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行政体制改革论文范文

2024-07-27

乡镇行政体制改革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中原经济区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被国家纳入重点开发区域,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已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传统农区是中原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受二元经济制约,一直是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短板和薄弱环节。结合河南省省情,从行政管理、土地利用、财税管理、投融资、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体制机制创新的探索,以便为研究制定促进“三化”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农区 体制机制 创新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是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道路,是一项针对中原区域特点的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的发展战略。传统农区是中原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受二元经济制约,一直是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短板和薄弱环节。下大力气解决好传统农区的发展问题,体制机制创新是关键。要从行政管理、财税管理、土地利用、投融资、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形成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的格局。

一、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整合使用政府投资。针对当前各级政府投资特别是农业农村投资条块分割、重复投入、效率低下的问题,以县级为平台,规范政府投资行为,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逐步建立协调高效、权责一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政府投资管理体制。按照“存量优化、增量集中、预算内外统筹、跨部门整合”的要求,对现有各专项资金进行整合,归并范围类似、性质相同的零散资金,增设适应现代农业建设发展需要、具有带动作用的项目资金。

创新行政管理机制。成立省、市、县三级联动的领导机构。由省政府牵头成立“三化”协调发展推进委员会,其成员主要包括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省发改委、财政厅、住房与建设厅、国土资源厅、农厅、金融办、市政府及市相关职能部门、县政府及县相关职能部门等。推进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实验示范区“三化”协调发展工作。各乡镇设置“三化”协调发展推进中心,反馈“三化”协调发展现状、需要,落实上级关于“三化”协调推进的各项政策,推进本乡镇“三化”协调工作。

优化管理体制机制。打破各部门管理工作的局限,统一协调,统一管理。完善考核机制,根据农区“三化”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把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指标纳入目标考核体系,对各乡镇“三化”发展情况,实行年度考核。优化管理激励机制,对各乡镇协调发展推进中心积极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并取得良好效果的,予以表彰奖励。建立实绩与管理机制创新挂钩的激励机制,积极鼓励干部参与体制机制创新,使管理体制能够很好地适应“三化”协调发展需要。

二、土地利用制度创新

探索建立适宜的农用土地流转机制。建立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的制度体系,鼓励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使土地向种养大户、土地银行等中介组织流转,逐步推动农业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和产业化发展。同时,对承租的种养大户、土地银行等,在其承租的土地达到一定规模后,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每亩给予一定补贴,鼓励承租人实行规模种植、养殖,发展高效农业和畜牧业,促进农业现代化。

建立土地支持“三化”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对农村的非农用土地和建设土地,全县统一管理,合理调配,以解决工业用地、城市建设用地紧缺和农村建设用地闲置的矛盾。通过降低农村非农用土地和建设用地指标或者置换的方式,调配工业用地和城镇建设用地,以满足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用地需求。鼓励各乡镇进行土地综合整治,腾出用地指标。对于通过土地整理、村庄整治等方式腾出土地成效显著的乡镇,县统一调配新增用地指标时可以向其倾斜,形成土地与城镇化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强化土地流转服务。建立土地流转中介和服务网络,为群众提供信息、评估、鉴定、签约、公证、仲裁等一系列服务,提高土地流转的规范化程度。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求,统筹制定土地流转的规章和制度,指导和协调土地流转的方向,满足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的需要;制定土地利用的激励奖励机制,对土地利用工作突出、成效明显的村和农户,给予表彰奖励,提高土地利用工作的效率。建立土地流转有形市场,扶持培育土地银行、土地专业合作社等流转中介组织。农民可将土地存入土地银行或合作社获得利息,合作社再将这些土地进行整治,集中连片贷给种田大户和养殖能手,经营收入主要用于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三、财税管理体制创新

设立“三化”协调发展专项资金。设立“三化”协调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三化”协调发展。通过设立专项资金,以贴息、补助等形式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推进工业化进程;加大对农民知识培训的投入,提高农民的整体知识水平,鼓励农民进行设备更置,提高农业耕作的科技水平;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提高城镇化水平。

创新税收体制机制。对于县重点农产品加工项目和产业转移项目,免收三至五年营业税。增值税省、市两级留成部分,以转移支付、以奖代补等方式返还社旗县,增加县级财政能力。

四、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

建立城市建设融资平台。成立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按照经营城市的理念和以城养城的思路,通过融资和经营为政府筹措城市建设资金和创造收益,促进城市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同时,可通过投入资本金或提供以储备土地为主的抵押物,扶持有条件的乡镇建立专门的乡镇建设投资管理公司,负责乡镇建设筹资、投资和资产经营任务,承担乡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其他城镇化重大项目的建设,拓宽融资渠道,增强城镇化建设的吸引效力。

完善金融体系。加快建立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村信用社、信用担保公司、农业保險等相结合的县级金融体系,形成各种金融机构竞相发展的格局。积极引进郑州银行、浦发银行、广发银行等体制灵活的商业银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扶持邮政储蓄银行发展,培育和发展村镇银行、农村小额信贷公司、农户资金互助组织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制定县域内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实施办法。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建立成熟的农业保险体系,提高农业规避风险的能力。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鼓励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县、乡两级信用担保网络。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水域滩涂养殖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等确权办证,与有关金融部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出台农村物权抵押担保暂行办法,将“五权”纳入抵押担保范围,县级建立担保公司、乡镇建立信用担保和物权交易“两大中心”,搭建起金融机构和农民之间的桥梁,化解贷款风险,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同时,县担保公司加大对产业集聚区内中小企业的融资力度,为有效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县财政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鼓励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鼓励各类民间投资者参与担保公司的组建。通过完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题,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五、社会保障体制机制创新

健全城镇职工、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扩大参保范围。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社会保障投入增长机制,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主体、专项救助相配套的社会救助制度,把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稳步提高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建立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健全社会保障性住房、廉租房制度,切实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机制,并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农村居民最低保障制度,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和乡镇敬老院建设。建立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做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工作、制度”六到位。完善信息系统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服务功能。

积极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接轨。将被征地农民、农民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等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实现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全覆盖。探索以“土地换社保”方式解决被征地农民和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即以农村宅基地置换取得城镇住房,以农村承包地换取城镇社会保障,实现由农民向城镇居民的身份转换。推进外来务工人员参加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等。

参考文献:

[1]喻新安.建设中原经济区若干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2010,(5).

[2]赵锦宏.浅议中原经济区产权市场发展[J].产权导刊,2008,(2).

[3]李昊.浅议中原经济区与河南金融业的发展[J].技术与市场,2011,(1).

[4]林风霞.以改革创新推动中原经济区转型发展[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1).

[5]梅昀.试论农用土地的持续利用[C].湖北省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2000.

[6]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Z],2010.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Z],2011.

[责任编辑 陈凤雪]

乡镇行政体制改革论文范文第2篇

本科

考号081100095 姓名 马兰明

浅析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提 纲:

一、内容摘要

二、关键词

三、正文

(一)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

(二)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及其原因 (三)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

四、结束语

五、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及新农村建设工程实施,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使得乡镇政权,组织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弊端。对乡镇政权组织、领导班子、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等都提出了严峻的

1 考验和挑战。本文针对当前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弊端以及采用的改革措施作了初步的分析。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当前农村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并分析了现行体制存在的弊端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进一步改革我国农村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措施。

关键词:乡镇 行政管理 体制改革 正 文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它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要靠乡镇贯彻落实,事关全局的“三农”问题与之休戚相关。在我国目前新形势下,乡镇行政管理中有许多问题急待解决。作为一名乡镇工作者,对此深有体会。乡镇行政管理作为最基层的行政管理,具有执行性、直接性和不完整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和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暴露了当前乡镇行政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党政不分、党委权利过分集中;管理方式陈旧;机构条块分割,政府职能被肢解;政府职能尚未根本转变,责任错位;财政体制不完善、乡镇财政举步维艰;人民代表大会功能柔弱,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政府与村委会矛盾加剧,工作难以正常开展等等。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传统体制、行政环境的影响和队伍素质、法制建设的不适应。

一、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

为了更好的探讨当前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弊端及改革措施,先就当前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作一简要概述。

2

(一)机构设置及管理情况

乡镇一级设立的机构主要有:党委办公室、纪检监察室、综治办、武装部、团委、妇联等党群机构;政府办公室、派出所、税务所、工商所、计生办等政府机构;司法机构以及下属企事业单位等。机构管理上,政府机构及政府所属企事业单位中,邮电所、工商所、税务所、派出所等属于垂直管理单位,即人事权及财权都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管理,是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乡镇政府直接管理的有政府办、计生办、财管所、卫生院、中学、中心校等单位。

(二)行政运行模式

作为上连县、下连村的中间政权组织,乡镇主要是按照宪法第107条的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工作”。同时,对村民委员会实施指导,宪法第110条规定:“农村按居住地设立的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因此,乡镇人民政府与村的关系应为指导关系,但事实上几乎都是领导关系。

二、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及其原因

现行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为我国农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我国农村税费改革以及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实施,我国现行乡镇行政管理也存在着许多弊端,这些弊端严重的影响了我国乡镇职能的发展,阻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实施。

(一)我国现行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主要是:

(1)政府职能庞杂、错位

3 按照规定,乡镇人代会有l3项职权、乡镇政府有7项职权,但实际落实并非如此。一是乡镇职能泛化。政府管的事情越来越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无所不包,如同一个全能的政府。有的乡镇职能错位、政企不分,在发展经济中职能越位,强制农民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二是乡镇机构设臵重叠。机构设臵的不合理,必然导致职能错位;责任分工的不合理,必然导致职能错位、越位或不到位,甚至产生违法行政行为。

(2)权力与责任不对等,行政运作方式不适应发展的需要

一是存在权小责大的矛盾。目前,乡镇政府主要做的工作是“办理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另一方面,税务、国土等机构承担的业务工作,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乡镇政府来帮助完成的。乡镇政府承担的责任没有减小,反而更大了。被上划的站、所越来越多,乡镇管理不了,有责无权。出现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事,农民找政府,乡镇政府除了做点解释工作外根本无能为力。二是乡镇在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之间处于两难境地。对下,由于财政困难,该为农民办的事却无能为力。直接影响了群众对乡镇政府的信任,因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对上,上级政府每年下达给乡镇各种任务,并且实行目标考核,乡镇干部形象地称之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每天应付各种事务喘不过气来。

(3)党政不分,政事不分

党政不分,主要表现为党委一元化领导与乡镇长负责制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够好。按照规定,乡镇行政工作实行的是行政首长负责制。

4 党委对政府工作实施领导主要是把宏观、把方向,做好统揽和协调工作。但事实上,在乡镇一级,党委与政府基本上是混在一起的,几乎所有的工作任务和指标对每一个干部都同等下达、同等考核。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的现象较为普遍。

(4)公务员政绩考核不完善,未形成科学合理的选拔任用体系

目前,公务员选拔任用办法不科学、不完善,考核公务员的政绩没有把个人贡献与集体贡献合理区分开,因此往往会出现把集体的政绩说成是个人的政绩,把别人的政绩说成是自己的政绩的现象。这种考核办法,会促使政府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同时,提拔任用干部必须经过大会民主测评和个别谈话推荐,致使部分乡镇干部对此却异常敏感。因此,该放手去做、去管的事不认真去做、去管了,因为做事就要触及各种利益的分配和调整,就会得罪人,就会在民主测评和个别谈话中少得一票,甚至少得若干票。所以,好人主义盛行,不利于干部的选拔任用。

(二)我国现行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 (1)对乡镇政府职能认识不到位

乡镇干部的观念意识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乡镇干部对乡镇应该履行什么职能,新时期如何落实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如何提高公共管理水平缺乏明确地认识。习惯于完成上面的任务,习惯于做好眼前的事,缺乏发展意识和发展规划。

(2)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削弱了乡镇的职能体制

原则上乡镇是“以块为主,条块结合”,但是由于站所的人才物

5 全部收归县级职能部门,所以乡镇对于这些站所只能协商,不能控制和指挥。这样,乡镇在履行某些职责的时候就很困难,另外行政执法权又只能授予县级职能部门。乡镇在推动工作的方法上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3)经济因素制约了乡镇政府职能发挥的

税费改革以前,乡镇财政收入的70%来自农业税。免征农业税以后,乡镇财政收入大幅度减少。但是乡镇政府的事权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乡镇既要发展农村经济,努力增加本级财政收入,还要负担公共交通、公共卫生、农村公共设施维护、农村教育、社会治安、文明创建活动、科技推广等公共事务。这些公共事务决大部份依靠乡镇财政自行解决。大大制约了乡镇行政管理职能发挥。

三、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

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我国的最基层政府—乡镇政府,既承担着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任务,又承担着组织、动员、规划、引导新农村建设的各种任务。当前乡镇行政管理存在问题已经制约了新农村建设,因此,进一步完善明确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完善乡镇致府的机构设臵

在新时期,乡镇面临的问题来自于整个中国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乡镇不过是整个中国体制矛盾中最尖锐、最集中的环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因此,乡镇改革要合理定位乡镇的职能,改革乡镇的体制。目前,乡镇政府的机构设臵和人员配备都很不规范。要通过立

6 法明确乡镇机构职能、人员编制和工作程序,明确乡镇政府各项行政人事行为的程序和责任。在乡镇改革中,要贯彻“小政府,大服务”的方针,保留履行政治和社会服务职能的机构,压缩履行经济管理职能的机构。对规模过小的乡镇应视具体情况适当合并,减少数量,扩大规模。

(二)创新思路,转变观念,转变职能

在乡镇改革中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今后,乡镇政府应该从竞争性领域解脱出来,把办企业、做贸易的任务交给社会、交给市场,充分发挥市场优势,以多业并举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均衡协调发展,切实解决好政府的“越位”问题。乡镇领导要从过去包揽一切的思维定式中解脱出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发展的服务和引导上来,切实解决好政府的“缺位”问题。转变职能是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一是由政府改革带动企业、教育、医疗卫生体制等各项改革。二是防止把转变政府职能简单化,停留在提口号或做表面文章上。三是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现代化建设,通过转变政府职能,一是为乡镇经济发展创造种种便利条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培植财源,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第二,通过提供社会性公共服务,解决最基本的社会福利与社会公平问题,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一个公共服务型政府。今后,乡镇党委政府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从行政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加强政府服务,把改管的事情管好,管到位,不该管的事情下决心坚

7 决不管。

(三)加快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减少财政供养人员

乡镇机构改革在我国已进行过多次,效果并不理想,现在有必要加快推进。重点是合理界定乡镇机构职能,精简机构和减少财政供养人员。要根据职能需要严格规范乡镇机构和岗位、人员设臵,从紧设臵乡镇内设机构,从严控制乡镇领导职数和人员编制。人事部门在确定编制时,不仅要根据县、乡规模大小,也要结合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树立“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养多少人”的指导思想,从低、从紧核定编制额,从源头上控制财政支出的过快增长。深化教育改革,乡镇中小学要重新核定教师编制,杜绝超编现象。可以取得经营性或服务性收入的单位财政要停止供给。农技站、农机站、兽医站、林业站等服务性单位,应通过服务收费来实现自我平衡。应加快乡镇公共卫生改革步伐,减轻财政负担,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机构与人员的作用,减少人员开支。对于乡镇机构人员过多的问题,主要应该通过“扎口子”,也就是严格定编,然后通过调整、逐年退休或鼓励提前退休等方式,将问题分年化解,不能过于急躁冒进。清退乡镇机构临时人员要有决心,有措施。通过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裁减人员的生活出路。改革后,要避免或严格控制机构和人员的再膨胀。

(四)探索乡镇深化改革的目标

就长期目标而言,乡镇自治、实现乡镇建制的地方化和公利化,应当是乡镇改革的方向。但就近期目标而言,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建立起有效地领导和管理乡镇辖区内各项事务的管理组织。乡

8 镇政府要把工作重点转到提供公共服务和发展公益事业上来,要进一步规范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的工作职能与事权范围,打造法治、诚信、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四、结束语

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遵循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务实管用的原则,以有利于管理、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为根本目的,并结合自身实际来进行。根据上述原则和目标,应从合理设臵乡镇党政机构、合理划分乡镇行政职能、加强乡镇机构编制管理、整合乡镇行政资源、推行领导干部“交叉任职”、引入市场机制、深化乡镇站所改革、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管理决策机制、压缩乡镇财政供养人员降低行政成本等方面人手,推进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信未来的农村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五、参考文献

[1] 寇凤超. 《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与对策》.经济决策与参考, 2008年

[2] 吴雁俊. 《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研究. 发展研究, 2008年

乡镇行政体制改革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依法行政;制约因素;调查探究

乡镇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同广大人民群众接触最直接、联系最紧密,是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最前沿阵地。广大农民群众在共享农村改革发展成果的同时,深切感受到了党和国家政策的温暖,体会到了乡村干部的无私奉献和真诚服务。但还存在一些影响乡镇依法行政的困难和问题,笔者结合所在地区实际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了解,感到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一些工作特别是依法行政、依法治理难度较大,听到了乡村干部关于当前农村工作“四难”的呼声,发现个别乡村存在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问题,现予梳理归结,一孔之见,贻笑大方。

一、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工作中的“四难”问题

1.产业发展难。无论乡镇领导还是普通乡村干部都普遍感到以前的“天下第一难”计划生育工作变成了现在的产业开发,尤其是生产周期较长、投入较大、风险较高的行业产业。以果产业发展为例,在被调查的80多名乡村干部中,有60多名认为该地果产业规模小、专业人才匮乏、机制不活、产业发展与市场没有有效对接,群众普遍积极性不高,乡村把近60%的精力、人力、财力投入到了发展产业方面,但成效不明显。

2.建办公益事业难。乡村干部普遍想不通的是群众现在没有“公心”了,没人愿意主持公道,一切只向“钱”看。修渠补路、造林绿化等关系“大伙”的事情,群众不愿掏票子、干活叫不上趟子,工作迈不开步子,乡村不花钱再无其他方子。有的村庄附近山林着火,群众要乡村掏足工钱才去救火;有的村自来水通到农民自家门口,进户管道也等着村上掏钱来挖。

3.发钱比收钱难。乡村普遍感到在税费改革之前,大额度向群众收钱比较难,现在收取少量而且对群众有益的钱(如新农保、新农合)都收不上去。更让村上干部为难的是过去收不上来,现在发不下去,如不是普惠制的惠农资金、农村低保资金等难以按照上级“保户不保人”的要求公平公正地发下去。个别村实行“轮流坐庄”,搞平均主义;更有甚者一些长期享受困难救助的家庭把国家救助作为收入的主要来源,并且还不满足,一味地向国家索取,向乡村索要。

4.年轻干部管理难。在不同年龄段的乡镇干部座谈会上,大家普遍反映乡镇工作压力大,主要领导难当,副职工作难开展,干部管理办法不多。60、70后的一般干部大多文化程度偏低,却主要承担一些乡镇重点工作落实,但这些人由于身份、学历、年龄等原因,提拔晋升基本无望,工作积极性越来越低。80、90后干部重享受、轻奉献,怕吃苦、责任心差,工作不安心,一心只想进城。在X镇16名80后干部问卷调查中,所有人三年内最盼的事情就是到县直部门工作。由于这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造成干部难以管理,个别乡镇甚至管不住一般干部,特别是80后干部;也有部分乡镇因个别干部违法违纪、脱岗溜号,影响了干部队伍的整体活力。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工作中,一些容易被忽视和没有预料到的问题

1.乡镇主导产业与群众意愿脱节。乡镇都结合实际,确定了一部分主导产业,抓办了一些典型。但建办的一些典型没有生命力,一些正面典型反倒成了反面典型,这与群众没有真正参与进去、经营机制不健全,与市场不对接等因素有关。如果园建设,乡镇在决策过程中,由于过分追求规模,忽视了群众的地块、家庭等实际,导致群众不理解、不支持。

2.乡镇自主权过小。机构改革之后,乡镇积极转变职能,在新农村建设、惠农资金发放、改善民生等方面主动作为,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但乡镇对干什么工作、什么时间干基本上自己说了不算。除自身承担的工作量大、事务繁多影响之外,主要是县直部门各强调各的工作重要,都对乡镇安排工作并且定时限、定要求,签订“一票否决”责任书,时常进行督查考核,乡镇自身的工作节奏经常被打乱。

3.乡村债务不断增加。税费改革之前,乡镇为了完成财税上解任务和保职工工资发放,层层分摊,对群众缴不上来的“缺口”,只好由乡村两级借贷来“填平”。近年来,财力相对宽裕加上国家转移支付,保证了乡村正常运转。但是乡村尤其村级每年都有新增债务发生。这既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不足,要求乡村配套产生的部分债务,更多的是由于发展产业、建办典型过程中,民间资本没有激活,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乡村为保证工作落实不得不举债搞建设。

4.“啃公”现象比较普遍。随着“以工哺农”政策不断深入,国家对“三农”投入逐年加大,各项补贴惠及千家万户,农民群众得到了很多实惠。但现在群众普遍自我发展、自主创业、自力更生的意识逐年下滑,靠政府、靠组织的思想日益严重。如在自然灾害面前,大部分人没有想着如何抗灾减灾,而是盼着核查干部来,拉着核查干部看,围着干部转,害怕自己沾不上,更有甚者人为破坏,制造假现场,一味地要国家救助,要组织照顾。

5.村上开不起群众会。召开会议是传达国家政策、统一党员群众思想、凝聚发展合力的最直接的途径。多年来,乡村充分运用这一“法宝”破解了许多农村发展中的难题,也形成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让群众参与的优良作风。但现在村上很少开或者不开、也很难开得起群众会议。这既有干部怕麻烦、怕多事不愿开会,又有群众忙于家务、不愿参加的因素。群众对国家和上级政策不了解、不知晓,群众与群众之间、群众与干部之间缺乏交流沟通平台,村级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有所减弱。

6.干部成为发展产业的主力军。各乡镇按照产业富民的思路,抓规划、抓投入、抓落实,促进了农村优势产业快速发展。但是在产业发展尤其是果、菜产业发过程中仍然主要是以行政命令推动为主,群众真正参与的程度并不高,部分乡村干部直接成为产业发展的主体。个别果园建设中,由于认识的偏差,群众对发展果园抵触情绪较大,乡镇供树苗、给物资、提供技术服务,群众就是不愿出力,有的甚至人为破坏;地块整理、果树栽植、日常管理都靠乡村干部来落实。

7.党员思想没有群众先进。党员是党的“缩影”,党员的行动代表党的形象。总体上来看,该地党员队伍整体素质还是比较高的,大部分农村党员能够立足实际,在农村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但在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党员个人主义思想严重,处处跟组织讲条件,向政府要好处,对村上工作不支持、不配合,有时公开带头反对;部分党员由于放松了对自己主观世界改造,思想消极落后,有的甚至公开参与封建迷信活动。

乡镇行政体制改革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乡镇政府;依法行政;和谐社会;新农村

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强调推进依法行政,对法治政府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做好依法行政工作指明了方向。国务院高度重视推进基层政府依法行政,2007年7月召开全国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工作会议,总结交流了近年来市县政府贯彻落实《纲要》、推进依法行政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市县政府依法行政作了全面部署。推进依法行政,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乡镇人民政府作为依法行政的“第一道防线”,其成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对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乡镇政府依法行政的科学内涵

依法行政是指行政行为应当具有法律上的根据。行政行为的内容、形式、程序都应当按照法律的规定或要求进行。凡是在法律上没有根据的行政行为就是违法行政行为或非法行政行为,就应当承担法律上的责任。依法行政一是要保证国家权力的依法实现,使国家行政管理的职能得到正确行使;二是要防止非法行政,保护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法行政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国家和对社会负责的统一。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以法律作为自己行政的根据。因此,所谓乡镇依法行政是指乡镇政府依照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在法定权限内、按照法定程序履行法定职责的过程。乡镇依法行政要做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

二、乡镇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

1.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也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乡镇政府是我国政府行政体制中最基层的行政机关,是国家法律和政策在农村的执行者,乡镇政府直接面对基层,直接面对广大农民群众。在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中,乡镇依法行政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切实加强基层工作,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极其重要。加强乡镇依法行政建设,在当前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乡镇政府依法行政执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基层的实施和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标志着执政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重大转变。根据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构建和谐社會是一条社会多元化协调健康发展之路,其核心就是要依法治国,而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法行政,牢牢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任何现代社会都离不开法律的调节和约束,没有法治的社会必定是动乱无序的社会。要建立一个安定有序、和谐发展的社会就必须依法治国,而依法治国首先要依法行政,因此依法行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乡镇人民政府作为我国政权体系中的基层单位,同人民群众接触最直接,联系最经常,是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也是处理社会纠纷、营造和谐社会的最为重要、最为基础、最为前沿的阵地。乡镇政府依法行政,就是要充分发挥乡镇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的职能,树立勤政、廉政的良好形象,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众的利益得到维护和保障了,社会纠纷就会减少。因此,乡镇人民政府积极推行和落实依法行政,将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反,如果乡镇政府不依法行政,极易诱发不和谐、不稳定因素的蔓延和扩展。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

第十一五规划提出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勾画了生产发展,生活幸福,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蓝图。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方面提出了新农村的建设的内容和奋斗目标。物质文明是基础,因此生产发展是第一要务,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生产发展了,生活幸福才有物质保障,村容整洁也就有了物质基础。生产发展就是要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市场经济。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征。管理民主是政治文明的要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生产发展就是全面发展农村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因此乡镇政府依法行政是农村市场经济制度能否建立和完善的关键。乡风文明需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涉及道德与法制两个内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道德是基础,具有广泛的约束力。法制是保障,具有强制性,是维护农村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的有力武器。乡镇政府不依法行政,不能模范遵纪守法,知法犯法,执法违法,必将淡化公民的法律意识,影响一方治安的稳定,伤风败俗,何谈乡风文明呢?管理民主是政治文明的目标,主要是贯彻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村民自治,村务公开等内容。法治是民主内容实现的保证,依法行政是管理民主的根本要求和实现形式。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就必须依法行政。

总之,乡镇人民政府作为我国政权体系中的基层单位,同人民群众接触最直接,联系最经常,是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也是处理社会纠纷、营造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为重要、最为基础、最为前沿的阵地。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所以,必须加大乡镇人民政府依法行政的步伐。

作者简介:王玉芬(1966—),女,河北省平乡县人,毕业于河北师院,法学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政治、法律教学工作;王玉敏,(1962—),女,河北平乡县人,在平乡县从事中学政治课的教学工作。

乡镇行政体制改革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职能转变行政体制改革

引言

行政职能是指“作为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在国家的政治、经济以及其他社会事物的管理中所应履行的职责及其所起的作用”。行政部门应在社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担负怎样的职责、发挥怎样的作用,运用怎样的方式去履行职责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对,答案也不尽相同,我国行政职能的转变本质上就是对于这些问题的积极探索。准确找到行政职能的定位、科学界定行政职能的内容、合理转变履行职能的方式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与关键。以下从行政体制改革的历程入手,探讨行政职能转变的成效、不足与建议。

1历次行政体制改革中行政职能的演变

在行政职能的转变往往表现在行政部门机构设置的改变、行政部门权力配置的调整上。建国至今的行政体制改革按经济因素划分为两个时期:前一时期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三次改革,表现为行政职能的增减;后一部分是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的改革,包括2082年、2088年、2093年、2098年、2003年、2008年以及今年的“十二五”规划中所提到的关于行政体制改革方面的内容,侧重于职能的转变。

2行政体制改革中行政职能转变的成效

行政职能的转变并不是说一个职能消失了,另一个职能出现了,而是职能重心的转移,实现职能方式的转变。从行政改革的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每个时期的改革都并没有取得理想中的效果,也并没有完全彻底地实现了行政改革的目标。但我们从整体趋势看,我国的行政改革取得的成果是不可否认的。

2.1 行政职能定位的转变

这里所说的行政职能的定位是指行政部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一个理念上的转变。行政部门应当是对于公众需求回应的行政部门,应当是弥补市场失灵的行政部门。经历了多次改革,我国在行政职能定位有几点明显的进步。第一,由全能行政部门转变为有限行政部门。在以前,行政部门所涉及的范围从政治到社会经济甚至到每个公民的生活。但事实证明,行政部门并不是万能的,有许多方面尤其是经济领域,行政部门的涉足只能倒是效率的低下。于是通过职能的转变,行政部门权力的分化、让渡,使得我国行政部门转变为宏观上的管理。第二,由管制型行政部门转变为服务型行政部门。一直以来,行政部门就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行政部门管理着国家、管理着人民,已经在公众的心里形成了思想定式。行政部门通过管制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来达到对国家的管理。在行政体制改革中也在逐步地对此进行转变。行政部门更多地是为社会各方的发展提供服务机制,实现小行政部门,大社会。第三,由权力行政部门转变为责任行政部门。对于行政职能的实现,一直强调的是关于此项职能实施的权力的赋予,各级行政部门以及行政部门的各部门之间着重的都是怎样掌握更多的权力。随着行政部门机构的膨胀、效率的低下,在行政改革中越来与重视对于行政权力的监督,侧重强调行政部门的职责。

2.2 行政职能内容的转变

行政职能主要由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构成。在当代,行政职能的内容被定义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前面两种职能是经济职能,后两者则是社会职能。行政职能内容的转变主要是指行政部门各项职能的强化,弱化以及转化。首先,在行政改革中我们可以看到经济职能中的宏观调控职能和社会职能中的公共服务职能是不断地强化的。以求为企业和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弥补市场缺陷和市场失灵,为市场经济能够正常有序地进行提供制度的保障。在社会高效发展的前提下,注重维护社会的公平,提供均等化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努力建立新世纪的服务型行政部门。其次,弱化行政部门的政治功能和经济方面的微观管理职能,在需要监管的地方实施有效的监管。理顺行政部门与企业、事业、社会的关系,将社会事物的管理归属到效率更高的部门。最后,将社会能够自我调节和管理的转移到社会群众的手中。在改革中我国行政部门不断探索公民参与的有效机制,让那些行政部门可以不管的职能交由社会中介、交由社会公众自己来管理,实现职能的转化。

2.1 职能履行方式的转变

行政职能的履行方式是行政职能转变的一个方面的重要表现,用怎样的方式履行职责是行政理念和社会发展的外化。

2.1.1 履行工具的现代化

在进行市场的宏观监管、社会环境的保护、提高行政效率等各个方面,都要求行政部门具备掌握和运用更完备信息的能力。科学的進步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使得我国行政部门在履行方式上更多地使用电子化、虚拟化的工具。行政部门政务的公开,阳光行政部门的建设也依赖于现代化行政工具的利用。

2.1.2 履行程序的法制化

自1989年行政诉讼法通过至今,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等一系列行政法规的制定,行政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建立。我国的行政职能的履行法治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更好地规制行政部门的行政权力,将行政职能内容以及程序制度化,更好地处理好行政部门、企业、社会、公众等各方面的利益。

2.1.3 履行主体的多元化

群众路线一直是我党的基本的工作原则,行政职能的履行一般是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加以实现的,只有获得群众高度认可的前提下,政策的执行才能得到相应的效果。社会经济不断成熟、市民社会不断发展,社会组织不断增加,原有行政部门的只能分化到由中介组织、由企业组织、由社会成员承担。在行政部门制定政策的各个时期,职能履行的各个阶段都更加注重社会公众的参与和监督。

3行政体制改革中行政职能转变存在的问题

行政职能的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虽然我国几十年的行政改革使行政职能的转变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首先,我国行政职能转变依旧是在行政部门的主导之下进行的,由于计划经济以及传统思想的影响,对于服务型、责任型行政部门的认识不够深入。其次,在职能内容上,社会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提出还没有真正得到制度化和规范化,对于公共服务职能的理解还处于初探阶段。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维护社会正义、现阶段的社会保障,住房、就业等方面的职能相对经济职能的调整较弱。再次,在职能履行的过程中,由于各方利益的存在冲突,使得行政部门权力的膨胀、滥用的现象依旧存在。行政部门与社会、行政部门与企业、行政部门与公众都处在自己的独立的利益关系之中,他们的关系还没有得到真正的整合,社会力量相较与行政部门而言是是非弱小的。最后,虽然我国的行政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但行政职能的法治化、群众参与监督的法治化程度依旧不高。

4进一步转变行政职能的对策

转变行政职能是行政体制改革的起点和关键,为了更快地建设法治行政部门和服务型行政部门,应该从一下几个方面努力。

切实转变行政部门行政理念。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到意识的指导的。行政部门成员只有彻底转变行政理念,才能更科学的定位自己的角色,真正为公众办实事,明确为社会服务的职能。社会公众只有彻底转变行政理念,才能摒弃“官本位”的思想,意识到自己的主体意识,避免在行政改革中的被动地位,真正参与到行政改革中。

全面调整各方利益关系。在行政改革和职能转变的过程中,考虑到行政部门、社会、企业以及公民个人的利益,使职能的转变更有利于社会弱势力量,有利于各方利益的协调。进一步加强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理顺中央行政部门与地方行政部门、各级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使职责与权力相统一。进一步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是行政主体更加多元化。

努力加强公共服务职能。公共服务职能的强化是我国行政部门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行政部门通过自身结构的优化,效能的提高,来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平竞争,宽松的发展环境。为社会同更加优质的公共产品与服务。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来促进社会教育公平、社会收入公平、资源分配公平。

不断推进行政法治建设。依法行政是提高行政部门行政效率的途径。继续进行行政法治建设,将行政过程的各个阶段尽量纳入法治范围,将行政职能在法律范围内进行界定,是行政部门行政规范化的保证。通过法律形式对行政权力进行规制、对公众利益进行保护是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保证行政职能高效、规范履行的前提。只有这样行政部门行政体制改革才能稳定、高效地进行。

5 结语

在行政部门行政体制改革和行政职能转变的过程中,人的观念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不管是行政部门角色的定位、行政职能内容的转变还是履行职能方式的改变都需要先转变观念。行政职能的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成,不肯一蹴而就的。虽然现阶段存在着一些欠缺,但整体上还是取得较大的进步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公众主人翁意识的不断增强,行政职能的转变,服务型、法制型行政部门的建立将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 薛刚凌.行政体制改革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金太军,赵晖,高红,张方华.行政职能梳理与重构.广州:广州人民出版社,2002.

[3] 唐铁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前沿问题.北京:国家行政出版社,2008.

[4] 金太军.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乡镇行政体制改革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根据中部地区乡镇企业建设的实际情况,同时借鉴和比较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从发展背景、发展特点、发展问题、发展对策这四个方面入手,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与分析,初步描述了中部乡镇企业发展的问题与现状,提出了相关对策,并希望以此来了解和推动中部乡镇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部地区 乡镇企业 特征 对策

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而乡镇企业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目前,中部六省乡镇企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如:企业规模比较小,管理水平比较低,产品和产业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加凸现;融资方式比较单一、发展资金不足、贷款难仍然是制约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乡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职能弱化,行政执法、改善环境和落实政策的工作难以到位。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采取相关的对策。

中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特征

增长方式开始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提高型转变。近两年来,中部地区乡镇企业在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上迈出了较大的一步。乡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数量扩张速度明显放慢,甚至出现了萎缩。对2006~2008年全国各地乡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进行分析后可知,总体上来说全国各地区的乡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速度急剧下降,中部地区也不例外。根据中国统计局的有关资料显示,中部地区乡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呈下降趋势。2006年湖北省的投资额为2055.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5.2%,占全国比重为3.3%。2007年的投资额为3927.3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3%,占全国比重为3.3%。2008年投资额4478.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5%,占全国比重为3.5%。

中部地区乡镇企业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迅猛,企业的产权主体呈多元化趋势。经过十余年的产权制度改革,中部地区乡镇企业改革打破了所有制、地区、行业的界限,使乡镇企业的产权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由原来单一的以乡村集体独资为主,逐步转化为以乡村集体参股控股为主,个人独资、合伙、社会法人、企业职工及外商参股等多种形式。并且针对不同规模的企业,改革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大中型企业以组建企业集团、建立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兼并为主;而中小企业则采取股份合作制、出售、拍卖、租赁、承包制以及破产等形式。形成了“多轮驱动、多轨运行”的局面。其中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最为迅猛,成为推动乡镇企业经济总量增长的重要力量。

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逐步加大。体制改革带动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较为突出的现象是,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呈现出向第三产业倾斜的趋势。从中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增加值看,近年来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变化也出现了类似情况。第一产业相对稳定,第二产业比例下降,第三产业比例提高。第二产业比例下降主要是由于工业增加值比例的下降。与之相应,乡镇企业劳动力在各产业中就业结构的变化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动趋势,但是第二产业劳动力比例的降幅以及第三产业劳动力比例的增幅均明显滞后于乡镇企业增加值的变化。

中部乡镇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来看,企业规模还比较小,管理水平还比较低,产品和产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这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中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也是提高乡镇企业经营水平的关键所在。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后,由于竞争程度越来越激烈,形势越来越严峻,乡镇企业整体规模小,技术装备和工艺比较落后,管理方式比较传统和粗放,市场开拓意识和产品开发意识不够强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突出,使众多小企业面临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继续生存与发展的严峻挑战。比如湖北多数企业以资源密集型产业开发为主,产业层次浅、产品档次低、设备落后、工艺粗糙、整体素质不高。大多数地区产业结构没有形成鲜明的地域特色,各地比较优势没有充分凸现,真正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很少,中小企业的专业化程度普遍较低。资源型企业关停多。据反映,湖北黄石市共关并小水泥62家,压产132万吨,减少产值近3亿元,减少利税2600万元。全市有采矿许可证和煤矿生产许可证的106家乡镇煤矿,全部停产整顿,查封无证矿井120处,全年减产100万吨以上,影响产值近2亿元,影响利税近1000万元。粮油加工企业普遍效益差,停产居多。

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加凸显。有的地区乡镇企业数量多效益好,而有的地方乡镇企业寥寥无几,农村面貌没有得到基本改善。比如湖北中部地区的武汉、黄石、三峡地区,由于工业发展较快,带动周边乡镇企业的发展,因此那些地区的企业在湖北省具有显著优势。黄州下属的麻城、罗田等地区的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就较慢。尤其是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之后,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追求最大效益为目标,竞争异常激烈与残酷,地区间的差异问题更加明显。各地区的企业不能加强合作,单凭个体力量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势必势单力薄,无强劲的竞争优势。

融资方式比较单一,发展资金不足,贷款难仍然是制约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虽然我国东部地区乡镇企业的融资方式逐步向多元化发展,企业发展对银行资金的依赖程度下降;但是从全国看,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对银行资金的依赖性还比较高,融资方式单一。贷款难和发展资金不足成为这些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再加上信用担保体系尚未形成,信贷难致使企业资金不足,束缚了一些有市场、有特色、有前景、有订单的乡镇企业的发展。而对于广大中西部地区而言,因自身实力不强,力量薄弱,加之贷款难而使一些东西合作项目、东部地区转移项目和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中部乡镇企业发展的可行性及对策

政府支持。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县域经济的政策,各地采取了切实的加强措施,8个省份成立了专门县域经济管理机构,919个省份专门制定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文件,有些地方推行强县扩权,把部分权限下放给县。毋庸置疑,中部地区也受益匪浅。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这个国内大背景下,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新的政策,如对农户进行补贴,降低信贷要求,完善社保制度,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使他们提高积极性;鼓励乡镇企业的创办,不断改善乡镇环境,积极引导外资投资;还注重提高乡镇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实施一些资学奖学政策。这些都说明政府对乡镇企业的创办是十分重视的,有政府作为后盾,乡镇企业的建设将会如虎添翼。

经济支持。乡镇企业的建设水平虽然正在逐渐上升,但比起发达城区的建设还有一段距离,城乡二元经济的结构也仍未改变。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倡导以工促农、以东部发达地区带动西部落后地区、中部崛起的号召,对乡镇企业的建设提供优惠的信贷政策,财政拨款。同时中部地区自身也有它独特的资源优势,有的地方自然风景优美,就可以以旅游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如湖北黄冈麻城的龟山风景区就在大力发展旅游业,随着它的发展,当地农民也逐渐投入到餐饮业、交通运输业、零售业中,另外由于地势高的缘故,那里还盛产茶叶、山野菜等特色产品。这样一来上面有经济政策的支持,下面有当地特色产业的支撑,中部乡镇企业建设的障碍越来越少,发展的空间就越来越来大。

科技与教育的支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科技产品的普及运用也越来越普遍,这不仅提高了城区相关产业的效率,也提高了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改变了过去那种单纯靠劳动力和资源的局面。教育的大力推行,也给乡镇企业的发展增添了活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根基。当地的人文环境也得到改善,企业的文化素质也得到提高。这些教育与科技的进步都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乡镇企业促进了农村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改变了农村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也需要依靠农民自己的努力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乡镇企业是以农民投资为主体的企业,吸纳的劳动力主要是农民,兴办在农村、成长在农村、发展在农村。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乡镇企业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

结 语

中国中部乡镇企业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问题的存在,使我们看到它的潜力和危机。针对它自身的优势,我们要积极引导向更好的方向发展,针对它的问题和缺陷,我们要及时预防,取长补短。政府目前出台了很多有利于乡镇企业发展的政治经济政策,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有利的条件,争取使乡镇企业的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使它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一股强大力量。(作者单位:重庆科技学院)

上一篇:海外项目安全文化论文范文下一篇:业余体校艺术体操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