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学方法初探范文

2024-08-14

高中音乐教学方法初探范文第1篇

关键词:音乐教学;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背景下,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音乐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需从音乐教学的结构入手,从教学模式上进行研究,在现代音乐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开展音乐课教学模式探索。

一、回顾与分析

(一)我国中小学音乐课大半个世纪以来几乎就是“唱歌课”。50年代前后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民间艺人“梨园式”的教唱――教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唱会即为完成教学任务。另一种是受专业音乐教学的影响,其模式为:基本训练(发声训练、视唱练耳)――歌唱(范唱、识谱、教唱、歌唱处理)。

(二)五六十年代,音乐课受其他文化课的影响,强调文化知识的传授,学习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教学法。凯洛夫的教学模式引入音乐课,其模式为: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授新课,巩固、布置作业。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音乐教育开始出现了生机,音乐教学改革逐趋活跃。如为了改变大声喊叫的唱歌,开展了童声训练的研究;为改革枯燥的乐理知识教学,出现游戏教学;为改革单一的歌唱型教学,增加了器乐教学。但是从总体上看,其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仍然停留在重知识传授上,其教学模式还是属于“凯洛夫式”的。

(四)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音乐教学法开始传入我国,尤其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及达尔克洛兹教学法的传入,开拓了我们的思路。国外音乐教学法强调即兴创作,从观念上促进我国的音乐教学改革,使音乐教 学研究上了一个台阶。

但从现代教育论上分析,一个时期内课堂音乐教学的主要模式仍属于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其教育理论基本是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论。在一部分音乐教师观念中,专业音乐教学的倾向还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中往往对学生进行烦琐的乐理知识教学,枯燥的发声训练、视唱练耳,学生随着年级的递增而反感情绪增加;对作品(绝大部分是歌曲)的理解,完全是教师说了算;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所以中小学音乐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曾出现“中学不如小学”,“小学高年级不如中、低年级”,“学了九年音乐课,有些学生仍然是一片空白”的不正常现象。因此,从整体上研究教学模式,改革音乐教学已迫在眉睫。

二、研究的思路

(一)明确目标、转变观念。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组织、设计相对稳定而又系统、简化的教学结构。我们必须认识,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非专业音乐教育,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而非音乐专业人才,这一性质决定了中小学音乐教育必须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普及音乐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任务,要彻底改变以专业音乐教育为目的,以教师为中心,单纯知识、技能传授的教学思路。中小学音乐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以音乐教育为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研究、总结国内的经验及其模式。自七八十年代以来全国各地音乐教研网络相继建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同时也涌现了大批音乐教学的有志改革者,他们在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各方面进行单因子改革或整体改革的实验,他们的思路及经验,在各地的刊物上都有报道,我们要认真做好收集、整理工作。

(三)加强对国外音乐教学思想与模式的研究。本世纪以来产生的音乐教育体系和流派,对世界音乐教育发生了重大的影响。瑞士的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独创的体态律动教学,具有划时代的作用,首次确立了身体运动反应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理论上开拓了近现代音乐教育的研究视野,在实践上推动了近现代音乐教育的进步。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创造的柯达伊教学体系,立足于弘扬本民族文化,采用首调唱名法,柯尔文手势、节奏唱名等手段,有效地造就出大批热爱 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爱好者。德国作曲家奥尔夫创立的奥尔夫教育体系,一切从儿童出发,提倡学习“元素性”音乐,注重培养创造力,使儿童能以最自然的方式进入音乐,并从中获得个性的发展。美国的曼哈顿维尔音乐课程计划,强调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学习,以及螺旋型课程等,为音乐教育的研究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美国的综合音乐感教育,强调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应当相互联系,综合成为一个整体,通过表演、听赏、创作等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获得音乐态度和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音乐教学策略

(一)德育与美育。“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意义,远 远超出艺术的范围,是陶冶高尚情操的有力手段,而德育与美育是它的灵魂。我们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完善的人格,音乐教育首先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

高中音乐教学方法初探范文第2篇

田茂瑜

邮编857000

“鼓励音乐创造”是《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在音乐教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质,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呢?笔者在多年的高中音乐教学中,利用生动活泼的音乐创编活动来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从而使课堂焕发生命力。下面,笔者就不避浅陋说出来,向各位行家请教。

一、创编歌词

音乐的丰富多彩源于创造,要给学生以创造的自由,利用创编歌词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阔了学生的思路。

歌词讲究的是言简意赅,深情实意,且要押韵,有些歌曲因为旋律好听,曾唱出了一代人的精神。如《在希望的田野上》、《歌唱祖国》等,只是有些歌词已经明显不适应现代中学生的精神风貌和思想认识,所以可提倡创编歌词。如《歌唱祖国》的B段歌词采取依样画葫芦的方法,引导学生这样写:“新的世纪,新的挑战,把握时机是成功的一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引着我们的航向,我们爱社区,我们爱自然,创建绿色家园是我们的理想。”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也是一样。上世纪80年代的农村新貌和同学眼中21世纪的新农村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让学生根据现在的农村新气象来改编歌词也比较容

- 1们跳喃望》,跳起热烈的圆圈舞;唱《北京的金山上》,跳热情的弦子舞;欣赏《江南好》,跳韵味十足的水乡舞;唱《樱花》,跳简单的日本舞;唱《斗牛士之歌》,跳奔放的西班牙舞;欣赏拉美音乐,跳恰恰、伦巴舞等。

四、创编情景剧

情景剧可以说是小型的音乐剧。如何来表演情景剧,先让学生了解情景剧,让学生注重循序渐进的编写原则。计配乐诗朗诵的背景音乐,用民族打击乐器模仿马蹄声,马车铃声,根据音乐及舞蹈图示,编排舞蹈等人手,为后面情景剧的逐步展开做了铺垫。受此影响,我们还可以结合课文的内容,抓住学生爱表演的心理,多搞几个情景剧。在讲到《卡门序曲》时,我们可以设计《斗牛士》的情景剧。

五、创编演唱风格

歌曲的提示对演唱者把握作品风格是有裨益的,但有时会束缚学生的思维。有的歌曲只有速度上的一点提示,如《拉网小调》、《妈妈》等歌曲,这就给我们在演绎作品风格时以更大的空间。如《你呀你呀》,我们可以建议学生设计成幽默曲风格,这当中就要运用到“渐强、渐弱,渐快、渐慢”的处理,再如《赶生灵》我们可以把它设计成通俗味的,《茉莉花》设计成民歌味的等等,可以依据学生的喜好具体展开。

六、创编演唱形式

歌曲的演唱形式不外乎独唱、齐唱、重唱、合唱、轮唱,对唱。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能独唱、齐唱用的多了些,对重唱、合唱、轮

- 3

2、对创编活动有整体的规划和具体的部署

有人说,既然是创造,那么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怎么做整体规划和具体部署呢?我们是这样做的。先进行具体的操作。比如说,在新学期的教学计划里安排好在哪一单元,哪一课时安排怎样的创编;在备课时尽量把不同形式的创编活动安排得井井有条和循序渐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把好的点子和操作时的心得体会及时记录下来;对于学生个性化的创造表现,及时记录下来,并通过口头、墙报、校刊、校园网络、学校艺术活动等加以呈现和加工,尽量扩大分享他们成功和喜悦的人的范围。

高中音乐教学方法初探范文第3篇

1联系已有生活经历来提炼和创造音乐艺术形象

能否抓准艺术形象是重要的问题,歌曲是一种综合性艺术,术,歌词的文学形象和曲调的音乐形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构成歌歌曲的完整的艺术形象。一般说,歌词来源于生活,曲调也应来源源于生活, 所以在小学音乐歌曲的教学中必须根据生活来提炼和和创造音乐形象,在结合具体词句的形象,语气、声韵、审美情感,感,以感情赢得情感, 使歌曲的意境达到统一。这样又能充分发挥挥教材与音乐特有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锦上添花,想辅相成,成,使歌曲教学中整个艺术形象更加丰满。

2提升适应新课程理念下各种音乐教学技能

音乐教学的唯一目地不是传播专门名词好听的歌曲, 而是是首先教师是实践者。学生是享受这种教育形式的学习者。使学学生在普通教育中能够牢固掌握音乐基础知识, 并从本学科中渗渗透出更多的教育辅助能力,使学生们进入快乐,更宽阔的音乐空空间殿堂。谈论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就会接触小学音乐教材体系,系,教学中会有三个环节相结合, 教师———教材———学生的结合。合。而这三个基本内容不是唯一, 从中会延伸出随时代变化的一些些产物。无论于否都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一种方式和载体。在音音乐中完全脱离教材是不科学的也是不正确的。从教材的结合,合,单元的链接,歌曲的风格,三维目标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等等一一系列的掌握和学习,现今新课程中音乐教材也在更新,实践,新新旧交替的过程,逐步过渡,旧教材在新课程下通过教师的实践略略显不足,从教师的积极引导上,学生在学习的兴趣上都较新课标标实验教材有差距,所以教师要多研究新教材,新教法,这样才能能适应新课程理念下各种音乐教学的把握与理解, 任何的更新都都要有实践来证明的,音乐的教育教学也不例外。

3创设情境,综合欣赏

小学音乐教学中欣赏也是重要的教学。在教学中要根据音音乐艺术的特点规律,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接受能力来进行目标教教学。用听觉来感知。一段音乐的播放,可以使学生产生不同的情情感体验,要使学生理解音乐,塑造音乐形象,首先要求学生具有有音乐表现手段的辨别,听觉的培养锻炼了学生的感受,产生音乐乐的情感,如在音乐教学中一段欢快的电子琴音乐,活泼的鼓点儿儿和动感谢的旋律会使小学生不由自主的站起身来拍起手。跳动动起来。这是音乐给予的快乐。这是音乐初步的形象体验的结果。果。欣赏中还应多听反复听应设计好每次听的目标, 听出每次的感感受,交待每次的任务,学生对曲子越熟悉,他们对乐曲也会更加喜爱,有利于欣赏习惯和水平的提高。增加音乐的学习兴趣。

欣赏的环节大体可以从整体初听,分析阶段,综合性教学三个阶段来把握,初听要注意集中注意力,教师在这部分的引导也是重要的。当学生初步对音乐熟悉之后,根据歌曲的内容,进行分阶层从风格,情绪,题材等方面进行欣赏,然后归纳补充,这阶断要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使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好。增加审美的情趣。“审美中学会审美”综合欣赏是整体欣赏的总结与第一阶段不同,学生根据所学感受完整的一次欣赏作品,感受一个明朗的音乐形象,更加理解作品的内容。

4积极引导,让学生学会聆听

在一节低年级音乐课上, 教学内容是欣赏乐曲《口哨与小狗》,教师在对乐曲做了一番简要介绍后,学生便开始欣赏,开始还能静听,不一会儿便窃窃私语。

音乐课堂中体现开放促进歌曲教学。我们的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都比较喜欢积极举手发言, 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学生,这一现象体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老师的教学水平,而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学生开放民主的学习观念。

我国小学音乐教育的不断取得很大的成绩, 随着音乐师资不断扩大,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音乐教育水平,教学不断进步,也取得了许多优秀成果,尤其是对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的不断加强和重视,这不仅对提高小学音乐教学发展,同时也为许多从事音乐教学的教师提供了新思路和依据。合唱教学从整体把握和科学,社会等学科一样,任何一门教学不是单一的,需要多种元素的支持。合唱教学中离不开声乐的整体性即追求共性的和协。然而在追求合唱完美追求教学中的共性美。使学生在歌唱中具有共同的感受,心灵感受心灵。如和谐音色美。让学生在合唱中和他人的声音协调融合, 又要从学生的嗓音条件和气质的特点为出发,因材施教,这对于我们音乐老师来说是一个考验,因为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声乐条件不能和专业受训人相比,受到所需理想的效果,这就需要老师们具有这方面耐心,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方法,力求到达共性的统一如音色与表达。

5学习兴趣也是学生热爱音乐的最大动力

音乐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指出音乐兴趣的培养分为几个方面:(1)引导兴趣,培养道德情感。 (2)激发兴趣,启迪思维。(3)开展课外活动,发展兴趣。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兴趣。课标中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兴趣爱好为动力,可见音乐的兴趣培养对小学生养成终身热爱音光, 获得审美能力是学生在成长和素质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小学音乐教学是义务教育阶段不可分一部分, 是全体音乐教师都应不断去研究,发现和探索的过程。音乐是一门艺术,在艺术教育中小学音乐也将在其个性的学科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小学的音乐教育教学也在不断的提高与创新。“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情感”“审美中学会审美”,这是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最能体现的,也是新课程理念下,小学音乐教学的新要求与体现。

高中音乐教学方法初探范文第4篇

1 故事导入法

故事导入法就是幼儿在倾听乐曲前, 老师根据音乐作品编成一个幼儿较熟悉、喜欢且与音乐作品的形象结构相对应的故事, 先讲述给幼儿听, 再引入欣赏活动的方法。通过讲述故事, 使幼儿对音乐的轮廓有大致了解, 对幼儿的欣赏起到引发、诱导、借鉴的作用, 为幼儿欣赏音乐打下基础。例如在教学《挪威舞曲》 (小树和小精灵) 时, 老师根据音乐作品编成一个关于小树生长——仙女施魔法后——小精灵来到树林里跳舞——小树继续生长的故事, 上课一开始, 先讲给幼儿听, 再引入音乐展开活动。由于故事从儿童的兴趣与理解能力出发, 与幼儿生活经验相联系, 幼儿在欣赏前听了故事后, 立刻联想到了小树生长时的柔美变化以及小精灵欢跳的场面。于是在故事的引入下, 幼儿带着联想去仔细听音乐, 寻找音乐的变化, 体会乐曲A+B+A′的结构。这样不但一开始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 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想象能力。在实践中, 我体会到:运用故事先引入音乐欣赏活动, 较适合音乐相对较复杂、音乐细微变化较多的音乐作品。但是老师在讲述故事时, 应留有余地, 千万不能将故事情节讲得太详细, 音乐中的细微变化、音乐性质和规律等, 要先让幼儿反复体验、欣赏, 然后去完善其音乐形象, 这既能激发幼儿欣赏的兴趣, 又能立即将幼儿带到某个音乐情景中, 是十分有效的方式。

2 视听结合法

视听结合法就是运用图片、画面、头饰、电视、多媒体、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 并借助视觉上的感受来理解听觉上的一些难以领悟的内容的方法。音乐作品是美的, 但是音乐作品中有着许多抽象的因素, 有些抽象的音乐结构或性质, 往往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这就会给幼儿理解音乐作品带来一定的困难。这时, 运用视听结合法不但能帮助幼儿理解音乐, 给幼儿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乐句强弱等带来便利, 还可强化听觉的理解。例如教学《啄木鸟》《苹果树找医生》的乐曲欣赏时, 老师先出示苹果树教具, 将音乐中的节奏以树洞的形式画在每棵树上, 老师边让幼儿听音乐, 边以啄木鸟身份演示教具中的啄洞节奏, 使幼儿视听结合, 很快理解发现音乐中的节奏。再如在《金蛇狂舞》音乐欣赏活动中, 由于B段为中国曲式中的螺丝结顶的结构, 其中有明显的对答乐句结构, 为了让幼儿体会这一感觉, 我找了舞龙灯耍狮子的录相带, 让幼儿观看了两狮子争夺绣球的场面。这一直观的教学让幼儿实实在在体验到对答乐句的结构, 使幼儿自觉融于音乐情景之中, 帮助了幼儿听辨, 幼儿还从对答结构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对抗战”游戏, “两个人在吵架”的场面等。可见, 视听结合, 不但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 而且发展了幼儿音乐感受的能力。

3 主题提示法

主题提示法就是在幼儿音乐欣赏活动中, 老师通过讲解、说明、提示等语言的引导, 直接将幼儿带入音乐作品的主题之中。这种方式适用于音乐结构较简单和音乐形象十分鲜明的音乐作品, 即有主题的欣赏。实施主题提示法, 首先应直截了当地告诉幼儿作品的名称或简短地讲述音乐中的内容, 通过合理而恰当的介绍, 引导幼儿正确地感受音乐作品。这一方式的优势在于幼儿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无拘无束的想象, 自由自在的表现音乐, 通过老师适当的提示, 这样可以很好地调动幼儿欣赏音乐的积极性, 使欣赏活动真正成为幼儿想象与表现自我、发展个性的空间。例如在教学《狮子进行曲》的音乐欣赏中, 老师直接告诉幼儿听的曲子讲的是狮王和小动物的故事, 然后提出启发性的问题:音乐中什么地方是吹号?什么地方狮子在走路、吼叫?什么地方是小动物在走路, 结果怎么样?于是幼儿带着这些问题进入狮子与小动物的听辨和音乐结构与变化的感受之中, 从而加深了幼儿对音乐结构的理解, 使幼儿更了解音乐作品的音乐形象及一个乐句中不同音乐形象的变化。再如, 在《四小天鹅舞曲》的听赏中, 老师直接告诉幼儿听的是四小天鹅的音乐, 究竟四小天鹅在干什么?让幼儿带着问题边欣赏边思考, 大胆设计结伴动作表现音乐。欣赏后, 老师和幼儿交谈, 给幼儿充分表达内心感受的机会, 对那些难以用语言表述的体验, 鼓励幼儿用动作把它表现出来, 这样从幼儿的谈话、表现中了解他们感受音乐的能力, 以及对作品的感受程度。这种以主题直接引入的方式, 老师在交待主题后, 应启发幼儿自已大胆去想、去探索。

4 对比欣赏法

对比欣赏法就是幼儿在欣赏摇篮曲、进行曲、舞曲活动时, 采用相同类型的作品集中听, 不同类型的作品对比听的方法, 以加深幼儿对作品特点的认识。通过引导幼儿听觉去感受、去辨认音乐作品的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特点, 这对培养和发展幼儿的音乐听觉、审美感受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例如集中听几首摇篮曲, 引导幼儿感知摇篮曲安静, 柔和优美亲切的特点, 再让幼儿了解进行曲, 再将进行曲和摇篮曲对比听, 引导幼儿在比较中鉴别两种体裁作品的不同特征。在对比听辨中, 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由于有了听辨的参照物, 所以孩子听时会更仔细, 边听边比, 这个过程培养了幼儿安静专注听音乐的习惯, 而且对比听赏更能调动幼儿听赏的主体性, 在对比听赏中, 幼儿必须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对比听赏方式对于幼儿较好地揭示乐曲的基本特点与性质是有益的。

5 现场演奏法

现场演奏法就是在音乐欣赏活动中除了采用听录制好的磁带外, 还可采用教师自己或别人现场演奏、演唱方式让幼儿欣赏。这样对幼儿来说会更直观亲切。例如欣赏钢琴曲《牧童短笛》时, 通过教师自己现场演奏, 不但能让幼儿融入直观的情景视听活动中, 而且能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表演创作的欲望, 还会使孩子的感受更深, 对老师更信服, 这种方法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6 音乐与美术、文学诗歌、舞蹈律动的结合

人类的各种艺术有着共同的渊源和共同的创体、欣赏规律, 运用文学、美术、韵律活动等姐妹艺术的综合运用帮助幼儿欣赏音乐, 不仅可以增进儿童对音乐的理解, 而且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欣赏活动中听听画画, 或者是看画听音乐, 可根据音乐作画, 或体态律动参与体验。也可在欣赏活动中用诗歌配乐, 或用音乐创编诗。如欣赏乐曲《森吉德玛》 (草原小牧民) 。首先通过两幅画感受乐曲宁静、悠远和欢腾、热烈的两种不同意境;其次是配乐诗朗诵, 通过适合音乐的速度、力度, 朗诵体现音乐意境;再次是根据音乐创编舞踏;最后是合作绘画宁静的草原或欢乐的草原, 把对音乐的感受表现在画纸上。多种艺术的结合方式不但能有效提高幼儿的视觉能力, 而且能多方面培养幼儿的爱好和兴趣, 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总之, 选择和设计何种方式进行幼儿音乐欣赏活动, 应仔细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 分析幼儿的实际能力, 只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才能行之有效地为音乐欣赏教学服务。

几年来, 我在音乐欣赏中采用了以上方法, 从而极大地培养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从中感受到音乐欣赏的乐趣, 通过对优秀作品的欣赏, 不但让幼儿充分感受到音乐的美, 陶冶幼儿的情操, 提高了幼儿对感知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而且通过音乐欣赏活动, 幼儿主动参与、主动体验、主动创造, 增强了自信心, 促进了幼儿审美创造意识和潜能的发挥, 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和满足。

摘要:幼儿音乐欣赏活动是一种审美活动, 也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 能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能力, 而音乐欣赏是一门高深抽象的艺术, 如何使原本抽象的音乐具体、形象, 由难而易, 使幼儿更能接受, 从而使音乐更为幼儿所喜欢, 需要教师设计、创造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主要的教学方法有:故事导入法、视听结合法、主题提示法、对比欣赏法、现场演奏法、音乐与美术、文学诗歌、舞蹈律动的结合法。

关键词:幼儿音乐,欣赏活动,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高中音乐教学方法初探范文第5篇

在当前社会、学校、学生都不大重视地理的情况下,要想求得地理教学的良好效果,重要的途径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这样几种方法:一是图示法;二是列表法比较法;三是理论联系实践法;四是学生自学法;五是讨论法;六是谜语、歌诀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能力。

在当前社会、学校、学生都不大重视地理课和地理课节压缩的情况下,作为地理教师怎样巩固地理教学阵地,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这是摆在地理教学工作者面前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如果要想求得地理教学的良好效果,重要的途径就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针对教学的内容不同的矛盾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图示法

地理是一门以图为基础的学科,丰富多彩的挂图和灵活多样的自制简图,往往能直观形象的表达地理知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使其产生动力,主动吸取知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上课利用的图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彩色挂图,如在讲“太阳系和太阳系活动的有关现象”的时候,一出示彩色挂图,学生顿感兴趣,对着彩图记知识,形象且牢靠;二是自制的简图,它能比较直观的反映抽象的地理知识,如在讲高中地理上册“等温线的凸出方向”这一难点的时候,我利用了下列的图:

然后让学生思考:如是北半球A、B两点的温度如何?再进一步启发学生在考虑纬度影响时,在A点的南北两侧,哪一侧可找到B点相同的温度,假设为A’,同时找出C’,把A’、B、C’连接起来,即为等温线。这样学生可以理解等温线是如何发生弯曲及海洋与陆地上的等温线在不同季节凸出方向不同的特点,并可给学生总结出规律——高高低低(海洋与陆地相比,温度高的等温线就向高纬度凸出,温度低的等温线向低纬度凸出)。

另外也发动学生自制模具,从中选出好的用于课堂,这样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从而达到在乐中学知识的目的。

二、列表比较法

地理学中有许多同类知识,学生在学习时往往相互混淆,这类知识在讲课的时候,放在一起对比着讲,同时列表比较,找出相同与相异之处,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同时还能避免迁移时的失误,例如在讲褶曲的基本形态时,列下表 岩层形态 岩层新老关系 地形 地形倒置

背斜 向上拱起 中心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山岭 谷地 向斜 向下弯曲 中心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谷地 山岭

此外还有“九大行星的结构特征”、“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潜水和承压水”等都可用此法。

三、理论联系实践

地理材料中有许多与现实生产、生活实际有关的,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由近及远”、“由已知到未知”的教学原则,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枯燥无味的知识变的通俗易懂,例如讲“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中的“顺流航行速度快,逆流航行速度慢”时举例: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去美洲,逆北大西洋暖流而行,用了37天,1493年,第二次去美洲,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而行,只用了20天。在讲环境问题时联系阿思旺水坝的建设等。

四、学生自学法

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对于教材中那些易懂需记、大篇幅陈述的内容,就可以指导学生自学。在学生自学之前,必须先给学生提出明确的问题或列出这一节的提纲,这些我一般情况下是写在投影图片上,上课用投影仪放出来,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去学,然后通过提问、解答促进学生自学,使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例如,高中地理上册第二章“人类活动与气候”,内容很多,篇幅很大,但其中并无难点,所以我要求学生去自学,并能举例加以说明。通过自学,学生了解到:气候既是人类生活的环境,又是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而人类活动对气候有依赖的一面,又有反作用的一面,并能结合现实中的事例进行说明,收到了较好的结果。这种方法在具体实施中应注意阅读范围不能过大,阅读要求应十分明确。对于难度稍大的问题,应分割成几个小问题,然后综合,即分几步走,采用先分后总的方法,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五、讨论法

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通过各种形式的讨论,各抒己见,多向交流,达到理解、巩固知识的目的。在地理课上,我一般采取集体讨论的形式,这样做,可以调动全体学生的思维,使更多的学生有发言的机会。如高中地理在讲“新中国工业建设的重大成就”时,指出建国四十年来我国工业布局遵循了五个基本原则。然后让学生围绕钢铁工业和纺织工业布局的变化,讨论每个工业基地的建设都分别符合上述哪些布局原则。通过讨论,学生开阔了思路,启发了思维,增强了学习兴趣。例如有人说,我国在攀枝花建钢铁基地符合两个原则:接近原料地和符合国防安全的需要。很好!当然也有错误的,如有人说上海钢铁基地接近原料产地。最后我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肯定正确的,指出错误的。

六、其他方法

对于教材中比较容易懂而又多属于机械记忆的内容,有时采用谜语或编歌诀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如高中地理上册第二章中涉及到很多风向,有些学生分不清,常常把西北风说成是东北风,于是让学生用“东风”答一水果的名称,谜语是“西瓜”,然后告诉学生东风向西刮,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记住了;又如在讲世界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日本、孟加拉、尼日利亚和巴基斯坦,编成顺口流让学生记忆,即:中美日双印,俄孟尼双巴。这样不但巩固学生的地理知识,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跃跃欲试进行地理歌诀创造的热情。

高中音乐教学方法初探范文第6篇

吴作远

(贵州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六盘水市第二中学)

摘 要:拥有创新思维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大胆创新正是教师需要让学生领会的。教师在高中物理课堂上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教学,使学生得到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高中物理;创新教学;探索

一、利用创新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每节课开始时,学生的注意力比较集中,教师要抓住这

段宝贵的时间,通过一些小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讲解受力面积和压强之间的关系时要打破一个鸡蛋,如果学生把鸡蛋握在手中,鸡蛋很难打破;如果用手指捏,就很容易打破了。学生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教师就在此时引入课题,传授知识,这有利于学生更扎实地掌握知识。

二、利用创新教学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直接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忽视了学习的过程。新课改要求教师能够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支持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利用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能提高学生从多个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要引

导学生提出不一样的想法,鼓励学生去探索和研究,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利用创新教学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研究课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学生探究课题的过程中,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利用创新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当前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只是简单地按照教材上的步骤来进行,教师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很少引导学生去思考,使学生只是照着书上做实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创新设计,进行探索性实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思考与研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在高中物理中进行创新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对物理学习充满热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发散思维能力,通过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上一篇:高中物理光学现象总结范文下一篇:高中生物减数分裂课件范文