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论文范文

2023-09-16

小学语文阅读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小学各科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推广,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运用。通过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环境,丰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学习意识,促使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积极地探究和掌握更多的阅读知识,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有效性。针对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措施展开分析。

关键词:网络环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和限制,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习惯采用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处于被动接受阅读知识的状态,学生在阅读中的思维较为固定,习惯跟随教师的脚步,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与把握,久而久之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网络环境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大多数教师未能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开展多元化、创新性和高效的教学模式,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在网络环境下积极创新多元化的语文阅读教学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创新的微课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師应转变以往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重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通过制作微课创新学生的阅读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结合实际的阅读内容、阅读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为时5分钟以内的微视频,将微视频上传至学生的学习平台后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预习和阅读,并在学生自主阅读过程中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一边思考一边阅读,并将自己在自主阅读学习中存在的疑问以问题的形式在学习平台上提出,由教师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将问题重新提出,给予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促使学生自主解答,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1]。如在进行《小壁虎借尾巴》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动画视频的形式引导学生以听故事的形式学习这一故事,并思考和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别人的尾巴?最后小壁虎的尾巴怎么样了?”教师应给予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学习的时间和机会,促使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活跃阅读课堂的教学氛围。

二、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引导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网络环境的教学优势,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大多数小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阅读中容易转移注意力,由于失去语文阅读兴趣,降低了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让语文阅读内容发挥作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和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2]。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教师要起到积极的引导和带领作用,需要扮演引导阅读的角色,教师可以在布置语文课后阅读任务的过程中作出相应的引导,如在布置《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的阅读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做以下引导:“小朋友们有没有在生活中做过好人好事呢?有一个人叫雷锋,他乐于助人、尊老爱幼,你们想知道他都做了一些什么样的好人好事吗?大家回家以后可以在路上、社区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并与自己的父母一起阅读《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一文章……”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带领让学生有目标地展开自主阅读,促进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积极自主地阅读学习,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三、利用网络环境拓展小学语文阅读学习的资源,补充阅读知识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开展相应的课内阅读教学及指导外,还可以通过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视野。在学生完成自主阅读学习后,教师可以结合问题指导模式提出相应的具体问题,总结学生搜索和整理的网络信息内容,明确网络信息的选择要点,给出必要的网络资源,或直接结合学生的阅读学习需求、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等向学生推荐相应的阅读书籍和文章。也可以通过直接给出相关网络链接的形式引导学生在网络上自主阅读学习,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网络信息选择方式,通过整理网络信息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补充学生的语文课外知识。通过网络环境的教学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培养[3]。

四、结语

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通过实施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创新的微课阅读教学、拓展小学语文阅读学习的资源等多元化的教学措施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马月月.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J].新智慧, 2018(17):117.

[2]李春芳.探讨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考试周刊,2017(60):59.

[3]周柳青.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讨[J].中外交流,2019(5):382-383.

小学语文阅读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近年来中国教育产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小学语文中的群文阅读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群文阅读既可以增加學生的阅读量,使学生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还能拓展小学生的思维意识。文章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切入点,探究群文阅读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群文阅读;小学语文;阅读;高效课堂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也是学生识字的重要途径和写作的基础。而群文阅读是指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方法,将其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还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形式,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应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 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

目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仍然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较大影响,在教学工作中会不自觉地忽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因此偶尔布置的阅读教学活动也与课堂教学内容缺乏联系,不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二) 群文主题选择有误

有些教师对群文阅读理解不到位,在设定全文阅读主题时没有与课堂教学充分结合,造成了群文阅读教学与课堂课文教学之间关系的割裂。

(三) 学生的阅读资源不足

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阅读资源是否可以支撑群文阅读教学的开展。群文阅读涉及的读物范围较大,靠学生自己的力量很难搜集到所有读物,群文阅读的教学也因此受到影响。

(四) 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

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学生能力范围内布置阅读任务。如果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超量,学生可能来不及读完有关作品,或者在阅读时只是粗略地一扫而过,这样,阅读教学的初衷就发生了变化,学生不能在阅读中积累到语文知识;如果教师给学生推荐了较难理解的读物,就会出现学生阅读吃力、教师讲解费力的尴尬情况。

二、群文阅读构建小学语文阅读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

(一) 敲定主题,合理选择

在组织群文阅读时,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需要引导学生阅读什么样类型的文章?老师需要有一个核心主体,将阅读的课题组成一个整体,来保证学生能够有效率、有目标地阅读。老师在安排教学任务的时候,就应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阅读能力,进行有层次,有策略地对学生的阅读文章进行合理选择。比如,首先应该选择:内容合理、架构阅读简单、文章主旨明确、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文章进行深入浅出式的教导。引导学生对群文阅读产生兴趣,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加深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加强对于文章主体的研究,并以此类比进行其他文章的理解阅读,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思维的扩散发展。

比如,针对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夜书所见》《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这四篇课文进行课前导读时,老师完全可以将“秋日景象”这四个字作为主体,引导学生将这四篇课文的共同点相互串联。通过老师分组,让学生分别探讨这四篇文章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展开分析。最后通过小组总结,让学生体会课文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明确学生对于“秋日景象”这一主题的理解,加深学生对于全文主旨的升华。并且老师完全可以在阅读完成之后,让学生以《秋日景象》为主题来进行写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在写作与阅读的双重影响之下明确阅读内容、构建清晰结构。通过这种方式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 提出问题,发散思维

在群文阅读中,教师应该主动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而不再是灌输。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而引发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从阅读中寻找答案,学生就能够体会阅读的乐趣,进而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例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教师完全可以将与之相似的阅读文本组合起来,让学生进行阅读,比如《海滨小镇》《美丽的小兴安岭》《望天门山》等课文。在学生阅读完之后,可以对学生进行系统性、有针对性的提问,比如在每一篇文章里:作者对景色都是如何进行描写的?在描写景色之后,作者用了怎样的方法对其文章进行升华主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自主地对文章进行主动性思考、架构的整理和回答。通过阅读这些文章,能够使得学生明白这几篇文章的共同之处。文章具有怎样的优点,或者从另一方面来讲,这几篇文章存在哪些“不足之处”,逐步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加强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阅读知识能力的提高。

(三) 丰富活动,延伸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全文阅读最优秀的一点就是,它可以实现“一本带多本法”。教师不仅仅可以将课本内的知识串联起来,还可以将课本的范围扩展到整本书或者几本书的阅读中去。教师完全可以通过一篇课文或者某一个阅读的知识点来融合和引出更多的读物,实现“一本带多本”的阅读目的。

比如,在学习《望天门山》这一课时,教师完全可以向学生推荐《唐诗》《宋词》等国学经典。让学生们在阅读诗词的同时,感受祖国的壮丽山河。除却描写景物的诗词,老师仍然可以向学生推荐《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进一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全文阅读的方式,起到“一篇文章,带动多本名著”的作用,实现群文阅读的真正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阅读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挖掘学生的阅读潜能,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思维、阅读兴趣,并让阅读回归本质,使学生形成科学、灵活的思维方式。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角度,注重优化阅读策略,可以主题、单元内容以及教材内容为依据选择群文阅读的文章,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臧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群文阅读的策略探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3):79-80.

[2]曾馨逸.“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实践探讨[J].考试周刊,2021(09):32-33.

[3]罗发森.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21):39-40.

小学语文阅读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教育的不断优化和发展,使得越来越多样、丰富、科学的教育形式开始逐渐地出现在了教育中,体验式教育法便是其中之一。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展开教育时,教师自然需要深入地了解这个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基础、思维水平、知识探究力等多方面的局限性,并依据这种局限性,转变教学思想,将体验式教学方式运用起来,促使学生借助体验的形式感受知识、体会思想、明晰知识研究过程,增强自身的学习效果。基于此,文章将从多方面研究将体验式教学法应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育中的方式进行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助力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法;阅读教育;教学策略

处在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除了需要引导学生好好了解和掌握知识,还需要多多关注当下学生的知识学习结果,对学生进行比较刻意化的教育和指导,使得学生能够在这样的教育形式的引导下,更好地感受知识,将自身关注的重点聚焦在相关的知识学习上,使得自身能够取得较好的知识学习效果。因此,在展开教学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革新自身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关注当下兴起的比较好的教育形式,将体验式教学方式更好地运用起来,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将体验式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育中的方式展开深入分析和研究,以供参考。

一、 活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情境

信息技术是科技发展的产物,其所具备的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能够将知识以比较生动且形象的形式展现出来,能够创设出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好地感受知识。因此,在展开对学生教育的时候,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深入了解和分析信息技术所具备的特点,并基于信息技术展开对学生的教育,创设出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做好语文知识的学习。

如,在讲授《传统节日》这篇文章的时候,笔者便会将信息技术运用起来,以创设生动情境,展开对学生的教育。为此,笔者会在课堂教学开始前,深入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中所具备的多样化的节日,并会基于这些节日,在互联网上搜寻与之相关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源,做好总结和整理,整合成一段视频,将其放在课件中。课堂伊始,展开对学生的教育的时候,笔者便会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现所搜集的资源。笔者所搜集的资源能够以比较生动的形式,向学生展现出传统节日,创设出比较好的节日情境,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良好的节日情境中,使得自身能够以比较积极且主动的姿态展开文章的阅读,更好地投入到笔者接下来的文章教育中。这样,笔者便能够更好地展开对这部分的知识的教育,更好地达到知识教育的目的,学生也因此能够更好地获取知识,增强自身的知识学习效果,让笔者能够更好地达到教育的目的,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深入分析信息技术,基于信息技术展开对学生的教育,以使得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良好的情境中,促使学生在情境中更好地感受知识,从而让学生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

二、 巧用角色扮演,加强文章理解

角色扮演的知识学习方式,主要是让学生融入比较具体化的文章角色中,在文章角色扮演中,体会文章内容,明晰文章中的思想,感受文章中的角色性格特点。小学语文教师在展开知识教育的时候,可以将角色扮演的教育形式运用起来,以使得学生能够在角色扮演中,更好地理解文章,增强自身的理解能力。

如,在讲授《青蛙卖泥塘》这篇文章的时候,笔者便会让学生展开角色扮演。在课堂上,笔者首先会基于文章所涉及的基础生字词展开对学生的教育,使得学生能够在这样的教育形式的引导下,了解基础知识,打好基础。紧接着,笔者便会依据文章内容和角色,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笔者会使学生说一说自己所喜欢的角色,并让学生能够依据所喜欢的角色,与小伙伴组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将文章内容更为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对学生来说,这种知识学习的形式既生动又有趣,因此对此比较感兴趣,能够将自身投入到较好的文章情境中,依据文章中的具体角色的言行举止,展开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入地体会文章内容,感受文章思想。在学生做好角色扮演后,笔者还会鼓励学生多多说出自己的感悟,并会依据学生所产生的感悟,逐渐展开对学生的教育,使得学生能够在这样的教育形式的指导下,更好地体会和理解文章,增强自身的文章理解能力,让笔者能够更好地达到素养培育的教育目的,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多多关注当下学生的思维特性,多多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尽量使得学生展开角色扮演,让学生能够在较好的角色扮演中,投入到文章中,更好地理解文章,促使学生因此能够获得较好的发展。

三、 通过自主探究,体验探究过程

在进行知识教育的时候,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还可以尽量使得学生自主探究文章,让学生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更好地探究知识,使得学生能够因此更好地体验探究的过程。这样,学生便会在此过程中,更好地发展自身的探究能力,并使得自身能够更好地体会和了解文章,增强自身的学习效果。

如,在讲授《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文章的时候,笔者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初步感受知識探究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自主力,便会使得学生能够展开知识的探究。为此,笔者会先向学生讲授一些生字词,让学生学习和了解,以使得学生拥有较好的基础,更好地展开接下来的自主性地对文章的探究和了解。当然,为了促使学生做好自主性的文章阅读,笔者还会向学生提问问题,即我们在哪里寻找雷锋叔叔?雷锋叔叔做了什么好事?为什么要找他?等问题。这样,学生便会在问题的推动下,做到文章的自主研究和探讨,能够实现文章阅读的针对性。这样的自主探究形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知识,研究文章,促使学生体会文章探讨的过程。当然,毕竟学生还小,难免会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出现多种多样的问题。为此,笔者还会尽量使得学生能够多多向笔者提问,说出自身在探究知识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并会依据学生比较具体化的问题,展开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引,使得学生能够在笔者的教学引导下,逐渐地消除自身的问题,更好地展开知识的研究。在学生做好知识研究后,笔者还会让学生展现出他们的知识研究结果,并会依据学生所展现的结果,逐渐地展开对学生的教育。这样,学生便会在笔者的教育引导下,做好知识的研究和探讨,更好地掌握知识,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增强自身的学习效果。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在展开对学生教育的时候,尽量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探究知识,让学生加深对探究过程的体会和了解,并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让学生能够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使得自身能够获得较好的发展。

四、 借助合作讨论,丰富思维方式

思维素养是当下学生所应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这种素养能够使得学生更好地思考知识和研究知识,让学生做好知识的探究。因此,在展开对学生的教育的时候,笔者会尽量使得学生做好合作和交流,让学生能够将自身的思维素养展现出来,以使得学生能够掌握比较丰富的思维方式,促使学生更好地思考知识,做好相关的知识的探究。

如,在讲授《亡羊补牢》这篇文章的时候,笔者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密切学生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并使得学生形成较好的合作意识,便会使得学生尝试进行小组合作,就文章展开知识的探讨。为此,笔者会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依据学生比较具体化的知识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小组的划分,使得学生能够被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让学生更好地展开小组合作式的知识学习。此外,笔者还会在课堂上,依据文章比较具体化的內容,由浅入深地向学生提问问题,使得学生能够在笔者问题的指导下,逐渐地进入到较好的知识学习情境中,使得自身能够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更好地展开与组内成员的沟通和讨论,更好地研究文章。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依据自身内心中的想法,说出多种多样的问题探讨结果,谈一谈自己对文章的体会和了解。不同的学生思维角度不同所展现的内容自然会有所不同,这样,学生能够从比较全面的思维角度探讨文章,更为全面地解答问题。在学生做好组内的探讨后,笔者还会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现出探讨结果,并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在小组合作中所产生的感悟。这样的教育形式,不仅能够使得学生更好地体会和了解文章,还能够让学生拥有较好的思维方式,促使学生具备较好的思维,使得笔者能够更好地达到教育的目的,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多多关注学生在思维素养方面的发展需求,尽量将合作式教学法运用起来,以使得学生能够在合作中更好地探讨知识,让学生能够在合作中获取比较丰富的思维,以使得学生拥有较好的思维方式,促使学生更好地展开思考和知识的研究、探讨。

五、 融入生活元素,体会文章情感

学生往往比较喜欢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紧密贴合的事物,并会在与生活相结合的过程中,更好地体会文章,感受文章情感。因此,在展开对学生的教育的时候,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多多关注生活元素,基于比较基本的生活元素,使得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感,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增强自身的阅读效果。

如,在讲授《中国美食》这部分的知识时候,笔者便会尽量将生活元素融入教育中,也会基于这部分的知识,向学生展现一些与美食相关的文章,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阅读,以使得学生具备丰富的阅读量,更好地体会文章情感,增强自身的文章阅读效果。在课堂上,笔者会向学生抛出关于所知道的中国美食有哪些?喜欢吃什么中国美食?为什么?等多种多样的生活化问题。在这些比较生活化问题的指导下,学生会进行认真思考,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会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更好地展开语言述说,对中国美食文章产生热爱之情。在这样的教育形式的引导下,教师会向学生展现出符合他们认知的比较简单的有关于美食的文章,引导学生阅读,学生则能够将自身融入较好的阅读情境中,做好阅读,并能够在笔者刚刚的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引导下,更好地体会作者借助文章所展现的情感,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增强自身的阅读效果,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在展开对学生的教育的时候,有必要基于生活化教学法展开对学生的教育,尽量将与生活相贴合的事物融入教育中,使得学生能够因紧密贴合生活,更好地感受文章,更好地体会文章情感,增进对文章的理解。

六、 借助实践活动,增强阅读效果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在展开对学生的教育的时候,还应当多多关注实践活动,尽量基于基础的实践活动,展开对学生的教育。这样,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更好地体会文章所展现的内容,感受文章的思想,以使得学生能够取得较好的阅读效果,教师能够更好地达到教育的目的。

如,在讲授《找春天》这篇文章的时候,笔者为了使得学生能够做好文章的阅读,让学生能够取得良好的文章阅读效果,便会开展实践活动。为此,笔者会将班级上的学生带回到教室外,开展名为“寻找春天”的实践活动。笔者会使得学生能够认真探讨校园中的自然景物,让学生能够探索自己目之所及的代表春天的事物,并使得学生能够将自身所探讨的内容说出来。在学生做好相关的实践活动后,笔者便会将班级上的学生带回到教室内,引导学生朗读这篇文章。这样,在笔者的教育形式的引导下,学生便会集中注意力,更好地展开本篇文章的阅读,使得自身能够融入比较好的文章阅读情境中,加深对文章的体会和了解。在学生阅读完毕后,笔者还会使得学生能够说一说对文章所展现的内容的理解,就在阅读文章中所产生的思想进行表达。这样,在笔者的教育形式的引导下,学生便会以比较积极且主动的姿态展开语言表达。在学生所说的语言中,笔者能够更好地体会和了解学生对文章的体会和了解,明晰学生对文章的感悟,以此明晰学生所取得的阅读效果。总之,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能够加深对文章的体会和了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基于基础的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更好地感受知识,做好文章的阅读,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章,让学生能够因此取得较好的阅读效果,使得教师能够更好地达到阅读教育的目的。

综上,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需要承担起属于教师的职责,尽量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效果,明晰学生在思维素养方面的发展情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育的时候,将体验式教学法这种比较科学化的教育策略践行起来,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巧用角色扮演、引导自主探究、促使合作讨论、融入生活元素和借助实践活动的这种教育形式,更好地展现出体验式教学法,促使学生体会文章内容、体验文章情境、感受文章思想,让学生能够因此拥有较好的文章学习效果,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获得发展和提升,并让学生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范飞飞.情境体验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9):36.

[2]贺吉辉.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的应用[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3):86.

[3]陈晓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科学发挥体验教学的作用[J].科普童话,2019(45):25.

[4]黎俊英.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综合版),2019(7):142.

[5]韩继臣.探析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及其建构[J].考试周刊,2019(43):42.

作者简介:

黄丹萍,福建省晋江市,福建省晋江市实验小学。

小学语文阅读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小学阅读指导承担着启蒙阅读的主疆场作用,探索适宜的校本阅读形式和营造良好的校本阅读氛围是实现小学生有效阅读的必要措施,在深刻分析校本阅读存在的利弊之后有效地在校本阅读实施过程中渗透群文阅读理念,既能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通过联读群读的方式实现阅读的深度和广度,还能达成从浅表性阅读向思维性阅读的过渡,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校本阅读  群文阅读  策略

【课题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群文阅读”联动“百读计划”创新阅读形式的实验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19]GHB1399。

语文教学的不断改革让阅读能力越来越被重视,一个不会阅读的学生,终将成为语文学科的被淘汰者。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小学阶段的阅读积累成为了重要阶段,小学生可塑性强的属性也决定不管是对阅读兴趣的激发、阅读方法的形成还是阅读习惯的培养,都应该在该阶段大力实施。因此,绝大多数稍有规模的小学都应该自主开展校本阅读,并不断创新校本阅读的形式。而群文阅读,其独特的阅读特点和阅读方法已经成为普遍被小学生接受的一种新型阅读,也正在逐渐走进每一所学校。那么,如何在校本阅读中有效实施群文阅读教学,使之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就成了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一、在校本阅读中渗透群文阅读的实际意义

可能是由于以往教学惯性的影响,不管是学校还是语文老师,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视度不够,范围也相对的局限。虽然大多语文老师知道,阅读对于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没有体现出来,范围也仅限于课本。更不要说开发或者组织设计有特色的校本阅读以及群文阅读了。这就充分说明老师在教学中,还没有发现校本阅读、群文阅读对于学生语文学习的价值。事实证明,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校本阅读在本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以及学生终身阅读的意识进行,并结合本校教学特色和学生的学习特点,组织学生读好书、好读书,把阅读当成一种享受的同时,更当成一种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途径。如,开阔学生眼界、增长学生见识、打开学生思路、增强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写作时有事可写、有情可表、有话要说,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实现校本阅读中群文阅读在教育教学中的意义,促进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远大情怀和阅读学习的兴趣。

二、在校本阅读中渗透群文阅读时存在的问题

1.注重形式,群而不融,缺少关联性

不管群文阅读是在什么形式下进行,它的主要作用是要突破传统性、单一式的阅读方式,要让学生围绕多个或一个主题,就统一化的文本进行讨论,找到共同点、关联性,达到共识,从而互相促进认识。但事实是,在目前校本阅读中,笔者发现好多的所谓群文阅读只存在形式上,群而不融。比如,阅读文本上的群而不相同,阅读方式的上群而不相融。这样看似老师在校本阅读中热热闹闹地组织了群文阅读,但是由于内容不同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无法交流、讨论,使阅读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和收获。或者有些老师,纯粹误读了群文阅读,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毫不关联的内容,就以为进行了群文阅读,其实这种阅读就等于单纯、传统的阅读,不是说没有意义,没有收获,但是实现不了校本阅读与群文阅读相加要实现的综合性、复利性目的。

2.群文阅读的目标性不强,没有主题性

在校本阅读中之所以要渗透群文阅读,就是想用这种新型的阅读形式,打破学生对阅读的传统认识,开拓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形式,懂得如何更有效、快速地阅读,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但是调查中,笔者发现在很多群文阅读活动中存在一个影响阅读效果的问题,就是在校本阅读中渗透群文阅读时没有目标性、主题性。看似学生为了一个目标,进行认真地阅读,但是多个内容没有提出统一主题,学生的阅读各有各的线,各有各的注意重点,虽有同质化的阅读内容,却没有统一的议题,使群文阅读思想散乱,阅读的积极性不高。自然,相应的阅读效果也不会太理想。事实证明,在校本阅读中渗透群文阅读时,没有主题性和目标性,是影响阅读效率的关键。所以,作为语文老师,要想通过在校本阅读中渗透群文閱读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实现群文阅读提高学生欣赏能力、分析能力、思辨能力的目的,惟有树立目标、明确主题,才是实现群文阅读价值的主要途径。

3.在群文阅读中缺少指导性,阅读效率不高

无论是在语文任何环节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老师对学生只是传授知识,不进行过程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学生不但会出现不知所措的状态,更有可能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节奏。我们知道,小学生学习能力不足的原因,一是基础知识夯得不实;二就是学习方法不够灵活,所以影响到他们整体的学习质量和成绩。所以,无论是在传统的阅读中,还是新型的群文阅读教学中方法也很重要,学生没有正确、有效的阅读方法,他们或许只会为了阅读而阅读,没有目标性,也不会主动为了某一个问题或者某一句金句进行思考。但是,在具体的群文阅读中,我发现很多老师都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只重内容、主题和形式,对于阅读过程的指导、方法上的指导非常不足,所以导致校本阅读中即使成功渗透群文阅读,阅读效率也不高。

三、在校本阅读中渗透群文阅读的有效策略

1.以激发阅读兴趣为出发点,择书而读,在校本阅读中贯穿群文阅读理念

任何形式的阅读,都应该是建立在充足的兴趣之上的,没有兴趣的阅读是呆板的、无效的。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更要先激发阅读的兴趣,所以,开展校本阅读,首先必须以点燃阅读兴趣为出发点。而群文阅读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对阅读内容的选择性特征,在校本阅读中打破传统的“一书共读”模式,贯穿群文阅读的择书理念,可以让学生根据个人喜好自由遴选读物,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进而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兴趣。群文阅读强调阅读的文本材料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结合点,如果我们引导学生在校本阅读中去把自己喜爱的一类书或同一作者的书进行集体性阅读,再适当地对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方法上的指导,这样一来,孩子们有了自己的阅读主见,渐渐地喜欢上阅读,也就自然而然地提升了阅读的价值观。

2.以挖掘阅读深度为着力点,联书而读,用群文阅读唤醒校本阅读的效能

校本阅读最大的优势就是组织灵活,方法开放,参与面广,覆盖面积大,能有效地全方位推进整体阅读力的提升,而其最大的弊端也是形式太过统一,在反映单体阅读成果上不够突出,这样往往造成一种“吃大锅饭”或“一勺烩”的现象。导致出现的最终结果就是一部分能够自主建立阅读方法的学生逐渐会读、爱读,而一大部分缺乏自主阅读能力的学生跟着“打酱油”,慢慢失去了阅读的欲望和兴趣,校本阅读随之失去效用。而群文阅读则不然,它更加强调文本间的联系感,更加注重阅读进行中的思维过程,从议题的提出、文本的选择、群文的组建到阅读的发现都有更为严格的要求,它可以面向每一个阅读个体,根据阅读者的爱好实现联读,并通过“群阅”建构自己的阅读习惯和理念,很好地规避了阅读的粗糙性和肤浅性。因此,在挖掘阅读深度方面,有着比较深刻的意义和价值,它可以有效唤醒校本阅读的灵感,让校本阅读更具灵性,更加突现阅读的效能。

3.以创新阅读方法为落脚点,求同存异,用群文阅读促进校本阅读的发展

随着校本阅读的逐渐深入,我们会发现,它会经历一个瓶颈期,由于实施时间长、模式固定,参与组织的教师和学生都会在一个阶段产生一定的倦怠感,这个时候,如果不加以修正或者创新,它就会流于形式,甚至无疾而终。这个时候,群文阅读“单篇带多篇”、“连续性文本阅读”的阅读指导模式就可以有效地进行填补和变通,在校本阅读的大框架下,有效地融入群文阅读,让学生通过发现自己喜欢的一本读物或一篇读物去自由寻找更多的和该读本(该文本)相关联的类似的文章去阅读,组书、组文来群读,求其同而存其异,进而实现校本阅读的加速推进,用形式的创新延长校本阅读的生命。同时,经过教师的引导提升阅读的数量和质量,让校本阅读前景更加广阔,为群文阅读滋生温床,两者互为犄角,相得益彰。

4.以培养阅读习惯为契合点,双剑合璧,用校本阅读催生群文阅读的信度

信度是反映可靠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最直观的标准,任何模式下的校本阅读,其最终要达成的目的都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为终身读书奠定基调。校本阅读注重读书习惯的培养,对正确的方法、健康的姿势、良好的形式都有特色鲜明的要求,群文阅读更注重读书习惯的培养,它强调阅读思维的建立、综合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学生核心阅读素养的架构,可以说两者出发点一样,但侧重点却大相径庭。《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的总目标是这样定义的:“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由此中足以看出,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甚于阅读方法的培养,只有好的习惯,才能催生好的结果。所以,找到校本阅读和群文阅读在培养阅读习惯上的契合点,让两者双璧同辉,更能有效提升阅读的信度和效度。

5.以奠基终身阅读为生长点,一以贯之,用群文阅读点燃校本阅读的内涵

一所学校的阅读教学质量,往往从一个侧面影射出学校的人文内涵和精神发展,校本阅读的有效实施为学生终身阅读观念的建立起着一衣带水的作用,因此,无论是什么形式的校本阅读,都必须强调“以人为本”的阅读理念。群文阅读自提出以来,在全国大部分省市快速推开,其显著的优势之一就是它的人文性,它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宗旨,生长在全民阅读的基石之上,紧紧勾住立德树人这根弦,有着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在校本阅读中不断渗透群文阅读的理念,并且有效地促使两者联动起来,以校本阅读为“根系”,以群文阅读为“叶瓣”,形成双向驱动模式,既能充分扩大阅讀的外延,又能在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促进校园文化内涵的积淀,凸显读书的品质。从而让阅读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唤醒其沉睡的潜能,激发其封存的天资,开启其关闭的心智,放飞其囚禁的情愫,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辨能力另辟蹊径。

结束语

总之,阅读教学之于小学生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承担启蒙阅读教学义务的小学阶段教学,必须具有时代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要充分认识开展校本阅读的必要性,并根据小学生的阅读实践不断创新阅读形式,构建“大阅读”观,这样,才能既永葆阅读的活力,让学生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又体现阅读的价值,让学生感觉阅读带来的精神升华,同时为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韩静芳.《小学生海量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9).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3]赖昌伟.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J].学园,2014(27):126.

[4]李荣冉,翟月.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课程设计策略——以于永正与窦桂梅《秋天的怀念》课程设计的比较为基点[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5).

[5]范娜.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上的群文阅读教学[A].百川利康(北京)国际医学研究院.2016年1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1).

[6]肖芳伟,张文滔,刘桂香.整合资源,重新建模之单元导读课——基于儿童视角的小学语文主题补充阅读教学模式例说[J].课外语文,2016(9).

小学语文阅读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构成部分,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促进提高其思想水平。对拓展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的重要性进行分析,通过选用合适的阅读材料、创造优质的阅读环境等方面加以深入探讨,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材料;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是一项关键性的环节,语文老师要想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应当选用合适的教学方式以及理念,引导学生开展高质量的教学活动,采用合理的指导方式,加强实际的阅读深度,通过制定目标的方式,强化学生的综合阅读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一、拓展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的重要性

语言的表达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突出体现,在小学生的成长阶段中,因为自身还处于学习阶段,总体上对新鲜事物较为好奇,求学欲望强,这一阶段要更加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阅读教学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思维逻辑的缜密性,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语文素质。经过大量的文字阅读,学生的语文基础就会被逐渐强化,并且增强了学生语言运用质量。课后让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知识面和对文学的了解程度,促使其更加了解外部的世界,从而延展思维的理解层面,拓展自身的知识面以及认知范围,总体上的语文综合素质得到提高[1]。

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使用拓展阅读教学质量的措施

1.选用合适的阅读材料

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环节中,合理选用阅读材料有利于对教学质量提升产生明显的效果,学生的年龄段不同,所选用的阅读材料也会出现差异性。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也会有阅读教学的课程,老师在选用阅读材料期间,会主要挑选与教材较为相似的书籍,所以选择的范围相对较窄,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厌倦以及消极心理,难以进行深层次的阅读,长时间下去,学生学习的阅读质量和水平就会下降,并且实际的阅读兴趣和效率降低。针對上述情况,老师需要采用先进的思想观念,在课改的背景下,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并提升最终的鉴赏能力,研究学生的喜好,有针对性选用阅读材料。例如,单一的选用名著,并不能起到理想的阅读效果,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可以推荐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其中的内容容易被理解,并且其中所涉及的内容较为丰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点,从而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动用自身的形象力,并完全融入场景中。针对高年级的学生,可以推荐一些较为带有科学知识和思维逻辑性强的书籍,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其对阅读的兴趣。

2.创造优质的阅读环境

只有优质的阅读环境,才会保证学生充分融进阅读的过程中,全身心动用自身想象力理解文章中的故事情节,提升实际的阅读效率。与此同时,学生在阅读的场景中学习,会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探讨,将大量的知识点以及需要拓展的知识面做以相互交流,此种方式的引导有利于帮助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在总体阅读的趋势下,全面提升全班的总体学习效率,以及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例如,在阅读课堂上,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并在组内进行同一书籍的阅读,在此过程中就会全面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兴趣点,提高他们的自学效果,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效果,有助于老师的讲解。因为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于大量的语句还没有明白其内在的含义,针对此种情况,老师需要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指导正确的阅读流程,主张阅读和思考同步,从而强化知识点的运用,整理已经学习到的知识,充分理解相对应的文章内容[2]。

3.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

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应当从多个教学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在展开阅读课堂教育时,老师需要注重阅读流程的教育以及确立合理的目标,从而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思考文章中的核心内容,以便于实现高质量的教育。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期间,要想让学生对已经阅读的内容完全理解,不至于看完之后没有较深的感触,在几天之后全部忘记,老师需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采用分阶段阅读的方式,在前期选取文章的过程中,主要针对较为短小的文章,让学生先进行一次粗略性的阅读,学生会了解其中的大致意思,之后再进行一次主题上的阅读,研究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而明确作者真正想要讲述的故事,利用此种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

综上所述,语文老师应当采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在教育的过程中,加大对阅读教学的重视力度,在引导学生阅读期间,灵活指导学生的阅读思路,强化对关键性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从而保障学生能够有一个优质的阅读习惯,整合自身的学习思路,提升语言口语能力,实现自身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茹世喜.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语文课堂拓展阅读教学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5):77,79.

[2]何静娴.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语文课堂拓展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D].苏州大学,2018.

编辑 鲁翠红

小学语文阅读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本文从四个方面具体论述如何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改革

前言

传统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三少三多”现象,即学生阅读感悟少,教师分析、讲解多;个人发表见解少,统一答案灌输多;学生积累巩固少,采用题海多。《新课标》把我们带进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时期。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体地位作用,占有很大课时,在新课改背景下改进阅读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刺激。”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学生只要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是负担,而是执着的追求。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尊重、爱护和善于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遵循“反映论”的原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启发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情境创设的具体分类有:

(1)实体情境——即教师充分利用实物指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和理解。此法尤其适用于中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常识性课文的教学,如教材中涉及的山川日月、花鸟鱼虫等教学内容。如有条件,可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体验认识,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激发情趣。

(2)模拟情境——教师根据讲解的需要,可运用电教手段,如放幻灯和录音带,使学生获得形、声、色的直观感觉;或出示相关的摄影、图画,再现教材中的情境;或根据课文内容,师生分角色进行表演,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能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寓教于趣,寓教于乐,提高教学效果。

2.品读想象,加强语言思维训练

小学语文教材里,有许多文质兼美的课文。文章中绘声绘色的人物描写、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对学生有很大的感染力,熔铸着作者丰富的想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文字,唤起与词语相关的表象,并按作者的描述进行表象组合,以产生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体验,寻找阅读的乐趣。如《再见了,亲人》一文,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深情,文章结尾写道:“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列车呀,请开得慢一点,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教师在教学这个结尾段时,声情并茂地朗读,有声有色的语言描述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学生想象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引起的场面变化和因场景变化而引起的离别感情的升华。正如一位学生所说:“第一句话中,我想象出汽笛一声长鸣,列车启动了,车轮缓缓滚动,伸在窗外握紧的手松开了,送别的人群渐渐向后退去。车上的志愿军战士半个身子探出窗外,挥动鲜花向群众致意,呼喊着:‘再见了,亲人!’”学生用深情的语言表述着自己丰富的想象,在这一过程中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得到有效加强。

3.合作探究,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标准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成效高低,其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并充分注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与自主学习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程序:自读入手、进入情境——自学质疑、讨论解疑——扩展阅读、迁移延伸——评价学习、自我反馈,也被称为“四步阅读教学法。”但这四步并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变通。

例:教学苏教版《悲壮的一幕》时,我就采用“四步阅读教学法”,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第一步:自读入手、进入情境。在《悲壮的一幕》教学中,首先揭课:“悲壮的一幕”,生读题质疑:“为什么称这一幕为悲壮?”。后读课文,小组交流,思考:“课文围绕着悲壮的一幕讲了一件什么事?”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创设情境,引起了兴趣,活跃了思维,培养了整体阅读的能力和初步概括的能力。

第二步:自学质疑、讨论解疑。教学中,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读课文,合作后派代表提问:“为什么称科马洛夫为民族英雄?”“为什么科马洛夫和女儿告别时流了两次眼泪?”“为什么对于科马洛夫来说工作比生命更重要?”等,再鼓励各小组任选一题积极讨论寻找解答途径。这一过程体现了学生主体意识和创造性的思维。

第三步:扩展阅读、迁移延伸。在教学的过程中,许多学生还提出了一些关于航天太空知识内容的问题,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我让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课堂讨论交流。讨论中,我还为学生补充讲解了其它一些问题,如“宇航员是怎么上天的?宇宙飞船是怎么建造的?”等。

第四步:评价学习、自我反馈。学完本课后,可让学生对学习情况进行自评:如“通过这堂课我学到了……”、“我懂得了……”、“我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等,此举一改以前教师课堂作结的形式,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观念。

4.多法并举,尝试自读课文教学

前苏联教学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借助于已有的知识去获得新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所在。”我国教学育家陶行知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对于自读课文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一、要点提示法。教师作少而精的提示、点拨,让学生在自读中加以落实、体会。二、比较阅读法。教学时,教者筛选出相同类型、文体的课文让学生进行自主比较阅读,从而发现其共同的特点。三、作业练习法。教师依据单元教学目标和自读课文特点,编出若干习题,印发给学生,限定在自读的基础上完成。学生要完成作业,不得不反复阅读、翻检、思索、直至搞懂课文。四、程序朗读法。学生按下列程序自读课文:第一遍初读,了解课文内容,扫清文字障碍,理清结构;第二遍细读,据自读提示中的问题选择相关语段针对性地字斟句酌地阅读;第三遍精读,将前两遍阅读中尚示解决的问题单独列出,再次阅读,以全文整体的角度反复推敲、分析比

较。

小结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天地无限广阔,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努力挖掘阅读教学的“创新点”,真正让阅读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这才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所应追求的真谛。

上一篇:动物医学专业论文范文下一篇:外商投资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