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制论文范文

2023-09-16

文化体制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体制改革;文化消费

1 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文化产业从小到大,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整体规模和实力快速提升。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11052亿元,比2004年增长了2213%,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4%上升到2010年的275%。2010年全国共出版图书328万种,总印张6047亿印张;全国新闻出版、印刷和发行复制业总产出为12698亿元,实现增加值35034亿元。2010年全年制作广播节目681万小时、电视节目274万小时,生产电视剧14685集,国产动画产量超过2205万分钟,电影产量526部;全国广播电视系统总收入达到2302亿元,电影综合效益达到15721亿元。2010年我国艺术品成交总金额达1694亿元,成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品交易市场之一。互联网和移动网游市场规模达到349亿元。

现阶段,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指导、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进行统一部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更是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社会资本对文化产业的关注度显著提升,文化产业的赢利模式逐步得到认可,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热情高涨,为产业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投融资环境。

2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任务

21 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一是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结构。按照结构优、布局佳、效益好、可持续的要求,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二是坚持走集约化发展道路。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养文化产业领域战略投资者,发挥其对产业的整合和示范带动作用,使文化企业尽快做大做强,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三是着力打造文化知名品牌。加大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产业支持力度,充分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建设特色文化城市,打造蕴涵中国文化元素的自有品牌,提升文化品牌价值。四是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一方面,文化产业要积极借鉴其他领域发展成果,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开发新型文化消费终端,提升文化产业的装备制造水平;另一方面,要在工业产品以及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中融入文化元素,通过开发产品文化内涵、加强工业设计、提高产品艺术品位等举措,提升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延长文化产业链条。

22 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一方面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国有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通过直营、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牢牢把握决定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领域和关键环节,在发展产业和繁荣市场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文化领域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积极探索完善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为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提供有利的政策条件,实现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多元化,形成良性竞争机制,打造富有活力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23 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现代科技创新,尤其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文化艺术的新形态,拓展了文化发展的空间和平台,增强了文化的创造力和传播力,是推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一是要抓住一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科技课题,加强科技创新攻关,努力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以先进技术支撑文化装备、软件、系统等的研制和自主发展,提高文化产业装备水平和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二是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制定相关技术标准,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三是要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产学研战略联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把重大文化科技项目纳入国家相关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形成良好的文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创新动力。

24 扩大文化消费

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扩大文化消费尤其是国内文化消费需求,是实现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一是要着力培育文化消费习惯。不断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新变化和审美的新需求,鼓励和引导文化消费。增加学校文化艺术课程安排,培养青少年的文化消费习惯和艺术欣赏水平。引导文化企业投资兴建更多适合群众需求的文化消费场所,鼓励出版适应群众购买能力的图书报刊,鼓励在商业演出和电影放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低价场次或门票,鼓励网络文化运营商开发更多低收费业务,有条件的地方要对困难群众和农民工文化消费提供适当补贴,提高基层文化消费水平,培育文化消费潜在市场。二是要积极开拓文化消费市场。文化市场是扩大文化消费、满足文化需求的重要平台。要立足扩大内需,积极创新商业模式,拓展文化消费渠道和平台,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培育农村文化市场,扩大文化服务消费。开发特色文化消费,提供个性化、分众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要大力推动文化走出去,加快发展对外文化交流和对外文化贸易,拓展国际市场。扩大文化消费信贷,规范市场价格秩序,优化消费环境。三是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充分利用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依托文物、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文化资源,开展旅游活动,实现文化消费与旅游消费的结合,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

3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举措

31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文化宏观管理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文化企事业单位、中介组织的关系,切实履行政府在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责。加强产业发展规划管理,完善分类标准、统计指标和统计方法,不断改进完善宏观管理手段和方法。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支持战略性、先导性、带动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支持文化科技研发、创新和应用,发挥政府投资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32 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培育合格市场主体,形成符合现代企业要求、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逐步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33 逐步完善产业政策,打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加快完善针对文化产业的各项经济政策,及时根据产业发展状况,对已有支持文化体制改革、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进行修订或延续。进一步落实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对文化内容创意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营实行税收优惠;进一步完善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加强和改进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服务;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和投融资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

34 依法加强监管,维护文化市场秩序

正确处理繁荣市场和加强监管的关系,依法加强监管,适应文化产业主体日益多元化的变化趋势,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加强制度建设、业务建设和装备建设,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科技等手段,提高管理效能,维护文化市场秩序和国家文化安全。强化版权保护,加强版权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的有效衔接,严厉打击各类侵权盗版行为,增强全社会的版权保护意识。

35 着力强化制度建设,规范文化产业发展

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制定出台、修订完善规范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将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政策措施,上升为内容明确、条理清晰的法律法规等制度安排。鼓励地方根据自身特色开展文化立法。加强相关标准、规范的研究制定工作。适应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消费的主体、渠道日益多元化的产业发展状况,完善文化产业内容监管、市场监管和惩戒制度,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产业发展规范。

36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积极培育文化高端人才,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健康成长和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积极支持高层次人才创办文化企业,完善实施知识产权作为资本参股的措施。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基层优秀人才发现培养机制,对西部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人才队伍建设予以重点扶持。建立完善分类培训的人才培训机制,积极支持民间人才队伍发展,建立完善文化领域职业资格制度。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国情研究学科建设一般项目课题《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系列论文之一,课题负责人:文尚卿;课题编号:12gqyb17。

[作者简介]文尚卿,江西吉安人,1986年南昌大学毕业,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授。

文化体制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艺术生态是社会文化的湿地,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价值,目前中国艺术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保护和发展策略亟待研究。本文深入剖析与中国艺术生态关系密切的中国艺术区发展现状,借以管窥中国艺术生态之困境,进而从民众视野、艺术教育、艺术人才扶持、传统艺术保护四个角度探寻适合中国艺术生态保护和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艺术生态;艺术区;传统艺术;和谐发展

一、中国艺术生态现状

“艺术生态”指的是艺术的生态环境,主要研究影响艺术生态的各种相关的环境因素以及艺术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的价值。严格意义上说,“艺术生态”属于“文化生态”范畴,是构建生态的社会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当代艺术市场的迅猛发展,艺术之于社会文化的“湿地”作用越来越显著,因此艺术之于人类社会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古代中国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纯净、高尚、愉悦的艺术生态环境,自古便有利用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感化社会的成功经验,而随着社会价值观的变化,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艺术在其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和谐的艺术生态环境不再,艺术之于社会的作用不再,因此研究艺术生态对现实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国自改革开发以来,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受西方文化影响很大,文化思想波动较大,艺术领域的变化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点:

1.艺术形式“西化”倾向明显

中国传统艺术以“琴、棋、书、画”或“诗、书、琴、画”为主要格局,成为古人修身养性之道,并倾其一生以学习和实践。受西方现代艺术和文化理念冲击,艺术由国人的修身养性之道转变为谋生的重要手段,传统艺术的格局被颠覆,中国现、当代艺术形式的“西化”倾向极为明显。固然,艺术形式的丰富对艺术生态多元化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一味以升学、就业为出发点推崇西方艺术形式,而忽视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传承与发展,则是对中国本土艺术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

2.艺术行为功利性严重

眼下,西方消费主义价值观盛行于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艺术在这个大环境下也无法逃离其影响。一方面,艺术成为了现代社会的消费品,价格成为市场对艺术的主要衡量标准,市场竞争不可避免地为艺术行为带来功利性的倾向;另一方面,消费主义价值观直接影响了艺术从业者的人生观,有为数不少的艺术从业者将自己的艺术行为作为追名逐利的唯一手段。艺术从业者和艺术行为的功利性无法满足中国社会急需提升民众整体艺术审美修养的迫切要求,甚至对民众审美还会造成一定的误导作用,缺乏良好的民众整体艺术修养的社会如何能够致力发展和谐的艺术生态环境?

3.艺术从业者国学修为不足

时下,艺术早已从需要倾尽一生去研习的修身养性之道转变为急功近利的文化快餐,研习艺术在很多人看来不过是应试、升学的捷径和追名逐利的手段,缺乏国学修为的艺术从业者如何能在西方文化思想的冲击下,把握自身的艺术立场,弘扬中国传统艺术?这已经成为困扰中国艺术领域的普遍问题,从这一角度去分析,上述艺术形式“西化”倾向明显和艺术行为功利性严重的现象就不难理解了。

二、艺术生态与艺术区之关系

艺术区大多位于经济、文化水平较好的城市,是现代艺术从业者自发或在政府引导下形成的聚集地,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该地区艺术发展的水平与状态。现代艺术区的雏形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美国纽约的艺术家自发聚集形成的“苏荷区”(SOHO),社会艺术生态环境与艺术区发展关系十分密切,从艺术区的发展情况不难管窥到艺术生态环境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城市艺术区的发展之于艺术生态,又可谓是一把双刃剑。

从正面影响看,城市艺术区聚集了大量各种艺术门类的从业者,其中更包含了不少业内精英,他们将成为推动城市、地区艺术发展的中坚力量。聚集带动了交流,将有力推动艺术形式和理念的发展与革新。各艺术门类(尤其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自身的不断革新将为中国艺术领域不断输送新鲜的血液,艺术生态环境必将朝着生机勃发的健康方向发展。

从负面影响看,一方面从世界各地艺术区的发展规律来看,“以艺术为开端以商业为结局”的商业化发展规律是不争的事实,纽约的苏荷、中国的798无一不是艺术家最终为商业让步的结局。商业化的发展规律对已经成形并有着良好发展态势的区内艺术精神和艺术氛围无疑是巨大的内伤,也必然会对社会整体艺术生态环境造成一次次的污染和破坏。

另一方面目前中国城市艺术区已经从早期的自发状态逐渐过渡为政府引导或商业机构组织状态,从建设和发展上有着速度更快、规模更大的优势,但政府或商业机构的介入,往往为艺术自身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功利色彩,许多的新生派和激进派在进入艺术区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受到更大的阻力,因此艺术区的氛围容易为政治和商业利益所左右,对艺术的自由发展显然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对艺术的自然生态环境也会造成人为的破坏。

三、中国艺术区发展现状及对艺术生态之影响

艺术作为人文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发展,艺术区作为现代城市特有的艺术文化模式,在中国正方兴未艾。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类:

北京798,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由自发形成的艺术聚集地逐渐商业化的案例。798是由一些经济压力较大的艺术家承租原来的北京798厂的一片闲置厂房而自发形成的一个艺术聚集地,随着众多商业机构的入驻,租金日益高涨,众多无法承受租金压力和商业化气息的艺术家纷纷逃离,眼下的798已经蜕变为一个名符其实的打着“艺术”名片的喧嚣而浮躁的商业旅游景点和消费场所。

杭州LOFT49,这是一个自发形成的艺术聚集地后经政府保护与规划发展为创意产业区的案例。LOFT49在杭州市政府保护运河文化、发展创意产业的政策引导下,已经打造为一块充满感染力的新型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地,区内的艺术家和艺术机构在政府扶持下享受低租金的政策,没有商业的影响和压力,与此同时,更为幸运的是政府对于艺术区的自由发展并未多加政治干预,浓郁的艺术氛围和独立的艺术精神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延续。

深圳宝安22,这是一个由政府规划发展,自始至终与商业密切结合的艺术区案例。深圳宝安22艺术区是中国首个以“当代艺术原创产业”和“艺术交易”为发展特色的艺术区,由政府策划、发展至今已成为目前我国南方地区规模最大、服务最完善的当代艺术交易基地。

从上述3个案例和大量其他艺术区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艺术区整体仍处在不均衡、不自由的发展格局之中。“不均衡”是指艺术区的兴起与发展受社会经济文化影响呈现出东多西少、一线城市多二线城市少的地域不均衡格局。“不自由”是指艺术区的发展受到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和限制较大,在现实国情的影响下,艺术区难以实现自由发展的态势。

一方面,艺术区的兴起与发展确实为中国的当代艺术寻找到了一定的出路,为中国艺术生态多元化格局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中国艺术区的发展不过十余年,还处于探索阶段,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有限,更由于当前部分艺术区过度商业化的发展态势使得中国民众对艺术区还缺乏整体的文化认同与理解,因此要实现艺术区对艺术生态环境的促进作用必须对艺术区的整体发展进行科学的、文化的、艺术的引导。

四、保护中国艺术生态之策略

中国艺术生态环境的改善已经迫在眉睫,如果任由艺术生态继续恶化,势必导致这块社会文化的“湿地”沙漠化,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研究中国艺术生态的保护和发展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考虑:

1.从民众视野角度,借助艺术区力量扩展民众艺术视野,提升社会整体艺术审美修养。

良好的社会整体艺术审美修养是艺术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沃土,利用艺术区将各类艺术成果的公众展示常态化、公益化,并可利用志愿者的形式组织艺术学生、从业者、爱好者对观展观众进行免费讲解,循序渐进地扩展民众视野,提升社会整体审美修养。

2.从艺术教育角度,借助政府力量普及艺术通识教育,借助高校力量发展艺术精英教育。

多层次的艺术教育体制是艺术生态环境长远发展的必要保证,中国古代文人自年幼即开始接受丰富的艺术启蒙教育,并倾其一生将艺术作为自己修身养性之道。目前中国艺术通识教育的普及程度还较低,一方面需要借助政府和商业的影响力推进艺术通识教育;另一方面借助高校艺术教育力量发展一部分精英教育,将艺术生态保护理论与方法深深植根于他们的思想中,将他们培养成为中国艺术生态保护与发展进程中的中坚力量。

3.从艺术人才扶持角度,借助政府和民间机构的力量,为艺术从业者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和自由发展的单纯空间。

4.从传统艺术保护角度,借助艺术思想的交锋促进传统艺术的革新与传承。

总之,艺术生态之于社会文化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社会文化之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亦是如此,保护好中国本土艺术生态环境,不仅有利于中国自身社会和谐发展,对全球的艺术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都是积极有益的。

(责任编辑:帅慧芳)

文化体制论文范文第3篇

②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③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

柱性产业

④要努力为人民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

造源泉充分涌流

⑤开创全民族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

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中华文

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1)主体: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2)目的: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3)形式:丰富多彩

(4)对当代青年的要求①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②为培育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文化风尚身体力行③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①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②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③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

柱性产业

④要努力为人民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

造源泉充分涌流

⑤开创全民族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

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中华文

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1)主体: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2)目的: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3)形式:丰富多彩

(4)对当代青年的要求①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文化体制论文范文第4篇

今天的会议,既是对我县文化体制改革阶段性工作的总结,也是对下阶段改革任务的安排部署。规格很高、意义重大。我县的文化体制改革分三步进

行,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第一步,我们按照“一局一台一队一站”模式,对文体局、广电局、电台、电视台进行合并重组,打响了我县文化体制改革的第一战,为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开好了局,铺好了路。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对长期奋战在文化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对新设置的三家单位挂牌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刚才艳霞部长就我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我都赞成,希望同志们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如何推进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转观念,提认识,抢占文化发展先机

改革创新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由之路,而解放思想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武器。我们要清醒地认识,改革是大势所趋,早改占先机、不改没出路。我们要改变重经济轻文化的思想和抓文化只投入无效益的观念,树立抓文化就是抓发展的理念。要在意识观念、发展路径等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紧紧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努力培育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文化主体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增投入、强服务,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公益性文化事业服务的最优化,不断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我们要建立财政性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保证公益性文化事业财政投入总量持续增长,加大对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纪念馆、广播电视台和县网建设的投入,加强社区和居民小区文化设施建设,强化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的建设,扶持体现地方特色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要优化财政投入的结构和方式,逐步推行项目资助和政府订单制,在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深化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实现由“养人”向“养事”的转变,坚持在发展中搞活,在搞活中发展,不断提高为群众服务的水平。

三、转机制、聚活力,推动文化产业繁荣

创新体制机制,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最根本、最有效、最持久的因素。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我们要以此次设置“一局一台一队”为契机,进一步坚定市场化的改革方向,用市场激活文化,用竞争激活艺术,使文化体制更好地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要擦亮“XX文化”、“XX文化”、“XX文化”三张牌,以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为重点,加速文化企业改制,以骨干文化企业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推进集团化建设,培育市场主体,打造一批有活力、有实力、有竞争力的微观主体,不断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文化体制论文范文第5篇

国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了新中国的发展呕心沥血,领导全国人民不懈奋斗,在黑暗中探索,在曲折中前进,虽然期间走了不少弯路,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以后,逐步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从那以后的三十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支柱:政治、经济、文化,其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才能使我国不断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对于进一步深化政治体系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既要有社会主义特征又要兼顾中国特色,及区别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又不同于以往社会主义国家僵硬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世界为一个国家树立一面精神上的旗帜,就要坚定不移的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凝聚和激励全国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根本任务。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坚持为人民服务和为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三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经济是基础,只有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才能为政治、文化建

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对于经济、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保证作用, 有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才能为经济、文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又对经济、政治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为经济、政治建设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分别作为上层建筑,经济基础起到稳固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者各具特色,又紧密联系,共同发挥作用,故三者缺一不可,只有共同发展,才能推动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最终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目标,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次新的伟大革命,为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机制保障。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

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胡锦涛同志深刻阐释了改革开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充分表达了我们党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的意志和决心。

改革开放高扬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29年开拓奋进、硕果累累的辉煌历程,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开辟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成为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旗帜,已经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为内在动力的。通过改革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实现了一系列重要的体制机制创新,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遇空前挫折处于历史低潮的严峻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沉稳、开拓奋进,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上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旺盛的活力。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突出贡献,就在于将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与改革开放、与发展社会生产力紧密联系在一起,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课题。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体制改革,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通过对外开放,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为生产力的发展开拓出广阔空间。改革开放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旺盛的生命力。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能够发展社会主义。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打破教条主义束缚有机结合,突出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与符合中国国情、适应时代特征有机结合,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经验与保持独立自主有机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已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宝库中的辉煌篇章。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次新的伟大革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崭新局面。改革开放,已经成为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的最显著的标志、最鲜明的特征。

改革开放是体制创新之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机制体制基础。历经近30年的改革,我国基本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作为微观基础的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政府主要职能开始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转移,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日趋成熟,国家计划、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实现了从封闭型经济体系向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历史性转变。

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近30年来,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210871亿元,年均增长9.7%,远远高于同期世界平均3%左右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四位。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林牧渔全面发展。我国用占世界10%的耕地成功解决了占世界近22%人口的吃饭问题。工业持续快速增长。1979-2006年工业年均增长超过11%。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大幅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备大幅度增长。1978年财政收入只有1132亿元,2006年为3.88万亿元。国家外汇储备1978年只有1.7亿美元,2006年末国家外汇储备10663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至2006年的17607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实际利用外资由1985年的47.6亿美元增至2006年的735亿美元。人民生活明显改善。1978-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长到117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长到3587元。农村贫困人口持续下降。反映城市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78年的57.5%和67.7%,降至2006年的35.8%和43.0%。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由1978年的6.7平方米和8.1平方米,增至2005年的26.1平方米和29.7平方米。以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

改革开放是政治昌明之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加强自身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的建设充满勃勃生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着眼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新发展,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积极稳妥地推动政治体制改革迈出坚实的步伐。通过进一步完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充分保证;广泛开展基层民主实践,公民享有的直接民主不断扩大。积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服务型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制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付诸实践,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基本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相继制定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更加公正、高效、权威。由此,实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

改革开放是社会进步之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社会发展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1978-2006年,在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中,第一产业由27.9%降为11.8%,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过渡的步伐不断加快。同期在全国人口比重中,城镇人口由18%上升为43.9%,乡村人口由82%降为56.1%,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社会生活日益丰富多彩。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积极变化,人们的内在素质不断提高,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自主性、选择性、多样性不断增强,整个社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实现协调发展、追求社会和谐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人民大众正以更加自信从容的态度面对社会,走进社会,服务社会。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新的奋斗目标,关键在于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化解不利因素,利用有利条件,善于抓住机遇,勇于迎接挑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开拓出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经济改革的市场化战略取向。实现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是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最辉煌的理论成果、所实现的最重要的制度创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大方向,要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进程,切实加大改革力度,通过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推进体制创新。当前,要着重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完善所有制结构、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改革,以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努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深化改革,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特别是坚持党的领导;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与多种分配方式有机结合的分配制度;要将

实现共同富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扩大开放,要将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作为重要目标;要注意切实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不受侵犯。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开放措施的协调性。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开放的基点和决策的依据,把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与借鉴国外的有益做法结合起来,把广泛征询群众意见与认真进行专家论证结合起来,努力使改革开放的重要决策统筹兼顾社会各相关方面的利益诉求,使之真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拥护和支持。要努力实现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宏观改革与微观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与农村改革相协调。增强各个领域的改革开放之间、各项改革开放措施之间的正向关联效应,形成相融共促的整体合力,降低改革自身的摩擦成本。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注意把握推进改革的节奏和改革措施的出台时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文化体制论文范文第6篇

航向已经明确,目标令人振奋,蓝图令人向往。如何按照既定的航向,实现既定的目标,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全面深化改革是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党和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必须统筹规划,科学推进,才能确保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才能确保改革各项目标的实现,从而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如何科学推进呢,从总体上说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强化学习宣传力度。要通过多种形式、途径和方法,充分宣传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此基础上,引导干部群众全面准确地理解各项改革举措,认识重大意义,领会精神实质,憧憬改革愿景。从而使他们充分理解改革、积极支持改革、全面参与改革。

二是要抓好中央重大改革措施的细化和分解。要结合实际,对深化改革六个方面体制改革的目标、措施,进行层层分解和细化,经过充分征求广大群众、专业机构、专家学者的意见,分别形成具体的实施推进方案。

三是要科学推进,稳步实施。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

帆风顺,必定会遇到新困难和新问题。因此,必须科学推进,稳步实施。要做到统筹规划,点面结合,先点后面;要有序推进,不能盲目冒进,既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也不能徘徊拖延、观望等待;要科学决策、征询尊重民意,而不能主观臆断、刚愎自用、违逆民意;要结合实际、实事求是,而不能东施效颦、搞一刀切;要协调推进,注重各项决策的关联性和耦合性,不要顾此失彼、虎头蛇尾;要扎扎实实的真干、真落实,不要阳奉阴违、欺上瞒下,说一套、做一套,对上一套,对下一套。总之,要科学统筹,使改革的各项措施切实落到实处,达到预期效果,激发全社会的正能量。

上一篇:危机意识论文范文下一篇:输电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