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的根本特征范文

2023-09-21

科学研究的根本特征范文第1篇

21世纪,中国将不可避免地遭遇到环境与发展的巨大挑战:人口三大高峰相继来临的压力、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工业化城市化及现代化的急速推进、区域的不平衡加剧等,都将成为未来发展的瓶颈制约。根据世界发展进程的一般规律,当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处于5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同时往往也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背景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但在中国能有效地克服发展路径上的障碍,而且能给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提供光明的发展前景。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作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已经把可持续发展从一个理念变成了一个执政纲领,从以前的学术概念变成了社会的共同理想,最后达到了执政党战略的高度。实行可持续发展基本国策,对我国当代及子孙后代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及本质特征

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既可追溯到古代文明的哲理精华,又蕴含着现代人类活动的实践总结:“只有当人类向自然的索取能够同人类向自然的回馈相平衡时;只有当人类为当代的努力能够同为后代的努力相平衡时;只有当人类为本地区发展的努力能够同为其他地区共建共荣的努力相平衡时”,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按照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表述,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不构成危害的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谋求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 1发展瓶颈的突破两方面去体现。一方面通过物质基础的储备,另一方面通过知识基础的储备,为可持续发展的健康延续提供潜在的能力,以此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持续性。毋庸质疑,可持续发展应能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持续度”(时间维),即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发展上的长期合理性。这里所指的长期,近者可能包含五代或者十代人的时间,远者直至整个人类的未来。持续度更加注重从“时间维”上去把握发展度和协调度。换言之,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中所关注的发展度和协调度,不应只是在短时间内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它们建立在充分长时间维上的调控之中。

可持续发展战略所表明的三大特征,即数量维(发展度)、质量维(协调度)、时间维(持续度),从本质上表征了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完满追求。

二、可持续发展:21世纪中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我国拥有全球1/15的陆地面积,目前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5,也就是说人口密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尽管我国大规模的工业化只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但由于人口多、发展速度快以及过去一些政策的失误,环境与资源问题十分突出。21世纪前20年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期,人口总量的持续增加和生活质量的急剧提高,会进一步加大对环境与资源的压力,因此可持续发展对我国来说具有更加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中国发展历程重新审视,所得出的必然结论是:中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它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的唯一选择。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进行社会生产的必备条件。任何生活活动,或是工业、农业或其他部门的经济活动,都是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富饶的资源宝藏是一笔天然财富,是自然对人类社会的无偿“恩赐”。自然资源分为再生资源(如森林和草原)和非再生资源(如矿山)两大类。随着工业化和人口的增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巨大需求和大规模

- 3水土流失,河道堵塞,抗灾能力减弱;工业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经营管理水平低,成本消耗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价格体系没有彻底改变,资源性产品价格长期偏低,从而制约着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只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继续深化改革,切实完善价格体系,努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对非再生资源的依赖和使用量,加强对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持,才能全面完成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目标(邴正:《当代发展与文化观念的变迁》,《光明日报》1993年1月11日)。

(三)它是谋求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保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要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发展,并在发展的进程中促使社会全面进步。社会进步的关键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中国是世界上劳动力最充裕的国家,但目前我国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低,有复杂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少,文盲率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助于控制人口增长,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合理的分配关系是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分配的严重不公是社会稳定的大敌。为此就要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对合法的高收入通过税收手段调节,努力消除贫困,通过实施行之有效的扶贫政策和措施,增强贫困地区自身经济发展能力,本世纪末基本解决56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追求尽可能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是人类的本能和社会发展目标。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容易产生消费方面的异化现象。例如:当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以占世界人口的少数,消耗着75%以上的商业能源和80%以上的原料,还在第三世界实行“生态殖民主义”,通过转移污染严重的工业而进行新的“生态犯罪”,如印度的核污染事件就是一例。正因为这样,我们需要像马克思所研究的那样,建立一个摆脱异化劳动与异化消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并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的、“稳态”的市场经济模式(辛树帜、蒋德麟:《中国水土保护概念》,农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210页)。

- 5提倡适度消费和清洁生产,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建立“低消耗、高收益、低污染、高效益”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党的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作为跨世纪的战略任务。同时,可持续发展业已成为人类迈向21世纪的行动纲领。

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为有效解决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环境与资源问题,今后工作要在约束机制与投入机制上下功夫。尽管现在颁布了很多环保方面的法规,但一些地方政府与企业合谋,将环境成本外部化的行为屡屡发生,这不仅需要完善立法,更要加大执法力度。再好的法律如果不能有个严格的执法队伍和严格的监督也难于发挥作用。

我国现有环保投入仅占GDP的1%,还要用来解决所有的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这些钱分到全国各个环节,就是杯水车薪。要想根本解决环保的资金问题,最有效的办法还是要让环保产业化,也就是建立在市场经济之上的环境治理。除了一些利在当代、惠及千秋的大工程由中央财政或地方财政负责外,其他的环保工作完全可以依赖环保产业的良性循环来自行解决。这就需要政府、企业、居民共同努力。首先,政府要扶植环保企业,给它们资金上的、政策上的支持,引导、培育环保市场。同时,居民也要有环境成本意识。企业本身控制技术成本,推广环保产品也很重要。环保产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开始的回收环节到处理后的利用环节应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样才有利于环保产业化的实现。与环境污染治理相比,生态环境破坏后,生态修复更困难,需要的时间也更长。怎样减少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活动是关键。生态环境的治理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当地人的生存问题,否则破坏的速度会远远大于治理的速度。生态环境建设的原则是要尊重自然,只要不去破坏它,给自然一段时间,就会自然修复。总之,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是解决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引起的,是人类社会发

科学研究的根本特征范文第2篇

1 强烈的求知欲望

这是教师很重要的职业品质特征, 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起来的, 是教师职业本质属性的反映。教师是传递、授业、解惑者, 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去猎取广博的知识, 是无法完成任务的。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 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 广大教师都有深切的体会, 在对教师的调查材料中也看到, 多数教师最担心的是“知识陈旧”, 都希望有个再学习提高, 更新知识的机会。

教师的求知欲强烈, 喜欢追根究底, 首先表现在他们时间上忙碌、紧张, 这是教师工作一个突出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 强烈的求知欲是教师很重要的职业品质。

2 敏锐的观察力

观察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的一种知觉活动。它比一般的知觉具有更大的积极性和理解性。同时, 在整个观察过程中都贯穿着积极的思维活动, 特别是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观察力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中, 有着重要的作用, 是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教师的观察力主要体现在了解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观察是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之一。一个优秀的教师是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的, 他善于通过课堂上课, 实验实习, 生产劳动, 课外活动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来观察学生、分析和判断学生的内心世界, 洞悉学生的情绪变化, 掌握学生思考动态、品德面貌、性格特征、行为习惯、兴趣爱好以及学习情况等, 找出某类学生的典型特点和每一个学生的个别差异, 从而采取有效的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当前许多学校对学生作系统的追踪观察, 这在教育科学的研究上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3 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是属于高级认识过程, 是人的创造活动的必要因素。一个具有丰富想象力的教师, 不仅能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个性特点和智力发展的现实状况和水平, 而且能够根据学生特点和环境的变化, 预测他们发展的方向和结果, 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条件施加有效的影响。有如卓越的军事家一样, 在战斗之中往往能估计到战斗的结果。这种想象力是比较复杂的, 它是与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分不开的。许多优秀教师都具备这一品质, 这对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教育活动有重要意义。一个教师如果富有丰富的想象力, 就能创造性地安排自己的教育和教学措施, 并获得良好的预期效果。一个科学家、艺术家在他的发明和创作过程中不可能缺乏想象力。同样, 一个教师在他的创造性劳动中更不能缺乏想象力。

4 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教师的培养对象不是消极被动的物质实体, 而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青少年, 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特长千姿百态、千差万别, 就同一个学生, 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年龄阶段, 心理状态也不相同。因此, 教师对他们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 也不应千篇一律。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一个人的独创精神是以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为基础的。思维的独立性是指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既不人云亦云, 也不自以为是, 而是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 进行创建性的构思, 以新的方式解决前人从未解决的问题。这是教师劳动的重要心理品质, 只有具备这种职业品质的教师才能取得教育上的成功, 才能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5 热爱学生的情感品质

教师的职业情感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如果一个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缺乏热爱的情感品质, 就必然会把身边的学生看做是学校的过客, 把四角方方的教室视为生趣索然的“牢狱”, 这样的教师决不会在教育事业上做出好成绩的。教师的威信是在长期细致的工作中自然形成的, 情感的教育影响作用不容忽视。热爱学生不是简单的情感问题, 而是热爱教育事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动力;热爱学生的情感又是打开学生智慧的钥匙。热爱学生, 要一视同仁, 不但要爱“凤凰”, 也是爱“丑小鸭”。俄罗斯有句谚语:“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欢, 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

6 全面掌握教材和运用教材进行教学的能力

上课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活动。教科书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与学的主要教材。教师对教材的掌握和运用, 是能否上好课的关键。一堂课是好是坏, 是成功还是失败, 主要是看教师掌握教材和运用教材的情况而定。如果一个教师对教材的掌握不深不透, 又不善于组织和运用教材, 而是照本宣科或简单机械地复述教材, 教学效果必定是不好的。一个优秀教师总是在自己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上, 全面正确地掌握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基础知识和认识水平来传授知识和发展学生的智力。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师, 教师只有具备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 才能善于发现问题, 并通过一定的手段、途径加以研究, 从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 从而改进教学工作。

7 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培养高素质人才, 教师是关键。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开展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精神, 开发创造力, 已成为世界性教育现代化潮流。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只有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才能够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要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就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创建新的教育模式, 形成创新人才的培养平台。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学生创新意识教育, 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以知识能力创新的综合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 结合本专业的新发展、新思路, 拓宽知识面, 培养学生动手、组织、分析、解决问题等综合创新能力。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双向互动,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 如多媒体技术, 学生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的好奇心与创造力。实施创新教育, 在于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素质。如学习理解力、知识传授力、教学引导力、知识再造力、教学设计创新、教育模式创新、实践创新等, 都属于教师创新能力的基本组成。

8 具有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力

从我国的教育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来看, 必须强调教师的专业化。教师要有对教师职业的特殊理解和领悟, 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要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 优化教育教学过程。这是作为现代中国教师必备的能力要求。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4]4号) 中的明确要求:“高校人才培养、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必须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高等学校要加强校园网、电子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数字化教学环境的建设, 为广大教师和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创造条件。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所开放的必修课程, 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比例应达到30%以上, 其他高等学校应达到15%以上。”由此可见, 高等学校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说, 谁把握好了现代教育技术这个突破口, 谁就能抢先占领教育改革制高点, 谁就能在新世纪中处于有利位置。因此, 高校教师要与时俱进, 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技术观, 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力。

摘要:什么样的社会就办什么样的教育,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就需要什么样的教师。21世纪, 优先发展教育,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把我国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 对人民教师的要求更高。从我国的教育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来看, 必须强调教师的专业化。教师要有对教师职业的特殊理解和领悟, 深入了解学生, 对教育事业的浓厚兴趣, 应具有的教育教学能力, 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等, 这是作为现代中国教师必备的职业品质要求。

关键词:教师,职业品质,特征

参考文献

[1] 杨芷英.教师职业道德[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科学研究的根本特征范文第3篇

自尊, 作为自我系统核心成分之一, 是一个常用概念。自尊在心理学上的专业术语及自尊的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 (1890) 最先提出的。关于自尊的内涵和定义, 国内外学者们的意见不尽相同。本文研究所涉及的自尊 (self-eseteem) 是指“个体对自己做出并通常持有的评价, 它表达了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表明个体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成功的和有价值的。简言之, 自尊是一个人在对待自己态度中表现出的对自我价值的判断”。

外国学者们各自提出了自尊的结构模型:W.James一维结构模型;A.W.Pope&S.M.Mc Hale (1988) 的二维结构模型;R A.Steffen&J.D.Burns (1983) 三维结构模型;S.Coopersmith (1967) 的四维结构模型;R.J.Shavelson (1976) 的层次多维结构模型。我国学者也提出了自尊的层级模型, 认为自尊包括总体自尊、一般自尊、特殊自尊。一般自尊和特殊自尊都包括社会取向的自尊与个人取向的自尊两种类型 (黄希庭、杨雄, 1997) 。以上几种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自尊的本质, 或者说反映了自尊的某些方面, 但又各有利弊.

一般来说,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他们的生理发育、心理发展及社会适应面临着一些快速变化。而这种快速变化, 给他们的成长不仅带来快乐还带来了烦恼。在心理学上, 这一时期因此而称为“心理反抗期”、“人生迷失期”或“情感危险期”。为此, 中学生自尊发展与教育问题构成了发展心理学与青春期教育的热点话题。而且, 中学阶段也是人格塑造、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 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自尊还是很重要的, 它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2 意义研究

人格研究的中国化也就是人格研究的本土化, 即人格研究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客观地研究中国人的人格心理与行为, 以揭示中国人的人格特征和人格发展规律为己任。人格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使研究的结果能够帮助我们更真切而全面地描述、了解及其解释中国人的人格与行为。

本研究以自尊作为人格教育的切入点来探索人格教育的实施途径, 为素质教育培养健全人格提供心理学依据。通过本研究来验证Coopersmith编制的自尊量表在我国的适用性, 并初步探讨我国中学生的自尊发展特点。以便更好地把握中学生自尊特点和发展规律, 有助于学生确立自我发展的方向, 形成合理的自我评价标准, 更好地发展他们的人际关系, 从而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生的人格发展。

自尊是人类不断寻求向上的动力, 也是个体具有可塑性的原因, 它对青少年的认识、动机、情感和社会行为有着广泛的影响, 与学生的学业成绩、人际关系、健康心理有着一定的关系。一方面, 个体如果缺乏自我认同和自我肯定, 过低估计自己和过度自我拒绝, 会导致自尊缺失或自尊过低, 形成消极自我, 出现自卑、虚荣、妒忌等心理问题。另一方面, 个体过高估计自己, 过度的自我接受, 过高的自我评价和过强的自我肯定, 则会导致过高的、不适当的自尊感, 表现为自高自大、自负和自恋, 一旦遭遇挫折, 就一蹶不振, 消沉、颓废, 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都出现适应性困难, 严重者甚至产生心理障碍。

自尊在心理学研究中很广泛, 被认为是许多行为结果的影响因素或者相关因素, 而人格是最基本的个体差异变量, 那么中学生自尊与人格特征在性别和年级上的差异是怎样的呢?自尊与人格特征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以往的研究几乎都是将自尊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差异变量, 很少对自尊与人格特征的关系进行专门探讨。这使得自尊概念的外在含义不明确, 从而很难具体解释自尊与其他结果变量的关系, 并阻碍了对自尊特点的深入研究和自尊培养的广泛运用。本研究考察了中学生的自尊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以及这种关系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因此, 本研究通过对中学生自尊问题的考察, 可以为孩子们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为以后更好地预防青少年的行为和心理问题提供参考。

3 现状研究

近年来, 不少研究者纷纷探索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其中自尊也日益倍受关注。本文主要介绍国内的一些重要研究。从我们掌握的材料来看, 我国自尊研究有如下特点:

首先, 近几年我国自尊研究涉及到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自尊的关系情况最多。从被试方面, 年龄范围涵盖了小学四五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 其中小学低年级的研究还较为少见, 有研究已单独对独生子女的自尊问题进行了探讨 (程学超) ;从影响因素上, 有学者涉及到城乡差别 (张文新等, 1998) , 还有学者将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水平、父母教养方式结合在一起考察与自尊的关系 (钱铭怡等, 1998) ;在专项研究方面, 有学者对母亲行为与自尊的影响做了研究 (程学超、谷传华, 2001) ;这与国外相同课题的研究相同, 都得到了相似的结果, 验证了早期自尊理论。

其次, 我国自尊研究还涉及到学校因素与学生自尊的关系, 这也是热点之一。被试取自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学生, 从学生的专业成绩、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对少年自尊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研究 (魏运华, 1998) 。

第三, 对影响自尊的认知因素的研究还比较薄弱。目前, 仅有刘明 (1998) 所做的高中生自尊与学业、人际成败归因方式关系研究中, 对认知因素进行了探讨。虽然就被试和研究内容而言都是相当有局限的, 但这代表了国内对世界自尊研究趋势的把握, 因此也是难能可贵的。

第四, 国内学者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似乎都是相关研究, 还未见到实验研究的报告。

但是综观这些研究, 我们不难发现, 目前以中学生为被试来探索自尊与人格特征关系的研究很少。因此, 基于这些情况, 本研究以中学生为被试, 拟探讨中学生自尊的特点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以期能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证研究的支持。

摘要:本研究以中学生为被试, 拟探讨中学生自尊的特点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从提出背景, 研究意义、现状三方面来探讨, 以期能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证研究的支持。

关键词:中学生,自尊,人格特征,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67-71.[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67-71.

[2] 张丽华.论自尊研究的历史发展趋向[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26.48-52.[2]张丽华.论自尊研究的历史发展趋向[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26.48-52.

科学研究的根本特征范文第4篇

裂缝区别于背景的特征有两个, 一是亮度要暗一些, 二是成现出线性的形状。

裂缝图像一般分为三部分:裂缝信息、背景信息和干扰 (噪声) 信息。其特征分别如如下。

(1) 裂缝图像的特征:裂缝相比背景亮度较暗;裂缝具有一定线性特征。

(2) 背景图像的特征:背景图像较裂缝呈亮色;背景一般占图像的比例高;背景的亮度通常较复杂。

(3) 噪声图像的特征:随机产生, 分布较孤立;亮度值突变, 且与其相邻像素点具有无关性。

根据对裂缝的理解, 可以从裂缝区域的灰度特征以及区域几何特征的角度来研究裂缝图像的识别和提取。

要获取图像的参数信息, 需要进行如图1所示的步骤。

对图像进行预处理操作, 为的是去除噪声干扰, 得到优质的图像, 针对裂缝图像特征, 本论文改进了中值滤波的图像增强算法。其次, 进行图像分割, 本文对区域分割方法进行了研究, 在此基础上, 为了减少图像可能仍然存在的不确定因素照成的影响, 进一步利用裂缝的形状特征去除非裂缝图像信息。最后利用干净的裂缝图像对裂缝进行统计和分析, 计算出裂缝的面积, 长度和每一段的宽度。

1 中值滤波的改进方法

在图像的采集过程中, 图像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大量的噪声。所以, 首先要对数字图像进行去噪处理。目前图像噪声一般指的是在成像和传输过程中产生的随机噪声中的高斯噪声和脉冲噪声, 高斯噪声的特点是在平坦的区域出现幅值较小的噪声。而脉冲噪声点分布比较孤立, 灰度值突变, 且与相邻像素点无相关性。

对于均值滤波和中值滤波这些经典方法确实不同程度的减少了噪声干扰, 但是这些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 可以看到这些噪声的特点和裂缝边缘的特点近似, 在进行去噪的操作中, 同时也模糊了裂缝的边缘。这不利于对裂缝的识别。因此要克服这个问题, 对这两种经典方法进行了改进, 把这种干扰降到最低。

传统的中值滤波是一种非线性平滑滤波方法。其算法步骤是将滑动窗口中各像素点的按大小进行排序, 去中值来替代指定点 (一般为窗口中心点) , 但这种方法不能全面适用于图像中每条裂缝的形状和走向。

为了适应裂缝具有线性特征的特点, 在二维滑动窗口中, 过中心点分别在0°, 45°, 90°和135°方向形成4个一维子窗口, 分别对4个子窗口求中值, 然后取其最小值作为中心点的值。

具体算法如下:M为大小为 (2n+1) × (2n+1) 的窗口, 中心点为 (i, j) , 窗口内的像素点为X (e, f) , 则4个一维子窗口依次表示为

对于每个子窗口分别进行一维中值滤波即对子窗口所有元素进行排序取中值, 设分别为p1, p2, p3和p4, 则最后输出:

min函数是取最小值运算, 则Y (i, j) 即为中心点像素的灰度值。

图3~图5针对同一幅图像 (图1) 进行均值滤波、中值滤波和改进后的中值滤波处理结果。从处理效果可以看出中值滤波和均值滤波都在一定程度上滤除了噪声, 但也使图像变得模糊且裂缝信息也受到影响。而改进后的中值滤波大大克服的这个弱点, 效果较好。

2 图像的分割

图像分割是从图像处理到图像分析的关键步骤, 只有在图像分割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对目标对象的信息提取、分析和应用。分割的精确程度甚至决定着图像分析的精确程度。可以说, 图像分割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对图像的理解。

图像分割的方法和种类很多, 但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一种或几种完善的分割方法, 按人们意愿准确分割出目标图像。针对裂缝图像的特点, 介绍最大类间方差阈值分割。

最大类间方差阈值分割算法是由日本学者大津于1979年提出的, 是一种自适应阈值确定方法, 简称OTSU法。其算法如下:

设:图像像素灰度范围为整数集H=[0, 1, 2···L-1], 对应灰度为i的像素个数为ni, 则图像的像素总数为:

灰度为i的像素的对应的概率为:

则整幅图像灰度的平均值和方差分别为µ, 表示为:

假设选定的阈值为T, 可以把整幅图像的像素分成两部分, 用D1和D2表示。其中D1中像素的灰度值集中在[, 0 T]之间, 而D2中像素的灰度值在[T+1, L-1]。则D1和D2发生的概率分别用ω1和ω2表示。

D1和D2的灰度平均值分别用µ1和µ2表示。

类间方差定义为:

令T在[, 0 L-1]中依次取值, 使σ2最大的T值即为最佳分割阈值。

OTSU阈值分割算法简单、处理速度快, 是一种较好的图像分割算法, 分割效果如图4所示。但由于裂缝图像中裂缝相对于背景像素所占的比例非常小时, 可以增添人工选出裂缝区域的功能, 使得算法应用在这个区域中, 这样可以避免裂缝比例小的问题。

但由于裂缝图像通常比较复杂, 如果OTSU阈值分割算法不能得到有效的分割图像, 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采用人工选择阈值进行分割, 来弥补其不足, 参见图6所示。可以编程绘制灰度直方图, 来描述图像中灰度值所对应的像素的个数, 其横坐标表示像素的灰度级别, 纵坐标表示该灰度出现的像素个数。通过人工输入阈值的方法, 来实现阈值分割图像的目的。人工固定阈值图像分割界面如图7所示。

3 进一步区分图像中裂缝和干扰信息

经过图像分割后裂缝图像基本上从背景中分离出来, 整个图像也变为了二值图像。由于分割时采用了裂缝亮度比背景暗的特征进行的,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有和裂缝同样亮度的干扰物存在, 就会把干扰图像也同样保留下来。因此, 我要通过裂缝的线性特征把这样干扰图像清除掉, 为下一步的裂缝的分析打下良好基础。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 利用数学形态学的知识来处理经过图像分割处理后的二值图像。

首先, 将图像进行图像细化操作, 所谓细化, 就是从原图中去掉部分点, 但要保持原来的形状, 即保持原图的骨架。如正方形的骨架为它的中心点;圆形的骨架为它的圆心, 长方形的骨架为长方向上的中轴线。根据这个特性, 裂缝经过细化将留下和裂缝走向一致的曲线。

然后, 对细化的图像用文章前面讲过的“中值滤波的改进方法”进行滤波处理, 这样非线性的细化点将会被清除。

最后, 还原裂缝图像信息。运用数学形态学里的图像膨胀的算法对细化的图像进行处理, 然后和细化前的图像的每个像素分别进行与操作, 注意由于是二值图像, 是令裂缝的阈值为1, 而背景的阈值为0。重复膨胀操作和与操作直到细化图像不再发生阈值的改变。此时, 便得到裂缝图像。

4 裂缝的特征参数分析和提取

裂缝特征的提取主要包括裂缝面积、长度和宽度的计算等。裂缝面积的计算是通过对裂缝像素的统计实现的, 而长度和宽度的计算则需先对裂缝进行细化, 得到裂缝的骨架, 求得各段骨架的斜率, 通过计算得到长度和宽度值。

4.1 裂缝的长度

基于裂缝的线性特征, 首先对裂缝做细化操作, 得到单像素宽的裂缝骨架曲线。裂缝的长度实际上就是骨架图像骨干点之间的长度之和。骨化后的图像是一个单像素宽度的连通性好的骨干图像。可以分别求取相邻像素之间长度, 然后把所有的相邻像素之间的距离求和即为所得, 如下式:

H是水平方向的比例因子, 即水平方向上的像素个数与实际情况水平长度的比值;

V是垂直方向的比例因子, 即水平方向上的像素个数与实际情况垂直长度的比值;

l是两个相邻像素之间的长度。

总长度即为所有相邻元素的长度之和。

4.2 裂缝的宽度

骨架各点所在裂缝的位置的宽度反应出裂缝各段的宽度, 由于骨架曲线是单像素曲线, 则一个骨架点与相邻的其他两个骨架点相接, 分别求出与相邻点的斜率。则每个斜率的垂线与裂缝边缘相交两点, 两点的连线的大小即为宽度值。比较这两个宽度值其中较小的为裂缝此段的宽度。

设骨架曲线的其中一个骨架点用B (x1, y1) 表示, 其相邻骨架点分别为A (x2, y2) 和C (x3, y3) 。

骨架线在B点的斜率近似用直线AB的斜率表示, 则斜率k1表示为:

K1=y1-y2x1-x2 (4)

过骨架点斜率为1/k1的直线与裂缝图像边缘交于两点, 记为E (x4, y4) , F (x5, y5) 。

则裂缝此段的裂缝的宽度D1表达式为:

同理, 骨架线在B点的斜率近似用直线BC表示, 同样的原理求出D2, 然后比较与D1的大小, 取较小值作为裂缝此段的宽度的最后结果D=MIN (D1, D2) 。

5 实例

源图像取自在破旧房屋拆迁现场, 实地拍下的房屋侧壁裂缝照片。采集的数据是24位彩色图片。通过各种图像处理得图像裂缝的长度和宽度信息。

其步骤如下。

第一步对灰度图使用改进的均值滤波和中值滤波进行去噪处理。经过滤波后图像中的干扰的得到控制。中值滤波、均值滤波和改进的中值滤波处理图像的结果如下图3~图5。

第三步使用OTSU阈值分割算法进行图像分割, 效果如图6, 采用人工固定阈值分割方法。

第四步进一步去除非线性干扰信息。首先进行细化效果, 然后滤除非线性信息, 还原裂缝图像。

第五步对裂缝特征参数进行提取和分析。首先求得裂缝图像的面积, 然后细化求得裂缝的长度, 得到裂缝的平均宽度, 最后计算出裂缝每一段的宽度信息并显示。

6 结语

本文讲述了裂缝图像采集结束后如何通过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数字裂缝图像进行处理, 提取出感兴趣的裂缝信息, 并对裂缝的特征参数进行计算的一套处理方法。根据裂缝特有的特征, 改进了均值滤波和中值滤波等经典算法。在运用OTSU阈值分割算法进行图像分割的同时, 根据裂缝线性特征, 提出一些新的方法去除非线性图像, 进一步更好的分割图像, 随后利用几何算法和统计方法计算出长度、宽度等信息。实现了裂缝图像的自动识别和分析。

摘要:裂缝图像的计算机自动识别和参数统计在工程质量调查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途, 与目前人工判读相比, 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 页提高了解释精度。要实现对裂缝图像解释, 首先改进了中值滤波技术, 通过改进算法, 裂缝边缘得到较好的保护;其次利用最大类间方差阈值法进行图像分割, 并根据裂缝的线性特征, 进一步去除非裂缝图像;最后提出一种合理地有效地计算裂缝平均宽度、长度及每一段的裂缝宽度算法。该算法应用于裂缝识别和检测过程中, 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裂缝,数字图像处理,图像分割,特征提取

参考文献

[1] 联骏.图像编程精髓:从开发自己的Photoshop开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2] 张宏林.Visual C++数字图像处理典型算法及实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

科学研究的根本特征范文第5篇

英语在中国各类学校都是一门重要的课程, 可见英语在中国的重要性。词汇的运用对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普遍是一个难点。中国学生一直在接触英语, 但是英语能力却没有预期的好效果, 有许多“哑巴英语”, 很多情况都是词汇的不正确使用或者“词穷”造成的表达困难。本研究将从中国学生这种双语现象谈起, 研究比较一语和二语的词汇特征和关系, 以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特征来分析语言的迁移现象, 这种研究给英语教学带来了重要的启示。

二、双语现象

双语现象是社会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某一语言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社会现象。个人双语只是社会双语现象的具体体现,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一种观点坚持认为双语者对两种语言的掌握都完全流利, 而有的则认为双语者能根据特定需要实现功能 (Bialystok, 2001) 。狭义的概念来说, 双语是掌握了第一种语言, 同时掌握了另外一种语言, 两种语言的水平等同, 都非常熟练。在广义的概念来说, 双语意味着学习者了解第二语言的可能表达方式和两种或更多语言的交替使用, 考虑到对两种语言的掌握水平不同, 那些二语或者外语不够流利的学习者被称为初级或不流利双语者, 而那些掌握程度很高的被称为专业或者流利双语者 (Kroll&De Groot, 1997) 。因此, 中国的英语者学习尤其是英语已经学习十多年的英语专业本科生, 对英语拥有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 是广义上的双语者。

三、双语心理词汇特征

心理词汇就是储存在大脑中的词汇, 大部分研究认为大脑中的词汇以某种网状结构储存, 这种网状结构很重要, 词汇有不同的表征, 即概念表征和词汇表征。概念表征是词汇意义的表征, 而词汇表征是词汇形态的表征 (De Groot, 1997) 。在中国学者的双语背景下, 汉语和英语的心理词汇有着不同的特征。

(一) 一语和二语的心理词汇关系

二语心理词汇并非任意和松散排列的, 但是一语和二语心理词汇的根本差异也是存在的 (Wolter, 2001) 。如果让一个人得出生词的形态结构, 他会借助熟词的音系结构, 然后类比。脑部受损的双语者或者多语者对失去的语言能力逐一恢复的现象也证明了这种独立性的观点。另外一种支持相互依赖性观点的研究者强调“整体能力”概念, 双语多语能力是由相互作用的语言支持系统组成的统一整体 (Cook, 1993) 。双语词汇结构和单语词汇没有什么不同, 二者交互激发, 双语者共享一个统一的心理词汇。

一语和二语的心理词汇不是完全独立于彼此的, “每种语言的词汇通过词汇链接和概念链接相关联, 二语到一语的词汇链接强于一语到二语的, 但是概念链接强于二语的” (Kroll&De Groot, 1997) 。在心理词汇中, 一个已知二语词汇和一个一语已知词汇的联系各自不同, 这在于词汇的获得方式和熟悉程度, 并且还在于对已知一语和二语词汇形式和或语义相似的理解程度 (陈, 2014) 。所以, 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 汉语和英语词汇是分别存储的但是二者互相联系, 有不同的概念和词汇表征, 但是汉语的概念链接强于英语的, 英语的词汇链接强于汉语的。

(二) 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语言迁移

语言迁移是指在第二语言学习中, 学习者在使用第二语言时, 借助于母语的发音、词义、结构规则或习惯来表达思想这样一种现象。语言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如果母语的语言规则和外语是一致的, 那么母语的规则迁移会对目标语有积极的影响, 这被称为正迁移。负迁移则是指, 如果母语的语言规则不符合外语的习惯, 对外语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陈, 2014) 。迁移不仅仅是传统的迁移研究中所指的来自学习者母语的影响, 还可以指学习者已经习得的任何其他语言的知识对于新语言习得的影响。语言迁移还包括语言之外因素的影响, 如思维模式、文化传统、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影响。某些语言学家认为, 语言迁移只是由于学习者对外语的掌握不足。语言的不同层面, 如音系、词汇、语法、语篇等;社会因素, 如不同的交际对象与学习环境的影响;标记性, 如某些语言特征的特殊性;原型概念, 如某个词的某一含义与其它意义相比在多大程度上被认为是核心、基础的;语言距离和心理语言类型, 如学习者对一语和二语之间距离的心理感受;发展因素, 如对中介语发展的自然过程的限制。

“母语不是一件外衣, 学习者在踏进外语教室之前可以将其脱下, 弃之门外”。母语迁移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词汇习得中, 汉语的词汇知识在概念表征对部分英语词汇的习得有积极作用, 出现正迁移的现象。在中国学习者习得英语词汇中, 也存在负迁移的现象。汉语善用名词和复合名词, 在英语学习中, “学习者喜欢那些和母语几乎对等的词汇或者语用结构 (陈, 2014) ”。越是相近的形式越容易发生迁移, 而且越是二语水平低的学习者越容易迁移, 把母语汉语中的名词和复合名字迁移到英语中后会发生泛化现象。有时候英语中没有这样的表达也会被按照母语的构词模式仿造出来。一般来说, 随着学习者水平的提高, 迁移会提高正确率, 但并不会完全消失, 英语语言学习中, 一语和二语概念和词汇表征有互相交织的特点, 概念互相影响。

四、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所有人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不可能是完美无瑕的。在习得母语后去习得一种二语, 一语的词汇概念会影响到二语词汇的习得和应用, 这是二语习得的普遍现象。首先, 通过翻译练习进行词汇教学。翻译是一项对两种语言有着较高要求的学习策略, 中国学习者过多地依赖母语, 通过翻译训练可以很好地在词汇的选择上对两种语言进行对比, 体会二者的差异和相似处, 加强印象, 有利于对目的语词汇的习得。通过翻译训练可以锻炼三种能力:母语、二语和二者之间的转换, 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词汇习得和产出能力。其次, 加强二语词汇的语义学习。英语词汇的教学要注意强调词汇意义的深度习得, 多义词有多种义项, 这些义项之间并不是没有关联和任意的, 而是有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 存在一定的理据性, 需要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多分析, 加强对核心词汇的词义的深度习得, 形成一个特定的二语的语义网络。二语词汇语义掌握的越好, 母语的负迁移和影响就会越小。最后, 扩大词汇量, 拓展词汇知识。通过阅读和听力的训练增加学习者的词汇量, 词汇量越大, 学习者使用语言时选择的范围就越大;词汇量的大小影响交际策略还影响到词汇的习得策略。对于词汇还要增加词汇文化知识的习得, 词的含义离不开正确的语境, 通过上下文的语境猜测词义, 正确理解英语词汇的文化背景知识, 减少对母语的依赖。

五、小结

中国英语专业本科生是广义上的双语者。汉语和英语词汇是分别存储的但是二者互相联系, 有不同的概念和词汇表征, 但是汉语的概念链接强于英语的, 英语的词汇链接强于汉语的。母语迁移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词汇习得中, 汉语的词汇知识在概念表征对部分英语词汇的习得有积极作用, 出现正迁移的现象, 也存在负迁移的现象。语言迁移还包括语言之外因素的影响, 随着学习者水平的提高, 迁移会提高正确率, 但并不会完全消失, 一语和二语概念和词汇表征有互相交织的特点, 概念互相影响。研究可以给英语专业学生词汇的教学带来一些启示。应该通过翻译练习进行词汇教学;加强二语词汇的语义学习;扩大词汇量, 拓展词汇知识。

摘要:个人双语是社会双语现象的具体体现, 中国英语专业本科生是广义上的双语者。汉语和英语词汇是分别存储的但是二者互相联系, 有不同的概念和词汇表征。母语迁移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汉语的词汇知识在英语词汇的习得有正迁移的现象, 也存在负迁移的现象。语言迁移还包括语言之外因素的影响, 随着学习者水平的提高, 迁移会提高正确率, 但并不会完全消失, 这样的研究可以给英语专业学生词汇的教学带来一些启示:通过翻译练习进行词汇教学;加强二语词汇的语义学习;扩大词汇量, 拓展词汇知识。

关键词:双语现象,心理词汇,语言迁移

参考文献

[1] Bialystok E.Bilingualism in Developmen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2] Cook V., 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London:Macmillan, 1993.

[3] D Groot A.M.B.“Word Translation at Three Levels of Proficiency in a Second Language:The Ubiquitous Involvement of Conceptual Memory”, Language Learning, 1997, Vol.47, No.2.

[4] Kroll J.F and A.M.B.De Groot, “Lexical and Conceptual Memory in the Bilingual:Mapping for Meaning in Two Words”, Tutorials in Bilingualism:Psycholinguistic Perspectives, Mahwah,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1997.

[5] Wolter B., “Comparing the L1 and L2Mental Lexicon”,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001, Vol.23.

科学研究的根本特征范文第6篇

一、舞蹈表演之中面部表情的内涵机理和特征

所谓面部表情, 强调的是人们在实际社会交往环节中, 因为内心和外部环境交互式作用, 而引发的面部颜色和光泽等要素收缩、舒展的变化现象, 整个行为流程可以促成情感意韵的清晰化抒发感染, 以及信息的高效率传达等结果。特别是舞蹈表演活动中的面部表情, 是舞蹈演员透过自身面部肌肉、相关器官科学性把控, 来做到舞蹈角色形象和情绪自然性波动的行为流程。在此期间, 有关舞蹈演员的内心思维和细致化的情感, 都会在面部表情的支持作用下得以有机发挥, 为后续肢体动作协调, 以及思想感情传递, 提供了应有的保障条件。

1、感染性

面部表情本身保留着情感意韵传达的效用, 因此, 判定一类舞蹈表演艺术是否卓越, 主要观察表演人员能否灵活性地应用其面部表情基础上, 成功地吸纳观众注意力并引导他们深度体验角色情绪的波动迹象, 最终令整个舞蹈表演艺术爆发出极强的感染力。如在进行《白毛女》这类歌剧表演过程中, 表演主体有必要利用多元化的面部表情, 将主角喜儿不同情境下的兴奋、恐惧、无助、痛苦等情绪特征进行淋漓尽致地呈现, 保证同步带动观众思想的变化结果, 特别是在杨白劳自杀之后, 喜儿跪在杨白劳身边绝望无助和连哭带唱的场景作用下, 许多观众都因为对那份肝肠脆断而感同身受且唏嘘不已。

2、烦琐性

舞蹈作品之中的各类艺术形象, 都务必要利用多元化的面部表情加以塑造, 因此, 要求演员透过喜怒哀乐等不同类型表情模仿, 来逐步精确性地把控有关舞蹈形象的内心情感, 使得现场观众可以清晰化地感受到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画面, 以及人物性格。毕竟唯独多变的面部表情, 才能令有关角色性格得到鲜明性地刻画、舞台形象焕发出全新的生命活力, 由此看来, 舞蹈之中的面部表情的确时刻彰显出较强的烦琐性。

3、灵活性

舞蹈作品之中各类角色的内在情感, 主要借助表演人员的专业的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加以映射, 在确保赋予有关角色必要性的性格和形象之余, 令观众可以沉浸在愈加美好的艺术气息之中, 或喜或悲, 抑或是悲喜交加, 这种种迹象表现出舞蹈表演环节中演员面部表情应有的灵活性。

二、舞蹈表演活动中面部表情的主要作用

1、艺术形象的塑造

表演者在舞蹈过程中进行面部表情交替式呈现, 可以确保现场观众更为直接地掌握有关舞蹈作品中的内容, 以及特定角色的形象特征。如在进行知名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表演的初期阶段, 舞蹈表演者的表情运用务必要做到灵活自如基础上, 将琼花面对坎坷命运的无奈、挣扎、绝望、再生等不同阶段心理进行有序地呈现, 保证这类角色形象切实地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

2、艺术情感的抒发

面部表情可以直接映射出人的内心情感。所以一类好的舞蹈演员, 必须懂得合理性把控自身的面部表情, 进行现场观众情绪调动和彼此心里距离的拉近。长此以往, 令观众可以充分领悟到相关舞蹈作品的内涵及包容的艺术灵魂。

3、舞台氛围的烘托

舞蹈表演作为一类艺术, 需要保证实时性营造一类氛围, 令观众置身其中之后可以深入性体验相关角色思想情感的变动迹象, 并进一步促成和自身情感的共鸣效果。透过实际调查发现, 目前我国许多舞蹈表演都主张利用舞台布景和灯光等辅助要素进行某种氛围营造, 如若表演主体能够在自身面部表情上做足工夫, 则势必会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即令观众得到更高水准的艺术享受。

三、在舞蹈表演现场进行演员面部表情科学性把控的技巧

1、深入性体验生活

须知任何艺术都是源自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 同理, 舞蹈表演过程中演员的面部表情和现实生活之中的面部表情, 同样存在一定的关联与差异迹象, 舞蹈表演中的表情动态, 实际上就是将社会实际生活中各类人物的表情进行艺术性加工、提炼、美化改造的行为流程。所以说, 作为一名优质化的舞蹈表演人员, 务必要时刻关注于实际生活中各类事物的特征, 保证经过持续性训练和累积之后, 全面掌握不同类型人物自然表情的表现方式, 方便日后舞蹈表演时可以结合特定作品进行适当程度的艺术性改造, 衍生出极富感染效用的舞蹈表情。

2、维持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的契合度

须知舞蹈演员的面部表情并非完全独立的, 务必要保证与其余部位的表演同步进行, 才能换取所需的相辅相成效用。如借助优质化肢体动作、丰富的面部表情进行特定舞蹈作品内涵传达的同时, 可以令有关舞蹈形象淋漓尽致且富有感染力地呈现, 保证观众可以更加直接性地体验不同人物之间的感情关系。

3、强化专业性的训练力度

舞蹈演员如若想要愈加自由性地控制个人的肢体与表情, 即在确保顺利完成舞蹈之中的各类专业动作基础上, 渗透出角色的内心情感, 就必须预先做好充分的训练。如在舞蹈训练中控制软度、弹跳性基础上, 更加合理地利用手、眼睛、步法、面部表情进行柔性、刚性状态交互式呈现, 这样一来, 才能保证将舞蹈作品中丰富的人物形象完美地予以呈现。

四、结语

综上所述, 面部表情绝非单纯的演员表情, 同时更是舞蹈表演活动中的关键性机理要素, 即属于整个舞蹈活动中艺术形象的塑造重点。作为一类专业化的舞蹈演员, 要保证科学合理地应用面部表情基础上, 达到主题深化、情感传递、情景氛围烘托等效果。长此以往, 真正实现自身舞蹈艺术性的提升, 令更多观众可以感受到演员复杂的内心情感。

摘要:面部表情形式多样, 包括喜怒哀乐等, 且能够直接映射出人的内心情感, 特别是在舞蹈表演和情节转换过程中, 这类现象表现的尤为显著。因此, 应该确保将面部表情与肢体动作协调性融合之后, 依照相关作品表演要求, 进行有关角色形象丰富完善、舞蹈意韵升华处理等。基于此, 笔者决定客观论证舞蹈表演中面部表情的内涵机理、特征和作用前提下, 结合实际探讨今后舞蹈表现中面部表情的协调合理性控制技巧。

关键词:舞蹈表演,面部表情,特征作用,控制技巧

参考文献

[1] 王建军.舞蹈教学中舞蹈表情的训练方法探究[J].大众文艺, 2010, 17 (07) :120-141.

[2] 张帷.浅析舞蹈表演中的面部表情运用[J].大众文艺, 2011, 19 (01) :111-116.

上一篇:电动汽车专业方向范文下一篇:站在门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