作任务为基本单元编排教学任务,强调知识应用与技能实践。《建筑电工》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校行企”衔接模式下,三方共同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重组建筑电工能力体系和知识结构,使之适应建筑施工装备的快速发展;强化教材的学习资料特征,突出学生学习实践过程的预设引导,充分发挥教材的指导性。

校、行、企共同开发的《建筑电工》活页式教材包含两个方面内容。第一方面是知识的准备,主要包括案例介绍、相关知识和学习资料。“案例介绍”选择建筑电气施工中的典型案例,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引起学生的关注;“相关知识”主要介绍该主题相关的概念、参数、技术标准等;“学习资料”则明确该主题包含的教学资源。第二方面主要是学习任务单,包含任务环境、任务要求、任务时间、任务过程、任务结果等,分别明确任务的实施环境、具体要求、完成时限、工作过程、实施结果等。将《建筑电工》课程内容重新整合为四大模块,共18个工作任务。四大模块分别为安全用电、施工现场配电、施工现场照明和建筑电动工具模块。每个模块任务设计遵循从单一到综合、从简单到系统的原则,从建筑施工现场电气案例中选取典型工作任务。教材中同步设计活页笔记,用于记录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工作时间、步骤过程、参数设置和任务结果等。此外,顺应新时代发展潮流,开发配套的數字化资源和在线课程,对专业知识和技能工艺实行动态更新,保证教材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三)改进教法,积极融入“1+X”证书制度体系

“1+X”证书制度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校行企”衔接的重要载体,对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具有导向性作用。“1+X”证书制度以学校为主体,以行业为指导,以行业内先进企业试点为培训评价组织,从人才需求侧导向到人才供给侧改革,实现人才培养的无缝衔接。中职《建筑电工》课程要适应“1+X”证书制度的案例实践考核标准,采用模块化项目式教学方法,强化教学实习与工作岗位见习,促进课堂教学与资格考证的融通。

中职《建筑电工》课程教学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对照知识体系中各主要模块讲解基本定义概念和基础分析方法,通过工作案例分析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训练学生的电气操作技能。在课堂教授环节,重点讲解建筑电工相关的力学、机械学、电工学及电气识图的基本知识,介绍断路器、熔断器、接触器、继电器等常用低压电器的使用,分析接零接地保护、配电线路的形式、导线电缆选择等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模型化、等效替换等工程思维。在实践教学中,以模拟建筑电工实际工作案例为教学内容,以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为教学主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设定施工现场用电要求,要求学生设计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方案,要确保施工供电方便合理和安全可靠,符合施工现场的供电方式、地域特征、负荷状况等安全技术条件。据此,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完成现场勘测分析、负荷计算、配电线路设计、配电装置设计、防雷设计、接地设计、安全用电及防止电气火灾设计、施工用电工程施工设计等,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和实训,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工程科学理念,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应用和工程实践的能力。

综上所述,统筹推进课程“三教”改革是总结推广“1+X”证书制度试点经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学徒制的核心内容。中职《建筑电工》课程只有在学校、建筑行业、施工企业的紧密衔接下,稳步推进教师、教材、教法上的改革实践,才能培养出更加适合企业要求和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建筑电工人才,更好地促进中职学校建筑类专业学生就业,进而为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耿大勇,朱延枫,闫芳,魏玲.建筑电工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9).

[2]李梦卿,陈佩云.“双高计划”背景下“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0(8).

[3]赵文山,闻跃,高岩,余晶晶.电工技术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7).

[4]周绍梅,王启合.基于1+X证书制度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改革[J].教育与职业,2020(7).

注:本文系2019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1+X证书与校行企衔接’的《建筑电工》课程创新与实践”(编号:GXZZJG2019B010)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唐丽娟(1987— ),女,广西兴安人,大学本科学历,讲师,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施工。

(责编 罗汝君)

建筑学课程范文第6篇

[摘 要] 通过梳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搭建由给水排水概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水质工程、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毕业实习等6门课程组成的饮用水安全保障课程思政专业课程链,保证了课程链思政教育的连续性、全方位和全覆盖。在课程链建设中充分挖掘课程教材内容的思想性,明确了饮用水安全保障基础课思政教育阶段、专业课思政教育阶段,以及实践环节思政教育阶段的分阶段育人目标。结合教材内容、专业特点和学生思想实际,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促进了认知—理解—应用—创新的素质培养。

[关键词] 饮用水安全保障;课程思政;素质培养

在高校,思政课程教师承担着思政课程的教育教学任务,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引导学生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不能仅通过思政课程完成育人工作,还应发挥其他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作为专业课教师,不仅仅只埋头钻研专业知识,也应贯彻落实“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要求,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政课研修,力求思想政治工作始终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1,2]。

饮用水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切实做好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把以人为本真正落到实处的一项紧迫任务。

由于供水系统在空间上的变化多样性,它们的内在脆弱性将会削弱系统的能力,即以可接受的水质和水压为用户提供充足的水量。水输送至用户的过程中具有多个薄弱环节:原水水源(地表水或者地下水);原水管渠;原水蓄水设施;处理设施;配水管网系统;泵站和阀门;净水蓄水设施;等等。在安全供水上,这些系统元素均提出了挑战,因此饮用水安全保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水质安全保障的系统观出发,对影响水质的各要素、各环节进行综合考虑和系统设计,构建水源保护与水质改善—水厂高效净化—管网稳定输配—水质安全评价的技术系统,并将技术、管理、标准和相关的政策、法规有机耦合,形成饮用水安全保障的科学技术体系。在构建饮用水质安全保障体系时,从全流程的因果关系进行系统规划和动态调控,这样才能达到经济高效运行、水质可靠稳定的效果[3,4]。

同济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多年来推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培养有责任感和文化自觉的专业人才为目标。在课程模式上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实践,力求使饮用水安全保障课程链产生综合育人的价值,以适应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和未来综合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業人才培养的需求。

一、搭建饮用水安全保障课程思政专业课程链

课程链是将几门性质相关或相近的课程组成一个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课程间相互连接、相互配合、相互照应的连环式课程群体[5,6]。

通过梳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认真分析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环节等各类课程的相互关系,从中筛选出内容相关性强、体现饮用水安全保障课程特色、连续性、分层次的5门课程(专业基础课1门、专业课4门)和以多种形式实践环节组成的专业课思政课程链。课程链为本科生三年级和四年级的专业课,课程之间首尾相连,构成具有时间跨度不间断的进阶式专业课程链。课程链的设计遵循认知—理解—应用—创新的素质培养链条(见下图)。课程内容按照饮用水安全保障的业务流量来组织和展开,在专业教学中具有不同的任务和定位,并且对于专业素质的不同环节和培养层次,支撑学生专业素质的形成和实现。

首先是在本科三年级开始接触专业课,开设“给水排水概论”课程。从介绍给排水工程的意义(尤其对于保持绿水青山的意义)和水工业的特点(对于国计民生的意义),使学生树立起专业学习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介绍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历史和动态趋势,讲授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基本概念,使学生初步了解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该课程侧重于学生在专业素质上对认知和理解层次的专业能力培养,并为后续课程提供前导性支持。

其次是循序渐进地学习四门专业主干课程。(1)“水资源保护与利用”。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水资源的基本概念、水资源概况、水源分类,以及给水水源选择、利用和保护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系统有所了解,掌握主要地下水和地表水取水构筑物的形式、构造、布置及其设计计算原理和方法,了解其施工、维护和运行管理的基本知识。(2)“水质工程”。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自来水处理各单元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其发展状况,相应构筑物的设计与计算方法、适用条件,以及新工艺与新技术、工艺流程的选择原则、水厂设计等内容,为将来从事本专业的工程设计、科研及运行管理工作等奠定必要的理论和应用基础。培养学生具有设计计算给水处理工艺中的各构筑物和工艺系统的初步能力。(3)“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本课程讲授给水排水工程中水的输送、分配和废水的收集与输送的管网系统工程设计计算理论,系统地论述管网系统的功能、布置原理、水量计算、水力计算理论和方法、工程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以及供水排水管网系统的运行管理及实践。(4)“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本课程是一门为工业与民用建筑提供必需的生产条件和卫生、安全的生活环境的应用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建筑内部的给水排水、人工环境、水景、游泳池给水排水、小区给水排水,以及中水工程的基本理论、设计原理、方法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术。以上四门课程依次线性展开,如同链条、环环相扣、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对应于饮用水安全保障的完整流程,从技术角度为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支持。这四门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在理解—应用层次的专业素质培养。

与这些专业课程配套的实践课程,包括认识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课程实验、寒暑期社会实践、学生科研立项、学生学术社团等从多个方面指导和协助学生在专业应用层面上的拓展,并进一步向创新层次提升。本次课程链中的实践课程将以毕业实习为主,落实课程思政建设。

大多数任课教师为党员骨干教师,有利于在教学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求教师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成为具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的“四有”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二、明确课程思政专业课程链教育内容和分阶段育人目标

饮用水安全保障是考虑取水、制水和输配水中如何形成安全屏障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的工程学科,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随着饮用水安全保障越来越受到重视,迫切需要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传授专业知识和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协调的一致性。认真挖掘课程链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结合专业特点和教材内容,找到每门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结合点,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思政教育,坚持系统工程方法论和工程实践的有机结合,懂战略、懂管理、懂技术。同时,讲解中国给水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中国问题的解决方案,实现专业技能培养与价值引领相统一。

(一)给水排水概论

“给水排水概论”在了解国内外水处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学习给水排水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在课程的学习中,通过对比中外学习技术的发展现状,发现我国给水排水技术发展的不足之处,进而树立为我国水处理及环保事业奉献的思想观念,激发水处理技术的创新发展热情。课程学习从打好基础、保持先进、加强应用、培养能力四个方面出发来进行教学和育人,充分发挥工程师的典型事迹和给水排水发展史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著名工程师的事迹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给水排水工程包含了工程师严谨的工程态度、坚韧的工匠精神和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工程发展的历史和奥秘揭示的过程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从事工程建设的热情和理想。

(二)专业课

专业课阶段结合社会问题,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精神,使学生树立高尚的工程道德。工程技术课程介绍围绕系统工程论的技术性解决方案,培养学生如何针对中国饮用水安全保障的实际问题,提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程规划、设计、运行和管理的技术方案,立足于我国国情,提出多屏障安全饮用水保障的工程技术方案,结合给排水工程领域严重影响专业人才社会声誉的工程案例,教育学生追求真理,培养实事求是的治学品德。给水排水工程建设还应严格遵守准则规范,教育学生遵守法规和道德自律。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是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满足社会、经济、环境、生态需求为目的而设置的课程。课程内容中长期有效的基础理论部分需要继承,不断更新的内容需要根据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作用,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不断调整。课程从掌握基础理论、保持先进、加强应用、培养能力等方面出发进行教学和育人,最终培养具有全球环境视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城市水系统良性循环和水安全技术专业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获得专业工程师基本能力训练的专业人才。

“水质工程”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程,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将结合我国的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和给水处理技术发展等内容,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国家和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的社会責任感、职业精神和家国情怀。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始终以质量提升为核心,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课程内容包括给水排水管道水力学、管网水力分析、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设计等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专业知识,紧密对接国家和地区战略发展需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还可以深入认识和广泛应用给排水管网系统的专业知识,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提高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把解决思想问题和教学科研、学习就业等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推进理念思路、内容形式和方法手段创新。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通过讲授建筑内部给排水各系统的功能,让学生充分了解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通过介绍建筑供水、排水、消防等方面的方法体系和最新科学技术进展,激发学生对社会创新驱动发展的认识和思考,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本专业所学的专业基础应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使学生综合运用横向(以往所学知识)和纵向(实践课程特点)理论知识,在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与实践过程中提高逻辑性和严谨性;通过熟悉设计规范及相关标准,培养学生的设计思路和社会责任感。

(三)毕业实习

本次课程链中的实践课程将以毕业实习为主,落实课程思政建设。毕业实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特别是对所学的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通过实习讲解介绍本学科的历史发展、杰出人才、发展趋势,使学生对给水排水领域中的问题有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在实地参观及跟班劳动中,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理解专业内涵及发展前景。依托于毕业设计现场教学等,组织学生到自来水厂、管道施工建设场地、高层建筑给水设施的现场进行一线实习,培养学生认识国情,加深对理论的灵活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积极在课堂上和课后与教师交流,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实习中观察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从而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得到提高。

三、结语

从教学内容来看,专业课思政不等于专业课与思政课的简单相加。从教育形式来看,相对于显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思政教育具有隐蔽性,其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图隐含在专业课教学之中,充分照顾学生的内心需求,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春风如醇酒的情境下受到教育。从学习理论来看,学生实际上是在自主活动中接受教育内容的。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对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形成,对各项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自主构建过程。

随着给水排水工程的快速发展,水处理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日益深远的影响。高校的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具有专业技能教学和思政教育的双重功能。以饮用水安全保障专业课程链为载体,实施课程思政教学,课程链中的每门课及每位教师都要守好“一段渠”,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通过思想政治源头活水,按照认知、理解、应用和创新的素质培养链条,培养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城市水系统良性循环,水安全技术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获得专业工程师基本能力训练,具有持续学习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晓慧.课程链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获得感提升路径探索[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1):19-22.

[2]宋波.学深悟透思政课程,知行合一课程思政:以《财务管理》课程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0(16):168-169.

[3]曲久辉.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李树平,刘遂庆.城市给水管网系统[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5]马费成,宋恩梅.信息管理“专业课程链”的建设与实践[J].图书情报知识,2014(2):4-10.

[6]钱洁,高绍荣,张敬,等.生物技术课程思政专业课程链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20(8):62-64.

上一篇:转正前的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运营年终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