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理论与实践论文范文

2023-09-16

会计理论与实践论文范文第1篇

TAFE的全称为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 (技术与继续教育) , TAFE模式是一种源于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培训模式, 在其教学过程中主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社会岗位实践的机会, 且TAFE课程也具有显著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在学校教育中, TAFE模式能够与普通教育相结合, 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 还能够进行社会实践, 而且学生的学习内容能够跟上社会发展的进程, 避免踏入社会之后导致学习的知识技能与社会脱节的现象。目前, TAFE模式已经广泛用于很多高职教育和高等教育中, 并受到业界的一致好评。

2 基于TAFE模式的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研究与创新对策

2.1 创建产教融合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

首先, 要明确全面质量管理、风险管理以及ISO9000的原则。在全面质量管理原则中, 主要是保证TAFE模式的教育质量观满足我国对人才培养的发展质量观, 在建设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础上, 建立一系列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体系, 促进教师的参与, 规范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在风险管理中, 通过内外评估相结合, 在教学体系中引入企业的风险管理, 坚持持续改进的原则, 提高TAFE模式的效率。

其次, 要结合我国《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05>35号) 《浙江省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法规, 构建完善的产教融合办学质量保障体系, 并通过采用质量认证、评估等方式来提高校企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 与此同时, 还要加强信息公开, 建立相关的质量评估体系和监督平台, 促进校企合作办学课程质量反馈机制完善化, 有效提高校企合作办学的质量。

最后, 要构建相应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为了保证相关管理部门, 要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制度, 要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 坚持“统一领导, 两级管理”的管理原则, 对具体的教学项目实施有效的管理方法进行保障其课程质量。与此同时, 要加强层级化教学管理, 基于TAFE模式, 以课程教学为载体, 以教师为引导, 促进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在人才培养方面。校企双方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制定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

2.2 促进校企教师交流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开展者, 其教育观念和水平对教学质量具有直接性的影响作用。在TAFE模式中, 教育结构要根据校企合作办学对课程体系的要求, 加强校企双方教师的教育观念, 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校企合作办学师资队伍。在基于TAFE模式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中, 校企双方要建立科学规范的质量控制体系, 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 并强调教师的全员参与, 明确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在此过程中, 校企双方教师要进行交流, 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经验以及教学资料等方面进行探讨, 共同设计TAFE模式的教学课程, 推行双实践教学, 使学生真正成为会计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2.3 引进和共建教学资源

在校内课程安排方面, 其所有课程都要基于TAFE模式的教学目标, 然后结合其课程标准, 教师引进并建立具有实践性的教学资源, 主要包含教材讲义、习题库、教辅资料等。通常情况下校方教师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比较了解, 其可以借鉴其他国家职业教育的课程资料, 将TAFE, 即能力为本的教育研究, 引入到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的研究之中, 从研究方面将业界、院校、学生融合, 形成有效或部分有效的会计专业教学模式。实践方面, 强化产教融合会计专业教学模式在会计教育中的应用, 包括强调院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实践训练环节;以增加环境适应能力为本设计教学, 模拟不同企业及不同情景状况下的仿真工作环境和工作环节;以学习未来技术与思维能力为本设计教学, 涉及跨界知识、网络知识、新业态、新领域, 同时结合目前现有的教学案例, 编制具有较强实用性的教学资料。

2.4 共同制定教学计划

在课程设计中, 主要有校企两种教学计划, 两种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和衔接性, 由于课程是由两方教师进行合作教学, 因此, 要对每科课程的教学重点进行明确化, 然后由校企双方教师共同编制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 加强双方教师交流沟通的同时, 还能够对教学目标和任务具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 便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

3 结语

近年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旧的教学模式下培养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已很难满足企业需求, 因此提高其教学质量具有必要性。TAFE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其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 采用校企合作办学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充分利用企业资源的优势, 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建立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教学模式, 达到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目的。

摘要: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企业对会计人员职业能力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的会计人员早已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因此如何培育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已成为会计专业必须解决的问题。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理念的TAFE模式作为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本文基于TAFE理论, 对会计专业“产教融合”教学模式进行分析, 然后结合目前会计专业教学现状, 探索产教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关键词:TAFE模式,产教融合,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勒慧敏.澳大利亚TAFE学院课程设置的变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16.

[2] 林筱筠.澳大利亚TAFE课程设计与实训对我国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的启发[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 (12) .

会计理论与实践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内部审计受托责任《内部审计思想》

(一)

思想的解放,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永远需要各种丰富的养料,这种养料首先就是丰富的思想资料的积累。1990年以来,我国许多学者开始至力于西方内部审计典籍的传译,成绩斐然。如1990年,劳伦斯·索耶的《现代内部审计实务》作为“世界会计审计名著译丛”引入中国。1995年,安德鲁·钱伯斯等人合著的《内部审计》也被译成中文出版发行。2005年,《索耶内部审计》(英文第五版)中译本又一次隆重推出。学者的努力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内部审计学术的繁荣,功不可没。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学者研究内部审计的新作层出不穷。在浩瀚的研究著作中,内部审计的全球性职业组织——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历经六十个春秋,坚持不懈地支持和推动的内部审计研究成果,有如璀璨的明星,在历史的天空熠熠生辉,格外引人注目。

科学的逻辑就是大浪淘沙,沥尽黄沙见黄金。IIA在其成立五十周年之际,推选出五十年来最具影响的十部著作。她们凝聚了内部审计理论学者和实践家的思想智慧与体验颖悟,实属闪光的金子,值得我们着力特书。

总的来看,这十本著作可以归为四类:一类是促进内部审计职业化的著作,包括IIA编纂的《内部审计职业准则汇编》和《内部审计质量保证检查手册》、艾尔文·格雷姆(Irvin Gleim)独撰的《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评论》;二类是直接提炼实务、指导实务的著作,即阿尔布雷克特(W.S.Albrecht)等人完成的《评估内部审计部门的业绩》;三类是反映信息系统审计的著作,包括威廉·梅尔(WilliamcMair)等人合著的《计算机控制与审计》、斯坦福研究协会完成的《系统可审性与控制研究》;四类是体现内部审计思想性、学术性的著作,包括维克托·布林克(Victor z Brink)和赫伯特·维特(Herbert Witt)合著的《现代内部审计:评价业务与控制》、劳伦斯·索耶(Lawrence B Sawyer)和格林·萨姆纳斯(GlennE Sumners)合著的《索耶内部审计:现代内部审计实务》、戴维·科瓦齐克(David Kowalozyk)撰著的《卡德默斯业务审计手册》、保尔·希切(Paul Heeschen)和劳伦斯·索耶合著的《内部审计师手册》。

维克托·布林克于1941年出版的《内部审计——性质、职能和程序方法》开内部审计专著之先河,《现代内部审计:评价业务与控制》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现代内部审计之父”劳伦斯·索耶撰写的《现代内部审计实务》是一部世界性的审计名著,他将现代管理科学与内部审计职业实践融为一体,强调业务导向和管理导向的综合审计。索耶认为,现代内部审计通过评价组织的全部经营活动来为组织服务,审计人员应将视野转向业务审计和管理审计,这需要新的态度、方法、分析和思想。索耶将重点放在管理审计上,认为管理审计是从企业顾问的角度审视经营活动,试图从业务审计人员发现的缺陷中透视隐蔽的违背管理原则的行为,帮助管理层更加经济、更有效率、更有效果地进行管理。但尽管作者较为深入地探讨了内部审计职业化、控制等问题,大量的笔墨还是用于内部审计技术和方法的介绍。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性巨著《卡德默斯业务审计手册》,由IIA首任秘书长布拉德福·卡德默斯(Bradford Cadmus)在1964年首版,戴维·科瓦齐克于1987年再版。这本专著阐述了业务审计的性质,认为“业务审计不是一种具有特定程序和技术的不同审计类别,而是一种探究、分析和思维的方式”,“业务审计的特征是由审计人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决定的,而不是独特的方法所决定的”,“而当审计人员真的认为需要对其探究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加以改变时,那就需要寻找指导他们进行业务审计的专门手册了”。可见,这本手册意在改变人们传统财务审计的思维模式,但受历史环境和内部审计自身发展的局限,其内容和视角都略显狭小。

另一部影响内部审计历史进程的思想性巨著是1962年出版的威廉·伦纳德(William.P.Leonard)撰著的《管理审计》。该书后被日本著名的内部审计学家青木茂男教授翻译成日文,盛极一时。伦纳德将管理职业界提出的管理审计和内部审计职业界提出的业务审计合而为一,他指出,管理审计是对各层次管理当局的管理能力实施的检查,这本书旨在说明管理审计作为一种特定工具如何评价管理方法和企业各个职能领域的业绩。作者基于管理的基本要素,分析了管理审计的基本概念,并详细介绍了管理审计过程,而对内部审计的基本理论问题鲜有涉及。

英国学者安德鲁·钱伯斯(Andrew D Chambers)等人合著的《内部审计》,也堪称内部审计领域的经典著作。该书初版于1981年,再版于1987年,这正是内部审计职业化迅速发展的时期,所以作者从职业化的要求人手,探讨了内部审计理论的主要构成(一套管理理论;内部审计作用的理论,包括独立评价、为管理层提供建设性服务和职能冲突等概念;一套关于工作方法的理论),接着介绍了主要的审计技术,还考察了内部审计管理、计算机审计等问题,并对未来进行展望。除了构建理论框架,该书还在多处体现了其颇具启发性的贡献:介绍“审计行为科学”时探究了内部审计的矛盾、参与式审计等问题;讨论“管理审计”时,在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审计基础上增加了“公平性”审计(即从“3E”到“4E”)等。但该书同样没有对内部审计基本理论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

IIA研究基金会汇集理论界和实务界享有盛誉的学者编著的《内部审计思想》,是一部承载传统、聚焦现在、启迪未来的思想巨著。《内部审计思想》英文版原名“Research Opportunities in Internal Auditing”,全书“内部审计的历史、发展和展望”;“内部审计和组织治理”;“内部审计是组织治理的必备要素”;“确认服务和咨询服务”;“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审计”;“内部审计管理”;“独立性和客观性”;“内部审计系统化、规范化的过程”;“信息技术对内部审计的全面影响”。《内部审计思想》没有再去纠缠内部审计技术与方法层面的考察,而是直面内部审计的本质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既涉及长期困扰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也包括近十年来主要的前沿课题。《内部审计思想》折射出来的是内部审计和组织方方面面、前所未有的融合与交织,这对

于内部审计理论及实务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会。

该著作各专题作者既具深厚的学术功底,又有丰富的实务经验,《内部审计思想》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提炼和升华,其“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启发人们对内部审计的理性学术研究”,“扮演学术界和实务界沟通的桥梁”。《内部审计思想》“在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不仅将观点、方法或技术结合在一起,还将两个不同的团体——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结合在一起”。正如该书序言所述,《内部审计思想》是IIA“成为学术思想领导者迈出的第一步”,这也是我们将此书命名为“内部审计思想”的缘由。

(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的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组织受托责任的失败,冲击着内部审计的理论与实务,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一系列重大问题和新课题日益受到关注。1999年,IIA通过了内部审计的新定义,内部审计被界定为“一种旨在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营运的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效力,以帮助实现组织目标”。《内部审计思想》正是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来阐释内部审计的新定义、新理念,提供了高屋建瓴的多维视角。此专著的贡献表现在:

第一,彰显理论界与实务界对内部审计配置方式重大变革的全面认同。内部审计并非必然是组织内部设立的一项职能,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早已既成事实。由于涉及管辖权的利益之争,内部审计的配置方式曾引起广泛的争论。安达信为安然提供内审服务引起的独立性问题至今余波未了。《内部审计思想》指出,内部审计作为一项客观的活动,并非必须在组织内部设立,这是IIA新定义的暗含之意,也是当代内部审计实务的显著特征。内部审计的配置方式包括内置(在组织内部设置)、合作内审(组织内审部门与外部职业服务机构的合作)、完全外包(完全聘请外部服务提供者)几种方式,组织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第二,夯实内部审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理论基础。职业道德规范是内部审计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思想》系统地讨论了独立性与客观性问题,以及专业胜任能力的框架。莫茨(Mautz)曾指出:“独立性问题对内部审计总是一个难题”。长期以来,独立性与客观性问题如同带刺的玫瑰,学者或轻描淡写,或避而不谈。《内部审计思想》知难而上,以内部审计职业化为背景讨论了独立性与客观性的重要性,并分析了独立性与客观性的概念:客观性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未不恰当地影响评价、判断和决策的精神状态;独立性则是指不存在威胁客观性的重大利益冲突。作者认为独立性依附于客观性,一味执着于独立性容易造成内审部门和被审计单位的冲突与对立。因此,不要过分强调独立性,而应重点关注客观性;进而,作者提出一个便于内部审计人员识别和管理影响客观性威胁因素的框架,分析了威胁客观性的具体因素,以及减小和管理这些威胁因素的工具。

专业胜任能力是职业道德的要素之一,内部审计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内审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胜任能力。《内部审计思想》回顾了学者的研究,详细分析了IIA的《内部审计专业胜任能力框架》(CFIA),分别探讨了内部审计入门者、胜任的内审人员、内审管理者所应具备的技能和品质。

第三,突出内部审计的确认与咨询职能,并将其贯穿全书。IIA在新定义中正式将内部审计的职能界定为确认服务和咨询服务。《内部审计思想》从价值增值出发,分析多客户的各种不同需求,指出传统单一内部审计服务的缺陷,并给出一个确认与咨询服务类型的连续统一体,涵盖了财务审计、业绩审计、快速反应审计、评估服务、协调服务及补救服务。不仅如此,作者还针对确认服务,分析了确认服务的等级、审计证据与确认服务的类型及等级的关系、向外部提供确认服务、舞弊调查等问题;针对咨询服务,考察了混合项目、确认与咨询服务的平衡、咨询服务的限制因素、咨询服务的风险与收益等问题。在其他章节,各专题的讨论都紧紧围绕内部审计的确认和咨询职能展开。

第四,置内部审计于组织治理的框架下予以考察,分析内部审计活动的利益相关者及内部审计的作用,视内部审计为组织治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风险和控制都是组织治理的关键要素,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包括监控、评价和分析组织的风险与控制,《内部审计思想》强调以良好的公司治理为目标,以风险管理为核心,视控制为一个过程,而内部审计的基本治理活动就是进行“风险监控”和提供“控制确认”。监控风险包括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组织的潜在影响、确定应对风险的策略,及之后监控新风险的环境、监控现行的风险策略和相应的控制措施等。控制是管理层为了提高实现既定目的和目标的可能性而采取的各种行动,是管理层适当地计划、组织和指挥的结果,控制确认关键是保证控制措施处于正确的位置以处理组织风险,包括评价高层基调、评估控制环境、测试控制有效性、评价管理层监控程序的有效性、向相关主体报告评估结果。《内部审计思想》认为,内部审计是组织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内部审计能够改善治理、实现“善治”,内部审计是组织治理的“守门员”。

第五,凸显内部审计在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审计这一全新领域的巨大潜力。著名学者威廉·金尼(William R.Kinney)系统地介绍了风险管理审计过程。基于“企业风险是有碍于实现组织目标威胁因素”的定义,他将企业风险划分为外部环境风险、经营过程和资产损失风险、信息风险三类。依托COSO“企业风险管理(ERM)框架”的要素(环境、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来分析风险管理审计过程。金尼认为,ERM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隐含了某些认定,针对这些“风险认定”,内部审计可进行单独评价,从而完成对风险管理的审计。金尼的研究为学者开辟了一块新的土壤,为实务界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指南。

第六,将内部审计视为一个系统化、规范化的过程。IIA在1999年提出的内部审计新定义中,强调内部审计要采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然而学术界对系统化、规范化的内部审计过程的讨论却不多见。《内部审计思想》构造了一个由业务类型、内部审计合作程度和组织特征三个维度组成的背景框架,业务类型是连续统一体,包括从内控测试的传统遵循性审计,到测试业务及业绩的业务审计,再到咨询服务;内部审计合作程度则从“完全内置”,到“一定程度的内外合作”,再到“完全外包”;组织特征包括行业、国家、法律环境、组织规模、组织文化、内部审计部门的复合技能等因素。以此背景框架为基础,作者考察了内部审计的项目计划、项目执行及项目结果沟通过程。内部审计过程观必将深刻影响学者和实务界人士的思维方式。

第七,以“审计本质是一种控制”为主旨。《内部审计思想》从不同角度探讨内部审计的重大问题,但殊途同归,即内部审计本质上仍是一种控制,控制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组织管理风险、

促进有效治理,实现组织目标。追寻内部审计的历史轨迹,无论在财务领域还是经营领域,无论是财务审计还是管理审计,内部审诗一直是一种控制机制。纵览内部审计的当前实务,无论是在组织治理中发挥监控风险、控制确认的职能,还是在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过程中对“风险认定”的单独评价,或是在控制自我评估中扮演“促导者”的角色,内部审计仍是一种控制机制。展望未来,责任与控制仍将是内部审计永恒的主题。

第八,充分考虑信息技术(IT)对内部审计理论和实务的全面影响。《内部审计思想》回顾了IT的进步对内部审计发展的积极促动.并对未来进行展望,全面考察了当前IT对组织治理、确认与咨询服务、风险管理、内审部门管理、独立性与客观性、内部审计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IT对内部审计的对象与方式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渗透性的影响。从对象上看,信息技术改变了企业的内部经营流程,改变了组织和外界联系的方式,从而改变了组织的风险、内部控制以及所需确认的领域;从方式上讲,随着IT的发展,各种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和技术不断涌现,彻底变革了传统的审计模式。所以,IT不仅是组织管理过程和战略的驱动者与协进者,也是内部审计活动的驱动者和协进者。

最后,以管理职能为主线,系统讨论内部审计管理。《内部审计思想》特别将内部审计管理作为一个重要议题,作者基于管理职能,分别探讨了内部审计计划、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结构、内部审计人员的配备、内部审计部门的领导及控制。作者强调了沟通对于有效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认为良好的沟通是改善治理、建立“客户”关系基础、协调审计工作并完成目标的前提。其论述严谨而不失启迪,如讨论内部审计部门是否应视为投资中心,内部审计部门如何成为组织的管理培训基地,内部审计部门人力资本战略模式怎样选择、知识资源如何管理等诸多问题,极大了拓宽了内部审计管理研究的视野,丰富了内部审计管理实务。

当然,《内部审计思想》并非完美,在不少方面还有待研究。

首先,内部审计配置方式研究不够深入。认可内部审计外包是IIA新定义作出的重大调整,但合作内审程度、方式的选择是不确定的。那么,除了合格内部审计人员的短缺,影响这种选择的因素有哪些,如信息技术如何影响企业的经营流程进而影响内部审计的配置方式,组织规模、行业特征会产生什么影响,组织文化、社会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吉尔·考特曼彻(GilCourtemanche)曾呼吁“不能阉割掉内部审计极具价值的功能”。考虑配置方式选择时,内部审计成本固然是一个因素,但如何进行理性的内部审计外包成本收益分析,如内部审计增值服务的收益如何衡量,内部审计部门成为组织的管理培训基地会对内部审计配置方式产生什么影响等。组织该如何抉择配置方式,《内部审计思想》没有给出具体答案或指导。

其次,未讨论内部控制问题。无论是对于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还是从内部审计的职业地位来讲,内部控制都举足轻重。1971年IIA第3号“内部审计师责任说明书”将内部控制评价作为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1977年美国的《国外反贪污行贿法》更是确立了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方面的法定职责;吉尔·考特曼彻分析内部审计研究时也指出,“内部控制”是现代内部审计的主要产品;安德鲁·钱伯斯等认为内部审计所应拥有的一套管理理论须以内部控制概念为中心;维克托·布林克在回首IIA五十年时指出,内部审计最该关注的是“内部控制”。《内部审计思想》却避开了这个问题。COSO在2004年9月正式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报告,称ERM框架并非对原有内部控制框架的替代,那么,ERM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内部控制的框架构成、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等等,仍是重大的理论问题。

再次,没有系统研究内部审计准则的相关问题。内部审计准则既属于基本理论范畴,也是理论和实务沟通的桥梁,还是内部审计职业化的必要条件。内部审计准则也是一个丰富的研究领域,目前比较迫切的问题包括:研究不同的内部审计需求与不同的证据充分性、相关性、可靠性的关系,以便与审计委员会、业务经理、外部审计师进行有效的沟通;研究什么样的内部审计服务可以满足公司治理的要求;研究认定关键风险的指标并建立连续不断地认定风险并作出决策的信息系统;研究实施咨询活动时如何保持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研究如何确保审计信息及管理信息的安全;研究如何评估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关联的确认性服务;研究内部审计与企业再造的关系;研究内部审计服务价值的评估问题;研究如何评估企业行为规范的价值;研究内部审计与组织整合的关系;研究提高审计效能的技术与方法等。为此,内部审计准则研究不可回避。

最后,咨询职能的独立严重影响了传统确认服务的理论与实务体系。传统的内部审计一直强调“评价”的同时“提供改善建议”,确认为主、兼顾咨询。1999年IIA的新定义则将确认服务与咨询服务并行,这使诸多问题接踵而至:理论上,咨询服务冲击了原有的、围绕确认职能所构建的理论框架和基本概念,如审计的定义、独立性与客观性问题等,正因为此,《内部审计思想》未能、也难以形成一个逻辑的理论系统;实务上,咨询服务破坏了委托人、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的三方关系,带来自我检查威胁、确认项目运行过程可能受阻等一系列问题。不仅如此,既有的内部审计实务框架以确认服务为核心,咨询服务的实务框架应如何构建、与确认服务的框架如何协调,值得探讨。咨询服务能否独立于确认职能之外,两种职能之间会有哪些冲突,亟待进一步的思考。

此外,《内部审计思想》在经验研究方面还很匮乏,与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的经验研究捉襟见肘,这部分是囿于相关资料的获取困难,但一些已有的经验数据也未被学者们所重视。经验研究的不足必将制约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

然而,瑕不掩瑜,学者秉先贤遗风,把握时代脉搏,以其卓尔不群的理智才干,博大精深的学术素养,见微知著的哲学思维,使《内部审计思想》成为本世纪初内部审计领域最具思想性的著作。

(三)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内部审计理论和实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与诸多内部审计学者及实务界人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内部审计本质上属于受托责任问题。在各种组织及其利益相关者之间受托责任普遍存在的今天,内部审计作为受托责任系统中一种重要的控制机制,它可以评价和改善受托责任系统。在我国会计审计界,杨时展先生最早将西方受托责任概念引入中国,认为受托责任是一切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审计因受托责任的发生而发生,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20世纪90年代,学者进一步指出,受托责任不仅仅是一个动态概念,而是一种思想,一种支配着审计发生、发展的思想。大量的丰富史料证明,受托责任系统的发展主导了内部审计性质的变迁。

众多学者认为,将受托责任分为受托财务责任和受托管理责任,奠定了现代内部审计坚实的理论基础,现代内部审计正是包

括内部财务审计和内部管理审计的综合审计;这种综合审计是组织复杂受托责任系统中确保各种受托责任有效履行的控制机制。对于组织外部受托责任,内部审计行使确认之职,成为董事会、高管层履行受托财务责任和受托管理责任的得力助手;对于内部层级受托责任,内部审计确认与咨询职能并举,为评价各经营管理层业绩、改善业务营运尽应有之力;对于横向的水平受托责任,内部审计还可尽协调之责。作为受托责任系统控制机制的内部审计,已然成为“透视整个组织的窗口”,成为组织治理各相关方赖依存在与发展的极具价值的资源,最终成为组织增值的促导者。这是内部审计发展的结果,也是几代审计学人的感悟。

1988年,杨树滋和鲍国明教授合作完成《内部审计概论》,1989年,徐政旦教授出版了《内部审计学》,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最早发表的内部审计学方面的代表性著作;1990年后,一系列西方会计审计名著被引入中国,一批年轻的学者撰著了高水平的内部审计博士论文。诸多学者的共同努力,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内部审计学术的发展。但无论是内部审计的规范研究还是经验研究,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继续跟踪内部审计的前沿思想理念及其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内部审计的研究应和具体的受托责任实践相结合,考虑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同的社会制度背景以及组织受托责任系统的异同,形成对我国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内部审计理论。

我国内部审计制度确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部审计的工作是靠政府审计机关推动的,中国内部审计协(学)会在促进学术研究和实务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工商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也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内部审计实务正是在这种摸索和积累中成长。特别是2003年以来,审计署发布了新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的内部审计准则,《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框架》的研究初步成型,《中国内部审计规范》取得阶段性成果,我国内部审计工作在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当然,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内部审计理念和工作水平发展不均衡,既有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媲美的内审组织,也有尚处萌芽状态的内部审计;普遍缺乏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识;内审人员的专业水准参差不齐;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内审人员职责定位模糊等。任重而道远,理论界和实务界还需付出前赴后继的努力。

(编辑 程瑞川)

会计理论与实践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当前,会计信息在社会各行业领域的作用日显突出,其不仅关系企业内部财务控制质量和效率,同时也关系企业的发展。在资本市场中,会计信息所体现的价值也就是投资者最终所收获的利益大小。对于企业会计信息特点及存在的风险,需要充分利用企业内控机制和政府监管机制来防控。企业治理与会计信息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有效改善企业内部结构环境,优化企业整体面貌,是实现会计信息价值的集中表现。而政府监管则是实现会计信息价值的外部途径。因此,当前应严厉打击和处罚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违法违规现象,从而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中的价值。

关键词:会计信息;资本市场;价值

资本市场是政府和企业筹措资金的重要场所,也是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具体来说,资本市场就是国家市场体系的核心,其不仅可以优化资源配置,还能形成一个信息集中场所,是企业家向往竞争市场,也可以说是现代企业制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速度加快,而在资本市场日益强大和完善的基础上,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中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本文重点阐述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中的价值及其价值实现的内外部途径和机理。

一、 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中的价值表现

在经济学理论知识中,关于信息经济学的分析主要依据决策理论为基础。而决策理论可分为个体和集体,具体表现为个人和集体的决策。在实际决策活动中,可以将决策者视为理性投资者,其根本目标就是以最低投资获取最大化经济效益。在决策者对信息掌握不全时,为了避免决策失误,获取最大化利益,信息的作用和价值在这一过程中就得到集中体现。

从信息系统理论方面来讨论,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产生的经济业务信息,其能够反应企业资金运转的实际情况。在资本市场中,会计信息价值主要是因为其能够为搜集信息的决策者或需求者提供可靠、真实、准确的信息知识,而这些信息知识可以帮助企业减少经济决策上的不确定因素,从而获得良好的效益。总体而言,会计信息就是企业资金运转的真实反应,其主要作用就是为信息获取者和需求者提供正确的决策知识,从而消除和降低决策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

若信息对称性缺失,使用者可以利用会计信息来减少或降低其在经济行为中的不确定程度,这种情况下会计信息的价值就会进一步增大。在资本市场中,若只有会计信息,在股市行情发生变动时,新的会计信息就会出现,这些信息会改变投资者对股市行情的预期效益,进而使投资者改变或坚持原有的信念,最终影响股票价格。从资本市场的角度分析,其产生的信息多样化,这也说明会计信息与其他各类信息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的,投资者需要从各类信息中筛选有价值的信息,以此为自身决策提供保障。但是,无论从哪一方面考虑,会计信息在投资者的决策中始终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理论结构上,投资者获取会计信息并处理过程中会体现贝叶斯法则,该法则是充分展现投资者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的基本过程。取两种自然状态,可得出贝叶斯的相关公式:

P(S1/I)=P(S1)P(I/S1)P(S1)P(I/S1)+P(S2)P(I/S2)

在上述公式中,S1和S2分别代表两种自然状态,I为投资者获取的新信息。P(S1)表现在无其他信息的情况下,投资者将S1作为真概率;P(S1/I)表示投资者获得新信息后,认为S1为真概率。P(S1/I)作为条件概率,在投资者认为S1为真的概率时,投资者就能够及时观察到新信息I的概率。

在统计学中,将无任何信息条件下的概率P(S1)称为先验概率,将获得新信息I后的概率P(S1/I)称为后验概率。将两种概率表述应用到投资者决策信息处理流程中,可以按照顺序描述为:先验概率→获取新信息→法则修正先验概率→后验概率。

二、 资本市场中会计信息价值的实现分析

上述中利用决策理论对个体决策者的行为进行了分析,其与无法离开社会正常进行。因此,在经济学理论研究与分析过程中,应主要分析经济活动中集体行为的互动情况。资本市场上,会计信息使用者与提供者之间互动关系或委托—代理关系是最重要的。在这一关系中,因信息对称性缺失而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是引起市场失败的主要因素。那么如何消除决策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降低信息不对称,保证会计信息价值得到充分展现,需要人们建立何种机制来控制呢?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根据隐藏信息会引起自身面临逆向选择的可能,投资者会要求经营者充分披露会计信息,以此来逼迫当下管理者将所有内部信息充分披露。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应具有全面性、完整性。全面性是会计信息需要全面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效益及资金流动的相关信息;完整性是会计信息应由财务报告来提供。然而,这种固定、统一的方式及会计信息的定量提供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财务报告中附注补充会计信息的事务应加以重视。

第二,对于经营者存在的道德风险,投资者可以利用真实和公正的净收益报告来进行控制。①净收益作为考核经营者经营业务的重要指标,可以激励经营者更加努力的投身于实际工作中;②净收益可以向资本市场和经营者市场提供对经营者自身利益和社会形象有影响的信息。在经营者经营过程中,若存在隐瞒信息或提供虚假信息,需要对自身的行为负责,直接影响自身利益或名誉。例如,投资者因会计信息不充分或信息不真实导致决策失误会导致投资者不再与经营者合作,债权人也不再与经营者合作,而造成信息失真、出错的相关人员则将面临下岗或逐出市场。

上述两项控制机制需要借助企业内外部力量加以治理和监管。但是从资本市场的理论与实践要求可知,企业单纯依靠内部治理难以有效改善会计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必须依靠政府监管的手段来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资本市场运转的稳定性。

三、 资本市场中会计信息价值实现的内外部途径

(一) 企业内部治理

会计信息与企业内部治理息息相关,首先完善有效的内部治理可以使企业各方面保持平衡,这样会计信息在市场各方体现的价值的平等的。反之,若企业内部治理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与不足之处,就会影响企业整体及各方利益关系的均衡性,在利益关系失衡的情况下,各方矛盾和充分加剧,已形成无法有效协调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信息提供者必然会忽视一方利益或重视一方利益。在这方面,很多企业会计信息舞弊的现象就可充分证实,同时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也能为企业内部治理提供保障。这是因为高质量会计信息可以使企业经营管理各方面保持透明化,减少会计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且很多企业高层经营者的业绩是以会计盈余为依据的,所以会计信息同样属于企业管理制度中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想健全企业内部治理对会计信息的相关规制要求,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企业内部治理应保证其完整性,具体就是能够准确且及时披露企业相关重大问题,如财务问题、经营问题、所有全问题及内部治理信息;②要保证可预见的重大风险信息得到充分揭示;③要结合规范化质量的会计标准进行会计信息披露;④在进行全年会计信息披露时,需要由单独的会计人员进行审计,并出具鉴证意见;⑤要保证会计信息传输渠道的畅通性,确保会计信息使用者可及时获取相关信息。

(二) 政府监管

借助政府监管对会计信息进行控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尤其是中小型投资者,在市场投资过程中,投资者较易受到中介、发行人或其他人的损害,而其能够借助的力量却微乎其微,时刻面临被误解、被控制、被诈骗的风险。因此,加大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力度,减少损失,就是要加强和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根据上述涉及到的问题,当前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会计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和惩治力度。首先,要构建一个完善有效的会计监管系统,对会计行为的合理与合法要求实施严格的检查,对违法违规会计行为要给予严厉的处罚和惩治。只有这样,才能为投资者的利益提供保障。其次,政府部门需转变监管理念,强化会计信息披露;对资本市场的会计信息进行严格披露,由市场来决定企业股票发行和上市。

结语

总之,在资本市场条件下,会计可以降低或消除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和质量。要想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中的价值,就必须依靠企业完善有效的内部治理和政府相关部门的严格监管来加以控制和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为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中价值得到集中体现,才能保证资本市场的稳定性。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会计理论与实践论文范文第4篇

本文是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实践能力为重点,改革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BKYBJG20060262)的部分成果。

【摘要】 笔者认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应以会计学科和会计职业双主导进行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关键词】 会计学科;会计职业;双主导

一、问题的提出

在很长的时期内,我国本科教育是精英教育,并具有统一性:由国家统一规定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使用统编教材、统一的质量标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高等教育有了多样化的发展,在研究型与职业技术型之间有大量的应用型院校和专业。但由于受长期的“一种规格、一个模式、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影响,应用型本科的发展存在两个严重问题:

⑴ 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和专业,盲目与研究型、学术型院校攀比、服务面向定位过高;

⑵ 走不出传统的精英教育、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是学术学科型教育的改头换面,仍然以学科为体系,以知识为本位,没有突出应用型教育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学方法不当、缺少双师型教师、实训实习条件差等问题突出。

以会计学专业为例,往往定位于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或兼顾会计实务、教学、科研三方面需要的“通用型”人才,或通才基础上的专才、专才基础上的通才,或面向大企业、上市公司,而不是广大的中小企业。

结果:培养出来的许多毕业生一方面缺乏实际工作需要的熟练的技术技能,缺乏业务适应能力;另一方面,理论基础薄弱,缺乏发展后劲,难以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

透视这个问题,最关键的是缺乏正确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模式。既然应用型本科教育不同于学术学科型教育,就不能按照传统的学术学科型教育的理念与方式来办学,也就是说要有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转变、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突破是教育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目标之一。笔者认为,应以学科和职业双主导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应用型会计本科教育研究的新视角。

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职业化

社会需求(首先是产业需求)和公民个人需求推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用人的价值取向开始偏重人才的适应性和实际工作能力,需求人才的类型主要的不是“专门人才”,而是知识面较宽、有一定专业知识、动手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教育类型由单一学术型向多种应用型演变;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不再是培养精英人才,而是各类应用型人才。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是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曾亚强则进一步提出“当代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最鲜明主题,就是高等教育的职业化”(2004)。其基本逻辑是:在市场经济中,社会每产生一种需求,都会对应地产生一个职业群和一批职业岗位去满足这种需求。确保从业者胜任这个职业和岗位的是特定的知识和能力,而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受过高级系统训练的劳动力的需求也迅猛增长,这就撞开了原来只对少数精英开启的大学之门,使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在许多领域内,以往仅依赖经验传授的许多训练,都在高等教育机构中正规化了。尤其在新兴产业领域,更要求大学为他们提供专业的职业人士。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职业化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最鲜明的主题。但值得讨论的问题是:大学的学科知识体系和社会需要的职业知识能力之间能直接沟通吗?幸好,当代学科的不断纵横分叉,呈现学科知识体系不断从综合性、学理性向应用性、工具性发展的基本趋势,作为专业形成基础的学科知识体系也越来越具有应用性和工具性的特征,学科所内含的知识也越来越从科学的层面向技术的层面延伸。社会需要的高级人才的培养,已经不可能单纯由学科主导来完成,它还必须顺应来自社会产业变动的导向。因此,职业和学科就处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结构的两极上。这不仅意味着大学学科知识体系和社会需要的职业知识能力之间的直接沟通,而且意味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结构是职业和学科双主导型的。这是高等教育职业化的最本质的内涵。

在这个视角下,人才培养的路径会有所改变。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路径是:学科→专业→学科主导的课程体系→以理论教学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人才;应用型教育的人才培养路径则为:

社会需求→职业↘

|     学科职业双主导的课程体系

↓     →理论与实践双主体的教学方式→人才

大学专业→学科↗

因此,职业在研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有特别的地位与作用。

社会的需求决定人才的类型,由此才有专业和培养目标。所以,应用型专业不仅有学科属性,还有职业属性。与传统的由专业决定目标的思路不同,新的思维认为:人才培养模式由培养目标决定,而培养目标由社会需求(职业群)决定,基于专业的职业属性认识专业,由此阐述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即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三、本科会计学人才培养目标的演进

数十年来,我国会计本科教育目标一直存在专才与通才之争,占据主要地位的是“高级专门人才”目标;20世纪90年代开始,受美国会计教育的影响,提出通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进入21世纪,人们较多地批判了本科教育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定位,也不完全赞同“通才”的定位。

概括地说,专才教育的重心在于使受教育者能适应某一职业、行业的需要,而不在于使受教育者在知识、能力和素质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通才教育的重心在于开发受教育者的心智和潜能,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较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社会适应性,而不在于学到多少专业知识和技能。专才教育往往专业课庞大复杂,学生负担太重,学生的知识面过窄,难以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的变化;实际上,学生出校门成不了“高级专门人才”。通才教育过分强调“通用”,容易出现“什么都会,什么都不会”的现象。

会计学专家阎达五教授在其主编的《面向21世纪会计学类系列课程及其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2000年出版)中指出,专才教育目标在过去是合适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考虑到21世纪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目标存在许多缺陷”,主要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交叉和融合,正在形成一种对‘边缘人才’的渴求”,毕业生今后面临的“将是一种多元性的和开放的工作”,“过去强调专门或高级专门人才,必然造成课程设置上专业课多,基础课少,强调会计技术的掌握而忽视基本素质的提高”,因此建议将会计本科层次的培养目标调整为“具有较强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较为宽广的经济和财会理论基础以及相关学科的原理性知识,具备较好地从事会计、审计、理财及其它相关经济管理工作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阎教授在这里提及“边缘人才”,很多学者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和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下,强烈主张采用复合性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并认为这是我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战略调整。

如何理解“复合性应用型人才”?杨志坚在其博士论文《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2005)中指出复合性主要涉及知识问题,应用型主要涉及能力问题;“从知识结构和基本能力的角度看,这种人才具有通才的性质,但不是通才;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角度看,这种人才具有专才的性质,但不是专才;它也不只是复合型人才,因为复合型人才的落脚点在于知识的复合,虽然逻辑性地包含着对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视,但不强调应用;它也不只是应用型人才,因为应用型人才的落脚点在应用能力,虽然逻辑性地包含着对知识的重视,但不强调知识。它一方面可以避免通才与专才所局限的问题,另一方面又突出地强调了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基本能力。从整体来看,它是介于通才与专才之间的一种人才类型”。

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在各行各业的基层单位和部门从事实际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性应用型会计人才,其特征是:知识面宽,理论基础扎实,懂政策又懂经营管理;全面素质好,综合能力强,特别是实践能力强,专业技能技巧熟练,有较强的会计实际工作能力;适应性强,有发展潜力。

四、学科与职业双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重点

为了提高会计教育教学改革的针对性与有效性,要大力加强学科与职业双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一)研究的逻辑思路

摆脱传统的完全按学科体系研究的方法,而从会计职业研究会计专业,从会计职业情境、工作过程研究会计课程论,从会计职业活动、职业行动研究会计教学论。

这里,“会计职业”是一个组或群,涉及如阎达五教授指出的会计、审计、理财及其它相关经济管理工作(注:据我们调查,从事相关经济管理工作的毕业生有35%左右)。

依托会计学科,从会计职业的角度整合教育过程与工作过程,整合会计职业所需的知识与相关学科的知识,进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学习情境的革新是会计本科教育研究的核心。

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沟通会计学科与会计职业?

·会计职业工作经验能不能在学生求学期间得到更多的培养?

·会计专业理论能否以更自然、更有效的方式来教与学?

(二)培养目标的确定

任何职业和岗位在社会中都承担某种角色,体现某种职业行为,与社会之间有某种契约,为社会提供某种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一个职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职业,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工作过程,即在工作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的历史发展方面有它的独到之处,从而对从事该职业的人员所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提出独特的要求。因此,要从对“会计职业”和“会计职业领域”的研究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目前,对会计职业角色、行为方式及其特征的研究显得不够。

(三)实现途径与方法

1. 会计学科与会计职业双主导(双本位)的课程体系,以素质教育和会计职业的视角,从相关学科导出具有会计职业特殊性的专业内容,重组会计专业所需的知识,按会计职业独特的工作过程的顺序开发课程。

2.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主体、“做中学”与“学中做”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重视体验式学习与工作结合的学习;学习真实的工作。学科与职业的沟通,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紧密融合,许多内容可以先做(实事)后学(理论),先学(做事)后教(理论),先会(做事)后学(理论)。学生通过典型的会计职业实践、会计职业活动获得技能、经验和知识,理解会计理论。为了行动而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行动即学习,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

3. 关于学习情境的建设。会计知识的学习与具体情境紧密相关。注重情境教学是应用型会计本科教学的特点,所以开发与教育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相适应的学习情境极其重要,尤其是兼有理论教学、小组讨论、实验验证和技能操作的功能一体化的专业教室或学习场所,它以模拟的企业集团运作场景(甚至包括银行、税务、证券等),能让学生在不同的岗位上处理企业的业务。此外,要大力建设基于企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完善会计学专业网络教学平台(专业网站)。

五、结束语

应用型会计本科教育应具有更强的职业属性。多年来的教育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是,由于我们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来自传统教育、精英教育,习惯于按传统教育、精英教育的方式来办学,本文开头所提出的定位过高和走不出传统的精英教育、研究型大学的办学模式这两个问题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如果我们对此不以为然或不愿意承认,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很难取得突破,教育部反复强调的“合理定位、发挥优势,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要求将难免落空。

会计理论与实践论文范文第5篇

2、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3、论内地高校藏族大学生的软实力及其培养

4、生活教育理论视域下推进生态实践教育基地的实践研究

5、谈谈技工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

6、高职院校“全息”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7、浅析小学劳动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措施

8、创新高职生身心健康教育路径的实践与探索

9、论中国教育学的科学概念及其价值

10、高职院校劳动实践课程管理探析

11、高职化工专业群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和模式的整体构建

12、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1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方法创新

14、新时代新疆高校农经类本科专业劳动育人实践体系研究

15、人工智能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省思与超越

16、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困境之反思

17、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18、本科生导师制:困境与出路

19、教育改革情境中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再反思

20、以校企合作促进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初探

21、校长要积极引领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发展

22、贯穿体育教学全过程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23、项目教学法在园林植物识别技术课程实践中的应用

24、创新教师培训模式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5、民国时期职业指导思想的发展及其启示

26、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改革中“双师型”教师的研究与探索

27、职业教育的价值向度与未来旨归

28、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之我见

29、中职畜禽养殖专业“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研究

30、理论模式和实践三者的关系

31、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实践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32、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师职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33、定界、跨界、破界:校企合作视域下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探析

34、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和课程整合初探

35、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平民化情怀研究

36、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37、高职院校“五位一体”劳动教育实践体系构建

38、高职管理服务工作中的渗透教育

39、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价值取向与实践逻辑

40、劳动实践教育的内涵及实施策略

41、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

42、苏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课程观的比较研究

43、从“模式构建”转向“实践自觉”

44、浅析园林工程专业一体化教学实践研究

45、构建新型中等职业教育理念的思考

46、蔚为大观:一部阐释现代职业素质教育要义的力作

47、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改革

48、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标准开发设计

49、“以儿童为本”发展课程的园本建设

会计理论与实践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随着新课改在全国各地的开展,乡土地理成为初中地理的必学内容,但长期以来,多数学校的地理教师都不重视初中乡土地理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不高。当前,湘潭市多所学校初中乡土地理教学现状如下:乡土地理教材较少,课时不足;教师教研不够深入,课程资源开发不充分;乡土地理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学习乡土地理知识的积极性不高。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乡土地理教学的策略:将乡土知识融入课堂、充分利用乡土类课程开展相关实践活动。

关键词:乡土地理;课堂教学;初中地理;湘潭市

作者简介:邓江楼,湖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副教授;邓明丽、穆洪发,湖南科技大学学生。(湖南 湘潭 411201)

基金项目:本文受2018年度湘潭市社科规划专项课题“乡村振兴中湘潭市农村地区师资保障机制研究”(编号:2018ZX13)资助。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中,“乡土”的范围一般是县级行政区,在乡土地理教学中,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也可以对本市或者本省的地理知识、风土人情、文化习惯进行讲解。因此,乡土地理主要是指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能被人熟知的地理事物与地理现象。[1]乡土地理能够训练学生的思考、动手能力,丰富学生的感情世界,并提供更直观的地理学习渠道,是提升国民素质卓有成效的方式。[2]新课标规定乡土地理是必修内容,各地方要编写本地乡土地理教材,突出其独特功能。虽然新课标强调乡土地理的重要地位,但在各地实际教学中并没有落实。究其原因:一方面,受传统副科思想影响,乡土地理课程经常被所谓主科挤占;另一方面,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乡土地理课开设在八年级下学期,加之课时较少,开展野外实践活动更难。为此,本研究以湖南省湘潭市为例,对多所学校的初中乡土地理教学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策略。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以湖南省湘潭市5所学校七年级和八年级的30名地理教师及11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共發放教师问卷30份,收回27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90%;发放学生问卷110份,收回103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94%。着重了解师生对乡土地理教学的看法,探明湘潭市乡土地理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不足。

二、湘潭市初中乡土地理教学现状分析

1. 乡土地理教材内容单一,教学课时不足。从调查情况来看,多数学校已按照国家要求开设了乡土地理类课程,但是普遍存在乡土地理教材内容单一,课时不足等问题。从开设乡土地理教学各学校使用的乡土地理教材看,均为湖南省教科院统一编制的《湖南地方文化常识》(含地图册),该教材主要是关于湖南地理和历史方面的常识,而有关湘潭地理知识的内容并不多。目前,湘潭市还未开发具有湘潭特色的乡土类教材。据统计,85%的教师认为教材是制约乡土地理教学开展的主要因素。乡土地理教材是教师传授地理知识的教学用具,同时也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学习用具。湘潭市各地区的乡土地理资源十分丰富,因此,从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开发具有湘潭特色的乡土地理教材,有利于培养当地学生的家国情怀。从各学校乡土地理教学的课时来看,74%的学校课时不足1节,课时量严重不足。尤其是八年级面临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的压力,把乡土地理课改作考前复习课,虽然开设了乡土地理课程,但是没有真正落实,这与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息息相关。[3]

2. 教师教研不够深入,课程资源利用不充分。教师主要是依据教材进行教学,一般是对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分析,而且大部分有经验的中学地理教师主要是从事教学,对教材资源开发的积极性不高,缺乏相关的科研能力。从调查情况看,约有67%的教师对湘潭市的乡土地理知识并不是十分熟悉,也没有进行过深入的实地调研,这说明教师对乡土地理的研究还停留在初步感知阶段,而很少开展乡土地理教学的研究、教学实践,且将乡土地理资源与课程教学进行整合的意识不够。因此,在教学中也很少运用乡土地理素材,学生也无法从教师的讲学中获得他们所需要的足够的乡土地理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土地理教学的深入开展。此外,很多教师对《湖南地方文化常识》乡土地理教材钻研不够,很难将乡土地理知识完整地传授给学生,大部分学生对湖南省乡土地理知识的了解还停留在原有阶段,他们基本上不明白学习乡土地理有何意义。同时,有些教师普遍反映乡土地理教学难在教材,他们认为在考试中乡土地理知识所占的分数很少,这恰恰与我们国家提倡的素质教育课程理念相违背,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对乡土地理教材研究不够,利用课程资源不充分。

3. 乡土地理教学重理论轻实践。乡土地理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对本地自然资源开展考察、研究,但从目前乡土地理教学的情况来看,大多数乡土地理教学都拘泥于课堂教学,而较少走出课堂开展田野调查活动。因此,教师对乡土地理教学通常仅限于教材规定的范围,学生所获得的乡土地理知识也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乡土地理知识的探索与实践能力就会受到限制,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4. 学生学习乡土地理知识的积极性不高。据相关统计发现,很多学生对乡土地理的学习并不感兴趣。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乡土地理知识在初中考试中所占分数较少,教师通常会忽视乡土地理的教育意义。另一方面,乡土地理远离学生的学习生活,他们对其他地方或者他们不熟悉地区的风土人情并不感兴趣,也无法及时获取其他地方的有关知识背景。因此,多数学生对学习乡土地理的兴趣不浓厚,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降低。

三、加强初中乡土地理教学的策略

1. 开设并充分利用乡土地理课程。首先,充分运用乡土地理教材。《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是对湖南地理的总体介绍,对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有一定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渗透一些乡土地理教材的内容,将课堂地理知识与乡土地理知识融会贯通。如在学习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疆域、人口、民族以及中国的自然环境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课后自学《湖南地方文化常识》七年级上册第1~6课,并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在学完教材的每节课后,教师以问题的形式总结对应的湖南地区的相关地理特征,使课堂教学案例更加丰富多彩,也有利于乡土地理真正进入地理课堂。同时,乡土地理教材编制的思路、方法对编制本市的教材也很有帮助。在编制湘潭市乡土地理知识体系时,可以充分借鉴《湖南地方文化常识》的编写思路与方法,让乡土地理教材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其次,编制湘潭乡土地理教材,完善资源库。在编制湘潭乡土地理教材时,需针对乡土地理材料不足或不系统的问题,进行专项考察、研究,统计收集相关的案例与地理知识进行分类,统计结束后,请相关专家对湘潭乡土地理教材数据及其适用性进行评估。同时,号召教师在教学、教研、生活中收集相关的乡土地理案例,最终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系统素材库,为更新教材案例以及教学应用做准备。

2. 将乡土地理知识融入课堂。首先,将乡土地理知识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某一环节,即把乡土地理素材渗透到导入新课、解释问题、与教材案例对比或替换教材案例等环节中。比如,在中国的土地资源一课中,要讲我国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的问题。[4]在讲授耕地减少问题时,教师就可列举湘潭市九华工业园的建设用地情况,向学生展示10年前和现在九华地区的卫星图片,让学生思考该地的土地利用变化有什么特点。关于土地质量下降问题,则可以利用竹埠港的土地发展变化作为教学案例,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如讲交通运输时可以把湘潭数百年的繁荣与如今的衰落进行对比,指出传统水路、陆路运输造就了“木帆船时代”湘潭的辉煌,铁路的兴起、水运的衰落与湘潭的兴衰密不可分。[5]以此例引发学生对交通方式变革的思考,以渗透的形式,把乡土地理知识融入课堂中,拓展学生的认知范围,使之更直观地理解乡土地理知识,熏陶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6]这种方式能充分挖掘当地的乡土地理资源,又与教材内容深度融合,还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基础、心理发展特点、兴趣爱好,实现了理论知识与现实的融合。

其次,将乡土地理素材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创设情境,将乡土地理素材与课堂内容融合为一体,让学生仿佛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在“中国的农业”一课中,就可以设计以湘潭的农业为情景进行讲授。在导入环节,通过引入同学们吃的早餐,如喝的粥是用湘潭县的水稻做的,辣椒是来自姜畲镇等学生熟知的生活常识,增强其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感。在介绍农业各部门时,可以湘江的捕捞方式引出渔业的定义。对教材“多姿多彩的现代农业”材料进行讲解時,可以列举湘潭县花石镇的农家乐观光旅游、河口镇的湘莲加工等实例,拉近地理知识与学生的距离,同时也能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由此,通过问题式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进行思考。

再次,以乡土地理素材进行拓展练习。由于平时的练习题大多是全国通用的,缺乏联系本地地理知识的题目。考虑到初中八年级的学业水平考试,每年有一道10分的乡土地理大题,在此情况下,教师要适度以乡土素材为材料设计练习题,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比如,在讲授中国的河流时,就可以湖南的湘江做对比学习。如展示湖南省地图,让学生填出湘江、洞庭湖或沿岸城市;请你谈谈治理湘江水污染的措施;简述长株潭地区水灾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湘江水利枢纽的建成对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这种拓展练习的方式类似于“中考猜题”,对于地理教学与学生巩固地理知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性意义。另外,将乡土地理与考试融合,有利于学生养成思考乡土问题的习惯,增强其学习乡土知识的积极性。

3. 开展关于乡土地理的实践活动。首先,根据教材组织实践活动。该策略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充分考虑教材与生活的联系,在课余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例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时,就可以安排学生测量当地旗杆影长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等。类似的还有:让学生画校园或某地区的地图;学习天气时让学生参观地理园或气象站,学测气温、降水量、风力;学习聚落时组织学生参观窑湾民居,思考地理环境与民居的关系;学习中国的水资源时,可以组织学生按照教材开展一次用水调查活动,并提出节水建议和计划。该策略主要是在校内开展,涉及的安全事件较少,难度较小,因此可行性较高。

其次,开展野外专题考察。野外考察将知识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养成重实践、重思考的能力。[7]例如,在学习了“中国在世界中”的一节后,就可以组织参观规划馆、博物馆,了解湘潭的历史变迁、未来规划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在学习了交通一节后,可以到湘潭站、湘潭北站,实地感受交通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在学习了长江三角洲一节关于旅游的知识后,可以到韶山感受湘潭红色旅游资源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在学习了中国的水资源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湘乡的韶山灌渠考察,了解湘潭人民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类似的还有对湘潭地形、河流、九华工业园的考察等。上述实践活动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实践调查。同时,地理教师还要先对考察的地区进行评估,以乡土地理为标准进行实地考察,并收集资料数据。

再次,开展乡土地理文化活动。开展乡土地理文化活动,主要有征文、海报、摄影作品展、环境地图绘制等形式。在开展这些活动时,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自主探索家乡地理的情况,了解家乡、感受家乡。在活动中,学生除了学到了很多书本之外的知识,还实现了学习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8]此类活动在初中开展较多,是备受教师、学生、家长欢迎的乡土地理活动,同时,开展乡土地理文化活动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了解乡土地理知识,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与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宜金.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结合乡土地理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2] 杨载田.乡土地理的理论与实践[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3] 杨新.新编地理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 张安宁.乡土地理案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5] 樊杰.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71.

[6] 何歌劲.湘潭风物揽胜[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7] 张碧秋.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8] 向国友.探究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乡土地理[J].现代阅读,2013,(21):128.

责任编辑 朱泽玲

上一篇:农村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会计审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