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实施工作总结范文

2023-09-19

教师资格实施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尊重现实、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指导,全面实施教育内涵提升工程,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加快建立科学、均衡、人文、灵活的用人机制,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和内涵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合理流动、公平公正、稳妥有序、以人为本、促进发展、资源共享、统筹兼顾的原则。优化配置教师资源,实行个人申请与组织安排相结合,个人成长与教育均衡相统一,促进教师交流与保持队伍稳定相协调。

三、工作目标

每批参加交流的教师比例原则上占学校符合交流条件人员总数的5%-10%。通过交流,逐步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

四、工作要求

1、轮岗交流教师,在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骨干教师数量方面达到基本均衡。

2、教师轮岗交流时限为三年。

3、教师轮岗交流、支教期间的工作表现,作为教师教育教学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4、夫妻双方都在本校工作的应交流一方。

5、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参加专项支教任务的教师,视为具备异校交流工作经历。

6、教师轮岗交流须在本校连续工作年满六年以上。男教师50周岁以下,女教师45周岁以下。

7、考虑到教师个人家庭实际,有下列情况的可暂缓交流: (1)个人身体患绝症,不能满负荷工作的; (2)当学年内有妊娠、产假期或哺乳期的;

(3)妻子(丈夫)或子女长期患病卧床不起或长期住院的。

8、教师轮岗交流要充分考虑教师个人因素。如上下班路程、接送子女、就餐等。

五、组织实施

教师轮岗交流、支教由学区组织实施。

六、组织领导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教师轮岗交流是建立在科学规范基础上的一次重要人事制度改革,是关心、爱护和培养干部的重要举措。要站在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的高度,加强思想教育和正面引导,把工作做深做细,确保学校队伍的高度稳定和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顾全大局,严肃纪律。学校教师轮岗交流既是关系到学校全局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关系到个人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学校领导干部、教师必须处理好学校利益与个人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认真执行教师轮岗交流的纪律规定,确保轮岗交流、支教工作的顺利实施。

本意见从2013年6月10日起施行。

教师资格实施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摘 要: 针对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作者开展了影响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因素及解决问题的对策研究。首先明确了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价值,然后就课题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及课题研究的计划步骤制订了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并就课题研究预期成果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综合素质 评价实施 制约因素 对策研究

为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进程,增强综合素质评价效果,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促进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目前全国各地中小学校普遍取消百分制,实行综合素质评价。但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基于此,我们开展了影响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因素及解决问题的对策研究,力争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理顺不协调的关系,绕开不利因素,克服实施中存在的困难,有效解决实施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不断探索和创新综合素质评价的新模式。

一、教育教学或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

学生综合素质的科学评价,因其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具有重视过程、综合性和操作性强等特点,所以很受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的欢迎。但在具体实施中遇到不少困难:一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一些学校领导口头上讲素质教育,但实际工作中还是离不开传统的应试教育那一套,致使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流于形式;二是传统招生考试办法直接影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顺利实施;三是受评价制度的影响,无论是上级评价学校还是学校评价教师,都是单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定奖惩,严重挫伤教师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积极性;四是社会用人制度制约着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五是教师本身有抵触情绪,不利于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六是综合素质评价自身存在一些问题。

二、开展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价值

1.研究的目的

通过开展影响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因素与对策的研究,可以理顺不协调的关系,绕开不利因素,克服实施中存在的困难,有效解决实施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转变教育观念,逐步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改革用人制度,提高教师素质和责任感,不断探索和创新综合素质评价的新模式。

2.研究的意义

开展影响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因素与对策的研究,有利于促进考试制度的改革、人才选拔方式的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彰显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转变教师的评价观念,切实推动教学改革;有利于变革考试评价制度,有效遏制择校现象,进一步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与教育的公平、公正;进一步优化学校的整体工作,促进学校彰显自己的办学特色,形成独特的学校文化,促进学校发挥自身优势,自身发展,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整体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3.研究的价值

开展影响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因素与对策的研究,不仅是实施和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需要,而且是顺利开展教育评价制度和人才评价制度改革的需要,更是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顺利实施会从根本上推进新课程的改革,是我们研究当前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存在问题及其根源,寻求完善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必要途径与方法。

三、课题研究计划采取的措施

1.研究的对象

学校的上级管理部门及相关的理论与政策;一些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现状;部分班级或学生;部分学生家长。

2.研究的内容

(1)综合素质评价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科学内涵。

(3)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细化、指标的权重与等级标准的界定;综合素质评价的日常操作模式。

(4)丰富、创新、优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方式方法。

3.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调查了解一些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研究数据和一手材料。

(2)个案研究法:选择部分班级或学生为研究对象,为课题研究提供最直接的材料和数据,有利于追根溯源,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

(3)比较研究法:通过对学校之间的横向比较及纵向比较的研究,分析、论证、总结规律。

(4)观察研究法: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进行考查,以揭示本质性的规律。

(5)文献法:学习国家教育部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教育专家的有关论著及报刊上刊登的相关经验型文章,提高认识,指导课题研究。

(6)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以课题研究为基础,及时将研究所获提炼总结,形成理性认识。

4.课题研究的计划步骤

(1)研究准备阶段:2013年9月,课题酝酿、论证,设计方案,成立课题组,确定所研究的课题,5月提交申报,等待审批。

(2)研究实施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11月,制订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展开研究。

首先,学习领会研究教育部关于《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河北省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等文件;制订实施方案,课题开题论证。其次,参加省市有关的课题培训,参加有关课题研究内容的研讨会,提高研究能力;组织课题研究经验现场会,听取专家讲座和进行课题经验交流。同时,定期和不定期调查了解目前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依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结合学校、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办法,实事求是地对实验班学生实施评价,积累资料,收集实验数据,验证效果,并不断完善有关评价办法。

(3)研究总结阶段和交流推广成果阶段:2014年12月,整理实验材料,汇总分析实验数据,收集相关研究成果;在调研、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撰写调研报告,发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推广、交流研究成果。

四、课题研究预期要取得的成果

广泛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在认真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撰写调研报告,并发表专题论文。通过开展影响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因素与对策的研究,理顺不协调的关系,绕开不利因素,克服实施中存在的困难,有效解决实施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转变教育观念,逐步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改革用人制度,提高教师素质和责任感,不断探索和创新综合素质评价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付旭明.对综合素质评价几个问题的思考[J].基础教育课程,2005(04).

[2]冯惟敏.对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探索[J].基础教育课程,2010(03).

[3]马志成.对当前学生评价的问题再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5(02).

[4]韩立福.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1).

[5]肖远军.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评价的价值取向探析[J].教学与管理,2003(26).

[6]陈凌峰.对发展性评价的认识与实践[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05).

教师资格实施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为促进我区教师队伍专业发展,全面提升我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结合我区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立足我区教育全面、均衡、优质、持续发展的工作目标,坚持“整体规划、全面推进、科学实施”的原则,以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目标,科学规划教师专业发展方向,努力构建和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途径、方法,为江夏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工作原则

上下合力原则:按学期周期常态统筹各级各类教师专业成长事项;

面向全员原则:按学年周期培养各学校、各学科任课教师;

扩充基数原则:按评选周期保持区级学带、优青稳步扩容水平;

重点打造原则:按评选周期力争市级及以上各类骨干教师评选比例不断提升。

三、任务要求 (一)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个人任务和要求:

1.积极参加各类学习活动,记录精炼、详实、连贯; 2.遵纪守法、作风正派、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师德素养,深受师生好评;

3.近5年以来年度考核优秀等次必须达到2次及以上。 4.任现职以来必须获得过区级及以上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等各级各类表彰或所带班级获得区级以上优秀班集体。

管理部门任务和要求(责任部门:政工科、办公室、基教科、工会): 1.加强师德教育活动。精心组织安排以《武汉市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行为处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承诺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活动,强化学习教育活动的督查。

2.严格年度考核制度。认真开展教师年度考核、师德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务晋升、岗位聘用、评优评先、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严格师德“一票否决”制度。

3.认真开展评选表彰。认真组织开展师德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员、优秀校长(书记)、教师楷模、劳动模范等各级各类评选表彰活动。

(二)教师继续教育 教师个人任务和要求:

1.积极参加教师全员培训,全面完成培训周期内继续教育学习培训任务。五年培训周期内必须达到360学时,其中- 23

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2.强化教师任课管理。严格教师专业对口任教制度,认真落实课程计划;严格《江夏区教育局关于管理干部任课的暂行规定》(试行),充分发挥领导干部表率带头作用,进一步加强一线教师队伍力量。

3.认真开展教学竞赛活动。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各级各类课堂教学比武和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活动,严格赛前培训-竞赛组织-竞赛总结-表彰展示的竞赛程序,规范各类竞赛活动的管理,确保活动的开展真正起到有利于提升教师业务能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认真开展学生竞赛活动。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年度学生各类竞赛活动,特别是对少数市级及以上竞赛活动较少的学科,区教研部门要积极搭建区级竞赛活动平台。学校要有计划、有针对性组织开展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各类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把学生课外活动工作纳入教学常规管理。严格规范各级各类学生竞赛活动,强化教师对学生各类竞赛活动的指导和管理。

(四)教育科学研究 教师个人任务和要求:

1.全体教师要积极参与教育科学研究,近五年至少承担或参与一项区级及以上课堂研究,并有一定研究成果(可自报自选教案或教学实录等均可);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近五年必须承担或参与1项市级及以上科研课题的研究,并有一定研究成果;

2.校级骨干教师,近五年至少要有5篇专业论文在校级教育网站、刊物上发表或至少有3篇专业论文在区级及以上教育刊物发表或在区级及以上评比活动中获奖,在江夏教育信息网上传优秀课件不少于3篇;区级骨干教师,近五年至少要有3篇专业论文在市级及以上教育刊物发表或在市级及以上评比活动中获奖,在江夏教育信息网上传优秀课件不少于5篇;市级及以上骨干教师,近五年至少要有3篇专业论文在省级及以上教育刊物发表或在省级及以上评比活动中获奖,在江夏教育信息网上传优秀课件不少于5篇; 3.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近五年编(译)著教育教学类学术著作或教材、教学参考书(不含复习资料等教辅材料)1部,参与编著的不少于3万字,并由市级以上出版社发行;

管理部门任务和要求(责任单位:教科所、教研室、体卫站): 1.认真开展课题研究。区教科所要精心、统筹规划各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多方搭建教育科研平台,严格规范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的申报、研究和结题工作的管理,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强化骨干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研究的管理。

2.认真开展教学研讨交流。区教研管理部门要不断丰富教师学术研讨交流平台,认真组织开展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研讨、论文评比活动、鼓励教师通过报刊、杂志、网络展示交流自己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对在各级教学研讨活动中获奖教师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

- 67

持力度和管理力度,切实保障教师专业发展方案得以有效实施。各相关管理部门和学校要明确工作任务和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加大经费投入,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工作举措和经费保障。

附:教师专业成长周期主要任务一览表

教师资格实施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体系是学校发展建设的前提保障。高职院校应根据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求,来建立人才管理预警机制,对专业人才进行动态的管理。对教师实施分类分层绩效管理,注重考核教师的实践运用能力和科研技术能力。同时,发挥学校各级督导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教师管理队伍建设,最终达到规范化教学管理的目的。

动态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管理绩效管理督导学校作为培养和输出人才的主体,急需根据市场情况为企业和社会源源不断地输出人才。在这个过程中,教学尤其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因此,千方百计地推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提高专业教师素质,严格管理考核体系,应当是学校工作的重点。通过建立人才管理预警机制,使专业学科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相吻合。对学教师实施分层分类的绩效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估体系等方法能有效地提高高职学校教学管理水平。

一、实施动态人力资源管理,建立人才管理预警机制

建立人才管理预警机制。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职业教育的规模结构已不能完全适应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地区产业结构发展布局不相匹配,应该减少或停止过剩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产业结构调整造成一部分产业需求缺口大,出现部分专业行业暂时用工短缺,学校专业结构与行业产业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学校在专业建设上要根据社会多层次结构性和复杂性变化的要求,分析地区经济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方向及其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针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要求,来调整学校专业设置,专业招生人数应随着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进行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对专业课教师建立人才管理预警机制,创建急需的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建立动态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学校要及时对专业人才培养进行结构性的调整,根据新专业要求构建专业教师队伍。专业教师要满足专业的结构性和教师职称层次结构性的要求,要统筹兼顾。另外,在专业人才需求方面要全面进行严格的考察,做出正确的市场预测,专业教师结构要满足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的需要,确保教学计划目标的实施。根据学校发展远景制定专业教师培养规划,考核各分院培养计划的落实情况。

在培养和引进急需的专业人才时,严格把关“引入”人才质量。控制“引进”和“培养”的比例关系。在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问题上应注意超前性和周期性。在专业人才培养与引进问题上,首先考虑该专业在全国同行业中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然后再决定专业教师培养的高起点、高标准。对于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的建设,关键抓住专业教师培养的投资力度和引进教师的使用问题。每年根据教学任务量与师资变动情况,实施增补新的教师计划,对不适合的教师予以更新替换。根据督导专家评价与研究工作会议,查找问题,提出下年度工作的方向与措施。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前提。建立人才管理机制是保障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在与引进人才签订合同时,要求在其聘任期内必须达到较高的教学水平并做出一定的贡献,否则可以解除工作合同。

二、按照考核的技术性、实践性和科学性要求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教学评估,学校可以了解到学生对教学质量的反馈情况,了解学生对教师的认可程度,能够及时发现教师在教学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学校整体把握教师的教学情况。高职院校教学评价体系既要满足多样性和适应性的原则,又要体现科学性、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原则,对于评价的结果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在制定评价标准、选择评价手段,并根据评价结果做出相应的处理,做出表扬或批评。

完善现有的评价主体,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加强教育质量管理,完善教学评估体系是教学管理中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方法,有利于考核教师的实践运用能力和科研技术能力。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在考核指标完善中应该考虑到“新知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取得专业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教学方法改革、学术研究等方面的要求。

(一)把“新知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能力”作为教学质量的考核评价指标

教育改革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在专业课程改革中不断扩充新内容,更新教学理念。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涌现出了大量新信息、新概念和新技术理论。所以,应该把教师具备新知识、新技术的推广能力作为教学管理考核的一项内容。依据社会对专业学科的发展要求,构建教师专业教学能力。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考察活动,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不断提高其教学水平。

在教学管理中对考核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找出教师专业水平差距和教学能力欠缺的原因。由学校举办各种培训方式,培养教师掌握运用信息技术的方法,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及时跟踪专业前沿的理论发展,增强获得新知识的能力,教师能够及时将科学成果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运用本专业的最新技术和最前沿的理论知识充实教学内容,降低教材内容陈旧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的影响。

(二)把学生通过考试取得的技术等级作为教学质量评价指标

职业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直接为社会生产和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劳动者,为经济发展服务。因为教育职能对高职院校教师的技术能力提出来严格的要求,因此要以培养学生取得专业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的等级和学生所占总人数的比重作为教学质量考核的量化指标,把学生晋级外语和职业资格考试等级证书的数量及学生所占的比重,作为绩效考核、职称评定和评聘的参考指标。把培养的学生通过了某项专业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的等级标准和学生所占的比重作为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能够反映出教师真实的教学水平,有利于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的延伸。

(三)把新的教改方法所占比重作为考核教法改革的评价指标

在教学中把实施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项目驱动任务教学法等新的教改方法所占比重作为考核教法改革的评价指标。由于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相对滞后,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影响了学生职业的成长。实践性知识具有情境性、案例性、综合性、隐蔽性和个体性等特点。因此,必须提高教师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不断扩展专业实践能力,进而达到社会对教师技术方面的专业要求。

在教学方法上以实施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项目驱动任务教学法等在教学使用中所占的比重,作为衡量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考核指标。把项目任务和情景教学法深入到教学中,根据专业学科的发展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坚持把教法改革的能力与学校发展远景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四)以课题研究成果或论文等级作为评价教师考核指标的一个尺度

职业院校不仅为地方经济培养蓝领技术工人,还要为地方产业的发展和产品改良的研究做出贡献。如果以课题研究成果或论文等级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评价指标,能够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增强教育教学科研能力,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扩大学校的知名度。教师只有深入地进行科学研究,才能把新技术理念和新技术成果带进课堂。以上各种评价指标能够考核教师的教学专业增长能力,有利于学生就业谋生及职业能力的持续发展。

教学评价是通过学生评教系统,教学质量评教系统和管理人员监督监察管理的监管过程,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保障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在教师评教系统中,在评价内容上增加了实效性评价内容,确定了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使培养人才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运用学生评教系统和实际反馈信息,能够及时反映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使教师教学更能符合学生的要求,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实施分类分层管理,量化绩效考核管理方法

实施分类分层次的岗位设置及管理方法。将科研项目和专业中的新课程列为重点考核,提高一线教师的绩效指标,按岗酬薪,按贡献领取津贴。建立各种评价考核制度,运用绩效考核机制实施核定工作量,进行资金利益分配。

在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按各院系贡献确定奖励津贴总额,考核评价等级系数由各院(系)自行制定,对于干部任用,实施岗位轮换等措施。

探索分类分层次的岗位设置及管理办法,设置学科、课程、实验室岗位有利于明确岗位职责,量化工作任务。实施绩效管理,规范了教学管理的考核内容,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使教师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四、建立督导监察管理方式,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设置督导检察部门,建立督导监察考核制度。学校和各院(系)分别建立督导组织机构,由督导部门指导学校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与精品课建设。对专业课程建设方案的落实情况实施阶段性的审查,监督考察各分院教学建设方案的执行情况。

每个监督管理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一方面,实施全面的监督考核和管理部门之间的排查;另一方面,还应该发挥管理者之间的互检作用,充分完善管理职能,使领导者有的放矢,能够及时解除学校的安全隐患。

总之,规范化的教学管理、健全的制度和方法体系是学校发展建设的重要保障。在稳健中求发展,在和谐中激发教师的潜能。根据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拓宽专业领域人才的培养,合理调整学校的发展规划,使学校在改革的浪潮中利于不败之地。通过学校与行业企业对接,研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保证学校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邓佐明.珠海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吻合度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2):19.

[2]沈建国.高职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的实践[J].职教论坛,2013,(5):20-21.

教师资格实施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办好全镇每一所小学和关注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为宗旨,以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核心,建立科学、灵活、人文的用人机制,努力建设一支业务精湛、师德高尚、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达到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进步、均衡发展的目的,使全镇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得到较大提高。

二、基本原则

遵循"政策引导、制度保障、稳妥推进、合理流动"的原则,教师个人申请与组织安排相结合,促进教师由师资富余学校向师资不足学校、由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合理流动。交流与晋职、评优、评模相挂钩。

三、交流时间

自2014年1月1日起,交流时间不少于1年。

四、交流对象

1.全镇45周岁以下且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满6年的专任教师。

2.县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等教学业务骨干到薄弱学校交流优先安排。

3.各小学根据专任教师和班级数确定交流教师数,对申请交流教师进行统一安排。

4.考虑到教师个人家庭实际情况,有下列情况的暂不安排交流:(1)重病,不能满负荷工作的;(2)妊娠、产假或哺乳期的;(3)子女在任教学校就读四年级及以下,且无人接送的;(4)依靠本人照顾的直系亲属重病的。

5.音体美和英语学科的优秀教师可以申请多校兼课,

五、交流类别与具体要求

1.奖励性交流

(1)条件:优秀的在职在岗的任课教师。具备下列条件的教师可优先考虑:主动要求晋升中、高级职称的教师;确定为学校后备干部的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近三年考核为合格及以上等次。

(2)人数和年限:每校原则上限报1人,交流时间为1年及以上。

(3)产生办法:由教师本人申请,学校推荐,中心校集体研究批准后,统一安排交流学校。

(4)优惠措施:①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时加分。具体办法由职称评聘方案规定。②在评先评优方面,同等条件下优先申报。

(5)要求:参加奖励性交流的教师要服从领导,听从安排,安心工作,认真教学,在教育教学教研方面要真正起到引领带动作用,师生满意度较高。若在交流时所任教学科在镇内文化素质测评时名列后三名或学生成绩与全镇平均分相差15分以上的,责任心不强引起学校及学生家长严重不满的,出现违背师德师风的,取消优惠待遇,并由中心校进行严肃处理。

2.督促性交流。

( 1)产生依据和人数:出现以下情况的教师作为督促性交流的对象:①近三年来凡在全镇文化素质测试中连续名列后三名的教师或学生成绩与全镇平均分相差15分以上的。②工作不认真,不服从学校安排,在当地造成不良影响的。③违背师德师风或体罚、变相体罚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的。

(2)交流时间最少1年。

(3)产生办法:由中心校统一安排交流学校。

(4)要求:交流期间要服从领导,听从安排,安心工作,认真教学,素质测试较接任时排名上升,否则,继续交流。

3.逆向交流

(1)由上级主管部门调入到中心校的教师,由中心校安排,首先必须到村小任教,1年后有资格参加交流,。

(2)根据中心小学生源、班级数及学科缺额情况,确需补充教师的,由村小交流到中心小学,由本人申请,学校推荐,中心校领导班子研究、考核合格后方可交流。如出现“督促性交流”中第(1)条相应情况不得交流。

六、工作流程

1.每年7月下旬,奖励性交流教师提交申请,所在学校审核后报中心校。

2.8月上旬,中心校根据工作需要,研究确定交流人数和学校。审查奖励性交流教师材料,择优确定人选;确定督促性交流人选。

3.8月中旬,将交流情况报告教育局备案。

4.8月25日前,中心校将交流情况通知到相关学校和教师。

5.8月25日教师到交流学校报到。

6.8月30日交流正式开始。

七、其他

教师资格实施工作总结范文第6篇

一、实施读书工程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前教师的学习应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原则,在全面学习提高整体文化素养的基础上,突出学习教育名著,原著,提高教育理论水平,转变教育理念。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使教师登高望远,高屋建瓴,指导、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激发教师的思维能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批判性思考,努力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进行教育创新。

二、实施读书工程的目标

1、通过实施读书工程,使教师提升理论和实施水平,推进课程改革进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2、通过实施读书工程,创设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使教师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思考习惯。

3、通过实施读书工程,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使教师朝着“有哲学的头脑、有学者的风范、有精湛的教艺、有愉悦的心境”这一目标不断迈进。

三、读书工程领导小组

组 长:马建国

副组长:王爱玲

成 员:董明善、尚学军、何晓明、彭 琴、王天磊、王 泽

罗光军、梁德聪

活动对象主要为学校专任教师,以教研组组成各读书小组。

四、读书活动的内容

教师要读六种书

读书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读书不仅要专,更要博。

一是名人传记。名人成长历程里的动人故事对教师学习生活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是教育家的书。教育家的著作包含着对自身教育理论的针对性思考、自身教育实践的时效性经验,可以对教师具体工作有多方面的启发指导作用。

三是专业书。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作为这一学科的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最新的专业书籍,让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新换代,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课堂教学鲜活。

四是现代科技书。科学技术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读这些书有助于教师了解现代人的心理、感悟现代生活,可增强自己教学工作的针对性。

五是学习方法书。教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是教育成功关键,教师了解现代学习理论及方法,对指导学生学习、提高自身学习质量和教学效果是很重要的。

六是儿童读物。让教师走进儿童的世界,亲近儿童,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让自身的教育教学更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

五、读书工程的方法和步骤

1、提高认识,重视读。

教书必须读书,读书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必需,读书使教育者更有尊严。

2、制定计划,自觉读。

每位老师和教研组结合个人实际,每学期制订读书活动计划,读书书目内容、目标、措施、效果预测等。

3、研讨交流,展示读。

学校每学期组织二次读书报告会或研讨会,寒暑假的校本培训为教师提供展示交流的机会。将教师推向学习的主体,并制定相应的评价。

4、开展研究,深入读。

课题研究能产生最大的内需。教师要围绕自己的研究专题,有重点地读,深入地读,细致地读,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

5、撰写体会,实践读。

每位教师每学期撰写读书笔记,学习心得或观察笔记、案例分析不少于5篇。把读书学到的理论思想、观点用来指导教育教学,改进学科教学、德育工作和管理工作,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6、加大投入,保障读。

学校在本学期,要建设好图书馆和教师阅览室;每学年规定教师必须拿出200元用于图书购买和报刊订阅。学校用于图书购买和教师外出学习的资金不少于2万元。

7、聘请专家,引领读。

学校适时聘请专家学者来校指导,引领教师深入读书。

8、评价导向,激励读。

学校对教师的学习计划、观察日记、读书报告、案例分析等进行评价,作为评优评先中考核工作态度的一项内容。

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论文的评选;鼓励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文章(区、市、省、国家级分别是50元、80元、120元、200元);鼓励教师编写教材,著书立说。

附:读书报告评分标准

1、内容充实,紧扣主题,能够体现当代教师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30分)

2、语言流畅自然、表达生动,语速适当。(20分)

3、举止大方,能够适当运用肢体语言。(10分)

4、发音准确、清晰,声音宏亮。(20分)

5、自信、大方、演讲时间控制得当。(20分)

六、读书工程的管理评估

(一)读书工程的组织形式

1、以年级组为单位组织实施。

2、在组织实施读书工程的过程中,应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以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倡导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研究性阅读。

3、每位教师每学期须参加“五个一”活动,即:每月读一本好书,每学期写一篇质量较高的读书心得(征文),每周读一本教学杂志,每天读一篇好文章,每学期参加一次读书交流会(演讲会)。

4、学校规定每周四下午二节课后,为“师生共读”时间,教师须提前进入教师阅览室,在学科组签到,读书时间不得接打手机、吸烟、聊天,按规定认真做好读书笔记。

(二)读书工程的管理评估

1、全校教师读书工程由校读书工程领导小组统一管理,将各部门实施读书工程的情况列入年终考核。

2、认真组织好读书活动,并将教师参与读书工程的情况列入对教师的年终考核。

上一篇:初一英语学习计划范文下一篇:初中物理公式及解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